生态环境的调研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的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环境 东中西部 实地调查
引言:应十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以及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为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情况,笔者组建实践考察团队,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分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包括河南、河北、安徽、重庆、辽宁、贵州等地。在成员的走访过程中,发现调研地区存在的环保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访问当地居民,探究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通过思考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目前国内外大都集中于对某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或采用某一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微观探究,本文以社会实践团队成果为依据,涉及多个地区并以其为代表,将调研成果分为城市、乡村、海洋等三类,从宏观上探究我国生态环境状况。
1、东中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1.1城市的环境污染
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以及景区的破环等。成员在重庆、河南、安徽这些地方,发现城市大气污染源大多来自工厂排放的CO2、SO2等废气和粉尘,汽车尾气,家庭对能源的消耗,加油站的汽油泄露后蒸发形成的致癌物碳氢化合物,各种喷雾剂,对垃圾的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城市水污染大多来自工厂排放的污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剂污水顺河流到城市,以及酸雨导致的水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大多由废电池(含有汞、镉、铅等有毒物质)、油漆、过期药物、生活杂物等构成,垃圾掩埋和垃圾分类一直做的不完善,成员通过走访城市郊区,发现城市正被无数的垃圾所包围。
1.2乡村的生态破坏
在广大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成员主要针对河北、河南、辽宁阜新的一些乡村进行考察,发现地下水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塑料薄膜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城镇化下的工厂排放物污染。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多处乡村因当地玛瑙染色加工业发展,导致地下水受污染二十多年成“绿茶”。玛瑙加工企业主要进行玛瑙原石打磨、染色等加工,生产污水大都倾倒河沟里。在河南的母亲河---沙颖河附近,河流两岸都被开垦成了农田,附近的居民将生活废水都倒进河里。到了夏季河面上浮生很多的水草,整个河面都被覆盖住,并散发出一股腥臭味。在河北石家庄的一处乡村,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加之雨水的冲刷,不仅污染了水体,还造成了水体富养化,生态平衡失调、物种的多样性减少。
1.3海滨城市的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例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成员以辽宁省大连市为例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大连的海洋污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海洋倾倒工业废料,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油船泄漏,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生活垃圾丢弃海滩造成海滩垃圾;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海洋;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水中,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施入农田的杀虫剂、化肥农药随雨水流进河流,或者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积,最终进入海洋,造成污染。
2、东中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工厂三废的排放
工厂不计代价的生产使得其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物排放到环境当中,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导致环境污染。工厂排出的未经处理的废气飘散到空气当中,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会造成大气污染,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又可能导致酸雨,粉尘还会对人体呼吸道造成感染。另外,工厂排出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可能流入河流进而汇集到海洋当中造成海洋污染,还有的流入居民区河流或地下水危机居民生活。此外,工厂排出的未经处理的废物,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垃圾丢弃到道路两旁或是河道两边,长时间无人处理都会形成垃圾污染,既影响美观又污染环境,还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2.2居民缺乏自律与环保意识
一方面,一旦某个地方堆满了固体废弃物,居民则会下意识的把其作为垃圾堆,而不会思考此处存放垃圾是否合理,是否应当制止乱扔垃圾的不合理行为,而是缺乏自律地也将垃圾丢入到其中。另一方面,居民日常生活中生活污水肆意排放,尤其是乡村地区,由于居民缺乏环保意识,所以经常发生农药化肥剂管理不当而随雨水冲刷流入河流中,还有居民将生活废水倒如河流当中,进而流入海洋,造成水污染和海洋污染。
2.3政府监管漏洞
在对工厂的监管上,虽然政府出台了多套法律法规及规定来约束工厂破坏环境的行为,并采取罚款或停业整顿等强制力措施,但现实生活中,工厂经常采取迂回战术来应对政府的环境质量检查,在政府来检查时才做面子工程,导致政府在检查时得到虚假信息。
3、保护生态环境的办法
3.1工厂自律
一方面,工厂应当加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追求利益增长的同时,也要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工厂要进一步改进,实行清洁生产,即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着手,使得原料清洁、生产清洁、产品清洁,从而大大减少工厂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废物,缓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严重情况。
3.2居民自律
居民要提高自身素质,规范自身行为,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与行为督促,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当中,以身作则――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箱内,不要乱扔垃圾,减少垃圾污染;同时节约用水、用电;城市居民要减少开车,多采用公交出行,减少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乡村居民要掌握并切实采取措施防止化肥药剂在雨水天的流出,避免杀虫剂、化肥随河流直接流入海洋,不要将生活垃圾或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洋或者丢弃在海滩,同时知道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危害并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
3.3政府加强监管与教育
第一,政府要尽职尽责,采取具体措施加大力度解决环境问题。基本的策略应该是监测--干预--评价,监测环境和人群健康,干预治理问题,评价效果,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治理汽车尾气污染,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同时,应该改进汽车工艺,研究开发环保型的汽车,研究发展汽油的代用品。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燃煤,多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多用电等清洁能源。第二,政府要尽快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法律管理机制督促工厂企业改革,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制定并完善打击治理地下水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监督环保部门,打击污染海洋的行为和企业。第三,政府也应加大对工厂和居民以及社会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引导,以加强其自身自律。向其宣传环境、资源的可贵性与稀缺性,要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此外,以正确的环保行为或实践引导公民和企业向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从而激发其自律愿望。
篇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校园应成为教与学的中介和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因此,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平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教学,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潮流。了解学生对网络教学和学习的动机、态度和学习途径和方法,以及对学习效果的反馈,有助于网络教学朝着健康、有效、优质的方向发展。
一、网络教学和学习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相对性、个人性、情境性、文化性等属性。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认为认知和情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和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样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重视学习者内在自我的发展,倡导着重于过程的教学,强调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它提倡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真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而网络环境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如果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作为手段,那么学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因此,可以说,教育技术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应用,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
3.跨文化交际理论。多媒体技术使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变得越来越小,Internet不仅具有巨大的语言与文化的学习资源,而且是一个最大的跨文化交际网络。运用网络教学,实践跨文化交际的策略,跨文化交际的身份,跨文化交际的适应性、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网络文化信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以及网络文化的感悟,以适应“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交际和学会创新”的新世纪人才的要求。
二、研究方法
为了了解本校学生对网络英语学习的观念和态度,作者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调查研究。
1.调查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陕西理工学院2006级部分(共39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
2.调查工具。这项描述性研究的调查工具为问卷调查。
3.数据收集。就学生对网上学习英语的态度和观念方面设计了问卷调查表,向2006级部分学生(390名)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376份。
关于学生对网上英语学习的观念和态度问题,作者设计了相关的20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对所得数据进行了输入和统计。(见表1)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对网上学习重要性的认同度。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网络教学作为英语第二课堂学习的认同度非常高,赞同和非常赞同的人数达到了77.1%(选项1)。和其相关的几个选项(19、20)对网络英语学习的认同程度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比例(79.8%和71.8%)。说明学生非常愿意进行网络英语教学与学习的尝试,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比较感兴趣(选项10,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比例为58.3%)。
2.学生对网上学习与提高英语各项技能认同度。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网上学习会对提高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有益(选项8、11、12、15,认为能够提高自己这几项技能的比例分别为:75%、48.4%、51.1%、73.6%),特别是对接受性技能听力和阅读的提高非常有用。学生的这种看法和张日美对北京交通大学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一致(张日美:2004)。
3.学生对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比较的态度。认为网上学习与课堂学习同等重要的比例为55.6%(选项2),而认为网上学习比课堂学习重要的仅占17.3%(选项3)。这说明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有相当高的认同度。79.8%的学生赞同网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很好的补充(选项19)。
4.网络教学与自主学习。有74%的学生认为网上学习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选项7)。众所周知,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学生的青睐。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建立自主语言学习中心供学生自学,这种语言学习中心除了提供传统的书籍、报刊、杂志外,更重要的是一些电子、音像资料和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
5.网络教学与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高达86.5%的学生认为网络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选项9),还有71.8%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量大于课堂信息量(选项20)。因为网络教学跨越了空间的限制,使课堂内教学环境得以延伸,学生可以从网上获得庞大的信息资料和最新的教学、科研、学习动态(80.5%的学生认同,选项13)。
6.对网络环境的满意程度。从问卷调查表中可看出有一半的学生(51.9%,选项17)对校园网络环境表示不满意,说明学校的网络环境还不能满足学生上网学习的需求,也给网络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是学校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
四、对开展英语网络教学和学习的启示
1.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角色变化。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变为任务设计者、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管理者与评估者。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提出具体的教学任务,在庞大的网络资源库中,教师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有效的设计,以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自主学习或讨论中,教师应能积极给予指导,不断启发、鼓励学生,从而促进交际和交流的继续和不断深入;教师同时要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使学生时刻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个教学环节,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满足教学需要。
2.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要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将语言技能从理论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活动来实现,这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真谛(邵永真、应惠兰:1998)。网络教学中的许多活动是需要学生在课外完成的,因此需要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否则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也需要对电脑和网络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用起来能得心应手,否则学生也会失去使用这一工具的的热情。另一方面,还需要监控学生的网上学习情况,使之不至于受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网上教学应该是受控的自主学习而不是完全放任的自主学习(章国英等:2002:76)。
篇3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农药使用国,在不到世界1/10的耕地上,投入的化肥施用量约占世界的30%。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中国水环境污染的“元凶”。例如,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总氮和总磷贡献率中农业面源污染所占的比重分别为59%、30%[1];在进入滇池的总氮和总磷负荷中,农业面源污染物分别占53%、42%[2]。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用于点源污染控制的末端治理技术,对面源污染治理不适用。目前发达国家主要通过制订和执行限定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对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源头控制。国外在面源污染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借鉴。安全农产品生产是中国政府从源头治理农业污染的政策举措,旨在引导和鼓励农户执行限定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减少氮素、磷素等营养物以及农药等污染物的排放。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取决于执行主体的行为,是主体行为的客观结果。同样,安全农产品生产的环境保护效应如何,需要考察农户在安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农户的环境意识支配着他们的环境行为,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状况[3]。因而,要从根源上探讨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环境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关键在于了解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环境意识状况。环境意识可以分为生活环境意识和生态环境意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人与环境间关系的认识,称之为生活环境意识;对生产过程中的人与环境间关系的认识,则是生态环境意识。生态环境意识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行为密切相关,对其有解释和预测作用,因此本文只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和分析。江苏省是发展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典型省份,其安全农产品种植面积占比达62.7%,远高于全国46%的平均水平。因此,本文选择江苏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实地调查,了解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认知现状,对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进行测评,分析安全农产品户的个体社会经济统计特征对生态环境意识的影响,以为制定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政策提供思想和心理依据。
2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2.1问卷设计
环境意识是人类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主观反映。洪大用和李强将生态环境意识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1)对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2)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认识;(3)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这三个层次构成了环境意识金字塔,其底层是对“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顶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本文以洪大用和李强对环境意识的理论界定为基础,结合安全农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本文的“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调查问卷。
2.2调研过程
安全农产品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统称,从安全农产品的构成来看,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占到安全农产品产地面积的76.1%,因此本文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户为样本来研究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农业生态环境意识。为了控制不同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要素成本投入差异、不同无公害农产品经济回报差异等因素对农户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影响,同时又要保证在苏南、苏中、苏北都能够取得足够的样本,所以本次调查选择了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的农户进行入户调研。本次调研从2010年8月上旬开始到2010年10月中旬结束。调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试调研阶段,在南京市浦口区永宁镇友联村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进行试调研,继而修改、完善调查问卷;第二阶段为正式调研阶段,共调查了苏南、苏中、苏北3地,12个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321户无公害韭菜种植户。
2.3样本描述
在321个调查样本中,从性别看,男性179人占55.8%,女性142人占44.2%;从年龄看,无公害韭菜种植者以老年人为主,其中55岁以上的为142人占44.2%,而45岁以下的年轻人只占全部样本的26.2%;从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较低,57.6%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在小学及以下水平,而高中级以上水平的仅占全部样本的9.3%。
3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测评
3.1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现状
3.1.1一般环境知识层面的环境意识现状由表1可见,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般环境的认知水平不高。对三个问项而言,平均回答正确的只有84个人,占总样本的26.1%,相反,回答错误的人数多于回答正确的人数,达125人,占总样本的39%。在这三个问项中,农户能够的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的环境负效应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回答正确率达52.7%,共有169人回答正确,回答错误率较低,仅有66人回答错误,占总样本的20.7%。
3.1.2环境保护措施法规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现状根据表2的数据,不难发现,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环境保护措施与法规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就四个问项的整体回答情况而言,平均正确率为37.23%,平均错误率为18.98%,其回答正确率高于错误率。在四个问项中,除了“我国已经出台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法规吗?”这个问项的答对率偏低,仅有9.4%外,其他问项的答对率均在42%以上,都远远高于其答错率。
3.1.3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现状表3的数据显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认知水平相当低。所有测量项目的答对率都远不及答错率。四个问项的平均答对率不足10%,只有9.18%。也就是说,在321个被访者中,仅有29个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答错率高达40.28%,共有129人答错。在四个问项中,“我们人类应当统治所有动物、植物和资源吗?”这一问项的答错率尤其高,共有181人答错,占总样本的56.4%。结合表1、表2和表3,发现在环境意识的三个层面的测量项目上,答对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对环保措施法规层面的认知能力>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水平>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情况;答错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一般环境知识的认识水平>对环保措施法规层面的认知能力。
3.2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评价
3.2.1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整体水平评价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对上述生态环境意识量表中各个测量问题的回答结果有三种情形:“错误”,“正确”和“不清楚”。为了对环境意识水平进行定量测量,分别给这三种情形赋值为“0分”、“50分”和“100分”,然后计算各测量项目的平均值。具体得分情况见表5。借鉴已有的环境意识水平的评定标准,确定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评价等级,若得分为85~100分,75~84.99分,65~74.99分,55~64.99分和55分以下,则分别给予“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的评价等级。从表4可以看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整体生态环境意识水平较低,得分均值为45.17,没有达到及格标准,距及格水平55分还有10分的差距;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环保措施法规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最高,为57.09分,而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最低,仅有34.46分,两者之间分值差达23分,认知差距表明,安全农产品生产户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在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提升了环保措施层面的生态意识水平,然而,对于抽象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则较为浅表,具有浓厚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
3.2.2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年龄差异分析由表5可知,不同年龄受访者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被访者的年龄越大,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越低。45岁以下群体的环境意识水平得分为48.95分,而55岁以上劳动者的环境意识水平得分只有42.4分。可能的原因是,年龄较大的农民,在思想观念方面比较落后,对新生事物不敏感,在环境知识、信息获取能力和获取机会方面较年轻人更为逊色,因而其环境意识水平更低。
3.2.3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教育差异分析如表6所示,教育水平是影响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的积极因素。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其环境生态环境意识水平也越高。例如,在环保措施认知层面,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受访者的得分达62.08分,而只接受了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受访者的生态环境意识得分仅为54.80分。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高的农民所接触的环境问题相关的信息更丰富,接触渠道更广泛,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水平也更高,所以能够更好地掌握环境知识,表现出更高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
3.2.4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生态环境意识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表7的结果表明,苏中、苏南和苏北三地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水平有明显差异,苏南、苏北地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生态环境意识明显高于苏中地区。可能的解释是,与苏中地区相比,苏南地区的经济更发达,安全农产品生产户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更高,因而苏南地区安全农产品生产户会具有更高的环境意识水平;与苏中地区相比,苏北地区对第一产业的依存度更高,其农业生产的集约度更高,单位耕地面积的化学投入要素更多,由此带来更为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所以苏北地区的安全农产品生产户具有更高的环境意识水平。
4结论与启示
篇4
今年5月,浙江省政府发出关于命名省级生态县(市、区)的通知。在为数不多的省级生态县(市、区)名单中,德清县名列其中。这表明,在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的道路上,德清拥有了一张魅力四射的名片,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凝聚着德清县人大常委会几年来认真履职、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所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代表建议催生生态县建设决议
地处江南腹地的德清,北靠环太湖经济圈,西枕天目山麓。境内群山连绵,林木葱郁,水乡平原,河港相连,生态环境非常优美。
近些年来,随着德清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的生态环境开始面临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农业综合开发和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更是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2003年3月,在德清县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数位县人大代表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议。
在环境保护方面,王月红等10名代表联名提出建议,要求控制矿山开采,保护生态环境;针对莫干湖上游村民随意倾倒垃圾,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污染下游水质的状况,宣建国代表疾呼,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莫干湖上游区域垃圾清理工作;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方面,黄建根等12名代表提出建议,要求建立莫干湖上游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沈虎林代表也要求对经营生态公益林的农民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助。
这些代表的建议直指德清县的生态保护,引起了大会的特别重视。会后,县人大常委会迅速着手开展了关于德清县生态保护的调研活动。
2004年4月23―29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钱鑫泉等又带领调研组,到武康、筏头、莫干山、钟管、乾元等乡镇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对污染环境的重点区域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如何保持德清县的生态资源优势?是否可以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调研组成员达成一个共识:我们必须做好“生态文章”,生态立县大有可为。
2004年,在德清县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时任德清县县长的徐国平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生态县的工作目标。同年,德清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情况的报告,并作出了关于建设生态县的决议。由此,一场生态县建设的攻坚战在德清全面打响!
决议制定出来,执行成为关键。德清县人大常委会连续4年把决议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每年专题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进展情况的报告,并提出一系列的审议意见。
2004年12月22日,德清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环保局局长李华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德清生态县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的说明。
对于规划中提出的生态县建设总体目标和各方面重点任务,县人大常委会表示同意,并要求政府认真组织实施。
2005年,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执法跟踪检查。5月,由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两个组,对全县9个乡镇29家企业进行检查,并听取了县环保局、县农业局、县国土局、县建设局的相关情况汇报。
6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对全县8 个乡镇27家企业进行了明察暗访,并把查访情况及时通报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督促相关部门予以整改落实。
2007年6月14日,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再次深入新市、钟管等乡镇进行生态县建设调研。调研组一行重点察看了新市污水处理厂、钟管华源颜料公司、漂莱特公司和下渚湖周边环境,发现这些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整改措施落实到位,特别是华源颜料公司、漂莱特公司的污染治理已取得明显成效。欣喜的同时,调研组也发现了新的问题:下渚湖周边8家养猪场的养殖面源污染严重影响到下渚湖水质和周边环境。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法根当即指出:“创建生态县,要双管齐下:在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形成创建生态县良好氛围的同时,要切实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抓好重点监管行业和重点环境监管企业的污染整治工作。”
“当前特别要加大对钟管工业集中区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黑烟囱整治、矿山整治等专项整治工作。”杨林官副主任也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监督,抓住了牛鼻子
矿山业和丝绸业的污染,是德清两个最大的污染源,也是县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
针对矿山企业无序开采、重采轻治以及超标排放污水废气等问题,2005年5月,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督察组实地察看了龙头山石矿、砂村石料厂等27家企业。
看到个别企业忽视污染治理,达标排污不稳定,个别企业的污水处理设施老化,渗漏严重甚至偷排污水等问题,一位督察组成员深有感慨:“俗话说,无工不富,一提起发展,人们都会想到开矿办企业。然而,采石开矿业,虽然它的利税收入可以提高GDP,但破坏了景观,造成了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如果重新进行治理和绿化,可能要付出比开矿收入更大的代价,可谓得不偿失。所以,生态成本也须纳入到经济发展的成本核算中去啊!”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督察组给出了具体的建议:要加大依法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力度,对生态环境影响最大的采矿业分类进行环境专项整治。对距离国道、省道及风景区500米内的所有矿山一律关闭,对老矿区实行限量开采,并逐步予以关闭,对已关闭的矿区采取严格的复垦措施,尽快恢复植被。
督察组的建议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德清县政府完成了《德清县矿山资源规划》,合理调整了矿山布局,对规模小、资源利用低、浪费严重的10家矿山企业实施了关停。对处于县城规划区、杭宁高速公路、09省道、下渚湖风景旅游区附近的9家废弃矿山实施了复绿复垦治理工程。对全县17家水洗石矿,督促企业投入650万元建立标准的三级污水沉降处理。依法查处违规开采案件13起,有效遏制了矿山企业污染及水土流失问题。
德清被誉为“丝绸之府”,丝绸业一直是德清人引以为豪的产业。丝绸业包括制种―养蚕―收烘―缫丝―丝织―印染―服装等生产环节。其中,缫丝、印染业属于高污染行业。
在德清,小丝厂几乎遍地开花,一片繁荣景象。县人大常委会经过详细调研,发现丝绸印染业仅仅是表面的繁荣,其背后却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小项目、低档次一哄而上,进而造成有限资金的分散和宝贵资源的浪费,并且印染业偷排污水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环境。丝绸业的这种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极大地削弱了德清丝绸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并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对此,德清县人大常委会向县政府提出整顿建议:对那些治而无望的企业,该停即停,该关则关,绝不手软。对有条件治理,且正在治理的企业,加大指导力度,督促其加快治理进度。对已经实现达标排放的企业,要加强监管,巩固治理成果。
不久,全国缫丝压台拆机第一锤在德清县钟管第一丝厂响起。经过多年的治理整顿,截至目前,德清已经从最繁盛时期的117家缫丝企业,压缩到现在的24家。同时,通过大力引进一批环保型的高新技术企业,有力地提升了全县工业企业的产业层次和集约化水平。
“我们的目标是:创经济强县,建生态德清。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舍弃了任何一面,实际上就是丢掉了全部。”德清县发展改革委员会的一位干部解释说,而这个道理已经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
绝不让为保护生态作出牺牲的群众吃亏
地处莫干山麓的莫干山镇,是德清的“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偏僻,要引进一个工业项目很难,但他们有个“三要三不要”的原则:“高附加值、高税源、能吸纳当地劳动力、能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的项目,要;高耗水的、有污染的、产废气的项目,不要。”最近几年,这道环保门槛已经挡掉了五六个工业项目。不仅如此,莫干山镇还将原有的对环境有损害的工业企业进行整体搬迁,引导他们到工业园区落户。据了解,仅莫干山周围2个乡已有10多家工厂被搬到山外。莫干山镇为全县的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却没有得到经济上的补偿。
“绝不能让为保护生态作出牺牲的群众吃亏!”
在2003年和2004年的德清县人代会上,沈虎林、黄建根、王月红、宣建国等县人大代表,多次提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引起了县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
2004年4月30日,德清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在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生态县建设的报告时指出,县政府要认真研究,逐步建立和健全自然资源与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向重要生态功能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2005年6月16日,在县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要保证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县建设资金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具体操作办法。
县政府对县人大常委会的要求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了积极举措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从2004年12月起,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德清县对104国道以西304平方公里区域实行生态补偿,生态补偿范围占县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生态补偿的关键是落实资金。这笔钱从哪里来呢?县政府决定先考虑财政预算外资金,然后从水资源费、土地出让金县得部分、排污费、农业发展基金等渠道按比例提取金额,建立全县生态补偿基金。2005年、2006年,德清县每年筹措生态补偿资金550万元。2007年,德清县政府出台了《德清县生态县建设专项资金奖励补助办法》,在未来两年内安排生态县建设资金5200万元,对2006年和2007年生态县创建中的一些环保基础设施、污染治理等项目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
生态补偿带来了全新的连锁效应。
德清县莫干山镇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后,县财政每年转移支付给莫干山镇130万元,该镇先后迁出12家污染企业并拒绝27家污染企业的入驻请求。几年来,镇里的污染企业基本上清空了。与此同时,该镇开始依托莫干山,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如今,镇里的农家乐已发展到30多家,2008年全镇旅游收入将达830万元。
篇5
关键词:绿色住区;现场调研;人均绿地面积;乔、灌、草比例;三维绿量;可持续的园林景观
一、研究方法
1.1选择调研住区主要针对获得建设部A级住宅认证、广东省绿色住宅、美国LEED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奖的住区,及知名地产开发商开发的住区。
1.2调研方法①现场调研。对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绿色住区进行现场调研分析,总结规划设计中与“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生态环保)有关的特点,分析其优点与不足。②资料分析。对调研住区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出其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等绿色建筑特征参数。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2.1场地选址①利用不良土地进行建设。利用不良土地进行建设或是把不良土地进行改造的举措能为城市节约土地,避免自然环境被人工环境侵占,同时能把这些不良土地变废为宝,改善其在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并最终发挥积极的生态效益。在调研的住区当中,深圳泰格公寓利用废弃坡地作为项目建设的场地;桃源居选择在一个市政垃圾填埋场的附近并对此采取改造复绿的措施。②选取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段。调研的住区中,仙湖山庄和阳光绿地家园分别与仙湖植物园和翠竹公园紧邻,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住区提供优质的视觉景观及生态效益。调研的住区选址较为安全,建筑场地选址没有发现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也无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但有个别小区存在电磁辐射的影响,高压线距离住区较近。
2.2场地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①原地形的保护与利用。调研住区中大部分都对场地的原生态环境作出一定的保护,保留场地的原有地形,避免场地平整造成的建设投资增加和项目建设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②原地貌的保护与利用。在住区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场地上一些有价值的原生植被得到了保护,这些成年的植被不仅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还传承着场地所具有的历史文脉,为建成后的住区营造一份鲜明的可识别个性。
2.3场地生态化建设①人均绿地面积。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中的要求,2010年深圳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将不低于25平方米。足够的人均绿地面积是保证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保证小区的碳氧量平衡。根据人的耗氧量和植被具有的释氧量,每人拥有的10平方米的绿地面积是比较合理的。调研中,80%的住区达到每人拥有10平方米绿地面积的要求,达到绿色住区对人均绿地面积的要求。②硬质地面与透水地面的比率。透水地面包括住区中的绿地,的土地和由透水砖铺设的地面。从调研的几个住区中可以看到,90%的住区达到相应标准,其透水地面的面积占室外场地总面积的45%以上。另外,各住区的透水地面主要由绿地组成,平均占透水地面72%;而透水砖铺设的地面只占到很小的一个比例,平均只有4%的比值。这意味着透水地面在硬质铺地中的应用比例较低,其结果会造成下雨时地表径流量的增加,加重市政管道的负荷,甚至会使场地中产生积水。③硬质地面的遮荫率。硬质地面遮荫率不足是调研住区中的普遍问题。由于行道树选择不当(冠幅小或枝叶不茂密)及硬质铺装面积过大,导致遮荫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硬质铺地吸引过多的直射阳光会导致住区微环境温度上升。④植物种类选择。绿色社区应当尽可能选用乡土树种及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应强调植物群落生态功能的发挥,对社区内生态环境起保护与净化作用。调研的几个住区中,乡土树种的平均比例是39%,常用树种平均比例是64%。⑤乔、灌、草比例。将植物配置成高、中、低各层次,丰富了植物的品种,使三维绿量达到最大化,放出的氧气更多,降低温度和提高空气湿度,营造人体舒适尺度的绿色空间。测量地点:福田区城市主场住区。分析:a.温度:乔灌草搭配种植的地面比稍带遮荫的硬质地面温度低2°C;比无遮荫硬质地面低了将近10°C。b.湿度:乔灌草搭配种植的地面空气湿度比硬质地面高26%。结论:乔灌草搭配种植方式可降低温度和提高空气湿度。⑥植物与居民的关系。a.住区内受居民欢迎的空间是:休闲座椅周围栽植冠大荫浓、遮荫效果好的植物;廊架上种植攀缘植物起遮荫作用;围合的绿篱给人以安全感。b.住区内不受居民欢迎的空间是:硬质铺地过大,没有大树遮荫的环境,尤其在中心活动场所和滞留等待场所附近;拒人于园外的绿化空间,缺少人与植物的互动。⑦植物生长状况及后期管理。80%的住区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成活率高达85%以上;有20%的住区内植物生长状况不佳,植物长势较弱,甚至有植物濒临枯死的状态,其成活率只有50%。
三、调研的绿色住区目前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3.1绿化系统不完善,遮荫率不足、乡土植物比例偏低①大量选用价格昂贵、遮荫效果不好的棕榈科植物,尤其是栽植在住区内道路两侧,无法提供冠大荫浓的连续遮荫环境。②有些住区的绿化拒人于园外,草坪、花坛、绿地景观被铁栅栏等包围。这样虽然绿化覆盖面积达标,但绿化本身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灌木层的植物严重缺乏,三维绿量不足。③过分重视单一草坪,忽略植物群落配置。草坪相对植物群落而言,实用性弱,而且大范围的草坪养护及建植费用都很高,增加住宅的经济负担。④绿化设计与使用后的维护脱节。植物病虫害严重,生长状况不好,降低住宅小区环境质量。
3.2硬质铺地面积比率较大,透水地面比率不足、人行道遮荫率不足等。
3.3实测表明与问卷调查表明声环境已成为影响住区居住质量的主要因素,交通噪声扰民现象严重。
3.4在节水设计方面调研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措施缺失,中水回用措施没有全面实施。
四、绿色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建议
4.1可持续的园林景观①充分利用乡土树种。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选择树冠水平伸展较大的乔木,为道路硬质地面提供遮荫。根据住区绿地的不同功能分区考虑相应植被配置。②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平方米绿地上需种植不少于3株乔木、20株灌木和70平方米的草本及地被。③树种产地与运输范围宜在500km范围内,避免选用从其他地区移植过来的大树。④应用垂直绿化、架空层绿化及屋顶绿化,增加绿量。⑤植被的成活率不低于98%。⑥应将大量精力放在植物的空间塑造,弱化密集的建筑群给居民带来的压抑感。增强小区整体识别性和归属感,通过植物、标识、水景及小品来实现。⑦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为园林景观提供水体循环的动力及景观照明。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加强水体自净能力,丰富物种多样性。水体景观避免硬质驳岸。⑧场地中避免使用深颜色的硬质铺地。透水地面的使用率不低于50%。
4.2绿色住区景观设计植物选择原则①改善生态环境。a.灭菌:广玉兰、女贞、大花紫薇、大叶黄杨、柠檬桉、大叶桉、麻楝。b.吸收SO2:海桐、女贞、鸡蛋花、米兰、红背桂、夹竹桃、黄槿、九里香、垂柳、蒲葵、蒲桃、鱼尾葵、假槟榔、棕榈、散尾葵、芒果、榕树、印度橡胶榕、高山榕。c.滞尘:广玉兰、樟树、麻楝、黄槿、蒲葵、扁桃、盆架树、鸡蛋花、夹竹桃、菩提树、榕树。d.降噪:榕树、海桐、女贞。②适应特殊生境。a.耐瘠薄耐干旱:夹竹桃、栀子花、黄连木、大叶合欢。b.耐阴性强:八角金盘、鹅掌柴、常春藤、广玉兰、蜘蛛兰、红背桂、含笑、海桐、苏铁、罗汉松、米兰。c.管理粗放:紫鸭趾草、大花美人蕉。③其他。a.冠大荫浓的行道树或庭荫树:广玉兰、榕树、麻楝、重阳木、盆架树、香樟、羊蹄甲、仁面、芒果等。b.不宜过多选用带危害性植物:(乳汁有毒等)。夹竹桃、南天竹、一品红、黄蝉。c.人工湿地及人工湖生态圈植物选择:要求耐污能力强、去污效果好、适合深圳市当地环境、根系较为发达、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挺水植物为:风车草、香蒲、富贵竹、黄菖蒲、伞草、茭白、荷花、泽泻。其中,风车草为深圳本地水生植物。
浮水植物为:睡莲、红菱、荇菜、凤眼莲。沉水植物为:金鱼藻、苦草和菹草。
参考文献:
[1]郭洁.更新、再循环、再利用到景观的重生[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4).
[2]于晓华.园林生态住区——21世纪的住区新理念[J].安徽建筑,2003(1).
[3]李东.走向生态与社区的融合——二十一世纪住区规划思想展望[J].规划师,1999(3).
[4]沈清基.关于生态住区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0(3).
篇6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我办按照市局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年初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通过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上半年的各项工作均已保质保量的完成。
(一)有效落实了《年度生态任务书》。上半年我办根据年初工作计划的具体要求,服从于、服务于《2009年度宁波市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书》的考核获优目标和“两创”硬指标;完成了慈溪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09年第一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制定并下发了《慈溪市2009年度生态建设实施意见》、《慈溪市2009年度生态建设任务书》和《慈溪生态市建设工作机制与工作制度》;完成了《慈溪市2009年度生态建设任务书》重点实事项目的公示;初步完成了《2009年慈溪生态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完成了《2009年度生态建设任务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的初稿,目前,正在广泛征求意见。
(二)稳步推进了“两创”工作。“两创”工作是今年生态建设所确定的中心任务。今年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抓全面启动、抓组织发动、抓创建指标达标和抓资料的建档,使“两创”进入程序,力争创建活动于2010年一举成功。由于“两创”的指标是刚性的,也是动态的。国家和省对“两创”的考核指标是不断调整、充实、提高,以始终保持“两创”的先进性和示范性。为此,我们在“两创”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切实做到了高标准、高起点,决不满足于低限达标。一是有效开展了“两创”指南手册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宣传手册的编写工作。二是继续开展了抓“两创”工作生态建设典型示范项目工作,对“两创”典型示范项目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广泛收集项目,现已完成初稿。
(三)有效开展了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一是完成了省级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的调研,初步制定了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工作方案。二是基本完成了农村环境保护试点村环境现状的录相拍摄和环境质量的监测工作。
(四)切实加强了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梅湖水库上游源头综合整治试点方案》;二是完成了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中的饮用水源地源头综合治理工作计划的制定;三是完成了灵湖水库任佳溪村湖墩片生活污水治理方案的调整,发挥了环保服务和监管职能,工程经费由设计概算的270万元降到60万元。
(五)广泛开展了生态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制定了《2009年慈溪生态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做好了“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的策划、协调工作,现己完成《了慈溪市纪念“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方案》报批,开展了环保志愿者、机关干部环保公益活动日,成功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了生态环保宣传月活动。
(六)充分发挥了《慈溪生态建设简报》的作用。《慈溪生态建设简报》是一份推广经验、传递信息、探索问题、沟通情况、指导工作和开展宣传的一个重要平台和工作园地。因此,要办好把这份简报,达到“大家爱看、实在有用”的目标,既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压力。
为了办好这份简报,我们定下了“四条基本标准”:一是有特色。就是围绕生态建设中心工作,贴近上级领导关注的问题,紧扣生态任务这个重点,及时反映我们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动态,及时反映大的行动,大的典型,及时反映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好的建议,及时通报上级指示、信息等。二是有质量。就是在内容上有较高质量,数量上有一定密度,形式活泼多样,文风精炼朴实;材料真实,事实清楚,全面客观,时效性强;主题突出,观点鲜明,文题相符。三是有影响。就是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同志看了我们的简报后,对我市生态建设工作更加了解、更加重视、更加支持,在省、市局和市政府那里有位置,在部门那里有影响。四是有效果。就是在我市生态建设上各地各部门能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争先创优的局面,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荣誉感。现已成功编发第一期《慈溪生态建设简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七)切实加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一是对去年立项开工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进行了检查,完成了3个村的初步设计审核。
二是对去年立项开工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完成情况进行统计;三是确定了2009年度2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名单的;四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细则》己完成第二次修改稿,转下月召开联合会审会议后发文。
(八)不断深化了基层生态系列建设。一是完成了宁波市生态村考核验收前的指导工作,成功创建了45个村,创建申报通过率达到82%。二是积极与相关局沟通协商,进一步健全完善了《2009年度生态建设任务》相关配套制度、措施。
(九)有效落实了市人大“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决议”。一是完成了凤浦湖、窖湖、灵湖水库保护区内污染源的普查和里杜湖、外杜湖、白洋湖三个水库保护区污染源的调查;二是切实加强了梅湖水库上游源头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己召开梅湖水库上游源头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部署和安排,并完成各项任务的整治方案。三是基本审了定岗墩村、尖锋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因该镇分管镇长不在位,评审会推迟于6月中旬召开。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抓好年度《生态任务书》的落实。按照主次分开的原则,对“有难度、需重点突破”的任务,确定为公示项目,将推进和落实情况每季见报、每两月上《慈溪生态建设简报》,增强抓落实的刚性;按照《2009年生态建设任务书》的考核办法,6、7、8三个月作重点跟踪,9、10月作重点督查督办,11月份结合年度任务调研作拉网式普查,掌握第一手资料,12月上旬完成生态建设任务年度分析报告;12月下旬抓好年终考核。同时,我们将高度重视《2009年度宁波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书》中“一类目标”的工作(1+4),继续加大督查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系统和综合措施,密切把握工作动态,积极推动任务按期完成。一是对重点工作和任务实施挂图作战。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列出进度图表,推动工作落实;二是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以市生态办的名义,密切联系各地各部门,做好联系、衔接,加强工作通报和交流,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形成合力抓工作的局面;三是认真对照生态市建设工作任务书,不断寻找差距,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千方百计确保完成。
(二)进一步加大“两创”工作的推进力度。对创建工作深入的调研,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制订详细的迎检工作方案,提升优势指标,缩短差距指标,切实提高评估创建达标度;
进一步细化“两创”方案,排出“两创”计划表,做到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一步接一步,步步紧逼。适时组织“两创”技术培训,编印“创模”手册和生态市创建手册;落实“两创”示范项目,抓好“两创”成就展的策划,今年7月前精选出“两创”的精品、亮点工程和“两创”技术核查路线,确定展示“两创”的精品、亮点工程并完成建设方案,迅速建成一批各具特色、形象直观、多功能的生态环境示范点(工程);(7-8月)递交创建申请,使创建进入程序,做好“两创”动员大会的准备工作,使“两创”工作实质性启动;有效开展“两创”资料整编工作,本着“全面、真实、细致、统一、规范”的原则,落实指导性材料、说明性材料和补充性材料等支撑材料的丰富性整理;9月前完成“两创”技术核查路线内相应区域环境整治方案;着力营造好“两创”工作的“两个氛围”,即工作和舆论氛围;积极主动进位,防止在环节上出现问题,把创建工作抓紧抓实,紧紧把握工作主动权,全力以赴、不折不扣地把“两创”的各项任务落实好、完成好,确保2010年6月前完成所有精品、亮点工程,沿途区域整治全面达到“两创”考核要求。
(三)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保护试点的推进力度。组织开展试点系列培训和专题辅导,帮助试点镇、村制定试点实施计划,组织试点镇村负责人到农村环保工作较好的地区进行考察。
(四)进一步加大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的推进力度。一是重点开展梅湖水库源头污染治理试点工作,待市政府批文后,立即组织实施;二是于8月底前完成9个水库源头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对9个水库源头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为明年继续有效开展源头污染治理作好准备;切实将里杜湖、外杜湖、上林湖三水库建成合格饮用水库示范库。
(五)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推进力度。一是以扩大环保“国策”意识为载体,开展全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决定选择农村环境保护试点村、“两创”检查点(社区、企业)开展全民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试点,扩大全民生态环境教育覆盖面,使社会公众成为生态环保宣传的主体,成为生态文明的实践者、传播者;二是进一步营造环保宣传氛围,突出抓好环保公益广告的宣传。以生态考核为引导,指导各镇(街道)开展环保公益广告宣传一条街活动,选择公路出入口竖立环保公益广告牌,在城乡(镇、村)显要位置、各类公众场所设立环保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张贴环境保护公益宣传画。三是加快“两创”指南汇编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宣传手册的编写工作。四是抓好4个重点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工作。把市委党校建成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教育培训基地,把全市50%的中小学校建成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把电视台办成生态文明传播基地,把《慈溪日报》办成生态文明建设指导基地,利用他们的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来引导建设,搭建一个致力于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的开发和推广,为社会公众环境提供教育的优势平台。
(六)进一步抓好《慈溪生态建设简报》的编发。一是每月要保证出2期以上的简报,对简报的重点内容列出计划安排,进行约稿。信息内容多时,适当增加发简报的次数。二是切实把握《简报》的特殊性。提高《简报》的时效性、真实性与针对性,增强《简报》的导向性和可读性,做到《简报》的全面性、综合性、专题性,达到《简报》的反馈性、灵敏性和直接性。三是抓好《简报》的参考性。《简报》信息刊出后,对上级---要让领导掌握相关动态、趋势,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对横向---可使相关部门、单位相互沟通信息、相互借鉴;对基层---应起到指导工作、推进工作的作用。四是抓好信息报送制度。使信息报送制度化、信息来源规范化。
(七)进一步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的整治力度。经现场踏勘,在全市完成12个位于限养区、非禁养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生态化改造;拟定标准,指导龙山、掌起、观海卫、逍林等4镇2000羽以上水禽养殖场有效开展污染治理试点工作;
对年存栏猪200头(牛20头)以上规模等畜禽养殖场、屠宰场进行环境专项全面普查。逐个登记,逐个检查,查清情况,建立台账,分类管理。对污染现状要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治理整改意见,建立起畜禽养殖环境管理档案。
(八)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两创”示范点的建设。围绕亮点抓提升,继续健全完善各类亮点工程培优标准、措施、步骤,在各镇、街道创建亮点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精选精品工程,完善考察线路,按照做精、做亮的要求,加快建设和整治,全面突出生态内涵,真正体现我市“两创”水平,真正使“亮点”线路、“亮点”工程、“亮点”单位都成为创建的“精品”工程;办好“两创”成就展。要在“选好点、创亮点、有看点”上作文章,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等领域培育生态示范点,坚持面上打基础、点上求突破,竭力推出生产环境教育基地和生态系列创建、绿色系列创建中的典型。
(九)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抓好2008年项目的推进督查,力争完成50%的项目验收。对09项目开展每月一次的督查,督查情况在生态简报上,力争80%项目进入实施。同时,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确保进度督查的实际效果。
(十)进一步深化基层生态系列建设。积极培育天元镇创建省级生态镇,加强帮扶指导,确保9月底前申报;配合实施环保“国策”意识和“两创”氛围开展慈溪市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创建工作。
抓紧制定《慈溪市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创建管理办法》和《慈溪市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标准》,抓紧下发《关于开展2009年度慈溪市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创建的通知》。为确保20个创建目标的如期完成。
(十一)进一步抓好市人大“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决议”的落实。
做好迎接7月份人大代表对“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决议”执行情况督查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有看点、有展示、有材料、有汇报”。
一是饮用水源村庄生活污水活理,要求:桥头、龙山、横河、观海卫、掌起五个水库的生活污水治理必须完成。其中:横河7月中旬完成,
二是城河治理:五条马路的餐饮业、横河小轴承油污染集中设施建设7月中旬完成50%左右。
(十二)进一步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每月组织要开展一次环境整治明查或暗访,10月份召开环境整治现场会,11月前完成庭院整治复评,12月完成庭院整治验收考核。
篇7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恢复;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X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90-01
一、定义
生态补偿设计是人类有意识地利用设计方式和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通过人的干预,按照自然规律,补偿自然生态系统的一种设计。
二、生态补偿设计出现的背景
(一)环境破坏产生的大量废弃地的出现
近几十年来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发展,世界各地均产生大量的由于传统制造业衰退,传统产业搬迁而遗留下来的废旧地,于是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大量的废旧地及其设施和建筑,成为区域发展不可避免的同时又是区域形象转变的重要问题,毫无疑问这些地球上的“伤疤”对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这种与自然环境关系更为突出的场址特性使得废弃地的改造成为生态补偿设计创造了大量的实践土壤。
(二)人们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增强
20世纪90年代,环保热潮,由我国对“先发展,后保护”的思维方式的容忍所推动的,是环境污染到了“忍无可忍”的特定国情决定的。并不是社会文明进步而提出的高层次的理念。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全球的污染和环境的恶化速度不断加快,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以及人类自身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影响,人类已经意识到了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当今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了科学的角度上重新审视了设计行业。生态设计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生态建设工程,包括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防治、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三江源”生态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工程均具有明显的生态补偿意义,投入资金有数千亿之多。2000-2003年,中央政府用于西部基本建设的国债资金达到2200亿元,占同期国债发行总量的37%;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额从2000年的53亿元,迅速增加到2003年的170亿元,4年达到450亿元。
三、生态补偿设计的内容
(一)场地的分析、调研
最原始的生态应该是没有人活动过的地方,没有人工痕迹,当然这样的处女地几乎不存在了,我们现在提倡的生态补偿设计,就是要尽可能的对场地进行补偿、恢复,使其重回原来生态的面貌。在设计的时候多深入考察、调研场地的现状,分析具体存在那些的生态问题,例如土壤的酸碱度还有植被的原貌是什么样的,是植物群落还是一个群种繁衍地。当地的一些民风、民情和乡土树种等等。结合设计的要求,因地制宜,创造出稳定的多样性的环境。成熟稳定的自然环境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这也是生态补偿设计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二)植被的选择
对于补偿、恢复生态,植被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植被生长的好坏可以评析一个场地的生态好坏。在场地中生长不好的树种,说明它至少不适合这个环境,这时我们就要对其做些调整,尽量的采用乔、灌、草搭配的群落布置,使植物间互相弥补本身的不足,这样在后期管理维护上也会很经济、省心。尊重自然的选择,减少人工造作的痕迹,使其获得良性循环。
四、生态补偿设计的意义
生态补偿设计的提出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设计补充,同时也是对生态学自身的完善。生态补偿设计并不是人类对地球的一种“贡献”值得夸耀的“功绩”。而且恰恰是人们对自身错误的一种觉醒和纠正。而这种纠正才刚刚开始,需要更大力度和更多关注,并将持续的进行下去。是人们对人类长期破坏地球生态环境的一种“补救”、“补偿”。
当人们的在高呼“人性化设计”的时候,可能照顾到了诸如人与环境的尺度比例、人在游憩中的舒适性等等人性化原则,但在设计的时候前好多都是先用推土机把地形推为平地,然后设计一个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建起来的环境,维持生态的运行又需要大量的能源,这叫人性化设计吗?
篇8
按照局《实施方案》的安排要求,我就如何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理顺机制体制,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职能为题,于10月25日、11月1日到7日分别与__保护局,dd市、dd县、dd县林业局的有关领导进行座谈、并向其它兄弟单位函信征求意见,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本质,充分认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准确把握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是人类文明质的提升和飞跃,是人类文明史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生态文明不只是生态、环境领域一项重大研究课题,而是人类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经济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协调、发展平衡、步入良性循环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社会跨入一个新的时代标志。就本质和含义而言,生态文明是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和人力资本经济相互融通构成的整体文明,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公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的文明。
2、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林业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两大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根据各生态系统的植被分布情况,又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占有首要地位。地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公里,森林面积约为0.5亿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32.6%。森林生态系统占有巨大空间,其地上部分林冠可高达数十米至上百米;地下部分根系可深入土壤数米至数十米。无论从森林生态系统所占的面积,或是地理分布状况、群落组成和结构特点,都远远超过农田和草原,在自然界中有不可缺少及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据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高的生物总量和最高的单位面积生物量,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总生物量约为1.8万亿吨,其中森林生物总量达1.6万亿吨,约占陆地生物总量的90%,陆地表面约1/3被森林覆盖,其每公顷生物总重量干重达100—400吨,约为农田或草原的20~100倍,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生产者,为人类和多种生物提供了最多的生存、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栖息环境,对人类和各种生态系统有着巨大的影响。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__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严峻性
__是西部欠发达省份,自然条件严酷、气候恶劣,生态系统比较脆弱,森林资源十分珍贵。主要表现为荒漠化威胁有增无减、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森林和草原植被破坏有禁不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当前生态恶化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生态环境建设中边治理边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治理赶不上破坏的问题仍很突出;生态环境整体功能在下降,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总体来说,我省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荒漠化沙化形势逼人。全省沙化土地面积为1203.46万公顷,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8.26%,范围涉及8个市州24个县区。1994年第一次沙化普查,__省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0.9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4%,1999年__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7.8万km2,沙化土地面积为11.1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2万km2,年均增长0.35%,20__年监测__省监测荒漠化土地为19.4万km2, 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1.6万km2, 年均增长1.7%,沙化土地面积为12.0万km2,比上一个监测期增加0.9万km2,年均增长1.6%,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二是森林质量不高,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全省林地面积虽然由802万公顷增长到981万公顷,净增1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也由9.9%增加到13.4%,净增3.5个百分点,但增加森林面积以次生林、灌木林地为主,林分质量不高。且主要分布在白龙江、小陇山、洮河、祁连山、子午岭、关山、西秦岭、康南、大夏河、马御山10个林区,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 70%。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严重。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7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占189种。四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水源涵养功能退化,调洪蓄水功能下降,防沙治沙功能减弱,沙尘暴危害严重,生态安全受到威胁。
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掌握、正确认识__生态环境监测监督工作现状
(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目前全省林业监测资质的单位70多家,甲级单位2家,乙级21家,丙级27家、丁级20家,专业技术人员1051多人,资质级别不同,要求标准不一。监测队伍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高。除甲级单位外,其他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多数单位难以独立完成监测任务。
(二)、林业工程项目管理分散,科学指导林业建设不够,生态监测监督工作滞后。现代生态文明科学的显著特点,是集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其它自然、人文学科之大成,成为一门多学科相互联结的大跨度、复合型、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生态环境监测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和环境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省依法对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的单位,要切实履行法律的职能,积极有效监测土地荒漠化、沙化和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为政府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努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但在履行工作职能过程中,因职能不明确,存在项目管理分散问题。一是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存在部分作业设计不规范,影响工程质量。二是全省部分林业建设工程任务的下达、工程质量管理、质量的监理、完成任务的检查验收和检查验收,没有形成明确有效的互相监督的机制,不能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程质量。三是重点公益林数据库、图形库的数据管理与更新,责权利不明晰,没有发挥出数据库的作用,影响科学发展。四是森林资源、荒漠化等监测技术成果、数据在使用、和报送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前,程序不够完善,数据口径不统一。处室之间存在职能交叉,加之一些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监测职能没有落实到实处,影响我省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的质量,影响全省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影响我
局为政府提供决策和服务的水平。
(三)、省直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合力。全省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呈现出环保、农业、水利、林业、气象、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各自为阵,各行其是,互不勾通,监测标准不一,数据不能共享,是单一的业务性专项监测,造成监测数据单一,保存分散,没有形成技术优势,造成数据精度低,缺乏科学性、严密性和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经费不足,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础建设差。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投入不足,欠债过多,留下了巨额生态赤字,加之我省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资金扶持投入不足,影响我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
四、为服务我省林业科学发展,全面履行生态环境监测监督职能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开发建设中,必须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禁止和取缔各种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活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制定《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保护条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环境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逐步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和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要加大对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监督管理,努力使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切实负起生态环境监管职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我省的开发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严格管理和保护生态环境,是关系环境安全和生存发展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认真行使监督管理职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协调与监督工作。首先是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全省生态环境监管保护工作。要利用全球环境基金-__省综合生态管理系统信息中心设在我局,利用以gis为平台建立的全省生态系统和土地退化数据库信息的有利条件,做好国家地方纵向互动,与计划、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国土资源等13个部门横向联通,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自然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特别是做好生态恶化重点区域生态的治理和恢复,遏制土地荒漠化加剧的趋势;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保证生态用水,严禁对现有草场、植被的破坏;抓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一批特殊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生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其次是要细化处室和厅直各单位的职能,合理分工,相互监督,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科学发展。并借鉴兄弟省区(如宁夏、河北、江西等)的经验,由监测监督单位组织依法负责全省各项林业生态工程作业设计审核、工程监理和年度计划任务核查,对审核、监理、核查结果经计财、工程管理部门和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督管理局会签后,向省厅提交工程建设验收报告,作为拨付工程建设资金和调整建设任务的依据。
(三)、加大科研支持能力,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生态环境保护是有着显著社会效益的公益性事业,要确保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到位,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持能力。同时,以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生态旅游区为依托,结合森林资源监测和荒漠化监测网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监督体系。 要加强生态环境的监控能力建设,逐步建成全省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站,确立和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建立生态环境灾害预警系统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加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预报。
篇9
关键词:教师发展;生态环境;公安院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268-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教师发展乃至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
一、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发展状况
“生态学(ecology)”为“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所著的《社会学科学导论》一书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的概念,标志着人们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问题的开始。此后,随着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的相继问世,生态学己从纯粹的生物学研究踏上了与人文学科融会贯通的新道路,并被运用于解决社会科学,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
教育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来探讨教育系统内部规律,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侧重考察各种环境要素对不同生态主体及其生存状态的影响。它以教育学和生态学为两个重要理论基础,把教育放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中,研究这三种生态环境以及人的生理、心理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与教育的相互关系,其跨学科交叉边缘性超越了单一学科思维方式的局限,为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综合研究,提供了更全面更科学的思维方法。
因此,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社会教育生态系统得结构和功能,分析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发展之间复杂的、动态的关系,能更好地保证教育生态系统整体和谐和动态开放,更好地探索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机制,探求和谐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之道。
二、教师发展与教育生态环境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教师是教育发展的资源和资本。“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教育生态环境环境对教师发展的至关重要。
教师的发展是依托专业组织,丰富专业知识与技能技巧,追求信念与理想,提高从教素质,形成卓越教学风格和品质的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发展终身性,发展自主性、发展阶段性、发展连续性、发展丰富性等特点。
格伦迪(Grundy)和鲁宾逊(Robison)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有两个推动力:一是来自外部;一个来自个体自身。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库尔特.勒温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的结果,提出了著名的B=f(PE)函数。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人,E表示环境,该函数表示行为随人及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教师的发展也是如此,它与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其内在需求与外在环境共同构成了其发展行为。
教育生态学把教育看成一个有机的、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将教育生态环境分为外生态、类生态和内生态三种多维复合空间。外生态是指自然环境;类生态是指人文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内生态是人的生理和心理环境,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态因子。教师发展就是教师与环境不断协调、共生共息、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流和信息传递。大量研究表明,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利于舒展教师的心身,保持良好心情,提升审美情趣,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较高的认可程度、较好的政策导向和奖励制度,激发了教师的发展需求;良好的情感心境,有利于促进工作热情的发挥和工作效能的提高,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上生态环境相互依存,相互相影响,互为镶嵌,并驾齐驱。
三、教师发展生态环境的构建途径
公安院校通过大学习、大轮训,实习调研、警务调研、院局合作等方式改善了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但现有的生态环境仍然存在平衡性缺失。高密度合班课形式产生“拥挤效应”,教师效能感降低。科研任务的压力和事务性工作使得教师身心疲惫,违背了谢尔福德耐度定律,致生态失衡;教师倾向于个人主义,教师之间,教研室之间、系部之间各自为战,引发“花盆效应”;公安院校出台的权力性、约束性管理制度和单一的量化评价机制,忽视了教师的民主参与协商过程和主体取向,严重损坏了教师发展的自组织规律;教师之间的教学科研生态位重叠多,同质性高,缺乏边缘效应。基于以上发展障碍透析,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营造有利于公安院校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确立发展整体观
生态学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这些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在不断进行物质、能量的转换和信息交流。教育生态环境中的各因子都处在一张相互交织的关系网络之中,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教育生态环境,离不开与自然环境,制度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和转化。教育生态环境是个环境因子的合力表现,任何因子的改变会引起教师发展整体环境的变化。因此,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不能顾此失彼,有所偏颇,而应积极关注并改进教师发展生态中的各种环境和环境中的各种因子,以促进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
(二)遵循耐度定律激发教师潜能
根据谢尔福德(Shelford)耐度定律,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生存下来,必须要依赖于复杂条件的全盘存在,如果其中的一种因子超过它的耐度就可以使这种生物消亡或灭绝。学院应为教师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减少教室“拥挤效应”,减少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减轻教师工作负荷增,减缓教师情绪疲劳,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反思、规划教育教学和自身的发展。学院可以建立奖励性制度,“多劳多得,优质高酬”,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的管理,鼓励教师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教师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鼓励教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多样化的工作,促使教师挖掘自身的最适度的耐度,发挥自己的最大的耐度,从而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三)避免花盆效应促进教师合作
“花盆效应”又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教师发展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一方面,注重国内国外进修、访问、讲学、合作研究和创新培训,加强知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另一方面,积极邀请国外的专家、教师讲学,开展学术交流讨论。促进教师发展还需改变教师各自为战的失语状态,建立专业共同体。教师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在这个团体里,教师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协同作战,共同分享,发挥团体整体效能,减少了陌生感和疏离感,增强了教师间的互动和学科间的交叉互补,为教师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土壤和营养。
(四)尊重自组织规律建立合理评价
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有序的结构。不同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教师发展道路也不一定相同,就算是同一学科教师也有批量产出成果的“粗放式”发展和数年出一精品的“内涵式”发展。因此,对教师的管理和考评应该采用多层次,多渠道,既定性又定量,既包括教师的授课水平,又包括教师的科研成果,还包括教师师德师风在内的展性评价,并极大限度地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平性。教师的授课水平和知识储备可以通过同行评教,督导听评和学生测评多种渠道体现出来,但科研成果是知识积累和学术沉淀过程。一味强调科研成果的数量,苛刻要求考核条件,只会本末倒置,严重损坏了教师发展的自组织规律。由此可见,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尊重教师的主体取向,强调教师、评价者、被评价者之间的民主交流和协商,从教育者、学习者和创造者三个维度考核教师,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减少生态位重叠促进教育繁荣
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生态位会出现生态位分离,即竞争排斥现象。教学竞争、科研竞争产生生态位中竞争排斥,导致教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缺乏信息共享。加之近来学术近亲繁殖,同质性较高,缺乏边缘效应,排斥现象更加明显。但是,每位教师都是唯一存在的独特个体,他们都有适合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生态位。竞争并不一定以优胜劣汰为唯一结果,也可以是协同进化,实现稳定的共栖生存。竞争允许教师个体差异,尊重独特的专业成长。所以,尽管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生态系统的教师,所处的生态位相近,相互竞争,但管理者可以充分考虑岗位需求,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教师在竞争合作中营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达到并保证教育生态的繁荣。
参考文献:
[1]Blackman,C.A.Issues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 Continuing Agenda[M]. In M. L. Holly & C. S. Mooughlin (Eds.), Perspective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1989.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刘铁芳.尊重教师的生命权[J].教育科学研究,2004(2).
篇10
关键词:农村环境;农民生态道德;生产生活方式;环境伦理
中图分类号:F303.4;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2-0001-05
一、农民生态道德观念与农民
生产及生活方式
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制约农民的生态道德状况,农民采取什么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受到当地生态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制约。农民在一定生态道德理念和意识支配下进行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也会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及其演进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说:“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1]355 游牧业和农业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两大产食经济部门,与之对应的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就是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和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内蒙古地区地处中亚雨量不足区,草原资源丰富,风力较大,风速较快,无霜期短,冬季漫长,这样的自然环境适合于畜牧,尤其适合游牧,历史上栖居在内蒙古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民族选择游牧生产生活方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地势低平,气温适宜,雨水充足,土地肥沃,无霜期较长,其自然环境适合于农耕,历史上居住在此地区的人们形成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在不同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生态道德有所不同。游牧民族在“人—畜—草”系统中生活,通过家畜与草原的生产力来满足自己衣食住行的需要。草原是游牧民族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牧民会细致观察草地的形状、长势、水利等等状况,游牧民族对于放牧草地的利用和保护随季节而移动,逐水草而放牧,持有维护“人—畜—草”系统平衡的生态道德观。农耕民族没有“草地”概念,但是对土地怀有深厚的情感,土地不仅是经济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是情感归属的需要,土地价值中凝结了农耕民族对财产的理解和对家乡的眷恋。农耕民族追求土地的最大产出,持有维护地力持久产出的生态道德观。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我国环境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在谋生压力下,农民从现有林地草场中得不到实际经济利益而失去抚育管护的积极性,同时农民在“开荒种粮、广种薄收、解决生计”的理念指导下,将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林地草场当做荒地开垦,超载过牧、滥采乱挖等现象较严重,林草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破坏的具体原因中盲目开垦占25.4%,过度放牧占28.2%,滥砍滥挖占31.8%;由于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原因,每年有200多万公顷有林地转为无林地或灌木林地[2]。近年来,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推进了生态移民和农村能源建设等配套措施,各地也采取封山禁牧、舍饲圈养、强化监管和发展林草产业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农民树立了林地资源意识,带动了不合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实现有效保护林草植被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目标,必须引导农民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根本性转变。
二、环境伦理的内涵
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事关城市的环境状况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环保总局等8个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逐步加强对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农民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培育与提升农民生态道德观念,这是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维度。
农村环境问题促使人们从环境伦理这个崭新的人文精神角度来反思人类面对环境与发展、人与自然之矛盾的价值取向。环境伦理是针对传统的人际伦理而提出,它突破了人际伦理局限,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了伦理调整的领域,它所确认的是人对自然界和对自然存在物的道德义务、道德关怀。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指出:“大自然是一个完善的进化系统,相比之下,人类却只是一个后来者,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价值在人类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价值负载物。” [3]282阿尔贝特·史怀泽认为:“人和世界属于一个整体,人与世界具有既受动又能动的双重关系。一方面人从属于生命有机体,另一方面人能对所接触的生命施加各种影响,人应当自觉树立敬畏生命的伦理精神并把它作为人内在的必然性。” [4]130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通过对沼泽、草地、森林和湖泊的细致观察,发现大地生物的多样性和共生性。由此利奥波德提出了生物的生存权,认为“伦理学必须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使之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有它们组成的整体”,并把“保持生态的和谐、稳定与美丽”作为伦理学是非善恶的判断标准[5]193。
环境伦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上坚持人为自身立法,彰显人类对自然的道德义务,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关系的维度上强调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既实现代内间人类的整体利益,也要实现代际间人类的整体利益,整体和长远的人类利益高于人们局部和暂时利益。环境伦理超越以往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确立整体优先于部分的伦理态度,同时把人类实践活动控制在大自然允许的限度内,实现人与自然整体的协调统一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促使人类实现从个体本位意识向类本位意识的转变,从绝对主体意识向有限主体意识的转变,从现世意识向未来意识的转变。
三、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研
目的与调研设计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硬件条件,体现为环保设施的完善程度、环境法规的健全程度和环境管理的严格程度;二是软件条件,主要是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观念[6]。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目前不少机构和学者开展各种各样的环境意识的调查,涉及多个群体,包括全体公民、小城镇居民、大学生群体和农村居民[710],但是对于西部地区生态村镇的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查研究比较少见。2011年课题组对陕西省合阳县城后村、黑镇村、浪后村的村民进行关于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研。着眼于西部地区生态村镇建设中村民生态伦理状况的研究,力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增强这些地区村民的生态伦理责任,为促进农民不合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进这些地区环保工作的开展提高些许参考与借鉴。
合阳县地处关中平原东北部,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总面积1 4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公顷,现辖4乡12镇353个行政村,总人口45万。合阳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全国 25 个“国家级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之一。2011年合阳县建成3个省级生态镇(路井镇、坊镇、新池镇),60个生态村、100个生态示范户。
调研主要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26份,收回有效问卷681份,有效率为93.8%。所有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对象既包括乡镇工作人员,也包括普通村民、村委会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被调查者担任村干部的占0.09%;92.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生态村建设状况有所了解。被调查者中男性占58.2%,女性占41.8%;30岁以下的占8.7%,30~39岁的占24.6%,40~49岁的占59.2%,50岁以上的占7.5%。被调查者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占56.7%,大专及以上文凭的占31.3%。在深入调查村民生态道德状况的基础上,以期进一步探究在农村开展有效的生态道德宣传和教育、增强村民生态道德责任,引导村民形成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调查问卷设计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第二部分主要从对生态道德责任的知晓度、生态道德责任的情感认同度以及生态道德责任的践行度三个维度来调查农民的生态道德现状,将农民生态道德分解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情感、生态道德行为。第三部分是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农民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农民生态道德状况的调查
结果与分析 调查分析表明,村民生态道德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生态道德情感不稳定,生态道德行为与认知不一致,村民生态道德的培育与提升成为乡村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
(一)农民生态道德认知面较广,但认知深度和准确度不足
生态道德认知就是对人与自然的交往实践而产生的道德关系及其原则、规范的观念性的把握活动,也就是人们需要科学认识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明确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达到明是非、别善恶、辨美丑、识荣辱,以便确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正确的态度和理念。本部分测评指标主要包括人们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对生态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获取途径以及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意识三个方面。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对于日常生活的生态环境问题能做出较为正确的道德判断,但是大多数农民在生态道德认知上仅仅停留在“好”与“不好”的浅层次判断上,认知深度和准确度不足,生态知识缺乏,生态道德认知水平低。对“因化工厂的废水和过量施用的化肥流入河流而使水草生长茂盛的现象”,认为是好现象的占43.2%,认为是富营养化现象的占7%,认为是不好现象的占28.7%,不知道的占21.1%。关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问题,认为“没有危害”的占10.5%,表示“不知道”的占7.1%,认为“对水体、大气、生物等都会有危害”的占82.4%,但是关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的具体危害,39.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对“自然界的野生动植物是为人类的利用而存在的”这一观点,41.2%的被调查者表示同意,34.2%被调查者表示不同意,24.6%被调查者认为野生动植物是和人类平等的,是人类的朋友。93.7%被调查者认识到土地、水等资源的稀缺性,这些资源也是农民、农业、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86.2%的被调查者认识到树木花草、野生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密切关系。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方面”,被调查者选择土壤污染的占25.7%,选择水污染的占44.3%,选择农村生活环境污染的占30%。对于“改善目前农村环境问题重要性”, 84%的村民认为“农村环境问题改善非常重要,每个公民都有责任。”这说明村民对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认识较为积极。调查中发现,多数村民室内、院子的卫生都较清洁,但对庭院外的公共环境则持事不关已的态度,例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
79%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渴望了解更多关于生态伦理的基础知识”,特别是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以及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调查显示,这三个村庄的村民生态道德知识主要来源于广播电视和学校教育,缺乏较为广泛的摄取渠道,由于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非系统性和居民看电视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获取生态道德知识的主要途径存在着不稳定性和随意性,村民的生态道德知识是片面的零碎的,村民生态道德认知的系统性和准确度较差。
(二)农民生态道德情感不稳定
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对影响生态环境事件的爱憎、好恶的态度。生态道德情感一般在人们认知基础上形成,运用生态道德观评价自己与他人的品行或某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主观态度。生态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推动生态道德认知发展为生态道德信念,转化为生态道德行为。本部分测评指标主要包括人们对待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情感表现、对承担生态道德责任的情感认同两个方面。
有58.7%的村民对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的现象和行为感到担忧和愤怒。对于“秸秆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来源应当还田”的观点,村民选择秸秆已经还田占39.9%,选择因为麻烦不愿还田的占32.6%,选择因为贫穷做柴火烧的占18.7%。“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的问题,被调查者选择因使用方便短期内仍继续使用的占38.2%,选择习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不会污染环境占40.3%,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占21.5%。对于“看到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被宰杀,你会如何对待” 问题,虽然村民认为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不应宰杀,但是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的占21.1%,选择立即制止的占8.51%,有33.7%的被调查者选择不敢制止。对于“当野生动物肉摆上餐桌,你会如何对待” 问题,选择不忍心但跟着别人吃的占36.8%,选择坚决不吃的占21.1%,选择毫不客气的吃占18.4%,选择解解馋下不为例的占11.6%。对于“如果为处理垃圾和生活污水等污染物,需要向你收取一定费用(如每月10元)” 的问题,表示同意缴纳费用的占13.9%,表示反对缴纳费用的占37.6%,表示政府部门应承担一定费用,减少村民的费用占40.8%。过半数的村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道德情感,但村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却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调查分析表明,当自然物能够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时,村民的生态道德情感就会发生波动,这说明经济落后是影响村民生态道德情感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农民生态道德行为与生态道德认知不一致
生态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生态道德认知和生态道德情感的支配下采取的行动,是生态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本部分测评指标主要包括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收入关系的行为选择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态道德责任的具体行动两个方面。
调查发现农民的生态道德认识和生态道德行为不一致,具备了一定的生态道德认识不一定会产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行为。调查中有63.2%的村民认为 “最有效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措施”是“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人们自觉维护环境”。但是对于“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的现象,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的占27.8%,有30.4%和16.6%的被调查者分别选择气愤但不敢制止和于己无关。对于“生活垃圾处理方式”,被调查者选择随意倒在村口的占25.7%,倒在收集垃圾的地方占54.3%,自己随意处理占20%。当问及平时节约用水的问题,表示节约用水的占68.8%,表示不节约用水的占14.1%,表示用水多少与他人无关的占12.1%。对于“如果在村里建化工厂,排出废气、废水污染环境,但可以增加一些个人收入”的问题,表示“赞成建设化工厂”的占33.6%,表示“看多数村民能否得到工厂的经济利益”的占49.5%,表示“反对建设化工厂”的仅占8.9%。调查表明,虽然农民认识到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是不道德或违法的,但是农民制止、反对破坏生态事件和污染环境现象的行为欠缺积极性。当环境保护真正涉及到个人的利益的时候,村民以利己主义为原则进行行为选择,表现出生态道德认识与生态道德行为的不一致性。
五、调查结论的政策建议:农民生态
道德的培育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乡村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乡村环境保护的主体性力量是政府和农民,乡村环境保护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地位和政府的主导性作用。乡村环境污染的预防与治理,生态资源的科学利用与保护最终需要具有生态道德意识的新式农民来完成。
“如果我们想在环境问题的挑战面前有所作为,最重要的是认识到科学和伦理同样重要。” [11]138 从科学的角度看,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从生产活动的源头上预防环境问题,同时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的科学技术积极治理出现的环境问题。从伦理的维度看,我们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把握生态道德作用于生态问题的规律,掌握农民生态道德建设的科学方法,培育和提升农民生态道德。当前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和农村生态资源退化对农民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而农民生态道德认知水平低,生态道德情感不稳定,生态道德行为与认知不一致,农民生态道德培育的紧迫性必要性日益凸显,农民生态道德培育成为乡村环境保护的伦理诉求。
生态道德教育是农民生态道德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生态道德教育就是从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培育一种具有真正生态意识的伦理精神入手,通过生态道德的人格塑造和对影响生态意识生成的经济、法律、教育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帮助农民树立生态道德责任感,使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形成并确立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例如对农民进行关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的培训,宣传讲解关于农村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废农用薄膜、废纸张清理回收方面的环保政策措施,宣传有关生活废弃物的减量、资源化政策,鼓励农民回收生产生活中的可回收利用物,转变农民对生产生活中废弃物的处置态度,使农村生活垃圾由被动处理变为主动源头消减,从而减少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对于农村土壤、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农村的生态道德教育与宣传形式要灵活多样,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横幅、标语、村务公开栏等各种载体,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人们的生态保护责任,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适度的消费观,形成爱惜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为规范。充分利用中小学校的教育阵地作用,大力开展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宣传教育,注重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让青少年从节约水电和爱护花草树木做起,通过大量实践活动促使生态道德理念普及化、大众化,培育并确立与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 杨申卉.推动农民生活方式根本转变 有效保护林草资源和生态环境[J].中国发展,2006(4):3032.
[3]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 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5.
[5]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 宋言奇.发达地区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5362.
[7] 袁基刚.新形势下大学生环境教育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138139.
[8] 钟洪亮.构建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中的政府责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03211.
[9] 龚继红,孙剑.绿色购买行为中的绿色信息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武汉、济南和成都三市538份问卷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