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阅读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师阅读总结

篇1

趣味阅读是运用多元的、趣味性浓的阅读材料、阅读形式、方法让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目前国际国内早期阅读活动中,普遍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而忽略了阅读的趣味性,我们过去开展的阅读活动中,也把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进行了强化.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虽然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是同样也发现一部分幼儿对阅读活动已不太感兴趣.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在趣味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研究活动”.通过活动,班级幼儿更加喜欢阅读,他们自主的参与阅读活动.

一、情感体验,支持幼儿积累词语、句式、语言,大胆讲述

体验需要儿童将视觉、触觉、听觉、味觉与多种感觉真正投射进对象世界中,在心灵深处唤醒富有生命的、灵活性的、审美的情感.在开展趣味阅读活动中,首先让幼儿充分体验作品情感,让孩子们将阅读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在阅读“捉笑的小妖精”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变成了小妖精,变成了各种小动物,他们玩起了“小妖精捉笑”的体育游戏,当小妖精“哧溜”一声拍到了“小动物”后,小动物就变成呆兮兮、儍呼呼、冷冰冰、冰冷冷.孩子们快乐的追逐,愉快的游戏.阅读作品已溶入他们的游戏之中,成为他们生活经验.当孩子们看到“捉笑的小妖精”这个作品中,他们都开心的叫起来“小妖精、小妖精”呆兮兮、儍呼呼、冷冰冰、冰冷冷.这时已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孩子们已经愉快的进入阅读情境,专注的讲述起来.由于他们在游戏中已积累了相应的词语,因此在描述小动物的神态时,他们就能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解决了阅读障碍.因此讲述轻松、愉快、也更生动了.

二、生生互动的小组阅读竞赛活动,增加阅读趣味,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小组阅读比赛带有强烈的竞争性,大班孩子们已有一定的竞赛意识,在阅读活动中,将这种竞争意识转化成为激励幼儿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的动力,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幼儿主动阅读、大胆讲述.比如:在阅读20__年《东方娃娃》第7—8期时,幼儿自由组成了哈比猪猪、米老鼠、唐老鸭和天线宝宝组,他们配戴上相应的标牌,自主商量讨论决定小组阅读内容,商量阅读表现形式.老师为比赛准备了评比表,采用由幼儿、专家、老师共同评比的形式,激励幼儿仔细的观察,认真倾听,大胆表现.天线宝宝组他们选择了阅读科学知识“眼睛”,他们以自我介绍的形式,生动、形象的介绍了有关眼睛的知识.哈比猪猪组他们表演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米老鼠派代表讲述了胆小的鬼连载故事“钻进空调里”,唐老鸭小组轮流讲述了“积水的小巷”.在整个小组表现过程中,每当一组表现时,其他组的幼儿都非常认真的看着自己手上书中的相应内容,在其表现完以后,大胆的对其评价,最后孩子们还公正客观的评出了当日的阅读之星.这次活动以竞赛的形式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孩子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充分体现.

三、小老师活动,提高了幼儿阅读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讲述

老师这个称号,在孩子们心中是非常神圣的,他们都有当小老师的欲望.让孩子们当小老师帮助小朋友一起阅读就增加了幼儿阅读的趣味性,同时,在幼儿期,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体验到的情感不能完全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就造成了一部分幼儿不敢开口讲述的情况,于是我就在早期阅读活动中,选择了《东方娃娃》中的故事点心这种语言精炼、故事情节简单,汉字较大的内容进行朗读.先学会朗读的孩子就可以去当小老师教其他幼儿朗读.我班好好、艾艾、可可、星星等小朋友他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因此学习朗读很快,每次他们都非常积极的去当小老师,凡凡是个淘气的小男孩,总喜欢自己玩自己的,但在“小老师”活动中,他却非常认真的去当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认真的朗读故事,博儿小朋友比较胆怯,平时不敢大胆表现,但在小老师活动中,他却非常认真大胆的去带着小朋友和他一起朗读.在这个活动中,虽然当小老师成了孩子的兴趣点,但是这个兴趣点激发了孩子认真阅读的愿望,促进了孩子自主阅读的发展.同时活动是在幼儿之间交流,孩子们交往更自然,表现更大方,因此在这里全体小朋友都能大胆的讲述.通过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阅读讲述能力,而且孩子们还认识了许多字宝宝,对汉字发生了深厚的兴趣.

四、自创图书,丰富阅读材料,激发幼儿阅读讲述兴趣

班级孩子人已经有了很强的创作图书的愿望,同时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全班幼儿都会正确的使用剪刀,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增强阅读的兴趣,我们开展了自制图画书活动,于是在手工角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剪刀、胶水和废旧图书,指导孩子们选择恰当的画面,剪贴成一个故事,制作成图书,并根据故事内容取一个恰当的故事名字.如老虎追兔子、天使的爱、飞机场的故事、小猫等车、小象喂鱼、去旅行、小鸟和云朵等等,而且孩子们结合故事内容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创编了有趣的故事.孩子们的故事虽然稚嫩但故事完整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对话和结果,孩子们对自己创编的故事非常兴奋,都争先恐后的来为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讲述兴趣兴趣.

五、亲子演演演的活动,增加阅读的趣味,支持幼儿大胆讲述

孩子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他们最愉快、最开心、最大胆的时候,有时他们不敢在幼儿园表现的东西,回到家里就毫无顾虑了.因此我充分的利用了家长资源开展亲子演演演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一起表演早期阅读作品.如:我们在幼儿园阅读了老故事“牛郎织女”,在家长专刊中,我们要求家长让孩子当编导,在家里带家人一起表演这个故事,艾艾的妈妈说:“她在家里像模像样的指挥他们,给他们分配角色,教他们对话,一家人开心极了,”

篇2

在教学中我做到以下几大点:

一、学会课本上的全部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首先,我从自身的点滴做起,一方面,上课是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教态美,服饰美等,让学生从教师的身上体会到美,从而使学生喜爱老师,进而喜欢上音乐课。另一方面,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的感染和鼓舞学生。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

三、给学生适当的时间、活动空间及思维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每节课至少要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表现自己,鼓励学生在他人面前自信的表现,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每节课还设计一些值得研究、可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回答。注重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并且从不用教师的思维定势去约束学生,应尊重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及理解,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四、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策略是“一种目标导向的、为能促进心理及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认知操作”。而阅读理解是“读者同时提取信息和建构文章意思的过程”,是阅读中较高水平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英文阅读材料时,为准确、有效地提取文章信息和理解文章意思,相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步骤,是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英语阅读能力是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奠定儿童未来学习、成长发展的基石。“如何教”以帮助儿童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几种主要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指以师生间的交互对话为背景,在真实的阅读任务中培养儿童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策略,并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由佩林卡萨(A.S.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交互式教学充分吸收了专家支架、预期教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之一。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培养儿童掌握“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主张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提示和支架。交互式教学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教师解释阅读理解策略并进行示范。教师先呈现要阅读的文章,并提供一定的线索激发儿童的背景知识。然后,在儿童默读完一段文章后,教师具体示范“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是什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水平积极参与其中,并给儿童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师生间进行“交互”对话是重要环节。“交互”对话特点如下:师生都应明确教学目标;对话应有主题、方向;灵活地利用儿童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帮助儿童就对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作字句的重复;教师对儿童的发言所作的评价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第二,儿童进行讨论与练习。教师要安排儿童轮流做小组(4~6人)的“老师”。在组员都默读完一段文章后,“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进行“总结文章内容、提问、阐释疑难、预测下文内容”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师生的自由对话和讨论中进行的。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详细阐述和评价他人的总结;提出其他问题;评价他人对下文内容的预测;请教别人,要求澄清疑问;帮助他人消除对文章的误解。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儿童能够内化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认识,独立应用策略进行阅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二)直接解释教学模式

直接解释教学指教师以直接外显的方式教授儿童一种或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最先是由罗勒(L.R.Roehler)和达菲(G.G.Duffy)等研究者提出的。它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支架式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强调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以使儿童能“模仿”教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将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解释与运用密切结合,以便使策略性的心智活动能在阅读文章中得到立即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或步骤。

第一,教师直接解释与示范要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师选取并向儿童介绍要阅读的文章或文章段落,一般应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向儿童示范怎样应用一种阅读理解策略,使儿童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成功的阅读者利用这种阅读理解策略进行理解文章的心智加工过程。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支架式练习。儿童按照要求就教师选定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练习。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会随着儿童对策略应用的逐渐掌握而相应减少。

第三,教师说明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迁移性。教师也还要对所教授的阅读理解策略在其他类型文章中的应用进行解释说明,以促进儿童在各种阅读语境中对所学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是普雷思雷(M.Pressley)等人提出的一种以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为“媒介”,实现师生、生生间对文章意思的共同建构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读者与文本及师生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各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聚焦于对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实施周期较长,它要融入到整个学年甚至数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强调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关注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以此协调儿童之间的“对话”和对文章意思的建构理解;要求教师具体示范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灵活组合应用“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多种阅读理解策略。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教师的解释与示范。在教学开始,教师首先解释并示范上述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包括对各种阅读理解策略的不同应用语境的说明。

第二,儿童的练习。儿童练习使用阅读理解策略,教师对怎样有效使用阅读理解策略给予指导,并在儿童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暗示。

第三,讨论、交流。在小组中,儿童轮流通过出声思考方法来使他们理解监控文章的过程外显化,向其他儿童呈现并解释他们是怎样利用相应策略去理解文章的。具体来说,儿童要向他人说明他们是怎样将文章内容与先前知识进行联系的、说说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总结过程、描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故事景象以及预测的下文内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儿童会各自建构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大家可以“头脑风暴”,并就各自的理解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强调阅读理解策略的作用,并根据需要不时地向学生明示各种策略怎样以及应何时何处使用。

二、对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

模式都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比较强的一致性,如:它们都吸纳了支架式教学思想,认为要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恰当提示与指导;都强调教师的有效示范作用,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示范与解释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都重视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练习。但在一些方面它们又有不同。

第一,教学内容有区别。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对“总结”“提问”“阐释”以及“预测”等四种理解策略的教授,要求实现儿童对这几种策略的掌握和迁移应用;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则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但它在同一时间内只关注单个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则主要以“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策略的综合及灵活应用作为教学内容。

第二,对“交互”的关注点不同。交互式教学模式重视师生间的对话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直接解释教学模式主要侧重教师的指导和支架作用,强调了师生间的“交互”;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强调阅读者与文本的交互建构作用,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儿童在三种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不同。与其他两种模式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相比,直接解释教学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师身上,对儿童的关注较少,这也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交互建构策略教学中儿童的参与讨论形式相对灵活,不同于其他两者的严格的教学程序和步骤。

三、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是研究者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而研究发展起来的,相关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交互式教学在小学特别是四年级以上儿童的英语教学中有显著效果,对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影响;直接解释教学也能帮助小学儿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促进他们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可以使二年级的儿童更多地意识到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我国儿童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深入分析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特点和规律,恰当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处在本族语背景下,儿童学习英语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水平也对英语阅读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其发展过程基本上遵循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的发展过程,并受到了汉语学习经验的影响;作为初学者,儿童在开始学习英语阶段,“通常听和说的比重要超过书面语言,进而逐步增加书面语言的输入(即阅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对英语阅读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教师在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要在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音意识和口语词汇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程度地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并根据儿童阅读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二)教师的有效示范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有效示范是交互式教学、直接解释教学和交互建构策略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儿童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模仿,教师的有效示范有助于儿童阅读理解策略的学习。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知识,并且要以“外显”、具体的方式将应用各种策略的完整过程示范给儿童。例如,想让儿童掌握“总结”的要领,教师就要对什么是“总结”和怎样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等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还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自己是怎样进行“总结”的讲给儿童听。对于英语故事的阅读教学,教师可用when、where、who、what和how等引导儿童抓住故事内容。而“总结”其他类型文章的内容,怎样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词汇、短语和主题句子以及怎样将这些词汇和句子“组合”起来,就成为教师示范的重要内容。超级秘书网

(三)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有效组织儿童讨论与练习

三种教学模式都关注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讨论与练习。虽然直接解释教学模式较多地侧重在师生间的讨论和教师指导下的练习,但小组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知识的交流与分享。例如,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的小组活动中,儿童用出声思考的方式轮流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理解文章的过程。针对汉语儿童,教师应鼓励他们用英语说出自,己的理解过程,比如“WhenIreadthesecondsentenceintext,Ithink…”;也可以用汉语,“当看到了这篇课文的题目后,我联想到了某某课文,某某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所以我猜想现在的这篇课文可能主要讲了(猜测下文内容)……下面我开始看课文的第一句话,这儿提到了一个人名……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句子不十分理解,这个‘it’是指什么呢?(自我提问)…一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它主要讲了这样一个事情……(总结)。对于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阐释疑难)……”这使儿童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深化他们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理解、应用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有利于儿童对多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掌握。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英语教学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阅读是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为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学生从阅读中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英语的学习乐趣,为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从教学的各个方面加强学生阅读能力。

一、传授教学方法

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已经具备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基础,但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与初中教学存在很大差异,学生在小学阶段对阅读的接触相对比较少,对阅读理解缺少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对阅读理解所考查的学生的答题能力对学生进行详细的分析,与学生一起探讨阅读的解题方法以及在英语日常学习中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强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将来英语阅读答题打下基础。此外,教师也应该将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分享,加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联系。学习方法对学习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因此,阅读方法的传授对学生英语阅读答题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增加单词量

单词是构成阅读最小的单位,因此,学生掌握足够的单词量是英语阅读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在小学阶段,教师会通过单词的直接考查检测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在初中阶段学生英语水平测试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而阅读理解的考查是其表现之一。通过阅读理解,教师不但能够考查学生单词掌握的情况,而且对学生英语语法和语感都能得到考查,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变换了考试的形式。故此,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依然要紧扣英语课本,依靠学生单词量的扩大顺利开展教学。所以,为做好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答题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扩充单词储备量,为阅读奠定基础。

三、科学的训练方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好阅读教学工作,首要方法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阅读训练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以下三个方面:1.高质量的训练题。2.适度的训练强度。3.科学的训练时间。高质量的训练题是指教师要为学生把好训练题目的质量关,在大量的训练题目中帮助学生筛选出练习效果好的阅读题目,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检验出自己的答题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练习题切实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适度的训练强度是指教师恰当掌握学生对于课外时间的分配,给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量,既不过多也不过少,既能实现训练目的同时又不引起学生对练习题的反感,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解决学习问题。科学的训练时间是指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上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做题的感觉即题感,题感的培养需要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进行英语的学习。而阅读题感的培养就需要学生日积月累,需要学生每天进行阅读题目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题感,这需要教师对训练的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英语阅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对教学进度的科学规划和安排,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因此,为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训练题目、训练难度以及训练时间进行合理的计划,引领学生不断提高阅读答题能力。

四、充分认识课本价值

英语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进行知识传授的主要依据,因此,不论是对教师的教学而言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来说,都应该充分认识课本的价值,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容。教材内容是学生主要学习内容,也是学生基础知识的来源,因此,教师应该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前提下深入透彻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将教材内容与自己的教案紧密结合起来,将教材知识有侧重点的教给学生。教材内容的充分掌握是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前提条件,而教材内容的学习依赖于教师的教学,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因此,为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课本价值,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计划融入到教材知识点的学习中,建立教材内容与阅读答题能力之间的联系。

五、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与总结

教学反馈是学生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学反馈与总结。目前很多学校为及时检查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会对学生进行月考测验,测验的结果是对学生前段时间学习效果的客观反映,而教师依据学生测验结果亦能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教学反馈和总结是教学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英语阅读的教学中,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阅读答题能力的反馈与总结,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师应该将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帮助学生自己进行自我学习反馈与总结,让学生在对比中,总结学习方法,为将来学习进行规划。

六、经典阅读篇章着重学习

篇5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阅读能力;精读细读;系统总结;发散思维

高中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担负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任务,还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实从本质上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也是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读与写。所谓读即是阅读,是指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理解接受的能力等等;而所谓写即是写作,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指学生对文字的运用方面的能力。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这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还有利于学生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高考对于每一位高中学生都非常重要,是学生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教学实践中的总结和探索,简要谈谈如何针对学生高考中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点,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训练方法。

一、讲求方法,把握套路

高考中的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掌握的知识含量以及鉴赏评价的能力,这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必须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只有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这些能力,才能够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发挥出好的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讲求方法、把握套路,通过科学的训练来逐步完成。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精读细读能力,因为从高考现代文应试能力的训练角度来看,精读细读不但是必须的基本功,也是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精读细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吃透文章。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整体入手,局部理解,最终完成整体把握、读懂吃透的目的。局部理解和把握整体是相辅相成的,因为理解不了局部就无法把握整体,而把握整体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局部,学生在理解局部的时候不是片面的、孤立的理解,而应该结合局部与局部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去理解,唯有如此才能够完成由局部到整体、由语言到内容、再由整体到局部、由内容到语言的反复训练的过程。

教师在训练学生精读细读能力的时候,首先要精选一些现代文阅读训练题,然后要求学生在做题之前先阅读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先理解局部到整体的内容,第二遍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住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要求学生去看文章后面的问题,结合问题去读第三遍,这样不但为答题寻找了依据,还能够验证自己前两遍所读的效果。在对学生进行精读细读训练的时候,要求学生先读懂吃透文章之后再去答题,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

二、系统总结,培养能力

近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向着综合性、高层次的趋势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要注重系统性、综合性,要系统总结,培养学生能力。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系统的、综合的基础知识系统。如果没有系统的知识,仅仅凭借零散的知识,所谓的阅读能力培养根本无法实现。

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优势,尤其是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往往具有总结性,是帮助学生系统归纳、加深理解的好材料。高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归纳,在归纳时切记不能够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名词术语,还要向知识的纵深发展,细致、深入地理解这些名词术语的意思和用途;同时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对一些知识难点进行归纳与迁移。学生在归纳总结的时候,一定要把难点弄懂,理解透彻,杜绝一知半解的情况出现。对于学生不能够自己弄懂的地方,教师要耐心指导,帮助学生从深层次去理解,把握阅读的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在形成基础知识系统化的同时,提高现代文阅读的能力。

三、发散思维,提高能力

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教师在培养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现代文阅读而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篇6

一、化繁为简,授其“渔”任其捕“鱼”

阅读,为主体借由朗读或默读,从书面获得信息的过程。从定义看来,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单纯的事情,教师过分主观地运用各式教学手段来干涉影响学生阅读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有的教师或许会说,通过良好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与热情,有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笔者当然同意适当的新式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但这只是辅助,不应成为阅读课的主体。要真正激发学生个性化阅读,首先应该化繁为简,舍弃那些过于花哨的教学方式,回归最本真的方式。回归本真并不意味着继续僵化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最大化地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授其“渔”任其捕“鱼”。

那何为“渔”呢,简而言之,便是阅读时应注意的关键点。小学生价值体系还未建立,阅读时随意性、消遣性仍占主要地位,因此,教师要在阅读前,对其进行适当的诱导与启发,使其阅读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思辨性。所谓的诱导应该是教师只提供思路,具体怎么读,怎么想,全交由学生,连统一的题目都不要给,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性,这样才能尽可能地彰显其个性。例如,笔者在上《九色鹿》这一课时,在让学生进行阅读时,只是点拨他们可以记下自己感受最强烈的部分、写出自己阅读中产生的见解、尝试评价文章中的人或评价整篇文章。通过这样既有方向又不加拘束的引导,学生可以随意地找一块自己喜欢的“鱼塘”去“捕获”心中的彩虹鲷,阅读过程中其个性飞扬自不必多言了。

二、保驾护航,作其灯塔引其方向

将一群缺乏道德评判标准的学生领到“海上”,便不能任其随波逐流,教师应化为灯塔,为其保驾护航。学生的阅读体验常受限于其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所得的一些思想观念难免偏颇、错误。教师的义务便是匡正其错误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因此,笔者将“精华录”这一概念引入课堂,“精华录”是一本用于记录学生阅读经验、感受、价值判断的记录本。其具体形式笔者并未加以限定,但明确了“精华录”中记录的内容主要是学生阅读时的理解、体验、感受及对事物的评价,并要求阅读课时必须带上“精华录”,随想随记。

通过引入“精华录”,一方面作为学生的阅读辅助,有利于学生将阅读的直观体验外化为文字内容,锻炼其思想凝练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的评价辅助,能够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想法,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认识,并尽快解决。如在上《狐假虎威》这一课时,便有学生在“精华录”上写下:我要去找一个像老虎一样强大的靠山,这样我就能像狐狸一样受人尊重了。显然位学生的对于文章的理解是有个性的,但也是不正确的,他未认识到狐狸权威的虚假却欲依葫芦画瓢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我及时找到那名学生与之进行沟通交流,认可其独立思考的可贵,也指出其观念的不妥之处,即彰显了学生个性,也发挥了教师思想引导的作用。

三、课堂展示,教师总结为学生思考提供归宿

课堂展示是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小学生表现欲望强,在完成自主阅读后,他们有许多见解渴望与同学分享,若无这个展示机会,阅读积极性将受到挫伤。此外,课堂展示有利于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的感受。因此,课堂展示环节必不可少,但课堂展示并非教师作壁上观,教师是整个环节的最核心部分。学生的观点千奇百样、莫衷一是,教师一锤定音的总结对学生意义重大,学生以教师的总结为参考,通过不断地阅读训练,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富有个性的思想认识。若没有教师的总结,学生的阅读认识将因缺乏正确的标准而变得迷茫,最终将影响阅读效果。

例如,笔者在上《诚实与信任》这一课时,在最后的课堂展示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作者的行为很让我感动,前天我打碎了家里的热水瓶,妈妈问我时我不敢承认,现在觉得很羞愧”;有的说:“我觉得作者很傻,直接走了也没人知道”;有的说:“我要是作者,就跟车主索要赔偿,因为他车没停好我才会撞上的”……大家议论纷纷,一时难较高下,此时若没有教师参与进行适宜的总结的话,学生谁也不服谁,他们的阅读经验将停留于此,无论对错他们都无从验证。于是笔者作了如下总结:“大家想想,为什么小红车的车主会打电话过来感谢作者?如果我们是那个小红车的车主,希望作者怎么做?这世界上有许多比金钱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和守护的东西,比如说诚实与信任。”通过笔者的总结,学生重新思考,调整了自己的阅读认识,并树立了正确的评判标准。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动态评估 教师介入策略

【基金项目】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专项面上项目“基于批改网的大学英语写作动态评估模式研究”(CQDXWL-2014-012)。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12-02

1.引言

阅读评估作为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要一环,对教学效果影响巨大。我国传统英语阅读评估是以期末测试为代表的总结性评估,测量的是学生已具备的能力和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主观能动性。与静态的总结性评估不同,动态评估通过评估与中介干预互动结合,使评估与教学成为有机整体,达到真正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水平的目标。

本文基于 Vygotsky的心智社会文化理论,借鉴国内外动态评估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需求,设计了动态评估模式下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介入的策略,为动态评估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领域的构建及改革提供可行的方案。

2.动态评估及相关研究

动态评估是对在评估过程中通过评估者和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在有经验的评估者的帮助下,探索和发现学生潜在发展能力的一系列评估方式的统称。2004年,Lantolf&Poehner按强调的理念和侧重点将动态评估模式大致分为干预式和互动式。干预模式的特点是标准化的帮助形式;而互动模式对评估者和学习者的互动提供帮助,对学生心理潜能发展进行质性评价。2008年, Poehner提出了二语学习中动态评估实施的三原则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动态评估模型,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动态评估模式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实践方面,Kozulin&Garb(2002)运用自己设计的“学习潜能分数”公式,把动态评估引入EFL阅读教学中,量化学生的进步情况。

国内相关研究领域较有代表性的是顾军霞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动态评估体系建构》中理论方面的探索和郭靓、周丹的《干预式动态评估模式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在实践方面的尝试。因此,考虑阅读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匮乏以及动态评估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在动态评估模式下探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介入策略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3.教师介入策略的研究

基于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特点,结合动态评估模式及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调查,笔者设计了教师在教学各阶段的介入策略,保证教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为他们提供持续、有效的干预支持。

1)准备阶段

首先,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在线教学系统,建立网络学习档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也让教师可以随时调整介入支持的量和方式。同时,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把阅读材料分为必读和选读。必读材料结合教材主题,选取经典作品;选读材料作为有益补充,体现内容的多样性、趣味性和新颖性。

然后教师就阅读的意义做讲座并讲解本学期阅读目标和要求;师生共同制定具体、可行的评估标准和激励机制。最后,教师通过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阅读策略的掌握情况。

2)阅读前阶段

基于上一阶段的调查,结合本次阅读任务,教师有针对性地介绍阅读策略,特别强调元认知策略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将相关内容上传到在线教学系统供学生随时查阅,学生也可在网上与教师进行交流。

教师在阅读前开展头脑风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收集和整合与阅读主题相关的信息,并预测作者思路和文章发展脉络。教师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鼓励学生课后自己查找相关资料,为阅读做准备。

3)阅读阶段

教师主要对学生阅读学习方式进行选择与指导,将自主和同伴阅读相结合。对于自主阅读,教师规定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阅读策略,借助学习工具进行自主学习。

而对于同伴阅读,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间相互干预的能力,保证真正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首先,考虑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帮助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将阅读水平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教师按主题给每组分配不同的阅读内容,以增加阅读后小组间的讨论内容,进一步扩大学生阅读量;最后,教师制定清楚的互评标准,指导学生进行合作阅读。至于自主和同伴阅读的比例,由教师根据教学效果及反馈意见来进行调整。

4)评估反馈阶段

阅读完成后,教师通过以下介入支持,评估阅读的有效性和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设计试题,对语言或内容进行测试;以读书报告等书面形式进行检查;抽取个人或小组在班上演示阅读策略运用过程,并讨论策略运用的效果、合理性和可推广性;参照学生互评结果,评价学生在同伴阅读中的表现。

此外,作为评估重要组成部分,反馈是以评促教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学生反馈意见,将反馈的全面性和侧重点相结合,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将反馈意见放入网络学习档案备份。

5)课外阅读阶段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提供课外阅读材料,尽量扩大学生阅读量。一方面,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可读性,向学生推荐阅读文章;另一方面,教师给予学生一定自,让他们根据自己兴趣和时间安排进行选择。

这一阶段以泛读为主。秉承开卷有益的原则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教师通过问卷或写总结的方式让学生自我评价本学期的表现,使学生不会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培养和保持轻松、主动阅读的习惯。

6)激励机制

激励措施是维持学生学习动力的一项手段,它将贯穿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一方面,教师在口头上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另一方面,按照师生共同制定的评估标准,从阅读有效性、阅读策略掌握情况、阅读量等方面设定分值,计入学生平时成绩。

4.结语

在动态评估模式下探索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介入策略,可以体现评估与教学的辩证统一,充分发挥其评价学生潜在发展能力的优势,为动态评估的合理实施提供保证,从而真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长期发展。笔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Lidz, C. Dynamic Assessment (Learning Potential Testing, Testing the Limits) [M].London;SAGE, 2003.

[2]Lantolf, J. & M. Poehner. Dynamic Assessment of L2 Development: Bringing the Past into the Future [J].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4 (1).

[3]Kozulin, A. &E. Garb. Dynamic Assessment of EFL Text Comprehension of at?鄄risk Students [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2002 (23).

篇8

一、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新课标的颁布为初中语文课堂增添了不少活力,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在部分教师那里根深蒂固,从而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不断产生,尤其是阅读教学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师讲生听,喧宾夺主

不少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越俎代庖,将重难点强行灌输给学生,虽然条分缕析地讲解课文,将课文肢解为字、词、句,但学生缺乏自读的感悟、探究和发现使学生的阅读只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虽然教师苦心经营,用心备课,但是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启发,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生讲师听,华而不实

这种现象与上一种现象完全相反,虽然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但给予学生太多的自由,几乎对学生放任不管。主要表现为以小组讨论代替阅读,从表面上看,教师不再独霸讲台,而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但实际教学效果有待检验。

3.以练代讲,本末倒置

在一些课堂上,还有以讲代练的现象。语文教师根据阅读文本设计许多问题,从字、词、句开始,再到段落分析和中心思想概括,然后让学生完成。在缺乏自主感悟、探究和发现的情况下,多练和精练占据了阅读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无暇用心阅读。用这种方式来巩固学生的阅读知识,成绩未必见佳。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和思维活动中,加深体验和理解,从而获得思想启发,受到情感熏陶。以上种种教学现象必须改变。

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三步曲”

1.触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想真正提高实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也就是要让学生主读,要让教师导读。阅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做适当引导。首先,教师可以先布置一些预习自查题,让学生依据这些题目先通读全文,对文章有了大概的了解和整体的把握。其次是引导学生进行精读,教师要让学生品读文中能够体现课文特点的重点词句和段落。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学生对课文有着不同的感受,教师不能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尽量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风筝》这一课,课后习题有一个问题是: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实际上这起不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作用。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答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文章,让学生联系全文的主旨回答风筝在本文中的意象,最后再帮助学生梳理出正确的答案,即“我”看到风筝感到悲哀,是因为回忆起幼时对弟弟“精神的虐杀”那一幕。

2.领悟

通读和精读课文还只是局限在课文本身的阅读,新课标的理念要求学生不仅要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还要能通过阅读领悟到课文之外的东西。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问学生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了什么。可以是学到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学会了新的行文结构,或者是学到了一个新的成语或句型等等,只要学生学有所获,教师就应该加以表扬。

比如,七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都是描写人物的文章,但是《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和《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描述单个人物,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则是描述群体人物,这篇文章与其他三篇文章有什么不同,这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加以总结学习的,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积淀

学生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还要通过阅读学到其他的东西。比如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别具风格的写作手法,独出新裁的行文结构,都可以用一个笔记本将之抄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积累语文知识。另外,通过长期阅读,学生还会学到不同类型的文章可以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学生可以将这些方法加以总结并比较,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框架。

例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将有关表现手法的内容加以总结,如反衬、对比、托物言志、虚实相生、欲扬先抑、情景交融等,将这些写作手法总结出来之后,还可以在每个表现手法之后举一两个例子,加深印象,等到日后再遇到相似的文章,也能立刻反应出来。

篇9

一、预习阅读,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对于预习,绝大多数化学教师都非常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则往往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难以落实。为此,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预习阅读的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进行阅读,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预习阅读是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进行的阅读。教师精心设计预习提纲,要求学生通读课本,了解课文的概况,理解课文的重点,琢磨课文的难点,自主构建学习内容的框架,遇到学习困难,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若还有困难可做好记录,待上课时解决。

预习阅读的目的是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第八单元课题一“金属材料”可以设计以下预习提纲:(1)金属材料包括哪几类?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哪几种?(2)金属具有哪些共性和个性?(3)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4)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5)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哪些不良后果?(6)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你明白了哪些道理?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阅读与交流,能激发求知欲,明显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堂阅读,旨在培养精读探究能力

课堂阅读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的一种要求,这种阅读以精读为主,所以教师应把握其侧重性和时机性。根据教学目的,每堂课的教学内容中总有一些作为教学重点或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的实施中体现出来,在教师的点拨下,通过学生的精读、细读,根据需要进行筛选,以达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文字叙述,更要重视表格、插图。不少学生在阅读化学课本时,往往对课本中的文字叙述十分重视,能仔细阅读,但对课本中的表格、插图就不太重视,一扫而过。而实际上,化学课本中的表格却十分重要,它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材料,而这些数据、材料往往是说明化学概念、原理的重要依据。化学课本中的插图则由于简单明了,突出重点,比起实物来往往更能使人一目了然,从而更能使人容易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何时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把握时机。一般来说,当学生在理解问题中产生思维障碍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那时学生的阅读心情是迫切的,阅读情绪是高涨的,阅读的效果往往比较理想。如在讲分子的性质时,讲到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对这一结论,学生感到模糊不解,带着这一问题,学生阅读课文,由于心情迫切,阅读效果很好。

三、复习阅读,旨在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复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而阅读又是复习的一种有效方式,这种阅读是阅读所学过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加强记忆,学会比较、归纳、总结。若教师仅仅是指定阅读内容,学生阅读的效率不高,没有兴趣。若教师把要阅读的内容设置成相关的探究题目,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阅读相关内容才能完成,这时才会是有效阅读。

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在上完一节新课后都必须在课后认真阅读课文,并对本节课文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从而非常牢固地掌握好本节课文的知识重点、难点。在学完一章后,必须对全章知识进行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总结,从而使知识条理化、网络化。教师对学生归纳总结的作业本要认真批阅并写出评语,对总结得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复习酸碱的知识时,若要学生直接阅读酸碱的知识,他们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可用下面的方法:两杯掉了标签的酸溶液A和碱溶液B,并提供下列用品: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锈铁钉,pH试纸,AgNO3溶液,大理石,锌粒,氯化铵,CuSO4溶液。请问你可用哪些方法检验A是酸溶液,B是碱溶液?请设计好实验方案,再来实施你的方案。不用老师强调,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复习酸碱的知识,增强了阅读的有效性,最后通过学生的方案可归纳总结出酸碱的化学性质。

四、课外阅读,旨在拓展学生学习化学的视野

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知识面,拓展化学视野,加深课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把经过阅读理解,评价而贮存起来的知识,根据需要灵活提取使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新的教科书里,有很多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讨论栏目,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阅读的资料和方向。这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注意收集资料并提出问题,向学生推荐阅读的资料、书籍、报刊及网站,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在研究型课堂中进行交流、探讨,必要时可用实验进行验证。

篇10

【关键词】 英语阅读 三步五段教学模式

一、引言

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普遍存在着如何教和要不要教的问题。传统观念认为,英语课堂就是老师的满堂灌。但是学生的学习意识、兴趣、习惯、品质、方法和能力不是靠老师的讲,学生就能得到的。因此,让英语阅读教学过程真正的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必须要有一种更适合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

二、什么是三步五段教学模式

三步五段教学模式的前身是“三五五教学模式”,是我校结合新课改革和本校学生的特点,对“三五五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三步包括课前、课上、课后。

2.1 课前

要提高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把功夫用在课前,即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使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都建立在充分了解教材和学生的客观基础之上。

2.2 课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整个课堂由大大小小、环环相扣的各种活动、步骤组成。五段则是指课堂上的五个步骤,包括(1)学情调查、情景导入;(2)问题展示、合作探究;(3)达标训练、巩固提升;(4)知识梳理、归纳总结;(5)预习指导、新课链接。

2.2.1 学情调查、情景导入(Study-investigation and lead-in) (5分钟左右)

此环节,教师在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的复习情况后,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的作用,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者一定的小组活动等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

2.2.2 问题展示、合作探究(Presentation and co-work) (大约23分钟左右)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之间或组与组之间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合作消化解决课前遇到的问题,并对成果进行当堂展示。教师对学生展示中的不同表现进行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对展示中的思维偏差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规范校正。此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和结果的乐趣,体现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探求知识的活动中去。

2.2.3 达标训练、巩固提升(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 (10分钟左右)

此环节其实是学生能力输出的过程。导学案的练习题要分层、限时,要以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主。教师要当堂点评,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补充练习题,并注意答题的规范指导和训练。

2.2.4 知识梳理、归纳总结(Summary)(大约2分钟)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及时总结课堂所学的重点内容,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采用以学生总结为主、教师辅助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当然,在此环节也应有评价总结,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教师对学生以及学习小组的评价总结。

2.2.5 预习指导、新课链接(Preview and new lesson links)(5分钟)

临下课之前的5分钟,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下一节课的导学案发下去,指出下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让学生对下一课的任务有初步了解。要求学生全面预习,发现并试着解决问题。课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上课,以提高其学习兴趣。

课堂上的这五个环节各有重点又紧密相连,各自独立又环环相扣。五个环节依次循环,就形成了教与学的课堂大循环。

2.3 课后

课后主要是学生的反思阶段和新课预习阶段,也是课堂的再延伸。

三、三步五段教学模式的思路和原则——突出学生主体、突出自主学习、突出过程方法、突出合作探究、突出面向全体、突出思维训练

3.1 学案导学

学生根据学案中的问题、目标、方法,自己独立自主阅读文本,边读边与本组同学交流,以获取知识。同时,导学案要注重适度性、适量性和基础性的原则。

3.2 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深入讨论导学案中的重点、难点、疑难,在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中,完成学习。教师对个别疑难问题,要适时地给予点拨。

3.3 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四、结束语

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的过程。英语阅读教学是枯燥的,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三步五段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指导作用,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组织集趣味性、实用性,新颖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那么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会呈现全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 姜曙光.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