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统计调查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统计调查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调查系统在全市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认真组织开展了城乡住户调查(城乡居民收入调查)、农产量调查、农村贫困监测、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价格、农产品价格、生产资料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畜禽生产情况监测等十多项事关国计民生的经济社会抽样调查工作,为满足国家宏观决策和服务全市经济社会管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统计调查数据。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国家和各级党政组织开展经济社会管理对统计调查数据需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切实加强以城乡居民收入调查为主的事关民生问题的统计抽样调查工作,发挥抽样调查工作便捷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抽样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各县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加强统计抽样调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统计抽样调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管理重要议事日程,大力支持国家调查系统不断加强统计调查能力建设、抽样调查网络建设和统计调查基层建设,认真开展各项抽样调查工作,维护统计调查部门的权威性和统计调查数据的严肃性,确保统计调查数据真实可靠,更好地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二、积极稳妥推进,不断完善国家统计调查方法制度
要按照国家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改革总体要求,坚持积极改革、稳步推进的原则,密切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全市国家统计调查方法制度。要按照国家关于地方政府统计部门与国家调查队业务分工,全市国民经济抽样调查工作由国家统计局调查队统一组织实施,各县区统计部门和地方统计调查队以及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承担相关调查工作任务。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有关法规要求,全力维护国家统计调查数据的权威性,相关调查数据以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调查数据为准。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要积极开展全市城乡住户调查、农村贫困监测、农产量调查、居民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价格、规模以下工业等国民经济指标的周期性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工作,要依据样本抽样原理和抽样方案,执行最严格的报批程序,抽选出符合市、县区代表性的调查样本。各县区统计局、调查队要按照要求向国家统计局调查队报送城乡抽样调查样本框等相关调查资料。
三、加强规范化建设,切实提高统计调查工作水平
国家统计局调查队要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调查工作质量水平,把提高数据质量放在突出位置,按照国家、省和市统计调查制度和基础建设要求,要会同市统计部门加强县区统计、调查部门的业务指导、业务管理和工作考评,着力建立健全各项抽样调查、数据管理评估等工作制度,严格规范数据采集、审核、汇总、上报等各个工作流程,加强抽样调查数据的科学评估和管理使用,确保统计调查数据真实、准确、可靠,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报告相关调查数据和调查信息报告。要加强全市国家统计调查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调查人员综合素质,满足统计调查工作开展的需要,特别是各县区统计局、调查队要抓好城乡调查网点辅助调查员、记账户和相关企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掌握调查基本知识,提高调查记账质量,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信。
四、夯实基层基础,着力强化城乡统计调查职能
国家统计调查队承担着全市城乡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职能,切实夯实国家统计调查基层基础是城乡统计调查职能有效发挥的重要保证。各县区政府要积极支持国家统计调查队和地方统计调查队全面加强基础建设工作。国家统计调查队要根据全市城乡统计调查工作需求,及时了解各项城乡调查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解决调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指导辅助调查员和调查对象完成国家调查任务。要选优配齐调查人员,科学选取抽样调查点,高标准配备调查设施,全面提高城乡统计调查能力。要关心城乡辅助调查员、城乡住户记账员、规模养殖户报表填报人员,激发城乡辅助调查员活力,按照调查制度规定,认真做好城乡统计调查数据采集、报表填报和数据上报等各项基础工作,确保城乡统计调查职能的有效发挥。
五、加强社情调查,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统计调查队和地方统计调查队要切实发挥统计调查职能,紧紧围绕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落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大社情民意调查监测力度,及时反映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和苗头性问题。特别要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实施、市场物价、城乡居民收入、农村贫困问题和城乡消费、工农业生产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和热点,广泛开展调查,认真分析研究,有效掌握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向各级政府反映信息情况,积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篇2
农村统计是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经济社会事务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我市自1994年实施农村统计改革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农村统计工作得到了明显加强,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经济社会信息,对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制定农业和农村政策、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乡镇撤并和机构改革,我市农村统计工作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市农调队组织人员深入23个乡镇、23个村、100多个农户调查发现:一些乡镇对农村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统计调查经费不落实,乡镇统计机构名存实亡,乡镇统计队伍不稳定等,直接影响到源头统计数据的及时、全面、准确上报。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农村统计工作,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对农村统计工作的领导
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农村统计工作是检查和检验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把尺子,是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机构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村统计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对当前一些乡镇农村统计工作有所弱化的倾向,特别是极少数乡镇出现瞒报、漏报、随意编报统计数据等统计失真现象,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尤其要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的规定,狠抓农村统计机构、人员、经费、业务的落实,切实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加快推进农村统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全市农村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二、夯实基础工作,确保农村统计工作长期、稳定开展
各地要进一步做好农村统计基础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乡镇统计网络。针对目前一些乡镇统计力量薄弱的现状,各县、市、区要认真研究乡镇统计机构设置问题。凡未设立独立统计机构的,必须明确由乡镇党政办公室承担乡镇统计职能。各乡镇还要将统计网络向村、组延伸,建立和健全乡镇、村和调查户的三级农村统计调查网络。二要稳定农村统计队伍。乡镇统计人员、村级辅助调查员和调查户是顺利开展农村统计调查工作的保证。各乡镇必须选配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责任心、事业心的专(兼)职人员从事农村统计工作,兼职人员要以统计工作为主,有调查户的村组要配备好辅助调查员。乡镇统计人员的调整必须征得县级统计部门的同意,以确保统计工作的连续性。三要抓好统计业务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统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认真细致地做好统计业务工作,规范操作。各调查户的家庭收支账必须由农户自己记录,辅助调查员、统计员负责审核、整理、把关,以确保农村统计源头数字真实、可靠、准确、及时。四要规范乡镇统计档案管理,加快计算机联网。各乡镇要加强对统计调查数据的档案管理,保证乡镇经济社会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加快县、乡两级的计算机联网,提高乡镇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三、落实必要的调查经费,保证农村统计调查顺利开展
必要的调查经费是保障农村统计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各地要严格执行省统计局、省财政厅《关于各级农村统计改革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的通知》(统办字〔1996〕62号)和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关于各级农村统计改革经费管理问题的通知》(统办字〔1998〕104号)规定,按照“成果共享,分级负担”的原则,把农村统计调查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不得和统计事业费并合划拨。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乡镇农村统计调查经费的上划管理,将县级辖区内的乡镇农村调查经费直接划拨到县级统计部门管理,其中对村级辅调员和调查户的补贴可由县级统计部门直接兑付。对村级辅调员、调查户的补贴标准,每年辅调员应不低于600元、调查户应不低于120元,具体由各县、市、区确定。
篇3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能源消费总量核算方法,结合我市各行业的能耗特点,从能源生产、供应和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健全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等相结合的、覆盖全社会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
二、工作要求
(一)市政府各部门、行业管理协会、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按照全市能源统计调查方案的总体要求,在2008年6月底前,建立和完善适应全市节能降耗工作需要的能源统计制度,做好能源生产、流通和消耗的统计工作。
(二)市政府各部门、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进一步充实能源统计力量,配备专职的能源统计人员和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
(三)各能源生产和用能单位要从人员安排、仪器仪表配置、商品检验、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等基础工作入手,全面加强能源生产、利用的计量、记录和统计工作,依法履行统计义务,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三、指标体系
(一)建立健全能源生产统计制度
1.进一步完善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产品产量统计制度,增加能源核算所需能源产品的中小类统计目录。
2.建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能源产品产量统计制度。
调查内容:煤炭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发电量,天然气生产量。
调查范围:规模以下(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力企业。煤炭产品产量调查的范围按照安监总局核定的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的规模以下煤炭生产企业名单确定。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市统计局组织全面调查。
(二)建立健全能源流通统计制度
建立健全能源在区县(自治县)间的流入与流出统计和能源流通统计制度,掌握分区县(自治县)能源供应总量。
1.煤炭。将现有市及区县(自治县)间煤炭流入与流出统计范围由重点煤矿扩大到全部煤炭生产和流通企业。
调查内容:全市及分区县(自治县)煤炭销售量。
调查范围:全部煤炭生产、流通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市经委组织全面调查。
2.成品油。成品油是由石油经销企业专营的产品。成品油地区间流入与流出量通过建立“批发与零售企业能源商品购进、销售与库存”统计制度取得。
(1)在经商务部批准的经营成品油批发业务的企业范围内,建立成品油购进、销售、库存统计调查制度。
调查内容:成品油全市购进量、区县(自治县)购进量,全市销售量、区县(自治县)销售量,库存量等。
调查范围:经商务部批准的经营成品油批发业务的全部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市商委组织全面调查。
(2)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成品油零售企业范围内,建立成品油销售、库存统计调查制度。
调查内容:成品油销售量、库存量等。
调查范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成品油零售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市统计局组织全面调查。
3.天然气。重点是全市天然气生产、消耗及区县(自治县)之间的供应情况。
调查内容:全市天然气生产量,全市及各区县(自治县)、重点企业天然气消耗量等。
调查范围:本市范围内全部天然气生产和供应企业。
调查频率:季、年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市经委牵头组织全面调查。**燃气集团、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气矿、西南油气田川东开发公司等天然气开采、供应单位协助。
4.电力。重点是全市电力生产、购进、消耗及区县(自治县)间供应情况。
调查内容:全市电力发电量、购进量、销售量及各区县(自治县)、重点企业销售量等。
调查范围:全市电力生产、供应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市电力行业协会和市电力公司组织全面调查。**乌江电力有限公司、**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助。
5.液化油气制品。主要包括液化石油气和液化天然气。
调查内容:液化油气制品全市购进量、销售量及分区县(自治县)销售量等。
调查范围:全市经营液化油气制品的全部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市商委组织全面调查。
6.其他能源品种。洗煤、焦炭、其他焦化产品、炼厂干气和其他石油制品等产品统计数据,目前主要利用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统计报表中的有关指标加工计算取得。
(三)建立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制度
1.完善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库存和加工转换统计调查制度,增加可再生能源、低热值燃料和工业废料等调查目录,增加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统计指标。
2.建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
调查内容:煤炭、焦炭、天然气、汽油、柴油、燃料油、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组织抽样调查。
3.建立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柴油、燃料油、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从事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单位。
调查频率:年报,2007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组织重点调查。
4.建立健全建筑、房地产业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
(1)建筑业。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柴油、燃料油、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资质以内的建筑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07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市统计局组织全面调查。
(2)房地产业。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柴油、燃料油、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资质以上的房地产开发企业。
调查频率:半年报,2007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市统计局组织全面调查。
5.建立健全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
(1)餐饮业。
调查内容:煤炭、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限额以上企业(从业人员40人以上,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限额以下企业。
调查频率:2007年为年报,2008年起限额以上企业为季报,限额以下企业为年报。
调查方式:市统计局组织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
(2)住宿业。
调查内容:煤炭、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星级企业,星级以外和个体住宿企业。
调查频率:2007年为年报,2008年起星级企业为季报,星级以外和个体住宿企业为年报。
调查方式:市统计局、市旅游局组织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抽样调查)。
(3)交通运输业。
①铁路。
调查内容:煤炭、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水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铁路运输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铁道部门组织全面调查。
②航空。
调查内容:煤炭、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水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行政区域内航空运输企业和航空机场。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民航**监管办组织全面调查。
③公路、水上运输和港口。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市交委负责对城市公交企业、重点专业客货运输企业和港口组织实施全面调查,对从事公路、水上运输的个体专业运输户实行抽样或典型调查。
6.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能统计制度。
(1)城镇居民生活用能。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柴油、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与现有城镇住户调查范围相同。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组织抽样调查。
(2)农村居民生活用能。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与现有农村住户调查范围相同。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组织抽样调查。
7.建立健全主要建筑物耗能统计制度。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煤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水消费量及分区县(自治县)消费量等。
调查频率:季报,2008年起实施。
调查方式:各主管部门组织全面调查。
(1)市国土房管局负责组织对大型写字楼、物业管理公司的耗能统计调查;
(2)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对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耗能统计调查;
(3)市教委负责组织对大中小学校的耗能统计调查;
(4)市文化广电局负责组织对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影剧院、图书馆等单位的耗能统计调查;
(5)市旅游局负责组织对公园、旅游景区的耗能统计调查;
(6)市市政委负责组织对市政设施、道路照明的耗能统计调查;
(7)市科委负责组织对全市科研院所的耗能统计调查;
(8)市体育局负责组织对体育场馆、大型运动设施的耗能统计调查;
(9)市机关事务局负责组织对市级党政机关、团体的耗能统计调查。
8.建立健全能源利用效率统计制度。能源利用效率统计主要是指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业务量能耗统计。目前国家统计局在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范围内建立了25种重点耗能产品、108项单位产品能耗统计调查制度。从统计改革发展的趋势来看,单耗统计范围会逐步扩大,将由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逐步扩大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并逐步增加耗能产品的统计品种。产品单位能耗统计技术性强,难度大,需要有关技术标准部门配合,制定统一规范的计量和统计标准。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编制有关的技术标准,待国家统计局有关的统计制度出台以后,再结合我市实际建立相应的统计调查制度。
9.完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核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太阳能和地热等。目前,除核电、水电有规范的统计制度外,其他能源的利用因数量较少,缺乏统一的统计计量标准,统计制度尚不健全。目前,国家统计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关统计标准、统计指标和调查制度,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会完整地纳入正常能源统计调查体系。
10.建立季度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以及单位GDP能耗核算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科学、统一、符合**实际情况的全市季度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核算制度。
11.制定年度分区县(自治县)能源消费总量核算方法,满足年度核算区县(自治县)能源消费总量和GDP能耗公报的需要。在现行的《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与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体系的内容全面实施以后,我市能够基本适应当前节能降耗工作的需要和建立能耗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的需要,达到保障全市和各区县(自治县)能源统计数据质量和时效性的基本要求。
四、责任分工
篇4
工作方式,从而提高交通运输统计服务能力。
关键词:交通运输 统计 服务
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指导,以公民利益为本位,以公共需求为尺度,把公共服务职能作为主要或核心职能,尽最大可能地、公正、有效地为公民提供满意的、高质量的公共产和公共服务。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统计是支撑行业发展、管理决策、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因此在当前形势快速发展、对统计工作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研究探讨交通运输统计改革,改进交通运输统计工作,提高交通运输统计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交通运输部统计服务现状
目前,交通运输部行业统计的归口管理由综合规划司负责,具体统计职责包括:归口管理公路、水路行业统计工作,拟定有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办法;承担与民航、邮政及其他部门的统计协调工作;组织开展公路、水路行业普查及专项调查,参与国家有关统计调查;组织开展交通运输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拟定综合统计调查方案和报表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公路、水路行业统计资料的管理、汇编、出版等工作,审核、统计信息;指导公路、水路行业统计队伍建设和统计信息化工作等。
1、统计能力建设不断加强
统计调查体系日趋完善。近年来,我部先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大型交通基本情况调查。2006年全国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状况,摸清了建设规模和资金需求。组织开展了全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库及电子地图年度更新和补充调查工作,增加了国有农场、林场道路等方面内容,为全面评估“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成效和编制“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提供了支撑。2008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和第三次全国港口普查,摸清了运输量基数,获取了省际间客货流量流向数据,更为准确地反映了公路水路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全面掌握了在港口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港口业快速发展条件下,港口总量、能力、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通过开展大型交通基本情况调查,逐步形成了日常统计和周期性普查相结合,全面调查、经常性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定期数据更新有机结合的统计调查体系。
制度建设和管理逐步规范。2009年制定并印发了《交通运输经济运行分析工作制度》,明确了分析工作的制度安排、框架内容和任务分工,提高了分析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编制并实施了国家高速公路网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进一步提升了交调数据采集能力、路网运行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了对各类交通统计调查制度、主要交通经济运行数据的统一、归口管理,维护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技术手段不断创新。GPS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统计调查中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交通统计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投入运行,实现了建国以来交通统计信息的综合查询、处理交换和更新维护等服务。2010年,启动了国家干线公路交通情况调查数据采集与服务系统试点工程,推进重要公路通道及区域路网的智能化交调数据采集与服务平台建设。
2、统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按照政务信息公开的要求,建立健全了交通运输统计信息制度,定期、定时各类统计信息。统计产品和成果载体不断丰富,形成了内部汇编和对外资料、详细数据和指标摘要、国外交通运输统计信息等不同类型的统计产品,开通了中国交通统计信息网,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和报纸、刊物等平面媒体开展统计公共服务。
按照国家经济监测预警工作及部党组要求,开展了季度和月度分析工作,建立健全部内各单位及省厅、科研机构、交通运输企业共同参与的会商分析工作机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加强了对运输服务、建设规模与投资形势、航运市场、安全生产等方面数据和宏观经济形势的跟踪,拓展分析深度和广度,为部党组提出“调结构、控规模、保重点、促稳定”的工作思路和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依据。围绕国家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的运输保障组织开展专题分析,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提供了支撑。
当前形势发展对于提高统计服务能力的新要求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主要是:保增长、保稳定仍然是基础,转方式、调结构是主线,扩内需、惠民生是新的发展主题。“十二五”期交通运输行业的总体发展要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行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对改进交通运输统计工作、提高统计服务能力提出了迫切要求。
交通运输发展理念的转变对提高统计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要求。交通运输发展“三个服务”的理念要求交通运输统计不仅能反映交通运输行业自身的运行情况,而且要充分体现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间的互动关系,要求通过统计数据分析为部领导提供决策支持,面向社会公众及时行业信息,不断丰富统计信息服务内容,拓展统计信息服务渠道。
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转变对拓展统计内容的全面性与及时性提出了新要求。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要求交通运输统计部门在传统的公路、水路基础设施存量和生产“实物量”统计的基础上,拓展运输服务、运输经济、综合运输、土地及岸线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相关统计内容,以满通运输相关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向广度、深度发展的需要,以有效支撑对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程度的跟踪、评价和决策的需求。
篇5
关键词:辅助调查员 队伍 调查研究
辅助调查员是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机构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为完成统计调查任务,而聘用的直接从事数据采集的人员或协助开展数据采集、整理、审核和录入等基础工作,督促统计调查对象履行法定统计义务的人员。
多年来,辅助调查员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依法工作,为我国的统计调查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调查数据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和质疑点。作为统计数据采集的源头部队,辅助调查员队伍的好坏对基层统计调查工作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上虞区辅助调查员的调查,了解基层现状,并就辅助调查员队伍存在问题、管理建议提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上虞区村(居)社区辅助调查员队伍现状
我们以摸底的方式对上虞区村(居)社区辅助调查员作了一次详细深入的调查。从全区21个乡镇、街道涉及有统计调查业务(主要指住户调查、粮食产量、畜禽监测)的145个村(居)、社区采集到156名辅助调查员信息,从采集到的信息情况来看:
1.辅助调查员配置情况
根据统计调查业务项目实施中对调查员的配备要求,各涉及村(居)、社区相应统计调查业务上均保证了1―2名的辅助调查员,从辅助调查员在兼职从事的其他主要工作反映看,辅助调查员队伍均为熟悉村情、社情的工作人员,其中个别村(居)、社区已开始将大学生村官充实到辅助调查员队伍中。
2.辅助调查员性别、年龄、学历结构
村(居)、社区辅助调查员从性别构成看,男性占71.1%多,女性占28.9%。从年龄构成看,目前基层辅助调查员55岁以上占32.0%,45―55岁之间的41.7%,35―45岁之间的的占14.8%,35岁以下的占11.5%(如图)。从学历情况看,本科以上学历占2.5%,大专学历占16.7%,高中及中专学历占64.1%,初中及以下学历占16.7%。
3.辅助调查员从事统计工作年限及其所处岗位情况
从辅助调查员从事统计工作年限来看,从事统计工作年限5年以下,占18.8%;年限5-10年(含5年不含10年),占18.6%;年限10年以上(含10年),占61.6%。基层辅助调查员在所在村(居)、社区从事的主职工作有文书、财务结报、妇女主任,且主职工作从事文书的占77%以上。
辅助调查员中取得统计从业资格的占57.7%。
二、基层辅助调查员队伍优劣问题及原因剖析
1优势明显
(1)工作岗位优势。从基层辅助调查员从事的主职工作情况看,77%以上从事文书工作,具备熟悉掌握本村(居)、社区事物的能力,与村民的交流频繁,了解本村调查户情况,对于开展调查工作阻力较小。
(2)年龄经验优势。从基层辅助调查员的年龄构成看,近74%在45岁以上,再从从事统计工作年限看,65%以上统计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基层辅助调查员具有丰富的统计调查经验。
2.问题突出
(1)基层辅助调查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素质良莠不齐。从基层辅助调查员的学历情况看,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占到近81%,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从平时的调查工作质量上看,辅助调查员个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除文化素质外,有的调查员缺少学习,对调查目的、意义和方法理解不深,有的调查员思想觉悟较低,布置的调查工作应付了事,配合性欠好。
(2)基层辅助调查员队伍管理松散,积极性难以调动。基层辅助调查员队伍管理各地都有不同的管理方式,以上虞为例,主要以行政管理为主。由乡镇调查员管理好其所属村(居)、社区的辅助调查员,辅助调查员补贴由乡镇、县一级统计部门分级承担。但辅助调查员的工资报酬、人员职务均来自其所在村(居)、社区,既不归乡镇管,也不归统计部门管,因此管理呈现曲线型、松散型现状。
(3)统计调查业务的重要性与其在基层工作的位置不对称。目前统计调查工作越来越受外界的关注,特别是对调查数据的解读、关注、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的形势下,实际统计调查业务在基层特别是在村(居)、社区一级的重要性位置并不明显。因为在基层看来,还有比这重要得多的工作,统计调查业务必须要在不影响村里主要工作的前提下才去完成。
(4)基层工作量大与统计调查数据质量要求高的矛盾突出。随着统计“四大工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对统计调查方法和数据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基层辅助调查员不断学习,跟上统计现代化的要求。但基层工作量大,如当前农村在开展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等工作,且辅助调查员往往就是这些工作的先头兵,想要有高质量的统计调查数据,还有一段距离。
三、基层辅助调查员队伍管理建议
1.探索建立基层辅助调查员有效管理模式
基层辅助调查员是一支架在制度之外的队伍,无法用制度内的模式来管理这支队伍。探索建立基层辅助调查员有效管理模式,是统计调查工作在基层深入开展的有效保证。不管是直接聘请基层辅助调查员,还是由村(居)、社区代为指定工作人员,都是一种管理模式。直接聘请,虽然在管理上有优势,但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保障。由村(居)、社区指定工作人员,虽然管理并不直接,但可以通过行政的手段,促使工作的开展。以上两种方式适合不同的统计调查任务。长期的统计调查任务,适合与村(居)、社区达成有效的工作协议,补助一定的工作经费予以保证调查工作的开展。一次性的调查任务,适合直接聘请短期的辅助调查员,但聘请工作量比较大。
2.建立基层辅助调查员定期交流工作制度
以业务培训、季度工作反馈的形式,建立工作反馈、交流、督促机制,定期与辅助调查员进行交流,以交流提高工作责任心,及时解决日常调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传授调查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方法和手段,以便整体提升辅助调查员队伍素质。
3.建立辅助调查员新老更新登记制度
基层辅助调查员队伍基本稳定,流动性不大,但建立辅助调查员更新登记制度,是完善辅助调查员上岗培训、提高专业素质的第一道关,新挑选的辅助调查员其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该调查点的调查质量,因此要及时做好与基层的沟通衔接工作。县一级统计调查部门要做到及时登记、备查工作,并做好新人的岗前培训教育,督促其及时参加统计从业资格考试。
篇6
(一)总体思路。根据各级能源消费总量的核算方法,从能源供应统计和消费统计两个方面建立健全能源统计调查制度。以普查为基础,根据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能耗特点,建立健全以全面调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等各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能源统计调查体系。
(二)工作要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能源统计制度,各地区要建立适合本地能源统计核算和节能降耗工作需要的地方能源统计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协会、能源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也要尽快建立有关能源统计制度,做好各项能源指标统计。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能源统计业务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建立安全、灵活、高效的能源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使用等一体化的能源统计信息系统。各社会用能单位要从仪器仪表配置、商品检验、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等基础工作入手,全面加强能源利用的计量、记录和统计,依法履行统计义务,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二、建立健全能源生产统计
(一)进一步完善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产品产量统计制度,增加能源核算所需要能源产品的中小类统计目录。
(二)建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煤炭、电力等产品产量统计制度。
调查内容:煤炭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发电量。
调查范围:规模以下(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力企业。煤炭产品产量调查的范围按照安全监管总局核定的颁发煤炭生产许可证的规模以下煤炭生产企业名单确定。
调查频率:季报,20*年下半年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统计局组织全面调查。
三、建立健全能源流通统计
以能源省际间流入与流出统计为重点,建立健全能源流通统计。
(一)煤炭。将现有煤炭省际间流入与流出统计范围由重点煤矿扩大到全部煤炭生产和流通企业。
调查内容:分地区煤炭销售量。
调查范围:全部煤炭生产、流通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组织全面调查。
(二)原油。原油省际间流入与流出量可根据现有海关统计和工业企业能源统计报表中有关指标计算取得。具体方法是:
原油产地:本地区原油净流出量(正数)或净流入量(负数)=原油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工业企业原油购进量
非原油产地:本地区原油净流出量(正数)或净流入量(负数)=进口量-工业企业原油购进量
原油产量从工业企业月度生产统计报表取得,工业企业原油购进量从工业企业季度能源消费统计报表取得,进口量、出口量数据从海关进出口统计取得。
(三)成品油。成品油省际间流入与流出量通过建立“批发与零售企业能源商品购进、销售与库存”统计制度取得。
1.在经商务部批准的经营成品油批发业务的企业范围内,建立成品油购进、销售、库存统计制度。
调查内容:成品油购进量、购自省外,销售量、售于省外、售于批发零售企业,库存量。
调查范围:经商务部批准的经营成品油批发业务的全部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统计局组织全面调查。
2.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成品油零售企业范围内,建立成品油销售、库存统计调查制度。
调查内容:成品油销售量、库存量。
调查范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成品油零售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统计局组织全面调查。
(四)天然气。省际间天然气流入与流出量分别由三大石油公司天然气管理机构提供。
(五)电力。电力的省际间输配数量,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供。
(六)其他能源品种。洗煤、焦炭、其他焦化产品、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液化天然气等产品地区间流入与流出调查,采用与原油相同的方法进行核算,即利用海关进出口资料和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统计报表中的有关指标计算取得。具体核算方法:
其他能源品种本地净流出量(正数)或净流入量(负数)=本地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工业企业购进量
四、建立健全能源消费统计
通过建立健全能源消费统计,反映能源消费结构,为市(地)、县(市)进行能源核算提供基本数据支持,对能源供应统计无法取得的资料以能源消费统计予以补充。近期重点加强各级能源消费数据核算基础,建立分地区能源消费核算制度和评估制度。
(一)完善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库存、加工转换统计调查制度,增加可再生能源、低热值燃料、工业废料等调查目录,增加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统计指标。
(二)建立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能源消费统计制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个体工业能源消费约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的10%左右,这部分企业生产工艺、设备比较落后,能耗高,调查其能源消费对于指导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反映节能减排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调查内容:煤炭、焦炭、天然气、汽油、柴油、燃料油、电力等消费量。
调查范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
调查频率:季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统计局组织抽样调查。
(三)建立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能源消费调查制度。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柴油、燃料油、电力等消费量。
调查范围:从事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单位。
调查频率:年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统计局组织重点调查。
(四)健全建筑业能源消费统计。建筑业能源消费总量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重为1.5%左右,拟采取普查年份全面调查、非普查年份根据有关资料进行推算的方法,取得建筑业能源消费数据。
(五)建立健全第三产业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第三产业涉及范围广泛,单位数量众多,需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经营类型企业的能源消费特点,采取不同的调查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耗能较大的餐饮业分规模建立全面调查或重点调查统计制度;交通运输行业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建立相应的调查制度。第三产业的其他行业能源消费,电力约占90%左右,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通过健全社会用电量统计,提供能耗核算所需的资料。
1.餐饮业。餐饮业单位数量多、分布面广、能源消费品种较多、调查难度大,将其分为限额以上和限额以下两部分进行调查。对限额以上餐饮企业(从业人员40人以上,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实行全面调查,全面建立煤炭、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等能源消费量统计调查制度。对限额以下餐饮企业实行重点调查,取得样本企业单位营业额和能源消费量数据,按照限额以下餐饮业营业额资料推算其全部能源消费量。
调查内容:煤炭、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消费量。
调查范围:限额以上企业,限额以下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统计局在限额以上和以下企业分别组织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
2.交通运输业。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建立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
(1)铁路、航空、管道运输业。
调查内容:煤炭、煤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铁路、航空、管道运输企业。
调查频率:季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铁道部、地方铁路协会、民航总局、三大石油公司管道运输部门组织全面调查。
(2)公路、水上运输和港口。
公路、水上运输和港口是指从事公路(包括城市公交)、水上营业性运输和港口装卸业务的企业(包括个体专业运输户),不包括社会车辆和私人家庭车辆的交通运输活动。运输企业管理分散、流动性强,需要对不同性质的运输企业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在从事营业性公路、水上运输的重点企业和港口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的能源消费统计调查制度,并在工作规范化以后逐步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全部专业运输企业。对从事公路、水上运输的个体专业运输户实施典型调查,按照单车(单船)年均收入耗油量或单位客货周转量耗油量、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船)数量,推算其能源消费总量。
调查内容:汽油、柴油、燃料油消费量等。
调查频率:年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统计局组织对重点专业运输企业和港口全面调查,对从事公路、水上运输的个体专业运输户典型调查。
(六)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能统计制度。
1.城镇居民生活用能。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柴油、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消费量。
调查范围:与现有城镇住户调查范围相同。
调查频率:季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统计局组织抽样调查。
2.农村居民生活用能。
调查内容: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力消费量等。
调查范围:与现有农村住户调查范围相同。
调查频率:季报,20*年年报正式实施。
调查方式:统计局组织抽样调查。
(七)建立健全主要建筑物能耗统计制度。针对饭店、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大型建筑物,由建设部会同统计局研究建立相应的统计制度。
(八)建立健全能源利用效率统计制度。能源利用效率统计主要是指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业务量能耗统计。目前在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范围内建立了25种重点耗能产品,108项单位产品能耗统计调查制度。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统计范围,由年耗能1万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逐步扩大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逐步增加耗能产品的统计品种。
篇7
面建设小康水平,为全面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进程,建设幸福美好新通州做出积极贡献。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做好统计调查工作1 2 3 4 5 62、高质量完成统计年报和定报工作。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南通争第一、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为工作目标,采取五项措施加强统计工作,准确、及时地完成了年报和上半年定期报表任务。一是强化组织实施。为高质量完成年报和定报任务,局专门成立统计年报、定期报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召开年报、定期报表工作会议,研究明确总体思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提出年报、定期报表工作的组织方式、操作规程、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及总结考核等各环节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年报、定期报表工作组织领导。二是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专业人员工作目标责任,并具体落实到人。三是落实规范标准。认真落实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要求每个专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建设的标准和要求,严把数据资料质量关。四是加强沟通协调。加大专业间的协调力度,及时准确收集基层基础数据;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上级统计部门的沟通、衔接,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统计调查数据有理有据。五是完善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主要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机制,确保各项经济指标符合时序进度,客观反映我市经济运行情况。
3、积极开展统计专项调查和统计预测预警。上半年,我局在高质量完成报表任务的基础上,克服任务重,人手紧等困难,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主动开展专项调查和统计预测预警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三项重点建设有序开展了中小企业运行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企业景气调查、农民工返乡等专项调查;围绕扩大内需、促进增长、调整结构政策实施情况,进一步加强部分服务业调查,加强大中型企业发展的跟踪监测调查;围绕民生问题,加强对城乡居民收入的调查,加强对生产、销售、投资、消费、就业、收入、价格等领域运行情况的监测;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强开展农村劳动转移、贫困户脱贫攻坚、农村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同时,认真落实好主要食品消费价格、重要工业品出厂价格监测旬报应急机制,重点农产品价格半月监测制度,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月度监测制度,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分析监测制度,为市委市政府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及时提供统计信息,充分发挥统计参谋作用。
1 (二)以优化服务为重点,全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1、围绕中心,深入调研。在全局1 2 3 4 5 62、拓展内容,做优载体。今年已先后参与了市政府组织的项目建设情况、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多项专题调研活动;连续5年承接市政府交办的对市级机关部门工作绩效考核、镇(区)民营经济考核和全面小康实现程度等多项考核工作,使统计部门从“幕后”走到“前台”。按照各个层面对统计信息的要求,继续做好《通州统计月报》、《通州服务业统计月报》、《统计分析专辑》、《统计信息》、《统计年鉴》的改版编发工作,不断创新完善,提高质量。围绕改革开放30年,我局组织精干人员进行精心策划、设计、整理和制作,编纂了《巨大的变化辉煌的成就》——通州改革开放30年宣传册,在各级领导和市“两会”上进行宣传,得到与会代表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力夯实统计调查基础
1、统计方法制度改革有新突破。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健全统计制度方法做好科学发展评价工作的实施办法》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了服务业、农业生产、农村经济核算、农村城镇住户调查、规模以下工业和限额以下批零住宿餐饮业以市县为总体的抽样调查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统计调查方法。
2、统计“双基”建设有新加强。按照《江苏省乡镇街道统计工作规程》、《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队系统统计调查工作管理办法》、南通市统计局《关于开展乡镇统计工作争先创优活动的通知》和《全市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的目标要求,加强对本局各专业及各镇区统计工作规范要求,以“实体型”统计办公室建设为抓手,按照镇统计工作“八化”要求、“双十”标准、规模企业“六有一无”和部门统计工作“四个有”的目标要求,典型示范,全面推进,不断提升基层统计基础建设水平,使我市统计工作“双基”建设继续保持在南通市、全省统计系统领先。
1 2 3 4 5 63、统计信息化建设有新进展。继续做好统计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工作,创建了通州调查队网站,大力推进镇区统计网站建设,到目前全市20个镇区已全部建好统计网站,全市已构建统一、兼容、共享的统计数据平台。在南通市各县(市)统计信息化工作考核评比中荣获一等奖。
4、统计依法行政工作有新举措。一是突出重点,把握时机,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创新统计普法宣传方式和载体。今年我局在继续搞好“五五”普法的同时,抓住全国经济普查的机会,充分利用电视台游动字幕、户外广告牌、大型电子屏、通州大众报和通州网站等媒体加大统计普法宣传,在全市各级开展了《统计法》知识竞赛,参赛人数达到1500多人。二是建立健全统计督查机制。采取“三结合”方法,即统计业务指导与统计执法检查相结合,室内审核与部门评估相结合,请上来交流与沉下去调研相结合,加强对基层统计工作的督查和数据质量的评估。上半年我局已对40多家单位进行了统计督查,进一步维护统计调查秩序,改善统计调查环境,提高统计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四)以争先创优为目标,全力提升干部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局机关实行“局长室统一领导、分管局长组织协调、专业科室具体实施”的领导机制;继续实行统计工作“月度小结、季度点评、年度考核”的工作机制。全市各镇(区)及部门也建立了相应的统计工作领导机制,确保组织有力、职责明确、协调顺畅。
1 2 3 4 5 6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一系列文件精神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考核和责任追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教育和实践活动,尤其是通过5·10思廉日和廉政风险防范动员及局领导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主题的党课教育,切实增强了局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识和责任。
篇8
摘 要 城乡住户一体化统计调查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一项统计调查方法改革,新的调查体系和方法的设置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现有城乡居民的收入支出状况,本文就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改革作一些简单的思考。
关键词 城乡 住户一体化 统计调查改革
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城乡居民收入和支出数据,是反映民生的重要指标,也是测算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权数、核算地区GDP、研究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制定调整惠民政策的重要基础资料,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城乡住户调查是分开进行的,城镇和农村住户调查的指标、口径、范围、标准、方法都不尽相同,这种调查体系造成城乡住户收支水平等调查数据不完全可比,难以精确测算全体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和支出结构。2012年,国务院作出重大决定,实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通过调查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可以更加科学、完整地反映全体居民的收入、支出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依据。
一、进行城乡住户一体化统计调查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增长不仅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统筹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水平、结构以及增长情况。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住户和农村住户调查的指标、口径、范围、标准、方法都不尽相同,难以精确测算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和支出结构。因此统计部门要提供按照一致的标准、口径、范围、指标、方法调查取得的城乡居民收支数据。
二是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制定收入分配政策的客观需要。只有加快建设收入信息监测系统,改进收入统计方法,提供全国统一的、城乡可比的、统一标准的收入数据,及时反映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变化情况,才能为国家扭转城乡、区域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各项决策提供扎实依据,才能有效满足国家制定关于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是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是提高住户调查数据质量的必要途径。目前住户调查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急剧增加,农民工的调查方法和收入归属问题已成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统计的重要因素;住房制度改革以后,城镇自有住房户比重明显提高,需要改进对自有住房折算租金的统计方法;社会公众的隐私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这要求调查者更加关注住户的配合程度,同时住户调查样本中高收入户的比重不足,需要改进调查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差距扩大以及人口大规模流动,需要相应扩大样本规模、调整样本分布,提高对不同收入层次人群的代表性。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就是要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努力提高住户调查数据质量。
四是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要求。从我国社会发展情况看,城乡统筹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地区取消了城乡户籍分类以及户籍对教育、就业、社保的限制,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人口社会保障政策的覆盖范围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要求将其按城市人在常住城市中进行统计。唯有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因此我们要进行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为制定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和民生改善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城乡住户一体化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具体做法
一是统一调查指标,完善调查内容。将统计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改为统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设置农村、城镇和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建立城乡可比的、以可支配收入指标为核心的居民收支指标体系。规范居民收支指标口径,增加反映居民生活状况的指标和调查内容,细化政策性转移收支指标的分类,健全社会保障参与和受益情况、就业状况、社区环境以及收入分配影响因素等内容。
二是统一抽样方法,提高样本代表性。依据全国统一的住户抽样框,按照统一的方法,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居民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选取调查户,实现所有地域和人群不交叉、全覆盖。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变化较大和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实,依据抽样理论测算,适当增加样本数量,调整样本地区分布,科学抽取样本,提高对不同收入层次居民的代表性。
三是统一调查过程,规范调查行为。通过全国统一的调查网络,采用统一问卷和记账格式,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居民实施常住地调查,直接采集原始数据。健全住户调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开展对住户调查数据质量的电话抽查、实地回访等。进一步加大对分市县住户调查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
四是改革农民工收支调查方法。提高居民收支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政策适用性。一是改革抽样和数据采集办法。传统住户调查以住户为抽样对象,抽中住户如果离开抽中调查社区,就很难参加调查。一体化改革后,住户调查改用“盯宅不盯户”的办法,对传统住宅以及宿舍、工棚、工作地等非传统住宅进行抽样,对抽中住宅中的住户进行调查,提高农民工收支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增加被调查农民工的特征指标,对农民工实行“统一调查、分类汇总”。因此,一体化住户调查中,可单独对农民工进行分组汇总,从而与相关政策的实施范围和人口口径保持一致,提高农民工收支数据的政策适用性。
通过以上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可以很大程度上实现客观、准确反映城乡居民收支的真实情况,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篇9
一、主要工作
1、精心组织,农业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统计局承担着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验收、录入等各阶段的全部工作。通过全县3500多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努力,已完成调查登记、抄录编码、录入上报等主要任务,调查登记、数据录入已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县政府被省政府表彰为农普先进集体,19个乡镇、县级部门分别被国家、省、市表彰为农普先进集体,34人次分别被国家、省、市表彰为农普先进个人。为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统计局、县农普办共出动宣传车18台(次)、书写悬挂标语102条、发放宣传画8000张、电视宣传5.2小时/60期(次)、致被调查者公开信13.8万封。组成8个督查组分赴乡镇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敦促调查员严格按照普查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进村入户调查登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查处,对个别乡镇重视不够、工作不力、进展缓慢及时进行督查和通报,有效保证了普查质量。对每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进行细化,组织专人严格收表、审表,对全部调查表逐一进行逻辑审核、快速汇总、抄录编码,切实保证了普查的进度和质量。
2、抓点示范,“六有”建设有序推进。为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升统计数据科学性、准确性和权威性,我们以统计“双基”建设试点和信息化建设示范县为契机,扎实推进“六有”(有机构、有人员、有资格、有制度、有台帐、有网络)建设。选择县畜牧局、林业局、矿业集团公司、煤电有限公司、杨坝镇等20单位开展统计基础“六有”建设试点,指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统计台帐,制定统计工作流程、制度和职责,改进统计调查方法,积极探索建立抽样调查体系,提升技术手段,规范统计管理,督促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逐步实现统计工作“六有”。省农村数据质量检查组一行对杨坝镇等单位统计基础“六有”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
3、强化管理,数据质量逐步提高。一是依法理顺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政府综合统计管理职能,切实加强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标准、表式的审批(备案)和部门统计数据和管理,有效避免了重复调查和数出多门的混乱现象。二是积极探索统计调查方法,更多地采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现代统计方法,推动全县统计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三是加强基本统计单位业务管理,按季对基层统计单位报表和数据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并作为年度考核依据,源头数
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统计局一班人精诚团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市、县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实施四大战略”、“加快四个集中”、“推进四大跨越”、“实现四大任务”发展战略,狠抓统计基层基础和数据质量,强化统计管理,深入调查研究,圆满完成了年度既定目标。
一、主要工作
1、精心组织,农业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统计局承担着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验收、录入等各阶段的全部工作。通过全县3500多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努力,已完成调查登记、抄录编码、录入上报等主要任务,调查登记、数据录入已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县政府被省政府表彰为农普先进集体,19个乡镇、县级部门分别被国家、省、市表彰为农普先进集体,34人次分别被国家、省、市表彰为农普先进个人。为做好农业普查工作,统计局、县农普办共出动宣传车18台(次)、书写悬挂标语102条、发放宣传画8000张、电视宣传5.2小时/60期(次)、致被调查者公开信13.8万封。组成8个督查组分赴乡镇开展督促检查和指导,敦促调查员严格按照普查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进村入户调查登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查处,对个别乡镇重视不够、工作不力、进展缓慢及时进行督查和通报,有效保证了普查质量。对每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进行细化,组织专人严格收表、审表,对全部调查表逐一进行逻辑审核、快速汇总、抄录编码,切实保证了普查的进度和质量。
篇10
二,强化部门统计管理,扩大统计发展空间。认真贯彻执行《*市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大力推进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程。一是要认真落实《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标准》。按照《*市部门统计工作规范化标准(试行)》(集政发[20*]18号)的要求,抽调人力逐个部门抓好落实,充分发挥《标准》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二是要加强部门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执行定期走访和统计工作巡查制度,加强与部门统计工作的交流与沟通,指导和监督部门各认真履行统计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标准和方法制度,科学采集相关数据,畅通数据报送渠道,夯实统计工作基础。要加强对部门统计调查工作的指导与协调,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调查和重复调查,帮助制定完善的统计调查项目指标体系、科学的调查方式方法和规范的统计标准,使部门统计调查数据真正成为政府统计数据资料的重要补充。三是要规范统计资料的管理与公布。要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全市主要数据报送程序”的规定,健全和完善统计资料管理制度,规范统计数据提供和公布程序。在搞好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的审定、提供和公布的同时,指导并监督各乡(镇)、各部门依照法定程序收集、整理、提供和公布统计资料,有效防止数出多门或一门多数,确保全市各项统计数据特别是重要指标数据的标准一致、口径一致。依法纠正和查处擅自使用未公开的统计数据资料的不法行为。
三、强化统计服务职能,巩固统计发展地位。牢固树立各级党政领导的决策延伸到哪里,统计工作就跟踪监测到哪里;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统计工作就跟踪服务到哪里的理念,充分发挥统计信息资源优势,尽其所能为党政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多领域、深层次的统计服务。一是要创新思维,积极拓宽统计调查的新领域和新方法。要多动脑筋,在国家现行制度以外创新一些国家和省里没有,地方经济发展和领导又急需的各种调查,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创新统计调查内容,更好地为各级党委政府管理社会经济提供服务。重点抓好新农村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工业提速增效、资源能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业、民营经济腾飞等重大问题的专题调查、研究和分析;结合和谐社会建设、民生问题做好统计监测,力争多出精品,努力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统计咨询意见和建议。二是要进一步深化社会经济运行监测。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充分利用多行业、多领域丰富的统计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对经济发展的趋势做出准确判断和预测,把握重大经济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更好地发挥统计的预警预测、分析评价和信息咨询作用。三是要搞好统计信息的整理与。坚持快、精、准的原则,以局《*统计信息》、政府办《*动态》、市委办《*信息》为载体,及时收集和提供短而快的经济社会信息。要定期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政府网站向社会国民经济运行态势。要加强统计信息网、农调网建设,使其成为统计信息的重要窗口。四是要做好规模企业的认定工作。作为规模企业统计主管部门,市统计局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与规模企业培育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严格按照省局的有关规定,加强企业统计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及时将达到规模标准的企业纳入统计范围,为扩大我市经济总量、推动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四、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提升统计发展水平。要坚持不懈地按照省局《县级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把好源头数据质量关,维护政府公信力。一是要牢固树立数据质量意识。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计工作全局,以对政府、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自觉履行《统计法》赋予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的职责,坚持依法统计,严格遵守统计职业道德,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统计工作任务。二是要进一步做好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局统计方法制度,全面理解和掌握统计范围、行业分类、指标解释和统计标准,科学采集相关数据,规范使用相关指数、系数和核算方法,搞好综合核算和专业统计数据间的衔接,推进专业统计与GDP核算制度方法的协调,着力提高GDP核算数据与专业统计数据的匹配性,增强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着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域外资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专业统计工作,做到基层表齐全、结构优良、趋势合理。三是要加大数据的审核力度。要严格执行“三审”、“三对照”制度,重点抓好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等重要数据的质量监控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查询,防止出现趋势性差错。四是要加强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要搞好与编办、民政、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和协作,适时对名录库进行更新和维护。要按照“AAA”级单位标准加强台帐建设和档案管理。实现台帐和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五、强化统计法制建设,增强统计发展动力。要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维护统计工作的严肃性、有效性和权威性。一是要抓好统计普法工作。按照“五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普法宣传日等多种形式和大型普查之机,广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大造舆论,扩大影响,努力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增强调查对象和社会各界的法律意识。二是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作为执法检查机关,要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认真按照《统计法》的要求,分期分批对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执行《统计法》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对典型案例要实施经济处罚或媒体暴光,推进依法统计,进一步提高统计的权威性。三是认真抓好统计巡查工作。严格按照统计工作巡查制度的规定,制定巡查工作计划,重点巡查乡镇和部门统计建设工作,全面掌握乡镇和部门统计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发挥统计行政主管机关的职能作用,推进部门统计与政府统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