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金融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商业金融;资源型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F810
一、问题的提出
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体。财政制度是政府行为的代表,也是政府主观意愿的表达,又是政府职能的表现形式,是实现公平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金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由金融业内部个别子系统危机扩散到金融整个系统,进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至金融系统之外的实体经济,最终引起更大范围经济危机的现实提醒着人类,金融经济化、金融全球化势不可挡。“无效或者低效的经济就是无效或低效的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果,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实际是不合理的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果。” ①金融要素渐渐成为经济效率的提供者和裁判员。资源型经济的转型,不仅需要财政制度提供公平环境,更需要金融资源提供效率因素。
二、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理论与实践
本部分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传统意义上的财政金融协调,是集中于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二者具有不同的调控手段和效应,在现实操作中也很难明确区分开来。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指定并且施行的,针对货币运动本身,以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等作为政策目标,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产生作用。而财政政策是由政府决策,是政府意志的直接体现,其调控的对象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以改变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数量和结构,财政政策的实施是从政府收支两个方向来实现的,税收、基金、转移支付和补贴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进而对社会财富进行调节和配置的活动。
从凯恩斯主义的新古典经济学伊始,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对有效性进行了长期的讨论。长期的实践证明,财政政策在抑制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乏力方面比货币政策更能为有效;而对于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货币政策便显现出更大的效果。就像货币主义代表弗里德曼所说:“货币政策是一根绳索,你可以拉它中止通货膨胀,却不能推它以防止衰退。”
从中国的实践来看,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一支独大,货币政策只是作为财政的一种信贷安排,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很差,金融制度建设也极其落后,但是不得不说,就算是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信贷政策依然是金融发挥效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至今,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作为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的成立,金融市场规则、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然而,财政虽然逐渐从经济的参与者变成了经济规则的制定者,但是,财政政策的重要性在特定时期仍然是有效的。比如,1997年有效需求不足诱发的经济增长缓慢与失业严重问题,从最初发现货币政策调节的局限性,到及时启动财政政策作为拉动经济的主力,是协调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践证明。
(二)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用,是西方经济学政府干预行为的理论支撑,也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正如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诺斯所说,“技术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作为更为宽泛概念的金融制度资源,是金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之间的协调性,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决定制度效能的关键要素。
财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以税收制度、转移支付制度和财政补贴相联系的制度总和。财政制度的功能,是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为主,无论是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分配,还是转移支付制度调节中央与地方、区域之间平衡发展,以及专项基金、财政补贴等,都是用某一种特定手段对现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是为缩小区域之间、社会民众之间的贫富差距而服务的,财政制度本身并不会直接增加国民收入的总量,也不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财政直接投资于关系国计民生和基础建设的项目,会创造国民收入,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政府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政府逐渐退出市场领域,运用间接手段调节经济,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可见,财政制度的设立,是为社会提供公平环境的,在效率领域,财政的力量就微乎其微了。
金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因素,已经是被大量理论和实践证明了的客观规律。随着金融发展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以其为指导下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印证了金融已然成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事实。根据金融资源理论的界定,金融资源从层次上划分为货币资源、资本资源、制度资源和金融商品资源。金融机构、金融政策、金融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和金融文化等,都是金融的制度性资源,也称为功能性金融资源。金融制度资源的开发和配置,是为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率服务的制度设计。但是,无论是金融机构的建立和重新配置、金融政策法规的制定,或者是金融市场的完善、金融文化的形成等,都是为保障整个金融系统乃至经济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动力要素的保障。掌握了金融制度资源的配置权,就掌握了整个社会经济增长的引擎,能够获得特殊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因此,金融制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权始终掌握在金融当局或者立法当局的手中。金融制度的建立,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对保证社会公平却无能为力。
人类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仅需要公平机制,也需要效率因素。公平机制为社会稳定服务,效率因素加速经济增长,二者缺一不可。单条腿走路,或者跛行,都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高效运行。而且,金融制度要实现效率,需要财政制度提供社会公平的环境;财政制度要更好地践行公平,亦需要金融保证经济运行的效率。
三、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效应功能区
任何资源都有相对独立的效应功能区,“作为金融资源系统的动态控制来讲,具有一定的宏观效应,所以它的出台过程或出台后的实施均会对我们的控制对象产生特定的效应,这种政策效应的辐射功能必然将其作用对象以及与该作用对象附有相关性的相关事物,聚于自身功能的作用范围。” ②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也有其独立的效应功能区。
(一)金融与财政协调效应功能区的要素
“效应功能区是指具有社会功能的各种社会资源开发、配置过程和开发、配置结果的效应功能动力学区间。是具有资源属性的社会要素在特定的初始条件下,其动态作用在实现预设目标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正负效应功能区间。这种动态作用的时间和空间系列组成的多维空间就是社会资源的效应功能区。”②效应功能区的划分,由初始条件、宏观调控目标、过程控制和选择对策等组成。
1.初始条件
自然资源的开发配置状态,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要素,也是财政金融协调初始条件的基础要素。而经济系统初始的开发配置状态,是财政金融协调的原始动力,社会系统中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等的客观配置状态,会对资源型经济转型产生重要的影响,也是金融与财政协调配置的重要初始要件。
2.目标设定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配置,首先是制度变迁的客观要求,也是制度本身效率提升的内生动力。无论是财政或是金融,都是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因此,无论是子系统自身效率的提升,或是二者协调配置的目标,都不仅仅是为实现自身的微观效率,更为关键的是提升整个经济系统的效率。人类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切社会系统要素的合理配置最终体现为人类生存质量和福利水平的整体提高,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也在于此。因此,金融与财政的协调配置,不仅是自身系统效率的要求,更应将社会经济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3.过程控制
从初始条件,到既定目标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金融与财政制度的协调配置同样需要三个层面的过程控制。首先,是金融制度要素与财政制度要素间的协调控制过程,包括金融制度、财政制度与货币资源、资本资源等之间的协调控制,还包括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本身的协调控制;其次,是二者与经济系统的协调控制过程,其中,一是目标的控制,二是过程的控制;最后,金融与财政制度的协调配置与社会系统资源的开发配置协调控制过程。但是,“依赖于特定初始条件确立的发展目标有时候可能出现‘虚化’现象,真正能够保证实现目标的实在性,在于执行过程的保证程度与保护措施。”②
4.对策选择
对策的优化选择,是实现既定目标的保证。对策的选择依据,依然是客观的社会经济条件:历史的沉淀、横向要素功能传导与逆转等。其中,对策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复杂的初始条件和目标的动态性的认识和把握。突发性的混沌因素,相比人类可预知与可控制的要素,更可能决定和改变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向和变化。因此,对策选择的动态性,是保证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本文动态性原则的具体体现。金融与财政协调的最终效果,也取决于对制度变迁与动态性策略的把握程度。
总之,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是在给定的初始条件,即当前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等现有开发配置与相互作用的动态关联状态下,通过设定具体的社会、经济目标以及自组织系统目标,对制度实施的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与保护下政策的安排与配置过程。
(二)金融与财政协调效应功能区的传导机制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效应功能区,是以系统科学基本理论、混沌理论为基础,以过程控制为核心,研究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性与社会经济目标之间的动态关联性,这种作用力,表现为横向和纵向的动力学状态。
1.纵向动力学状态
金融与财政制度对直接过程和目标的效应功能传导与逆转的动力学系统,称为线性效应功能区。在此功能区内,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效应功能,首先表现为一个与金融制度、财政制度的既定状态以及增量状态的过程,其次表现为二者直接目标的实现。
2.横向动力学状态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对其他金融系统要素、财政系统要素的影响,以及对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运动过程和目标的效应功能传导与逆转的动力学系统,称为发散性效应功能区。任何制度的开发,都会对其他与之相关的要素甚至其他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对金融系统内部其他要素的配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其他要素的开发与配置等。而这种作用,对线性效应的两种情况产生类似的效果。共同组成了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效应功能的发散性区间。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效应功能区,是以二者的线区为主,发散区为辅,以二者的协调配合为手段,以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的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效用功能的动态区间。
值得强调的是,制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同样具有互补或者互斥的状态,即有正效应与负效应之分。正效应的体现,是在既提高自身效用功能的同时,又提升其他相关要素的效用功能,进而最终推动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整体效用功能,达到制度开发与配置的终极目标。负的效用功能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则只针对正的效用功能。
四、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着力点:商业金融
本部分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金融资源的层次
商业金融是与市场经济密切结合的金融系统内在要素,是资金活动的主要媒介与场所,也是直接参与市场经济竞争规则的微观主体。按照金融资源理论的划分,金融资源从纵向上分为货币资源、资本资源、制度资源和金融商品(工具)资源。货币资源是贮存于经济生活和再生产过程的货币总量,是货币化的社会资本,也是最基础的金融资源。“由于以实体的社会财富为基础的货币资源具有量的累积或功能累积的特殊性,所以它对所有层次的金融资源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其他金融资源的开发与配置,都必须建立在货币资源量的累积和功能累积的基础之上。”②货币资源形成后,一部分在当期执行着交换媒介的基本职能,作为一般的金融工具被“消费”掉,退出了流通领域。而另外一部分货币资源虽然以货币形态存在,但是却始终以量的积累形式贮存,变成后期开发的基础性金融资源。最后一部分则通过其他方式转化为资本资源。资本资源是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货币资源,是为满足生产和流通而存在的再生性金融资源,通过与劳动力和劳动资源等的结合,投资于社会经济的某个领域,发挥了创造新价值的功能,这也是资本增值性的本质要求。
金融制度资源也被称为金融功能性资源,是包括金融机构、金融政策、金融法律法规、金融市场和金融文化在内的制度性要素。其中,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等是承载金融货币资源和资本资源的主要载体。金融制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决定着金融资源整体的效率,金融制度资源的稀缺性,是制度供给本身相关约束条件的结果,如制度决策者的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科技的驾驭能力、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能,都是金融制度资源开发的约束条件。金融商品(工具)资源,是金融资源开发的“产品”,有传统金融商品与金融衍生品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交易中体现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各种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等。后者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核心,也是推动全球金融体系变化,对国际金融活动与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创造。需要指出的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与不断发展,客观上加速了资金的运行速度,但是其虚拟性却也为金融领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风险,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便是极好的佐证。金融商品(工具)资源具有双重属性,“当它们的存在是发挥社会财富的开发、配置功能的时候,是金融资源;当它们的存在只是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的时候,只能是一般的金融商品,已经失去了他们原有的资源属性——此时它和一般的消费品没有两样。”②
货币资源是金融资源的基础领域,资本资源是金融资源的延伸领域,金融商品(工具)资源是金融资源的派生领域,而金融制度资源是金融资源的特殊领域。
(二)商业金融的功能定位
本文所讲的商业金融,是以货币资源和资本资源为媒介,以商业金融机构为载体的金融资源的开发与配置。资本资源的开发主体之一便是商业银行,而资本资源开发过度也大多是商业银行派生存款创造功能过度使用的结果。与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确定一样,商业银行的派生存款功能也一定有某种客观规则,即由特定时期社会经济条件的客观需求所决定。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很难明确区分货币资源与资本资源的界限,二者的特定情况下会相互影响与相互转化,也都与商业银行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资源型经济的转型,货币资源和资本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是必要的手段,而这两者最终都要通过商业金融对经济系统产生作用。资本的效率,体现了企业的效率,也体现了经济的效率。商业金融对货币资源与资本资源的合理运用,最终会体现为经济系统的效率要素。无论是利率政策、信贷政策,还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法规,最终必须通过商业金融才能传导于实体经济,提升经济效率。而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的协调,必须要有统一的着力点,才能最终使各自作用力形成合力,实现最大的功效,商业金融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财政制度和金融制度的建立都有各自的行为边界,财政通过对商业金融提供奖惩和鼓励机制,利用商业金融内在逐利的本质属性,实现财政对公平机制的需求。金融资源是可以通过自身资源的配置进而配置其他一切资源的特殊资源,通过金融制度资源的开发与配置,利用商业金融的特殊属性来配置其他如人力、信息、科技等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使得各种资源流向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有利于经济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最终实现资源型经济的成功转型。
五、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的目标:可持续发展
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的协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目的,是通过重新构建租金分配体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金融制度与财政制度协调目标不谋而合。
对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模式的讨论可见,人为再造经济发展模式(以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为例)相比自然演进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例)用了更短的时间实现经济的飞速增长,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便是政府的干预。金融发展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是政府干预的理论支撑。然而,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发展后期经济危机的频发,归根结底,是社会资源配置不协调所导致的经济发展畸形的后果。
金融资源理论主张政府的适度干预,他认为,政府的适度干预,可以矫正或控制社会资源配置中的效应功能逆转问题,进而实现社会资源效应功能的相互提升。政府干预的方式,有直接的行政指令,也可以利用政策引导方式将政策传导于实体经济,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在这当中,离不开财政制度,更离不开金融制度。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各经济要素的协调配合,而运行的效率,取决于各要素配合的协调程度。这里所说的经济要素包括:劳动力(人力资源)、劳动对象(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劳动手段(技术资源)和将三者联系起来的各种制度资源。利用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各自的功能优势,实现功能的强化与互补,弱化效用功能的逆转。对财富存量与增量的调节,是财政制度与金融制度的本质属性,而由此形成的租金分配体系,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不仅能够降低由产业结构的固化堆积最终演化为经济危机的风险概率,而且可以阻止资源型经济恶化走入“资源诅咒”陷阱的发生,更为重要的是对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能够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理念,并不是某种存置的状态。因此,财政金融协调的过程,也必然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时刻围绕可持续发展不同阶段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当期发挥良性作用的金融制度是前期金融资源(金融制度)重新开发和配置的延伸结果,只要这一制度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适应的,它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次被作为金融资源来重新开发和配置;只有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的金融制度或它本身的某些变态要素才是需要摒弃后重新开发和配置的内容——这时候的金融制度才可能复归它金融资源的自然属性。”②与此相类似,财政制度的开发与调整,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二者的开发与配置,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终究目标。
注释:
①白钦先.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百年金融变迁与金融理论创新的探索[D].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2004.
②崔满红.金融资源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崔满红.金融资源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白钦先.从传统金融观到现代金融观的变迁——百年金融变迁与金融理论创新的探索[D].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2004.
篇2
我们必须承认,我国财政金融行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并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财政金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风险,影响其发展水平和效果,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财政金融运行规划不完善,尚存较大的完善余地
财政金融领域的顺利运行需要较为切实的运行规划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然而,很多地方的财政金融运行规划仍然存在许多不利之处,影响了财政金融的发展步伐,无法与社会经济发展潮流接轨。比如,不同领域的财政金融规划在内容上雷同之处较多,没有体现出特色优势,显得软弱无力。这样,财政金融部门的职能没有彻底全面的发挥出来,使自身的运营规划缺乏可操作性,影响规划目标的实现。
(二)财政支付转移制度存在纰漏,调整力度仍然不大
在当前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需要借助全面科学的财政支付转移机制才能提供应有的保障。然而,很多财政支付转移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切实际的名目,而财政部门不愿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彻查这些不当名目。最终,金融部门都会按照相应的名目进行资金移转,往往会引出很多违法犯罪行为,使社会经济发展步伐严重受阻。
(三)财政金融与公共服务失衡,不利于自身发展效果
财政金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关键性地位,但是,其发展也不能与社会其他领域互相孤立,否则各个领域或行业发展会处于失衡状态。当今,我国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领域的资金投放力度仍然不是很大,重视程度有所提高,需要的资金到位率也不是很明显。因此,政府的对外形象受损,公共服务能力也备受质疑。
(四)地方保护主义仍然盛行,地域之间缺乏互惠
财政金融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着不言自明的作用。然而,财政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非常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这样,很多地域间的财政金融协调发展互惠行为少之又少。最终,不仅耽误了新气息进入地域财政金融领域,而且使当地的财政金融的发展眼光越来越狭隘,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对我国整体财政金融发展水平造成较大的冲击。
二、化解财政金融潜在风险的原则及理念
良好的财政金融环境是财政金融行业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潜在竞争力。因此,风险化解工作需要及时展开,否则会贻误财政金融的发展时机。当然,我们在化解潜在风险之前,不能怀揣盲目心理,而是要结合财政金融发展现状,捋顺一些科学先进的原则或理念,更好的指导风险化解工作。
(一)科学确立指导思想
财政金融的发展是社会普遍关注分问题,因此,其在化解潜在风险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运用科学的指导思想提供智力支撑。这就要求,财政金融发展要与我国的改革开放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先进思想理论紧密联系起来,用这些科学理论指导财政金融的运转实践,使财政金融具备科学的指导,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力。
(二)客观制定预期目标
财政金融的发展不能埋头苦干,而是要设定一个预期目标,并在完成这一个目标后,完成下一项目标,确保目标方面的“各个击破”。因此,化解财政金融的潜在风险,不应过多的喊口号,而是更多的看实际,否则,财政金融的运行环境会遭到严重破坏。当然,这些目标的制定要科学客观,不能与财政金融发展现状严重脱轨,而是要在综合考虑社会发展背景、经济形势、自身成果等因素的基础上来实现科学制定。
(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
化解各种潜在风险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因此,财政金融工作必须打破陈规,重新审视地域发展实际,在对客观状况全面了解和掌握的状态下,把握住时展的脉搏,积极推行与时俱进的精神,在风险化解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踏踏实实做好创新工作,以便在财政金融建设中做好文章。最终,在财政金融领域实现有效疏导、顺畅管理、稳步运营,为促进自身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化解财政金融行业潜在风险的有效策略
面对财政金融行业存在的潜在风险,我们必须及时进行理性分析,并落实好应当遵循的严重或理念,使风险化解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并确保化解效果,使财政金融行业实现稳定长远的发展。
(一)完善财政金融运行规划,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财政金融的大力发展,需要财政金融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注意潜在风险的存在及存在形式。这样,很多不利之处在日常工作中就会得到非常明显的体现。比如,很多领域的财政金融规划未能在内容上彰显属于自己的特色,反而处于普普通通的状态,这就要求财政金融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做好思想工作,从而保障财政金融的各种风险被及时察觉发现,并保证被瓦解在最为基本的环节,使规划内容更加科学根据可行而又步伐特色。
(二)构建科学的财政支付转移机制,增幅调整力度
财政金融为社会各个领域都提供着非常有力的保障。因此,财政金融领域要及时建立起一系列科学可行的财政支付转移机制,并在财政与金融领域实现协同操作,使操作流程更加方便快捷。当然,针对一些不切实际的支付名目,财政部门要及时进行调查,使支付信息更加客观真实,确保资金不被人为的浪费或贪占;同时,金融系统如果针对不当名目发现一些问题,也要及时与财政部门进行沟通,与财政部门共同杜绝不法行为的出现。
(三)财政金融与公共服务互相借力,确保自身发展效果
财政金融部门也要在社会责任承担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样,其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才能日益牢固。因此,财政金融领域要与政府实现意见观念的交换,通过政府行为使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所需资金的能够及时到位。这样,财政金融行业的地位得到有效巩固,其社会责任也实现及时承担,当地政府的公共形象也会得到认同和巩固,从而有效消除公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能力的质疑。
(四)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增强地域之间的互惠意识
首先,地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财政金融工作。因此,财政金融行业的发展要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增强与周边地域财政金融领域的协作意识。这样,很多崭新的工作信息、科学的工作观念、合理的工作模式都会得到借鉴和发扬。这样,在互惠意识上得到提升,就为互惠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财政金融部门要切实拿出互惠行为,要以协作意识为指导,积极的放宽眼光,打破狭隘的思想意识,与周边地域实现财政金融领域的协作与互惠,从而将互惠口号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最终,地域经济中的财政金融行业会实现飞跃发展。
四、结束语
篇3
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指导。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加强政策指导和监管约束,倡导绿色财政金融理念,健全绿色财政金融运行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建立符合国情的绿色投融资机制、绿色财税、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制度等,为发展绿色财政金融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体系。
国家财政已开始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强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责分工。加强了对资源的征税力度,不断完善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财政部会同发改委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升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50%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30%以上的省级园区将实施循环化改造。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宣布将通过补贴等方式,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并与环保部、银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通知》等文件,加强宏观信贷政策指导,积极发展“绿色信贷”。
截至2011年底,国内已有13家规模较大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了绿色信贷规范文件,全国19家主要银行“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增速比全部贷款平均增速低3.3个百分点。
加快绿色财政金融体系建设。要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长效的财政金融制度保障。在包括财税、银行、证券、保险在内的整个体系中,综合运用政府采购、税收、货币、信贷、债券、利率、汇率等工具和杠杆,构建调节经济运行、调控产业布局、引导合理消费、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体系。
要建立环保财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关于环保的财政横向和纵向转移支付力度,通过《环保法》确定一定时期内环保财政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以及增长幅度,从而得以改善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补偿运行机制需要将法制建设、财政扶持、税收调节和保障措施等系统化,推进《生态补偿法》的制定,完善并建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制度纵向化、“环境财政”等制度,构建完备的生态补偿评估、考核、监督管理体系。
应完善绿色产品政府采购制度,逐步拓宽绿色产品政府采购的范围,加快对绿色产品政府采购的立法进程,同时也要完善对环保产品的认证。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参与金融机构是商业银行,因此,应以“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的落实抓手和突破口。要健全绿色金融的运行机制,坚定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限制“两高一剩”的信贷投放;要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政策支持,加快研究出台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加快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化进程,为发展绿色金融创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要将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信贷政策、信贷管理流程、信贷文化之中,建立包括项目评审、产品设计、风险管控、激励约束、信息披露在内的绿色信贷机制,把企业环保情况作为信贷营销调查、审批的重要内容。
深化绿色财税金融业务创新。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等。适时开征生态税即环境保护税,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征收相应数量的税收。如将对二氧化硫、水资源的收费纳入生态税的征税范围可以加强对污染行为的调节和限制。目前理论界对生态税的呼吁声越来越高,开征生态税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对现行与环保相关的间接税种的调整和完善也是十分必要的。如对消费税而言还应该扩大其征税范围将更多的资源纳入范围以加强其环保功能。
参考国际绿色金融的经验,在充分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内涵与经济发展转型方向的基础上,开发绿色理财、绿色担保、绿色信托、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探索发展碳资产证券化、碳交易CDS、排污权交易和生态补偿等结构性金融工具,创新绿色金融的直接和间接融资工具,推动绿色经济发展。
发挥征信的激励约束作用。近几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与环保部先后联合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还与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关于中小企业环保信息联网政策,将六万八千家企业环境信息纳入到银行征信系统。2007年,中国银监会又发文,要求违法严重的企业提供贷款,2008年以来,环保部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了数万条的企业环保违法信息,并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查询服务,不少银行对违法企业采取停贷等措施。此外,环境保护部和中国银监会新建首个环保经济部门信息,环保部还与国际金融机构合作,研究了63个行业的环保情况,引导商业银行、投资机构加强投资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这些举措的出台和具体实施,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生态文明,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因此要定期对有融资余额的公司客户展开环保检查,对客户环保信息进行动态管理,按照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将客户
篇4
[关键词]金融业;财务监管;财政金融风险
引言: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元素,在我国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金融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金融资本有着强烈的利益性,还有市场交易的信息没有相应的对称性和道德风险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金融行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敏感的而且十分脆弱的行业。金融行业的推动作用不能良好的利用,就会产生一定的金融风险,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财务监管在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金融财务监管的程度直接决定财政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阐述。
一、金融风险的财务成因
(一)财务控制意识不强
财务是企业资金流动的控制中心,利用财务控制可以有效的避免或是化解一定的财政金融风险。但是实际调查发现,一些金融机构管理工作的重点就是相对应的业务,对于财务控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金融机构的财务控制作用也有没充分的展现,不能发挥财务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和监控作用。例如: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时没有固定的手续和程序遵循,法律法规资料准备的并不充足,以报代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同时还管贷不管收,金融机构的资金在短时间很难回收,使得金融机构存有的呆账、滞账越来越多,不良资产的积累也急剧的增加,这些因素都加重了金融机构承担的财政金融风险[1]。
(二)虚假财政信息掩盖金融风险
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财务部门可以依据相应的资料和相关信息直接的表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深入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潜在的风险,并且以此内容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保证企业长久、持续、稳定发展。但是如果不能够保证财会工作的真实性,那么对于企业的决策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会为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目前,许多金融企业和机构财务核算信息都带有一定的虚假性,例如:所有者权利与利益虚置,拥有的资本金也不真实,金融企业存在帐外经营的现象,设立一定的账外账。财务会计很多科目混淆不清,账目、账款不真实。财务会计核算信息的虚假性虽然能够保证企业当前的经济利益,但是却使得企业长远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对国家和社会整体的利益造成损害。
(三)财务监控水平滞后
财务控制水平落后,不能够满足现阶段金融业务对于金融财务监管的需求,不能有效的避免和消除财政金融风险。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断的对外开放,前沿的金融理念和新型的金融业务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然也增加了许多的金融风险。目前金融财务工作主要包含的内容就是日常账目的记载,核算账目,制定会计核算信息报表等,对于吸收新的知识和理念,对于提升金融财务工作水平没有给予重视。金融企业或机构的财会人员的理财思想太过于老旧,仍是停留在“增加收入,节省开资”的层面上,对于资金管理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对于金融财务需要迫切解决的资源合理化配置、资产重组、减轻债务负担等问题,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这样必然不能够从容的面对和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四)财会人员的不良操作带来的财政金融风险
财务是企业资金流动的控制中心,受到企业财务管理建设不健全,管理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包括一些利益熏心的财会人员应用不法手段为自身谋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例如金融机构经常出现的贪污、私自挪用公款等现象,给金融机构和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直接表明金融财务监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2]。
二、加强金融财务监管,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对策
为了避免了有效的降低金融风险,我国金融机构必须要对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改变,不断的提升现代化理财意识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控制能力,将金融财务监督工作的作用全面的发挥出来。
(一)提高对于金融财务监管的重视
金融行业是一种新兴的行业,同时也是风险很高的行业。财政部门是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部门,同时还承担着所有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首先要注重思想上的转变,需要不断的提高对于金融财务监管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并且切实的做好这一工作,从而进一步的提升对于我国金融机构的财务管理力度,对金融机构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对于一切的金融风险都能够有效的预防,极力的避免泡沫经济现象出现,保障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使得国际的经济利益、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不会受到任何的损害,使得国民经济长久、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提升金融企业财务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金融企业可以说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以前很难碰到的。而这些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就取决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的决定金融财务监管的质量。金融企业的财务监管人员不仅仅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能够拥有现代化的金融财务监管知识,同时还能够对金融财务监管进行全面的分析和预测。最为重要的是金融企业的财务监管人员还需要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只有这样工作人员才能够明确自身所拥有的权利,并且正确的对待自己的权利,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双眼,作出滥用私权,违法乱纪的事情。但是金融企业财务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所以需要不断的提升金融财务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3]。
(三)建立财务内控体系
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是管理内容,第二方面是操作内容。管理内容的确定应当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从而设置与法律法规相对应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要以金融企业实际的业务情况为基准点,从改变金融企业经营方式的角度出发,对金融企业财务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提出更多的要求。操作内容的确定要立足于金融企业经营所具有的特点,落实包括整个会计体系和任何岗位操作的规范性流程,同时还要落实责任制度,可以通过在各个环节内部设立相互制约的职能岗位,从而进行全面的财务内部控制和监管。
(四)建立财务预警分析体系
财务预警体系能够全面的、及时的了解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实际财务状况,其中包括:金融企业的企业结构、业务内容、宏观经济实际状况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等。对于金融企业来说,财务预警分析主要表现在企业资产与企业债务的比例和财务现状分析上。我国金融企业最为常用的管理企业资产与企业债务比例的指标有以下内容:企业资本的充足率、金融企业业务中的存款、贷款比例,同时还包括金融企业的中长期贷款比例等。金融企业财务分析的立足点是企业的清偿能力,企业能够获得的收益和企业所具有的管理效率,还需要不断的落实金融企业财务监管部门的职责,明确责任所在,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监管上可能存在的缺失。
结语:金融行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于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如果金融行业的金融财务监管力度不足,那么金融行业所具有的作用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就会积聚越来越多的金融风险,最终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断的加强金融财务监管水平,不断的提升对于提高对于金融财务监管的重视程度,提升金融企业财务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财务内控体系、财务预警分析体系,才能不断加强金融财务监管。
作者:赵丰年
参考文献
[1]张晓朴,卢钊.金融监管体制选择:国际比较、良好原则与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第9期
篇5
[关键词] 县级财政 新型县域金融体系 县级财政金融联动 县域经济
近年来,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发展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则是其中之一。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上看,缺少金融信贷支持是主要的因素并因此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隐藏在资金缺乏问题背后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却是县级财政发展的乏力和滞后。这种情况阻止了县级财政与金融的联动,影响了资金的积聚效应,造成了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匮乏。因此,探讨县级财政和金融之间的联动机制,对于加强和改善县域经济的宏观调控过程,挖掘、撬动县内外资金,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要求实施县级财政金融联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缺少吸引金融信贷的经济增长点,需要运用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发挥作用
除东部沿海地区少数县及县级市外,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仍是典型的农业经济,产业化程度低、效益差;县域工业规模和比重较小,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小,工业的主体以县属中小企业居多,管理粗放、信用差。面对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金融机构在信贷问题上表现出比较审慎的态度,致使一些工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和龙头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贻误了发展时机。作为县级财政,应根据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实施财政扶持,增强企业信用水平,消除金融机构对县域金融服务所持“风险大、收益低”的成见,吸引信贷支持。
2.国家金融改革向纵深化发展,导致县域金融服务萎缩,需要运用财政手段进行扶持和强化
从1998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加大了机构改革力度,纷纷撤并基层网点,导致县域金融机构数量大幅度减少;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上收审贷权,资金集中向大中型企业和城市倾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金向县域经济投放。农业发展银行则功能单一,主要执行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对诸如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农业高风险投资项目支持甚少。农村信用社又面临规模小、效益差等问题,无法提供正常信贷服务。邮政储蓄只存不贷,资金全部上解,加剧了县域资金的紧张局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无法通过正式金融安排满足资金需求,只好求助于以民间借贷为主的非正式金融安排。同时,县域金融部门创新能力不足,固守传统的业务领域,不适应县域经济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实际。这就要求县级政府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尤其是运用财政手段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为各种金融机构在县域增设网点、不断创新金融业务创造条件,调动他们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3.大多数县级财政拮据,难以发挥财政的投融资功能,造成财政“缺位”,迫切需要金融支持
目前,大多数县级财政收入过分地依赖于农业税收入和非税收入,造成财源结构单一。随着未来逐步取消农业税等一系列农民减负政策的实施,县级财政的状况将不容乐观。另外,现行财政体制中由于分税改革引起的财权与事权不一致、上级政府层层挤压县级财政等一系列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县级财政的困难。如此差的财政状况导致事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县级政府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县属重点工业项目等领域倾斜的资金寥寥无几,无法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财政“缺位”现象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信贷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二、县级财政金融联动的基本思路和着力点
围绕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充分考虑县级财政和县域金融体系建设的现状,欲使财政金融两个手段相互促进、合力联动,应遵循以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发展为主,财政扶持政策推动为辅,实现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以少拨多、以小博大”的基本思路,切实有效地挖掘、撬动县内外资金,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而循环的起点须是财政先行,通过财政贴息、担保、税收优惠、专项资金配套等“输血”机制,激活县域金融体系的“造血”功能,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流,从而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壮大县级财政。着力点应选在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财情,推动新型县域金融体系的构建
(1)配合当地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制,培植农村金融主力军。根据国家为农村信用社改革确定的“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原则,切实加快县级农村信用社改革。对进行县联社一级法人试点工作的地方,县级政府可酌情采用税收优惠和减免规费来减轻其经营成本,扩大资产规模,完善服务设施,增强抗风险能力。对信用社进行增资扩股或实行股份制银行试点的地方,县财政可拿出一部分资金与辖区内民营资本同时入股,壮大信用社实力,改善信用社资产质量。针对信用社历史包袱沉重的现状,可制定财政扶持政策,妥善处理好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使其在短时间内轻装上阵,承担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
(2)创造条件,吸引活力大、又适宜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点经营。采取适当财政扶持政策,帮助股份制商业银行减轻营业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在条件具备时,可组建县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这种机构可由县级财政和国有商业银行、政策银行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牵头,农村信用社、企业,以及个人等均可出资,采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风险自担、自我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主要服务于县域工商企业,增强银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3)制定相应财政扶持政策,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县域的分支机构排忧解难,最大限度地争取金融信贷支持。县级政府要帮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清理大量积淀的不良贷款,在制定涉及银行贷款企业的改革改制方案时,理顺企业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严禁企业逃避银行债务行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财政扶持的担保公司为企业债务提供信用担保,调动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4)多途径培植其他金融机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选择符合条件的规模企业,成立财务公司,发挥自身融集资金的能力。发挥银行机构、行业协会等对行业内企业经营资信状况熟悉的优势,创立融资租赁公司,开辟企业融资新途径。在民间资本积累较快的地方,探讨民间金融的实现形式。另外,鼓励保险公司积极从事农业保险业务,证券期货公司提供期货、期权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风险管理和控制手段。县级财政在这些金融机构创建和运营过程中,可视具体情况通过税收优惠、减免规费、财政资金入股资助等措施进行扶持,帮助这些机构尽快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2.借财生势,增强县域企业和居民金融借贷信用水平
县级财政应在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方面做大量工作,解决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差、信用贷款担保难的问题。可建立财政资金专户或由财政资金牵头、企业自愿入股的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的担保中心和担保公司,着力改善中小企业金融信贷环境。对于农村产业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县财政可联合农业发展银行的县级分支机构、农村信用联社,共同发起设立农业产业化信用贷款担保服务中心,专门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寻求金融信贷支持。探讨建立县级信用贷款再担保公司,为县域内乡镇村和行业信用贷款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服务,促进县域信用贷款担保机构体系的健康发展。县域中小企业和农村“种、养、加”大户信用水平的提高,必将促进县域金融生态建设,吸引县域金融机构信用贷款的注意力,最终形成县域经济发展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
3.依靠金融支持,着力解决财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缺位”问题
依靠新型县域金融体系所带来的充裕的资金流,县级财政可以及早调整支出结构,通过择机退出一些可由社会解决的公共支出领域,有效解决重点公共基础设施和经济结构调整投入不足的现状,实现县级财政向能源、交通、农业等非竞争性政府投资支出领域的倾斜,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县级财政金融联动的配套工作
可以看出,实施县级财政金融联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将涉及到政府、金融业和社会各个层面,需要做大量工作,实施上下配合和社会整体推动。
1.在政府层面,应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县域财力建设,为实施财政金融联动创造前提条件
实施县级财政金融联动,首先要求财政具备一定实力。为此,县级政府应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加快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撤并职能交叉、运行低效部门和层次,减少财政工资拨款人员;通过推动财政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探索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城镇社区建设的运行模式,通过吸收民营资本参与投资和经营,减轻财政支出负担,努力实现财政赢余。同时,加大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培植特色经济,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加县级财政收入。国家财政部门也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税收体系。应按照财权与事权相一致的原则,充实县域财源。
2.在金融业层面,应调整和优化金融布局,建立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提高财政金融联动的效力
应针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所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按照由金融需求决定金融供给的原则,着眼于资金回流县域尤其是农村,进行一系列的农村金融供给结构调整。中央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应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允许各种投资主体投资县域金融产业,鼓励和引导各种成分、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力度,消除目前县域金融服务逐步弱化的现象,尤其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业务萎缩的问题,增加县域证券、租赁、信托、担保、农业保险等服务,形成有利于县域金融机构发展的有效机制。
3.在社会层面,应侧重县域企业和农村信用建设,降低财政金融风险,促进财政金融联动的良性循环。由于财政为企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扶持,承受了担保贷款替代偿付、配套资金损失、收入减少等风险,同时,信贷金融机构也面临贷款对象的违约风险,这将使财政金融联动失去赖以持续的安全基础。因此,对县域企业和农村信用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进行信用教育和征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农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和农民还贷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福刚,孟宪江. 正确认识县域经济的内涵[N].经济日报,2004-03-30.
[2]王保安.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财政政策[J].求是,2005,(16):39-40.
篇6
刘书琪,东北农业大学,教授。
摘要: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农民在农业市场主体竞争中的地位严重削弱,农民利益得不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然而为化解农民小规模生产和强大的农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减少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降低农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于是农村同类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多种方式自愿组织起来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且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财政金融支持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因此,本文通过调查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财政金融方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金融;黑龙江省
1.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与财政金融支持的发展现状
1.1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资料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由上表可知:黑龙江省对“三农”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财政扶持2010年比2009年增长54.45亿元,对农机合作社的扶持也有所增加,但从惠农财政补贴方面来看, 2010年投入资金有所下降,造成财政扶持力度跟不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的局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得不到有效的财政扶持,即使新农村建设扶持力度增加,也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
1.3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支持现状
目前,黑龙江省政策性金融机构尚未发挥应有作用,只有极少数的金融机构开展专门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网点布局有限,支持能力和意愿都不足;农村合作金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上难以发挥主体作用。
据调查,黑龙江省农委为了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于2009年10月和省农村信用联社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并出台了《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小有成就。
2.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政金融支持中的问题分析研究
2.1政府财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政府财政扶持监管力度不够。有些投机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只经过法律程序挂个合作社的名,合作社内部从不涉及农业生产销售业务,只是为了钻政府扶持政策的空子,获得政府的各种财政补贴和扶持,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资金严重浪费现象,政府应该鼓励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加强监管力度,消除这种“皮包公司。
2)政府扶持缺乏针对性。从政府对这些资金的使用细则和覆盖面来看,其针对性明显得不足。例如:评定农业示范区可获得奖励 X 万元,而这些钱对刚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很重要,需要大量资金来建设完善合作社;而对于那些发展比较成熟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各方面机制都比较健全,具备获得此类扶持金的资质,但是相对于他们可能出现的资金缺口而言意义不是很大,在一定程度上还造成资金浪费,希望政府能够针对发展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出更有力的财政扶持政策,“因地制宜”,根据合作社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
3)惠农补贴力度不够。黑龙江省2010年政府财政支持“三农”发展共投入249亿元,比2009年增加了54.4亿元,其中围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投入资金93.8亿元,支持组建农机合作社325个,支持17个现在农业示范区建设,但是在惠农财政补贴上比2009年低了0.61亿元,为102.2亿元,致使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范围和力度有所减小。
2.2金融机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金融机构信贷资金供给数量不足
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依靠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合社,其中农村信用联合社为主体。虽然农村信用联合社信贷支农资金逐年增加,但是其还是本着“抓小额、控大额”的原则,这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发展阶段急需资金建设存在着很大矛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
2)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缺乏
我省农业保险的经营现状为“三低三高”,即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致使许多商业保险公司均不敢轻易进入农业保险领域。由于农业产业的特殊性,涉农贷款风险相对较大、成本较高,而其风险补偿机制又十分匮乏,贷款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严重影响涉农金融机构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3.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财政金融支持的相关政策建议
3.1明确财政扶持细则,加强财政资金扶持的有效性
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于建设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应适当放宽申请扶持金的条件,但是可以明确资金的使用范围,对于稳定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把资金集中起来进行扶持,或者从这些资金中提取部分建立贷款风险补偿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向银行的贷款提供一定的担保,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有效的需求和帮助。
3.2加强政府财政扶持的监管力度
对于各种财政扶持政府都应该明确其使用情况,对优惠的财政补贴加以使用限定,例如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费用的补贴,农资补贴等。同时政府还要加强财政扶持的审核监管力度,彻底消除钻财政政策空子的“皮包公司”,并对这类合作社做出相应的惩罚,以儆效尤,净化农民换页合作社发展呃社会环境。
3.3加大税收优惠方式,制定多种惠农优惠政策
对于农业补贴我省还应该扩大科教服务补贴,以支持农业科技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网络设施补贴和作物保险补贴,以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减税我省应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降低营业税,减少银行贷款的压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定、健康的发展。
3.4完善金融服务创新制度,加强风险管理
优化金融机构信贷结构,按照监管要求,积极投放涉农贷款,不断创新支农服务方式,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将信贷政策产品化,建立监督机制,督促、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出台相关规定,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实现由单一存贷服务向信贷、咨询、保险、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以业务组合的形式来分散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同时也满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信贷的需求,有效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卫东,政府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以郑州市为例[硕士论文],2009.
[2]李雯,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发展政策研究[硕士论文],2009.
[3]韩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篇7
当前,中国债务金融风险不断上升,而政府的隐性担保机制则是这些风险的制度根源。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政府隐性担保问题凸显,该制度逐步退出已成必然。
事实上,政府隐性担保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通过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两者能够互补,从而有效化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以保障国有经济部门顺利融资,平稳推进经济转型的进程。然而,政府隐性担保作为政府或有负债的重要载体,隐性担保和政府或有负债存在紧密联系。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政府通过提高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得到一个更加体面的“损益表”。从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来看,政府有较大的“正净资产”,政府债务规模不大,全社会整体债务水平也处于警戒线之下。然而,风险并不完全在于中国债务的规模,最大的问题是其背后的结构性风险。
从资产结构看,资源性资产大约占到中国政府总资产的50%,经营性资产占到总资产的39%,行政性资产与财政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均为6%左右。由于出售经营性资产换取现金流需经过较长的时间和较复杂的程序,资源性资产在数量上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原来依靠拍卖土地和批租土地维持财政赤字规模的做法必然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当遭遇外部冲击和国内经济不景气时,很可能会引发短期偿付危机或债务违约。
从负债结构看,政府负债主要包括:1、中央政府的内外债。2、“准国债”,指各政府部门所发行的有财政担保的债券,如政策性金融债等。3、地方政府债务。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能自行发债,所以,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是通过地方信托投资机构在国内外的借款和地方的国有企业以财政为担保的债务。4、以金融不良资产及其转化形式存在的或有负债,主要包括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及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新形式的或有负债。5、养老金、社保欠账等隐性债务。
在负债的构成中,大部分都与政府的隐性担保密切相关。首先,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中央政府为核心,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完整隐性担保体系。政府对企业的支持方式从过去的直接支持转为担保或隐性承诺,这些担保或承诺并未被纳入政府预算收支,但它们却是一种隐性的预算外开支或责任。预算软约束为地方政府提供了隐性担保。
其次,与企业融资项目比较,地方政府的投资项目安全性更高。地方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欠款、挂账和担保产生了巨大的非显性债务。由于各级政府间偿债职责不清、事权界限不明,一旦累计的债务风险超过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势必逐级向上转嫁偿债风险,直接危及中央财政安全。
再次,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影响。企业过度依赖负债融资,而资本金或所有者权益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过低,导致资本结构错配。相关研究显示,中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为62.4%。比其他国家的比重要高30到40个百分点。企业负债率飙升将会导致政府或有负债大幅增加,尤其是国有企业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冲击不可小视。
最后,政府隐性担保体现在对国有部门的金融保护上,上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国有金融对财政的制度替代,建立了对国有经济的金融支持和对国有经济的全方位担保体系。随着国有银行不良资产规模的扩大,其累积的制度性风险越来越接近政府容忍度的边界,政府通过剥离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或注资消除存量风险,使得国有银行财政化承担的或有负债逐步显性化,并呈现金融风险财政化和负债成本上升的趋势。
篇8
生物产业是可持续发展产业,加快生物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大内需,而且对我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加大对生物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促进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财政金融对我国生物产业支持的总体态势
我国生物产业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企业自筹、政府的财政拨款、金融机构贷款、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信用担保等多种形式。我国生物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较弱,无论是政府的财政支持,还是金融机构贷款,规模都不大。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投资额较少,风险投资较弱。
1. 政府的财政支持
生物产业的发展阶段,从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到产品推向市场,再到实现产业化,政府的财政拨款一直是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的资金来源。虽然国家的这些财政资金支持了生物产业的发展,针对生物产业的发展,政府还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但是同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相比,国家在生物产业的投资比较弱。政府对生物产业的财政拨款是有限的,对于生物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来说,算是杯水车薪。有些企业因项目缺少资金支持,加上体制机制方面的因素而破产。
2. 金融支持
生物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不具有规模优势。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制度处于金融抑制当中,由政府主导的金融配置的方向是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被抑制在金融安排之中。金融市场安排具有高度集中性,银行承担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中小企业受到所有制和规模上的歧视。再加上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差,缺少有效的抵押担保等,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取得贷款更难。中小生物企业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一些技术、知识、专利等无形资产,而这些无形资产很难成为银行贷款的抵押物,中小生物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存在着所谓的信贷配给现象。
3. 资本市场
1992年以前,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靠国家的财政投入。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一部分效益好、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生物企业获得了直接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机会,但是与其他产业相比,生物企业的规模比较小,融资能力有限。同时我国资本市场的结构比较单一,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尤其是中小企业板块存在着股权分裂的现象,法人股无法流通,无法使风险投资有效退出。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标准和程序,使得只有业绩突出、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才能上市,在上市标准、监管方式等方面限制了生物产业上市融资。所以,创业板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门槛有待进一步降低,以进一步改善生物企业的融资状况。
4. 风险投资
20世纪90年代,随着风险投资这种投资方式的兴起,我国生物产业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但是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对生物产业的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投资的制度还不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从而限制了生物产业风险投资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风险投资公司,我国还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如风险投资公司的税收负担比较重,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完善等,这些都导致生物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通过风险投资这种方式融资的力度较弱。
二、完善财政金融支持的着力点
1. 完善生物产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也要调整,要增加对生物产业的财政预算,设立专门的生物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的项目,发展科技研发机构,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科技攻关,增加生物产业科技研发的财政预算。
用好财政补贴。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生物企业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加快生物产业的产业化步伐。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也要对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进行贷款,促进生物企业发展。对国家重点支持、鼓励发展的生物产业产品、生物能源、材料等给予相关的税收政策。
2. 积极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创新
建立生物产业金融支持的监测制度,预防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建立对生物产业金融支持的监测制度,将生物企业纳入监测的范围之内。定期对生物企业进行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进行分析,及时分析国际市场的生物产业发展状况,了解生物产业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建立有效的生物产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造相关的数学模型来分析相关指标与生物产业发展及金融系统风险的相关性。为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预防金融风险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要加强金融创新。金融约束下的生物产业融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市场失灵的现象,这就需要政府以“有形的手”进行调节,但是,就金融创新本身来说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相关部门应从金融政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
从生物产业自身来看,首先,企业应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没有良好的信用文化和健康的信用环境,中小企业融资很难顺利开展,针对目前社会信用淡薄的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强信用文化建设;培育生物企业管理者的信用意识,提倡和宣扬信用观念,在‘‘有借有还”的良好信用环境下改善金融机构与生物企业之间的关系。其次,生物企业自身要积极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自身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方式,大力引进适合自己的中高级人才,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科学治理结构。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夯实管理基础,推进管理创新。最为重要的是要建立规范透明、真实反映企业状况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全面准确财务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大力推进自身信用制度建设,切实提高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3.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对生物产业发展的发动机作用
近年来,我国公开资本市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各类企业提供了融资的新机会和新渠道。其中,许多生物企业通过资产置换借“壳”、买“壳”上市等的方式在公开资本市场上进行了有效的融资。自2004年6月中小企业板开设以来,—部分效益好的生物产业企业得到了直接上市筹资的机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从我国资本市场的总体规模上看,与其他产业相比较,生物产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直接上市的几率都是比较低的。另外,国内资本市场与国外相比,结构比较单上市公司股权分裂,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无法上市流通,使公司即使实现公开上市,创投资金也无法退出。目前,深圳中小企业板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只能说是金融创新的一种过渡形式,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多样化的资本市场。
积极发展我国生物产业的内部资本市场,自力更生解决资金问题。所谓内部资本市场,就是由拥有多个经营单位的企业集团总部和各成员企业参加的集团企业内部的资本融通市场。相对于外部资本市场,公司内部资本市场能够更有效地获得相关信息,对于内部的资源配置也具有外部资本市场所不具有的优势。第一,融资成本较低。内部资本市场上的资金需求者和资金提供者之间信息比较透明,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融资成本过高问题。另外,内部资本市场可以避免各种手续费等交易费用,也可以减少由于过多的股东和债权人介入而带来的费用问题。第二,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大大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因此,在我国现在外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生物企业应适当地倾向于投资的多元化,构建多元化的内部资本市场。
篇9
一是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保障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是为提高农民购买农业机械能力,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二是落实好耕地地力补贴政策。县财政将与县农业农村局、县农商行密切配合,县农业农村局负责全县农作物种植农户补贴面积的核实,县财政负责资金的拨付,县农商行负责打卡发放,加快各项审批程序,尽早将补贴发放至农户。三是加快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即时保障我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需求。
二、加大农业农村资金投入,提升农业农村发展动力。
2019年是我县脱贫攻坚最关键的一年,县财政将以脱贫攻坚工作为重点,结合全县的农业农村发展工作,一是加大财政预算资金投入,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强与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加大统筹整合力度,2019年县财政将联合各县级部门计划统筹整合涉农资金x亿元以上,安排其中x亿元用于发展农村产业,x亿元支持农业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搞好贫困村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纳入总体布局的农业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区域做到在投入布局上相对集中不零星摆布,在投入对象上突出重点不遍地开花,地方强化领导,各部门齐抓共建,实现资金优化配置。二是加大财政金融互动力度,全面落实财政支持金融各项政策,通过预算安排、统筹整合、优化存量等途径积极筹措资金,逐步构建风险分担、激励奖补、良性运行的财政金融到动体系,真正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实施精准扶贫贷款奖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扶贫小额信贷贴息、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等政策,建立财政促贷机制,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实施扶贫小额信贷、贫困地区返乡创业贷款等分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促进融资增信。充分发挥省农业担保机构办事处职能职责,支持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提供信贷担保,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工作领域。
篇10
一、财政金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
(一)财政政策一是小微企业信贷投放正向激励政策。永州市政府每年制定信贷投放目标考核办法,对金融机构当年新增的小微企业贷款按0.3‰—0.5‰的标准给予奖励。二是出台税费优惠政策。如永州市双牌县政府出台并落实了新创办企业三年内免除所得税(先征后返)、税收超过200万元的企业当年由县财政返还30%、在工业区落户的新创办企业用地按划拨价格支付等政策。三是财政注资建立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如永州市财政注资500万元引进永州市金禧担保公司到蓝山设立分公司,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商业性担保,有效缓解企业融资抵押不足的矛盾。
(二)窗口指导人行永州市中支每年都制定下发《永州市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相关金融机构当年中小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做好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和承接产业转移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同时,灵活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涉农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2015年,永州中支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33.3亿元,为农村信用社和农商行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
(三)银行政策永州市各银行机构都制定了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制度政策,并成立小微企业贷款营销中心,专门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方便、快捷、贴身的服务。如永州市农业银行出台了《关于做好小企业信贷营销工作的意见》、《中国农业银行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操作文本)》和《中国农业银行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操作文本》,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营销小组,组织了客户信息收集团队,积极开展了市场调查和客户普查,对区域内客户进行精确细分和优化排序,制订了进入的序列和强化营销的有力措施,充分利用微企简式快速贷款、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等产品,快速渗透优质中小企业。
二、财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政策的实施
(一)组织开展金融产品创新人行永州中支大力推广成熟、可复制的信贷创新产品,组织开展了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活动,出台了《关于推广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成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推广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经验交流、成果推介、工作督导,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二)加强政策督导2010年以来,永州中支出台并完善了《永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暂行办法》、《永州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考核办法》,重点对金融机构执行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在督促完善中小企业专营服务的同时,积极劝导金融机构逐步退出“两高一剩”行业,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并将评估结果通报各上级主管部门和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近年来,通报表彰了4家银行机构为“中小企业信贷工作先进单位”,点名通报了2家违规发放“两高一剩”企业贷款的银行机构,并责成逐步退出,有效强化了社会监督的作用,提高了信贷政策的执行力。
(三)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灵活多样全市各银行机构都开展小微企业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贴身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如永州市工行推出了仓单、订单、商业房抵押贷款、网络循环贷款等各具特色的小企业贷款产品和服务,通过业务创新及时满足了不同层次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据统计,2010-2015年,全市银行机构共发放仓单、订单、票贷通、立业通等创新型贷款58.5亿元,支持小微企业1450家。
(四)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体系全市银行机构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体系,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如永州市工行建立和完善了小企业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实行评级、授信、审查、押品、评估调查、审批“四合一”业务流程,积极推行“2+1+2”小企业信贷业务审查审批模式,简化操作环节,缩短业务链条。市农发行对AA级优质客户进行公开授信、循环使用,并积极争取到了更大的信贷审批权限。市中行下发了《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业务评比的通知》,在全辖范围内开展中小企业业务评比,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新模式业务的健康发展。市农行实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三包一挂”责任经营,即包发放、包管理、包效益,客户经理的绩效工资收入与贷款数量、质量和效益挂钩。财政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稳步增长。2015年末,永州市小微工业企业产值增长63.1%,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高11.3个百分点。从问卷调查的20家企业来看,企业的银行贷款满足率较高,普遍认为银行融资环境较好。
三、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融资方式较为单一永州市的小微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没有上市公司,融资渠道较单一。从20户样本企业来看,小微企业资金来源最主要是银行贷款,其次是开承兑汇票或票据贴现以及民间借贷,但占比均较小,没有理财产品、委托贷款、股市融资的资格,也造成了在银行融资无法满足情况下,企业发展容易受阻的局面。
(二)小微企业发展的内生缺陷从调查情况看,永州大部分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能力较弱,如毛针织等劳动密集型小微企业,竞争优势差,短期内产品难以对接转型升级要求和产业政策导向,既无力融资也难以得到各类优惠政策的扶持。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偏小,管理基础薄弱,财务制度不健全,加之融资信息不充分,融资渠道偏窄,造成自身融资能力弱。还有少数小微企业基础未做好就盲目扩张,难以通过正规渠道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
(三)小微企业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适应性弱在国家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宏观环境下,虽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针对性、前瞻性有所增强,注重信贷结构的调整,并努力促进信贷资金向中小微企业倾斜,但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竞争力弱,在较为稀缺的信贷资源竞争中更容易受到金融抑制而无法获得贷款。同时,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振荡、外需疲软等宏观经济环境下,小微企业的生产成本上涨,小微企业面临利润摊薄、发展前景不确定等多重压力和因素的考验,导致融资竞争力下降。虽然对外源融资特别是银行贷款的需求增强,但实际获得信贷融资的难度更大。
(四)小微企业的抵押担保能力弱目前,银行对小微企业基本上不发放信用贷款,仅发放抵押担保贷款,而对抵押物的要求又较苛刻,有的银行除了土地使用权和房地产外,很少接受其它抵押物。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实力弱,土地、房产等可供抵押的资产严重不足,机器设备等占用了大量资金却不能用作抵押贷款。以技改资金为例,国家规定其中30%用于土建,70%用于购买机器设备,资金大部分堆积在设备中,使用效率低下。
(五)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比较高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是中介收费高。据调查,涉及企业抵押贷款的中介机构有12个之多,每个环节都收费,办理房屋抵押的评估费、登记费、公证费、保险费、工商查询费等占到抵押物价值的5%或贷款额的10%左右。如永州市奔腾彩印公司向银行贷款3200万元,支付的各项抵押服务费用就达35万元。第二是担保成本高。在通常情况下,永州市各担保公司收取评审费2000元/次,担保费率在2.5%-5%之间,担保保证金按贷款本金10%的比例收取。如遇贷款风险系数大、企业用款急的,收费则更高。第三是银行利率高。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大都执行利率上浮20%-40%的政策,相较大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贷款交易成本高出许多。即便如此,大部分小微企业仍然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有的企业只好转而谋求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年化利率通常在30%-60%,按最低限计算也比银行贷款利率提高2倍以上,融资成本大幅提升。
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培育和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包括“草根金融”在内的社区性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形成以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等中小银行为核心,以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为递补,以私募股权基金、创投风投企业等具有一定金融功能的非金融机构为的功能互补的金融体系。国家也可参照国外先进做法,成立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专业银行。
(二)加快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服务政策体系的建立灵活运用资本监管、不良贷款考核、信贷政策及导向评估、财政补贴等手段,加快建立大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服务体系,特别是县域金融机构的小微信贷服务体系,并适当放权授信,扩大市县金融机构信贷经营权,同时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放款效率。
(三)切实提高小微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通过政策引导小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小微企业健全财务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与财务信息透明度,增强企业信用。
- 上一篇:污染源监测的主要内容
- 下一篇:社区口腔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