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教育小结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腔健康教育小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腔健康教育小结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免疫调节剂羧甲淀粉钠溶液在预防0-6岁儿童口腔炎复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治愈的56例口腔炎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追踪、随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未遵医嘱定期复查和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实验组有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和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并给予羧甲淀粉钠溶液口服调节免疫力。对比两组儿童的复发率。结果半年复发率对照组为23.1%,实验组为0,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羧甲淀粉钠溶液免疫调节结合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炎复发的预防,有显著成效,大大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口腔炎;健康教育;免疫调节剂;羧甲淀粉钠;远期疗效

口腔炎是儿童口腔疾病中的常见病之一,是口腔黏膜的炎症,可波及颊黏膜、舌、齿龊、上腭等处,患儿会出现疼痛、哭闹、流涎、食欲减退等症状。引起口腔炎的主要病菌有细菌、病毒及真菌,因受伤感染或全身抵抗力下降而诱发。而经过追踪、随访发现,口腔炎在儿童时期极易复发,其复发原因多为对患儿口腔健康教育不足、免疫力低下。为此,我院对儿童口腔炎患儿治愈后进行定期追踪,采用健康教育和口服免疫调节剂调节免疫力预防复发,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曾因患口腔炎在我院治愈的56患儿,其中男32例,女24例。患儿最小年龄6个月,最大年龄6岁,平均3.8岁。将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26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身体一般状况等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患儿家长遵医行为,制定观察方案。其中对照组的患儿家长遵医行为不良,没有遵医嘱定期回院复诊,治愈后没有坚持复诊,不系统接受健康教育和口服羧甲淀粉钠溶液调节免疫力;实验组的患儿家长遵医行为好,治愈后能遵医嘱定期回院复诊,系统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和口服羧甲淀粉钠溶液调节免疫力,服法:6个月~1岁1~3ml/次,1~4岁7 ml/次,4~7岁10 ml/次,7~14岁15 ml/次,3次/天,连服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指标包括:①家长的满意度和遵医行为。②家长对患儿口腔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③复发的情况。④药物的不良反应。

2 结果

实验组半年内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23.1%),P<0.01;实验组家长遵医行为好,对治疗效果满意度高,能自觉对患儿进行正确的口腔卫生护理及口腔保健;口服羧甲淀粉钠溶液无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的患儿机体抵抗力明显好转,复发率明显降低。

3 讨论

口腔炎是小儿的常见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症状也不同,但无论是哪种口腔炎,其共同的临床症状都表现为流涎、食欲不振,口腔粘膜潮红、口腔疼痛等。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多有发热、烦躁、食欲减退或因局部疼痛而不能进食,且容易复发,这不但给患儿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影响,还给整个家底带来无比的痛苦和无奈。

为此,我院在治疗小儿口腔炎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小儿口腔炎的预防,对在我院诊治的患儿,治愈后仍坚持追踪、随访,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并调节患儿免疫力,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炎,降低复发率。在健康教育中,个体的口腔健康行为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口腔健康状况。而个体的口腔健康行为受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的影响。个体因素主要表现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家庭因素则主要表现为家长的遵医行为和对患儿的口腔保健和口腔护理中。所以,只有深刻认识口腔健康行为的各种影响因素,加强健康指导和提高患儿的机体免疫力,才能从根源上预防小儿口腔炎的复发。

羧甲淀粉钠溶液是免疫调节药,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能对消化道粘膜起到较强的覆盖能力,与粘膜糖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其分解产生的氧化性游离酸,能减轻消化酶等损伤物质,对溃疡表面的病菌起到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不但能提高临床效果,还能得到患儿的免疫力,显著降低患儿的复发率,与未用此方法的对照组相比,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免疫调节剂羧甲淀粉钠溶液不但用于治疗口腔炎是安全、有效的,用于预防口腔炎的复发也是效果显著的。通过对患儿的追踪、随访,增强了家长的遵医行为和对医院的信赖,有效提高了医疗的满意度,有效地促进医患关系,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都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海燕,0-6岁儿童口腔炎健康教育及免疫调节剂治疗效果评价[J],当化医学,2011年16期。

[2] 石美珠,羧甲淀粉钠溶液联合健康指导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导,2010年33期。

篇2

为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落实辽宁省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工作任务,提高我区口腔疾病防治工作水平,按照本溪市卫生计生委、本溪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2018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现将项目总结如下

一、工作部署:

2018年6月26日,区卫计局会同区教育局召开了全区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协调会。

参加会议的主要有区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第一医院)、各学校校医等单位共计15人,会议对溪湖区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明确了教育局、各学校、卫计局、疾控中心、定点医院的职责,并对相应的工作做进一步的要求;安排下一步健康口腔宣传进校园活动的部署工作;指导各学校校医正确填报学生信息收集表,要求各学校校医准时上报数据,并由区教育局统一导入儿童口腔项目管理系统。

二、健康教育宣传:

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溪湖区卫计局、溪湖区教委联合市第一医院于2018年7月6日在全区小学范围内开展了以“健康口腔,幸福童年”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此次宣传活动,主要针对小学生如何预防口腔疾病、窝沟封闭项目介绍等内容展开宣传教育,采取科普讲座、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口腔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窝沟封闭的认识。

全区共设小学宣传点8个,医疗结构1个,开展科普讲座2次,现场咨询近100人次。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宣传画20张。

三、项目进行情况:

此次项目工作共涉及学校8所,学生总数491人。截止2018年9月27日,共完成口腔检查学生数210人(目标521人),窝沟封闭学生数202人,牙齿数604颗(目标590颗)。

具体数据见下表。

单位名称

二年级学生数

口腔检查人数

窝沟封闭人数

备注

后石小学

25

19

18

实验小学

191

82

75

河西小学

35

8

8

黑金小学

12

2

2

火连寨小学

9

5

5

彩一小学

27

14

14

A

东风小学

41

9

9

河畔小学

151

71

71

合计

491

210

202

备注:A:上学期28人,本学期转走一人。

四、存在问题:

根据本溪市儿童口腔健康服务项目工作要求,我区共需完成儿童口腔检查521人,窝沟封闭590颗牙齿,现阶段我区口腔检查210人,符合窝沟封闭要求并进行了窝沟封闭的202人,窝沟封闭牙齿数604颗,口腔检查数完成了指标数的一半,但是牙齿数已经超额完成工作指标。据定点医院反应,目前的项目资金不足以完成剩下的工作量,剩余尚未进行口腔检查及进行窝沟封闭的儿童,没有足够资金开展相关工作。

 

篇3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6.087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指患者体内缺乏胰岛素所引起的高酮血症现象和高血糖以及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综合征, 是糖尿病的一种代谢性紊乱的急性并发症, 由于病情较为凶险,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3]。本次采用饮食干预管理、健康教育方式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护理,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2016年8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标准。入院时血糖值在16.9~42.8 mmol/L, 血浆渗透压258~315 mmol/L, 血酮体3~10 mmol/L, 血液pH在7.01~7.30。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患者中女26例, 男24例;年龄最小17岁, 最大81岁, 平均年龄(44.2±12.3)岁;病程3个月~27年,

平均病程(13.5±4.5)年;患者中1型糖尿病患者20例, 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中女25例, 男2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9岁, 最大80岁, 平均年龄(44.6±11.8)岁;病程2个月~26年, 平均病程(13.1±4.7)年;患者中1型糖尿病患者18例, 2型糖尿病患者3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对照组 ①常规护理及生命体征监测。为了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和患者呼吸道通畅, 患者卧位应选取去枕侧卧位同时需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分泌物。指导患者做好每日的口腔清洁, 有效保持口腔湿润和清洁, 当患者以出现口腔感染, 采用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为5%, 清洗口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和尿量变化以及皮肤黏膜变化情况, 给予持续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监测[4]。②补液治疗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需要及时补液治疗, 有效恢复肾灌注和纠正失水症状, 同时对降低血糖和清除酮体有积极作用。正常情况下首先采用生理盐水进行补液, 然后采用葡萄糖盐水或者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补液。应掌握好补液速度, 一般为先快后慢的方法进行, 如无心力衰竭患者, 补液的第1天, 输入量在1000~2000 ml。以后按照患者的心率、血压和周围循环状态以及患者每小时尿液排除量综合考虑而决定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在第3~6小时, 输入量在1000~2000 ml。严重失水患者每天输入量可达6000~8000 ml, 在第1天输液总量在4000~6000 ml, 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鼓励多饮水。

1. 2. 2 观察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首先需通过健康讲解的方式,帮助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同时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护理人员需以耐心、认真的态度给予讲解。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对患者日常饮食方式进行指导,鼓励患者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食物的摄入量,并做到少食多餐。同时需指导患者对热量计算方式进行掌握,对每日热量摄入严格进行控制。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和血糖控制时间, 以及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和血糖控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护理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度分别为98%(49/50)和96%(48/50),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40/50)和76%(38/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4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患者回归家庭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100例住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患病因素进行分析,评估了患者健康知识的缺乏程度,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给予有效的健康指导。结果: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同时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临床观察,了解到慢性塞性肺疾病患者严重程度与就诊的不及时、健康教育缺乏有密切的关系,对患者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能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病情急且多伴有各种慢性病。如不及时治疗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从而引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脑病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就诊不及时、健康教育知识缺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患者住院期间加强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了住院时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1临床资料

教育对象:我科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62~83岁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共100例,平均年龄73岁,男性65例,女性35例,存在肺部感染患者60例,合并其他疾病患者40例,治愈68例,好转32例。平均住院天数12天。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染,都伴有咳嗽、咳痰,心季气促等临床表现,胸片证实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征象。

2原因分析

2.1老年人呼吸系统退行性变化 老年人由于呼吸道肌张力降低,肺活量减少,氧的利用能力下降,肺组织的修复机能减退,易发生肺部疾患[2]。

2.2呼吸道自净作用下降 正常人的呼吸道有完整的防御能力,而老年人的皮肤粘膜及支气管上皮均衰老而结构萎缩,呼吸道纤毛活动减少,降低了呼吸道的自净作用[3],使呼吸道对细菌和异物的抵抗清除能力降低。

2.3神经系统反应及敏感性降低 老年人由于神经支配中枢系统疾病的影响,反应及敏感性降低,吞咽及咳嗽能力下降。不能有效地排出过多的分泌物而流入肺内而引发肺部感染[4]。部分老年人由于长期患其他慢性病,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下降,易被细菌侵入而致病。

2.4生理机能减退 老年人由于全自机能减退,对细菌引起的一系列炎性反应不敏感,如体温的调节,咳嗽反射等不能及时表现出来而掩盖了病情。

2.5心理因素 老年人因怕给子女增加负担,自行在家服药治疗,以至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了病情。

3健康教育

3.1评估知识缺乏程度 在100例患者中,文化层次各有不同,但我们发现文化层次的高低并不代表其对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只是在接受教育的能力上有差别,同时我们针对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反应能力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教育计划措施,有计划地反复教育,多次示范练习,直到患者掌握并熟练运用。

3.2健康教育内容。

3.2.1积极有效地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引流对于老年患者是很重要的,老年患者常因不能有效地咳嗽或痰液粘稠而无法顺利地排出痰液。因此应指导患者掌握主动有效的排痰方法。

3.2.1.1鼓励有效的咳嗽 指导并示范,嘱患者半坐卧位,先深吸气后敝住,然后借助用胸腹肌的力量在呼气时咳嗽,使肺底部的分泌物在震荡下产生痰液运动而将痰液咳出。重复数次。

3.2.1.2加强翻身叩背:采取2小时翻身一次,防止痰液坠积,同时配合叩背,以利于痰液排出。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壁周围及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动脱出,以利于痰液排出,注意翻身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不可过猛,应使患者感到舒适。叩背动作要准确,用力适度,同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神志等情况。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在翻身前应吸净口鼻腔内的分泌物,以防止误吸。

3.2.1.3湿化吸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通过湿化痰液可以有效地防止痰液干涸结痂而阻塞气道。

方法如下:首先要保证室内的温湿度保持在22~24℃、50%~60%;补充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可少量多次,并给予静脉补液,增加体内水分,防止气道干燥,痰液粘稠影响排痰而加重肺部感染,氧气的湿化,每日更换湿化瓶及湿化瓶内无菌蒸留水,及时应用雾化吸入装置,在生理盐水2ml中加入普米克2.5ml+爱喘乐2.5ml或生理盐水2ml加异丙托溴铵500mg或生理盐水蒸气ml加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5mg放入氧驱动雾化器容器内,进行氧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吸入时嘱患者要尽量深吸气,随深而慢的吸气将药液送入终末支气管和肺泡,起到局部消炎和稀释痰液的作用,注意在吸入时正确,如出现痰量增多要及时协助将痰液排出,以防止发生窒息。雾化器为一次性使用,一人一用。 转贴于

3.2.2指导患者及家属及时正确地留取痰标本 正确地留痰标本,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嘱患者在晨起时尽量将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咳出(咳痰方法如排痰法),吐于痰标本容器内,并教会患者及陪人如何区分痰注与唾液,同时还要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护士要正确保留标本并及时送检。

3.2.3做好口腔护理 对于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意识状态改变或长期卧床或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咳嗽、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可使口咽部的细菌误入呼吸道而致吸入性肺炎。据报道,未接受口腔护理的老年人与接受口腔护理的老年人比较患吸入肺炎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应做好口腔护理,以降低老年人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性[5]。方法应根据病情和生活自理程度,宣传三餐后漱口,口腔护理2次/日,及时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并观察口鼻腔粘腊有无异常,定期进行口咽部细菌涂片培养,测定口腔PH值等,合理选择漱口水及控制细菌的药物。

3.2.4减少陪护及探视,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首先护理人员对家属和探险视人员的心情应给予理解,以取得配合,同时对患者及探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教,讲明在患者患病期过多的探险视不仅妨碍患者休息,使病房空气污染,增加交叉感受染机会而致患者病情加重,而且还可使探视同时致病,力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意识,密切了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通过各种途径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和时间,减少病区人员流动,对于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病房应每日紫外线消毒,谢绝探视,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清洁及安静的休养环境,以保证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3.2.5营养指导:营养不良可引起呼吸肌无力,咳嗽咳痰能力降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易反复加重肺部感染。患者在疾病初期常因发热咳嗽等致食欲不振,此时应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并向患者讲解进食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使患者掌握营养知识,提高肌体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2.6加强锻炼,防止上呼吸道感染: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老年人由全身机能的减退,体质较弱,对于寒冷空气的耐受性很差,多患者入院时衣服穿得多,温度较高时患者应不愿意减穿衣服,担心受凉,导致出汗多,应及时擦干汗液、更衣,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病人解释衣服量应随室内温度变化适量增减,且衣服太多不宜机体散热,还可因不断地更换衣服而增加受凉机会。更衣时防受凉,应指导患者在平时应注意加强机体体能锻炼,同时增强耐寒能力的锻炼。如增加适量的室外活动等;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避免与流感患者接触,如出现咳嗽发热等证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应注意随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防止受凉。

4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护理强调人是一个整体,应重视人的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转归,对患者能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起着重要的作用。老年肺部感受染患者常常由于同时患有一种或多种其他疾病,加上不同的家庭因素,情感比较复杂多变,容易产生悲观、失落、孤独、思虑、恐惧、急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针对老年人的这些独特的心理特征,除了给予精心护理外,还要用无微不至的女儿般的关心体贴,用热情温馨的语言来化解老人心中的阴影。同时也应取得老人亲属的支持配合。共同为老人营造和谐的治疗修养氛围。使患者能够更快更好地回归家庭 、回归社会。

5小结

在对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我们除对入院介绍和出院指导外更重要的一环是根据疾病人不同阶段所表现出不同需求进行指导,并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临床治疗护理的全过程,使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其中,建立一种指导一合作或参与的护患关系,出院后并进行电话随访指导。通过对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不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住院时间,更重要的是使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45~50

[2]张彩虹,何国平,王秀华,等,慢必阻塞性肺疾病自我管理行为的分析[J],华护理杂志,2009,44(5)427~430

[3]刘秋云,赵静,王苑,等,健康教育及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J],2009,44(5)435~437

篇5

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期间;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16-01

鼻咽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多数鼻咽癌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敏感性高,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首选治疗手段。由于放疗会损伤周围的正常组织,常出现鼻腔干燥、 鼻塞、 流涕,甚至出血等症状, 严重者可引起黏膜的脱落, 甚至导致大出血。因此对于鼻咽癌的护理是影响放疗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我科自 2008年 ~ 2010年收治鼻咽癌患者 72例, 在放疗期间经精心护理, 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鼻咽癌患者共72例, 其中男60例, 女 12例, 年龄30~72岁; 放疗前均经病理学活检证实和影像学显示病灶部位及侵犯范围; 放疗后出现的临床症状有口干咽燥、 味觉功能障碍、 口腔黏膜溃疡、 牙龈萎缩、 咽喉剧烈肿痛、 张口困难等, 因此不敢进食。经精心护理, 72例均达到了预期目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纠正了不良习惯, 提高了生活质量。

2 护理

2.1 心理指导:鼻咽癌患者对放疗往往存在一定的精神压力, 因对病情不了解和对疾病的恐惧而出现焦虑、 抑郁、 拒绝等心理, 对治疗缺乏信心, 负面情绪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不良影响, 加速病情的恶化。因此治疗前应与患者加强沟通, 做好解释工作, 讲解有关放疗知识, 解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说明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注意事项, 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2 健康宣教:以宣传单、 手册、 黑板报及宣传栏方式, 内容为鼻咽癌防治知识、 饮食指导、 自我护理、 自我心理保健、康复锻炼等; 可采用座谈形式定期健康教育, 让患者相互交流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交流疾病的知识,饮食指导, 自护知识。对诊疗过程中患者提出的问题由医护人员作答, 解除疑问, 增强其治疗信心[1]。

2.3 饮食指导:放疗患者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 味觉减退、 口腔黏膜溃疡、 张口困难等不良反应, 从而影响进食, 使机体营养代谢紊乱。合理膳食可增加机体对放疗的耐受力及免疫力, 指导患者合理进食高蛋白、 富含维生素和低脂肪均衡的饮食。建议戒烟、 戒酒。对于口腔黏膜损伤较重的患者, 给予半流食或流食饮食。指导患者进食健脾补肾、 补血理气食物; 放疗前不易饱食,以免引起反射性的呕吐。

2.4 口腔护理:加强口腔卫生,进食后漱口,每日最少刷牙2~ 3次并使用含氟、 钙牙膏, 每年最好洁齿 1~ 2次; 放疗中口腔黏膜及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之内,放疗对唾液腺的影响较大, 唾液分泌减少,淀粉酶减少, 酸性减低,出现咽喉疼痛、口腔溃疡和感染等症状; 多数患者可以耐受继续放疗, 可口服大量维生素 B族、 维生素 A、 维生素 E等, 进高蛋白饮食,嘱患者保持口腔清洁, 常规用漱口水含漱; 溃疡部可喷金银肽, 防口腔感染,严重者用抗菌药物或暂停放疗[2]。

2.5 皮肤护理:皮肤损伤与照射剂量、 照射面积、 放射源有关;度、度皮肤反应的患者不需要停止放射治疗, 放疗结束 2周后症状可自行消失, 但须采取保护性措施, 严密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情况, 以防程度加深; 发生度和度皮肤反应出现水疱, 应立即终止放射治疗, 消毒水疱, 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渗液, 在创面上敷无菌凡士林纱布, 保护局部皮肤, 并留取渗液和表皮组织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尽早静脉使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水疱吸收后, 采用暴露创面疗法,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干燥, 外涂伤膏, 1周后渗液明显减少,待治愈后继续治疗 [3]。

2.6 照射野皮肤的保护: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 外出时避免阳光照射, 忌用肥皂、 热水、 化妆品等刺激性物品; 宜穿低领、 柔软、 宽松的棉质内衣, 以免损伤皮肤; 皮肤损害的主要感觉有烧灼感及刺痒感, 有脱皮时告知患者切忌用手撕剥及抓痒, 可用比亚芬软外涂患处, 局部暴露并保持清洁防治感染。217功能训练 张口训练: 持续性张口: 口含直径 3~ 4cm软木塞, 2~ 4次/d,每次 10~ 30分钟。如果一开始即已有一定的张口困难, 则采用楔形木塞,每天记录牙印,以便知道训练效果。爆发性锻炼: 口腔迅速张一合;颈部运动: 点头及摇头训练, 幅度不宜过大。功能训练要持之以恒。218出院指导 不能过于劳累, 可做适宜、 适量的运动, 强度不宜过大; 避免熬夜等不良习惯, 保持良好的心情及体力;嘱患者 2年内每 3个月复查一次, 3~ 5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 5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放疗后 3年之内不能拔牙, 如必须拔牙, 应向牙科医生说明放疗史;放疗急性反应过后自查是否有颈部肿块, 是否有原发肿瘤的症状及骨固定点压痛,如有应及时就诊 [4]。

3 小结

针对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有目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指导,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积极地配合治疗;护理人员积极预防不良反应; 严密观察放疗后出现的皮肤、 口腔黏膜、 胃肠道反应以及放射性肺损伤等不良反应;总之, 精心的护理是患者治疗和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蕊. 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26(1): 79-80

[2] 陈美莲. 肿瘤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中华临床护理, 2006, 4(4): 77-78

篇6

【关键词】IES人工耳蜗;健康教育;指导师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指患有重度或极重度耳聋的人,通过利用一个内耳的替代装置——人工耳蜗,使其听力接近正常并经过训练达到语言交流目的的矫治方法[1],是目前能使重度及极重度患者获得听力重建的唯一有效方法。对我国近百万重度听力障碍残疾人的康复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与社会意义,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是保证和提高该项手术疗效的关键。我院已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2009年10月以来,我科共收治21例先天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由于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健康教育指导师针对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康复指导,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1.1患儿资料2009年10月来我科行多导IES(I Enjoy Sound)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21例,按实验设计该组患儿的入选标准为: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ABR双耳大于90dB,且头颅MR、耳蜗水成像及智力评估均未见异常。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24个月至4岁,中位年龄3.5岁。21例患儿均为语前耳聋,均诊断为极重度耳聋。

1.2健康教育指导师资料我科共有四名健康教育指导师,她们经过专业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专业资格证书,分别负责科室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药物健康教育、康复方面的健康指导工作。在手术成功治疗的同时,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成为患者疾病恢复的重要环节,通过四名指导师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的全程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及家属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有效控制病情进展,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健康教育方法

2.1心理健康教育

2.1.1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多数家长对患儿植入人工耳蜗后听力的恢复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也就隐藏着对手术后效果不理想的不认知性。加之对疾病知识的缺乏,造成家长思想负担重,同时,因为手术费用高所带来经济负担,家长对手术成功与否,能否治愈等方面出现的恐惧心理,都会加重家长的心理压力。我科由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师根据患儿家长的文化层次采取不同的宣教形式,采用幻灯式健康教育,一对一针对性健康教育,讲解成功病例,对家长反复进行疾病知识宣教,进行心理指导,向其讲解手术目的、意义,手术大致过程,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告诉他们提高听力的关键不仅在于手术的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植入人工耳蜗装置以后的语言听力重建,使家长产生安全感,积极配合治疗。

2.1.2患儿心理健康教育语前聋的患儿年龄偏小,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性格孤僻、偏执、对手术有畏惧紧张心理,不愿意配合手,因此,术前护士增加与患儿每天的接触时间,同时为患儿提供一个温馨、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可为患儿在病室内张贴卡通画,摆放一些玩具,与患儿进行游戏,尤为重要的是沟通,通过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和眼神,进行唇语或手语交流,最重要的是眼神的支持,适当使用安抚性动作,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加其亲切感和信任感,使其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2]。术后患儿会出现刀口疼痛等不适,易哭闹,由于患儿表达能力差,因此,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耐心细致地与患儿进行沟通,以取得患儿的信任感,减少他们的恐惧与哭闹。

2.2饮食健康教育饮食健康教育指导师会根据患儿不同情况、疾病进展的不同时期对患儿的饮食进行指导。食物要易消化、富含营养,进食要少食多餐。由于手术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为了避免术中、术后发生误吸,嘱患儿术前8小时、术后6小时禁食水。术后患儿需要制动72小时,卧床期间可能导致便秘,排便时腹压增加,会加重病情,此时饮食健康教育指导师会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儿家长进行讲解,让患儿多进食粗纤维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3]。患儿痊愈后,饮食健康教育指导师会叮嘱患儿进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糜肉、鱼、蛋、新鲜蔬菜等饮食,避免过硬、辛辣食物,同时饮食应该多样化,根据患儿喜好制定食谱,增加食欲,促进疾病康复。每次进食后护士协助患儿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2.3药物健康教育在患儿治疗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类药物,如镇痛药、抗生素、退热药等,专业的药物指导师会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为患儿用药时,安抚患儿,降低患儿的恐惧感,增加患儿及家长的依从性,以配合治疗。例如,应用抗生素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应用退热药后,协助患儿多饮水等,用药过程中,药物健康教育指导师会严密监测患儿用药后情况,发现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4康复健康教育因患儿听力障碍,无法表达其意图,且由于物的效应,术后数小时患儿处于嗜睡状态,应有专人守护在患儿身旁,并适当束缚患者双手,防止其头部摆动或用手去抓挠手术部位而造成植入体的移位或受损。同时向患者家属讲清楚术后的注意事项[5]。全麻未醒者术后取去枕平卧6h,头偏向健侧卧位,术耳朝上,利于口内分泌物流出,防止误吸,并减轻术侧植入区域刀口受压,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引流,减少恶心。为防止电极脱落或移位,术后嘱病人绝对卧床3d,取健侧平卧位,常规局部加压包扎5-7天,避免剧烈的头部运动和下颌骨活动,勿用力打喷嚏,以免压力过大,造成鼓膜内陷穿孔[6]。每天观察敷料情况,看有无渗血、渗液,加压包扎力度是否合适,创口有无红肿及血肿形成,同时注意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5出院健康教育

2.5.1及时治疗感冒,预防伤口感染告知患儿家属避免患儿发生感冒,如有发烧应及时就诊。特别是鼻腔有脓涕时,严禁乘飞机以免产生鼓室内负压,致使鼻咽部脓涕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再通过植入电极周围的间隙引起脑膜炎。

2.5.2术后开机调试术后4周开机,指为患儿佩戴并开启外部装置言语处理器的过程,在人工耳蜗使用过程中,患儿对外界的声音有一个适应过程,术后短期内电刺激的参数会有较大变动,因此开机1个月内,可每周进行1次调试,以后可每月或根据需要进行调试,最终每年调试1次。

2.5.3人工耳蜗的保养与维修外置部件的保养:告知患儿及家属保持外置部件的清洁、干燥,防止电极被雨淋湿,防止暴力拉扯外置部件,以免造成电极移位。日常生活中远离高电压,不能行MRI检查,以防电磁干扰,注意及时更换电池。内置部件的保养:指导患儿短期内禁止头部剧烈运动、碰撞等,体育活动时应佩戴头盔,以免植入体破裂或因撞击导致电子元件出现故障。

2.5.4语言康复训练术后听力、语言康复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员和家属配合实施。成功的手术只是患儿重新获得听觉的基础,有效的术后康复训练是提高患儿听力的必要手段。指导家长要注意观察患儿对环境中各种声音的反应以及反应的敏感程度,鼓励患儿佩戴人工耳蜗,并鼓励患儿多听、多说,反复训练,对患儿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激发患儿对声音和训练的兴趣,逐步发育,建立起自己的听觉语言系统[7]。

3结果

21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多导IES人工耳蜗植入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儿平均住院日为7-10天,术前术后均没有眼震及耳鸣,术后残余听力采用声场行为测听检测,全部都有残余听力。经过细致的检查、治疗及护理,未出现电极脱落、感染、出血、面瘫及淋巴瘘等并发症,出院1个月后戴机调试,并进行语言听力康复训练,已获得较好的听说能力,远期效果正在观察中。

4小结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21例IES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进行健康教育,能使患儿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在密切了护患关系的同时,也使患儿及家属建立了良好的遵医行为,并能积极地参与到医疗过程中,使各项治疗护理计划得以有效实施。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有效地使患儿配合治疗,还可以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同时,也能激发护士的求知欲望,使护士的自身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和满足,在病房中形成人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韩德民.人工耳蜗[M].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

[2]薛慕,娄秀岩,王建英.后鼓室感应式单导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几个问题[J].中华耳鼻咽喉杂志,1990,5(25):295.

[3]陈越,陈绩,连瑶,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48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075-3076.

[4]杨永向,赵红,于湛,等.人工耳蜗植入术65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J].2011,11(17):4232-4233.

[5]刘先娟,张述华,宋瑞英,等.39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4):484-486.

篇7

关键词:加强 中学生 健康教育 学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追求升学率等因素使得我国中学生的体质水平普遍有所下降,表现在耐力下降、肺活量水平低、近视率升高、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青少年肥胖症有增长趋势等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校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通过多种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掌握系统的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学生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三维健康观”、掌握健康的知识,形成健康的态度和行为,对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如何通过多种途径使健康知识教育工作得以经常化地开展并取得成效,则成为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参加工作以来的亲身实践,以及对健康教育教学的研究,我觉得要加强对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教学应该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层面入手。

一、学校层面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技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行为习惯,学校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健康是福,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都渴望的,因此,我们要正视健康,作为学校,通过何种途径何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让他们拥有健康适应社会是我们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学校体育课程中应开设健康教育专题课程

健康知识课是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传授健康基础知识和达成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健康教育是一个统称,它涉及生理、心理、性知识、传染病疾病的预防、体育锻炼、运动损伤、合理营养膳食知识、以及人际交往卫生保健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因此作为必修模块的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引起学校和体育教师的特别重视,真正能把这门课开足开好,让学生理解健康,把握健康,创造健康。

2.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健康知识健康的理念融入课堂,渗透到教学当中。

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消除畏惧心理,而且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避免运动损伤,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例如,我们在学习体操时,既要传授动作技能,也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给学生锻炼的方法,告诉学生哪些肌肉的锻炼应采用哪些体操动作,哪些素质的锻炼应采用多大的运动强度,如何合理安排练习的密度和运动后的休息、营养的补充,以及保护帮助的方法等体育健康知识,使学生在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的同时,能理性地认识科学的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并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真正达到“终身体育”促进学生“终生健康”的目的。

3、学校要定期举办健康知识的专题讲座

对于学生普遍关心,不理解的问题或者是学生和老师觉得比较敏感而又很容易走人误区的问题像: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保健,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营养与合理饮食结构、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科学的锻炼方法等学校要请专业的体育教师或者保健医师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对有些模糊的问题变得清晰,也加深了自己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提反馈意见等形式使学生从中加深理解、得到启发。实践证明讲座是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理念、指导他们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增强健康意识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4、班主任要定期开设以“健康”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每年定期举行一到两次以班为单位的健康保健专题班会,让学生自导、自编、自演与健康知识有关的小品、相声、诗朗诵等节目,既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活跃校园文化、创造浓烈的教学氛围、体验学习的乐趣,又使学生得到启迪、受到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5、开展师生健康保健实践操作大赛

实践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学到的知识,只有通过亲身实践,亲身的经历,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作为学校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每学期定期组织开展一次校性的师生共同参与的健康保健实践操作大赛.比赛的内容可以设置运动损伤后的急救措施,保健按摩技术以及人工呼吸等一些急救基本常识的运用。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针对体育运动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运动损伤或生理反应现象,运用正确的处理方法进行实践操作。既锻炼了学生运用健康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和升华。

6、办好健康知识的板报专栏

黑板报是学校进行宣传教育的,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阵地,具有信息广、传递速度快、灵活多变、便于观看、省时高效等特点,是提高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好这一途径,不仅有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协调发展。对增强学生的健康保健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家庭层面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小到大,学生跟家长接触的机会是最多的,可以说孩子的很多东西包括思想认识等等都来源于父母,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因此父母的学识、父母的管教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是很大的,父母的许多举动和行为习惯都会潜移默化的传给下一代,譬如: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将会大打折扣。因此,父母应充分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对子女影响的巨大,从自身做起,加强自身的健康知识修养和日常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并把自己的健康知识和行为习惯传授给下一代。家长在家庭中起到榜样的作用,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儿童在家庭这个最主要的生活场所,得到家长的督促指导,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作息习惯,以及一些健康的行为等。如果父母每天抽烟喝酒,他就很难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抽烟不喝酒,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正面效应对孩子的影响,做一个全责的父母,做一个健康的父母。只有这样,子女才会尊重你喜欢你,才能达到他们的健康人生幸福人生。

三、社会层面

作为社会层面,我觉得主要是政府职能部门管理部门,他们担负着传承人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人类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问题应该成为社会关心的重点问题。所以,作为社会,作为政府,应该多了解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现状,找到影响青少年学生健康的问题所在,通过一些途径进行有效解决。当前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作为社会,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进行舆论的宣传,舆论的引导和监督,在全社会加强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教育,加强全民的健康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健康的氛围。例如可以通过电视、网络、收音机、宣传栏等方式开设健康课堂,健身保健来加强人们对健康理念的深刻把握,给学校健康教育营造一个坚强的后盾,让学生得以健康的成长。

小结:

目前我们很多学校的中学生都还存在着一些健康问题,亟待解决,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流于形式,学校和体育教师没有给以充分的重视,以及教育方法过于陈旧等,面对新的形式,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的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和努力,来加强中学生的健康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健康教育,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被动教育变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使他们掌握系统的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并逐步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正确的“三维健康观”,从而达成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5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08-02

甲状腺瘤是临床常见病,病因不清,病理改变为甲状腺滤泡增生,甲状腺组织肿大。少数病例可引发甲亢,一般采取手术治疗,预后良好。为了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要,促进患者和家属参与治疗和护理过程,提高患者对手术适应性及术后康复的质量,我在实习期间对10例甲状腺瘤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各个环节一体化教育,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0例患者,女性6例,男性4例,年龄39岁到46岁,平均年龄42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例,初中4例,小学3例,文盲1例。职业:干部1例,工人3例,农民6例。其中甲状腺腺瘤9例,甲状腺癌1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平均住院天数为8天,术后无并发症。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群组教育法:这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教育方式。一般选择文化层次较高的患者。将患者集中在某一场所,针对共性问题,采取护士讲解、演示的方法,使患者了解疾病知识和功能锻炼方式。消除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个体教育法: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指一对一的个别教育,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根据病情、身心状况、合作程度及对知识的渴求程度等选择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教育,解答患者疑问,让患者安心治疗。

2.3 书面教育:通过病区内的宣传栏、小册子等向患者提供健康知识。

2.4 示范性教育法:由护士进行示范性教育指导,如深呼吸、咳痰、颈部功能锻炼等;同时让患者做康复锻炼,护士给予指导,直到掌握为止,文化层次低、年老体弱患者常采用此法。

3 健康教育的内容

3.1 入院健康指导:入院时责任护士要掌握患者各个方面的信息,以和蔼的态度、和谐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向患者及家属做自我介绍、床位医生和护士长、专科特色、病区环境、探视陪护制度及疾病相关知识。让患者和家属感觉到所选择的是一个环境温馨、设备先进、制度健全的医院,从而赢得患者的信任。采用口头告知、个别讲解、解答提问的方式进行教育。本组病人中8例病人角色缺如,2例病人角色增强,经过入院宣教,本组病人全部能适应角色。

3.2 辅助检查指导:根据治疗需要协助患者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向患者讲明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及要求,积极配合,确保各项检查顺利进行,发放一日清单,讲解费用结构。

3.3 术前健康教育

3.3.1 心理指导:因颈部暴露在外的机会比较多,患者担心术后自我形象损害,特别是女性。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对治疗和康复的促进作用。要注意交谈的地点,以尊重患者的态度,逐渐深入地交流,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使病人敞开心扉,讲述内心想法,护士要认真聆听,调动患者的参与意识,帮助患者进一步认识治疗的重要性,增加对手术的信心,把不良的心理因素变为术后早日康复的内在动力[1]。本组有4例年轻女性病人担心术后疤痕影响美观,经过心理护理,她们焦虑减轻。

3.3.2 术前准备:向患者讲明术前准备的目的和意义。指导家属给患者鼓励和支持,使患者积极配合。术前ld常规备血、备皮,洗澡,讲解术前禁食 12h,禁饮8h的目的。避免各种刺激因素,保证患者有充 分休息和睡眠[2]。 指导病人进行手术的练习(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以利术中手术野的暴露。并指导病人深呼吸,学会有效咳嗽的方法。

3.4 术后健康教育

3.4.1 及活动指导:病人回病室后取去枕平卧位,头侧向一侧;待其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于患者呼吸和吞咽,同时也有利于引流。指导病人保持头颈部于舒适,在改变卧位、起身和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和保持舒适。

3.4.2 引流管护理:术后带回的引流管是把手术部位的淤血引流出来,利于切口的愈合。因此必须保持通畅,不能扭曲、受压。妥善固定,告知起床翻身时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防止脱落。注意倾倒引流液时无菌操作,负压球保证有效负压状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4.3 饮食指导:颈丛麻醉者,术后6小时起可进少量温凉流质,第一口为白开水,无呛咳方可进食,禁忌过热流质,以免诱发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以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到普食。

3.4.4 功能锻炼指导:指导患者用手按摩、松弛颈后肌,防止胫后肌疲劳。具体方法为头置正中位,颈向前弯下并贴于胸前,然后向左右两边转望,颈部向左右下侧使耳部贴近肩部位,时间以患者不感觉到劳累和不舒适为宜,但注意在一般术后2-3月内禁止剧烈活动。练习吞咽动作,防止伤口粘连,如口含酸性话梅,增加口腔分泌物。

3.5 出院健康教育:出院时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伤口护理。在疤痕塑形期,可用围巾、高领衣服遮掩,直至疤痕软化。另外加强颈部功能锻炼,做抬头左右转动活动,防止疤痕挛缩。饮食指导:如部分甲状腺切除患者的饮食,甲亢阶段应减少脂肪、糖的摄入,采用低热量饮食,提供少量多餐、低钠、多纤维、高蛋白饮食。告知患者出院带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并告知复诊时间及咨询电话。

4 小结

在执行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时,通过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让患者知情参与和配合,在疾病的康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调动了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从而促进其术后的恢复。同时也促进了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拓展知识面,提升护士素质,提高护患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健康教育;老年糖尿病;影响

糖尿病是以持续性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年来糖尿病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许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不够重视,对疾病所带来的危害一无所知,最后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以至可危及生命。糖尿病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最常见的终生性疾病,健康教育是预防及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125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6.7 mmol/L,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其中男65例,女60例,病程2~30年。

1.2 方法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收集患者资料,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实施所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及修改,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健康教育的目标:患者基本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2 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的形式 制定了健康教育手册,开设健康教育大讲堂,组织糖尿病患者座谈学习及讨论,彼此交流,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以加强宣教效果,同时与家属共同讨论病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2 心理指导 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控制饮食,运用运动和药物治疗,易产生烦躁、厌倦的心理,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反复的时候,患者易对生活失去信心,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护理人员要多关心体贴患者,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心理疏导。通过不断沟通,密切护患关系,增进情感交流,逐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学会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2.3 运动教育 运动时增加组织热量消耗,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以肥胖者居多,运动可减轻患者压力及紧张情绪。嘱咐患者每天进行30~6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应根据有氧运动适应性来选择有氧运动强度,如步行、太极拳、交谊舞、骑车、游泳,结合一定肌肉力量训练,避免参加剧烈运动或过度激烈紧张的竟技运动。运动时应携带糖果,以免低血糖时备用。

2.4 饮食教育 糖尿病患者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式,都要严格坚持控制饮食的基础疗法。护理人员应让患者理解合理的饮食有利于减轻体重,控制血糖和防止低血糖等并发症,改善代谢紊乱和高血压。指导患者遵守平衡膳食,主食要粗细粮搭配,副食荤素食搭配,勿挑食、偏食。每日至少进食3次正餐,且定时定量。多吃低热量,高容积的食品,如蔬菜,多食用粗杂粮代替精细粮,会有更强的饱腹感,可降低食欲。

2.5 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是有效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向患者及家属讲述药物剂量、用法、服药时间,用药注意事项及联合用药时其他药物对降糖药物的影响;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受损、耐药能力下降、并发症较多,适用不良反应少,不易产生胰岛素抗体,很少引起免疫反应的DNA重组人胰岛素治疗。诺和灵30R或50R为速效与中效的预混制剂,早餐或晚餐前皮下注射,1次/d,可控制全天血糖。药物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由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防止患者乱用偏方,秘方,以免影响治疗。

2.6 低血糖的预防 嘱咐患者注射胰岛素后务必在30 min内进餐。意识障碍者根据餐前血糖灵活调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神智清醒时给糖水、糖块、饼干等,意识障碍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防止窒息发生。教会患者和家属掌握自测血糖和自行注射胰岛素技术,嘱患者做好家庭护理:即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合理用药、心理平衡、自我监测。

2.7 自我保健 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已成为患者致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护理人员应宣传糖尿病的危害性,使患者戒烟戒酒,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计划;适当运动,减少肥胖;定期检查眼底及眼压,以防止视网膜病变;鞋袜要合脚,透气,不使用电热毯、热水袋,不用热水烫脚,以免烫伤;定期查血脂,测血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保持口腔、足部、会清洁,预防感染;避免皮肤损伤,如有外伤立即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糖尿病足的预防:不赤脚行走,学会修剪趾甲,勿长时间双叉,以免压迫下肢血管和神经,学会检查足部。指导患者外出时带糖果和识别卡,如出现心慌、恶心、出汗、呕吐及有明显饥饿感等情况,应立即喝糖水和进食。

3 小结

通过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减轻疾病带来的不适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增强了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调动了患者参与各项康复治疗的积极性,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能认真执行饮食、药物治疗及运动治疗方案。对控制和预防并发症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江钟立.糖尿病康复治疗进展.实用老年医学,2006,20(2)86.

[2] 纪岱晨.糖尿病疗养期间的健康宣教.中国疗养医学,2008,17(7):411.

[3] 李秋萍.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12.

篇10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肠道传染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491-01

手足口病(HFMD)是小儿夏季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一般可在1周内痊愈,极少数会发生病毒性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1]。现将2010年5月~2010年10月68例HFMD患儿的治疗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HFMD患儿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3个月~5岁。诊断标准均符合卫生部《手足口病诊治指南》[2]:①急性发病,持续发热,体温37.5~38.5℃。②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疱疹,手掌、足底、臀部等部位出现斑丘疹或疱疹,米粒至绿豆大小,疼痛明显,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内有混浊液体。③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流涎、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

1.2 治疗方法:主要是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患儿一经确诊,应立即隔离治疗,采取积极地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利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炎琥宁等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的中药进行治疗。重症病例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本组患儿均在3~10 d内治愈出院,无复发病例。

2 护理

2.1 消毒隔离:建立手足口病专用病房,同种病例收住一室,不与其他疾病同病房。每天紫外照射1 h,开窗通风2次,30 min/次,每天用含氯500 mg/L的消毒剂对房间喷雾消毒2次,再以之擦拭患者可接触到的物品表面,污染时随时消毒;使用一次性诊疗器具,医护人员诊疗时,严格消毒双手,防止交叉感染;手足口病病房产生的所有垃圾均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以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消退、疱疹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标准。

2.2 基础护理

2.2.1 口腔黏膜: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生理盐水棉球擦拭溃疡,2次/d,进食前后可用0.9%NaCl溶液或温开水漱口。溃疡处可应用溃疡贴膜或利巴韦林气雾剂以促进愈合,并经常观察溃疡、疱疹愈合情况。

2.2.2 皮肤:皮疹及其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晚洗澡。

患儿皮肤上的炎性皮疹、疱疹,易因抓破而感染,协助患儿剪短指甲,必要时包裹双手,并时时监督。患儿衣着要柔软、宽松,床铺保持清洁、平整。疱疹破溃者,局部可使用碘剂、红霉素软膏等治疗。

2.3 并发症

2.3.1 发热:每2~4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在37.5~38.5℃之间的患儿,给予散热、多饮水、温水擦浴等措施降温,体温超过38.5℃时,给予退烧药或冰敷降温。另外要注意观察出汗情况,防止脱水,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和液体。

2.3.2 神经系统症状:严密观察患儿精神状况,如有嗜睡、头痛、惊厥、肌痉挛、眼球震颤等症状出现,应迅速报告医生。建立至少2条的静脉通道:分别给予甘露醇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甲泼尼龙。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牙关紧闭者将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放人上下牙齿之间,以防舌咬伤。

2.3.3 循环系统症状:对患儿进行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血压、经皮氧饱和度等,如有胸闷、气促、心率增快等症状,应通知医生,检查是否为心肌炎。心率过快可静脉滴注米力农、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血压升高时予以硝普钠,用输液泵控制速度。

2.3.4 呼吸系统症状:早急性肺水肿和肺出血是导致HFMD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若发现患儿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应立即通知医生,根据医嘱进行吸氧、静脉推注东莨菪碱治疗。若气道分泌物突然增多或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应立即采取坐位,使用呼吸机,给予止血、脱水、利尿等药物,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4 饮食:食物以温凉、清淡为主,宜进营养丰富,易消化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菜粥、蒸蛋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过酸、甜、咸、冷、热、辛辣等食物。进食后以生理盐水漱口。对疼痛拒食患儿要给予静脉补液,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2.5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入院时对患儿及家长讲解HFMD知识及隔离治疗、护理的必要性,告知家长本病为婴幼儿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及时治疗完全可以康复,不必恐慌。由于口腔内疱疹、溃疡疼痛、影响进食后饥饿等原因,患儿多哭闹、情绪不稳定,对待患儿态度要和蔼、热情,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法取得信任,使其主动配合治疗。

3 小结

HFMD多由肠道病毒71、柯萨奇病毒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3]。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4]。该病传染性强,在患病期间除了有效抗病毒治疗外,积极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对症治疗和护理也非常重要,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不留后遗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