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管理存在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管理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政管理存在问题

篇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外循环”的“包包账”问题突出。乡镇实行“零户统管”后、各预算单位虽然不再单独设账,但在审计中经常发现,各主管人员手中仍保留着“苗木款”、“修路款”、“基建款”、“交流会款”、“承包、集资款”等各种名目的收支票据和账务,且白条收支比重较大,这些游离于乡镇财务大账进行体外循环的“包包账”,财务监督缺失,成为乡镇财务管理中的一颗毒瘤,为违纪违规问题的产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收支票据管理、使用不合规定。既有财政部门的行政事业性票据,也有自制的“土票据”及“收据”,甚至白条进行收支,各种票据多人管理,多人收支,且以“跑项目”、“争资金”等各种名目开具的假发票、不合规发票入账,容易导致乱收费、私设“小金库”、收支不实等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形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账实不符,一些乡镇未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卡,对近几年新购建、改建、拆除、变卖及实行“报账制”形成的部分固定资产未通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并进行财务核算,管理、使用单位及人员职责不明、责任不清;部分乡镇在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变卖、出让集体土地使用权等问题,形成集体资产流失或账实不符。

(四)财务管理不够规范。有些乡镇没有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财权分散,出现多支笔审批现象;库存现金过大,往来款项未挂帐,结算不及时,白条抵库现象严重;普遍存在财务基础工作差,财会人员更换频繁、素质低,有些存在无证上岗、会计出纳保管一人兼的现象,导致违纪违规问题的发生。

(五)经费超支、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比较严重。目前,乡镇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比较多,主要有救灾资金、扶贫资金、农田水利资金、退耕还林资金、甘露工程资金和集体资金及上级有关部门拨付的其他资金。在审计中我们发现:不但乡镇经费超支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和其他资金,而且在专项资金支出中不仅列支有争取该资金所花的各种费用,还列支有各种名目的招待费、差旅费、办公费、车油车修费、维修修缮费等,甚至有些用其发工资、补充乡镇政府经费,从而严重违反了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有关规定,不能做到专款专用,影响了国家有关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六)债权债务过大,底子不清,部分款项长期挂账,形成资金沉淀和损失。乡镇债权债务,成因复杂,负面影响较大。它包括直接债权债务和或有债权债务。直接债权债务指会计账面反映的各项应收应付款项;或有债权债务指会计账面未反映的应收应付款项,一般有欠发工资、欠拨及欠付的各种专项资金及基建工程款、欠拨及欠付的各种经费、财政担保及企业改制转嫁债务等。由于乡镇财政赤字逐年增加,财务管理不够规范,往来款项不能及时结算清理,部分款项长达几年、几十年挂账或抵顶现金库存,致使直接债权债务过大,形成资金沉淀和损失;或有债权债务底子不清,部分领导离任移交手续不完备,使这部分或有债权债务游离于财务监督之外,甚至有时形成“新官不理旧债”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乡镇周转资金严重短缺,负担日益沉重,形成一种“滚雪球”效应。

二、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围绕经济建设,努力培植税源。各乡镇要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统揽农村经济全局工作,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奶畜、药材、蚕桑、果蔬等产业,进一步稳固和提高基础财源。同时,要强化招商引资力度,立足产业、资源优势,坚持“四换”原则,积极引进一批涉工涉农产业开发项目,全力培植后续财源。

(二)严格执行《预算法》,完善和规范约束机制。各乡镇的财政预算是由县人民政府统一编制下发的,各乡镇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对超收分成及预算的调整,要按照《预算法》的要求报请县财政审批,严禁行政支出挤列各项事业支出,如实列报财政决算,保证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压缩行政事业支出,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各乡镇在财政预算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一方面要下力气压缩经费开支。另一方面要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对乡镇所属的非预算单位的账务要收归乡镇政府统一核算,将应纳入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计划生育调节基金、优抚和社救专款及行政事业性收费。要全额纳入乡镇财政专户管理,加大财政调控力度,乡镇长离任要把债权债务的清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防止推诿扯皮、责任不清,形成呆账、坏账,造成国有和集体资产流失。

(四)加强财会队伍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从审计情况看,乡镇预算单位的财会人员变动频繁,业务知识欠缺,会计核算水平不高,有些会计、出纳岗位长期不分设,职责不明,缺乏互相制约机制,账务核算极不规范。因此,乡政府要按照《会计法》的要求,严格执行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保证财务人员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考试考核等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核算水平。

(五)切实加强对财政财务工作的领导。各乡镇要充分发挥乡镇财政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定期对所属预算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健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用《会计法》规范各预算单位的财务行为,提高预算单位的核算水平,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准确,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篇2

在我国,大多的行政事业单位是具有人员多和支出多的特性,并且在地方财政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发展,尤其是21世纪开始对财政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渐渐的浮出了水面。

二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管理职能较弱,资金使用效益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使得其不能完全市场化,部门预算不规范,经费相互挤占,费用支出无计划、无定额,或是有计划定额但流于形式。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常常是事后核算,忽视了资金使用前的预测和使用中的控制,对经费收支的考核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平衡上,很少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考核。

2.财务管理职能不清

由于存在“路径依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短期内无法迅速消失,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程度存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认识不到位,财务管理比较粗放,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现象,甚至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核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及财会人员尚未摆脱资金供给制下“记账、算账、报账”模式,财务管理的职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3.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专项资金的管理。一是把关不严,供应范围过宽。由于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在核拨专项资金前,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使资金和应办的项目脱节。从而在各级财政的预算、决算中几乎所有的支出科目都列有专项经费.使用范围带有极大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缺少“度”的限定。二是资金分配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的情况带有普遍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施行,同时也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以可乘之机。

(二)往来款项的管理。据调查。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50%以上,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呆账、坏账。主要表现在:采购财产物资商品的预付货款因不及时清算或贷款担保硬性扣回形成呆坏账;单位购车、买设备或其他物品,汇给商家的钱多,购物金额少,因结算不及时,产生债务纠纷,无法收回形成呆账;个别单位违规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贷款担保,由于借款人不能到期清偿而承担连带责任被银行硬性将款项扣回,单位求偿未果形成呆账,而直接责任人得不到相应的惩罚。

(三)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年度终了,对全部会计核算进行清理结算和账务结账是编报年度决算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单位决算报表准确、真实、完整的一项基础工作。突出表现在:单位财务没有及时清理结算,往来款项往往由于跨年度,导致责任不清,形成呆账坏账。

三 问题存在的原因

剖析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不重视财务基础工作。有的领导不仅自己不注重财经法纪的学习,而且也不组织、不管理、甚至不支持财务人员学习、贯彻财经法纪。有些领导抱着只要不往个人腰包里装就啥都无所谓的态度理财,乱花乱支,无拘无束。只关心有钱没钱,不关心会计基础工作。遇有问题就借口自己不懂、不做会计业务工作推诿应负的责任。

二是内部难制约、外部监督不到位。有的单位领导借口“一支笔”审批、一人说了算,单位内部难制约。外部监督由于是事后监督,查出问题往往是对事不对人一罚了之,于是违规违纪问题屡查屡犯,甚至由于违规成本低违规违纪现象愈演愈烈。

三是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低。《会计工作基础规范》要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会计法》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但有的单位会计人员无会计从业资格证,有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低,,不熟悉法规,不能客观公正,依法办事。

四 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

1.澄清财会概念,提高理财意识

澄清财会概念。提高理财意识必须做到:

(一)加强对财务理念的认识,以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考评为中心开展财务管理,摆脱单一记账的传统思维,转变简单收支核算的角色;

(二)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把财务管理作为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单位负责人要重视财务人员的辅助决策作用,利用财务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三)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美德。这是任何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良好美德,是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廉政建设的重要表现,也是新时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价值观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2.加强财务管理绩效考核

要建立和健全科学的财务分析和考评体系。就是要根据管理结果和核算资料,运用特定方法对财务活动及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定期做好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对下一阶段财务支出情况进行预测,合理安排预算,为单位领导开展工作提供财务依据。

3.强化预算约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细化预算编制与批复,建立和完善预算支出标准,提高预算编制水平;严格界定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在项目支出的管理上。建立专项支出项目库,规范和强化预算约束力。

4.严格预算开支,建立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预算一经下达.就要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约束财务行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方法是:

(一)岗位分工控制.保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

(二)授权批准控制,严格遵循授权范围和权限,重大会计事项建立集体审批制度;

(三)会计系统控制,制定符合单位的会计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等;

(四)财产清查控制,采取定期盘点的措施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

(五)电子信息技术控制,加强电子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尽量减少人为操纵因素的影响。内审部门还应经常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制定改进措施。

篇3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对策探析

乡镇是基层政权组织,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对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维护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状况备受社会关注,上级部门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乡镇政府在财政、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等现象。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是每一个财政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答的课题。论文百事通笔者对此展开探讨。

一、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政预算约束不严格。从近年来审计反应的情况来看,乡镇在预算批复、调整及执行过程中仍存在违反《预算法》的行为。表现为预算编制不科学。实行“人员经费按标准,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实际”的方法,预算既不全也不细,操作性不强,资金分配不透明。乡镇其他收入未完全纳入预算,大量预算外资金的使用透明度不高,预算调整不规范。有些乡镇追加预算没有严格履行报同级人大审批的程序,超出预算部分脱离了同级人大的监督。

2.专项资金管理不到位。由于政府部门在支农项目管理上体制不顺,职能交叉,导致乡镇专项资金管理分散,情况不明。尤其是对项目多、资金量大的乡镇,未按规定对资金实行专项核算。大部分支出在经常性科目中核算,各项目之间互相调剂、挤占,很难有效进行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此外,对专项资金支出的监督突击性检查多,且对发现的问题没有具体的处罚和整改措施,使监督流于形式,致使乡镇普遍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和代管资金的情况。

3.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乡镇政府机关财务管理模式五花八门。有的是财政所做账,有的是经管站做账,有的整个乡镇政府机关一套账,有的却多达四套账。乡镇财务人员的分工不科学。有些财政所长既是所长,还是会计兼出纳,有的乡镇一年做一次账,出纳成了事实上的兼职会计,内部管理控制基本失效;有些乡镇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手续交接不清,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4.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负债现象严重。目前,大部分的乡镇在农村基金会、财政周转金、商业银行贷款等方面普遍存在数额大、沉积多、偿还难的沉重的债务负担。一是有的工程项目缺乏科学论证,没有因地制宜,没有可行性研究,结果一些企业效益不好、长期拖欠,资金收不回来;二是有的乡镇盲目搞建设,不根据本乡镇实力、财力、借钱上项目;三是个别乡镇机构臃肿、人员过多、入不敷出,靠借款来维持日常的费用开支。

二、乡镇财政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体制运行缺陷,没有约束机制。缺乏综合预算管理意识,预算管理不规范,预算约束力弱化,预算编制程序不到位,支出预算编制粗糙。

2.经济利益驱动,法制观念不强。财务收支活动不能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导致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严密,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许多乡镇没有制定规范性管理制度,缺乏制度约束。不少乡镇在财务收支审批程序、支出凭据的审核、财务人员岗位职责的履行等环节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一些财会人员未能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4.乡镇领导和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乡镇领导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缺乏培训教育,部分乡镇的财会人员岗位变换频繁,影响了工作开展。

5.个别部门对乡财信息化管理存在虎头蛇尾现象。个别部门未能继续对乡财信息化建设方面给予经济和人员的大力支持,后续管理不够。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财政职能日益强化,地位愈加重要,作用越来越大。要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乡镇在经济建设中的主战场作用,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1.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推行“乡财县管”或“镇财县管”模式。按照公共财政的管理要求,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通过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实行“乡财县管乡用”或“镇财县管镇用”,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强化财政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1)对实行“乡财县管”或“镇财县管”的乡镇,坚持“五不变”原则。一是预算管理权不变。乡镇财政所负责编制本级预算、决算草案和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组织执行本级预算。二是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各镇所有,县财政不集中、不平调。三是财务审批权不变原则。乡镇的财务审批程序按各乡镇目前实行的审批制度执行。四是独立核算主体不变原则。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财务核算,结余归各乡镇所有。五是债权债务关系不变原则。乡镇的债权、债务仍由乡镇享有和承担。

(2)以乡镇为独立核算主体,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治理方式。一是预算共编。乡镇政府根据县级财政部门提出的具体指导意见编制本级预算草案并按程序报批。二是账户统设。统一开设乡镇财政收支账户,各乡镇财政所按县财政局的批复在镇金融机构开设“国库基本结算户”、“工资专户”、“非税收支专户”等财政银行专用账户,办理乡镇财政资金的收支业务。三是集中收付。即乡镇财政税收收入全部上解县级库,纳入预算管理,乡镇收取的所有非税收入全部直接缴入县财政专户,由县财政根据乡镇收入类别和科目,分别进行核算。支出由财政专户拨入乡镇财政收支账户,以年度预算为依据,按照先重点后一般原则进行分配。四是采购统办。即镇采购支出凡属集中采购范围的,由镇提出计划和申请,报县财政局审核后,交县政府采购办按有关规定统一办理,采购资金从“财政专户”直接拨付给县政府采购办或供应商。五是票据统管。即乡镇使用的财政票据,乡镇使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等票据由镇会计核算所到县财政局领取,发给各预算单位使用,严格实行“限量领用、定期核销、票款同步、以票管收”的办法。新晨

2.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制度建设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要完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乡镇预算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收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负债资金收支管理等专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约束。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支出审批程序和手续。加强债权债务管理,逐步化解现有债务等工作,规范理财行为。

3.加强乡镇财务人员队伍建设,规范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队伍建设是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要重视乡镇财务人员队伍的建设,人事部门在对乡镇财务人员调配时要将熟悉财务知识、精通业务、素质好的人员选拔到财务工作岗位上来;为财务人员自身学习,更新知识提供机会和机制,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考试考核等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核算水平;明确会计、出纳岗位职责,建立互相制约机制,规范财务核算;严格执行财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保证财务人员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

4.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处理处罚力度。一是加大监督广度,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增加乡镇财政收支的透明度,把内部监督与公开曝光结合起来。二是加大监控的深度,加快建立健全乡镇领导离任交接制度,加强乡镇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运用,把监督与管理干部结合起来。三是纪检、监(检)察、财政、税收、审计等执法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合理分工、相互协调,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和制衡机制,对于监督检查出的违纪违规问题,严格按照《预算法》、《会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处罚,对单位收缴违纪违规资金、罚款的同时,按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的个人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殷金胜.浅论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J].当代经济,2008,(2).

篇4

关键词:地方财政 税政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地方财政在税政管理中存在的题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税务管理与征收制度和政策改革的推进,目前我国的税务征收和税政管理总体秩序良好,实现了既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针对地方财政管理税政的问题,确实也存在若干牵强人意的地方,这些问题必须给与正视,否则势必会限制我国税务征管和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地方税收和税政征管体制上不协调

税政管理的主要部门就是地方财政管理部门,但是由于我国在这一块的权责划分不明确,在体制上也没有明确的区分和划拨地方税收征管与税政管理的界限,使得两者有时候混为一谈。在很多的地方,由于地方税收和税政征管体制上不协调,使得税务部门的权利范围过大,同时操办着税务征收和税政管理,导致财政部门对税政的管理呈现了真空的状态,让其流于形式。另外,在税务征收和税政管理的过程中,部门工作不协调,监督和制约机制不健全,也大大限制了税务管理和税政管理的发展。

(二)“征退查”合一的税政管理模式恶化了地方财政发展环境

目前,随着我国税收政策的改革,地方在税政征管管理中采取“征退查”合一的税政管理模式,那么在此体制下,监督和制约效果不佳,在法理上也有悖于《预算法》和《预算法实施细则》,在具体的工作中,税务征收受到某些部门的干涉导致税务征收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缩水。

(三)对地方财政管理的税收工作认识存在偏差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税务征收和管理政策的调整,与以往相比,地方财政管理税政成为目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和制度改革的新产物和新内容。那么企事业的单位和社会人员,对此缺乏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存在着滞后的思维和思想,很多的人对政策理解不透彻,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税法定下后税务部门执行就可以了,对财政管理税政的具体做出和法律法规认识不清。

二、优化地方财政管理税政的具体策略探究

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政策和制度相继得到修正和完善。地方财政管理税政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也是完善、健全和发展财政管理职能,深化我国财税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针对性可行性的策略,优化地方财政管理税政的环境。

(一)深化改革,理顺税政管理和税务征收的关系

在以往的税政管理中,税务部门在税务征收和税务管理中呈现的强劲态势,存在着一包到底的情况,这种是非常不利于财税改革的,也有悖于相关的法理常识。为此,目前,要优化地方财政在税政管理的环境条件,就必须依据相关的法理和国家政策,按照财税的职能有效的开展分工,在将税收政策的制定,修订、完善和管理的事情归属于地方财政部门的时候,保障财政部门拥有一定的职权和执法力度,给予税务部门强化其税收征管的优先权,只有这样,才能深化改革,理顺税政管理和税务征收的关系,促进地方财政在税政管理方面的深度发展和进步。

(二)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

随着我国财税政策改革的推进,中央和地方在财政分配和税务管理上应该权限明确,内容清晰。按照相关的财权和事权相分离的标准与原则,地方财政支出必须依靠地方,有地方的财政负责,那么就出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地方必须拥有一定的财产,否则无法承担地方的支出,那么这种情况下,必须明确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确保地方财政管理和支出有一定的保障。地方政府一定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关的财政管理政策和税务管理规定,促进地方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中央和地方税收管理权限上,做出明确的划分,搞清楚彼此的权责,这样的话才能规范地方政府和预算外的资金管理,增加税政管理的质量。那么中央政府在原有下放税政管理政策下,进一步放宽地方财政对税收政策的权限,改变以往地方费多于税的情况,优化地方税务管理和征收的环境。

(三)构建科学化的税收征管体系,发挥财政的作用

对于税务管理来说,政策和法律是其管理的标杆,税收政策制定的完善性、规范化和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税务管理的科学化和高效性。针对税务政策的制定,工作人员必须强化调查研究,掌握一手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数据,这是构建科学化的税收征管体系的基础和保障。为此,针对地方财政管理部门来说,要创新工作思维,优化工作思路,创新工作路径,建立税政管理与国、地税部门以及国库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网机制,随着掌握相关的税务情况。另外,强化税务征收的档案管理,让税务管理工作呈现出记录性,有记录可查,这样就有助于税务管理的发展。提升税务管理系统和财政管理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人力资源子在财税系统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拥有专业技能和正确工作态度的人员也可以提升地方财政管理在税政管理中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长宝.谈地方财政在税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0,(04).

[2]张艳丽.财政专项资金财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江苏商论,2014,(12).

篇5

关键词:财政部门;财务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引言

国家的整个财政中包含了基层财政部门,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科学管理事关国计民生。因此,加强基层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便成了财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保证了财务工作科学地展开,财务管理的顺利进行,将每一项财政支出都花在实际有用的地方、花在老百姓的身上,财政部门才算是真正地发挥了它的作用与价值,这样也才是符合党的工作方针与工作路线的正确做法。

一、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缺乏原则性、科学性、透明性

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缺少了原则性、科学性与透明性。首先,原则性的缺乏;在进行财政预算与财政支出时,随意性很大,没有很好的原则。资金用途也不固定,预算方案形同虚设、几乎派不上用场。除此之外,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也是没有原则的乱使用一通,挤占或是挪用、不按规定地发放各种福利的事都是经常会发生的。相关的财务凭证也不是真实的凭证,各种假收据与发票几乎泛滥。其次,科学性的缺失;财政管理中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财政出现了严重的超支现象。在消费的时候,都是财政比较宽裕的时候随便消费没有计划与安排的,而在财政比较紧张的时候,又出现了不够花费的情况。最后,透明性的丧失;虽然财政的预算等工作都要经过人大的审核与监督,但是人大并没有发挥它应起到的作用,没有进行有效地监督。有些乡镇部门的工作分工不明,因而不能对日常工作做到透明化,使得工作显得太过随性。

(二)债权债务的清理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

乡镇政府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债权债务的关系,比如在实际的招商引资、乡镇建设或是差旅的招待等方面都会产生着方面的关系。但是在这种关系中,由于当事人的不够重视,没有承担自己该承担的责任,对这些债权债务的清理和维护不及时,就直接导致了欠账挂账或是打白条等一些很不合适的行为的存在。久而久之,一件接一件的不及时清理就直接导致了工作的积压,未处理掉的债权债务就越来越多,最后弄得处理不清、只能继续以挂账的形式搁置,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乡镇政府的人员流动也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有效完成,由于人员之间没有交接清楚,导致接手的人员不了解具体的工作,以致债权债务关系的相关工作继续堆积,最后账目是否真实也不能够准确确定了。

(三)缺乏规范的会计核算机制

乡镇财政部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除了以上提到的问题,还存在着会计核算机制的不规范的问题。各部门的支出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很混乱,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条目类别。各部门自身的账也是稀里糊涂、一团乱、没有明确的细节支出项目,只有一个总账目总额的支出。另外,名称的使用也不规范,乱用混用的现象随处可见。

二、应对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建议分析

(一)加强基层法制建设与建设内部控制体系

要想解决当前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树立工作人员乃至干部领导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他们进行定期的有关法制的培训与指导,将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传达给他们,让他们意识到法律法规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把握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此外,还需加强内部的控制体系,使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基础上能够相互监督与制约,完善其内部控制体系。

(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基层管理工作过程中,需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有指导性作用的法律法规,保障工作执行的过程中有法可依,形成法制化的规范体系。这样财务管理工作也会显得科学很多、规范很多。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知道的基层财政部门也会因此工作的时候,各部门分工明确、有效地工作为百姓服务,从而实现人们的生活的整体质量的稳步提升,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三)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

由于基层部门中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且素质不怎么高等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的进行弥补。比如邀请素质高的一些名校教师来为工作人员讲课,实实在在的对他们进行指导,这样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从而同步实现业务能力与业务素质上的提高。此外,还需要工作人员对之前没有及时处理掉的乱账进行彻底地整理,从而保证接下来的工作能够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及时有效地完成,这样以后的工作氛围也会随之焕然一新。

三、结语

在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的进行中,总是会因为工作体制和工作体系或是相关的工作人员自身的原因,而导致了基层财政部门财务工作中问题重重。本文就基层财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对各项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相信对以后的基层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很好的借鉴意义与参考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爱霞.浅析基层财政部门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2:73-74.

[2]王存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外资,2013,01:152+154.

[3]刘付丹.基层工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知识经济,2013,12:125.

[4]王军辉,王淑珍,刁娟.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经济论坛,2005,09:122-123.

[5]高明军.基层财政部门罚没物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2,33:56.

篇6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财政科技资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建立,各级政府对科技的投入总量逐年增加,财政投入成为我国科技投入的主要来源,在全社会科技投入中占主导地位并发挥着指导和调节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财政科技资金的管理监督力度,制定了加强对科技资金管理的政策法规,一定程度上从制度上规范财政科技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促进科研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但是目前财政科技资金在投入分配,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加强对财政科技资金的监管,堵塞财政科技资金的管理漏洞,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益,成为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财政科技资金各环节的存在问题

1.1 立项分配环节错位

一是科技资金安排单位和预算单位严重脱节。地方的财政科技资金并不是全部由科技部门统一预算安排,而是一部分是由科技部门按项目做预算,项目的申报、审核、立项到评估验收等全过程基本按科技部门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另一部分却由发改委等部门以二次分配资金的方式安排,这部分资金绝大部分是依照当地政府或政府领导的意志安排,并没有经上述的程序立项,也无法按项目进行管理和跟踪监督。预算部门和资金管理使用部门的严重脱节,使得不在科技部门做预算的科技资金从立项时起就没有了监管,造成了监管的真空地带。二是科技资金重复投入,严重影响科技资金使用效益。科研计划项目分属多个部门安排,缺少国家层面上的规划协调,容易产生科技计划项目的重复申报。既有一个单位重复申报多项科技专项资金的情况,也有多个单位重复同一课题的科技专项资金的情况。

1.2 制度建设环节薄弱

由科技部门立项安排预算进行管理的科技专项资金,也存在种种制度管理的空缺。一是科技部门每年设置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资金,其申报指南目标空泛,考核指标不具体,体现不了国家对科技重点领域的目标导向。二是有的专项资金没有具体管理办法,项目资金分配不透明、不规范。三是有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操作性不强,缺乏对项目的概预算的要求、缺乏资金的具体使用范围、标准的规范,项目承担单位缺乏具体的监管责任。四是有的专项资金没有要求签订任务书,难以对项目的进行跟踪监管。五是有的专项资金按相同金额平均分配给各项目单位,使科技资金成为变相发补助;有的专项资金分配给各使用单位的资金额却相差甚远且依据不足,资金分配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六是有的专项资金规定可以按比例提取管理费用,有的专项资金却不提取。七是对课题的预算编制重视不够,项目预算的编报随意性较大,预算内容不够细化,预算分类不够规范。

1.3 项目管理环节缺位

一是科技部门管理缺位。过去一段时间,科技部门往往以人员少,项目多,管理难到位等理由,将科技项目的申报、初筛、审核、立项到评估验收等等一条龙的工作全部委托给一个中介管理机构来承担,科技部门将管理职责转移给中介管理机构之后,表面上似乎通过第三方的力量介入可以互相制约,但对中介管理机构的工作质量并没有跟进,实质上等于放弃了对项目全程的跟踪责任,使得科技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产生种种的违规问题,也产生巨大的利益寻租空间。二是中介管理机构的管理缺位。上述的中介管理机构往往属于科技部门的系统内单位,在做管理机构同时又以自己为项目单位申报科技项目资金,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严重影响了科技资金分配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三是专家管理环节缺位。虽然目前科技部门已经建立了专家库,项目的初筛、审定、中期评审、验收等各环节都规定要有专家参与,而且将专家的意见作为重要的依据,但在管理办法中没有明确所有项目的专家必须从专家库抽取,也没有明确专家的责任、专家的回避情形、专家的退出机制等。部分专家对项目发表的意见不负责任,直接造成了财政科技资金的损失而无法追究其责任。

1.4 资金使用环节失控

一是没有按规定配套资金。一些科技资金在安排时要求使用地区和单位按一定比例配套,但使用单位收到资金后往往是先使用财政资金,配套资金迟迟不到位,没有发挥国家投入对地方科技的拉动作用。二是普遍存在挤占挪用、截留、套取科技资金的现象。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有的使用单位虚列支出转移财政资金,有的使用单位将专项资金挪用购买理财产品,有的使用单位用假合同、假发票套取财政资金。三是会计核算不规范,财务信息不真实。尽管科技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规定科技项目资金要专账核算,但却没有明确具体的会计核算方法,资金使用单位出于各自的目的采取各种不同的账务处理方法规避财务监管,使资金实际使用的财务信息不真实。

2 原因分析

深入剖析财政科技资金在分配、管理、使用的各环节暴露的种种问题,可以发现其中既有科技资金安排顶层制度设计不科学的原因,也有科技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等原因。

(1)科技资金安排不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规定,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增长幅度,高于国家财政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国家法定支出的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使政府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增长得到保证,但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法定支出压力越来越大,经济较发达地区为达到法定支出,往往将根本不属于科技经费开支范围的项目或不需要财政扶持的科技项目也通过行政干预在科技经费中给予安排,从源头上造成部分科技项目安排不合规不合理,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政府弄虚作假的风气。

(2)科技部门管理制度不健全。科技资金数额巨大,涉及项目多,科技部门作为专业管理部门,应该承担起对科技资金的预算和经费使用的监督职责。但科技部门在项目申报、初筛、专家的选择、委托中介机构管理程序科技经费的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制度存在不少漏洞,专家的责任、中介管理机构责任、科技部门的责任不明确,发生问题时互相推诿,致使科技领域产生利益寻租空间,成为了贪腐的多发区。

(3)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不完善。目前在分配环节尚未建立必要的制衡机制,项目的申报、筛选和审定过程未向全社会公开,人大要对科技资金的预算审议未具体到项目单位,资金分配不公开、不明细使监管难以到位。

3 全方位加强财政科技资金监管的对策

3.1 改进机制,统筹分配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在政府层面的统筹规划方面,对科技资金进行统一管理。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安排科技经费,改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做法。对不是完全具有公共需要性质的科技项目,财政不应对其经费开支进行统包统揽,而应根据政府职能、财政职能及科技事业发展的需要,重新界定支出范围,对公益性的,财政要予以保障;对准公益性的,财政可以予以资助;对经营性的,应逐步推向市场。要改变目前由多个部门多头安排科技资金的状况,统筹安排财政科技资金。要削弱政府部门和领导直接介入项目的决策权,减少立项决策环节的行政干预及长官意志,杜绝立项决策方面不公开、不透明的现象发生。

3.2 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在科技项目管理和监督上,要打破现存的由中介管理机构一条龙控制科技项目各环节的格局,建立科技项目的决策、执行、管理、监督、评价既相互分离而又相互衔接、相互制约的机制。在立项和管理环节中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在监督、评价环节建立严格有效的跟踪问效机制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建立对科技资金分配进行监督的法规制度,在分配环节建立必要的制衡机制,项目的申报、筛选和审定过程要向全社会公开,人大要对科技资金的预算审议到具体项目单位。要结合科技自身的特点,制定客观可行的科研单位预算编制办法以规范预算编制,完善科技资金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经费开支范围、核算方法等。

篇7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财政专项资金是国家财政拨款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国家为了发展或扶持某一领域的项目而专门从国家财政资金中拨出的专门用于该项目事业发展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对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但在实际资金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财政专项资金不能专款专用,或使用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到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发挥。本文简单分析和总结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水平和效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从而更好的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成效。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在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在:

1.缺乏完善的前期预算基础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或单位在申报财政专项资金时,没有对申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严格、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对申报项目具体资金使用方面的前期论证、规划和预算,专项资金的前期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申报内容过于空洞、简单、笼统,从而为后期的资金使用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2.缺乏有效的资金过程管理

目前,我国在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方面缺乏科学、全面、有效的管理控制,各级政府在财务管理职能方面的发挥不足,财政部门及相关主管部门在财政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批、接收、分配以及后期流向、收益等过程的管理不到位、不严格、不具体,往往只是在出现问题后加以处理或补救,对资金扶持项目的决策、进度、需求以及资金使用等情况不了解、不清楚,从而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不理想。

3.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我国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具有明确的规定,要求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并在项目完成后应将其结余上交至财政部门或在经过审批后留用。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财政专项资金在下发过程中被“层层剥皮”,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将专项资金挪为他用或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独立的存储核算,导致财政专项资金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款专用。同时,有些项目单位或企业为了不将结余资金上缴,在项目快完结时将剩余资金大量用于采购或其他项目的运营、生产、费用等,从而造成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浪费。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各级政府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和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效率和成果。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控制意识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到财政专项资金对申报项目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促进性,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在政策、人员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从而有效保障和推动各地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前期预算管理和控制

各地政府以及项目单位在进行项目申报时,必须要着重加强对申报项目前期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全面、详细的了解和掌握申报项目在内容、目的、规范以及资金需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对专项资金的总体金额以及分配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切实、具体的规划,提高资金预算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坚决杜绝和改变项目预算工作的随意性和笼统性,从而更好地为申报项目后期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引导。

3.健全和完善财政内控制度

国家及各地政府要根据我国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法规方面的完善和健全,明确财政专项资金的性质和重要地位,制定具体、规范、系统的财政专项资金申报、审批、划拨、分配以及使用流程,加大对非法挪用、转移专项资金等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从而有效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和系统化,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提供充分、切实的法律以及,确保资金管理工作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大力加强财政监督审计工作

各级政府必须要下大力气加强财政专项资金在划拨、数目、流向以及使用情况等各个环节当中的统计、审查工作,做好财政专项资金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监督,积极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审查制度,构建科学、切实、有效的财政专项资金审查机制,规范审查工作的内容、标准、流程以及操作行为,不断提高财政专项资金审查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大审查监督的执法落实力度,并加强对各种财政风险的分析和防范,从而确保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对行业发展平衡、地区安定和谐等都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国家及各级政府必须要重视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控制,提高管理控制意识,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监督力度,从而不断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有效促进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高速、长效、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晋.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18):218-219.

[2]宗清俊.浅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06):64-65.

[3]毛世德.浅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24):74-75.

篇8

关键词: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乡镇财政预算编制存在问题。首先,在我国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当前体系中,一方面表现在财政收入支出表当中,另一方面体现在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出现这样的情况使得财务报表工作不断的重复进行,并且使得镇机关、事业单位出现虚增财政资产总额的情况出现;其次,相关部门没有统一的预算核算标准和方法,有的预算人员为了节省时间,经常出现弄虚作假的行为,同时,当前我国乡镇财务部门会计预算方法太过简单,与实际的核算标准不相符,差距很大。

(二)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相对粗放。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管理工作相对粗放,导致这样情况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在目前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编制管理中,采购管理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不相符;第二,由于受传统预算编制方法的约束,使得财务人员没有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缺乏先进预算管理专业知识,在实际的预算操作上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管理起步晚,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而且在财务预算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透明的现状,缺乏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首先,我国乡镇财务预算公开程度还不够透明,公开步伐迟缓,没有一个完善的监督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从而使得相关的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经常出现预算错误;其次,大部分的乡镇财务部门不能及时公开预算报表,这违背了我国《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条例》的财政政策要求。

(四)公众的参与观念有待提高。在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中,公众的参与观念非常重要,但是,从目前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现状来看,公众的参与观念有待提高,第一,由于以往长期的经济体制限制,再加上相对闭塞的政治文化,从而使得乡镇财务预算开放程度相对比较低,很多财务预算人员都把会计信息都保密起来,不对外公开;第二,由于受到预算管理传统思想的束缚,很多预算管理人员缺乏对预算公开的认识度,从而降低了公众的参与程度,最终导致一些的现象发生。

二、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一)建立健全乡镇部门预算公开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乡镇部门预算公开的相关法律,对于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来说非常的重要。首先,乡镇部门应该对有关财政会计信息公布的各个会计法规进一步细化,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其次,乡镇财务部门还需要定期把会计信息公开化,并对公开的信息内容进行规范化处理,一旦发现会计信息中有任何的问题,就要追究相应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从而保证相关的财务预算管理人员都能严格遵守预算公开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

(二)改进财政部门预算的基础编制工作。只有改进了财政部门预算的基础编制工作,才能提高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因此,乡镇财务部门在对成本会计进行核算时,注意在明细账和总账中都采取权责发生制度与收付实现制度的双管齐下制度,同时,其他方面的核算要以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乡镇机关实际情况为理论基础,摒弃以往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从而保证乡镇财务预算能够顺应时展的需求,并严格按照会计收付实现制度体系进行核算。

(三)加大对乡镇财务部门预算的公开监督监察制度。在乡镇财务预算管理中,还要加大对财务部门预算的公开监督监察制度。在乡镇财务管理中,会计监督的主体主要是预算部门会计人员、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会计机构,但是目前我国乡镇财务部门缺乏完善的公开监督监察制度,因此,财务部门应该明确会计监督职位、会计、出纳三方的职责权限,保证公开监督监察制度能够有效的落实,并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从而保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顺利进行。

(四)完善乡镇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体系。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支出控制力度对于完善乡镇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体系来说,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支出控制力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完善了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的有序进行。因此,相关财务部门应该加大财务管理执行力度,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与此同时,还要强化资金使用状况的实时跟踪,避免出现一些的现象,如果在实时跟踪中发现了财务问题就要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从而减少资金损失。2、培养预算编制人员创新意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乡镇财务部门还应对预算编制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更新财务预算管理理念,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培养预算编制人员创新意识,结合市场发展需求,不断更新预算编制方法,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聘用一些国外相关的专家来进行讲座,提高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经验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健全乡镇部门预算公开的相关法律,并加大对乡镇财务部门预算的公开监督监察制度,从而保证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和峰.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知识经济,2015.

[2]陈果.浅谈财政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4.

篇9

一、存在问题

一是出借财政票据。有的乡镇把自身领购的财政票据直接出借给村、社开具;有的乡镇把自身领购的财政票据出借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开具;甚至有的乡镇把自身领购的财政票据出借给企业或者经营承包人当作发票开具,直接导致这些企业或者经营承包人偷逃税收,等等。

二是滥用财政票据。有的乡镇财务人员自身似乎也知道白条入帐是不允许的,于是对有些不能取得发票的费用,比如所谓的“招商引资费”、“双争一汇费”等,干脆就地取材自己给自己开具一份财政票据,将票据的付款联拿到财政所报销,票据的收款记帐联则与存根联一起保存。

三是串用财政票据。相当多的乡镇财务人员使用财政票据非常随意,在办理财政收支业务时,对用途不同的财政票据不加区分,逮到什么票据就用什么票据开。有的用非经营行统一票据收费甚至收取罚款;有的又用非税收入通用票据办理非经营性往来结(文秘站:)算;该用专用票据的用成通用票据,等等。造成财政票据使用的混乱。

四是涂改财政票据。这样的低级错误照样有人犯。比如,有乡镇的财务人员在收取某人“土葬占地复垦费”时,就直接用圆珠笔在已经开具的收费票据的记帐联上将2500元的“2”涂改成“1”,同时将金额大写贰仟伍佰元的“贰”修改成“壹”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乡镇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违规问题,有的看似偶然发生,实则有其必然性。究其原因:

一是领导对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认识不到位。相当部分乡镇领导干部财务管理知识较为贫乏,有的甚至根本不懂财务会计工作,主观上又认为财务会计工作是财政所长和会计人员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从而放松了对财务会计工作的重视和监管,更遑论财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甚至还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财政票据违规算不什么问题,思想上根本没有把加强财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当成一回事。

二是乡镇财政票据票据管理和使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乡镇财务人员属于非专业人员,财务管理知识相当匮乏,有的甚至连财务管理的原理都不懂,纯属被“赶鸭子上架”,这些人员对财政票在严肃财经纪律、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全财务制度、强化内部监管、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落实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促进依法行政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财政票据管理使用中的违规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的根本不知道财政票据有哪些,哪种财政票据该怎么用,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理处罚;也有一些违规问题是由于经办工作责任心不强,财经法纪观念淡薄造成。

三是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监督管理指导不到位,查处不力。财政票据业务主管部门目前主要采取的是“阵地办公”“守株待兔”的方式,监督管理态度还显得比较消极,很少“主动出击”,少有深入到乡镇开展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检查和指导;票据缴销“只销票数,不核金额”,监督管理手段也还比较落后;重财政票据发放,轻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的监管的意识长期存在。乡镇财政票据的管理和使用客观上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三、对策建议

一是乡镇领导干部自身要加强对财经法律法规包括财政票据管理规定的学习,提高对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条和《四川省会计管理条例》第四条均明文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说明,单位会计工作包括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的好坏不但与领导干部有关,而且关系重大。

二是乡镇应注重配备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切忌乱抓壮丁。要把懂财务管理,具有会计从业资格,政治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坚持原则,认真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专业人员调整到财务会计岗位上来,以保证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包括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工作规范化运作,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整体质量。

三是有关部门要加大财经法律法规和财政票据管理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力度。把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宣传培训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乡镇领导和从事财政票据管理和使用的工作人员分期分批开展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和会计业务知识,使他们认识到财政票据的合法取得和正确使用是票据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对预算外资金进行源头控制和有效遏制腐败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规范单位财务收支、保证会计核算真实、准确的重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切实提高对票据的使用和管理水平。

篇10

一、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危害

(一)虚收虚支财政资金

由于市、县政府对乡镇政府下达的年度财政收入任务超过部分乡镇的实际财源,且将其完成情况与乡镇主要领导人的政治生命挂钩,这些乡镇主要领导人员为着自己的政治前途考虑,便授意、指使所属财政所、经委、土管所等部门有关人员,同时积极与税务部门协调,通过虚列企业扶持资金、农田水利与乡村道路工程建设资金、土地补偿款、税收返还、村级经费等方式套取财政资金并将所套取资金通过税务机关入库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等地方税种,从而达到虚收地方财政收入的目的,造成财政资金虚收虚支。这种做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它会严重影响宏观经济数据统计的准确性,进而对我国宏观经济决策产生不利影响;二是严重违背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恶化党群干群关系;三是无形中会减少上级财政对本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数额,增加乡镇政权运行成本。

(二)财政支出“缺位”与“越位”的问题同时存在

支出“缺位”主要表现在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公共事务,乡镇财政并没有完全承担起来,如绝大部分乡镇对农村义务教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医疗卫生及对弱势群体救助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而这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协调及可持续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虽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但国家大包大揽的传统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依然存在,许多应由市场提供的商品和应由社会负担的支出仍然由财政负担,这一点在乡镇财政支出方面表现尤为明显。一是近年来部分乡镇为培植地方财源,壮大地方财力,不惜一切代价招商引资,如为入驻本辖区的一般性竞争企业无偿提供地皮、提供“三通一平”等优惠条件,对企业厂房、围墙、道路、地面的建设及机器设备的购置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向国税、地税、公安等非预算部门拨付经费。这些支出不仅明显违背公共财政支出的“公益、公平、公正”原则,且无形中会对其他公益性支出产生挤兑效应,严重影响对其他公益事业的财政投入。

(三)擅自制定、执行税收优惠政策

近年来部分乡镇为吸引外地企业入户本辖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以党委、政府的名义擅自制定执行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有的乡镇规定企业自投产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所有地方税收,第四年至第五年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所有地方税收;有的乡镇按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的一定比例对纳税人进行物资奖励或进行税收返还;一些乡镇甚至与部分社会人员私下签订引税协议,如这些人员能将辖区外纳税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引入本乡镇,将会根据纳税人缴纳税金的一定比例对引税人进行奖励。个别乡镇的这些做法对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一是严重阻碍了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贯彻执行,导致全国不同地区纳税人的实际税收负担不同,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直接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量流失;三是导致各地区、各乡镇互相拉税、引税;四是为某些单位和个人进行权力寻租提供了便利条件,容易诱发各种暗箱操作和腐败行为。

(四)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不尽规范

近年来随着各有关部门对乡镇专项资金特别是涉农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力度的加大,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由于部分乡镇财力较为紧张、主要领导人员及经办人员法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及执行不严格等原因,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仍存在诸如拨付不及时、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虚列专项支出套取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支出手续不完善、专款收支未进行专户核算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使得部分财政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造成大量财政资金浪费,而且会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

(五)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格,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

当前虽然绝大部分乡镇的财政收支都实行了乡财县管、由县财政集中支付中心统一核算等,但仍有部分乡镇的财政收支统一由乡镇财政所管理,且普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管理粗放等问题。一是会计岗位的设置违反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一套或几套账的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由一人统管,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牵制和制约,容易给一些人进行违法活动造成可乘之机;二是会计人员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导致费用支出手续不规范、账务处理不及时、会计信息失真等一系列问题;三是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绝大部分乡镇没有制定财产物资的购置、保管、领用、管理及处置核销制度,或虽然制定了但没有得到较好执行。绝大部分乡镇普遍没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导致乡镇对其固定资产底数不清,给国有资产的流失留下了很大隐患。

(六)财政资金损失浪费严重,使用效益不高

通过审计还发现,目前乡镇财政普遍存在招待费列支数额逐年攀升、违规发放奖金福利、以“参观学习考察”名义公款旅游等损失浪费问题,严重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基层财政职能日益强化,地位愈加重要。要想做好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解决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多管齐下,共同努力。

(一)制定科学的领导干部评价和奖惩机制。为彻底解决当前部分乡镇财政资金收支不实的问题,单靠“堵”的办法远远不行,关键在于研究制定科学的乡镇领导干部评价和奖惩机制,将过于注重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上,逐步过渡到注重年度内或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的增长速度上、过渡到对辖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对农业、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卫生等投入力度上。

(二)要严格按照公共财政“公益、公平、公正”的原则安排各项支出,努力或切实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逐步加大对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财政资金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的速度,为市场经济主体进行公平竞争创造有序的社会环境。

(三)中央、省、市及县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组织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对乡镇自行制定执行的招商引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如检查发现其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与全国统一执行的税收法律、法规相违背,应通过进一步追查分清责任归属,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分,必要时可在相关媒体上向全社会予以公告。有关执法部门要切实纠正“重查轻处、查而不处”等执法不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