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原则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4: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环境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园环境原则

篇1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指的是幼儿园针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针对孩子的性格和思维对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活动。幼儿园环境是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是幼儿园评优时的重要依据。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孩子学习活动兴趣以及人格健康成长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为我国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一致性,使环境的每一部分都呈现出教育性。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要明确,要努力做到把目标落实到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学期。如在每一天的目标中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墙饰”的活动,将小朋友和教师所做的小礼物、图画等小作品贴在墙上,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每一周的目标中可以将孩子的思想限制在讨论的天地中,让孩子在一周的时间里进行思考和行动,进而在每周做出总结,让他们畅所欲言。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一致性原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逐步开展,逐步提高和完善,每一周的环境创设同上一周都应该不同,针对现在孩子学习水平和当前教育目标分期变换创设。幼儿园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教师在环境创设时应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进行创设。如在小班时教师可以通过画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画树让孩子画叶,或者教师画小鸡让孩子涂颜色等。到了中班可以开设“个人小画展”,提高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和兴趣。但是升入大班后这些比较幼稚的活动就不适合了,教师此时可以开展关于个人摄影展,使孩子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遵循发展性原则,在不断提高环境创设水平的前提下对孩子逐步进行教育。

三、互动性原则

幼儿园是一个所有孩子在互动中不断成长的地方,孩子和孩子之间,甚至孩子和老师之间都是通过互动的形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在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创设时,应充分体现这一原则。在创设墙面环境时,无论是内容来源、主题产生等,都应体现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营造老师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氛围。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遵循互动性原则,在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中进行教育。

四、环保性原则

幼儿园是个特殊的教育场所,孩子是一群特殊的教育对象,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一切以环境保护及安全为前提,一切为孩子着想。因此,教师在对环境进行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并且运用多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让孩子在活动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幼儿园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应该以幼儿熟悉的植物或者小动物为主,比如花花草草、小狗小兔子,设计画面应该带有童趣、童真,在设计中拉近同幼儿的距离。特别是创设环境时应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创设艺术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面,将来长大才会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篇2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它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同时,环境布置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由此可见,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环境创设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在对幼儿园中的环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就是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创设幼儿园环境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它是幼儿园环境能够合理创设的基础与保障。幼儿园在对幼儿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安全性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是幼儿园在教学中的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所以,幼儿园环境在创设时要将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要重视幼儿园环境中的安全性。例如:幼儿园在创设环境中,对于教学房屋、食堂、住宿楼等一系列建筑物的建设,一定要符合我国相关规定中的要求与标准,在幼儿园中安装一些娱乐性、教学性的设备设施时,也要符合我国对于基础设备设施安装的一些要求与标准,确保幼儿园环境中这一些事项的安全性,这是幼儿园环境在创设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二)适宜性原则

在对幼儿园中的环境进行创设的过程中,在将安全性这一原则做到位之后,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还要遵循适宜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幼儿园环境在创设中,要充分的考虑环境对于幼儿在学习与身心的发展上能够起到推动作用,使幼儿园中的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环境在创设时还要重视与当地人文思想、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三)整体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所要遵循的整体性原则,实质上就是指幼儿园的环境在创设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各个环节中的需求,幼儿园中所创设的环境要满足幼儿园教学中各个环节中的需求,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年龄和发展原则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环境创设的具体要求就有所不同,要尽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如在小班教室里放置相对较多的无结构玩具;还有扮演娃娃家的空间。在年龄大一些的幼儿的班级里,放置较多的能进行探索和实验的器材。

(五)时间和空间原则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不急促的活动步调,一种安全、自尊和解决问题的环境,正如马拉古奇说的“我们必须尊重成熟的时间、发展空间、使用工具的时间和了解工具的时间,以及幼儿能以全面的、或缓慢的、或丰富的、或明亮的发展・・・・・・这些时间是文化智慧与生物智慧的一种测量方式。

(六)尊重使用者原则

环境的创设应透露出对使用者――幼儿、教师、家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的尊重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使应不断地询问自己:幼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便于幼儿的探索活动吗?我们教师在怎样的环境里更能有效地倾听幼儿、帮助幼儿、记录幼儿?家长对环境又有什么要求呢?等等。

(七)评估更新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需要定期评估和修改。应根据不同的季节特征及结合幼儿园课程进展不断更新环境布置,让环境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幼儿园环境创设需注意的问题

1.以幼儿为主体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幼儿园的物质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教育意义。如大班的孩子在老师的启发下,准备创设《绿色家园》的主题环境。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下,决定通过画和剪贴的形成以分工合作的方法来完成,主题的内容也是由孩子们自己确定的,说起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家可带劲了,开始讨论什么是垃圾,应该如何处置这些垃圾才能保护我们的家园・・・・・・到后来,有些孩子建议要让幼儿园里的所有小朋友都知道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于是就有了以下两张大副的宣传报。当整个主题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不但被这种特有的艺术美所深深吸引,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对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更了解了,对我们的环境更热爱了。

2.运用不同的装饰材料

为幼儿提供材料与作品,是他们参与物质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在我们每个教室内,都置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小挂历、旧包装纸、塑料泡沫板、吸管等废旧材料,蛋壳、西瓜子壳、开心果壳等自然物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用牙膏盒做成了高楼、汽车,把易拉罐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让蛋壳变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娃娃,用果壳拼贴出漂亮的图案。用这些作品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孩子们可真开心,面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这个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其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3、重视公共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环境在创设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公共环境的创设,这能够有效的完善幼儿园环境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环境在创设时,建设一些公共的环境,能够为学生家长在接送孩子上学与放学时提供一个休息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幼儿园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幼儿园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对于公共环境的创设,将全部的注意力投放到了幼儿园自身环境的创设中,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三、结束语

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在不断的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完善,弥补幼儿园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不足与缺陷,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幼儿教育的需求,都在朝着这个方面努力,但是在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却没有一个很好的效果,这也是我国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幼儿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所以幼儿园在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于环境的创设与完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字:本土资源;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评述

在当今学前教育中,环境正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越来越多地引起学前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1倡导为幼儿创设充分发挥其潜力、促进素质全面提高的环境,是全体幼教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但目前许多幼儿园对环境的概念理解有所偏差,一是设计思路上没有鲜明的理念和主题,环境创设总体规划、系统发展;二是设计主体上以教师创设为主、忽视幼儿参与;三是设计模式上以固定画面为主,缺少动态环境;四是缺乏对本地区文化、物产、文化等核心内容的挖掘。创设形式内容单一、材料贫乏、千园一面。

近几年我国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利用本土资源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方面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些研究大致集中在资源文化的教育价值、本土可利用的资源内容分析以及利用本土资源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的实践成果和现状分析等方面。

1.价值研究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从理论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第一人,在《陈鹤琴全集》中记录了他对“创设怎样的环境”、“怎样创设环境”、“采用什么材料”(创设环境)都有着系统论述。另外,陈鹤琴先生也曾明确提出幼儿园中要坚持“中国化”的原则,指出“幼儿园环境创设要考虑当地的风土民情、文化底蕴、气候条件”。张宗麟先生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有着独到见解,《张宗麟幼儿教育论集》中提出通过环境创设把我们的孩子带进民族传统文化的高远意境,无疑是培养幼儿爱国思想的一个途径。吴志芳《幼儿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策略》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对幼儿成长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娜《在环境创设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中认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各民族不同文化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这种环境中不知不觉学习到经验,让优秀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熏陶幼儿”。

2.内容研究

刘雪芹在《利用幼儿园环境装饰提高幼儿母体文化认知》(2006)中有针对性地从幼儿园环境装饰民间特色本土化、幼儿园环境装饰民间特色多元化、幼儿园环境装饰民间特色生态化、幼儿园环境装饰民间特色长期性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胡显强在《渝东南民族混居地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利用乡土美术资源进行美育的探索》(2012)中论述了利用乡土美术中便捷的物质材料资源、本地优美的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创作的作品装饰美化幼儿园,激发幼儿的审美兴趣。王美溢在《新疆少数民族艺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应用》中提出将少数民族色彩、图案、地方民族节日、民族乐器和玩具应用与幼儿园环境创设。付洪岭在《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朝鲜族和满族的传统饮食、节日、礼仪、游戏等多样化的内容纳入课程资源的开发范围。陈凤在《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幼儿园民族艺术教育环境》(2010)中,立足于新疆的民族文化,对幼儿园民族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目标、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张卫民、曾虹、詹霞在《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幼儿园环境创设》(2011)中提出:创设以本地民俗戏曲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工艺文化和民俗饮食文化等为内容的环境,增进幼儿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而针对美术资源的利用方面,贺为民在《美在其中——美术特色幼儿园环境创设浅谈》(2009)中谈到,让幼儿在真实和自然、和谐与精致、丰富和灵活的美术特色幼儿园环境熏陶下,欣赏美、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高鹰在《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运用与实践》(2011)中认为应把我国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结合起来。

3.实践研究

吴志芳《幼儿园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原则与策略》中提出运用环境浸染的方式,创设富含乡土文化的幼儿园小环境。如秦莉在四川西北部城市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中的教师和幼儿家长为调査对象,了解川西北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生活中的应用现状。并注重在环境的创设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黄观菊在《唱响乡土资源的主旋律——谈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指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自然界赋予的资源有效地加以开发、整合、创新、利用,充分挖掘教育素材,合理利用乡土资源创设幼儿园墙面环境、丰富幼儿园游戏环境、美化幼儿园室外环境,营造一个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全小燕在《探索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环保、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中运用大量实例阐述了如何利用本土资源创设开放性的室内环境、特色的户外环境和富有环保性的生态环境。宣兆霞在《乡镇中心幼儿园民间游戏物理环境创设的个案研究——以湖州市A幼儿园为例》中运用个案研究法针对A幼儿园民间游戏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创设的修改建议。

综合来看,现在对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利用本土特色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上,仅有的对于利用本土特色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的研究也仅限于初步的经验总结或只停留在相对宏观的层面,或是一些策略的提出,这些只是从某地区或某个角度出发进行的论述,对幼儿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系统的关于利用本土特色打造特色幼儿园环境的学术研究有待的继续深入。

篇4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环境 创设 利用

一、教学环境对于幼儿园教学的重要作用

幼儿园是幼儿知识学习的起点,也是实现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地方,幼儿园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教学环境创设,对于幼儿教学的有序推进及其孩子的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必须要实现科学性与教学的一致性,使其更好的发挥对于幼儿学习的鼓励和启发作用,使幼儿通过更多的环境接触和互动参与到创设的环境中,实现对环境的充分利用。

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创设,能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幼儿能够更好的与教师互动。教学环境的好坏与孩子的心理健康及其知识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关系,创设一种适宜幼儿身心发展的环境,使其在更为直观的理解和接收知识,实现其心智的开发。这种教学环境的创设也为教师与幼儿提供了更好的交流活动的平台,使其幼儿更好的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从而是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二、幼儿园教学环境创设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创设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实践中为了创造更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一致性的原则。幼儿园教学环境对于孩子学习兴趣的激发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环境创设时,要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其成长特点出发,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来创设相适应的环境,使幼儿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和愉快。将环境的创设与幼儿的发展相结合,能够更好的激发其兴趣和爱好,能够将环境资源予以充分的利用,实现幼儿的健康发展。在环境的创设时,坚持贯彻一致性的原则,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得幼儿园所创设的环境既能满足幼儿智力发育的需求,也能够实现其思想道德等的发展的需求,并呈现出可持续的特点,使得孩子们能够在创设的环境中实现全面发展。

其次,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创设应该具有科学性。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将环境与教学相结合,能够使幼儿在较为轻松和欢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在环境建设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保证所要创设环境的科学性。将幼儿园教学目标、幼儿的身心特点以及环境特点予以充分考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保证所创设的环境能够满足幼儿发展的需求,使环境能够更好的为幼儿教学服务。这种科学性设计的实现,要从多方面出发,保证幼儿拥有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并且该种环境能够有效的为幼儿的学习服务,对于其智力的开发等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注重环境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作用。教学环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教学环境的创设时,便要从两者互动的角度出发,保证环境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使幼儿参与到教学环中,在教学环境创设时,融合教学相关的材料及其场景需求,为幼儿园教学提供更为适宜的教学场所,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而这种教学与环境创设的互动,能够有效的提高环境的利用效率,实现其对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

三、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利用

教学环境的创设只是为幼儿教学提供了一个场所、一个更有利于教学开展的场景,其效果的实现还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对教学环境充分应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来推进其教学:

第一,在分析幼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应用教学环境。幼儿园教学主体环境的创设时考虑的幼儿的成长特点及其对环境的需求,在将该种环境应用于幼儿教学中时,教师也要对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充分的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环境进行教学。将环境的美感充分应用的同时,也发挥环境对于幼儿智力启发和知识学习的积极促进作用。使幼儿能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知识,并且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充分利用环境开展一些主题活动。在教学环境创设时会融入相关的主题内容,教学中为充分利用所创设的环境,教师可以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在主体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发挥引导和推动的作用,充分利用教学环境创设时所营造的适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布置,更好的吸引其注意力,使其主体环境下进行自主探索,实现其自主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第三,环境的应用应该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因家庭背景等的不同会存在一些个体发展的差异,在教学中,为了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便要充分认识该种个体差异的存在。在教学情境的应用时,将幼儿间的差异与环境教学相结合,针对每个幼儿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得每个幼儿都能够在情境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保证所创设的环境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第四,幼儿园教学环境的利用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在实践中,幼儿园教学环境创设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创设完成后,为保证其作用的发挥,教师便要充分该种环境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为其教学服务。在教学中,将创设的环境与幼儿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实现资源的充分应用的同时保证幼儿教学的质量,从而实现环境教学的良效互动。

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知识的学习及其智力的开发。为充分发挥环境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时,便要从幼儿的成长特点出发,充分了解幼儿的成长需求,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环境。幼儿教师应该将所创设的环境与幼儿的成长有机结合,使环境对于幼儿教学的作用得到全面的发挥,实现环境创设对于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英.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J].小学科学:教师,2011(5)

[2]冬梅.幼儿语言教学环境创设策略[J].大观周刊,2011(50)

[3]陈巧英.浅谈幼儿园有效主题环境的创设[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9)

篇5

关键词:幼儿园;墙面环境装饰;教育功能

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索马曾这样说:“人离开环境,便无行为可言……”可想而知,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孩子,为孩子创设一个顺利成长和学习的良好环境,已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中心课题之一。因为幼儿大部分的认知是通过环境的潜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而不是直接传授或讲述的。因此,甚至有人认为,幼儿教育大部分是一种有组织、有指导的环境教育。幼儿园教育与周围环境的墙面布置,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境”,它能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同时也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起着良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幼儿园墙面装饰的意义

(一)最开始的“学前教育”存在一个误区。老师与家长都忽视建构一个合适的幼儿游戏和学习环境,更谈不上对墙面的环境布置的研究,有时就写一些规范性的警句,如伟人名言,教育图片等一些简单形式,完全变成孩子自律的行为准则,不能达到循序渐进的教育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意识形态的提高,幼教事业迅速的发展,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行墙面环境装饰,已成为幼儿园环境建设的一门知识。加强幼儿园墙面环境建设,美化墙面布置自然成为幼儿园工作热点,同时也能达到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目的。我园在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前进,不管从知识的展现到行为习惯,还是从区角墙面装饰到可操作的墙面装饰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学习,这样不但美化了环境,也使幼儿园增加了勃勃生机,真正成为幼儿的天堂,幼儿在这美的坏境与氛围中不但体会了美,感受了美,而且使幼儿有了自己表现美的兴趣与激情,感到其乐无穷。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说:“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于是幼儿园明确了环境与教育的密切关系,从改进活动室墙面环境布置开始,从而着手改进幼儿园整体的环境布置。

墙面布置艺术与提高幼儿园保教级别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将墙壁布置与各领域的认知知识结合起来,使墙面布置体现出不同的教育功能,更显示出墙面艺术的无穷魅力。环境布置与创设并不是针对某一点而进行的。如:环境布置可以体现计算、自然、季节变化、节日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在墙面装饰中应当考虑和遵循的基本要求。

二、如何进行墙面环境布置

(一)我认为应发挥墙面装饰的三大教育功能。第一,要体现教育的功能。因为幼儿教育的本身就必须以教育为基础,所以幼儿园墙面环境也应具有教育性。它不但要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达到各种教育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布置墙面环境必须配合各种保教活动开展,同时墙面布置要具有可探索性,可操作性;要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欲望,扩展幼儿视野,寓教于乐,在玩中学,在玩中收获知识。第二,要发挥艺术性的功能。因为墙面布置是幼儿获得艺术经验的有力手段和方法,所以就必须精心布置和以美学观点来组织和布置墙面,并且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使其具有鲜明性、生动性、感受性和多变性。第三,要发挥潜在性的功能,因为墙面环境还应具有激发孩子发问、思考、发展智力的重要作用。使墙面布置形成一种“潜在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作品的“暗示”作用。在幼儿玩玩、做做、画画的过程中,运用构思、形象、色彩、装饰等美化手段,达成平面、立体、半立体的制作装饰,而实现这些教学目标,教师的引导组织起着关键性作用。

(二)在墙面环境中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一是,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孩子的想法与需要的原则。只有随时观察孩子的动向,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创设布置幼儿喜爱、满意的墙面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教育孩子。二是,充分发挥每一种材料独特功效的原则。不管是塑料空瓶、瓶盖、塑料袋,纸盒、瓦仑纸等都应有它自身的独特功效,都能产生自身效果的艺术效果。三是,了解掌握孩子年龄特点和个体技能的原则。拔苗助长,只会限制儿童个人的表现水平的发展。四是,在引导组织墙面布置的过程中,应采用谈话引导的原则。启发幼儿的创作兴趣,让儿童产生形象的表现欲,发挥其内在的创造才能。五是,师生共创的原则。在装饰墙面环境时,老师不能包办代替,只建“框架”,让幼儿动手增添制作内容,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六是,材料利废利旧的原则。一个不起眼的纸盒、信封、空瓶、卫生纸筒,但在幼儿的眼中是奇妙的,是变幻的,可变成楼房、面具、树干、火箭。幼儿思维是没有局限的,幼儿的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

总之,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尤其是教室环境的核心,希望每个幼儿拥有一个更有吸引力的美好环境,使幼儿在美的熏陶下茁壮健康的成长!

篇6

1.1 理论依据

所谓健康心态就是指一个人心里各方面以及和社会环境之间处于一种积极协调、统一的状态。

1.1.1 幼儿感受环境的能力很强,环境的变化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由于幼儿的大部分活动是在活动室里进行的,因此教师能否在活动室环境的布置上使幼儿产生一种富有情趣的审美感受是很重要的。以前,教师在环境的创设过程中比较注重童趣氛围和幼儿年龄特点方面,而较少考虑到幼儿的审美价值,由此就使得环境的布置显得单调而缺少变化,欠缺了环境布置的延续性和目的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呢?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内容创设出适合本班幼儿年龄和兴趣取向的基本环境,在这个基本环境的基础上增添具有"童心"的栩栩如生的形象,选择优美、淡雅的色彩和活泼的造型,营造富有童趣和想象空间的氛围,吸引幼儿去看、去想、去说。就拿幼儿园中的基本环境来说吧,在走廊墙壁上挂一些教师的手工作品和幼儿的美术作品,在教室里贴一些师生共同合作的各种手工作品,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创造出具有益蕴的形式美,使幼儿能在无声的教育环境中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感受,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1.1.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寓教育于生活和游戏之中" 。因此,以幼儿园正在实施的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为背景,从生活的视角关注幼儿的区域活动,是我园区域活动开展的突出特征;尽一切可能去满足幼儿多元化发展的需要,是我园区域活动开展的基本思路。

1.1.3 区域环境与主题活动结合,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

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根本途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园将以多元背景下,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通过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需要、发展水平,为幼儿创设开放式的支持性活动环境,预防和矫正幼儿心理问题行为,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我们确定了这一课题。

2.课题的目的和研究的原则

2.1 课题的目的

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两方面:一是物质环境,二是心理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可见的、有形的环境。.心理环境实际上指的是幼儿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即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通过课题研究,更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根据纲要的这一精神,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积极地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力求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发挥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我们的本课题的主题是"健康教育、快乐成长",在我们这个孩子的乐园里,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最重要的,为此,我们努力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吸引孩子的主动参与,让孩子在宽松、和谐、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2.2 课题研究原则

随着我过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日益重视,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又了较大的改善,人们注重了环境构建能否发挥环境的最大效用。首先是要提高使用者对环境功能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设环境、利用环境的自觉意识,积极提高现有物质环境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加强环境的管理,遵循一定的原则,对环境进行科学的创设,不断优化。

2.2.1 全面性原则

要求使用者根据幼儿身心发展全面的特点,幼儿园环境创设也必须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而应从整体上设计安排,并把它渗透在整个幼儿园保教工作中,使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整理效应。

2.2.2 效用性原则

充分利用环境设备发挥教育效应。任何环境的创设都必需服从于内容和需要,不能为创设而创设,充分发挥环境的综合功能和内在潜能,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已有的条件构建。

2.2.3 主体性的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必须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幼儿熟悉、喜爱和积极投入的环境,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并能主动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去,并从参与过程总获得知识,促进幼儿认识和操作技能的发展。

2.2.4 安全卫生原则

篇7

关键词 室内空间 安全 自然性 趣味性

环境可以影响孩子,孩子可以依赖环境,儿童在与环境相互了解时会直接影响他的成长的质量,环幼儿园境创造,除了考虑符合安全,卫生,健康和其他要求外,还应该注重回归自然色调为基础,这是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原则。给儿童提供一个愉快,舒适,健康,充满活力,激发想象力的环境空间,是今天的学前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国内幼儿园室内环境设计的现状和问题

首先忽视了幼儿生理的健康。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缺乏足够的专业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幼师往往存在一些偏差的认识,过分强调表面的东西,所以会忽略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其次,往往以成人的眼光来设计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师仅凭个人主观臆断而没有站在儿童角度去思考,只有表面追求“好看”和“美丽”,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另外设施的简陋和陈旧,游戏环境的简陋,内容形式的单一,已经无法在满足儿童的需求,成为儿童游戏过程中最大的安全隐患。再次表现在不能灵活运用各种材料。在选择环境材料的时候过于限制,过于强调儿童的年龄特点。 最后,过分强调和限制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强调教育分科和学习活动的分工;强调角落设置的完整和材料使用是否均衡;强调幼儿必须进入设置的角落空间活动;强调角落基本材料的数量和配置。几乎不会像国外那样把幼儿园设立在大自然中,一切以玩为主。

二、幼儿园的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

幼儿园的室内空间环境,是幼儿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地方,对幼儿身心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设计应该从空间、色彩、造型上来着手设计,应该遵循幼儿园设计时安全性、自燃性、趣味性、健康性的设计原则。

1.幼儿园的室内空间区域

常规区域如构建区、美工区、表演区、游戏区、阅读区、语言区、生活区等等。这些区域名称和活动内容大家都不陌生,在很多幼儿园都有,几乎也不受年龄的影响,在各个年龄班都可以设计这样的区域,只不过具体投放的材料和开展的活动有异。无论幼儿园在空间方面从哪些地方体现,怎样体现,幼儿园的室内环境设计在空间方面都要达到以下方面的要求。①开放性设计:幼儿所活动的范围应该宽敞,明亮,这样有利于幼儿嬉戏玩闹,奔跑或游戏。②游戏性设计:幼儿的天性是比较好动,玩耍,所以所处的环境应当具有游戏性,趣味性,这样有利于儿童的游戏乐趣,有利于儿童开发智力。③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这个原则主要是说在常规区域的空间设计方面,所运用的的材料,都应该要用环保材料材料,设计要原生态,这样对于孩子的健康更为安全。④安全性设计:幼儿的身高及体格的原因,在设计生活用品以及公共设施时,应该结合幼儿的人体工程来设计,是幼儿的身体能够达到所用的物品,这样不仅使幼儿的日常生活的安全系数提高,也使幼儿更能方面的使用。

2.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色彩

幼儿喜欢亮丽的色彩,这是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的特点所表现的,也是他们所需要的,因此,创造出适应儿童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幼儿园的室内环境里必须创设出色彩亮丽自然,并且具有独特美感的整体效果,须与儿童生动活泼的特性相符合,这样才能使幼儿在室内能长时间停留。一般情况下,亮色系如:用玫红、柠檬黄及湖蓝,在门上、内饰墙、楼梯和主要家具上以不同比例反复出现,颇具感情和自然气息,互相对比搭配可以形成欢快、亲切、活泼的色彩氛围。暖色系如:用土黄、黄绿色、粉红色、黄色、肉色在室内的墙壁上和卧室墙面进行搭配,会使幼儿感到家的温暖,亲切,使幼儿睡觉时容易入睡。自然系如,墙体手绘,运用绿色和其他的的自然色表现出大自然的风景和动物会使幼儿感觉与自然融为一体。幼儿园的室内色彩的使用和选择对幼儿园室内环境色彩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选择主体色彩,不要五光十色,让人眼花缭乱,色彩的不协调会是幼儿心情烦躁,不易入睡,对幼儿的正常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

3.幼儿园的室内空间造型

幼儿自身尺度是设计幼儿园的公共设施和日用品的主要依据,因此在设计幼儿园的公共设施和生活用品的造型上,必须要了解幼儿自身的尺度。然而在设计幼儿园的公共设施和生活用品时,往往会以成年人的尺度来设计,因为儿童体积小,所以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向上爬,喜欢居高临下俯瞰的新奇,幼儿也同样需要隐藏的私人空间,孩子们探索周围的事物,他们将用手看能否抓住的物体或伸展开手臂看能否抱住物体来了解物体的大小,为了适应这一积极的学习过程,环境可最好能反映儿童自身的尺度。所以创设一个可以反应儿童自身身高和所能达到的能力的空间,会增强儿童独立完成简单任务的信心;学习台面、卫生间、休息区,栏杆扶手等公共措施的大小和高度会让空间更吸引儿童,继而延长儿童对有组织活动的兴趣和参与。造型要独特,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来玩耍,促使幼儿有兴趣来参加参与活动游戏,使幼儿们相互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幼儿们相互了解。但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幼儿的自身尺度,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安全,造型设计上一般要做到圆润,柔软,这样才能避免幼儿收到不必要的伤害。

三、结论

幼儿园的室内环境空间的创新不是从视觉上寻求新鲜感,愉悦感官,而是从本质上挖掘有利于功能价值的设计形式内容,建立整体的设计观念,以适应幼儿园的教育需要,开阔幼儿的视野为主导,在“形”,“色”,“质”方面讲求专业化,在“居”,“玩”,“学”的场所中培养求知探索的精神,使功能,形式与意境结合得更完美,从而使幼儿园的室内环境空间对幼儿的成长起到有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荣.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8

[2]熊焰.幼儿园环境布置系列丛书[M].海天出版社,2005

[3]严萍.托幼建筑室内物理环境的设计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篇8

幼儿园环境定位环境创设原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它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风靡全球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从这一理念中我们不难看出,它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成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

一、环境创设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定位

(一)环境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要素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它强调了教育的三要素:学习者、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

(二)环境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

儿童心理学表明,学龄前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正是社会化的起步阶段,急需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认识自我,把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二、环境创设原则

(一)年龄和发展原则

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环境创设的具体要求就有所不同,要尽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需要。如在小班教室里放置相对较多的无结构玩具;还有扮演娃娃家的空间。

(二)时间和空间原则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安静、不急促的活动步调,一种安全、自尊和解决问题的环境,正如马拉古奇说的“我们必须尊重成熟的时间、发展空间、使用工具的时间和了解工具的时间,以及幼儿能以全面的、或缓慢的、或丰富的、或明亮的发展……这些时间是文化智慧与生物智慧的一种测量方式。

(三)尊重使用者原则

环境的创设应透露出对使用者――幼儿、教师、家长的兴趣、需求和能力的尊重态度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使应不断地询问自己:幼儿需要什么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便于幼儿的探索活动吗?我们教师在怎样的环境里更能有效地倾听幼儿、帮助幼儿、记录幼儿?家长对环境又有什么要求呢?等等。

(四)评估更新原则

幼儿园的环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需要定期评估和修改。应根据不同的季节特征及结合幼儿园课程进展不断更新环境布置,让环境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关于幼儿园环境的具体创设

(一)物质环境创设

1.参与设计

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创设幼儿园的物质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教育意义。例如,“我的家”这一教学活动来源于大班一名孩子对同伴谈论自己家那座刚建成的别墅,孩子们在观看他带来的照片及利用双休日到他家参观,这些都会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教师若能从与幼儿的交谈中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就是一个很好的关于“自己的家”的教育活动。

2.提供材料与作品,参与布置

为幼儿提供材料与作品,是他们参与物质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我们每个教室内,都置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小挂历、旧包装纸、塑料泡沫板、吸管等废旧材料,也有蟹壳、蛋壳、西瓜子壳、开心果壳等自然物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用牙膏盒做成了高楼、汽车,把易拉罐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让蛋壳变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娃娃,用果壳拼贴出漂亮的图案。用这些作品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3.情感的感染性

首先,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他们通过观察、构思、动手,不但获得了新知识,其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二)精神环境的创设

1.建立师生互动式环境

(1)热爱幼儿、尊重并了解幼儿。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直接表现,是教育的灵魂,是教师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基础。这种爱是原则的、公正的、有理智的和有分寸的。它应以教学法规为指导,不掺杂个人好恶,不对幼儿姑息迁就,不厚此薄彼。

(2)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幼儿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调动幼儿参与学习,就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气氛,即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活动。

2.建立同伴互动式环境

(1)教师参与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群体是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群体当中,所以,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

(2)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教师和幼儿都有喜欢教师交往的倾向,通过交往活动,他们都能使各自的心理愿望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通过富有感彩、充满友情的交往方式,消除教师和幼儿之间人际交往的冷漠与紧张,避免“孤独世界”所导致的恶果,无疑对教师和幼儿的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所以,教师要运用集体的力量纠正幼儿交往过程中的不良倾向,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品质。

参考文献:

\[1\]林静.创设有教育价值的幼儿园环境.教育教学研究.

\[2\]虞永平.学前教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 幼儿园 班级管理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1确立幼儿园班级管理原则的理论依据

幼儿园班级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教育管理行为,即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发展规律,有意识地调节教育系统(幼儿园班级管理系统)内外的各种关系和资源,以便达到教育系统目标的过程。因此,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是确立幼儿园班级管理原则的主要理论依据。

1.1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即利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与处理,以达到最优化目标的理论。在现代管理活动中,任何组织都是一个特定的管理系统。人们进行管理,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把管理系统中各种要素的功能统一起来,使之产生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放大效应。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分析,正确认识和处理系统中各要素之间、整体与部分、结构与功能、系统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班级管理的整体协调原则正是现代管理的系统原理在班级组织中的具体应用。

1.2人本原理

管理学的人本原理是一种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新管理哲学观与管理行为价值论。其核心思想就是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弘扬人的内在价值,通过管理服务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使人获得自由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班级管理应用人本原理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于通过管理职能的执行,指导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塑造有德、有才、有能力、有个性的现代人。

1.3协调原理

教育管理中协调的涵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协调是对教育管理状态的概念性描述,与平衡、和谐、一致等概念意义相近。教育管理中的协调,主要是指教育系统与社会环境之间、教育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比例适当、结构合理、步调协调的关系。

其次,协调又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围绕组织目标、把组织活动中的各种不协调转化为协调的活动。在这里,协调与控制、协同等概念意义相近,“所谓管理、控制等,也就是协同、协调”。

2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原则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要求,以及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幼儿园班级管理实践,以人为本原则、整体协调原则、保教并重原则应当作为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原则

2.1.1以人为本原则的意义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强调的是教育观念的人本化,以及教育教学的个性化,以尊重人、理解人、培养人、全方位地提高人的素质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始终将人置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达到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落实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体系,把学生看成既是教育的中心,又是教育的目的,在构建整个班级管理体系的实践中既重视满足学生内在的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学生的成长。

2.1.2贯彻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要确立“人本”管理理念,彰显人文关怀,表现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就是要重视幼儿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做到尊重、关心、激励三结合,让幼儿主动、大胆地表现自我,展现自己的个性,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化健康发展。

(1)以爱为出发点,尊重和接纳每一名幼儿。

爱孩子,并观察、了解、研究、理解每一个幼儿,尊重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尊重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尊重幼儿的个性风格,尊重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尊重幼儿的潜在能力等。这种尊重是建立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读懂孩子语言与行为的实际意义,是班级管理工作中最为关键和必要的。

(2)让幼儿做环境的主人。

教师在布置环境的时候,应该尽量考虑幼儿的兴趣、审美和需要,并且给予幼儿参与其中的机会,同时随活动的进展辅助幼儿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或作品展示在便于幼儿观看和取放的位置,让每一个幼儿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成为环境的主人。

(3)让幼儿学会自我管理。

班级作为一个群体,就必须要有一种“制度”来约束。这种“制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常规。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主体是人,它包括老师、保育员和幼儿。班级管理时,要把幼儿放在“主人”的位置上,放在管理者的位置上,而不是被管理者的角色。当幼儿开始走进并熟悉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他们感受到秩序的存在,通过让幼儿理解基本规则来主动管理自己。

(4)让幼儿做自信的自己。

幼儿的自我认识是朦胧的、肤浅的,他们往往通过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评价,即便孩子做得不好或做错了,也不要轻易指责孩子或对孩子做一些“定性”的评价,如:“真是没治了,连这都不会!”“你怎么可以这样做,真是坏透了!”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幼儿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一起想办法改善现状。

2.2整体协调原则

2.2.1整体协调原则的意义

所谓整体协调,指的是班级管理者要视班级为一完整的系统,对班级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班级管理的要素与资源,班级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周密分析,统筹安排,以求得班级管理的整体优化。树立班级管理的全局观点、整体观点和效益观点是整体协调原则的基本精神。

2.2.2贯彻整体协调原则的具体要求

(1)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不仅是对集体的管理,也是对每个幼儿个体的管理。

应把班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纳入管理工作的视野,且切实地加以管理,把全班幼儿作为一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是当今科学的管理观、教育观所倡导的。为了切实做到这一点,教师应从本班实际出发,从幼儿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出发,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策略,真正促进全班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使整个班级呈现出新的面貌。

(2)高度重视班级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相互影响,充分发挥利用积极影响,抑制克服消极影响。

幼儿园想要发挥好自身的教育作用,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毕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家庭和谐、文化氛围都给孩子以深刻性的影响。而孩子所处社区的各种文化也会对他们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幼儿园要善于争取家庭、社会社区的配合和支持,从中挖掘利用有益的教育资源。

(3)充分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教育功能。

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由教师组织的活动和幼儿的自主活动。每种活动不是分离地、孤立地对幼儿发挥影响力的。一体活动必须统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整体教育功能。因此,如何把教育目标渗透到各种活动中,或者说,每个活动怎样围绕目标来展开,就成为实践中应当特别关注的问题。

2.3保教并重原则

2.3.1保教并重原则的意义

“保”就是指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幼师要全面保证幼儿在身体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能健康成长。“教”主要指幼儿园制定一系列战略发展目标和计划,有针对性、有计划性、有目的性地对幼儿开展全面能力培养的综合教育。保育和教育是在统一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在同一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只有保教融合在一起,幼儿园教育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3.2保教并重原则的具体要求

(1)将保育工作纳入幼儿园常规管理,并落实到班级工作计划之中。

在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加入保育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和研究重点,要求教师在制订教育计划时也要有目的地思考和落实本班幼儿的保育要求和措施,将保育工作纳入常规工作管理之中,是落实保教并重原则的基本出路。

(2)创设保教共育氛围,加强对保育工作的教育意义和实施途径的探究。

幼儿园的保育工作具有狭义的教育工作所不具有的特殊教育价值――幼儿园保育工作是家庭养育功能的自然延续,对建立幼儿对幼儿园的归属感与安全感、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亲密关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幼儿园实施生活教育的直接途径,有利于保障幼儿学会基本独立生活与日常生活交往的幼儿园教育基本目标的实现。

(3)提高保育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落实保教并重原则。

保育人员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在一日活动中与幼儿亲密接触,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不能将他们仅仅定位于清扫保洁和生活护理工作者,而要将他们作为对幼儿有影响力的教育工作者来看待。由于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因此,幼儿园就要承担起对他们的培训责任,让他们明白,班级中两位教师和保育员是一个整体,要坚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 孙绵涛.教育管理原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 唐淑,虞永平.幼儿园班级管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 张富洪.幼儿园班级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6] 郑三元.幼儿园班级制度化生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姚伟.现代幼儿教育理念――以儿童发展为本[J].早期教育,2002(3).

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保;意识;习惯

关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意义已无可争辩,且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之内。仅就幼儿园环保教育教育什么?如何教育?在幼教界也已讨论多年,可谓观点林立,硕果累累。但关系人类发展,毕竟是一个大问题,再说这么热闹的学术争鸣,我也不由得想去凑个热闹。不恭之处,敬请学者、同仁见谅。

以我浅见,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让幼儿形成符合环保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以下分而述之。

1. 培养意识――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根本目标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类不得不面对大气污染、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大量灭绝、生物多样化锐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环保意识成为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环保教育成为终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环境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保护涉及复杂的技术;环保又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多种新技术的新兴学科。要了解、理解、掌握这些,不要说幼儿,就是非专业人士的成人又谈何容易,况且也没有必要人人都成为环保专家。对普通的非专业人士而言,需要的是环保意识和基本常识,是自觉的行动。对幼儿来说,更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因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仅仅要求“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确立了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目标,本就没有什么争论,我也不想多说什么。我想说的是:幼儿不同于成人,幼儿环保教育也应该有不同于成人环保教育的特点。抓住了这些特点,就把握了幼儿环保教育的本质要求,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这些特点是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

(1)通过认识自然美,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谁忍心在人生最初认知时期,让幼儿看到的是假的、丑的、恶的,而不是真的、善的、美的,环保教育难道就只能让幼儿看到污染、感到危机才行?我个人的观点是幼儿园环保教育应该是正面教育、美的教育,而不应该是危机教育。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为阳光的人生添加第一抹亮色。正如《纲要》要求,要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当然是要亲近美的、好的大自然,而不应该是不利于幼儿成长、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感受美的同时,我们很容易引导幼儿萌生保护美的欲望,环保意识由此而生,且因其生的顺畅,将会存得久长,让幼儿受益无穷。

(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教育目标。我们都知道3-6岁的幼儿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发育水平随年龄的变化很大,幼儿园教育必须考虑到幼儿的这一特点,环保教育也不能例外。环保教育应该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幼儿能够理解的具体形象的事物,一般在小班应以认识直观的环境要素为主,激发孩子对环境的热爱之情,如蓝天、白云,“可爱的小露珠”、“花仙子”、“树朋友”等;中班可以进一步接触环境,如公园、花园、动物园、植物园等,通过找昆虫、认植物等活动,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大班则可以让幼儿接触更加广阔的大自然。对森林、湿地、河流、山川等祖国大好河山有所了解,欣赏人类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轮美奂画卷。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年龄的孩子中也应有不同的目标层次,不同的内容。如珍惜水资源的教育,小班幼儿可能通过玩水、用水画画以及饲养水生生物等活动来了解水的特性和作用,中大班幼儿则可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如两盆同样品种、同样大小的植物,一盆按时浇水,另一盆不浇,或一盆浇淡水、另一盆浇咸水,观察植物的变化,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离不开淡水。

(3)环保不是一门课,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都知道,幼儿期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幼儿期是一个更多依赖情感而不是理智生活的时期;二是幼儿期是人生经验积累、世界观形成的较早时期。由这两个特征决定,幼儿对许多事物都有极大好奇心,对各种活动都有旺盛的兴趣。无论幼儿探求世界的认知、游戏活动的行为,因其受直接经验少的限制,主要由情感支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去认识世界。因此,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虽然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划分为若干方面,但并不完全按照知识体系本身进行划分。而是更多地强调相互渗透和融合,强调把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创设丰富教育环境等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其目的就是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与中小学有很大的不同,环保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一门课程,甚至是一门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而要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部过程。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无论健康、语言、社会、艺术还是科学,每个领域都蕴含着环保教育的因素。如艺术课的绘画,幼儿画面不正是幼儿眼中的自然环境吗?如诗如画的环境,在幼儿小小的心灵一尘不染,保护环境的欲望油然而生。

2. 形成习惯――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基本途径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个关于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东西,其中讲到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必须坚持的目标适当原则、教育一致性原则、环境影响原则、个性化原则、矫枉过正原则等五条基本原则,对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中的职责进行了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我不仅坚持我的上述观点,且更加坚定。环保教育作为幼儿教育内容中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例外,也应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根本目的,当然这个良好习惯是指保护环境方面的良好习惯。

其实,有些概念不一定非要让幼儿明白,只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正确的行为、摒弃错误的做法就可以了。象环境保护中的一些名词术语、艰涩概念。费时费力地给幼儿讲无穷遍,看似懂了,其实不然。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古人读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对的,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留待日后慢慢解决。总之,还是培养良好习惯才是正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贵在践行。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在幼儿环保教育方面培养良好习惯更为重要。

(1)要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环保习惯。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大事业,是综合性的大工程。但大中有小,节约一张纸、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少扔一个塑料袋,都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幼儿环保教育,就是要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节约的习惯、低碳生活的习惯。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全过程。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节约游戏材料,一餐一点引导幼儿节约粮食,室外活动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亲和小动物等等。要通过一点一滴,长期坚持,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在有意无意之间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2)要不断引导,强化巩固幼儿的环保习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幼儿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不强,他们的行为随意性强,目的性差,常常不能稳定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动机和行为的不一致。因此,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要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良好行为,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使良好行为逐渐成为幼儿的习惯。

(3)要遵循良好习惯培养的原则和要求,对幼儿环保习惯进行全面培养。幼儿环保习惯是幼儿良好习惯体系中的一部分,培养幼儿其他方面良好习惯的原则、途径、方法,同样适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如我曾经提到的五个原则,在培养幼儿其他方面良好习惯中适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中也适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是人类生命延续、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万年大计。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力量,依靠幼儿在园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家园协力,共同进行培养;必须全社会重视,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我们的目的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