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环境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幼儿园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幼儿园环境

篇1

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老”话题,长期以来我们都在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重视环境创设,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当然也有不少的困惑,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又永远是个新话题。

一 贯彻“纲要”的出发点是教育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风靡全球的瑞吉欧学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应将环境看作一个“可以支持社会、探索与学习的容器”,这一理念已将环境的创设和布置上升到与日常教学活动平等的地位。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的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我们不难看出强调了教育的三要素:学习者、教育环境和教育结果。

1.为孩子的需要创设环境

怎样才是满足幼儿需要的环境?首先,孩子自己表现出来的探索兴趣、经验、作品。例如,活动室角落的“心声心愿”,户外的“种植角”、墙壁上的“美丽献给党90周年”等。其次,各种有益的活动内容,与近期相关的活动。例如,庆“六一”系列活动区分布在园外、园内、班级各个地方。

第一,全方位考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发现和挖掘现有环境的特点,令其发挥有效的作用;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根据幼儿个性发展的需要和各种教育活动的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扩展和延伸环境创设的区域。由“大墙饰”向“小墙饰”扩展,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窒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例如,盥洗室中“节约用水”、洗手顺序的标志;卧室中如何穿脱衣服、温馨舒适的画面。由室内向室外扩展延伸,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

第二,在环境创设中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l)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更具有教育意义。例如,“家”这一教学活动来源于大班一名孩子对同伴谈论自己家那座刚建成的别墅,孩子们在观看他带来的照片及利用双休日到他家参观,引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教师从与幼儿的交谈中及时捕捉这些信息,开展关于“自己的家”的教育活动。在老师的启发下,创设《绿色家园》的主题环境。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什么是垃圾?应如何处置、如何减少这些垃圾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通过画和剪贴、分工合作来完成主题的内容……当整个主题创设完成的时候,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不但被这种特有的艺术美所深深吸引,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重要的是更了解了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对我们的环境更热爱了。(2)收集、提供材料与作品。为幼儿提供材料与作品,是他们参与物质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十分重要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教育过程。在每个教室内,都置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收集了幼儿从家里带来的各种瓶、盒、罐、小挂历、旧包装纸、旧光碟、毛线、碎布等废旧材料,也有木块、蛋壳、西瓜子壳、杏核等自然物材料,利用自然材料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如用米粒、玉米、豇豆、芝麻、牙签、瓜子粘贴成各种小动物的形象,采集秋天的落叶加工成标本,或拼剪成各种图案,用橘子皮做,将各种蔬菜和水果进行造型,或变成一个有趣的动物,或变成一个可爱的宝宝。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们用牙膏盒做成了高楼、汽车,把易拉罐装饰成了各种小动物,让蛋壳变成了许多可爱的小娃娃,用果壳拼贴出漂亮的图案。用这些作品来装扮我们的教室,孩子们很开心,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参与布置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如大班孩子创设的《绿色的家园》、《爱护动物》的主题,中班孩子创设的《我们的节日》、《美丽的画》等主题,都是老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按照幼儿的想法、看法,再同他们一起把大家的作品巧妙地组合在一个整体中的。这种把幼儿的作品组合起来进行环境布置的形式,使每个幼儿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而幼儿对自己布置的环境也有一种特殊的钟爱和亲切感,这样会激发幼儿更充分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使环境与幼儿、老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产生互动作用,形成幼儿和谐的生活空间,从而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形成幼儿良好的心理环境。

2.挖掘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

第一,热爱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生来就对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大气、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

因此,幼儿园环境教育必须以幼儿的真实生活环境为课堂,强调“在环境中的教育”,以启蒙幼儿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为主要目标,引导他们自主地欣赏、观察日常生活中具体的环境要素和环境问题,初步理解它们对人类的影响,努力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并最终采取行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转贴于

第二,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社区的文化资源和场所。幼儿园环境创设应注重实效,在寻求多种途径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购买是必要的,即便如此,也尽可能地购置能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活动器材和操作材料。例如常见的操作材料有:片状材料中的“纸、纸板、布”;块状材料中的“泡沫”、“积木”等;点状材料中的“珠子”、“扣子”等,但更重要的是挖掘、利用资源,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创设出引发、支持幼儿探索的良好环境。

第三,营造良好的园内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的资源。幼儿园作为群体式的保育和教育机构,其心理环境包括了幼儿生活、学习和游戏的全部空间,特别是幼儿的学习、活动及生活的气氛;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风气等,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实际上,物的环境只有通过人才能发挥作用,而且教师在一定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与幼儿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和幼儿能够感知到的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能否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取有益的经验。(1)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教师要热爱、尊重并了解幼儿,深层次的尊重和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深层次的尊重幼儿探索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2)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幼儿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要调动幼儿参与学习,就要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气氛,即在教师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活动。(3)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是幼儿园心理环境的重要内容,它能促进幼儿个体心理的发展。

二 教育环境创设的落脚点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环境是教师激励幼儿成长的“足迹”

如果幼儿园的环境具有生机,幼儿的生命也将富有活力。幼儿就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发展的,物质环境建设应形成鼓励幼儿奋发向上的氛围。幼儿的绘画作品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了他们的所思所想,我们用这些儿童作品来美化环境,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孩子们增加了创作的兴趣和信心,因为这是对他们的最高尊重与鼓励。虽然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表现各有差异,但环境建设应努力做到让每个幼儿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不断向上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教室内的作品栏上,有我们每个孩子的作品,如果谁到我们的教室做客,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向他介绍自己的作品,他们对自己的每一幅画、每一件手工作品都非常得意。

2.环境是校园隐形的幼儿老师

首先,环境是为教育服务的。其次,环境与课程活动有关,它能把引起幼儿相互经验的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构筑新知识。再次,环境是根据幼儿的需要不断变化,也就是说让幼儿与环境“对话”。环境创设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园各班结合教育目标和根据幼儿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于墙面的主题栏,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日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有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题;也有孩子们喜爱的故事主题……丰富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环境激发幼儿美好的情感,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儿童心理学表明,学龄前儿童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正是社会化的起步,急需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理解他人、认识自我,把握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摆脱自我中心。首先,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篇2

1.1幼儿园室外环境

幼儿园室外环境是指和幼儿园室内环境相对的空间,主要有室内外过渡空间与室外空间这两大类。按室外环境所包涵的环境性质可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例如建筑小品与雕塑、各类标志物、景观绿化等,它不但包括构成环境的各元素的单体设计,同时也要研究各元素间彼此制约互相衬托的整体关系,元素组合所构成的空间与空间的关系进行合理规划表现独特的创作意图。

1.2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为人类提供服务的学科,以社会文化环境为前提,以人类行为结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得出观点:人与社会环境有机结合,彼此的联系与影响呈现双向性。从目的来看,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指向就是探索出人们理想中的环境并不断地完善它。这里的环境不单指的是社会环境也包括物理环境,例如空气污染、噪音、拥堵等等。

2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的作用

2.1帮助幼儿认知世界

在幼儿园室外环境中,幼儿通过与各种建筑、游戏装置,总体环境进行接触和交流,培养了幼儿对外界的想法和感知。合理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能够对幼儿的各个感官进行刺激,让幼儿最大限度地接触和感知大自然,并激发幼儿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帮助他们认识和感知世界。幼儿园室外环境是幼儿认识自然的窗口。在室外环境中,依靠自然界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特点,幼儿可以接触和认识不同的动植物,观察动植物的季节变化,探索自然规律。因此,在设计和建造幼儿园室外环境时,需要尽量优先选择变化性强的素材,比如季节变化差异较大的植物等,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好奇心,吸引幼儿进行持久性学习,促使幼儿形成独立认知,培养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2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由于生理上的发育特点,导致其还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性格也正处于发展中。他们好动性与好奇心强,喜欢探索与观察,爱模仿。所以在幼儿园室外环境中,要针对以上几点设计与幼儿相适应的环境,保证孩子们能健康成长。首先,就是要保证环境的安全性,室外活动场地的材质要耐磨防滑,布置游戏器械的场地下也要采用弹性材料防止幼儿摔伤;第二,幼儿园环境设计应积极明快,规避不良心理暗示等消极影响,例如环境装饰以明亮色调为主,避免出现大面积压抑、灰暗的颜色,影响幼儿心理健康;严格遵循国家标准筛选建筑材料和装饰原料,禁止采用有毒有害材料,刺激性材料应严格控制用量,建造完成后,须确保安全才可投入使用,避免对幼儿情绪和健康造成危害;第三,考虑到幼儿热衷模仿的心性特点,装饰室外环境时,可以适当增加具有一定可模仿性的素材和设计,于无声处发挥教育作用。幼儿园环境是幼儿进行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基础,要想发挥环境影响的积极作用和深远意义,幼儿园环境设计就必须立足于幼儿心理特点,深度考虑幼儿天性,结合幼儿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考虑到儿童活泼好动、喜欢探索的特点,室外活动场地要营造成形式多样的活动空间,避免单调。在通往室外的环境中设置灰空间,让幼儿在屋顶的遮盖下观察和风细雨、日照与光影的变化;空间材质的变化,封闭温馨的室内空间到自由宽敞的室外活动场地之间的转换让幼儿的心理感受也由安全舒适逐步转变为自由欢快。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结合儿童身心发展需求,悉心安排各个空间的功能与特点,确保游戏场所富有趣味性、休息场所富有舒适性、教学场所富有吸引力。据科学统计分析,幼儿时期形成的对世界的思考能够深刻影响到孩子的未来。良好的户外环境,加上老师的有意引导,才能够让幼儿主动去对事物和环境进行探索,对独立的时间和空间做合理规划。通过和环境进行交互,提高和环境相处的经验,这对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有很大的帮助。

3环境心理学与幼儿园室外设计的关联

3.1应用环境认知理论,突出室外环境布局实用性

环境认知是一个过程,由一系列心理变化组合而成,即在日常空间环境中,不断收集和积累位置信息、现象属性信息等内容,然后通过编码和存储形成可供日后解码、使用的认知信息。环境认知信息具体指事物所处位置、方向、间隔距离以及组织因素等,具有清晰辨识度的环境需要有明确的路径和边界以及醒目的节点与地标,幼儿与成人年龄上的巨大差异,导致对环境认知上也不同。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完全形成,所以在认识空间事物上会受到知觉和个人直接感性经验的制约,幼儿方向感弱又不识边界,所以在幼儿园内室外环境设计中要设置一些简洁而又形象的节点标志,有助于他们良好认知的培养。在幼儿园入口的地方可以设计一些生动的卡通形象减少幼儿对环境的陌生感,让他们对幼儿园产生探索和了解的兴趣;在入口立面上可以采用一些轻快明朗的色彩,再结合有趣的图案进行设计并与庭院、建筑相结合形成一个由点到面的完整体系。另外,对于幼儿来说,相对于室内私密安全的空间室外环境则过于复杂,他们需要一些形象的色彩和符号来起到导向作用,例如可以在地面或墙面上绘制具有导向意义的图案来增加交通流线的明确性,同时也可以增加幼儿在室外行走玩耍时的乐趣。选取植株高度介于40~60厘米之间的小型常绿灌木,以活动场地建筑墙体为区域,种植绿化带,这种尺度的绿化配合低矮的花台能让幼儿仔细地观察灌木的生长与变化,同时可以增加视觉空间层次感。在场地空间充裕的前提下,可选取适量大型乔木打造层次性自然景观空间,扩展幼儿视野,增加幼儿活动乐趣。在室外面积足够的基础上,选择塑胶运动场地时,应该注意场地的朝向是否能让孩子们接触到阳光、在夏季时能否有遮阳地方、该场地是否处于建筑风口影响范围;受地理因素影响,我国冬季普遍盛行西北风,建筑风口将严重阻碍活动场地正常使用;在绿化方面,建筑遮挡会影响半包围场地的日照条件,造成光照不足,时长受限,建议适当考虑喜阴植物。后勤入口在室外规划设计也十分重要,物资、垃圾运输车等在出入幼儿园后场时,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设计机动车行驶路线时需要躲避幼儿活动区域,尽量避免与幼儿出入园路线重合。后场通道隔离,可以采用砖砌墙体,也可以安装1.2米~1.5米高的木质栅栏,并配合绿色植物打造隔离墙,可选择攀爬类植株装饰栅栏、选择小型灌木装饰周围。如此,后场即被打造成一处景观,既改善了园区环境,又扩大了垂直绿化面积。

3.2应用环境知觉理论,促进室外环境功能完整性

环境知觉方面主要研究的是“多种知觉体验”,也就是以视、听、嗅、触、味等为代表的人类感官知觉对环境信息的收集。收集到环境信息之后,知觉主体依据自身经验,结合各知觉之间的影响与联系,融合知觉对象自身特点与背景,构建自身对环境的认知和感觉。在室外环境设计中要关注儿童知觉的各个方面,结合幼儿的知觉体验进行设计有助于形成丰富的环境,从而改善人对环境的体验,设计出符合幼儿身体健康和心理需求的空间环境。幼儿园室外设计应遵从自然和以人为本这两大基本原则。室外布局多用植物来划分各个层次的空间,活动区吵闹,在学习与休息区就要闹中取静,防止幼儿注意力被分散。同时,幼儿园室外活动场地需要具备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满足幼儿身体发育需求,促进幼儿良好心性培养。在听觉方面,无论是雨打芭蕉还是蛙鸣蝉噪,都是表达各类环境的有力因素,可以烘托不同的时节气氛,特殊的声音可以激发好奇心,吸引幼儿进行视觉探索,还可以解码认知,帮助幼儿回忆特定地点或经历。在触觉方面,不同质感可以唤起幼儿不同的情感反映。幼儿是室外环境的使用主体,为保证实用性,设计室外环境时必须考虑幼儿心性特点,如草地、沙池、碎石、塑胶场地、土路、蹬道等,可以按照其功能性的需要分别布置在园内的不同角落。例如我们可选择性的开放一部分绿地,除去封闭绿篱,留出大面积草坪让儿童可以任意玩耍翻滚,给儿童一个可以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儿童经常行走的道路要考虑安全性,地面应平坦、防滑,宜采用软质地坪。在活动区域,特别是游戏器具集中区域,应全面设置防护性软质地坪,避免或减轻幼儿跌倒、坠落造成的身体创伤。幼儿园室外环境是幼儿认知自然的主要途径,在这里幼儿可以体验季节变化,感受季节特征,认识并了解自然规律,在这里幼儿初步建立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开始培养学习和探索能力。植物能使幼儿身心愉悦,开放思维,拓展心胸。所以,设立室外种植园区是个不错的选择。引导幼儿参与建立种植区,既能够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紧密幼儿与自然的联系,培养爱心观念。按照不同的年龄,让孩子们负责照顾种植园区的植物,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获得技能,体会付出的艰辛与收获的不易,培养感恩意识。在幼儿园中室外环境色彩搭配上应注意对儿童感知、认知的回应,鲜艳轻快的颜色可以使幼儿产生乐观的心态。室外环境对幼儿来说富有乐趣,景观又多以绿调为主,难以持续吸引幼儿注意力。因此,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需要重点抓好节点建设,利用明亮的暖色调装饰进行搭配,形成色彩冲击和跳跃,从而激发幼儿感官活跃性,持续吸引幼儿注意力;大型玩具的陈设,也要避免呆板单调的色彩设计,除了要与所在空间形成差异性色彩搭配以外,其自身颜色也需要具备一定变化,并且可以利用装饰物形成色彩碰撞,制造轻松明快的心理环境。室外除了幼儿活动区域,还存在一些幼儿不宜靠近的危险空间,应搭配具有警示性的色系。

3.3应用空间行为理论,完善室外环境设计合理性

在空间行为理论方面,个人空间意识随年龄变化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性格尚未定型的幼儿,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相互空间意识,他们之间的相处距离通常都在亲密距离范围内(0-0.5m)。幼儿室外环境多开敞无阻为他们嬉闹玩耍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幼儿在心理上也有私密性的需求,部分孩童性格内向更喜欢待在能使他们平静情绪,集中思想的空间里。因此,游戏空间应根据幼儿个人空间尺度进行设计,如此,既可保护幼儿个人空间,又便于幼儿开展密切合作与交流。另外,游戏设施需要体现不同年龄层幼儿的空间意识变化,依据不同的需求创设不同层次的领域性空间,使整体空间更加协调。游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跟心理等多方面成长。研究发现幼儿在游戏行为中最喜欢钻和爬,并且倾向于待在小空间里,比如帐篷、游乐设施里的小洞穴,因此可以在室外环境设计中融入洞穴元素,这样既可以满足幼儿的领域空间需求,又可以激发幼儿好奇心和创新意识,还可以提升幼儿活动趣味性。观察幼儿活动可以发现,他们会习惯性结成群体,各自独立活动。“大多数游戏并不具备预先组织性。游戏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幼儿在聚集之后,发现其他小朋友在进行游戏,或自身产生游戏冲动,这种游戏发生与否并不具备预先确定性”[4]。由此来看,将游乐设施集中布置在一个场地里,并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应该按类型适当地分散,这样既可以避免单调又能提高设施利用率。

篇3

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新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还强调指出“适宜的环境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至关重要,成人要为儿童创设积极的、富有支持性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与主动探索中,获得有益的经验”。但是,在以往的环境创设中,教师们往往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预期的目标进行环境的布置,重好看、轻实用;重整洁、轻教育,过分注重整齐、美观,缺少动态性、参与性、知识性、教育性,轻视了环境创设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使先进的教育理念如空中楼阁,不能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通过对新《纲要》的学习和把握,现在,我园教师都能做到把装饰室内外环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充分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如:我园大班开展的《我喜爱的运动》主题活动的环境创设就很有特色,巧妙地把教育目标、教育理念渗透到环境布置中,表现在:每周都有孩子们的生成内容展示;幼儿把自己收集的各种运动的图片资料,展示在主题墙饰中与同伴分享,把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运动器械投放到主题活动区,供班级开展主题游戏时使用,使《我喜爱的运动》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在孩子们的手中不断地动起来。这样的环境创设使班上的孩子收获不少。环境的创设跟着教学需要走,实现了环境与幼儿的互动,体现了环境的教育价值,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教育环境的创设过程也是儿童的学习过程,又是教师引导、促进儿童发展的过程。但是,在以往的环境创设中,我们的老师虽然在理论上也知道要尊重和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但往往实际操作时仍然是以老师自身的认识和兴趣为基点,注重面子上的东西多些;教师总以为自己精心设计和布置的环境幼儿就会喜欢,幼儿的主体性和感受实际上被老师的兴趣和爱好给取代了。通过对《纲要》和《指南》的学习与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进一步领悟到环境在幼儿生活、学习、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及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重要地位。因而我们边实践、边探索、边思考,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感情需求出发,来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以改变过去环境创设中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为了体现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性,现在我园的环境创设,注重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充分体现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地位。如:在开始环境创设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选择环境创设的内容、自主决定要创设什么环境、怎么来创设等等,且幼儿有权和教师共同商讨,决定每次环境创设的内容及所需的材料。在整个创设过程中,教师始终鼓励幼儿放开手脚、大胆尝试、自己想、自己做,决不包办,只有当幼儿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才适时介入,提供适当的帮助,真正成为孩子们环境创设过程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给予了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一改过去环境创设中教师硬性地要求幼儿按照自己事先制定的条条框框去做,幼儿只能被动接受的局面,而是充分尊重、信任幼儿。例如:四月份,大班开展的“我们居住的小区”主题活动时,为了加强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我们组织了“怎样的小区是我们喜欢的?”的谈话活动,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出了各种自己喜欢的小区的想法。最后,我们决定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结合本月的主题,将它布置成墙饰。确定主题后,我们引导幼儿参与墙饰的制作,经过讨论孩子们进行了分工,绘画能力强的孩子负责制作图片,其他孩子负责剪、贴和装饰图片等,人人参与其中,孩子们的创作热情高涨,其墙饰融入了他们的情感与智慧,体现了孩子们之间高度的合作精神。通过让孩子们参与这次“我们居住的小区”主体环境的布置,不但加强了孩子们对空气污染的认识,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幼儿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参与环境创设的同时,寻找到了乐趣、获得了发展,真正成为了环境创设的小主人。

三、注重家长在环境创设中的参与性

《纲要》还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的确,我们的教育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在对《纲要》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家园共育已引起我园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在进行环境创设时,我园教师能深入挖掘、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积极性,做到家园合作、群策群力,使家长由过去的观看欣赏到现在的积极参与。由于每位家长从事不同的行业,有各自擅长的知识和技能。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一方面会给老师以启发、灵感,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运用各自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拓宽孩子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例如小班创设的“娃娃医院”,中班创设的“小小超市”、“徐州土特产商店”等,我们便发动了家长一起参与,家长则充分利用职业的特点和便利条件,为孩子们搜集一些有意义的材料。在医院工作的荣荣的妈妈带来了小药瓶、一次性输液器,其他家长也带来了家里的瓶瓶罐罐、吃的、用的……不仅增加了幼儿和家长之间的互动,还培养了幼儿勤俭的习惯和创造的意识。在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同时,我们也为家长们创设了家长与幼儿园、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平台。如大(2)班创设的“育儿心得”,大(1)班创设的家长阅读区等等。家长们可以借助这些区域互相探讨、学习,了解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交流育儿方法。我们深刻感受到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是很值得我们去开发和利用的。

篇4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指的是幼儿园针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针对孩子的性格和思维对幼儿园周围的环境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建设活动。幼儿园环境是家长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优先考虑的问题,也是幼儿园评优时的重要依据。幼儿园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孩子学习活动兴趣以及人格健康成长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实际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仍有不少问题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在幼儿园环境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为我国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和无限的想象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有一定的针对性和一致性,使环境的每一部分都呈现出教育性。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要明确,要努力做到把目标落实到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学期。如在每一天的目标中教师可以开展关于“墙饰”的活动,将小朋友和教师所做的小礼物、图画等小作品贴在墙上,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每一周的目标中可以将孩子的思想限制在讨论的天地中,让孩子在一周的时间里进行思考和行动,进而在每周做出总结,让他们畅所欲言。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一致性原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逐步开展,逐步提高和完善,每一周的环境创设同上一周都应该不同,针对现在孩子学习水平和当前教育目标分期变换创设。幼儿园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教师在环境创设时应针对孩子的这一特点进行创设。如在小班时教师可以通过画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画树让孩子画叶,或者教师画小鸡让孩子涂颜色等。到了中班可以开设“个人小画展”,提高孩子们的绘画热情和兴趣。但是升入大班后这些比较幼稚的活动就不适合了,教师此时可以开展关于个人摄影展,使孩子的审美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遵循发展性原则,在不断提高环境创设水平的前提下对孩子逐步进行教育。

三、互动性原则

幼儿园是一个所有孩子在互动中不断成长的地方,孩子和孩子之间,甚至孩子和老师之间都是通过互动的形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在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创设时,应充分体现这一原则。在创设墙面环境时,无论是内容来源、主题产生等,都应体现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营造老师与孩子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氛围。总之,幼儿园环境创设应该遵循互动性原则,在老师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中进行教育。

四、环保性原则

幼儿园是个特殊的教育场所,孩子是一群特殊的教育对象,幼儿园环境创设要一切以环境保护及安全为前提,一切为孩子着想。因此,教师在对环境进行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并且运用多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让孩子在活动中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另外,幼儿园环境保护教育内容应该以幼儿熟悉的植物或者小动物为主,比如花花草草、小狗小兔子,设计画面应该带有童趣、童真,在设计中拉近同幼儿的距离。特别是创设环境时应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创设艺术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面,将来长大才会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篇5

【问题一】经查,金钥匙幼儿园没有请相关质检部门进行室内环境检测、验收就投入了使用;金钥匙幼儿园教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致使幼儿感染了疾病。请问,金钥匙幼儿园违背了哪些规定?应承担怎样的责任?

金钥匙幼儿园违背了《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八条“幼儿园的园舍和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和安全标准”的规定,也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关于“民用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环境质量验收,应在工程完工至少7d以后、工程交付使用前进行”“室内环境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建筑工程,严禁投入使用”等的规定。

由于金钥匙幼儿园违背了上述规定,致使室内环境因污染而给幼儿带来了伤害,因此金钥匙幼儿园应因其过错行为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民事赔偿责任,承担受伤害幼儿的医疗费、营养费等。另外,教育行政部门应视其情节轻重而给予罚款、限期整改、停止办园等相应的行政处罚。

【问题二】红太阳装修公司所使用的装修材料不符合国家质量和安全标准,从而导致了金钥匙幼儿园教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超标。请问,金钥匙幼儿园能否要求红太阳装修公司承担法律责任?

《民法通则》第122条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根据上述规定,金钥匙幼儿园既可向红太阳装修公司追偿,也可向装修材料的生产者追偿。如果二者都不愿承担责任,金钥匙幼儿园可以将二者之一或二者均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依法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

【问题三】金钥匙幼儿园后来对教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并在质检合格后投入了使用。2012年4月11日下午13时46分,金钥匙幼儿园所在城市突发地震,金钥匙幼儿园立即组织幼儿避震。但有9名幼儿没来得及躲藏,被坍塌物砸伤。请问,金钥匙幼儿园是否对此承担法律责任?

地震、雷击、台风、洪水等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它们引起的伤害事故,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可知,只要学校(幼儿园)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就无需承担责任。

篇6

【摘要】当前,幼儿的生活逐渐脱离自然,让幼儿教育亲近自然尤为必要。森林幼儿园作为欧洲盛行的户外教育的专门类型,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其自然教育思想的办学理念,真实、自然的环境和立体而生活的活动均具有明显的特色。森林幼儿园启发我们应该树立回归自然的观念和认识,活动环境要融入更多的自然因素,课程内容应与自然充分结合。

关键词 幼儿教育;自然;森林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4-0056-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森林幼儿园(Forest Kindergarten)作为国外幼儿户外教育的专门类型,被称为“没有天花板和围墙的幼儿园”,鼓励幼儿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为我国开展幼儿园户外活动、促进幼儿园办学模式多样化开拓了全新的思路。

一、森林幼儿园概况

森林幼儿园主要建在森林中,面向3~6岁幼儿进行专门教育,教育活动基本在户外进行,无论天气条件如何,都鼓励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游戏和探索,把自然物作为教育性的材料,与自然环境建立积极的联系。大多数森林幼儿园都有永久建筑,便于幼儿在发生极端天气时能及时躲避,在极端天气发生后进入森林要提前做好风险评估。该类型的幼儿园师生比很高,使教师可以尽可能地防范可能发生的危险。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只起辅助作用,而不是作为组织者或知识传授者。除了这些特点以外,森林幼儿园还会履行和其他日托中心同样的义务,照顾、引导和教育幼儿。

在19世纪50年代,艾拉·弗拉图(Ella Flautau)经常把自己和邻居的孩子带到附近的森林中玩耍,这种日托中心的形式激发了这些孩子家长的兴趣,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在丹麦诞生了。早在1968年,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就已经存在,但在1993年才得到正式认可。从那以后,德国的森林幼儿园发展迅速,到2006年已经有500余所。其中,有的把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日托中心结合起来,上午在森林中开展活动,下午的活动场地则在室内。森林幼儿园在英国的数量也逐年增加,有些运行成熟的森林幼儿园早就在农村建立,现在也开始招收生活在城市最缺乏自然经验的幼儿。目前这一类型的幼儿园主要分布在欧洲,美国相对比较少。

虽然每个森林幼儿园都相对独立,但是典型的活动安排还是比较一致,基本都包含想象性的游戏、角色扮演、数数、听故事、唱歌、画画、做玩偶、用树枝建房子、爬树、捉迷藏、走路、独自反思。很多森林幼儿园还会为孩子设立实践性的生活活动,允许幼儿亲自使用刀、铲子等工具,在教师的支持下点火烧烤。一般课程要持续一年,以便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天气变化和四季变迁。课程并不强调知识学习,而是重视通过自由玩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稳定的情感。与传统幼儿园相比,森林幼儿园并不提供人工玩具,而是就地取材,把自然环境中的原始材料当作玩教具。比如,他们可以用树叶或其他材料做拼贴画,用树枝来修路建桥,不仅如此,森林幼儿园还可以为幼儿活动提供真实而广阔的环境,让幼儿在从永久性建筑走到森林的过程中锻炼肌肉和耐力,在捉迷藏一类的游戏中拥有传统幼儿园所无法比拟的更大的自由空间。

森林幼儿园发展数十年来,已经得到了欧洲国家的广泛认可,目前,关于它的研究成果也日益增多。相关研究表明,与传统幼儿园相比,接受过森林幼儿园教育的幼儿情绪更稳定,免疫能力更强,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更好,触觉敏感,肌肉灵活,深度知觉感强,在使用火或其他工具时评估危险的能力更高,而且这些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读、写、算、社会交往等多方面能力均能迅速提高。

二、森林幼儿园的特点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也重视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认为对儿童进行合理的教育,必须观察和遵循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顺从儿童的自然天性。爱默生也说过,“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森林幼儿园充分顺应幼儿的天性,让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在大自然中感受万事万物的神奇与美妙,使幼儿喜欢自然,在自然中陶冶性情。

1.以自然教育思想为办学理念。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必须顺应自然,顺应人的原始倾向和天性,就要使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的地位,不需要成人的灌输、压制,教师只需要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防范不良影响即可,教师的作用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卢梭也提出,“自然的教育也是自由的教育,只有给儿童充分的自由,符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才可能成功。”森林幼儿园以“激发幼儿潜能,使幼儿具有实现价值的欲望,教会幼儿学会学习,完成个人转变”为理念,关注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符合自然教育思想。有专家在视察森林幼儿园时就看到,有个5岁的女孩独自坐在小溪旁边的沙丘上,流水亲吻着脚丫,她轻轻地自发歌唱,而教师只在一旁远远地看着,女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至少有15分钟。在这样的场景中,教师满足了幼儿的需求,并不介入打扰,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真正地尊重了幼儿的自由,为他们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和谐、舒适的环境。

2.以真实、自然的环境为中心。自然环境对于幼儿的智力、情感、社会性、创造力和身体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森林幼儿园以森林为主要的活动场所,有的活动区域还包括了海边,占地一般是数十到数百英亩,给幼儿提供了一系列可参与的活动内容。在森林幼儿园中,幼儿是自己的主人,由自己的兴趣驱使,可以种植和收获蔬菜,为动物筑巢或洞穴,在溪水中探索水的特性等。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运用多感官获取直接经验,无论晴天还是下雪,森林幼儿园的幼儿80%以上的时间均在户外开展活动,只是根据天气调整穿着,有时需要穿防水或保暖的衣服。森林幼儿园的教师说过,“无论哪种天气都活动可不是说说而已,即使室外温度到-28摄氏度,我们也在外面呆过。”此外,幼儿每天还会花几十分钟到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走路到达森林中,他们在享受这个过程的同时也训练了耐力和肌肉。

3.以立体而生活的活动为课程内容。大自然提供给幼儿自由、空间和各种各样的生灵,生活在其中的幼儿们可以跑、荡秋千、爬、建洞穴、玩泥土,它改变了把活动内容放在桌面上操作的统一模式,使幼儿拥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游戏玩耍。森林幼儿园的课程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在环境的基础上顺势而生,比如,用自然材料做拼贴画、建构物体等。在这些实际的生活场景和启发性的环境中,幼儿可以通过实践、感性、积极、联系的方式实现问题解决能力、危险预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活动课程虽然更多地从幼儿自己的兴趣出发,强调活动的生成性,缺乏严格的体系,但一个活动往往可以促进多方面的发展。例如,收集木材取火就涉及到评估、测量、分类、分享、秩序、讨论、肌肉锻炼等多方面的发展,幼儿可以通过这一个活动实现综合发展。

三、启示

大量证据表明,儿童对自然的经验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逐渐减少,生活日益被高科技产品占据,让幼儿回归自然对于现代社会的幼儿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幼儿已经成为一种奢望。森林幼儿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促进幼儿全面综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1.树立回归自然的观念和认识。在我们所处世界中,现代建筑、电子产品等逐渐取代了自然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幼儿接触着各种现代媒体,操作着人工玩具,生活在钢筋水泥建筑中,接触经过人工雕琢的公园、小区等,接触自然环境的机会逐渐减少。有的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时认为越是豪华、奢侈的东西就越能满足幼儿和家长的需要,所以花费大量财力购买做工精致的成品或半成品作为玩具,而实际上,人对自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人是自然之子,儿童也是这样。大自然可以带给儿童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能使儿童的信仰或精神世界的构筑发生奇妙的变化,获得内心宇宙所需要的足够能量。鲍勒的研究表明,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儿童与生活在人工环境中的相比,消极情绪更少,自然环境也能吸引更持久的注意力。森林幼儿园以真实的自然环境为中心进行活动,对于培养身体强健、心智发达的自然人具有重要作用。“山水有灵,天人合一”,可见回归自然、亲近自然不仅是我们现在的需要和诉求,也是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鼓励幼儿在未经人工雕琢、纯天然的环境中获得更全面的感观刺激,培养幼儿的亲自然情感,让幼儿回归自然,形成对自然的探究精神,从而喜欢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2.活动环境要融入更多真正的自然因素。当前,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园中投放大量的自然物势必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因为很多植物和动物都需要悉心地照料,所以即使知道自然物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也不愿意投入精力,为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自然对于幼儿及幼儿教师的价值。有研究表明,噪音是衡量师生关系紧张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森林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噪音比密闭房间更小,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幼儿情感稳定、积极。由此可见,在环境创设上,以回归自然为理念,可以满足幼儿的生理及心理需要,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良好精神环境的构建。同时,还应注重以人为本,让保育员分担教师的工作,教师也可以教育幼儿和自己共同完成照料工作,幼儿园管理人员也可以把劳动量相对较小的动植物作为材料投放的首选,并适当给予精神支持和物质鼓励。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山东德州跃华学校幼儿园将十来亩荒地历时十年改造成美丽的生态园,实现了“人园互养”,培育了幼儿的灵性,这种办园模式应该值得学习。在我国幼儿教育领域,建立森林幼儿园目前还不太现实,但是在幼儿园环境中融入更多自然物和原始材料,鼓励幼儿园与当地的公园、农场、自然景点等建立联系,定期带领幼儿参观,在真实、自然的场景中组织活动却是可行的,使幼儿有尽可能多地接触真正的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可以更加轻松、自在,从而实现愉快地发展。

3.课程内容应与自然充分结合。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书本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应能在自然、社会中得到印证。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些学者提出,“自然即课程,课程应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在日常的教学和活动中,幼儿园教材和活动内容中可以增加关于自然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有关自然的经验,从幼儿对自然的兴趣点上生成活动,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我们也可以尽可能地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在真实的大自然的情境中让幼儿亲身体验,收获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使课程回归生活。令人欣喜的是,在我国的自然课程开发上已经做出了一些典范。如浙江北仑梅山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利用得天独厚的田园环境和人文资源,鼓励幼儿探索田园,开发出了一整套田园课程,以季节为线索进行春耕、夏锄秋收、冬储,以节气为主线设置了开锄节、采摘节等,释放了幼儿天性,达成幼儿本真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仅应该倡导幼儿活动在自然环境中开展,更重要的是要让自然环境顺应幼儿自然天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幼儿都成为自然人。

参考文献:

[1]Bowler,Buyung-Ali,Knight.A systematic review of evidence for the added benefits to health of exposure to natural environments[J]. BMC Public Health,10(1),456.

[2]Children,Nature Network. Children´s contact with the outdoors and nature: a focus on educators and educational settings[EB/OL].children and nature.org/downloads/Education Synthesis Jan 2012 Final.pdf.

[3]Ruth A.Wilson.Nature and young children: encouraging creative play and learning in natural environment[M].London:British library,2008:20-23.

[4]朱激文.探索田园,乐在梅园[J].学前教育,2014,(5).

[5]王莉,陈知君.3—6岁幼儿亲自然情感的培养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6):61-63.

篇7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明确责任。

卫生工作一直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幼儿的身心健康也取决于良好的卫生环境。对此,我园校十分重视卫生工作,专门成立了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校园卫生工作,各班设有卫生委员和卫生监督员,形成畅道无阻的卫生工作网络。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分设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除四害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为使幼儿园卫生工作顺利实施和确保目标的实现,保证幼儿园卫生工作的细致化、持久化、制度化。我园已制订有《班级卫生制度》、《卫生工作检查制度》、《食堂卫生制度》、《医务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逐步加以完善,使幼儿园环境卫生、饮食卫生、生理卫生、疾病防控等工作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制约。

进入四月份,我们按照《关于开展XX年“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再次召开幼儿园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布置幼儿园今年“爱卫月”卫活动的重点是整治卫生环境工作和防、除四害及卫生防疫工作。

二、积极响应号召,广泛宣传爱国卫生月。

结合我园实际,园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于四月初在全园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动员,以“全员参与”为主,利用幼儿园教职工集会、卫生专栏、黑板报等形式,进行“爱国卫生月”主题宣传。全面多次动员,号召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治理环境,重点清理校园卫生死角、公共绿化带和厨房,并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营造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校园的宣传,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提高对爱国卫生月活动的认识。积极的宣传是幼儿园师生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的前提保障,通过宣传发动,整个爱国卫生月活动中全体师生都能积极参与,全园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三、全面深入开展爱卫工作。

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我园在整个爱国卫生月中,开展了以下具体活动:

1、具体宣传活动。周一例会园长向全体教职工进行了爱国卫生月活动动员。在园门口及园内醒目处分别悬挂“清洁校园,人人参与”、“关爱绿色,我的责任”等横幅。我园还开展了爱国卫生月专题黑板报评比,并在公共黑板报处刊出了肠道传染病预防、禽流感预防、流脑预防、结核病预防等知识。

篇8

摘 要:在渭南地区选取10所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从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现状、师资队伍、英语课程实施情况、教学效果、家长的配合情况等得出结论:在各种现实问题面前,目前在渭南地区幼儿园中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是不可行的。

关键词:浸入式 幼儿园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c)-0101-02

1 浸入式英语教学

浸入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儿童在校(园)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不但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1]

该文的“浸入式英语教学”这一术语来源于“浸入式外语教学”,它是一个年龄在50岁左右,比较年轻、新颖、受欢迎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开始于加拿大的法语浸入式教学,随后被借鉴到其他外语教学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加拿大法语浸入式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次革命,它的成功使传统的外语教学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于是在我国高校先后出现了所谓的双语教学、浸入式教学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热”这股浪潮在国内已经四处蔓延,无所不在,这股浪潮似乎已经涉足幼儿园这一领地,英语教育的低龄化问题已经摆在面前,然而如何实施却是个问题。伴随着浸入式外语教学在美国、新加坡、荷兰等国的成功经验,我国的幼儿园英语教学也开始借鉴这一模式,然而这一英语教学模式在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中是否可行,尤其在像渭南这样的二线城市的幼儿园英语教学中?

2 渭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现状

2.1 仅30%的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

笔者走访了10所幼儿园,其中5所幼儿园为渭南市下设县级幼儿园:澄城县县幼儿园、大荔县实验幼儿园、合阳县县幼儿园、蒲城县县幼儿园和华阴县实验幼儿园。4所为渭南市重点幼儿园,其中以哈佛幼儿园为主要研究对象,1所为渭南市郊区幼儿园。在所研究的10所幼儿园中,其中5所县级幼儿园以及市郊区幼儿园均未开设英语课程,在4所市级幼儿园中,仅仅3所幼儿园开设此课程,所占比例为30%。

2.2 幼儿园英语教师现状

在开设英语课程的3所市级幼儿园中,其中2所幼儿园有自己的固定英语教师,一名是刚刚毕业的英语专业的大专毕业生,另一名是其他专业毕业,但热爱英语,故在承担幼儿的保育工作的同时兼职英语课程。另外一所开设英语课程的幼儿园没有自己的全职英语教师,但开设了英语课程。采用了临时聘请渭南师范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来授课。

2.3 幼儿园英语教材选取

被调查开设英语课程的3所幼儿园,幼儿所使用教材为《剑桥幼儿英语》、《洪恩幼儿英语》还有被誉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时代佳英”幼儿英语教育研究》等。这些教材均以彩绘本为主,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内容均比较贴近幼儿日常实际生活,应用性较强。比如:自我介绍、打扫教室卫生、当秋天、玩滑梯、玩跷跷板、数数等。这样的教材使知识点的迁移性较强,便于幼儿应用和记忆。

2.4 幼儿园英语课程实施状况

关于幼儿英语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以从课前教师备课、课堂教学手段、课后家庭温习以及英语学习环境四点入手。

备课是教师课前对教学的准备,教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上好课。幼儿园英语课程内容非常简单,但是如何让幼儿消化这些内容却很难。由于教师教龄短,没有教学经验,且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英语教师均不备课。认为教材太“简单”而没有必要备课。

由于没有备课,缺乏思考,课堂上就采用了老师读,幼儿反复跟读,老师读一遍,幼儿读三遍这种机械的模式。再有,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课堂秩序难以维持,整个英语课堂上,大部分幼儿在跟读,个别幼儿到处乱跑,压根不知道这是在上课。环境吵闹,部分跟读的幼儿甚至听不清老师的发音,只是机械地大声“朗读”。例如:drink,drink,drink,drink water.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后,幼儿均有配套练习。一周两次英语课,课后有英语作业,幼儿的英语作业都是听力,根据听到内容来判断命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圈笑笑脸,错误的圈哭哭脸。出现的问题是,其一,家长知识层次跟不上,父母忙于上班,爷爷奶奶不懂英语。不能保证帮助幼儿完成家庭作业;其二,部分由父母接送的孩子,谈及英语课后作业,均认为英语就是玩,不用完成作业;其三,部分家长认为,课本配套的磁带需要磁带播放机,家里根本没有这机子,还有部分家长嘲笑幼儿园购买的教材可笑,用他们的原话说就是“都啥年代了,还用磁带,太落伍了,还是大城市好”。

课程的开设和实施离不开环境,环境包括有机体以外的影响人的发展或受人的发展影响的任何事件或条件。环境主要有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该文从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两方面展开调查。物质环境是看得见的环境。在幼儿园里,物质环境又分为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两种。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无论从室内还是室外,均未看到有任何英语标识。经了解得知,资金不到位是一个问题,但更重要的问题是园方、教师对英语环境不够重视,认为没有必要,忽视了环境潜移默化的语言教育作用。语言学习的另一种方式是在语言交际中获得。但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根本不存在人际语言环境。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幼儿之间达不到用英语来交流的程度。只是在偶尔的课堂中会存在师生之间的交流。

2.5 幼儿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幼儿构成了幼儿园英语教学的主体,而幼儿园的英语教学不同于中小学的基础英语教学,不用过度关注英语语法以及书写能力的培养。幼儿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听说能力。所以,幼儿及其家长的喜好成为评价幼儿园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调查中发现,75%的家长对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这一想法非常满意,但对实施效果持怀疑态度。90%的幼儿对浸入式英语课非常喜欢,但问及所学内容,却一概不知。从幼儿的知识反馈以及家长的态度可以看出,对于如何尽可能地提高浸入式英语教学的效果迫在眉睫。

3 渭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发现,渭南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其一,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大环境还不成熟,仅个别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而从开设的效果来看,只是做做样子,争取生源;其二,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年轻化,无任何教学经验及相关专业知识;其三,像渭南这样二线城市幼儿的家长素质跟不上教学的要求。仅个别家长会督促幼儿完成课后作业。

4 结语

根据渭南地区目前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程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得出: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在渭南地区幼儿园中实施浸入式英语教学是不可行的,家长们切不可盲目听信幼儿园所鼓吹的完全浸入式英语教学,忽悠了自己,从而也忽悠了孩子,给孩子的后期英语学习带来障碍。

参考文献

[1] Robert Kenh Jonhson,Merall Swain.Immersion Education: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M].Tronto: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环保;意识;习惯

关于环境保护的意义、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意义已无可争辩,且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之内。仅就幼儿园环保教育教育什么?如何教育?在幼教界也已讨论多年,可谓观点林立,硕果累累。但关系人类发展,毕竟是一个大问题,再说这么热闹的学术争鸣,我也不由得想去凑个热闹。不恭之处,敬请学者、同仁见谅。

以我浅见,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让幼儿形成符合环保要求的良好行为习惯。以下分而述之。

1. 培养意识――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根本目标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使人类不得不面对大气污染、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地沙漠化、物种大量灭绝、生物多样化锐减等严重的环境问题。环保意识成为国民素质的重要指标,环保教育成为终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但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环境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保护涉及复杂的技术;环保又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多种新技术的新兴学科。要了解、理解、掌握这些,不要说幼儿,就是非专业人士的成人又谈何容易,况且也没有必要人人都成为环保专家。对普通的非专业人士而言,需要的是环保意识和基本常识,是自觉的行动。对幼儿来说,更要适应幼儿的年龄特征,因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仅仅要求“有初步的环保意识”,确立了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的目标,本就没有什么争论,我也不想多说什么。我想说的是:幼儿不同于成人,幼儿环保教育也应该有不同于成人环保教育的特点。抓住了这些特点,就把握了幼儿环保教育的本质要求,才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那么,这些特点是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

(1)通过认识自然美,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欲望。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谁忍心在人生最初认知时期,让幼儿看到的是假的、丑的、恶的,而不是真的、善的、美的,环保教育难道就只能让幼儿看到污染、感到危机才行?我个人的观点是幼儿园环保教育应该是正面教育、美的教育,而不应该是危机教育。这样更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为阳光的人生添加第一抹亮色。正如《纲要》要求,要让幼儿亲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当然是要亲近美的、好的大自然,而不应该是不利于幼儿成长、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在感受美的同时,我们很容易引导幼儿萌生保护美的欲望,环保意识由此而生,且因其生的顺畅,将会存得久长,让幼儿受益无穷。

(2)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教育目标。我们都知道3-6岁的幼儿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发育水平随年龄的变化很大,幼儿园教育必须考虑到幼儿的这一特点,环保教育也不能例外。环保教育应该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幼儿能够理解的具体形象的事物,一般在小班应以认识直观的环境要素为主,激发孩子对环境的热爱之情,如蓝天、白云,“可爱的小露珠”、“花仙子”、“树朋友”等;中班可以进一步接触环境,如公园、花园、动物园、植物园等,通过找昆虫、认植物等活动,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大班则可以让幼儿接触更加广阔的大自然。对森林、湿地、河流、山川等祖国大好河山有所了解,欣赏人类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轮美奂画卷。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年龄的孩子中也应有不同的目标层次,不同的内容。如珍惜水资源的教育,小班幼儿可能通过玩水、用水画画以及饲养水生生物等活动来了解水的特性和作用,中大班幼儿则可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如两盆同样品种、同样大小的植物,一盆按时浇水,另一盆不浇,或一盆浇淡水、另一盆浇咸水,观察植物的变化,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离不开淡水。

(3)环保不是一门课,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都知道,幼儿期有两个最明显的特征:一是幼儿期是一个更多依赖情感而不是理智生活的时期;二是幼儿期是人生经验积累、世界观形成的较早时期。由这两个特征决定,幼儿对许多事物都有极大好奇心,对各种活动都有旺盛的兴趣。无论幼儿探求世界的认知、游戏活动的行为,因其受直接经验少的限制,主要由情感支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去认识世界。因此,幼儿园的课程设置虽然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划分为若干方面,但并不完全按照知识体系本身进行划分。而是更多地强调相互渗透和融合,强调把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创设丰富教育环境等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其目的就是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与中小学有很大的不同,环保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一门课程,甚至是一门课程中的一部分内容,而要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幼儿教育的全部过程。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无论健康、语言、社会、艺术还是科学,每个领域都蕴含着环保教育的因素。如艺术课的绘画,幼儿画面不正是幼儿眼中的自然环境吗?如诗如画的环境,在幼儿小小的心灵一尘不染,保护环境的欲望油然而生。

2. 形成习惯――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基本途径 几年前我曾写过一个关于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东西,其中讲到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必须坚持的目标适当原则、教育一致性原则、环境影响原则、个性化原则、矫枉过正原则等五条基本原则,对幼儿园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中的职责进行了探索。经过几年来的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我不仅坚持我的上述观点,且更加坚定。环保教育作为幼儿教育内容中的一部分,自然也不能例外,也应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为根本目的,当然这个良好习惯是指保护环境方面的良好习惯。

其实,有些概念不一定非要让幼儿明白,只要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坚持正确的行为、摒弃错误的做法就可以了。象环境保护中的一些名词术语、艰涩概念。费时费力地给幼儿讲无穷遍,看似懂了,其实不然。我们为什么不能借鉴古人读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对的,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留待日后慢慢解决。总之,还是培养良好习惯才是正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贵在践行。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在幼儿环保教育方面培养良好习惯更为重要。

(1)要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环保习惯。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大事业,是综合性的大工程。但大中有小,节约一张纸、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少扔一个塑料袋,都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幼儿环保教育,就是要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节约的习惯、低碳生活的习惯。要把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全过程。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节约游戏材料,一餐一点引导幼儿节约粮食,室外活动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亲和小动物等等。要通过一点一滴,长期坚持,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在有意无意之间做一名环保小卫士。

(2)要不断引导,强化巩固幼儿的环保习惯。由于幼儿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幼儿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不强,他们的行为随意性强,目的性差,常常不能稳定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表现出动机和行为的不一致。因此,对幼儿的日常行为要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强化良好行为,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使良好行为逐渐成为幼儿的习惯。

(3)要遵循良好习惯培养的原则和要求,对幼儿环保习惯进行全面培养。幼儿环保习惯是幼儿良好习惯体系中的一部分,培养幼儿其他方面良好习惯的原则、途径、方法,同样适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如我曾经提到的五个原则,在培养幼儿其他方面良好习惯中适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中也适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是人类生命延续、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保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万年大计。培养幼儿良好的环保习惯,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力量,依靠幼儿在园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家园协力,共同进行培养;必须全社会重视,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我们的目的才能实现。

篇10

关键词 物质环境 统一性 多元性 农村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5.07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kindergarten environment creation pays attention to the unity of the material environment and spiritual environment, from the previous focus on the creation of the material environment to focus on the double construction of the material and the spirit.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the material environment, many kindergartens have appeared "one thousand one side", in the play and use of local resources, the machinery, the neglect of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issues. Therefore, in the creation of kindergarten physical environment is to achieve a unified requirements and play the autonomy, the first use of the development, the creation of a diverse environment,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participation, making kindergarten really become a child's paradise.

Key words material environment; unity; diversity; rural kindergarten

1 生态学中对于幼儿园环境的界定

广义的环境是指幼儿园教育赖以前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既包括幼儿园内部小环境,也包括与幼儿园教育有关的家庭、社会、自然、文化等大环境;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是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总的来说,可以将幼儿园环境分为物质空间环境和文化精神环境两大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美国人类发展生态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幼儿园环境分为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维度。第一,小系统,是指发展中的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活动、角色及人际关系的体验范型。在幼儿园中,这种小系统表现在幼儿可以直接参与的活动中,以及在活动中建立的人际关系。第二,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者更多的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构成的系统。对于幼儿来说,这最主要表现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构成的系统,是更为广泛的环境。第三,外系统,是指社区中,与个体积极参与的直接环境有影响关系的间接环境。第四,大系统:是指影响上述系统的一些共同因素,如社会的观念、思想体系等等。对学前幼儿来说,主要是指家长的期待与态度,幼儿园教育的培养目标、社会群体及主流文化等。

而本文中所探讨的幼儿园环境主要是幼儿园物质环境,是“小系统”的环境,即幼儿切身身处、与幼儿直接相互作用的幼儿园的物质环境。

2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个案及存在的问题

2.1 环境创设的案例

研究者深入到陕西某县,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了很多关于完善幼儿园办园条件的数据,具体如下:陕西某县在2011年实施了学前三年免费教育政策,为满足在免费政策实施后,大量的幼儿急需入园的问题,县政府规划在所辖的每个镇新建和改造幼儿园,同时利用小学多余的房屋改建成幼儿园,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园。截止到调查结束,该县通过“五个统一”的政策,即对幼儿园建设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软化活动场地、统一配备玩教具,已建和在建的标准化幼儿园共计14所;其所辖的12个镇,除新场镇以外,每个镇都至少建立一所标准化幼儿园。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而在幼儿园改建和完善方面,以该县的县幼儿园为例,具体如下:该县幼儿园现在园幼儿数为313名,共8个班(2011年以前共5个班;2011年增加1个班;2012年9月,为满足幼儿的入园需求,借助其他单位空置房屋建设分园,因此县幼儿园现总计增加到8个班),平均每班40名幼儿,这个数据远远超过了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班额数(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此外,2011年,县政府拨款7万元用于幼儿园的软化及购买玩教具;2012年,县政府又拨款60万元用于幼儿园重新装修,包括电路的改造、墙面粉刷、室内的塑胶、养殖区、种植区开辟等等;另外投入20多万元用于玩具、教具、图书、图书架等等设备的配置。2013年,主要是投入建立一所标准化的幼儿园(如表1所示)。

2.2 环境创设过程中的问题

2.2.1 “千园一面”的现象

物质环境的创设是体现幼儿园所多样性与多元性的重要载体,而统一的模式很容易就忽视了多元性的突出。调查过程中发现,该县政府在兴办幼儿教育方面表现得较为积极,而且从近几年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数据中可以看出其 “教育强县”愿望。其中“五个统一”的政策办法对于解决该县目前极度缺乏办园场地、设施而无法满足幼儿入园的要求方面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同时可以加快完善幼儿园基础设施建设,且节约部分建设资金,便于过程中的管理。但是,这种“统一”的模式也有其不利之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那些在建的或已经投入使用的在建园都是统一的模式,它们的环境大抵相同,每一个幼儿园都在进行软化且玩教具相似,这些在各幼儿园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各幼儿园的多元性就无法体现出来。

2.2.2对于本土资源的利用少且有机械性

在这种统一建设的前提下,幼儿园在建设之初利用本土资源进行环境创设的情况比较少。比如:运动设施都是购买的成品大型设备;每个班级都配有先进的设施设备(如电脑、白板等),玩教具也是统一购买的成品;墙面装饰也是老师亲手花大量时间制作。而且在建设过程中,属于“一步到位”的建设,给以后自主发挥、自主建设预留的空间很少。除此之外,在运用本土资源时出现机械性的情况。在部分幼儿园墙面装饰内,确实看到了有关当地风景的展示的图片,但其他方面运用就没有了。这就呈现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后建立的标准化幼儿园是否真的切合本地的实际,是否真的能适应本地区的发展?值得深思。

2.2.3 忽视幼儿的参与

幼儿园环境是教师运用进行教育的一部分,它的教育对象是身处于其中的幼儿,其教育性尤其重要。在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的参与是体现教育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调研过程发现,幼儿园环境的布置基本上都是由老师一手操办,幼儿的参与度较低。在与老师的交谈过程中她们就提到“为了使得幼儿园可以如期使用,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布置教室及幼儿园环境,甚至连国庆节都没有休息”。但这与幼儿园刚刚新建启用有很大关系,比如汤坪幼儿园需要在2013年9月30日正式启用,时间的紧迫使得教师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环境创设活动。

3 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对策

3.1 注重统一要求与发挥自主性的结合

在农村地区发展学前教育,特别是像该县这样的贫困地区,集中政府有限的财政资源,建设新的标准化幼儿园及改造已有的幼儿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具有可行性,而且统一的建设要求可以为幼儿提供大体相同的教育资源,当家长在进行选择的时候,可以少一分顾虑。但是在统一建设的基础上,应该注意发挥每个幼儿园的自主性,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建设的权利,预留给幼儿园和教师可以自主创设的空间。

3.2 先利用后开发,创设多元的幼儿园物质环境

人类发展生态学强调环境对个体的作用。幼儿园及幼儿教师是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保教活动的主体,但他们需要明白先是环境资源的利用者,其次才是资源的开发者。农村地区一方面在财政支持上没有像城市的优势;另一方面,没有可以利用的先进的资源。但仍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河流、树林、秸秆等等可以转化为优势的教育资源。像该县地处秦岭腹地,多是山地地形,有很多的树木,教师和当地居民就可以利用树木来制成秋千、平衡木;利用树叶、秸秆等进行班级和区域环境布置;幼儿园的斜坡可以设计成让幼儿攀爬的运动场地;泥土可以用来制作玩具等等,这样不仅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突出“乡土特色”,且节省幼儿园有限的经费支出,使得幼儿在与自然的亲身接触中得到发展。

3.3 幼儿参与创设幼儿园环境

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环境观强调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且重视幼儿对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环境对身处于其中的幼儿来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幼儿对其要求及探究方式的不同而不断变化。因此,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这里的参与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在创设环境,特别是班级内部环境和区域环境时,幼儿可与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或教师考虑其发展需求。第二层含义是指环境创设后,幼儿可以参与到环境的利用过程中,与环境交互作用,产生教育性。这样的创设活动一方面对幼儿来说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创设后的环境幼儿也有运用其进行活动的兴趣;另一方面,创设的过程即是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语言交往能力等都可以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朱家雄.幼儿园环境的评价[J].早期教育,1995.

[3] 朱家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J].早期教育,1994.

[4] 杨文.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