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建设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建设建议

篇1

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领导体制有待强化。作为总揽全域法治建设的领导机构,部分县区普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区司法局,具体业务主要由司法局宣传股承担。领导机构设置层级偏低,缺乏整合资源推进工作的权威和基本条件,实际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是“不信法”问题突出。一些涉农纠纷当事人抓住部分领导怕访、息访的心理,无理缠访,而一些领导干部习惯“花钱息访”,而不是依法解决,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法制权威,助长了“不信法”现象。

三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编制紧张,多年没有引进专业人才,导致县区司法局和乡镇司法所人员普遍老化;公安一线人才青黄不接,治安执法更多依赖协警,但协警无执法权,使治安案件很难在第一时间有效解决。对律师而言,贫困地区案源偏少、标的小,难以吸引优秀法律人才。

四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一些贫困县财力紧张,法治建设经费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特别是法律援助工作经费缺口很大,无法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涉农纠纷都能获得法律援助。针对涉农纠纷中受到侵害但无法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缺乏有效的司法救助。相对于类似涉农纠纷通过渠道获得的救济和支持而言,司法救助力度过小。

五是农村基层干部法治观念薄弱。随着财政支持“三农”力度不断加大,规范使用和管理支农资金,贯彻落实涉农政策法规的要求不断提升。部分基层干部特别是乡村干部法制素养不高,法治意识不强,在有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征地、社保等政策执行方面不够规范,在处理社会矛盾纠纷中缺乏运用法律手段的意识和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农村法治建设:

一是理顺农村基层法治建设体制机制。省上出台文件,对各地法治建设工作领导机构设置、组织运转、监督考核等做出统一要求。领导小组组长原则上应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常设工作机构设在县区党委或政府办公室,负责整个普法工作的具体事务。县区政府年度工作报告中应专设法治建设相关内容。加强各级人大对法治建设工作的监督考核。

二是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加大政府向基层法律服务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力度,将能够委托中介组织承担的农村法治建设任务,按照招标法和政府采购规范面向社会招标。

三是增加政府法治建设工作经费预算。根据上一年度政府财政支出情况,确定下一年度财政预算。保障法律援助财政经费,实现应援尽援。建立司法救助基金,发挥对涉农纠纷受害方有效帮扶作用。

四是创新农村法治宣传方式。围绕典型案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平台、微信微博等开展深入宣传,设置法治咨询热线,引导群众掌握法律知识,运用法律途径解决社会纠纷。

五是抓住“两个关键少数”。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法律素B和依法行政的培训与考核,重点监督重大纠纷处理、涉农资金使用、重要村务决策等关键环节。加强对案件中无理缠访者的说服、教育和依法处理,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有效解决“不信法”问题。

篇2

关键词:经济法;法治建设;建议;措施

中图分类号:D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010-01

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里,尤其在中国加入WTO后,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节奏,人大和国务院以加速度的步伐删除和修改了我国多部重要的市场经济法律法规,比如《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商业银行法》等,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时,为满足市场的需要和解决一些存在的问题,人大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市场经济法律,比较受关注的,有《物权法》、《反垄断法》和《劳动合同法》,这样我国市场经济法体系大致上就此形成。

一、经济法的渊源

有经济并不一定有经济法,经济法的源头来自于活跃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出现,首先要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为此在适应社会的刚性发展,就需要要打到一批现存又阻挠社会进步的社会关系,这样就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一批新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经济、社会安全秩序。所以,在此基础上,为了建立强有力的社会规则――法,就这么产生了,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干预经济的失败,就造就了调整经济关系的职能的经济法就此产生。从前面的推论可得,现代的经济法是市场经济改革的产物,它是社会改革的发动机,而同时,经济发的发展和兴盛,也加强了现有资本体制的牢靠和进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法学理论来自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科学发展观,通过这些理论武装指导我国现在的经济法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并且做到经济法的研究和进步发展是我国思想解放的动力,促进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国民幸福指数的提高。在21世纪的今天,每一人都是“社会经济动物”,经济生活活动已经与个人、组织、社会和国家密切相连,这种程度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无法与其相比。同时,人们为了方便在经济活动中有所方便,都能遵守它,此时,法就成为对经济关系调整的最为社会公众认可的行为准则。在这一方面,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是一个经商兴盛的国家,在之后,为适应我国经济环境的现状,人大和政府制定了许多、直接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和政策,成功建立了我国计划经济制度,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全民经商的浪潮中,冲击了我国固有的农村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制度,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发展,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更是加大了对经济立法、修法的力度,形成了我国的经济法制。

二、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依法理讲,经济法治所要求的核心内容就是民主与法治,这是的核心要素。这些在我国经济法中是得到的最佳、最集中体现。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法和中国的经济法治建设已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学界通说,市场经济的原本就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存在的核心就是对经济法治有着内在的需要,所以我们要立志维护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转,就必须加强经济法治建设。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要求实现经济集中和经济民主的统一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所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一个“在保持必要的经济集中的前提下,恢复和进一步发扬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和法治的过程”。就法理而言,所有的法律都有对责任进行细分和规划,所以,要加强经济法治建设,就必须要求经济法以社会责任为本位思想,对国家利益和组织利益、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进行和谐协调,这样才能够保障公权力更有效的实施,同时又能维护现有合法权利的真正有效的实现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达的繁荣,必会推动经济法的完善,而经济法的发达必然是民法的显达,这样也会推动公民社会的建设,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法的繁荣,同时又通过自身的价值优势弥补了民法功能上的不足,从而实现了对市场秩序的有效保护和调整。

三、中国经济法治建设的困境

我国经济法治方面的障碍有众多因素,首先在立法及其指导思想方面,从法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力争利益的群体都没有被吸纳到法中去。即使我们现在采取了通行的公布法案采集意见、召开听证会和专家论证会等比较好的方式,而我国的立法者也会因利益的考量往往不能站在大多数人长远利益的高度取舍、集中各方意见,而是照着自己的意思考量。其次,我国现有政府的角色定位缺失,我们是一个充满角色社会的一份子,每人要把自身的角色演好、做好,尤其对于哪有许多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组成的政府来说,正需要对其准确定位,使得其角色不会出现错位、利益没有冲突、人人都可问责(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对于那些不守规矩、不讲诚信的政府角色扮演者要依法承担不利的后果。最后,执法或司法不够力度。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就是一部人治史,不管盛世还是乱世,都以人治为基础,看人不看法,已成为习惯。

四、完善我国经济法治建设

经济法治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建设,它需要各种不同的零部件,不管内部还是外部因素都需要协调发展来推动着工程整体的进步,同时,就像开快车一样,车速快了,也能带动各个零部件能良好运转,使其发挥到最大利益。市场经济发展和不断完善,加速经济法治水平不断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在市场经济领域中不断深入和提升,同时,哪些比较有规范性的法律已陆续出台,并颁布实施,此时我国的经济立法、经济执法和经济司法的能力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促使我国的经济民主也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在经济法治品味的逐步提高,已经表明我国在经济法律面前以得到了人们可以接受的普遍遵守的程度,这样不仅是人类的经济生活的提高,也是我们法律观念的深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由此可以得出,这种素质上的变化,将极大地改善我国法治建设的道路,有利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成功。我相信,经济法的这种质的变化会增强我国经济法学者对此研究的信心和决心,促使他们继续勇敢的挑起重担,不断地推动我国经济法的理论建设。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作者简介:何淑潇,女,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人文学部08级法学专业学生,研究方向:经济法。

参考文献:

篇3

(一)卫生信息化系统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隐患较为明显医疗卫生信息安全标准是医疗信息系统数据安全性的重要保障。目前,省内只有部分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实施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医院、卫生站等公共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实施,大多数医疗机构对信息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1.远程医疗信息数据传输中的安全隐患较为明显。在远程医疗运行的数据接口方面也明显缺乏规范,特别在区域性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趋势下,数据接口关系到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存在被黑客入侵、网络攻击等安全隐患,将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行和病人的正常就医。在服务外包方面,医疗机构委托专业服务机构进行内部信息系统开发,开发过程中,往往忽视对信息安全的管控,没有对开发人员和访问范围进行有效约束,为不法分子通过系统本身的原始漏洞窃取数据埋下了隐患。2.智能网络化协同导致“统方”的信息外泄事件增多。信息数据是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机密,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统方”等重要信息进行有目标的窃取,必须对信息数据安全性予以足够的重视。目前,医院大多通过用智能网络来共享重要的医疗信息,对于医院而言,网络化协同可以使不同的医疗机构共享重要的医疗信息资源,减少重复投入;对于医护人员而言,网络化协同意味着他们能够以方便、有效的方式,存取患者的电子信息,包括化验结果、处方信息、医嘱和健康状态等。但是,网络化协同带来医疗便利的同时,一些医药机构缺少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和审计机制,并存在账号滥用、业务数据被非法读取的风险,或为本医药机构谋取不当利益而频频发生的“统方”核心信息数据外泄事件。3.有关侵犯患者隐私问题更为突出。推行电子病历是“十二五”期间医疗卫生信息化的重要方向和主要任务。电子病历将记录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所有医疗记录,属于个人隐私信息,也属于医院医疗级的保密信息。而电子病历的数据集中存储、频繁交换以及与其他公共服务集成使用等特点,使电子病历的有效保障患者隐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市开始推行电子病历,其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功能逐渐丰富,数据交换的机构增多,信息安全隐患也在逐步升级,在医疗信息化运作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发生侵犯患者隐私权的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是一个法律的难题,更是现代医学伦理、医德的一大难题。

(二)有悖于医学伦理的现象时有发生依照有关法律与医学伦理、医德相应规则,针对我国医疗信息化进程中所发生的实情,有悖于医学伦理的主要现象可归纳如下:1.未经患者许可,在网络上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资料;2.利用患者身份、扩大治愈效果而制作虚假电子网络广告;3.将电子病历、医学影象商品化,从中非法谋利,或私自篡改电子病历、医学影象而推脱医疗事故责任;4.通过患者IP地址,越位浏览、收集患者的网络踪迹的活动内容,或违规泄露患者纯个人的隐私;5.在实施远程医疗诊断中,有意刺探患者情感生活,并将患者婚外性生活在网上公开披露,或将患者有关性疾病的电子病历、影象等信息公布于众,严重干扰和破坏他人夫妻正常生活;6.以网络医务者之居,非法刺探患者信用、财产状况,或与网站管理员串通合伙骗取患者钱财,或未经患者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7.行临床网络医生之便,收集、刺探患者的社会关系并从中谋取私利;8.在医疗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因医方原因将患者的个人资料丢失、被盗用或遭篡改;9.违背了守法、诚实信用、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及医学伦理、医德,虚假、带有欺诈性的医疗电子网络信息、医学图像的广告。

二、医疗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医疗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服务,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安全可靠,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信息化体系。2.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为使市民便捷地享受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而服务,并创造一个医患关系和谐、合法、有序、诚信、安全的法制保障环境。3.依法治业的准则,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而提供科学、高效、合理的法制支撑,并解决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矛盾,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服务。

(二)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1.坚持统一标准与顶层设计原则,把握国家法制统一与制度创新的关系。同时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形成分级推进、各方参与的局面,积极争取人大法工委、政府法制办的立法资源,既要考虑卫生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权限,还应充分反映各类各级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做好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体系的顶层设计。2.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原则,把握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当把握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在立足于全面、整体推进本市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同时,以完成若干重点立法项目和推进信息化执法工作为主要抓手,特别是在立法工作中,要集中精力,适时推出一些关键性的立法项目。3.坚持立足实际与适度超前原则,把握当前计划和长远规划的关系。在制定市卫生信息化立法、执法和法律服务工作计划时,应当把握好近、中、远期三个关系,在通盘权衡近期法治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储备一批政策法规调研项目,注重前期研究,适时提出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中长期目标以及具体要求。4.坚持力求创新与区域特征原则,把握移植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关系。要研究世界上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比较先进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成功经验,借鉴国际上一些特大型城市卫生信息化推进的法治经验。同时,在推进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中要注重体现时代特征、区域特点,从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牢牢把握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服务的总体要求。

三、构建结构相对完整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法规框架

(一)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立法项目医疗卫生信息化法规框架,在立法层面上,以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为主体,以行业自律规范、示范合同、行业标准等为补充;在时间安排上,优先安排若干关键领域的重点立法项目,同时安排一定数量的立法调研项目;在立法参与度上,积极利用人大、政府法制办的立法资源,重点推进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政策性文件的调研起草,对行业自律规范工作则以引导为主。医疗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立法项目主要包括:卫生电子政务条例、卫生信息化网络管理办法、卫生执法监督办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办法、远程医疗管理办法、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安全测评管理办法、医疗卫生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办法、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工作实施细则、卫生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办法、市属各级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等。

(二)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基础调研项目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基础调研项目主要包括:卫生信息化条例、卫生信息安全条例、市民健康信息卡管理条例、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卫生电子政务数字认证管理办法、远程就医个人信息保护办法、电子病历管理办法、公共卫生电子信息共享管理办法、市卫生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办法、医院信息标准建设与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办法、社区卫生服务系统软件及其相关标准的开发和研制办法、医疗卫生网络安全管理和防范网络犯罪办法、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产品和服务管理制度、远程会诊应用和隐私保护的相关工作制度及纠纷调解规则等。

(三)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行业自律规范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行业自律规范工作主要包括:卫生医疗机构与相关行业之间的自律服务规范、协调发展规范、纠纷解决规范等三个方面的自律性文件。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还应结合本部门实际,研究有关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的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数据标准的机制,细化居民健康卡的信息采集工作流程和管理工作制度;研究制定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方案及保障措施,落实信息安全、信息公开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制订完善适应电子签名、远程会诊应用和隐私保护的相关工作制度,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研究制定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产品和服务相关管理制度,促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全方位的卫生信息化法制监控的有效机制

(一)远程医疗中对患者隐私权保护的有效机制法定的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在远程医疗网络化推进中,构建有关隐私权保护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重点卫生信息化建设部位:1.保守就医用户登录的身份、健康状况信息。网络就医用户在申请上网开户、个人主页、免费邮箱以及申请医疗服务时,医疗信息化管理者往往要求用户登录姓名、年龄、住址、居民身份证编号、工作单位等身份和健康状况,服务商有义务和责任保守个人秘密,未经授权不得泄露。2.保守就医用户的信用和财产状况信息。网络就医用户的信用和财产状况信息,包括信用卡、电子消费卡、上网卡、上网帐号和密码、交易帐号和密码等。患者个人在上网、网上消费、交易时,登录和使用的各种信用卡、帐号均属个人隐私,不得泄露。3.保守就医用户的IP地址和电子邮箱。网络就医用户的IP地址和电子邮箱同样是个人隐私,就医用户大多数不愿将之公开。掌握、搜集用户的邮箱并将之公开或提供给他人,致使用户收到大量的广告邮件、垃圾邮件或遭受攻击而不能正常使用,使用户受到干扰,显然也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4.严禁窥探就医用户纯个人隐私的网络活动踪迹。法定隐私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也是每个就医患者依法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因此,任何医方都无权借远程医疗网络化管理之便,私自介入包括浏览就医患者踪迹、活动内容的纯属个人隐私。各级医疗机构在远程信息化医疗过程中,应注重和强化保护就医者信息力度,特别是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意识,采取相应措施及问责、追纠机制,重点对患者在医院就医登记过的电话、家庭住址,还有医疗费用清单等信息资源加密给予保护,严禁将患者的远程医疗网络的有关信息商品化而被违法者所利用。

(二)构建电子病历应用中对患者信息保密的监控机制临床信息系统核心的电子病历(Electricmedi-calrecord,EMR)因其存储量大、节省资源、查询方便、共享性好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保障电子病历相关信息不泄漏、不篡改而有悖于医学伦理或被非法商品化,应建立相应有效监控机制:1.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的法律与伦理制度建设。医疗信息化管理的法律与伦理制度建设,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医院伦理委员会(章程、组织、经费、运作与监控体系等);建立并启动患者及社会评价与监督医疗信息化运作与伦理、医德医风的制度体系;建立并启动医疗信息化管理中医疗纠纷处理的法律与伦理制度体系;建立临床信息化对患者隐私权的基本保障制度;建立对医务人员不断进行医学伦理道德与法律教育等相关制度并认真实施。2.设置全方位的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的网络监控体系。依照国家卫生部有关推行信息化医疗规范性准则,建立和健全临床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网络监控体系,并启动患者及社会评价与监督医疗行为运作与伦理、医德、医风的制度体系,监管重点是防范医院内部利用病人的信息或转借电子签名谋私泄密现象,有效遏制对患者隐私权的侵害。3.推行电子病历信息分级管理和加密查阅限权制度。电子病历信息分级管理及加密限权制,即依据临床医院、医疗保险、远程医疗、教学科研的需要而分类管理电子病历信息,同时针对涉及到患者个人的基本情况、疾病发展、诊疗状况等病人隐私方面的医疗信息实施加密级别,并在医院内外网上设立下载、查阅权限,最大限度减少医疗信息和数据的商品化或病人隐私泄漏。4.实行对违背医学伦理和医德行为一票否决制。各级医院都可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制定和实施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应用监控的同时,加大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对违背医学伦理和医德规范,并构造就医用户隐私权的侵犯,或人为发生电子病历等信息数据泄密事件的,在医疗专业考核评优与晋升职称中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构建对虚假医疗信息和医德缺失的防范机制对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及医学伦理、医德而传播虚假、带有欺诈性的网络诊疗信息,或言过其实,夸大疗效的网络医疗广告信息,或利用远程医疗及患者现身说法,在网上招揽患者等虚假医疗信息和医德缺失行为,应采取相应有效的防范措施加以遏制。1.从虚假医疗信息和伦理医德缺失制作的源头抓起。按照“谁制作,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虚假医疗信息和伦理医德缺失的责任,从源头抓起并不断增强“网络医疗信息安全真实人人有责”的意识,对任何一部网络医疗信息的广告真实性严加审核,对广布虚假医疗信息和伦理医德缺失的信息事件,要严肃追究当事人、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的责任。2.强化医学伦理职业操守的力度和实效性。医生职业操守,是指医生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最低医学伦理和医德底线及行业规范。它具备“基础性”、“制约性”的特点,要求每一个从事医生职业者必须做到。各级医院都要重视和强化对医生职业操守培育和执行的力度,将其贯穿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伦理观念和从医职业的神圣感、使命感,并有效地遏制虚假医疗信息和伦理医德缺失事件的发生。3.强化和规范对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服务外包管理。强化和规范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服务外包管理,特别是在实施HIS等重要信息系统过程中,应对外包企业严格审核,在签订外包合同时要增加有关信息安全、真实性的条款及虚假广告宣传违约责任,对外包服务人员要进行规范管理,限制操作范围;在验收和实施阶段,要对系统实施信息安全检查、网络医疗信息真实性审核,避免系统漏洞及虚假信息等情况的发生,从源头和运行过程中保证医疗信息系统的安全性、真实性。此外,还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各种病毒软件,病毒、木马程序侵袭,造成数据的删除或病人隐私泄漏及医学伦理、医德的缺失。

(四)构建医疗卫生信息化医学伦理的监督及评价机制通过现代信息化手段,搭建一个方便快捷、高效管理的医学伦理和医德监督及评价机制,不仅增多了医院服务患者的窗口与途径,实现方式更加人性化,而且收集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医疗机构在实施信息化进程中的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真实情况,也有利于加快医疗信息化进程中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长效机制目标的实现。1.针对远程医疗设置医学伦理和医德监督及评价系统。就医病人可自助触摸屏设置于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平台窗口,依据自身就医经历有针对性进行监督与评价,也可投诉或举报有关违背医学伦理和医德行为及事件,也可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等,从而促进医疗信息化与医学伦理和医德医风建设同步并朝健康方向发展。2.建立全方位的监督和互补型的综合评价模块运行系统。医院伦理委员会与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无缝集成并连接到政府卫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模块有机结合,并形成卫生主管部门、院内与远程就医患者的全方位、高层次的监督和互补型的综合评价系统。在医院监督管理平台中医院领导和管理部门可按需要进行月统计或季统计,并以此为依据对医院及医务人员进行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综合考评,表彰先进或推广好的经验,及时纠正错误、堵塞漏洞或查处各种违背医学伦理与医德行为的事件。3.设立相应医学伦理和医德监督及评价系统的操作模式。采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和方式,包括互联网博客、电子邮件短信、网络涂卡问卷、按键评价、触摸屏、软件系统等,方便不同层次的就医人群使用有关医学伦理和医德监督及评价系统的操作模式。如设置网络电子问卷涂卡,向远程医疗就医病人定期发放有关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满意率问卷表,通过专用读卡器,可批量录入问卷结果,将数据装入系统平台数据库。4.建立专门的网络医疗随访中心收集患者反馈信息。通过患者随访平台软件,操作员可利用计算机自动拨号,全面记录患者每个反馈信息;还可通过短信系统自动对网络远程病人进行短信随访,从而加强对医疗信息化中有关医学伦理与医德医风进行随时监督和实时评价。

五、全面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综合执法的整体水平

全面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综合执法的整体水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需要长抓不懈。具体来讲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准确引导、规范、监管全国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针对卫生信息化推进中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以推进市卫生行政管理的职能转变、提高民主参与为重点,准确引导、规范、监管、服务于全国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全面提升卫生信息化建设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

(二)切实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全面正确实施根据卫生信息化法治建设工作的特点,加强信息化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采取日常执法检查、定期执法检查、不定期执法检查、联合执法检查等形式,不断完善和推进行政执法工作,切实保障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全面正确实施,努力做到权责分明、保障有力、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三)重点加强对远程医疗监管及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以维护公共卫生医疗信息网络秩序为抓手,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处罚手段,处理卫生信息化领域的违法行为,加强对远程医疗监管及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违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传播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安全、传播不良信息的行为给予相应处罚。

(四)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探索建立和培养专业的执法人员队伍,加强执法业务培训和法律知识教育,建立执法人员上岗培训制度,通过基本法律法规培训、专业法律法规培训等,提高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篇4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首先,立法层次低,缺少法律保障。目前在我国,有关新农合建设依据的制度已普遍推行,在《社会保险法》中也略有涉及,但仍未对其进行专门立法,只是在政策文件这些层面上停留,而政策文件又普遍约束力较弱,位阶较低,规范性不强,层次较低,权威性不足,存在局限性。目前,新农合建设仍游离于法制化轨道之外,从而造成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职能职责以及参加新农合农民的权利义务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更无法对违反政策法规的诸多行为进行依法追究,整个新农合建设具有非常明显的临时应急特征,这突出表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其次,地区差异造成实施困难。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这种现状为全国范围内实施同一种模式的医疗保障制造了巨大障碍。在许多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存在缺陷,因为筹资水平不高,保障水平偏低,农民生活总体水平不高,这就造成他们并不十分情愿参合,且对合作医疗不太满意。但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当地生活水平较高,对健康和医疗保障的要求就相应比较高,这就造成目前较低的医保水平缺乏吸引力。第三,实施机制不完善。我国新农合制度除了存在地区经济差异大的问题,另一个薄弱的环节就是缺乏法律保障制度和实施机制。以筹资保障机制为例,更为重要的是,因为缺乏监督机制强有力的保障,致使政府的投入不到位,缺乏稳定可靠的政府资金投入,使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和首要环节——资金筹集,从一开始就出现了难题,这样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新农合制度的运行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另外,由于没有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其管理监督机制的权限与责任,实际操作中存在资金运作效率差的情况,这也是新农合制度的法律实施机制不完善的一个重要表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法律思考首先,应当从立法上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形式和多渠道的筹资机制,以及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

建立新农合制度,并且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有效的进行,同时长足有序地发展,必须要加强立法工作,国家应制定与之相配套的《农村合作医疗法》,来规定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办法、保险组织、村级合作医疗保险站的组建方法及其职能,规定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权利义务;规定保健站医生的选拔方法及职责等。各地区应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依据本地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具体实施办法,减少农民因病致贫或返贫情况出现的机率。种种迹象表明,建立新农合就要使之成为全面完善的体系,应当在法律的保障下平稳持续的发展运作。

首先,应该在立法上明确新农合的基本形式,从内容方面来细分主要有:合医合药、合药不合医、合医不等合药3种形式。实践证明,这3种形式是可以同时发展的,但相对的要有一定侧重,一般是以合医合药为主,之所以这样确定,是因为这种形式更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需要,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地区还有与之相适应的选择,这需要在法律上特别针对地区不同如何进行选择这个问题做出原则性的规定。

另外,要明确每年中央和地方对新农合建设的财政支出比例,解决广大农民或因为贫穷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返贫的问题。实践证明,筹资额应以政府支持、集体补助和个人缴纳3种办法结合来构成,这应在法律上进行明确规定,从而使筹资机制更为合理。在这里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农民自身缴纳资金数额。这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每位农民每年在医药费用方面所有支出;二是每位农民每年愿意缴纳的金额。根据我国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专家多年的调查取证得出的结果,扣除集体补助与政府支持的部分费用,每位农民每年花费在医药上的费用报销比例控制在40%—80%的范围内。有关专家建议,农民个人应缴纳的合作医疗资金应以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左右为宜,这样的比例是否合适仍需研究,不过按照农民意愿交纳的数额和实际支出的医药费用,最终确定自愿和最低交纳金额及比例,从立法上给予明确规定是必要的。应按照“以收定支,略有节余”的原则,将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同时有一定的自主确定权。

其次,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法律监督。首先,健全组织管理机构。要想加强对新农合运行机制的监督,必须首先建立健全并科学合理的规定新农合中的管理机构、经碰撞办机构、监督机构及其职责,要制定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转换管理方式,由“人治”转为“法治”是社会发展之必然,使之管理步上法制化轨道。其次,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各级各地政府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依据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相关事宜(比如相关权限和程序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实施方案细则,要细化至每一个细节(如资金筹集、基金管理、统筹补偿方案、报销比例与减免范围等),坚持合作医疗基金专款专用,坚持高效服务、患者利益至上。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坚持“三贴近”原则,丰富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的各项任务落实,决定成立区文广新局农村电影工作考核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文广新局局长

副组长:文广新局副局长

成员:文广新局广电管理科科长

广新局财务科科长

文广新局文艺科副科长

三、目标任务

根据省广播电影电视局要求,我区2013年度农村电影放映任务场次为3144场。其中镇240场、蒋垛镇204场、顾高镇132场、张甸镇420场、大伦镇192场、梁徐镇264场、白米镇204场、桥头镇84场、娄庄镇204场、沈高镇180场、兴泰镇96场、俞垛镇216场、淤溪镇180场、溱潼镇120场、华港镇204场、开发区204场。另外,固定电影放映点每镇全年放映52场(一周一场)。

各镇放映任务由镇文化站负责组织实施。各镇文化站要选择具有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和放映资质的电影队(员)承担本镇的电影放映任务,各镇文化站要与放映单位或放映人员签订相关协议,落实相关工作要求(相关协议报局广电科一份),确保全年放映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固定电影放映点建设今年实现全覆盖,其中,列入省补范围、2012年已下达建设经费的7个镇,至今尚未建成通过验收的,7月底前必须全部建成;其余8个镇在今年年底前建成,经验收合格后,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

四、考核内容

农村电影工作考核采用百分制,从全年农村电影监管平台监管情况、完成情况、统计情况、宣传情况、投诉情况、安全情况、档案情况7个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区局制定了《2013年度全区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考核表》(见附件),考核表按各部分独立计算总分。

1.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各镇文化站年初要将农村电影放映任务(行政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乡镇固定放映点每周一场)细化分解到电影队。每半年要将放映计划完成情况汇总整理、装订成册,报送文广新局参加年度考核。

2.平时要认真做好每月放映场次统计、核实和整理工作,严格执行填写放映回执单制度,放映场次由放映员签字、村委会盖章、文化站站长签字盖章方为有效,不得虚报、瞒报、漏报。

3.有效场次的标准为:每次一部科教片、一部故事影片正常放映完毕,至少有2张图像清晰的照片(1张影片放映内容画面,1张现场观众画面),有影片完整放映信息(需用数码相机拍摄,包含开始放映时间、结束放映时间、影片名称等)。

4.不得放映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性质、不健康内容的影片。

五、考核办法

考核采取100分制评分的方式,年终考核时,将以“省农村电影监管平台”监管为主,结合单位自评、考评组综合考评、平时明查暗访和放映质量检查情况以及日常掌握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综合评分分值75分以上认定为合格,分值低于75分为不合格。

六、奖惩机制

为落实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区文广新局在对各镇送电影下乡活动进行全面考核合格的基础上,对享受省补的镇继续按照省广电局关于农村电影放映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要求,进行申报和发放补助资金;对不享受省补的镇,从2013年开始,参照省补标准,向区财政申请专项资金予以补助;对完不成任务、群众不满意且考核不合格的电影放映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扣除相应的放映补贴,直至取消放映资格。考核结果同时作为各镇文化站年度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篇6

内容摘要: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首次提出了法制利益的概念,并建立了一个法制利益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法制利益论尚属于一个新范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尽管有学者对法律和经济提出过很有价值的思想,但是法制利益的提出还属首次。

关键词:法制 利益 法制利益理论

利益机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一切社会关系的核心是利益关系”(洪远朋等,2006)。追求利益是人们最基础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是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和动力”。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政策,改变了以往的利益格局和利益结构,推动了我国阶级阶层利益结构的多元化发展,使得利益分化和利益冲突日益激烈,社会因为制度安排的不合理付出了无效率的成本代价。法律作为制度控制的基本手段,在利益整合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如何通过法律制度途径去寻找实现利益整合的手段和机制,解决利益冲突,使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都在服从我国经济建设大局的前提下得以实现,共同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通过合理的法律安排实现有效的法制利益,从而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生机勃勃、富有效率的局面,这当是我国建设一个流动畅通、利益协调、保障有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法制利益的动因及目的

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同时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日益多样化。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存在着不同范围、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利益群体及利益追求,形成的利益追求的多样性使得利益冲突严重,而且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必然会引发各个层面的利益关系矛盾和冲突,以及利益格局失衡的状态。具体表现在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资源需求和供应普遍不均衡以及地区之间的公共资源差异也在加大,尤其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社会利益矛盾更加复杂,因此协调好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这些矛盾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而解决这些矛盾的实质在于利益的重新调整和合理分配。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状况,建立有效的利益调整机制才会和谐地解决和消化各种矛盾乃至冲突,而法制恰恰是适应利益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有效的利益调整机制的建立,需要法制的作用发挥和路径依赖。法是冲突的各个利益群体的利益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法制的利益调整的合理安排机制,实现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均衡,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和谐关系以达到社会安排的有效率,发挥法制利益机制的最大效益。

“和谐社会的核心是利益和谐,利益均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伦理共同体,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决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而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由此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何建华,2005)。在我国改革进程中协调多元的利益关系,有效地化解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在协调和稳定中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张廉,2005)。因此,从我国的现实形势来看,通过有效的法律制度安排来容纳和规范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利益矛盾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对法制利益的实现和法制利益解决我国当前矛盾的调整利益机制的发生过程都进行了深入探讨,希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立法观念和法制安排合理性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从我国学术理论研究方面考虑,我国关于法制和利益方面的理论体系有待逐步建立和完善。虽然我国经过不断探索和发展,逐步有了关于法制和利益之间的理论框架,但其内容体系还是不令人满意,基本上是在借鉴和吸收西方法经济学以及与其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因此,我国急需建构自己的法制利益理论,创立独特的法制利益理论内容体系,否则会因其理论既不能解释我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矛盾,也无力指导未来的实践,从而永远难以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知识领域。而在内容研究中既应当包括对法制利益学一般理论问题进行的研究和对各类法律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性进行的实证性研究,还应当包括对本国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所进行的本土研究,以及对不同国家的法制利益实现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然而,就我国的研究现状来讲,更多的研究者将其精力主要放在对国外某个相关专题研究的翻译和介绍上,而很少关注对我国现正发生着的法律制度变迁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实质性地深入探讨。对于法制利益理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既有对于法制利益的一般理论研究,还具体阐述了法制利益的发生机制、影响机制和实现机制,并且着重分析了法制调整利益冲突博弈的有效安排的实现过程,试图针对我国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的剧烈矛盾冲突协调解决的法制生效过程进行了单独的研究,而且注意到了不同法系之间的法制利益实现过程的区别和联系,并进行了优劣分析。这是对于我国法制利益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和初步探讨。同时,本文关注到长期以来我国的研究中比较普遍存在着轻实证分析、重规范研究,轻定量分析、重定性研究的片面学风,大都主要限于新古典、新制度框架,对于当今世界最前沿的演进博弈分析等许多新的分析方法几乎没有涉猎,作者试图尝试多种研究方法,并期望取得令人较为满意的效果。

总之,法制利益理论的目的在于寻找能够使得一个国家通过改善其法律―司法制度来提高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以获取收益的路径,试图得到政府改革法律体系和司法以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方法,并且找出“合意的”法律秩序的建立方式和方法,以及取得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机制效益,以期能够通过法制利益理论来解释为什么特定的法律会存在、确定应该存在什么样的法律规则以及预测特定的法律规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法制利益的界定

法制利益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可以准确计算成本和效益。当然,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完全准确地计算是不可能的,因为有些心理因素是无法估计其成本和效益的,但是假设是所有采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的文章中所必须的,所以在界定法制利益之前,必须首先作出基本假设。

(一)法制利益理论的主要基本假设

“经济人”假设。本文认为,“经济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能够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进行有限的理性分析(而不是完全理性),并且具有选择利益最大化偏好的行为人。用“有限理性”取代“完全理性”,是因为人类认识和分析自身所处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都会导致人们不能完全理性的判断,而且在做出决策选择时,不可避免地要受环境、经验、认知、习惯、偏好等的影响,“经济人”所追求的目标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而是多元的综合利益,追求的是利益与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在宏观层次上,国家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也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是全体社会成员和组织利益最大化的函数,不仅包括财富的最大化,也包含非财富的最大化,如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等。

“资源稀缺”假设。利益冲突反映了社会资源的稀缺与匮乏,资源与人们的需求相比较总呈现出匮乏状态,每个人都要受到一定约束条件的束缚,从而在约束条件下进行利益选择,不仅要对自身各种备选项的成本及收益进行分析,而且还要同时注意他人的选择或者选择倾向和趋势,再来决定自身的选择,使得自身利益最大化。人们将不得不把有限的资源有目的地配置到某些方面,这就需要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地配置利益资源以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最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追求多样性假设。人们对利益需求的性质和特点复杂多样,而且是不断变化。伴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转变,生产力的发展会对生产关系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利益冲突需要新的法律和制度来进行协调。

(二)法制利益的概念与特征

法律利益是利益的一种形式,不同于其它学科中的利益,而是从利益体系中剥离出来的、可以以法定形式存在并得以实现的利益。客观存在的利益是多元化的,其属性和功能未必与特定主体的需要吻合,当此种利益不能满足和适应利益主体尤其是统治阶级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时,就必须在众多利益间进行取舍,当取舍的结果以法定形式存在时,便出现了法制利益。如果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法律就一定要对人们生存和生活中所提出的要求、愿望或需要做出某种规定和回应。

法制利益具有强制力。它是经由国家特定机关进行选择和确认的、体现国家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以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为内容并具有特殊强制力的一种利益。利益一旦被法定国家机关选择和确认为法律利益,它就成为法律权利,就意味着拥有这项法定利益的个人或群体,可以据此从自身意志出发作出某种行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也意味着当利益主体的法律权利受到损害时,可以要求国家机关保护自己的法律权利,维护自身的利益。这种观点揭示了利益在法律上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权利形式,本文支持这种观点。人们通过权利享受来获得效用,权利是利益的基本形态而具有本源性,往往与个人的利益需求相关,而同时义务与权利相伴而行,是人们必须要付出的“负担”。

法制利益具有普遍性。个别化利益提出的诉求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得到社会和国家的回应,只有当个别化的利益成为普遍性的利益,形成了广大民众利益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获得立法的认可。通常来说,法律对追求个别化利益的行为不加干涉,亦不予提供“特权”帮助,但是当一项个别化的利益将会以损害他人或社会的正当利益作为代价时,法律才对其加以抑制或引导。在现代立法过程中进行利益选择,就是通过正当程序来回应“普遍化”的利益,使得普遍化的利益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剔除个别化的利益,这种普遍化的利益就会形成法制利益的初始形态。马克思认为,真正的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而不是单个人的恣意横行”。

法制利益具有基础性。政府通过立法或者修订法对利益需求进行回应,通常只选择和确认利益体系中基本的和重要的。一般而言,生命资源、财产资源、自由资源、安全资源、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资源以及使这些资源的价值得以发挥的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机会资源等,这些资源有必要采取法律权利的形式,亦即转化为法律利益(周旺生,2004) ;而社会上那些不需要国家干预的利益,则不由法律来调整而往往由道德、习惯或其它社会规范来规制。

同时,法制利益选择就是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和物质生活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的最基础和普遍的需要出发,以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为指导,对利益主体多元化、多样性的客观利益进行判断、评价、权衡和比较,来选择那些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共同利益的利益需求,并对其予以法律调整,实质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符合其共同利益的需要进行回应,并将其规范化和权威化。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各种不同利益主体在各自领域内经过协商和竞争而形成的能够为各方所接受的利益分配方案。由于利益主体的力量强弱不同,通常是根据其力量的对比关系来决定法制利益分配,使得各利益主体的力量对比关系能够同利益分配的结果相适应,使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稳定的秩序。那么,最终法制利益的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状态就实现了利益和谐,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各个利益主体在公平合理的利益格局内都清楚各自的社会定位,并根据自身应当承担的“负担”来分享各种利益,从而形成一种安定有序、统一协调的状态。

(三)法制利益的界分标准和种类

为法制利益的界分提出一种严格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比较清晰和相对有序地把握错综复杂的法制利益关系。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各种利益之间会出现不协调甚至是对立的状况。为了协调法制利益冲突,就必须对复杂的利益进行识别,更加清晰地分辨法制利益,因此首先就需要按不同的标准对法制利益做出分类,厘清其间关系。对此,可以采取不同的标准对法制利益进行不同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根据享有法制利益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利益(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集体利益(许多拥有相同个人利益组成的共同体)和个人利益(包括法人和组织),这是在政治、经济、法学上的常规分类方法。庞德指出“讲到人们提出的主张或要求,那么利益也就分为三类:个人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利益。有些是直接包含在个人生活中并以这种生活的名义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这些利益可以称为个人利益;其它一些是包含在一个政治组织社会生活中并给予这一组织的地位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还有一些其它的利益或某些其它方面的同类利益,他们是包含在文明社会的社会生活中并给予这种生活的地位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美]庞德,1984)。我国现行法律中就将利益分为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三种。

个人利益是指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作为社会成员个体的利益,是利益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需求目标和对象,通常表现为成员个体通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来交换获得或应获取的利益,主要包括个人生命的利益、私有财产利益、缔结合同自由和言论自由等等。个人作为社会构成的个体元素,其利益的满足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点,是经济社会中最为普遍和广泛的利益。个人利益构成了个体行为的主要动机,主要反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个人利益具有独立性,但它又不是孤立的个人意志的任意选择,而是要受物质生活条件关系所制约的利益,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从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看,个人利益处于各种法律利益中最低的序位。

集体利益可以是指拥有相同利益需求的利益个人组成的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也可以是因为某种社会关系而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的共同需要,当利益集团进行一定程度的共同的社会活动时而获得的整体利益,其本质属于公共利益的范畴。人们可以从自身利益出发组成各种形式的群体,而每一个特定的群体都必然存在着共同利益,否则这个群体的存在是不长久的。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当单个成员实现不了其利益,人们会为了增强力量对比而为了集体利益聚到一起结成利益集团,法律、法规就赋予这种新的利益以高于个人利益的地位。集体利益以个人利益为前提,源自其成员的利益并实现其成员的利益,不能离开个人的构成,有别于国家利益,有时甚至是与国家利益对立的利益。这是较普遍的具有共性的利益范畴,比如道路的建设、地方经济保护等等。

国家利益就是国家或者整个社会作为主体依法享有的法律利益,是为了整个国家和社会自我保存和发展而由社会成员所共同享有的具有整体性的利益,它实质上是全体国民,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部分国民共同享有的法律利益的集合体。在国际大背景中,国家利益体现得尤为突出,一个国家为了在国际中立足和竞争,会以符合国家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比如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国防利益、外交利益,维护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的经济利益等。而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为了维持基本的社会秩序,国家利益还表现为社会公共利益即享有共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如婚姻、家庭、宗教制度等道德方面的社会利益,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进步方面的利益等。

第二种分类:根据法律利益客体的属性标准,可以存在以下几种分类。

第一,按照利益的实现形态,将法制利益分为物质生活利益、精神生活利益和政治生活利益。物质利益是给予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的满足,是最基础的法制利益,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以满足和实现。利益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必须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物质资源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利益就反映了社会主体对物质生活条件的依赖,往往以实物的形式来表现。主要包括财产支配利益(个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及排除他人侵害的利益)、财产交换利益(个人在财产流转过程中形成的契约性利益)、劳动利益(劳动和职业自由、休息自由、获得救济和退休金的利益)(张斌,2005)。精神利益往往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发展的,系指个人通过相互间的交往、相互尊重而在思想文化领域所享有的得以自我实现的价值和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利益。精神利益的内容广泛和复杂,概括说来包括文化利益和思想利益,通过利益个体与个体之间或者利益个体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每个个人都会在文化、思想、情感等方面产生需要,法律将这些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价值确定下来就形成了法制上的精神利益,比如智力成果利益、受教育利益、自由等,还包括法律对人身利益衍生出的利益保护,以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为显著利益代表。政治生活利益指社会主体在政治上所享有的法律利益,以及通过参与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方面所获得的各种利益,如国家的利益、外交利益、言论权利益以及选举与被选举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权等都属于政治利益的范畴。每个社会个体都可以在各自的权限内拥有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这种权利可以看做是个人所有权利中最高层次的权利,往往与其在各个利益群体中的力量对比密切相关。利益主体通过一定的社会政治权力结构和政治关系表现出其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且依靠国家政治来实现其权力和权利的需要来获取政治利益。

第二,根据利益得以实现的时间不同,将法制利益划分为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顾名思义,短期利益就是指法在短期内所取得的效益,反映的是法律在短期内能否发挥良好的作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与此相对的长期利益是指法律在长时期内所取得的效益,反映的是法律在较长时期内是否反映和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法律的生命力和发展力,但这种划分的标准是相对的,较长时期或较短时期的判断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人们的认识加以判断和分析。法律在选择利益时,注重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反映了立法者的立法意图。短期利益能够满足利益主体迫切的需求,更多考虑眼前的状况,而长期利益对未来长期的持续的需求更加注重,却不能解决主体的现实需求。这就需要立法机关对当前和今后的社会局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既要考察当前社会的现实需要,又要把握社会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达到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统一。

第三,根据利益客体所涉及的范围不同,分为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整体利益是指一定时期内所有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总体利益,而局部效益是指一定时期内某部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中实现的利益。有时局部利益的满足会损害整体利益,而国家在发展整体利益时也往往不能面面俱到,会忽视局部的特殊情况和特殊要求,整体和局部之间出现了不协调、不一致的情形,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地方保护和整个社会整体发展之间的协调问题,这在下文中会有具体的阐述。

法制利益与和谐社会

如果摒弃利益关系,法律根本就无从产生和存在,同时法律会在对利益关系的协调和整合中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作用力,展示其自身的地位。所谓利益协调可以指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以及利益主体与利益对象之间表现出来的自然的一种和谐与均衡状态,这是法律进行利益协调的目标状态;也可以是指对人们的各自的利益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冲突关系的调整,侧重于怎样才能达到均衡与和谐的目标,即达到利益协调目标的具体途径。那么,法律实际上是为了达到某种整体和个人之间利益协调的目标而针对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所进行的直接调整,是通过法律规范人们的利益行为,限制追求利益的竞争手段,从而实现对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及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重新定位。

法的利益与法的价值的概念是不尽相同的,这里有必要对法的价值做一下简要的介绍。“价值”是一个伦理性的概念,用以表达人们的某种需求或对事物的相关评价,是在人的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客体的存在、性质及其运动是否与主体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孙伟平,2000)。由此可见,价值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也表征着作为价值主体而言的人的主体性意识,同时也代表着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契合程度。法的价值是指法这种规范体系(客体)有哪些为人(主体)所重视、珍视的性状、属性和作用(李步云,2000)。具体而言,法的价值这一范畴包含如下意义:法的价值也体现了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是由人对作为客体的法律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法的价值不是以人受制于法律,而是以人作为法律的本体这一关系得以存在的。法律无论其内容抑或目的都必须符合人的需要,这是法的价值概念存在的基础。法的价值表明了法律对于人们而言所拥有的正面意义,它体现了其属性中为人们所重视、珍惜的部分;也就是说,法的价值意味着它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例如,在法律中常言到的自由、正义、秩序等,都是人们为了生存、合作所必须确定的一种理想状态。法的价值既包括对实然法的认识,更包括对应然法的追求;也就是说,法的价值的研究不能以现行的实在法为限,它还必须采用价值分析、价值判断的方法,来追寻什么样的法律才是最符合人的需要的这一问题。法的价值的概念并不等于法律作用或法律效用等概念,法律本身所有的各种属性如法律的各种作用、法律的阶级意志性和强制性等,它们只是法的价值得以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法的价值反映了主体与法律之间的特定关系,是使法律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人所确定的法学范畴。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坚持以人为本、确立科学发展观、实行依法治理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既是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的科学内涵,又是指导现代化建设的系统理论和战略性原则。“和谐”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价值理念,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可以指“和而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即具有差异性的不同事物的结合、统一、共存;它可以指政治和谐,一种社会政治安定状态;它可以指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它还可以指社会伦理原则和思想方法。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理性、人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和谐发展的社会。以和谐理念为主导,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们和平相处、安居乐业,是和谐社会的一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法治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内在的高度统一性。和谐社会是社会关系得到全面有效调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和谐关系的建立,是诸种社会规范、手段措施和工作机制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有效作用的结果。现代社会中,法律及其调整机制已经成为社会调整的主要手段,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建立理性的法律制度,无法律则无和谐社会。理性的法律制度就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其次,必须确立实质法治。构建和谐社会重在制度的改造和重建,这意味着社会重构、个人重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建。只有依靠理性法律制度对社会关系的调整,确立实质法治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所谓实质法治,是指整个社会、一切人和组织都服从和遵守体现社会正义的理性法律统治。理性、社会正义和法律统治三者的有机联系,构成新世纪新阶段科学的法治精神内涵。再次,必须创新法律对社会的调整机制。要求确立新思维尽快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立以宪法为核心而又体现社会正义的法律机制;要求加强行政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整合与平衡机制,逐步形成以法治政府为中心的新型社会管理模式;要求完善利益调控法律机制,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参考文献:

1.洪远朋,卢志强,陈波.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何建华.社会公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学术月刊,2005(7)

3.张廉.利益关系的法律调整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宁夏党校学报,2005(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

5.周旺生.论法律利益.法律科学,2004(2)

6.[美]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84

7.张斌.现代立法中的利益衡量.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篇7

【关键词】依法治校 法制 高职院校

党的十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为贯彻会议精神,教育部印发了《依法治教实施纲要》,要求各院校转变观念,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教育的综合改革,促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在高校教育体系的具体体现。用法治的精神改革教育体系,其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理性、民主、契约、自由的校园环境,这也是现代大学制度之精神。现代大学制度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政府、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即政府进行管理、社会参与教育、高校依法治教。第二个层面为高校内部的管理,作为管理者的学校与接受管理的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国家对学校的管理,还是高校自我管理都需要法律章程、规章制度的支持。因此,学校应当运用法治和法制来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本科院校提出并实践依法治教有数余年之久,依法治校的理念得到了普及;依法治校工作机制基本建立;规章制度建设在逐步完善;师生权利保护得到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反观高职院校,法治意识薄弱、法制理念缺失的现象仍旧普遍存在,更甚者,现有的规章制度与现行法律相悖。这些均不利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推广和建设。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有相关理论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针对高职院校管理法治化的理论研究不够丰富,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好政府、社会、学校三者的关系,偏于宏观层面。国内主要研究成果:徐显明《确立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刘树忠《论依法治校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江曼洪《对当前高职院依法治校的几点思考》、有从收集到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依法治校的研究成果较少。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理顺政府、社会、高校三者关系;保护师生合法权益;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方面展开,缺乏对法治理念、法治文化的探究。研究角度侧重于法学、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对实践工作的研究相对较少。

国外相关论述主要集中在具体制度建设上,譬如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教学评价等。主要有夏文莉、史红兵的《从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科研间接成本看待大学可持续发展》、刘筱毅《国外高校人事制度现状及对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其实浅析》、《英国高等教育对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启示》、黄珊《美国大学制度的进步性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启示》。

二、“依法治校”下的高职院校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切入,为高职院校在自我管理中的法治化、规范化提供新视野。本研究认为依法治校在高职院校应从以下三个维度着手,制度、理念和文化:一、加快推进规章制度的建设。形成章程、学校基本制度、部门规章制度、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四个层面的制度体系,并加强规范管理。二、做到校务公开。岗位职责、各种办事程序、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等信息应当及时公开;畅通信息渠道,维护师生的知情权和监督权;避免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合二为一,清新学术氛围。三、建立学校法律服务和支持体系。随着社会参与教育的深入,学校和市场的联系愈发紧密,法律风险也随之提高;维护学校师生的权益,要健全学校法律顾问制度,成立专门负责法律的机构,同时加强师生的普法工作。四、营造校园法治文化氛围。将法治融入进师生生活,发展普法讲座,或者形成相关法律知识手册,在大学里生根发芽。心中有法,依法治校才能顺利推广,现代大学制度才能形成。这对夯实高职院校自我法治管理的理论基础有重大意义。各学院可成立与“依法治教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规章制度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并将成果用于实际管理中。制度、理念、文化三管齐下,推进法治治理新格局。明确各管理、教学部门在依法治教改革中的任务,共同推进已有规章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法务体系、机构的建设;法治校园氛围的营造等工作,在法治治校的理念下办出职业院校的特色。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法制建设对于高职院校贯彻党的“十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从制度、理念、文化三管齐下,建立健全法制、法治保障体系;从微观层面落实法律保障,打牢法治基础,才能使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在高职院校实现。

参考文献:

[1]梁明.坚持依法治校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J].法制与经济旬刊, 2011,(4).

[2]李伶.依法治校与高职院校科学发展[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文莉, 陈珍.依法治校视角下高职院校法治教育新路径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5,(12).

篇8

关键词:行政执法;重要意义;探讨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administrative activity. Improv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work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of city planning authority, regulate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order, strengthen the city governance according to law, to promote all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on of two civiliz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administrative law knowled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esent situation.

Key words: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significance; explore

中图分类号:D035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

一.建设行政执法的特点

1、主体的特定性

建设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法律法规的组织以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委托的组织。主体的特性决定着主体合法与否,这是行政执法的首要问题,执法主体不合法,执法的内容和程序再合法也是不允许的。不同部门行使的职权不同,同一部门不同层级行使的职权也不一样,这是执法主体特定性的表现。建设行政执法的依据必须是建设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其他法律文件的行为不能归入建设行政执法。

2、内容的广泛性

建设行政执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规划执法,建筑市场执法,建设项目管理执法,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执法,市政工程管理执法,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执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执法,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执法,城市房地产业管理执法及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同时建设行政执法作为一种具休行政行为,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命令、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奖励、行政强制执行等,反映了建设行政执法内容的广泛性。

3、建设行政执法的专业技术性

建设行政执法相当部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性。如城市规划执法、施工管理执法、房地产管理执法、勘察设计管理执法和标准定额管理执法等,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直接依据建设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进行外,还要依据一些专业技术标准和依靠专门的事业单位(如规划院,设计院、质量检测站、房地产鉴定机构等),用科学手段做出科学结论及数据。

4、目的的公益性

建设行政执法是实施建设行业行政法律规范,并将其适用到具体的人和事,使建设行业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城市管理中得以实现。其目的是维护城市整洁、舒适、优美的环境,提高包括行政相对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如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开展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活动等,都是通过规范城市建设行为,整治城市环境,使我们的城市亮起来,洁起来,美起来,让广大居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

5 、权责的一致性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实施行政执法权时,其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一致的。对某一对象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既是其权利(职权),又是其义务(职责)。国家把建设行政执法的权力赋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就是要把这些权力用好,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好,不得自由处分,无论是转让、放弃或主观随意变动,都将承担失职、渎职、违法、的法律责任。过去有的领导打电话、批条子、搞内部通融,对行政执法横加干涉,使不该减免的减免,该查的不查,该罚的不罚,这是违法的行为,应该坚决予以纠正。,利用执法之机吃拿卡要是违法违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错误执法,同样是违法违纪。因执法不当引起国家赔偿的案件屡见不鲜。

二、建设行政执法工作的现状

从我市建设行政执法的情况看,随着国家、省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的建设行政执法工作逐步走上依法治理,依法行政的轨道。

l、各项法律法规日益完善。《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

可法》、《城市规划法》、《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的条例、规章和办法相继出台,大大完善了建设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2、山东省建设厅为保证法律、法规全面正确地贯彻实施,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兴业的目标,在全省建设行政执法系统实行“一明确两规范三统一”,(即:明确执法主体的职责权限.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程序,统一法律培训,统执法证件,统一执法文书)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文书格式。

3、省建设厅于1997年制定了《山东省建设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该规定依据《行政处罚法》结合我省建设系统实际,对建设行政执法程序作了具体规定。

4、我市也加大了法规建设力度,仅在城市规划方面就制定了《菏泽市城市临时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暂行办法》,《菏泽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建设行政执法工作有了更强的操作性。

5、行政执法服务日益完善。近几年来,我市建设行政执法部门相继开展了“抓行风、树形像”,“三整顿、一促进”等活动,实行了服务承诺制度,政务公开制度,集中办公制度,建立了规范的有形的建设市场,窗口部门、单位实行局长主任接访日,热线电话接访,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 智库 社科联 优势

当今世界、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发展对理论研究、战略规划和政策咨询的需求正呈急剧增加的态势,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服务社会、参与决策,完善国家决策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高水平智库的建设和影响,已成为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社科联作为在党委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作为社会科学界学术性社会团体的联合组织,必然将更多地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的职责,起到参谋团和智囊库的作用。

国外智库建设的启示

智库即思想库。智库是指由专家学者和知识分子组成的研究机构,它是现代决策体制的产物。在知识经济时代,它对社会生活的作用,特别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正在变得更加重要。它为社会提出新的思想观点和价值目标,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走向;它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谋,影响政府的决策;它把学者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的政策产品,是沟通政治和学术的桥梁;它及时反映和汇集社会各种意见和需求。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智库成功运营经验来看,国外智库开展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开展前瞻性课题研究,争夺话语权。课题研究是智库的主业,其研究活动分为委托研究和自己选题研究两类。委托课题主要来自政府、大企业或其他机构。自行选题主要是开展一些前瞻性、综合性研究,甚至就特定问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以此确立自己在某领域的领先地位和话语权。二是通过为政府决策层输送人才影响国家政策。为政府储备和提供人才是智库的主要功能之一。智库成员直接进入政府重要岗位,参与决策过程;离职的政府高级官员有相当一部分进入各大智库,休养生息,等待东山再起。这种现象在美国被称为“旋转门”,成为美国智库获得信息和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方式。三是利用研究成果宣传其政策主张。针对当前或未来的重大问题出版专著,或者出版专题研究报告,是智库影响政策最常见的方式。四是通过各类会议和公共关系活动推广思想主张。智库通过举办各类专题会议,邀请国内外的政界名流和著名专家学者到会,交流思想观点,形成主导性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把自己的政策思想逐渐灌输到决策人员的意识乃至行动中去。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智库在政府决策和舆论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相关研究机构成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高水平智库的存在和影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力的重要象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党和政府更加迫切需要智库提供各类有针对性的决策咨询意见和思路,实现“多谋”和“善断”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的智库是由国家、地方和民间三支力量组成的。著名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代表的是国家级的水平,这支国家队还包括中央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则侧重于外交政策的研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近年来积极外交政策的推动,这些以研究对外关系为主的研究所显得日益重要。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等地方社会科学院,以及地方高校和其他研究机构组成了地方队。同时还有一批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是代表民间的力量。这些智库有的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有的属于半官方机构,有的是民间组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过程中,均发挥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

社科联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的独特优势

社科联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是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社科联本身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库,但是它具有“联”的功能、“联”的优势,它可以整合社会科学资源,形成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的“思想库、智囊团”,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新型智库。社科联作为新型智库同高校、决策研究机构等其他智库比较起来,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可以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学术创新平台,可以将各方面的综合优势集于一身。

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是社科联主动迎接时代挑战而做出的必然选择。第一,建设新智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建设新智库,加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思考和研究,有助于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正确的政策措施。第二,建设新智库是加快本地区发展实现的内在要求。我国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有较强实力的、能够深入研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迅速而准确提出对策建议的新智库,可以为社会和政府提供既具有理论思维基础、又满足实践需求的高水平决策咨询产品。第三,建设新智库是地方社科联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社科联最大最基本的功能是反映诉求、提供服务、规范管理,以社团这一独特的组织形式,联系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这种中介的地位决定了它具有“联”的优势。这种“联”的优势发挥得越充分越彻底,地方社科联新智库的社会功能就表现得越充分越彻底,就能够使社科联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北京市社科联在新智库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近年来,北京市社科联紧紧抓住自己的优势,以打造新智库为目标,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具体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积极承担中央和北京市实际政府工作部门的重大项目,提升应用决策研究的能力和社会影响。 北京市社科联紧密结合改革开放的实践探索,组织专家学者完成中央和市委交给的各种课题、广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在夯实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花大力气拓展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研究,始终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主攻方向。第二,积极利用国内外资源,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北京市社科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在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第三,着力培养智库型专才,在建设社科人才的集聚基地和培养社科人才成长方面,不断作出新贡献。通过组织各种学术活动,促进了首都学术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景象的形成,推进了社科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学术、学科的创新,加速了社科人才的成长。第四,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强化服务,加强平台建设,为将社科联打造成为新型智库,提供不竭源泉。市社科联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配合相关部门建立了36个社科研究基地,整合首都资源,搭建了一系列研究平台,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新智库建设的思路

明确价值导向,把握智库方向。一是要始终坚持的指导地位。善于把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二是要转变研究观念。树立深入生活、融入社会、进入市场的研究思维和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三是要着力深化管理体制、科研机制、科研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智库发展基础。一是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激发学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二是要在学者中倡导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引导学者努力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汲取思想养分,发现重大选题,提出真知灼见,创造学术精品。三是要按照党和政府的要求,为优秀中青年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举办业务培训创造条件。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以人为本”落实到“为人才服务”的具体措施上来。将更多人才吸引到社科联周围,为新智库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源泉。

健全科研体系,提升智库能力。一是健全完善决策咨询的快速反应机制。整合相关学科研究力量,紧密跟踪和迅速应对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意见。二是建立市情调研制度。根据应用对策研究的需要,建立市情调研基地,有针对性地围绕市委市政府关注、广大百姓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在市情的基础上,研究问题,探寻规律。三是强化精品意识。坚持以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学术观点创新。

篇10

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场,是促进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推进畜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畜牧业,加快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规模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是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实行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的单一的养殖场。

(一)场址选择: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位于最近村庄夏季风向的下风向。养殖场排放污物应作无害化处理,不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牛、兔等草食家畜养殖场距离村庄和交通主干道200米以上,猪、鸡等食粮畜禽养殖场距离村庄和交通主干道300米以上。

(二)生产条件:周围有围墙,场区道路要硬化,有沼气池等污水、粪便处理设施,有自动饮水系统。饲养舍为砖瓦结构,水泥砂浆内外抹面。畜禽舍内有隔离和固定的饲养设施,畜舍净高不低于2.5米,禽舍不低于2.2米。新建舍内饲养面积,养猪场不少于400平方米(有单独满足需求的种猪饲养舍);蛋禽(种禽)场不少于500平方米,肉禽场不少于1000平方米;养牛场不少于200平方米,建水泥青贮池不少于100立方米;养兔场有500个以上笼位。

(三)生产能力:养猪场形成年出栏商品猪1000头或存栏能繁母猪50头以上的生产能力;养禽场形成年出栏肉禽5万只以上或存栏蛋禽或种禽5000只以上的生产能力;养牛场形成存栏牛50头以上或母牛30头以上的生产能力;养兔场形成存栏兔500只以上的生产能力。

(四)奖励标准:达到以上标准的猪、禽、牛、兔规模养殖场,分别奖励3.5万元、2.1万元、3.5万元、1.2万元;达到一个规模养殖场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2倍以上的猪、禽、牛、兔养殖场,分别奖励7万元、4.2万元、7万元、2.4万元。对达到一个规模养殖场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3倍以上的,奖励以此类推。根据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对已建成验收的小区,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投资,扩大小区建设规模,对新增的畜禽圈舍面积和生产能力,对照规模养殖场(小区)的标准进行奖励。

二、养殖小区

养殖小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统一规划、业主建设、规范管理、标准化生产的基本要求,由多个养殖单元或养殖场构成的,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生产区。

(一)规划布局:养殖小区建设要坚持统筹考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人畜分离、管理规范、生态养殖的原则。养殖小区要与农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出养殖小区用地,积极鼓励利用废弃村庄建设养殖小区。突出当地优势和特点,选择重点,优先发展。

(二)场址选择:除符合规模养殖场场址选址条件外,牛、兔等草食畜小区,距离村庄和交通主干道300米以上;猪、禽等食粮畜禽小区,距离村庄和交通主干道500米以上。

(三)生产条件:除符合规模养殖场生产条件外,新建养殖小区舍内饲养面积,养猪小区不少于2500平方米(单户饲养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蛋禽(种禽)小区不少于2000平方米(单户饲养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肉禽小区不少于4000平方米(单户饲养面积不少于400平方米);养牛小区不少于1500平方米,建水泥青贮池不少于500立方米(单户饲养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青贮池不少于100立方米);养兔小区不少于3000个笼位(单户不少于500个笼位)。每个小区应有兽医室及相应器械。

(四)生产能力:养猪小区形成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猪400头以上的生产能力;养禽小区形成年出栏肉禽20万只以上或存栏蛋禽(或种禽)2万只(套)以上的生产能力;养牛小区形成存栏肉牛250头以上或母牛150头以上的生产能力;养兔小区形成存栏兔2500只以上生产能力。

(五)奖励标准:对达到以上条件的猪、禽、牛、兔养殖小区分别奖励7万元、4.2万元、7万元、4万元。对当地组织者(企业、个人、乡镇政府),另行按小区奖励金额的5%奖励。

三、5555工程

具体内容是指5000头猪场、500头牛场、50万只肉禽养殖区和5万只蛋禽养殖区。

(一)场址选择:除符合规模养殖场场址选址条件外,距离村庄和交通主干道500米以上。

(二)生产条件:除符合规模养殖场生产条件外,新形成舍内饲养面积,5000头猪场不少于2500平方米;500头牛场不少于1000平方米,建水泥青贮池不少于500立方米;50万只肉禽场不少于10000平方米;5万只蛋禽场不少于10000平方米。

(三)生产能力:新形成生产能力,5000头猪场年出栏商品猪5000头以上或存栏能繁母猪250头以上;500头牛场年出栏肉牛500头以上;50万只肉禽养殖区年出栏肉禽50万只以上;5万只蛋禽场年产蛋50万公斤以上。

(四)奖励标准:对达到以上条件的5000头猪场、500头牛场、50万只肉禽场、5万只蛋禽场(区)分别奖励21万元、21万元、10万元、10万元。达到以上条件2倍以上者,加1倍奖励,以此类推。当地组织者(企业、个人、乡镇政府),另行按场(区)奖励金额的5%奖励。县、乡镇畜牧技术人员对养殖小区进行结对帮扶,提供技术服务,技术人员每年驻小区(场)指导时间达30天以上,因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小区(场)经济效益达10%以上(以小区业主提供证明材料为准),县政府给予每人600元物质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四、其他优惠政策

(一)按*年7月1日实施的《畜牧法》规定,视养殖小区建设用地为农业结构调整用地使用。

(二)县农村能源部门要将沼气项目与小区建设结合起来,确保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供电部门要确保养殖小区建到哪里,电网送到哪里,并按农用电价进行收费。

(四)交通部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乡村道路建设规划,保证小区建到哪里,硬基路修通到哪里。

(五)对新建符合市“百千万工程”标准的养殖小区,县财政按市财政的奖补标准同额进行奖补。

(六)县政府对养殖小区(养殖场)实行良种补贴。

1、对市、县两级规模养殖场实行良种补贴。正常生产经营的,县财政每年分别补贴1万元和0.5万元,从验收合格当年起连补三年。

2、对市级养殖小区和“百千万工程”进行良种补贴。正常生产经营的,县财政每年分别补贴1.5万元和2万元,从验收合格当年起连补三年。

3、对县级养殖小区和5555工程实行良种补贴。正常生产经营的,县财政每年分别补贴1万元和1.5万元,从验收合格当年起连补三年。

五、申报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