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治理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11 18:0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河湖治理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河湖治理规划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污水治理;水资源保护

我国近年来有关污水治理的问题非常严重,城市用水供求不平等并且还伴有水污染等严重问题,再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江河湖泊受到工业废水的严重污染。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不仅是各级行政部门主管的任务也是我们的任务。从小我们便被深深的传授着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的道德思想,如今将它放大化到城市规划中我们又该怎样做到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呢?本文将对城市规划中污水治理和水资源的保护规划进行分析。

一、黑龙江省水资源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海拔50~200米,人口约3800万。黑龙江省包括三大水系,分别是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黑龙江省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686亿立平方米,占全国第13位,人均水量约2100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1.8%。全省总用水量约286亿立方米,各行业用水比例为:工业占20%,农业占51%,林木渔业占24%,城镇生活用水占2%,农村生活用水占3%。其中地表用水量约172亿立方米,地下用水量约11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利用与开发很不平衡。

二、污水治理的方法

(一)污水的定义

污水,即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废水并被生产生活所污染的水。污水包括了生活废水、工业污染废水、被污染的雨水、其他被污染的水等。其中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的雨水,初期的降雨水冲刷了地面上的各种污染物,例如沥青道路、建筑工地的沉淀物、农药杀虫剂、冰雪融化剂、有机废弃物等,因此降水里包含了大量的病菌、重金属、有机物、病原体等等,所以被污染的降水污染的程度非常严重。随着现在人们对初期雨水的认识和重视都在不断的增强,也制定出了与其相应的政策、措施、规范等内容。

(二)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采取相关政策措施

根据黑龙江省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制定有效的计划和实施战略,做好地下水的管理,减少水的流失,提高水的利用率,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各县各镇的水资源管理,采取相关水资源的政策措施,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众多,自然资源并不充裕,倘若不加以对污水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理则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北方比如黑龙江省冬天河道汛期短河道基流少甚至几乎断流,若周边的工业废水又集中排放,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城市则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建设先进的排水设施

城市的污水系统是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部分,排水系统的建设是污水治理中的最核心的一部分。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中明确写道“在有条件的城市中可以采用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就是对初期受到污染的雨水进行后期的清洁并加以分流,也成为合流水截流。

(四)污水的再利用

我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相对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都在其远远之下,我国的城镇生活废水没有经过利用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这样不仅导致了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也造成了对水资源的浪费。据资料显示,城镇生活用水使用后的80%会成为生活废水污水,而经过处理和收集后,70%可以再次重复循环利用,这就说明了在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污水的处理后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用水率。这样既提高了水资源的反复利用率也达到了对污水治理的要求,

三、水资源的保护规划

污水的治理和水资源的保护互不分离、息息相关。在对污水废水进行治理的同时也要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利用。水资源保护主要是从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进行保护,水质保护就是改善水质,做出规划制定防范措施。而水量保护则是对水量的调节,倡导合理、科学的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通过对污水进行利用治理,建设先进的排水设施等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可达到对水资源的保护规划工作。“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节约用水,浪费可耻”、这些标语都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水是生命之源,哪怕只有一滴水也不该废弃。对污水的处理后果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树立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的素质,减少对工业废水的排放,做到从我做起,从小做起。

结语:

由于我国的快速化发展,我国的城市区域范围较小但人口众多且密集,再加上自产的水资源较少,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无比的重要,对污水的处理也要加大力度控制,只有做好对污水的控制和处理,贯彻水资源保护规划,坚持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道路,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对城市的污水进行治理,明确水资源保护的政策和目标,才能促进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郑大五附院急诊科EICU,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ICU中92例腹泻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对照组45例,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经不同护理后,对两组患者周皮炎发生情况、愈合时间及肛周皮炎严重程度分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不同护理方法后,试验组肛周皮炎的发生率为8.5%,对照组肛周皮炎的发生率为33.3%,试验组肛周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41,P=0.0033);试验组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发生肛周皮炎的严重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用于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ICU;腹泻;肛周皮炎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b)-0135-03

ICU患者多病情较重,由于本身生理状况、机械通气肠内营养及抗生素使用等原因,胃肠功能极易紊乱,导致腹泻。由于长期的排泄物直接刺激,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发生率较高[1]。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提倡多种单个有利于元素共同作用,在临床上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2]。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采用集束化护理用于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ICU中92例腹泻患者进行研究。入选患者每日排便次数≥4次。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47例,对照组45例,试验组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12~88岁,平均年龄为(72.3±12.7)岁;每日排便次数4~18次,平均排便次数(8.2±3.4)次,致病原因:Ⅱ型呼衰竭 10 例,胰腺炎 4 例,脓毒血症8例,脑梗死 6例,脑出血 6例,复合伤 4例,消化道出血 5 例,药物中毒2例,严重中暑 2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3~89岁,平均年龄为(72.5±11.8)岁;每日排便次数4~18次,平均排便次数(8.5±3.7)次;致病原因:Ⅱ型呼衰竭 9 例,胰腺炎3例,脓毒血症7例,脑梗死 7例,脑出血 6例,复合伤 5例,消化道出血 5 例,药物中毒1例,严重中暑 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每日排便次数、致病原因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在患者每次排便后清洗区及会阴区皮肤,后局部涂抹鞣酸软膏,对于排水样便患者进行引流。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具体包括:①积极治疗腹泻。根据患者最近的肠内营养种类,应用抗生素种类及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卧床时间等因素,对腹泻原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对患者肠内营养种类、单位时间肠内营养量、总量及浓度等进行调节;应用药物进行调节肠道菌群,必要时应用止泻药,给予部分肠外营养;合理控制抗生素应用时间及种类,适当进行调换;②根据患者肛周皮肤情况,尽早的采取肛周皮肤保护措施。针对肛周皮肤状况较好的患者,在其每次排便后用湿纸巾清洁或清洗区及会阴区皮肤,并应用创口保护膜或赛肤润;在处固定一件式造口袋,用于收集粪便,在固定时及拆除造口袋时,对黏胶的处理应小心轻柔,避免损失皮肤;针对肛周已经发生皮炎且存在创面的患者,同样在其每次排便后用湿纸巾清洁或清洗区及会阴区皮肤,局部涂抹溃疡粉后喷洒无刺激作用的保护膜,同时在肛周固定一件式造口袋[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周皮炎发生情况、愈合时间及肛周皮炎严重程度分级进行比较分析。肛周皮炎严重程度分级:Ⅰ级:周围皮肤出现局部的丘疹及潮红;Ⅱ级:周围皮肤出现局部的渗液或红肿;Ⅲ级:周围皮肤出现局部的渗液、红肿及糜烂溃疡。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肛周皮炎发生情况及愈合时间比较分析

经不同护理方法后,试验组发生肛周皮炎4例,肛周皮炎的发生率为8.5%,对照组发生肛周皮炎15例,肛周皮炎的发生率为33.3%,试验组肛周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8.6441,P=0.0033);试验组愈合时间为(4.5±2.1)d显著少于对照组(1.5±0.8)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7549,P=0.0135)。

2.2 两组发生肛周皮炎严重程度分级比较分析

经不同护理方法后,试验组发生肛周皮炎的严重程度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ICU 收治的多为病情危重的患者,由于多种原因,患者多会发生腹泻。一般导致腹泻的原因可分为以下方面:①患者本身原因:ICU患者多年龄大,本身营养状况差,如患低蛋白,器官功能多有不全,耐受性差,长期在ICU中卧床治疗,势必会导致患者胃肠紊乱,发生腹泻,而且不易恢复持续时间长;②肠内营养相关原因:ICU患者由于肠外营养途径限制或为迅速纠正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恢复等原因多数需要进行肠内营养,假如出现单位时间肠内营养量过多、输注温度过低、总量过大、浓度过高及微生物污染时,均极易导致患者发生腹泻;③ICU相关用药及操作原因:在ICU中为了防治患者感染,多需应用抗生素,如应用时间过长及抗生素种类不合适,患者也易发生腹泻;对于一些肺部通气换气障碍的患者,需行机械通气操作,易出现胃肠胀气及其他刺激胃肠道的情况,从而诱发腹泻[4-5]。腹泻时,排泄物含水量较高,长期刺激周围局部皮肤,加之由于患者本身生理原因及原发疾病导致肛周皮肤薄、弹性差及血供障碍,对于外界刺激耐受性及回复能力差,肛周皮炎的发生率较高,所以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应是原发病治疗如病因治疗、合理应用肠内营养及抗生素等与肛周皮肤护理相结合的综合和性医疗措施[6]。

在本次试验中,我们对试验组患者采取了集束化护理,也取得了与杨艳等类似的结果[7-8],其中在两组肛周皮炎发生情况及肛周皮炎严重程度分级的比较中,试验组均有较明显的优势,其肛周皮炎发生率仅为8.5%。在患者刚发生腹泻时,该组就采用了该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试验组同样对患者便后进行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同时在处固定一件式造口袋,用于收集粪便,并应用创口保护无刺激作用的保护膜。其中创口保护膜有防摩擦、防水及隔离便液刺激的作用,同时对于已经发生溃疡的皮肤有保护作用利于其恢复;而赛肤润能够改善肛周皮肤血供情况,提高皮肤抗摩擦能力及对便液的刺激耐受能力;溃疡粉及无刺激作用的保护膜,能够隔离刺激及促进创面恢复。这些措施有效的避免了排泄物对肛周皮肤的浸渍,同时极大程度的改善了肛周皮肤状态,缩短愈合时间。除此外试验组对腹泻原因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积极与医生进行沟通,对患者肠内营养种类、单位时间肠内营养量、总量、浓度及抗生素的应用进行进行调节,从而消除腹泻原因,治愈腹泻,从根本上杜绝了肛周皮炎的发生[8]。以上的治疗措施均是针对病因及疾病发展过程的关键环节采取的,有效性均经临床证实,但是试验中的这种捆绑式的实施方法还有待商榷,如何优化集束化各个措施构成仍需研究。

因而综上所述,集束化护理用于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美云,李玉.ICU患者腹泻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38-239.

[2] 单君,朱健华,顾艳荭,等.集束化护理理念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9-891.

[3] 张彩玲.ICU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336-337.

[4] 王健叶,刘蓉,王晓红,等.影响ICU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91-92.

[5] 陆文妍,杨柳枝,黎伟燕,等.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原因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7):96-97.

[6] 李爱萍,朱小兰.ICU患者腹泻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4):191-193.

[7] 杨艳.两种护理方法对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所致肛周皮肤损伤的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33.

篇3

我区把水利建设当作为民办实事的大事狠抓落实,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进一步稳定了思想,拓宽了思路,全面部署早动员,突出主题抓重点,千方百计攻难点,想法设法,积极争取项目,制定规划,为更好的落实我区的水利工作打好基础。前期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积极做好项目竞争立项工作

拾屯河于1958年开挖,1989年疏浚。从××区西北部废黄河堰下顺堤河起至运河止,全长12.6km,流域面积32.6km2,控制面积农田3.5万亩,是××区主要的灌排水河道。随着××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拾屯河又成为××湖的重要补、排水河道。在市水利局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20*年实施了拾屯河一期建筑物工程,投资1000余万元。工程内容为:新建××湖闸、老牛河闸;加固拾屯闸、周屯闸、八号闸;改建刘楼闸;刘楼翻水站更新改造,目前工程都已通过了验收。该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为××湖湿地及景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水环境,而且也解决了××湖生态环境用水问题,为下步的水利实施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拾屯河年久失修,淤积严重,造成了中间高两头低的特殊地貌,对××区的灌溉、排涝造成很大的影响;农田灌溉用水时期,水位高则西部上游塌陷区受淹,水位低则东部下游用不上水;汛期排水时期,西部上游低洼地区积水很难排出,造成大面积居民区、开发区和农田受淹。为了使拾屯河更好的发挥作用,我区拟对拾屯河进行清淤整治,提高拾屯河防洪标准,增强我区汛期排灌能力,同时为××湖的景观水位、水质提供保障。为此我们请设计部门专门做了《拾屯河治理一期工程项目建议书》,多次到省、市水利部门协调争取项目。4月8日,市水利局杨局长带领市局有关专家到拾屯河现场办公,查看了整个拾屯河的现状,就拾屯河清淤治理的前期工作做了详细的部署。目前拾屯河清淤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报市水利局及省水利厅。

二、积极配合市局规计处做好中小河流项目规划工作

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淤积萎缩严重、缺乏规划指导、治理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并在规划指导下加快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对保障重要城镇和粮食基地的防洪安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针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近期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及时配合市水利局规计处做好中小河流项目规划申报工作,进行基础资料的填报,并随同规计处到省厅参加中小河流工程量及框算表编制会议,按照要求修改报表内容以符合淮委对项目的要求,为积极争取项目做好前期工作。

三、积极配合设计院做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工作

加快推进南水北调××段配套工程规划,是落实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的工作部署,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按期发挥整体效益的迫切需要。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及时发挥整体效益,配套工程需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

我处按照规划编制的统一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进行各项基础资料的采集工作,力求做到资料的详实,根据我区实际及现有各种规划成果认真做好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规划工作。

篇4

一、继续完善防汛体系建设,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夯实防洪基础设施,开展中小河流及山洪沟治理。

启动坝堤防建设工作,坝二期堤防招标工作,力年内完成建设任务,项目规划总投资7333万元,中央补助约4400万元,目前检堤防已完成招标工作,坝堤防正在进行招标;继续推进鲤鱼浩堤防、永和五期堤防(月儿坝段)前期工作,积极与省、市对接,纳入“十四五”初期投资计划,项目投资1.8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正在积极对接省厅争取资金。加快金河镇铜河段、吉丰段防洪治理工程前期设计工作,项目已纳入“十四五”投资计划,已下达第一批次资金2093万元,项目规划总投资5060万元,力争本年度中旬开工建设;共安彝族乡小河山洪沟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已纳入“十四五”投资计划,投资1300万元,力争本年度开工建设;实施共安彝族乡林丰灾后集中安置点防洪治理工程,项目已对上争取特大防汛经费100万元,力争主汛期前完成建设任务。

二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防范胜于救灾”意识,进一步明确山洪灾害危险区及险工险段防汛责任人,坚持不懈地落实好防汛责任制;及时做好预案修编工作,大力抓好宣传、培训和演练;做好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和应急抢险队伍建设,组织好汛前大检查,时刻准备打大仗;落实汛期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和水雨情会商制度。在“防”字上做足功夫,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再夺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新胜利。

二、启动农村供水规范化建设,实现城乡同质供水

“十四五”农村供水由巩固提升转变为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为继续加强我区农村饮水保障工作,启动农村供水规范化建设,从新统筹水资源配置,优化农村供水格局,以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规模化供水为主、小型集中供水为辅、分散供水为有效补充,着力构建城乡统筹、融合发展的一体化供水网络。启动城乡一体化自来水厂输水管道工程恢复重建工作,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三、持续开展水土流失治理,构建生态水利环境

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坚持水土流失防治结合,拓宽水土流失治理投资渠道,大力开展“四荒”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启动金河镇王村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前期对接工作,力争本年度纳入近期“十四五”投资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

四、进一步强化涉水领域监管,优化资源配置体系

建立健全涉水领域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水治理的宏观谋划和统筹指导的作用。创新水利管理手段和方式,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规范涉水社会行为,调节涉水利益关系,化解涉水社会矛盾。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系统治理上,强化政府责任担当,推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篇5

关键词:生态环境 ;污水处理; 防洪

Abstract: Urban zoology to change development road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towns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reative planning and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 Huadian city Hongshilizi town overall planning " as an example,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protection plan into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in the design and the depth of scientific planning, special planning.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ewage treatment; floo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城镇生态环境现状

红石砬子镇是吉林省经济“十强镇” ,2009年被国家住建部、国家旅游局命名为首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全镇人口6.79万人,辖区面积1296.9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7.10%,水域面积289平方公里。域内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白山湖、红石湖、松花湖坐落其境内,有“三湖连珠”之美,更有“森林水乡”之誉。“三湖”中的水资源是吉林省、黑龙江省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

近年来由于地区工业的快速发展、森林的过度采伐,使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三湖”水质下降,所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据此吉林省政府于2011年下拨专项资金,用来制定《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中指出了“三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总体规划”设计不但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建设为着力点,而且要以创建生态家园为导向,突出生态安全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有效指导红石砬子镇经济健康发展。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思想

《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在遵循《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基础上,以松花江水系为纽带,坚决实施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安全,推动“三湖”水资源的科学保护。“总体规划”设计是以污水处理、生态环境恢复、居民点防洪为设计重点,着力突出“三湖”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森林资源保护的科学性,以达到优化生态环境、创建文明社会、建设美好家园的目的,使红石砬子镇在规划期内形成沿江、沿铁路、沿主要公路的绿色经济走廊,使生态环境成为助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将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生态家园,打造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作为经济建设的总纲领,强调保护历史遗迹,挖掘地域文化,突显生态环境的对经济的引领作用,并将创建生态环境、优化“三湖”水源作为规划方案的主要切入点。“总体规划”不但要遵照城市美学、生态美学、环境美学以及旅游美学的要求,突显“森林水乡” 的自然特点,符合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且更要符合生态安全、确保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总体规划”注重城市形象与风格的塑造,保护 “森林水乡”的自然风貌和景观特色,延续和传承松花江上的黑土地文化。

三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规划

由于红石砬子镇自然环境复杂脆弱,区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生态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总体规划”提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目标要分三个阶段:近期(2011-2015年)的主要目标是着力解决重点地区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部分地区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中期(2016-2020年)的主要目标是巩固已有治理成果,生态治理范围稳步扩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使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生态环境总体改善,达到全面建成建康社会的环境要求。远期(2021-2030年)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城乡环境清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由于红石砬子镇位于松花江 “三湖”两岸的台地之上,极容易受到洪水和泥石流的威胁。1995年、2010年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水两次冲毁了防洪大堤,淹没了城乡低洼地区,造成巨大财产损失,所以《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要紧紧围绕区域生态安全建设而进行设计:

1、生态环境恢复规划

“生态环境恢复规划” 详细制定了生态环境恢复方案,生态环境恢复是以“三湖”区域内退耕还林、退耕还水、治理水土流失为主,依据“总体规划”分以下三个时期:

近期规划(2011-2015年):“三湖”区域内退耕还林1500公顷,退耕还水15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200公顷。中期规划(2016-2020年):“三湖”区域内退耕还林增加10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00公顷。远期规划(2021-2030年):“三湖”区域内退耕还林增加500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50公顷。

2、污水处理规划

“污水处理规划”详细制定了污水处理方案,近期2011年至2013年完成临江污水处理厂、红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工程,两个工程现已进入工程施工阶段,2014年完成白山污水处理建设工程。工程项目采用国内先进工艺,要求出水水质从国家一级B标准提高到国家一级A标准。

污水处理工程的投入使用,将对提高“三湖”饮用水源质量,保护“三湖”生态平衡,减轻环境污染、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防洪规划

“规划”详细制定了防洪方案,研究比较各种合理可行的防洪措施,并对规划修建的各类防洪工程的条件与作用进行估算分析,组成若干有代表性的防洪方案,包括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对其中的主要防洪工程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并根据设计流量拟定河道宽度、堤坝标高与纵断面形式等。“防洪规划”是按稳定水势利于行洪、防凌的要求,拟定防洪路线,确定护岸、堵汊、分水、疏浚、河道展宽、河道裁弯的工程地点。“分洪与泄洪工程”要对超过防护河段安全泄量的洪水,因地制宜确定分洪区域和行洪区域,根据国家防洪标准,科学控制洪水来源与泄洪量,拟定水库防洪限制水位、防洪蓄水位、防洪库容及其防洪调度方案等,并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在防洪调度中,既要考虑发挥各部门的综合职能,又要考虑防洪人员的安全,建全防洪安全措施,以达到洪灾损失最小和社会效益最大的目的。

结束语:

红石砬子镇是长白山下松花江流域的“重点旅游名镇” ,美丽的松花江从镇域中部穿过,辖“三湖”和国家级——红石国家森林公园,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主动与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相对接,在“长吉图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研究城镇的发展和建设,形成了总体架构科学严谨、论述严谨合理、依据连贯通透,规划内容丰富深入、条理清晰通畅的设计风格。《桦甸市红石砬子镇总体规划》正在付诸实施,红石砬子镇的经济必将得到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屠凤娜.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 [J].未来与发展,2011(4)

篇6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水资源是城乡发展承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水文明是生态文明之基,水之于生态,犹如血之于人体。当前,我市已进入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阶段、城市建设管理精细化阶段、高度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阶段,水的控制性要素特征在城乡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凸显,特别是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和地位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同,山川秀美关键在水,建设美丽__关键也在水。__年3月14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5次会议上就水安全保障问题作了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保障国家水安全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基本思想。刚刚结束的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将__年确定为“重大项目深化年”,要求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人居环境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加快生态绿城建设步伐,建设宜居宜业的美好__。局系统对此要充分把握,大力践行治水新思想,贯彻依法治水管水新方略,加快实现体制机制改革新突破,把握水资源管理保护新常态,重点突出六方面内容:

(一)“重规划”。突出构建现代化的水利规划体系,认真搞好“十三五”水利规划编制,优化治水思路,积极探索和实践__水利发展的模式和途径。加快完成《__市水系规划》《__市城市防洪规划(修编)》,强化市及辖市区联动发展力度,瞄准国家新时期治水投入的重点和相关政策,将现有项目进一步整合包装,努力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投向__水利,依托重大项目,切实优化__骨干水系框架,使全市水利格局出现明显新变化。

(二)“夯基础”。更大力度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水利基础保障能力。一是打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攻坚战。重点做好新沟河工程施工配合和影响工程建设,局本级重点抓好长江江堤防洪能力提升、澡港河东支拓浚及澡港枢纽扩容建设,跟进新孟河工程审批进度,项目一经批复立即组织实施。二是拓展河湖水系治理新空间。计划抓好三方面工作:“两湖一库”生态清淤,主要为天目湖水库湖底清淤、长荡湖清淤和滆湖退田还湖(二期)工程,由辖市区组织;城市水系治理,重点是市区,要继续推进丁塘港二期、南童子河等骨干引排河道综合治理,实施新一轮城市河道清淤,切实搞好清水工程提升和黑臭河道治理;农村河网连片综合整治,确保面上完成农村河道疏浚整治规划(__-__年)任务。三是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及节水示范项目为重点,实施田间配套工程和渠系改造工程,完善农田灌排设施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夯实更加稳固的水利基础。

(三)“保安全”。把防汛防旱工作当作水利工作的第一要务,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抓紧组织汛前检查。按照“查严、查细、查实”的要求,集中力量,对河湖堤防、涵闸泵站、涉水工程、在建工程和城市防洪工程进行“拉网式”排查,认真落实防汛各项责任制。根据抢险专业化的要求,建好抢险队伍,抓紧防汛抢险的演练,__年要在市及辖市区两级防汛防旱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信息化支撑、专业化抢险方面有新的明显进展。继续抓好城区易淹易涝排水设施改造,力争改造点汛期发挥效益。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及雨情、水情、工情变化,统筹把握好农业大用水期、梅雨期、台风季节、枯水季节工程调度特点,科学合理调度水利工程,尤其要利用好城区防洪调水泵站、沿江枢纽调水的有利条件,优化调度,力求在水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有所作为。

(四)“惠民生”。把水利建设的公益性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大力拓展民生水利范畴。根据省“水美乡村”建设工作思路和要求,结合__“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把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城乡河湖新景象作为民生水利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制定农村河道整治、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研究落实长效机制,分年推进新一轮整治的实施,要继续加大对面上创建工作的指导,整体推进“水美乡村”“美丽库区”建设,稳步推进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继续扎实提升水管单位和水利风景区创建水平,切实体现河湖治理新成效。

篇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乌兰察布市一直坚持“进一、退二、还三”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水土流失现象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迈向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从过去单项的分散治理发展到集中、成片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在治理体制上由过去的行业治理转变为租赁、股份合作、整体承包、大户治理、产权制度改革及专业团队治理等,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改善水土流失。乌兰察布市共有中小河流33条,是全市地下水及季节性泄洪的主要通道,也承担着蓄集地表水的重要任务。由于多年来受到水流的侵蚀和冲刷,部分河道淤积、河岸坍塌严重,部分村庄农田存在洪水威胁,河岸两侧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河道却一直没有进行过严格的综合治理,河道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直接影响了河道旁居住村民的经济发展和安居乐业。

对于此类问题,较为合理的治理措施有:①进一步加强坡改梯、淤地坝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加大河湖综合生态修复力度。②山、水、田、林、路、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统一布局、规划,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在坡面建设梯田,并配套水系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降低土壤侵蚀度;在河湖沟道建设淤地坝、拦沙坝等工程,蓄洪拦沙,排清淤地,大量减少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③搞好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江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是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的有机结合。

2存在问题

(1)洪涝灾害出现的频次加大,受灾程度严重。水土流失严重致使依赖河流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加剧恶化,生态修复功能日益衰退。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基岩,植被稀疏,地貌破碎,沟壑纵横,地表植被破坏后不能拦截暴雨倾泻,洪水泛滥之后形成灾害。

(2)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水利水电工程效益降低。由于植被覆盖较差,表层土壤,在水力的不断侵蚀下,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泥土、砂石,沿程淤积于水库与河流河道之中,使河道萎缩,河床抬高,水利水电工程效益降低。

(3)水资源减少,水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地区在失去植被后,会丧失调剂天上水、控制地表水、涵养地下水的功能,水资源定会明显减少。河道会形成大雨大涨、小雨小涨、停雨干涸的状况。与此同时,水土流失还会使水质下降。水体中分布着以泥沙形式存在的土壤,导致水体中泥沙含量明显增加、水体变得污浊,土壤中含有大量无机盐类和化肥农药的土壤使水体的面源污染加大,水体自我净化功能下降。

3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结合所起作用

(1)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相结合,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相结合既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水土流失使地表植被减少,涵养水源功能减退,导致农业生产恶化,草场退化、沙化严重,农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降低,会影响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制约未来乌兰察布市农牧业的总体发展;水土流失现象加速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危及到水环境的安全。河湖生态环境的综合修复治理将明显改善小区域生态环境,保障区域水环境安全,捍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经济的繁荣发展的同时,对水土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可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

(2)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相结合,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按照十会议精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指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加快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民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全面提升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水平。在经济建设的新常态下,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应致力于开展城市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包括水源治理、水环境综合整治、节水灌溉等工程,彻底改善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加快生态文明的建设步伐。

(3)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是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清洁型小流域生态系统,按照“治理水土流失、保护水源、改善环境、防治灾害、促进发展”的发展总体思路,构建“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沟(河)道及湖库周边整治”三大功能区。以水源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治为主,坚持山、水、林、田、路、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统一规划布局,把水源保护、污水处理、面源污染控制、生活垃圾处理、生态环境改善、河道管理等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人文景观区、生态观光体验区、生态保护区等,使人居环境变舒适、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全面彻底的改善、交通设施便利,促进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提升乌兰察布市的综合竞争力,打造祖国北方亮丽风景线。

篇8

一、我县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取得的成绩

(一)县委、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针对抚仙湖环境形势严峻、环境保护工作任务繁重的现实,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保护与治理“母亲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全面保护、重点开发、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严格执法、依法综合整治,力求实效、确保ⅰ类水质”的指导思想,遵循“县委重视、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关注、部门配合、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按照“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进、政府治理与群众治理并重、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并举”的原则,广泛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我县的环保工作,全面落实《抚仙湖、阳宗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一五”规划》和《玉溪市“三湖一海”水污染综合防治目标责任书》(至)要求,突出重点,严格环境执法,狠抓保护与治理各项工作落实,进一步加大了环境保护和执法管理力度,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抚仙湖总体水质继续保持ⅰ类标准,阳宗海水质达ⅱ类标准,帽天山保护治理工作深入推进。各镇也成立了领导组织机构,围绕《澂江县20年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明确了镇长为环保第一责任人,有分管副镇长具体负责抓环保工作。

二、县、镇两级领导干部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明显加强

全县以保护抚仙湖为核心,坚持把环境卫生的治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开展创优争先等活动,使“城市是我家,环保靠大家”“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等环保意识融入了县、镇两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中,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扎实,措施得力,情况良好

(一)遵循“一湖三圈”污染防治工作思路,抓好抚仙湖生态建设。按照《玉溪市“三湖一海”水污染防治“十一五”目标责任书》(澂江县)要求,我县共涉及水污染综合防治治理项目26项,其中属于我县责任项目20项,其中:抚仙湖流域15项,阳宗海流域5项)。截止目前:已完成1项:农作物秸秆及湿地植物残体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每年可生产有机肥1万吨,占责任项目的5%。在建项目10项:启动了县城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配套(二期)工程、禄充旅游度假区排水管网及提升泵站改造工程、抚仙湖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抚仙湖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帽天山动物化石群保护区周边生态修复工程、抚仙湖退塘退田还湖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抚仙湖入湖河流治理工程、阳宗海流域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阳宗海七星河末端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占责任项目的50%;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9项: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年内启动、抚仙湖生物净化公厕(生态旱厕、垃圾坑)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湖滨带建设工程、抚仙湖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澂江段)、阳宗海生物净化公厕(生态旱厕、垃圾坑)建设、阳宗海生态湖堤建设示范工程、阳宗海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力争 取年内启动建设,占责任项目的45%;责任书外新增项目2项,抚仙湖北岸生活垃圾转运工程,于今年5月中旬动工实施,计划年内完工。抚仙湖生物多样性恢复试验工程已动工建设,现已完成主体建设,预计年内完工投入使用。

(二)创新思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是近年来,为切实加强抚仙湖保护管理工作,我县先后制定出台了《澂江县关于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抚仙湖管理保护重点工作的通知》,为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落实了目标责任。二是组建了抚仙湖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抽调9个部门20名执法人员,加大综合执法管理,集中抚仙湖管理和执法处罚权。聘用了127名沿湖垃圾清运人员、入湖河道保洁员和监管员,负责沿湖环卫保洁监管工作,有效改变了抚仙湖北岸脏、乱、差的现象。今年上半年,共清运沿湖垃圾2250车,约22500吨。三是县、镇、村分别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自辖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定期研究环保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四是层层签订《澂江县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和《抚仙湖保护管理目标责任书》,明确主要任务和考核指标,把环境保护工作责任纳入到县、镇、村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五是认真开展抚仙湖县级月检、镇村周检和县级巡查、保护管理有奖举报制度,设立了举报电话,及时发现通报、研究解决问题。六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和6·5世界环境日和8·26抚仙湖保护活动日,在全县开展农村和沿湖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农村“五堆”(柴堆、草堆、土堆、粪堆、石堆)及“脏、乱、差”整治活动。

(三)突出重点,深入开展的清洁河道、清洁村庄、清洁家园“三清工程”。一是启动实施了《抚仙湖阳宗海流域入湖河道责任制管理办法》,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指挥长,县长、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任副指挥长的抚仙湖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对抚仙湖流域23条河流、阳宗海流域1条入湖河道实行河(段)长负责制,并交纳了保证金。二是制定出台了《抚仙湖阳宗海流域农村农业垃圾集中收运处置实施方案》,初步探索、建立垃圾管理“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农村农业垃圾集中收运处置体系,力求做到人人护湖有责、户户减污领先、组组保洁见效、村村联动治理、各镇治污落实、县级措施有力,努力在全县干部群众中牢固树立起抚仙湖保护治理的“污染岸上治、垃圾不入湖、湖面抓保护”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和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充分发挥环保工程治污功能,提高运行效果,真正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管理有效结合、发挥作用,让抚仙湖水常清。

(四)坚持行政手段与法律措施相结合,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一是全面开展抚仙湖渔政、水政、航政执法和景区(点)综合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无证捕捞、违规违禁捕捞、沿湖乱建乱占乱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上半年,依法拆除抚仙湖一级保护区乱搭乱建60平方米,收缴船只27只,违规违禁捕捞网具1990张,网绳2100公斤,收缴销毁地笼245个,收缴电机21套、电瓶灯146个,涉案数129件,涉案人员305人,有效遏制了违规捕捞势头的蔓延。实行渔船集中管理,设置6个渔船集中点,共集中渔船894只,促进湖上渔业生产进一步规范。实行抚仙湖径流区建设项目审批制度,以来,共受理前置审批项目82个,其中办理的建设项目56个。二是认真执行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实行抚仙湖径流区建设项目集体审批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严格征收排污费,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至今“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共征收排污费212.6万元。目前,抚仙湖径流区内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三是强化对全县污染源的现场监督和检查,坚持重点企业每月监察不少于两次,一般企业每月监察不少于一次,并坚持季度监察情况上报制度。以来共实施现场监察1983人次,对50家违法、违规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对其中42家作出处罚,处罚金额达110.09万元。四是正确及时处理好污染事件,东溪哨工业区事故性排放渣库污水事故发生后,我县启动应急预案,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好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责令东溪哨13家磷化工企业限期停产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企业依法进行了处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目前,在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整改的基础上,已有10户企业经验收恢复生产,其余3户正抓紧落实整改措施。五是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围绕企业项目建设情况、生产现状、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处置(排放)情况及存在安全隐患等方面的内容,突出以东溪哨工业区13家化工企业为重点,对全县41户企业污染源和污染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提出73条整改措施,下达了排查整改通知书,并对整改情况进行了复查,杜绝新污染事故发生。六是推动节能减排措施落实。认真贯彻《玉溪市“十一五”节能减排责任书》要求,将全县“十一五”期间各项节能降耗指标细化分解到全县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引导企业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全县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20万吨,黄磷尾气、泥磷、磷渣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磷矿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工业废水综合利用率达100%。七是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共填报普查对象1243户,其中生活源449户、工业源106户、乡镇种植业6户、农户典型地块326户、畜禽养殖业328户、水产养殖业28户,为污染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依据。

(五)坚持政府治理与群众治理、社会联动相结合,广泛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抚仙湖的保护管理。一是启动了“保护母亲湖生态监护”、“一助一、一帮五”活动,深入开展绿色 学校(社区)、环保之家和生态镇创建等环保系列创评活动,形成全民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的良好局面。二是通过开展环保金点子征集、文艺汇演、有奖征文、摄影比赛等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保护环境成为全民的共识与行为。三是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等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坚持不懈地开展抚仙湖保护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五进”宣传活动,使爱湖、治湖、管湖的思想深入人心、植入社会,转化为全县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抚仙湖保护与治理的自觉行动。四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在澂江电视台开辟专栏对抚仙湖保护先进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推广,对违法和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坚持科学规划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为依法管理抚仙湖提供科学依据。在配合编制了《抚仙湖流域水污染十一五规划》、《抚仙湖流域禁止开发控制区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完善规划、科学指导的要求,积极配合市级,开展好抚仙湖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防治规划、抚仙湖流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编制工作。

四、工业污染治理工作初见成效

一是对黄磷、磷肥、水泥、抚钢等各企业实施了从源头上治理工业污染工作。黄磷厂通过技改,节能降耗,减排增效效果明显,产量提高30℅,效益显著;水泥厂企业经过技改,使吨产品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65℅,烟尘排放量平均削减了50.7℅,粉尘排放量平均削减了67℅,煤耗平均下降8.7℅,电耗平均下降6.07℅。二是各企业认真抓好清洁生产。三是配合环保部门认真查处污染事件。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经过多年努力,虽然我县从整体上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遏制了生态破坏加剧的势头,但治理的速度仍然赶不上污染速度,湖泊保护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因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政策不配套,治理项目、措施难以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一)抚仙湖、阳宗海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环保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重建设轻管理,重示范轻推广、重要求轻奖惩,建设项目市级资金就位率低,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市、县近三年来基本无项目资金配套。如:一是县财政欠省级配套资金950万元,已批在建未建项目,市级未配套资金970万元,县级财政从以来未配套建设资金。二是凤麓镇环卫站7名事业人员工资自收自支,占用了环卫经费,环卫车辆老化,没有资金更换;三是县抚仙湖管理局执法大队拖欠各种费用近60万元,且每年的执法经费缺口资金达50多万元,执法工具老化,仅有2艘快艇可以使用,无钱添置和修理。

(二)广大群众、工业企业业主环保意识不强,认识不高。群众乱丢乱扔生产生活垃圾的现象较为突出,个别企业主不重视环境保护,治理不主动,治理资金不到位,甚至偷排漏排的现象仍然存在。

(三)对阳宗海径流区的环境保护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严重不足。一是相关政策不配套,沿湖无清扫、打捞垃圾人员;二是三条主要河道(七星大河、中排浸沟、东排浸沟)没有安排河长;三是垃圾填埋厂建设滞后,乱堆乱倒垃圾情况突出,造成二次污染。

(四)抚仙湖、阳宗海径流区内的水库人工养殖鱼业,大量投放饲料、化肥,水体污染严重,给抚仙湖、阳宗海的环保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此外,县管的三大水库属于差额拨款,也给水库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据调查,截止末,三大水库共有职工55人(在职人员:41人,退休人员:14人),其中:梁王河有:25人,东大河有:17人,山冲河有:13人;收入情况:124万元,其中:梁王河:46万元(水费20万元,水库承包款2万元,财政补贴公益人员工资24万元),东大河:45万元(水费18万元,水库承包款8万元,财政补贴公益人员工资19万元),山冲河:33万元(水费18万元,水库承包款2万元,财政补贴公益人员工资13万元);支出情况:211.5万元,其中:梁王河:75.5万元(工资支出70万元,管理费用5.5万元),东大河:76万元(工资支出71万元,管理费用5万元),山冲河:60万元(工资支出34万元,管理费用及成本26万元)。

(五)生态环境治理进展缓慢,治理的速度赶不上污染加剧的速度,面源污染,特别是化肥、农药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程度加剧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并已成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制约因素。

(六)除阳宗镇外,其余各镇都没有成立环境建设管理中心,镇政府对违反《云南省抚仙湖管理条例》的行为只能说服教育,没有执法权,削弱了行政效能。

(七)环卫工人工资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人的积极性和清扫保洁的效果。目前,县城有环卫工人110人,人均工资400元/月(包含50元/月的考核工资),离全市最低的工资水平520元/月,还差120元。

(八)县城各居住小区环卫管理机构不明确,环境卫生情况差。

六、对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一)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积极争取省、市的支持,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努力解决好市、县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问题。同时,县级财政也要加大对环保的投入。一是建议把凤麓镇环卫站7名事业人员工资纳入财政预算,解决好因人员工资挤占环卫经费的问题,给环卫工作减轻压力;二是要解决好县抚仙湖执法大队每年执法经费缺口50多万元的问题;三是要解决好抚仙湖管理局垃圾清运工具不足,添置清运工具的问题。

(二)要一如既往地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广大群众,企业业主的环保意识,逐步减少生产生活垃圾乱丢乱倒行为,改变企业主不重视环境保护的现象。同时要与各学校协调,加强对学生环境保护的宣传,把环保意识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要重视和加强对阳宗海径流区内环保工作的领导。一是要争取把阳宗海南岸垃圾清运纳入市、县两级规划,配备清扫人员,增添清运工具;二是入湖四条河道应配备相应的河道管理人员,使河道管理规范化、正常化;三是要加快七星大河河尾人工湿地建设步伐;四是要认真对阳宗镇垃圾填埋厂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尽快争取建设,改变乱堆乱倒垃圾的现象。

(四)要加强对抚仙湖、阳宗海径流区内水库人工养鱼造成水体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制定解决办法,改善水体,从源头上减轻抚仙湖、阳宗海的环保压力。建议将县管的梁王河、东大河、山冲河三大水库的管理人员纳入财政供养,取缔水库承包办法,取消水库的人工饲养,恢复水库的自然生态。

(五)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加快生态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从源头上减轻污染对环保工作的压力。

(六)要尽快成立五个镇的环保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及经费,促进各镇的环保工作。

(七)建议适当提高县城环卫工人工资,调动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把县城环卫工作做得更好。

篇9

摘要 分析了我国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黑臭水体治理的实践和探索。结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落实和执行,对黑臭水体治理从源头预防、系统治理和公众监督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设计,并提出了制定排查方案、编制达标方案、建立组织机制、强化制度建设以及严格责任考核等优先行动方向。

关键词 黑臭水体;水体治理;水污染防治;“水十条”;源头预防

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态基础要素,水在城市中穿梭和流动,对于维持城市生态功能和安全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城镇基础建设严重滞后,部分城市河道沦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田退水集中排污的主要通道,污染物排放量大且空间分布集中,河流污净比高,水体自净能力弱,容易造成缺氧和富营养化,形成黑臭水体。城市黑臭水体已经成为一种城市病,所有城市几乎无一幸免。国务院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为黑臭水体治理划定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即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我国黑臭水体治理实践

我国黑臭水体的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1996年的上海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近年来,黑臭水体治理逐渐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已经开展了相关实践。“水十条”将公众身边黑臭水体作为国家战略的重点,体现自下而上的公众诉求,也是自上而下回归水治理本质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治脏、治乱、治臭”为重点的河湖水环境整治行动。2013年,市政府印发了《加快河湖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2013-2015年),确立了河湖的“五无”目标,即无垃圾渣土、无集中漂浮物、无非法排污、无明显臭味、无违章建筑物。2013年,开展了河湖的“百日整治”行动,重点集中治理群众最关心、问题最突出的20条段、200公里河道,通过整治河湖环境卫生、向河湖补充环境用水、建设临时应急污水处理设施、实施雨污水管网清淤、开展河湖生态环境执法、利用技术手段改善河湖水质等措施,促进了河湖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北京市黑臭水体环境综合整治对象、目标明确,手段综合,达到了改善水质的目的。

2005年,为了改进河涌的治理效果,广州市制订了《广州市中心城区河涌水系规划》,结合水系梳理、截污治污、调水补水、群闸联控、河道清淤、植被复育、景观营造、生态堤岸建设等各项因素,将河涌整治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来进行规划,形成了“截污治污、补水调水、引水济涌、堤固岸绿、生态自然”的水环境治理思路,规划的实施标志着广州市河涌水系的治理进入了综合整治阶段。2013年,广东省印发了《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据此各市结合实际大力推进城市内河涌整治,珠三角地区全面开展每个城镇整治一条重污染河涌,广州、佛山实行“一河一策”“一涌一人”,明确每条河涌整治的具体措施和责任单位。2013年7月起,广州市环保局开始定期公布50条河涌水质信息,让公众知悉治理成效。广州市通过规划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的顶层设计,多手段综合达到系统治理河涌的目标,并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2013年,江苏省印发了《全省城市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市、县两级城市河道为重点,统筹推进控源截污、环境整治、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提升城市河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围绕“五水共治”,杭州市出台了一系列的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将深入实施“工程治水、管理治水、结构治水”三大举措,全方位破解制约城市发展的水问题。

黑臭水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上海、北京、广州、江苏和浙江等地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底数不清,缺少明确规范的判定标准和依据。目前,很多城市河道没有监测断面,河道水质状况尚未被掌握。国家尚未黑臭水体判定的标准和依据,地方政府在进行黑臭水体调查、评估和判定时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存在各省之间以及各地市之间黑臭水体河长、面积等不匹配的情形,而且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事关城市水环境状况排名,地方政府在公布清单和治理进度方面存在犹豫和矛盾的心理。同时,存在认为排污控制区的河道黑臭是正常现象的理解误区。

二是治理手段单一,系统性不足制约黑臭水体治理成效。部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寄希望于污水截流、清淤、筑坝、护岸等措施,治理手段比较单一,有些地方采用在河沟、河渠上“加盖”,当作排污暗沟,虽然暂时避免了臭味的散发,改善了感观,但加盖后封于地下的河流水质也会进一步恶化,会对流域水系造成毁灭性破坏。为了打造城市水体景观,很多地方建设了橡胶坝,由此导致下游地区基本断流,断头河、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防洪泄洪,部分地方改河道自然护坡为混凝土护坡,甚至“三面光”——河的两岸和河底均被混凝土衬上,严重阻碍了水陆生态系统的联系,破坏了水体的生态系统平衡。黑臭水体的治理普遍缺乏规范化设计和宏观导向指引。消除黑臭仅仅是城市水体治理的最初标准,城市水体要成为公众的亲水空间,成为城市的生态廊道和绿网,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亟需进行顶层设计,进行规范化的指导。

三是协调机制不完善,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作为水治理的重要内容,“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困局尚未打破,治水合力尚未形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涉及多行政管理部门,污染物排放监督管理涉及环境保护部门,排污口设置以及河道管理涉及水利(水务)部门,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涉及住建部门,其他还涉及景观、规划、土地等主管部门,管理协调难度大。

四是管理机制不健全,黑臭水体存在反弹的可能。黑臭水体在治理过程中,如果污染源治理不彻底、治理后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现黑臭水体反弹的情形,表现为丰水期好、枯水期差,晴天时水质好,下雨天又黑又臭的情形。黑臭水体治理必须坚持工程项目和管理制度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共同促进黑臭水体的消除以及良好水体的恢复。

黑臭水体治理的总体设计

其一,黑臭水体的治理必须同城市开发和建设协同推进,避免新增城市黑臭水体。黑臭水体的形成与城市的无序开发和建设密切相关。黑臭水体的治理需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与生态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建设以及地下综合管廊城市建设等相融合。编制《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引导和优化城市开发建设,严格城市水域空间的蓝线管控,为城市河湖保护提供生态屏障。加强城市良好水体保护,防止水质退化,避免新增城市黑臭水体。

其二,黑臭水体治理必须坚持综合施策和系统治理,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的。国家层面应制定和出台“黑臭水体评定技术标准”“黑臭水体综合整治方案编制技术指南”“黑臭水体消除验收标准”等技术文件,加强黑臭水体环境综合整治的全过程管理,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首先是要减少污染物排放,强化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切断直排入河的污染通道;重视城市面源治理,减少初期雨水污染对河道水体的冲击;实施河道生态疏浚,减少内源污染;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通过人工湿地、净化塘等进行深度处理和回补河流,给城市水体进一步减负;其次是重视河道补水,及时将再生水、雨水等补充到河道,保证河道生态流量,维持河道水体流动性;最后是重视河道的生态化改造,通过跌水以及曝气设施建设等改善水动力条件,解决河道流速慢、水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其三,黑臭水体治理需发挥公众监督,将:“互联网+”融入黑臭水体治理。公众是消除黑臭水体的最大利益相关者,对黑臭水体具有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移动互联时代为创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方式、方法和途径提供了机遇和契机。借助移动互联平台的便捷性,搭建黑臭水体信息平台,有利于公众举报和参与黑臭水体治理。公众对黑臭水体治理对象、治理进程和治理效果的监督管理,有利于倒逼地方政府加快治理进度,早日消除黑臭水体。

其四,黑臭水体治理应当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破解治水融资难的困局。目前,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的市场化机制不足,资金筹集以地方财政收入为主,未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参与。将黑臭水体整治融入城市建设中,挖掘与黑臭水体治理相关周边土地开发、生态旅游等收益创造能力较强的配套项目资源,实施行业“打包”,实现组合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鼓励采用PPP等模式,达到加快黑臭水体治理的目的。

“水十条”目标要求下黑臭水体治理优先行动

行动一:制定黑臭水体排查计划,明确黑臭水体治理清单。“水十条”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行动纲领,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是“水十条”治理的重点领域。“水十条”明确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应于2015年底前完成水体排查,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黑臭水体“拉网式”排查方案是地方政府近期必须开展的工作,为后期黑臭水体治理夯实基础。

行动二:制定黑臭水体达标治理方案,有序开展水体治理。“水十条”明确提出地级及以上城市于2017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于2020年底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黑臭水体问题涉及垃圾清运体系建设、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排污口整治和湿地建设等各项任务,需要逐个水体编制达标治理方案,做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黑臭水体治理任务时间紧,需要倒排工期,合理安排治理计划,集中资金,分段实施。

行动三:成立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组织管理机构,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任务的统筹和协调。浙江省在实施“五水共治”过程中,各级政府均成立了“五水共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工作组,在环保厅实体运作,为“五水共治”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借鉴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管理经验,建立黑臭水体治理的组织机制,将黑臭水体的治理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住建、水利、环保、规划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职,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同时建立联席工作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行动四:强化管理制度建设,严防黑臭水体反弹。强化黑臭水体治理的制度体系建设,用制度保护城市水体,构建“护水、保水”的管理机制。注重城市水体的监测、清淤、保洁等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实行合同环境服务,鼓励专业化公司对城市水体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借助媒体曝光等新手段,建立现场督查、舆论监督、社会举报相结合的全方位监督检查工作机制。

篇10

抓好大保护,共保国考水质断面稳定达标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根据年初工作安排,成立专题调研组,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国考水质断面达标整治取得的成效

我市设有高邮湖“湖心区”、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两个国考断面,其中“三垛西大桥”断面为国家考核江苏省南水北调水质的14个断面之一。近年来,我市严格落实责任,将国考断面水质达标作为碧水保卫战的主攻方向,围绕影响断面达标的重点问题进行逐项梳理,创新治理思路,排定整治方案,狠抓措施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精准施策,达标治理方案系统完善

针对高邮湖断面达标,委托省环科院编制了高邮湖断面水体达标方案,方案共涉及沿湖堤防临水侧污染物拦截工程、高邮湖渔港清理建设、渔民搬迁、退渔还湖、入湖河道整治、环湖景观生态林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农村环境整治、湖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湖西片区污水管网建设、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沿湖污染企业关闭、农业污染控制、港口和船舶修造厂污染防治等14项工程。针对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达标,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均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和沿线乡镇专题研究治理方案,市政府下发了《北澄子河沿线环境整治任务分解表》、《关于下达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达标整改工作任务的通知》,市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高邮市提升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断面水质实行强制污染减排实施方案》,明确整治措施,落实相关责任,推动常态化整治和应急预警管控。2018年,三垛西大桥断面年均水质为Ⅲ类水,达到考核目标,今年3、4月份已连续达标。今年3月份高邮湖“湖心区”为Ⅲ类水,各项指标达到考核目标。

2、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治污工程序时推进

结合全省开展的“263”专项行动,我市将“治理高邮湖”作为高邮特色化的一个子行动在全市统筹推动,对规划的14项断面水体达标工程细化分解,明确责任时限,定期督查催办。目前沿湖堤防临水侧污染物拦截工程、环湖景观生态林建设、湖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关闭、沿湖污染企业关闭等9项工程已基本完成,其余5项正在实施,计划今年全部完成。

3、坚持常态长效,监测监控体系健全严密

密布监测点位。围绕国、省考断面水系,增设34个乡镇水环境质量监控断面。同时为监控高邮湖在高邮境内治理情况,在上游设置7个入湖断面、出湖支流设置3个监控断面,建立定期监测、定期通报机制。强化入河(湖)排污口全过程管控。完成高邮湖、北澄子河入河排污口排查建档,对涉及的排污口采用公示牌明确管控措施和责任人。对断面沿线两侧1公里、支流河道上溯5公里范围内畜禽养殖场等污染源和北澄子河沿线的72个排污口、污水管网148个拍门严防死守。构筑监管“五道防线”。建立了乡镇(园区)环保监管队、环保义务巡查员、志愿者巡查队伍、多部门联动监管、曝光巡查组等五道防线,构筑严密的巡查监管体系。

二、国考断面达标整治存在的问题

我市国考断面达标整治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水质稳定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工作中很多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1、断面达标的稳定性不够

根据国家地表水采测分离结果,2018年,高邮湖“湖心区”全年全项目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只有5月份,年均水质为IV类水,未能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超标因子均为总磷;今年目前仅3月份达到考核目标,1、2、4月总磷仍未达标。2018年,三垛西大桥断面全年共8个月出现12次因子超标,主要为氨氮、溶解氧、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水质为Ⅲ类水,险达考核目标,今年1-2月氨氮仍未达标。

2、上游客水状况不可控

高邮湖正常流向由北向南,我市境内属下游,其水质受上游来水水质影响较大。每年泄洪期,上游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更是随洪水而下,流经高邮湖,对我市境内高邮湖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另外,高邮湖考核指标也有差异。高邮湖除总磷外,其它指标已达Ⅲ类水,但湖泊Ⅲ类水质总磷的标准为河流标准的1/4,两个标准相差较大,而高邮湖属过水性湖泊,因此即使入湖河流水质达到河流Ⅲ类水质标准,也难以保证高邮湖达到湖泊Ⅲ类水质标准。

3、上游段水质差距较大

北澄子河中上游段是比较典型的城市河道,根据生态环境局跟踪监测结果,盐河、新河与北澄子河交汇处水质常年在IV-V类水之间,导致北澄子河未出城区就已超过Ⅲ类水质标准。主要原因有:上游段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我市城区一、二水厂日供水量近10万吨,而承担城区主要污水处理工作的海潮污水处理厂去年才将处理能力由5万吨/日提升至6万吨/日,今年实际处理量5.4万吨/日,远低于处理需求。管网建设不均衡。随着东部新城快速发展,相应管网配套比较完善,但人口相对集中的老城区管网建设滞后,部分生活污水收集的支管网没有铺设到位,接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导致老城区污水收集不到位,如马饮塘河上游沿线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城河,加上河道保洁管控不力,河面遍布垃圾。雨污不清。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城建、水利(水投)部门均参与雨污管网建设,管网衔接存在盲区,一些区域还在沿用雨污合流制管网,没有实现雨污分流。如怡嘉天下小区的污水被接入雨水管网,通过通湖大桥下盐河岸边的雨水排口直排入盐河,碧琅秀水苑小区的污水同样接入雨水管网,排入新河。城区部分餐饮等服务单位将经营废水、生活污水直接倒向路面流入雨水管网,流入河道。海潮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设在北澄子河。由于其一级A排放标准与三垛西大桥断面Ⅲ水质标准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当海潮污水处理厂出现异常情况停运时,在短时间内可能造成污水集中排放,形成风险源,对断面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4、沿线环境整治不彻底

近年来,我市虽然花大力气对北澄子河沿线环境开展了综合整治,取缔沿岸的砂石码头、搅拌站等生产场点,关闭搬迁了畜禽规模养殖场,削减了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但是北澄子沿线的点源和面源污染还比较严重。目前北澄子河沿线还存在家禽散养、水面围网、垃圾乱丢等现象,生活污水直接入河现象比较普遍,沿线乡镇种、养殖废水最终排入北澄子河,特别是罗氏沼虾的大量废水都排入北澄子河。

5、内源污染不容忽视

高邮湖存在围网养殖面积较大、围网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未全部利用而进入水体、鱼虾蟹排泄物污染湖水以及秋冬季节湖内菹草大量枯萎腐烂沉积等内源污染问题。目前,湖泊内围网养殖面积达11.5万亩,占境内湖面总面积的15.8%。

6、水利、航运影响不可避免

高邮湖流域建有多处闸坝等水利设施,北澄子河“五改三”工程正在实施,断面周边正在清淤,作业面的生活、施工产生的废水、垃圾直接排河。同时,高邮湖和北澄子河都是重要水上交通航道,过往船舶对底泥的扰动作用也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

三、相关建议

为确保我市国考断面长期稳定达标,根据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以下达标保障建议:

1、加大清水活水流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加大清水活水流量,让整个北澄子河“活起来”,提高北澄子河水环境容量,增强对污染物的稀释降解能力;在建修沿线河堤时尽量采用“生态河堤”而不用水泥等完全硬质化的方式,让水体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2、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入河污染物质

在龙虬试点百亩尾水净化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处理面积,并探索其它生态式的适用大规模面积的尾水收集处理方式处理养殖尾水。同时加大对北澄子河沿线畜禽养殖场整治力度,控制水产养殖面积,减少养殖污染;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3、加速城区管网建设,扎实推进雨污分流

提高城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区生活污染对北澄子河水质的影响,这是解决北澄子河污染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管网建设滞后的状况,从布局规划、实施方案、资金安排、实施进度等各个环节进一步加强工作协调和监督检查,通过治污工程的刚性需求推动城市建设改造进程中治污管网及时铺设到位。充分发挥海潮污水处理厂已具备的治污效能,加快三垛、卸甲、临泽、珠光等区域污水处理厂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保证质量,保证投运达效。在实施海潮污水处理厂迁址扩建工程时,提升中水回用率,减少尾水排放,充分论证尾水排口设置在其它水系的可行性,重设尾水排口。

4、加快清淤疏浚进度,降低水体内源污染

通过截污,断绝外援污染物的汇入,在这个前提下,再实施清淤疏浚工程,推行河道生态清淤,提高河道清淤疏浚工程质量和进度,加强圩堤、坡面的水土保持,做到河道疏浚与堤防加固、填塘固基、河道清障、农田林网相结合,减少内源污染,进一步改善水质,提高流域水环境。加强高邮湖生态红线区监管,落实“河长”责任机制,强化入湖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势推进退渔还湖等工程项目建设,控制入湖排放水质,确保主要入湖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