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对策
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原理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而获得能够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现代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会计主体能够提高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但是现实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会计信息失真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舆论谴责,因为会计信息失真将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严重危害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会计制度本身的不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的漏洞与执行过程中的可变性,为会计虚假信息的产生创作条件。首先会计准则为虚假的会计信息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空间,如若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则会产生大量的应计、预提与待摊费用,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就可以通过提前确认或是推迟费用等手段来制造虚假的营业利润,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其次会计的工作内容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这也为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信息制造方便,针对同一个经济事项,会计人员可以有不同的会计制作方法,从而做出利己的选择。会计制度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宽的选择范围,会计信息提供者总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或其他目的会计政策;最后会计人员没有独立地位,会计工作行为处在管理者的掌握之下,提供虚假信息有时也是无可奈何,管理者出于自身原因的考虑,使会计虚假信息产生,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2.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利益是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在一些企业内部,管理者在自身单位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理性,强迫提供一些会计的虚假信息。对于事业单位来讲,政治利益也有很大的驱动力,一些管理者为了获得优秀的政绩,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与政治荣誉,他们视国家的法规、法律于不顾,错误核算、滥用会计政策、错误确认费用、资产造假等。就其动因无非是他们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其造假成本,这样也会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故不管是私人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存在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经济动力。还应当注意到,会计从业人员的质量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如有的会计从业人员缺乏足够的职业道德素质,就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做假账,贪污挪用公款,这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还有私企可能是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国有企业可能存在关系户的原因,一些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认证的人,在企业中担任会计一职,由于其本身的能力与知识有限,看不懂财务报表,也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如某单位已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部分单位在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账户进行年终清算后,资产负债表期末数尚有余额。因此,一些素质较差的会计人员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职业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发生会计数据脱离实际,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
3.会计审计、监督力度不足。我国审计监督体系包括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个层次。政府审计由于编制、人员限制以及职能的转变,监督重点由原来审计国有大中型企业转向主要审计政府宏观管理部门和国家重点建设资金,因而对企业的会计监督有所弱化;内部审计由于受制于企业经营者,缺乏独立性,从而使其对会计监督难有成效。近年来,我国社会中介机构有了长足的发展,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审计的主力军,承担的审计任务愈来愈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审计机构的“生命线”――独立性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比如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社会审计机构的业务进行不正当干预,有的甚至强制、压制注册会计师。现行体制下社会审计委托关系存在实质性缺陷,经营管理者是被审计人同时又是审计委托人的双重身份,决定着审计机构的聘用、续聘、收费等事项,实际成了事务所的“衣食父母”,从而导致事务所在审计“交易”的契约中明显处于被动地位,难于保持其公正性。由于审计监督的不足,客观上助长了会计造假行为猖獗,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恶性循环。
二、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提高会计信息的失信成本。在会计违法方面,处罚力度不够,对违法犯罪分子起不到应有的震慑作用,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惩罚力度,提高会计失信成本,使造假者付出的成本大于其得到的收益,以此消除利益驱使而造假的可能。在相关法律方面,应当制定具体、可行的、便于操作的处罚措施或者是明确的规定处罚的范围、处罚的数量等,以便于做到公平、公正的执行,从而有效的规范会计信息。如对于造假的会计不仅要进行行政处罚而且还要给予经济上的惩罚,且惩罚的数目要远远超过他造假的所得;对于唆使会计人员作假账的经营者同样进行处罚,严重者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国家工作人员违法的要加重处罚;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尽快建立民事赔偿制度,对参与造假,无论是投资者或经营者、律师,还是评估师、会计师,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讼,要求赔偿。新修改的《会计法》虽在结构、内容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都更加完善,但是上述问题还是存在。因此,要要加强政府监督:政府审计、纪检监察部门监管是规范经济秩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措施。发挥社会审计及注册会计师在社会经济监督方面的作用,同时构建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对不遵守行业操守、不守信用的企业或个人,出现失信行为后要把肇事者驱逐出相关行业。如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要进行取缔,对会计造假的单位责任人、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不允许继续从事相关职业等处罚,以达到应有的法律效果。从各个方面提高会计信息的失信成本,从而有效的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2.完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与相关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整。完善会计准则与制定首先应当协调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各方的利益都能在现行的准则与制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消除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准则与制度的抵触情绪增加各方对准则与制度的认同;尽量减少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缩小会计选择的范围;合理确定“重要性”的范围。
3.健全会计法规制度、优化会计管理体制。首先进一步健全会计法规, 规范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为债权人和投资人等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只有会计法规健全,才能做到有法可依,才能更好的规范会计信息;其次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实行会计委派制。所谓的会计委派制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政府会计主管部门统一向企业派遣会计人员的制度,被委派会计人员的考核、调整、任免和管理由委派机关负责,使会计人员从企业中完全独立出来,不受企业负责人的制约,保证会计人员的独立性;最后加强监督力度。各级财政、税务、审计机关要依法对企业加强财务检查和审计监督,各级主管部门也应负起责任,在对所属单位的会计人员业务上进行指导,核算上进行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必须予以纠正,对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对有关人员予以行政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监督,依法执业, 客观公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在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今天,会计信息的重要性逐渐的体现出来,会计的虚假信息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成了当今经济改革的重点。对会计信息的治理要从会计人员的开始抓起,强化其会计职业道德,完善会计制度建设,加强外部监管与内部监管,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结合加强惩治腐败,以促进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淑芬.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54~61
[2]薛大东.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分析[M].财务与会计导刊.2006:102~130
篇2
关键词:公安边防部队会计 信息失真 治理
一、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按照来源可以分为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系统外部的制度缺陷成因与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系统内部的会计人员舞弊成因和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成因。
从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系统来看,制度缺陷成因来源于我军的会计制度不能与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实践紧密联系,造成制度上的会计实务“真空”。对没有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实务。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个别理解必然不相同。因此产生了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这种制度缺陷是来源于会计信息系统外部制度环境的缺陷,针对这种会计信息失真只能从会计制度建设方面人手。加强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制度的全面建设,紧跟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实践,加强会计制度解释与培训。会计人员舞弊是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成因中危害最大的一个。会计人员由于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故意提供不真实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是由于军费的使用中监管不严,有部分军费成为没有任何产权界定的公共物品。任何可以利用该部分军费的单位或个人都可以不负担成本的享用,因此,对这部分军费的“寻租”就激励着各单位领导活动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提供不真实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对这种成因形成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只有改善军费的预决算系统,重新归置军费的投向与投量。并改变个单位对军费使用的激励机制才能有所改观。
作为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部门,部门内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的质量。素质低下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不能理解、领会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制度与规定,在具体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实务中,滥用会计制度,虽无心造假,但却提供了错误的不真实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由于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可以通过加强对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的培训来改进。
二、治理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三点对策
1、公安边防部队会计的法律法规建设
在我军后勤财务保障体制下。后勤财务保障意味着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工作核算主体的加大,更大的会计核算主体必然意味着更大的会计信息提供范围,这样范围内的会计信息失真将更具有危害性。公安边防部队会计的法律法规建设成为公安边防部队会计工作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解决规则性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会计失真和违规性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会计失真的利器。目前。公安边防部队会计的法律法规建设应该完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任务。
2、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素质提高
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作为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人员本身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的质量。低素质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发生行为性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远大于高素质的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因此。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相应的提高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道德修养与抗拒共同舞弊的能力。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如何提高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提供真实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信息的主观能动性?答案很显然在于加强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的诚信道德教育,加强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公安边防部队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必须在公安边防部队会计理论与实践上加强教育。会计职业道德是一种实践理性,它存在于财会行为的客观实践过程中。直接影响和调控财会行为。它们是通过财会的实践逐步去认识会计道德的内涵。把会计过程的理性逻辑化为财会行为的主体意
识性逻辑,进而转化为合情合理合法的财会行为,实现会计道德理性的建设。
篇3
关键词:会计信息;危害;原因;对策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1)给各方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是造成企业亏损的一大重要因素。从本质上讲,会计信息失真和经济利益分配不均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企业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对正常收入进行隐瞒,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的时候,可能会将实际数额调低,同理,如果企业意图夸大经营业绩,同样会对会计信息进行扭曲;(2)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传递错误的信息,从而给经济行为造成误导性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包括融资、投资、计划、利益分配决策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均受到会计信息的影响,从宏观角度分析,失真的会计信息还会对社会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误导性影响,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化社会经济矛盾;(3)失真的会计信息会给国家财政法纪的权威性造成不利影响。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对国家财经法纪的执行受到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财经法纪的执行力度及威严性。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
1.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会计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的会计管理中存在一系列的漏洞和不足,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管理的重点依旧集中于政府部门,人事管理制度没有实现真正的市场化,从而影响了人员流动,会计人员在履行自身职责的过程中会受到本单位领导的干预,甚至是控制,导致会计信息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经济情况。
(2)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的另外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自及灵活性,但与此同时,会计失真问题也在错误思想的影响下逐渐暴露出来,并且越来越严重。而我国的审计监督管理部门由于工作任务重、人员知识结构陈旧等原因,导致与其所应肩负的任务以及应实现的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无法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3)有法不依以及执法不严。为对会计核算予以规范,我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在实践当中,部分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会计工作人员对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法律意识不强,还有一些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不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行事,执法随意性过强,这也在一定程度对经营者的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助长作用,导致会计失真问题日益严重。
2.治理会计失真的对策建议
对于当前越来越严重的会计失真问题,相关监管部门以及各企事业单位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多管齐下,多策并举,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之前我国开展企业改革主要是以放权让利为重点,但实践证实该方法与当前形势不符,对此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清晰界定企业产权,真正做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管理及约束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实体,自觉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
(2)强化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力度。企业也要从自身入手,不断完善内部监管机制,改革现行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对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制定日常监管制度,明确监督内容及相关要求,并确保其落实到位;协调好企业小利益与国家大利益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而言,要向会计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排除监督的干扰及压力。
(3)建立健全外部监管机制。国际社会普遍的作法就是验证、监督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我国也要从现实情况出发,促进外部监管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各级财政、审计及税务机关要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对于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于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督促相关单位及时加以纠正;一旦发现弄虚作假以及违反国家财经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追求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4)严格执法,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在执法过程中要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修订后的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了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加大了打击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力度,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执法,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监管部门所面临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果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听之任之,将会极大的损害人们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分析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鹰: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1(01).
[2]裴元堃 徐 晨 李爱琴: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文化根源及其对策[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30).
篇4
【关键词】国企会计 信息失真 根本原因 应对策略
一、引言
根据我国最新颁布的《会计法》里面的内容,可以明确会计的资料需要具备准确性和完善性。这也是我国国企在当下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参考文献。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完善性的具备应当成为我国国家企业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会计法》能否真正的被国家企业所遵守和应用,已经成为了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开展国企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的分析,并且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策略,可以使得国企会计工作更加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得我国国有企业获得更旷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
二、国企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分析
(一)我国现有的企业经理经营模式所存在的漏洞使得国企会计信息失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有企业的管理经理的待遇也在不断的调整,使得国有企业的企业管理经理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1]。但是国家始终没有给予国有企业管理经理的收入标准,以及企业管理层与企业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标准的制定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会计法》内容中的各项规定的执行过于形式化,没有正真的应用会计法管理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工作。并且很多国有企业经理是由政府官员直接担任的,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企业经理不需要依靠自身良好地管理水平获得这一职位,而是依靠“通人情,走关系”[2]。并且这些企业经理在谋私利,去社交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开销,通常也是从国有企业的资产中获取。这些我国现有的企业经理模式所存在的漏洞使得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日益加剧,造成国企会计信息失真的必然性。
(二)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一些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掌控者的利益在冲突
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如果真实有效,会使得一些国有企业资产管理者无法顺利的谋取私利,因此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的真实性的保障工作较为困难。特别是会计信息所涉及到的利益不仅仅是企业通过正常的生产以及运行所获得的经济收益,也可能包含会计信息掌控者的私利[3]。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在一定范围提高企业的甚至是个人的经济收入,获取更多的外来资金,某些企业会通过伪造企业会计资金来获得个人投资人甚至是国家投资方向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因此国企会计真实信息也就被隐瞒。同时国有企业经理与会计人员可以同过职权对于会计信息进行直接的掌控甚至是修改,这会导致一些国有企业经理或者会计工作人员为了个人私利,造假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发严重。
(三)部分国有企业的法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差
从管理理论上来讲,国家企业管理部门借助法律规章处理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制定完善的国有企业的法制管理模式,因为国有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如果不够严谨,会使得一些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利用法律漏洞,通过修改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谋取私利[4]。同时国有企业的法制管理模式所存在的缺陷,会使得会计部门在依照管理模式的工作过程中遇到障碍,缺乏完善的工作依据,从而使得执行工作大打折扣。同时,不够良好、规范的管理制度不能够使得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真正的明确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工作人员不能够自发的去遵守国家所规定的会计法律,不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这使得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始终得不到真正的改善[4]。同时,国家对于经济犯罪的会计行径所实施的惩罚工作与惩罚落实的力度的不够直接影响了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由于对于有经济犯罪行为的国有企业管理者以及会计工作人员过于纵容,使得国有企业的风气收到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过度的纵容并不能换来这些通过违法、损害公共利益的人群的悔改,而是会加深加剧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三、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应对策略
(一)完善我国现有的企业经理经营模式所存在的漏洞,从而保障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
当下国有企业的企业经理的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无法真正的实行“政企分离”的工作。由此可知为了真正有效的改善我国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这一现象,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我国现有企业经理经营模式所存在的漏洞,从而保障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国家应当给予“政企分离”工作以足够的重视,根据我国的现状完善企业经理人聘用制度,促使企业管理人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凭借自身真实的能力担任企业管理经理,从而带领企业良好的发展[5]。同时,国家的企业管理部门应当对于国有企业经理开展定期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结果详细记录,坚决辞退考核结果连续不良的国有企业经理,对于情节严重的企业管理人员,应当免除其终身进入国家企业工作的权利,并且严厉的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此便可以有效的杜绝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利用自身的身份的特殊性,不思进取,而是通过讨好贿赂上级来获得晋升机会的现象的产生。同时可以有效的杜绝企业管理人员利用国家企业资产搞腐败,有效的完善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而减轻了我国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保障了国有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二)建立完善的、有效的会计法律规章制度,使得国有企业会计工作有章可循
国家的会计管理部门明确指出,在完善以及提出会计法律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的思考与会计信息所具有紧密联系的工作人员在伪造会计信息的这一过程中可能获得的各种利益。并且根据分析思考的结果,制定完善的国有企业规章制度或者企业法律法规有效的管理以及限制工作人员的职权范围,从而杜绝与会计信息有紧密联系的工作人员通过伪造会计信息而获取利益,从根本上预防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于存在会计信息造假的工作人员,要给予公开的处罚甚至是辞退,确保能够使得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明确会计信息造假的严重性。通过国有企业严厉的、有效的会计法律规章制度,确保对于违法工作人员的处罚远远高于不法行为所带来的利益,可以有效的保障会计法律法规的影响力以及震慑力[6]。造假会计信息的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付出的巨大代价可以对于所有的企业管理人员起到强大的震慑作用。
(三)完善国有企业的法制管理模式,增强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国家的企业管理部门必须对现有的国有企业的法制管理迷失开展完善以及改革工作,不断的改善与明确国有企业会计工作岗位的工作义务和工作责任,在明确会计职责的同时,根据国家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依照国家制定的法制管理模式开展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提升[7]。同时,建立良好、规范的管理制度,促使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真正的明确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保障工作人员能够自发的去遵守国家所规定的会计法律,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真正的改善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同时,国家应当加强对于经济犯罪的会计行径所实施的惩罚工作与惩罚落实的力度,以此_保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于有经济犯罪行为的国有企业管理者以及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可以使得国有企业的风气得到良好的改善。严厉的法律法规在惩处损害公共利益的人群的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从而促使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具有真实性。
四、总结语
探究国企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及应对策略,首先应当进行对于国企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分析,可知:我国现有的企业经理经营模式所存在的漏洞使得国企会计信息失真和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与一些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掌控者的利益存在冲突,以及部分国有企业的法制管理模式存在缺陷,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差。依照这些问题探究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应对策略:完善我国现有的企业经理经营模式所存在的漏洞,建立完善的、有效的会计法律规章制度,使得国有企业会计工作有章可循以及完善国有企业的法制管理模式。通过对这些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应对策略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帮助国有企业树立清廉的企业风气,保障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真实性,可以使得国有企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从而促使我国经济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黄娜.管窥国企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及应对策略[J].企业导报,2014,24:177-178.
[2]罗瑞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现代商贸工业,2015,25:1.
[3]李瑛,罗渝华.试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策略[J].企业导报,2012,03:112-113.
[4]陶飞.公司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5]康萍.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
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 真实性 失真 原因 解决方案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能准确揭示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情况。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
前面提到,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重要参考,而失真的会计信息将会把投资者的决策引入错误的方向。比如说,如果会计部分故意瞒报企业的盈亏情况,使企业利润虚减,投资者的信心将会遭受打击,可能会选择放弃投资,这样就可能造成错过投资机会的结果。相反,如果会计部门故意使利润虚增,很可能会导致投资者盲目投资。从大的方面来看,会计信息失真甚至会对国家的经济决策产生误导。地方的经营业绩是国家进行经济决策、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而与实际不符的会计信息将会给宏观调控带来很大的难度,经济决策的准确性也会降低。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形成原因
1、制度不能与时俱进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会计制度却几乎没有创新,传统的制度在现代社会经济中运用起来很不科学,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种制度下的会计部门所得出的会计信息难以准确反映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情况,会计信息失真也是必然的。
2、业绩评价体系不科学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我国大多数企业都把投资额、利润等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主要指标,企业往往只关心最终的会计信息所反映的企业盈亏情况,而忽略了其他指标对企业进行经济决策的参考作用,这样就为会计信息造假提供了方便。
3、人员综合素质太低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把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两种:无意失真和有意失真,这里所说的“无意”和“有意”都是通过会计人员的主观意识来区分的,不管是那种情况造成的失真,都跟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分不开。会计人员专业素养不够扎实、缺乏责任感等都很有可能造成会计信息无意失真;而会计人员为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故意瞒报、篡改实际信息,就属于有意失真。无论哪种类型的失真,其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影响都是极其恶劣的。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过低是会计信息失真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最棘手的问题。
4、缺乏有效监管措施
前面提到,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的原因,而利益的趋势是会计信息有意失真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针对会计信息都设有监管部门,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甚至有些企业出现监管部门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与会计信息造假人员沆瀣一气的现象,严重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也是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前面已经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的危害,以及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下面笔者就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解决方案提出个人见解。
1、加强完善管理制度
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各企业在完善管理制度时要结合自身特点,寻找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查漏补缺:认真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准问题所在,通过严格有效的管理制度来防止问题再次发生。不断优化创新:企业要根据经济动向及企业自身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管理制度。细化管理对象: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空泛、不能落到实处,很多管理机构形同虚设。企业在完善管理制度时要将工作落到实处,细化到数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校对等各个方面,只有确保每个环节均没有问题,才能避免会计信息失真。
2、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前面提到,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低下是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根本的原因,因此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有效途径。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含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企业应该经常开展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培训,尽量减少会计在工作中的失误,从根本上解决无意失真;强化会计资格认证体系,从源头上杜绝会计信息造假;加大惩罚力度,对于为了谋取私利而故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要严惩不贷。
3、强化监管、审查力度
针对于会计信息的监管、审查部门是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保障。企业应该加大对会计信息的监管力度,确保没有监管死角,确保会计信息造假人员无机可乘;加大审查力度,不仅要对最终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而且审查工作要落实到每个环节,以确保会计信息生成的每个环节都不会产生失真。
4、提高投资者辨别会计信息失真的意识
从微观来讲,会计信息失真会对投资者的决策造成误导,实际上,会计信息造假也并不是天衣无缝、无法辨认的,有时只需要稍加分析便能够看出破绽。然而,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投资者防假意识淡薄,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及社会的比例影响。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防假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四、总结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根本要求,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乃至国家造成的不利影响都是巨大的。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监管力度不够、人员综合素质低、相关体系不完善等。因此企业应该针对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具体原因,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企业才能健康发展,投资者准确决策,国家的经济秩序也会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肖娅玲.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22).
[2]王学军.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治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9).
[3]王书林.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与对策浅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11).
篇6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决策,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本文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出发,分析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和社会经济所造成的种种危害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寻求合理恰当的对策。
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信息,企业为了自身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需要它,投资者为了投资的正确性和回报的保证需要它,政府为了掌握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制定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它。离开了会计信息,市场经济便无法正常的运转,会计信息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信息失真给企业本身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危害,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拟就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危害、原因及对策作一些探讨。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和危害: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会计核算的依据不真实或反应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虚假,不符合实际情况。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较普遍的现象,会计信息失真表现为多种形式:第一、从表面方式上来看,人为操纵会计信息使会计报表成为“万用表”。有的企业送给意向联营单位的是“如意表”、送给开户行的是“高兴表”,送给税务部门的是“叫苦表”,企业留存的是“如实表”。其根源是法制观念淡薄监督不利。第二、从会计处理来看,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有:会计凭证反应经济业务不实,会计帐户记录不实;会计报告失真,会计处理方法不符合一贯性的原则,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等。其中以会计凭证反映经济不实尤为严重。
由于以上会计信息失真的种种表现,给社会企业造成严重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导致企业亏损。
第二、会造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缺乏依据,干扰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
第三、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方向性错误。
第四、会造成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使国家财政收入锐减。
第五、会给投资人、债权人、潜在信息使用者造成决策误导,难以发挥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影响经济发展。
第六、会促使一些单位和个人谋求不正当的利益,滋生腐败导致堕落,败坏社会风气。
纵观上述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特征和危害,会计信息失真已是目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较普遍的现象,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背景进行探讨。
(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从表面上看是管理问题,或是单位领导或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而深层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
1、企业改革的不完备性,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
第一、企业产权制度不明晰,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企业产权关系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但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影响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步履艰难,即使是在已实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企业,也只是从形式上、表面上进行了改革,与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相差甚远。由于权责不明确,企业经营者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对外提供信息各不相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第二、目前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由于我国人事管理制度还未市场化,企业职工的流动困难重重,会计人员属于企业的职工,其业务工作开展要受企业领导的指挥,不少会计人员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了监督权利,从而使会计信息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第三、收入分配制度和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合理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会使生产经营者按照经济规律办事,事实求是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还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收入联系的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会导致一些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铤而走险,违反财经法纪做假帐,设帐外帐,私设“小金库”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2、会计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又一重要原因。
现有的会计理论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完全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的需要。如会计期间的假设,是人为地划分时期,其结果必然与客观事实有差距;货币计量假设,假设币值不变,遇到通货膨胀时,货币计量假设基础上核算的会计信息就不能如实反映客观、真实的情况;重要性原则,是将重要的事项单独反映,不重要的事项合并反映,由于合并了相对不重要的事项使会计信息与业务原貌有出入;谨慎原则在应用时,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少预计或不预计可能发生的收入,使会计信息带有估计成分,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督机制不健全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范会计核算,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任何完善的法规制度,都无法阻止一些利益主体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要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依法执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
4、企业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也是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会计人员本身的素质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有很大关系。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生成的,因而免不了要对客观经济活动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判断与推理。由于一些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局限,即使遵循了会计规范,但由于其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不可避免的使计量出的会计数据脱离实际情况,使会计信息出现不实。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应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从宏观方面讲,要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营运;从微观角度看,应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从宏观上来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根本上讲,会计理论和会计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属于改革中的问题,有些是旧的体制向新体制转变过程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只有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才能使企业自觉遵守经济规律,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
(二)改革我国人事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企业用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程序办,充分引入竞争机制,要建立起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者业绩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单独依靠未经核实的“数字”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下,在收入分配上要实行多种形式的分配制度,并借鉴国外的先进分配方式,如年薪制等。
(三)健全法制,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监督,建立完善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体系,使虚假的信息一产生便受到严厉的查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的生命。对于虚假的会计信息,在有关法律法规中要明确界定,同时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把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同制售假冒商品一样,严惩不怠。
从微观上来分析。
(一)建立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定财务监察及内部稽核制度,完善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的审批,领报制,为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奠定一个良好的会计基础。
(二)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首先,会计人员应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其次,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并熟悉会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会计制度,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用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经常性地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知识不断更新,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认真执行《会计法》,发挥会计的核算监督职能,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规范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建立健全稽查制度,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为会计信息报告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会计信息失真在源头就实施有效预防与控制并把制度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会计信息的质量,想方设法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认真了解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认清危害。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计信息运用于决策过程,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7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解决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一、前言
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关系到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债权人、投资者等经济利益群体,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公共产品”,与国家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密切相关。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较为突出,对于我国市场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必须有效地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一般都包含了两种含义,第一,企业的经济现实或全貌没有通过传统的会计程序来全面地进行展现。第二,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没有严格遵守会计规范或者会计准则,出现了舞弊或者错误等形式。这可能是企业会计准则本身不完善或者会计方法具有可选择性,亦或者是由于企业主观意识导致。所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报告被企业会计人员进行粉饰的结果,具体表现为:避重就轻、披露不完整、选择会计政策、核算随意变更、伪装、包装等。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会计处理失真与会计事实失真;会计处理失真通常会在报表与会计账簿上进行反映,主要是指在会计处理中所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而会计事实失真是指由于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不真实而导致会计报表信息失真。第二,非技术失真与技术失真,非技术失真是会计人员知道什么地方出现了会计信息失真,但是为了某种利益而故意为之;技术失真则是指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出现严重的失真。第三,监控失真与内部失真。监督失真是指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于会计审计监督部门失职;内部失真是指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法人在处理、获取会计信息时出现的失真。
三、如何有效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1.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规时,应尽量克服或减少其本身的不确定性的模糊性
应尽量减少对同类或相类似经济业务处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和多样性,尽可能减少会计人员人为估算、职业判断的范围。同时,坚决执行会计制度,确保资金规范使用。企业各项专项资金、公用经费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无滞留、挪用、挤占现象。严格会计核算制度,学期初企业各部门进行会计预算,严格按照会计预算进行资金使用,及时报账、对账、领表和报表。实行收费审批制度和公示制度,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执行。各项内容规范合理,档案齐全;无乱收费、乱支出现象,经得住各级检查审计。
2.强化能控,建立内部约束机制
要有效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必须加快企业会计管理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会计管理的监管机制。做好以上工作的关键在于严格执行会计、选聘、委派制度,并逐步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实践工作证明,这对有效提升会计管理水平效果明显。但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保护,防止资金挪用、平调,确保资金所有权、收益权、处分权不发生改变。同时,坚决执行会计制度,确保资金规范使用。企业各项专项资金、公用经费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无滞留、挪用、挤占现象。严格会计核算制度,严格按照会计预算进行资金使用,及时报账、对账、领表和报表。实行收费审批制度和公示制度,严格按照收费标准执行。各项内容规范合理,档案齐全;无乱收费、乱支出现象,经得住各级检查审计。
3.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
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应该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企业会计的输出结果造成了直接影响,因此,应该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道德观念,第一,应该具备较强的法制观念,企业的会计工作应该符合国家相关的会计法律体系。第二,应该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较高的业务素质。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受到会计人员专业技能、职业知识高低所决定,因此,企业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继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第三,应该具备较强的会计职业道德,保持良好信誉,遵守公共道德,采用适当的自我约束规范。第四,企业会计人员应该具备高风险管理能力。会计人员应该具有准确的判断力和明确的理解力,基于整体出发的角度,保持职业的规范性和谨慎性。
参考文献:
[1]刘臻,刘凌.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6(06).
[2]吴裕华.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5).
[3]刘忆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1).
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监督机制管理体系
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国家进行经济管理和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财务会计制度的完善,财务会计工作逐步迈入规范化和正规化道路。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严重,在实际财务工作中,一些单位和个人出于某种目的,故意捏造财务数据,选择不恰当的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制造虚假的财务报表,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会计信息失真?这将是我们在实际财务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够引起人们对会计信息失真这一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关注。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会计信息失真并非是单一的原因作用的结果,它是利益的驱使、会计人员素质低下、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内部管理缺失、监督体制不健全等多种原因所致。
1、利益的驱使。会计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是利益的驱使。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人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进行各项活动的出发点,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很多人不得不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大家都知道,会计人员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他们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自己的活动,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需要按照相关负责人的要求来完成任务,以便获得薪资、福利、晋升等更方面的利益。有些时候相关负责人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需要制作虚假的会计信息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在利益的驱使和相关负责人的要求下,会计人员不得不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除个人利益外,经济利益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原因,如企业为了筹措资金,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来获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又如,企业为了偷逃税款,虚构财务信息。
2、会计人员素质低下。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就他们的业务素质来看,很多会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培训,普遍业务不熟练。就道德素质来看,部分会计人员思想道德觉悟不高,缺乏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况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会计人员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发生很大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逐渐侵蚀会计人员。如一些会计人员经不起金钱、物质的诱惑,工作作风蜕变,道德观念沦丧;一些会计人员素质低下,虚构财务信息,利用工作上的便利,侵吞公有财产;一些会计人员明知同事或者领导制造虚假会计信息,进行违法乱纪活动却不出来制止,听之任之。
3、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近年来,为了进一步规范财务会计的各种行为,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相继修订和颁布了《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等关于财务会计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遏制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保证会计行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而言,这些法律法规仍然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之处。首先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很多条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会计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规范和调整;其次是很多条款过于笼统、宽泛,缺乏可操作性,缺乏与之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这就给会计人员制造虚假信息以可乘之机;再次,相关法律法规对会计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遇到有关会计违法犯罪行为时,常常采用行政处分代替刑事惩罚,以缴纳少量的罚款代替没收财产。同时,相关部门对会计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不力,这实际上是对会计财务犯罪进行纵容,由此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行为日益泛滥。
4、内部管理缺失。会计信息失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内部管理缺失。会计行业普遍缺乏一套防范会计造假行为的约束机制,如组织控制制度,包括设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和人事控制制度。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身兼数职,既是财务人员又是管理人员,有的从事会计工作的是相关领导的亲戚、朋友,这样使得难以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
5、监督体制不健全。从现行的制度来看,企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监督体制都不健全,难以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监督。就内部来看,会计信息基本上由生产者控制,由于组织管理混乱,难以对会计信息和会计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这也给会计造假工作提供了便利。就外部监督来看,行政机关监督不力,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听之任之,实际上也就是放纵了会计信息的造假行为;而社会监督又缺乏约束力,有时候注册会计师在利益的诱惑下,违反法律规范和职业道德,披露虚假会计信息。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后果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会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实际财务工作中,会计信息应当是真实的,应当如实反映财务状况,这样才能为作出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产生很多不良影响,总的来说,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掩盖财务真实情况,容易导致决策失误。众所周知,会计信息能够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它是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不管是银行、物价部门、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制定经济管理政策,还是企业或者相关领导制定经济决策,他们都需要以会计信息为参考。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财务运行的真实情况,不能满足决策的需要,无法为决策者提供合理的依据,容易导致决策失误。
2、破坏生产经营秩序,降低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企业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需要稳定的财务会计运行状况来做保障,而稳定的财务运行状况也需要会计人员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如果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管理者将难以掌握企业运行的真实情况,在作出经营管理决策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而管理决策又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一旦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出现错误,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便会受到破坏。同时,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作风,一些会计人员弄虚作假的行为会对其他会计人员产生不良影响,使他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降低。
3、助长不正之风,容易导致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由于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财务运行的真实情况,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捞取不当的利益,浑水摸鱼,将单位或集体的财产窃取为个人所有。有些人通过制作假帐,虚构财务信息,使一些违法犯罪行为表面合法化,由此引发行贿受贿等不正之风和违法犯罪行为。这样不仅损害了国家或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助长了不正之风,同时也会损害会计人员的形象。
4、损害单位利益和职工利益。会计信息失真会引发单位财务工作混乱,助长不正之风,容易导致财产的不当流失,同时还会对经营管理决策产生不良影响,损害单位的利益。财务工作又和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旦会计信息失真,财务工作出现问题,企业的财产不当流失,可能会对职工的福利和待遇产生不良影响,损害职工的切身利益。
5、容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一方面,失真的会计信息掩盖了企事业单位财务的真实情况,一些会计人员通过隐蔽手段将企事业单位财产归为己有,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另一方面,在企业改制或者产权转让过程中,相关负责人不照价评估资产,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压低财产应有的价值,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会计信息失真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为了规范会计人员的行为,促进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应对会计信息失真。
1、强化内部管理,健全会计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能够规范会计管理人员的行为,可以对会计人员进行有效的约束,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体系。一方面,要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及相关法律对会计工作流程的要求,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在符合《会计法》及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建立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体制,把会计人员的管理纳入行业管理之中,使会计人员自觉接受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职业道德的规范,同时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的选用聘任制度,要对会计人员的德、勤、廉等方面进行考核。
2、完善相关立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实践表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有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证会计行业健康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会计法》是有关会计工作的主要法律规范,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主要
依靠《会计法》的有关规定。所以,当前要进一步完善与《会计法》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加各项会计法规的实施细则,改变其中笼统的、宽泛的条款,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此外,针对会计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为治理各项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依据,使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为了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相关部门还需要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使各级会计人员熟悉会计法律法规,熟悉财务纪律和财务制度。
3、完善监督机制。完善监督机制主要包括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两个方面。完善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机制,需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内部财务会计控制制度,形成完整的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要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行业的各项基础工作。所以,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需要帮助企事业单位建立良好的会计制度和会计管理体系,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会计信息的外部监督包括行政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一方面,相关行政部门如审计部门、税务部门、财政部门需要不定期地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资料进行检查,发现失真的会计信息应予以及时纠正,对信息失真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完善会计事务所的各项监督管理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4、严格执法,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在执法上,对于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在处罚方式上,除了罚款、行政处分等方式外,对于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相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软化和素质偏低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之一,而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教育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所以,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思想政治素质、法制观念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精神。同时完善会计证的审核、发放和年审制度。为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应该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财务会计工作的实际。
参考文献:
[1]陈永玲.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学社会科学版),2011(6)
[2]乔士俊.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几点思考[J],商业经济,2005(4)
篇9
一、会计凭证失真、会计账簿失真、会计报表失真、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会计规则的发展落后于会计本身的发展、会计监督机构的落后、利益的驱使、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性、社会体经济系发展的不均衡、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会计相关法则的更新、会计监督机构的的完善、加强完善法律意识、加强企业财务的会计信息化网络建设、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具体材料请详见:
摘要:会计信息在现代社会的企业经营、投资、政府决策等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监督和预测作用,但会计信息的失真使得这种作用难以发挥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活动多样化,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关注更为广泛。会计信息失真已经发展成为当前困扰我们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治理的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监督对策
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关系到企业乃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企业客观的经营活动,通过编制虚假的信息,给投资决策者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误导性影响的一种现象。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减少了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等税金的清缴,严重危害了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监督职能是会计的职能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能否正确反应事实情况的依据。是企业公司监督决策维护正常经济秩序,是防范损失、管理风险,保护投资者、受益人利益的基本前提。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不仅提供了虚假的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动倾向还会使会计丧失真实的监督能力,而且成为影响企业经济秩序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前途,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处理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关系到企业能否健康发展,国民经济能否有效增长大事。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会计实务中,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所谓“假账真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虚假的,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如虚开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等。所谓“真账假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违规的,以致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如不合理地利用会计政策等。
三、具体表现形式
1.会计凭证失真。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是记录经济活动,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据。也是登记帐簿、进行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其失真主要表现形式为:某几个单位或某几个人相互串通,违反票据法虚开发票金额,甚至无中生有,谋取私利。对自制凭证失真而言,主要在于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成本结算等方面虚报假报。会计人员依据此类原始凭证处理会计业务,就会使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账簿失真。会计账簿简称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分类地全面记录一个企业、单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籍。会计账薄是反应每天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主要表现是为了完成某项经济效益指标,或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失真的表现是不按真实性原则或权责发生制原则处理业务。主要方式有:把本应当记入当期间费用转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把应当记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入帐或少入账,把应当处理的待处理财产损益长期挂帐,把已经销售的商品或产品成本高留低转形成潜亏等通过改变会计科目来改变资金的流动。
3.会计报表失真。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它是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是企业向外传递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就资产负债表而言,一些单位将预收(付)账款归入应收(付)账款科目反映,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资产和长期负债不单独列表示等。对利润表而言,主要表现为实现利润指标失真。对现金流量表而言,由于其是一个新生事物,编制有一定的难度,加上我国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常常凑几个数字来应付差事,因而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获现能力和现金流量情况。
四、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综合素质
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现阶段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有的只是经过简单的会计培训就开始从事会计行业,缺少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他们经过短期的培训而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并不具备系统的会计专业知识,受知识水平的限制不能避免出现错误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规则的发展落后于会计本身的发展
会计的发展是迅速的,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烈的发展也带动了会计本身的迅速的发展。而有些会计的制度并没有随着会计本身迅速发展而迅速发展。这样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就还是按着原有处理方法来处理账目。出现了不相符的情况,这样就产生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3.会计监督机构的落后
财政、审计、税务等部门都有权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监督。对企业的经济进行外部监督。而这些部门本身的体系落后于本生的发展。这样在实施外部监督时就产生的局限性。不能在内部缺失后有一个积极的有效的外部监督,也就失去了监督的意义。从而产生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4.利益的驱使
某些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谋取个人利益或者受他人的驱使,未能按照事实依据,制作虚假的会计账薄,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经济损失。
5.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性
会计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健全,有些法律都是当出现了真实案例以后才制定的。对那些触犯了相关会计法律的会计从业人员的处罚不够严厉,从而没让犯罪人员感受到法律威慑性。在面对法律制裁与利益之间执意选择触犯法律谋取私利。给公司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6.社会体经济系发展的不均衡
当今社会经济体系迅速发展,但是总体来看经济的发展不均衡,这就使那些越是发展蓬勃的体系就越健全的发展,相对而言那些在一定时期内没有能迅速发展的经济体系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长期这样就形成畸形,给那些处于畸形发展中企业里的会计行业带来负面的影响,给会计行业带来错误信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五、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
从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开始应选择优秀的人才,在培训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培训同时加强相关知识和法律的学习,定期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综合能力.
2.会计相关法则的更新
对会计法规及时进行更新,不能落后于会计自身的发展速度。当出现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时应迅速全面的推广实施。多从先进国家的会计方法中找出适合我国会计的方法。
3.会计监督机构的的完善
会计相关机构应该健全和完善监督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增强会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权威性。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的监督体系,严格会计核算基本程序。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监督,明确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审查鉴证的法律责任。国家财政、税务、工商等行政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者,各部门应结合各自专业职责,切实履行监督职能。
4.加强完善法律意识
健全和完善会计相关法律以及法规,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增强懂守法的意识。让会计从业人员将法律和法规铭记于心,防范于未然。严肃经济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特别是加大了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打击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加强企业财务的会计信息化网络建设
随着信息化网络建设,将传统的企业会计业务融入到现代科技当中去,大力开辟计算机在企业会计业务中的应用领域。选用最新应用软件,将信息网络应用触角伸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领域,同规范、严密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紧密相连,消除在会计基础信息取得方面人为因素造成的随意性,力争将不确定的人为因素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中。
六、总结
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会计的监督职能。导致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使企业公司乃至国家经济不能健康有效的发展。正因为如此,现在我们全社会都在关心会计信息的的质量、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需要我们社会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会计信息失真并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不断完善会计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信息失真是可以有效抑制和避免的。只有从全局着手,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完善经济监督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为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会计监督机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财政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将会计从业人员培训落实到位,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和职业道德,为会计监督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强对会计监督队伍的培训。除业务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遵守监督人员职业道德,树立财政人的良好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文辉,陈琪,刘星:《关于国有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审计监督的思考》[J].审计与理财,2003(12)
2.尹勤英:《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
3.戴蕾:《现代商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9.(09)
篇10
[关键字]会计信息 失真 治理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它可以分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物价指数变动、币值变动,会计原则之间不协调导致主观方法介入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失真。一般说来,会计人员无意识的失误也被称为客观的会计信息失真,它是无法避免的。主观会计信息失真是相关人员由于利益驱使而人为制造的会计信息失真。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1)技术失真与非技术失真。技术性失真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上的局限性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例如,由于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不能满足会计工作的实际需要,造成的会计信息的失真。非技术性失真是指会计人员明知自己的行为与做法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但为实现其个人利益或小集团利益,通过弄虚作假等手段扭曲会计信息的做法和行为。
(2)会计事实失真与会计处理失真。会计事实失真是指原始凭证、账簿等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而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处理失真是指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失真,通常反映在账簿和报表的环节上。
(3)内部失真与监管失真。内部失真是指由企业的员工以及股东组成的企业法人在对会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时候所造成的失真。而监管失真是指实施会计、审计的监督管理部门无意或有意的疏忽,导致被监管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事实。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原因
(1)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缺少对会计信息具体认定的法律规定。近年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法律法规,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还缺少相关的对会计信息的具体规定。企业的许多经济业务在会计核算方法中具有可选择性,不同的方法对期末成本和利润就会有不同的影响,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2)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的审计部门不能按照会计法规和审计要求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无法按照制度规定发挥其审计监督作用。国家的财政、银行、工商、税务等社会监督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只就与各自相关的方面进行监督,相互之间并未形成全面协调、严密而系统的监督体系,在执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远远不够。
(3)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还很大,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系的紧密度低,或不成比例。从一定的程度上,这些因素就导致了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铤而走险,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而做假账、设“账外账”、私设“小金库”等。
(二)内部原因
(1)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不高,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导致会计确认及计量工作混乱。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他们对违规违纪熟视无睹,有的甚至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按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要求”编制会计报表。
(2)企业领导者的个人控制和操纵。领导者无视法律和制度的存在,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这是当前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源头。另外,企业领导者私设“小金库”非法获取巨额收益,隐瞒其经营性状况以达到多留多分的目的,这些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因素。
三、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法规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处在源头位置的规范准则,将会计行为限定在一定标准框架内进行。在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其他国家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现实情况,加紧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适时地对已经的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修订,为会计核算和报告提供及时、权威的规范,减少会计信息的失真。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进一步培训,不断充实和更新其会计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使他们能够对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应当定期对会计人员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会计人员树立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严明执法。
(三)建立健全监督控制体系
加大内部监督部门的管理力度,在大力提高内部监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内部监管部门的专业性和监督作用。其次,应建立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外部监督体系,加强和完善财政、税务、审计等社会监督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其相互之间形成全面协调、严密而系统的监督体系进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