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监管措施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监管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程监管措施

篇1

关键词:机械设备安装;安装质量;监管把控

引言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由此也促进了建设工程行业的飞速前进,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越来越普遍,相应地带动了机械设备在工程建设中的使用率。与此同时,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以往的生产方式,使工程建设可以完成更多、更复杂、更专业的生产形式,而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对于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过程的质量监管,已成为当今各个工程项目生产企业重点关注的课题。

1工程机械设备安装的现状

1.1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内容及要求分析

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主要分为设备安装和设备调试两个环节,设备调试又可分为单机调试和联动调式两个部分。工程机械设备安装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备的起吊、运输、零部件组装、管配件安装、各种容器内部零件装配、切割、焊接、电动机安装、仪器仪表及自动控装置的安装、设备调试、试压、试运行等。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除需严格按照机械设备安装的规范进行相关工作以后,还需遵循结构设计图纸和设备的安装明书以及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等的约束,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正确的施工,从而保证设备安装的质量和进度,确保机械设备能按期投入工程建设。在完成了机械设备的安装工作以后,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以保证其在工程建设期间的正常运行是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单机、联动调试中,相关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设备的轴承振动、温度升高异常、风机叶卡涩等问题的调试方面。做好这些工作,可以有效减少机械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的频率,对于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我国工程机械设备安装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在工程机械设备安装方面的监管正在逐年加强,但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目前我国在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方面已引进了招投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工程机械设备安装的质量,但不可否认,中标单位存在规模不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由此带来的对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影响也一直难以避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更新频率也明显加快,而部分工程施工企业和单位没有及时跟上技术更新的步伐,依然以陈旧的机械设备安装工艺标准指导工作,致使新的技术和材料、设备的应用不能得到合理的应用,即使投入使用,也因为没有制定相应的工艺执行标准而无法有效保证设备安装的质量。其次,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涉及到的专业性知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较多,然而很多技术、操作、管理人员对这一类的知识知之甚少,而且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忽视了对员工的培训,使得相关人员对工程机械设备安装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中出现责任心不高、制度意识和质量意识差的问题。由于专业素质低下,相关工作也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工作人员常常违反安装操作规程、不按安装说明书进行安装,这使得实际工作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设备安装质量及进度的有效保证。最后,对于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而言,一些零散部件的质量对于保持设备的精确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市场的混乱和相关监管机制的不完善等问题,使得市面上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现象非常严重,一些有质量问题的零部件被安装进机械设备中,不仅影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还这工程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为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监管措施

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涉及到的学科和技术种类非常多样,只有加强相关的监管措施才能保证整个安装过程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并具备整体性的监管效果,才能实现工程机械安装质量的有效保证。针对工程机械设备安装整体过程的管理主要分为材料管理、安装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三个方面。

2.1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材料管理措施

针对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材料管理的相关措施主要是为了杜绝因零部件质量问题而带来的对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负面影响。在材料管理中,相关管理人员应严把材料进场关,对于进场材料需要根据设计图纸标明的材料要求对进料进行质量检查,保证进场材料在型号、数量、质量上都能满足进场要求。同时,为保证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应分派不同的管理人员做好复核工作,确保进场材料的质量。在材料进场后,管理人员还应密切关注物料的保持期和做好材料生产厂家相关信息的记录,通过双重监管的方式,保障设备材料的质量,为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2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

在工程设备安装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以及工期的重要前提。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充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障工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提高安装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随着各个工程建设企业和单位对机械设备安装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都安排了专门的机械设备安装监管人员,但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问题一直是影响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专业监管人员的素质提升工作,通过严把人才引进关和组织专门的业务技术学习,有效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相关岗位的技术水平要求,从而确保工程建设期间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其次,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并制定相关的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装备和保护装置是工程生产并不可少的部分,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及时的检查,发现不足的地方也应及时予以改善和补充,避免因工作人员多、流动大带来的安全管理疏漏的出现,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最后,加强对于机械设备的调试、检测。机械设备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运行安全性的检测工作,以此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转不会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确保设备电子线路的绝缘性能,以免相关问题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3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质量管理措施

质量管理关乎工程机械设备在安装完成后的正常工作,是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材料质量不过关、安装人员质量意识差、安装整体合理性不够、对安装成品的保护缺失等问题都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质量不合格的因素。为加强对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把控,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监管:首先,强化安装和监管人员的质量意识。有效的专业培训是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最有效的方法,可以通过职业培训让他们认识到保证工作质量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保持发展的生命线,以此将保证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树立一线安装、监管人员强大的工作责任心,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兢兢业业,为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质量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其次,以动态控制的方式做好各项质量检查工作。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需要通过多方位的动态检查才能得以发现和及时处理,因此质量检查工作保证工程机械设备安装质量的重要工作内容。一般情况下,针对机械设备安装的检查工作主要是对设备的隐蔽部位进行检查验收、对设备的基础交接进行检收、设备就位、找平、找正、调试运行等质量检查控制工作。由于相关工作的复杂性,因此需要拟定针对机械设备安装的运态检查工作才能更好地确保设备安装的质量。相关工作应根据设备安装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效接阶段的设备基础检验,在相关检验合格后,再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检,确保合格后签字。设备就位阶段,需要找准许正确的安装基准线,并保证设备安放在基准线标注的位置上,同时还要注意设备的纵、横向位置及标高。安装过程中的隐蔽工程的相关检查验收需要进行隐蔽前完成。最后,做好设备安装工作的验收交接工作。在机械设备安装完毕后,需要由设备安装部门将验收合格后设备交由设备使用部门。相关的交接工作应在双方验收合格后进行,在交接的过程中如发现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待问题全部处理完成后方可交付使用,以避免因设备安装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发生。

3结语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的各种问题都是影响设力士安装质量及工程建设期间使用安全及使用地寿命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相关的监管人员加强对相关制度规范的遵守力度,提高安全质量管理意识,加强专业学习和素质提高,使工程机械设备的安装过程更符合相关制度规范的要求,保证设备安装的整体质量,从而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

参考文献:

[1]彭立志.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5:182.

[2]丁华鹏.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112.

[3]王昆.工程机械设备安装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6,09:177,180.

篇2

关键词:住宅工程;监管措施;政府;施工单位

1我国住宅工程质量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分吹满神州大地,尤其是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傲人成绩,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水平的提高唤起了对于住宅条件的深层次期待。于是我国的建筑行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成为了佼佼者,先进技术的引进、人才的培养、国家的支持、建筑材料的更新换代,这些有利因素激发了该行业的蓬勃与兴盛。但是,令人痛心的是,每年都会因为一些客观和主管因素导致很多“问题居民楼”的出现,更有无数的百姓因为这些“豆腐渣”工程而损失惨重甚至丧命。因此相关建设企业与员工必须深刻反思,探讨问题出现吃的原因以及解救措施。

2住宅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出现问题,责任是多方面的,可以精确到政府某一部门、施工单位的某个包工头甚至是售卖施工材料的某一商店。

2.1政府监管机构心有余而力不足

近年来,由于建筑工程的问题层出不穷,各个城市的政府部门都开始加大对于该行业的监管机制,尽量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但遗憾的是,施工单位往往掌握着该施工工程的全部信息,也掌握着监管权,如果知情不报或者对政府隐瞒实情,这就在无形中极大的加大了政府部门的监管难度。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很多时候也是有心无力,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2.2监管人员的素质相对低下

建筑行业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行业,行业人员不仅需要熟悉建筑的构造、地质的结构等,还要对建筑材料等等需要有一定的了解,这就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但是监管机构人员往往都是某一专业的人员,知识面狭隘,对于建筑行业本身其实一知半解,这一点阻碍了监管的进程。

2.3监管力度不到位,信息化程度低

政府部门权责分明,不同部门之间一般不会越雷池半步。但也正因为如此,导致很多问题都是权责指向不明。甲部门认为乙部门该行使职责,乙部门却认为是甲部门的责任,因此很多监管人员对一些问题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避重就轻,对一些实质性的问题忽视不计反而深究无关痛痒的问题来显示自己的职责。政府监管部门很多工作人员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后期再寻找以前的记录资料时困难很大。

3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关于我国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管问题,责任是多方面的,不在哪一个人或者哪一个群体,甚至可以精确到售卖建筑材料的商贩。因此对于这一问题要求我们从多方面、全角度去探讨。

3.1从建造过程来提高监督力度

(1)施工单位需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材料无疑是建筑的基本,材料的质量出现问题,后期即便要求再严苛也无济于事。因此必须要从材料抓起。施工单位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建筑行业立足,荣誉和名声是根本,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细节的重要程度无需累述。施工单位应该选择诚信度极高的人员去购买材料,而且要将购买权分至几个人,而不是某一人。这样就会出现三足鼎立、彼此制衡的情况,减少了贪污的概率。对于建筑材料,购买后还要经过技术部门的检测,质量过关后才能投入使用。从购买和检验的角度出发,双面保证,提高材料的质量,从源头做起。(2)施工单位需要提高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城市里的一栋栋高楼大厦,都是由我建筑工人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因此专业人员的素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但是为了减少成本,获取更大的利益,很多施工单位都会起用收费较低的专业素养也不高的技术人员。这样从设计到实施都没有保证,建造出来的住宅工程自然差强人意。施工单位应该对于技术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选用优秀人才,增加自身竞争的砝码。(3)合理施工、有效安排进度。很多施工单位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施工前期认为时间预算充足,因此效率不高,后期发现时间不足,于是加班加点的施工,对于一些细节问题也就选择忽略,最终酿成惨剧。这个问题的出现还是因为施工时间安排不合理。施工单位应该在施工前就做好详细的施工计划,精确到每周、每天甚至每个人身上,每天的工作量必须按质按量完成,不能拖沓,也不能急功近利,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保证工程完美的进行。

3.2从不同群体出发来提高监督机制

(1)政府部门提高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宣传是一件润物细无声的小事,它的作用不能立竿见影却能深入人心且效果是伴随终身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安全施工的宣传,对于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施工教育,播放反面案例视频,让施工单位看到质量不高会导致什么样的悲剧。同时在社会上加大宣传,百姓们也会更加注重工程质量,也会加大监督。(2)政府部门加大对于“豆腐渣”工程施工单位的惩罚力度。目前由于惩罚力度较低,和偷工减料获得的利益相比甚至无足轻重,很多施工单位的负责人依然选择铤而走险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惩罚力度必须提高,让他们得不偿失,自然不会做傻事。(3)政府部门加大对于低质量工程的举报奖励。很多低质量的工程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很多百姓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群众的参与会让监督工作变得十分有效,也会节约政府的工作成本,因此为了极大调动群众的参与度,政府应该加大对于举报者的奖励,同时也要做到相关的保密工作,保护好举报者的隐私,让其没有后顾之忧。(4)施工单位应该加大对于工程的检查和补救。一项工程的完成是一个过程,其中检查和补救是很重要的环节,往往能够找到问题的症候,但很多急功近利的单位为了及早完成工程在检查和补救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最终导致问题的出现。这两个过程尤其需要得到重视,而且施工单位还应该引进专业的未参与建筑的技术人员来进行检查,只有不一样的人检查才能看到之前的问题。

作者:朱卓成 单位:苏州市相城区质量安全监督站

篇3

关键词:建筑管理;加强;工程质量监管;问题;解决措施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项目的不断建设,加强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显得格外重要。虽然我国某些建筑企业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2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工程质量监管问题

2.1建筑企业缺乏质量意识

安全意识作为施工企业的首要基础意识,但是某些施工企业十分追求经济利益,导致施工环节的安全意识没有被重视,管理人员未能及时排除现场施工的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出现率比较高,导致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受到损失,导致建筑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对于实际操作而言,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使技术人员具备质量意识,

2.2建筑企业未建立良好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建设中的质量问题会导致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多数情况下,施工问题常常存在于施工环节中。某些施工企业的决策人员根据传统的施工理念,建立了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决策人员未能建立创新理念,没有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导致工程质量监管机制已经落后,不能再适用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细化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因此,建筑施工的施工机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在具体的施工作业中,决策人员需要结合建筑企业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管机制,从而保障建筑企业监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从而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监管效率。

2.3质量检测环节不科学

对于建筑项目开始前,施工企业与合作商需要签订相关的合同协议。甲方与乙方必须根据国家的建筑质量标准制定合同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合同在实际施工质量过程中,能够使施工企业对其进行对比参照。一旦建筑项目出现质量问题后,施工企业将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当合同协议签订完成后,多数施工团队都会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特殊情况下,某些建筑项目存在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及规范按摩:不科学的建筑项目检测设备、存在较多的疏漏环节、管理人员在分配施工任务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分配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等,多个原因直接导致建筑项目后期出现问题。另外,建筑管理中存在的工程质量监管问题还包括:现场安全管理执行困难。建筑工程的管理环节十分繁杂,涵盖建设、监理、总包等环节,这些环节间联系很复杂,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很大,建筑企业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序执行。对于建筑招标与投标而言,某些建筑企业出现过分压价的问题。一旦建筑企业只重视施工进度时,安全生产环节的质量会不断降低,使现场出现技术人员的劳动力过剩情况,降低了工程项目的生产质量,并不断增加了建筑工程的难度,难以使工程项目合理进行[1]。

3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解决对策

3.1落实和材料质量管控环节

通常情况下,影响建筑项目工程质量的因素很多,本质问题属于施工材料问题。因此,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基本条件,与工程建筑的质量密切相关。对于现场管理而言,管理人员需要审核建筑材料治疗,为了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材质,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采购环节等,使建筑材料采购环节更加科学化。施工企业在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能够使采购人员的采购水平提升,在实际市场中能够鉴别质量,建筑企业还需对采购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建筑生产商的材料种类很多,因此,一旦缺乏管理环节,施工企业将会遭受经济损失。当技术人员发现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后,必须立即更换,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施工企业须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建材检测制度,使检测结果具有科学性等。当管理部门检查出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后,必须立即查看厂家的货源,做好记录并向上级部门反映,将该厂家名称录入黑名单中。在选择厂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考虑多方面,重视原材料的地区等,厂家的产品合格证能够有效反应产品质量,管理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审核。管路部门还必须落实好建筑材料的技术鉴定工作,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2]。

3.2提升质量管控体系质量体系

对于工程质量管控而言,建筑企业决策者必须落实好质量管控体系工作,管理部门还需对该体系进行不断完善,管理部门必须定期召开会议,对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分析探讨。通常情况下,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建筑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后,能够提升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保障质量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施工企业在实行良好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后期的建筑项目能够提高作业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管理部门还必须制定事故报告的总结分析报告,随后由技术人员对统计数据信息表进行管理。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明确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重点内容,从而有效提升技术水平与质量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在完善施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保障质量监控工作有序进行,使管理部门与技术部门能够协调工作,使生产管理项目标准具有合理性,该措施能够使建筑企业的部门能够明确各自责任。另外,建筑企业需要建立多项制度,例如:奖惩制度。该制度能够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现场作业效率,使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质量不断提升,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建筑企业岗位职责明确化

通常情况下,现场人员管理工作管理难度较大。因此,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任务分配,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便于管理部门的管理工作,管理部门必须对技术人员进行责任心培训工作,定期举行技术责任指导会议,保障各个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能够明确到位,一旦施工建筑项目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管理人员可以追究责任。由于建筑管理程序较为繁杂,管理部门在落实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采用互联网系统,对施工现场的人员、材料进行监测管理,从而提高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必须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能够相互配合,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由于质量管理责任制可以保证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使施工企业的多项环节落实到位,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将大幅度提高。建筑企业必须落实定期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建筑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在选择技术人员的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该考虑综合素质高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多方面考察,保障技术与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与工作经验。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人员属于建筑工程项目参与对象,直接关系到建筑项目的后期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落实好监管管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企业必须检查工作技术、管理人员的从业资格证书。另外,对一些特殊性质的岗位而言,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前落实好培训工作,使技术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优势,充分明确工程项目中的要点[3]。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提升建筑工管理的工作质量,建筑企业在作业过程中,必须提前制定建筑环节的管理工方案,在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建筑管理的项目效率,为建筑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景森.浅议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5(20):161+163.

[2]莫柱洪.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措施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5(8):160+162.

篇4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管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建筑业还处于粗放型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建筑管理中,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创新行政、技术、质量监管措施,完善工程质量监管的方法,真正的发挥出工程质量监管的实际效果,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工程质量监管的意义及内容

在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就是建设行政主管的部门以建设工程使用的质量以及环境质量为目的,使用相关的法律和工程建设标准来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是一种维护公众利益的执法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也不断地发展成熟,为我国的建筑业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是比较复杂繁琐的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每个细节都有涉及。所以,要做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在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的监管一般包括几点。将资料进行登记和汇总,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审核工程的图纸,控制工程材料、施工质量以及监督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验收等。其中,资料的登记和汇总在工程质量监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建筑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在工作中,要登记好施工单位的质量申报,汇总合同、地质勘测报告、施工图、审查报告等一些资料,在资料不全的情况下,要制止施工。

二、国内外工程质量监管现状

(一)国外工程质量监管

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建设单位进行质量监管时大多使用“设计者即是负责者、施工者即是负责者”的体制,大体上说,国外有两种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第一种是欧洲模式,这种模式下政府不直接的管理工程项目,是政府认可的质量监管部门来监管和治理工程项目,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有强制实行工程保险的制度。第二种是美国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直接监管工程项目。在参与项目质量监管中,主要有两类人,一种是政府的检查人员,一种是外部单位的人员,但是获得了政府的认可。

(二)国内工程质量监管

目前,国内的工程质量监管还没有系统的标准体系,工程项目的整体缺少有效的监管,对工程质量评估时缺乏系统的手段。在工程质量监管时管理部门的职权也不清晰,监管系统不完整,不同地区的监管质量不一样。与国外相比,工程质量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

三、工程质量监管现状

(一)业主过多干预

在监管工程质量时,很多业主会有过多的干预活动,由于业务的很多行为不符合规范,这会影响工程的建设工程,从而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由于业主的干预行为,很多时候会发生纠纷,这不利于工程的质量监管,甚至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在工程施工现场,监理部门是管理者,所以如果业主有任务问题,可以委托监理部门来沟通解决,从而完成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升工程的质量。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由于近些年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我国的建筑也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符合工程质量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步,这严重的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目前,我国现存的工程质量监管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落后,这阻碍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无法切实的保证工程的质量。

(三)政府监督体系需要完善

我国的工程质量监管有着多角度全方位的监管体系,但是在实际的工程质量监管中,工程的验收、核算、检验等一些过程还有一些微观的管理问题。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干预,导致政府既是监管者又是判定者,这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成果。工程质量监管是一项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工作,如果出现事故,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而政府对于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而言,缺少一些实用性比较高的监管制度。

四、工程质量监管现状的对应策略

(一)树立对工程质量监管的正确观念

要转变业主以及主管部门的错误观念,在工程建设中,不要直接指挥工程建设,要严格的关注建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要直接干涉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让施工企业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经营、自我管理。政府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升市场的竞争,从而提升企业在工程中自我监督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二)大力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要利用规范的法律手段来约束工程质量监管,结合现有的科技技术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效果。要严格的检查分析工程质量,针对不合格、违法等问题,要及时的严肃处理。要在工程的全程进行质量监管,要保证工程中所有细节的质量,从而提升整体工程的质量。要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出现问题可以追究到个人,提升工程质量监管水平,控制工程施工全程,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

(三)提升企业自我监管效果

企业要建立质量监管的自我监督体制,并且要开展社会调查,企业要有项目建设的合格资质,在项目施工时,自主的开展监管工作,及时发现在项目施工中问题,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解决,健全企业内部的工程质量监管体制,将质量管理联系企业员工,提升企业自主的质量管理效果。

(四)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在工程招标时,要严格的审查施工企业的所有资料,判断施工企业的资质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需要,要保证施工企业有能力建设工程,完善工程建设的许可制度。要革新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相关的法律体系,修正工程质量监管的标准,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效果和质量。

五、工程实践中的质量监管措施

以下是某工程在建设中质量监管措施。

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15000平米,地上面积13000平米,地下2000平米,50年的使用年限,2级抗震等级。在项目建设中,不断地强调提高质量,质量监管主要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方面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监管。

(一)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监管

在工程施工前进行质量监管主要是监管工程施工的准备工作,为施工的质量奠定基础。首先要整体了施工需要的所有文件,并且严格的审核,查看是否出现违规的行为,确保文件以及数据的有效性。然后,监管施工的招标工作,结合质量规范和市场监督,严格审核与评价参与投标单位,通过竞争选择出最合理的施工单位。最后,监管施工的合同,深刻分析合同中的内容,保证合同所有条款的有效性和法律性。

(二)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管

在项目建设中,工程质量监管的关键就是施工中的质量监管,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质量监管措施,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效果。首先,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有重点,要有效的监管基础和主体工程以及施工的环境,这样就可以提升整体工程质量的监管效果,并且简化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在监管工程中的重点时,要严格执行工程的规范标准,保证工程建设能够规范。工程施工期间就是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时期,提升工程质量监管,保证施工技术以及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贯彻执行工程的规范标准,保证所有的规范都能够有效的落实。其次,监管工程施工工艺。在建筑管理中,对工程工艺的监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要确保工艺技术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监管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时,保证硬件条件能够符合规范的标准,提升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最后,利用先进技术,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工程质量监管中,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一些先进的技术进行质量监管,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进行信息化、网络化,有效的提升监管工作的质量。

(三)工程施工后的质量监管

在工程施工以后,通过质量监管来保证工程的质量满足合同的要求,对不合格的工程环节不能投入使用,要重新整改。加强监管后期工程,防止后期工程破坏前期的主体工程,从而影响了工程质量监管的最终成果。

结语:

在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着工程的质量,贯穿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所以要加强研究和探索提升工程质量监管的工作的措施,提升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连祥.浅谈建筑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J].硅谷.2010(05)

[2]高大宏.浅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0)

篇5

1.1 工程建设质量分工负责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3哩、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创胸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1.2 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

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1.3 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要按水利部‘冰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工程,由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2 基层水利常见的问题

2.1 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

2.2 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

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2.3 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倒艮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削,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2.4 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

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3 科学管理确保质量

鉴于基层水利部门的现状,短期内在县(区)内成立具有法人资格的水利设计、水利监理单位也有难度,但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大势所趋,不能含糊,小型水利工程也要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程质量监控工作。

3.1 开发人力资源,培养行家里手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县(区)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3.2 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质量管理决不能因小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并不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县(区)级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的审核、会签、批准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倔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3.3 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诙睁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

篇6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前言: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了井喷的现象,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是重要的步骤,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保障建筑企业的经济利润以及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对于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必须要引起管理人员的足够重视。

1 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1.1建筑施工人员建筑工程质量意识不强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少施工管理者过于重视眼前利益,对于长远利益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很多施工人员工程质量意识不强,在施工过程中态度不够端正,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进行施工,造成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不高,安全事故以及安全隐患频现,不但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目的,而且对于周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工程项目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当前,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企业仍然是传统的管理机制为主,而且管理人员不但综合素质不高而且人员缺乏。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漏洞百出,极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

1.3现场施工人员整体技术水平不高

不少建筑企业将精力主要投入到如何加快建筑工程施工速度,而忽略了对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培养,没有健全的培训、体系,由于不少现场施工人员原本专业技术水平就不高,造成在实际施工操作中,频频出现违章操作现象,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出现各种质量问题。

1.4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

在利益的趋势下,不少建筑商机以次充好,将质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充当优质建筑材料卖给施工企业,施工企业缺乏必要的检验检测机制,造成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流入到建筑施工场地,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最终出现安全事故。

1.5设计图纸不合理

通常在设计图纸之前,设计者要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深入、细致的了解,尤其是对于细节部分、重要部分要清晰明了的设计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图纸符合建筑工程现状。如果没有做到这点,则极易产生工程质量问题。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要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力度,全面分析建筑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减少和控制质量问题的出现,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于社会效益的提高。

2 建筑管理及工程的质量监督问题

建筑管理及工程的质量监督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就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角度来说,不少政府监理部门中的监理人员将精力都集中在建筑攻城项目的效能性以及建筑整体质量上,而忽略了对隐蔽工程。隐蔽环节的施工监理,以至于留下建筑工程质量隐患,极易出现质量问题。2)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监理意识,不少监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以至于在监管中监管意识不强,导致出现错误执法的行为。3)不少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违法了相关的施工条例规定,比如:缺乏正规的审批流程;建筑企业为节约建筑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无资质的施工队伍;图纸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对于建筑工程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4)建筑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目前,在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方面我国尚存在着相关空白,导致建筑市场缺乏有效的自身监管,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施工队伍参差不齐,施工人员专业性施工技术地下、整体素质不高且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施工标准以及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建筑各个环节无法实现有效的良性连接。5)由于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入施工场地,最终用于建筑工程当中。此外,不少施工建设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以次充好,偷工减料造成建筑单位质量安全隐患问题。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降低建设成本,违法相关施工规定,私自加快工期,造成建筑工程质量无法有效保证,造成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隐患。6)建筑工程验收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以至于验收过程并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甚至不少施工单位忽视工程监督体质,私自验收。

3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途径

3.1建立健全建筑企业监督管理体制

健全的企业监督管理体制要在工程各个方面做到监督工作的透明性。首先,要让建筑企业对于建筑监督工作的范围有明确的认识,并普及宣传到下属承包机构,使之对于建筑监理监察工作有着系统的了解,确保在施工中不但能够严格控制质量,而且对于监理人员的质量监督进行积极配合。同时,建筑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建立体制,监督执行人员要选择专业技术能力过硬且心理素质良好的人员担任,确保能够在监察过程中公平、公正,充分发挥监理体制的作用,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企业监督管理体制就是要建设单位能够严格按照质量规定标准施工,且在施工中注意进行自我检测,确保施工的安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2改善监督方法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改善监督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将建筑工程的职责责任从建筑单位领导开始,进行责任的层层分解,确保能够在施工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便立刻上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明确问题责任人,以此实现各环节的相互监督相互制衡。2)建立建筑工程质量预警、监督服务模式,建筑工程预警监督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各方面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杜绝和消除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建筑质量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建筑工程监督服务是指,监理人员对建筑工程施工遇到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来指导和帮助施工单位,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能够顺利解决。

3.3加强政府部门对监理工作的保障力度

政府部门的监理执行力度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监理工作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建筑功能方面以及结构方面的科学优化。法律规范是政府监理的重要依据,监督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政府监督的权威进行有效的监管。1)在选择监理人员时,要注重选择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过硬的人员,确保其不但有着高水准的专业水平而且还有良好的责任心。2)要对原有检测设备以及监理有段进行完善、改进,想要实现建筑工程各个部门协调统筹的监管,就要多元化考虑到质量监理的全面性需求。所以,想要顺利完成建筑工程的监理目的,处理要充分发挥监理只能之外,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良好协作,才能统筹保障工程监理的效能稳步发挥。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需要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与的建筑工程周期、施工、安全以及效果等各方面的关系。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只有针对当前建筑管理及工程的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改革,实施科学的规范管理监督,才能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工程质量监督水平。

参考文献:

[1]韩金玲.试析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J].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下(企业管理)2014(04).21-22

[2]王金红.浅议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J].科技风.2012(08).102-103

篇7

【关键词】油气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

1.油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的分析

就具体的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案例而言,质量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建设施工现场组织混乱。施工现场未能有序摆放、安置建筑材料和设备器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破坏和损失,影响基本的施工进程和安全系数。例如:地面裂缝造成积水,影响到墙体、地面的稳固支撑性能;混凝土搅拌不均匀造成了墙体地面开裂等;第一方面,建设施工管理环节脱节,人员组织混乱、各环节缺少工作联系、人员未经安全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就上岗等等。表现在管线组对接焊口不整洁、螺孔间距不统一、除锈等级、搭接宽度以及层数的数据指数与相关的质量要求不符;第三方面,施工现场设备部分,常见质量包括势垫铁组间距过长;垫铁和设备点焊;地脚螺栓与孔壁距离太近,未及时清理表面;斜垫铁使用不对称;安装设备后接口未进行有利保护;地脚螺栓外露部分未涂防锈油;设备之间连接未考虑温度的因素;塔内设备地脚螺栓未加备帽或者未进行材质复验等诸多因素。

2.油田地面建设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是一项涉及专业多、项目个性要求复杂、专业性强的综合性工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单位相关责任人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意识,从客观上促使施工单位由于赶工期、抢进度而忽视工程的长期效益,过分侧重短期效益,从而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二是设计不切合现场需要。设计人员未深入现场充分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在设计前与建设单位沟通不够,使得图纸出现较多变更,且在采用新产品或者新工艺时,技术评价做的不够全面不够科学;三是监理的素质无法与施工要求相对应。监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有待提高,实践经验相对比较少,现场检查的能力比较差,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或者无法找出问题发生的原因及制定出解决方案;四是施工单位自身的问题,其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应的自控制系统状态不佳,未彻落实三检制及责任制;五是油田建设施工的多年积习,粗放型施工,对上道工序或者成品保护不利,导致出现问题,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良莠不齐,施工不规范。

3.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

3.1 质量管理的目标及方法

实行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要建立油田建设项目监理部的组织架构,监理人员必须持有专业从业资格的资质,明确其职责,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要职责内容包括:项目监理部职责、总监理工程师职责以及专业监理工程师职责等等。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以顾客满意为最终目标,保证顾客的需求、期望得到满足,并将其转化为公司的监理服务要求。项目监理部成员要牢记质量方针的内容,从观念上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有两种,即PDCA循环法与三阶段控制法。其中PDCA循环法是指从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置(ACTION)等4个方面进行质量循环控制;而三阶段控制法则是由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等3个控制阶段构成的质量控制系统。通过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手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工程质量。

3.2 提高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质量的具体措施

3.2.1 从观念上提高认识

工程各级领导要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向参建单位宣贯科学处理质量、工期以及工程投资三者的辩证关系,对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行为做出进一步规范,严格控制建设程序,使得工程建设的长期效益得到进一步保证。

3.2.2 相关人员要提高业务素质

首先,设计人员承担的是勘察与设计的任务,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主动参与到现场实践中,取得相关的资质证书;此外,油田还可以与一些资质较高、规模较大、专业性强的设计院或者研究所等建立良好的培训交流学习关系,为设计人员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提高其综合素质。而工程监理人员要做好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则要做好下面的工作:首先,监理人员必须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其次,要改变监理人员只负责质量控制的观念,全方位参与到工程建设活动中来;最后,监理人员要提升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3.2.3 施工过程中落实“三检”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切实执行“三检”制度。

操作者的自检工作,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殊工种要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证书,因为操作者自身业务水平会对工作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特殊工种的操作人员要对其工艺流程、质量标准非常熟悉,并采取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才能进一步保证工程的质量;二是做好员工培训,将施工规范及标准落实到个人,使得每位操作者的技术素质均有所提高,使得自检落到实处三是制定岗位作业指导书,其主要内容包括风险识别、操作规程、质量标准以及应急对策等,在施工前操作者认真学习作业指导书,可以有效的防止违章操作,从而将质量隐患降至最低。

互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编写施工技术措施,由施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批后送报监理单位;第二,要制定相应的质量监督检查计划,结合工程的特点、工期等,列出关键工序、重要部位以及隐蔽工程的质监点,制定合理的质量监督检查计划;第三,保证专业质检人员持证上岗;第四,文件资料准备充分,相关的标准、规范以及工程记录表格等要一应俱全,将实际的工程进度、现场测量的数据以及相关的隐蔽工程等信息均做出全面的记录,并在该过程中做出质量评定,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时效性以及可追溯性。

而“专检”则要做好工程招标的监督与检查以及施工过程中的专项检查,具体而言包括:重要的材料与设备、隐蔽工程质量、关键工序以及分项、分部的检查与验收,关键部位还要做相应的抽检与复测,材料则实行见证取样,并根据规定进行封存与送检。

3.2.4 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

改变油田工程建设粗放型的工作作风,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在项目质量形成各阶段,建设工程相关环节、相关部门、程序、岗位及个人的责任均做到全面落实,做到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操作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最终形成一个科学、严密的质量责任管理系统。

3.2.5 其它注意事项

在实际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将工程质量管理全面落实,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还要注意以下两个特殊方面的管理工作:第一,设计变更的质量控制,因为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体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与系统性,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这部分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普通设计变更,通常普通的设计变更由项目进行审批即可,而重大设计变更则需提出申报,待回复后再进行组织实施。第二,物资的质量控制,工程物资料的质量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项目部要成立物资验收小组,利用七方联合验收的方法做好材料的入场工作,七方包括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采购方、项目部、客户以及材料供应商,必要时要做取样复检。

参考文献

[1]孙英举.油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管理[J].黑龙江科技,2009(3).

[2]赵政章,等.油田地面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分析

引言

任何一项工程均涉及到各类信息与资料,可以说,工程资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内容,建筑工程资料直接体现了建筑的过程,能够从全局和分部对建筑描述与反映,良好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体现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层次和水平,更能够从资料中反映一个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各项政策力度。建筑工程资料对建筑来讲至关重要,没有信息与资料则建筑工程就无法实现后序维护与管理,造成管理空白,出现许多管理漏洞与问题,在实际信息资料管理过程中,受影响的因素较多,造成工程资料不全面或者丢失,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埋下许多管理隐患,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提高信息分析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实现信息资料的全面控制,确保信息资料健全与完善,保证满足维护与管理要求。

1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

1.1技术资料不完整和缺项问题

当前,在建筑施工企业对建筑信息资料认识不够,造成一些资料不完整或者缺项,这个问题是当前所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则越发突出出来。按照标准测算,一项工程对资料的归档率要达到80%左右才算是合格标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企业信息资料不健全,配套的锅炉房、地下管线、园林绿化等资料更是没有记录,严重影响了建筑后期的管理与维护。

1.2程资料填写不规范不完整问题

工程资料包涵的项目较多,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但是一些企业却没有重视这些资料的填写,导致资料不规范、不完整。主要表现在:一是工序质量评定表中出现的各项检查项目不完整,对建筑外观、实测项目及允许偏差、质量等级、工程数量等填写不规范,往往会出现漏填的问题。二是施工表格填写中会签栏中没有签名,或者有一些空白点,各级审查意见填写也缺少,没有按照规范进行填写,出现许多空白。三是工程名称漏填的现象较多,造成责任主体不明晰,出现问题无法问责或者出现推诿。

1.3竣工图不规范

作为一个建筑,从工程开工、设计、指标、施工,一直到最后的竣工,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出现变更的问题,这些变更与设计图不符,有的出入较大,如果没有详细的标志,将会对今后使用造成管理上的不明,在建筑过程中变更主要是建筑结构、水电设备、供暖设施等方面,对变更没有记载,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还有一些建筑项目竣工后和原来设计图比较,发现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保存好准确的竣工图至关重要。在资料保存过程中,往往一些企业不重视,实际编制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过程中,竣工图保存不合理,不全面,有的为了省事,就直接在施工图上加盖“竣工图章”。

1.4资料利用率不高

由于对建筑资料的保管越来越多,一些资料还是纸质材料,没有录入计算机设备,虽然各城建档案馆工程技术资料非常多,但整体却没有利用起来,往往内部人知道一些,更多的人是不了解资料情况的,还有一些人,为了省事,不愿意去查询,相关资料根本就得不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造成了档案资源极大的浪费。

2建筑工程资料内容

2.1综合性文件资料

建筑工程的材料品类较多,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文件材料主要是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管理性材料,能够直接反映建筑过程与情况,对全面了解建筑有着重要的参考。主要包括上级对建筑批准建设的相关文件、任务计划书、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的调研资料,征地拆迁安置文件、项目设计的方案规划、各级消防环保卫生部门批复、有关工程的合同协议书,工程竣工验收及质量文件,还有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工程照片、录像等,这些资料关系到建筑项目的完整性,更关系到其合法性,对今后检查监督有一定的参考。

2.2土建工程及水电设备安装文件资料

土建是建筑的主体工程,资料的健全与否关系到后期安全使用,信息资料主要包括开竣工报告、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记录等等,直接涉及到技术问题,同时,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组织设计、监理规划、监理细则、监理月报及工程例会纪要等原始材料也需要进行保存,一些原材料试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关系到建筑物使用后的维护,只有全面保证资料的全面,才能对建筑物整体进行描述,保证建筑物寿命,做到科学合理维护。

2.3竣工图等

竣工图对建筑后期非常重要,没有竣工图则不清楚地面地下工程变更情况,只有设计图是不够的,竣工图资料主要包括总平面图、管线图、工程竣工图、装饰图、结构工图、给排水图、强弱图、通风空调图及其他特殊专业竣工图。在保存过程中,需要对所有的图纸进行完整保留,避免出现不完整的问题,以免造成后期隐患。

3加强工程资料管理措施

3.1对建筑工程资料的管理

要全面做好管理,确保资料管理人员责任心,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保证资料整理全面完整,要把资料制作及收集整理工作项全部纳入到质量检查考核范围。具体实施的时候需要把物质激励及目标激励相结合,做到有效有用,物质激励是基础,目标激励是根本。可以对工程资料管理方面的工作进行制度约束,形成奖励基金,根据资料保存的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奖励,结合工程实际建立资料管理目标奖,同时还需要把各项管理目标逐层分解,落定到基层一线,保证班组配合,形成一个工作有机体,保证资料保存完整性,使工作形成科学的流程,简化工作程序,确保资料收集不出现漏洞。

3.2工程资料的系统化管理

工程资料和档案文件数量大、种类多、涉及广,要想全部保存是做不到的,只有充分了解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要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政策,根据工程资料编制和档案管理工作新要求、新标准,高层次做好资料管理工作。工作中需要利用计算机,对资料档案进行有效的编制、管理、统计、编目、检索和归档,使资料管理实现自动化、可视化、标准化,不断推进资料档案管理技术创新,提升管理能力。要不断利用远程办公系统,实现项目管理、文档管理集成化模式,保证办公、管理和资源一体化建设与发展。

3.3确保技术资料真实性

技术资料的真实性非常关键,相关工程检测单位一定要对试验全面进行负责,对各流程做好监管,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试验报告,坚决不出具试验证明。另外相关监理、质量监督等部门也需要对质量负责,对安全负责,确保技术资料真实有效。各级管理单位要严格查办做假资料、出具假试验报告等问题,通过上限处罚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

4结束语

建筑业快速发展产生大量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文书资料,只有全面重视资料管理、规范流程环节,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资料真实有效,对工程后期使用安全提供参考,最后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敬疆,罗静.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的整理[J].科技创业家,2012(08).

篇9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逐渐加大,建筑施工能力的发展也越来越快,因而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任何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对于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尤其是大型的工程施工项目,更是对管理工作非常依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关系着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效益,必须引起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视。本文对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力的措施进行了一些分析,希望对相关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有所帮助。

1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对于施工工作和施工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意义表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设备、工具和技术,进行工程施工管理,可以对这些设备、工具和技术更好地进行管理,将其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工程建设服务而不至于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建筑工程施工需要经过很多施工流程,而这些流程的施工人员是不同的,用到的工具、技术、设备也是不同的,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可以对施工流程进行很好的统筹和协调,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流畅进行;当前各种新兴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进行工程现场,进行工程施工管理可以更好地将这些先进的新兴的技术和设备运用起来,充分发挥其作用,将这些新技术新设备融入施工工作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

2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不足

2.1不能对施工进度进行足够的把握

现阶段,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于施工进度的把握能力不足,不能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把握施工进度,导致工期延误或为了赶工期违规操作的情况。造成施工进度把握能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足,缺乏对于施工全局的把控能力,不能将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结合起来达到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把握的目的;先进的施工技术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先进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工期的加长;监管部门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工期延长。

2.2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施工管理制度是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管理的保障。当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或者不能得到落实,导致施工管理制度对于施工的引导和管控作用发挥不出来,造成一系列施工问题的发生,包括施工质量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工期的延误等。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主要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认识到施工管理制度对于施工的重要性,导致施工管理制度仅仅是流于形式,缺乏真正的约束力。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当前我国建筑企业在施工管理中面临的较大问题。

2.3施工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足

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效果好摹O纸锥挝夜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存在态度不断、缺乏责任心、管理能力不足等情况,很多施工管理人员的工作目的就是“混口饭吃”,而没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施工的重要影响。这种情况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施工管理工作作用的体现,对建筑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利。

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企业,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和工程施工要求,建立和完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工作,通过施工管理体系的作用,提升施工的效益。施工管理体系包含了施工人员的安排、管理制度的确定、奖惩机制的确定等,在施工管理体系的规定下,对工程施工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管、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合理的把控,对工程施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对工程施工的不足进行及时的改进,可以充分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质量,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效益。完善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不应该是一句空话或者一句口号,应当由建筑企业高层领导负责,科学、有序的开展起来,发挥其对于工程施工和建筑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3.2增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的能力素质,对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造成直接影响,在当前我国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的情况下,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已经势在必行。增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应当充分做到培训、考核两项工作。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主要是针对施工过程中技术能力不足或者施工态度不良的施工人员,培训的内容应该致力于提升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在培训之后,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适当的考核,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继续回到施工岗位中工作,不合格的继续进行培训,多次不合格应当淘汰。对于施工人员,应当定期组织能力考核和业绩考核,考察其施工专业能力是否符合建筑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标准,通过考核来对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进行有效的控制,考核也可以给与施工人员一定的压力,促使其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

3.3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的前提,是保证工程的足够的质量和安全性,保证工程按照工期规定按时完成。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应当讲求科学性,遵循施工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的成本控制应当做到:首先,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的工程成本管理小组,由其对工程成本进行科学计算和管理;其次,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增加施工的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耗费和开支,从而降低成本;最后,对施工流程和施工技术设备进行充分的协调,避免施工资源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对于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科学控制,需要建筑企业重视,也需要建筑企业具备这方面的人才和方法。对于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科学控制,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益,增加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增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4总结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的效益,更关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命安全,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重视起来,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益,所以发展施工管理能力,是当前建筑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从实际出发,从自身的发展出发,发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充分调动企业内的施工管理资源,对自身在施工管理方面的不足进行改进,运用科学的措施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施工管理能力,进而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动力,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整体发展提升增加助力。

参考文献

[1] 许旭东.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5,03:199-200.

[2] 何元热.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5,20:143-145.

[3] 沈海球.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着力点[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6,04:367.

[4] 许砚秋.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分析[J].门窗,2014,03:305.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其内涵就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成本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在具体的工程项目管理中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l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1.1成本控制

1.1 .1控制材料费 材料费占建筑工程的造价比例一般在70%左右,严格控制材料费用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其成本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1.2降低采购成本 为了管理好材料采购,施工企业可以专门成立了“物流中心”,对施工中所用的材料进行集中采购。每个项目部的材料员属于“物流中心”安排。对于大宗材料,如钢筋、钢材、水泥、模板等材料等实行招投标形式进行采购,努力做到货比三家,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采购材料成本,也就能做到降低施工成本。

1.1.3减少消耗成本 项目部对于材料的消耗也必须进行严格管理,每个班组实行限额用料,在合同中明确其所使用到的材料合理的损耗是多少,一般这个损耗是定额损耗的70%,超过部分要施工班组自己承担,结算时候在工程款扣除。施工班组领料时候需要施工员签字,同时施工员同预算员、材料部门密切配合,准确计算施工班组的材料用量,及时提醒班组注意节约。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少消耗成本,从而降低了施工成本。

1.1.4加强对收料员的管理 一般项目部只配备1名收料员,为了加强对收料员的管理,每个项目部配备收料员2名,并且每个月材料员调换一次,同时其他管理人员注意监督材料员。这样就能做到最大努力使管理更细化、更严密,从而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

1.1.5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控制施工进度 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控制施工进度,使质量与施工成本能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才是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对工程项目来说,质量、工期和效益这三者是矛盾的统一体。质量是前提,是施工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决定因素,但工期和效益也不可忽视。如果施工企业只为了刻意追求质量,不顾及工期和效益,施工企业也必定会因增加施工成本,造成缺少资金对项目进行追加,最终导致施工企业破产。因此在制定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时,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做出预测与计划,做出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经济分析,为以后的成本控制做好前提保障。

1.1.6提高人员素质 企业发展的瓶颈是人才,由于现行体制的制约,企业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职工的素质提高到能满足市场规律的程度。对于工民建项目,人员流动较大,施工人员都有一种临时观念,组织结构不稳定,所以干活敷衍了事,导致工作质量低下、施工成本较高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上现场人员流动频繁,工作不连续,责任心也难以到位,成本控制工作更加困难。因此必须提高人员素质,具有施工管理和组织经验的人员提升其成本管理能力和文化水平及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将具有理论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增加其现场施工经验,使其成为具有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及成本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

1.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要素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等三个方面着手控制,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2.1人的控制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素质,操作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生理缺陷,粗心大意,违纪违章等。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的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当树中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

总之,在使用人的问题上,应从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全面控制。

1.2.2材料的控制

材料的控制是全过程的控制,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和使用等过程进行控制。材料控制的目的是使在施工项目上所使用的材料尽可能经济合理,并减少损耗。材料的采购应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采购最经济合理的材料,也就是说采购的材料不是昂贵的好或便宜的好,也不是质高的好或质次的好,而应以满足合同条件且低价为宜。材料的采购应坚持“货比三家”的买卖原则。

1.2.3机械使用的控制

机械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施工质量比人工施工大大提高且有保证,在工程上应大量采用机械化施工,这样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施工机械是一次性投资,使用期较长,属于较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施工机械管理的关键是在开工前对机械是购买、租赁或者继续使用原有机械进行评估。评估主要是经济指标,在评估时应充分核算各个方案在工程存续期所消耗的经济资源,从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施工机械管理的另一个关键是保养。良好的保养是保证机械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同时还可以有效延长机械的使用期。制定保养计划时,应根据每部机械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养护方案,并规定专人负责。

1.2.4环境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通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湿度、大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如混凝土工程、土方工程、水下工程及高空作业等,应拟定季节性保证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以免工程质量受到冻害、干裂、冲刷等的危害。同时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施工程序井井有条,为确保质量、安全创造良好条件。

2施工项目的验收

施工项目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开始工程结算。因此验收工作应在施工工作结束后尽快完成。有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验收过程相当缓慢,其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资料不齐全,到施工工作结束后才开始后补资料。对工程资料的整理,尤其是现场施工工序资料(含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管理技术类资料、质保资料。必须要在平时的施工过程中进行整理归档,并随时接受工程监管单位的检查,也就是说,施工验收工作应从工程项目开工就开始着手进行。另外。尤其关键的是施工单位应与施工各建设主体单位、兄弟单位以及工程监督主管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最终将是通过验收,才能交付使用。施工单位作为一个建设工程核心单位.处理好这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关系,离不开沟通.这样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施工和验收。

3建设工程项目的保修

施工验收结束后,施工单位并不是就此结束对建设项目的管理工作,还应按要求继续履行工程的保修义务,负责保修期内的工程维修工作。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保修范围.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二.对保修范围外的项目,对于紧急抢修事故,应立即组织抢修,抢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第三,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施工方应组织相关建设单位进行现场会诊,提出保修方案后再实施保修工作,保修完成后组织建设方验收。看来,工程项目后期的管理工作丝毫没有因为工程的完工而懈怠.一个企业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善始善终,千万不能虎头蛇尾,这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社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