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行政执法能力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3: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升行政执法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升行政执法能力

篇1

一、执政理念――体现以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观为出发点,以“工商行政管理法治建设、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商行政管理人才建设”为基本框架的执政思路

执政理念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取向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全局意识,决定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政思路和工作方向,是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基础。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怎样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下,正确选择和确定自身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主导方向,是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能否贯彻上级精神。体现工作实际的首要标准。当前,科学发展观是全社会各项工作的主导思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科学地判断工商行政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放在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上。

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观的基础上,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上级工作要求统筹谋划长远发展目标和总体工作思路,体现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把握的中心和重点,确实能够切实指导工作实践的执政思路。一是从社会发展的大局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三个第一”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首要标准,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思路也应该围绕“三个第一”的理论分析做出选择,体现“发展、科技和人才”这三个重点。二是从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看。树立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观,主要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把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灵魂;要深化改革,健全机制,激发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动力;要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打牢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以人为本,从严治队,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这四方面的工作,让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大有作为的是“依法行政、市场监管和从严治队”三个方面。三是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实践看。我们面临的重点和大量工作就是要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水平,增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执法刚性和力度:依托计算机等信息现代化手段,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执法规范、作风优良”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综合以上的分析判断,笔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依法行政的进程上,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上,人才资源主要是培养适应工商行政管理发展需要的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所以,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法治、信息化和人才建设,以这三项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二、执政方式――建立以依法行政为目标。以科技加管理为手段的工作能力为主体的依法行政能力

依法行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按照这一精神和“三项建设”的理论分析,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政方式的本质体现,是进一步加强以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进行工商行政管理管理的过程,是通过科技加管理的手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工作。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法治观念。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根本大法。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法治化,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既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工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灵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二是规范执法。对行政相对人,执行法律要公平公正,要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的程序要求,严格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不随意简化、省略。对工商行政管理干部,要按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进行严格要求。要按照行政执法透明化的要求,大力建设“阳光工商”,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我们要牢固树立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学习管理,研究管理,着力从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全面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员制度,按照“定岗定责、全程监控、精细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员在经济户口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的作用,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要把市场监管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管理的首要任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市场监管职责,完善重点市场监管分级监控网络,拓展行政执法信息来源渠道,定期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信息的综合分析。要建立市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和市场监管分析的数学模型,按照地区、行业、企业等对所辖监管对象进行分析监控,侧重对影响本地区主要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相关指标及其增减变化进行分析,主动为行政执法评估提供信息反馈。四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手段。要逐步发挥科技手段在依法行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科技手段分析、制约行政相对人,通过信息科技手段监督、约束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要运用好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信息综合系统,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做好系统初始化的各项工作,严格按规则操作,通过软件的规范设计带动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规范工作,完善执法程序,减少执法弹性和自由裁量权。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全员信息化知识培训,提高应用技能,注重信息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技术提高培训和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

三、执政基础――夯实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线,以发挥队伍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标准的内在基础

执政基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根本所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基础和条件。我们有一支积极进取、廉洁奉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蓬勃向上的基础。所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就是加强我们的执政基础建设,是提高我们执政能力的根本。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使各级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的理论思维、科学决策和组织协调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二是加强人才建设。要创建学习型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创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奋发有为、能打硬仗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培养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要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和“两个务必”的教育活动,督促和帮助广大干部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增强干部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做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模范。积极探索建立内、外结合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大对、执法犯法等行政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重点查处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的行为。

四、执政使命――增强以树立工商行政管理经济发展观为方向,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服务经济为特征的外在本领

执政使命,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对象,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开展、实施的指向物和作用物,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存在和产生的源泉,也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终目标。工商行政管理来源于经济,经济决定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政使命无疑是与工商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以及经济的具体附着物――行政相对人。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政使命,是要发挥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经济的水平。一是进一步树立工商行政管理经济发展观。经济决定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全面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努力实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要自觉地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放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为己任,使工商行政管理、服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工商管理部门要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政策、信息资源,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要严格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按照吴仪副总理“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不断提高六个方面能力”的指示精神,坚决贯彻“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的原则,不断推动工商行政管理执政能力上台阶、上水平。二是用足用好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工商行政管理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将“三农”、下岗职工再就业、吸引外资等各项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要切实抓好“三农”、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的落实,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地促进地方经济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通过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的使用,体现国家的经济导向和产业政策,体现工商行政管理的调控监管能力,使更多的人得到实惠,进而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搞好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要达到服务设施人性化、服务制度规范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内容全面化的标准,制订更加完善的制度。实施更加优质的服务。要牢固树立以服务对象为本的观念,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管理,积极推广网上登记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减少服务对象时间。降低服务对象费用。减轻服务对象的负担。要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质量监控和考核考评机制,推行细微化服务,将服务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增强干部优化服务的责任感,把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实现双方利益的有机统一。要将行政执法、服务等工作自觉地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加大公开力度,增加与群众的交流渠道,尊重广大行政相对人和服务的合理建议。要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多、沟通广、业务强的优势,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扶持力度。

篇2

一、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新常态下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科技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目标,以依法治县和法治建设为着力点,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建立健全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提升各股室、单位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水平,真正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进一步优化全县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活动内容

(一)以贯彻实施《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为抓手,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认真组织开展《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学习宣传活动,健全行政执法监督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监督配套制度,创新行政执法监督方式和方法,强化考核惩处机制。一是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公告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档案。二是要严格执行规范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制度,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裁量幅度的行政执法条款进行梳理,并根据实际,对行政执法裁量权予以细化、量化,制定行政执法裁量基准,并向社会公布。三是要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和备案制度,对作出的重大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决定进行法制审核,并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按照法定期限向县法制局备案。四是要定期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或者不适当行政执法行为。五是要按照县委提出的“推进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建设,完善制度体系,实现行政执法机关全覆盖”的要求,完善“六大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标准化建设,科学界定执法岗位职责,合理确定执法人员的执法责任。六是要依法推进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定期组织开展对行政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权和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进行评议考核,评议考核结果应当作为奖励、惩处以及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七是要研究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进网上办案、网上监督、网上服务,实现行政权力运行规范化、信息化、公开化。八是要探索实行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和登记制度,编制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报县法制局备案。九是要建立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对实施满一年的法律、法规、规章,向县政府书面报告实施情况。

(二)以贯彻实施《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为重点,着力提升重大行政决策水平。按照《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要求,健全和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一是要严格履行职责,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二是要结合实际,健全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各项配套制度,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三是要建立行政执法部门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通过合法性审查,在对重大行政决策内容是否违法予以认定的同时,从程序上进一步规范决策行为,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减少决策失误。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

(三)以合法性审查为切入点,着力提升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水平。按照《县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起草、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程序。一是要提升合法性审查能力。法制室对规范性文件要严格审查把关,将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法治精神、是否违法增设行政权力和公民义务、是否违反上位法等作为审查的重点。二是要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有效期制度。根据《省行政程序规定》和省政府法制办《关于落实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公布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2015年12月31日前,完成《省行政程序规定》出台前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三是要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加大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管理和监督力度,未经“三统一”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四是要落实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审查率、纠错率力争达到100%。五是要完善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平台,逐步实现规范性文件网上报备。

(四)以化解矛盾纠纷为重点,着力提升行政复议规范化水平。一是要进一步畅通行政复议案件受理渠道,降低行政复议立案门槛。设立专门接待场所,向社会公开受理行政复议案件的范围、条件、程序等事项。二是要规范案件审理规则,细化工作流程。规范行政复议审理程序,把好案件审理的事实关、法律关,切实做到案件事实清楚,法律适用准确。提高案件审理质量,运用协调调解等多种方式,促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三是要加大公开审理力度,以公开促公正。四是要坚持从严标准,加大行政复议案件纠错力度,提高行政复议工作公信力。五是要切实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规范行政复议文书。要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最大限度地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化解在行政程序中。六是要认真做好行政应诉工作。要加强学习和研究制定贯彻《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意见,提高行政应诉能力,健全完善行政诉讼案件协调机制。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5年3月)。根据县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意见》和全县“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动员会议印发的《“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实施意见》,制定具体活动方案,确定具体年度工作目标,3月底前报县政府法制局备案。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5年4—11月)。按照制定的活动方案和工作目标,广泛开展各项活动,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活动期间,及时将活动情况报县政府法制局。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2月)。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于12月中旬报县政府法制局。

四、具体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省、市、县政府有关要求的重要举措,又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完成“法治建设提升年”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提升我局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将产生直接影响。各股室、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务实的作风、积极的态度、有力的措施参与活动、推进活动,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篇3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到科室各项工作中。各科室按照《县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列出年度工作重点和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职责。要按照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与各行政执法科室签订《2015年度依法行政责任书》的要求,做好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

(二)完善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开展依法行政学习活动。按各科室要把学法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做到学法、内容、时间、人员、效果“五落实”。提高自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的能力。

(三)积极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今年县政府确定今年为“法治建设提升年”,经局党委同意,确定在全局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制定印发《县城乡建设局关于开展“法治建设提升年”活动的实施意见》。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升局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

(四)做好《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的贯彻落实,健全和完善局机关行政执法监督体制。加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继续将法制考试贯穿全年,并训及学习成绩与年终执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情况评议考核挂钩。提高局行政依法人员执业意识,促进建筑市场诚信经营;通过每周一例会学法制度,开展全局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轮训,提高局执法人员法制意识和依法执法水平;加强全局行政执法队伍建设。2015年是“六五”普法收官之年,是《县依法行政第五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各执法科室认真做好本科室“六五”及《县依法行政第五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普法总结。

二、以贯彻实施《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为抓手,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切实加强建设领域的制度实施。认真落实《省行政程序规定》、《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五个”法定程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局工作制度,做好规范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重大涉法事务的工作,发挥其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认真贯彻落实《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建立完善我局重大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增加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的责任感,确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和评估机制。把观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作为执法科室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搞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网上公开、备案管理工作。

(三)各执法科室应结合行业管理实际,根据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时修订与工作实际不相适应的政策文件,保持政策执行的上下统一性。

三、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

(一)根据上级部门统一部署和要求,对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适时进行修订完善,并加快推进行政处罚网上办理工作。

(二)开展系统内行政执法案卷抽查,重点对局行政处罚案件处理的程序、证据、事实、法律适用进行自查,推进我局规范执法、公正文明执法建设工作。

(三)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动法治机关和服务型机关建设。继续梳理审批事项,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设立的审批事项,能取消的坚决取消;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对审批要件和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制定和公布权力运行流程图,推行网上办理;要坚决取消没有依据和不必要的材料,优化流程环节,压缩审批时限。

(四)做好行政复议工作。根据新的行政诉讼法精神,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篇4

一、基本情况

根据工作安排,区司法局于6月初转发了《省司法厅关于做好2020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对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整个评查工作分为安排部署、部门自查、互查互评和整改规范四个阶段。经统计,全区2019年形成执法案卷239302卷(含一般程序和简易程序,包括公安交警和垂管部门),其中行政许可33915卷,行政处罚205387卷。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区司法局于8月中旬组织召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会,重点对公安、自然资源、文化旅游、市场监督等12个部门单位2019年已办结的行政执法案卷随机进行抽查,共评查行政执法案卷50余卷。在评查过程中,评审人员严格对照《省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和《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并结合本系统、本行业要求,从主体、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程序适法、文书格式等方面进行评查。总体来看,大多数案卷执法程序符合要求,在执法过程中能够做到收集和保存证据,体现了行政执法的基本内涵。经评查,共推选优秀行政执法案卷6卷,其中行政许可3卷,行政处罚3卷,涉及公安、烟草、市场监管、卫生健康、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

二、主要工作

(一)积极作为,主动谋划。区司法局及时转发了《省司法厅关于做好2020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并对评查对象、评查范围、评查方式、评查时间、评查标准、工作安排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次案卷评查工作的顺利开展莫定了基础。

(二)对照标准,严格自查。为确保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顺利开展,区司法局督促指导行政执法机关严格按照省、市工作要求,明确自查机构和评查人员,对本机关的行政执法案卷装订归档、列明目录,准备好完备的案卷资料,依据《省行政许可案卷评查标准》和《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对本部门行政执法案卷进行自查。

(三)随机抽查,现场反馈。区司法局组织召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会,重点对公安、自然资源、文化旅游、市场监督等12个部门单位2019年已办结的行政执法案进行互查互评。其中,行政许可案卷侧重从申请、受理、审查、作出决定的依据和期限等方面进行评查;行政处罚案卷侧重从主体资格、执法程序、案件证据、法律适用、权利告知、处罚决定、案件执行、案卷装订等方面进行评查。共评查行政执法案卷50余卷,并对评查出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工作建议,以督促被评查对象进行规范管理。

(四)举一反三,督促指导。结合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工作,对照近几年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发现的问题,区司法局从执法主体、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程序适法、文书格式等方面,对卫生健康、林业草原、农业农村等相关单位形成的案卷进行指导,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三、主要特点

(一)证据收集比较齐全。大多数执法机关重视对证据及申办材料的收集工作,收集的证据及材料较为齐全,收集证据的方式较为规范,行政处罚案件基本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行政许可案件做到收集材料齐全、完整。

(二)执法能力有所提升。大多数执法机关能够严格依据《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开展行政执法活动,按照立案审批、调查取证、权利告知、审查决定、送达执行等法定步骤实施行政执法,做到主体合法、事实清楚、依据正确、程序正当,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

(三)案卷整理总体规范。从外观、文书目录、装订顺序、文书填写、页码标识等方面来看,大多数执法机关使用执法文书较为规范,案卷制作和装订总体符合要求。

四、存在的问题

(一)立案审批阶段。立案审批(呈批)表填写不规范,有的案卷案件来源不明,意见栏缺少具体审批意见;个别案卷立案审批(呈批)表只有1名办案人员签名,不符合最少2人执法的基本要求。

(二)调查取证阶段。有的案卷对检查内容记录不全,未载明被检查单位或个人意见,未经当事人签字确认;有的案卷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据或相关材料未注明拍摄人员、拍摄时间、拍摄地点、基本情况或情况属实等信息,且未经当事人签字确认;有的案卷调查笔录或询问笔录内容不完整,未注明当事人对调查笔录或询问笔录有无异议;个别案卷对要求签收或记载的情况未予体现。

(三)审查决定阶段。有的案卷没有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及集体讨论的相关记录;有的案卷虽履行集体讨论程序,但流于形式,未反映案件办理及相关情况;有的案卷引用法律不规范,未具体到条、款、项、目;个别案卷对要求实地勘查或检查验收的文书制作不规范,无亮证执法的记载;个别案卷处罚决定书中未体现出罚缴分离。

(四)送达执行阶段。个别案卷送达文书无送达人签字或未注明送达时间;个别案卷中签收人并非受送达人,且未注明与受送达人的关系;个别案件存在邮寄送达的,送达不规范,未通过邮政(EMS)进行送达。

(五)案卷归档阶段。有的案卷复印材料未签写“与原件核对无误”字样;有的案卷既没有装订,也没有目录和页码,不符合立卷归档标准,案卷质量有待提高。

五、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以业务学习、集中评查为切入点,不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同时,认真开展“回头看”,梳理总结存在的各类问题,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

(二)完善制度,落实执法责任。抓好制度建设,尤其要抓好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的要求,防止因程序上的不足影响到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同时,进一步增强证据意识,在执法活动中做到主动收集和保存证据。

篇5

1、全面清理行政权力。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包括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强制及其它权力事项等方面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汇编行政权力目录;编制行政权力外部流程图和内部流程图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并向社会公开。

2、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在现有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建设统一的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平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政务公开网站,政府部门之间尽快做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提升电子政务水平。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把政府网站作为公开政府信息的第一平台,及时准确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切实保障公民对政府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拓宽政府信息的公开方式和渠道,建立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制度、社会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3、推动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和应用。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创新审批方式、再造审批流程、强化审批监管为核心,积极推进网上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提高行政效能,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促进政务公开、透明,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监督管理水平,推进廉洁高效的阳光型政府建设,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服务软环境。

4、推进行政决策公开透明运行。严格执行《*市重大行政决策暂行办法》和《*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事项决策听证办法》,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凡社会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听证,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意见采纳与否情况及其理由。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以规范行政行为为基础,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5、深入推行说理执法。围绕服务发展的大局,找准行政执法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继续在行政处罚领域推行全程全面说理执法,建立健全执法告知、开门审案、案后回访等制度。进一步强化“法为上、理为先、和为贵”的行政执法理念,拓宽说理执法推广面,提高说理执法质量,规范行政处罚行为。

6、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检查。开展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专项执法检查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政确认等重要行政执法行为。认真执行行政执法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制度。完善行政处罚上报备案制度,落实对重大行政处罚的个案督查。加强对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切实提升乡镇依法行政水平。

7、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开展依法行政合格单位、规范执法示范点创建活动,评选文明执法标兵,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定期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学习观摩等活动,以点带面,促进全市依法行政整体水平的提升。建立行政执法人员一人一档制度,不定期检查其执法情况。加强依法行政档案管理,完善行政执法数据库,动态调整行政执法依据。结合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努力构建职能集中、管理规范、运行有效的综合执法体系。加强乡镇政府法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对乡镇依法行政工作的推动作用。

三、以行政问责为突破,推进责任型政府建设

8、创新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认真落实行政复议相关制度,畅通行政复议渠道,综合运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和解、调解等手段,改进行政复议审查方式,探索组建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委员会,完善行政复议听证、质证场所建设,对案情复杂或社会影响较大的一律公开听证。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及实施条例,坚决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追究违法责任,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

9、积极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围绕创建工作“三无”县(市、区)的要求,健全和落实工作长效机制,强化网络办理,探索网络中心建设。整合现有公共诉求服务平台资源,开通“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制,积极化解积案。完善和落实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推行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预测评估化解制度,有效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各类矛盾纠纷。

10、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完善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实行依法行政评议考核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行政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落实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确保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达100%。完善群众监督,聘请行政执法监督员。积极受理行政执法投诉,及时依法作出处理。

11、健全行政问责机制。建立完善以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的行政问责制度,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依法追究行政首长及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以宣传培训为抓手,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

12、完善并落实相关学习培训制度。认真执行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领导干部学法、非人大常委会任命领导干部法律知识任职资格考试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资格预审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做到领导干部学法规范化、制度化,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能力和水平。政府常务会议学法不少于两次。乡局级领导干部会前学法和专题学法不少于两次。积极组织学法交流研讨活动,及时邀请专家辅导解读新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篇6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1、通过案卷评查和对执法案件个案指导,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组织行政执法案卷评查。通过对全县各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案卷的评查,规范了行政执法程序,纠正了行政执过程中一些错误的做法。特别针对部分行政执法单位没有将行政执法案件装订归卷、归卷文档资料不完备、作出行政处罚证据完全缺乏(既没有调查笔录、也没有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勘验笔录等证据)、应当适用普通程序作出的行政处罚用简易程作出、应当听证的没有告知当事人有听证的权利、在案卷中没有体现当事人有权申辨和陈述的权利、行政处罚决定书也没有送达文书等错误做法进行了纠正和规范。

深入执法单位现场培训与个案指导。已在县拆迁办、交通局两单位进行了执法人员执法实务培训,与执法人员进行法律实务交流,对执法人员提出的执法难点、焦点进行了解答,提升了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与素养。

2、建立和完善“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办法”机制

建立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是行政执法程序的重要环节和行政执法机关内部监督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加强廉政建设,预防行政执法腐败,维护行政机关形象有重要作用。2013年5月,我办草拟了“重大行政执法案件集体讨论办法”,上报县政府,以石府办字[2013]175号文件下发到各行政执法单位。“办法”对适用的范围、程序、内容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可以预见,该“办法”的颁布实施加强了监督、减少了腐败。

3、建立和完善行政调解机制

根据上级精神,为充分发挥行政调解的功能与作用,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成立了“县政府行政调解中心”,建立健全“三调联动”工作机制。对行政调解的主体、范围、行政调解的原则、程序、结案、归档均进行了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机关内部,能通过行政调解化解的矛盾,决不走行政复议途径,能通过行政复议解决的矛盾,决不推向行政诉讼,能终止于行政诉讼的纷争,决不流向的原则,尽量化解社会不稳定隐患。

4、参与组织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培训,对全县重点项目进行了社会稳定风险度评估

与县政法委组织了全县重点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培训,就风险评估应当遵循的程序、原则、范围、内容等进行了讲解,使具体工作人员具备了风险评估操作能力。

5、积极履职,推进其他业务工作上台阶。一是不仅认真履行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职责,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而且积极为其他文件出台,以及招商严把政策关,上半年审核文稿和合同近百件;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当好参谋,注重了重大决策实行听证制度的执行到位,就预留地管理意见认真组织听证会,广泛吸取民智、民意;三是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进步提升,上半年办理行政复议案6件,行政争议得到有效化解。

6、积极做好“三送”等中心工作

“三送”工作既抓规定动作,更重创新。1-4月份,我办“三送”工作点为横江镇洋和村。一是帮扶1万元资金发展烟叶生产,洋和村历史上首次全面完成烟叶种植任务;二是扶持了小组番鸭养殖,扶持资金5500元;三是争取项目资金和组织群众修好通组公路3.8公里,其中,鹅窝里1公里、至2.8公里;四是积极争取大排凉毛窝人畜饮水工程和七里迳水库南灌渠维修工程立项;五是筹措资金3000元于春节期间走访慰问了困难群众。5月至今,“三送”工作点调整至小松镇丹溪村,积极争取到了小松街至丹溪村王柏坑等两条通组公路计3.3公里的项目,已督促配合早日动工;同时正在争取水陂修复项目一处及村卫生室项目。

招商引资工作有初步成果。已于6月初邀请台商到县实地考察,达成到县投资3000万元开设鞋厂的初步投资意向。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1、继续抓好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审核、备案工作,做到政府出台的文件有件必审,有件必备。认真履行依法行政工作的事前监督职能,使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做到合法、合规和符合上级政策措施,又能结合本县的实际做到科学、具体、可操作性强,为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提供合法、准确的依据,为发展县域经济提供有利的法制依据。

2、对全县行政审批事项和非行政审批事项清理成果贯彻执行情况进一步实施监督检查。具体包括:1、是否及时承接下放管理层级、委托实施项目;2、是否重新进行流程再造;3、有关审批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是否对外公示;4、有关印章、书面凭证和格式文本使用是否符合法律规定;5、实施行政许可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要求;6、是否建立相关监督检查制度;7、是否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能;8、行政审批案卷是否立卷归档、立卷归档是否规范等。

3、进一步做好行政调解、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进一步完善行政调解机制,积极探索行政调解、行政复议的新方法,使人民内部矛盾得以和谐解决,使行政层级监督得到有利的强化,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以加强,进一步提升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准。

篇7

【关键词】执法和解;规范原则;规范程序;执法方式;和解制度

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进,我国行政法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受官僚体制的积习影响、整体法治水平的制约,行政执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对此反映更加强烈。这些问题亟待解决,行政执法和解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问题解决之道。通过加强对执法和解协议的程序、原则规范,构建相对人与行政主体平等协商、谈判的空间,将使执法和解在行政执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影响力。因此,研究行政执法和解办法对促进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

一、行政执法和解的概念及作用

1、行政执法和解的概念。和解的本质是争议当事人通过协商合意的方式自行解决他们之间的纠纷。行政和解,简单地说,就是行政机关和相对人通过相互让步达成妥协,以解决他们之间纠纷的活动。广义上的行政和解,包括行政执法和解、行政复议和解、行政诉讼和解以及行政执行和解。狭义的行政和解,是指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机关对拟作出的行政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或者法律关系经调查仍不能确定,或者调查所需费用过于巨大,为有效达成行政目的,行政机关与相对人相互让步达成书面协议的活动。行政执法和解不同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的和解,也区别于行政诉讼调解、行政调解和具体行政行为。

2、行政执法和解具体适用。从国内外实践来看,执法和解已经应用于税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环境法和专利法等领域。执法和解以拟作出的行政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或者法律关系具有不确定性、和解当事人的互相让步以及应当具备的合法性为适用条件。

3、行政执法和解的作用。执法和解有利于迅速解决行政争议,增进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理解和信任;执法和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机制,它极大地节约行政主体和相对人的成本,弥补了行政主体在机关领域的专业不足,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执法和解一方面实现了行政相对人的民主参与;另一方面执法和解彰显了现代法治―民主行政的理念。这就要求行政主体以实现社会公众福祉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执法方式,维护良好的社会法律秩序,创建和谐友好的行政法治环境。

二、行政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执法环境有待改善、执法效率不高、财政制度有缺陷、程序化水平和公开公正性都不高等问题,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一是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手段机械、单一,由此导致暴力执法、抗法事件时有发生,如城管执法、房屋拆迁安置补偿等问题。二是过于强调行政主体单方意志性,相对人一方没有或少有意思表示的自由,公众参与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利益表达机制缺失。三是行政执法效率有待提高,主要体现认识模糊、主题不明,关系不顺、多方干扰,利益驱动、形式主义等特点,时有产生“趋利现象、暗中操作、钓鱼执法”等现象,导致执法工作效率不高。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问题研究入手。

1、“趋利现象”。各级财政需要支持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财政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本身存在着缺陷,国家拨款不足,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导致很多行政执法部门需要依赖“自收自支”的办法来维持资金运转和行政执法活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多年来,由于利益驱动会使行政执法部门滥用执法经费,看重执法福利,产生“趋利现象”,大大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率,因此,要杜绝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趋利现象”的产生。

2、“暗中操作”。我国的行政执法过程轻程序重实体,注重程序化水平和执法的公开公正性,但这种程序化水平和公开公正性实际上都不高。行政执法应遵循公开、公正的原则,但因为缺少一个系统具体规范的程序,导致行政执法没有贯彻落实公开、公正的原则,使得有些行政执法部门“钓鱼执法、暗中操作”,在行政处罚过程中,以罚代管、为收罚款而处罚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种随意性削弱了公众参与的民主性,严重阻碍行政执法效率的提高。行政执法要强化公共管理,增强管理的有效性。但行政执法的管理能力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如对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强制拆迁违规房屋等构成一定的威胁。

三、行政执法和解办法的对策和建议

要想解决上述行政执法程过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研究行政执法和解的办法。和解办法可以从规范程序、规范原则、执法方式、和解制度、提升素养五个方面阐述。

(一)规范程序

1、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各级政府及各行政部门要完整地、全面地把握行政执法的内涵。切实解决两个误区,一是“执法等于处罚”的观点;二是“执法与优化经济环境相互对立”的观点。只有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真正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不扰民,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法制环境。

2、要加强宣传优化环境。优化执法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相互理解、共同配合、一起努力。各行政执法部门应加大对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力度,使行政管理部门自觉知法、守法、护法,运用法律手段管理行政事务,做到言必合法,行必循法。

3、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依法行政促进执法的效率,执法部门行使权利提高决策能力,给公众树立一个负责任的良好形象。注重民主、参与两大原则,充分发挥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这就要求在执法和解中行政机关对行政相对人的充分重视,遵守程序,让行政相对人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且使和解的结果合理、公平。

4、提高行政执法效率。行政执法效率的提高有肋于减少执法过程中的阻力和成本,同时节约了资源,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执行部门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再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5、力戒形式落实制度。各级行政执法部门要建立健全以行政执法责任制为龙头的各项行政执法制度,突出抓好各种制度的建设。同时,各执法部门要特别注意坚持从实际出发,力戒形式主义,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二)规范原则

1、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原则,它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我国人们的法律观念比较淡薄,行政违法的事件时有发生,行政法治的完善尚需努力,因此,坚持深化合法性原则既必要又迫切,更有利于规范行政权的行使。

2、自愿原则。它是行政执法和解制度的首要原则,是衡量执法和解合法的标尺。通过和解解决纠纷,双方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相互让步、协商,从而解决纠纷问题。如果缺乏自愿,则正当性就将受到质疑,那么和解就是违法的,当事人可以寻求司法救济。

3、保留原则。法律保留原则让行政执法的过程获得法律的授权和保护。在法律的规定下,行政执法部门必须要遵循法律,行政执法才能有序进行。在行政执法程过中出现违法现象必须要承担法律责任。

4、比例原则。这个原则是公权力使用的指导原则,是为调和公益与私益,达到实质正义的一种理性思考的法则。比例原则要求行政部门应当适应它的执法目标,合理掌握行政执法的力度。行政部门还应当按照一定的程序不断进行实践探索,找出合理可行的执法方式。这一原则能够减少滥用权力的行为,减少相关人员的损失,甚至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5、参与原则。参与原则要求行政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保障机关的参与权,如行政执法的依据和内容。同时也要求执法人员履行相应义务,如表明自己的身份。加强与相关人员的交流,可以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

6、公开原则。行政执法部门应提高对公众的透明度,让公众的知情权得到保障。公开原则可以制约行政执法,产生监督的作用,推进执法部门的廉政建设,树立执法部门的形象,提高工作效率。

(三)执法方式

执法方式至关重要,执法方式的选择取舍直接关系着执法目的的实现,直接影响着执法效果的好坏。执法方式不是简单的手段问题,而是执法者执法理念的反映。执法方式还是衡量执法者执法水平的重要尺度,是一个部门及其执法人员法律素质的综合表现。

1、行政执法是协调参与者关系的活动。执法方式的变革其实就是执法过程中协调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如执法者与公众的关系。这种变革保障了人权,推进了我国民主化进程。

2、行政执法方式从封闭式走向公开式。执法的依据、过程、结论要公开,执法方式渐渐走向开放,会建立一个有助于改善执法者与公众的关系、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的平台。

3、行政执法方式从个人意识走向互动交流。执法者应听取公众的意见,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只从执法的角度出发,还应注重民主。只有感受公众的力量,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解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和解作为有效解决争议的行政活动方式。现代行政法从传统的命令行政转向契约行政,由恪守形式转而追求实质法治,行政主体越来越关注相对人的参与和意见表达,力求通过沟通协商有效地解决行政争议。

执法方式的创新:一是建立一个良好的亲民平台,促使执法者服务于公众;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促进合理行政;三是推行“互动式执法”新模式,提高执法透明度;四是积极推广“说理式执法”,推动人性化执法。在实践中进步,这样行政执法水平才能更加规范、高效。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行政执法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国家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行政执法制度,运用执法和解来解决行政执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四)和解制度

和解制度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主体对拟作出的行政决定依据的事实或法律关系经调查仍不能确定,或者由于调查所需费用过于巨大,为达成行政目的,而与行政相对人相互让步并达成书面协议的活动。和解制度具有现代协商民主的理念,强调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平衡、公益与私益的平衡。执法和解制度在立法上没有规定,但在实践中人们都在应用,由于立法上的缺位,使得执法和解在实践中运用比较混乱,阻碍和解制度作用的积极发挥。

“一切有权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行政执法和解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鉴于此,我们就要加强行政执法和解的监督,防止偏离其产生的目的和目标。一方面要防止行政机关“和稀泥”、高权行政,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利益;另一方面要防止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机关和解侵害和第三人和公共利益。因此,要加大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公众参与监督的力度,使行政执法和解在阳光下操作。

(五)提升素养

1、紧扣主题突出重点。行政执法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求执法人员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素养,并具备其它有关专业方面的知识,以及较高的政治素质。因此,建设执法队伍时需要突出重点:一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法律法规;二要把行政执法工作重点转变到加强经济监管和提供服务上来;三要转变工作职能、方式和作风;四要贯彻权力与责任挂钩、与利益脱钩的原则。

2、强化培训提升素养。要强化培训,提高执政水平,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执法人员提高业务素养和处理复杂案件的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文明执法。

近几年来,有关“钓鱼执法”事件报道层出不穷,“钓鱼执法”呈愈演愈烈之势。行政执法者在执法中,有法不依、不遵循正当程序,严重违反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违反行政法治原则,不但突破了人们的道德底线,更为法治国家所不容。我国依法治国,行政执法不仅需要实质正义,也需要程序正义。

参考文献:

[1]陈晖:《论行政执法和解程序的构建》,兰州大学2011年。

[2]温辉:《论行政和解的理论基础》,法学杂志2008年。

[3]翁岳生:《行政法》(下册),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年版。

[4]姜昕著:《比例原则研究―个的视角》,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罗豪柱:《现代行政法制的发展趋势》,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6]沈恒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篇8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近日。就规范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市局召开党组会议,就贯彻落实市委专题会议精神进行了研究部署。为贯彻落实市委及市局党组关于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一系列要求,进一步规范全市质监系统行政执法行为,现就深入贯彻市局《关于进一步创新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意见》渝质监发〔〕263号,以下简称‘意见’有关要求交流如下。

一、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

中华民族百年期盼的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当前。有效维护特殊、敏感时期的安全稳定工作,质监系统责无旁贷。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站在讲政治、顾全大局的高度,既要依法履行职责,又要主动维护社会稳定。要用铁的纪律、高标准的工作规范确保不发生产生社会影响的行政争议,主动化解局部范围的行政争议,确保不因质监系统行政行为引发任何社会稳定问题。

二、加大《意见》贯彻执行力度.认真开展对照检查。

增强行政执法工作有效性的创新性规范,意见》市局为提升全系统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全系统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依法执法、文明执法,统一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各单位必须准确把握,不折不扣地坚决贯彻执行。

具体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执法相关的抽象行政行为和检验检测行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应当坚持依法行政原则,要准确界定、积极主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主要包括行政许可行为。准确把握依法行政的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辨证处理好行政合法与行政合理的关系,合法中体现合理,合理中保证合法,从而整体推进依法行政。

一)特别是许可依据、许可项目和许可主体的合法性,严格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实施行政许可必须坚持依法许可。杜绝越权许可行为、不按照许可条件实施许可行为和循私舞弊行为。实施行政许可必须做到依程序许可,特别是实施许可时限的裁量要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和对申请人合法利益的保护,杜绝擅自设定许可程序和申请人责任和义务的许可行为。

二)特别是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与管辖权的统一,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必须保证行政执法主体的合法性。杜绝实施“法无明确规定”具体行政执法行为。必须保证行政执法程序的合法性,既要遵守法定的外化程序,也要遵守内部管理程序,以确保行政执法行程序整体的合法性。必须确保行政执法实体的合法性,特别重视证据关联性、证据取得的合法性和证据的证明力。必须合理运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注意区别法定裁量和情节裁量,合法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裁量,杜绝合法与合理“顾此失彼”裁量和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为。

三)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合法性审查后方可印发。禁止在规范性文件中设定或变相设定行政相对人的义务、法律责任和行政处罚的抽象行政行为,严格规范抽象行政行为。为实施行政执法所制定的涉及行政相对人义务和责任的规范性文件。更不得以规范性文件的普遍约束代替行政处罚中的责令整改”

篇9

一、总的指导思想

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国家、省、市农机部门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组织领导,规范行政行为,积极落实宏观调控监管措施,把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同转变职能,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结合起来,提高行政许可能力,加大监管力度,增强管理透明度,不断增强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促进我区农机化水平保持稳定发展。

二、具体工作部署

(一)继续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领导制度

按照《区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规定,继续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评议考核制度,对各科室、农机行政服务分中心及其人员的执法质量、量化指标从四个方面、十五项具体内容进行依法定责、分解量化、量化考核,并将行政执法考核纳入执法部门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抓落实。

(二)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确保法律法规正确实施

积极落实行政执法职责分解和执法岗位细化的各项规定;规范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证件管理,保证全体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狠抓行政执法责任制制度建设。

继续加强对农机行政许可的管理,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和环境。将《农业机械办理程序、收费标准》等内容公开上墙,设立牌证岗、事故岗、安全教育及车辆检验岗,各岗位都设立A、B岗制,制订了具体责任制(职责)和首问责任制、投诉信箱、举报电话及服务指南等。

做好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加大对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力度,按照《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要求,防止和纠正规范性文件违法越权等现象,从源头上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规范性文件出台,确保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三)加大执法宣传力度,扩大执法检查工作影响

从服务于大局、服务于百姓、服务于对象、服务于基层四个方面入手,在开展农机维修监管检查的同时,跟进农机服务工作,树立农机监管部门服务于民的新形象。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一方面要充分广泛宣传农机法律法规政策,将农机政策和信息向群众公布,要将执法依据、执法内容、执法程序、办事期限、收费标准、承办机构和执法人员及对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方式等向社会公开,增强价格政策的透明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举措,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

(四)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在各专项检查前,紧紧围绕各阶段农机工作,开展农机法制培训。要重点学习培训新颁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积极研究条例里条款的具体落实措施。通过采取辅导与自学相结合、一般学习与典型案件教育相结合、开展普法教育与加强农机依法行政相结合等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组织领导与措施

(一)、根据局人动情况,调整局行政执法领导小组成员,由局党组书记兼局长同志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同志任副组长,成员为

(二)、局行政执法工作由局行政许可科和农机行政分中心统一对外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日常行政许可事项办理程序,按局内部科室职责由农机管理推广科和安全监理科具体负责,相互配合,统一办理,确保我局行政许可事项,合理、合法、规范。

(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执法人员要自觉遵守执法工作制度,做到文明执法;熟练掌握和运用安全法律知识,严格遵守执法程序,规范使用行政执法文书,做到依法行政。

(四)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以“各类专项行动”为抓手,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查找安全隐患,查处违法行为。

篇10

一、严格实施执法公示制度。

一是拓宽公示渠道,多途径确保公示落到实处。除在环保官网、政府网站公示外,还充分利用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电子显示屏等进行公开公示,以求全面、及时、准确公示执法信息,方便群众查询。

二是强化全程公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并公示执法流程与服务指南,方便公众办事。对行政执法的主体、人员、职责、权限,随机抽查的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监督方式、救济渠道和投诉举报方式、途径等必须主动公示的信息,实行动态调整,确保实时更新。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时,佩戴或出示行政执法证件;完善需主动公开行政执法决定文书的工作细则,确定行政执法决定公开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限和程序,在门户网站及信用平台及时公开行政执法决定文书,接受公众监督。

二、严格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一是规范执法卷宗制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案卷制作和管理制度,制定或采用行政执法文书标准格式,便于监督管理。

二是保障事中记录“全过程”,对企业现场检查、行政强制和送达时进行现场拍照,持续完善全程记录装备管理制度,及时更新音像记录装备,为推行音像记录提供必要条件。强化平台运用和档案管理,实现行政执法全过程留痕和可回溯。

三、严格实施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一是明确审核主体责任,配备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行政处罚和强制的相关法制审核工作,定期参加省市级各类法制培训,提升法制审核的源头严谨性。

二是规范审核程序,细化审核范围。根据重大执法决定的实际情况,规范法制审核工作方式和处理机制,规定法制审核时限,建立责任追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