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的养殖技术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3: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猪的养殖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猪的养殖技术

篇1

[关键词]生猪养殖 技术 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208-02

一、前言

生猪养殖在我国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担负着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生猪养殖技术也正在面临新的变革,我国传统的生猪养殖业的生产水平比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效率低下。近几年猪肉市场价格频频大幅波动,也是因为我国生猪养殖生产缺乏稳定性和市场适应力,从而导致生猪产量和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但影响了民众的猪肉消费生活和日常生活,更多的是对生猪养殖户的影响,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了其收入水平以及我国生猪养殖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应该从当前生猪养殖技术的现状中,分析怎样提高生猪养殖技术的水平。

二、生猪养殖技术的现状

本人在基层从事畜牧工作已有三十年。所处乡镇(五城镇)隶属皖南山区,该镇交通便捷、是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聚之地,在2011年被评为省传统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专业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大镇、人口大镇、农业重镇。五城镇近年来充分发挥传统工艺,在绿色食品加工生产企业在品牌、市场等方面打下的良好基础,围绕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该镇建立起利用豆渣发展的生猪养殖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大力发展黄豆种植基地,在供种、耕种、管理、销售等方面由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有效保证了作物质量和产量,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发挥了土地最大效益,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生猪养殖技术的问题

1.小户散养。农村中很少有大规模的养猪场,很多都呈小户散养的模式;

2.大规模养猪场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3.传统的养殖模式,未利用和引进新的技术;

4.对疫病防治缺乏足够的技术。

四、提高生猪养殖技术

1.简易技术措施

1.1对生猪实行保护性养殖。在养猪场周围栽植蔬果、冬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以遮荫降温,在夏秋季给猪场提供一个相对凉爽环境,在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这样在一年四季猪场的环境温度都比较恒定,会减少疫病的发生几率,提高生猪质量。

1.2推行高密度养殖生猪。高密度饲养生猪,不仅可以节省场地费用,降低成本,而且生猪失去活动场地,就会吃饱则睡,导致长肉加快,增重快,降低饲养费用

1.3抓住合适时机出栏。各类猪达标体重:二元猪70公斤、内三元80-85公斤、外三元95公斤、英国PIC猪105公斤,在达标体重这段时间出栏比较合适。在此之后,生猪体重日增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若不足体重出栏,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此外,生猪市场价格高时,体重相对越重越好;价格低时以体重轻些为好,减少饲料消耗,降低成本。

1.4要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品种。选择品质优良的猪种,肉质好,出肉率高,推广杂交猪种育猪。

1.5采用“倒喂法”养猪。在小猪到中猪阶段,以高能量高蛋白的精料饲养为主,配用必要的饲料添加剂和少量青、绿饲料。从中猪到出栏期,适当减少精料投入量,增加青、粗饲料,这种方式既可以缩短猪的饲养周期,又可以充分利用大量青、粗饲料资源,从而有效地节约了精饲料用量,使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2.饲养管理

猪种哺乳仔猪要控制好温度和相对湿度,保持空气新鲜干净。乳猪应该设有保温箱或保温室,并在分娩栏内安装护仔栏。控制开食日期的把握与补料的应用时间。小猪的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产仔数和育成头数的关键性措施。现代研究表明,只有当断奶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不会造成显著影响,而且产房设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猪场才能实现最大产量。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的利用强度,缩短母猪繁殖的时间间隔,增加母猪的年产窝数;可以降低对饲料消耗。小猪早期断奶,对母猪来说可减轻失重,节省饲料的用量;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母猪哺乳情况下,猪仔对饲料的利用是通过母猪将饲料转化为乳汁后再利用;早期断奶还可以减少仔猪死亡率。压死和下痢是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猪种和小猪早期分离,可以避免母猪压死小猪,降低小猪传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机会。

3.卫生防疫

猪场内要注意卫生与消毒,保持清洁和通风,每天清扫猪场除粪,定期在通道内用消毒剂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更要要防止粪便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照相关规定程序注射疫苗。主动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进行的免疫监测、疫病监测和监督检查。生猪养殖场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免疫接种并结合其他措施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疗。免疫时所有的免疫用具在免疫前后应彻底清洗和消毒,疫苗做到严格现用现配,剩余或废弃的疫苗以及使用过的疫苗瓶要作无害化处理,随时监测养猪场的疫病情况,怀疑有发病时,应尽快报告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并将病料送达指定的兽医疾病诊断中心确诊。

4.生猪养殖条件,养殖时所用饲料应符合《无公害食品一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生长阶段,配制不同的饲料,各种营养物质间保持着一定的比例混合,使营养平衡,全面得到满足,并提高饲料转化,避免造成浪费,影响小猪生长。

五、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肉类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生猪养殖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每一个生猪养殖场都应该严格遵循国家关于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与此同时,也要采用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改进传统的养猪技术,实施标准化操作,以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益、安全无公害的生猪养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母猪生态养殖 养殖质量 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81-01

在畜产品市场中,供需变化瞬息万变,而市场对于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追求确实永恒的主体。猪肉作为大众餐桌上最为普遍一种肉类,保证其产量和品质对维护消费者健康和财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切实保证市场上猪肉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在母猪养殖过程中积极应用生态养殖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母猪生态养殖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其与传统的饲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区别,本次研究主要结合作者的实际经验,就母猪生态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1 母猪品种的选择

母猪的品种直接关系到生态养殖的发展状况和仔猪的品质和质量。因此,在选择母猪品种过程中应该按照以下几点要求进行选择。首先,要选择有奶的母猪。尽量避开有瞎乳和肉乳。母猪的数量应该保持在8对以上,要选择排列均匀,间距较大的母猪;其次,查看。的启齿要大,与猪尾根据的间距越大越好;再次,查看膘情。不要挑选过肥或者过瘦的母猪,应该选择膘情适中的母猪进行饲养;最后,还要选择那些性格温顺,不挑食,容易养殖的母猪进行饲养。

2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2.1 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

要综合考虑妊娠母猪的身体健康和膘情等因素,对于妊娠母猪的饲养,饲料应该科学搭配,每天饲喂的次数控制在2~3次左右,这样在保证母猪营养搭配的同时,还可以供给胎儿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饲喂的饲料禁止混入发霉、变质和低质量的饲料,更不能饲喂含有抗生素、棉粕以及酒精的饲料。建议饲养户在妊娠母猪怀孕85天之后,逐渐的改善饲料,提前哺乳期的饲料。同时,还要增加妊娠母猪的运动次数,防治好寄生虫疾病。

2.2 坚持单独饲养的原则

妊娠母猪单独饲养能够为母猪提供一个安静和舒适的生长环境,避免母猪之间打架和相互之间撕咬以及拥挤等问题的出现。坚持单独饲养,能够实现精心呵护妊娠母猪,在怀孕期间禁止惊吓、追赶、鞭打母猪,减少一切应激因素,如果圈舍较少,可以在母猪怀孕3~4个月之后进行单独饲养。

2.3 保证足够的运动量

妊娠母猪运动一定要合理,适量,一般情况下,在妊娠的第一个月,要保证妊娠母猪吃好、睡好,尽量让其少运动,在妊娠后的2~3个月之间,积极引导母猪适量进行运动,每天进行2~3次的运动,每次运动1~2个小时。进入到妊娠期4个月之后,逐渐降低猪的运动量,直到母猪生产前7~10天左右,可以不让母猪运动。

2.4 创建一个良好饲养环境

保证为妊娠母猪提供一个良好的饲养环境,尽量减少环境应激因素对母猪的影响。及时的清扫圈舍内的粪便和尿液,合理的开展消毒工作,注意加强通风换气,保证圈舍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当。冬季做好妊娠母猪保暖工作,夏季做好通风换气工作,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

3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首先,在妊娠母猪进入产房之前,要对产房进行全面的消毒,并要保证产房的情境和干净。在母猪生产的场所铺上稻草,为母猪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生产环境。此外,还需要的对接生人员的手臂和手指进行全面的消毒,必要时对母猪身体的后半部分给予全面消毒;其次,做好母猪难产的充分准备工作,一定要配置有接生经验的饲养人员进行接生,对那些不能自主进行生产的母猪,要及时采取人工助产的方式进行生产;再次,在母猪顺利生产之后,应该立即对母猪以及产床进行彻底的消毒,对母猪伤口和生殖器进行消炎药消毒;第四,在母猪生产后一小时内,让母猪引用温开水,这样可以有效减轻生产所带来的疲劳感。母猪生产之后,一般会出现食欲降低的现状,这时应该以易消化饲料为主,少食多餐,注意饲料投喂的量,禁止突然更换母猪的饲料种类;第五,母猪生产以后之后,可以适当的让母猪进行适量的运动。在仔猪断奶前以后,逐渐降低对母猪精饲料的供给量,并在母猪断奶当天停止投喂精饲料;最后,母猪生产之后,可能会出现多重疾病,因此,在母猪哺乳期间,要密切观察仔猪和母猪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4 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首先,重视疾病免疫工作。母猪生态养殖需要高度重视疾病防疫工作。养殖户应该根据本地区内疫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重点做好蓝耳病、猪瘟、猪流感、细小病毒病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要将其作为疫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免疫;其次,做好常见疾病的防治工作。母猪产后常见疾病有产后瘫痪、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炎,这些疾病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疫情扩散,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最后,合理用药。疫病在防治过程中,难免会使用药物。在药物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用量,尤其是对于抗菌消炎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一定要谨慎使用。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抗生素能不用的尽量少用,能少用的尽量不要超量使用,禁止使用违规药品,保证猪肉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忠琛,王伟平,宋颖. 规模猪场饲养母猪的七条基本原则[J].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 2010(03)

篇3

关键词:自主建构式成长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路径;课程体系设计

一、时不我待:进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迫在眉睫

1.职业生涯变数增加:进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外部动因

目前职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工作越来越少,换工作、换岗日渐频繁,人们的职业生涯增加了更多的变数。我校264名毕业生中,在专业相关岗位上实习的不到35%;毕业后三年,专业对口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另外60名2006年毕业生中,仅1.7%的毕业生目前仍从事与数控有关的工作,与之相反,却有高达90%的毕业生从事过两份及以上的工作,且多与专业无关。(详见图1、图2)

这使得在校依据所学专业进行的一次性规划的实际作用大大降低,学生出现生存难、职业生涯发展受阻等一系列问题。宗晓武、周春平的研究证明,能力资本积累比知识资本投资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中职生需要一种应对职业生涯变数增加的能力,以便离开学校也可以自己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中职生求自我发展:进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的内在诉求

2012年上海了我国首个中职生发展报告,结果显示,中职生的整体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在积极寻求自我发展。但是普遍缺乏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对自己、对专业了解不深,选择往往被动而茫然,对未来的规划意识减弱,对持之以恒获得专业能力缺乏韧劲,直接导致他们的中职生涯所获有限,间接影响了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因此,对中职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寻求自身发展最深层次的诉求。而Orpen研究发现,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成功的职业生涯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3.缺乏课程体系设计:进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的现实问题

浙江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拔锚起航,《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强调“以生为本”,《杭州市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中第一个主要措施便是“加强职业指导,提高选择能力”,要求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加强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目前,中职学校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采取了一些措施: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请企业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指导讲座;开设心理健康课,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举行各种文体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等。这些措施在某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发展了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但却不成系统,各自为营,类似散打点射,缺乏有力的顶层设计。

我们需要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从稳定的能力结构进行分析,整合各种生涯管理人员的力量,将丰富多彩的平台统一纳入课程体系,形成一个关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综合课程体系设计框架。

二、自主建构式成长树: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课程体系设计

1.“成长树”的理论根基: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概念厘清与结构模型建构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是中职生基于个人内部和外部基本信息的搜索与建构,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结合中职这个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实现目标的教育、培训、工作等可行性计划与行动方案,择其所爱,爱其所择,适应职业生涯,促使自我实现的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生涯信息搜集能力、职业生涯知识建构能力、职业生涯决策能力、职业生涯行动能力四个部分。(如图3)

2.“成长树”的基本描述:从土壤到根、干、枝、叶和阳光空气的工程

罗杰斯说:“当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感受到自己学习有意义、有价值时,这样的学习必定是主动,并且身心都投入的。”学生的自我感受越来越重要。要想培养出学生的能力,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就要注重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完成属于自我的能力建构。

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课程体系的设计更加关注生成,构造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是培养的主体与主人。提供能力培养需要的大量自我知识与职业知识作为成长的肥沃土壤;以可持续发展课程中学习的内容作为能力的树根;以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信息搜索能力培养课程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建构能力培养课程中吸收的内容作为树干;职业生涯决策能力培养课程中所获得的内容是开发出来的树枝;职业生涯规划行动能力培养课程中的表现就是成长树的叶片;而学校所提供的自我知识课程、职业知识课程和能力提升综合课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形成了一个立体包围着成长树像水分、阳光和空气等养分一样的资源库,供学生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内容,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成长树的建构。(如图4)

(1)土壤资源系――自我知识课程与职业知识课程

根据认知信息加工理论,金字塔底部的两个部分称为知识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和职业知识。自我知识包括自我的价值观、兴趣、技能等个人特性;职业知识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方式与机会和职业闲暇。一个人在解决职业生涯问题或进行职业生涯决策时,都从这里开始。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职业能力;双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2-0145-02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建筑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比较快速,因此,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主要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出服务、管理、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职业能力的职业型人才。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以培养建筑生产所需的管理岗位和具备建筑施工技术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基本目标。职业能力随着学生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性,在学生以后的整个职业生涯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1 职业能力的具体内涵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实质上就是指人们从事一种或者多种职业所必备的、并且能够在职业行为中显现出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其中主要包含人的表达沟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工作胜任能力等。职业能力由综合能力、专业能力、一般职业能力构成。所谓的综合能力是指社会普遍都重视培养的关键能力,主要包含了跨职业的个人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而专业能力则是指专项能力、专业技能、专门知识等与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的一些基础性的能力,同时也是职业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一般职业能力主要包含环境的适应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承受力等。因为不管什么职业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职业责任要求,职业能力就是能够保证胜任某种职业的必备条件。

2 建筑生产企业对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

建筑生产企业对工作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心理道德素质上。不同的企业在对待毕业生的学历程度上也体现出不同的态度,有的企业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勤奋踏实,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心理道德素质也更优于其他学生,他们觉得高职院校的学生一定要有准确的自我定位,更懂得吃苦耐劳。有些企业认为,在新时代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现阶段,有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都缺乏这一方面的能力,学校应该针对这种现象进行培养。经调查分析,建筑工程企业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也有不同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要求具备绘图和识图的能力、项目工程管理的能力以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对质量员和安全员要求具有在生产一线施工现场的控制与质量检查的能力;资料员必须具备生产一线施工现场的收集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与管理的能力;工程的造价员必须具备生产一线施工现场建筑工程的计价、计量以及对工程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除此之外,工程的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工程生产一线的监督管理能力。

3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措施

3.1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团结合作、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爱岗敬业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出大批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以此来取得企业的支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并且解决在高职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仔细探讨各个实践环节中的考核要求和标准,加强对重点实践环节的管理和考核,从而使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

3.2 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建设跨企业的实训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从建筑行业的角度来说,很多中小型的企业很难独自建立职业教育的中心,因此,组织跨企业的实训中心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进行职业教育的方式。校外的实习中心将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不同功能的实践基地,不仅要有顶岗的实训基地,而且还要有跟岗的实训基地;既要包含钢筋混凝土工程建设的实训基地,也要有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各种类型的实训基地。

3.3 建立校内的实训基地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学校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充分了解这道工序的具体操作过程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会对工艺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也能够强化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因此,建设校内的实训基地势在必行。校内的实训基地就相当于缩小版的未来的职业岗位,在校内的实训基地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在实际的建筑工地施工中一些设备和器具,使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可以立体地在头脑中呈现出来,为毕业之后的顶岗实习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3.4 建立“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

可以引导学生实施实训操作的高职教师必然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要求高职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而且教师团队中应有些擅长实践,有些擅长理论。同时也要坚持送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加强“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的建设就应该增加高职院校教师中具备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所占的比例。在引进人才时高职院校应该主动地从本地的一些知名企业中引入一批具有高操作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扎实的专业基础、具备基础的教师素质的专业人员来丰富教师团队。加强“双师素质”的教师团队建设,在引进“双师素质”教师的同时,还应该把学校的专职教师“送出去”,强化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送出去、请进来”原则,加速建设教师团队。

3.5 建立完善的学生评估体系

为了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解放思想、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应该建立一系列完善的合理科学的激励评估制度,通过实施合理的激励评估制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实践操作活动以及创造性思维活动。高职应该建立健全大学生科研竞赛奖励制度、大学生实践经费申请制度等,使高职院校的学生既保持充足的动力又有一定的压力,从而激发出学生无穷的创造力,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安排相应部门为大学生实施实践活动提供帮助以及保障实践场所、材料、经费等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教学作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类型,加强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以及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高职院校的教育担负着培养管理、服务、建设、生产第一线所需要的职业人才的艰巨使命,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大力促进工学结合,强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并且与相关企业进行合理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院校学生。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经济;环保;意义

近些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全面完成县(市、区)禁养区的地理标注和工作,并依法推进分区管理,制定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的拆迁计划,落实养殖场关停拆迁补助,确保2018年底前禁养区内的所有养殖场全部关闭或拆除。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按照国家总量减排有关要求,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消纳能力,建设完善畜禽养殖场(小区)雨污分流、粪污收集系统和废弃物贮存设施,鼓励采取单独清除粪便的“干清粪”工艺和固液分离工艺。其中,对周边消纳土地充足的畜禽养殖场(小区),鼓励采取“种养结合、生态还田”模式,对周边消纳土地不足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鼓励采取粪污加工制肥或深度处理工艺,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后再行还田利用或达标排放。

1猪养殖过程中污染治理存在的污染问题

首先,养殖者主动治理的意识不强。除养殖者主观认识不到位外,客观上是因为养殖业门槛低、污染治理成本高、污染产生后监管依据不足,处罚不到位,养殖者管养不管治的观念没有改变;其次,生产工艺落后,历史欠账多。养殖场内部养殖和粪污处理设备、工艺、技术落后,防渗防溢、雨污混流等已远远达不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历史欠账非常大,改造治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再次,种养循环结合差。由于化肥增产的效益比有机肥投入更有优势,加上耕地碎片化、农村劳动力缺乏等问题,致使养殖与种植无法有效衔接,生猪粪污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最后,资金、技术支撑弱。生猪养殖比较效益低,政府投入少,粪污处理的技术、方法等相对滞后且难以推广,粪污处理成本高,出栏生猪粪污处理成本需要30元/头。大多数场户无力对污染治理进行投入,而无害化处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

2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的经济与环保战略意义

2.1彻底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

传统猪养殖产业粪便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如果养猪产业能够采用高度集约化的生态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场每年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相当于1300hm2森林1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头猪大概可以产生5.5L/d的排泄物,每年所排泄的氮元素在9.5kg左右,这些物质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土壤中,其中所包含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对空气、水源、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探索一种对环境零污染的技术,从目前情况来看,猪发酵床养殖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2.2节省大量水资源

积极推广应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粪便和废水污染环境的问题,对维护水源地水质安全发挥着积极作用。采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省去了水冲洗粪便这个流程,猪从出生到出栏,都不需要进行冲洗和洗浴,相对于传统猪饲养模式需要每天冲洗圈舍好几次,节省了95%的用水量,同时也能够节省大量劳动力,在节省水资源的同时,劳动力成本大大下降,提高猪养殖产业的生产能力。

2.3有利于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率

秸秆资源是放错位置的宝贝,在过去农作物收获后很多秸秆都被当场焚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同时也是一种违法行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对提高生产能力,减少环境污染具有积极作用。近些年,国家积极倡导秸秆综合利用,但是秸秆利用效率还是很低,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而推广应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需要大量的木质垫料原料以及铺垫发酵床栏舍,这就为秸秆资源的利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垫料最为重要,垫料的厚度一般为60~80cm,一个规模化养猪场需要消耗的垫料可达数百吨,一般每10m2的发酵床就需要667m2左右的秸秆作为垫料。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巧妙的为秸秆综合利用找到了一条比较有实际效益和再利用价值的途径,也为减少秸秆燃烧,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尝试。

2.4将动物粪便制作成有机肥料

我国是畜牧大国,随着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畜禽粪便的排放量呈现递增趋势,这些粪便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会对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致病威胁。而推广应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能够实现动物粪便的充分发酵,然后制作成有机肥,供农业生产利用。采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垫料层能够形成一个堆肥发酵层,畜禽粪便被发酵菌消化之后形成垫料,这时粪便已经成为一种半腐熟的有机肥,只需要对其进行适当加工,就可以作为一种优质有机肥在市场销售。从再生效益角度分析,这些经过有益菌发酵的肥料能够替代大量化肥,增肥土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5省人工和省储粪房

传统生猪养殖需要根据养殖规模建设大量的储粪房,占用大量土地,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增加了饲养者的养殖成本。而推广应用猪发酵床养殖技术,粪便能够直接在猪舍垫料中发酵,省去了多次清理粪便人力成本,同时发酵过的粪便能够作为有机肥半成品,通过加工直接利用,省去了储粪房建设,大大提供了土地利用率。人工、设备和资源投入量减少也能够间接提高饲养者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深圳,李杰元,崔志浩,等.夏季和冬季肉牛棚舍发酵床饲养模式的研究[J].畜牧与兽医,2017(9):38-41.

篇6

关键词:生猪养殖 规模化 适度规模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2-260-04

一、发展规模化养殖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养猪大国之一,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同时,猪肉在肉类总产量中占绝大部分。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明显、产品质量保证优势的规模化养殖方式得到迅速的发展。规模化养殖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平抑市场价格、实施环境保护必须迈出的发展之路。

首先,适度的生猪养殖规模,是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猪效益、提高农户经济效益的需要。其次,适度的生猪养殖规模,是降低市场风险的需要。再者,适度的养殖规模。是完善传统生猪养殖方式、促进生猪业发展的需要。最后,适度的生猪养殖规模,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需要。

二、生猪规模化养殖现状及农户适度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

(一)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

生猪养殖在我国农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猪不仅是我国肉类食品的主要来源,而且是我国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8%~10%左右。200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等多种形式的养殖方式,实现规模养殖水平的提升。表1反映了我国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及产量的逐年上升,生产规模逐年扩大,适度规模养殖在不断发展。

在国家对生猪养殖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的背景下,云南省生猪产业发展较快,规模化养猪场迅速发展起来,农村地区的生猪养殖模式从农户散养到规模化养殖的趋势正在逐渐加大,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养殖将是农村今后的主导养殖方式。

(二)农户适度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

1.规模过大导致规模不经济,生产效率低。按照科斯的理论,企业的经济活动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的扩大超过一定限度以后,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额会大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额,从而导致成本上升。所以规模经济对于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要求,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规模是最合理,我们将这样的规模水平称为适度规模。发展规模化养殖,实际上也就是养殖企业对适度规模的寻求过程。

然而目前,我国在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同时,片面追求面子工程,规模过大导致单位成本上升,引起规模不经济,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也在日益突出。

2.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规模化养殖要求建设大量的养殖场或养殖小区,而养殖场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加上一些不良的管理办法、不合理的经营方式、掠夺性的生产运作,使大量的猪粪、尿各种废物及臭味急剧增加,带来的是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综合环境污染。大量的养猪场对环境污染不仅表现在这些方面,同时还表现在病原体通过粪污扩散和传播,对人畜的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如果发展养猪产业不重视环境保护,最终将被地方政府出自于“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的目的“驱逐出境”,从而断送在当地发展的前程。

3.滥用饲料添加剂。生猪养殖过程中,应补充何种饲料添加剂及补充多少量,主要取决于生猪的日粮状况和实际需要,同时,饲料添加剂的选用还应符合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少数饲料生产与养殖企业,为追求个体利益,在饲料中使用违禁的性激素、催眠镇静剂和肾上腺素等。近年来,一系列与饲料有关的危害人畜健康和食品安全的事件相继发生,如二恶英以及“瘦肉精”事件等。

4.饲养方式传统落后。我国生猪养殖虽然总体上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部分地区饲养方式依然比较传统落后,采取的是传统集约化养殖方式,很少采用现代化养猪的生产工艺。集约化养猪方式只是高密度的饲养方法,是现代化养猪的初级阶段,而现代化养猪的内涵主要是在集约化的基础上程序化,其生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三、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发展规模化养殖,实际上也就是养殖企业对适度规模的寻求过程。影响农户生猪养殖规模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生产成本及收益、技术因素、土地因素、资金因素、当地政府政策等等。

(一)养殖成本及收益

生猪养殖成本是指生猪生产过程中为生产该产品而投入的各项资金(包括实物和现金)和劳动力的成本,反映了为生产生猪而耗费的除土地外其它各种资源的成本。具体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人工成本三部分。其中,直接费用中的仔猪进价、精饲料费、青粗饲料费、饲料加工等项目和人工成本是总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生猪养殖收益是指生猪养殖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利益,衡量指标是收入和利润。

规模化养殖能否顺利开展以及选择何种规模养殖,受养殖成本和收益的影响。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各不同养殖规模的单位成本不同,单从成本的角度考虑,农户会选择单位成本最低的规模来饲养生猪;另一方面,收益也影响着适度规模的选择,单从收益角度考虑,农户会选择收益最高的养殖规模。所以,养殖成本及收益是发展规模化养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农户要综合考虑成本及收益,进而选择养殖规模。

(二)养殖技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猪养殖技术决定能否发展规模化养殖。不同的养殖规模对技术的要求不同,大规模养殖需要现代化、先进的、生态的养猪技术,而农户散养或小规模饲养则对技术要求相对不高。我国是养猪大国,但生猪产业发展进程较慢,技术相对落后。几年来,一些新兴生态养猪技术(如发酵床养猪法)的出现,促进了规模化养殖的发展。规模化养殖需要先进的养殖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农户选择养殖规模时,只能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等条件来相应作出合适的选择。

(三)土地资源

生猪规模化养殖需要建设养殖小区或养殖场,而养殖小区或养殖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所以,土地资源也是影响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资金来源

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生猪养殖也一样,要发展规模化养殖,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来源。养猪场的选址、建设、仔猪的购买、饲料费用、养殖过程的人工成本等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养殖户能否取得大量的资金来源,影响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

(五)政府政策

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除了受经济因素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外,还受非经济因素政府政策的影响,而且政策因素对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影响非常大。一般来说,鼓励性的养猪业产业导向政策会促进农村养猪业的发展,限制性的产业导向政策则可能阻碍农村养猪业的发展。对规模化养殖户实施一定的优惠政策和适当的补贴政策,能促进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另外,对规模化养殖采取低税收政策或免税政策能提高农户发展规模化养殖的积极性。

四、农户生猪养殖适度规模的确定

(一)模型构建

1.模型假定。资金来源有保障;各生产要素可自由组合;技术支持有保障。

(三)经济规模的确定

所谓经济规模,就是能使得养殖户的利润最大的饲养规模,因此,经济规模的确定,只需求利润函数的最大值。

五、实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的对策建议

(一)技术指导

近些年我国生猪养殖与以往相比具有养殖方法和技术日益科学化、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的特点,这对农户的养殖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的农村养殖户由于文化程度比较低,养殖技术比较欠缺,主要是长期从事生猪养殖积累下来的一些经验,不能适应现代化养殖的需要,更不能应付猪病多发的局面。因此,相关部门应举办各种培训和函授教育,向养殖户传授生猪养殖技术、防疫技术、管理技术,使他们能适应新形势下规模化养猪的需要,推进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

(二)资金支持

要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除了要有一定的技术支持外,资金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国家有关部门应从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方面着手展开支持工作,为生猪产业的发展解决资金难题。一是加大农业财政投入,特别是加大对土地流转、种养结合、农机设备、农业风险保障等方面的补贴力度,对参与推进规模化养殖发展的种养殖企业、合作社、销售企业还可以运用产业倾斜政策,采取减征或免征增值税、贷款贴息、用地用电等优惠条件,以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针对生猪饲养业融资难等问题,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1)推广和完善生猪养殖政策性保险,增强规模化猪场抵御市场风险、疫病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以提高企业的信用评级,减少养猪企业的融资阻力。(2)推广小额贷款,支持农户适度扩大养殖规模。(3)运用贴息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规模化猪场贷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规模化养猪发展,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三是加大对农村小规模生猪养殖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建立生猪行业稳定发展基金;另一方面,按风险和收益相适应的原则,根据整个行业的平均收益水平,对因产业发展波动而受损的环节给予补偿,保障生猪市场供应。

(三)社会服务

我国生猪饲养还存在着大量的散养农户,技术推广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难度较大,加上农户科学意识淡薄,只有让农民真正看到新技术的利益才能得以有效推广。要实现适度规模养殖,新技术的推广必然是社会性的、公共性的服务内容,是政府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政府应促进科技服务的发展,形成以养猪业协会为龙头、以大专院校为中心、以各种实用培训机构和综合站点为辅助的系统体系,有效提高科技服务的效率。此外,养猪户整体文化和技术素质较低,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工作。同时,政府部门要促进养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加大投资力度,加大科技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和不断完善,能使养猪户安心生产且不盲目跟风,有利提高生产效率。

(四)风险防范

养猪业是集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疫病风险于一身的行业,因此,要实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风险防控显得尤为重要。自然风险的防控上,养殖户应采用现代的先进技术,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养殖,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经济风险的防控上,应从政府和养殖户两方面来加强,政府要发挥好宏观调控的职能,使生猪产业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养殖户要关注市场动态和价格变动,适应市场变化,适时作出调控,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疫病防控上,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增强动物疫病防疫检疫的能力;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疫监测、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和兽医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努力提高畜禽防疫和检疫率;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紧急反应机制,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机制,严格执行强制扑杀染疫畜禽及同群畜禽的制度。

(五)市场监管

要实现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应加强政府的市场监管。一要建立和完善规模化养猪的相关法律法规,使环保部门等相关部门在执法时做到有法可依,同时也为养殖户提供法律参考。二要加强环保部门的监管,环境污染严重是当前规模化养猪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严惩污染严重的养殖户。三要建立和完善生猪产业经济预警系统,实时反映猪肉市场价格变动,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猪肉市场价格变动规律,引导养殖户选择适宜的养殖规模。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农户生猪养殖适度规模问题研究”,编号2012J080。]

参考文献:

1.李桦,郑少锋.生猪养殖规模及成本效益分析[C].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2.何亮.临河养猪业效益分析规模化经营问题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3.谭美英,武深树.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思考[J].2009(4)

4.孙凡花,贾永全,姜明明.利用灰色局势决策研究我国养猪生产适宜规模[J].2006(6)

5.冯永辉.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及区域布局变化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06,(4)

6.马丽军,丁丽敏.管理会计[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S],2003-2012

篇7

关键词 生态养猪;模式;环境;绿色饲料;猪肉品质

中图分类号 S82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52-01

建立猪舍净化、多层防虫、生态消毒、粪便清洁化生态处理和生态控温等环境保护体系,根据生猪健康养殖要求标准,添加原生态植物饲料技术(已申报国家专利),采取全价饲料加原生态植物饲料(还原剂)的生态健康养猪生产模式,快速有效的提高了商品育肥猪自身免疫力和肉产品的品质,起到了对猪肉产品的降脂、催嫩、增香作用,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 生态健康养猪生产模式

以颍上县经纬循环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和种植的资源条件,采用“粮―猪―沼―菜(菌)”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利用该公司面粉厂的副产品及原生态植物加工成混合饲料,用于优质种猪和商品猪的饲养。养猪场的粪尿和污水进入沼气池,经沼气池发酵,所产生的沼气为养猪场提供燃料和照明。沼气燃烧机燃烧产生的热能,用于母猪产仔舍,仔猪保育舍取暖及面粉厂挂面车间的烘干。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小麦和蔬菜灌溉,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养猪污物零排放。

2 生态健康养猪场环境保护和净化

樟树四季常青,生长周期长,抗风能力强,树形巨大,遮荫避阳,吸灰滞尘,净化有毒空气,防虫。薄荷茎叶有特殊香味,可驱蝇、蚊、虫。猪场周边种植樟树,建立高空10 m立体绿色植物环境保护隔离带,每栋猪舍之间种植1~2 m宽的薄荷,作为低层绿色环境保护隔离带;形成有效净化有毒空气,消毒,驱虫,保持空气清新干净,调节生猪养殖场的光照、温度与湿度的纯生态绿色保护体系[1]。

3 猪舍环境保护和调控措施

一是猪舍外安装高低层太阳能型及直流蓄电池型宽谱杀虫灯,猪舍内放置宽谱箱体式灭蚊器和防蝇蚊卷帘,形成猪舍内外立体防虫、杀虫网。实现杀虫驱蝇和生态消毒无药化[1]。二是猪舍内安装风机和湿帘,四周增设双重管道(扩散器)控温系统,即冷水降温管道和热水加温管道,同时安装智能化定时自动冲洗系统,实现猪舍内自动控温和定时自动冲洗的优良环境[2-3]。

4 原生态绿色植物饲料的应用

原生态绿色植物饲料主要包括薄荷、生姜、大葱、大蒜、红薯叶、豆油和马齿苋等,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和育肥猪营养标准配制全价饲料,并添加不同比例的原生态绿色植物饲料,大大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利用率,并能抗菌、抑菌和杀虫;有效提高了各生长阶段肉猪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降低了猪肉产品脂肪的沉积和有害、有毒物质残留,出栏的猪肉产品肉质细腻、鲜嫩、纯香,味美安全[4]。

5 猪肉品质检测结果

对200日龄出栏的常规猪舍、环境和常规饲料饲养的猪肉产品,市场“无公害”标注的猪肉产品以及生态健康养殖猪肉进行检测,结果见表1。

出栏屠宰后猪肉的检测检验结果表明:瘦肉率高,肌肉红色均匀,有光泽,脂肪洁白;黏度适中:外表微干或微湿润,不粘手;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恢复;气味:有明显的青香味;加工后肉产品色泽红润、香味扑鼻、柔软细嫩,易咀嚼。

6 参考文献

[1] 许琴瑟,朱淑斌,朱邦华.生猪健康养殖技术要点[J].四川畜牧兽医,2011(2):39-40.

[2] 生猪健康养殖技术[EB/OL].(2013-04-12)[2014-01-14].http://.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59840.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民本建设为指导,以落实华政发3号文件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目标,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突出动物防疫重点,强化技术指导,确保全年生产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抓好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建设。主要是加强生产设施、防疫设施和环保设施建设,保证规模养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达到年出栏生猪8000头以上的规模场1个,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个,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3个,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100个。出栏生猪3000头以上的养殖小区1个。

2、加强规模养殖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畜禽补栏(笼)增养达到年底生猪出栏12万头,家禽出笼150万羽毛,肉牛、羊分别出栏4000头和1.1万只。

3、推进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重点抓好生猪人工授精站和肉牛冷配站的建设。继续推广人工授精和冷配技术,利用秋冬畜禽繁殖配种、选种、育种、引种的有利时机,切实抓好秋配秋繁,引种更新和苗种越冬工作,扩大能繁母猪、母牛、母羊的种群规模,保证生猪人工授精和肉牛冷配覆盖面在90%以上和85%以上。

4、加快推行现代畜牧业建设进程中的转型升级。以市需求为标准,以无公害为原则,提高畜禽产品质量,推行无污染绿色健康养殖。力求在推行健康养殖,走规模化生物生态养殖方向上有所突破。

5、加快草食动物发展。重点培养小区、大户和改善生产经营方式。

三、工作重点

1、进一步强化落实秋防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防疫要求,切实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和月月补注工作。确保免疫率达到100%。

2、进一步强化秋冬畜禽生产技术培训。一是开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知识、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等培训活动;二是加强村级专职动物防疫员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掌握《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更新提高疫病防控,科学养殖技术知识,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篇9

1.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理论

1.1非智力因素的定义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林崇德,1992),这是广义的非智力因素的涵义;狭义的是指由5种基本的心理因素所组成,即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第三种是具体的非智力因素,由12种心理因素组成,即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等。本文所说的“非智力因素”是指狭义层面上的。

1.2非智力因素的功能及学习意义

非智力因素具有动力功能、定向功能、引导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强化功能等。与上述六大功能相应,可以将非智力因素的学习意义概括为:形成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进度;导向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学习;维持学习活动,以免时学时辍;调节学习行动,注意有张有弛;强化学习行为,克服消极心态。

2.数学建模的涵义和特点

2.1数学建模的涵义

数学建模是指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是“对实际的现象通过心智活动构造出能抓住其主要且有用的特征的表示,常常是形象化的或符号化的数学表示”。其基本流程为:实际问题—数学模型—数学解—实际解—交付使用。

2.2数学建模的特点

(1)创造性是“数学建模”培养的核心目标。数学建模的培养目标有:①让大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②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大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消息的能力;④使大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⑥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而培养健全人格的核心就是培养创造性。

(2)学习过程中,大学生需要的是“指导”,而不是“传授”。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大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数学建模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具有全员性和合作性。

3.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

3.1动机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

数学建模强调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主动参与。如果不能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望,或不能维持强烈的探究欲、参与欲,那么数学建模将无法展开。因此,要开展数学建模,首先要注重动机在教学指导中的作用,如在选题时,要让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与他们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又需要努力才能解决。只有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继续探究的动机,才能为下一步开展数学建模奠定基础。

3.2兴趣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比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解要强得多。这里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数学建模的选题要切合实际,要有“人情味”,切莫选择一些枯燥无味,抽象难懂的课题。二是选题要循序渐进,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让大学生有成就感,千万不要好高骛远,开始就选择较难的题目,使学生无从下手,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三是要注意指导的方法,《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就是讲要注重启发式教学,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提高大学生的兴趣是最终的目的。

3.3情感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建模的形式是:实践—数学—实践。因此,要激发大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对数学问题产生浓厚的感情,同时要努力挖掘数学中的美,如和谐美、对称美、简洁美和奇异美,使大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时能充分感受到乐趣,而不是“谈虎色变”。

3.4意志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

数学建模是大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样的问题又不是显而易见的问题,绝不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问题。因此,要发现、探究,就要付出努力,对于一些颇为复杂的问题,其付出的努力甚至很大。这时,教师的作用就不仅仅是思想和方式的指导,也要包括意志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大学生不怕困难,遇难而上的勇力,还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科学上的发现,哪一个不是付出艰辛的、常人难以预料的困难呢?只有不畏难险,才能走到光辉的顶点。

3.5性格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

性格无好坏之分,每种性格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但不同性格的人在处理事情时会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在数学建模活动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四心”,即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好胜心。数学建模是一个探索、研究、发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失败和困惑,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解决问题。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探究、研究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不要好高骛远,想着一劳永逸,要勇于负责,勇于承担责任,还要适度培养学生的好胜心,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通过比、学、赶、帮、超,出色地完成数学建模的课题。

3.6合作在数学建模中的作用

数学建模活动一般由三人组成,各有特点,往往来自不同专业,在几天几夜的比赛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会随时出现,包括知识的困惑、程序的编制、论文的撰写等,同时还要与疲劳作斗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去做。在数学建模活动中,还要教育学生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实现目标。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仅要重视智力因素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只有处理好这两者关系,才能在积极地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同时发展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参考文献:

[1]燕国材.学习心理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8,(第1版).

篇10

一、工作进展及落实情况

(一)稳定畜牧产业发展,逐步提高规模化养殖比例

1、畜牧生产统计。今年第二季度全县生猪存栏56139头,出栏42261头,同比分别增长0.4%和3.9%;牛存栏29564头,出栏3121头,同比分别增长0.8%和0.5%;羊存栏5573头,出栏5673头,同比分别下降5.3%和5.7%;兔存笼12322只,出笼5628只,同比分别增长4.6%和1.6%;禽存笼7668百羽,禽出笼5913百羽,同比分别下降0.3%和1.2%。肉类总产量4913吨,同比增长2.4%;禽蛋产量186吨,同比下降1.6%。

2、发展规模化养殖。按年出栏(笼)数量划分为:①生猪:500-999头的猪场27个,1000-2999头的猪场10个,3000头以上的猪场6个,规模猪场出栏量占全县出栏总量的75.2%。②家禽:年出笼2000-10000羽的鸡场4个,10000羽的肉鹅场1个,存笼9000羽的专业蛋鸡场1个。

(二)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有效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1、组织开展全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按照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我县及时在全县开展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自3月11日开始,至4月30日全面完成。首先,召开了全县重大动物春季防疫工作会议,认真部署了春防工作。其次,为确保春防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县防重办进行了一次全县春防工作督查。最后,为准确掌握各乡(镇)春防工作质量和免疫效果,进行了春防全面检查与抽血监测,全县共抽取禽血样100份,猪血样50份。

2、严格强制免疫疫苗管理和发放。全县124个行政村的所有畜禽实行强制免疫,共发放:牛、羊口蹄疫疫苗4万毫升,猪口蹄疫疫苗12万毫升,猪瘟疫苗16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0万毫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112万羽份,并要求领用人员严格按照疫苗质量管理规范进行保管和使用;共免疫:生猪5.64万头,牛2.96万头,羊0.60万头,家禽77.31万羽。

(三)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大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1、全面开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至目前,全县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已完成产地检疫2.31万头,产品检疫票证1.86万头,基本完成市级下达我县任务的54%。

2、实抓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为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创造畜禽养殖安全环境,上半年出车进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22车次,查处相关违法违规案件0起。

3、落实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补助对象为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生猪规模化养殖场,补助标准为每头80元。全县上半年核实上报无害化处理病死猪125头。

4、规范兽药经营行动。我县现有兽药经营店4家,规模养殖场25家。2013年4月7-12日,我局工作人员对全县规模养殖企业和兽药经营企业开展了拉网式清理整治。

5、实施“瘦肉精”专项检测。我站派驻了2名官方兽医专职负责县生猪定点屠宰场检疫,按日屠宰量的10%进行“瘦肉精”抽检,工作人员还对全县43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了“瘦肉精”抽检,共检测尿样850头份。从抽检结果来看,没有发展使用“瘦肉精”的现象。

(四)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努力提升养殖业生产水平

1、组织养殖技术培训。今年3月份和4月份,我站组织共举办了两期生猪饲养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包括饲养技术、疾病防治和药物保健等几个方面。

2、进场入户作养殖技术指导。县畜牧兽医站实行技术挂点制度,每人负责挂点3-4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3-5个规模养殖场,每个养殖场至少2次技术指导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

三、下一步打算

1、对各乡(镇)畜、禽血样进行实验室检测;

2、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增加培训次数;

3、做好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