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得范文

时间:2023-04-06 04:1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前教育心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前教育心得

篇1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 谢琼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我有多年教学经验,但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班主任工作才刚刚开始。所以,在这方面虽算不上经验之谈,但却是我在这几周班主任工作中的所见所感。在教育工作中,我认为班级管理是一个热点,尤其在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群体有他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职业学校的班级管理的难度相对其他学校的班级管理难度更大。下面我就班级管理方面谈一谈粗浅的看法,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没有对学生的爱心,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真诚的教育。”假如我们对学生没有爱心,也就不可能去关心学生,更不可能对学生勤于观察,当然也就不可能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更不可能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批评教育和指导,也谈不上帮助学生排忧解难了。对待学生偶尔所犯的过错,尽量采用善意的态度,用委婉含蓄的方式向学生提出指正的要求,远比我们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不留情面的批评来得效果显著,这点我深有体会。因为我性子急,发现学生有什么事情我都是直接地指出,改变方式后,觉得效果更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女生。在我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位同学,是位女生。刚开学几周就因抽烟、跟别班的男生一起打牌,屡次触犯校纪校规,基本面临快要退学的边缘。知道这些事情之后,我先是不动声色的分别从正面以及侧面去了解他,发现这个孩子是孤儿,居住在伯父家,而伯父家中也有四口人,没时间去关心她。她缺乏家庭的温暖与长辈的关爱。其次在学校里,可能也没有受到老师、同学很多的关注,反而因为早已养成的坏行为习惯而导致老师、同学的嫌弃。所以在来校报道安静了几周后,“狐狸尾巴”全部暴露,状况非常危险。我在了解情况之后,利用晚上值班时间,把她叫到只有我一人在的办公室,请他跟我面对面坐下,诚恳地帮她分析了好的现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同时表态对她以往所犯的错误既往不咎,同时根据她本人的特长,委以班级体育委员的重任。在我每次的晚自习值班中,我总是会跟她进行及时的思想交流与生活上的关爱。慢慢的,她本人的态度、表现都在改观,同学们从原先对班主任的安排表示不理解到理解,到最后再次接受了这位同学。而且我惊喜地发现,自担任体育委员以来,她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班级管理制度,起到一个班干的表率作用。在她的感召力下曾经象她一样的吊儿郎当的学生也不甘落后,生活、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看到这一切进步,作为班主任的我真是喜在心里,乐在眉梢。

所以说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有某一个方面发展的潜能,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学生在学校最亲密的人——班主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与尊严,关注她们的成长,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有着积极而无法估计的价值。把关怀贯穿在每一个教育环节中,为职业中学的学生营造一种和谐、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对促进她们健康成长,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给她们的成长营造一片生命的绿洲,那么相信我们的中职生中将有更多的人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高素质人才。

篇2

关键词:学前教育转岗培训心得

我从小学教师转岗投身于幼教育事业已经快5年了,可是还从没有机会参加幼儿保育、教育的系统培训。这次有幸有机会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专家对我县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学前教育培训。经过3天专家的集中培训,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对我今后在幼儿保育、教育工作上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幼儿专家、老师系统的、深入浅出的讲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我懂得了3-6岁学龄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从理论上懂得了幼儿保育、教育工作应怎样科学的进行,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怎样地去科学保育、教育幼儿。我们在以前的学前保育、教育工作中,虽然在认真努力地去做,而且有的在表面上看来效果还挺好的,但通过这次培训方知,我们有的幼儿保育、教育方式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的,我们在实际的幼儿保育、教育工作中把自己老师的位置给定偏了甚至搞错了,老师在整个幼儿的活动学习过程中占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利于幼儿健康快乐地的成长。我们以前在幼儿保育、教育中还有“小学化”教学趋向,重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为了迎合幼儿家长的“口味”,我们一味的给幼儿灌输太多机械的东西,这可以说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于幼儿健康的成长,也不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我们应该在幼儿教学中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医学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各种肢体活动能帮助幼儿开发大脑智力,所以我们应该主张幼儿在活动中去学习,让幼儿直接参与、经历活动,使他们的大脑在活动中得到健康发展。为什么我们说幼儿教育就是游戏教育呢,原因就是这医学科学依据。在幼儿教育中,让他们在玩中学,这远比幼儿死记硬背一些东西更有利于幼儿大脑的发育。我们应注重幼儿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养成,让他们学会讲卫生,具有自理能力,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生活上、学习上具有独立性,做任何事情能专注,动作协调,在公共场所能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公共场所的小文明人。我们要培养幼儿的自信,与幼儿建立互相信赖、互相依赖的伙伴关系。

在这次培训中提到了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与交流对幼儿保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我们幼儿园做得比较欠缺的是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教师,还有家长、社会对幼儿的教育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幼儿身边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对幼儿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幼儿身边能够感受到的、听得到的、看的到的一切,都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每个幼儿的生活环境、家庭情况、个性特点都不尽相同,我们幼儿教师需要与幼儿家长经常交流、沟通,做到尽量了解孩子的一切,老师才能做到对幼儿教育时心中有数。幼儿保育、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因幼儿而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方法,我们在教育上不能搞“一刀切”,一种教育“样板”,社会上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我们在培养幼儿才能时也要多样化,教学模式也不能搞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这才符合个人的自然发展。所以我们幼儿教师要想做好幼教工作,首先应该做好幼儿家访工作。

篇3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如何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呢?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精通业务知识,还要认真学习有关创新教育的知识,积极参加相关培训。主席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讲话中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总理指出,最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些论述表明了创新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教育界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创新就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不创新我们就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内在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唯一路径,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必然选择”。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育在新世纪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伟大使命,要深刻认识到生活在充满竞争的二十一世纪,创新是我们唯一的出路。要结合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转变“为师之道”的教育观念,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其次,教师要主动进行创新教育方法的探索,采用新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使教学方法更具灵活性、创新性和实验性,充分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

二、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建立平等关系

新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更让学生乐于接受。教材内容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时代性和新颖性,把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新的科学概念及时地传达给了学生,为学生思考、探索、发展、创新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努力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信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堂上创造性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形式,创新教育重在营造人才成长氛围和良好的环境,而课堂教学氛围是组织好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过程。课堂内既有大量的信息交流,又有充分的情感交流。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首先要营造宽松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情境。第二,在教学活动中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改革强制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转变原来一言堂、填鸭式的讲授,做学生创新学习的交往者与促进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

三、激发创新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篇4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创新

目前,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素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是重要内容之一,要推行好素质教育就必须搞好艺术教育。艺术教育中比较基本的是舞蹈教育,所以推行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舞蹈教学,由于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因此必须得到重视和不断提高其创新水平。

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力。目前来说,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发展不全面,舞蹈基本能力有待加强,需要利用创新思维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思想观念进行改进,提高舞蹈教学水平,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能力。

舞蹈其实在很多学校和专业都有开设,艺术学校相对开设得较多,但是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和艺术学校的舞蹈教学其实有很大的区别,最主要的是教学目标和效果不一样。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注重的是对舞蹈基本知识的运用,只需要用舞蹈基本动作展示舞蹈的优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学前教育舞蹈教学顺利高质量完成。

一、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个问题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一一解决,才能增强舞蹈教学效果,本文从一些角度分析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对这些方面进行重点探讨和分析。

1.课程目标还不够明确

课程目标不是很明确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现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对象是3~6岁的幼儿,对他们加强舞蹈训练,主要是进行启蒙教育,重点利用舞蹈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刻意要求幼儿的舞蹈动作做到很规范、很到位,因此,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育只需要学习基本舞蹈知识,学会如何利用舞蹈进行教学,把舞蹈知识传授给幼儿。舞蹈要求动作特别优美,技巧特别娴熟,这在艺术院校开设的舞蹈专业教学是要求比较高的,因为培养目标不一样,所以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培养需要注意课程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2.学生基础较差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基础都是比较差的,甚至零基础,给舞蹈教学带来很大难度。没有舞蹈基础的学生,身体会显得比较僵硬,对于舞蹈动作不能很快学会。学习舞蹈其实是有先天条件的,虽然说一些基本舞蹈知识和不太难的动作要领,通过基本训练都能够学会,但是身体柔韧性较好的学生对于舞蹈学习是有优势的,学习起来较快,提升学习舞蹈的信心,加快舞蹈学习进度。

3.评价课程方法单一

评价课程方法比较单一是目前学前教育专业中舞蹈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不仅是舞蹈教学,在其他专业教学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问题,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打击。目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评价内容和标准较为单一,成绩在评价中占的比重过高是普遍问题。成绩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占的比重过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降低。其实,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应该让学生参与,创新评价机制,不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或者降低成绩占比,让学生之间互评及学生自评,最后与老师的评价综合在一起,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这是完整的相对合理的评价方式。

4.教学课时少

教学课时较少是目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的常见问题,舞蹈教学安排的课时过少,不能很好地实现舞蹈教学目标,使相关舞蹈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舞蹈是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的,需要花费较多课时进行舞蹈基本训练,加强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学习,舞蹈教学目标及任务。在幼儿教育中,舞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能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高校舞蹈教学中重视起来。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特征分析

上文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每一种不足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这里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都没有舞蹈基础,给舞蹈教学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平常教学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在这种背景之下,学前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不可避免,重要的是如何创新方法解决这些不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比较年轻,年龄特点会给舞蹈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一特点需要在教学中创新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体现素质教育理念,使学生胜任现在背景下的幼儿教学。因此,舞蹈教学的最终目标需要加以确认,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舞蹈课程教学,完成教学任务。舞蹈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其对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学的目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影响因素和创新策略

1.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前面针对目前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舞蹈教学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这里我们对舞蹈教学过程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认清舞蹈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以及怎么创新性地改变这种不足,提升教学水平。首先对舞蹈教学产生影响的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课堂效果最有发言权,生源会对舞蹈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舞蹈教学需要舞蹈基础,这样学起来才能很快。

2.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创新策略探究

由于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重要性,针对前面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就需要创新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来说从以下几方面增强课堂效果:

首先思想观念需要有创新性改变。无论什么事,只有在思想上产生改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首要的是改变思想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增强舞蹈教学课堂效果。

其次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内容需要做一些创新性改变,才能与时俱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将一些不适合目前教学的,或者落后的内容淘汰掉,增加一些舞蹈内容,不但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且能够增强教学效果,一举两得。加入一些新元素和内容,极大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内容不会陈旧,因此舞蹈教学中,需要创新性改变内容,以增强课堂效果。

第三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性改变,以增强课堂效果。无论是什么课程,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方法能给学生学习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学方法不适当,导致学生多走弯路,因此要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才是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增强课堂效果。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方法使学生对舞蹈基本知识加深理解。

第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评价要注重创新。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全面性。内容标准也要多样化,通过评价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等。

最后增加教育实践环节。实践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创编排练节目或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培养对舞蹈的学习兴趣,提高舞蹈理论和技法的实际运用能力。可拿出一定课时安排专业见习活动,就某一类技能在幼儿园的运用进行观摩、体验和总结。还可以聘请舞蹈教育方面有特长的幼儿园教师进行指导,直接学习他们的经验,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现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在教学方法及内容等层面多样化呈现,才有助于实际教学水平提升。此次通过理论研究,希望在很大程度上为实际教学提供有益发展思路,对实际教学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孛孛.声乐表演与舞蹈艺术的融合性研究[J].艺术科技,2015(06).

篇5

一、创设学生自主、师生平等的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迸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我在教学中经常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展示自己才能和见解的机会,还特别创造条件给后进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允许学生犯错误,给他们纠正错误的机会,还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新。

二、变“教”为“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培养学生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筋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为了鼓励创新,让学生敢于创新,就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表积极与教材、与教师、与权威不同的见解。学生能质疑表明他已经对问题进行了思考,在发现过程中已经有所探索,已经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逾越常规,敢于想象猜测,敢于言别人所未曾言,敢于做别人所未曾做,宁愿冒犯错误的险也不要把自己束缚在一个狭小的框架内的创新品格。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以便从多角度求新求异;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再就是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进而发现新问题。如在学习《滥竽充数》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南郭先生能够滥竽充数?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便可以从南郭先生自身、齐宣王、众吹竽手、社会等不同角度去思考,从而得到不同的结论。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而且使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三、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要因教材、因学生、因时间、地点而灵活多变,采用或讲授法、或讨论法、或点拨法、或读书笔记法、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幻灯、录像、多媒体等,以此来创设新情境,进行视角转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习《变色龙》时,让学生听录音,感受人物个性化的语言,体会讽喻的艺术效果。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截取《水浒传》中的故事片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一节课完成了教学重点,而且学生耳听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眼见鲁达等人的画面介绍,头脑中想象双方的矛盾冲突,兴趣盎然,思维灵活。再如在讲完《皇帝的新装》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我们身边有没有像课文中的皇帝和大臣一样的人?学生们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我妈妈新买的衣服别人都说漂亮,可我一点都不觉得漂亮。”有的说“我爸爸带我去看朋友,他的朋友说我长高了,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可我并没有什么变化。”等等,这样跳出课本传统的单纯对皇帝和大臣们的批判,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了课文所蕴含的现实的内涵,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被激活了。

篇6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英语教学 启示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这30年期间。此理论对我国教育心理学界和学校教育实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变化和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最早只是仅仅将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问,随着各国教育家对此理论的重视和不断研究,它逐步壮大成为了心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它研究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在一定条件的学校教育下,积极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了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据调查研究显示,教育心理学涵盖了学习心理、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心理学、课堂动力和管理与纪律、学习动机、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主题。本文预研究教育心理学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和作用。

教育心理学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师教学心理的研究,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教及教学活动组成一个特殊系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时无刻不受教育活动的影响。同时,教与学的成效,又反作用于教育活动。教、学、教育活动三者,构成了一个“互动系统“(interactive system)。教育心理学研究互动系统中师生的心理现象和规律,让这个系统运行更加高效,系统结构更加完善,系统内的关系更加和谐。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中国是一文明古国,在古代的教育实践中,开始萌发了教育心理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孔丘、苟况、墨翟等思想学家的著作中,已有不少的教育心理思想。相关因材施教的有:“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的叙述。中国古代思想学家的这些教育心理思想,到了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虽然在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但仍然没有形成严密的知识系统,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成为中国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清朝末年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在学科的心理学方面研究工作,20世纪20年代也相继开展起来。20世纪70年代也是中国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重新得到恢复,并不断发展的时期。

二、教育心理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

就学习的理论而言,教育心理学可以总结概括为行为主义、认知论和人本主义三大主流学派。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习以刺激――反应的原理从而形成了机械性的语言操练,是语言知识的灌输,目的就是使学习者形成一种新的语言习惯。外语学习归咎到底就是为了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并使他们能运用所掌握的语言来进行语言输出的过程。Krashen提出,促进语言习得的前提就是教师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为学者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他还列举出了最佳语言输入的四个必备的条件。简而言之,输入的内容应该是可理解的,不应过分强调语法。认知学派的基本理论就是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引导学生用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构建知识。其图式理论成为了现代认知学派的核心。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图式理论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激发学习者的相关图式来帮助他们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预测和分析,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从而加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重要分支。建构主义认为,在教育的各环节中,学生成为建构知识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以及知识的灌输对象。交互是建构意义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里最有价值的活动就是学生们组成小组和集体间相互的交流,共同形成知识。

行为主义产生了自我管理、自我言语等方法。虽然早期自我管理还是更多地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近来的自我管理开始含有认知的成分。自我管理的过程是这样的:教师先采用传统的行为分析法,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然后将这种外在的控制逐渐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控制。另一种偏向认知的自我控制技术是自我言语。鲁利亚发现儿童年龄的成长,可以不靠成人教学,而靠对自己行为的信息来改变行为,所以自我言语很重要。自我教学训练可以帮助教师对冲动性儿童进行训练。先由教师出声示范如何完成任务,然后让儿童教自己完成任务,由出声直到无声完成任务。

国外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技术也有了许多新的进展。如利用网络,网络具有方便,受众广,成本小等特点,许多教育实验都可以利用网络完成。再比如通过生理测量,进行教育心理学实验。如采用瞳孔放大(pupil dilation)和脑自发电位两个生理指标,研究认知负荷。

当代教育心理学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体的认知、动机、情绪甚至情景,整合已经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主流趋势旧。结合新的技术,未来的教育心理学将会是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相互融合的一门学科。

三、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学习现状

英语教学是师生合作的共同活动。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以及语言技能发展的过程、影响着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和学习者心理的个体差异等特点.这无疑会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在英语教学当中,我们发现不少的学生厌学,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英语学习的动机与目标,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他们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他们的动机并不是自身能力的提高,而只是想通过考试拿到等级证书。而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这些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2]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篇7

一、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求知欲比知识更重要.牛顿就是对苹果落地感到惊奇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 .瓦特就是对水沸腾时掀动壶盖的现象感到惊奇,而发现蒸汽是有能量的,从而发现明了蒸汽机.

有好奇心,就有寻求结果的欲望.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产生的.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这一节课时,可让全体学生每人画一个凸多边形,并动手测量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说:“不管哪一位同学只要告诉我你画的多边形边数及这个多边形(n-1)个内角的度数,我就能立即猜出剩下一个内角的度数,不信,同学们可以试一试?”由于这个问题新颖,同学们感到惊奇,从而调动了学生认真钻研的积极性,创造了最佳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问题高低适度,学生想知道问题的结果,而且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得到问题的结果,这样的问题就会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学生就会因兴趣而学,而思考,并提出新问题,自觉去解决,去创新.

二、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都有好胜心,学生也不例外,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要创造适当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信心,并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时,出了一道简单题让两位成绩一般的学生到黑板前表演,并同时提出看谁做得好?谁做得快?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课余时间可找一些有趣的难度相对高一点的题目让他们做,并同时提出看谁做得好,思路新,方法简单等要求.在每次活动中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充分表现自我,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从而培养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表扬与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肯定学生主动追求新知识的做法.对于新定的目标,应该是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适合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的.要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新知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在课堂上,要常用表扬用语,如:“很好”、“太棒了”、“真行”等,表示教师的关注和赞许.

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只有通过自己理解获得的知识,学生才能进行创新学习.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多样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课件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友好的交互界面和多媒体集成的优势,将文字、数据、图形、图像等信息通过多媒体集成处理,使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情.同时由于多媒体在很短时间里显示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互动式探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

六、善于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篇8

一、转变教育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

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应只看传递知识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要看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活跃的思维和想象力。所以,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像挖掘宝藏一样,将藏在每个学生心底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美好的心灵挖掘出来,并通过激发学生的创新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学习新课时,教师可对课文作简单介绍,设置悬念,启发学生主动探索。以SB3A,L5 Captain Cook为例,教师可先介绍:Captain Cook is a great and skilled navigator. He is preparing for his first great expedition to the Pacific. Now he is talking to a seaman about their preparations. If you are Captain Cook, what do you think are necessary to prepare for the expedition? 问题一问出,学生马上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时老师可将学生的答案板书在黑板的右边。比如:food, fresh water, beer, medicine, compass, weapon, clothes, etc . 老师再提出:Now let’s read the dialogue and see what Captain Cook wants the seaman to prepare. Why? 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读完全文,找出答案。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对照一下黑板上的答案,并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加以鼓励,学生一定会兴趣大增。这时老师可不失时机地问学生:Why don’t they take fresh vegetables or fruits? How does Captain Cook deal with the problem? 学生既要联系实际,又要回想课文内容。通过思考,他们会了解海员生活的艰苦,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学习不再是一种精神负担,学生的求知欲会越来越强烈,同时他们的知识面也会越来越广。

二、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为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课堂教学应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一)要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对学生情感的表露要给予尊重,避免使用讽刺挖苦等不良语言形式或以冷漠的态度伤害学生的情感。学生在情感上对教师具有依附性,也就是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追随和效仿的对象了。“亲其师”而“重其道”。学生从教师方面所得到的赞许、认可和关爱中获得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又将促使他产生自我提高的渴求和欲望;这样的学生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学习行为符合师长的标准和期望,从而主动、积极地学习。

(二)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验,对学生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要持发展的眼光看待,多鼓励,多支持。教师还可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疑点,有意识地设置争论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既给学生创设参与学习的机会,又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空间。注意呵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引导他们去质疑,去探索未知领域。作为学生,他们会从自己的创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从而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断地发展创造力。

(三)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减少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对学生约束过多,事事要求整齐划一,必然限制学生的思维,造成心理障碍,形成严肃的课堂气氛,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四)对学生要有耐心和宽容心。学生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也许因受到心理、知识、语言、思维、情绪方面的障碍,很难准确回答问题。这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谅解和宽容,并适时启发引导,理顺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圆满表达自己的机会。即使学生做得不好,只要有可取之处,有进步,应先予以肯定和表扬,再指出需改进之处,避免学生产生受挫感。这既可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又可使学生因自己终于回答出问题而感到心满意足,良好的课堂气氛自然形成。

三、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的教育实践也充分说明,培养良好的兴趣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会使他们感到从学习过程本身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篇9

长期以来,在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还是延用传统的教师口头讲述、灌输,学生被动、机械接收的教学模式,完全没有起到相关的效果,也没有对学生将来的工作有任何的指导作用。因此,在为了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效果,需要从学生的学法以及教师的教法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

1.1将学生的实验参与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的许多内容具有理论性、概念性强等特点,假如仅仅凭借教师在课上进行简单的讲授,中职学生们可能能记住某些理论知识与心理学条文,但是对于其实际的应用,往往还是感觉模棱两可的。因此,需要将心理学的相关实验引入到课堂的理论教学中去,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其中,用亲身的感受,去深化对其原理的理解。

1.2倡导学生们进行独立的学习

现代的教育理念,往往是比较倡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式、自主式学习的,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讲授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新知识的时候,授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学习提纲,将学生们编排成独立的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组内讨论、合作等方式,完成对新知识的预习工作,然后再让他们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去掌握课程整个的体系,让学生在独立、主动探究中,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认知。

1.3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原理,对其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因此,为了早日让学生们进入角色,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务必要突出其实践性,通过一些案例教学、模拟学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带领着学生们亲自去幼儿园见习等方式,去培养学生们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明确地认识到学科知识对将来职业岗位的实际应用价值。

2取得的教学效果

2.1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虽然说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在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些差距的,因此这便要求广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们,通过某些途径将两者结合起来。在广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心理学知识绝不仅仅是摆设,如何将其合理地、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职业生涯中,这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们可以对幼儿园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把它们引入到课堂中去,放在相应的章节上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增添了实质性的问题,而且还对学生们起到了促进作用,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表现的更有信心。

2.2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布置案例讨论、资料查询等任务,让更多的学生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开拓学生们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仅增强了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开放性,而且还利用了网络教学手段,去促进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去开发课件,进行教学。特别是在讲解一些枯燥空洞的内容时,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的鲜活、生动,可以让学生们更为形象、生动、立体的感受到教学的内容。

2.3提升了作业的实效

由于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大量的专业知识讲解完毕。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们对这们课程缺乏兴趣,觉得它枯燥无味。假如想要改变这样现状,就必须从课外作业入手,改变其形式。这里就课外作业形式的改革方式举两个例子。一种方式可以是通过布置手抄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对某章的重点内容,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总结、归纳能力。第二种方式可以要求学生们课后去找一些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故事或者是案例,并把它们背诵下来,在课前进行演示,让其他的同学对其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结语

篇10

我们面临不少宏观课题待解,学前教育需要更大的创新和突破: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该怎么提供?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该怎样建立?顶层设计、宏观统筹、全面协调、体制机制的建设,确实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勇气来尽快突破。学前教育的科学性、人自身成长的规律性,也需要专门的研究者去探索、求证、创新。这是影响和推动整个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性改革和创新。但是,如果在幼儿园层面,大家成天琢磨的是这种层面的变革和创新,做的是关乎顶层设计的课题研究,对一所幼儿园的成长虽然不能说全无用处,但至少作用是有限的。

任何顶层设计和宏观改革,都不能取代园长和教师对每天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回答。任何宏大的创新,都不能取代从事实际工作的园长和教师解决具体问题的微创新。

走进全国各地的幼儿园,常常能发现园长和教师们凝聚着智慧的微创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有着巧妙的让孩子喜欢躲进去藏起来增加神秘感和趣味性的设计;一条窄窄的巷道上,铺设上几颗石子,让幼儿不经意间有不同的触觉感受;一个小小的转角包裹,让孩子更安全,使桌子更美观;甚至一个屋顶边沿的接雨水设计,甚至卫生间的间隔设计……

这真是实实在在的微创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学得了。今天的学前教育发展需要更多这样的微创新。

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内涵发展从哪里来?从办好每一所幼儿园来。一所幼儿园的优质发展从哪里来?要从每位园长和教师科学的微创新中来。

学前教育的微创新必须基于规律和科学。我们也看到许多看似有效的微创新,比如某地某园通过方法创新,让幼儿认字数量急剧增加;比如某地某园举办幼儿集体婚礼,说是为了让幼儿度过所谓“婚姻敏感期”;比如某地某园引进工业企业的质量认证体系,建起了一套以“××9000”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有的看似有效实则可笑,有的看似有益实则有害。如果教育微创新不以尊重教育规律和儿童成长为前提,带来的可能是瞎折腾,这种“创新”不仅不能鼓励提倡,还要坚决反对。

学前教育的微创新要着眼于“微”。微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小事情上的创新。幼儿园工作常常面对的是孩子怎么吃好、睡好、玩好等小事、细事、琐事。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都会对孩子成长产生影响。学前教育的微创新,所要解决的正是教师们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小事、细事、琐事。孩子的成长是大事情,教育的微创新要以小见大。

微创新要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幼儿园管理中有许多小问题,也有许多实际困难,这些正是微创新的切入点。微创新最可怕的敌人是“熟视无睹”,如果对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看不到、看不出、看不进,也很难做出微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