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动机制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家校联动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家校联动机制

篇1

【关键词】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实施绩效目的意义

一、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基本内容

价格补贴是指国家或社会集团向某种商品的生产经营者或消费者无偿支付补贴金,以维持一定价格水平的措施。其实质是对这些生产经营者或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损失所作的补偿。传统价格补贴是以定额定量的方式进行,其缺乏对物价的弹性,不能随物价变化进行调整,而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将补贴数额与物价变动相挂钩,具有实效性和灵活性,产生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其主要实施内容如下:

(1)启动条件方面:各地依价格指数涨幅自主确定

(2)补贴对象方面:四类基本人群全部覆盖

(3)补贴标准方面:不低于物价上涨的实际影响

二、联动机制的主要研究内容

(一)主要研究内容

1.剖析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环境,解读中央颁布的指导政策,分析各地方政府试行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

(1)了解我国当前经济运行形式,分析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调查百姓对物价上持续上涨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2)了解中央政府对物价持续上涨这一问题做出的解读、指导性意见建议、实施的政策措施,从理论方面(财政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具体解读地方政府的试行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掌握价格补贴对象的基础数据和生活状况

(1)确定补贴政策惠及人群范围及确定惠及人群的划分标准、主要参考数据。

(2)了解关键数据(如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的编制、依据、意义。

(3)调查了解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支出结构。

(4)调查了解民众对于物价上涨对自己生活影响的意见。

(5)调查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重大影响,重点调查消费支出结构的比例变化和边际消费的变化。

3.走访市政府相关部门、深入基层各区县政府,全程调查财政补贴发放环节

(1)从统计局处获得对市低收入群体的家庭生活情况调查编制的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并了解数据调查统计方法及流程,确认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2)结合低收入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核查市发改委是否及时有效的报请政府启动或停止实施联动机制。确认政策启动的时效性以及补贴发放比例是否按照调查统计数据结果进行浮动补贴。

(3)在市财政局处获取城乡低保人数等基础数据,并追踪价格补贴的发放工作,了解具体发放流程,确认补贴发放比例是否按照调查统计数据结果进行浮动补贴以及补贴资金的划拨是否及时足量到位。

(4)走访各区县政府,对本区域的价格补贴发放工作进行核查,调查具体发放方式、居民领取办法,了解基层政府是否切实执行财政补贴的发放工作。

4.走访获补贴居民和未获补贴居民,将两者情况进行对比,了解居民对政策的效果评价

(1)走访对象为有获得补贴资格但是未去领取补贴的居民和刚好不具备领取资格的居民群众:调查了解居民有获取补贴资格但是未去领取补贴的具体原因,为政策的进一步改进提高提供建议;走访刚好不符合条件的居民,调查他们的生活现状,获取他们对于补贴政策适用人群划分标准的看法。

(2)政策实施后,将刚好符合条件领取补贴的居民和刚不符合条件而不能领取的居民生活状况相对比,分析政策的效用,看补贴发放的范围划分是否达到效用最大化、能够覆盖绝大部分需要群众。

三、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1.了解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的政策及其作用机理;

2.了解该机制是怎样缓解物价上涨对人民群众(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生活的影响、影响程度及方式,探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的建立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作用机制;

3.通过对价格补贴联动机制作用发挥过程的观摩,了解政府执行该政策的行政效率;

4.通过了解价格补贴联动机制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的分析,提出完善财政补贴制度,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的系列建议。

(二)研究意义

1.现实意义

(1)通过跟踪该政策实施过程,解释为何该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于保障我国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我国社会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在政策试行的一年中,跟踪调查政策的实施情况,为政府完善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提供相关信息,以利于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性价格补贴机制,以提高城镇居民福利水平;

(3)通过详细跟踪政策实施过程,考察政府绩效,落实地方政府问责制,以期提高财政资金的支出效益;

(4)结合财政学中社会保障、价格补贴等知识,对价格补贴联动机制进行实践分析,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素养及调查研究、论文写作能力。

2.理论意义

(1)对社会保障中价格补贴方式进行补充;

(2)研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是否为有效的价格补贴长效机制,以此为依据完善价格补贴机制理论;

(3)对完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提供参考意见。

综上所述,价格补贴联动机制是一个新的机制,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较少。此次研究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否获得价格补贴及价格补贴是否有效缓解了物价上涨对其基本生活的影响,关注政府发放价格补贴的行政效率。我们以创新的视野和角度去探讨国家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问题,以期有效补充相关学术内容,为此政策的实施提供更完善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素洁.对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的思考:以江苏省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

[2]吴槐庆,赵全新,任方宏,陈汪峰.杭州市实施低收入群体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成效显著[J].中国经贸导刊,2010(2).

篇2

[关键词]动漫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链产业链价值链互动演进

[作者简介]卢Z(1972- ),男,回族,陕西西安人,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科研信息处,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学教育、教育管理。(陕西西安71007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制度重建与政策行为导向研究――基于社会契约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Z5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21-02

动漫产业是科技密集型、智力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朝阳”文化产业,因此培养一批熟练掌握动漫设计基本知识,具有动漫艺术创作基本技能,能从事电脑美术教学、影视动漫创意及广告制作、动漫制作特技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动漫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但是,综观动漫行业,其作为一个创意型产业,一方面动漫创作、设计和制作人才缺口巨大,需要具有原创能力、创意丰富的设计与创作人员,包括原画、导演、编剧等;另一方面需要在动漫全产业链中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从实践中提炼升华出能力的市场人才、管理人才。如何以企业真实工作案例作为依托,运用模拟项目开发方式,适应动漫全产业链发展及整个工作流程,是现在动漫专业校企合作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

一、“人才培养链研发与产业链价值创造的互动演进”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链研发与产业链价值创造的互动演进”校企合作模式,即本着以人才培养链研发为根基,以校企共同创造产业链(如右图)的价值为目标,着重人才养成、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形成校企合作共同的利益链、价值链,推进产业链与人才培养链融合发展的制度建设,在延伸、深化专业向产业链高端进军的过程中,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形成专业特有的核心技术技能,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企业发展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同步的专业适应产业的发展机制。这种互动演进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再创造,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创造的内容包含智慧、信息、知识和创意,是整个校企合作过程价值增值的源头,在相互对接、相互融合实现均衡过程中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

二、人才培养链的研发与再定位

1.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及专业建设规划。通过对部分动漫制作企业的岗位分配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动漫行业普遍形成了“原创、衍生两头小,技术、制作中间大”的情况。动漫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原创动漫人才的依赖性最大。在动漫制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编剧和导演岗位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内涵,在有好的脚本与策划的基础上,才能依托漫画、动漫或其他表现形式将其很好地诠释出来。动漫衍生品产业化是目前动漫及衍生品产业发展所依托的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但实际也是整个链条中最获利的环节,这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认为没有技术含量而被轻视。动漫及衍生品设计与制作的职业岗位能力会涉及动漫设计与制作、工业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目前多数院校乐于培养入门台阶较低的动漫师、剪辑合成师等技术性动漫制作岗位人才,这类岗位仅需要熟练的专业软件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动漫制作基本知识,往往不需要太多从业经验,不要求很高超的绘画能力,也不需要广阔的知识面和新颖、独特的创意能力。但由于是没有灵魂的技术支持会导致人才在岗位中无法顺利进行可持续发展,若要继续往更高层次发展,就得相继学习很多支撑知识,否则最终还是面临改行,这导致岗位人才流动性特别大。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动漫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视动漫文化的培养、动漫氛围的营造、重视动漫语言表现基本功的训练和创意思维的培养,通过整合专业资源,发挥集聚效应,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2.校企合作中动漫企业的角色。一是动漫企业主动参与课程设计。针对动漫教材的选用及校本教材的开发,西安三元数码软件公司对人才成长规律有着较深刻的理解,对于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及如何引导院校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有着明确的认识。三元数码积极与西安多所高校联合积极探索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职业技能实践为主线、以实训项目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及时帮助院校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积极开发与就业市场要求紧密结合、对就业和创业有实际相关作用的课程。迄今为止,已经开发了基于企业工作过程、以实际工作案例为主、以动手训练为主的互动式系列教材《动漫实战案例设计与实现》两大类四套。同时,还开发了重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综合素质的职场系列教材――职场三剑客,即《职业启航》《中文能力》《团队工作》,通过对学生沟通能力、中文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多元能力。二是企业的优势资源与学校共享。动漫企业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必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设备和技术方面,学校受培养方向性问题及资金的影响,在硬件配备的投入上一般是有限的,能够看到的多数是电脑,一些高、新、尖端设备引进少之又少。如现代动漫制作中的动作捕捉棚,是由32台光学式动作捕捉仪分别被悬挂在各个角落,只要演员穿上贴着一个个可以反光的球状体的“动作捕捉衣”往棚内一站,动作捕捉仪就能通过发光点精确地捕捉到演员的每个细微动作,继而记录在硬盘上。但这样的设备资金投入相当巨大,而且空置率也是学校无法承担的,只有专业动漫公司才有可能配备,所以动漫企业的优势资源,可以保证学生在企业学到最新的知识。三是项目带动课程,课程辅助项目。企业在职业院校的实训人员可以尝试从动漫企业引进一个或若干个真实项目,或者是项目的一个段落,合理导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各知识点的分解,将学生编成分项目小组,形成分项目开发流程,学生跟随产品完成进度,完成各自的项目,初期甚至可以是企业人员手把手教学。企业实训人员从商业化和产品质量的角度,对产品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价,同时也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可以综合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根据某些项目做一定的市场调查,了解前期策划及市场运作等方面的情况。四是企业的动漫师担任学生导师。采取导师工作室制度,由企业的动漫师指导若干特别优秀的学生学习创作,企业动漫师通常处于这个领域的前沿,对工作室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主张会默化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训练上,创作出与导师的主张、追求甚至气质都相近的作品,可以使专业变得具有更强的实用价值和商业气息。五是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企业应鼓励成果考核(设计报告、制作方案、作品)、实际操作考核、团队协作、分工合作等多种方式考核完成过程评价。企业与学校共同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进行监控,最终由企业主导,以符合教学常规基本模式的形式完成结果评价,既保证了正常教学任务的完成,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将企业精神融入学生中。

三、产业链的价值创造

1.产业链与价值链。产业链与价值链都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概念。产业链是基于产业分工理论,研究传统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价值创造活动,也就是说,是由一个企业为主导,逐渐分离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企业相互依存,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这种围绕服务于某种特定需求或进行特定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所涉及的一系列互为基础、相互依存的上下游链条关系构成了产业链。产业链中存在着上下游各种价值的交换,上游链条向下游链条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链条向上游链条反馈信息。价值链在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造价值的活动产生、最终,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再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2.动漫的产业价值链。动漫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要文化产业,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国际化程度等特点。从企业视角来看,动漫产业链包括动漫创作、动漫人才培训、动漫技术平台搭建、动漫文化交流、数字动漫技术的工业化应用等,在动漫产业中,动漫生产(动漫创作生产)、动漫市场(包括动漫片本身的播出市场、动漫图书与音像制品市场,以及动漫形象所衍生的产品市场)、动漫消费(观看影视动漫、购买动漫衍生品、主题公园旅游)等环节构成动漫产业的有机链条。每一个环节的运作质量都直接影响下一个环节运作的成败,是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循环系统。动漫产业价值链主要是以原创内容为起点,其价值通过动漫企业进行漫画、动漫片制作,到漫画内容、动漫播映权的授权转让,再到图书出版发行、动漫片播放,终点到消费者得以实现。同时,通过播映权转让、形象授权、图书授权对衍生产品进行开发等多种营销组合,充分挖掘动漫原创内容的潜在价值,实现价值链的价值最大化。

3.动漫专业适应产业价值链发展并服务产业价值链。在动漫专业建设诸多问题中,对产业链条的割裂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在校企合作中,特别是从事国产原创动漫的创作生产过程中,一些院校往往重视中期的动漫制作,而忽视前期创意研发和后期经营推广的渗透,学校和动漫行业之间缺乏有效联动。原创性是动漫产业价值链价值实现的关键第一步,处于价值链的核心地位即选题策划、剧本编写、动漫形象的原始开发与设计等环节。只有牢牢抓住这一环节,才能从动漫产品中挖掘最大的经济利益。动漫专业要根据动漫专业和所处产业链的不同环节,选用创建适合于动漫产业原创能力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目前流行的形式有:工作室制,这种形式适用于以漫画、图形图像设计、小型广告创作等原创小型业务的市场服务,也可能是一个大型动漫的雏形;梦工厂制,强调动画设计制作各环节、全过程的人才培养,重在市场策划选题、编故事脚本、编剧、导演、角色设计等能力培养,大型动漫的集团型作战;师徒合作制,以内容、文化艺术品原创为主的师徒合作,艺术性强。动漫衍生品是动漫产业中盈利较高的领域。目前国内市场上从事动漫衍生品设计的多半是从其他设计行业转行而来,动漫衍生品缺乏专业化的设计团队,这与动漫整体理念以及高校几乎没有开设动漫衍生品设计专业课程密切相关,使动漫衍生品产业链比较单一。在高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动漫衍生品设计专门课程十分重要,同时吸引其他设计公司参与动漫衍生品设计的校企合作中来,推动动漫衍生品设计的人才体系建设及培养。

动漫产业具有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其盈利的不确定性,动漫产业投资回报不稳定,具有较大波动,动漫的营销作用凸显。对于动漫创作方来说,各种动漫作品以及媒介渠道都存在价值,从动漫机构角度来说,更希望把自身的优势传达出去,使更多的非动漫企业了解动漫,运营动漫营销策略。动漫专业的成功必须建立在成熟的动画策划,情节编制、市场营销的基础上,目前我国在这类人才供应不足,呈现出全国性的短缺状况。

动漫专业建设如何发展变化,其本质不变,可以将动漫产业链理解为一个知识体,能够适应动漫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模块化教学、网络效应的价值创造过程和知识共享过程,从知识角度契合产业链的分化整合,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知识共享的动力机制、模块创新机制、知识创造机制,以及产业链整合的组织模式。动漫专业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活动通过信息流、物流或资金流联系在一起,由一系列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的价值创造活动组成。因此,动漫人才的培养应立足“大动漫观、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极大拓展动漫专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2]丁海洋.动漫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昝胜锋,王书勤.动漫产业:新型业态与盈利模式[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

[4]陈楚.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创意产业赢利模式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3).

篇3

    消心痛、多巴酚丁胺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治疗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

    姜勇

    【摘要】  目的  观察消心痛、多巴酚丁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静滴治疗肺心病心衰的效果。方法  给34例患者用消心痛10mg、多巴酚丁胺40mg、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GS 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天。结果  显效1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85.3%,临床效果明显,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三药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衰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  消心痛;多巴酚丁胺;门冬氨酸钾镁;心力衰竭;联合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icacy of isosorbide dinitrate combined with dobutamine and panougin in 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due to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Methods  Thirty-four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isosorbide dinitrate 10 mg,dobutamine 40mg,and panougin 20ml in 10% glucose injection 250 ml, iv, drip,qd for 7 -10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3%,the excellent response rate was 52.9%, heart functions(SV ,SO ,EF) improved obviously (P<0.05) by sector echocardio graphy scanning.Conclusion  It is effective to treat heart failure due to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by combining the three drugs.

    【Key words】  isosorbide dinitrate;dobutamine;panougin;heart failure;combination drug therapy

    近年来笔者采用消心痛、多巴酚丁胺及门冬氨酸钾镁联合静滴治疗重症肺心病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例肺心病心衰病人,均符合1977年我国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男23例,女11例,病史5~20年,心衰病程10~30天,年龄52~72岁,平均(58±9)岁。心功能(NYHA分级)均在Ⅲ~Ⅳ级。

    1.2  治疗方法  在吸氧、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3天无明显效果时,给予消心痛10mg、多巴酚丁胺40mg、门冬氨酸钾镁20ml,加入10%GS 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10天。全部病例治疗前后进行心电图,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用彩色扇形超声扫描仪(百胜AU3PA-RTNER)测量心搏量(SV)、心排量(CO)和射血分数(EF),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心率<100次/min ,心功能改善Ⅱ级;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心率100~110次/min,心功能改善Ⅰ级;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或加重。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4例中显效18例(52.9%),有效11例(32.4%),无效5例(14.7%),总有效率85.3%,治疗中血压、心率及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出现头痛6例,心悸4例,均经调慢滴速缓解。

    2.2  血流动力学改变  治疗后SV、CO、EF显着升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略)

    注:经自身配对t检验,各项P<0.05

    3  讨论

    消心痛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毛细血管嵌楔压和左室压力,增加冠脉灌注,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心输出量,并可使肾血流量增加,促进利尿,因此可改善心功能,缓解心力衰竭[1]。

    多巴酚丁胺为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具有强烈选择性β1受体作用,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加,提高心排血量。其有较弱的β2受体作用,可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及肺血管阻力,而对心率影响较小。对扩大而衰弱的心脏通过改善心功能,可间接降低肺毛细血管嵌楔压,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增加心搏量。

    有研究证实心力衰竭患者体内镁含量较正常人低34%,心衰越重,心肌细胞内K+、Mg2+含量减少越明显。静滴门冬氨酸钾镁既可补钾又可补镁。K+可促使细胞除极,促进细胞修复,降低心肌耗氧量。Mg2+可激活Na-K-ATP酶和心肌腺苷酸环化酶,对维持心肌线粒体的完整性和促进其氧化磷酸化过程起重要作用。补镁不仅可以恢复心肌功能,使低钾易于纠正,而且具有镇静及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促进气体交换及利尿作用,从而有利于心功能恢复。另外,镁可抑制心脏的自律性和兴奋性,对心衰中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有一定的预防作用。门冬氨酸钾镁利用门冬氨酸与细胞具有高度亲和力的特点,以L-氨基酸为载体,使钾、镁离子比其他无机盐中的相应离子更易进入细胞内,因而发挥更好的作用[2]。

    上述三种药物联合应用,通过多方面的协同作用,对肺心病心衰产生良好的治疗作用,临床效果明显,是治疗重症肺心病心衰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联动机制 实现

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表现为社会对人才的有效需求与高校无效供给、社会有限需求与高校过多供给的矛盾。实践证明,靠高校、政府或者企业等单方面的努力来解决这一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必须建立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实现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促进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一、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内涵

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是指高校、政府、企业等主体以共同利益与制度约束为基础,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大学生供需平衡为导向,共同承担责任,加强优势整合,实现互利共赢的一种合作过程和方式。其内涵包涵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益共同体的重构。在此构架下,高校、政府、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目标一致、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二是就业工作实现高校、政府、企业一体化整合,充分加强和发挥政府的桥梁、激励与导向功能,促使各方利益与责任的有效联接。三是通过联动实现大学生就业平衡。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不断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积极吸纳大学生。

二、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的实现

(一)加强三大主体整合

1.形成校企联盟

企业通过设立大学生奖助学金、创新基金,以及开展与高校合作办学,加大对人才培养的介入力度,增强大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通过建立大学生联合培养基地,接收大学生到企业实习,激活企业学习创新的氛围,为选拔所需的人才提供机会。高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调整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2.加强高校与政府合作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强化对大学生创业、就业的职能,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扶持政策。高校应善于将政府的优惠、扶持政策转化为自身的办学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优势为政府排忧解难,保障政府重点工程、基础工程、创新工程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需求。

3.积极推进高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

高校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确定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企业应及时向高校反馈人才需求与要求,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政府应根据区域特点和发展规划,对高校和企业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与使用提供科学化的建议与制度化的扶持。

(二)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条件

1.拓宽办学主体来源

普通高校应立足当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扎根区域经济与地域文化,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高层次精英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发展。要拓宽办学途径,以地方为主,社会与企业参与,争取海内外各界支持,鼓励有资质的个人或民间团体兴办各级各类学校。

2.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应开放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和研究中心,引导和鼓励具备相应规模和条件的企业兴建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或者与高校共建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积极吸纳大学生参与就业前培训和实践锻炼。要充分利用高校、政府、企业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领导、企业家、知名人士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建设,加强创业教育,创建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条件,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调动各方面的社会力量

应建立社会化的高效就业人才市场和人才测评机构,完善就业预警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在就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加强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五位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在全社会树立“人才为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造人尽其才的环境和机制,推进就业观念的转变,营造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改善制度环境,强化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实现的保障体系

1.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联动长效机制的法律制度体系。要在《就业促进法》的基础上,出台针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律法规,明确高校、政府、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就业中的权利和义务,并根据财力状况确定各自的资源投入强度与方式。二是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联动实施情况的执法力度。要完善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执法依据,明确执法目标,强化执法程序,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执法中的重要职能作用,切实推动高校、政府、企业各自责任与功能的依法发挥。建立由高校、政府、企业代表组成的大学生就业联动争议仲裁机构,主动协调三方责、权、利的不平衡、不对等现象,积极处理各种利益纠纷与矛盾。三是增强法律意识。大学生就业联动机制作为一种新的责任、利益协调机制,有关方面应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与制定。高校、政府、企业应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自觉增强大学生就业联动的法制意识。

2.健全政策保障体系

政府应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调控优势,发挥在大学生就业联动中的推动作用,促进高校与企业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合作。政府应将企业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纳入统一的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体系,拨划专项经费给予支持。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习基地的确立与建设要采取项目申报制和评估制,对考核合格的基地,给予建设企业税收减免、项目支持、贷款担保等优惠配套政策。同时,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评估,实现资源投入与大学生就业挂钩。加强对创新教育的投入力度,降低大学生创业门槛,营造相对宽松的创业氛围。为到基层就业的优秀毕业生落实待遇,增加柔性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谈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4):306-307.

篇5

建立实施反腐倡廉联动机制,是我们油地军校各方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今天我们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共叙真诚合作友情,共商反腐倡廉大计,标志着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几十年来,油地军校在经济、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合作共建日益深入。如何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推进政治领域尤其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合作交流,凝聚工作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发展环境,是我们纪检监察机关共同的责任。最近,由市纪委动议,就建立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联动机制与油军校方面进行了广泛对接。油军校各方都感到很有必要,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市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召开常委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书记在市纪委全会上对实施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联动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天会上印发了《关于建立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联动机制的意见(试行)》,这标志着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联动机制正式启动。刚才,书记、纪效田书记、政委、政委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各方都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谈几点思考,与大家共商。

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力当好油地军校合作共建的忠诚卫士

当前,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在叠加交汇,为区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油地军校合作共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方纪检监察机关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共识、加强协作,努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新格局,为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一)从实践经验看,实施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联动机制是维护区域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油地军校共处一地、唇齿相依,各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腐倡廉建设都与区域的人文生态息息相关。和衷共济则兴,各自为战则衰。在这一点上,我们有着切身的体会。近年来发生的一些重大上访事件和违纪违法案件大都涉及油地军校各方,各方纪检监察机关如不携手联动,往往对一个案件的处理很难到位,查办案件的警示作用难以有效发挥,预防腐败的措施难以全面落实,区域内的人文生态环境很难搞好。因此,必须加强信息互通、案查联动,才能全面惩治各类腐败行为;必须加强治本措施的配套联动,健全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区域和谐稳定。

(二)从现实需要看,实施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联动机制是促进国家战略顺利实施的必然要求。随着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将步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大项目不断落地,资金大进大出,各类发展要素迅速集聚,各方人员交往日益频繁,公共资源配置任务越来越重,党员干部与市场主体接触面越来越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将日益凸显,影响反腐倡廉建设的因素将有所增加,反腐倡廉建设既面临着难得的提升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保障的开发安全、建设安全和发展安全,对油地军校各方纪检监察机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着眼于服务开发建设大局,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反腐倡廉协调联动,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合作,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三)从发展趋势看,实施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联动机制需要不断规范和深化。油地军校合作共建需要反腐倡廉合作共建作保证。随着各方交往的逐步深入,需要拓宽反腐倡廉合作共建的层次和领域,深化合作共建的思路和措施,规范合作共建的制度和方法,真正实现科学共建。一是要讲感情、求和谐。油地军校纪委在行政上相互独立,如果彼此囿于各自利益得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要带着感情真诚合作,求大同存小异,不计一时一事的利益得失,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包容谅解,共同致力于区域反腐倡廉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二是要讲责任、促共兴。各方都要强化责任意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实行全方位、互动式的协作共建,尽可能地照顾彼此的关切,相互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实现各方的互利共赢。三是要讲规范、谋长远。反腐倡廉联动机制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决不是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只讲协作不讲规范,必须完善合作共建的各项制度,促进健康合作、安全共建。要适应区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不断赋予反腐倡廉联动机制新的形式和内容,推动油地军校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发展。

二、积极探索,携手推进,不断开创油地军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新局面

油地军校反腐倡廉合作共建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各方要把握协作配合的重点,深入探索实践,共同携手推进,真正走出一条反腐倡廉合作共建的成功路子。

(一)坚持信息资源共享。要以反腐倡廉联席会议制度为依托,着力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推进信息资源的广泛交流。要及时交流工作信息,反映工作动态,做到彼此了解,彼此兼顾。要及时交流工作思路措施,不断汇集各方的结合点,凝聚工作合力。要及时交流工作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增强各方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要及时交流反腐倡廉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二)坚持重大事项共商。对事关反腐倡廉建设的重大决策、重要问题、重大事项,要坚持各方共同协商研究,共同推进实施。对需要联合开展的活动,各方要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切实办好。对涉及的社会敏感问题、重大案件线索以及县(处、团)级干部的案件,要坚持相互通报,及时沟通,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支持配合。

(三)坚持廉教基地共用。要把油地军校现有廉政教育基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行相互开放,更好地发挥廉政教育基地的作用。在条件具备时,共同建设具有特色的大型廉政教育基地,实行共建共管、共同利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正面示范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夯实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四)坚持大案要案共办。加强在查办案件工作上的协调配合,不管涉及到哪一方,都要积极提供支持帮助。对于涉及多方的案件,要及时告知对方,相关方面要给予大力支持,提供便利,必要时共同查办。同时,对各方掌握的涉及非管辖范围内党员干部的重大违纪违法线索,要按照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及时沟通并移交给对方依纪依法处理。

(五)坚持惩防体系共建。各方要紧密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加强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进惩防体系各项任务的落实。要加强区域反腐倡廉建设研究,探索区域反腐倡廉工作规律,加快构建具有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提高区域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六)坚持安全责任共担。要强化区域安全责任意识,既要坚持守土有责,更要立足全局,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整合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资源,探索建立保障发展安全、社会安全和干部安全的有效机制,形成维护区域安全的强大合力。

三、牢记责任,主动担当,切实发挥好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联动机制的作用

真正发挥好反腐倡廉联动机制的作用,关键是油地军校各方要相互信任,真诚配合,主动担当,形成油地军校纪检监察机关“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一家人”的和谐局面。

(一)地方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油军校的工作。前不久召开的市纪委四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以维护发展安全、社会安全为目标,以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机制、油地军校反腐倡廉联动机制、执纪执法单位查办案件协作配合机制、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管理机制为切入点,全面提高纪检监察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最近,市纪委与公、检、法、、审计等部门建立了查办案件协作配合机制,由市纪委牵头,统筹协调地方案件查办工作。对于油军校纪委在查办案件中需要地方配合的事宜,市纪委都要协调有关单位和有关方面提供便利、给予支持。对于油军校涉及的案件、有关工农关系、军民关系等方面需要地方协调处理的问题,以及在源头治理、防治腐败等方面需要地方配合的事宜,地方各级各部门都要不遗余力地予以支持和帮助。

(二)油军校各方要为反腐倡廉合作共建贡献力量。油军校的反腐倡廉建设各有侧重,各有特点,要发挥各自优势,为反腐倡廉联动机制的实施创造条件。油田方面开展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对地方很有借鉴意义,要毫不吝惜地向地方传经送宝,积极与地方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对接、联网。要加强国有企业效能监察,规范国有企业人员从业行为,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和廉政环境。驻军方面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和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在维护地方政治安全的同时,积极配合地方严肃征兵纪律,保障廉洁征兵。济军生产基地要发挥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强化军地共建,加强对土地开发、经营、出让等过程的监管,维护辖区群众利益,加强辖区内的油区管理,维护油区开发秩序。石油大学要积极探索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路子,为区域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经验。

篇6

[关键词]安全管理;驾驶员;家庭联动

一、驾驶员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现状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机动车交通事故所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比火灾、水灾、意外伤害等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总数及经济损失还大得多。因此,人们称交通事故为“柏油路上的战争”、“文明世界的第一大公害”。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因交通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近几年,机动车辆数字还在急剧增加,道路超负荷承载,致使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出现急剧上升的势头。

(二)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不仅仅单位汽车拥有量不断增加,而且汽车进入家庭已成为现实。相应的情况就是非职业驾驶员队伍迅速扩大,使机动车驾驶员队伍更加参差不齐,有些驾驶能力较差,遵守交通法规意识淡薄,机动车驾驶员人为因素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形成,并产生事故伤害的最主要原因。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产生有以下几种原因:

1.超速行驶。据研究,每超过限速5公里,交通事故危害性将上升近200%。超速行驶时,驾驶人精神紧张,心理和生理能量消耗大,视力降低、视野变窄、判断能力变差,直接影响驾驶人的操作稳定性,如遇紧急情况,往往措手不及,容易造成碰撞、翻车等交通事故。

2.客车超员。车辆在超员状态下,载量增大,车辆惯性加大,制动距离加长,危害性也相应增加。如果严重超员,则极易因轮胎负荷过重、变形过大引发爆胎、突然偏驶、制动失灵、转向失控等,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3.酒后驾驶。饮酒后,人的血液中酒精浓度会增高,从而出现中枢神经被麻痹,理性、自制力降低,视力下降、视野变窄,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平衡感减弱等状况,导致驾驶人操纵制动、加速、离合器踏板时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现象,易引发因转弯不够飞出路外或撞到建筑物上、无视过路行人、无视交通信号或不注意交叉路口而迎面相撞等事故。因此世界各国法律均规定,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

4.疲劳驾驶。长时间连续驾驶时,驾驶人易产生疲劳,疲劳导致驾驶人的判断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增加操作失误的可能性,有时甚至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驾驶人感到疲劳时应及时驶离道路,停到安全地带休息,减轻疲劳后再继续驾驶车辆。

5.无牌无证。机动车未办理牌证,公安交巡警部门就无法掌握机动车信息和车主情况,对驾驶人无法进行有效管理,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6.高速公路违停上下客。高速公路车速较快,发现情况采取措施的安全距离延长,在高速公路违停上下客,往往造成其他车辆躲避不及,极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7.非客运车辆载人。低速货车、三轮汽车(原农用车)、拖拉机等非客运车辆从设计制造初衷上讲,是为了满足农村地区载货需求,并不适合载人。这类车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转向、掉头易发生侧翻等事故,而且车体结构安全防护性差,发生事故后很可能造成乘车者严重受伤。加之这些车辆长年行驶在路况较差的乡村道路上,机件磨损较大,缺乏相应的维护和保养,易在行驶中发生故障,引发交通事故。

二、家庭联动机制对驾驶员安全管理的借鉴作用

(一)什么是家庭联动机制

所谓家庭联动机制就是把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广泛宣传道路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想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意识深入人心,必须动员全社会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打动人心、震憾心灵,使大多数人明确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更加太平,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就会有人成为无谓的牺牲者。通过宣传教育使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成为渗透人们心灵中的行为习惯,而不再是被动的要求。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交通环境。

(二)家庭联动机制的借鉴作用

家庭联动机制能让驾驶员身边的至亲一起参与到对驾驶员安全意识教育的队伍中来。对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实行家庭联动机制有以下好处:一是可以弥补驾驶员工作之余在家休闲这段时间内对安全意识教育的盲区;二是使驾驶员的家属也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会经常性地提醒驾驶员要注意安全行车;三是驾驶员家属对驾驶员进行的安全行车提醒比安全管理部门的提醒要有效得多;四是能有效地减少驾驶员因家庭因素造成心情不畅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五是在教育驾驶员的同时也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家属的安全意识,使更多的人参与交通安全管理,从而提高全社会的交通安全意识程度,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如何实行家庭联动机制来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管理

(一)家庭联动机制应以提前预防为主

“事未至而预图,则处之常有余;事既至而后计,则应之常不足。”预防为主是安全经济工作的永恒主题。著名安全经济学家罗云在《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指出: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远远低于事故整改产出比,两者的比例为15,这是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现代安全经济学金字塔法则认为:预防性设计时考虑1分的安全性,相当于制造时10分的安全性效果,进而达到运行投产后1000分的安全效果。“善除恶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一切事故都源于隐患,唯有加强源头预防、根除隐患,才是治本之策。

(二)家庭联动机制应常态化

对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家庭联动机制是加强对驾驶员安全管理的有效办法之一,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性的教育工作,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更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松懈和侥幸,有句格言说得好,“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出自瞬间麻痹”。车辆交通安全更是如此,驾驶员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五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家庭)、“四文明”(文明驾车、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停车)和“四让”(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人让人)活动作为宣传载体,加大宣传力度,集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使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形成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让家庭联动机制实行常态化。

(三)家庭联动机制对事故驾驶员的安全管理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由驾驶员安全管理部门牵头,落实好每一位驾驶员所联系的家庭人员及联系方式,编制好联系通讯录;二是利用电信或移动虚拟网把日常安全管理中对驾驶员所的安全管理信息同时给其家庭联系人员;三是把每个月从交警部门获得的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情况同时告之驾驶员及其家庭联系人员;四是对多数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及发生交通责任事故的驾驶员,安全管理部门通知其家庭联系人员到企业一起参与对驾驶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五是定期汇编各企业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及所要吸取的经验教训,告之广大驾驶员及其家庭联系人员;六是驾驶员安全管理部门每半年度召开一次驾驶员家庭联系人员会议,相互交流心得,以便更好地开展家庭联动机制对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祈有红,祈有金.安全精细化管理[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2]魏中乔.小错误诱发大事故[M].北京:

东方出版社,2007.

[3]徐德蜀,王起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

体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罗云,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关系[I].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5]徐德蜀,邱成.安全文化通论[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刘衍胜,曲世惠,李增波.生产经营单

位安全培训教材[M].北京:气象出版

社,2006.

[7]彭冬芝,郑霞忠.现代企业安全管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8]姜真,袁博,姜培生.安全工程师基础教

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9]张连营.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10]王滨.超越逻辑[M].上海:上海科学

普及出版社,2009.

[11]朱亚敏.危机的防范与应对[M].南

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篇7

突出“人防”。一是明确学校安全责任和任务。学校、领导、教师实行安全绩效考核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了《汉台区学校安全事故责任及追究办法》,教体局、学校、教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实行领导包片、科室包面、工作人员包校的安全工作一岗双责机制。二是健全机构、建立一支专业学校安全工作队伍。各学校、幼儿园健全了安全保卫机构,充实了安保人员,成立了护校队。300人以上的学校、幼儿园和寄宿制学校专门设立了安全保卫处,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事件。三是建立校园安全防范长效机制。学校幼儿园的安全检查形成常态化。建立危房台账、不稳定因素教师台账、学校幼儿园聘用人员台账等。对突发事件研判和预警,采取明察暗访、安全隐患月检查月通报、责任追究等措施,确保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配齐“物防”。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就学条件。近几年,该区对新建的19所寄宿制学校全部按标准配齐基本安保设备设施。共配备2977套伸缩警棍、催泪发射器、警用钢叉、防割手套等防护装备。每年从教育经费中划拨10.45万元专款,用于薄弱学校的安全人员补助。二是加强校内食堂的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规,要求食堂必须持有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服务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许可证,定期对食品卫生等实施监督检查,防止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学校,杜绝各类食物中毒事故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多次联合工商、卫生等部门深入学校对运送、储藏、加工、发放等环节进行指导检查、总结通报。因措施得当,防范有力,全区学校幼儿园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三是加强学校幼儿园消防设施设备的投入。在校园按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器材;在走廊、楼梯间和出入口设置消防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在教学楼、学生宿舍、餐厅、锅炉房、实验室等处张帖安全通道标识;有效杜绝了校园火灾发生。四是扎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学校是人群聚集区,为有效防控各个季节传染病,全区各学校不断完善防控制度及措施,各学校实行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随访制度、消毒制度以及上报制度等各项制度落实得力,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强化“技防”。加大安全设施设备投入力度,配备了现代化强有力的安防技术装备,建立完善了校园监控、预警系统。截至目前累计投入579.17万元,用于聘请专职保安、购置三防设施、维修加固校舍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在校园要害部位安装电子监控设备432个,报警装置129个,建立预警系统和监控室,保证设备24小时开机并落实专人值守。

创新“心防”。一是安全教育多元化。各学校以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结合校情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时间季节特点开展安全教育。全区共组织15567人次参加陕西省中小学安全知识网络竞赛。编印了《中小学安全工作管理手册》、《小学生安全与健康常识》。一些学校印发了《安全知识100问》,广泛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技能。同时还以安全演练为途径,加大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力度,仅2011年共发放安全教育传单89290份,开展应急演练252场次,参加演练8万多人次,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培训866场次,极大地提高了师生防范、自卫、自救能力。二是心理健康系统化。各校配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扩大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队伍。对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教育学生珍爱生命、珍爱健康,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防止和减少学生因心理疾病而发生他伤、自伤、自残事故,把安全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法制教育常态化。大力开展法制长廊、模拟法庭等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不断拓宽法制教育渠道。规范学校法律读本的内容和要求,积极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学校法制建设中的作用,法制副校长每学期至少要到学校开展一次法制专题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强化师生法律意识。同时,深入开展“带法回家”和“主课堂渗透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安全防范工作中来。

篇8

一、重塑企业耻感文化迫在眉睫

何谓耻感?“是指实践主体依据自己内心深处善的标准,对特定行为现象所做出的否定性评价而产生的愧疚、羞耻、不安与畏惧的心理体验。”

那么,如何才能重塑中国企业的耻感文化呢?从企业的角度看,它的根本途径是进行耻感教育。所谓企业耻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培养企业员工的耻辱感,从而在企业中树立以行不道德之事为耻的经营理念,用负责任的人格来约束每一个企业员工的行为。

二、构建耻感教育机制是耻感教育的根本路径

耻感教育其实是企业思想教育的内容,我们必须遵循思想教育的规律来进行耻感教育,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套能够针对思想教育工作特点的教育机制。

(一)认同机制

认同机制其实是一种心理认同机制,是耻感教育的基础。通过对企业耻感的认同,使得企业自身的耻感内化成为所有员工心灵深处的道德理念,这种观念一旦被认同,就会牢牢根植于人们的认识系统之中,就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从而支配和规范个人和群体的行为。

对于企业主而言,就是要认同把耻感教育和企业品牌塑造结合起来,要让企业主认识到,耻感教育是一种投入(Investment)而非成本(Cost),这是一项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投资。从而把企业的耻感教育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之中,用制度来约束企业的活动。对于员工而言,就是要认同企业的耻感理念,要想耻感教育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建立在全体员工对企业耻感理念的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把员工的个人规划(包括个人道德追求)和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让员工认识到:每位员工都代表了企业的形象,企业发展的问题和自己息息相关,让员工成为“企业内部的企业家”。只有这样,员工才能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企业的道德理念才能成为指导员工的个人行为理念。

(二)情感机制

情感机制是耻感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方式。卢梭将道德归诸良心,认为“良心是情感不是判断,是感觉不是理智。”思想道德教育的对象不是事物,而是人,枯燥的说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容易让员工产生逆反心理。在耻感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理念,实施情感教育,以情感人。教育者可以和受教育者经常进行“角色互换”,从而达到情感相容,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理想的沟通情境。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要带着欣赏的感情去看待他们,双方应当建立合作型教学模式,双方都承担合作角色。当双方在情感上互相信任之后,企业耻感理念才能真正扎根于员工的内心。

(三)联动机制

联动机制为企业耻感教育搭建了一个互助平台。它是指在政府和企业、企业和高校、企业之间建立联动机制,政府部门主动帮扶倡导;企业和高校优势互补;企业之间互相协作。政府要在其中扮演主导角色,由政府出面对企业进行宣传教育,明确企业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出面协调各方面关系和彼此间的利益。政府可以通过树立企业道德模范来进行耻感教育,如果处理得当既可以让部分企业成为典范,从而起到宣传企业的效果;又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而高校则协助企业进行耻感教育,把思想教育延伸到高校之外,可以进一步增强企业参与高等教育投资的热情,同时也减轻了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压力。而企业之间可以利用企业协会这样的民间组织来共同进行行业内部的耻感教育,从而减少不符合社会道德的恶性竞争,形成全行业良性竞争的风气。

(四)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为耻感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首先,政府各部门对企业耻感教育效果进行必要的外部监督;其次,企业自身可以发挥的专业优势,进行企业自我监督和主动检查;再次,利用企业协会对不良企业行为设置黑名单,以经济惩罚或者行业除名的方式予以纠正。“三鹿事件”启示我们:一个行业中如果出现一家企业有不良的经营行为,必然导致整个行业受损。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不良行为一旦形成风气,除了极易产生‘耻感麻木’外,也很容易随着回报的递增和得不到有效制裁而形成‘路径依赖’。”

三、实现企业自律是耻感教育的价值诉求

耻感自身是一种否定性的自我心理体验,这种心理体验让我们无论是否有外在法律的监控都能够在行为发生之前做出自我约束,促使自己中断自身的不良行为,从而达到“善”的境界。这才是我们进行耻感教育的价值诉求。因此,企业耻感教育的实效性正在于是否能够实现企业行为自律。

但是,企业是以经济效益作为追求目标的,而自律的道德观念经常会与企业的当下利益追求发生冲突,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实现耻感教育的价值诉求即企业行为的自律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正视企业对自身经济利益的需求,让经济的杠杆来拉动今天的耻感教育。通过耻感教育把企业自律的道德行为和企业自身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使得自律行为和企业品牌效益挂钩。对于企业而言,良好的企业自律行为可以增强企业品牌的竞争力。对于政府而言,一个企业如果主动采取诚信经营等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即使最终是为了争取更大的利润也是值得认可的。同时,我们让每一个缺乏自律的企业经济上受到重创,让自律成为大多数企业在外在束缚和引导下唯一的正确选择。

二是要形成社会上各行各业都要自律的社会氛围。耻感的生成“不仅需要主体自身的道德努力,更需要来自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价值精神与伦理环境的引领与熏陶”,我们可以发挥媒体以及网络舆论优势,利用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最终转化成企业自律的压力和动力。其实这种公众的参与同时也是对公众进行的耻感教育,也会提高全体国民的道德水平。

在“后三鹿时代”,只有构建企业耻感教育机制,才能促使企业从“免而”转而到“有耻且格”,真正实现企业自律!

篇9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学院对接企业合作能力

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院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首先转变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出台了操作性强的政策和管理措施,建立了专门的机构,提升校企合作工作水平,增强主动对接企业开展合作的能力。

1.明确校企合作发展目标任务

近年来,学院坚持把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的基本办学制度和重要办学理念,作为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学院章程》中将校企合作作为办学的基本制度以“学校宪法”的形式明确下来,并纳入《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确立“全面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以高技能人才助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校企合作总目标,制定校企合作整体规划,列入学院每年工作要点和部门目标考核。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体教师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提高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为校企合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创新校企合作工作机制

学院把校企合作工作作为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抓手,成立了由院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定期研究校企合作工作,协调处理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实行院领导分区承包,派专人定期与企业保持联系,在合作深度上做文章,在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上下工夫。结合工作实际,学院专门设立校企合作工作处,明确校企合作工作职责,充实工作人员,切实承担起联系企业、加强沟通联络合作的职能。校企共同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分析研究校企合作的模式、方法,找准培养定位,明确培养方向,通过各种渠道与企业联系,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制定《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关于加强和规范院校联合办学及校企合作工作的办法(试行)》,建立了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分工合作、目标清晰地工作推进机制,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进行。与企业建立“契约式”合作关系,正式、规范地签订合作协议,通过签订契约,确保校企合作的稳定性,有利于双方的长期合作。制定出台《教师赴企业顶岗实践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校企合作的顺利推进。

3.完善校企全过程育人模式

完善校企联合育人机制,将行业企业需求融入技工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学院确立了企业参与全过程人才培养的思路,在招生、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技术研发、教学质量评价、就业等方面与企业共同商议完成。学院相继成立了由行业专家、企业领导与学校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组织机构,校企共同确定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计划和实训计划,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全过程育人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有利于学生素质养成,符合现代工人要求,有效提升了学院办学质量,促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合作模式,健全校企联动机制

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以专业为主体,搭建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平台,充分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行业企业共同参与技工教育的联动机制,让企业在影响技工教育、满足产业需求的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1.建立政校企行合作联盟

建立政校企行联盟是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校企联动机制、促进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学院牵头组建了山东省化工行业职业教育培训集团,由政府部门、高校、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参加。集团企业成员有100余家大中型化工企业,其中世界500强及全国500强企业5家、中国化工100强企业23家。特别是政府部门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强力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对学校与企业、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促进作用。学院通过职业教育培训集团,使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职业培训、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教育资源共享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通过“专业+产业”“教学+研发”“培养+就业”,把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及科研机构等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结,动态地加以组合,增强了办学活力与职教的吸引力,促进办学的集团化、规模化、高效化。

2.建立山东化工技能竞赛培训基地

技能竞赛是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已成为企业员工、技工院校师生追梦圆梦的舞台。学院依托先进的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成熟的办赛经验打造山东化工技能竞赛培训基地,积极承办企业、政府、化工行业各类赛事。学院已连续7年承办山东省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 该大赛为省级一类赛事,根据竞赛名次的不同,企业职工可分别获得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化工行业首席技师”等荣誉称号以及晋升技师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等,大赛对于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院积极承办化工企业内部职工岗位竞聘、转岗选拔、技能练兵、专项竞技等各种竞赛活动,如兖矿煤化工中心根据生产要求需对职工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学院为企业组织了职工转岗选拔竞赛,通过组织各工种的竞赛把技术能力强的优秀人才选用到关键岗位上,为提高企业效益提供了人才支撑。学院每年定期为兖矿煤化公司、鲁西集团、新奥能源化工集团等企业组织职工技能大比武,为提升企业员工技能和选用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A。学院还多次承办省市总工会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工种的岗位技能竞赛,激发了职工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

寻求共同利益合作点,提升服务企业和社会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深度校企合作的保障。近年来,学院加快转型发展,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内涵的提升为重点,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打造产学研平台,把教学过程与产品开发设计、制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将实习实训等学习过程融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之中,增强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

1.建立校企研发和技术转让中心

拓展与企业、科研单位合作发展模式,参与企业技术研发或科研课题,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企业解决专业技术难题,促进企业发展,同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学生操作技能,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学院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密封研究所、东营海森密封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密封研究所高端密封研发中心和东营海森密封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转化中心,针对关键密封技术课题,由企业派遣研发人员和师生共同承担密封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化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学院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教学改革与企业科研生产链接。

篇10

【关键词】责任意识缺失;表现;途径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无论任何人,都对自身、对他人、对集体、对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人们逐渐认识自己在人生成长中的责任,形成深刻的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过程。而由个人、家庭及社会原因导致大学生责任意识极度缺失,从而出现震惊全国的“药家鑫案”的大学生药家鑫,“我爸是李刚”事件中的大学生李启铭等等。他们虽然只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个别,但这些案件却引起了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忧虑。

一、大学生责任感缺失主要表现

(一)理想信念的缺失

富有理想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使不少的大学生在竞争的压力下容易产生理想信念模糊,容易限于功利目标,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他们普遍认为理想太远、太大、太空,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把握,是虚幻的,只有“现实的”才具体、实在,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眼前的利益、自身的发展状态和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二)价值取向的缺失

人生的价值取向是贯穿于人生价值实现过程中的个人价值评价和选择的倾向性,主要取决于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事经济活动的人们必然从自身的利益需求出发选择自己的行为,人们必须学会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和动态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判断、自我发展,个人的个性和地位逐步凸现出来,从而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错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地位,追求个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要求,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常常把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具体目标上,对“我”之外的事却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三)社会公德和法纪观念的缺失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是新世纪大学生的主要职责。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一些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现象严重,考试作弊,不爱护公物,节能意识淡薄,法纪观念不强,网络道德失范,对同学中的不良现象视而不见,不少应该在中小学要解决的问题,在大学里依然存在,使得现在的大学教育通常要补以前的课。

(四)社会主人翁意识的缺失

在理想追求上,相当部分的大学生追求具体、实惠,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却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样子,没有真正把自己命运与社会、他人的命运结合起来考虑。没有把自己放在社会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来看待,遇到问题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二、造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成因

总体来看,相当比例的大学生对责任的认知不深刻,对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理解,这与当代大学生、未来的人才这样的称谓是不相匹配的,也令人遗憾和忧虑。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方面的培养、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是解决现存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如何培养、教育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能够支配其行为的责任意识是关键。

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方面的原因;既有教育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方面的问题。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开放多元、信息高速发展、高风险的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方面,增强了他们的开放意识、创新意识、独立精神,另一方面,社会上逐利思潮的泛化与利益意识的强化,必然导致责任意识的弱化。由于信息的高速发展,社会环境开放多元,网络空间不断拓展,使得社会交往的风险频发。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的网民中,21~35岁的占88.4%,大专学历以上的占86%。由此可见,中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网络的负面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也日渐凸现,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科技进步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新挑战。

(二)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由于受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学校推行应试教育,学习好几乎掩盖了一切。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养,使学生真正接受思想教育的水平在不断下降,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造成严重冲击。

纵观我们的教育,总是想培养在思想道德方面尽善尽美的人,对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重视不足,也忽略了个人利益对整体利益的影响。一方面,经常要求学生要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另一方面,学校却很少倡导大学生关心和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对自己负责。结果不仅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心灵受伤害,而且导致大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可以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忽视,以至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的社会责任意识的真空状态。

(三)家庭条件氛围

如今的大学生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他们从小生活在溺爱的家庭氛围中,生活条件优越,缺乏生活的磨炼,自我性表现明显,视长辈的关爱和呵护为理所当然,对父母、他人、社会的要求高而多,对自我的要求低而少,总考虑别人应该为我做些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为家庭、为社会做些什么,权利意识强而义务意识、责任意识弱,造成社会责任意识的先天不足。

三、高校培养人才树立责任意识的途径

(一)建立培养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机制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既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也要在全社会建立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1.建立小学――中学――大学联动的教育机制。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要分阶段实施培养目标。在小学、中学、大学分别确立社会责任培养的不同目标,使之落到实处。如果小学、中学阶段的培养目标能实现,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就容易达到。同时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意识,只有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学生。

2.建立学校――社会的联动机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发挥社会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变社会环境的随意影响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小就接受社会大课堂的熏陶,不断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免疫力”。社会要加大对不履行社会责任的人和组织的惩处力度,从而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

3.建立学校――家庭的联动机制。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学校教育要发挥较好的作用,与家庭配合不可或缺,而且家庭对学生的成长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学生在一个个家庭中成长,家庭成员、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成员、家长的社会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深远。学校在做好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同时,也需要家庭配合,提高家庭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认识,使之成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家长的自觉行动。

4.建立学校――用人单位的联动机制。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要加强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及时用人单位对人才要求的各种信息,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5.建立个人社会责任的信用机制。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都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一己私欲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要通过建立个人社会责任的信息,不断规范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6.建立网络道德失范的防控机制。互联网的普及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不言而喻,其开放性、平等性和互动性为大学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便利的交流平台。但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却又极大地助长了部分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进而引发网络犯罪。因此,全社会都要关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力度,及时过滤不良信息,不断净化网络环境,有效打击各种网络道德失范与网络犯罪行为。

(二)在实践中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既要建立各种有效机制,更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使大学生真正感受到社会责任意识对自己未来成长和发展的意义。过去,我们曾经开展过许多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变革,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提炼适应时展要求的教育内容与实践活动,使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互相配合并发挥积极的作用,也需要每一位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 张卓,周丽军.大学生责任意识及责任教育刍议[J].价值工程,2010(17).

[2] 徐晴.浅析和谐校园环境下的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J].新西部,2010(08).

[3] 何星舟.“以学生为主体”背景下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J].新西部(下半月),2009(02).

[4] 韩小香,冯基聪.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2).

[5] 霍思元.浅谈大学生要自我培养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J].科技创新导报,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