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2: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篇1

一、聊城市行政执法机构概况

聊城市本级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共34个,执法队伍60支,执法人员1517人,设多支执法队伍的部门有11个。各县(市区)执法主体共397个,执法队伍169支,执法人员共7481人。执法范围涵盖食药、质监、卫生、安监、文化、环境、国土、农业、水利、城管、卫计、交通等十几个执法领域。行政执法机构庞杂繁多,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水平参差不齐,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职责交叉、边界不清,存在一个领域多头执法、一个层级交叉执法、一个部门重复执法现象,损害了执法机关的执法权威,影响了政府形象。

二、摸底先行,确定改革

路线图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后,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就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作出批示,并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了“要真正解决多头执法问题,减少行政对经济社会的干预,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真正把权力和职责调整到位,确保改革顺利推进”的工作要求。成立了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市长宋军继任组长,组织、人社、法制、财政等22个部门为小组成员单位,强化改革统筹协调能力,并明确改革的推进路径、时间进度、责任分工。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各级各部门执法队伍、执法机构情况,是科学决策、顺利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前提。聊城市编办制作了调查摸底表格,对部门行政执法权限、行使主体、法律依据、主要内容、执法对象、执法方式、执法范围、处罚频次、上下级权限边界等40多项执法和机构编制事项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摸清了各部门执法机构、权限情况,为执法机构整合奠定坚实基础。确定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统筹推进改革。一是纵向推进重心下移。针对多层执法的问题,进一步厘清各级之间的权限边界和责任,推进执法重心下移。根据不同领域执法的性质、范围、专业技术要求以及执法权限等,确定以市为主或以区为主执法。同时充分发挥基层政府就近管理的优势,完善基层执法体系,实行县级综合执法机构派驻执法队伍,建立综合执法平台,由乡镇(街道)统筹辖区内派驻机构和基层执法力量,开展联合执法。二是横向实行整合优化。聊城市执法队伍同一层级执法主体较多,导致执法交叉重叠、各自为政、分散执法的矛盾比较突出。对执法力量分散、具有多支执法队伍的11个市直部门,积极探索整合执法队伍,实行综合执法,确保“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推进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实现“多个领域一支队伍管执法”。

三、选定试点,实现试点

篇2

【关键词】执法效能 体制环境 制约因素 实现路径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对政府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工商行政管理是这一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授权相应的行政执法机关,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职能活动。

可以说,行政执法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核心内容。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其职能目标的实现程度,这一点已经被现实中的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实践反复证明。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由于执法体制环境中存在的某些不利因素而导致执法效能不高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更多地关注。

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体制因素分析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体制的构成。行政体制是指围绕行政权力划分而形成的制度化的关系模式。体制关注以权力为核心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以及权力的运行机制,关注由此形成的行政系统中各种行政关系的状态以及制度的设计。在这一行政系统中,工商行政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职能的发挥对于当今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作用重大。当我们把研究的视角聚焦到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时,我们对其体制的理解具有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由于作为承载特殊职能的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是整个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整体上政府行政职能的配置和行政权力的状态及其运行是这种执法活动所面对的宏观体制环境,这种宏观性的体制状况对工商行政执法活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但当我们考察工商行政执法活动自身时,无疑是从微观和内部的视角分析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的体制因素。从这一层面看,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职能设置、行政权力划分、机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制度机制和关系的总和。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状况。虽然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机关最近几年在行政执法效能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执法效能也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应回避的是,当今行政执法效能状况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中的执法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强甚至执法难以推进等反映执法效能较低下的问题仍然存在,这同样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当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突出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抑制,有些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查处,特别是当前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的一些重大问题的长期存在,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行政执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目标的实现构成了极大的阻碍。

影响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体制因素。从目前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所面对的体制状况分析,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不高的影响因素既有宏观体制环境的制约性因素,也有内部执法体制的制约。

宏观体制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第一,地方行政干预依然存在。行政执法体制的核心是围绕行政执法权力配置构建行政执法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当前行政权力体制影响下,地方保护主义的客观存在同样反映在工商行政执法领域,执法权威和执法效率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仍不可避免。第二,财政保障体制与高效率的行政执法不相适应。执法活动的高效离不开财力的支撑。如果体制上缺乏必要的财力保障,执法不到位的问题就会相对突出。第三,职能部门的配合弱、执法管辖交叉与错位现象仍较普遍。当执法活动涉及多个执法权力部门时,部门之间的关系协调度和配合度是体制发挥优势作用的关键。而当前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中仍难以形成这种协调与配合。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受到内部执法体制的制约而影响执法效能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体制是在旧有体制的基础上经改革而生的,因而如何在垂直管理体制下以精简、统一、高效为原则积极推进内部体制的创新,可以说既是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环境影响的推动。但是从当前的执法实践看,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体制的改革远没有完成,内部体制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第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内部机构设置上的改革工作尚未真正到位。第二,从纵向执法权的配置看,传统的区局执法体制向分局执法体制演进中,各分局之间、分局与工商所之间在执法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执法的互动及联系配合上仍需磨合。第三,对工商行政管理执法行为的内部监督制度的缺失,特别是执法责任制和考核评议制的不落实使得执法行为的规范缺乏制度保障。执法责任难以划清,执法效能的考核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执法行为自然难以规范,执法效能也难以提高。

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体制环境优化与建设的路径探析

以强化执法效能为核心的宏观体制环境的优化。宏观体制环境是否在执法活动中得到根本性改善,是未来工商行政执法环境是否真正优化的重要衡量指标。宏观体制环境的改善作为一项体统工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从实现的途径看,可以落实在三个环节:

第一,摆脱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实践已经证明,各级政府以及有关的政府部门对工商行政管理正常执法活动的不当干预行为的经常性存在,必然会导致工商行政执法职能的弱化以及执法不到位问题的反复发生。因此,克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中遇到的地方保护主义,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在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中的干扰,才能真正保障行政执法的高效。

第二,实现财政保障体制的优化。由于组织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组织内部财力要素的支持,所以,优化行政执法的宏观体制环境也应当在财政保障体制的建设上加快步伐。执法一线的快速反应能力,执法力度和深度都需要积极的政府财政支持。特别是在当前“执法前移”体制改革中,基层执法机构执法办案经费的保障更应予以特殊关注。从办案所需的必要经费到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等都应有统筹安排,使执法者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执法办案活动,摆脱“边执法、边筹饷”的困局。

第三,构建集中、协调的执法权力体制。宏观体制环境的根本性改善还应当体现在执法活动中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活动的配合与支持上,这是执法形成合力并提高执法效能的关键因素。因而,优化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环境,实现政策与法律的有效执行还需要在权力体制的构建和协调上有所突破。要充分认识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主线构建未来综合的执法权力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将质量监督、卫生防疫、公安执法等部门的相关职能适当向工商部门集中,从宏观体制上避免机构重复设置造成的资源浪费和推诿扯皮现象。为了形成这种以工商行政执法为主的执法合力,使这种执法体制真正得以实现,政府在宏观上的统一领导、统一协调非常必要,只有如此,才能在多部门执法的格局中构建出易于形成合力的执法权力体制,共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突破内部执法体制与制度的障碍。如果说,宏观执法体制的改革与优化离不开政府自身的统一协调,那么突破内部执法体制与制度的障碍则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从着力调整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结构入手,具体路径的选择上应当将重点放在着力解决当前职能框架的重构上,以新的改革思路构建体现合力、突出协调、强化监督的内部执法体制。

执法合力的形成是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效能的关键环节。基本思路是围绕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界定工商行政管理的经济执法职能,对涉及危害经济秩序的行为,无论是市场主体准入及退出行为还是违反公平交易、商标、广告及市场监管的行为,实行“一揽子”执法。形成合力还体现在内部执法力量和执法机构的整合上,目前很多地方工商部门在统筹各执法职能基础上进行的“相对集中行政执法办案权”的做法值得推广。内设对外统一代表工商局行使执法职权的稽查部门也可以在实践中逐渐摸索成功经验。当然,改革的目的和核心必须有利于整合内部执法力量,有利于形成执法合力以提高执法效能。

篇3

【关键词】问题导向;依法行政;行政执法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076-03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历史实践也反复证明,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作出了战略部署,然而,建设法治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推进依法行政,从哪里入手,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也曾说过,“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因此,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渭南推进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市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在依法行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现实来看,依法行政面临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依法行政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治意识依然不够牢固,存在视法为器,治民不治官的现象

随着依法行政工作的推进,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都有所增强,但树立的依然不够牢固,一些领导干部对于什么是依法行政,为什么要依法行政,怎样依法行政的认识并不清醒,有的甚至认为依法行政就是个运动,国家倡导就搞,过了该怎么办还怎么办。依法行政工作更多的停留在用会议落实会议,用文件落实文件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有的领导干部存在视法为器的思想,把法律作为自己达成目标的手段,“有用的用,没用的不用”。个别领导长官意志较为浓厚,面对一些重大决策,存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还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将法治错误地理解为依法治“民”,把自己置于法律之上,存在随意行政,违法行政的现象,上述种种现象都严重阻碍了法治政府建设。

(二)依法行政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待理顺和完善

政府法制机构作为我国依法行政工作的主管部门,承担着依法行政工作规划的制定和组织实施等重要职责。从目前我市政府法制机构的情况来看,依法行政工作的体制机制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在机构设置方面,目前我国乡镇一级政府未设立法制机构,市县(市、区)两级的法制机构属于市县(市、区)政府办公室的内设机构,不具独立性,且级别不高。而直接开展行政执法活动的一些执法部门,也未设立专门的法制机构,依法行政存在诸多法律风险。二是在人员方面,工作体制呈现出上强下弱的“倒三角”态势,即从上到下,人数依次递减,并且数量急剧下降。如国务院法制办为188人,陕西省政府法制办为50人,渭南市政府法制办为9人,机构改革后,县(市、区)法制办多的增加至6人,少的就只有3、4人,乡镇一级不设法制办,其职能主要由乡镇司法所承担。如此少量的工作人员,面对基层大量繁杂的行政执法工作,工作效果可想而知。三是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推进,市政府法制办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也使机构人员与工作任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尤其是立法工作、规范性文件监管和行政复议应诉至今无专设科室,无专门人员,推进依法行政和执法监督虽有科室但力量薄弱。

(三)违法执法和行政不作为现象仍较突出,严重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社会大众对法治的感知和理解,集中于法律的实施环节,因此,行政执法活动往往成为大家认识和评价政府,认识和评价法律的一把尺子。但我们的行政执法活动,存在着大量问题,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和法律的权威。一是执法队伍过多,行政执法权分散,缺少衔接,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现象严重;二是执法过程不重视程序,随意性较大,如告知不规范,不具体不完全;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引用法律法规规章条款不明确不具体;当场收缴罚款或单位代收罚款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很多基层执法队伍经费来源于行政收费和罚款,使执法活动与执法者的利益直接挂钩,导致选择性执法,一旦有利可图,则大家争着管,反之,则敷衍塞责,推诿了事,进一步滋生和加剧了违法行政;四是基层执法人员法律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一些基层单位,由于工作力量有限,常雇佣一些非正式编制执法人员,这些人素质参次不齐,导致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行为多发。

二、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探索上述依法行政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我认为,以下几点因素不容忽视:

一是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官本位思想严重,法治未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都有所欠缺,尚未形成法治思维和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习惯。群众法律知识缺乏,对救济渠道缺乏了解,运用法律武器的能力不足。

二是中国人情社会、熟人社会的现实①,未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导致行政行为遇到熟人关系时就会大打折扣。

三是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忽视权力运行中程序性规范的构建,寄希望于权力行使者的道德自律②,却忽视了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亘古不变的定理③。

四是我国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法律质量还不够高,行政管理随意性大,存在法律真空。

三、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探索我市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途径

(一)增强行政机关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为其构筑法律至上的思想防线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依法行政归根结底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因此,要加大依法行政的宣传教育力度,使领导干部领会依法行政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人民,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自觉把国家法律法规作为从事行政行为的准则,在法纪面前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除此之外,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要大力宣传和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社会尊法、遵法的观念和意识,逐步形成与建设法治政府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制度,使其规范化、常态化

要狠抓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在学法方面,要创新学习方式,着力提高学法的实效。在自学为主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常务会学法、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举办法制讲座、开展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学习宪法和行政法律法规,使领导干部明白用权的法律红线和底线。加强行政公职人员法律常识和依法行政相关知识的集中培训,根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分级分类,有针对性的安排学习考试。在用法方面,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办事要先考虑合不合法,养成一种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工作风格和习惯。确保政府工作在法治框架内开展、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在考核方面,逐步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对领导干部进行年终考核和提拔任用以前,要对其学法用法、依法行政等情况进行考核。使学法用法由“软尺子”变成“硬指标”,进而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加快推进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依法行政的实质是严格限定政府的职权,而如何限权?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出了答案,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职能要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转变。因此,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政府要做到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必须进行自身的改革。首先,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实现政府职能重心的转移。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第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三项清单制度。结合正在进行的行政机构改革工作,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拿出“权力清单”,给出“负面清单”,理出“责任清单”,用三项清单,筑牢法治篱笆,推动建立职能集中、管理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四)大力推进行政程序建设,严格规范行政行为

著名的丹宁勋爵曾说过,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应当以人们看的见的方式实现。科学的行政程序既保证政府机关合法、公正、合理高效地行使职权,杜绝行政的随意性,又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因此,强调程序的中立、平等、公开、科学、效率和文明是依法行政的应有之义。从国家层面来说,应尽快出台统一的《行政程序法》,使行政程序法定化、科学化,这也是我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迫切要求。作为市县(市、区)一级,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和科学合理的《行政程序规定》④,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行政权力的依据、行政机关办事的流程、步骤、期限、责任等都要公开,让行政程序与相对人见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的评判和监督。除此之外,要严格检查考核制度,对行政程序执法中出现的问题,严格问责,从行为机制上推动行政作风不断转变,确保法行政不断深入。

(五)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提升政府公信力

首先,深入推进综合执法,减少行政执法层次,理顺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市政府要统筹协调,在同一层级,整合执法主体,完善综合执法,推行大部门体制,将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权责交叉及由此产生的冲突内化到一个部门中,既可以有效降低协调的成本,又可以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⑤。要理顺不同层级政府职责,根据事权科学合理配置执法力量,减少行政执法层级,推进执法重心向基层下移,从制度上消除上下级行政机关多层执法的问题。其次,要进一步改善执法条件,保证执法经费足额拨付,加大财政部门的稽查制度,确保执行罚缴分离和落实收支两条线工作的稳步推进。第三,要不断转变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方式。把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创造优良的市场环境而非立案罚款作为执法的主要职责。改掉以往过多依赖行政命令和行政强制的方式,探索行政指导、政策培训、技术支持等文明执法方式,寓执法于服务之中,疏导结合,避免简单粗暴执法。第四,要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将执法责任落实到机构、岗位,落实到具体的人。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机关内部监督机制,将行政执法监督机构的“建议权”,转变成直接处理权,真正树立和发挥监督威慑的效力。坚决抵制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以及执法过程中的利益驱动,确保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六)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政府法制机构建设是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实践证明,但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法制机构建设的区域或部门,法制机构设置就较合理,人员配备就较齐全,职能发挥的就更充分,政务形象就好。因此,首先,法制机构的主要领导,要加强与党政主要领导及各部门领导的沟通协调,促使政府重视法制工作,进而有效发挥法制机构职能。第二,抓好法制机构组织建设,建立适应工作需求的保障机制。提高政府法制机构的地位,使其先有位,进而争取有为,消除现在被束缚,不敢为的尴尬处境。按照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的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加强法制机构建设,如在市级政府法制办应增设立法、规范性文件监督、复议和政府法律事务4个专业科室,为依法行政工作提供组织保障⑥。第三,加强法制机构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准入制度,吸收一批有法学理论基础,具备法律思维,法制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队伍。同时,要疏通出口,严重违法执法人员,要坚决将其清除出行政执法队伍,从整体上确保行政执法队伍素质。第四、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向省内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征集政府法律顾问队伍,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法学理论工作者和法律实务工作者相结合,优势互补的法律顾问团队,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注释:

①唐忠民.论依法行政的传统法文化阻力[J].河北法学,2014(1).

②关保英.当代中国行政法奠基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60.

③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商务印书馆,1997.

④陈勇.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N].湖南日报, 2014-11-7.

⑤袁曙宏.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J].行政管理改革,2014(7).

⑥卞新龙.如何在基层推进依法行政的几点思考和建议[EB/OL].http:// /content/14/1113/08/5719126_424727269.shtml,2014-11-13.

篇4

关键词:水资源 行政管理 改革

定义水资源行政管理体系的问题是指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职能的确定是否符合科学合理和适应性的要求、管理手段是否先进有效、管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其中水资源的管理体系问题相对于工程体系问题更具有决定意义。这里只对水资源行政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水资源行政管理主要存在着管理观念落后以及行政体制、职能体系须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等问题

1、流域管理机构虽然已经建立,但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水资源管理虽然主要由水利部门负责,但水资源管理的各项具体内容则分散到各个部门负责,基本上按行政级别和区域划分管理层次和范围,形成了“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用水,管用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污水治理与回用”,造成行政管理和执法主体的缺位,由于机构定性不一致,使水资源管理和水行政执法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严重违背了水资源不可分割的客观规律,尤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水务管理问题上矛盾更为突出。

2、在管理模式较传统,管理落后。我国目前水资源行政管理实行的是一种多部门参与、多层次管理的体制即部门、地区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而且在管理职能上问题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越位”主要指该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仍由政府来承担。例如在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责任不明,重复管理现象严重,即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又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缺位”主要指宏观调控不到位。如政策、法规的透明度、统一性和预见性较差;水资源监测、评价水平偏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跟不上等。

3、在监管机制上不到位。部分水资源管理单位专业人员少、管理人才缺乏,尤其是县市水利部门,个别在职人员文化程度低、自身素质不高,造成人员结构不合理,队伍综合素质低,加上执法装备落后等,在被授权行使水政执法职能时,执法监督不力,执法不规范,使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人为造成水土流失、非法取水、非法排水、水质恶化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4、全民节水意识淡薄,参与力度不够。水价是调节供需矛盾最敏感的经济杠杆,研究发现,水价提高10%,将使家庭用水减少3%~7%。

二、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中出现的的问题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要优化体制改革。健全、合理的水资源体制,是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以及防治水害的重要保证。而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重点是行政体制的改革。逐步推广综合执法试点经验,将行政许可、水资源管理、规费征收、执法巡查、处罚决定等职能职责综合起来执行。积极推进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

2、对现有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改进管理方式和方法;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注重制度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明确各级行政首长、相关部门的目标责任和工作内容,用制度来推动工作落实,扭转“越位”现象。应参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根据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性质、任务和特点,由政府部门出台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意见,结合机构改革,搞好定性核编

3、要高度重视基层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要重视开展业务知识培训,结合管理工作实际,组织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水利专业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新型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全面增强水利勘测设计、建设管理、依法行政和依法管水的能力和水平。深化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增强基层管理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岗位责任,使他们能够明确工作目标,更加贴近民生,更多服务基层,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4、强化监督,搞好行政执法。完善执法体系,加强水政监察队伍建设,配备执法装备,增强执法功能;组建市、县两级稽查队或执法队,加大监察力度,提高执法效能。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力度,从执法主体、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执法文书、执法追究等五个方面入手,健全制度,落实责任,规范行为。要加强与公安、司法、监察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执法,共同监管,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此外还要借力社会监督。要利用各级媒体,大力宣传水行政执法,对严重违反水法律法规的行为公开曝光,在全社会形成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5、强化全民节水意识。合理提高水费价格,是增强人们节约用水意识的关键。因此,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用水标准及定额、推进节水技术发展的同时,以改革水价政策、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为重点,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在建立节水型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的看到,依法行政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是:

1.1“法治”意识比较淡薄。人治观念重。部分领导和干部,依法行政还多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习惯于“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置法律于不顾。有些领导和干部往往把自己摆在了超越法律之上的位置,总习惯地认为法律只管老百姓不管官,忘记了自己同样需要接受法律的约束,从而无视法律的规定。

1.2违法行政问题突出。违法行政主要表现是:行政执法队伍过多、过滥;部门职能重叠,职能不清,重复执法,多头执法现象严重。二是行政执法乱收费乱罚款多。当前,多数基层执法队伍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罚款和收费,而且罚得越多,收的越多,返还的也就越多,使行政执法与执法者的自身利益直接挂钩,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三是执法程序“随意性”多。有的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履行事先告知义务,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申辩权;有的不告知行政执法相对人获得法律救济的途径,剥夺了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权利;有的颠倒程序,先罚款后定性。

1.3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不强。一是行政执法监督未形成系统化、制度化、经常化和全面化的执法监督格局。二是行政执法监督缺威,违法执法者却很少受相应的惩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人治”思想作怪。我国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人治、特权思想较为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领导干部长期主要是依靠政策办事,人们习惯于“人治”思维,这是产生问题的思维因素。二是小集体小集团重点利益思想作怪。有的领导怕影响单位的“形象”、“政绩”,不支持有关执法部门对违法行政行为的查处。三是行政执法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内部上下迎合的多,抹不开情面。外部监督大都流于形式,实质监督少。

2推行依法行政的问题与对策

2.1更新观念,牢固树立行政法治意识。一是要革除“人治”思想,树立“法治”意识,切实做到依法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二是要革除法律治民不治官的错误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法行政重在依法“治官”的观念。

2.2理顺体制,切实规范行政行为。按照条块结合、适当分权、便于执法、讲求实效的思路,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如前所述,我国现行的执法体制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层级职责不清和执法交叉过多等问题。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其在行政执法方面的权力义务;要从领导机关到基层执法部门、从领导者到一般执法人员,逐步建立执法岗位责任制,分解落实行政执法任务,定期地、逐级逐人地、严肃认真地、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制度考核挂钩;各行政执法主体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的配套制度,严格实行错案追究制度。随着政治体制尤其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条件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考虑建立苦干支综合行政执法队,此后再考虑建立若干个行政业务审批局和一个综合执法局,进而人从根本上将行政的决策与执行、行政审批与管理、行政处罚与执行等等区别开来,分离开来,以完善和规范行政运行机制。新晨

篇6

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关系到依法行政的贯彻落实,关系到文化管理机构和体制的调整,关系到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的形成,关系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各类文化经营活动蓬勃兴起,逐步形成演出、娱乐、广播、影视、文物、艺术品、网络文化、出版物等门类众多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日益繁重的行政管理任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根据各自的管理职责,相继成立履行监督检查职能的行政执法队伍。

各部门的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在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开展“扫黄打非”,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健康快速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文化市场管理的复杂性,现行文化市场管理中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执法主体不明、政出多门、重复执法、职能交叉、标准不一的问题。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人员编制和执法经费不足的现象也十分突出。这是造成文化市场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的重要原因。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指将若干的行政处罚权集中起来,交由一个行政机关统一行使。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以后,有关行政机关不再行使统一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为长期以来在一些立法工作中过于强调“条条”管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往往落实到政府的某一个具体部门,经常出现制定一部法律法规就设置一支执法队伍的情况。同时,由于多年来行政机关的权力与利益没有完全脱钩,有的行政机关把执法权当成为本机关牟取利益的手段,有利的事情争着管,无利的事情都不管,不仅造成重复处罚,也滋生了甚至腐败。因此在暂时难以对有关单行法律法规作全面修订的情况下,统一调整和重新配置行政处罚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行政执法机构过多、过滥的问题。

2003年6月以来,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深圳、沈阳、西安、丽江9个综合性试点地区和35个单位,按照中央部署,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文化市场体系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为改革的全面推开提供了典型示范,奠定了工作基础,积累了新的经验,同时也对新时期新阶段改进和创新宣传文化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探索了新途径,注入了新活力。

一是全面推进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目前9个地区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基本完成新闻出版局与出版社的“局社分开”、广电局与电视台电台的“局台分开”,初步实现了由“办”向“管”的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管理直属单位向管理全社会转变。政府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面向市场、面向群众,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大力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改制。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形成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培育和重塑新型市场主体。同时,鼓励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深化内部改革,采用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增强自身活力。深化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文化市场调控与监管水平,已成为培育新型市场竞争主体,推动国有文化单位面向市场的内在要求。

三是积极培育文化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近年来,在出版发行领域,以国有发行渠道为主、其他发行渠道为辅的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在电影发行放映领域,到2004年年底也建立了36家院线公司,形成了多渠道、多院线的竞争格局。特别是在试点工作中,各地积极引导和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改制,与国有文化单位优势互补,共同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实践证明,文化体制改革越深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越发展,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越重要,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改革越迫切。这项工作做得好,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和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准确理解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的工作,涉及面广,十分复杂。因此,必须针对文化市场管理中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的有利时机,对在综合性试点地区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统揽文化体制改革全局,抓住文化行政管理体制这个关键,把综合执法纳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自下而上,稳妥推进。

要注重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理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领导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支持政府依法行政,形成运转协调、调控得力的管理、监督与

制约机制。

二、科学设置综合执法机构。以城市为主体,分三个层次组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辖市设立综合执法机构,暂时设置为政府直属机构,对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综合执法。围绕组建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这一要求,加强基层执法力量,逐步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制,合理划分市与区县两级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注重条块兼顾,各有侧重,逐步实现管理重心下移。

三、加强综合执法制度和执法队伍建设。建立综合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加强对执法机构的绩效定期评估,科学设定执法岗位,健全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考核和定期轮换。建立综合执法协调配合机制和信息通报制度,有关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及时沟通情况。制定严密的工作流程和完备的工作规范,以规章制度约束和行为规范养成来提高队伍素质,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行政执法的水平和效率。

四、积极稳妥地推动机构调整。适应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需要,既统一、效

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决不能因为机构调整,影响和削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现有的行政职能,影响和削弱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要注意解决好四个主要问题

一是关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资格。对于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来说,由于存在几个行政主管部门,就出现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主体资格问题。一种意见认为,以委托的形式比较好。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将其部分行政执法权委托给相对独立的执法队伍,统一实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另一种意见认为,委托执法是一种过渡形态,应该以授权的形式。其实,这两种形式都存在一定局限,需要有关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从自己情况出发,自己决定采取哪一种形式。但不论是授权或委托,都不能重复执法。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部门不得再从事授权或委托给综合执法机构的有关行政处罚。

二是关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组建层级。主要是省一级搞不搞执法队伍。因为许多案件需要由省里组织协调处理,特别针对地方保护主义问题,有时确需要省里直接出面查处。而按照国务院有关精神,省一级不单独设立行政执法机构,省级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指导各市的行政执法活动。对于设区的市,在区一级搞不搞,是搞独立机构还是搞派出机构,根据自己实际自行确定。

三是关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职责范围。这里强调的是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不是将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全部剥出。综合执法机构负责文化市场具体经营活动的行政执法,不直接进入市场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仍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实施行政处罚。具体职能范围则由当地政府依据本意见确定,包括进一步扩大综合执法机构的执法范围。

四是关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的人员编制。从实际看,面对日益繁重的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任务,除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外,不少地方也在使用一种新的编制形式,主要用于公安、城管、市容、文化等方面执法工作,如北京叫 “行政执法专项编制”,上海、深圳等地叫 “行政事务编制”。所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作为行使行政执法权的事业组织,可以使用事业编制,也可以从各地情况出发,使用行政执法编制或类似编制,但都要按照公务员方式录用或管理。

试点地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作用积极、成效明显

一年多来改革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央关于推进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决策完全正确,大家普遍认为,综合执法改革切实加强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扭转了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层执法、多头执法和管理缺位等现象,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政企政事分开,促进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

(一)文化市场管理各方面关系初步理顺

通过改革,统一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行为,明确了综合执法机构与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划分了不同层级综合执法机构之间的职责,降低了行政成本,整合了执法资源。比如,深圳市为促进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更有效配合,沿用“扫黄打非”领导小组的做法,增加了市委常委、市政法委副书记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组织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公安、工商、城管等政府执法主体对文化市场实行监管。同时形成了执法重心下移,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体系。

(二)文化市场执法力量普遍得到加强

通过改革,文化市场执法机构的规格提高了,力量充实了。上海市一级文化行政执法总队新增编制30人,达到80人,增加了62%,给文化执法总队安排了独立的办公场所,并投资近千万元加以改造。杭州所属的区、市、县一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新增编制62人,达到140人,增加了44%。沈阳市、区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新增编制70名,达到 209 名,增加了69%。深圳市文化稽查大队升格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为市文化局直属副局级行政事务机构,各区稽查队升格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大队,并增加编制4名,达到36名,办公场所比原来扩大了一倍。

(三)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各试点地区抓住组建综合执法机构的有利时机,对综合执法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新进工作人员按照公务员要求,从严管理,及时开展有关法规和执法技能业务培训,努力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上海文化执法机构按照“程序重于实体”的理念,制定了行政处罚程序规范,编制了行政执法流程图,统一了法律文书规范样式,建立了法律文书责任制度,开展了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公示工作。北京市朝阳区综合行政执法队成立以后,出动检查人数和检查场所数同比增加2倍以上,同时文书样式日益规范,案卷评查得分从2003年的平均90分提高到现在的平均95分,在区级各种行政执法活动中表现优异。

(四)文化市场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执法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综合执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执法网络,形成了对文化市场高密度高强度的巡查、督察态势。上海综合执法机构坚持做到“两个60%”,即用60%以上的人员、60%以上的工作时间外出稽查,实现了由过去以集中行动、专项治理为主向以强化日常监管为主转变,目前的执法量是未实行综合执法前有关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同比执法量的20倍。重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成立以后,多次组织全市性的集中执法行动,对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产生了较大的震慑作用。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纷纷反映:现在检查的部门少了,检查的次数却多了。

(五)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得到有力推动

篇7

一、着眼于当好改革的牵头者和推进者,稳妥有序地推进承担的各项改革任务

充分认识当前机构编制部门牵头推进和承担的改革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新形势,按照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事业单位综合改革三大类牵头推进,每个大类分别明确一个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理顺推进改革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全员想改革、议改革、抓改革的良好氛围。

1、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既履行好牵头部门的责任,调动各部门(单位)积极性,又率先垂范,积极履行好具体组织实施部门职责。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与市政府办公室和相关部门沟通,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提出具体思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今年以来召开联络员会议2次。二是继续削减行政审批事项。2014年以来,已连续5轮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共取消70项,下放32项,承接中央和省政府事项148项。三是动态调整清单。开展权力事项目录“回头看”,根据《山东省行政权力清单动态管理办法》,结合法律法规“立改废释”情况,动态调整行政权力清单、中介服务收费清单等。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开展审核,涉及的55个市直部门(单位)共拟调整事项1028项,其中拟新增321项、削减174项,变更事项要素533项,目前已发文公布36个部门(单位)的788项,其中新增179项,削减78项,变更权力事项要素531项。

2、重点抓好新泰市与市水利和渔业局的改革试点,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起步良好。在市直和县市区层面分别选取水利和渔业局、新泰市作为试点,专门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盯上靠上指导。新泰市组建了2支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执法队伍和6支专业执法队伍。跨部门跨领域的执法队伍,一是整合原城管、城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等8个领域执法权,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二是整合市场监督管理、商务、粮食3个领域的执法权,组建市场监督综合执法大队。6支专业执法队伍主要是在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卫生计生、交通运输、农业等6个领域。考虑楼德镇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实力,探索实行区域综合执法,设立楼德镇综合行政执法局,集中行使城市管理、城乡规划等15个领域的执法权,探索“一支队伍管执法”路子。在执法重心下移方面,各乡镇(除楼德镇外)都设立了综合管理执法办公室,与派驻执法中队联合办公。市水利和渔业局将原有市水政监察支队及河道管理局内设的河道联合执法支队整合为一支执法队伍,并将水资源科、水土保持科、防汛抗旱办等科室单位的执法职能调整至整合后的水政监察支队,实现了“一个部门一支执法队伍”的目标,人员也按照“编随事走、人编同调”的原则完成了调整。

3、坚持综合施策,多点开花,事业单位综合改革渐次推进。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的特点和改革要求,制定相应的改革思路,切实把握好节奏和力度,稳妥有序推进。一是顺利启动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认真学习上级政策和指示精神,明确改革的方向和路径。目前已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希信任领导小组组长,起草了改革方案,到中央编办进行了对接,下一步将根据中央编办要求对方案进一步修改,待方案成熟后加以推进,争取在全省创出经验,趟出路子。二是教育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牵头部门作用,积极推进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和去行政化改革,印发《泰安市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职级制的实施范围,提出了职级评审认定、薪酬发放、校长选聘管理等五个方面的14条具体办法。三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研究制定了泰安市关于创新公立医院编制管理的具体办法;按照标准对市直公立医院的人员控制总量进行了核定备案,共备案5986名。四是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方面。目前,教育、卫生、文化系统的20家试点单位已全部印发了实施方案,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议,通过了理事会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二、着眼于理顺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用足用活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

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战略性、上位性和协调,履行好“设计者”的角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调整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合理的体制机制,释放体制活力和发展动力。

1、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调整。一是按照严实的标准将乡镇“四领域”安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按照鲁政办发〔2016〕6号文件要求,对88个乡镇(街道)四领域安全监管机构统一进行了批复。建立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台账,采取电话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核查,确保人员力量到位。截止6月12日,全市88个乡镇机构设置、职责调整和人员已经全部到位。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市县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2013年,泰安市就已经整合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和交易系统,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平台,组建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省政府文件下发后,根据文件精神,对市县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了规范。三是巩固扩大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验,研究开展市级扩权强镇试点。指导宁阳县进一步向磁窑镇下放县级管理权限,计划放权104项。在抓好省级经济发达镇试点的基础上,下一步考虑探索市级的扩权强镇试点。

2、加强经济发展和民生事业的机构编制保障。一是加强机构的设立调整。为更好地服务泰安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批准设立了泰安高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心等机构。二是加强编制的动态使用。在省编委批复的用编进人计划内,坚持优先保证重点领域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优先保障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民生等重点领域紧缺型人才的需要,加强扶贫、教育、卫生、安全生产、环保等机构和其他一线人员力量,不断优化人才队伍机构。三是重点加强教育“大班额”问题编制保障。将解决教育“大班额”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各县市区提报数据基础上,成立专门的核查小组,采取现场提取学校学籍数据,核查教师名册、课程表、工资单以及个别座谈等方式进行了重新核编。出台《中小学教职工临时周转编制专户管理办法》,督促指导县(市、区)建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在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解决教育编制需求。今年共批复教育系统用编计划1536名,占全市事业编制用编计划的76.5%。

3、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总量控制和规范创新。一是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始终贯穿总量控制红线,严格控制行政机构编制,从严审批事业机构编制,确保了“两个不突破”。进一步规范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截至目前,共批复县市区机构编制事项56项,其中新设事业单位14个,撤销事业单位25个,核增事业编制132名,核减事业编制148名,机构和编制总量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二是进一步创新机构编制管理。鼓励部门单位更多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满足事业发展需求,为市教育局、市房管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批复了“大班额”建设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104国道改建项目等政府购买服务事项3项。三是加强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借助中央编办政务和公益域名注册管理中心技术力量,对“泰安机构编制网”优化升级,打造机构编制网站群,提高机构编制工作信息化水平。

三、着眼于提升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开展部门单位职能修订和评估考核

针对机构编制部门“三定”制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等部门职能,以评估考核为手段,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不断完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促进部门单位充分履职,发挥作用。

一是落实“四个到位”,扎实开展政府部门“三定”规定修订工作。打破科室界限,实行团队化作战,组成4个工作组,在培训指导、力量调配、质量把关、督查落实等方面做到“四个到位”,集中开展审核,切实将“转理念、调职责、优结构、控总量”等落到实处。注重用好近几年部门履职评估成果,自2013年已累计评估部门单位26个,结合这次修订,对职责界定以及存在的问题一并作出调整和解决。

二是强化绩效考核,深入开展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圆满完成2015年市直199个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共确定36家A级单位和 159家B级单位,并首次确定了4家 C级单位。对考核结果,以市考核委员会文件的形式予以公布,抓好奖惩措施的兑现。同时,向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书面反馈问题,切实抓好整改。总结前几年开展绩效考核的经验,对2016年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进一步优化,并已印发实施方案。同时,按照要求部署开展了法人异常信息备案制度和双随机抽查工作。

三是用好考核杠杆,促进机构编制工作整体提升。第一,将省里对市级编办的考核内容全部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并结合实际将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等重点工作一并纳入,建立起考核的倒逼机制。第二,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及执行情况的审计。加强与审计部门的协调配合,探索了“两明确三跟进”的覆盖审计全过程的工作机制,明确审计部门与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责,审计前提供基础数据,审计中提供政策支持,审计后对违规违纪问题进行移交,并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处理,督促整改。今年以来,共审计1个县市区和14个市直部门(单位)。第三,完成对县市区2015年度机构编制工作的年终综合评价工作,并及时通报给各县市区。第四,部署开展了控编减编专项督查,积极开展“机构编制法规进党校”活动,构建起违规预防机制。

四、着眼于为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提供坚强保障,倡树具有机构编制部门特色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制度

一是倡树部门理念。结合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性质,提出“严谨、公道、服务、创新”的部门理念,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树牢四种理念,争做四个模范”,即“树牢严谨的理念,严守纪律规矩,争做遵规守纪的模范;树牢公道的理念,处事公道正派,争做秉公用权的模范;树牢服务的理念,主动履职尽责,争做担当奉献的模范;树牢创新的理念,推动体制改革,争做促进发展的模范”。还结合当前承担的改革,创新开展了“三深入”“四做好”活动,即“立足简政放权走机关,深入了解权力运行情况;立足事业单位综合改革进单位,深入了解改革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立足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下基层,深入了解来自基层的反应和呼声。引导党员干部主动自觉地为服务对象解读好一项政策,化解好一个疑惑,协调好一件事情,解决好一个难题”,最终解决律己修身不严、精神状态不佳、厚此薄彼办事不公、服务不到位等8个方面的问题。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在部门理念的引领下,对具体开展工作提出了具体需要把握的问题,即充分调查研究、主动搞好服务、加强协调配合、注重提升手段等。注重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调研,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开展集中调研。要时刻牢记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和大局,服务于部门单位的高效运转,服务于各个层面的改革和创新,服务于基层和群众的工作生活方便。注重协调配合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处理好与上级部门的关系,与市直部门特别是组织、人社部门的关系,与各县市区的关系。更多地运用信息化手段特别是大数据的方式解决当前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篇8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依法行政,执行为民的理念,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归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切实保障全县人民饮食用药安全,净化食品医药产业的发展环境。

二、目的意义

进一步端正执法指导思想,树立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核心价值观,健全行政执法制度,转变执法作风,规范执法程序,有效防止和解决随意执法、执法不公,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报”等问题,使社会公众对全县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满意度得到明显上升。

三、组织保障

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和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成立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四、检查内容

(一)法制队伍建设

1、成立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

2、设立一名专职工作人员;

3、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培训。

(二)法制制度建设

1、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含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行为)自查和监督检查制度,行政许可审核制度,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办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行政处罚办、审、定三分离制度并严格执行。

2、认真梳理行政执法依据。

(三)坚持政务公开

1、公开政务信息专人管理和审核把关;

2、政务公开信息的渠道合理,范围合法,适当;

3、制作政务信息公开目录和指南。

(四)举报投诉处理

群众来信来访及举报电话实行首问责任制,并有专人负责接待和处理,有举报、投诉登记,并及时处理和反馈。

(五)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行为监督情况

1、分管法制工作工作人员对单位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并进行登记;

2、严格按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办理行政处罚案件;

3、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行政许可案件;

4、按照县食药监发〔2014〕17号文件要求对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案卷进行检查;

5、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完成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

6、完善重大行政决策制度,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对于重大行政决策均开听证会;

7、严格执行《规范化文件管理办法》落实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

(六)法制宣传工作

每年在州级以上各类新闻宣传媒体上发稿5篇以上。

(七)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好的经验做法及建议及时进行反馈。

五、实施阶段

(一)自查自评阶段。6月25日前结合实际,进行动员部署,认真组织自查,查找问题,组织整改,总结经验,迎接检查。

(二)迎检考评阶段。7月,做好各项相关工作材料迎接州政府法制办公室和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成的检查。

(三)总结和整改阶段。10-11月,根据上阶段检查情况开展整改和自纠。

六、工作要求

篇9

关键词:改革;法治环境;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33-02

近年来,黑龙江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建设过硬政法队伍,不断提高政法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政治可靠、执法为民、公正司法,扎实推进平安龙江建设和法治龙江建设,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一、以完善地方立法为契机。提升黑龙江省法治环境建设效能

地方立法是针对特定区域、特定情况制定的立法,所以必然直接影响着其立法区域内的经济、文化、甚至是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同时也与该区域内的绝大多数公民的权利、义务休戚相关,因此,对地方立法必须加以完善,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立法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和保障市场、区域经济一体化内在要求,构建一个规则统一、透明,无体制和无法律、法规、政策冲突的良好区域法治环境。我国是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地方省会城市和较大城市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的民族地方立法主体也有权根据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政策。地方立法在发挥地方积极性,解决本行政区范围内的改革发展和各项社会事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否认,各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制定地方法规、政府规章、政策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在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土地审批、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竞相制定优惠政策,对外来企业投资、产品市场准入、收费、银行信贷、市场管理等方面设置壁垒,采取歧视性政策,搞地方保护主义等。由于区域内部的各地方政府受“诸侯经济”的影响,缺乏大市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意识,各地方政府间又缺乏协作意识与机制,经济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人为地造成各行政区之间资源、财力、人才的严重浪费,各种生产要素难以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存在障碍。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统一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协调发展。因此,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各地政府就必须提高协作意识,在自愿、平等和有利于各方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协作,通过建立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来制定共同的市场规则、整合区域法治环境,消除各种体制和地区壁垒,有效实现区域内部的协调化和一体化,形成良好的法治大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形成本区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内外的市场竞争。

要加大相关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清理工作力度,及时提出废止、修改有关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的建议,首先应当站在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高度,突出管理与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原则,合理设定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注重规范政府权力,明确政府责任,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公开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尤其是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有重大影响的立法项目,要召开座谈会或者听证会听取各方意见,科学设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使立法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第三,立法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切实摸透立法所规范领域的真实情况,力求准确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弄清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准立法需要规范的重点,有针对性地拟定相关制度和措施,增强立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

二、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先导。优化法治环境管理格局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展和完善。一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抓好改革。准确把握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精神,从实际出发,有方向、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二要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抓好改革。以实施发展战略为切入点,加大司法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司法障碍。三要着眼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抓好改革。加强保障人权的司法制度建设,健全完善立案和执行工作体制,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真正做到改革为了群众。四要调动各方力量抓好改革。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组织领导,各级政法机关要有效解决影响和制约政法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形成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强大合力。

篇10

积极推进行政管理创新,不仅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借这次“中国改革高层论坛”成功举办的机会,我结合湖北省的初步探索,就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敬请批评指正。

一、实行政企分开,是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前提。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必须转变政府职能,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把政府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效率。湖北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深,政企不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从20*年起,我们按照“全面清理、分步实施、分类处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首先从省直党政机关开始,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管理的直属企业脱钩。同时,每年筹措5-7亿元资金,支持省属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并先后将一批企业下放属地管理。目前,省属国有企业大多数已明确了由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市县属企业基本完成了改革转制。理顺政企关系,既调动了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盘活壮大了企业,也为政府把主要精力用于为市场主体服务和改善发展环境创造了条件。

二、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行政管理创新的关键环节。审批经济是传统体制的特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对审批制度进行改革。这几年,省里按照“凡是可以下放的权力一律下放,凡是可以取消的收费一律取消,凡是可以精简的审批一律精简”的原则,公布取消、下放、转移行政审批事项1000多项,减幅达50%以上。同时,对确需设立行政许可的项目,实行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全省大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把咨询、受理、协调、服务、审批、收费等事项全部纳入中心,推行“一楼式办公、一窗式收费、一站式服务”。审批制度改革,既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也促进了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解决多头多层执法,是推进行政管理创新的紧迫任务。坚持依法行政,公平公正执法,是政府履行管理职能、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依法行政既要重视行政立法,也要规范行政执法。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问题,我们结合开展机关“学、查、改”活动,按照“属地管理为主、适当下移执法重心”的原则,着眼于从体制上解决问题,对涉及工商、税务、物价、食品、卫生、城管等方面29项多头执法和36项多层执法行为进行规范,撤销交叉重复的执法机构,明确了执法行为主体。同时,在大中城市开展相对集中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有力地推动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依法行政的深入实施。

四、合理划分财权事权,是支持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必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政府是有限政府,有限政府必然是分权政府。近两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扩大县(市)发展自和决策权,赋予35个县(市)地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对52个县(市)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同时,坚持“缺口上移、财力下移”,调整财力分配结构,将新增财力重点投向基层、农村,尤其是社会事业和公共设施等领域,以此为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财力支持。

五、科学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是实现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行政理念的制度保障。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有利于规范政府的决策行为和行政行为。为此,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决策的程序、方式、考核、监督、责任等进行了全面规范;把推进政务公开作为方便群众获取政务信息、扩大公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的大事来抓,建立了信息公开和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这些措施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促进了政府行政方式的转变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六、深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是行政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基层政权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推行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广大乡镇面临机构职能、工作方式、运转保障等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适应的现象”比较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省于20*年选择7个县(市)进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在全省推开。改革的核心是,明确乡镇政府职能,精简机构人员,建立农村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发展新机制。乡镇领导班子实行交叉任职,乡镇内设机构合并为“三办一所”(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财政所),乡镇行政编制按规模分别控制在45名、40名、35名以内。乡镇直属事业单位逐步转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或中介服务机构。政府承担的农村公益服务分别采取“服务项目招标制、定岗服务招聘制、县级行政主管部门派出制”等三种模式,实现由“养人”向“养事”的转变。通过改革,全省乡镇将有7万人走上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实践表明,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既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从源头上和制度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维护农村稳定的一项根本措施,又是政府行政管理创新的基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