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工程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2: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源建设工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三集五大”体制改革以后,县级公司总体定编大幅缩减,但对各部门从生产发展、业务提升、营销服务、规范管理、党建宣传等各方面都有更高、更精细的要求。面临艰巨的工作压力,如何尽快让员工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如何实施有效培养方法,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迫切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供电企业 员工成才 培养 建设
一、建设背景
当前,公司正处于“三集五大”体制改革的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实现“一强三优”的总体目标,建设一支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人才梯队建设,保障并促进整体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营造人才发展的良性管理氛围,激励员工持续提升个人管理素质与工作技能,才能与企业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
以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发展战略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以才为用的原则,按照建设管理型、专家型人资队伍的要求,围绕公司“十二五”重点工作,挖掘现有人力资源潜力,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力争到2015年末,公司人才当量密度达到0.9666。
1.生产人员
(1)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主要目标。建立培养、使用、考核和待遇“四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队伍素质,解决目前“人少事多”的现状,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向前进。
(2)新员工培养主要目标。通过五年系统性、有计划地培养,使新员工尽快融入公司、尽快适应岗位、尽快胜任工作、尽快成长成才。
2.管理人员
(1)中层干部培养主要目标。实行分层、分类培养,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训和实践锻炼为主要手段,通过组织竞聘上岗、轮岗交流等多种形式,建立一支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素质高、作风好、业务精、能力强中层干部队伍。
(2)后备干部培养主要目标。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充分激发其潜在能力使之不断成熟。让后备干部走上相应的管理岗位,发挥更大作用,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三、建设思路
1.政治理论培训
坚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保持政治理论培训工作的常态化,坚持理论培训工作的强化培训与自选培训相结合。
2.素质培训
(1)管理人才。按照培养成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和错位培训的原则,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广泛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生产人员。以优化公司高技能人才比例结构,以生产现场的热点、难点技术问题为重点,以全面提升生产人员业务水平为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公司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的生产技能人员比例达到一线员工总数的65%。
3.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四、建设成效
1.导师带徒促进人才成长
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锻炼,新进员工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现场实际工作经验不足,技能水平有限,老员工虽然理论知识不足,但现场经验和处理事故的能力丰富。
公司将“导师带徒”活动作为学习型班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培训方式,促进青年员工整体业务水平提高,加快培养新一代品德优良、技能娴熟、贡献突出的青年岗位能手。通过“导师带徒活动”,使青年员工明确奋斗目标,在互帮互学的氛围中,早日成为所在岗位上的能手。
导师带徒可以在新员工较熟悉刚上岗的工作的情况下,结对第二导师,学习相近岗位知识,逐步循序渐进,提升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和适应能力。
2.“请进来、送出去”提升专业技术
电力系统近几年大力打造数字电网,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应用,对员工的技能水平、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公司里的设备一旦出现状况,大都只能依靠厂家来进行调试维护,一是增加维修的时间,二是增加维护的费用,如果自己有能力去判断故障点、维护小故障,更换备用设备,就能缩短设备的维护时间,提高供电服务的质量。
因此,在设备订购的环节就要安排厂家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培训,在设备投运前针对运维人员进行专业操作使用培训,定期组织相关厂家来现场安排教学,或者集中送至厂家的模拟试验室进行培训,组织员工通过上挂学习等方式,到设备型号多、维护力量充足的市公司定期培训,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设备维护能力。
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内部培训
从公司运营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组织并鼓励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工艺等,如中层干部上讲台活动,由中层干部将一些管理理念、规章制度、业务流程传授给相关岗位人员,开展技术人员上讲台工作,这个技术人员并不局限于技术能手、高技能人才,只要是熟练岗位操作的人员,将自己的业务技能、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经验所得和班组成员分享、使大家都熟练掌握岗位业务知识、岗位操作技能,特别适用于老龄化严重的电费班组,为岗位的交接做事前准备,缩短其他人员接收新岗位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工作骨干和复合型人才。
4.主人翁活动增强责任心
部门要善于考察和培养员工的概念能力、人文能力和技术能力,为员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应广开渠道,优化参与环境,让有能力的员工参与部门和班组的管理,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重点培养90、80后的优秀人才,放手让年轻人主动去干,如实行临时工作负责人制,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让年轻人参加管理项目,多挑担子,负责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后续验收,提升员工的工作视角,拓展工作思路,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预控能力。开展“今天我是班长”的活动,让员工从班组管理的角度去开展班组活动、安排工作,在互动中熟悉管理流程,领会管理方法,同时通过换位思考这种方式,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5.激励机制助培训
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将学历层次、职业技能、职称水平、培训效果等直接与绩效考核相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努力提高现有人才的学历层次和技术技能水平,大力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储备后续人才资源。
人才队伍的成才与培养建设是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和综合工程,它涵盖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管理和激励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只有通过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以及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篇2
一、原材料采购保管现状
目前,主要材料多是根据养护施工作业工程量直接将主要材料由供应地运达养护施工现场。对于现场主要材料的管理与一般企业的材料管理有所不同。对于材料的管理,执行材料按施工进度计划采购,由工程部项目经理负责,采取招标或议标形式选定供贷方,并签订供货合同,由企业负责材料供应的相关部门根据需要负责调运材料,材料到达施工现场后由现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人负责验质验量后,开具“检测单”,并报企业材料管理部门,由材料管理部门开具“验收单”,财务 部门根据附有“验收单”且有经办人、负责人签字的发票核实后作为付款凭证。但是据调查,不少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原材料采购保管环节呈现不当状况,主要表现在:“一支笔”审批制度,弱化了财务监督;原材料采购透明度不高;原材料的采购与库存没有很好衔接,仓储部门的职责不被重视;原材料的领用监控不力;清仓查库制度执行不严;积压原材料处理不及时;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创新。
二、原材料采购保管环节内部控制制度对策
根据对本地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审计情况分析,加强对原材料采购保管的内部控制,必须从以下环节着手:
第一,加强对原材料采购计划的监控,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审批制度。对原材料采购计划,应该充分体现相互牵制的内部控制,防止由一人说了算,或某个部门说了算,具体做法是:采购计划由施工部门根据需要提出,由供应、仓储、财务部门汇审,“一支笔”予以审批。这样做即可以保证施工的需要,又能根据仓储实际进行调剂,减少仓储资金的占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由财务部门监控采购资金的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二,严格仓储资金占用的考核。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的积压,施工单位对仓储资金占用,应根据施工任务的需要,下达仓储资金的最高占用额,仓储部门有权在最高占用额内适时调整原材料的库存结构,对原材料的库存实行监控。财务部门要坚持不懈地对储备资金的占用及时进行考核,以减少储备环节的资金占用。
第三,建立全新的施工单位采购制度。施工单位长期沿用的传统材料物资采购制度,正开始被一种全新的企业采购制所取代。对于公路建设施工单位来说,所谓“全新企业采购制”,就是单位施工所需的材料物质全部向社会公开招标。如果施工单位属于事业单位性质,投入的资金是财政性资金,还要实施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及政府采购,提高了采购环节的透明度,降低了公路建设成本,提高了公路质量等级。
第四,建立内部责任授权管理制度。通过授权未明确授权的事项和其权限。如在原材料的领用上,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到仓库领用原材料,即便可以到仓库领用原材料,也不是什么原材料都可以领用,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限制。要做到这一点,施工单位应设计好管理程序,管理人员如违反规定,将受到严肃查处。
第五,建立职责分离管理制度。对所有相关职责的岗位,施工单位都应实施分离管理,如对原材料采购在进行公开招标过程中,供应部门没有决定供货方的权力,它仅负责联系多家有资格、守信誉的供货方,在决定供货方时,应按同价情况比质量、同质情况下比价格的原则进行比较取舍,财务部门具有监督和表决权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各职能部门的人员无私利可图,使他们一心一意地为单位着想,确保施工单位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原材料。
第六,重视仓储部门的作用,发挥其承上启下的功能。首先我们计划采购的原材料,仓储部门最有发言权,哪些原材料积压仓储部门心中最有数,耗用的原材料是否存在损失和隐患,仓储部门最清楚。要充分重视其作用,发挥其功能,让他们有职有权,使其在原材料购入、储备、耗用三个环节的内部控制过程中管好人、看好门、把好关。
第七,必须严格执行清仓查库制度。原材料在其购入、储备、耗用过程中频频发生,这必然会因各种原因发生库存不实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清仓查库是重要的手段,决不能强调时间紧,人力少而放弃定期的清仓查库,一定要强化这一手段,确保施工单位各种材料物资的安全,真实。
三、采购保管环节内部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篇3
通信工程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而信息人才建设是推动通信工程发展的重要方面。多元智力理论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作者尝试分析多元智力理论在通信工程中人才建设方面的应用,以期为通信工程建设发展提供借鉴。作者认为通信工程人才建设要突出以人为本,注重知识传递有效性;要注重教育、评价的分类,以提高人才的专业能力。
【关键词】
通信工程;多元智力理论;应用
1以人为主体,推动通信工程知识传递的有效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开始广泛传播,以人为本思想应用到多元智力理论中,其中一方面就是突出积极的人才观。这种观点的主体特征是每个人独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都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这种优势要给予发掘、发展以及得到有效评价。在通信工程领域,应用多元智力理论就要突出每个人的优势来开展知识的传递。在传递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引导通信工程专业人才能够根据自己的优势、兴趣等形成专注领域,这样容易激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应该多举办企业高级人才专题讲座,通过建立通信实验平台、光纤传输网、程控交换网、移动接入网等,使专业人才能够直接进入实践学习,培养人才思考力、动手力和创造力。目前,多元智力理论应用领域突出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重视,即在结合每个人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挖掘人才其他优势能力、领域,促使人才由单一优势向多元复合优势转变,这也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一种思想。
2注重分类,提高通信工程人才专业能力
2.1注重学习内容分类
根据多元智力理论,作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每个人所具备的智能结构不同,加上受到社会外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个体的发展不能同质化,需要建立多元的学习内容。注重学习内容分类就是要丰富通信工程专业培训内容。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应用人才领域主要集中在综合接入网、移动通信核心网、数据网络安全、光纤传输网等领域,根据这些应用情况,结合专业人才特点,应该将培训内容分为光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程控交换与宽带、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四个类别。这种内容分类的好处在于人才专业化,例如光网络技术主要内容在于掌握SDH、PDH等光纤网络的原理和特征,以及网络单元所具有的作用、功能、参数等。移动通信技术则注重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的工作结构、原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最新的通信技术标准和应用环节,了解最新无线网络领域传输的发展等。在细化分类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各类别之间系统性。由于通信工程领域不是具有严格界限的模块化工作领域,需要多种能力的综合应用,因此在内容掌握上,要注重分类的衔接性,能够让员工对所学的内容形成体系,这便于掌握的全面性。
2.2注重教授方法分类
个体具有差异性,而且差异源于每个人不同的优化组合。根据多元智力理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都不是标准的统一模板,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特长、思考方式、工作特征等,因此在培训方面,应该多了解培训人员的基本情况,然后采用分类教授,这样有的放矢的教授能够提高培训效果。例如,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培训课程方面,培训师为了使课堂更具吸引力,就需要展开互动式教学,先就讲授的内容进行引导提问,然后小组讨论互动,最后培训师进行点评。在程控交换与宽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可以采用数理逻辑智能教学,引导人员分析程控交换模块间的关系,然后进行合理的分析。教授方法分类的重点在于能够抓住培训人员的特点,根据人员的需求,可以从案例教学、递进式教学、任务分配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以最大程度的激发人员的优势能力。培训在教授方法方面,还应该突出团队凝聚力,多引导员工通过集体力量来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困惑,集思广益,发挥团队优势。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智能就形成了多元智能体系,便于形成多样化的解决思路和方案,以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
2.3注重实验设计分类
通信工程培训需要实验支撑,根据人员的个体差异性,实验设计也需要进行分类开展。通信工程专业技能分为基础技能实践、通信系统专业技能实践和企业认证三方面,从这三方面出发,在基础技能实验培训中,在培训初期可以先行进行电子技术、通信软件技术等技术实践学习,然后再根据学员自身特点,提供可供选择的课程,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在通信系统专业技能实践方面,多开展专题性的系列讲座,帮助学员拓展掌握空间。在企业认证方面,通过提前测试学员技术水平,帮助其提前掌握数控交换技术、4G技术等,具备通信工程方案规划、设计等能力。实验设计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目前,一些重要的、前沿性的实验设计动态都能够在网络资源上获取,通信工程员工在参加专业性实验培训之外,还需要自己积极在网络上获取资源,掌握目前通信工程领域实验性的发展新技术,同时利用自己专长,尝试在网络进行通信实验设计和操作,把自己的所学充分发挥出来,以提提高自身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立多元评价,提高通信工程人员工作积极性
对人员的评价不能一刀切,也不能一套标准执行到底,而是需要建立多元的,可更新的评价体系,以评估通信工程人员的自身价值和工作效能。多元评价注重的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在通信工程领域,对于人员的评价要注重必要性与价值性,多通过科学决策推动评价方式与内容的有效性。对于人员的评价要将多元智能评价与日常评价相结合。使评价能够更加客观反映人员的价值,能够激励人员更加努力工作。在评价内容方面要注重全面性,从通信工程行业结构多维领域出发,注重发展性评价,发掘人员的各方面优势。在工作领域,人员各方面的素质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为了通过评价激发员工发展性,评价要将人员纳入其中,让员工能够清晰的了解评价的指标体系,能够知道自身如何做、做到什么标准、该如何发挥自己优势,这样员工就能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也能够掌握他人情况,形成促进自我发展的动力,这也是形成性评价的一个重要意义。评价内容要具有系统性,既要把握前沿性的新技术,更要注重人员基础理论与技能的掌握,强化人员对基础性技能和理论的夯实,能够在熟练基础工作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吸取先进技术和理论,把这些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从而形成创新能力。这是评价内容在今后需要重点发展的方面。此外,评价还应该强化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多元智能评价与日常工作绩效评价、工作量评价与效益评价等,突出评价在引导人员的积极性和发展性的作用,多通过正面的激励评价,使专业人才建立工作自信心,明确自己的智能结构与发展方向,以便更好的投入工作。
4结语
虽然我国通信工程发展的历史相比国外而言比较短,但在通信工程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通信工程需要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强通信工程领域人员的再学习、再教育以及建立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多元智力理论是适应现代社会教育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多元智力理论嫁接到通信工程领域,对人员的教育、培训以及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全面认识人员自身独特的潜力、优势;能够帮助员工自己更加清晰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知道自己的奋斗方向;能够帮助企业凝聚员工,通过集企业员工的智能于一体,形成通信工程领域的智能群,以促进通信工程的快速发展。作者在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多元智力理论应用到通信工程中,认为今后通信工程领域要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发掘人的优势智能,激发工作积极性,以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许侃,智若旭,李明辉.浅议通信传输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3(17):24-24.
[2]姚善化.信息理论与编码(21世纪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规划教材)[M].人民邮电,2015.
[3]赵贵能.浅析通信施工项目管理有效性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4(2):42-42.
篇4
关键词: 环境材料 环境工程 教学实践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缺的物质基础。生产材料是消耗资源与能源的大户,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但是材料还是开发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保障。
90年代初,人类认识到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意义和世界各国纷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背景下,国际材料界出现一个新的领域――环境材料。它是一个涉及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与交叉的新领域。
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环境材料课程可以使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运用于科研、生产,使各种环保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更合理更趋于环保,对提高环保素质是一种有益尝试。
近年来,有些高校为环境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开设了环境材料课程,但作为一门新课程,知识信息量迅速增加,课程内容不断得到拓展和更新,深化教学研究迫在眉睫。
为了促进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环境材料的教学工作,笔者从农业环境工程专业的自身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1.课程的定位和特点
目前,在国内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针对高年级大学生开设了环境材料课程,都取得了较好效果。我校作为一个地方性农业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2010年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拓展课里增设了环境材料选修科。该课程密切联系科研和生产实际,旨在使学生掌握主要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基础上,了解一些新型材料在环境中的应用潜力,了解产业化的环境材料产品商业化的状态、程度和应用情况及经济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继续深造和就业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尤其涉及很多材料化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讲授过程中尽可能地使多学科相融合、贯通;同时,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1整合教学内容,凝练教学特色。
环境材料课程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如能源材料、净化材料、环境替代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智能材料及降解环境材料等。我校开设的环境材料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设在第5学期,课时为32学时,因而结合农业院校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精练和整合必不可少。通过对几种环境材料教材的对比和筛选,并结合教学实践,选用冯玉杰编著的《环境功能材料》作为参考,主要针对近年来适用于农业地区的特殊条件的环境净化材料、吸附分离材料、新能源材料进行讲授。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表 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净化材料中主要讲授目前环境领域的科研热点和商业前景的材料电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湿式氧化材料、微波材料;第二章吸附分离材料中主要讲授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领域有关的离子交换分离材料,吸附树脂分离材料,纤维吸附分离材料;第三章新能源材料中主要讲授与农村固废资源化有关的生物质能和21世纪最有潜力能源氢能。讲授中重点放在这些新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环境中应用原理基础上,分析各种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讲授过程中不必面面俱到,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授课内容,重新整合,用简练、准确、通俗的语言把讲授内容表达出来,使学生一听就懂。
2.2结合科研和商业案例,提高学习兴趣。
因为该课程中涉及内容较多,理论深,如果进行抽象的讲解则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来说枯燥,难度大,且与他们关系不大,所以学生兴趣不浓厚。教师对环境材料教学内容,一般由理论易到难,逐步深入,此外要考虑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定的刺激程度,增强案例的趣味性。在本课程教学中,为了优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每讲一种新型材料时,讲解材料的制备和应用远离前,想办法为学生创设新颖真实的科研和商业案例的情境,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由该情景过渡到课本核心部分――材料的组成、制备及应用原理。比如讲光催化材料时,先采用生动的形象、真实的画面展示“自洁玻璃”在浴室门窗、厨房门窗玻璃、汽车玻璃等应用;结合“非典”事件,展示TiO■光催化剂,投入台湾使用收效显著案例。另外,介绍世界上发达国家知名公司,如英国PilkingtonActiv公司、日本TOTO公司、美国PPG公司、德国GEA公司等,研发光催化材料产品推向市场的现状。讲生物质能时,首先以动画形式介绍农村新能源开发典型案例,如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京能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等。根据这些事实,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然后讲解材料的制备和净化原理,达到教学目的。
2.3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的实质是教和学有机结合、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把学生单纯地视为教育对象,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往往以教师为主导,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讲授重点放在使学生掌握新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应用原理,理解相应内容的基础上,把材料的实际应用现状和趋势采用讨论和讲座形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3.1讨论部分:讲授一种材料后将所对应材料的应用现状任务下达给部分学生,一般每种材料分给两组,学生三名一组,针对每种材料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但保证每人都轮到一次。等学生根据数据库、相关报道、汇总内容,在消化基础上进行PPT汇报。汇报内容经班级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对不足内容给予补充和修正,汇报成绩由学生给定,作为平时成绩。在汇报和讨论中,学生非常积极,气氛特别活跃。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跳出被动灌输的困境,成为学习的主人。
2.3.2讲座部分:讲座是大学中的一种重要学习途径。在听讲座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较全面地掌握科研动态、商业行情并开阔视野,还可以领略各行各业专家的口才艺术,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本课中每章结束后通过课外时间,针对各种新型材料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面邀请周边材料领域企业家和专家安排讲座,讲座过程中安排答疑,解决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网络环境下强化引入材料发展新信息,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环境材料不断出现,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被报道,但课程的学时有限,案例教学往往难以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全面。为了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让学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利用网络环境,组建班级QQ群、微信群等,创造开放、民主、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数据库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提供最新科研成果的链接,也可以有目的地当今国内外环境功能材料研究中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或科教片。其次,给学生一定的认知时间,让学生多角度、深层次地对研究成果进行剖析。最后,网上互动交流,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可以即时互动。通过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辩驳、补充,进一步提高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认识。
3.结语
环境材料作为新世纪材料科学发展的方向,渗透于各门材料专业课的教学之中,尤其是对环境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是在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制备材料,应用材料,保护环境,提高环保素质教育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经过三年来对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环境材料课程的实践,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结合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就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朱光明.材料化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及其与材料科学的关系[J].大学化学,2004,6.
篇5
关键词:新课程;学困生;成因;策略
在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基本建设投资业迅速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机构培养大量的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人才,以及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一、工程造价专业在我国的发展
工程造价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的专业,在我国起步较晚,是年轻的专业。1983年,天津大学首次开设了工程造价管理这门课程,1986年在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的推动下,江西理工大学(原南方冶金学院)在全国率先开设了第一个工程造价管理的本科专业,但是当时在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没有这个专业,因此,后来所设立的工程造价专业主要是专科层次。直到2002年,天津理工学院(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成功地论证了“工程造价”的本科专业,2003年教育部在专业目录外专门列了一个工程造价,并在后面加了一个“W”,意为目录外专业,编号是110105W。
二、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的历程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招生始于2007年,专业定位为三年制大专层次。2007年招生2个班,报到学生101名;2008年招生4个班,报到学生203人;2009年招生4个班,报到学生205人;2010年高考学生总量下降,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招生计划调整为3个班,实际完成招生3个班,学生共计143人;2011年招生3个班,报到学生146人。
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专业逐步明确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职业能力、典型工作、课程体系等,并组建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购置了广联达造价软件、梦龙项目管理软件等相关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了课程理论和实训教学体系。此外,从2006年至2010年,我院共引进相关专业大学毕业生6名,具有五年以上一线工作经验的企业专家5名,逐步形成了高质量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三、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1 突出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依托陕西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以西部经济大发展为契机,以加快城乡统筹规划为背景,培养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拥有扎实、系统的工程造价专业知识以及熟练的职业技能,并具有职业持续发展能力,能够在工程造价咨询、工程监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等单位从事造价、管理等工作的一线技能型人才。截止2011年9月,2007、2008级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中有86%的同学从事工程造价相关工作,其中陕北地区、关中地区、内蒙古南部地区企业共计接收我院工程造价毕业生达82%。
在对本专业毕业生工作单位的回访过程中,我们向各用人单位深入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并对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意见征求,使得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取得了更为准确的目标定位。
2 以军事训练强健身体,以实地参观激发兴趣
在入学后,要求所有工程造价学生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军事化训练,借助军事化训练和管理的理念,将军队的先进管理理念进行商业化应用,主要培训学员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毅力、超强的执行力,提升在团队中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力、百折不挠打不烂拖不垮的铁血精神,对待生活的正确态度。在日常学生生活管理中,提倡半军事化管理,不断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工作作风。
3 课程教学融入职业技能考试,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我国在建设行业中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即进入行业必须要有相应的执业资格,持证上岗。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依据工程造价专业对岗位工作的要求,总结出学生在上岗前应该通过的职业技能考试,如土建造价员、安装造价员等职业资格考试。并根据中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制定的《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管.理暂行办法》及其由协会负责组织编写的《全国建设工程造价员资格考试大纲》,在教学中融入建筑行业造价员资格考试内容,将课程教学同职业技能考试大纲相统一,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最终能够顺利通过职业技能考试。从2009年至今的四次土建造价员职业资格考试的情况来看,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通过率均超过90%,创造了陕西省造价员资格考试的最好成绩。
4 实训项目贯穿学习过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从入学的认识实习,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模块式实训项目,再到学期末的综合性实训项目,以及最后的顶岗实习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训体系。
在实训教学体系中,专业知识实习是实训的第一个步骤,也是整个实训项目开始的引子。在学生入学后,通过带领学生进行施工现场参观、造价公司参观和开标现场观摩,引导学生对专业学习形成一个初步简单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在模块化的实训中,专业指导教师采用实际的案例,以任务引领的方式使学习小组成员在过程中获得知识,任务的完成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获得,而是引导学生把工程造价的基础理论知识、相关施工工艺、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造价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技能。
最后的顶岗实习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运用能力的最好检验。在顶岗实习环节,教师和学生在形式上分离,但依然存在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且从专业技术的角度上二者还重新建立起新的师徒、同伴关系,学生在一线的工作疑问通过和老师、师傅的沟通和探讨,获得解答,这一解答亦可能成为教师在新一轮的教学工作中的启示。师生的互动,从课堂延伸到工作,这种良性的循环促使教学、实训的不断完善。
篇6
【关键词】:天然林 资源 建设 措施
天水市秦州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工程区总面积308.86万亩,林地面积67.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09万亩(其中天然林面积3.19万亩,人工林面积12.9万亩);疏林地面积2.92万亩;灌林林地面积19.2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3.01万亩;非林地面积241.80万亩。
秦州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农业生产力相对低下,经济发展缓慢,群众生活水平相对困难,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我区现有的天然林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群众生存环境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天水市区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的功能,更是S系当地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1、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的必要性
1.1实施天保二期是改善我区环境问题的重大举措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保护好我区现有森林资源,加快公益林建设步伐,对于改善我区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我区人民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秦州,实现我区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林业的发展在当今社会已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因为人民在工业化速度加快,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之后,对其生活质量尤其是生活的环境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绿色和森林在给人民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代替的,这就是其社会性和公益性。实施天保工程对改变我区山川面貌,充分发挥其社会公益性,对于推动我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实施天保二期是我区在“天水――关中经济开发区”建设中,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态建设之路
天保二期涉及全区范围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对加快我区经济发展,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战略意义。
1.4实施天保二期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
对改善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实现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5实施天保二期是我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实现林业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2、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建设的主要目标
通过实施天保工程二期,构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稳定的森林生态屏障,实现森林资源从恢复增长进一步向质量提高转变,生态状况从逐步恢复向明显改善转变。工程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由稳步复苏向和谐发展转变,民生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全面提升,林区社会和谐稳定。
3.加强天保工程建设采取的措施
3.1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确保天然林资源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
3.2继续加强森林管护
全区天保二期工程总面积67.0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6.09万亩;疏林地面积2.92万亩;灌林林地面积19.2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5.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23.01万亩。工程区林地全部属于重点管护区域,加强对林地的管护力度,有力地维护全区林业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
3.3加强公益林建设力度
通过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完成公益林建设9.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6.0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通过公益林建设进度的加快,为进一步扩大我区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质量提供了有力的建设保障。
3.4实施中幼林抚育
通过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完成中幼林抚育2.0万亩(国有藉源林场)。通过开展中幼林抚育,进一步促进林分生长,实现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内卫生、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林生长发育,达到科学培育森林资源,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的目的。
3.5保障和改善民生
通过工程实施,落实中央和省上两个《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我区藉源林场通过改革已转制公益性事业单位,定编人员81人,其中退休人员20人,藉源林业派出所定编10人。定编人员工资已纳入同级财政全额发放,工资基数按国家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执行。森林管护人员工资按照分级负担,国家拨付管护费30.1万元/年,区财政配套资金2.30万元/年,平均工资25000元/年。同时,继续实施并完善社会保险补助政策,为职工办理五项保险,其参保率达到了100%。
篇7
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目标,抢抓机遇、培植财源,强化征管、严格支出,财政收入实现了新的增长,财政管理不时规范。全镇完成国家财政收入3.48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增长43%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43亿元,比上年增加4900万元,增长54%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方面狠抓财源培植。面对上山乡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实际工作中。认真依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有选择地吸纳“退城进园”企业,引进规模贡献型企业,发展新兴生长型企业,引进安顿了宏大纺织专件、飞驰4s店等一批优质项目,财税贡献逐步显现。另一方面狠抓税收征管。建立镇协税护税网络,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的衔接,加强对企业的监控,并对重点税源户、重点行业开展跟踪管理,确保税源足额按时入库。当然,镇的财政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矛盾和问题。如财政主要指标虽然增幅较大但总量依然偏小、企业引进较多但税源外流现象仍然存在等等,需要我认真研究,规范管理,加快解决。
国家宏观调控的效应将逐步显现,跨了新的一年。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将积极顺应财政政策调整,加强对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态势的分析,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全面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争取目标1.8亿元。财政收入工作目标:区下达我镇财政收入必成目标为4.25亿元,争取目标4.3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必成目标1.75亿元。
积极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新的财政体制,财政工作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打造载体,集聚企业,培育税源,拓宽财源;切实加大协税护税力度,依法治税,强化征管;不时加强财政监督,严格审计,规范管理,量入为出,节支降本。确保镇级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努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镇财政工作的重点是围绕上述工作目标、工作思路。
增强发展后劲。牢固树立财源为本的观念,一是抓好财源建设。综合运用政策引导、机制促动、资金激励等有效手段,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税源,拓宽财源。积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有效落实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做好骨干企业的稳心留根工作,巩固发展一批骨干财源;重点落实重大签约项目的启动开工,加快启动项目的建设推进,督促开工项目及早竣工达产,努力建设一批新增财源;继续加快工业园区的建设速度,调动全社会积极性,选商择资,注重引进规模型、科技型、贡献型企业,发展配套服务业,扩大一批群体财源;高度重视房地产业的发展,着力做好集镇区拍卖地块商品房建设工作,逐步形成一批新兴财源。真正做到开源节流”重在开源”做到财政和经济的良性互动。
强化收入征管。坚持依法治税,二是落实有效措施。严格执法,依法征管,切实发挥镇协护税网络作用,加强税法宣传,定期组织企业进行税法培训,增强企业自觉纳税意识;积极与国税、地税等收入征管部门配合,严格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控制减免缓税等行为,对一些存在两头开票、减征的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排查,防止税源外流、税收流失,努力做到应收尽收;继续协同税务部门加强主要税种和零散税源的管理,加大重点税源和新兴税源的监控力度,如建设工程项目税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全面落实税收调整政策,改进征管手段,提高征管效率,保证各项税收的快速增长。同时,进一步完善财政收入征管考核奖励方法,通过责任考核,调动基层单位抓管理、促增收的积极性,确保财政收入均衡、继续、快速增长。
提高理财水平。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三是管好集体资产。特别是农村“三个集中”实施过程中,集体资产整合频繁,扩张较快,针对这一情况,将在前几年公有资产清理的基础上,对集体资产重新进行登记确认,摸清家底,理清思路,优化资产配置,盘活存量资产,规范处置闲置资产,妥善处置集体债务,重点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抓好“调整经营(资源)性资产租金规范”落实工作,进一步拓宽我镇收入渠道,增加政府可用财力,使镇有资产不时保值增殖。
严格支出管理。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管理,依照“量入为出、从严控制”原则,完善财政预算,并严格执行财政预算,科学合理调度资金,四是强化预算约束。增强镇政府的调控能力;进一步控制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坚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村级公务费用管理的意见》等规范性制度和管理办法,提高各部门、各单位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自觉性。进一步压降非刚性支出,压缩非生产性建设,严格控制机关部门、事业单位的费用支出,实行政府推销制度,使有限的资金确保机关的正常运行,确保重点项目、重大项目的正常推进,真正做到计划用钱、合理用钱、节约用钱。
篇8
1、农业科技含量还不够高,特别是水产养殖业的病害防治还未得到彻底解决,海捕业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业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2、由于受XX至黄埠公路的制约,招商引资成效不大,离实现农村工业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3、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旅游经济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发展。
4、缺乏财源税源,资金紧缺,一些项目建设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将采取如下对策:
(一)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突出养殖主导地位,努力建设“养殖强镇”。重点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原则,启动元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项目,力争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带动我镇水产养殖上规模、上档次,促进现代农业建设。要充分利用台地、荒地等资源,加强规划,加大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优质水果和经济林木,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开辟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群众收入的新渠道。要调整渔业结构,建设渔港经济区加快渔村的脱贫致富步伐。
(二)加大工业开发力度,壮大全镇经济总量
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开发的突破口来抓,以海丰港平战码头的建设和XX至黄埠公路的修通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关系,“走出去,请进来”,迅速掀起招商引资热潮,用我们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千方百计把项目引进来。特别要继续抓好“回归工程”,下功夫把在外地办厂的XX老板引回来、拉回来,鼓励他们在XX投资置业。同时,我们将继续做好“筑巢引凤”工作,配套完善工业区,不断优化服务质量,为工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要积极实施“旅游驱动”战略,把旅游业作为驱动我镇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来抓。要千方百计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力鼓励客商前来我镇开发旅游资源和兴建旅游设施、兴办旅游企业,重点开发好南方澳渡假村、海水天然浴场和拉大网等旅游项目,逐步建成融海景、美食、娱乐于一体的整套滨海消闲避署圣地,达到有海景可观,有海水可浴,有海味可偿,形成具有XX特色的滨海旅游业,以旅游开发带旺带热饮食、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促进我镇经济大发展。
(四)利用民资民力,下大力气发展民营经济
要毫不动摇鼓励、扶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指导思想上,要突出一个“放”字,即放开手脚,放宽政策,放手发展,打破“主、辅”的界限,不看比例看效益,不看成份看贡献,不看规模看发展。在发展路子上,要突出一个“宽”字,即拓宽经营对象,拓宽经营范围,拓宽经营领域,不限行业和比例,做到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农业、工业、旅游、运输、服务等业全面抓。在发展环境上,要突出一个“优”字,即优化氛围,优化条件,优化服务,优化政策,支持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人创办更多的民营企业。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交通方面,要千方百计修通XX至黄埠公路、南香至鹅埠公路和青山仔公路,同时加快各乡村公路的改造和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港口方面,力争将XX渔港列入全国渔港建设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强渔港建设,增强渔港载体功能;加快海丰港建设,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标准的二类口岸。市政方面,要设法上马自来水改造工作,让群众饮上洁净、卫生的“放心水”;争取上马3.5万伏输变电站,改变我镇电力不足的落后状况;同时,要增加对水利设施的投入,抓好对病险水利设施的除险加固,争取上马XX堤围建设工程。
篇9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和《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规定,对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进行清理,每一项政府性基金结转资金规模一般不超过该项基金当年收入的30%,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应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经测算,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资金272万元需按要求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需要调整预算项目
由于年初预算确定的部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受客观因素影响不能按原计划执行完成,根据各项目主管单位提出的意见,经县委县政府研究讨论,需进行预算项目调整。分别为农村公路建设调减4900万元,主要由于多数公路建设与水利堤防建设发生冲突,为确保水利重点项目和公路建设质量,决定将工程进度放缓,改为分年度建设完成;中小企业发展金调减800万元,主要由于我县今年年中出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后,结合我县现有企业的规模和经营情况看,符合支持条件的企业不多,暂调减资金800万元;林下经济示范区建设调减1800万元、菜蓝子工程调减700万元、旅游发展金调减800万元,主要由于项目论证和建设过程中,在专家评审和听取群众意见时,调整了建设方向和方式,建设内容发生了部分改变,建设时限改为分期投入,需相应调减预算。同时,按照国家和省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要求,我们将各部门以前年度的结转结余资金收回预算,对不需按原用途使用的资金2403万元重新安排,统筹用于相应的重点领域。根据以上调整财力情况,结合我县实际发展需要,拟安排如下支出项目:国土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1127万元、干流治理临时占地拆迁补偿资金3000万元、园区配套资金30万元、林业防火公路建设配套资金585万元、韩局防火及生态建设项目资金300万元、城镇绿化资金100万元、棚户区建设工程款2678万元、安居工程配套资金(新建净水厂)381万元、公共租赁住户工程款933万元、各项临时零星支出2269万元。其中的干流治理临时占地拆迁补偿资金是今年预算编制完成以后由省政府要求必须由县级承担的新增支出,棚户区、安居工程、公共租赁工程等未匹配到位的配套资金及其他各项,均为年初受财力制约未能纳入预算,又急需今年安排的重点支出。
篇10
关键词:农村公路; 建设管理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this papwe starting from its significance analy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highways and conducts the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to provide beneficial attempts for future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Keywords: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F5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近几年来,国家通过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公路交通事业突飞猛进。目前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290万公里,全国99.6%的乡镇、92%的建制村实现了通公路。
在我国现有公路中,农村公路所占比重高达72%,而且等级普遍偏低,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称的。
农村公路作为农村最主要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前几年,国家投资重点在国、省道等干线公路建设上,这是国家经济建设总体布局的必然选择,在干线公路骨架趋于完善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完善县乡公路这些公路网中的“毛细血管”就成了当务之急,否则不仅影响路网整体功能的发挥,更重要的是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不能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反还会人为加大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农业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仅是农村现实情况所决定的,而且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要求。
1.农村公路建设的意义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把加快农村公路发展提到小康建设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抢抓机遇,超前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之路,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农村公路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国家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作用。农村公路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广大农村、小城镇人民切身利益,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具体体现。
农村公路是沟通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连接农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目前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低、服务水平低、通行能力差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公路只能简单解决农民的出行,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1公路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指导,投资效率不高
农村公路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建设相结合。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民意,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农村地区的各类道路建设。而通往各建制镇和建制村的公路,又将与未来新型农村居民点的分布密切相关。因此,农村公路建设必须积极而稳妥,必须以新编制的县域城乡居民点规划为依据;否则,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费。
2.2与干线公路体制割裂,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低
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大,建设范围广,基层技术力量跟不上,部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出现了与周边公路修建标准严重脱节的问题,忽视了边沟、排水等附属设施的质量,尤其是遇到灾害,损毁严重;部分农村公路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警告标志,公路的安全隐患相当严重。
2.3盲目执行技术政策
在技术标准的采用上,显得很盲然,有的按照交通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生搬硬套,有的则完全不顾公路的技术要求,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得很不好,公路建设所要求的四项制度,很多项目没有建立或只有部分建立。有些农村公路计划建设自身标准不高。国债项目、通达工程建设标准多为三、四级公路,标准较低,结构较薄。尤其是部分砂石路面,历经风雨,水坑连连,难以通行。“村村通”工程路面设计宽度仅为三米五,错车困难,易发生交通阻塞或事故。
2.4农村公路建设基层技术力量薄弱,工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项目延伸至各乡镇、村屯,从项目里程、规模看,技术人员、监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不可能做到全范围监管,全方位监督,只能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抽查、抽检、巡检的方式对农村公路建设进行监督、检查。农村公路建设因其资金、条件等限制,推行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的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应该说有一定困难。而农村公路项目法人多是由各有关单位抽调人员组成临时机构,存在临时、松散、短期的思想观念.质量意识和合同意识相应淡薄,管理上存在一定问题。
2.5挤占挪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问题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调整通达工程资金使用计划比较普遍。按照相关文件规申请中央专项资金计划的,应按照国家专项计划的要求办理,计划一经下发必须严格执行。但各市各县(区)都存在调整通达工程项目计划的问题。达定存在管理费超标和挪用公路建设资金的问题。各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和通村水泥路等项目管理处经费挤占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比较普遍。
3.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
3.1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建设体制
为指导全国的农村公路建设,交通部成立了国家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
室设在交通部,对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省也相应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各市(州)、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领导重视、部门配合、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局面,建立以县、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为主体,多元投入、共同建设的新格局。
3.2用好行之有效的筹资渠道
一是国家投一点。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中央部分投资用于建设和改造农村公路,用于农村公路“通达工程”。要认真做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项目储备工作,把县际公路、少数民族地区公路、重要旅游公路作为争取国家资金的重点,积极争取国债和交通部专项资金投入。二是政策扶一点。出台优惠政策,就可以节约投资。降低或本。各级地方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财政挤一点。农村经济是地方财政的重要财源,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培养财源的角度出发,地方财政对农村公路建设也负有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财政投入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切实加大财政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
3.3加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管理
一是合理选用适当的技术标准农村公路主要为当地农村社会经济服务,其交通量不大,车辆轴载较小,技术指标与标准有别于高等级公路。二是确保农村公路产品质量。为确保工程质量,建立“企业自检、政府监管、社会监理、群众监督”的四级质量保障体系和“企业自检、监理审查、项目法人初验、交通部门交竣工验收”的验收办法将科学规范的公路建设管理方式、方法和程序引入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保证体系。质量是农村公路成功与否的关键,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今后使用寿命,质量就是效益。
3.4加强农村公路技术人才的培养
技术力量薄弱是农村公路建管养中较大的困难。一个地市一般5一10名工程技术人员,要承 担1000一2500公路的农村公路的建管养。规划和计划的编制、新(改)建项目的前期工作、测量设计、施工和各种检查、验收、评比等繁重的工任务,他们劳苦负重,积极工作,为地方公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顾此失彼、贻误时机的现象,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而且目前和近期内,农村公路又不可能吸引或调配大量人才,所以立足乡土、积极培养本地人,是解决农村公路建设中缺乏工程技术人员的较好办法。各地各级公路主管部门,可以从基层和农民养路工中选拔一定文化基础的人员,举办农民公路技术员培训班,分期轮流,不断提高,培养一批乡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方面的技术骨干,以适应县乡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为实现乡村公路由农民自修自养自管打好技术基础。
- 上一篇:网格联动机制
- 下一篇:工会自查自纠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