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禽养殖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畜禽养殖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养殖 污染 措施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49-01

1 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任何事情均有两面性,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使畜产品得以畅销。然而,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畜禽养殖的安置处大多数在城市与乡村交界或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伴随养殖业的逐渐壮大,畜禽也慢慢向集约化转变、养殖区也随之呈现出城市化现象,畜禽产生的粪便不能够得到彻底快速的清理;还有农业施肥期间,大量的引进农业药物的掺杂,很少考虑到粪便的重新利用,久而久之,粪便量越积越多,环境破坏更加严重。畜禽养殖业期间,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粪便、污水以及空气质量的下降。

1.1 粪便污染

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经统计折算,林州市每年畜禽养殖产生粪便量约46.8万吨,畜禽粪便中又含有很多的有机污染物,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清粪水随意排放,极易造成畜禽粪便流失,进入水系。养殖粪便产生量市场计算公式:W=Nqi;式中:W为养殖粪便产生量(吨/年);N为养殖场存栏数(头、只),qi为养鸡、养牛、养猪养殖粪便产生特征排放系数(克/年、头(只))

1.2 水质污染

畜禽产生的粪尿、畜禽场后期造成废水很多,经可靠消息透露,林市一年因养殖所造成的污水达660.37万吨。养殖产生的污水不仅COD、BOD、氨氮浓度较高,较多的病原体、细菌、病毒也出现在了里面,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的污水深入到地下或地表农田中,将带来很严重的水质污染现象。

1.3 大气污染

畜禽产生的粪便一旦积压时间长后,将会发酵,随之NH3、H2S、氨气等有害气体,以上气体将严重造成大量动物应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处于不断扩大的养殖行业,因为粪便长期堆积,不能清除,好多养殖场时常发出恶臭气体,对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引发的环境和纠纷也急剧增加,约占总量的60%。

2 林州市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

2.1 畜牧业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

我市畜牧业原来的规模小,仅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经营,加之粪便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污染影响不大。近年来我市畜牧业逐渐转为集约化,规模较大,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 规模小、点多面广、布局不合理

我市养殖场平均规模养鸡在1000只左右,养猪80头左右。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户)选址不当,所排养殖废物和废水破坏了周边环境质量。

2.3 养殖业在我市周边化造成养殖业和农业脱节

随着我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奶、肉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使集约化养殖业由农村、山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并且呈畜禽养殖业城市周边化趋势,造成养殖业和农业脱节,畜禽粪肥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

2.4 畜禽养殖废物无害化处理率低

我市97%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户)均未建有有效的污染防治设施,对养殖废物未采取有效的利用和治理化处理措施,随意堆放、储存,造成流失,形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大。

2.5 农业对畜禽粪便的利用率大幅度减少

我市农业现代化由大量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大量使用化肥,对畜禽粪便的利用率大幅度减少,结果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

2.6 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

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动、监管不严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兽药的残留,通过人们摄食转移到人体内,影响人们的健康。另外有害物质通过畜禽的排泄,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

3 林州市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控制养殖规模,优化整合畜禽分散饲养场(点),建设标准养殖小区,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准养区。目前,我市已出台了《林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准养区。

3.2 加强畜禽排泄物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目前,针对我市养殖污染现状,对畜禽排泄物的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主要有以下措施。

(1)深入研究多方位、高层次的污水及粪便消除和清理技术,最大限度控制病原体及病毒对环境及人们的危害,充分将粪便进行合理利用,提高粪便作为农田废料的利用率,增强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和纯利润的获得,保证环境质量不受威胁。

(2)降低饲料中的矿物质及粗蛋白含量,以达到降低粪便中的氮和矿物质含量的目的。

(3)采取收排污费的方式,能有效地减少粪便不恰当处理和贮存所造成的污染。

(4)采取动物营养性环保措施,包括合理配制饲料;加强环保型饲料的研究应用;加强生物饲料的研究应用;建立生态型畜牧场或“综合农业”系统等。

4 林州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建议

(1)畜禽污染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吸取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结合实际情况,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将畜禽污染的管理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加强畜禽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对新建畜禽养殖场进行环境评价,畜禽粪便、废弃物处置实行申报制度等。

(3)加强畜禽污染的宣传教育。要加强畜禽污染的重要意识,贯彻及时处理的必要性,阶段性的进行畜禽养殖工作人员的专业管理素养及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落实,逐渐推荐畜禽养殖行业向农牧结合方向发展,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避免污染事件的发生。

(4)制定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收取原则。因为畜牧业是一个微利行业,环境污染治理是全社会受益,因此可以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作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补充,即环境治理费用由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既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宏哲,武海俊.张家口市农业源污染现状及农业减排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2] 孙洁梅,王丽媛,凌娟.秦淮河流域农业污染源调查及入河量计算[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3).

篇2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污染

中图分类号:S814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在解决了畜禽产品供给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根据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全国畜禽养殖业排放的COD量占当年各类污染源排放COD总量的41.87%[1]。国家在“十二五”期间除控制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外,还将畜禽养殖业废水污染物纳入总量减排指标。经过“十一五”污染减排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效果明显,但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工程减排潜力空间收窄。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减排已成为“十二五”减排工作的新突破口。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实现畜禽养殖污染的有效治理,是实现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当前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的现状与问题

畜禽养殖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农村部分区域、流域的空气、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问题。

1.1粪便污染。由于以往农村畜禽养殖场(户)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并随雨水进入水系。因此,可以认为,畜禽粪便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又一污染源,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2水质污染。畜禽养殖场排出的污水,严重污染地下水。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河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畜禽养殖密度较大的镇、村,由于畜禽粪便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污水随河、沟、渠流动,渗入地下,给附近居民生活饮用水源地构成严重威胁。

1.3大气污染。畜禽粪便产生大量的NH3―N(氨氮)、H2S(硫化氢)、粪臭素、CH4(甲烷)、CO2(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导致动物应激,破坏生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粪便处置不当,紧靠公路、村庄设置的鸡粪晾晒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老百姓苦不堪言,过往行人怨声载道,养殖户自己也深受其害。

2、畜禽养殖业污染的主要成因

2.1畜禽养殖场(户)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农村现有畜禽养殖场(户)基本是在农户自己或养殖公司的指导下建设而成的,大部分是依河两岸的溪流河沟而建,在空间布局上呈现随意性扩张、布局散乱,甚至与居民区穿插布局,就近养殖,就近居住的现象。污染处理设施未建设或不完善即投入养殖,产生的废水、废渣直接通过溪流河沟汇入流域中,不仅对周围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而且也直接影响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的环境安全。

2.2农牧脱节,粪便综合利用率低。由于受土地资源的制约,绝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户)没有相应的配套耕地,即使有耕地消纳畜禽粪便的,也因面积不足,而无法全部进行消纳处理,造成较严重的农牧脱节现象。多数养殖场(户)为降低成本,将养殖场地选择在交通便利,离村庄、公路较近的地方,进一步加剧了农牧脱节,粪便资源未有效综合利用。

3、畜禽养殖业污染的防治措施

3.1加强畜禽养殖宣传教育。大力宣传畜禽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畜禽养殖场(户)从业人员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引导畜禽养殖场(户)走农牧结合的道路,对畜禽粪便进行综合治理,防止任意排污现象的发生。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使广大畜禽养殖户明白自己肩负着治理环境、消除污染的责任,从而有利于环境污染的减轻和消除,也促使从事畜禽养殖户及早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环境污染现象的发生。

3.2加大生态养殖技术普及力度。如通过推广微生物添加剂的方法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含氮物的排放;通过运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发展生物发酵床养殖、应用“干湿粪分离”、雨水与污水分流等技术减少污物排放;通过“污物多级沉淀、厌氧发酵”等实现污物达标排放[2]。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发展生态健康养殖,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3.3坚持科学选址做到合理布局。在对畜禽养殖业进行规划时,必须避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教区、城镇居民区。必须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养殖场应设在环境敏感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并远离主要河流上下游干支流,远离村庄集中饮用水源地,远离村民居住区[3]。对禁养区内已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搬迁或关闭。

3.4实行畜禽养殖行业“准入制”。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牧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在畜禽养殖栏舍建设、设施、设备标准化方面的推广运用奖励力度较大,提升了标准化养殖水平,但是离全面实现达标排放还有一定的距离,养殖污染依然存在。必须加大对养殖场(户)污染治理和环境监察力度,依法治污,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综合治理。同时对新建畜禽规模养殖场必须通过畜牧、土地、环保等部门的严格审批,逐步实现养殖行业“准入制”,从而推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开展。

4、结语

总之,我们要认清及意识到畜禽养殖业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特别是在水污染等方面,我们相信:落实以上的一系列措施,不仅能解决畜禽养殖业的污染减排问题,并且能更好的促进畜禽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宇,归显扬.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广州化工,2011年16期.

篇3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 养猪废水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沼液 沼渣

中图分类号:X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053-03

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但是,畜禽养殖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畜禽养殖场所产生的废水悬浮物、有机物和氨氮等浓度高,若未经处理而任意排放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1]。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可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同时以沼液沼渣的形式回收资源[2-3],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畜禽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在众多厌氧工艺中,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将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和作为固液分离单元的膜组件相结合,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这类高悬浮物废水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4-6]。但是,目前关于畜禽养殖废水经该反应器厌氧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液沼渣是否可回用于农田的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将选取养猪废水这种典型的畜禽养殖废水并分析该废水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发酵后所产生沼液和沼渣的主要营养元素及重金属元素含量,初步评估沼液沼渣在后续农田施用方面的效果及风险。

1 材料与方法

1.1 沼液及沼渣来源

该实验中所分析的沼液样品取自用于处理养猪废水中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运行第79、133、158天所产生的沼液;沼渣样品则取自该反应器运行第79天所排出的沼渣。其中,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的养猪废水来源于厦门某养猪场产生的废水。

1.2 指标测定及方法

沼液中的总氮(Total Nitrogen,TN)和总磷(Total phosphrous,TP)分别采用GB 11894-89和GB 11893-89中的方法进行测定;沼渣中TN和TP的测定则分别采用NY/T 53-1987和GB/T 6437-2002中的测定方法;TK(Total potassium,TK)、Ca和Mg(仅针对沼液)及重金属元素Hg、As、Cd、Pb和Cr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沼渣在测定上述元素前测定需采用微波消解仪进行消解)。

2 结果与讨论

2.1 沼液的成分分析

2.1.1 沼液的主要营养元素

该研究中沼液的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如表1所示。根据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农业行业标准NY 1107-2010)中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型)液体产品技术指标,大量元素(N+P2O5+K2O) 含量之和应大于等于500 g・L-1,且应至少包含两种大量元素,单一元素含量不低于40 g・L-1;中量元素(Ca+Mg)含量之和应大于等于10 g・L-1。由于液体肥料在施用于农田之前一般需先稀释500~1 000倍。因此若按照稀释倍数为500倍来计算,稀释后施用于农田的液体肥料中大量元素含量应大于等于1 g・L-1,其中的两种大量元素均应分别高于0.08 g・L-1;中量元素含量应大于等于0.02 g・L-1。根据表1中的数据,推算出该研究中沼液的大量元素(N+P2O5+K2O)含量之和为1.4~1.6 g・L-1;其中,氮和钾元素(以K2O计)含量均分别高于0.08 g・L-1。此外,在所取的沼液样品中,中量元素(Ca+Mg)含量均为0.3 g・L-1。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实验范围内,沼液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均能达到NY1107-2010中的相关标准。因此,该研究初步认为该沼液可施用于农作物,为其提供生长所需养分。

2.1.2 沼液的重金属元素

养猪废水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发酵后的沼液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重金属含量过高的肥料长期施用有可能导致重金属在土壤和农作物中的累积,造成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根据我国水溶肥料汞、砷、镉、铅、铬的限量要求(农业行业标准NY 1110-2010),有必要对沼液中所含的上述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在所取的3次沼液样品中,除了Pb和Cr之外,Hg、As和Cd均未检测出。根据NY 1110-2010标准,水溶性肥料中的Pb和Cr含量均应小于等于50 mg・kg-1。若按稀释倍数1 000倍来计算,稀释后施用于农田的液肥中Pb和Cr含量均应小于等于0.05 mg・kg-1。根据表2中的数据,在该实验范围内,沼液中的Pb和Cr含量分别为0.02~0.04 mg・kg-1和0.01 mg・kg-1,均低于相关标准规定的限值。该结果初步表明,该研究中沼液施用于农田不会造成一定的重金属风险。

2.2 沼渣成分分析

2.2.1 沼渣的主要营养元素

对该研究中沼渣主要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显示,沼渣中TN,TP和TK分别为48.7 mg・g-1,32.6 mg・g-1和5.9 mg・g-1。根据农业行业标准NY 525-2012(该标准适用于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并经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应大于等于5.0%。在该研究中,N和K若以P2O5和K2O计,根据沼渣中TN、TP和TK数据,可推算出总养分(N+P2O5+K2O)的质量分数为13.0%,达到了NY 525-2012中规定的含量要求。上述结果初步表明,该研究中的沼渣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可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可尝试作为肥料施用于农作物。

2.2.2 沼渣的重金属元素

为了评估该研究中沼渣含有的重金属对后续农用的安全风险,对NY 525-2012标准中规定的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该实验范围内,除了As之外,在沼渣中未检测出Cd、Pb、Cr和Hg。根据NY 525-2012标准中有机肥料重金属限量指标要求的有关规定,As含量应小于等于15mg・kg-1。在该研究中,沼渣中的As含量为7 mg・kg-1,低于NY 525-2012标准中的限定值。根据上述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在该实验范围内,初步认为该沼渣的农田施用不会造成重金属风险。

3 结语

该研究初步分析了养猪废水这种典型的畜禽养殖废水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和沼渣成分,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在该实验范围内,沼液和沼渣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分别达到NY 1107-2010和 NY 525-2012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要求;沼液和沼渣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分别低于NY 1110-2010和NY 525-2012标准中规定的限值。因此,该研究初步认为,养猪废水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和沼渣施用农田中是安全可行的,为后续该沼液沼渣对农作物的施用效果验证提供了一定的前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 苏扬.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问题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2):15-18.

[2] 刘健,刘仕琦,陈芸,等.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12(6):31-32.

[3] 刘银秀,赵光桦,王志荣,等.能源生态环保型猪场粪污处理模式的应用[J].中国沼气,2008,26(4):30-34.

[4] Stuckey D C.Recent developments in anaerobic membrane reactor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2,122(10):137-148.

篇4

关键词 涉农企业;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现状;社会障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X1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237-03

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具有排放量大、范围广和污染程度大的特点[1],将农业废弃物进行科学、合理地利用是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和改善中国农村环境的必要途径。近10年来,陕西省畜禽规模化养殖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10年陕西省规模化和集约化养殖场约占全省畜牧总量的70%[2]。特别是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2003年规模化养猪场年生猪出栏量仅占到全省总量的2.75%,但到了2009年就已达到了24.06%,超过了国家平均水平[3]。规模化养殖场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畜禽粪便大量增多的问题。2009年陕西省规模化养殖年产粪污约4 900万t,而真正实现无害化处理的仅为900万t,不足总量的20%[2]。陕西畜禽粪便的氮磷耕地负荷以榆林、咸阳、宝鸡、汉中、安康等地区较高,总体上虽未超过环境污染标准,但已经逼近污染标准[4]。随着集约化畜禽养殖业不断发展,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率却逐年下降,畜禽粪便给农村环境带来严重污染[5]。如何合理利用剩余的畜禽粪便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环境污染是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后果,污染治理也应该调整政策以合理地引导生产者的行为和意识。而政策调整的基础就是分析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的社会障碍。社会障碍主要指那些影响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包括社会政治背景、经济环境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的冲击等。

已有研究将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的社会障碍归纳为几点:一是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的力度相对较小,可操作的实质性政策措施还未很好地执行[6],法律体系仍不健全,监督机制有待完善[7],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只是大力宣传经济效益,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8];二是生产加工设备和技术较为传统,浪费程度大,缺乏一体化的机构装置来进行集中的作业[9],缺乏先进的利用技术,不能满足现展的要求[10];三是人工投入量对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大,绝大多数低碳技术成本高,这样带来的效益不能抵消成本的支出[8];四是生产者的利用意识和环保的意识淡薄,由于经济成本和操作繁琐等原因,很多的生产者往往不愿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合理利用[7]。面对诸多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提出的解决措施主要有政府要制定相应政策,给予资金和技术的大力支持,研发有利于农业废弃物规模化利用的科学技术用于改善现状,强化监督机制,进行环保宣传,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等[7]。

已有研究对陕西省养殖业规模化利用的研究涉及较少,且缺乏对利用过程具体环节的研究。陕西省是一个有着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农业大省,不同地区的农业废弃物利用情况不同,不同的农业废弃物类型的利用情况也不尽相同,有必要在系统性、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和深入探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对陕西省武功县某涉农企业的调查,发现其在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技术障碍、政策障碍和市场障碍3个方面,深入分析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的社会障碍,以期促进陕西省农业废弃物规模化利用的发展,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材料。

本研究所调查的一家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占地面积5.33 hm2,企业经营类别为生猪养殖和猪粪有机堆肥。该企业是由政府机关干部在退休后创办的私营企业,经过近10年的努力和发展,该企业已成为咸阳市重点龙头企业。目前,该企业有技术员11名,负责技术顾问、研制配方,原料检验,生产过程监管,组织生产等项目;正式工人4名;此外,经常雇佣附近村民(人数不固定,产量大时人多)。本研究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一方面对企业负责人进行结构式访谈,一方面深入生产一线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此收集详实的调查资料。

1 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现状

1.1 企业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模式

私营企业为陕西省涉农企业的主体,但是由于私营企业有投入资金少、融资困难和管理不科学等先天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会给畜禽粪便资源的规模化利用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有机肥生产设备已基本实现专业化和自动化,无须占用大量的土地和使用大量的人力。该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依托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有机肥生产,在近期猪肉市场整体价格下跌的影响下,负责生猪养殖的临时工人数减少,同时根据有机肥产品的销量,进行有机肥生产的临时工人数在不断变动。企业技术人员的招聘也有一定的流动性,技术顾问和产品配方需要聘请高校研究人员定期进厂指导,厂内负责生产和检验的技术人员由临时工组成。

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有有机肥和猪肉,企业的生产模式为“畜禽养殖―有机肥(沼气、沼液)―农作物种植”的典型模式,通过合作社集体养殖大量生猪,用产出的动物粪便进行有机肥生产或用于沼气、沼液的生产,生产出的有机肥用于销售,沼液用于企业生产生活,沼渣施用于附近的农田或果园,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生产有机肥的原料。该模式是目前中国集约化养殖企业的基本发展模式[11],生产模式的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

1.2 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现状

该企业收集原料的方式主要有2种:一部分是利用自家养殖生猪产出的粪便废弃物,一部分粪便和秸秆等需要从附近的养殖场或农户处收购,少部分所需的稻壳等废弃物需要从汉中收购。当前废弃物原料的收购在买方市场的影响下不存在原料不足或运输困难的问题。因为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等产品对原料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原料的检验尤为重要,但是当前的原料收集途径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原料质量的不确定性。例如,陕西省专业秸秆利用合作社分布不均且数量较少,这不仅会导致普通农户家中的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不能得到集中有效地利用,还会使企业直接从附近农户家中收集的农业废弃物难以满足原料的标准,还需进一步加工和检验,造成资源的浪费。该企业因为无法确保从附近农户和养殖场收购的原料是否达到生产标准,还需自行购买检验设备对收购的原料进行检测。根据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对该企业生产有机肥的检验结果,如果企业不符合国家制定的有机肥生产标准,企业则无法获得有机肥生产许可证,同时,对获得有机肥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国家有关部门也会进行定期的抽检。该企业生产有机肥和沼气的初期建设成本在100万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进行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需要一定的资金基础,以此来建设规模化生产线、引进生产技术等。国家扶持是支持农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是申请国家资金扶持的审批程序十分严格和复杂,且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申请国家扶植资金。另外,国家和有关部门没有对涉农企业进行相关的技术支持,并且在生产厂房建好后,国家不再继续投入资金确保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正常运行。该企业的沼气生产设备由于缺少建设资金、设备老化和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不能继续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备资源的浪费。

对企业的生产情况进行分析,畜禽的养殖规模和粪便产量方面,养殖400头猪(最多时有4 000头),目前粪便不能完全供应有机肥生产。生产原料包括周边农户生产的小麦秸秆、附近养殖场产生的牛粪(80元/m3)和猪粪(100元/m3)、汉中送货而来的稻壳以及附近收购的锯末和烟梗等。对于原料的检测,需要用专门原料检验设备严格检验原料的微量元素,确定使用比例。经农业部肥料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西安)检验,颁发陕西省农肥生产许可证。检验数据为:有机质含量50%,氮磷钾总养分含量9.6%,水分含量23.6%,pH值7.6,同时含有西北地区土壤缺乏的钙、锌、铁等微量元素。生产初期成本方面,租赁场地、设备和厂房共计115万元,国家仅在初期建厂时补贴80万元(但后期不继续补贴)的资金,技术方面国家没有支持,需要自行联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在此条件下,年产量5 000 t,年生产成本600元/t。

1.3 企业产品宣传和销售情况

由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该企业的年有机肥销售量小于年产量,产品处于滞销状态且企业仍未通过销售有机肥产品获得赢利。由于产品积压量大,该企业目前已经不再进行有机肥的生产。该企业的产品定价标准为有机肥高于成本300元/t左右,国家尚未出台有机肥产品的政府指导价格,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也没有对有机肥产品的销售给予实质性的政策扶植,有机肥产品的定价和销售仅依赖市场调节。有机肥产品的宣传和销售是该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该企业负责人认为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缺少专业的销售团队,产品销售给经销商的利润低;有机肥相比化肥的施用次数多,成本较高,农民不愿使用;政府不愿参与有机肥的引进和使用,政策落实不到位;有机肥市场混乱,不法商贩虚假宣传,哄抬售价,有些化肥企业为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行恶性竞争。对企业的产品宣传和销售情况进行分析,年销售量2 000 t,售价为900元/t(价格制定的依据是高于成本300元/t左右),产品滞销则无盈利。销售方式为网上销售、销售给附近村民或出售给经销商,地方政府也有相应的收购政策。企业产品销售范围包括洛川县、礼泉、乾县、武功县。宣传方式为网上宣传和借助进厂参观的学生带动宣传,但是宣传效果不佳,目前处于滞销状态,但发展前景看好。政府对销售的支持方面,政府进行宣传和引导,但不愿参与产品引进。

2 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的社会障碍

2.1 市场障碍

2.1.1 原料来源不稳定,且质量不能达到生产标准。受猪肉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近年来农村合作社生猪养殖量减少。同时,受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结构改变的影响,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减少。畜禽粪便和秸秆是北方地区农业废弃物规模化利用的主要原料,受市场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原料来源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研究资料表明,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一些新型畜禽饲料添加剂中含有铜、砷、汞、硒等重金属元素,全国仅从养殖场的猪粪中每年带入土壤的就有砷230 t、铜2 400 t、锌90 000 t、铁40 000 t[11]。由于畜禽饲养过程中饲料添加剂的过量使用,导致畜禽粪便等原料受到污染,有机肥产品质量不高。同时,陕西省专业秸秆利用合作社分布不均且数量较少,原材料中秸秆大多直接向附近农户购买,由于没有正规的定价和检测标准,导致原材料的成本和质量难以保证,从而影响产品的成本和质量。企业直接收购的畜禽粪便和秸秆等废弃物不能满足原料的标准,还需进一步加工和检验,增加了生产成本。

2.1.2 有机肥等产品价格制定无统一标准,行业市场混乱。由于地方生产的差异性和成本的不确定性,有机肥产品目前仍没有统一的国家指导价格。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没有规范的产品定价标准,难以保证企业盈利。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竞争和刚刚发展起步的行业现状,国家及时出台有机肥产品定价标准很有必要。在有机肥行业内部,存在不按标准生产和虚假宣传的现象,刻意降低成本、抬高售价,影响有机肥产品的质量和有机肥市场的有序性。同时,一些化肥企业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与有机肥企业恶意竞争,打压有机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机肥行业和市场的混乱,给正在处于发展阶段的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带来一定的社会障碍。

2.1.3 有机肥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低,销售范围较小。生产有机肥的企业处于滞销或亏损的状态,如何打开商业有机肥的市场成为大多数企业的发展难题。有机肥产品大多在省内销售,有的仅在周边农村销售,产品销售的辐射范围较小;有机肥产品宣传难度大,农户接受困难,农户对有机肥应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农户习惯于施用化肥,省时省工,商品有机肥使用较少;由于农户不愿使用有机肥产品,大多数企业选择深入农村宣传或进行免费试点试验,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宣传成本,而且农户接受周期较长。

2.2 政策障碍

2.2.1 政策扶植力度不足或投入不到位。进行畜禽粪便的规模化利用需要建设厂房、购买设备和引进技术等大量的资金投入。面对庞大的前期投入资金,一些农业企业往往难以负担,资金不足制约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国家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的环保产业链升级进行扶持,小型企业则很难申请到国家扶持资金;资金扶持较少,大部分建厂费用仍需企业自身承担;在企业正式投入生产后国家将不再继续投入扶持资金,对于企业生产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国家不再予以后期的支持;有关部门缺少对扶植企业的后期监管,一些不法企业假借开办农业企业骗取国家资金,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造成资源的浪费。

2.2.2 有关部门对生产和市场的监管不到位。目前,国家针对农业废弃物利用多颁布的是指导性政策,缺乏可操作的法律法规或约束性政策。大型规模化养殖企业基本能够在国家政策的规定和扶持下进行废弃物的合理利用,但是对于缺乏资金和技术的小型养殖企业或农业合作社来说,目前“原则性规定多,可操作性规定少,限制性政策多,经济激励性政策少”的政策格局,缺乏一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这造成分散的小型养殖企业难以进行畜禽粪便的规模化利用,且监管难度较大。

2.2.3 政策实施难度大,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难以权衡。政策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片面性。例如,政府规定农民种植猕猴桃必须施用有机肥,但是因有机肥具有见效慢、缺乏针对性等特性,导致成熟后的猕猴桃品相欠佳,在市场上销售困难,没有施用化肥的猕猴桃市场竞争力大,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减少,农民对政策实施的抵触情绪大。这正是因为政策在制定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与农民经济效益的平衡,没有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所以导致政策实施出现问题。进行畜禽粪便的科学利用不仅是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更是为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因此,有关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更多地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政策的可实施性。

2.3 技术障碍

2.3.1 生产设备更新慢,难以满足生产要求。购买和维护畜禽粪便加工的设备需投入的资金量大,且国家扶植多为一次性资助,企业在生产后期设备更新困难。同时,较多的科研项目停留在设计、研究阶段,尚未与市场接轨,没有投入到实际生产中。例如,企业因为缺少资金和技术不能对沼气池进行维修和扩建,造成畜禽粪便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2.3.2 农业民营企业人才引进困难,制约产品改良和企业发展。农业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数量少,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大。在企业面临生产技术和产品亟需改良的情况下,企业技术人员大多不能参与到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技术改良的工作中。问及人才引进计划,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薪金待遇和企业现状,难以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只有不断进行产品改良才能保证有机肥逐渐克服见效慢、针对性差等不足,因此人才引进的制约因素不容小觑。

3 政策建议

本研究将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的社会障碍分为市场、政策和技术障碍3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市场的规范化,政策的合理化和技术的适用性等是畜禽粪便规模化利用过程中亟待完善的几个重要方面。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为畜禽粪便资源的规模化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一是健全有关农村环境和农业废弃物处理的法律体系,形成有效的环境保护约束机制,各级政府充分发挥职能,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和有关政策的落实;二是加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例如提高有机肥的行业准入标准,对有机肥市场进行监督和调控,形成完善的畜禽粪便规模化处理的奖惩机制等;三是政府应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建立用于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处理的专项补贴,制定科学合理的补贴方案,并积极实行补贴政策;四是合理规划农村发展布局,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五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当地政府加强引导,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

4 参考文献

[1] 秦翠兰,王磊元,刘飞,等.畜禽粪便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现状与展望[J].农机化研究,2015,36(6):234-238.

[2] 林启才,杜利劳,张振文.陕西省畜禽养殖业污染成因及防治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4,61(6):56-58.

[3] 文凌.陕西省畜禽养殖污染调查及环境监管[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4] 朱建春,李荣华,杨香云,等.陕西畜禽粪便的时空分布、氮磷负荷及利用策略[J].可再生能源,2012,33(12):117-121.

[5] 仇焕广,严健标,蔡亚庆,等.我国专业畜禽养殖的污染排放与治理对策分析:基于五省调查的实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2(5):29-35.

[6] 刘涛,郭世荣,孙朋朋,等.江苏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5(13):217-219.

[7] 韦佳培.资源性农业废弃物的经济价值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3.

[8] 冯天忠.畜牧养殖中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8):229.

[9] 查良玉,李毅念,王兆烨,等.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经济效益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3):467-476.

篇5

养殖共同特点,养殖废弃物排放量大、集群化饲养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养殖废弃物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本文分析了养殖废弃物排放现状,就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实施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示范工程、加强规模养殖场环保管理等方面如何有效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及环境治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关键词]

废弃物;处理;环境治理

1前言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畜禽类的消费越来越多,从而刺激我国畜禽业养殖发展迅猛。养殖废弃物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畜禽粪便大量堆积,不但占用土地,而且直接腐蚀农田;高浓度污水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从而大大降低或失去农田生产能力。畜禽粪便如果不及时予以处理,必然会导致疫病传播和严重的生态污染。

2养殖废弃物排放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畜禽粪便在2011年的产生量就大概达到了41.50亿t,是当年工业行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总量的3.15倍,而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也在2011年达到了9118万t。化学需氧量(COD)的排放量和畜禽粪便产生量已经大幅度超过了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的总排放量,对大气、土壤、水体等自然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污染。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大部分畜禽养殖户不重视环境保护,只注重养殖增效。在露天下乱放、乱堆畜禽粪便等污染物,严重污染了空气。第二是政府监管力度及引导不足、防污制度不完善。第三治污设施不齐全。

3如何有效加强养殖废弃物处理及环境治理

3.1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标准体系

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止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尽快启动并制定《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制定饲料中有害物质的控制标准,将畜禽养殖业环境管理纳入现行环境管理体系,开展执法检查,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和监测能力建设,制定环保目标,引导养殖户向绿色环保型畜牧业发展。对养殖户按存栏数量进行分类,加快对中小型业主的培训。对于那些养殖户数量多、存栏数量小、以家庭分户养殖为主的地区,建议实行“托牛所”,逐渐引导农民向集约化模式发展。同时创建有机肥生产厂,对终端产物进行有机肥料的加工,是使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

3.2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

3.2.1严格执行区域畜禽养殖规划,重点整治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做到不留死角,确保饮用水安全;强化养殖业的污染治理,重点控制养殖规模,加大资金投入,利用科学手段,严防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3.2.2加强技术指导。养殖场或者养殖户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饮污分离、雨污分流、固液干湿分离。畜禽粪便用来浇灌植被及农作物,或制成复合有机肥,实现废弃物处理资源化、无害化。

3.2.3积极开展农村沼气建设。积极推广沼液集中还田处理,提高治理能力,同步扩建沼液吸纳池,农作物种植和灌溉季节集中还田利用,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3发展绿色食品生产,鼓励有机肥市场的发展

一是我国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及绿色食品市场体系不规范。在市场销售价格上,与常规食品相比难以体现其价值优势,影响了农民生产绿色食品的积极性,间接影响了有机肥的生产市场。因此,政府应规范有机肥生产市场,并制定严格的法规对有机肥产品质量的标准进行控制。二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通过政策倾斜调动养殖户治理废弃物污染的积极性。三是制定鼓励生产和使用有机肥的优惠政策及限制化肥使用政策等。

3.4建立无害化标准示范场,实施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示范工程

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基础条件的养殖场,进行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建立“养殖场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模式,进而推广普及畜禽污染防治技术,提高粪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对已建好的畜禽养殖场,要按总量控制的原则,根据其环境功能区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整治,限期治理。

3.5加强规模养殖场环保管理

3.5.1严格控制规模

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规模达到生猪5万头以上、蛋鸡1万只、肉鸡30万只、肉牛1000头、奶牛200头以上,土地部门优先办理审批手续。达不到上述规模标准,由土地、规划、环保、畜牧部门实行先期规划、论证、环境评估等,符合条件的养殖场允许开展生产,不符合条件的严禁养殖。

3.5.2严格选址规划

对所有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必须符合全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符合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做到科学选址,科学规划,科学养殖。

3.5.3严格动物防疫条件审核

养殖场实行单一品种饲养,严格执行人畜分离制度,将污道和净道分开,将无害化处理区、废弃物堆积区、管理区、生产区科学合理地分开布置。联合规划、环保、土地、畜牧等政府有关部门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养殖场户进行严格的养殖废弃物监督检查。对于超标排污的规模养殖场,应该采取强制手段,确保实现达标排放。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不达标的养殖场,该限制生产的就限制生产,该转产的就转产,该强行关闭的就强行关闭。

3.5.4严格环境治理

畜禽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应遵循“减量化、生态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方针,废弃物与粪污处理采取沼气池或沉淀池集中处理,或将固体粪便加工成肥料,用于种植业生产循环利用,减少污物排放,符合国家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

4结论

总之,养殖废弃物治理及环境治理关系着我国畜禽养殖业实现有序、良好、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作者:刘玉秀 单位:民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畜牧业;健康养殖;现代畜牧业;质量安全;问题;措施

目前,我国畜牧业正处在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的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饲养的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规模养殖成为畜牧业转型期发展的主要方式。据统计,到2012年底,全国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场(户)占73.2%,年出栏5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户)占79.64%,年出栏2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户)占86.67%,存栏5头以上奶牛的养殖场(户)占61.92%,出栏10头以上肉牛的养殖场(户)占23.3%,出栏30只以上的养羊场(户)占48.21%,其生产能力已超过全国畜牧业的半壁江山。随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鼓励政策和项目的实施,社会资本的大量注入将继续助推规模养殖的发展。面对快速发展的规模化养殖,如不树立健康养殖的理念,推行标准化将会带来生物安全、生产效益、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探索健康养殖对促进我国畜牧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对健康养殖的理解

1.1 对健康养殖概念的理解

健康养殖就是树立“以人为本”、“以畜禽为本”的理念,根据畜禽的生物学特性,应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组织畜牧生产,在首先满足人类的需求、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使畜禽健康舒适地繁殖、生长发育和生产,达到生产效率和效益最大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最大化、生态环境保护最大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

1.2 对健康养殖内涵的理解

健康养殖的核心,是在畜牧生产全过程中要紧密围绕人类与畜禽健康和环境保护来组织生产,主要包括养殖场(小区)的选址、规划布局、环境评估、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控制、劳动保护、投入品质量控制、生产环境控制、疾病预防控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节能减排、生产效率、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和环境保护等内容。健康养殖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畜禽疾病防控,更不是单纯的畜禽疾病治疗。归纳起来,其主要包括从业者劳保与待遇、畜禽基本福利与保健、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内容。

2 当前规模化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2.1 主要问题

2.1.1 规划布局不到位

据2010年调查,从养殖场选址防疫要求看,选址同时满足离村庄、养殖场区、生活水源、交通主干线500m以上的场区仅1028个,仅占全省规模养殖场的21.2%;场区有整体规划布局的有3238个,占66.8%;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的有2059个,占42.4%;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有隔离设施的有3321个,占68.5%;有消毒池的有1945个,占40.1%;生产区净、污道分开的有1553个,占32.0%;有独立兽医室的有1347个,占27.8%。整体规划符合NY/T682-2003《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的不足10%。

2.1.2 动物福利不到位

动物的福利主要体现在饮食、生活环境、行动自由、医疗保健和无应激生活几个方面。在饮食方面,有些场区饲草饲料储备不足,致使畜禽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状态;很多场虽能提供足够草料,但因原料存在质量问题或含有有毒有害成分而不能满足各类畜禽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有些场区不注意水质卫生和水温,不注意调节自动饮水器压力等,致使畜禽饮水不足或引水不卫生。在生活环境方面,由于选址规划不合理,或缺少必要的实施设备和管理不当等,畜禽圈舍存在饲养密度过大、阴暗潮湿、空气污浊等问题,致使畜禽没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在行动自由方面,对某些畜种和类群采取限位栏或拴系饲养,且不提供必要的运动,甚至将几头公畜放在一个栏内,导致发生撕咬争斗的想象,造成互相伤害。在保健方面上,有些场区依然重治疗、轻预防、轻管理,缺乏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过度使用消毒剂强制消毒、有病乱投医和滥用药,致使牲畜久治不愈,忽视动物保健。据了解,由于忽视奶牛、肢体的保健,我国奶牛利用年限比发达国家少了2年左右。在无应激生活方面,有些场区位于铁路、工厂等附近,深受噪音污染。有些场区饲养犬类,有些场区允许生人随便出入圈舍或频繁更换饲料等,这些常常引起畜禽应激。

2.1.3 投入品生产和使用控管不严

在投入品的生产上,商品饲料生产总体检查结果较好,但仍有部分产品不合格。据农业部办公室通报,2012年共抽样各类商品饲料6616批次,不合格的有284批次。在饲料抽检中,铅、镉、铬、沙门氏菌、黄曲霉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时有超标,另外还检测出2批次隐形孔雀石绿、1批次赛庚啶、2批次三聚氰胺等违禁物质超标。许多自己用预混料或浓缩料加工饲料的规模养殖场,一般只重视配方,而忽视原料质量,生产的饲料基本不送检化验,而且自产自用的这部分养殖场的饲料问题较多,抽检也是一个薄弱环节。此外,一些兽药生产企业不按兽药典和标准生产,超范围添加抗生素和生产假冒伪劣兽药。据今年1月27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2012年11月份,山东等13个省抽样确认有216批假兽药。另据今年1月13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山东省日照市在2012年畜牧综合执法中立案查处兽药饲料案件81起,收缴假劣兽药饲料1500kg、原粉200kg、违禁药物100kg。在投入品使用上,很多场(户)对畜禽饮用水没有化验,在饲料应用上使用未经处理的霉变玉米现象也较为普遍。陕西正大奶牛服务中心对关中一些牛场饲料进行化验,发现黄曲霉毒素、赤霉烯酮毒素和呕吐毒素等超标。有些养殖场(户)依然使用高铜、高锌和有机砷添加剂等;在兽药使用上,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有些场区甚至应用违禁药品,并不严格执行休药期等。据今年3月14日《华商报》报道,一个中美合作研究团队对北京、福建和浙江3个养猪场的粪便、粪便堆肥和附近使用堆肥的农田土壤进行样本测试,检测出149种耐药基因,证实了抗生素的种类和数量上的严重滥用。

2.1.4 畜禽疾病时有发生

不健康的养殖必然导致畜禽疾病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的死亡率甚至超过正常病死率。据2010年2月5日“渭滨农业信息网”题为《关于我区生猪发病死亡情况的调查》报道,通过对全区6个乡镇、14个村、77户养殖场(户)的调查发现,该区存栏生猪6585头,发病率为12.5%,死亡率为11.4%。石鼓镇某庄生猪发病死亡现象尤为严重,27户存栏1589头,发病率达19%,死亡率达14.22%。据陕西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2011年调查,某猪场当年3、4、5、6月份分别生产仔猪512、594、386和414头,因病死亡头数分别为289、217、129和157头,当月死亡率高达56.4%、36.5%、33.4%和38%,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媒体报道,浙江省嘉兴市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出现猪大量死亡的现象,仅养猪大村竹林村今年1~2月份就死亡了2万头。上海市动物疫控制中心4次采集了死猪的内脏样品共20套,其中,13份检出猪圆环病毒阳性。浙江方面也对36份死猪病样进行检测,检出16份圆环病毒阳性,7份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阳性。

2.1.5 畜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

从阜阳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奶粉事件到苏丹红生产红心鸭蛋事件,从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到双汇瘦肉精事件,从广东问题猪肉事件到山东速成鸡事件等等,有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事件年年都有发生。据新京报报道,2011年7月,福建省对涉及6个集收、运、制、销“一条龙”的制贩病死猪肉犯罪网络进行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51人,缴获病死猪肉及其制品132t。据2013年2月10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广东佛山问题猪肉案牵出非法产业链,宋某和李某收购病死猪3500kg加工成腊肉等,更甚者是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的湖南省益阳市高新区动物防疫站站长李某介绍屠户收购病死猪从中牟利的案件,像这样性质恶劣的事件常见报道。无公害畜产品是政府主导的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众消费品牌,但陕西省获得无公害畜产品认证的场(户)累计仅有266个,认证规模和产量都不足5%。

2.1.6 废弃物处理不规范

畜禽存栏数量的增加使得圈舍产生了大量的甲烷、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基本上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吸收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去,产生的大量粪污也只有少部分得到无害化处理。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表明,全国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分别达到1184万吨和65万吨,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和25%、占农业源的95%和79%。另据调查,陕西省2009年规模养殖场的粪便直接使用或销售的场区有2073个,占全省规模场区的42.7%;污水直接排放的场区有2808个,占全省规模场区的57.9%。近年来,有关养殖场(户)抛尸河流和垃圾场的事件时有报道,特别是今年黄浦江漂猪事件数量之大、危害之重,令人发指。据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截至3月20日,黄浦江水域共打捞死猪10395头,嘉兴打捞5528头。无独有偶,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河流又打捞上千只死鸭。

2.2 规模养殖出现问题的原因

2.2.1 思想观念滞后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和传统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惯性思维的影响,面对快速发展的规模化养殖,在行政管理、技术推广和生产组织等方面难免存在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方法的滞后;在政策扶持和工作考核上,依然偏重于养殖数量规模;在行业管理上,没有及时将规模场纳入行业准入管理;在用人观念上,认为养殖就是农民干的脏、累、苦活,有人干就行;在技术研究应用上,侧重于传统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轻视环境控制和环境保护;在生产过程中,不能真正树立“以畜为本”的观念,重病轻养,重治轻防,忽视畜禽基本福利;在产品生产上,一味追求产量而忽视质量和安全。

2.2.2 技术力量极其薄弱

近年来,规模养殖场的快速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的矛盾日益彰显,技术力量非常薄弱。据今年2月24日《中国畜牧兽医报》头版头条的《畜牧养殖业面临人才匮乏困境》报道,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转行,真正从事畜牧兽医行业者不足10%。另据调查,陕西省养殖场的场主为农民的占66.4%,工商业者或返乡农民工占19.1%,只有极少数是专业人士。全省规模养殖场有从业人员32285人,其中畜牧兽医的专业人员有3413人,仅占全省专业人员的10.6%;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249人,所占比例仅为10.1%。

2.2.3 管理和技术推广与生产脱节

行政管理在政策制定、项目论证评审和验收等环节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业务部门在围绕产业发展积极主动地提供科技支撑方面也发挥得不够,导致有些企业只偏重于项目资金而忽视项目技术含量。

3 健康养殖应引起足够重视

在畜牧快速转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企业本身还是对社会,都有严重的危害。若基本福利得不到保障,畜禽就不能健康地生长、发育和繁殖,就不能充分发挥正常的生产性能,这必然导致企业自身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的降低;养殖场选址和规划设计不到位不仅会给养殖场自身疾病防控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隐患,也给生产管理带来了极大不便,而且还会给周边居民带来环境污染;不合格投入品的使用导致畜禽产生耐药性,致使疾病防控难度加大;药物残留影响了畜产品质量安全,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养殖场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直接导致了环境污染,甚至给不法之徒造成可乘之机;特别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给畜牧业健康发展带来沉重打击,影响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和社会安定。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七成民众不敢购买国产奶粉,大量内地居民涌入香港、澳门抢购奶粉,致使新西兰等国外企业奶粉大量涌入,导致我国奶业一蹶不振。

现代畜牧业应是健康舒适、高效节能、优质安全、生态环保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新型畜牧业。健康养殖的理念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如出一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引领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健康养殖解决畜牧产业大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严格动物疾病防控,为动物提供舒适生活环境,还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无论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人类现代生活需求,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健康养殖势在必行。

4 实现健康养殖的主要措施

健康养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行政管理、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和生产等方方面面。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要解决健康养殖的问题,就要从行政管理、技术支撑和企业生产这3个层面入手,统筹兼顾,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4.1 发挥行政职能,强化执法管理

建议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执法和管理。一是落实养殖场备案制度,将规模养殖场纳入行业准入管理。各地业务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农业部下发的《农业部关于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农牧发(2001)1号文件,对养殖场(小区)建立备案制度,将规模养殖场(小区)纳入行业准入管理,对其生产场所、生产工艺、配套实施、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动物防疫条件、环境保护实施等进行审查,落实备案制度,对审查合格的发给生产经营许可证,对审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勒令关并停转;二是推行畜牧兽医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畜牧兽医行业的业务单位和生产企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涉及的畜牧兽医技术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训和鉴定考核,要求持证上岗;三是加大生产企业质量监管。建立兽药、饲料和养殖企业检查员队伍,赋予检查员一定的职能职权,对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实行检查员包抓制度,加强对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管,组织各类经常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违法事件的查处力度;四是大力推行畜产品市场准入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制度。对进入农贸市场、超市的畜产品实行先检测后入市的准入制度和产品追溯制度,鼓励养殖企业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五是做好定点屠宰管理接管工作,加大对定点屠宰的监管,坚决取缔和惩处黑作坊私屠乱宰,斩断病死畜禽非法加工畜产品的利益链;六是建立病死畜禽公益性无害化处理机制。按照“行政规划、财政补贴、事业监督、企业运营”的思路建立区域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站,对辖区养殖场(户)病死畜禽进行统一规范的无害化处理;七是围绕健康养殖下达科研、推广和生产项目。

4.2 加强科研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应各尽其能,围绕健康养殖加强科研、培训和推广,为畜牧生产实现健康养殖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涉农院校和培训机构应围绕健康养殖做好教学和培训。农业大专院校应改革现行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增加实验和实习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参加企业生产管理,提高其动手能力,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职业学校、农广校和事业单位要借鉴德国校企合作的职业技能教育经验,要面向生产重点做好技能教育和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守诚信、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二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应围绕健康养殖、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加大研发力度,多推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针对畜禽养殖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研究开发降解减排的生物添加剂和有毒有害气体降解与吸收的工艺技术;针对药物残留,研究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的兽用药物;针对动物福利和减少疾病,研究开发新型圈舍设计方案、环境控制系统;针对生产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研究开发经济实用的新型实施设备;针对粪污、病死畜禽污染,研究更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加工技术;针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等。三是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单位要按照健康养殖的要求积极推广先进的技术、先进设备和生产模式,要及时获取科技信息,掌握畜牧科技前沿动态、最新科技成果和行业管理法规政策,深入养殖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生产情况,为养殖企业提供法规政策和技术咨询。将先进的规模养殖场规划设计、现代设施装备、环境控制、发酵床养殖、粪污处理等单项技术和工艺进行熟化、提炼、集成和组装配套,完善先进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方式方法,并将其总结成经验模式进行示范推广。此外,还可引导具有第三方认证和检测职能的事业单位积极介入生产企业对生产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和认证工作。

篇7

[关键词] 科学饲养 管理控制 动物疾病

[中图分类号] S8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41-01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畜牧业的发展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目前,动物疾病已经成为畜牧业最大的风险之一,传统的饲养管理和预防等措施已经不能对多样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也不符合现代养殖行业的发展。结合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饲养管理,不仅能在事先对疾病进行预防,还能从根本上提高养殖行业的经济利益。

1 养殖场地的选择和合理布局

大型养殖场的场地尽可能选在远离工业园区、铁道、公路主干道等附近,最好选在地势高、环境干燥、排水良好的地方,场内最好设置生产区、办公区,小型的养殖场可以根据养殖性质进行合理的划分。例如饲养猪的养殖场内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栏,保证舍内的通风等关键环境因素,采用符合国家建议标准、安全卫生的饲料进行喂养,降低猪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 饲养的畜禽源的选择

科学饲养管理养殖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选择好畜禽源,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点进行购买,选择健康、没有病原的畜禽苗,同时也要看畜禽厂是否有合法种畜生产许可证和防疫合格证,在方方面面进行严格的监控,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在引进畜禽种苗的时候,要及时了解近三年的疫情情况和发病率等信息,也要经过当地的畜牧业监督机构进行产地检疫,然后再发往各个养殖场。需要注意的是,各个养殖场应该对新进的畜禽进行不少于两个星期的隔离,在保证没有疾病的情况下,在和原有的家禽牲畜进行并群,共同饲养。

3 科学消毒、隔离措施

3.1 认识到科学消毒的重要性

在对养殖场舍内进行定期消毒,不能因为没有发生疫病而减少消毒的次数或者是质量。因为空气中存在着大量的病菌,如果发生突变,可能导致病菌的入侵,造成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要注意动物的饲料和饮水等重要因素的消毒。消毒时应该将工作细化到各个方面去。例如在饲养猪的时候,要定期对猪舍进行清理和消毒,及时的将猪的排泄物等运出,处理,可以用干燥的石灰兑水配置成10%-20%的石灰乳,对猪舍的墙壁,进行涂刷,需要注意的就是消毒液最好现配现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对于仔猪的栏舍进行消毒后,要进行及时的冲洗,防治药剂有腐蚀性会降低仔猪的抵抗力等[1]。

3.2 专栏养殖,防止交叉传染

饲养工具要专栏专用,不得进行换用或者是借用的情况出现,对于出现疫情的动物的用具在使用后进行及时的消毒,并且单独存放。大型养殖场的饲养人员也是不能进行串栏饲养,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外界因素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对饲养动物的要求

大型养殖场都应该建立技术疾病控制部门对动物进行定期的检查。在动物发生疫情之后,将病死的畜禽等进行解剖,及早发现病情的根源,然后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养殖行业的损失最小化,也要对其尸体进行危害处理,禁止乱丢弃病死动物的尸体,造成更大的污染。对于猪,要进行定期的免疫检查,注射疫苗等,对出现疫情的猪进行隔离分栏处理,保证疫情不会进一步的扩大,每天要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尿液,保证猪舍的通风和干净,对于产生的病猪死猪,不能对外进行销售运输,造成大面积的传染,应进行深埋或者是其它的无害化方法处理。严格把握好仔猪和成猪的疫苗注射情况,从根本上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对疫苗也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新型产品进行注射[2]。

5 培养专业技术的高素质养殖人员

培养新型综合素质的养殖人员,也是大力发展养殖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养殖行业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对于养殖中出现的病情等问题已经不能沿用传统的技术方法进行解决,因为病菌也随着环境的改变在变化,同时发生疫情时没能够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控制,导致疫情进一步的扩大。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也考验了养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所以应该加强对养殖人员专业技能进行不断的培训,借鉴其他养殖场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体系,让员工熟悉整个饲养流程,同时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进行自学,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养殖场可以订阅养殖动物的期刊和报纸,让养殖人员在业余的时间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组织培训,让优秀的养殖人员去参加,培训、学习先进科学的饲养技术,来提高养殖场的养殖质量和水平,对出现疫情能够进行及时的控制和处理,提高养殖行业的经济收益[3]。

6 结束语

通过现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对养殖行业出现的疾病进行控制,在疫情发生之前进行消毒准备工作,在病发的过程中能够沉着冷静的对疫情进行控制,事后可以安全无污染的对病死的动物进行处理,防治疫情进一步的扩大。科学饲养管理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提高养殖场的养殖质量和整体水平,推动畜牧业的发展,满足市场的需求量的同时业保障了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涤平,杨克礼,伍锐等.动物疫病防控创新策略[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201-204.

篇8

[关键词] 畜禽养殖 监管 质量

[中图分类号] S8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69-01

随着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产品安全质量、兽药残留、疫病的发生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至,不但影响和危害着人们的生活与健康,而且在最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为保障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疾病,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监管水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畜禽养殖业的监管,从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加强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1 科学规划,布局合理

动物防疫监管人员在畜禽养殖场进行规划时,要帮助养殖场提出合理的建议,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和城镇发展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条件的要求。建议畜禽养殖场因选址在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同时必须要避开主干道两侧、生活饮用水的取水口和居民住宅区,并远离主要河流上下游干支流。

2 做好动物防疫监管,规范防疫条件审核

动物防疫监管人员要做好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发放审核,按照《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相关规定,指导养殖场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养殖场选址与居民住宅区、生活饮用水的取水口、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的距离要符合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生产养殖区要进行封闭隔离,房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有相应的病死动物、污水、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消毒清洗设施设备;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有完善的动物防疫规章制度;并具备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动物防疫条件。达到上述条件才能给予发证。

3 开展畜牧生产技术指导,及时掌握畜禽生产动态

强化畜禽养殖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开展技术指导、防疫、消毒、监测等工作,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积极倡导使用环保型饲料,指导督促养殖场完善养殖档案,提高畜禽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法制意识。并及时掌握包片区内畜禽生产动态,每月按时如实上报畜禽生产报表。

4 做好每月养殖监管,合理制定免疫预告

对所监管的畜禽养殖场每月至少登门二次实施监管,根据畜禽进出栏情况,合理制定免疫预告,并做好免疫日报工作。对存栏2000羽以上家禽、100头以上生猪和所有奶牛,要到场指导或协同兽医服务站防疫员开展免疫工作。确保免疫程序和免疫标识制度执行到位,免疫密度达标。

5 认真开展免疫监测,确保抗体水平达标

免疫抗体监测工作的开展,对检验免疫效果,掌握疫情动态和进行疫病诊断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在动物防疫工作中,通过免疫抗体监测,查找防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认真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以切实消除畜禽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从而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

6 认真开展疫病普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要定期开展疫病普查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排查防疫隐患,发现疑似疫情及时上报并按要求做好处置工作。要充分发挥动物防疫人员的作用,及时排查可疑疫情。

7 指导并监督畜禽养殖场做好养殖污染治理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生的大量废弃物给周围环境卫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卫生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切实减轻畜禽粪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水质的污染,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我们作为动物防疫监管人员因加强畜禽养殖户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宣传畜禽养殖污染的危害性,提高畜禽养殖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管理水平,要积极引导他们来主动参与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这项工作,防止出现随意丢弃和排放畜禽粪便的现象。要本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使广大畜禽养殖户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从而有利于减轻和消除环境污染;同时也提高了畜禽养殖户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防止了环境污染现象的再次发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动物卫生安全问题关注程度的日渐提高,畜产品安全质量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而其中养殖环节病死畜禽尸体随意丢弃,甚至出现不法商贩将病死畜禽上市销售的现象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从而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如何来做好该项工作将会成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越来越重要的内容,我们作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要严格按照畜禽养殖环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制度。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技术要求,选择合理的无害化处理方式(沉死井、掩埋法等),监督指导养殖场对病死畜禽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到现场进行监管,同时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现场确认工作,拍照、摄影取证,认真填写相关表格并双方确认签字,在规定时间内及时上报上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工作。

8 指导并监督畜禽养殖场进行有效消毒

如何正确选用消毒方法 ,进行有效消毒是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保证畜禽成活率和正常生长、繁殖 ,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但对大多数畜禽养殖户来说,往往忽略这一方面的工作,然而许多细菌性或病毒性的疾病恰恰就是由于没有做好消毒工作而引起的,一旦发病就会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指导畜禽养殖场搞好日常消毒。

9 严格畜牧投入品的监管,杜绝“瘦肉精”等违禁药品的使用

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加强对畜牧投入品的行业监管。加强对畜牧投入品监管是保证兽药、饲料、添加剂行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广大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的重要先决条件,对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监管人员每月上门实施监管时,应向养殖户宣传畜禽养殖环节抗菌药物使用的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科学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及违法违规使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并对畜禽养殖场用药进行指导,使其掌握兽药安全使用知识及要求,增强规范用药的意识,引导其规范用药,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制度,严格执行休药期等有关规定,有效提升养殖业科学合理用药水平。并对养殖场定期进行抗菌兽药残留抽样,对监测发现的药物残留阳性(超标)样品,要立即溯源畜禽养殖场,对其用药情况进行核查,对检查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同时要强化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管,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的监控,有效地防止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食品安全。

10 严格实施登门检疫,规范出具检疫证明

严格执行动物检疫申报制度,当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动物检疫申报后要按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动物检疫规程》依法开展工作。及时派官方兽医到现场进行实施检疫,不予受理的,说明理由。要做到在现场,严格按照动物产地检疫规程的规定实施检疫,要严格检查畜禽养殖档案、防疫档案和畜禽标识,严禁对未按规定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要严格临床健康检查,认真了解当地动物疫情状况,严禁对临床已发现异常的易感动物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不合格的要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按规定进行处理。并规范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官方兽医必须规范出证行为,对于符合国家规定、经检疫合格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要按照《农业部关于印发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样式及填写应用规范的通知》(农医发〔2010〕44 号)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及动物检疫标志填写使用等有关事宜的补充通知》(农办医〔2010〕94 号)精神和我省电子出证的要求,准确、真实录入出证信息,规范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严禁出现填写不规范、漏项或有意变更填写信息等行为。

篇9

畜禽业绩向好

“业绩大增的原因是鸡肉价格的上升幅度高于鸡肉成本的上升幅度。与上年同期相比,鸡肉销售价格上升了14.14%,但受玉米价格上涨9.49%和豆粕价格上涨4.06%的影响,鸡肉单位成本也上升了10.75%。”圣农发展表示。

同样。民和股份也表示:“随着食品行业的回暖,去年下半年至今,整个养殖行业也开始复苏,养鸡产业链出现了蓬勃发展之势。报告期内。商品代鸡苗延续了2010年下半年较好的行情。随着公司主营产品鸡苗价格的上升。2011年上半年公司鸡苗毛利率达到40.46%,较去年同期增加43.45%。”

申银万国证券农林牧渔分析师赵金厚表示,由于畜禽养殖的价格继续高位运行,因此龙头企业中报业绩肯定超预期。生猪养殖从后备母猪补栏到商品猪出栏要12-13个月。2010年2月~8月母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加上去冬今春仔猪腹泻病频发,导致今年生猪供给不足。三季度生猪价格在高位运行,而四季度生猪集中出栏又逢节前需求旺季,价格有支撑。因此,赵金厚看好受益仔猪价格上涨超预期的雏鹰农牧以及产品价格继续上调的圣农发展。

水产品价格上扬

农业部公告称,上半年全国水产品生产形势基本稳定,总产量达到2277.37万吨,同比增长1.99%;而因长江中下游遭遇罕见干旱和洪涝袭击,预计下半年部分水产品价格仍将高位运行。淡水产品价格环比涨幅尤为明显,6月环比涨幅达4.7%,为近年最高。

齐鲁证券农林牧渔分析师谢刚表示,目前海参捞季已经开始,威海水产品市场海参价格维持在170-180元/千克的价格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表明消费需求并未受到核辐射的负面影响而出现下降。因此,以獐子岛为代表的公司,将受益于日本核辐射对欧美市场产品的出口替代效应。

篇10

摘要:推动畜牧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全面自动化及数字化;有利于降低牧业生产的成本,提高畜牧业生产的效率;有利于畜牧业生产的集中管理,有利于降低传统牧业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有利于减少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牧业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增加牧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浅谈 畜牧 信息 问题 对策 述评

畜牧业信息就是对畜禽品种资源的遗传育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疫病防制、器械设备、畜产品加工及其经济利用的有关理论和应用研究中表现出来的信息,主要包括各种畜禽遗传育种信息、饲料营养信息、畜禽经济信息、生产和经营管理信息、疾病防治信息以及专家人才信息等内容。根据畜牧业结构和研究内容,畜牧业信息可以划分为畜牧业自然资源信息、畜牧业生产信息、畜牧业科技信息、畜牧业经济信息、畜产品市场流通信息、畜产品加工信息、疫病防治信息、饲料营养信息、器械设备信息和单位属性信息等类别。畜牧业信息化指的是在畜牧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畜牧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和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工具,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化与智能化过程。畜牧业信息化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的应用。

畜牧业信息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领域:一是畜牧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畜禽疫病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各个方面;二是畜牧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包括与畜牧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畜禽供求、国民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物资购销和物价变动等;三是畜牧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是利用信息技术快捷与方便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畜牧业技术推广方法和手段,加快科技成果的传播和转化,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四是畜牧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指畜牧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动物产品流通(需求量)及收益成本等方面的信息化。畜牧业信息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畜牧业信息服务系统化和网络化;畜牧业生产设施装备信息化;畜牧业技术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畜牧业管理决策信息化;畜牧业劳动者的信息化和知识化等。

笔者认为,畜牧业信息化是指畜牧业饲养设施的操作自动化及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生产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经营管理的数字信息化、畜牧业市场流通的数字信息化和畜牧业劳动者的高度智能化等,运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3S”技术、通信以及网络技术,实现精细饲喂、科学育种、饲养环境的监控、疫情监测、疾病防治以及产品溯源等。

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近年来,随这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一般建立在城郊的养殖场就会因为环境污染以及用地等方面的问题而不得不面临搬迁。而为了稳定市场,保障畜牧产品的供给,地方政府又不得不通过土地的“调规”为畜牧业的发展划出一定的土地,这就造成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的概念。而适养区通常都会划定在离城镇较远、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信息比较闭塞的偏远农村,或地势较差的丘陵地区。因为这些地方的基础条件差,交通不方便,不能满足养殖业主的要求,严重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养殖用地审批程序复杂目前,养殖用地的审批程序十分复杂,且审批的时间比较长,这其中如果涉及到了将基本农田转为养殖用地,则审批程序会更加的困难。养殖场的建设费用项目非常多,费用昂贵,一般一个养殖场的前期建设费用就高达10万元以上。如此高昂的费用和漫长的审批时间使不少有意从事养殖业的人都只有放弃。

二、龙头企业带动乏力

目前,农民与企业之间大多是单纯的供求关系,尚未形成相互支持、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共同体,更没有企业能够带领畜牧产业走上规模化、标准化龙头企业。尤其缺少畜禽产品深加工企业,畜禽主要以鲜活方式调运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散户养殖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方式仍居主要地位;养殖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较少,规模化比重和组织化程度有待提高;畜禽及其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很难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

三、推动畜牧业发展

1.调整畜牧业的结构

要把握好市场的动向,加快畜牧业的结构调整,注重畜牧业优势的发挥。区域布局和畜禽结构趋于合理,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目前,要进一步做好畜牧产品区域发展规划,加强各种畜禽的优势区域建设。要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坚持分类指导,确定优先发展高效高质的畜禽品种,提高畜牧业的整体效益。畜牧业发展专业村要以规模化、规范化养殖为重点。

2.扩大畜牧产品的产业链

以往的畜牧业产品缺乏企业的深加工,通常以鲜活方式调运。据有关资料表明,许多发达国家的畜牧产品都是经过深加工才摆上餐桌。要立足现有加工企业的改造,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界引进和开发畜产品加工,扩大畜牧产品的产业链,提高初级产品的附加值,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3.政策制定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决定了行业利润,行业利润决定资本投向,资本投向决定产能,产能决定供求关系,如此循环。这一市场生态链条是由市场主动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政府应该制定相应对政策维持这一关系平衡状态。维持畜牧产品市场的稳定,促进畜牧产业的良性发展。

4.改变现有的畜牧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