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曲范文

时间:2023-03-21 06:50: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戏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戏曲

篇1

关于戏曲的词语有:梨园弟子,优孟衣冠,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窦娥奇冤,感天动地,待月西厢,天假良缘。

1、梨园弟子,汉语成语,拼音是líyuándìzǐ,意思是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

2、优孟衣冠,汉语成语,拼音是yōumèngyīguān,意思是比喻假扮古人或模仿他人。也指登场演戏。

3、惟妙惟肖,汉语成语,拼音是wéimiàowéixiào,意思是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字不正听不清,腔不回不中听。

3、字不清,唱不明。

4、一台无二戏,救场如救火。

5、一台戏得合手,不合手戏准丢。

6、一天不练就回,两天不练就生,三天不练就没。

7、以熟为巧,以巧为妙。

8、艺术是件宝,不学得不了.

9、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10、有劲使在功上,有功用在戏上.

11、早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2、台上一声啼,台下千人泪;台上一声笑,台下万人欢。

13、台上一张口,便知有没有。

14、台下静,声小也能听得清。台下动,声音再大也没用。

15、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16、戏无情不动人,戏无理不服人,戏无绝不惊人.

17、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18、演员上了台,一步值千金。

19、要想戏路通,全靠幼时功。

20、要想艺深,就得用心。

21、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22、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23、知戏文戏理,才能唱出好戏。

2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26、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27、私下练,台上见。

28、十几步能走海角天涯。

篇3

追溯净行 历史渊源,早在 宋、金 、元时代诸 多戏 曲班社里就出现了净行 ,宋 杂剧中就有了副净 、次净 、贴净之称谓 ,到明 、清时期 ,更有了大面 、二面 、白面或 大净 、副净 之称呼 ,到今 天 ,虽各个剧种对净 行称法 不一(如大花脸、二花脸等,或黑头、副净等),但对净行的类别却进行 了明确的分工 。即铜锤净和架子净。凡是以唱为主者。并在唱中表达思想情感的。更以稳健威严见长于舞台的,称为铜锤净 (也叫铜锤花脸 ),如秦腔 《黑叮本》里的徐彦昭,晋剧《长坂坡》里的曹操等;凡是以功架做工为主者,并在动作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更以洒劲豪放见长于舞台的,称为架子净(也口q架子花脸 ),如秦腔《回荆州 》里 的张 飞 ,河北梆 子《野猪林 》里的鲁智深等。也有铜锤和架子相融在一起 的,这种融合 ,使人物的塑造更加鲜明 ,更具艺术感染力。

作为一名秦腔净行演员。我在多年的艺术舞台上通过磨炼、分析 和整理 ,悟 到~个规律 。那便 是净行舞台人物性格都较为粗犷 、刚烈.不管是忠 的还是奸 的大多遵循了这一规律,再加上其独特的脸谱化,就有了一个固定的表演形式 ,大起大势 ,大开大落 ,然后 随着剧情和人物性格 ,适当增补 一些夸张动作 。比如 腮肉的抖,眼睛的睁等。但夸张要有限度,不能一味盲目处理,要根据需求,否则就会出现内心刻画不够,粗犷有余细腻不足的缺点。京剧界老一辈净 行表演艺术家裘盛戎的《牧虎关》、《大保 国》,袁世海的《九江口》、《群 英会 》、《李逵接母》,秦腔老一辈净行艺术家田德年的 《铡美案》、《剁袍》、《杀船》,罗四奎的《赵氏孤儿》,胡正友的《九江口》等剧,均在戏曲艺术的规范之中去刻画人物,挖掘内心,达到外形与内质的统一 ,达到唱与做 的完整,达到形神兼备的一致,故而他们的人物性格的塑造就深入 人心,极具风采而且影响深远了。

除过学 习老一辈净行艺术家们的优长之外 ,我对自身也有严格要 求 ,我演铜锤 ,也演架子 ,所 以艺术功力的全面必须是第一位的,我勤学苦练,取长补短,吸收借鉴 。尔后用悟性去追寻净行艺 术的舞台表现 力 ,以整体把握 .逐一 的深刻深化 ,从而使表现的人物更突出 ,更有个性。

首先强调的一点是 ,接到剧本 后要仔细 阅读 ,了解故事情 节和发展 ,了解 故事 中人物相互 的关 系,给 自己的净行角色定一位置 。从位置的点人手到面 ,实现点面的有机结合 。人物 的好与坏 、善与恶都要在我 的人物链条里 向外扩张 ,形成 关联 ,努力把握 好人物在 剧情中的作用和地位。如秦腔折戏《斩单童》中的单童,塑造他时我便注重了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对皇上的态度,对罗成的态度,对徐茂功的态度,对程咬金的态度 ,各个不 同,也更体现了单童烈性如 火、肝胆 鉴天的性 格特征 。

其次要对剧本表达的内容进行深掘。戏曲作品是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和塑造艺术形象来表达内容实质和思想情境的。我在理顺了主题的同时。就对净行人物进行了主客观的分析 .力争达到一定的思想认识的高度。如秦腔本戏《忠保 国》中的徐彦昭 ,我就给 予了他更多的 自我情绪的转换 、承接 ,以及周边环境和人物 的影响.从而就有了徐彦昭忠义、正气、威猛、大度之老干岁的形象。

第三方面是着手于二度创作。戏曲演员进行的是形 象思维和形象创作 。在掌握 了故事情节 、理解了主题之后 。我就根据剧情提供 的线索 ,去开拓人物性格 。人物和情节 的演变发展 ,人物之 间的矛盾冲突 、构像所形成 的环节等等 ,都要在 我心 中明了 。从情 节到细节 的转合 。就是人物刻画上的一个延伸,真实的、具体的对人物语言、动作、行为 、心理活动等 因素 ,通过戏曲程式化表达 出来 .就会 是非常生动非常传神的人物了。如秦腔折戏《黑虎坐台》中的赵公明,我就给予了他更多的愤慨、愤怒,以及无奈的悲苦之情,死不瞑目是我深挖的一种势态 ,情节在于让三霄妹报仇 ,细 节在 于赵 公明的不服心理。这样一来 ,一个活脱脱 的赵公明就呈现在 观众面前 ,让观众产生审美情趣 。

篇4

“重复”在戏曲表演中,是通过同一事物(台词、动作、表演段落等)的反复出现来突出重点、加强戏剧效果、刻划人物的一种手法,它的作用很大,并且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妨从一些例子来看戏曲中重复的用法。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先生演出本《碧玉簪》里有“三盖衣”这场戏。礼部尚书之女张玉贞嫁到赵家,由于恶少挑拨,花烛之夜受到丈夫的冷遇。张玉贞虽心怀幽怨,但当她看到丈夫扶几而寐、衣裳单薄时,又怕冻坏了他,就想取件衣服替他盖上。可是,拿起衣服转念一想:“象他这样无情无义之人,我还管他什么!”心里一时气来,就把衣服扔下了。但过了一会儿,又想:“话虽如此,我既然与他成为婚配,难道就看他冻这~夜不成么?”想起妻子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还是给他盖上才是,就又拿起衣来。然而且慢!玉贞心里还有个小九九:“他既待我如仇人一般,我若与他盖上,他反说我有意于他,岂不是自讨无趣?”封建时代的妇女不能不想到这一层,于是又止住了。更鼓咚咚敲,风声呼呼响,玉贞又坐不住了:“我想婆婆仅此一子,她老人家又待我甚好,我既然与他成为夫妻,眼前纵有误会,日后必定水落石出;此时若是将他冻坏,终身又依靠何人呢?”爱怜之心、夫妇之情都在催促她行动,便持衣欲盖,“哎呀,他与我未交一言,蓦生生的男女,我无端体贴起来,这羞答答的如何是好!\'.少女的羞涩又出来阻止她了。

这样,一次次拾衣、盖衣、欲盖、又止的重复表演,把一个少女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那种幽怨、爱怜、迟疑、娇羞的复杂感受,都在舞台上细腻地表现出来,使观众一目了然地看清了她的种种心理变化过程,在欣赏、品味中得到了美的享受。这个例子,通过演员外部形体动作的重复来细致人微地展现人物的内在感情,这就是戏曲里重复手法的一个作用。

戏曲中重复手法的运用,还用助于深入挖掘人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这可以从《玉堂春》中的“三堂会审”一场戏看出来。王金龙、潘必正、刘秉义一起审问苏三,但三人各怀鬼胎,问几句,相互斗几句,然后一拍惊堂木重新审问,一次次回复往还。王金龙想赶快替苏三开脱,又不断地被苏三的供词勾动旧情,感情时而外露。潘必正、刘秉义二人看出其中隐私,潘想看笑话、寻开心,刘秉义则嫉恨王金龙的少年得志,借机讥讽,两人不断地旁敲侧击、唇枪舌剑。苏三唱至“王八鸨儿心太狠,数九寒天将公子赶出了院门。”王金龙回想往事。心中忿恨,随口说道:“如此说来狠心的王八。”潘必正接应一句:“可恶的鸨儿。”刘秉义插话:“咳咳,偏偏就遇见这个倒霉的客。”王金龙心中生气,不好说什么,只是一阵冷笑。谁知刘秉义一拍惊堂木:“讲!”将他的笑打断,气得王金龙无话可说。苏三唱到“不顾肮脏怀中抱,在神案底下叙叙旧情哪。”潘必正说:“我把他二人好有一比。”王金龙连忙问:“比作何来?”潘说:“黄连树下抚瑶琴,苦中取乐啊。”刘秉义也有一比,说:“望乡台上摘牡丹,至死他还要贪花呀!”王金龙恨的抢先一拍堂木:“讲!”苏三唱至“打发公子南京去,在那落凤坡前遇强人。”潘必正说:“这公子真真的命苦。”王金龙不由得感叹道:“唉!命薄得很呀!”谁知又被刘秉义挖苦道:“说什么命苦命薄,这也是他们做客的下场。”噎得王金龙怒火中烧,两人一齐抢着惊堂木,同H/,t-~]下:“讲!”苏三唱至:“到晚来在那吏部堂上去巡更。”潘必正说:“这公子真真的可怜。”王金龙接着:“唉!可惨哪。”刘秉义又说:“说什么可怜,道什么可惨,分明是与他王氏门中打嘴现世呢!”王金龙与刘秉义又一齐抓起惊堂木,互相对看一下,却都不拍而放下:“讲!”通过这一次次场面的重复,三人间勾心斗角的关系就明确地显露}IJ来。王金龙是上司,本可凭势压人,但话把儿又攥在人家手里,害怕张扬,不得已忍气吞声而敷衍。潘刘二人是下属,潘在奉承中微露锋芒,不无讨好之意,叉带弦外之音;刘则依仗手中把柄,不断进攻。三人都拐弯抹角地展开争斗交锋,因而给剧情带来浓厚的戏剧气氛,紧紧抓住了观众。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戏曲中的重复手法在揭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区分人物的不同性格和表现他们之间的关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戏曲里最吸引人的地方往往是在刻划人物最深刻的地方,一个戏如果对于人物的隐秘思想和内心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对于人物间关系作了生动的表现,这个戏就容易出昧儿,观众就爱看,就容易为戏中情节所吸引。重复正是为戏曲刻划人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它使演员能够从容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象剥竹笋一样~层一层地揭示出来,展现给观众,它也为戏中人物互相之间展开交锋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和合适的场所。

戏剧吸引观众的有效手段是制造强烈的戏剧效果,戏曲中的戏剧效果往往也是通过重复来实现的,上面提到的“三堂会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戏曲也常用重复手法来增强它的喜剧性。京剧《拾玉镯》里,少女孙玉姣与书生傅朋一见钟情,傅朋遗下玉镯一支,孙玉姣欲拾又止、欲舍不能,娇羞妩媚、百般犹疑,终于还是拾起玉镯带在了自己的手腕上。谁知这一切都被刘媒婆看在眼里,刘媒婆也不说破,就在孙玉姣面前,把她刚才的动作照样重作了一遍,把一个初恋少女内心难以告人的隐情暴露在光天化El之下,臊得孙玉姣满脸通红,掩面不迭。而老太婆硬要装出二人少女的风韵,矫揉造作,扭捏作态,引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戏曲里加强悲剧效果也常利用重复手法,豫剧《三上轿》里就有一例。主人公崔氏被仇人逼娶,她怀揣利刃上轿欲报夫仇,但她看到新设的丈夫灵位不忍离去,又挂念年迈的公婆,惦记尚在襁褓中的娇儿,于是就一次次上轿又一次次折回,用声泪俱下的大唱腔披露了自己内心的极度痛苦和复杂的矛盾心态,唤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戏曲里的重复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手法,用在各种场合都能收到各种不同的效果。豫剧《抬花轿》周风莲出场,先在幕后喊了三声:“来啦!来啦!来啦——”随着喊声人就蹦了出来。这重复的喊声先奠定了周凤莲的性格基调,把一个泼辣爽快的、r头一下子推在观众面前。平顶山市豫剧团演出的《金玉奴》里有这样一个情节,金松想招赘莫稽,二人对坐,金松欲开口又难以开El,而莫稽已经觉察,就拉椅子凑近促他说出,金松愈加不好意思,便拉椅躲开,莫稽就又拉椅凑往跟前,如此“三拉椅”的表演,刻划了莫稽见利不舍的阴暗心理,同时也展现出金松憨厚本分、又滑稽可爱的社会底层人物的形态。总之,一切重复手法都是为了加强戏剧效果,向观众格外强调剧中的某一点。

篇5

【关键词】法律与文学;清官;情理

一、中国的法律与文学

(一)问题的缘起

本文所要讨论研究的是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中的法律文化,首先要解读中国的戏曲小说。中国戏曲千年传承,博大精深。其中有关法律的文学叙事更是丰富多彩而且艺术极高,一般根据戏曲小说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在各种小说中的判案故事、官司纠纷,诸如《水浒传》、《醒世恒言》、《今古奇观》等。二是有关公案的小说、戏曲。这类小说以历史人物为原型,比如大家熟知的狄仁杰、包公等。三是裁判文书。这些戏曲小说千百年来被缕缕搬上舞台,浅吟低唱中诉说着人物的命运,口耳相传中流露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态度。这些作品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我们所不熟悉的法律现象,这些通俗易懂,反映老百姓对法律态度的戏曲小说是很独特的一种法律文化的研究资料。在文学领域,研究的主要是艺术创作,在法律史学领域,更注重的是史料的真实可靠性。那么问题就出现了,艺术创作的文学作品与法律之间是否有契合点?法律文化或制度与文学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这是本文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二)法律与文学

“法律与文学”最早萌芽于美国法学院的一个法理学学派。根据现代“法律与文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学者们主要针对以下四类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文学中的法律”。是指对中国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法律现象的解读,这种解读不仅是对特定时期法律文化的简单呈现,并试图达到对重大法律问题的研究。第二,“作为文学的法律”。这类研究主要倾向于法律的制定、解释以及司法文书制作时语言的运用,这与法律解释学相关。第三,“通过文学的法律”是指通过文学的手段来表达法学理论,也包括加强文学作品的教化指引功能。第四,“有关文学的法律”。主要指文学作品的法律问题与知识产权有关,涉及到著作权、发表权以及文学作品中言论自由的问题。

“法律与文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到现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就中国本土研究而言,通过对历代涉及生活各个方面的文学作品的解读,再参考历史史料,找寻一种法学理论和法律史学研究的新途径。中国法律史研究更多的是对官方正史记载和法律典籍的分析解释,浩瀚的二十五史、历代历朝的法典都是对帝王将相权力结构的记载,而对于民间百姓的生活没有真实完整的记录。中国的戏曲小说恰恰弥补了这一空白,它来自民间,在民间化腐朽为神奇,穿越千年津津乐道、口耳相传。这其中有着更丰富的民间视角。再没有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细致的研究以前,就要批判传统,改造传统,笔者认为这至少是片面的。本文以“法律与文学”研究理论中的“文学中的法律”为价值背景,选取古代戏曲“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以下简称“鸳鸯谱”)的故事情节为研究内容。故事虽小,但其蕴含的法律现象值得深思,堪称经典。

二、“鸳鸯谱”穿越百年的吟唱

(一)弟代姊嫁,生出意外

“鸳鸯谱”出自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故事发生在大宋景v年间,杭州医家出身的刘秉义和妻子谈氏有一双儿女,哥哥刘璞,已聘下了孙寡妇的女儿珠姨为妻;妹妹慧娘,也已受了裴家之聘。孙寡妇的儿子孙润,则从小聘定徐雅的女儿文哥为妇。刘氏兄妹,孙氏姐弟,裴政文哥六人已各有婚约在身。但刘家在准备迎娶珠姨过门时,刘璞染上寒症,人事不省。刘公与谈氏商量儿子病势沉重,做不得亲。其妻执意要办婚事,可以借此给新郎冲喜。就此夫妻二人暗中商议,隐瞒儿子的病情,娶珠姨过门。孙寡妇听说了女婿病重之后,恐误了女儿终身,和儿子孙润商量之后,让其男扮女装,代姊成亲。娶亲当晚,刘公夫妇让女儿慧娘陪寝。谁料二人却暗生情愫扯出一段儿女私情。刘璞病愈后,事情就败露了。裴九得知后,很是愤怒,要求刘家归还聘礼,扯刘公上公堂。刘公气愤之极,怨恨孙寡妇让其坏了门风,于是状告孙寡妇让儿子假扮其姊成亲,慧娘。杭州知府乔太守查明了案件的来龙去脉,询问了慧娘的意愿,最终将慧娘判与孙润为妻,珠姨与刘璞的婚约有效,仍可为夫妻,并做主将徐雅的女儿配与裴九之子裴政。此事传遍了杭州城,称赞乔太守的开明、贤德。三段姻缘,阴差阳错,青天化解,皆大欢喜。

(二)乱而不乱

初看之下,三个家庭,六人身上牵扯婚约,看似很乱。其实,可以发现,这是一个婚姻纠纷案件。诉讼请求有两点:第一,刘公状告孙寡妇让孙润假扮珠姨,慧娘。第二,裴九状告刘氏抵赖当初的婚约,要求取回聘礼。乔太守查明案情,谨持法理,最终有了被大家广为传颂的那段判词,六个人的婚姻也就此注定。案件最终判定:“孙润因姊得妇,慧娘因嫂得夫,相悦为婚。然独乐乐不如与人乐,改裴九之子裴政娶文哥为妻,刘璞与珠姨仍为夫妻”。众人对此判决心服口服,老百姓听闻也称颂乔太守的深明大义。案子虽这样判了,但是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疑虑,这也是戏曲小说的魅力,反映着当时最普遍的法律现象。首先,刘公之子刘璞已与孙寡妇之女珠姨早有婚约,针对孙寡妇使其子男扮女,嫁入刘家的行为是否属于悔婚骗婚,悔婚的一方是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孙润的行为是否属于。这一系列的行为都要通过法律去认证,都是诉讼要解决的法律问题。其次,乔太守对案件事实也已查明,他对当时国家的法律肯定也很清楚,这样判的结果是严格执法还是乔自由裁量。最后,民间百姓称赞乔太守的深明大义,称其为“青天”。这反映出当时对法官的要求标准,民间对法律的态度,以及社会普遍的正义观。法律不仅是写在浩瀚的卷卷法典中,还存在民间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中。

三、吟唱中的法律思考

篇6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关系研究;回顾;思考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小说和戏曲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话本小说与戏曲的关系,它们同生共长,彼此依托;而且早期的艺人和“书会才人”对戏曲和小说同时染指,这不可避免地有题材的相互沿袭、手法技巧交叉使用的现象。虽然后来二者分踪发展,但它们在题材方面、叙述体制方面的相互关联仍很明显。对此现象的关注和探索伴随着小说、戏曲的发展史。

    一、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研究概述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最明显的表现在两方面:一为故事题材的相互袭用;二是小说与戏曲间概念不清,如视《西厢记》为“曲本小说”,是小说中的韵文一类[1](P308)( 老伯《曲本小说与白话小说之宜于普通社会》),而蒋瑞藻的《小说考证》兼及小说和戏曲。前人有关二者关系的疑问或论定多基于此,如明人胡应麟就疑惑:

    “传奇”之名,不知起自何代?陶宗仪谓唐为传奇,宋为戏诨,元为杂剧,非也。唐所谓“传奇”,自是小说书名,裴鉶所撰,……然中绝无歌曲乐府,若今所谓戏剧者,何得以“传奇”为唐名?[2]( 卷41《庄岳委谈》卷下)

    明人称长篇南曲戏文为“传奇”,那么,这种戏曲形式何得以唐人小说书名作为文体称谓?这一疑惑也曾萦绕在王国维的脑中。他在《录曲余谈》中谈到元人陶宗仪所言“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时,案曰:“九成此说误也。唐之传奇非戏曲……”[3](P222)他们俱对陶宗仪的这一列举线索持有异议。伴随着这些思索与议论,也就开始了对小说与戏曲关系的关注和考察。

    早在元代就有人对杂剧开始镜考源流,追索根本,元末夏庭芝、陶宗仪即有言:

    唐时有传奇,皆文人所编,犹野史也;但资谐笑耳。宋之戏文,乃有唱念,有诨。金则院本、杂剧合而为一。至我朝乃分院本、杂剧而为二。[4](夏庭芝《青楼集志》)

    稗官废而传奇作,传奇(笔者案:此指唐人小说)作而戏曲继。金季国初,乐府犹宋词之流,传奇(笔者案:指元杂剧)犹宋戏曲之变,世传谓之杂剧。[5](卷27“杂剧曲名”条)

    这一排列是基于故事题材为线索的追溯:唐之传奇、宋之戏文、金院本、元之杂剧一脉相承。然而,“传奇作而戏曲继”,则已包含了对此一脉线索内在联系纽带——叙述性的关注。正是在这一认同点上,刘师培把唐传奇小说认定为戏曲的源渊:

    盖传奇小说之体,既兴于中唐,而中唐以还,由诗生词,由词生曲,而曲剧之体以兴。故传奇小说者,曲剧之近源也;叙事乐府者,曲剧之远源也。[6](P132)

    刘师培以叙述性和诗韵为基点认为传奇小说和叙事乐府两种文体分别是戏曲的近源和远源,故称之为“曲剧”。当然,相对于刘师培,古人对这一点可能未形成自觉意识,把唐传奇小说认定为元杂剧的渊源还是在故事题材的袭用关系和小说、戏曲概念不清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结论,可无论如何这是对小说与戏曲关系所关注的最初视点。在此后的很长时期内,人们循着这一视点向前走去,同时也开掘出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新思路,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梳理了小说、戏曲间故事题材的沿袭关系。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间在故事题材方面有密切的交流关系,但综合说来,二者间的这种交流关系呈不平衡的状态,戏曲对小说故事题材的依赖相对要大一些。从戏曲的取材情况看,很少是专为戏曲这一体制联系到舞台表演而独出心载,多为取用现成的故事(其中小说故事占不小的比重),甚至同一故事被多种戏曲作品反复敷演,如相如、文君故事。于是学者们在叙录戏曲时多要理清其故事题材的源流,力求明其本源,识其流变。在此方面用力较大者如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谭正璧的《话本与古剧》、邵曾琪的《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等着作,其中多有小说、戏曲间故事题材的承袭情况。这些基础性的资料梳理,为探析小说与戏曲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材料准备。

    (二)考索同一或同类故事题材在小说和戏曲间的流变轨迹,并予以美学或文化的分析。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顾颉刚等人对孟姜女故事流变的考察,形成了不小的学术潮流,吸引了大批学者参加到这一问题的讨论,同时也带动了一些学者对类似问题的探讨,如张寿林的《王昭君故事演变之点点滴滴》、赵景深《董永故事的演变》等(见周绍良、白化文编《敦煌变文论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他们在梳理一个故事在小说、戏曲间辗转流变情况的基础上,进而考察其间的承继与变异因素及其社会印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促进了这一方法的传播。后来如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年版)、么书仪《元剧与唐传奇中的爱情作品特征比较》(《文学评论》1984年第3期)等,都是这一方法的有效应用,它至今仍是一个很好的考察视点。

    (三)探讨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在形式体制和创作手法方面的相互影响、交流关系,及其在彼此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王国维指出了宋话本小说的体制结构有“资戏剧之发达者”[7](P36);胡士莹在《话本小说概论》中辟专节(第三章第三节)论述“说话”伎艺及其话本对戏曲的影响关系,涉及到“说话”伎艺的语言艺术、以口演述故事的表演形式、首尾体制、以骈俪文字描绘景物或人物的手法等对戏曲的影响。而朱恒夫《早期章回小说<水浒传>中的戏曲质素》(《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刘永良《中国古典戏曲与<红楼梦>人物刻画》(《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4期)、许并生《<红楼梦>与戏曲结构》(《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1期)等文章,则努力在小说创作中发掘出戏曲影响的痕迹,以及这些戏曲质素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和主旨表达上的功能。

    (四)探索小说、戏曲共同具有的艺术特性。郭英德的《叙事性: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双向渗透》以叙事学理论探讨了小说与戏曲所共有的叙事因素(《文学遗产》1995年第5期) ;董乃斌的《戏剧性:观照唐代小说诗歌与戏曲关系的一个视角》阐述了唐代小说和戏曲所具有的戏剧性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过程,从中揭示出小说、戏曲间的关系(《文艺研究》2001年第1期) ;刘汉光的《小说、戏曲文学的核心观念》则把寓言性作为小说与戏曲文学的核心观念(《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钟明奇《明清小说、戏曲传“奇”二题》论述了明清小说、戏曲的传“奇”特色(《福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这些学者都能立足于小说与戏曲的关系,努力探析二者内在的关联之处、艺术共性。

    (五)钩沉、梳理古代小说中的戏曲资料。古代小说中关于戏曲的描写,是那个特定历史时代戏曲活动的忠实记录,在戏曲资料大量湮没的情况下,这些记录描写弥足珍贵。学者们对《水浒传》、《金瓶梅词话》、《欢喜冤家》、《红楼梦》等小说中戏曲剧种、声腔、剧目、曲文、演出等方面的梳理、检索,为戏曲研究提供不少可贵的文献支持,如徐扶明的《红楼梦与戏曲比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刘辉的《论小说史即活的戏曲史》(《戏剧艺术》1988年第1期)等。

    以上即是前辈时贤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所开启的视点,许多问题还处于点到即止、提而不论的程度(相对而言,对一、二、五视点的探索较为丰富),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廓清。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是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命题,也是一个值得详加研究的课题,这一点已渐为学界所注意。但对于其研究,意念多于实绩,很多问题语焉不详,许多论述还是重复前人的思路,或简单地将小说和戏曲两种文体放在一起进行各种枝杈部分的对照比附,缺乏系统性、开创性,这种状态急待突破,以推进小说与戏曲关系的研究步伐。在此,笔者不避浅陋,妄陈几点想法。

    二、思考之一:关系研究的起点

    前辈时贤多把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的发生、存在作为研究二者关系的逻辑前提,立足于元明清三代成熟的小说和戏曲形式以求其异同点,而较少涉及二者早期形态的关系发生情况。这使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研究因缺少早期形态的考察而失去历时的参照,那些对故事题材上交流借鉴的表面梳理、形式体制上的简单比较应嫌肤浅。因此,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应突破目前只关注二者成熟形态的比较研究,注意加强二者密切关系的发生研究,这涉及到发生的条件及其表现。理想的状态是能还原二者发生关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这是相当困难的,况且关于它们的资料十分有限。我们只能以零碎的资料和沉淀于作品文本中的信息予以考察(因篇幅所限,一些问题未能展开讨论)。

    小说与戏曲关系的发生首先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共同生存的文化环境,一是二者互相缺少的素质。唐时佛家的斋会上有伶伦百戏、“市人小说”(属于杂戏的一种)[8];宋时的瓦舍勾栏是各种伎艺会集的场所,这为小说、戏曲的交流提供了可能的环境因素。而它们之间所具有的差异则成为最初相互交流、借鉴的动机,它们从对方借鉴自己缺少的素质以丰富、发展自己,如宋杂剧以滑稽调笑为主,故事性较差,在这方面“说话”伎艺的故事对其发展具有不小的推动作用。这种相同的文化环境中互相借鉴、各取所需的交流状态为二者的关系研究提供了诠释的语境和论据,而具体历史范畴内二者的交流关系,又成为我们对二者关系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对象。

    我们从二者具体的交流中找出共有的素质或特征,又从二者相互的影响中发现一系列的差异。找出这些异同现象,并不是关系研究的目的,关键要在这些现象背后发现某种必然的理由,进而在这些异同点上勾画出二者关系发生的轨迹。具体的思路是,综合二者早期形态表现出的共有的素质或特性,考察它们关系发生的轨迹,进而以此为出发点,理解二者的差异性及其原由。如此,二者在发展初期的交流过程中经碰撞而形成的共性是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起点。

    (一)叙述性的结构形态

    中国戏曲虽然有较强的抒情性,但仍是以叙述性作为其情节结构基础的。这一点若以西方的戏剧作为比较面加以观照则更为显见。杨绛比较了亚里士多德和李渔关于戏剧结构的理论,指出:“我国传统戏剧的结构,不符合亚里斯多德所谓戏剧的结构,而接近于他所谓史诗的结构。”[9](《李渔论戏剧结构》)亚里士多德一再从文本上强调戏剧与史诗的文类区分,而区分的尺度就是叙述与展示。周宁从话语模式角度考察中西戏剧,认为中国戏曲始终综合叙述和对话两种因素,以叙述为主导性话语,中西戏剧在话语体制上的重大差异就是“代言性叙述”和“戏剧性对话”的差异[10]。

    戏曲表现出的叙述性素质,与敦煌话本、宋元话本的影响、促进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中国戏曲在发展的早期故事性很差,而变文、“说话”在叙事方面则已十分成熟。在的过程中,这一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它们对戏曲的影响成为必然。如宋代的话本小说故事就对宋杂剧能走向成熟的戏曲形式起到了显着的推动作用,对此,王国维即指出:“宋之滑稽戏,虽托故事以讽时事;然不以演事实为主,而以所含之意义为主。至其变为演事实之戏剧,则当时之小说,实有力焉。”[7](P35)但是,宋杂剧所接受、取用的话本小说故事已不是生活形态的素材,而是具有一定的叙述形式,那么,它们在接受话本小说的故事题材时,这种叙述体制就必然潜相地影响或内化于其叙述体制中。所以,后来成熟的戏曲才会表现出与话本小说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形态、话语形态,而不只是话本小说的故事促进宋杂剧“变为演事实之戏剧”。

    正因为叙述性的结构模式,才有情节结构上的幅度广而密度松,才有时空的自由操作(时间的长短,空间的变换,只凭故事需要,并没有规定的限度)。因为叙述性话语模式,演员可以直接与观众接触、交流,他们的话语可以面向观众表达,剧中许多信息也不必在人物的戏剧性对话间展示,等等。也正因为这些,“我国的传统戏剧可称为‘小说式的戏剧’”[9](《李渔论戏剧结构》)。

    (二)散韵 (说唱)结合的表达方式

    说唱结合是一种表演体式,反映到文本上,“说”的部分为散文形式;“唱”的部分为韵文形式。考察这一表达方式可分为两个方面:韵散组合的整体格局;组合这一格局的各个部分(散文和韵文)。

    唐宋时的戏曲早期形态虽或有说唱结合的格局,但未能形成文体标志和有力的叙述功能。唐参军戏以科白戏弄为主,宋杂剧以滑稽调笑为主,金院本以做作念白为主。而在唐变文中,韵散结合的格局已明显地成为其文体标志(参见张鸿勋《变文》,见颜廷亮编《敦煌文学》,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其表演形态的“转变”是说唱结合,并且能以这种形态细腻叙事。它直接孕育了后来的许多说唱伎艺,如宝卷、诸宫调、弹词、鼓子词等,其韵散结合的形态无出变文之外,而且有的已明标唱、白,如《张协状元》第一出中那段诸宫调演唱、元杂剧《货郎旦》第四折张三姑的“货郎儿”演唱即如此。若不论戏曲的角色扮演,其韵散的格局与变文无异。

    宋元话本也表现出成熟的韵散(说唱)结合形态。南宋罗烨所编《醉翁谈录·小说开辟》描述当时的“说话”:“藏蕴满怀风与月,吐谈万卷曲和诗。”“曲”是供唱的,参以宋话本,如《刎颈鸳鸯会》(见《清平山堂话本》),可知,“说话”是一门说与唱并重的伎艺,“说话人演出时,是讲说、歌唱和朗诵并用的”[11]( P576)。

    戏曲的曲文唱辞有较重的抒情性,但不能否认它也有明显的叙述性。考察元杂剧的曲辞,就有明显的叙述功能,它可以叙述人物的动作、品格、面貌;叙述不便于在舞台上表现的场面、动作(如探子报告战况);向剧中其他人物叙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等。若考察戏曲曲辞的功能构成和渊源,诗词的抒情传统当然是重要的一脉,但也要看到敦煌变文、宋元话本、诸宫调等说唱文学对戏曲曲辞叙述功能的锻炼和促进。唐变文中的韵文就表现出成熟的叙述功能,它已能加入到故事情节的叙述进程,成为情节发展的一部分,起着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李陵变文》中就以韵文叙述了李陵请降、单于纳降、李陵封王的情节。韵文的叙述功能在后来的诸宫调、鼓子词等说唱文学中更是得到发扬,如《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北宋赵令畤)、《董西厢》、《刘知远诸宫调》等。

    绾结言之,中国白话小说和戏曲的早期形态共同享有着说唱结合表述方式,显示着二者的密切联系;而它们所具有的这一说唱伎艺传统也显示着二者关系的发生轨迹及其初始状态。

    (三)口传形式的传播手段

    话本小说最初的存在形态是“说话”伎艺的一种,是以口传方式滚动于“说话”艺人口唇间的。我们无法重建当时的口传活动现场,但可以说,“说话”这一口传活动存在的基本条件一要有说书人的讲述,二要有听众的参与。

    话本小说的传播就是要通过说书人面向听众的演述来实现,所以听众的存在是基础,也是说书人演述活动的出发点,因此,他在演述过程中必然会注重听众的接受趣味、能力和效果。首先,为适应听众的审美趣味,讲述一些切合民众趣味的、具有传奇性的故事。这也是它在当时能让民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由于“说话”伎艺这一口传活动的现场性,不容许听众的细品,而且“看官”也多是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下层民众,于是讲述人的讲述多注重情节的曲折,线索的清晰,必要时还要跳出所讲述的故事虚构域对一些疑惑点作出解释,以让听众轻松地获得故事的信息,而不是让他们自己费力地从人物、情节间的话语、行动中去构建故事,作出价值判断。再者,“说话”伎艺这一口传活动与其说是记忆的复现,不如说是说书人在同参与的听众一起进行表演的一个过程。说书人特别重视现场感,注重场上的气氛,注重与听众的交流,以拉近听众的距离,如跳出故事情境面向“看官”解说、评论,以此引导其情感参与和价值判断。

    说书人的这些口传活动的特征都不同程度在沉淀在话本小说的文本中,可称之为“说书体”,即指“说话”活动中说书人以第三人称视角面向“看官”的叙述特色——叙述人称上是第三人称;叙述视角上是全知视角;叙述口气上是面向“看官”。这种“说书体”大量遗存于戏曲中,如元杂剧《柳毅传书》第二折那段电母对二龙争斗的讲述,《货郎旦》第四折张三姑那段说唱“货郎儿”,更多的如“探子式”报告军情战况的演述,都表现出明显的“说书体”特征。

    通过以上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所共有的特性和素质的简要描述,可以看出二者早期形态所具有的说唱伎艺的特性,我们也由此勾画出二者关系的发生轨迹:

    惟其需要故事的发展,不得不借重于话本的力量;惟其需要加入唱词以增强美听的价值,不得不借重于其他的讲唱伎艺;而讲唱伎艺之于话本,往往如血肉之不可分离。故南戏和北曲杂剧的成立,主要即是宋金杂剧院本和讲唱伎艺的相互结合。[12](P72)

    我们研究小说与戏曲的关系,是不能脱离或无视这些说唱伎艺传统的,这些传统是小说与戏曲关系发生、表现的最初形态,它为二者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早期形态的参照。

    三、思考之二:关系研究的意义

    对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的发生探析,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历史的、逻辑的起点。这一起点提醒我们,二者关系研究并不等于将小说和戏曲两种文体放在一起进行各种枝杈部分的对照比附,也不是让我们的思想单纯盘旋于二者间的亲缘关系;而应充分注意到,我们探讨的是两种已具有独立特性的文体,对其共性的探讨只是关于二者关系研究的起点,我们更需要的是要考察二者发生关系之后又在哪些共性基础上分化,在何种因素的促进下发展,逐渐形成其个性,从而文体独立的。或者说,二者的关系为它们的文体独立和发展提供了何种有利条件或不利因素,而不是堆积、罗列一系列支离破碎的异同现象材料。

    所以说,关系研究的目的在于开拓小说、戏曲研究的视界,为具体的小说研究和戏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参照系和观察点,从而使二者的关系研究具有文体学探讨的意义,而不是作表面化的比较。在这一研究视点下,无论立足于小说角度还是立足于戏曲角度所进行的二者比较观照,都是进行反思自身的过程,它们各自为显示出各自的个性和风格、理解对方的个性提供了参照系统。比如把对戏曲发展史的考察纳入这一参照系中,“只要看到宋杂剧与话本的联系,则宋元以来戏剧的发展事(除声乐外)自可大体求得解决”[12](P74)。这一联系首先会使我们注意到二者的共性,但目的却是要在宋杂剧与话本的关系参照系中去观察宋元以来戏曲的个性发展状况,即通过二者的共性找出话本对戏曲的影响痕迹,并在共性的基础上分离出二者的一系列差异,在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探寻宋元以来戏曲对二者共性的背离和文体发展。在这一探寻过程中所做的一切研究尝试、认识及解释,都是以二者关系作为参照系的,如对元杂剧“一人主唱”功能的认识。

    有一种观点认为,元杂剧“一人主唱”(一个脚色主唱)的体制有利于主唱人物的形象塑造。道理上,这主唱人(剧中主唱的人物)处于杂剧演述的中心,全剧只有他一人能充分地抒发感情,展示心灵,表达其对周围人事的观点,而其他人物则无此机会,则主唱人应为故事的主人公,应是杂剧着力塑造的人物。但许多杂剧却并非如此,《争报恩三虎下山》应着意的人物是杨雄、燕青和鲁智深,可主唱人却是李千娇;《千里独行》的主人公应是关羽,可主唱人却是甘夫人,其它如《隔江斗智》的主唱人非诸葛亮或周瑜、《薛仁贵衣锦还乡》非薛仁贵、《哭存孝》非李存孝、《陈季卿悟道竹叶舟》非陈季卿,等等。另外,元杂剧中还出现了许多“探子”式人物作为主唱人,出场就是为了报告在剧中无法表现的场面,如《单鞭夺槊》第四折的探子,《存孝打虎》第四折的探子,《柳毅传书》第二折的电母,《火烧介子推》第四折的樵夫,《哭存孝》第三折的莽古歹等,这类主唱人的出现只是为了完成对难以在舞台表现的场面或事件的叙述交代,是一个功能性的人物(叙述的工具)。这类主唱人的出现不是以塑造性格为旨归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叙述杂剧故事。所以说,元杂剧”一人主唱”的体制不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而设定的。这种“一人主唱”体制下的主唱人物设置,是早已成熟的话本小说、诸宫调等说书人叙事向戏曲形态转化时所必然出现的文体特征,其区别一是纯粹性叙述,一是代言性叙述。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戏曲以观照小说,从而与小说本体拉开一定的观察、理解距离,通过对方的映照审视小说,以更深入地认识中国古代小说的某些本质性的东西,从而拓展对小说的研究层次。就在这一研究视点下,我们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来增进对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传统的理解,即通过理解对方来理解自己,又通过理解自己来理解对方,在交流和比较的观察视界中考察二者的性质和关系,以充分理解、认识小说发展史和戏曲发展史的内在逻辑。我想这是我们对二者关系研究的最终目的。

    总之,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的关系研究作为一个视点,为我们研究小说和戏曲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从而有助于推动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研究的深入。这也是二者关系研究的一项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2]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3] 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4] 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第二册)[C]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5]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7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 《太平广记》卷257《陈癞子》:“唐营口有豪民陈癞子,……每年五月值生辰,颇有破费。召僧道启斋筵,伶伦百戏毕各。斋罢,伶伦赠钱数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四《贬误》:“予太和末,因弟生日观杂戏。有市人小说,呼扁鹊作褊鹊,字上声。予令座客任道昇字正之。市人言:‘二十年前,尝于上都斋会设此……’”

    [9] 杨绛.杨绛作品集 (卷三)[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10] 周宁.叙述与对话:中西戏剧话语模式比较[J].中国社会科学.1992(5).

篇7

关键词:戏曲文化;动漫创意衍生品;开发;管理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086-01

一、以戏曲艺术为内容的动漫创意衍生品开发意义

(一)提升传统戏曲艺术的活力和价值

将动漫创意衍生品作为戏曲艺术的消费品形式,不仅能够拓展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播空间,更能够丰富普通人的生活,让生活艺术化、趣味化,从而实现了传统戏曲艺术活力的再激活、价值的在体现。

(二)现有戏曲类文化产业运作模式的有益补充

以戏曲艺术为动漫创意衍生品的开发方向,其产品的艺术性和经济性能够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通过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的消费,有益于文化传播途径的进一步扩展。

(三)促进传统戏曲艺术文化普及与对外交流

将戏曲艺术以动漫创意衍生品的形式呈现,通过国际展会、文化艺术节等渠道销往国内外,能够使其进一步发挥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社会功能,寓教于乐,实现具有亲和力的文化普及与文化交流。

二、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的几点开发思路

作为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因其表达的文化内容和深度不同,其开发思路不同于一般动漫产品,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戏曲文化中的设计元素整合

使戏曲艺术符号化、形象化、产品化的重要途径是对戏曲艺术中的各类元素的分析。从产品开发的角度分析,可以从戏曲音乐、戏曲乐器、戏曲道具、戏曲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在产品形象上要特别注重突出文化特色和特性,结合适当科技手段和新材料工艺等,抓住能够吸引消费的文化元素进行产品设计。

(二)符合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与内容

在功能设计上要与一般性旅游产品相区别,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不仅仅作为“一次性”消费,而能够有实际用途,使消费者对产品本身产生好感。

(三)建设专业综合化的开发团队

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的开发需要设计方面的理念与专业知识,在艺术与产业接轨的过程中要实现双赢,还需要要对顾客的需求开展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同时制定相应行销通路。

三、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的品牌化管理思路

在借鉴创意产业成功案例的同时,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应该走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品牌化道路。

第一,合作开发。在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的品牌化发展中,通过运用展会、艺术展演等文化活动契机,与产品制造商通过定制设计、定制生产的方式开展合作,或通过设计大赛创意征集等方式,使创意与制造间合作更为开放、有效。

第二,品牌策略。通过品牌授权、加盟等方式开设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的销售渠道,统一店面装潢,树立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的品牌形象。

第三,区域销售。根据中国戏曲的种类与区域特性,设计不同的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按区域划分产品投放种类,突出产品的特殊性和品牌特性,避免同质化。

第四,推陈出新。创意类产业的活力在于创新,在品牌的指导下,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应进行阶段性创新,从而增强产品本身的活力和吸引力。

总之,戏曲动漫创意衍生品的开发与管理应该做到艺术与产业的结合,而戏曲艺术产业的发展更要遵从地方文化建设与老百姓的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戏曲文化产业既要发展出质量好的戏曲艺术作品,也要利用市场,特别是制造业,形成自己的产业,使盈利模式不断清晰。戏曲艺术单纯与制造业结合,即便能够产生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会长久。

参考文献:

[1]邬厚民.关于动漫衍生品类型及功能定位的研究[J].科技风,2009(18).

作者简介:

王 冬(1983-),女,汉族,河北清河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教师,讲师,硕士,设计艺术学专业;

篇8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区域物流能力

0引言

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区域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不断涌现,使物流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如何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以及物流政策平台的规划和建设[1]。而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区域物流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区域经济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特别是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1区域物流能力概述

1.1物流能力的涵义

物流能力是指某特定的物流系统,从接受客户需求、处理订单、分拣货物、运输到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和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也可以简单地把物流能力理解为是由物流系统的物质结构(如配送中心数量与规模、运输能力、分拣处理的设备能力等)所形成的客观能力,以及管理者对物流运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2]。物流能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能力指物流设施设备或物流系统的容量或能力;广义的物流能力是指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力,它反映了组织的综合物流功能水平[3]。

1.2区域物流能力

区域物流以及区域物流能力二者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区域物流是指在区域范围内的一切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性的流动以及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物品运动[4]。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运输和集散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

区域物流能力则是指区域范围内的物流部门为本辖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物流支撑和服务的能力[5]。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区域物流能力有两个方面属性,一是区域物流的需求能力,一是区域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物流需求能力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区域物流服务能力的规模和结构,区域物流需求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6]。

1.3区域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

从企业的角度提出物流能力既包含了企业物流设施设备生产能力等静态能力,也包含了企业管理与经营物流的动态能力,以及企业对上述二者协调运作的综合控制能力[2]。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是由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综合而成的[7]。区域物流是众多微观物流作业、企业物流在区域空间领域的反映,更强调系统整体性运作。站在区域范围的高度,区域物流能力是由区域物流要素能力、物流企业经营服务能力、区域物流协调能力构成。

1.3.1区域物流要素能力

区域物流要素能力是指区域物流体系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技术以及物流设备等。

(1)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是为服务供应链整体功能和具体环节,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总称,由各类物流通道和结点的有机结合配置而成[8]。

(2)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通过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加速了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在物流管理决策、管理组织结构、物流业务运作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改革和促进作用。

(3)物流设备

物流设备则指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以及各物流企业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体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以及其他设备。在区域物流中,存在着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作业,物流设备的兼容度、标准化也成为提供区域物流能力的重要方面。

1.3.2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

区域物流服务的提供最终落实在具体的物流企业、物流结点及供应链上。因此区域物流能力还体现于区域内物流服务提供者的经营服务能力。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在区域物流要素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采用物流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手段,优化配置物流资源,为区域物流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的能力。它可以通过物流服务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各种类型的运输、仓库和堆场储存能力、服务网络、技术和服务水平、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等体现。1.3.3区域物流协调能力

区域物流协调能力就是指对区域物流要素能力、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以及物流发展环境进行协调,以追求区域物流的合理化,协调企业物流与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

2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物流产生并发展的源动力。

2.1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的核心是重点对区域物流增长极的物流资源进行配置。对区域物流增长极的选择一般依据区域物流现状,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或者物流发展条件较为优越、发展潜力较高的地区。根据条件的优先在区域物流增长极中规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重点规划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等大型物流结点以及主干通道和次干通道,构筑起一个主次分明、重点明确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并借助物流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来推动区域物流业的一体化和现代化。

2.2区域物流能力与交通投资的关系

随着交通行业投资I的增长,物流能力投资弹性E呈现下降趋势;物流能力投资弹性随时间t呈下降趋势;物流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交通行业投资的增长,建设现代物流系统是提高综合物流能力的根本途径[4]。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是区域物流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区域物流能力的发挥以及提高不仅仅只依靠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在物流投资弹性随交通投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家宏观经济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战略、区域所在区位的综合交通网络、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现状,在对区域物流需求的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进行规划,充分整合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并对需要建设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立项投资。

2.3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物流需求的关系

区域物流需求是指区域内或区域外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流相关活动。它是一种派生需求,主要来自于当地工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果只强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同时,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该区域内物流服务支持。对于物流需求的分析,主要基于城市的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与调整,将直接影响物流需求的分布状况及需求类型,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大小。而物流需求的类型、规模以及分布将是影响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因素。只有把握了物流需求特征才能保证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的质量,才能保证区域物流能力的充分发挥。

3结论

通过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区域物流能力的规划和建设应适应、适当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从而起到促进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至出现资源浪费。然而目前对于物流能力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关于物流能力的概念,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度量方法、评价指标等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对物流能力的研究范围也仅限于企业层面和供应链层面,未能从更高层面进行协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能造成对区域物流能力规划预测的偏差,而导致区域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它急需做进一步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2]马士华,孟庆鑫.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3):301-307.

[3]马士华,申文.企业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交叉作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5(4):5-8.

[4]谭清美,冯凌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8):22-24.

[5]王岳峰,刘伟.对区域物流能力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6(11):77-79.

[6]闫秀霞,孙林岩.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2005(3):257-258.

篇9

关键词:成人教育 社区教育 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59-01

1 成人教育的含义

当前教育界和学术界并没有对成人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成人教育可能有很多定义。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已经受过高等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从这一理解来讲,成人教育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其对象指在年龄上超过了适龄入学年龄但是有渴望的得到继续教育深造的人;成人教育的目标有别与全日制的义务教育和学历教育,重在增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或者是把教育对象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全新的方向;成人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涉及到职业教育、专业资格或相关文化知识等方面[1]。

2 社区教育的含义

社区教育起源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校是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当前对于社区教育的含义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论断,但总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一是社区教育是为社区更好提供教育服务的非正规教育;二是社区教育就是社会教育;三是社区教育与民众教育联系起来。从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来讲,主要是通过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的形式,更好的为青少年创造一种有利于身心更好更健康的发展环境、为老年群体提供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交流与教育平台;社区教育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大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以社区居民为教育对象,以提高生活质量和社区居民整体素质为根本目标,实现社区经济社会管理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对于社区教育来讲,实现了在工业化时代下组织化、形式化、实体化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学习为目标的转化,实现了社区教育与社会的有效融合,这是社区教育的一次重要的质的飞跃;也正是这次质的飞跃,更好地实现了终身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推动着社区教育社会更好的协调发展,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3 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成人教育已经成为终身教育和全面教育的主体,成为社区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二者,既有一定的关联性又有一定的区别[2]。

第一,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二者之间的联系。成人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点,成人是成人教育对象的主要来源。对于社区教育来讲,其主要目标定位在社区范围之内,将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主要发展方向,更好促进社区和谐发展、促进社区经济与社会更好的发展。从这一点来讲,成人教育无疑就成为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从社区人群结构构成来看,成人并不是社区教育为一的对象,还同时兼顾其他类型的学习对象和类型,成人教育的对象包含在社区教育构成成分之中:成人教育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已经工作但是超过了适龄上学机会的人群,在岗在职的工作者和劳动者成为主要的人员构成要素;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包括社区所有群体,其教育的主要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涵盖了各个全体。在教育对象上,二者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第二,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二者之间的区别。一般来讲,社区教育主要含的内容包括婴幼儿教育、家长育婴培训、青少年课外趣味活动、老年教育等,涵盖生活、工作、学习等诸多层次和诸多领域。其主要目标就是进一步丰富社区青少年儿童、成人群体、老年群体的业余生活,促进社区更加生动活泼的开展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传承、文明、价值等方面发挥应用的作用。成人教育主要依托各种层次的学校仅仅针对成人开展实施培训教育,成人是其主要的阵地;社区教育主要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去不断满足社区各种不同层面群体的现实教育需要,社区是主要的阵地。从内容上看,成人教育的内容是与社会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以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实用技术、扫盲、学历提升等为主;而社区教育是围绕生产、工作、生存、生活等所有方面开展教育培训,更多的是强调一种大教育,从宏观的角度可以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培训学习、与社区主体职业技术技能相关等两大类别。社区教育在当前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形式下,更多的是承担起了在岗人员岗位培训、下岗人员再就业技术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等等。当前,为适应终身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实现了转轨与融合;在终身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不断创新机制、不断丰富自身共呢个,使成人教育更好的融入到社区教育[3]。

4 结语

总之,纵观整个终身教育体系,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之间既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在理解二者区别与联系的同时,一定要很好的把握二者的含义。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二者既有共同点,又相互区别,它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凡.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突起一直社区教育的美好天地——记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主任陈堂忠[J].中国农村教育, 2012,(4):24-26.

篇10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带有鲜明个性的区域经济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支撑点。而区域创新又成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知识资源在区域创新中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理论。

(一)三螺旋理论

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这就是所谓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

(二)区域竞争力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要素中,科技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的44项指标中有22项、科技竞争力的26项指标中有19项与教育相关,尤其是与高等教育有关。

(三)非均衡增长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这些增长极地区对其他地区具有支配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的加快,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一国经济的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理论揭示:(1)产业结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2)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区域劳动力质量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区域联合与融合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壁垒,促进分工协作;有助于扩大要素流动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等教育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四)新增长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新增长理论揭示,知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内生变量,知识的积累取决于经济当事人用于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因此,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五)后发优势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后发优势理论指经济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有效利用资源、创新、机遇、政策等优势,获取更佳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趋同化,甚至超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有:资源型、联动型、机遇型、创新型、干预型等5种类型。营造和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是将创新作为后发优势的灵魂。

二、国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总结出二者关系的一般理论,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一)一般理论我国学者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总结了以下六个理论。

1.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教育有两条基本的规律。即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自身的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同社会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其简单表述就是“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另一方面,要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第二,高校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高等教育区域化是使高校更好地主动适应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使得高等教育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第三,就某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它不仅要注意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校技术优势相匹配的技术市场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相关联的行业经济的变化,而且要特别注重高校所处的周边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和媒介关系的处理。高校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

2.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其支撑点是教育经济学中关于投资的利益共享、成本分担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有两条原则:一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就应当担负教育成本;二是能力原则,谁占有国民收入,谁就有能力负担教育投资。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高校有中央和地方之分。中央所属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走向地方的工作岗位;这些高校还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决策咨询、管理、就业等方面为地方做出巨大贡献,带动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为地方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与中央相比,地方是国家高等教育的最大收益者。因此,根据受益原则,地方对中央所属院校也应该给予有效资助,将中央所属高校纳入地方计划的范畴,但不宜进行过多的管理和干预。

3.非均衡发展理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引用了经济学的术语“非均衡”。其原意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在非均衡发展之下,资源的配置方式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其效益也会受到影响。非均衡实际上也是一种均衡,是市场不完善前提下的均衡,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均衡。非均衡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是,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脱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均衡配置、布局高校,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区域内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千校一面,尤其是管理体制僵硬,管得过多过死,缺乏灵活性;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较差,高校缺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约束、激励和竞争机制,学校缺乏办学自,专业设置、招生等限制仍然较多。一般说来,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其市场化程度呈正相关。在发达地区,其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资金投入总量大,个人投资旺盛,财政自给率和贡献率高,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必然要求这些地区的办学体制和资源配置重点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例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直接调控权让位给市场而实施间接管理;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落后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因而在办学体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所不同。

4.第三职能理论

高校的职能经历了三个变化,即由单纯培养人才到以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再到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直接为社会服务。培养人才这个职能是从近代大学一产生就有的,被认为是大学的第一职能,科学研究则成为大学的第二职能,大学的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校这三个职能的产生和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尤其第三职能的产生,说明大学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而第三职能又是在高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大批落后地区崛起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情况说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校自身职能扩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地存在着二元结构,而且推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经济梯度推进战略。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必然存在着地区性差距,因此,提出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区域化是我国整体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效的战略选择。

5.全息结构理论

全息结构是一个由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子系统(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力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结构。它的主要特征是,任何一个微观子系统的内在结构都反映出宏观大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我们可以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力生产三个系统简化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事知识和技术生产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既为经济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又为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教育活动是人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活动为经济活动输送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科技活动提供科技人才,科技反过来又成为教育活动的知识源泉。教育、经济、科技三者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在整个人类活动系统中同时并存,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同样具有全息结构的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不同层次级别的系统中都包括这三个系统。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区域内的教育、经济、科技的互动作用。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发展与配合,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6.教育方针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一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层次、一个目的,而后者则是前者的一个方面、一条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则要求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恰当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迫使高等教育要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和地区发展的新路子。而高等教育区域就是其本身发展所能够实现的合理的途径。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

1.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区域经济水平会影响到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区域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家庭教育投资的增长水平。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恩格尔系数越小,即居民家庭在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小;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恩格尔系数越大,即居民家庭在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实证分析表明,食物消费所占比例与家庭教育消费所占比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家庭消费中用于食物的比例越低,则用于教育的投资比例越高;用于食物的消费比例越高,则用于教育的消费比例越低。并且,教育消费比例对食物消费比例呈现弱弹性,即食物消费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家庭教育消费水平提高0.72个百分点。统计分析结果揭示了国民对教育的投资能力是受家庭消费结构严重制约的。

(2)区域经济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大幅度扩招后,随着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人才市场超载成为当今就业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除去正常的人才流动、下岗再就业以及其他形式的失业人群,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三种类型:应届、往届和春季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其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将产生直接作用。因为,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也使其有能力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教育成为可能。

2.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责任。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和培养学校所在地。由此可见,企业所在的城市如果是大学密集地区或发达地区的大都市,就有可能比其他地区的企业优先得到高素质人才。

(2)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首先,要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对经济的确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发展并适当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短期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是受到区域经济整体状况的限制的。要增大高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相应地改善高校周边的经济环境。再次,将高校作为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美国研究证明,高校的存在对周围房地产的价格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要以高校为中心开展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高校旅游业。一是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外出旅游,因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假期、相当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二是可将高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高校具有很多人文景观和一定的历史意义,将高校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3)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

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正在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毫无疑问,高等院校应该自觉成为走在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领军力量。从世界范围来看,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生产,是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致胜法宝,如美国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硅谷)、波斯顿工业园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其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4)高校的基建投资是刺激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普通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各个高校的硬件设施已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尤其是校舍的短缺,需要加大基建投入。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如果增加1名学生就需要新增基本建设费3.8万元左右。基础建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建过程中原材料的就近便宜采购和建筑工人的就近聘用,而这些无疑都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对经济的影响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还包括高等院校的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影响等因素。

三、对现有研究的思考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二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已取得普遍共识。但这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关于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应在定量分析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工作,通过广泛搜集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如分析北京的高等教育对北京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从中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二)缺乏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比较分析

由于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的不平衡发展,因而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层次等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现有研究缺乏相关的比较分析,因此,今后的研究应通过比较不同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