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新生入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一个学前和一年的衔接问题。多年来农村的学前教育,没有具体的管理标准和教育教学目标,老师也不是幼师,有高中毕业的,再就是年岁大的老教师退下来教学前班,多数是私人办学,也没有管理的部门。这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不合理、不科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主要是开始尽快让孩子熟悉、了解、适应学校环境,更早地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之中去。培养新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小学新生入学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重复的知识教学
学前教育主要是应该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养成正确的、良好的习惯,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等。
现在家长和学前教师对孩子的希望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入学前的一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和会书写一年级教材中的大部分汉字,好一点的学生掌握百分之九十五的汉字。有的一年新生入学考试和一年期中试题不差上下。学前数学教学不仅会10以内的、2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连100以内的口算练习也能掌握。而现在一年级语文教材不仅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理解掌握100多字,并且这些已经是学前学生就掌握的,这就是一对矛盾。语文教材其余还有400字仅要求能认识、理解就可以的。所以学前教育“小学化”和一年级的识字标准及某些习惯都是不科学的,也会影响以后的学习、生活与衔接。而现在入学的新生大部分在读书、书写习惯和上课的听讲习惯等都是不规范的。
两会代表王锋提出:针对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一是必须正本清源。从理论和政策上科学区别幼儿园与小学的性质、任务、目标、内容、教学方法等,牢固确立幼儿园教育的独立地位和性质,将幼小衔接的任务交给小学来完成。知识只有成为智力活动的推动力才具有价值,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让幼儿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追求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是当前世界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二是要推进幼儿园教育的普及与公平,从根本上消除“小学化”衍生的政策环境。学前教育是最需要国家资助和保障公平的教育,对学前教育应加强监管,对家长和社会做好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学前教育的目的意义,让更多的人懂得或初步懂得学前教育,取消小学入学测试和考试,小学属于义务教育的重点,没有升学任务。
二、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方法以及规律
首先是在学前已经养成了不正确的执笔方法。学前教育后的学生执笔方法是:笔尖和手及一年级的学生身体、年龄特点不能保持一寸远,执笔和书写姿势千奇百怪,有的趴在桌子上,东倒西歪,学前书写字数过多,时间过长,对书写产生了厌倦的情绪。正确的执笔姿势是:笔尖应该贴在中指指甲根部,食指与拇指指度相对捏住笔,手心是空的。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依次向内,小指侧部贴在书写纸上。要保持胸和桌面的距离为一小拳远,眼和书写纸面保持仅一尺远,书写时两脚平放与肩同宽。
其次是学生对汉字书写的规则和笔顺掌握的不规范。因为现在儿童很早就受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教育,加之学前的教师多数不是正规的教师或没有接受过培训的,导致一年级的学生在书写、朗读、读音等方面都不一定是规范的和标准的。汉字书写要做到先中间后两边、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笔顺序规则的。所以一年级教师不仅仅是正常的教学,更应该及时重点发现你的学生某些方面的不足,及时改正,养成良好的习惯。汉字的书写是有规范要求的。只有按照规范的要求去书写,才能书写的正确、自然、漂亮、流畅、潇洒。
篇2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最基本的途径,这是因为学生知、情、意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的表现都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去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的观念,改变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使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的目标得到实现。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说,是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从尊重人、帮助人到发展人。这种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是符合人成长的需要,是符合学生个性全面提高的需要,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忽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改变这种不良的倾向,改变违反学生学习规律的做法,改变教师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造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为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服务和帮助。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关注。目前制定的《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进一步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来,被看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突破口。如何认识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就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体会,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要求班主任结合班级、团体活动开展心理活动
不把心理辅导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出、列入课程计划,而是结合班会活动、课外活动、团体活动来进行,是这一途径的特点。新生入学时的“始业辅导”、毕业时的升学就业辅导也属于这一类。其有利的一面是能把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活动以及学校的其他例行活动结合在一起,便于发挥这几项工作在统一的育人活动中的整体功能。但要注意的是,心理辅导仍须有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不要让心理辅导被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所代替而丧失自己的特色。
2.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
学习辅导是辅导的重要方面,它主要是结合学科教学来进行的。 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地解决。实际上各科教材中蕴含有不少适用于心理辅导的内容素材,教学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在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教育情境。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善加利用,一定可收到心理辅导的实效。近年来,已有中学小学教师在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社会等科目中尝试渗透心理辅导,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3.要和学生交朋友,进行倾心谈话
有经验的老师,经常通过与学生的促膝谈心,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或思想问题。谈话可以最亲切、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还可以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获得或发现学生心理的一些重要信息。心理学研究表明,谈话过程实际上是交谈双方之间的一种交往与认识过程。谈话双方的心理特征、态度、期望、动机、知觉、情绪和行为等对谈话的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4.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心理研究表明,不同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性格形成影响直接明显。一个喜欢惩罚儿童的母亲会使孩子产生恐惧与畏缩反应的条件作用,由于这种行为的持续并产生泛化,导致孩子长大后,害怕周围的人并表现孤独性格。再有,学校教育中如果说实话反而受到教师责备,隐瞒真象得到教师宽容,以及周围环境中存在不诚实、自私的坏榜样等,往往使儿童说谎的性格得到强化。社会文化中不健康因素对青少年影响也非常明显。如果让儿童经常观看具有攻击的节目,往往使他们的性格富有攻击性,攻击行为也随之而增加。因此,我们要重视良好校风、家风的宣传教育及培植,以创建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
5.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其生活实践中发生的。青少年正是通过他们的学习、劳动、文体、科技、团队及社会公益等各种活动接受社会影响的。由于青少年有精力充沛、爱好活动的特点,我们更应该对他们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他们在有益的、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健康人格。
篇3
关键词:技工学校 新生 入学教育
技工学校在新生入学之初,都会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旨在帮助新生尽快转变角色,早日适应技工学校的新环境、新生活,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入学教育对新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将会起到积极作用。那么,技工学校如何有效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呢?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校规校纪教育
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由人治走向法治。法治即规则,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是否遵守规则。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在新生刚入学时就进行严格管理,加大管理力度,以后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管,违纪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因此,班主任要组织新生认真学习校规校纪,让新生熟悉学校纪律的内容和基本要求,增强遵纪守规意识,并将此作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自觉地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品行。入学之初学生对校规校纪的学习越深入细致,今后犯错的可能性就会越小。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生活的基本保证。
二、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当初选择专业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大多数新生对自己所选专业还是比较陌生的。如锅炉专业的学生认为毕业后从事的就是烧锅炉的工作,又脏又累,从而情绪低落。这时就需要由学校的专业课教师对相应专业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专业简介、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就业岗位、应掌握的技能、实习实训、获取证书等内容,从而使学生打消顾虑,端正专业思想,熟悉专业特点,对所学专业产生深厚的兴趣,对未来充满希望,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新生参观学校的实验室、实训教室,使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文明礼仪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也是新生入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的学生在文明礼仪方面有所欠缺,如见面不主动问候老师、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脏话粗话等。因此,教师在入学之初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尊师礼仪、课堂礼仪、仪态仪表礼仪、交往礼仪等。通过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自觉运用文明礼仪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主动改正不文明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讲文明、有礼貌、有素质、有涵养的技校学生。
四、校史教育
由于新生对学校尚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一旦学校的某些条件与自己的期望值不符时,他们就很容易对学校感到不满,心生悔意,甚至想打退堂鼓。通过开展校史教育,可以让新生更全面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理念、取得的成就,提升其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校热情。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新生参观校史馆,通过图文、实物展示和讲解员的讲解,使广大新生接受一次“知校、爱校、荣校、兴校、强校”的思想教育,形成主人翁意识,树立“今日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精神,奋发向上。
五、自信心教育
进入到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着自卑心理,认为就读技工学校低人一等,有的学生甚至自暴自弃,打算“混”过三年。教师要通过入学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赏识自己,调整好心态,消除悲观情绪,重拾自信。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高技能人才楷模的先进事迹及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成功经验,让他们意识到技工学校的学生并不比别人差,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不懈努力,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样可以开启一扇成功之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技能人才。
此外,新生入学教育还包括安全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各个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篇4
一、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告诉学生,有些体育项目是具有危险性的,但是如果认真学习运动技能,采取安全措施,并与教师密切配合,危险是可以避免的。在教学新内容时教师要讲明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和恐惧心理,努力培养自己勇敢拼搏的品质。
二、利用标准的动作示范,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体育教学中,学生在练习一些看似危险和困难的动作时,会产生恐惧心理,他们可能会找出各种理由逃避练习,从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优美、准确、富有节奏感的动作示范,使学生直接感知运动动作的全貌。看到教师的动作轻松完美,会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充满信心。第一次学习新内容时,也可以先让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进行动作示范,以此激励那些胆小的学生勇敢地尝试。练习时,师生应多给予胆小的学生以表扬和鼓励,确保他们的“第一次”尝试能够获得成功,以此帮助他们摆脱恐惧心理,收获自信心。
三、加强保护,适当降低练习难度,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在一些学生的心目中,总认为教师的保护是最安全的,不会有危险。因此,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加安全感。教师采取保护措施,既要了解该运动项目的特点、单个动作的技术规格,又要充分地分析理解教材、分析学生,准备检查好教具器材和场地,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容易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教学中减少疏漏,避免教学事故的发生,这样安全的体育课就不会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当然也就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
此外,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也可以减轻学生的恐惧心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练习内容感到困难,就应当适当降低练习难度。如:跨栏教学中可以降低栏的高度,加大栏间距离;在教学跳跃当中的“横箱分腿腾跃”时,可以用“山羊”代替跳箱,以降低腾跃难度。当学生熟练掌握低难度的技术动作,把动作做得完美流畅后,自然就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摆脱心理恐惧的情绪。之后,教师再增加栏高、减小栏距,把“山羊”换成跳箱,逐步提高难度,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篇5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教学策略 探究
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作为英语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灵活采用教学策略,才能让教学绽放新的生机和活力。以下是本文作者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1. 利用互动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氛围,并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探索出令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例如游戏、唱歌、表演等互动方式,都可以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有趣的、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英语教师应加强游戏活动的设计,采用有效的互动游戏,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期待感。例如:①接词游戏:在每节英语课上,学生都有可能接触同一领域的很多单词,如水果类的:banana、apple、orange、lemon、peach等,当学生初次接触这些单词时,可能难以将其分清楚。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接词游戏”来加深学生对单词的印象,即:让一个小组的学生每人说出一个水果单词,并将其拼写出来,所有单词都不能重复,如果重复了,就罚他在作业本上写三遍单词。通过这一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②摸物猜词游戏:由教师事先将水果、文具等学生所熟知的物品放入一个书包中,然后让学生上台“摸物猜词”,学生可以提出问题:“Is this a pencil?”, “Is that a balloon?”等,回答正确有奖励,而回答错误要继续猜词,可以将每个小组的成绩进行累计,得分高者为胜。③根据指令做动作: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设定相应的指令,要求学生根据指令完成动作。例如,教师说:“Show me your eraser.”学生就要拿出橡皮,教师说:“Spell your name.”学生应拼写出自己的姓名。通过这一游戏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听说能力,同时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2. 联系生活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使得学生思维和个性也千差万别,所以,教师不能盲目的追求教学效果的统一性,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生。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拓展学生知识面。例如,在学习西方礼仪用语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日宴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相互问好,进行礼仪方面的沟通,通过亲身经历,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更深入的认识西方人的礼仪和习惯。比如,西方人在收到对方送出的礼物时会当着主人的面打开,看到礼物后马上表达自己的谢意,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对方的礼物,而中国人则相反。另外,当有人提出:“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这样的问题时,依照西方人的习惯并不会直接拒绝,而是语气非常委婉地说:“Yes, I’d like to, but now ...”这样一来,会拉近英语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意识到英语对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让学生明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的技巧,既锻炼了学生语言交际水平,又提高了学生的生存能力,一举两得。语言类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言运用的重要性,我们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语言运用环境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丰富经验,让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及时鼓励表扬,增强学生信心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知识的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重采用鼓励式教学评价,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体会成功的喜悦之情。例如,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你回答问题的声音真洪亮!”,“你说得很好!”等。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也不要横加指责,更不要刻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否则容易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恐惧感。教师应从侧面引导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自我反思,从而自己找出错误根源。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于平时较少发言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主动发言,并在他们发言后给予表扬,以激励他们继续努力,还可以采用结伴发言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内心的畏惧感。
总之,英语教学活动要坚持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原则,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教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学习心理;素质
一、小学体育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小学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中的体育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更多的还是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很多家长和学校都忽视了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导致体育教学体系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体育教材的选用上理论性超越实际的可操作性。例如大多数的教材内容都会罗列很多有趣的运用项目以及其开展过程,但实际课堂上教师往往由于担心学生的人身安全而取消了相应课程的教学,而仅是挑选几项诸如跑步、跳绳、跳远、跳高、篮球、足球等简单的运动项目,造成课堂与教材的严重脱节。二是很多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不足、运动空间有限。很多小学为了节省教育经费都会在硬件设施上准备不足,一般都只是一片狭小的运动场地上几个破旧的运动器材,学生放羊式地聚在各处聊天,等待下课,身体完全得不到很好的运动。三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手法单一、枯燥,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由于体育学科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重视,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手法上创造性和创新性不高,一般都是按部就班的几个动作教过之后,其余时间安排学生自由活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让人堪忧,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学习心理来更好地开展教学。
二、小学体育教育如何适合小学生学习心理
篇7
一、明确诚信的含义
小学生知识面窄,对诚信到底是什么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为此,我们开展了“你是怎样理解诚信的?”大讨论,让学生通过家长询问、查资料、谈想法,正确理解诚信。学生有的说:“诚信就是不说谎。”有的说:“诚信就是不说空话,不吹牛。”还有的说:“诚信就是答应了别人的事要做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热情高涨。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形成了统一的认识,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做假,不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自己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在经过自己的探索、讨论后,学生明白了诚信的含义,找到了自己行为的准则:诚实守信,不说谎话,有错就改。
二、寻找失去诚信的危害
中国历来有“一诺千金”之说,即诚信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估计的。但作为小学生来说,这种价值却是他们无法感受到的。“失去诚信的危害到底有多大?”的调查活动在学生中展开以后,出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有的学生说:“在外国留学的硕士生竟然什么工作也找不到,原因在于他乘公交车时逃过三次车票,他因为失去诚信而失去了工作。”有的学生说:“《狼来了》中的牧童因为失去诚信而丢掉了生命。”还有的说:“据政府有关部门的权威估计,我国每年因失去诚信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合同欺诈、欠债不换、假冒伪劣产品等)总数达5855亿元人民币,这说明失去诚信意味着失去金钱。”这样的调查结果胜过多少次老师无奈的劝说教育。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失去诚信意味着会失掉生活中的一切。
三、展示诚信的力量
人们常说“最大程度的诚信就是最好的处世之道”,对于尚未走出校门的小学生来说,这种说法绝不亚于空谈。“事实胜于雄辩”,对于他们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让他们用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来自己说服自己。于是我们开展了“诚信的力量有多大”的主题队会。有个学生给大家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国王要选择继承人,于是发给国中的每个孩子一粒花种子,宣布谁能种出最美丽的花,谁就会成为未来的国王。当评选的时间到来时,绝大多数的孩子都端着美丽的鲜花来参选,只有一个孩子端着空花盆来参选。最后,他却被选中了。因为孩子的花种子都已经被“蒸”过,根本不会发芽。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用“诚信”才能换取人人想得到的王位。有的学生告诉大家,自己的父母靠着诚信经营,为自己的家带来了滚滚财源;有的学生说凭着自己的诚信,被选上了班干部;有的说因为诚信他拥有了众多的朋友。学生从书籍中、生活中发现了诚信的力量,增强了诚信的意识。
四、做好诚信表率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家长和老师作为学生最亲近的人,是直接的诚信品质的播种者。小学生好模仿,思维上具有直观具体的特点,感性认识能力强。生动的榜样、鲜活的范例比语言的说教更容易使他们接受,并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身正示范。在生活中,因自己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遗忘,应主动向学生解释清楚;在课堂上,发现自己说错了话写错了字要主动承认,并认真改正;发现地上的废纸要像学生一样弯腰拾起。用教师和家长在生活工作中的光明磊落、严端身正,做好小学生诚信的表率,给他们提供诚信的良好习惯,为将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五、赏识诚信的言行
赏识,成功的支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就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实践的典范。一天,陶行知发现学生王×拿泥块砸同学,立即制止了王×,并令他放学后到办公室来。放学后,陶行知来到办公室,发现王×已等在门口,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当王×迟迟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再让你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说完,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王×哭了:“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果结束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你回去吧。”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要用信心去感染他们,千方百计挖掘发现哪怕是极其微小的闪光点,多种方式进行鼓励、表扬,给学生前进的动力。发现错误时,不能不分青红皂白,批评责打,应弯下腰来同学生平等交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诚信。
篇8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效率;方法途径
小学体育作为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我们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引导者,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达到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体育老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老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看到学生作为一个个体而所具有的差异性,在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翘板,以翘板为起点,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构建不同的体育知识体系,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将学生体育学习的热情充分地调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中,从而提升了体育课堂的效率。
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使得教育资源的多样化与优质化,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有赖于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在进行体育基础的教学中,我们的体育老师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逐步地实现了学习活动的数字化,将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参与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可以借助数字信息对课堂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通过信息资源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接触到更为广阔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之中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有着较强的实践性,需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逐渐熟悉与掌握体育技巧与技能,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优化,让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地点不再固定不变,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在自己喜欢的任何地点展开科学的体育学习,不再拘泥于课堂所固有的程序化安排,在更为自由的空间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取代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取得的教学成果。
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体育老师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梳理,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体育教学;主客观因素;逆反心理;克服办法
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障碍,是学生在老师的教学行为中发生的有背老师的主观愿望、相反于常规教学的性质的逆向心理反应,这种逆反的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十分常见。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分为轻重两种,轻者的表现是对体育学习漠然视之,不以为然;重者的表现则是十分反感、厌恶体育学习,甚至于十分的鄙夷体育学习,在心理和行为上始终与老师处于对立。这种情况下的体育教学活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将在心理上产生无形的障碍,如此状况,既直接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也直接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要的还是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来自教学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教材内容不适合于学生的身心特征。教学的具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而言,如果所学的内容富有竞赛性和游戏性,且也适合于他们的年龄特征,那么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会相当的高,反之,他们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显然他们也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心理上也会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因此,老师在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时,必须要注重趣味性,使之能够适合于学生的身心特征。第二,受到客观的教学条件影响。一般情况下,体育课的课堂都是在室外,不仅风向、气温、阳光等等自然环境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并且器材、场地等等教学条件也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情绪。自然环境是师生都无法改变的,只有去适应它,去充分地利用它,最大可能地做到因地、因时制宜,最大可能地将劣势转化为优势。2、来自老师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老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老师的主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老师的业务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兴趣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老师的知识结构陈旧、教学内容不够丰富、教学方法也十分滞后,那以学生就会感到体育学习没有乐趣而失去兴趣,进而产生逆反心理。第二,老师对待问题的态度。老师在教学课堂上的言行将较大地影响学生的课堂情绪。有部分老师,过分注重课堂的统一性和纪律性,不允许学生个性张扬,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不公正的、粗暴地对待学生,挖苦、嘲笑学生。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学生觉得是老师总是在找自己的麻烦,感到老师不够和善,在情感上对老师产生戒备和隔膜,从而在心理上产生逆反。而有部分老师,在课堂上没有考虑学生具体的素质能力与身体状况,也没有充分遵循体育学科的教学规律,安排的运动量过大、难度太高,对学生完成的数量做出硬性规定,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无法完成的情绪,从而消极对待,进而产生逆反心理。3、来自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学生个性差异。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先天遗传,二是后天的教育,所以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在课堂上的情绪表现也不同。对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认识事物的能力、理解问题和处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他们的情绪反应基本上都是亢奋的和积极的,但是,在这一时期,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太容易感情用事而不理智,他们对某个事物的理解如果与老师所讲的不一致时,他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情绪波动。第二,学生身体素质的差异。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可能相同,爱好的运动项目也肯定不同。他们在学习自己既擅长又喜欢的运动项目时,他们会情绪高涨,在内心会产生一种自信和成功的体验。反之,他们就会产生害怕的情绪,进而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最后也会产生心理上的逆反。
二、如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1、老师在体育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激励言语的作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可能是顺顺利利的,从不会到会,他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对此,老师首先就必须报以平常之心,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做到寓情于教。当发现学生有所进步、练习成功时,老师一定要给予及时的、恰当的表扬和鼓励;当发现学生遇到困难、练习失败之时,老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细心、耐心地启发和引导,使之能够形成战胜困难的勇气、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以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帮助。由此可看出,老师给予学生的帮助很多情况都是老师通过言语来实现的,所以老师的言语对学生学习的情绪和态度影响相当大。如果老师给予学生不恰当的表扬,夸大其辞,学生也会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也起不到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的作用,反之,老师如果言辞粗暴,学生更会产生逆反。所以,笔者认为,老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始终要坚持恰当的表扬,以正面教育为主,充分发挥激励性言语的积极作用,以减少学生不良情绪的发生,引导学生积极上进。2、老师要尊重、信任和热爱学生。老师要把教育工作搞好,首先就必须要做到从心里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与学生能够成为知心与交心的朋友。心理学认为,一个人能够努力战胜困难而积极进取,其内在动力就是他的自尊心。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如果不够尊重学生,常常挖苦、讽刺学生,态度恶劣,甚至于是斥责,就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进而使学生失去自信心,最后在心理上产生逆反。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功能。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更多地鼓励那些动作完成得较好的学生做示范,充分发挥学生示范的作用。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所有学生都会有各自的优点与长处,老师要细心地去发现,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价值,二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自觉地降低了心理上的压力,也把教与学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是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间的相互鼓励、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成绩的有效办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鼓励那些技术好的学生去帮助技术较差的学生,也要去激励技术差的学生要勇于向技术好的学生寻求帮助。在这种相互帮助、协同学习的氛围中,促使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进而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的健康发展。4、老师的主导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体育老师在课前必须对学校的场地、器械和整体环境进行熟悉,将课堂上需用的器械布置合理得当,使之井然有序。在课堂上,老师要精神饱满,语言明快而简洁,这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老师着重还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加丰富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老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等方面的知识。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充分考虑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学生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的标准,实施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使所有学生都实现符合自身的目标,强健自身的体质,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从事大学体育教育的工作者,笔者认为,有必要思考如何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逆反心理,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使他们能够保持勇于上进的心态。(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张扬精神;调动意识;教材空白;求异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07-01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课文中蕴藏着培养学生诸多精神能力的因素,如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在许多课文中就能觅到“芳踪”。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小学语文需要教给学生的一项教学任务和目标。充分运用课文,合理、科学地开拓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一、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说“不”,张扬批判、求新的精神
有批判才有创新。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老师说“不”,敢于向教材说“不”。在一节语文课中,我板书“告诉”的“诉”字时少写了一点,当时我没有注意到。这时,一个叫小妹的学生举手了,我请他起来,他说:“老师,你写的”诉“字错了。”我一愣,定睛一看,果然错了。再一想,这正好是训练学生敢于批判的好时机,于是,我没有故意说我是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或者轻描淡写地给它加上一笔就完了。我郑重其事地对同学们说:“老师今天非常高兴,因为小妹同学给老师指出了一个错误,我非常感谢他及时地让老师改正了错误。”说完,我还向小妹鞠了一个躬。这时,同学们都鼓起掌来。从此,我班的学生就渐渐地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向书本质疑了。
二、通过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教育应该以教育学生为本,许多活生生的教学事例说明:严厉、呆板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只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他们只能一味地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惟命是从,如傀儡一般。这样的教学肯定不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认为老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充分发展、张扬个性,创新的火花才能燃烧起来。要创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老师必须做好下面两点:
1、要充分尊重学生。老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允许学生发言不准确,允许学生给老师指出错误,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老师好,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这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就如同鸡蛋孵化成小鸡,一旦温度达到一定的条件,创新的小鸡就会破壳而出。
2、教师扮演的角色要发生转变。“新课标”中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我想,这也就是说,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朋友,而不是管制式的家长。老师在课堂上要亲切、温和,课堂下多与学生谈心,让他们觉得你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才会由怕你变为敬你、爱你,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扉,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挖掘教材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都留有一定的空白,或是在结尾,或是在中间。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领悟。学生的创造力往往就在对课文 的 空白大胆想象和描述中迸发出来。如在教完《我的战友》这一课后,我启发学生:战斗胜利后,战友们会对怎样呢?你来为这个故事续上一个结尾。学生们顿时兴致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有从战友角度说的,有从连长角度说的, 有从朝鲜人角度说的,还有从亲人角度说的……。多么丰富鲜活的想象呀!在对教材内容的挖掘补充中,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感悟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四、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
- 上一篇:驻村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
- 下一篇:村级巡察财务问题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