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部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政法干部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政法干部个人总结

篇1

各县区汇报有很多亮点,很多经验值得总结推广,市委政法委要从中认真总结,经验有哪些,问题是啥。

年工作,总体要求是要围绕十七大精神,推进落实政法工作。要把学习十七大精神做为首要政治任务,各级政法部门必须认真抓好,尤其是对政法工作的要求,具有方向性,一句话内涵较深,要学精吃透。通过学习,武装头脑,使全市政法工作健康发展。

明年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保持社会稳定是首要任务。重点解决群体访、涉法涉诉访是重中之重。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弱化。要正确处理好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和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关系,两者不能偏颇,要两手抓,要通过各种形式去化解矛盾,也不能单纯强调调解而忽视打击。我们要注重大、大调解、大防控去考虑和研究。如两所一庭、联合办公就是很好的思路,是站在高层次思考的问题。我们研究任何一项事情一定要做实,要说清楚,什么情况、什么问题、任务目标都要明确。

二、解决涉法涉诉上访和法院执行难问题。今年的涉法涉诉访问题,解决力度是空前的,但不能满足,检验政法工作的最高标准就是人民满意。特别是陈年老案,我们要十分认真对待,既为人民办好事,又要为政法系统排忧解难,要把解决涉法涉诉上访和执行难问题切实抓好,不能松懈。

三、执法质量和队伍建设问题。为什么要把执法质量与队伍建设相提并论,政法工作的核心是围绕案件来进行,从立案到结案,贯穿政法工作的始终。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案件意识,人的意识,案子是靠人来办的,案件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不能一阵风。各县区政法委书记工作在县区主要领导那里有位置才是本事,要善于发挥组织力量来推进本职工作。

四、要加强经费保障和基层基础工作。年对政法经费保障情况和三年减债工程要排序,发给各大班子成员和县区主要领导,政法部门解决不了的,政法委要帮助解决。县经费保障这个程度最值得表扬。

篇2

关键词:“问题学生”;个性化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36-02

一、“问题学生”总体现状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定位、个性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行事处世模式塑造的关键时期,也是大学生从懵懂到清晰认识自我,步入社会的必要过渡时期。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由此出现了一些“问题学生”。概括地说,“问题学生”是指部分大学生在品德素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一般是在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合理妥善处理好大学期间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致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他人学习生活带来消极影响。

众所周知,差异性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教育的转型时期,青年学生所具有的这种独特的差异性往往正是社会教育的价值取向或个体成长的社会期待,”问题学生”是指在一定班级年级群体中的部分学生相对于其他学生的差异性而言的,相比较他们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往往表现为缺陷与特长并存,使其在身心表现上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心理上过于消极或好胜,行动上我行我素,不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外在目标要求的特殊群体。他们一般没有成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或者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表现为偏激扭曲或错位,没有成型的人生目标和信念,在行为上时常表现怪异,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和生活,在当今社会发展信息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年代里,”问题学生”的出现是一种必然且正常的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现实性,即使有一些问题的出现,也并不在于”问题学生”本身,而是受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所以关键要看我们的教育者怎样看待,因为无论是学习问题、行为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呈现出来的只是一种差异,他们同样具有平等的人格,而不能将其看作是人格上的耻辱,更不能使”问题学生”处于被孤立被歧视边缘化的地位,”问题学生”在高校当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也有各自的个性和特点。所以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管理必须掌握其特殊性,因人而异,要注重个性化培养,以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个性化培养的内涵特征

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讲,大学生的个性是指每一个大学生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更多地培养学生不同的个性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由和存在的个体差异性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这是个性化教育的真谛。

三、“问题学生”个性化施教策略

高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以人为本,真正贯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方针,尊重和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以促进各类学生最大化发展的个性化施教策略。

“问题学生”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的,也是令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倍感烦恼的。教育就是要让每个进入校园的学生都能够成为教育的受益者,使他们获得正确的人生取向和价值观,充足的知识储备,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如何正确有效的引导这些“问题学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加强对“问题学生”的关注,探索其管理策略和引导转化的方法,使他们成为个性突出,特长明显,人格健全的创造者,对当今高校教育而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心怀学生利益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触动,才能真正实现“问题学生”的转化,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管理”只是一种手段,只有走入“问题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痛苦及心理矛盾,找到症结所在才能取得学生信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最终解决问题,才能促进“问题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其转变形象,提高自我素质,以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行为品质步入社会。

(二)坚持发展个性的基本原则

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高校学生的特性差异进行系统分析,将学生依照具体特性指标进行科学分类。针对聚类分析结果,提出针对学生特性差异的个性化施教策略,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聚类方法对“问题学生”特性指标进行分析,探索个性化施教策略。

(三)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过去我们的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着过分强调学生发展的整齐划一、注重整体的知识教学质量,忽视了个体的个性发展,特别是“问题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我们强调要进行个性化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知识的获得,又要注重培养有发展特长的学生,特别是有问题的学生。要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性,开发差异资源,实施因材施教;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发展自己的优势,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判断、分析事物,形成辩证的思维方式。

(四)建立个性成长培养档案

要不断搜集“问题学生”各方面信息,建立“问题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实践证明,这不仅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这些所建立的“问题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因为对这些难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怎样干预,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动研究中的个案研究,为科学转化“问题学生”提供了行动研究的可参照性依据,也大大提高了高校辅导员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科研水平,并促使其养成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地进行深层次思考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并科学地对“问题学生”进行干预。

(五)倡导教学的风格化和个性化

个性化教育,不但是指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挖掘教材的“个性”、对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而且还指教师教学艺术的个性化,即鼓励教师积极追求不同的教学风格,形成不同的教学艺术流派。我们要积极倡导学科教学的风格化、个性化,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风格的形式。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独特价值,针对每个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成为拥有自己独特兴趣、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勇于提出新观点、新见解,在创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社会需求型人才。

(六)构建个性化教学体系

所谓个性化教学指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教育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实际上就是要关注人性的发展,关注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化教学着眼于充分发挥人的个性,针对个性差异实现人的发展、体现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新性。个性化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和需求,从教学观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对“问题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对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七)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传统的评价观建立在一元价值观的基础上,以目标评价为基本形式,只注重学习结果,强调统一性,忽视个别差异,这种评价观显然不能适应个性化教育的要求。要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强调评价多元化。个性化教育是对于个人潜能的激发,并不强求所有的人都掌握同样的知识,所以教师教学评价目标应是差异化的,要紧紧抓住其个性的闪光点及时评价,促其发展。其次,评价方式要多样化综合。过去,对于学生的评价仅仅以考试的成绩(总结性评价)为唯一标准,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学生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得不到发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个性化教育的评价,要遵循多样综合的原则,既要有总结性评价,又要有过程评价;既有主体评价,又要有客体评价;既要有定量评价,还要有定性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发现自我优势,充分调动潜能,实现个性的发展。

对“问题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要充分发挥其潜能,既需要教育者针对不同个体的特点进行教育引导,也离不开集体的教育影响与同辈的关心帮助;既要集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要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提高教学的教育性,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而不能要求教育群体齐步走或对其一刀切,要将学生的个性特征转化为发展优势,使其自由充分而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怀甫.对当代问题大学生个性缺陷的若干思考[J].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3):125.

[2]薛浩.高校“问题学生”及其思想政治工作[J].江苏高教,2005,(3):92.

[3]朱以财.高校“问题学生”引导教育策略探析[J].鸡西大学学报,2008,(3):11-12.

[4]李红林.试析高等职业学校“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73-75.

篇3

1.加强教育培训师资人才的管理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永远是教学发展的核心重点。没有高质量的教官队伍,再完美的教学设计,再领先的教学理念,再先进的教育技术对民警培训工作都将是无意义的。1.努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官队伍。要结合本地区的公安工作特点和优势,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吸引高质人才进入教官队伍。要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正成为教官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就必须设定教官等级和准入制度,提高教官待遇标准。教官水平决定在训民警水平,教官素质决定在训民警素质,教官知识能力决定在训民警知识能力。要在晋职晋级、工资待遇等方面,制定稳定的奖优赏优政策制度。这是教官队伍建设中吸引人才、稳定队伍、提高水平的战略方向。注重教官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教学水平可持续发展。承担培训任务的教学机构,可通过理论和实战集训,组队深入基层所队调研,开辟新知识新技能“第二课堂”,广泛开展警务技能研讨会、研讨班等方法,不断提升教官的知识能力和教学训练水平。建立健全教官在职培训、继续教育的评估机制,正确引导教官通过“终身学习”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对拒不参与继续教育,或在职培训效果不佳,教学脱离公安实践的教官要予以淘汰。2.优化教官知识结构。教官要能够运用教育技术,掌握学科最新进展,把握政策导向,组织领导团队开展教学工作。要避免教官只懂警务实战技术,不懂课程研发;只能具体操作、不能教学设计;只会动作示范、不会讲解传授。要鼓励教官突出自身专长,优化知识结构,努力自主研发课程,设计教学,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还要搭建学术专业平台,鼓励支持教官开展警务实战理论和实操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争鸣。随着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开展全警大练兵、苦练基本功等活动不断深入,各地培训机构的实战教学水平迅速提高,经验日趋成熟。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迎潮冲浪,将自己优秀的警务实战教官打造成“掌门人”级别的教学精英,从而在警务实战教学、学术领域打上自身独有的“烙印”,将警务实战教学推向新的高度。

2.加强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管理

教育培训资源配置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安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现代教育培训中,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课程资源和装备资源等四大方面。1.师生资源公安教育培训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理论知识丰富而学员的实战经验丰富。虽然经过多年的轮岗、选调,一些教育培训机构的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没有根本解决。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学生资源是教育培训的重要资源之一。为此我们建议:一是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但临时延聘专家型教师是在教学任务下达时间短、警种专业教学特殊等情形下的一种无奈之举,难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的一贯性、连续性。二是开放互动课堂。开放互动课堂是由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而由实战经验丰富、表达能力良好的优秀学员进行典型案例讲解或模拟实战演示。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精通实操(战)远远不够,只有上升到潜意识中的实战理念,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环境、情境中应变自如。而从实战上升到理念,需要教师的高度总结、概括、升华。2.课程资源目前在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中,课程开发、研发、创新热度高,课程资源积累、共享、开放忽视多,造成重复开发、研发、创新,造成大量的、不必要的、本来就稀缺的教学资源浪费。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从省部级机构到基层公安教育培训机构,都应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应包括教案、讲义、课件等图文材料,也包括视频、音频等课程媒体材料。经典的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资源库,可通过定期的评比入选、更新。优秀的新研发、新创新课程优先入库。课程资源库在内部应完全公开、全部共享。二是建立健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辅助资源库。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的教案、讲义、课件等研发可能需要使用的文稿、书籍、图片,以及经典实战案例、视音频资料(的可设立访问等级)等,建立较为完善、全面的课程辅助资源库。课程辅助资源库的建立,可以极大方便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官根据需要研发、更新课程内容,而不会将宝贵的备课时间用在寻找、搜索具体素材方面。3.装备资源目前,我国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仍处于初级起步的发展阶段。虽然上级对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投入了大量建设资金,但教育训练基地硬件建设装备资源发展仍处于滞后状况,影响了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上层次,上水平。

3.坚持广泛调研与科学设置课程相结合

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公安教育培训工作谋求新发展的措施和途径,就必须找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与公安实际的结合点和切入点,从而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而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则是极为有效的工作方式。一是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教育培训机构教官,必须带有明确的调研课题或课程研发方向深入基层所队代职调研。由于教育培训机构派员深入基层调研与轮岗交流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我们的实际经验,建议教官调研者可任基层所队临时副职,以便于教官调研者能同时调研基层所队领导和普通警员实际警务工作的真实情况、面临的真实问题,从而研发出更受基层欢迎的、更贴近基层警务实际的教育培训课程。二是课堂调查问卷。在教育培训期间,应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参训民警的意见和建议。既可对授课教官的水平能力进行正确评估,也能便捷获知基层的课程培训需求。三是利用内部网站、办公自动化系统广泛征求基层单位和基层民警意见。四是加强与科研单位和上级训练部门的沟通。为把握国内外教育培训动态,了解当前和将来公安民警应对新形势和新局面所必须具备的前沿理念和前沿知识,应广泛加强与有关科研单位和上及训练部门的沟通联系。五是加强教学交流。加强与省内外相关教育培训单位的横向交流,可以掌握教育培训发展动态,更新教育培训理念,学习好的做法,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通过调研和交流,促进培训机构掌握基层警务真实情况,了解实际需求,从而把握重点,创新思维,更新理念,将调研中吸取的意见建议和发现的问题,融入到新的教育培训课程之中,采取更加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和基层工作需要的“科学、实用、高效、规范”的训练新机制,逐步实现警务实战训练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实现教育训练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确保培训实效。

4.在课程设置中贯彻教育培训理念

当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特殊职业从业人员并非是天生就有特殊能力的人,而是由“普通人”通过专业训练设计和培养出来的。对于警务工作来说,警察强于普通人的力量更多来自于专门的警察装备和专业的警察训练。当今发达国家的警察教育培训,教给学员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传输诸多先进的警务理念并贯穿培训始终,直接影响着他们以后的警务生涯,从而内化为执法理念。为此,要坚决将教育培训理念贯彻到课程设置并落实到教育培训之中。将先进的教学设计、先进的教育培训理念、先进的专业教育心理学方法加以科学整合,将会培训出具有优秀执法理念的警务工作者。

5.坚持纪律教育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要把政法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党和人民放心的、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的队伍,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队伍,就必须将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与理论、实战教育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及警察个人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根据当代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心理学相关观点,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是一个长期综合过程。必须遵循他律时期、自律时期和价值目标形成时期等三大发展形成时期的特点,耐心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为此,教育培训应相应地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主体形成阶段——主体反思阶段——主体自觉阶段,从而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从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警察综合职业道德培养、综合职业精神养成。

6.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只有理念上的创新,才有实践上的创新;只有战略上的前瞻,才有实际上的推进。新时期的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敏锐把握时展趋势,树立符合不断发展的警务实际要求的培训新理念。1.教育培训管理者要立足实际,加强战略前瞻性研究,引领公安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战略性前瞻研究,是把握未来发展、把握时代脉搏、把握发展趋势的研究,但要立足当今、不能好高骛远。一是知识上要与现代科技进展——特别是当代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学科——保持同步;二是建立健全警务教育培训大数据系统,综合科学分析,完善优化公安教育培训课程体系。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是公安教育培训工作创新的必要前提和必由之路。其特点是分析过去、探索发展,立足当前、预见未来,依据进展、把握趋势。要创新公安教育培训工作,教育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就必须加强教育培训工作的战略前瞻性研究。

二、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课程设计的启示

课程设计,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课程设计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课程设计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侧重于技术层面,即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包括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各种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另一个层面更为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也就是说,课程设计是指教育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科书等,为决策部门服务。(一)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现代教育心理学各学术流派对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学术理性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最有价值的学科的教学增强个体的认知能力,重点强调知识、技能和各种学科的价值,倾向于教师为中心,重视以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揭示价值观;认知过程取向强调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的必要技能和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心理发展;人本主义取向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向学生提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经验,强调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认为学校课程应当为增强个体的自我概念以达到自我实现提供机会。为此,教师必须提供一个有利的情境,以促进学习者的自我学习;社会重建主义取向强调学校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要使社会成为更加理想的社会,在课程中就要表现社会需要、社会问题、现实的理想和未来的憧憬,帮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和社会调查等参与到社会的结构与管理之中。社会重建主义取向不仅强调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还要具有改造社会的意识和本领;科技取向强调运用各种设备和媒体,确定更有效的方法完成事先所期望的任务。而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科技取向常常运用其它课程取向的观点。各种课程设计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对象选择匹配的价值取向。比如系统理论课程设计,总体课程设计可依据理论体系以科目为中心进行设计,使系统理论体系层级叙述完备、框架构成逻辑性强;在重点知识点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设计,以调动学习兴趣、记住重点、掌握难点;在知识理论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力透难点。(二)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要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程设计价值取向更多地倾向于多种取向的综合。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应采取多种整合或综合优势的取向,兼顾系统的学科内容、学员与公安工作实际的需求,以使设计出的课程能够发挥更全面的功能、获得最好教学效果。单一形式的教育培训课程设计不可取,但亦不能因为热衷于跟潮流、多取向而忽略教育培训的宗旨。公安教育培训课程设计必须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导向。

三、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技术发展的启示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受构建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教育心理学理念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实验技术日新月异,而许多心理学实验技术已经证实可以走出实验室而广为教育工作者采用。如设计型实验或设计型研究、心理学网络实验和测量技术、交互式学习技术、学习兴趣的任务内测量技术、认知负荷测定技术、概念图与图论测量技术等。而大数据综合分析整合技术、多价值取向教育技术则必将是未来教育技术学实际应用的大趋势。(一)大数据分析整合技术是宏观教育技术发展的热点趋势大数据(bigdata),或称巨量资料、海量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大数据是目前最火爆、最前沿的科技界概念。大数据的特点为4个“V”——Volume、Variety、Value、Velocity。即: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EB级别,甚至达到“恐怖”的DB、NB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第三,价值密度低,分析整合价值、商业价值高;第四,处理速度快。根据以上,我们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优点将是多方面的。1.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可以保存完整历史培训档案大数据特点之一就是数据体量庞大而价值密度低。由于大量的阶段性价值淹没在海量数据之中,许多数据或许目前看不出价值,但若干时间之后都成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数据、历史史料。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仅需要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和海量数据硬盘阵列,及时输入上课信息即可简单组建。当然,许多目前看来非常琐碎的信息,譬如:学员出生日期、籍贯、学历、培训经历等身份简历信息、授课教官的身份简历信息、上课情况、教案、讲义、课件、上课视音频文件、学员因公负伤或牺牲情况、学员获奖晋升情况、学员工作差错处分情况等等,都可输入大数据系统。目前看来越琐碎越普通细节的相关信息,越具有历史保存和未来分析价值。2.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分析目前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有力工具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将是分析公安教育培训现状的最权威的报告。由于大数据体量巨大、数据种类繁多齐全,基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既可分析诸于教育培训与受训学员立功授奖、受伤牺牲、差错事故的关系,亦可从长远角度分析受训学员家庭子女因素对教育培训效果的影响,还可分析整合多因素、多技术对教育培训工作的综合影响等等,从而可以对当前的教育培训效果作出科学权威评估和评价。3.建立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是开展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依据由于公安教育培训的大数据系统的分析结论的科学性、权威性,对当前的教育培训工作的合理内核和存在问题进行真实展现,从而成为公安教育培训前瞻性研究的最科学、最权威的依据。(二)多价值取向教学技术是课堂教育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受后现代主义、人本主义和构建主义教育心理学影响,当代课堂教学技术更多地倾向于多种价值取向的综合。无论是警务理论教学还是警务实战教学,每节课程都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单纯内容教学,所以也不应该采取特定价值取向的教学技术。1.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以最佳教学效果为目标教学,包涵“教”与“学”两方面概念。最佳教学效果,就是教的好、学的佳的理想教育状态。各种教育心理学流派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各有优缺点。公安教育培训的课堂教学技术,应根据教育培训内容、培训对象选择合理的价值取向。比如手枪应用射击教学,总体课堂教学可依据以科目为中心进行开展;在手枪应用射击实战理念讲述上,应采取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教学,采取实战案例法教学技术;在应用射击难点上,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开展教学,体验实操实练。2.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应与教官教学艺术相统一由于各个教官知识阅历、气质类型、表达艺术不尽相同,课堂教学艺术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教学内容完全一致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教官不可能采取或使用完全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教育培训理念的核心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效益。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官个体差异性是授课方式方法和教学技术生动化、多样化的有力保障。但只有将教学科学上升到教学艺术,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前提是,课堂教学技术的价值取向与教官教学艺术完美统一、完美合一。

四、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的启示

当前民警教育培训理论教学范围十分宽泛,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心理健康等内容,教学重点一般集中在法律基础知识、公安业务知识、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方面,范围宽泛,内容丰富。依据当代教育心理学最新进展及发达国家警务理念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认为警务理论教学未来趋向于整合成“一个素质、两个理念”为主体内容的综合教学模式。“一个素质”,指的是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心理健康、公安信息化、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现场保护及证据意识和提取证据能力等;“两个理念”,指的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公安业务、职业道德与纪律作风、警察礼仪、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群众工作能力、廉政教育、保密教育等。“一个素质、两个理念”的教学内容有交叉重叠,但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向上有差异。现代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是人民警察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执法规范化理念、服务职业对象理念是人民警察在对自我、自我职业的必备道德和必备素质的认同、认可的基础上,自觉履行职务与义务、限制性行使权力的认同和认可。

五、当代教育心理学新进展对民警教育培训实战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