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时间:2023-03-19 11:3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毕业就业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实践;价值观;矛盾
在大学第一年学习中,我得到一个去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宾美院学习油画的机会,休学赴俄。两年后我回到中国,重新走入大学校园。曾经的高中同学们现在正面临着毕业或读研的抉择。时而聊起,每每提到关于毕业之后的就业问题,戏侃“毕业等于失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已然成为如今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之一,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深思。近年来,各大高校相继大规模扩招,使得更多的高中毕业生走进大学学堂,更多的人得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国家对大学生的就业也由原来的包分配转为自主择业,提供给毕业生一个相对灵活的择业就业空间,更大更广的空间反而造成了毕业生们盲目感,诸多问题导致了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数量远远高于如今社会的需求量,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但是,在毕业生们苦恼着就业困难的同时,社会上却也有不少的用人单位犯愁聘用不到合适的人选,尤其是市场上对高端、尖端职业的人才需求极度匮乏。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这一矛盾。
最直接的矛盾在于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与当今社会的需求量。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大众化,普通高校大规模扩招,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但与此同时,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无法与之匹配,社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增长,供给量远远大于需求量,对大学生就业的工作选择带来巨大影响。
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大学生们本身的价值观念、就业观念却不能与“由精英化变为大众化”这一现象匹配,正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矛盾。大部分毕业生自视过高、好高骛远,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价值,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无法达到社会的需求。甚至很多学生,在选择就业方面是盲目的,缺乏目的性,这些都是导致就业困难的主观因素。
与此同时,很多用人单位的要求亦越发苛刻,要求学生能力的全面化、全优化,甚至与学校教育脱节,甚至有些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无疑对毕业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雪上加霜。再加上一些低端岗位被下岗失业人员、民工、低学历人群占领,部分地区对人口的流动进行了限制,即便高校毕业生能够认清自我能力,仍然在选择就业走向社会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在中国,仍有一些高校缺乏市场意识,专业设置无法与市场需求接轨,导致毕业生所学的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形成了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而且,在培养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忽略实践的重要性,将过多的理论塞给学生,影响教学质量。而之前所提到的很多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很盲目,我认为学校完全可以加强有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可以对毕业生们在选择就业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思路中,在每一对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只有如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采取正确的方针和办法去解决矛盾。根据这一思想,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的这些方面来逐步解决或改善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首先,从大学生自身开始,提高自我素质,并从实际出发,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包含着主体需要、追求价值、注重效益的原则。经济的发展给很多大学生一些错误的价值理念,拜金主义、富二代炫富等等更是越来越多的发生在我们身边。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就是实践,不断的实践活动中来认识自我,从而发现自身的优点、缺点、擅长的领域、有待提高的部分等等,更能了解到自己的喜好,与此同时也逐渐展示出自己对于外界的存在价值。在实践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或是不被需求的的某些方面时,通过实践逐步完善自我、改造自我,提高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以及团队合作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不断地实践积累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和阅历更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当然,外界的客观条件的改善也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教育的改革刻不容缓,设置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与市场需求接轨,一来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二来也能大大减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与此同时,学校可以加强学生有关择业就业等方面的教育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提供给学生们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认识真理,而不是填鸭式的读死书。社会劳动力结构的失调问题也有待改善,国家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毕竟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是辩证法的核心。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艰难,但同样给大学生们展示了更多的机会,在实践和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可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种艰难形势下,矛盾推动着大学教育的改革、社会体制的完善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和自我提高,更是对目前在校大学生起到了警醒、提前为自己打好基础、努力完善自我、主动积极投入实践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2]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论真理与价值的关系,教案材料,2011.
篇2
[关键词]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204-02
一、文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近些年来,高校中女大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比例越来越高,女大学毕业生增幅明显,就业难度大,其中文科类女大学生所占比例最大,就业难问题尤为突出。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率低,就业存在性别歧视,就业质量低,缺乏保障等方面。
(一)文科类女大学生数量增多、就业率低
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大幅增加。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女大学毕业生增长幅度日益加大。据统计,1998年至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女毕业生人数占总毕业生人数比重逐渐加大,1998年女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重为36.64%,2003年女大学毕业生占总毕业生的比重为44.29%,2005年这一比重增至45.17%。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高校“男多女少”的局面已经改变,逐渐出现“阴盛阳衰”。综合类名校复旦大学,2006级新生里的女生约占52.3%,首次超过男生。2010年,清华大学录取了1159名女生,比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4.12%。
女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高,但就业率却依旧偏低。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大学毕业生男生就业率为83%,女生就业率为79.5%。厦门大学的就业指导部门调查时发现,应届毕业生中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女生比例为63.4%,男生为72.1%。在同等条件下,女毕业生就业机会只有男毕业生的87.7%。
(二)文科类女大学生考研率高,就业门槛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女大学生选择了考研。资料显示,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因此女生无奈选择考研继续深造。而且大部分女生较勤奋踏实,考研成功率也大大高于男生,特别是一些中文、心理学、教育学等文科专业。此外,用人单位用隐形限制的方式提高女大学生毕业生的就业门槛,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对文科类女大学生大多存在年龄、相貌方面的限制,一般要求女大学生年龄在25岁以下,相貌气质姣好,并且在签订就业合同时硬性规定未婚或几年内不得生育等苛刻条件。
(三)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性别歧视
受社会传统思想、男女两性差异以及社会误解偏见等影响,在就业过程中文科类专业女大学生普遍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第一,人数限制。例如:在招聘信息中明确写出某单位招收文员1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3人;第二,机会不均等。即使同时进入面试过程,最终聘用比例男生依然高于女生,很多用人单位情愿降低条件录取综合能力较低的男生也不愿意录取女生。第三,待遇偏低。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对男女生实行不同的劳资待遇,他们支付给女性雇员的工资与处于同等学历、同一职位的男性雇员低。在面对培训、升职机会时,用人单位对文科类专业的职员多倾向于提拔男性员工。
二、影响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用人单位之所以拒招女生正是为了求得生存和竞争优势,规避女大学生自然附着成本的理性选择。女大学生的自然附着成本包含着比较广泛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第一,生育成本。女大学生毕业后不久就会面临结婚生育等一系列问题,进而会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投放到家庭中,用人单位需要为此付出直接或间接成本。第二,工资补偿。基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她们对于工作条件的要求较高。在较差的工作条件下,用人单位需要支付额外的工资以作为奖励,而男性职工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二)文科类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文科类女大学生大多心思细腻,感性,但大多依赖性较强,优柔寡断,专业性差。部分女生过于看重学习成绩,忽略了能力培养,在工作能力、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上与男生存在一定差异,学习成绩并不是市场竞争力的全部,市场看重的是劳动者的综合劳动能力,因此,女生劣势于男生。部分文科类女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从基层做起的心理准备,很多女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排斥低层次岗位,向往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就业,这种不正确的就业观念再加上女性固有的普遍缺乏竞争意识,胆小退让等弱点,成为女大学生将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三、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影响
(一)对文科类女大学生自身的影响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大部分女生采取了积极主动、勇敢面对的积极态度。文科类女大学生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培训来提高自身能力,拓宽就业途;或继续学习专业知识,考研或出国深造。就业难的压力成为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强大动力。
然而,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对女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一部分人不再努力学习,而是更注重自身外表投资,形成了“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干的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有些女大学生甚至走进婚姻介绍所推销自己,她们的相亲标准多定位在三十岁左右的有房有车的成功人士,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高校女生就业难已经逐渐影响了女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因此,她们会逐渐养成依赖顺从的习惯,不思进取,缺乏个人事业成功的思想观念。久而久之,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我国现代社会提倡的男女平等进步思想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我国社会女性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对社会和高校的影响
高等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正是由于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的供给,社会经济才得以持续不断地发展。文科类女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在毕业后遭受就业难压力,性别歧视,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不仅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也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使一部分女生不能就业或不能很好的就业,就使得很多女性不能发挥其自身才能,不能很好的实现自身价值,不能产生更多的社会财富,影响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另外,目前高校在扩招过程中基于文科类专业投资小、成本低、短期效益大等特点,大多扩招文科类专业,然而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尴尬现状必将影响这些专业以后的生源数量和质量,甚至可能出现资源闲置问题,影响高校的办学质量,阻碍高校的长远发展。
四、解决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
(一)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
在社会物质文明快速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社会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增加教育事业的投资。通过大众媒体的宣传,塑造健康、积极、独立、自信的女性形象,强化男女平等思想。完善就业市场体制,宣传文科类女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及影响,加强对文科类女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鼓励自主创业。合理调整社会人才结构,促进人才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经济价值。
(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监督
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从法律层面保护女性的就业权利,制定具体详细的法规政策,使女性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能够有具体的法规依据,从而更有效的保护自身权利。同时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社会监督,切实有效的缓解文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三)文科类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准确定位
篇3
一是机关事业单位因受编制、人员计划、财政收入的限制,每年接收毕业生人数有限;据教育部门统计,全市小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6,中学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6.4和甘政办发20xx04号文件规定的1:19、1:18相比较低,即现有的教职工人数已经富裕,已经无法吸纳多的毕业生;
二是国营企业改制,现有的变更身份的职工无法再就业,更谈不上吸收毕业生就业;
三是我市社会吸纳人员的能力相对薄弱,因为农村富裕劳动力,私营、民营、个体企业喜欢用相对素质低的人员,工资低,也不谈福利、医疗保险、养老金等的保障;大学生在这里不受青睐。
四是付出大学高昂的学杂费、生活费等代价造就了高成本的劳动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认为只有成为正式、稳定的单位工作人员才称得上是就业,是很难有低调的态度面对岗位少,工资低或者无业就的现实。说起对就业概念的认识时拿着资料到人事局报到的学计算机专业的小王说“四年几乎花的家里经济崩溃,出来没有去处,谁能有平常心!”。领孩子报名的李先生激动地说“谁都知道我们国家还没有富裕到普通劳动力是大学生的程度,用不了就不要招。”
五是教育体制改革,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后,回我市的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但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峰期的到来,全社会就业观念调整过程滞后,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企业就业缩小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压力。因此,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做一些更加切实的工作,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任重而道远。
(一)加大政府对招生的调控,完善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服务。
政府强化政策导向,从招生源头上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每年招生计划的审批,应从总量上考虑各专业、各层次的结构比例,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出科学的预测,根据各专业就业率情况来做出适当的调整,对于需求一般、就业率低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适当减少或停招。对于需求旺盛、就业率高的专业应从招生总量上增加。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职能,完善就业市场体制,规范市场就业秩序,构建就业信息传播平台,实现全国就业供求信息共享,为大学毕业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大学生在求学以及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完善大学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晋升及进出机制等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解决大学生的后顾之忧。
(二)切实转变社会观念,适应社会需求,搞好社会服务。
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树立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毕业生更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要知道大学既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的社会劳动者,“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初中学历当总工程师也不是不能。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如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
(三)深化市场配置,促进毕业生自主择业。
在加强政府调控的同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毕业生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健全人才市场运营机制,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在毕业生注册报到高峰期,通过人才市场举办人才交流洽谈会,邀请市内外有关企业参加,为毕业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就业。近年来,我市通过市场配置而实现就业的毕业生达到2847人。
(四)大学生积极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1、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国家现行的就业政策,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正确认识求职中的“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的正常规律,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转变传统的就业观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就业观。正确估价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要从自身情况出发,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客观的看待自己,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去工作,摒弃从众、博弈、攀比、依靠等心理。鼓励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到基层和艰 苦的地方去工作。促进大学生及其家长择业观念的转变,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寻找解决生存问题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结合点。
2、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要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在就业日趋竞争激烈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最基本的有效途径。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不能单纯以书本知识为主,而要在成长过程中融入更多社会的东西,提高自身的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书本外,还要积极地参加学校和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加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同时要努力利用各种条件来自觉培养自己的自主创业意识,这样既能为自己将来的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还有会为其他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在读书期间更多地与社会接触、实践来积极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努力让自己在毕业时顺利完成由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篇4
关键词:西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探讨
当前,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匮乏,人才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这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大开发、大发展的“瓶颈”,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大学生这样的知识型人才。“人才资源是西部地区的第一资源”,而现在影响人才流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住房问题。现在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都有很好的工作选择,但由于高房价,高租金,最后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留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个机会,对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买房和租房给予政策扶持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一、西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的住房现状
对于西部新走上工作岗位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最初的1000元左右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想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买住房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对于一部分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讲,他们不仅无力买房,即便是租房也很困难,租金有的占工资收入的1/3左右,甚至一半。据笔者调查都匀市一级地段的一套80m2的旧住房租金是1200元左右,二级地段的一套60m2的旧住房租金是600元左右,而三级地段的一套30m2的旧住房租金也是200元左右。随着大量中小套型旧(公)住房被拆除,代之而起的中大套型是商品住房,这一切导致可供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租赁的中小套型房源奇缺。同时中小套型住房租金也在快速拉升。在持续飙升的高房价和高租金下,合租是许多西部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无奈的选择。
2007年8月7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简称24号文件)。24号文件保障了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建设部在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将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政府住房政策取向中可以看到,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都有可能在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解决住房问题。但对于西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的就是一月1000左右的收入与几十万元的房价之间的巨大落差。买房暂时不现实,而住房保障体系又享受不到。他们成为政策面辐射不到的群体。既不符合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也无力购买商品房,他们被戏称为“夹心层”。
二、都匀市房市现状问题主要表现
(一)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适合当地居民(包含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不足
1、都匀市2007年房地产市场供给套型结构。在批准预售的商品住房中,60m2以下的6883.25m2,占比1.32%;60-80m2的1948.54m2,占比0.37%;90-100m2的18413.40m2,占比3.53%;100-120m2的76099.80m2,占比14.58%;120-144m2的178317m2,占比34.18%;144-180m2的172363m2,占比33.03%;180m2以上44099.7m2,占比8.45%。从以上可知90m2以下共32478.61m2,占比6.22%;100-144m2为主流供给户型,共254416.80m2,占比48.76%;144-180m2的大户型172363m2,占比33.03%。即2007年都匀市房地产市场供给套型结构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所占的比重较小。
2、从都匀市2008年住房修建计划表可知,2008年都匀市新开工的住房建设中,90m2以下共20.70m2,占比53.1%,没有达到《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城市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二)住房需求持续旺盛,推动房价上涨(见表2)
据业内人士分析,都匀住宅房价上涨主要原因有:近年来,政府实施房改,严格控制了单位和私人建房,房屋商品化进程加快,从而刺激了房价上涨。加之各家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提高了市民的购买力,房子销得快,房价也就涨得快。此外,随着都匀市城市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户籍和教育等机制逐渐放开,贵新公路开通并即将建成的黔桂铁路扩能改造等交通环境得以改善,正在修建新火车站和外环城大道,由此,贵州南部次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加大,来自瓮安、独山、平塘等周边许多县(市)的人和外来打工者纷纷到都匀买房定居,扩大了商品房需求。
(三)引导合理消费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注重非本地居民购房供应,与当地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自住住房需求的政策区别不明确(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住住房需求的政策)。据都匀市房地产管理局2008年5月对房交会统计资料知:都匀市商品房45%为外县(市)的人购买,购买的目的主要是投机或投资;该市的中年人购买商品房主要也是以投资为主,或为第二套住房;只有本市的年青人购买商品房是以自住为主。在2008年5月的房交会上为了吸收更多的人到都匀市安家置业,都匀市房地产管理局按照都匀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凡在此次房交会购房、投资的省内外业主,一律免掉契税50%的优惠。
(四)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行为不规范问题仍很突出
据笔者实地调查,都匀市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商品房预售违规,销售合同违规,房地产经纪行为违规等等;如有的房地产企业不能按合同规定的日期交房;而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按合同规定的日期竣工,而竣工时成本已上升,这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就要求购房者补购房的差价等不合理的行为。由于目前房地产是一个卖方市场,房价涨幅太快,在遇到问题时,有些开发商在处理问题的时间上拖延较长,而市民一般又不愿退房,因此解决的难度相对较大。
三、解决西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建议
(一)建设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公寓
西部地区的政府应大力建设专门为大学毕业生、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人才公寓”,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他们,以缓解他们的住房问题,从而吸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来西部工作。所谓的“人才公寓”,单套面积很小,但配套设施很好。“人才公寓”由政府在财政中建立专项资金建设,由开发商承建,但产权属于政府,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出租和管理,以低于市场的租金出租给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政府可以和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签订合同,规定在何条件下可以租住,到达何标准就必须搬出。这样做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廉租房源,也可以给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相对固定的租房保障期。“人才公寓”的形式可以为西部如都匀这样需要大量人才的城市留住所需要的青年人才。避免人才因为买不起房子而流失。
(二)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1、扩大小户型和低价位的商品房供应。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有很强的潜在购买力和较稳定的收入,但在工作初期没有积蓄,经济能力依然较弱,承受不起总价高的房子,小户型、低总价的商品房是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购房的首选。因此政府应从土地供应、规划设计等方面引导开发商多开发一些小户型、单身公寓以及价位较低的商品房,以满足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
2、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重点着力建立住房租赁新机制,鼓励发展并规范住房出租业。考虑给那些向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出租房屋的业主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鼓励房东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给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这样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可以更容易租到适合的、租金相对较低的房子;同时建议扩大公积金的提取范围,特别是考虑让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提取缴存的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
(三)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引导住房需求
当前西部地区普通居民收入的提高远远落后于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如2006年都匀市普通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93元,比上年增长12.61%,而从表2可算出2006年都匀市商品房住房销售均价比上年增长22.6%;又如2007年,都匀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13%,而从表2可算出2007年都匀市商品房住房销售均价比上年增长27%),导致近期房地产有效需求不足,如2008年上半年都匀市商品房住房销售交易量与2007年同期比下滑47.1%。建议政府在抑制房价过快攀升的同时,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推动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同时强化税收调节作用,控制投机性购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住条件改善的愿望强烈,加之土地供应量的限制,商品房价格提高是总的趋势。要缓解居民的住房压力,需要引导住房需求。应注意引导居民,特别是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使其认识到租房和买房都是解决居住问题的方式。
(四)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增加财政投入,创造条件逐渐放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条件,采用租售并举的方式,公正、公平地供应给急需住房的困难家庭和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二要根据财政的实际支付能力,长期坚持,逐步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的比例和建设力度,保障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基本住房需求;三是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优先满足自住需求,抑制投资性需求,积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对于某些开发商囤积房源和少数高收入人群大量购买房屋的比例既不出租也不急于出售的“捂房”现象,应适时出台针对空置房屋的税收,增加闲置住房的持有成本,推动住房资源实现更高效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孙玉波.2008年将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DB/OL].中央政府门户网,2008-02-09.
2、栾淑梅.房地产市场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文林峰.城镇住房保障[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王才亮.反思中国房地产制度与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8.
篇5
“啃老族”来源于西方,在西方被称为“NEET”族,啃老族指已成年、有劳动能力,离开学校(包括毕业、肄业、退学),但仍然不能实现经济上的自立,而要依托父母提供的供给或支持以维持其自身的需要,在不断乳的状态下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
“啃老”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但中国的“啃老族”具有特殊性。国外啃老群体多界定于青少年一代,但中国的啃老族除由于自身身体和心理原因不能自立的人外,还包括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学历人才和学历低、多从事劳动力方面的人、自身收入不多的城市“啃老族”、追求高学历的城市“啃老族”四种群体。本文谈论的群体是以高学历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并落实到大学生毕业之后找到工作但仍选择啃老的群体。
二、对大学生毕业之后买房啃老的深入探讨
买房啃老的大学生毕业生有自身因素:依赖心理过重、责任意识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但本文抛开个体层面,从整体层面来分析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买房啃老”现象,深刻剖析“买房啃老”的社会原因。
1.泡沫经济形成的“买房热”,和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近几年泡沫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持续出现“买房热”。尽管房价在不断上升,但仍然不能阻止更多的人加入这场买房的硬仗中,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也加入到买房的大军中来,而买房的投资大多来自于父母,有的大学生父母甚至在大一、大二时已经为自己的孩子买房,因此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成为了买房啃老的一族。
“养儿要买房”这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社会父母就要承担买房的社会角色,又加之“买房总比租房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买房总比租房好”观念的影响,刚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直接买房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采取租房子的方式解决自身的居住问题。中国租赁市场机制不完善,又加上租房子的不稳定性,使很多人宁愿承受经济压力也要买房子。中国大学毕业生是买房子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年龄、婚姻等问题,大学毕业之后买房已经成为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但是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经济收入较少,只能依靠父母,成为买房啃老的一族。
2.社会制度环境的影响
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大学毕业生由于年龄的问题必须解决婚姻问题,还要承担户籍制度的压力,随之买房的问题就相伴而生了。因此,应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让社会更加公平化。同时当前高校扩招和就业环境一方面导致了大学生总体素质和能力趋于下降,增加了就业竞争压力的同时也使收入呈现大众化,很多毕业生工资收入只能解决自身温饱问题,因此只能通过啃老买房。除此之外,大学毕业生收入甚少,很多仅能维持个人的生活水平,通过自己的能力买房更是遥不可及,但很多支配经济能力下降的退休老人却享受着高额的退休金,会造成经济资源的浪费,应将更多的资源给予更需要的人群,因此应有效分配资源,让更多的人享受获得感。
3.“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影响,从而形成中国特殊的赡养和抚养的特殊关系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便成为社会的主要代际家庭结构。本文所指的“四二一”家庭结构是“祖父母、父母、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两代人的精力都集中到独生子女这一代上,使独生子女有先天的物质条件,买房啃老便产生了;同时也滋生了独生子女的依赖心理,有很多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他们买房是应该的,这种心理是不正常的。除此之外,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每个人无法都置身其中,“孝悌之道”和“人情关系”“亲子关系”形成了中国特殊的赡养和抚养关系,“一对夫妇赡养两对父母”这种特殊的抚养和赡养关系下,两代人都愿意为子女买房,他们一方面不愿意让子女承担过多的压力,希望通过他们的帮助能让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和生活,同时也使自己的老年生活有更多保障。
4.对“买房啃老”的标签化
“啃老族”在中国有很多贬义成分在里面,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被贴上了“啃老族”的标签。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啃老”说的是家庭内部的代际经济关系“儿靠老”,即子女成年后在经济上继续依靠父母的现象,代际财富流向下净流动。但“依靠”是否就是“盘剥”不能简单视之,很多空巢父母愿意“被啃老”,父母愿意的啃老反倒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啃老者未必愿意啃老,而是迫于无奈。啃老的说法似乎有污名化之嫌,虽然这一说法能够产生抓眼球的新闻效应,在学术上却未必准确严谨,经不起追问,与其说是“啃老”,不如说是“靠老”也许更理性客观。“啃老”是刺目逆耳的负面用词,容易将一度倾斜的代际关系模式化、标签化,甚至将处在中间地带的代际关系往不好的方向引导,我们应该看到很多深层的社会原因,毕业的大学生买房啃老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和传统文化的原因,不能简单从个体出发对其污名化,使毕业的大学生的社会化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很多“买房啃老”群体也是出于无奈的情境,他们不想让父母承担很多压力,但现实经济压力太大,很多同学就选择妥协,成为“买房啃老”中的一员。
同时由于对啃老族的刻板印象,而忽视了中国特殊国情,对于毕业之后的大学生的买房啃老很多人都只是暂时性的啃老,在自己有了能力之后很多人会偿还父母或者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体现,因此对“买房啃老”存在污名化的现象。
篇6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090-01
1 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就业问题都是社会焦点问题之一,它不但关乎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还对社会稳定发展有着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不但同社会传统观念、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人事管理制度等有着紧密联系,还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如果就业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妥善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来抓,同时将就业效应作为对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进行职能考核的重要指标。
2 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统计调查
本次调查活动主要通过电话询问、面谈、问卷调查及电子邮件四种形式面向A市几所高等院校的就业基地及近年来的毕业生展开,总计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收回438份问卷,其中422份为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分别为87.6%和84.4%。下图为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在各个方面的评价。(见图1)
由图1可知,各企业对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而对他们所具备的创新、实践和职业三方面能力的评价相对较低。大多数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是爱岗敬业、脚踏实地、重视对自身工作经验和能力的积累,不好高骛远。
3 毕业生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本次调查结果分析总结可知,无论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业,还是高校毕业生自身,都认为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3.1 实践能力不足
大学生实践能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强,大多数企业都希望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并胜任工作。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实践能力不足是当下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大学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受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各高等院校长期以来对学生的理论教育高度重视,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而导致很多大学毕业生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能力,但实践能力却差强人意。
3.2 职业能力不高
所谓职业能力指的是大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最基本能力,其中涉及包括学习能力、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在内的多个方面。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主要考察其是否具备爱岗敬业精神、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是否具备最基本的工作能力等。而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在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在加上对工作岗位缺乏足够的热情,导致他们的职业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很难获得就业岗位。
4 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政府应进一步强化职能管理,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服务。第一,构建起开放、有序、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就业环境;第二,对现有户籍人事制度进行优化改革,尽快解决地区、行业限制问题;第三,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充分发挥其指导、监督及调控等职能,为大学毕业生入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第四,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2)各高校应立足于社会发展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优化改革。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类型正向着多样化趋势发展,基于此,高等院校应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大学毕业生基本就业素质和能力。第一,深化课程改革,大学教学不仅仅要重视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培养,还应对学生所学学科的前沿知识进行重点关注,让学生对所学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着充分了解;第二,在教育教学期间,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学生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紧跟时展步伐,将社会发展需求同大学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为社会培养既具有较高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协调及组织等就业能力。
5 结论
总而言之,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以及就业质量的高低会对学校声誉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此,想尽一切办法提升大学生就业素质和能力,为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强力支持是各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中之重,是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赵瑞杰.从就业谈高校大学生能力培养[J].青年文学家,2012(26):65-67.
篇7
论文关键词: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篇8
关键词: 就业问题研究现状就业信息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1]。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2]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3]。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4]。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入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6]。
1.3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7]。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入,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8]。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9]。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10]。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11]。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12]。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13]。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14]。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入、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15]。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16]。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17]。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18]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19]。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3.2对于高校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原有的就业信息模式已经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但是,高校在面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和信息需求面前,常常陷入就业信息不对毕业生“胃口”的境地。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帮助大学生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及时掌握就业信息,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增强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为学生求职搭建一个平台[20]。同时,对于高校的就业工作本身而言,模式的搭建将使工作的时间成本、管理成本等大大降低,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
3.3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对自身的认识,同时实现就业的时效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成功快速地就业。就业信息不仅仅指岗位信息,还包括政府和高效各级管理部门为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而制定和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指导性的各类数据、理论以及具体的招聘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的需求信息等。对毕业生个体来说,就业信息掌握的多少,如何筛选和使用信息,决定着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但如今,信息不畅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成本增加,盲目就业。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快速地、直接地、系统地获得和筛选自己所需要的就业信息,减少大学生在寻求就业信息和工作岗位的成本,体现出就业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汉聪.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沟通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2]夏鲁惠.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发展,2009,(03).
[3]曹殊.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J}.中国人才,2002,(05).
[4]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的促进措施[C].北师大北京社科联.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7-138.
[5]于伟,郭庆童.西方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理念、对策及启示[C].安国启.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17-324.
[6]李宏,谭远发.破解: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CHINALABOR,2009,(02).
[7]罗开礼.西南农业大学创建大学生就业“全程指导”模式就业工作成效显著[J].科学咨询,2004,(10).
[8]杨静,张庆亮.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9,(02).
[9]黄洽宾.在高校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9).
[10][13]季荣臣.大学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的原则和方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
[11]余彬,潘烈.基于信息传播的视角分析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12]苏静.就业信息筛选对高校毕业生择业的影响――以湖南省三所高校为例[J].现代商业,2009,(01).
[14]韩伟平,王凤岭,徐冬.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VOL 13,(4),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课题编号:2006A35.
[15]余菜花,赵耀,袁勤俭.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本文系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8年课题“劳动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项目编号:77.和致公党江苏省委2008年A类课题“我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16]李晓静.求职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心的实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11).
[17]李权.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分析[J].消费导刊,2009,(01).
篇9
>> 云南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浅谈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困境及对策 改制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滦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建议 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研究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医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歧视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③根据课题组调查数据绘制。
④根据课题组调查数据绘制。
⑤根据课题组调查数据绘制。
⑥见“凤凰网”,《中国还需要学习日本吗》,http:///opinion/gundong/detail_2010_09/02/2421119_0.shtml.
参考文献:
[1]张明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时空,2012,(2).
[2]赵晓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3).
[3]谢作诗,杨克瑞.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产权、交易费用与大学生就业难[J]. 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9).
篇10
关键词:经济增长;大学生就业;非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2-0083-04
一、引言
2001-2008年,中国经济高速运行,同期全国高校待就业率约为25%,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率的降低与经济增长相伴随,尤其是大学生等高知识群体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探讨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学者对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研究历来已久。Fagerberg(1997)将人均GDP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等变量纳入模型,研究欧洲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受不利的产业结构的影响,使得经济发展不能有效地降低失业率。Daniel(2007)利用印度1994-2004年就业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印度的就业问题。他认为印度的失业人口大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Ismail Aktar(2009) 考察了东京2001-2007年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并没有解决东京的失业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国内学者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展开了多角度研究。嵇小怡(2006)运用信息不对称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就业信息不完全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李晓勤(2008)认为大学生对待就业和择业的非理等自身因素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张翠英(2008)采用2000-2005年相关数据,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认为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得以解决。刘大勇(2008)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失真现象与人才结构性困境,使得大学生的求职需求与社会产业需要不一致,人才流动意向与社会人才结构布局相违背。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来看,国外学者考察经济增长和就业关系的定量研究较多,但是很少涉及大学生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则多是从定性方面入手的,定量分析的文献较少。笔者利用2001-2008年经济增长和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数据,试图把经济增长和大学生就业纳入同一个框架下进行分析,考察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关系。文章的结构安排为:第二部分考察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动态;第三部分介绍数据来源以及研究方法;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过程与结果讨论;最后为简短的结语。
二、中国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动态
(一)中国经济增长动态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改革的逐渐推进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迅速。从图1中可以看出,2001-2008年,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95 933亿元增长到2008年300 670亿元,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
(二)大学生就业动态
自1999年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型,并已基本实现了大众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的规模迅猛发展,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不断递增(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1-2008年,中国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从114万增加到559万,年均增长64万大学毕业生。2001年就业人数为102.6万,2008年就业人数达到了380万,以年均32万人的速度递增。相对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幅,就业人数的增幅相对较小,因此,未就业人数逐年递增,就业率逐年下降。2001年大学生就业率为90%,而2008年下降到68%,年均下降4%,平均每年约有25%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或者不愿意就业。
从上述分析可知:2001-2008年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大幅度递增,而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与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间似乎存在非一致性变动关系。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建模的样本区间为2001-2008年,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反映经济的变动情况,数据来源于2001-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本文采用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作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指标。其中2001-2007年就业人数、未就业人数和就业率是根据2002-2007年《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媒体和会议报道整理所得。2008年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是从教育部新闻中整理所得。
(二)研究方法
1. 单位根检验。在对变量进行协整分析前,首先必须对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常用的单位根检验包括ADF检验和PP检验。本文采用的是适用于两个变量的ADF检验。
2. 协整检验。设所涉及的变量都是n阶差分平稳。如果这些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则称这些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检验即检验这些变量间是否有协整关系,用OLS(Ordinary Least Squarts)对方程进行回归分析,考察方程的回归残差et是否平稳,如果et平稳,则说明存在协整过程,该方程为协整方程,且该方程表达了长期稳定关系。序列xt和yt若是d阶单整的,用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作回归,即有:
Yt=?琢+?茁xt+?着(1)
用和表示回归系数的估计值,则模型残差估计值为:
■=Yt-■-■xt(2)
若■~I(0),则Xt和Yt具有协整关系,公式(1)为协整回归方程。
四、回归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ADF检验
为了考察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数量变动的相互关系,选定样本期为2001-2008年的时间序列。在实际中,尽管多数经济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然而这些非平稳的经济时间序列的某种时间序列可能是平稳的。也就是说,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看起来似乎不会存在任何均衡关系,但实际上若干这种时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却有可能是平稳序列。为了避免“虚假回归”,找到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变动之间的真正关系,笔者首先对其进行ADF检验。
ADF检验的一般形式为:
?驻Yt=?茁1+?茁2t+?琢i・■?驻Yt-i+?着t(3)
对于Y(大学生就业率)、X(GDP总值)的ADF检验结果[8]如表2所示。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表明:在5%显著水平上,原序列X(GDP)和Y(大学生就业率)自身非平稳,但是二者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由于序列都是二阶单整的,所以下文可以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二)协整检验
目前,常用的协整检验方法有两种:Engle-Granger(1987)两步法和Johansen(1988)极大似然法。本文采用适用于两个变量的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第一步用OLS方法估计回归方程,做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第二步利用ADF检验回归残差的单整性。对于具有同阶单整的两个时间序列,可以通过判断其线性组合的残差是否平稳来判断两序列的协整关系。如果残差检验结果是平稳的,就可以认为两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反之,就不具有协整关系。
第一步:用2001-2008年的GDP的数值对大学生就业率做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为:
Y=117.4093-3.815194lnX(4)
(1.877129)(-0.748476)
R2=0.6378 DW=2.658745 SE=62.5473
方程中变量(含常数)下方圆括号中的数值为t检验值,说明相应的变量与Y线性相关的显著性;R2为拟合优度,F值为F检验,SE为估计标准误差,它们是说明全部变量与Y线性相关的显著程度。
第二步:对(4)式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检验结果可知,残差的ADF统计量小于5%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由(4)式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和大学生就业增长之间存在非一致性变动关系,GDP每增长1%,大学生就业率减少3.81594%。究其原因,从总量上来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就业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经济增长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能完全满足大学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需求数量。虽然,就业的总量是增加的,但是,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也在增加。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就业率是下降的。从结构上来说,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由制造业推动,同时也拉动了制造业的就业,但对大学生集中就业的第三产业拉动力较弱。
五、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2001-2008年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度递增,就业率却呈下降趋势,经济增长与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间存在非一致性变动关系。因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1)政府可以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金融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如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减免税款和提供小额的创业贷款等。(2)政府可以开拓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尤其是到中西部地区就业或应征入伍。(3)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从而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增加劳动力市场吸纳大学生的数量。
参考文献:
[1]Fagerberg,Verspagen,Cauielsm.Technology,Growth and Unemployment across European Regions [M].Routledge,part of the Taylor&Francis Group,1997.
[2]Dniel.Reducing Unemployment in Indonesia:Results from a Growth-Employment Elasticity model ,Smeru Research Institue Working paper,(January)2007.
[3].Ismail Aktar.Can Unemployment be Cured by Economic Growth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urkey? [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9,(27).
[4]嵇小怡.信息不对称理论与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J].大众科技,2006,(3).
[5]李晓勤.行为经济学视角下的就业问题分析――以大学生就业为例[J].经济问题,2008,(7).
[6]张翠英.大学生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J].数学实践与认识,2008,(15).
[7]刘大勇.基于劳动经济学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分析[J].经济经纬,2008,(2).
[8]张晓峒.Eviews使用指南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Inconsistent Vari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Graduates Employment
Guo Xinhua, Wu Rong
(Business School,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 China)
- 上一篇:广东高考作文题
- 下一篇:送给老师的新年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