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企业文化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媒体运营企业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媒体;企业文化;建设作用
如今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时代,人们获得资源与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因此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想要宣传的信息时,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宣传渠道,最近新媒体的宣传方式慢慢地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很多企业便借助这个渠道进行新的建设和宣传。
一、新媒体的特点以及优势之处
新媒体的产生是区别于旧媒体的,以前人们生活中媒体的传播方式就是以来报纸、书刊、杂志等,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变化,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而新媒体则是借助这些新兴的科学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方式,它通常包括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平台。
从新媒体的产生原因便可以知道它的产生所带来的最直观的优势,那就是提高了使用的效率,因为新媒体是借助手机、互联网这样的平台,对其内容进行宣传,首先,互联网的使用率极高,并且相对来说十分的方便,因此新媒体搭上这个顺风车后自然会享受其带来的便利的优势,并且借助网络宣传媒体内容更加的及时,首先它可以去除普通报刊报道的印刷的时间,只要手指轻轻一点,一条信息便可以及时的发送出去,可以减少很多中间环节带来的繁琐的问题,提高工作的效率。其次借助网络的平台还便于对资源进行整合,方便对资源的管理,促进更好的发展。
二、新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从媒体的作用便可以清楚地看出媒体的主要作用就是宣传,而新媒体则是通过新型的媒体技术对企业文化进行宣传。首先可以通过运用新媒体力量制定特定的企业客户端,并通过网络、电视等进行宣传,在移动客户端上进行企业的文化宣传,使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到企业的特色,其次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制定特定的广告进行宣传,对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就拿手机媒体来说,一般八成以上的用户会用手机随时随地拍照、上传,享受着“分享”的快乐。这种快乐是低成本、零门槛的,而企业完全可以借助手机媒体的优势,策划出更具有参与性、广泛性的“微主题活动”,比如在企业职工健身运动会中,推出“微视频”、“微摄影”比赛,使爱“动”爱“静”的员工都有份参与。企业团党委还可以推出了“掌上党建”,等定期为公司员工发送廉洁从业、作风建设、企业资讯等相关信息,加强作风建设,打造干净干事的工作氛围。由于新媒体逐渐全部覆盖人民的生活,因此借助新媒体的平台可以更好的推进企业的发展,并且在文化建设中通入新媒体,可以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企业能够更好更及时的融入新科技,进而提升企业的形象,促进企业的文化发展,进而带动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新媒体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探讨
(一)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媒体传播的多样化、现代化
企业使用较多的新媒体平台主要有企业门户网站、企业手机报、企业微博、企业贴吧等,门户网站是新媒体平台的基础,也是连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平 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企业文化建设来说,要在利用好传统媒体形成的读者群、阅读气氛和认知度的基础上,搭建好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的集纳和链接功能,对上共享传统 媒体的资源,对下延伸新媒体功能,开发手机媒体、企业微博等,使之成为吸引职工,交流信息,听取民意,引导舆论的新途径。所以,企业要重视和发挥微博的作用,使其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助推器、放大器,以小博大,扬长避短。
(二)新媒体平台的维护和管理
对新媒体平台的维护管理是目前许多企业的短板,网站建起来了,却很少更新内容;微博开通了,却无“话”可说,有“问”不 答。要发挥新媒体的作用,还是要在维护管理上下功夫,这是因为,新媒体是企业展示形象的窗口,需要把最好的东西展现出 来;新媒体是信息交流的平台,唯有丰富、新鲜的资讯才能吸引人的眼球;新媒体是听取民意的通道,需要时时和大众互动;新媒体是观察舆情的哨卡,只有时刻关注舆论动态,才能做到未雨绸缪,因势利导。我们要下大力气对新媒体平台进行维护管理,及时更新内容,时刻关注舆情,认真回应互动,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发挥好新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升新媒体的运营水平和管理水平
新媒体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平台,信息技术的核心是人才,因此,运营管理新媒体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新媒体人才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既懂媒体,又懂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发现人才,引进人才,一方面又要使用人才,培养人才。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来提升新媒体的运营和管理水平,通过新媒体平台的运用管理,培养和锻炼媒体人才队伍、文化人才队伍,来实现新媒体健康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四、结束语
一个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经济利益的提升,而企业的经济利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企业的文化建设,因此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以及经核心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新媒体人才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既懂媒体,又懂文化的复济利益的提升都具有积极有效地促进作用,探索新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促进企业的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提高企业的整体的竞争能力,是企业更好地持续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篇2
面对全球一体化的竞争,很多企业管理层已经意识到: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尽管可以盛极一时,但却逃不脱短命的下场,当他们面对国内外那些跨国公司大企业的成功经验时,他们才深深感到自己的企业最缺乏的竟然是文化!
很多人说企业文化虽然可以改变,但需时太长,因为那些埋于心底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太过隐蔽、根深蒂固,不易操纵。很多人一听说改变文化要花五到十年时间,就丧失了信心,不再感兴趣。加之,许多需要彻底改变企业文化的企业已经等不起五到十年时。市场的压力令他们喘不过气来。的确,支配着人们行为模式的观念、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则越强,组织越庞大、越复杂,就越难找到并改变企业文化。唯一的技巧是制定一个全心全意的改革方案,立即发起猛攻。
持有“同心圆”学说们认为:企业文化包含三个同心圆,内圆是企业的精神文化,包括企业内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中间圆为企业的制度文化,这包括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外层圆为企业的物质文化,它包括企业内部的设备、厂房、办公室、产品等。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三者相结合便形成了企业的文化。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企业文化应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等,其核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
总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适应发展需要、具有超前意识与先进性的企业文化,包涵了企业及员工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服务宗旨、发展思想、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诸多方面。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行动的指南,还会为企业培养一支为共同的远景而奋斗,充满使命感、自豪感、责任感的员工团队,为企业营造一种蓬勃向上、团结奋进、不断创新的精神氛围。
文化变革的目标非人格的巨变,而是一种有利于企业各主要方面、可延续下去的行为模式变革。其目的是要通过量变来实现质变,确保取得实效。
二、企业品牌的创建
面对中国进入WTO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品牌整合营销时代的到来,着力品牌建设,投资品牌建设,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一条重要出路。当前我国的大型企业已经具备了整合国际大型企业品牌的实力,所以,面对当前大好机遇,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呼吁要注重企业品牌创建,要改变中国的传统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保守观念。当前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避开常规媒体,宣传讲求直效
广告是品牌传播的手段和工具,是宣传品牌形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作为企业的广告宣传要有的放矢,要针对锁定的目标市场,利用一切可以传播信息的渠道。因为,每一个知名品牌,无不在广告宣传上表现出色。青岛的“海尔集团”、“双星集团”、等品牌,彰显尊贵;气势磅礴,“奥柯玛”、“青岛啤酒”等品牌则注重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和谐、亲切、自然。这些知名品牌的广告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将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广告的创意到媒体的投放与监控,始终有的放矢,而且投资很大,这是众多中、小企业望尘莫及的。
当前,企业在广告宣传中为做广告而做广告的现象相当严重。原本一个很浅显很简单的思维却硬要用极其复杂的手段来表达,结果不是广告形象模糊,就是过于裸地传播销售说词,甚至是令人乏味的产品说明告白,老百姓看了自然头晕乏味。因此,企业在品牌宣传中,不妨做反差的媒体投放策略,避开其他大型知名品牌的攻势,讲求直效性。
(二)、避免服务空谈化,建立服务品牌化
比尔•盖茨说:“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服务是最后一道大餐”。服务,在品牌时代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家电行业的巨头之一海尔集团推出的“真诚到永远”服务品牌,率先开了国内家电行业服务品牌的先河。时下,许多房地产企业在强化产品质量的同时也注重产品售后服务,但没有形成一套服务理念,大多是空谈口号。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谋取一席之地,一定要在服务领域搞出特色,将服务品牌化。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整合模式;整合风险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企业文化整合主要有吸纳式文化整合、融合式文化整合、分离式文化整合、文化消亡式文化整合等几种模式,各种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在企业文化整合过程中,单一的整合模式无法应对群体意识的的冲突与隔阂,在企业文化整合的不同阶段,管理层应该通过对企业文化整合阶段进行分析,运用不同的方法使企业文化整合达到预期效果。
1.文化整合模式:
1.1吸纳式文化整合:在企业文化整合过程中,并购方处于强势地位,被并购方完全放弃自身的企业文化,通过吸纳接收并购方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自身企业文化。该模式的成功运行至少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之一:1.并购方一般对被并购方完全控股,具有绝对的领导权;2.并购方企业文化得到了被并购方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3.并购方具有企业文化,而被并购方由于经营规模、发起时间等原因,并未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4.被并购方的企业文化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同时企业员工对并购方的企业文化具有较高的认同感,能够积极主动的吸纳并购方的企业文化;5.领导能够通过自身的个人魅力引领企业员工学习并认同并购方企业文化,同时通过满足员工诉求来积极引导,并通过制度、考核等方法进行巩固。
该种并购模式能较快的使被并购企业与并购企业统一愿景、目标、以及企业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减少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在企业文化整合上的磨合时间,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但如果双方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采用此种模式,可能会由于被并购方的强烈抵制而导致文化整合失败。比如被并购方本身就具有很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且该企业文化被员工认同是支撑了企业长期发展的,那么并购方企业文化的强势推进必将使双方员工之间因观念的不一致发生矛盾,甚至造成双方员工的严重冲突,导致企业生产停顿。
1.2融合式文化整合:并购双方在企业文化上有各自优势,同时彼此都具有较大的包容性,能够通过相互间的接触与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企业文化的和谐统一。该种模式的成功一般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并购方与被并购方所从事的行业相近,且有过较好的合作关系;2.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均在各自所从事的领域有较大的品牌优势,掌握了较好的行业资源,双方员工能够彼此尊重;3.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各自的福利待遇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并各具特色,能够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双方之间人员能够实现向上流动;4. 领导能够通过自身的个人魅力引领企业员工学习并认同并购方企业文化,同时通过满足员工诉求来积极引导,并通过制度、考核等方法进行巩固。
该种并购模式也能较快实现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愿景、目标、以及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双方能够通过彼此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学习对方的先进经验,解决本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双方由于所从事行业相近,为人才的内部交流提供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矛盾。由于双方企业在并购前都已经具有较大的品牌优势,行业间的强强联合会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企业员工在与外界的交流过程中会明显感受到自身被关注,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自豪感,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同时降低离职率。但如果一方企业福利待遇好,在企业并购发生后,管理者降低一方福利待遇,或者对福利待遇不予考虑,仍然保持现状,那么必然导致待遇较低一方的员工产生不满情绪,给企业的运营埋下隐患。同时,福利待遇较好的一方由于不愿放弃既得利益,也将对人才的交流带来较大阻力,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1.3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并购方与被并购方在企业文化上保持并购前的各自状态,相互之间不进行交流与改变,在企业文化上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该种模式的成功一般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并购双方处于不同行业,员工之间基本不存在相互交流;2.并购双方处于不同语言环境,形成了比较难以跨越的语言障碍;3.并购双方属于不同国家海关管辖,为双方企业的人员的交流造成一定阻碍;4.并购双方处于不同的地域,彼此相距较远,受到不同的民俗文化的影响,且员工能够理解双方不同的企业文化是为了适应当地特定的人文环境。5.并购双方本身的企业文化具有很强的不兼容性,双方员工自觉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下,由于并购双方不需要对彼此之间的企业文化进行改动,企业文化整合所耗用时间最少,同时,有效避免了并购双方在企业文化上的矛盾与冲突,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分离式文化整合模式虽然在企业愿景、目标、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未形成统一,但由于其保证了并购双方原有企业文化的延续,使并购前的经营状况得以保持,有利于投资人收益,同时也使员工在并购后不至于陷入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能够更好的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分离式文化整合的优点也是其最致命的缺点,由于并购双方没有考虑统一的企业愿景、目标、核心价值观,而且双方企业长久以来在企业文化上存在的独立性,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后,一旦出现管理人员相互交流调动的情况,必然会导致文化冲突。而如果交流的管理人员无法调回原公司,由于双方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管理人员无法实现自己的管理理念,普通员工对新调入的管理人员存在强烈的抵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强行坚持原有企业文化,都势必导致企业离职率的攀升,给企业发展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1.4文化消亡式整合模式:并购双方中的一方放弃原有企业文化,同时对另一方企业文化予以抵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处于一种文化真空的状态。这种模式有时候是文化整合失败导致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最高层管理者出于企业运营的全盘考虑。该种模式一般是某一方企业文化建设水平较低,企业规模较小,在行业内不具有影响力的情况下采用。其存在的风险主要在于该种模式的推进会造成员工对管理层的管理能力的质疑,员工所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且无法了解管理层的真正意图,导致企业管理混乱,员工不满情绪增加,为企业发展造成较大隐患。
2.存在的风险:
2.1文化冲突的风险
文化冲突的风险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篇4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会互通,有其相同和相融的基本特性,两者都是做人的工作,都是凝聚人心;激发人的潜力,思想政治工作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式,是改善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办法,使两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合力促进企业的运营改善,提升企业的生存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文化;加强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是从员工的思想观念入手,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企业成员与企业成为命运共同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一个政体组织,为了实现本组织的政治目的,通过教育活动,用本政体的思想去影响广大成员,使其接受并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并形成行为意识,从而支配人们自愿自觉行动的活动。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思想政治工作来保证发展方向,引导激励员工的行为,思想政治工作能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认识水平,改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激发全体员工的活力和智慧,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凝聚激励我们克服一切困难的有效法宝,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其相同和相融的基本特性,都具有引导、凝聚、发动、宏扬等特点。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在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员工的价值观形成,对工作自愿自觉地产生责任感、自豪感和使命感,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作用有:
(一)引导作用:企业的愿景和为其实现的行为规范,可以引导员工自觉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的实现。
(二)凝聚作用:汇集全体员工的信念动机,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和激发全体员工团队意识,由此产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整体效应。
(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集体认同的价值观为行为准则,激发员工活力,释放员工潜力。
(四)规范作用:企业文化具有约定熟成的人为规矩,趣于人的文化性和社会性,自觉的规范着人们的行为。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的思维想法为对象,协调人际关系,是凝聚合力的重要途径。在企业运营管理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是运营管理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其主要作用有:
(一)导向作用:保证一切工作的社会正确方向,使之沿着组织所规划的轨道前进。
(二)协调作用:协调处理不同的思想认识和矛盾,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启发作用:教育引导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理念,克服防止颓废庸懒的不良倾向,推进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社会进步。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异曲同工
企业文化建设注重理念行为的塑造,是积极探索以企业集体命运为核心的价值观,强调自觉自愿,重视培育企业精神;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精神灵魂的树立,是思想启迪,以理服人,统一想法和认识。两者相得益彰相互贯通,都是培养人的品质,塑造人的灵魂。
(一)同样的对象,都是做人的工作。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培育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个体思想灵魂的塑造。两者都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强调人际关系的良好协调,注重培育集体观念,激发员工的热情和潜力。
(二)目标相同,途径相似。营造良好和谐的群体环境;制订企业道德行为规范实施纲领;企业形势任务的宣传贯彻活动;表彰奖励典型案例;开展最佳行为规范事迹实践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等,都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工作方法。都是追求有理想、道德行为规范、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员工群体。
(三)工作环境基本相同。两者都面对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干群关系公共关系、经济效益和分配方式等诸多因素。都是在既确定又多变的环境中进行的,各种因素交错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取弃利弊能更好地找到两者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重点,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企业发展。我公司倡导执行的“严格苛求的精神、学习创新的道路、争创一流的目标”和“诚信、协同”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就充分体现了要突出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培育企业精神,推动管理发展;建立诚信体系,塑造一流企业。公司党委围绕生产运营管理,以“凝聚、发动、发现、弘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遵循“通过做人的工作改善企业运营”的工作思路和全方位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以富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公司的生产经营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可见两者在同样的对象、相似的工作环境里,方向目标一致地开展工作。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独特方式,开创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宣言,来至于企业运营管理中意识行为的积累沉淀,员工对企业的管理思想、行为准则、生产现场标准体系等企业文化建设体系耳熟能详,且易认同和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思形态的范畴,以思想理论教育为主,倡导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精神,注重精神理论的塑造。为改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单一说教和“万金油”僵化模式,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独特方式相结合,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开拓思路,使其更贴近企业管理,开发员工更能接受的教育模式,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
(一)独立运作,相互借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统一思想;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凝聚人心、培育价值观、塑造品质。前者重于思维灵魂,后者重于言行锻造。两者虽然独立,但有着必然的联系,且互为补缺。如:引导员工追求、凝聚员工人心、激励员工智慧等工作方式方法都是在相似的特定环境里进行的,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二)相似路径,目标一致。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目标方针,以文化活动的方式灌输传递给广大员工,如:形势任务宣贯、行为规范可视化、先进典型案例评比等内容是员工耳熟能详的,形式是员工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入企业文化建设方式,将单调的理论灌输以朴素的语言可视化、将空洞的说教以典型的事迹形象化,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手段有机结合,克服思想政治工作单调灌输形式的弊端,使其形式更多样、内容更深刻,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方法上拾遗补缺;作用上相得益彰,更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
(三)融会贯通,硕果累累。我公司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操作中有机结合,年度经营管理规划和党委工作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以丰富的工作内容、优化的工作方法等工作总体思路,围绕公司生产经营中心工作,以“凝聚、发动、发现、弘扬”的工作方法,坚持“通过做人的工作影响和改善企业运营”。按照“宣传发动、对标找差、全面改善、成果巩固”等环节,分层分类、覆盖全员,开展形势任务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弘扬主旋律,激发战斗力;以建设一流企业的标准要求,推进现场可视化,促进员工行为养成;在公司机关以“转作风、树形象、做表率”为主题,开展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职业化能力等提升的训练;关爱员工身心,关注员工需求,推进实事工程,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深化群众性创新活动,培育员工创新成果等活动,着眼于提高认识、导入理念、营造氛围,以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凝聚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公司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
篇5
大家好!
自年进入我们众赢公司以来,先后工作需要,我从熟悉了5年的市场部门,调任运营总监,分管公司市场运作和管理;参与公司整体策划,健全公司各项制度,完善公司运营管理;推动公司销售业务,推广公司产品,组织完成公司整体业务计划;建立公司内部信息系统,推进公司财务、行政、人力资源的管理;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建立有效的团队协作机制;维持并开拓各方面的外部关系;管理并激励所属部门的工作业绩效。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公司总体运营出色而且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我们盈利亿的目标,同时在员工奖励机制等各项工作制度的完善,及企业文化的建设,内部信息系统架构,市场运作,品牌推广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这是我们全体同仁的出色工作,全心投入,众志成城的结果。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的工作重心放在品牌的推广运作上。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命力的表现,而品牌是一个企业价值及灵魂的集中体现。我们众赢公司的口号是,共创共赢共分享。我们秉持至诚至信,至尚至远的理念,旨在把我们的公司打造成服务行业的永恒典范。我们的途径就是用我们卓越的服务,全情的呵护,创造忠诚的客户,创造我们的快乐生活。
这半年里,为推动品牌的树立。我展开了以下几项工作:
1、创建我们卓越的服务团队。
在人力资源,市场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利用公司现有资源,人才培养上积极大胆革新灵活地注入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理念。形成了企业与员工的良好共鸣。这期间,我们团队创造性地举办各种关爱性的活动.在客户中形成了良好反响。
2、与各传媒公司的合作。
为扩大品牌影响力,我们积极接触社会上的各种媒体力量。不仅在原来市场推广等合作媒体基础上,如盈众传媒等,我们还跟全国各大主流报纸,各电视媒体,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在电视台举办的大型游乐活动纪录电视节目上,我们通过广告投入及赞助活动等,为我们广大的客户争取可以展示自我的舞台。同时通过这样的活动,保证广告投放效益的基础上,服务客户的同时,提升我们品牌的社会关注度。
3、资源的整合。
主要包括内部管理机构的整合,包括奖励机制的建立,内部信息平台的架构等。同时打包我们的产品,建立自己特有的战略伙伴圈。
通过以上的工作,我们已经逐步建立自己的优秀工作团队,并在此基础上扩大我们在社会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在资源的合理利用上我们也取得的一定成果。通过机制改革,和平台建立,让我们的运做更规范话,同时对于问题快速反应起到了教好成效。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关键就在于我们每时每刻对卓越的追求,在品牌推广上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
篇6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以社会责任为根基与一般经营性企业不同,高速公路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更要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首先,高速公路作为高层次的交通基础设施,凝聚了国家、人民及环境资源等方面巨大的投入,承载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区域间差距的重任。其次,高速公路运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安全是高速公路企业运营的核心任务之一。因此,高速公路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以社会责任为根基,企业及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作为一项伟大的事业,并从中获得一种光荣和自豪感,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员工发展的价值源泉。
(二)强调长期奉献的精神高速公路企业除了建设和养护道路以外,以收费服务为主,因此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与服务相关,包括司乘、监管单位、企业等服务对象。而企业的许多服务岗位是辛苦且不为人熟知的,如收费员、系管员、票管员、安全员等、收费服务监察员等,他们工作时间长、工作内容枯燥、工作环境恶劣、长期两地分居,家庭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高速公路企业的员工需要拥有一种奉献精神,耐得住寂寞,受得住寒暑,并能在工作岗位上长期坚守。同其他企业相比,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精神素养、个人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三)注重多方和谐统一高速公路企业的经营活动面对着多个利益相关者:一是高速公路上行进的人与车。高速公路企业要为货物运输、私人出行等提供服务;二是行政监管部门。企业要为路权管理、交通安全监管等提供支撑;三是区域社会。作为区域间的纽带,高速公路企业需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持续提供助力。四是生态环境。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营给环境带来沉重负担,企业必须肩负起环境保护的重任。五是员工和股东,企业作为经济主体,是员工和投资者生存和发展的载体。企业文化和经营活动必须体现员工和投资者的利益和精神诉求,离开了投资者和员工的贡献,高速公路企业也将不复存在。因此,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必须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一致认可的价值体系,而不是仅仅满足股东或客户等部分主体的利益和价值诉求。因此,建立符合高速公路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能够在促进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完成企业的社会责任。正因为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的特殊性,我国高速公路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探索,仍然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交通运输业垄断地位的打破,市场对高速公路企业,从企业形象到各个岗位的服务质量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明确企业的价值导向、树立积极的企业形象,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企业都开始探索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这表明高速公路企业正积极地面对行业的转型和市场的挑战。但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培育上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对自身企业文化的特殊性缺乏全面认识前文说到高速公路企业的企业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建设企业文化的前提是对自身特点有清晰的认识。许多高速公路企业在模仿一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时,狭隘地将企业文化建设理解为服务意识的培养、员工关怀等等;或是简单地灌输贡献社会、艰苦奋斗的精神,而忽视了员工的诉求。由于缺乏对企业文化在高速公路企业中的特殊性,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往往缺乏系统的设计和规范的操作流程。
(二)缺乏系统设计和规范的操作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准确定位,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命、战略定位和愿景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基于业务运作、对外宣传、员工管理等方面贯彻企业文化的规章制度。然而,目前很少看到高速公路企业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设计,即使有清晰的认识,也缺乏长期有效的实践机制。最终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演变成一种形式化的运动,所设定的价值追求的精髓无法在企业内部得到沉淀。
(三)企业文化成长的内在动力不足一些高速公路企业对企业的特点具有较清晰的认识,能够意识到企业对于多个主体的价值,以及存在于社会的使命。同时企业的管理层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也十分投入,定期会在企业内部开展思想教育、员工关怀、服务社会等活动,来向员工和社会宣扬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但在许多情况下,员工不仅缺乏对企业文化的深刻理解,并且没有在认同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获得自身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表面上非常热闹,但实质上员工并没有自发地去认同和维护企业的文化,并将其表现在日常工作中。概括而言,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在于没有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结合起来,企业文化的价值对业务运营的改善缺乏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或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无法形成企业自有的文化品牌。
三、改进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及实践的措施建议
我国高速公路企业仍然具有一定的垄断地位,因此,一定程度上缺乏普通企业的危机意识,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出现以上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但垄断地位终将会被打破,高速公路企业必然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只有建立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保驾护航。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实践:
(一)改善员工发展环境,提升价值认同感无论哪个组织的企业文化,必须首先得到组织内部的认同,而员工的认同是企业文化的得以存在的前提。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企业对自身定位、运营的使命和宗旨以及社会责任等都有较为深刻的理解,管理层也开始尝试将这种价值认识转化为企业的文化。而作为企业细胞的员工,必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认同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并愿意同企业一起去实现这一目标。但饿着肚子空喊口号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让员工在实践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获得自身良好的发展,才能真正将员工、企业的命运同企业文化紧密联系起来,企业文化的成长和传播才有内在持久的动力。因此,企业必须改善员工的发展环境,提升价值认同感。例如,与生活业相比,高速公路企业的许多服务岗位不仅枯燥无味,不会光鲜亮丽,反而是不为人知,默默奉献。因此,高速公路企业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形象,包括提高企业的出镜率、下面宣传力度、配备优质的工作服装和工作设备等,来加强员工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在获得外界认知和认同后,员工的幸福指数会大大提升,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深度也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倡导的企业文化也就更加感同身受。
(二)形成系统、全面及统一的企业文化观高速公路企业往往组织庞大、分支众多,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和建设,不同的地区、不同部门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方法。从集团层面的高度看,企业文化必须是系统的、统一的、全面的。企业文化的作用之一即是,无论在何时何地,在任何一个企业员工身上,都能看到一致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面貌。因此,高速公路企业必须从集团的层面对企业文化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可以通过研讨的方式来达到共识,如开展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征集、企业广告语的征集、企业形象照片征集等等活动,来收集所有员工的心声。同时吸收媒体、专家、政府部门等相关主体的意见,最后输出一套系统完整的企业文化识别体系。
(三)建立规范、长效的企业文化实践机制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广不是一种运动,它是一个识别和集聚的过程。即通过一个价值体系来识别什么样的人才是高速公路企业合格的一员,如果让员工不断地深化理解高速公路企业文化的内涵,促进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员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高速公路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文化建设体制,包括企业文化宣传材料的编制、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定期企业文化的研讨交流等等。其中应注意的是:不应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推广作为一种所谓的精神统治的工具,不应成为只是挂在墙上、喊在口中、流于形式的外在装饰品,而应是一种达成共识、共享共荣、共同创建并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即所谓的志同道合、携手共进。
四、结语
篇7
按照国内外成功企业运作经验,工会组织或领导者在凝集职工集体智慧,参与企业事务管理,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对外宣传等工作都属于工会组织统筹的范畴,作为基层项目公司,工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自身优良、向上、健康的企业文化的营造和构建。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们初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
首先,在工会组织的领导下,努力提高公司员工的队伍素质,把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企业的发展当中,切实调动好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进公司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工作创新。XX高速作为刚刚起步的高速公路,主要是结合营运的形势和企业经营发展的工作方针,平时主要是推出围绕中心、贴近生产、贴近员工、共谋发展的活动和做法。如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活动。有效团结和动员了广大员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企业经营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在工会的带动下,教育和帮助员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打造一支具有先进阶级理想、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员工队伍。主要是结合集团公司及各级机关的政策导向,学习理论,学习文件,使员工思想紧密团结在公司发展大业的周围。
第三,在公司及工会组织的带动下,广泛深入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有特色的学习活动,鼓励员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再教育,再学习,使学习活动深入广大员工之中,促进员工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提高员工的理论修养。引导各单位建立学习读书制度,将员工的学习活动变为自觉行为。员工都能根据自身的实际,在业余时间,选择一门或多门技术、技能进行学习。
第四,健全文体设施,XX高速作为山区高速公路,绝大部分站、所属于位置比较偏僻,生活比较不便。因此,公司本着以人为本,从员工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特点出发,完善企业文化娱乐设施,在硬件设施上给予投入。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活动空间,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增强职工的团队协作意识。
第五,定期开展健康有益的公司层面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生活,提高员工身体素质。以企业文化理念为核心,开展的各项文化慰问活动,如:生日的祝福、节假日的慰问、对生病职工的慰问等,营造奋发向上、和谐团结的工作氛围。另一方面也从实际出发,解决困难员工的实际问题。引导员工立足岗位,爱岗敬业,争创佳绩。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
第六,加强载体建设。作为项目公司,精神文明创建思路是营造氛围,打造品牌,塑造形象。主要是围绕“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加强爱岗教育的主题,使文明优质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从而有效强化营运管理。
第七,树立先进,激励后来,达到共同提高。公司通过定期举办劳动技能竞赛活动,评选“月度、季度收费无差错个人”,树立榜样,并给予一定奖励,提高员工荣誉感。使广大员工不断掌握劳动技能,提高自身劳动娴熟程度。
第八,定期与省内、市内电视、广播以及报纸在内的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媒体对公司的创新举措进行宣传报道,通过对外宣传,提高企业文化蕴涵,弘扬正气,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
篇8
公司在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发展,努力提供多种业务应用的同时,始终坚持chr(39)沟通从心开始chr(39)的理念,追求客户满意服务。目前,全省客户达200余万,并已在全省建成一个覆盖广、通信质量高、业务丰富、服务一流的综合通信网络,网络容量为398万门。gsm移动通信网已经与五大洲7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移动通信运营商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目前,正在大力发展gprs技术、移动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积极推动网络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演进。
为了了解通信公司的实际运营模式,熟悉通信公司的运作方式,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检验,明确自己企业的定位,为明年的就业做好见习准备,通过与吉林移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联系,经过人力资源部与综合办公室的两轮面试,我被安排在综合办公室的秘书科实习,我所在的部门主要负责:公司领导的日程安排,辅助领导完成公司的战略和发展计划的制定,起草完成相关文件,协调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等综合性事务。
在吉林移动我跟随相关领导,参观了青岛海尔集团,在参观过程中,丰富了我的阅历,提高了我的能力,使我对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等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是否引入crm管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使我对crm管理系统有了深刻的认识;参与了吉林移动大客户短消息系统的可行性论证与研发,使我能学以致用,提高了综合能力;在吉林移动我系统全面的了解了移动数据业务的历史,积极主动的关注其发展方向与未来,使我对其有了全面的概念与深层次的理解。
在实习中,我注重了与领导和同事的沟通,培养了自己的团队精神,加强了自己的集体荣誉感。
我相信二十五天的实习,将成为我人生华美乐章中,一个青春激扬、跳动的音符!
第一章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宗旨,企业的理念,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精神。而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文化涉及企业战略,企业管理等深层次问题。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将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由于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特定的环境下综合企业各种资源逐渐形成的,因此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
在我到吉林移动实习不久,陪同有关公司领导,我来到仰幕以久的青岛海尔集团参观学习,所到之处被海尔人挑战自我、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生生不息的文化氛围所感染。
海尔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也正是海尔文化为海尔的高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海尔文化分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核心价值观。创新是海尔企业文化的灵魂,海尔人释译创新时指出,沿着战略创新的方向,以观念创新为先导,利用组织机制创新做保障,靠技术创新达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的目的。chr(39)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chr(39)这就是海尔文化,这就是海尔常胜不衰的法宝。
通过在吉林移动近一个月的实习,使我对企业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移动通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对国内外市场竞争考验,迅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需求。是全面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开发文化资源,在企业员工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的需要。
企业文化应该内化到企业生产经营理念、企业发展战略及员工的意识中去,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制度和员工行为规范之中去,将企业文化体现在企业整体形象和员工个体形象之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实现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强调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以重视人的价值、强化人的信念、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和造就一流员工队伍,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培育人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和用人机制。
培育、树立能够体现企业精神的企业模范人物、先进群体,营造奋发向上,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化氛围,逐步实现企业文化的人格化。
以文化为先导,开发文化资源,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员工需求,开辟企业文化园地、企业文化论坛,吸引更多的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员工思想文化素养,增强企业活力。
篇9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企业;文化传播;企业文化.
0 引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互联网、博客、微博、网络电视、IPTV、手机短信、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传播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正逐渐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与舆论形成机制发生了深刻变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全球信息实现共享,足不出户即可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件。 “所有人向所有人传播”的传播环境,使得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和社会协调变得越来越快捷和敏感。随着新数字媒介对人们社会生活参与的越来越多,融合技术的微型化和私人化特征引导着文化传播更好更快地发展。另一方面,媒介融合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也为文化传播内容作出了巨大贡献。
1 新媒体环境概述.
1.1 新媒体环境.
自从互联网技术出现并普及后,新媒体革新的态势不断演进,国内外关于新媒体的论述较多,从不同的视觉有不同的涵义:一是从传播方式的角度,如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1];二是从与传统媒体相区别的角度,如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2]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传播媒体的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三是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3]认为,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是一个相对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和发展概念;四是从社会关系层面的角度,如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4]认为,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3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无限。
1.2 基于商业企业的新媒体环境特点.
可以看出,新媒体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科技为纽带,其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信息不灵通的壁垒,消融了地域间、行政间、群体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在新媒体利用方面,有的企业可以不花或少花成本,成就企业发展;而有些企业却因曝光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深受重创。对文化企业来说,要运用新媒体实现品牌快速传播、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需要企业抓住机遇、创新理念,推出丰富的、优秀的文化产品。同时,也需要熟悉新媒体,了解新媒体的特点。
1.2. 1 个性化信息的超时空传递.
在信息化媒体到来之前,文化只是囿于狭小圈子之内的一种生活方式,书籍和报纸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途径。电子媒介的兴起,实现了真正意义的信息瞬间传递,使得信息以近乎光速传播,文化可以传向无限广阔的空间,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同时,免除了传统媒体的一些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或不能提供个性化内容,不同的文化交流变得平常。
1.2. 2 信息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文化是影响人及社会行为发展的核心,文化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人与社会的存在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总和[5]。换句话说,对于企业文化而言,每一个企业内部个体的人,都是一个流动的文化元素。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传递文化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企业外的社会人群获得文化的范围越来越大,不同的文化跨越圈子、在世界范围内传递,全球各地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已经成为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借助新媒体技术,文化才能传之久远,在无限广的地域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这是传统媒体难以达到的境界。
1. 2. 3 强势文化主导现象.
新的传媒技术使文化传播无孔不入,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传播必须借助于媒体介质的力量,介质的发达与否客观上决定了文化影响的强与弱。对于企业而言,寻找实力雄厚、综合能力强的文化传播企业,更容易成为文化主导者。
2 文化需求企业与文化传播企业供需双方发展现状.
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竞争,也是隐含在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广告宣传及社会公关活动背后的文化的竞争。建设企业文化是持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而企业文化只有通过有效传播,才能实现对人精神塑造和行为指引的意义。企业文化传播方式迭加是一个无限制的扩大过程,在一定范围内,能使文化传播所产生的价值呈几何级增大,呈现质的倍增。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文化发展犹如双刃剑,使用得好可以事半功倍,使用不当也有可能让企业陷入困境。各企业在选择自己的“文化拍档”时,往往会寻找大型文化传播产业集团,看重它们的文化创造及媒体操控能力。而对于尚没有形成文化产业链的部分中国民营文化传播企业来说,想要在夹缝中生存,需要有自己的卖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文化传播公司在相关政策引导下,获得了较快发展,通过自身创意,抓住市场机遇,推出丰富的文化产品,在实现企业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积累了良好信誉和口碑,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2. 1 需方:求贤若渴的现代企业觉醒.
2. 1. 1 以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快速、持续发展.
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生存和持续发展,需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以下功能:一是导向功能。企业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崇高目标激励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向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既定目标努力奋进;二是规范功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理念,赋予企业团体和员工一定的价值观、作风、习俗和礼仪,使员工做出相应的行为规范,起到规范和约束作用;三是凝聚功能。企业文化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为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正确的准则,同时增强了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四是激励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人际交往环境,以及充分发挥员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完善的条件;五是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具有向外部扩散、同化异质小文化、影响社会大文化的功能。毋庸置疑,企业文化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曾连续八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格力公司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得益于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的企业理念和创新文化。
2.1. 2 以文化创新为核心的企业价值链管理.
国内企业对文化管理求贤若渴;国外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发展,同样以文化为核心主导公司运作管理。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他指出,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之间存在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则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要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价值,需要保持企业价值链在特定环节上的优势。企业文化促进核心竞争力提升,但能否真正发挥这个功能,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不断创新。企业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发现企业关键价值的产生区域,企业文化使得这些区域间形成严密的有机整体,通过创新文化的渗透,从而获得价值链关键环节上重要的核心竞争点,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提升竞争力。苹果电脑公司(MAC)是一家拥有众多电子科技产品的大型企业,公司从创立伊始就坚定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并始终遵循科技、环保、人性、智能、创新的经营文化理念。在《商业周刊》和波士顿咨询顾问集团(BCG)所推出的“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评比中,苹果公司继续领跑。苹果公司重视以人为本,产品的所有功能均以为人服务为前提,通过一系列创新符号的融合,从而做到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它的成功来自于创新的理念,通过其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价值。与此同时,苹果建立了一条不断增值的销售体系,通过独一无二的产品和品牌确立了绝对主导地位,影响着最终的利润分配格局。品牌的快速发展来自源源不绝的创新思维和非凡的服务能力,它带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独特的、极富个性的品牌[6]。
2.2 供方:文化企业诞生发展的时代使命.
2.2. 1 寻找文化认同感和价值感.
企业文化实质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是企业运营的精神支柱。纵观全球,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找出合作企业内部员工的认同感,增强合作企业外在的价值感,是文化企业的使命所在。BBDO环球网络公司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广告公司,在全球共有323家分公司,遍布77个国家。 BBDO公司最显著的优势在于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寻找新的突破口,帮助合作伙伴提高企业价值感,从而获得对方的高度认同。他们的“3W”服务理念,无不指向对顾客有用、有效的创意作品。 BBDO专注于优秀的创意,从而帮助客户建立伟大的品牌,并吸引关心创意工作的人们。他们将每一位客户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根据个人的特定需求来进行广告策略组合,以满足每位客户的特定需求。 BBDO的董事长苏雄在谈到公司成功之道时,曾列举了这样一个事例,1986年BBDO进驻中国台湾,一开始并不被认同。 BBDO台湾公司通过调研、分析后,找到了台湾地区的文化认同感,用媒体企划作为公司的开拓工具,获得了立足机会。随着台湾市场的日渐成熟,企业客户面对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困难, BBDO也不断改变自己,寻求突破。经过与客户反复沟通与实地测评后,他们帮助客户梳理内部文化,找出企业和品牌发展的着力点,并将引进国外人才、整合本土与外来资源作为提升价值的突破点,最终BBDO台湾分公司在当地成功起步、发展。
2. 2. 2 以精细化服务与创新优势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型文化传播企业有雄厚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和优势,良好的环境使它们更易获得成功。而对于小型文化传播企业来说,要想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发展,需要加强文化理性修炼,把追求文化理性与商业理性有机结合起来。武汉黄鹤楼漫天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起初是一家仅有四十几人的小型中文化传播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公司拥有三报三刊三网站等自有文化产品,并以其差异化的文化战略逐步向企业品牌化经营演变。该公司文化强调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设身处地为客户着想,邀请客户加入自己的项目组,一同对共同目标实施创新灵感碰撞,积极寻找客户“个性”,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漫天游公司变单一文化支持为多导向、多出口、全方位的服务集成,与客户紧密协作,对客户突出贴心服务。在企业文化和品牌传播引导上,利用新媒体便捷、点对点易传播的特点,扩大影响面。他们擅于与客户共同创新并创造完美结果,相对于其它文化传播企业的定制模式,他们不需要客户改变日常经营、宣传方式的不足,而是和客户共同寻找最富成效的解决方案,其精细化服务深受客户青睐,并由此与客户建立起信任关系。
3 国内文化企业发展趋势.
3. 1 从分散“突击”到集中经营.
不少文化传播企业为了做大做强,盲目追求“多而全”,一味注重全面发展文化领域,这种心态在文化传播企业创业初期更为普遍。事实上,分散突击式的经营方式并不一定能给文化传播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和机会,反而可能因为业务范畴承载量的增加而浪费企业资源,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节奏。以文化创意为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传播企业是低市场准入限制和高竞争型的特殊行业,创意的品质和新颖程度往往成为决定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公司,找到合适的市场定位,寻找并发展自身的特色,更容易获得成功。集中经营、形成文化集聚,是文化传播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文化集聚能产生“集聚效应”[7],它通过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文化集聚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对文化传播企业及创意成员施加一定压力,使其不断地改换思路、丰富设计灵感、提高创意质量,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与竞争力。集中资源,针对特色进行企业管理和经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文化创意,形成良性竞争,同时叠加的经营模式产生企业口碑的溢出效应,在增加业务机会、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竞争力、展示企业实力等方面都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3.2 超细分的差异化服务.
我国地广人多,文化区域特征明显,要求文化传播企业对市场进行细分,提供差异化服务。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消费者需求越来越个性化、理性化。面对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传统的抽象产品和模糊的功能难以满足市场诉求,只有针对市场需求特点,通过市场细分,才能引导消费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需求更多地从物质类指标转向精神类指标,强调个性化、多元化的产品诉求[8]。文化企业虽然不直接生产产品直面消费者,但同样需要注重企业客户产品的个性、提升其品味,通过理念创新,提供差异化营销思路,使企业客户品牌营销更具意义。
3.3 文化信息跨企业战略联盟.
对文化企业来说,传播行为本身即承载、渗透着文化。不同地域的文化企业,在继承地方母体文化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其它文化渗透。在新媒体环境下,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拉近、各种文化相互交流,任何文化都不可能完全游离于世界文化之外,文化传播也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跨走向多维。信息革命带来的“地球村”效应,使全球范围内的组织越来越相似。成功的文化企业必须在把握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对对方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这样,其所制定的发展策略才可能奏效。文化企业的赢利与合作前景,往往与对对方文化的把握程度直接相关。文化企业的客户已深深意识到文化联盟的重要性,其产品品牌的跨文化融会贯通了多元文化管理智慧,并由此建构起新的文化需求模式和范本。作为创意之源的文化企业,通过与不同地域、不同结构的文化企业结为战略联盟,不仅有利于扩大企业视野,使思维更开阔,也能获取更多的文化资源,学习更为丰富的传播手段,从而使企业客户塑造和文化传播更有感染力、亲和力、生命力。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数字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日常主流的现代生活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企业文化传播的手段多样化,内涵也更为丰富。从供需双方的角度看,客户企业对文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而文化企业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开发和应用,通过媒体整合、文化创新、企业联盟和差异化服务等手段,为社会企业提供源源不绝的软文化动力。
参考文献:
[1] WIRED MAGAZINE. We are the web[EB/ OL]. http:/ / wired. com/ wired/13.08/ html.
[2]陈东升.传统媒体拿什么挑战微博[J].网络传播,2011(8):10-12.
[3]熊澄宇.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黄升民,丁俊杰.媒介经营与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5]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花景勇.设计管理:企业的产品识别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篇10
关键词:广告公司;管理;服务
一、专业化
高度专业化是广告公司存在的根本,对于综合性的广告公司来说,提高其营销传播服务的专业化是其核心所在。随着营销传播环境的变化,广告主对于广告公司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广告业务,而且更希望获得整合营销传播服务,或其中的某些服务。这些领域的发展,要求广告公司的服务更加专业、全面。综合性的广告公司一方面可以加强自身的营销传播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运用资本,对有优势的营销传播机构进行兼并、收购,扩大其服务的范围,为广告主提供全面的服务,帮助企业建构长期品牌规划,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竞争实力。
二、内部管理
内部运作环境的合理与否,对一个广告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至于内部管理的完善,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组织架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
1.组织架构
综合性广告公司大多都是采用直线垂直式组织结构,层级较多,不利于部门之间的合作。为了提高公司的服务能力,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可以采用团队式、网络式的组织结构模式。团队式的结构适合内部增设营销传播部门的公司采用,这样将公司内部不同部门的人员组建成不同的团队,有针对性的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网络式的模式适合建立战略联盟的广告公司采用,作为一种最新的模式,为广告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它是通过一个个的组织形成的网络模式,每个组织都是独立的,并与核心组织联系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总之,广告公司的各组织机构应该形成一个有序互动的整体,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组织架构,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强化团队协作的精神,使公司的服务高效地进行。
2.人力资源管理
在广告公司的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如何建立起企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机制,是一种长远的规划和战略。首先必须明确广告公司的管理模式是一种人的管理,应该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他们相对的自由空间。其次是对各岗位进行科学规划,完善各岗位的职责制度。发掘员工的潜力,对每个员工尽可能做到科学的统筹安排,让每位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他最大的价值,壮大人力资本。最后就是要建立一系列的体系例如招聘、绩效考核、薪酬、培训等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升员工的能力。
3.企业文化
广告公司应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培养。因为企业文化就好比企业的灵魂,大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于自身品牌、企业文化的较量。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增加员工的凝聚力,而且还能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在广告公司的经营过程中,首先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使全体员工都能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其次注重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与理念,从深层次上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能,这种激发需要在以精神支持为核心,物质鼓励为辅的情况下完成,即重视员工的观念、道德、文化氛围等精神层面的同时,对员工进行物质鼓励。与此同时,团队精神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努力培育团队精神,才能提高员工的办事效率,增强公司内部的凝聚力,增强他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提高广告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广告公司还可以运用资本的力量来扩大规模,同时也可以围绕整合营销传播产业链,进行上下游的延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加强新媒体的管理应用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扩大了广告公司的业务,要求广告公司朝更专业化、更精细化方向发展;而且也促使广告公司机构调整,增加相关部门(如网络广告部)来接手新媒介广告业务。对于本土广告公司而言,应利用新媒介走媒介资源开发之路。新媒体领域,如分众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流媒体等等,这些领域的国有成分比较少,这就给广告公司较大的空间和可能。本土广告公司可以通过创建新媒体机构或资本运营等模式开发和购买新媒体资源以摆脱对传统媒体的过度依赖,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本土广告公司一旦拥有自己独有的新媒体资源之后,在与传统媒体及广告主之间的博弈中将会处于有利的位置。对于本土中小型广告公司而言,应在某一新媒体领域寻求自己的专业业务定位。首先,拓宽专业的服务范围。本土中小型广告公司模式灵活,可以很快适应市场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可以为广告主提供市场调查、网络公关、新旧媒体整合传播策略及广告效果评估等服务。其次,可以依靠某类型新媒体资源成为专门化的网络视频广告公司、手机广告公司、游戏植入式广告公司、数字化户外广告公司等。
三、结论
总之广告公司首先得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并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弄清自己所拥有的核心资源、最终要实现什么目标以及目前面临的困惑等问题,进而为自己制定合适的发展策略,以提高在广告市场上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廖秉宜:中国专业广告公司的生存现状与模式创新[J].中国广告,2010(7).
- 上一篇:矿山自查自纠报告
- 下一篇:简述服务型行政执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