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建设背景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文化建设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民国建筑,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中西合璧的式样。在山西除了赵树理旧居、孔祥熙故居、阎锡山故居、山西大学堂等众人所熟知的民国建筑之外,还有许多散落在各个城市社区角落的民国建筑不为人所知,从这些建筑的形态来看并不逊于已被旅游开发的民国建筑。
这些建筑结合了砖雕、石刻、木雕、屏、窑窗等元素,在材料上具有质朴的特性,在构筑方式上有细腻的尺度、精巧的结构、精美的雕饰。古朴和历史感在建筑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些建筑虽不属于文物,但整体上具有比较完整而浓郁的传统风貌,由于其独特的视觉艺术魅力被一代代的保存下来,也奠定了社区环境特有的话语基调。
一、语境优势
散落在城市角落里的民国建筑,在社区居民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活回忆。在当今社区文化创新建设的背景下,这些“边缘化”的民国建筑对传承和延续街区的历史文脉、当下社区居民的情感“回归”、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恢复城市街区传统文化、改善城市街区的环境,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投入,有的建筑濒临坍塌,实为可惜。
“浑源会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精营西边街,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周边以住宅区为主,配套设施完善,居民多中老年人,街区历史文化氛围浓郁。“浑源会馆”内有食堂、宿舍、议事堂等……坐东朝西,布局合理。外观呈现出西式建筑的理性与逻辑性。强调形式美法则同时,运用古朴砖木结构,结合精美的砖雕装饰,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山西传统式样建筑的新的审美体验。会馆入口立面装饰性与观赏性较强,四根立柱具有塔斯干柱式的特点,水平线脚将立面均衡划分,几何图形与植物纹样在砖面上体现的均衡协调。从“浑源会馆”的历史来看,不是商业性质的会馆,而是具有慈善性质的活动场所。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建筑质量高、体量大、可利用空间广,具有公共服务的空间属性。
二、语境与设计原则
在现代社区文化建设背景下,怎样发挥民国建筑的物质属性,使民国建筑既具有精神意蕴,同时又能合理利用,是此次设计的主要着眼点。“浑源会”――是在原名称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而得来的。希冀表达新建筑与旧建筑的交融渗透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老建筑的局部修缮、配备齐全的符合消防要求的水电等设施,使其符合街区文化活动中心的要求;设计开放式的庭院与街道相融合,建筑与庭院相融合的模式,体现自然的意境;在开阔的社区广场为社区居民提供举办戏曲演出、电影、联欢会或传统节目表演活动的区域。使之成为社区居民娱乐、健身、邻里交往的场所,成为文化艺术语境的载体。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 1.空间渗透的原则。在设计中,通过庭院与建筑的渗透、融合达到空间沟通与交流的作用。
2.新与旧和谐共生的原则。对原建筑的六边形议事堂进行局部修复,尽量保留岁月留在建筑上的痕迹,采用现代材料更换已经破败的门,形成新与旧的和谐共生。 3.功能适用原则。在使用功能上开辟民俗陈列馆、展示馆,满足社区文化需求。
三、语境再析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需要,开辟社区课堂。
根据走访分析后将建筑的一部分辟为书屋,南北厢房的功能设置为社区课堂。在此开展电脑、书法培训或举办摄影文化、健康知识讲座,让兴趣、爱好成为驱动因素,使社区居民找到归属感。在民国建筑特定语境下,通过社区活动建立邻里交往,丰富业余生活,充分调动居民活动自主性,发挥公益性特点,逐步走向社区居民自治的模式。
六边形是原建筑的基本构成元素,成为“浑源会”庭院设计的主要元素。既传承了浑源会馆院体空间,同时又体现了语境的时代维度。空间通过“围合”与“渗透”来营造虚实关系,同时在室内空间中融入“自然”元素。通过开放式的入口设计将庭院与街道融为一体,具有开放包容的空间语境。社区街道与庭院空间的连续性和开放性使得“浑源会”具有良好的可达性,使社区居民更自觉的参与各种公共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社区环境活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精神需要,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作为公共空间性质的“浑源会”,庭院亦是社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室内空间的延伸!用庭院空间将新生建筑与居民居住建筑自然融合在一起。空间划分上分为 :教育空间、阅读空间、休闲活动广场三个部分 ,其比例依次为 1:2:1的关系;建筑与绿化的比例约为 1:2.5。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浑源会馆的偏院设置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偏院建筑进行最大化的恢复原貌的改造,并提取建筑六边形的平面形态,通过提炼――分解――重构的方式,进行阅读空间的设计。新建筑是对原有建筑元素进行传承和再创造,使两者有共同的环境语言基调。通过庭院将建筑与环境联系在一起,由于与街道空间的开放性和连续性,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民国建筑的场所精神。
结语
如今,无论是新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是对乡村旧宅改造设计,对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正在悄然兴起。历史建筑通过再利用重新回归,但是有关法规对于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却是两个矛盾体。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历史建筑的生存方式――对于遗落在城市角落的民国建筑,如果让其自然消亡不如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其再利用从而发挥它有效的价值。
社区居民参与在民国建筑的再利用中,有利于保持公共集体认同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并且赋予建筑一定的情感内涵,这是民国建筑保护的最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篇2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回族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发展的程度是经济与文化融合的具体反映,同时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地区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省地处中原,历史文化悠久,是我国文化大省。河南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等一批重要的政策性文件。这些政策涉及税收、金融、土地、财政、工商等多方面的优惠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09年7月,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强调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作为多民族散居地的河南省,其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也是由全省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全省有着一百多万回族同胞,他们及其祖先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光彩夺目的回族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之下,研究整理河南回族文化,探讨河南回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对于推动河南省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转变,促进河南省散杂居地区回族经济文化发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原经济区内河南省回族及回族文化
2011年10月,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通过《中原经济区规划》,使之成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纲领性文件。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18个地市及山东、安徽、河北、山西12个地市和3个县区,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人。中原经济区面积及人口居全国第一位,经济总量仅次于“长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列全国第四位。
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河南省全省共有回族人口116万人,仅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居全国第3位。全国共有4个城市回族区,其中河南有3个――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开封市顺河回族区、洛阳市河回族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回族同胞传承和发展了回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回族文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民族文化,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土壤之中,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互相渗透的产物。回族文化的形成既具有以伊斯兰文明为基础的大背景,同时又在汉文化的氛围中发展变迁。这两种文化的协调和相融,一方面保证回族立足于新的土地,并在某一社会层面上,获得周围民族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对中国社会诸多领域的投入,以自然流播的方式,进行不易察觉的伊斯兰文化参与,从而使伊斯兰文化得以向中国传统文化渗透,丰富了中国文明的宝库。
具体而言,河南省回族文化主要由伊斯兰教文化、清真寺建筑文化、回族古籍文化、回族节庆文化、回族体育文化、回族商业文化、回族饮食文化、回族服饰文化、回族舞蹈文化等九个方面构成。河南伊斯兰教文化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伊斯兰教一样,注重以《古兰经》、《圣训》为核心的伊斯兰教传统,具有传承性和统一性;河南清真寺建筑文化在严格遵循伊斯兰教建筑的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其布局、建筑装饰等别具一格,代表性作品有郑州北大清真寺、开封朱仙镇清真寺等;回族古籍文化是“历史上保存下来的主要以汉文、阿拉伯文、波斯文、‘小经’等记录的各类文字和口碑等文献资料”,河南回族古籍文化主要包括各种版本的《古兰经》和其他伊斯兰教经典汉译著作,还有存放在清真寺内的各种回族碑刻;河南回族节庆文化主要由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节日构成,既是宗教活动同时也是节庆活动;河南回族体育文化包括回族武术(查拳、七势拳等)、摔跤等,兼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河南回族商业文化源于回族擅长经商的传统,提倡诚实守信,倡导公平交易;河南回族饮食文化是河南回族同胞以伊斯兰教及其教法规范为原则,在广泛吸收包括汉族在内的其他民族饮食文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得到了其他民族的认可,例如“马豫兴”桶子鸡、“沙家”酱牛肉等;河南回族服饰文化是回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根据性别形成了男子服饰和女子服饰,带有传统的民族特色;河南回族舞蹈包括南顿回民秧歌、沈丘回族文狮舞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方面共同成为河南回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虽然河南回族文化包括的内容比较丰富,特色相对浓郁,但围绕河南回族文化形成的产业并不多,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是围绕回族饮食文化形成的河南回族餐饮文化产业。
河南省回族餐饮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清真餐饮业及清真食品业。由于回族饮食文化讲究卫生,商业文化讲究信誉,服务热情周到,加上货真价实、加工工艺精良,这些因素造就了河南清真餐饮业及清真食品业的兴旺发达。河南特色清真食品包括酱牛肉、桶子鸡、羊肉汤、清真糕点、浆面条等,这些清真食品独具特色,远近闻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河南省回族餐饮文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目前省内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优势的清真食品龙头企业,涵盖餐饮、调味品、粮油、糕点、牛羊肉制品、豆制品、蛋制品以及速冻食品、保健食品等清真食品门类。比较著名的企业有郑州市天方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祥和清真回族食品厂、麦香斋清真食品厂,洛阳市甜咸斋食品有限公司、伊众清真食品有限公司、洛阳清真水席,开封市马豫兴食品有限公司、凤鸣斋回族食品厂、白记荟萃斋花生糕食品厂,南阳市甲林清真肉食有限公司,驻马店市王守义十三香集团有限公司,周口市华发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商丘市白师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豫龙清真食品厂,新乡市顺鑫斋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厨香豫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等等。
总的来看,河南省回族餐饮文化产业涉及的范围较广,项目多种多样,产生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但除餐饮业以外,其他回族文化如伊斯兰教文化、清真寺建筑文化、回族古籍文化、回族节庆文化、回族体育文化、回族服饰文化、回族舞蹈文化尚未真正形成产业,空有文化而无产业依托。就全国范围来看,回族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国仅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全面发展回族文化产业方面有所进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着力打造回族风情文化产业区,计划建设回族文化主题公园,开发回族特色相关文化产业,把中华回乡文化园、世界穆斯林文化城等打造成为展示回族风情的典型园区,同时把吴忠市、永宁县建设成为独具回族文化特色的文化休闲旅游和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宁夏回族自治区还计划整合回族服饰、回族餐饮、回族用品企业和店铺,打造回族文化特色街区,培育回族民俗文化品牌。此外,宁夏回族自治区还打算通过实施回族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打造回族文化系列精品,推进回族舞台剧目和文学、影视、美术、动漫作品创作。目前这些计划正在逐步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规划中的这些项目,为河南省开展回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就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目前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限制了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缺乏资金,阻碍了将河南省回族文化资源培育发展为文化产业。河南省回族特色秧歌、文狮舞、撂石锁等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投入,这些特色文化难以成功转化为产业;二是缺乏创意,难以从现有的河南回族文化资源中发掘出卖点。河南省回族文化作为散杂居地区回族文化的一个代表,非常具有特色,兼具民族性和地方性,但由于长期自产自销,传播范围有限,如果没有很好的创意,难以形成产业;三是缺乏市场,目前回族文化消费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需要进一步扶持和培育;四是缺乏产业链,难以形成带动效应和规模效应。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依存度,如果相关产业发展滞后,也将影响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以上四个方面的因素阻碍了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发展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的相关建议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原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第二节战略定位中将中原地区定位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提出要“挖掘中原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影响力;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同时,《规划》中对文化产业的定位为推进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规划》对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专门的定位,《规划》中提出“改造提升广播影视、出版发行、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强开封宋都古城、郑州嵩山、洛阳龙门、邯郸赵王城、定陶汉墓、蚌埠大明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中国郑州广播影视节目交易中心和郑州区域性新闻出版物流中心。开通河南电视台卡通频道。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打造一批文化产品出口示范基地,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
在此背景下,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一方面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环境下,发展回族文化产业有着相关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将对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带动作用。与此同时,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也需要进行自我调适,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具体而言,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扩大现有回族文化产业规模。
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永远不能形成大的文化产业,集团化运作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以保护和整合回族文化资源为前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规模,发展产业链,整合多种回族文化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扩大回族文化产业市场,带动相关回族文化产品的消费。例如目前发展比较兴盛的河南省回族餐饮文化产业,可以通过联营或者连锁经营的方式,组建大规模的回族餐饮集团,扩大市场占有率,带动回族食品、休闲娱乐等领域文化产品的消费。
(二)打造回族文化产业品牌。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中,文化产品若没有特色,就没有生存权,也将无法真正实现产业化。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发展应最大限度地发掘回族特色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张扬回族特色文化个性,彰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通过打造河南回族特色品牌,向省外乃至全国渗透,形成品牌影响力,从品牌中挖掘出回族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使其在现代经济与现代科技的双重锻造下,成长为具有中原回族特色的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
(三)调整回族文化产业结构。
目前河南省回族文化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加快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改进与优化回族文化产业结构。可以通过相关政策的引导,挖掘开发河南回族节庆文化、回族体育文化、回族服饰文化、回族舞蹈文化等资源,推进回族文化产业的多样化、均衡化发展。例如发展回族服饰文化产业可以借鉴吸收阿拉伯国家和我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服装,在款式、材质、色彩上大胆创新,研发、设计、制作出满足回族群众需求的服装。通过对回族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使河南省回族餐饮文化产业与其他回族文化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以此产生规模效应,带动整个河南回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培养回族文化产业人才。
篇3
关键词: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3)-12-0071-02
一、引言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文化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化建设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意识形态的发展也应当同步进行。文化作为发展、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基石,同时也彰显着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运势。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进行广泛的宣传、贯彻,使广大群众自觉地、紧密地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以精神文化凝聚人心,以特色文化塑造城镇、社区形象,以健康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是推进和谐进步的重要举措,能够为城镇化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心灵支撑。
首先,加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是宣传、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文化建设是要使全民参与完成实现自身政治权利与义务。其次,加强文化建设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迫切需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公民的精神力量。再者,加强文化建设不仅供给人们的精神需要,更是传承特有健康的民风民俗,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塑造美好的心灵的根本。最后,加强文化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内在动力。文化建设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需要以及城市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追求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理念密不可分的。
以下将从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缘起、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综述、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作用和意义三部分来作为一个尝试性的经验研究报告。
二、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缘起
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许多方面,许多领域,而且各地的人文地理条件和经济状况各异,文化建设的发展程度和层次自然也不尽一致,关键是要对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始终坚持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把文化建设不断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众所周知,厦门市湖里区在改革开放前是荒僻的小渔村,上个世纪90年代末人口只有7万多人,30年的发展,湖里区成为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中心,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第六位,是中国十大港口之一。是进出厦门岛的门户,外商投资密集。区内现有三资企业2000多家,占全市三资企业总数32%,投资总额44亿多美元,世界500强有21家32个项目落户湖里。快速发展的经济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2012年湖里区人口激增到902188,其中户籍人口242034人,暂住人口660154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73%。虽然繁荣的经济,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村庄改成社区,村委改为居委会,镇改为街道(当前,湖里区有五个街道50个社区),但是它也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在此背景下,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的社区文化艺术节便在积极思考如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以精神文化凝聚人心,以特色文化塑造城镇、社区形象,以健康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共同迈向和谐进步的洪流下应运而生。
三、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综述
湖里区2009年起,开展每年一届的“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几年的实践,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成为全区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推手。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以动静活动结合、竞争鼓励进取、指标带动自发的三大主要开展方向来促进社区文化的建设。
其一,湖里区社会文化艺术节开展的活动包括动态类和静态类两大类。一年以动态类活动为主,称为活动大年,一年以静态类活动为主,称为活动小年。动态类文艺比赛分为音乐类、舞蹈类、戏曲曲艺类。音乐类又分声乐和器乐。舞蹈类分为舞蹈和广场舞。静态类有美术、书法、摄影。
其二、艺术节组委规定,每个街道每年活动不少于8场,每个社区活动不少于5场,其中文艺活动不得少于3场。活动多出的加分,少于规定的扣分。各类比赛一等、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各得不同分数,累积总分评选各街道优秀组织奖、优秀文艺骨干。各类比赛成绩在湖里区文化部门主办的《湖里群文天地》报刊上发表公布。因此获得好成绩的荣誉感成为各街道社区争取好成绩的强大动力。从第三届开始统分起,各街道的比拚十分热烈。第三届最高分是金山街道,获得第一名,依次是湖里街道、江头街道、禾山街道、殿前街道分别为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名。2012年第四届,上一届落后的禾山街道和殿前街道一跃为第一名和第二名。2012年,在常规的比赛项目外,湖里区文化馆又组织了“第六届湖里区企业十佳歌手赛”、“进城务工青年特殊才艺比赛”,并针对文化活动信息缺少上报、投稿的情况,又增设了“信息发表奖励”的得分项目,在不同级别的报刊发表信息得不同的分数,级别越高获得的分数也越高。为鼓励社区群众自发的广场健身活动,文化馆先后向各个社区发放便携式音响60台。2013年,是以静态类活动为主的第五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文化馆动静结合,编排出一套具有闽南特色的广场舞“湖里Setyle”,在全区社区、企业、学校推广,并举行比赛,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三,除了完成社区艺术节硬性规定的活动场次,各街道积极举办各种文体活动,全区文体活动逐年增加:
2009年全区各街道各类文体活动共有200场。
2010年全区各街道各类文体活动共有230场。
2011年湖里区各街道的文体活动共计307场。
2012年全区各街道各类文体活动共有584场。
2013年湖里区各街道上报的文体活动计划共计791场。
四、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的作用和意义
(一)通过壮大文艺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
湖里区社区艺术节之前,区文化部门组织节目演出,各街道报上来的大多是老年人的舞蹈节目。街道的文艺队伍大多数是由自娱自乐的喜欢运动的少数老年人组成,群众参与面不广、年龄偏大。自从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展各类比赛后,有规律的各类文艺比赛,使各街道更注意发掘文艺人才,更着重组织、扶持各类文体队伍,培养并激发了更多的文艺骨干,使老骨干更成熟更有经验,使新骨干得到锻炼和提升。随着街道组织、发动、挖掘本辖区的各类文艺人才,文艺队伍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组建起来,禾山街道的禾盛艺术团、湖里街道的仙岳山艺术团、江头街道的祥店社区歌咏队等都是近几年新成立的。起着龙头作用的文艺团队营造出健康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当前,全区有265支业余文体团队,拥有较固定队员12797人。成为湖里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
(二)发展与创新的文艺追求提升公民内在精神层面
社区文化艺术节不仅推进各级专业文化单位及文化馆(站)的辅导、培训功能教育影响作用,并且寻求全面激发文艺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期通过艺术质量的提升来提高群众业余文艺团队的水平。其中,各办事处、社区村居委内的文艺工作者和有文艺特长、有组织才能的居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几年的文艺比赛,文艺节目的质量得到不断提升。早些年,文艺节目只类似体育锻炼,不求质量。有了比赛活动,原来基础较好的队伍占了优势,得了好成绩,这便刺激了其他队伍,大家开动脑筋,有请有基础的队员掰录像、有几个人合力一起编、或请专业的老师指导,从节目形式的多样化、到服装日趋专业化,每年都能看到新亮点和惊喜。这些可喜的变化,也是在切实地回应加强文化建设的目的,它不仅供给人们的精神需要,更是传承特有健康的民风民俗,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塑造美好的心灵的根本。
(三)社区文化艺术节的发展提供多元文化建设的前瞻
文化建设既要依托国家民族文化的大背景,更要具备因时因地因人的实践考量,换句话说就是抓住天时地利人和,将民族文化软实力融入地方文化生活,社区文化艺术节便是将其地方生活艺术在地化的典型形式。如此可以说,文化建设也是对社会文化的意识形态发展的回应与实践。在当今世界文化形态、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文化体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要大力弘扬以主旋律文化为中心内容的主流文化。主旋律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要充分利用社区文化站、图书室、文化广场等文化活动设施,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舆论工具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抵制各种歪理邪说的健康氛围。立足目前,社区文化艺术节除了文艺方面的比赛,也应加设其他方面的比赛项目,如:知识竞赛、演讲竞赛、诗、词、散文诵读赛、专题讲座、征文笔会等。引导和培养居民树立终身学习、全方位学习、超前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国民的素质。
五、结论
篇4
【关键词】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社区文化
一、大学艺术教育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
从党的一些政策决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的构成,促进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国家希望教育机构、文化单位都可以参与社会文化的建设,逐步建立学习型社会,提升整个社会、国民的素质,提升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最终达到建成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从社区的角度来看,大学艺术教育资源可以很好地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能够丰富社区文化,可以满足社区的居民对高层次文化生活的需求,社区群众的文化素质因此而得到提升,同时也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可以把相对封闭的教学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加直接集中社区和社会对艺术文化的需求,找到社会需求与学校教育的差距,从而使得学校教育更有针对性、目的性,促进学校教育良好健康发展。这也实现了学校教育向社区开放教育资源,更好地践行大学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的目标。
二、大学教育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方式
可以由学校的行政部门与政府机关一起共同商讨学校与社区进行合作的方式方法、合作的目标和内容,明确具体落实的项目。按照这样的思路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由学校的系部直接和社区街道办事处沟通,确定具体合作方向。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例,这个学校采用多种形式的方式参与学校周边的社区文化建设,比如开展乐器展览、星期音乐会的方式。这种方式的合作是双方管理层面上的合作,可以很好地制定合作的规模和内容,之后再由具体部门执行。这样的方式的优势在于执行力很强,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大型演出也可以组织起来。然而,这样的合作带有比较强的目的性,不能很好地反映社区群众的内心需求。而社区和学院系部的合作能够更加真实地体现社区群众的文化需求,演出活动也可以得到社区群众更大范围的喜爱,这种系部和社区直接接触的项目,一般是演出范围较小,但是有灵活机动的特点。这两种合作方式各有优点,双方管理层面上的合作可以组织涉及资金金额较大、演出规模比较大、表演形式较为复杂的大型文艺活动。系部和社区的合作可以开展一些音乐理论知识的讲座、小型音乐会的项目。
三、大学教育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建立艺术实践基地
校外艺术实践基地是一种学校面向社会,展开学校和社区共同合作的很有意义的渠道之一,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组织民族音乐会、西洋交响音乐会、歌剧音乐会、舞剧等多种表演形式,定期为社区的文艺社团提供合唱排练,合奏排练辅导,加强社区文化艺术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各种文艺比赛,无论是在校的学生,还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实习和锻炼,实现学校教育和社区文化需求优势互补的目标。
(二)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演出
可以组织大学音乐学院通过参与社会公共文化演出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比如区域性的音乐节这类的音乐活动,学校学生可以参与音乐节的组织策划和参加演出活动,比如上海国际艺术节群众文艺活动“盛世和鸣——徐汇进球民乐节”就是上海徐汇区的社区特色文艺活动,上海音乐学院提供学生参与音乐艺术节的策划、节目支持、排练辅导等,以全方面支持的方式投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普及了中国传统音乐,提升社区居民对中国民乐的审美水平。
(三)开展艺术普及教育活动
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对于文化艺术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的热情,大学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设社会教育实践点,这个实践点可以安排在社区,也可以安排在学校,定期开设音乐知识普及,声乐器乐教学,合唱合奏排练教学和观摩活动。这种实践教学活动可以由教师担任主讲,也可以由优秀的学生担任主讲,这样的艺术教育教学普及活动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学习音乐艺术的需求,一定会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四)利用网络等平台开展艺术普及教育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利用网络、自媒体等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建立“社区学习网站”,选取大学音乐教育资源中适合大众学习的音响资料,音乐论著上传到网站供大家学习,还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线上直播课程,方便学员与线上老师直接交流。
四、完善大学教育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大学教育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形式、具体实施方式等方面的研究,笔者对大学艺术教育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参考性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于大学教育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
笔者认为,学院应加强艺术院校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深入的认识,全面理解大学艺术教育资源的社会服务性功能,激发从学校内部主动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的动力,学校应强化终身学习以及社区文化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基于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度。
(二)打造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的品牌文化产品
社区的文化也是满足公共利益的文化,大学艺术教育资源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社区居民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取向,开展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高校要做好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民族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平衡和交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区文化建设长期平稳健康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艺术院校中已经有了像上海音乐学院的“徐家汇星期音乐会”、沈阳音乐学院的“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等在当地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社区文化活动的品牌产品。
(三)参与社区规划设计,打造社区文化艺术特色
大学艺术院校加入社区的城市规划建设中来,是力求以艺术院校本身的专业特色为基础,打造本地文化艺术特色区域。以四川美院和四川音乐学院为例,这两所院校就是发挥自身的艺术特色,把社区文化艺术建设融进社区的经济规划当中,四川美术学院参与社区建设中的“涂鸦艺术街”的建设,把四川美术院校的突出特色运用到旧城改造的过程中,使“涂鸦艺术街”成为当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四川音乐学院所在的社区将四川音乐学院的乐器制作、营销、演奏培训,和社区的经济规划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以音乐艺术为基础的“产销学”为一体的文化聚集区。以上海戏剧学院为例,上海戏剧学院利用本身专业优势建立社区剧场,定期推出不同的话剧、音乐剧等演出活动,以这个社区剧场为中心,建立了“戏剧大道”,这个区域将周边的文化资源联合起来,形成了上海戏剧艺术产业聚集地,这个区域以高校艺术院团为基础,以戏剧演出为核心,最后形成了一个具有十个以上的专业剧场、若干个艺术博物馆等群体的文化产业聚集地及文化旅游聚集区。这样的“戏剧大道”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区域文化艺术的发展,甚至把文化艺术的魅力从周边区域辐射到整个上海乃至全国。
篇5
【关键词】天津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与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发展时期。文化作为城市发展最突出的标志,研究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文化①,而与快速城镇化相伴生的却是对文化意义的忽视②。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以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单位办社会逐步演化为社区办社会,“社区”在城市中的地位发生变化,肩负起更重要的时代责任;同时不同阶层、地域、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在社区中集聚、碰撞和摩擦。毋庸置疑,社区文化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最基层③,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对于解决新时期新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较好,历程较长,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与新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文章选取天津中心城区的17个城市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以期能摸清基本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调查与设计
为保证调查研究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以社区区位、规模大小、发展与成熟程度、居民形态四个因素为评判标准,笔者选取了天津中心城区的17个城市社区为调查研究的案例。关注社区文化活动的季节性特点,调研于2013年4~10月分三个阶段实施。2013年4~5月是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实地勘察的方法,进行预调研和基础摸底工作。2013年6~9月是第二阶段,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鉴于社区文化内涵的抽象性,采取了随机发放并面对面辅导填写的方式,使得问卷的有效性达到百分之百,根据社区规模与成熟度的不同,分别发放50、70和80份问卷。2013年10月是第三阶段,采用“质性研究”中深度访谈的方法,本着很强的目的性与针对性,选取了20位社区居民和10位社区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在社区居民的选择上兼顾了文化活动骨干、积极分子和一般居民,共获得30份有效访谈样本。
笔者设计了分别面向居民与管理人员的两套问卷,问卷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针对管理人员的问卷共有18题,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评价与诉求3个部分。面向居民的问卷设计有40道题,涉及到居民的基本情况,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和认知、评价及诉求,对物质文化设施的使用、评价与诉求,对制度文化的了解与评价,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个部分。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精神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指根植于内心的心理意识、信仰和价值观,以及外化的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等④,归并为两个方面: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念文化与表征层面的行为活动文化。
一方面,心理层面的价值观念文化。笔者从居民文化程度、、认知水平、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从问卷分析看,天津城市社区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高,以高中和大学学历为主,分别占到了33.4%和49.8%。大部分社区居民无,由于民族构成的特点,在回族集聚的社区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占一定比例。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知有着普遍性和局限性并存的矛盾和特征,居民对城市社区文化及建设普遍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解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和功能作用的认知比较片面。
居民对社区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表明天津市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邻里之间的相熟度和交往性不高,社区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不强。而且在调研中还发现,成熟、环境好、设施完善的社区,其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强,而人员构成复杂、较新、环境差的社区相反。
另一方面,表征层面的行为活动文化。行为活动主要表征通常是社区文化活动,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是类型单一、内容老套,各社区之间雷同、复制,特色不突出,根据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组织的文化活动很少。据实地调查和居委会访谈结果整理,大部分社区的文化活动首先以歌舞活动为主,其次是一些固定的节日演出或慰问活动,这也是导致社区文化活动居民满意度与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有很多居民有良好的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期望,但是却很少或不愿意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对于已经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社区居民的满意度都不高。
物质文化层面。物质文化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硬件设施,在给社区文化活动提供场所的同时,更是城市社区文化直观、具体的表现,可分为物质设施文化和物质环境文化两个方面。⑤
一是物质设施文化,即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实施的设施和场所。各社区都有一些基本物质文化设施的配置,如广场、健身器材、活动室、宣传栏等,但各个社区差异较大,共性问题也非常突出,数量少、面积小、后期维护脱节、更新缓慢,室外场所和设施的使用率相对较高;室内场所和设施使用率普遍较低。就室外场所与设施而言,数量与面积都存在大的缺口与使用率低下并存的矛盾,一方面是数量少、面积小的问题非常突出,而另一方面却是使用率并不高,甚至因长期不用而残破不堪。。而室内场所与设施,除了数量与面积上的硬伤之外,开放时间短、开放度不高是最突出的问题,很多社区的室内设施和场所形同虚设,居民很难接近和使用,反映出室内文化设施建设和宣传工作的薄弱。
二是物质环境文化,可以直接体现一个社区的文化特色、水平以及居民素质,表征为城市社区的建筑风格与色彩,小区的景观和绿化,以及各项环境设施与小品的设计、使用和维护状态等。物质环境文化的水平主要受前期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维护两个因素的影响,整体来看,新建设社区的前期规划建设水平要整体高于建成年代早的社区;而从后期管理维护角度而言,物业管理的有无、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关键因素。综合调研的17个社区,建筑形式多样,但是色彩和风格都不能体现城市特色,维护管理跟不上,很多建成时间不长的社区外表也因风吹日晒而显得十分陈旧。在景观绿化与环境小品上也相对比较传统,没有考虑社区人群构成特征;几乎每个小区都存在私搭乱建现象,有的社区绿地、环境设施和小品的破坏还非常严重,居民对社区物质环境文化的满意度不高。
制度文化层面。制度文化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顺利而持续开展的约束和保障,可分为规章规范以及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两方面。⑥
一是组织机构单一、人员配置薄弱。目前天津各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主要由居委会负责组织进行,物业起辅助作用,个别社区有业主委员会起一定的协调作用。很少有驻区(外)单位(机构)参与进来。各社区均设有文化专员的职位,或是文卫兼管,也有文卫与其它方面负责相合并的,但是文化专员的专业特长堪忧;社区都有一些居民文艺骨干,有比较固定的文化活动团队;但是专业文化人才短缺,几乎没有社区与专业文艺团体建立长期的对口联系,另外所有的社区都缺少文化活动的专业志愿者。
二是制度庞杂、针对性不强、宣讲不够。所有社区的各项制度、规章、规范都很健全,内容庞杂;但是缺乏特色,缺少针对自身的制度建设,绝大多数社区自主制度建设不积极,特别是几乎没有专门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而且制度的形式化严重,宣讲不够,对社区居民的约束力极低,社区居民对社区制度的关注度和评价较低。
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转变观念,加强认知。通过实地调查研究,笔者体会到观念和认知是影响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因素。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和作用的认知不够深刻、比较片面,不能从其对居民个体、社区和城市发展的作用机制和深层动力进行理解。在观念上重表面轻实效,最突出的如制度建设,所有社区的各项公约、制度、组织健全,但实施成效弱;物质层面,各社区都积极进行基本物质设施的配置,但是其利用与开放情况却不尽如人意;精神层面,主要组织一些例行的文化活动,参与人员固定化、核心化。
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强认知。只有正确认知社区文化建设的功能和内容体系,才能树立建设社区文化的正确目的,采取有效措施,发挥社区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一方面,强化对社区文化建设功能的理解。社区文化具有多位一体的功能,从微观上讲,对居民个体具有娱乐、教育和塑造功能;从中观上讲,具有对社区进行规范、协调乃至融合的功能;从宏观的角度看,可以起到城市的文化传承、城市稳定和和谐的作用,因此其功能的深远意义在于其对城市发展所起的深层次作用。
另一方面,提高对社区文化建设内容体系的认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系是多层面的严密组成,与广义文化的内涵相对应,包括核心内容―精神文化层面、物质载体―物质文化层面和制度保障―制度文化层面,各层面互相制约,缺一不可,忽视任一方面的建设都会影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
明确地位,确立主体。制约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不明确,城市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明确。
其一,明确文化建设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灵魂和核心地位。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很多社区对文化建设形式上很重视,但是行为上支持的力度较弱;社区文化建设在有些社区中处境尴尬而矛盾,拔得高却落点低,提得多却做得少,务虚不务实的状况比较普遍;很多社区重物质空间环境改善而轻社会管理和文化建设,显然不能满足社区发展的基本概念。
其二,确立社区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构成主体,理应且必须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处于中心地位,而目前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远未建立,政府、社区组织处于整个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核心地位,社区居民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缺乏,社区观念淡漠,对自身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缺乏认知;另一方是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低透明度,造成了很多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方法、内容、参与缺乏了解,这种参与主体的尴尬性造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效果不明显、文化建设活动虚假繁荣、文化建设的普及性差。⑦
摸清现状,以评促建。调研过程中,大多数社区管理机构都反映出了对物质文化设施的迫切需求,其次是社区文化资源的匮乏。笔者在访谈中得知社区中有大量有文化特长的居民存在,有很多文化资源可以挖掘。而评估则是解决这种矛盾的有效手段,通过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估体系,以评促建。
首先,以评估为契机,对社区内外可利用、可挖掘的文化资源进行摸底、调查工作。重在人才资源的发掘,对社区内部有文化特长和一定文化造诣的居民个体进行调查、建档,同时摸清区外可供利用的艺术家个人、团体或志愿者的情况,建立合作关系;摸清社区内外的物质文化资源,明确社区内的物质文化设施水平和环境水平,积极开拓社区周边可供利用的物质文化资源。其次,以评估为契机,提升、改造社区的物质文化设施和环境水平,丰富文化活动类型,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最后,以评估为契机,找出差距,站准位置并注重挖掘特色。目前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雷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差,而且各社区的亚文化特色不突出,各社区一定要立足自身优势,挖掘特色资源,注重在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
完善机制,拓宽渠道。建设运行机制不合理与资金缺乏是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共性问题。就运行机制而言,目前的文化建设行为基本上是在政府倡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导致社区管理机构很忙,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而专项资金缺乏确实是一个难题,目前的文化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上级拨付,且额度有限,资金不落实,各项文化活动的组织、物质设施的配置与日常维护都难以实现。
一方面,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培育社区文化自下而上的建设力量,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调动其工作热情;建立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对社区管理队伍和社区文艺骨干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能力。
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改变目前单一的文化建设资金来源,引入市场化运营模式,努力拓展资金渠道,积极吸纳社会及居民赞助,力争建立“三位一体”的以政府支持为主、市场化运作筹资为辅、社会及居民赞助为补充的资金筹措系统,适时建立社区文化建设基金,实现自我循环和良性发展。
(作者分别为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天津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12025)
【注释】
①刘士林:“关于城市文化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现代城市研究》,2013年第4期,第35~37页。
②柏巍,刘昆轶:“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策略探索―以上海静安区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第6期,第66~72页。
③郑萍:“文化民生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8期(11),第115~118页。
④杨贵华:“重塑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共同体的文化维系力”,《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5期(3),第92~98页。
篇6
【摘要】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当前城镇社区大发展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几点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传播学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战略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哲学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建设和谐文化研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精神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德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发展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企业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军工企业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组工文化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基金项目: 2012石家庄市哲学规划办课题项目(课题编号:12579065A )
作者简介:盖海红(1968-),女,河北石家庄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社会学。靖桥(1968-),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社会学
篇7
关键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作用;对策
社区文化能够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文章立足社区文化建设现状,提出了做好此项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与各位同仁进行沟通交流。
一、社区群众文化的主要特点
在社会公众文化中,社区群众文化是最基层的内容,它主要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群众为主体,能够代表社区精神文化的物质状态。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区域性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而社区群众文化以社区为主要区域,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区域特点。从社区来看,是居民共同生活的地方,社区居民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存在一定的联系,他们在生活、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相互影响。如以商人为主的社区,其商业化比较浓厚;如以教师、公务员等为主体的社区,则比较注重政治、时事等。
(二)群众性
居民是社区的主体,社区群众文化具有群众性。社区群众文化是居民在社区中仪器经营形成的,这些文化与群众的喜好、身份、文化程度、职业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社区群众文化具有明显的群众性,是多个个体的文化共同存在形式,很容易获得群众的认同。
(三)实用性
社区群众文化对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发挥思想教化作用,对社区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生活风俗等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四)多元性
在社区中,由于每个家庭、每个居民的来源、背景、身份、职业都不尽相同,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故而因此而形成的社区群众文化也是多元的[1]。
二、社区群众文化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一)有利于满足群众的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的提升,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能够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重要的文化基地,社区文化能够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进行唱歌、跳舞、健身、娱乐等活动,为人们休闲健体提供重要的载体,最大可能滴满足群众对社区文化的需求。通过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能够使社区群众的思想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让群众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
(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区
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社区居民都参与其中,通过互动交流,能够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了解,增加友谊,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对于不同地方的社区居民,通过社区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将使居民的沟通、交流、互动、了解更加到位,使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友善及和谐。通过社会文化建设,能够促进社区居民的关系更加和谐,促使社区居民遵纪守法、积极向上。
(三)有利于社会大局稳定和谐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单位,是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基本元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确保社会更加稳定、团结与和谐。、通过弘扬先进文化,能够有效弘扬正能量,使群众的正气得到弘扬,心灵得到净化,见识得到增长,素质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可以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与和谐[2]。
三、对策与建议
(一)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要改变当前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模式,积极探索多渠道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模式。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整合与盘活社区资源。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财政预算中,增加投入力度,在此基础上,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确保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增加。二是采取社会市场化运作。要充分整合社会市场资金,将企业、社会组织与个人等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通过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的注入。三是注重整合资源。将社区中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坚持个人、单位、社会市场三结合,以弥补社区群众文化资源的不足。在社区规划建设和改造提质时,就要将社区群众文化考虑进去,建好社区公共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充分利用空余场所开展文化活动,可以充分整合社区内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学校等方面的资源,实行社区文化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等活动,譬如社区内的学校操场,可以在放学后及节假日作为社区文化活动广场,学校图书馆,可以作为社区阅读的重要场所。企业的健身场所可以对社区居民开放,从而为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优质的资源保障。
(二)加强学习培训工作,提高群众素质
在建设社区文化过程中,需要依靠强大的队伍支持。一是严格选用优秀社区文化工作者。将热爱社区文化,专业素质过硬,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才吸引到社区群众文化工作队伍中来,从源头上确保队伍素质。同时,可以整合社区内文化工作的人才资源,将学校、文化单位、退休人员、学生、医生等队伍中的文化爱好者吸纳到社区文化工作队伍中来,二是切实管好社区群众文化工作者。为提高社区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要切实加大培训力度,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狠抓培训质量,确保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特别应注重培训结果的运用,将培训结果与社区群众文化工作者待遇、薪资福利相结合,提高社区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经济待遇。
(三)抓住文化亮点,彰显文化品牌
一是全面摸底,找准亮点特色。作为社区文化工作者,要加强对社区文化的调查了解,切实摸清实际情况,深入发掘出亮点资源,着力彰显社区文化特色。要与社区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行业文化等为亮点,切实做到底子清、任务明,为塑造文化品牌铺好路、奠好基。二是在社区内容方面,应尽可能地确保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就需要在社区文化活动开展中确保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就是紧密结合社区民众的实际,例如在年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针对性的对活动的内容进明确。所以社区活动内容较多比如聘请或邀请各行业专家、学者为社区作讲座或者报告,增加艺术鉴赏活动内容等,创办社区网络论坛或博客,为社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等,增加活动的时尚感,尽量满足不同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是尽可能地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所有的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对象,参与对象都是社区居民。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居民的文化活动要求,让居民人人都有互动,人人都有最爱,为整个社区营造起一种和谐繁荣的现代化文明社区,从而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为此而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四)着力凝聚人心,弘扬社区精神
社区这个群体看似松散,其实是一个小社会。居民生活在这样一个群体里,要想和谐相处,只能靠社区文化凝聚人心,因此必须培育共同的社区精神。所谓社区精神,就是社区在长期发展建设中通过倡导而逐步形成的、并为辖区内大部分民众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的群体精神。培育社区精神,可以凝聚社区人心,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3]。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单元,社区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公众文化建设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群众文化具有区域性、群众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满足群众的需求,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区,有利于社会大局的稳定和谐,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学习培训工作,提高社区群众文化素质,着力凝聚人心,弘扬社区精神。(作者单位:包头市群众艺术馆)
参考文献:
[1]赵晓丽.社区文化建设之我见[J].大众文艺,2013,13:12-13.
篇8
关键词:物业管理文化建设
随着百姓物质条件的逐渐丰富,消费能力的日渐增强,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工作、生活的巨大压力,使其对住房的要求已由“有房住”、“住得下”发展到“住得好”,住宅小区不仅要环境优美、舒适、方便、安全,更要承担起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和功能,为业主提供一个和谐、文明、奋进的精神家园。而这就需要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自身及社区基层管理组织等,以文化为媒介在住宅小区管理的不同阶段播种文明之花,建设和谐社区。
一、规划设计,文化为先导
物业的规划设计在整个房地产项目开发系统工程中举足轻重。如果把一个项目比作一辆“坦克”的话,那么,其对市场的“摧毁力”完全取决于规划设计的质量。但建筑不只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体,更有着人文与情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语言的道具箱,在欣赏视觉效果的同时,更令人感动的是其深远的文脉背景、内涵。只有拥有人文与情感的建筑,才是有生命的建筑。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房地产企业在进行物业外部环境(造型、配套、设施、楼名等)设计时,应注重物业的文化品位与文化含量,突出物业的附加价值与鲜明个性,使社区不仅成为建筑文化和景观文化的展示地,同时也是社区文化发展的舞台。
二、物业服务,文化是灵魂
物业文化设计与定位的秉承。作为物业的售后服务组织,物业企业一旦从房地产企业手中接管了物业,便不可能再按自己的文化设计去重新改变辖区的硬件环境,只能去秉承其原本设计的文化品味,为此,在其规划设计阶段物业企业就应尽早介入,积极揣摩房地产企业对社区的文化定位,以发展的眼光并结合自己的服务经验,向房地产企业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议,以利于日后社区文化的顺利开展。
物业管理中文化的整合与传播。物业管理中的文化涉及物业企业文化、服务文化和社会公众文化。
1、物业企业的文化建设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物业管理行业有八字箴言,叫做“物的管理、人的服务”。首先,物业管理的实质是服务,对其质量的管理除制定标准化规范外,更多地强调对员工个人素养的培养和训练;其次,物业服务传递的是形象,如果不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进行引导和熏陶,业主难以接受。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是物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原则,有双层含义,其一是指在经营理念中突出以业主(或使用人)为本,业主至上,在物业服务过程中,向业主提供人性的满足,即对人的尊严、价值、个性、身份、地位、审美、情感、时尚等需求的满足,使服务呈现人性化、个性化、层次化、传统化、流行化等;其二是指突出以员工为本,为员工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突出团队精神的原则。以此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使每一员工、每一部门、每一管理区域协调一致。
物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物业企业文化是指物业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可划分为精神层、物质层和制度层。
物业企业文化的三个层密切相关:其中物质层是物业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也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制度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物业企业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物业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服务文化建设
所谓服务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对客户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职业观念等服务价值取向的总和。服务文化是以服务价值观为核心,以创造顾客满意、赢得顾客忠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形成共同的服务价值认知和行为规范为内容的文化。物业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及物业服务工作的无形性、突变性、随机性、不可恢复性、不标准性等,决定了服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服务文化是路标系,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导向功能;服务文化是文化场,可以形成一种文明服务氛围;服务文化是共振链,有激活组织的功能;服务文化是免疫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御不利事态的发生或扩展;服务文化是一种心理契约,可以传递信任和快乐;服务文化是兴奋剂剂,可以使服务硬件充满生命力与活力;服务文化是一种监督制约,对服务起着无形的巨大的监控作用。
3.社会公众文化建设
谈到社会公众文化,即社区文化,人们就粗浅地理解为娱乐游戏。其实它是一个极富内涵的概念,它是物业开发者、经营者、政府部门和小区业主共同创造出的具有小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结合。就外延来看,它体现在社区文化观、社区价值观、社区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区制度等各个层面,社区文化是房地产企业、物业管理者和业主共同的追求。当今的城市家居生活,邻里关系淡薄,各自封闭,老死不相往来成为都市流行病,如何营造良好的社区生活氛围,使人们走出自己的家门,传播中国人互敬互让、互帮互爱的传统美德,并使之发扬光大,已成为社会的一个共同话题。作为物业的开发者、管理者以及政府基层组织拥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建设社区文化责无旁贷,但这只是一种过渡形式,社区文化最大的受益者应是物业的住用者,社区文化建设最终也应成为物业住用者的自觉活动。
4.物业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的适度融合
物业企业文化与社区文化在内涵上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物业企业本身负有建设社区文化的管理目标。但长期以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上,物业管理公司只偏重于小区文娱活动的组织和支持,满足于建立几个业余文艺团队。这些工作虽然也是必须的,但却是浅层次的。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应该是通过各种载体将公司的服务理念渗透到业主和使用人的日常生活中去,引导他们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共同的价值观,公共意识,建立和谐、高雅的生活工作氛围。
物业企业适应业主对社区文化的需要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是对物业管理市场的积极主动反应;物业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在社区中的渗透力、辐射力,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是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社区文化实质上是物业企业文化在社区的延伸与外化,是物业企业文化在社区交往行为上的表现,是物业企业文化的载体与表现形式。物业企业应充分利用社区文化体现物业管理特色,用社区文化塑造文明社区,通过社区文化项目的建设、社区文明氛围的塑造、社区生活服务项目的展开以及社区意识的培养与精神文明建设等多种途径,来为业主营造一个“居住安心、环境舒心、生活称心、娱乐欢心”的生活家园。
现代化的物业管理需要现代化的文化建设与传播,可以说,没有文化的环境不是文明,没有文化的商品不是精品,没有文化的服务不是享受,没有文化的竞争不能取胜。只要我们坚持运用文化眼光对待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就会创造出充满文化氛围的环境,就会形成独特的管理风格,使物业管理具有鲜明的生命力;有了这种认识,进行文化建设与传播就有了自觉性和动力,就会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社会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基层文化建设;人才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 G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4)13-0189-01
基层文化建设是国家文化发展的基础,其在提升全面素质,实现文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基层文化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全面素质提升,还能够为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动力。近年来,在基层文化建设逐渐发展的背景下,基层文化建设当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漏出来,这对实现基层文化建设目标非常不利,因此必须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以实现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为全面素质提升提供动力支持。
一、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不仅需要职能部门来完成工作,还需要充足的资金来保证基层文化建设行为能够得以实施,可以说只有充足、有效的资金投入才能够保障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而这正是当下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所主要缺失的内容。由于对基层文化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其逐渐成为了无资金支持的工作行为。这种情况出现的直接后果就是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无法展开,文化建设设施无法的有效进行检修出现安全隐患,种种情况都表明了资金投入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而这正是当下基层文化所缺失的关键。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文化馆、社区、文化站作为基层文化服务机构的主体,其作为文化建设方面的唯一性职能部门,所肩负着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责任。然而,由于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文化馆、社区、文化站在开展基层文化建设时十分困难,他们不仅办公环境极差,而且很多基层文化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都存在严重缺失问题,文化设施年久失修问题比比皆是。情况较为严重的文化馆、社区、文化站甚至成为了‘名存实亡’部门,基层文化建设根本无法实现有效开展。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文化建设具有直接联系,解决此问题刻不容缓。
(三)专业人才缺失严重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以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提升全民素质的系统性工作,其要求工作人员要在具有基本专业水平的同时,还必须要具有超高的文化素养。但从现在的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来看,专业人才缺失情况极为严重,人员结构老龄化,专业知识结构偏低,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层出不穷,尤其是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的缺失,更切断了基层文化建设的更新与进步路径。另外,由于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使得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待遇与其实际价值出现了严重的不符,很多原本愿意将毕生奉献给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在迫于生活的压力下不得不选择其他工作,而具有专业技术的新型人才更是不愿意投身到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当中来,专业人才的缺失使得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很难得到实质性发展。
二、解决基层文化建设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引入投资保证有序运转
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其必须要依靠资金来完成自身运转和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目前对基层文化建设投资的不足和缺失情况,导致其出现了基层文化建设难以实现,因此引入合理投资,保证基层文化建设的有序运转势在必行。为此,基层部门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当地文化的特色优势,通过特色文化建设的推广,来提升上级财政部门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保证补贴资金能够充分落实。另一方面特色文化建设的推广还能够提升社会企业对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视,从而愿意将企业资金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当中,为基层文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使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得以有效落实。
(二)根据需求做好设施更替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百姓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传统的基层文化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那么将其进行有效更替是必然的。近年来,我国各基层单位已经加大了对设施的更替工作,但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想要实现基层文化建设的有效发展,就必须要实现全面性变革。在投入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基层部门除了要做好对设施的更替外,还应该加大对社区娱乐演出、图书影视方面的发展,通过与当地文化的有效结合,来保证百姓能够在文化方面有所提高,并能够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基层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三)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培养
专业人才是保证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得以实施、落实的基础,也是实现基层文化建设工作实现创新与突破的关键,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引进专业人才方面,社区基层单位要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宣传,提升专业人才的就业兴趣,让他们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为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提供平台。同时还要为专业人才提供与之劳动相符合的薪金及福利待遇,让专业人才能够在不考虑生活因素的前提下全身心的将自己投入到基层文化工作建设当中,为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提升提供支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基层单位要定期的对基层文化建设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技术即创新理念进行培训与更新,保证她们能够以专业的态度和方式来完成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为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效果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基层文化建设对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要对基层文化建设加以重视。不可否认,当下的基层文化建设当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从综合发展角度来分析,只要政府部门、社会大众以及基层文化部门能够对基层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所存在的问题都能够被有效的解决,并成为基层文化建设进步的有效推动力,进一步完成基层文化建设目标,为我国基层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长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小明.基层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的建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篇10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新时期 新校区
0引言
当代大学作为培养各类人才的高等教育学府,其功能应不仅局限于传授科学、知识、学术,更重要的一点是传承文化及健康的价值观,传递理想,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校园文化在此过程中承担不可估量的作用,因为其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情操、人格、信仰等。
目前,国内很多大学经过新一轮规划后,通过搬迁、扩建的形式建立了新的校区,优秀的新校区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环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能帮助追求正确的目标和理想。同时,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使得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被新媒体取代。以微博、微信、QQ为代表的社交平台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研究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利用手机、电脑上网、购物、实时交流成为每个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新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之一。随着高校的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也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新媒体由于其沟通交流的实时性正在影响传统校园文化的发展,构建一种新的文化模式。
本文为探索新时期、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分析了新时期、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将新媒体与校园文化发展相结合,进行老校区校园文化有效的继承与创新,建设新校区的特色校园文化。
1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许多学校在建设新校区时已经或多或少的考虑到校园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尽量使学校的历史与发展展现在新校区内,但是在校园文化发展的实际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1)新老校区间的距离使得校园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新校区一般建在郊区等比较空旷的地方,老校区由于建的早一般在市区离市中心比较近的地方,因此两个校区之间的距离往往非常远,无论是乘坐校车或者公共交通都需要很长时间。老师通常在新校区上完课以后需要赶乘校车,无法与同学们在课后有积极的交流。一般来说,老师办公室也是位于老校区的,因此学生如果有问题也无法与老师联系造成沟通上的不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无法感受学校的科研氛围,也无法深入研究学术问题。另外,一般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都居住在老校区,低年级学生居住在新校区,因此低年级学生与学长学姐交流不方便,无法获得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学术等方面的经验,从而无法感受大学校园的许多乐趣,产生失落感。
(2)新校区缺少文化积淀。老校区由于建校时间较长,经历过多年的沉淀,在每个地方都有着学生的记忆,慢慢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校园文化个性,这种精神文化通过一代又一代学生的传承成为了学校的个性与特色。然而新校区的建立并未经过这一沉淀的过程,一切的事物都是新的,无法看到经过陈年往事积淀的特征建筑和校园景物,同时由于新老校区间的互动比较少,学校的精神文化的传承受到阻碍,这种情况下新校区的校园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发展。
(3)新校区缺少文化的互动。校园文化并不是独立于社会文化的,它与其它社会大文化及其它文化间都存在一定的互动,那么校园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互动是不可避免的。城市的社区文化对社区的个体和群体产生巨大的影响。社区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一般体现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上,而对群体的影响一般体现在群体的目标系统规范的建立。大学作为一个社区,虽然居住在里面的师生在生活方式、学习专业等方面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社区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的精神气质、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因为社区文化的影响发生改变。随着大学的开放程度提高,大学作为一个社区与其周围的社区间互产生频繁的互动,使得文化间相互融合,从而产生新的文化因子,可以说大学的校园文化是在周围社区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因此很多大学的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新校区的建设一般处在郊区,周围社区较少无法产生有效的互动,这使得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发展受到更大的阻碍。
2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的大学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受新媒体影响,接收与传播信息的速度非常快,他们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在接受大量的信息。然而现在的新媒体在校园文化的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1)高校主流文化受到威胁。不同于传统媒体时代学生接受的信息经过政府、学校的把关,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更加便捷,不易控制,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冲击大学校园内的主流文化。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中存在大量虚假不良信息。学生作为新媒体的受众之一,接收大量信息的同时并不能很好的对信息加以辨别区分,这些不良信息很大程度上误导学生,扭曲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缺乏对理性认识,产生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同时,无法对内容进行甄别造成很多大学生消费上的盲目跟风与攀比。
(2)学生道德规范失衡。新时期媒体环境的虚拟性和自主性,令参与者无所顾忌的在网络环境下自由行动。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中不受约束的环境,由于其自制力较差,且无人监管,造成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缺失,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3)新媒体传播使得校园信息管理难度加大。新媒体环境下,自媒体的发展使得读者不再是单纯的读者,而是参与到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成为创作者。在这种环境下,网络信息的管理难度增大,尤其是当个人成为创作者以后,形态各异的观点信息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一些不良观点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观点。同时过量的信息,导致学生依赖网络上现成的答案而不去独立思考,思想浅薄混乱,丧失了作为大学生应有的求真精神。
3新时期、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建设新时期、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上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背景作了简要分析,下面将给出关于如何建设新时期、新校区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1)结合新媒体宣传校园文化。新校区可以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接受面广的优势,宣传老校区的优质校园文化,使新生能够及时感受到学校经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新媒体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实现新老校区的互动,营造校园文化“软”环境,使老校区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新校区得到继承与发展。新时期的大学生在充分接触各类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媒体的时空界限,对于各类话题都有极高的参与积极性,这有利于学生、教职工之间的交流,促进老校区对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渗透,形成良性的文化沟通。利用新媒体提升信息传播速度,增强校园文化的影响力,通过微博等媒介创建热门话题,提高学生参与度,宣传学校历史文化,学生通过这些媒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老校区校园文化的影响,渐渐对这种文化产生认同感,自觉地内化老校区校园文化,达到对老校区校园文化本质上的认同。
(2)改变教学方式,通过师生的互动实现价值共振。大学的校园文化的基石在于老师,老师在学校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师作为长期处于校园文化熏陶下,其一言一行в行T拔幕的烙印,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能够传递老校区的价值理念,弘扬优质的老校区校园文化。然而,新校区由于地处郊区,老师上课时间以外来去匆匆,很难实现良好的交流沟通,因而也难以达到校园文化宣传的目的。新媒体的出现使得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受限于时间地点,通过微博、博客等平台学生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探讨学术问题,老师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普及学术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通过其自身的魅力将老校区的价值理念带到新校区,让学生逐渐认同这种价值理念。同时新校区的价值观也会在这种交流过程中产生共振效应,影响老校区质的同一性。如果老校区的教职工认同新校区的价值观,那么这会明显增强大学的凝聚力,如果无法认同,那么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则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3)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新媒体带来的消极影响。新校区的学生一般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步入大学,还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价值观。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开放性、隐蔽性和无障碍性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各种鱼龙混杂的思想在校园内传播,削弱了学生的辨识和判断力,影响他们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同时,新媒体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多,知识更新速度提升,学习方式也趋于多样化,校园文化也更加崇尚自由、平等的理念,导致教师的权威性不断失落。因此,在师生和谐共处的条件下老师应努力提高其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以老师自身的才干和品格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自身素养。学校也需要对校内传播的信息进行检查过滤,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类媒介,正确理解和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并保持对事物的怀疑态度,避免被煽动迷惑,既能在各类媒介资源中完善自我,也能参与社会发展中。在这种环境下,新校区的校园文化才能健康的发展。
(4)新校区的校园文化不仅仅是老校区文化的继承,更应该有自己的发展与创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虽然是以老校区校园文化为基础的,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所处的时代与背景都与老校区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直接复制老校区的文化,而是应该发挥全校师生的创造力,在继承老校区文化的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借鉴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建设有学校特色的新校区文化。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老校区校园文化的单向移植效应逐渐减弱,新老校区校园文化的交流互动逐渐增强,为了避免突变行为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新老校区需要使各自文化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同时,新老校区校园文化互动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冲突,因此需要适应性的调整来减少这种冲突,消除不利于学校整体发展的因素,促进新老校区校园文化在和谐互动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5)加强新校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新校区地处郊区等偏远地区,难以与社会文化产生有效互动,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一定困难。新媒体的发展使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会动态,参与社会热门话题的讨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分析社会发展前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实现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良流。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求新校区及时传递、反馈来自社会网络的信息,提高同学们的实时参与程度,完成与社会的交流互动,使得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类决策具有更强的实效性,通过来自社会的各类反馈信息,新校区也将持续完善自己的文化。
(6)强化新校区信息管理手段,优化校园文化建设环境。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不良信息一旦进入校园将会引发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学校利用技术手段建立防火墙,强制检查过滤内外网络,防止有害信息进入校园网络。校园网络的监管需要一套完整的机制,规范网络行为主体,防止大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不法行为,保证校园信息的安全。网络舆论对新时期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日益增强,稍有不慎会影响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掌控网络舆论发展对建设校园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学校需要借助网络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关注焦点,能够预判(下转第34页)(上接第20页)网络敏感信息的发展,及时对各种不良观点的阐释,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完善高校舆论的澄清疏导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其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7)增强学校师生的文化构建能力是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内容。新校区环境下,教师和学生都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参与者,增强学校师生的文化构建能力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教师需要重视新媒体的使用,针对其传播规律进行教学,搭建学生接受度较广的网络教育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等媒介信息,实现与学生的无障碍交流,并以其自身的文化魅力感染熏陶学生。学生则需要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建立正确的媒介使用习惯,不过分依赖于各类媒介,有分辨信息优劣的能力,提升网络警惕力,形成优良的网络道德。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搭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宣传积极的校园文化。
4结语
校园文化建设在新时期、新校区的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新时期的大学生处于一个新媒体高度发展的社会,能够接触到海量的信息与知识,为发展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简要分析了新时期、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思考:新时期、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在继承老校区文化的基础上,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创新与发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用努力,建设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陈义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 上一篇:幼儿园结对帮扶活动计划
- 下一篇: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