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结对帮扶计划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园结对帮扶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为宗旨,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为目标,通过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提高我市相对薄弱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促进全市学前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主要内容
帮扶活动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可开展教学观摩、业务培训、送教下乡、联谊、结对,捐赠等形式多样的结对交流、帮扶活动。通过结对帮扶活动,促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农村乡镇幼儿园的贯彻落实,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水平。同时,以农村幼儿教师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和朴素的作风影响城市幼儿教师,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具体目标:
1.改善办园条件。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提高有关幼儿生活、学习所需的设施、设备和物品,改善农村乡镇幼儿园硬件设施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通过派员深入农村乡镇幼儿园指导、交流,或接纳农村乡镇幼儿园派员挂职锻炼学习等方式,帮助农村乡镇幼儿园全面了解示范园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农村乡镇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其管理水平。
3.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为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提供参加学习的机会,形式有观摩、听课、说课、跟班学习,做配班教师等,时间可长可短。同时,要积极组织“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优秀骨干教师深入乡镇幼儿园举办讲座、开设示范课、交流教研信息等形式提高农村乡镇幼儿园教师的队伍素质。
4.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发挥各自优势,互通有无,通过互赠书画、参观等形式,加强城乡幼儿相互学习交流。
三、工作措施
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要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以点带面,区域推进,全面提高我市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
1.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学前文秘站乡结对帮扶工作指导小组” (以下简称指导小组),负责统筹本县(市、区)城乡结对帮扶工作的整体部署、组织和实施工作。
2.组成结对帮扶小组。各县(市、区)教育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辖区内每所省级、市级和县级示范性幼儿园对应帮扶1-2所农村乡镇幼儿园。
3.结对帮扶方式。
以各县(市、区)教育局为主导,搭建交流与推广平台。各县(市、区)教育局和教研部门要积极为各结对园所创设交流与沟通的平台,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定期组织区域内专题讲座、优秀活动展示等交流活动,总结和推广帮扶成果与经验,不断推动区域内学前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以省、市、县级示范幼儿园为骨干,多形式开展互助帮扶活动。各示范园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基地,要在县(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以园长、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互助交流、教科研课题实施、优质教育活动展示、专题讲座为形式,与结对园所开展交流互助活动,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4.时间安排。
结对帮扶工作,一般以一学年为一期,两年为一周期,每一周期结束后,由县(市、区)教育局对结对帮扶小组进行调整。具体的交流帮扶时间,可根据结对帮扶幼儿园和帮扶内容的需要,按周、月、学期、学年灵活确定。
5.考核与评价。
市教育局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在全市通报,同时将督查结果作为幼儿园参与晋级、复评、表彰的重要依据。每一周期(两年)帮扶工作结束后,市教育局将通过经验总结和展示交流等形式,推广结对帮扶工作成果,并对结对帮扶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相关要求
1.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帮扶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篇2
笔者针对相城区10所幼儿园近20位幼儿教师进行了对话访谈,调研发现:区域内幼儿园的园际交流活动存在着“帮扶计划缺失、交流形式单一、研究专题流失、教育公平不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内园际交流活动的健康发展。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炼出了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改善策略,希望以此促进区域内园际交流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
问题一:帮扶规划缺失
具体表现:近三年内,相城区各所幼儿园之间通过“姐妹园结对、园际联盟”等形式开启了区域层面的园际交流活动,普遍采取“平行联谊、互助合作”的交流形式开展教研活动,园际之间往往怀揣“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交流态度对待此项活动,缺少强园、老园针对弱园或新园进行的“帮扶计划”,缺失相应的结对方案或帮扶目标,在此背景之下开展的园际交流活动难免落入“流于形式、轻视研究”的尴尬局面。
改善策略:因园制宜,制订帮扶规划
每一所幼儿园都有自身的优势或不足,由此产生不同的“发展需求、特色规划”。幼儿园之间的园际交流活动是促进区域内学前教育质量均衡发展的必要途径。基于此,笔者建议,各所幼儿园之间需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加入“园际联盟”团队,既需要有强园针对弱园、老园针对新园制订的帮扶计划,同时也需要呈现出弱园、新园审视自身“薄弱之处、发展需求”而制订相应的学习与发展规划,促使强园和老园的园所特色更加鲜明,同步帮助弱园和新园获得自身原有经验基础之上的新提升与新发展;与此同时,“园际联盟”团队需要选派骨干教师成立“园际教研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两园或多园教师依托“项目审议、教学诊断、专题研讨、对话争鸣”等诸多形式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因园制宜地帮助弱园和新园“按需规划、量身定制”园务管理和特色发展的最佳方向,夯实弱园和新园在起始阶段的基础,因势利导地助推弱园和新园的阶段性、渐进式和可持续发展。
问题二:交流形式单一
具体表现:纵观本区域内幼儿园的园际交流活动形式,侧重于“教学活动交流、科研经验交流”这两类形式,这两类交流活动均属于“单向传输”。即便是交流活动之后会组织一些评课或议课活动,往往容易出现“蜻蜓点水、隔靴搔痒”的真实现状,缺少园际之间的互动诊断、对话争鸣、深入探讨,无法触及园际交流活动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根源,很难针对某一话题形成共鸣观点或在某一层面达成教育共识,导致幼儿园之间的园际交流活动长期停留在比较肤浅、低效的形式表面,从而陷入“重形式、轻内容”的走过场局面。
改善策略:双向沟通,丰富交流形式
园际交流活动有助于加强各所幼儿园自身的内涵建设,提升结对园的办园品质,缩小城乡间、园际间的教育差别。在此理论认知基础之上,笔者建议,两所结对园在定期开展每一轮园际交流活动之前,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或电话沟通等交流平台进行横向联系,双向沟通了解彼此需要“共同关注、亟待解决”的困惑或疑难问题,由此梳理并确立每一轮园际交流活动的主题。结对园根据主题确立具体内容,随后展开诸如“班级环境观摩、区域游戏诊断、园本课程审议、行政影子跟班、骨干教师会课、教师学习沙龙、骨干争鸣讲坛”等园际交流活动。丰富园际交流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内容,聚焦发现并及时解决园际交流活动中真实、客观存在的薄弱问题或盲点问题。有的放矢地在“剥离表面伪形式、沉淀内在真本质”基础之上获得共同学习与互促发展。
问题三:研究专题流失
具体表现:众所周知,各所幼儿园之间均存在着教育特色或优势强项,因此,针对某一项目或研究专题进行的园际交流活动更具研讨价值。但是,本区域内大部分幼儿园之间的园际交流活动存在着“随机性强、系统性差”的典型问题,并不是根据各所幼儿园的园所发展规划和教师成长需求确立“结对姐妹园”,单纯依据各园园长们“主观意愿、就近选择”而自由结对并随机开展活动,由此导致两园或多园之间的园际交流活动呈现出“缺少共性话题、研究专题流失”的问题症状。
改善策略:单元滚动,务实专题研究
“姐妹园结对”是本区域内园际交流活动中最典型、最普遍的组织方式,“教学活动交流、教科研经验交流”这两类交流形式最为常见。笔者认为,几所姐妹园之间应以“共性问题”为切入点,按需选择“规划目标一致、教育特色相近、研究专题互补”的幼儿园结对成为姐妹园。定期或不定期地针对某一课程项目进行“专题研究”,提倡以“单元滚动”为研究模式开展两园或多园之间的园际交流活动,将3~5年的园际交流“预设方案”整体目标切分并细化处理,设定若干个“课程小单元、研究小专题”,将其纳入每学期、每学年的园际交流实施方案之中,有序开展“主题明确、层次分明、形式多元”的园际交流活动。每学期、每学年的园际交流活动实施方案在其目标定位、内容设置等方面需要体现出“滚动衔接、循环递进”的研究态势,高度重视并有效规避“专题流失”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之上分层落实“、差异互补”的专题研究活动,进而拓宽园际交流活动的视野、质量和深度,稳步提升两园或多园之间的园际交流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问题四:教育公平不足
具体表现:近三年内,随着本区域教师职称评定中园际交流活动必须满5次的硬性指标出台之后,幼儿园之间的园际交流活动显得异常频繁和热闹。但是,幼儿园应该安排哪些教师执教“交流课”?承办交流现场的幼儿园各个班级可以安排哪些幼儿进入“交流课”公开课堂?诸多新问题、新现象则应运而生。面临职称评定的教师仅仅因为“需要”而上课,普遍存在着敷衍了事、滥竽充数的消极态度。与此同时,承办交流现场的幼儿园内某些班主任教师,考虑到本班幼儿人数较多的问题,往往会根据个人喜好随意分配某些幼儿经常性参与、进入“交流课”公开课堂,另外一些幼儿则无机会参与、进入“交流课”公开课堂。因此,参与交流教师的“需求上课”和进入“交流课”公开课堂的少数幼儿的专享特权,成了各所幼儿园推进“教育公平”的最大阻碍,引发出幼儿园园际交流活动中“公平竞争”与“特权分配”之间的两难问题。
改善策略:民主管理,保障教育公平
篇3
一、立足园本 多元培训 促教师专业成长
1、整合优质资源,创建幼儿教师培训的环境
(1)组织保证。成立由园长领头和业务骨干为成员的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并建立培训制度,使得园本培训组织机构呈现网络管理的良好态势。
(2)倡导互动。在园本培训中我园遵循尊重教师人格、相信教师的潜能、鼓励教师探究的原则,促使她们在培训中感悟到主动学习的真谛,增强自身反思实践的能力;注重采取专家与教师、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互动的多种形式,倡导教师多交流――讲困惑、讲心得,让教师在浓烈的研讨氛围中、在思想的碰撞中顿悟,从而让教师学得活、用得活。
(3)绩效激励。在园本培训中,我园注重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内容与机制,促使教师个性发展。园本培训的激励机制,为教师主动学习、主动培训、主动发展注入生机,激发了教师真正的潜能。
2、发挥优势,分层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发挥培训优势,开展分层培训。①基础层面的培训。针对各种类型、各个层次教师的特点,设置各种实用有效的培训内容,真正促进每个教师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②发展层面的培训。这类骨干教师教育观念新、教育经验丰富、教育教学能力强,需要的是能帮助其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发展的高层次培训。
(2)发挥幼教协作片桥梁和平台作用,开展分层培训。主要任务就是为不同层面骨干教师成长搭建桥梁,实施指导,提供示范、交流、实践的展示平台。
形式一,根据幼教协作片工作计划,每年分批组织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到协作片幼儿园,与青年教师共同说课备课、创设教育环境、开展教研活动、以及做好家长工作等。
形式二,骨干教师到协作片幼儿园去代职,代职的骨干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带到幼儿园,以示范观摩和座谈研讨等形式,帮助幼儿园发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方面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3、利用资源,物尽其用,构建园本特色培训模式。
(1)发挥园本资源优势。
①人力资源。利用、发挥两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作用,请她们举办讲座、展示教育技能、指导实践层面;
②设备资源。每班配备电脑、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并在园本培训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作用。
③教材资源。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依据培训内容,精心挑选有关书籍、复印相关资料,如《幼儿园早期阅读分级》《课程改革与教师的角色转变》、《幼儿园纲要解读》等。
④经费资源。重视培训经费的投入,为营造良好的园本培训的氛围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构建富有特色的园本培训模式。
我园遵循“成就教师”的教学理念,坚持走特色办园之路,立足园本,灵活运用多种培训方式,激发教师参与园本培训的主动性,促进教师素质提高。
①专家培训。为了引导教师学习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占领时代的制高点,我园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特级教师来园讲座,或提供机会让教师走出去听专家报告。教师们从中不断汲取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教研能力显著提高。
②专题培训。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根据当今和未来教育的特点,我园常针对某一专题而展开培训,如:早期阅读教育指导培训、美术技能、音乐技能培训等,促进教师勤练内功,夯实基础。
③联动培训。我园坚持“科研促发展,科研形特色”的理念,发挥教育科研在特色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在教科研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园本培训活动。与城乡结合片区联手,进行合作科研课题的培训,教师积极参加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的集中学习、案例分析、交流研究、互相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园本培训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
④沙龙培训。以教师主动参与、自发组织的专题交流、研讨提高为主;也采用以有特长的教师介绍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师们参议点评; (下转第166页)(上接第164页)还采取“自荐、组荐、园荐”活动的观摩互评等形式,促进了教师质疑解难、互补提高。
⑤分层培训。我园针对各种类型、各个层次教师的特点,设置各种实用有效的培训内容,真正促进每个教师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
⑥学历培训。我园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参加各类学历进修,并对高学历的给予嘉奖。
二、践行园本教研,加强横向交流,引领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园本教研”就是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园本培训,发挥幼儿园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园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
(一)建立规范的教研制度,保障教研活动
1、以学习、个人反思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我园十分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在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行为。经验+反思=成长。教师只有在不断总结反思的过程中,才能提升专业素养。
2、同伴互助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同伴互助形式的教研活动主要通过开展各类教学观摩来进行。主要形式有:
(1)全园性的教学观摩活动.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然后全园教师集体观摩、讨论、评议并做好记录。
(2)师徒结对式的教学观摩活动。这是我们幼儿园的一大“亮点”,我园进行师徒结对,让年轻教师、经验不足的教师拜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为师。徒弟可以经常到师傅那听课学习,师傅也经常到徒弟那儿听课指导。这种形式非常灵活、方便,年轻教师成长较快。
(3)专业引领式的教研活动。
主要有:请专家来园讲座、指导;走出去开阔眼界。请专家来园指导,根据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给予解决实际问题的培训。带领教师到外面参观学习,学习先进园的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更快的成长。
(二)开展片区帮扶活动,构筑多样的合作交流平台
1、帮扶结对、示范引领
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是以示范园为龙头,以各项交流互助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提供专业支持,提高帮扶工作的实效性和科学性。三年来,我们与片区幼儿园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扶结对:定期向片区进行“开放日”;一对一师徒“结对子”;“骨干送教下乡”;“片区专题讲座”;“跟班学习”等活动;通过这些教研协作举措,发挥了我园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缩短城乡教育的差距,有力的推动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
2、互动交流、资源共享
结对幼儿园是结合实际,以互动交流、资源共享的形式,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目标、方法、步骤、人员资源安排、措施要求,来完成结对帮扶工作目标。三年来,我们不断打造教研互动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们不同的观念在碰撞与融合过程中达到园际交流、优势互补、智慧共享。
这些丰富多彩的互动交流,资源共享,创造相互开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教研空间,实现了城乡幼儿教育的互利双赢。
三、以“ 工作室”工作为平台,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培养教师,课题研究,教学研究,专业发展,成果辐射”是连城县林芳萍骨干教师工作室的主要任务;工作室围绕“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工作目标开展“一二三”工作:
一是立足一个核心: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
二是搞好两个方面的教研:即园本教研和城乡片区互动交流教研。
三是网络沙龙的交流平台:有了工作室这个平台后,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群策群力,在网上开辟林芳萍骨干教师工作室博客、QQ群以及班级博客等交流平台。
篇4
【中图分类号】 G6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9―0022―01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一期和二期工作的有效推进,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发展在我县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与此同时,乡镇幼儿教师队伍短缺和师资力量薄弱,乡镇幼儿教师教育技能的欠缺已成为我园关注乡镇幼教发展的一个焦点。多年来,我园作为一所城区省级一类幼儿园,在帮扶带动乡镇幼儿教师的道路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一、现场观摩,转变乡镇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
每年我园都会举办家长开放日和青年教师说授评赛课等教学展示活动,每逢此时,我园都要邀请各乡镇幼儿园教师来我园现场观摩,每学期有计划地在各不同领域中有侧重地进行活动展示,使她们对如何组织幼儿园各领域的教育活动有基本的认识。许多乡镇幼儿教师来自小学,她们的教育活动组织单一且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直观的教育活动观摩和一日活动见习,从幼教理念上、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上,对乡镇幼儿教师的思想认识都有很大的触动和转变。观摩之后,我们还会通过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她们对本次活动的感受和反馈评价,以及今后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便于我们在下次活动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城乡互动,提高乡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每学期我园都会有计划地进行下乡支教活动,一是由园长带领骨干教师下乡入园送课、听课,在乡镇园切合实际的环境中通过互相听、说、授、评来发现问题,相互学习,现场指导,扬长避短;二是由我园邀请市级幼儿园骨干教师来我园现场做课和进行保教理论讲座,使县乡两级教师共同学习提高;三是请乡镇幼儿教师带课来我园在全县乡镇幼儿教师培训活动现场进行展示,并进行现场评课;四是城乡师带徒,由我园骨干教师一对一与乡镇幼儿教师结对指导,手把手地从活动设计、游戏组织、保教流程、教具制作等方面对乡镇园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这些立体交叉的互动学习方式,使市、县、乡三级幼儿教师共同受益,对提高乡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搭建平台,实现城乡幼儿教师资源共享
乡镇幼儿园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我园进行集中培训时她们无法全部到场参加学习,只能在寒暑假集中参加短期培训。为了让城乡幼儿园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相互交流学习,我园又组建了全县乡镇幼儿教师QQ群,在群里及时培训信息,听课日开放时间、答疑平台、教育案例分享、幼教信息动态,等等,不仅使乡镇幼儿园教师受益,也使得我园教师同时受益于这个学习平台。
四、专题培训,强化乡镇幼儿教师的教育技能
每学期我园都会利用寒暑假,对乡镇幼儿教师进行短期集中培训,这个时间段全体乡镇教师都可以参加。针对她们的调查问卷显示,乡镇幼儿教师临聘和小学教师顶岗的现象比较多,幼教专业的教师占极少数比例,有些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游戏活动开展少、小学化倾向严重,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在寒暑假设置了美工班、音乐舞蹈班、普通话培训班等,根据乡镇教师的特长和个人爱好,选择性地分班进行培训。培训教师是由我园具有这些专长的骨干教师来担任,分别从简笔画、手工制作、幼儿歌曲律动、幼儿舞蹈编排、讲故事等基础技能入手,全面培训乡镇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
篇5
幼儿教育陈坦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自成立以来,在日常工作中对淮北地区的乡镇、农村幼儿园进行大量调研。淮北市三区内乡镇、农村共有公、民办幼儿园近100多所,濉溪县区域内12个乡镇,其中公、民办园近40多所。笔者从对乡镇、农村的学前教育的了解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建设不科学由于我国推广自主办学,各地区涌现大量的民办园与学前班。许多农村幼儿园多是民房改造,缺乏相应的儿童活动场地和设施。在乡镇农村公办园中,校舍大都较好,但不足之处是幼儿活动设备太少,室内活动面积小,卫生条件差。(二)管理不规范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尚未形成相对独立和完备的管理体系,在管理制度、方式、手段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漏洞。很多幼儿园只有兼职人员负责管理,这些人员基本上都是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对幼教事业深入不多,也缺乏业务能力,无法具体指导幼儿园的工作,阻碍了幼儿园的发展。(三)师资力量薄弱,老龄化严重由于学校师资配备不合理,加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教育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到位,一些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普遍低下,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导致教学缺乏科学性。在乡镇农村公办园中,教师队伍普遍出现了老龄化。部分临近退休的教师被分到幼儿园“哄小孩玩”,等待退休。老教师多采用以读、写、算为主的传统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早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幼儿健康教育发展的需求。(四)小学化倾向乡镇、农村幼儿园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教育教学内容、形式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小学化”。管理模式小学化:部分园长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对教师和幼儿提出要求,缺少规范科学的管理。教学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搬到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教幼儿学拼音、写汉字、做算术题上。教材的紊乱、教学的无序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科学性,无法保证幼儿能获得良好的学前教育,对幼儿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学形式小学化:按照小学班级授课的形式给幼儿讲课,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活动较少,不能贯彻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上课时幼儿不能讲话,下课“放羊式”。
二、推进淮北地区乡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通过下园指导,有效推进乡镇、农村学前教育规范管理在工作室每季度的活动中,利用各种活动机会与一些乡村幼儿园园长进行交流、沟通学前教育的管理办法。应乡村幼儿园的邀请,多次去淮北朔里矿幼儿园、濉溪福娃乡村幼儿园、濉溪百善爱心幼儿园、濉溪铁佛镇中心幼儿园、濉溪徐楼中心幼儿园、刘桥幼儿园等几十家幼儿园进行管理工作座谈与指导。先后与乡镇教育管理部门沟通现代学前教育管理模式,与地方中心校领导交换管理工作的意见;逐步深化乡村办园体制改革,提升管理理念。努力形成以政府和教育部门办园为主,社会力量办园为辅的发展格局。经过五年多的努力,一些乡村教育管理部门增强了主管意识,真正把学前教育纳入教育的范畴,统筹规划管理。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将幼儿园教育的发展规划、目标纳入日常工作,并落实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和措施,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宣传、学习。地方教育部门与所辖中心校领导充分认识学前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很多乡村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推进了乡镇、农村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发展。如淮北市杨庄矿幼儿园、淮北仁和幼儿园快速地提高了办园水平,管理模式上也到显著改善。如濉溪镇城关中心幼儿园、濉溪镇金童幼儿园、濉溪镇育红、濉溪镇新新幼儿、濉溪百善中心幼儿园、百善爱心幼儿园整体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其中濉溪镇城关中心幼儿园已被评为“市级示范性一类园”,濉溪镇金童幼儿园已被评为“淮北市示范性民办一类园”,濉溪百善中心幼儿园已被评为“县级示范一类园”。(二)通过结对帮扶、帮培帮教的形式,有效提升乡镇、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根据工作室年度规划,在淮北三区一线范围内,与20多所乡镇、农村幼儿园结对帮教。如与濉溪城关中心幼儿园结对帮教单位有:濉溪岳集镇中心幼儿园、濉溪铁佛镇幼儿园。工作室在结对园通过听课磨课、开展教研活动、现场精研、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结对帮教园所的园长、老师们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了她们的教育管理水平,转变了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这些乡镇、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送教下乡,开展名师示范课,进行现场教研活动,在有针对性的问题研讨中,引发乡村教师走出职业瓶颈,名师团队们帮助她们解决教学实践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在结对帮扶中,工作室打磨乡镇、农村园所老师的实践课,以充实的内容、多样化的形式,调动了乡村教师们的积极性。在活跃的氛围中,大家讨论交流,从而促使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切磋,形成教师主动学习、积极探讨、大胆反思、认真总结的活动氛围,促进了教师们将先进的幼教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切实提高了她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也提升了乡村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三)通过全市大讲堂、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培养等途径,培养出一批优秀乡村教师根据淮北市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名师工作室成员每年在全市开展学前教育大讲堂活动。对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学员汇报课等,进行集体观摩。面对全市公、民办幼儿园,包括乡镇、农村的幼儿老师们,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展示活动。在现场观摩中领会新的教学模式,感悟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师幼互动。在工作室的说课环节中,名师就课例进行理论剖析,从设计理念到科学环节的揣摩,从重难点分析到教学技巧的把握,使得现场的老师们感受颇多,受到实效性的指导。教师在个人成长中,对现代幼教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并愿意到自我工作中去实践。工作室各成员带动身边的青年教师,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在校际间、县级、市级活动中精彩展示,推广有效教学经验,发挥了示范与引领作用,在全市幼教师风中建立了良好的带头效应。其中,一批青年教师在工作室的带领下迅速成长起来。在省级游戏化教学、论文、教案设计比赛、技能大赛中获得可喜奖项。如濉溪镇城关中心幼儿园段老师的教学设计获市级奖、赵老师的论文获市级奖、闫老师的游戏比赛获市级奖。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如仁和幼儿园的张老师、杨老师,商幼分园的戴老师、杜集区的徐老师、许老师、濉溪新城幼儿园丁老师等。名师工作室在年度工作中,与淮北市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市教研室、淮北师范大学联合,对全市及乡镇、农村幼教老师开展多种培训,例如民办幼儿园园长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国培计划等培训工作,并出色完成了任务,切实提高了乡镇、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推动了淮北地区学前教育的均衡发展。随着现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淮北幼教名师工作室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论、科学发展观,成为有先进教学理念的学前教育实践者。工作室各成员通过不懈努力推进淮北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增加淮北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内涵,提升淮北学前教育的发展层次。在乡镇、农村学前教育本土实践基础上,逐步推进淮北区域内乡镇、农村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完善,逐渐形成乡村特色的学前教育。同时,在国际化背景下,我们淮北幼教名师工作室要进一步加强现代教育理念,科学学习,不断提升。通过淮北地区学前教育的各种交流和合作,拓展淮北地区学前教育视野,增强淮北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动力,为创新本土学前教育服务,为淮北地方园本特色学前教育的形成而努力。
作者:李祥莲 单位: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城关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篇6
研究证实,在幼儿阶段投入1美元,到27岁时,回报率达到1∶7.16;到40岁时,回报率已经达到1∶17.07,其中,对孩子个人的回报率为1∶4.17,对社会的回报率为1∶12.9。这充分说明,抓好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十分重要。黔江区作为建设中的渝东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教育领域的践行者在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目标中不断探索,提出了“一个率先四个转变”的构想,在一个“率先”四个“转变”的推动下,处理好黔江学前教育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逐步构建起黔江学前教育公益普惠的新模式。
“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黔江区学前教育工作将会认真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着力实现‘四个转变’”,“目前,黔江区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园毛入园率78.55%,力争在2015年率先达到85%,在渝东南地区率先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这是黔江区教委主任姚兴亮让记者印象最深的两句话。这两句话中的两个关键词“四个转变”和“一个率先”,一个像行者,一个像山峰,而“普惠”是践行者脚下的泥土,伴随他们前行的每一步。姚兴亮做梦也想带着大家登上山顶,鸟瞰一下普惠全面落实后的幸福景象。
截止2012年9月,黔江区共有幼儿园(不含设在村小、完小的学前教育教学点)66所,在园幼儿约1.34万人。其中教育部门办幼儿园1所,部门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28所,小学附设幼儿园(不含设在村小、玩小学前教育教学点82个)35所;城区(不含新城区)幼儿园(含小学附设幼儿园)24所,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36.4%,在园幼儿7616人,占全区幼儿园在园幼儿总数的56.7%。目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8.55%,有2所市级示范幼儿园,33所普惠性幼儿园(占总园数50%,占在园幼儿数的近70%)。面对这样一组数据,姚兴亮当然高兴不起来,因为仍有32所办园等级未达到三级,有一半的幼儿园达不到普惠园的标准,还有3600多名适龄幼儿园无园可入,“入园难”问题依旧突出,超出80%的幼儿教师由学校聘请,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存在隐患,普惠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但姚兴亮有句口头禅,“只要认识不滑坡,办法就比困难多”。黔江学前教育在这种精神的带领下一路向前……
2012年4月18日,姚兴亮组织召开了黔江区近年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学前教育工作会。会上他说“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黔江区学前教育要以认真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内部与外部、规模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为重心,着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学前教育发展方向要由‘一年普及’向‘三年普及’转变。二是学前教育发展重心要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三是学前教育发展投入要由‘收费为主’向‘多元投资’转变。四是学前教育发展状态要由‘自力更生’向‘群策群力’转变。”正是这“四个转变”轰轰烈烈地奏响了黔江区普惠之路的战歌。
学前教育发展方向要由“一年普及”向“三年普及”转变
姚兴亮说“从‘一年普及’到‘三年普及’,归根结底黔江还是在解决幼儿入园难、贵、远的问题。为此,黔江区要建设一批规模适当、功能齐全、方便儿童入学的幼儿园,形成覆盖面广、能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学前教育网络。”
2011年,黔江区启动了小南海镇中心幼儿园、沙坝乡中心幼儿园、石家镇中心幼儿园建设,2012年,将启动阿蓬江镇中心幼儿园、马喇镇中心幼儿园和中塘乡中心幼儿园建设,但由于受征地难度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截止目前,还有2所新建幼儿园未开工建设。为此,姚兴亮多方面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和当地党政的支持,他说“困难再大,我也要力争让幼儿园按期建成投用”。
实验幼儿园、机关幼儿园是黔江的两所市级示范幼儿园,面对“登顶普惠”的目标,姚兴亮对他们提出了新要求:按照“名园办分园、强园帮弱园、捆绑共同发展”的思路,每个园帮扶3~5所农村小学附设园或民办园,在园务管理、科学保教和教师培训等方面予以指导。
除了公办园、示范园,黔江当地人都知道,黔江区的民办园是他们学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支。黔江有民办园28所,解决了3090适龄幼儿园的入园问题。用姚兴亮的话来说就是黔江的民办园为黔江区普及学前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面对这样一支生力军,姚兴亮承诺按“以政府为主导、公办园为骨干示范,公民办幼儿园协调发展”的思路,依靠和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模式举办幼儿园,进一步加大公民办幼儿园结对帮扶力度,引导民办幼儿园做强做大。
姚兴亮还向记者介绍,黔江区从2011年开始就着手新建、改建、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计划用3年的时间,新建、改建、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39所。另外,还将采取新建、改建、扩建公办幼儿园,实施农村幼儿园提升建设工程,实施民办幼儿园扶持规范工程,实施“阳光乐园”工程建设等措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到2013年,通过新建、改扩建使公办幼儿园资源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取消小学学前班,小学按照“四个必须”(必须办成小班、中班、大班齐全的幼儿园,必须有独立的合格的园舍和场地,必须配备幼教专业的园长和保教人员,必须实施独立的管理)的要求切实办好附设幼儿园,为实现“一变三”(学前教育由一年为主变为以三年为主)奠基,民办幼儿园发展更加规范有序,全区幼儿园办园水平明显提升,学前三年适龄幼儿毛入园率达到80%以上,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言谈间,一副登顶普惠的路线图在姚兴亮双眼中闪动,在他唇齿之间慢慢展开。
学前教育发展重心要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在向数量要质量的转变当中,姚兴亮说“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几乎决定了这个转变的成败”。为此,他在全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工作会上对幼儿园师资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把好教师“入口关”。幼儿园新进教师必须要求“学历、教师资格、普通话”三个达标。幼儿园实行园长和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对未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或上岗证的教师,要限期取得任职资格。加强对幼儿园教师注册登记工作,为教师的业务培训、专业发展、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优评先等提供制度保障,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实现幼儿教师队伍的稳定,师资质量的提升。
二、开展教师业务培训。黔江区幼儿教师临时聘任教师多,队伍不稳定,专业合格率低。面对这样的现实,姚兴亮要求学前教育研训机构要做好具体业务指导工作,研究黔江一些幼儿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健全幼儿教师培训网络,对幼儿教师和保育员进行职业道德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素质。
三、建立示范幼儿园对口支援农村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带动民办幼儿园制度。姚兴亮想通过这样的结对组合,实现幼儿教师结对帮扶、捆绑发展,实现城乡之间、公民办之间的教师共同发展。
师资建设是为了实现保教提质,保教质量上不来,质量提升也只能是句空谈。黔江区一共有小学幼儿园(点)82所,约占黔江所有幼儿园点总数的72.6%。作为管理者姚兴亮当然知道,在保教提质的问题上,“纠小”是一只拦路虎,要实现保教质量的全面提升,“纠小”问题刻不容缓。2012年3月14日,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召开了“重庆市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工作会,会上指出,幼儿园教育存在十种“小学化”现象,带来了危害,严重影响了幼儿健康成长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天会议一结束,姚兴亮就召集了全区的幼儿园园长开会,目标很明确,纠正和防止黔江区内小学化现象。会上姚兴亮提出三个禁止一个否决:禁止在幼儿园进行超前汉语拼音及汉字读写训练、数字书写运算训练、外语认读拼写训练;禁止给幼儿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和进行期末考试;禁止使用幼儿教材教辅;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在幼儿园等级评定、普惠性幼儿园认定和普惠性幼儿园公用经费奖补等方面对大班额、严重“小学化”实施一票否决。姚兴亮在“纠小”问题上下了狠心,他说,黔江“纠小”问题不除,幼教发展难行。
学前教育发展投入要由“收费为主”向“多元投资”转变
2011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出台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认定标准。2011年底,市教委又提出在未来3年,中央和市级财政将投入20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普惠性幼儿园争取达到城镇幼儿园总量的70%的要求。
这两则消息深深印在姚兴亮的脑海里,他想怎么也不能让黔江错过这次发展机会。他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中写下这样一句话:黔江区要大力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改善办园水平,提高保教质量,让全区适龄幼儿享受到实惠。2012年3月,黔江区在开展幼儿园等级评定的基础上,进行了首次普惠性幼儿园认定,33所普惠幼儿园在姚兴亮的宣布中应声落地,这一数量也一举突破了黔江区幼儿园总数的50%。
姚兴亮说“公益普惠是幼儿园今后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对幼儿入园还是幼儿园办学都是有益的。特别是民办幼儿园,办园的前期投入和后期运转完全依靠学费收入,维持运转都存在困难,更谈不上办强办好。如果按要求办成普惠性幼儿园后,每所幼儿园将有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每个教师都能享受免费培训,民办园就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因此,已经被认定为普惠性幼儿园的,要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不符合条件的,要抓紧时间改善办园条件,力争早日通过资质核定,建成普惠性幼儿园。”
在这种思路指导下,黔江区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要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举办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积极支持街道、农村集体和有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采取“名园办分园、强园帮弱园”等集团化办园模式,引导扶持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园所建立发展共同体。
篇7
一、以实际之心谋划,做把握方向的掌舵者
常言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我们的理解中,这话概括了校长在学校总体工作中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所起的核心作用。因此,立足实际,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一所新园,面对百分之四五十的教师都是新教师的教师群体,我们以《规程》为指导,认真学习省、市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各级有关文件精神。然后确立了中长期目标,幼儿园3~5年的发展规划。接着是近期目标,3年的“六化”管理目标:管理精致化、队伍培养分层化、教研训分类化、后勤保障服务化、文化建设持续化、优质资源拓展化等。最后是围绕这些近期、远期等目标,分解到各学年的幼儿园工作计划中,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施、有调整。
二、以严谨之心律己,做修炼素养的先行者
孔子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管理者,深深感受到管理是一门技术活,“修身”的重要性。我了解儒家的修身思想,博览有关做人、修养等方面的书籍,让“无私、放下、容忍、感恩”等的思想成为管理行动的座右铭,不断地填充自己的正能量,让能量在潜移默化中运用与传递。一是在抱着举全力、负责任的思想,一切从工作角度出发,不计较个人得失,淡泊名利;二是拿出“见了困难就上,见了荣誉就躲,见了利益先让”的风范,恪尽职守、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三是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着事业心和责任感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踏踏实实地工作。
三、以敬业之心治园,做实施任务的合作者
第一要正视管理问题,以平常之心处事。理顺层级管理,落实目标管理,做到分工明确。从计划的制定、目标的实施、活动的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倡导“层级培训”,园长培训行政及中层,部门主管培训年段段长。完善制度,做到发展与时俱进。第二要增强管理透明,调动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对管理中涉及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教职工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情况都通过三会(行政会、园务会、全园会议)、公开栏、园内工作群等各种窗口,将管理的动态传播出去。同时针对管理、教育实施中所发生的问题,与家长充分沟通,让家长了解、参与教育,实现办教育的多元参与。
四、以理解之心包容,做发展提升的支持者
针对年轻教师多是80后和90后的特点,在管理的时候要作出相应的调整。首先要注视研训质量,以理解之心看结果。围绕教师理念与实际行为的认知冲突差异,开展导师工程,如邀请苏文木老师进行“如何撰写经验文章”的讲座,帮助大家梳理论文书写的经验和方法,进而要求老师写文章,将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实践。我们还以实践为舞台,开展竞赛式培训――“指南精神辩论赛”,参与式培训――“小绘本,大世界”等,以活动为载体,多次实践,多次研讨推进,帮助教师建立个性化教育经验体系的练习课。其次要针对教师个体及群体之间的认知差异,开展层次工程,分类培养。可通过帮扶式学习来发现每位教师的才艺,鼓励教师之间互相帮扶、主动结对,如“技能帮扶”“业务帮扶”“老带新帮扶”等等;可通过互助式学习来关注教师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收获,提供平台展现优势,从而共享经验、共同成长,如以师为师、兴趣社团、趣味练兵、“六个一”工程等;可通过鹰架式学习来根据教师特长和个人发展目标,提供机会、策略上的托承和鹰架,帮助教师获得个性化成长,如定制诊疗、点亮工程等。
五、以投入之心参研,做解决疑难的引领者
我园扎实创新地推进“表演节、读书节、运动节、故事节”等活动的开展,彰显悦读特色。从活动的主题到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的组织,我都能提出自己建设性的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坚持以课堂为阵地,不偏离研究轨道。坚持深入教学一线,参与到园里各项的课堂研究。以结题为契机,扩大学校的影响力。为了检验和解决研究中的难点,推进课题的顺利结题,本学期我们利用中心教研组的力量,进行了分级阅读绘本的价值点和教学活动流程的探讨,并形成可供教师教学参考的经验,总结出九种分级阅读教学策略。我们还通过环境、人文、语言、活动、成果资料、录像光盘等方式进行整理、包装,形成秀德文化的文献资料,并创设了“阅读之花朵朵开”的展示平台。
六、以尊重之心透视,做和谐教育的沟通者
通过让家长参与会议、讲座、校园活动等,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幼儿在学前年龄段发展的目标与亲子活动间的关系,让家长体验到小朋友在游戏中所表示出的积极与主动,近距离地感受幼儿园的教育。如围绕秀德文化《习惯篇》,请家长聆听火炬学校王哲红校长的讲座《幼儿习惯培养和幼小衔接》、台湾幼教专家刘纯芳老师的讲座《好习惯,好人生》。此外本学年我们将民办园进行分类帮扶,围绕各园的薄弱项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建立公办骨干带民办骨干的做法,加强民办园的中坚力量。同时,我们还发挥一级民办园的核心作用,建立三级帮扶制,明确职责和范围,充实指导的力量,使民办园在各自的基础上均有长足的进步。我们还以党支部牵头,到困难幼儿的家、社区、自然中,增强交流与互动,增进情感。
篇8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工作目标:
以“城区幼儿园在规范中发展、农村幼儿园在发展中规范”为方针,以提高幼儿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园效益为中心,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促进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二、工作任务
1、加快公办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的示范作用。
2、稳步提高幼儿入园率。三岁学龄前幼儿入园率在60%以上,学前一年教育普及率达80%以上。
3、依法行政,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及时有效整改不合格幼儿园和取缔非法幼儿园。
4、积极推进民办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
5、努力办好家长函授学校。
6、大力发展农村学前一年教育。三、措施
(一)加快促进公、民办幼儿园的建设与发展。
1、学习宣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精神,大力宣传幼儿教育工作的意义,大力营造有利于幼儿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开学初,各幼儿园要利用宣传条幅、黑板报进行一次幼儿教育宣传。
2、每周安排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创新幼儿园教科研工作,改变教学方式,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丰富多彩的一系列室内外游戏活动,提高保教质量。11月举行亲子游戏运动会。
3、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形式,提高家长育儿水平,让家长了解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今年9月各乡镇中心小学、公办幼儿园利用宣传栏出一期关于学前教育的专题,宣传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改变家长教育观念,重视早期幼儿教育;12月邀请省或市教育专家到幼儿园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4、优化环境建设,浓厚育人氛围。幼儿园的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情趣,符合幼儿心理特点,要做到让每一片树叶传情,每一面墙壁说话。
(二)稳步提高幼儿入园率。
1、支持社区、乡村创办民办幼儿园,通过扩大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促进幼儿入园率的提升。
2、开展社区宣传活动。今年12月公办幼儿园和各乡镇中心小学组织幼儿园教师、幼儿入社区,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宣传早期幼儿教育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三)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行为,提高办园水平。
2、切实加强民办幼儿园的宏观管理。各乡镇中心小学在学期初要将民办幼儿园的工作安排纳入学校学期工作安排中,安排有幼儿教育经验的专人负责,要科学、规范,做到有考评、有奖惩,切实担负起本乡镇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责任。各乡镇中心小学每月最少安排一次对所管辖的民办幼儿园内部管理进行检查和指导,重点是计划的制定和落实。今年9月各乡镇中心小学对辖区民办幼儿园进行一次全面的登记注册工作,并在10月初把登记注册统计表交教育股。
(四)努力办好家长函授学校。动员广大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函授学校,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促进下一代全面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12月聘请省函授学校专家授课。
(五)大力发展农村学前一年教育。
1、成立幼儿教学教研组,把学前班教学研究纳入学校教研范畴。城区、乡镇中心小学、村小、初小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学前班幼儿教学研究活动。
2、在学前班幼儿教学管理上应把小学教育与学前教育区分开,禁止教学内容“小学化”。
4、加强学前教育督导和检查。各中心小学每月至少一次对学前教育进行督导和检查,机关干部在周三下乡听课时应兼顾学前教育。
附:工作安排表附:工作安排表月份工作安排责任单位
九月出一期关于学前教育专题公办幼儿园、各乡镇中心小学
幼儿园登记注册工作教育股、各乡镇中心小学
十月对上等级幼儿园发证、颁牌教育股
举行结对帮扶献爱心活动公办幼儿园、新城、池江中心小学
十一月举行亲子游戏运动会公办幼儿园、各乡镇中心小学
对非法幼儿园登记造册各乡镇中心小学、教育股
篇9
一、2011年5月份工作总结
2、会同市开发区管委会举办宣城市巾帼创业园企业用工对接会。
3、继续做好妇女接待工作。新建立第8个市级妇女儿童维权服务中心。
4、联合市卫生局布置市直单位女职工健康体检活动。
5、落实“启璞计划”后期工作,配合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我市村“两委”女干部培训班学员—余的娜,上报省妇联“种子基金”项目实施情况。
7、完成宣城市妇女、儿童(-)规划终期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报告报省妇儿工委。接受并通过了省“两纲”终期评估检查组检查评估。
8、召开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工作会议。总结工作,部署2011年工作,讨论并通过六一活动方案。“六一”前夕,安排市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到幼儿园、市特教中心和市儿童福利院、市体育运动学校开展慰问活动。
9、组织开展“巾帼文明岗”与“巾帼示范村”和留守儿童活动室结对帮扶。编发妇联民生工程简报5期。指导县市区按期完成妇联民生工程工作进度。
10、在宣城日报头版发表“春蕾计划”五年回眸。接受宣酒集团为春蕾计划实施的第二轮捐赠100万元。做好“春蕾计划”的日常结对。
12、开展妇联系统工作调研,形成综合调研报告3篇。
13、制定市妇联“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完成市纪委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活动督查各项工作。
14、迎接“党建工作示范点”创建检查。
15、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反腐倡廉集中警示教育月活动。
16、提请市委调整市家教工作领导小组和五好文明家庭工作协调小组成员。
二、2011年6月份工作计划
1、在全市开展建立“妇女维权岗”和妇女维权工作站点活动。掌握、了解“岗、村、室”结对帮扶活动开展情况,并对其进一步加强指导。
2、筹备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培训。开展市级女经纪人、女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参训人员摸底。
3、继续协助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两位村“两委”女干部培训班学员“种子计划”选手。
4、进一步整理两个规划终期评估档案资料。形成新“两个规划”初稿。对照省新纲要阶段性初稿进行衔接和进一步补充完善。
5、对各县市区“妇女之家”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进行检查指导。集中组织一次妇联民生工程建设督促检查。
6、组建市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城市社区和建制村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7、总结全市庆祝“六一”,为儿童办好事、办实事活动开展情况。
篇10
关键词: 校本研训 园本研究 平台
校本研训是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以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整合教研、科研、培训的各个要素,做到培训专题化、教研课题化,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和实施课程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园自2007年11月被评为浙江省园本教研示范幼儿园后,就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校本研训的探索。
一、优化模式,使校本研训千姿百态
1.活动内容专题化。
每学期初,我们根据本学期教学研究重点和当前教育研究热点问题,为每位教师提供若干专题,引导教师从自身特点和幼儿园整体的幼教改革两个角度确立研究专题,鼓励教师大胆进行实践和探索,并注重学、做、写相结合,使每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素质都呈螺旋式的上升态势,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活动形式创新化。
如在理论学习中,打破以往教研组长“一言堂”的做法,而是通过有效的形式,如菜单式自主学习、五分钟教研论坛、读书交流会、骨干教师讲座互动等形式培养教师从想说到敢说、到会说、能说,深化教研氛围。
3.研讨方式对话化。
以年段为基本单位,每周确定一个晚上让人人参与对话研讨,鼓励脑力激荡和观点争鸣。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或是在问题未解决之前,请大家分头查阅资料,再进行第二轮、第三轮商讨,直至把问题搞清楚。
4.研训形式多样化。
我园建立了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结对帮扶、经验交流、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论坛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了平台,创造了条件,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程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立足实际,使园本研训百花齐放
1.以主题活动为突破口,使教师勤钻研、善钻研。
我们把目光从研究教材转向研究幼儿,并结合《纲要》实施中的困惑,把幼儿园主题活动作为实施的突破口,关注幼儿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和可持续性,努力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促进幼儿主动、生动地学习。
2.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
我们除了坚持不懈地跟班检查指导之外,还根据本园的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开展了各项评比活动,如“自制教玩具的评比”、“区角环境创设评比”、“主题环境创设评比”、“家园联系创设评比”等,教师在一次次评比中不但锻炼了自己,又能和同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3.大力提高年段教研质量。
年段教研是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生力军,我们很重视年段长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她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鼓励她们大胆地、有创造地开展年段工作。园长、业务园长重点深入参与到年段教研活动中,以集体备课、编排周表、分析研讨教材、制作教具为主,灵活开展各种活动。
4.开展具有实效性的课题研究。
根据本园的实际,我们先后开展了《运用尝试教学法建构园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幼儿园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每月召开课题信息交流会,每学期召开课题成果总结汇报会,汇报课题进展情况、成果获取情况、交流研究中的困惑、公布中心话题、集体商讨对策,促进科研意识和能力的提高,研究成果显著。
5.不拘一格地观摩研讨活动。
一方面是“预知观摩”,让老师们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展开,在研讨的过程中,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参加听课、评课。另一方面是“无预知观摩”,把平时的真实情况展现给大家研讨,这更能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再者就是观摩优质课活动录像,了解先进的教学动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6.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
首先是进行自我反思:教师每天将自己觉得满意的、精彩的、不足的、困惑的地方记载下来,园长在适当时间进行亲阅并和教师进行沟通,提高教师反思的积极性和反思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其次是进行交流反思:通过年段教研组反思交流、教研组组长例会交流反思、全体教师反思交流的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最后是进行共同探究反思: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请检课,要求听课的教师直抒己见,人人参与,畅所欲言,并通过课例点评、案例分析、互动评析、自主反思,全面剖析教师的教学行为,写下听课反思和执教反思,进而在下阶段的日常教学中再实践、再反思,为下一轮教师开展这一主题提供经验,积累第一手资料。
三、构建多方平台,使校本研训锦上添花
1.树立精品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每次借省、市、县教研室开展一系列“大比武”活动的时机,园里率先开展竞赛评比活动,给教师创造登台亮相的机会,让她们尽量展示自己的教学艺术和才能,比出一个“优”字,树立精品意识。
2.建立分层次培训制。
我园公办教师大多都具有10多年的教龄,自聘教师大多年轻,社会阅历尚浅。因此,教师在学历层次、工资结构、工作热情上都有很大的差异。鉴于此,我们制定了分层次的教师培养制度:年轻教师一方面采取师徒结对等传统的“传帮带”,另一方面鼓励其大胆实践,大胆创新,让他们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提高的主人。对骨干教师我们委以重任,以课题组、年级组的方式要求他们独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对老教师我们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承担帮扶年轻教师成长的重担。力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让每个个体的特质成为团队共享的资源。
3.坚持开门培训制。
园里坚持“专家请进来,教师走出去”的制度。幼儿园对教师学历进修,参加教学研究、科研活动等,从时间到经费都给予支持。每年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的研讨会、培训会、观摩会,要求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珍惜机会,认真做摘记,有前沿的优质资料要想方设法带回园供大家共享。回园后务必在两周内开出相关的讲座或观摩课,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注入业务发展的新鲜血液。
4.建立双向互动的带教模式。
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针对女教师多,特别是新老教师不同的特点,开展“教师双向选择、扶老助弱”系列活动,提出“一个明确、二个分明、三个要求”。“一个明确”即带教目的明确。“二个分明”即师徒职责分明、奖惩分明。“三个要求”即要求定期签订带教协议、制定计划,定期开展有实效的活动,完善过程记录,注重反思和积累,写好总结;要求在思想上,师傅要为徒弟做出榜样,做到言传身教;要求在业务上,师徒定期互相听课,探讨与业务有关的问题,并进行小结和汇报活动,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真正提高。
5.建立城乡结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