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1: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禽养殖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养殖 污染 措施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49-01
任何事情均有两面性,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使畜产品得以畅销。然而,也给周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畜禽养殖的安置处大多数在城市与乡村交界或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伴随养殖业的逐渐壮大,畜禽也慢慢向集约化转变、养殖区也随之呈现出城市化现象,畜禽产生的粪便不能够得到彻底快速的清理;还有农业施肥期间,大量的引进农业药物的掺杂,很少考虑到粪便的重新利用,久而久之,粪便量越积越多,环境破坏更加严重。畜禽养殖业期间,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包括粪便、污水以及空气质量的下降。
1.1 粪便污染
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经统计折算,林州市每年畜禽养殖产生粪便量约46.8万吨,畜禽粪便中又含有很多的有机污染物,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清粪水随意排放,极易造成畜禽粪便流失,进入水系。养殖粪便产生量市场计算公式:W=Nqi;式中:W为养殖粪便产生量(吨/年);N为养殖场存栏数(头、只),qi为养鸡、养牛、养猪养殖粪便产生特征排放系数(克/年、头(只))
1.2 水质污染
畜禽产生的粪尿、畜禽场后期造成废水很多,经可靠消息透露,林市一年因养殖所造成的污水达660.37万吨。养殖产生的污水不仅COD、BOD、氨氮浓度较高,较多的病原体、细菌、病毒也出现在了里面,含有大量的病原体的污水深入到地下或地表农田中,将带来很严重的水质污染现象。
1.3 大气污染
畜禽产生的粪便一旦积压时间长后,将会发酵,随之NH3、H2S、氨气等有害气体,以上气体将严重造成大量动物应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处于不断扩大的养殖行业,因为粪便长期堆积,不能清除,好多养殖场时常发出恶臭气体,对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引发的环境和纠纷也急剧增加,约占总量的60%。
2 林州市造成畜禽养殖污染的原因
2.1 畜牧业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
我市畜牧业原来的规模小,仅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经营,加之粪便可以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污染影响不大。近年来我市畜牧业逐渐转为集约化,规模较大,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 规模小、点多面广、布局不合理
我市养殖场平均规模养鸡在1000只左右,养猪80头左右。大多数畜禽养殖场(户)选址不当,所排养殖废物和废水破坏了周边环境质量。
2.3 养殖业在我市周边化造成养殖业和农业脱节
随着我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奶、肉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使集约化养殖业由农村、山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并且呈畜禽养殖业城市周边化趋势,造成养殖业和农业脱节,畜禽粪肥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
2.4 畜禽养殖废物无害化处理率低
我市97%以上的畜禽养殖场(户)均未建有有效的污染防治设施,对养殖废物未采取有效的利用和治理化处理措施,随意堆放、储存,造成流失,形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大。
2.5 农业对畜禽粪便的利用率大幅度减少
我市农业现代化由大量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大量使用化肥,对畜禽粪便的利用率大幅度减少,结果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
2.6 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
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驱动、监管不严和科学知识的不足,滥用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兽药的残留,通过人们摄食转移到人体内,影响人们的健康。另外有害物质通过畜禽的排泄,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
3 林州市畜禽养殖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措施
3.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控制养殖规模,优化整合畜禽分散饲养场(点),建设标准养殖小区,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准养区。目前,我市已出台了《林州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暂行办法》,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准养区。
3.2 加强畜禽排泄物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目前,针对我市养殖污染现状,对畜禽排泄物的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主要有以下措施。
(1)深入研究多方位、高层次的污水及粪便消除和清理技术,最大限度控制病原体及病毒对环境及人们的危害,充分将粪便进行合理利用,提高粪便作为农田废料的利用率,增强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和纯利润的获得,保证环境质量不受威胁。
(2)降低饲料中的矿物质及粗蛋白含量,以达到降低粪便中的氮和矿物质含量的目的。
(3)采取收排污费的方式,能有效地减少粪便不恰当处理和贮存所造成的污染。
(4)采取动物营养性环保措施,包括合理配制饲料;加强环保型饲料的研究应用;加强生物饲料的研究应用;建立生态型畜牧场或“综合农业”系统等。
4 林州市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建议
(1)畜禽污染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吸取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结合实际情况,高度重视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将畜禽污染的管理纳入环境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2)加强畜禽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管理,对新建畜禽养殖场进行环境评价,畜禽粪便、废弃物处置实行申报制度等。
(3)加强畜禽污染的宣传教育。要加强畜禽污染的重要意识,贯彻及时处理的必要性,阶段性的进行畜禽养殖工作人员的专业管理素养及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落实,逐渐推荐畜禽养殖行业向农牧结合方向发展,进行全面彻底的清理,避免污染事件的发生。
(4)制定环境污染治理费用的收取原则。因为畜牧业是一个微利行业,环境污染治理是全社会受益,因此可以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作为“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的补充,即环境治理费用由企业和社会共同承担,既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又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宏哲,武海俊.张家口市农业源污染现状及农业减排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
[2] 孙洁梅,王丽媛,凌娟.秦淮河流域农业污染源调查及入河量计算[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3).
篇2
近年来,应城市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养殖生产方向发展,畜牧业生产已成为全市农业中的支柱产业,但也面临着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特别是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备受社会关注,治理畜牧业污染已刻不容缓。近期市畜牧兽医局组织科技生产、技术推广、动物卫生监督等部门技术人员参加的调研专班,对全市畜禽养殖污染现状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
一、基本情况
1. 各类畜禽生产指标。2014年, 全市实现生猪存栏47.98 万头,出栏50.5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0.3%、4.9% ;家禽存笼2 850.12 万只,出栏2 134.92 万只,同比分别增长4.4%、7.8%, 专用型蛋鸡存笼达1 183.4 万只。牛、羊分别出栏1.15 万头和1.62 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6.63%、45.74% ;肉、蛋产量分别为8.14 万吨和12.11 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98%、6.72% ;全市现有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2374 个,其中年出栏500 头以上的养猪场(户)143 个、万头以上养猪场9 个;年存笼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户)96 个,其中10 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小区)14 个,20万只以上蛋鸡养殖场(小区)3 个。
2. 规模养殖与粪污产生产量。规模化畜禽养殖的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养殖污染主要是由于畜禽的粪尿及冲洗场舍和用具的污水等没有有效治理造成。按每头( 只) 猪、牛、羊、家禽的日排粪便量分别为7.30 kg、42.88 kg、5.95 kg、0.15 kg 计算,全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达331.8 万吨,再加上冲洗圈舍的污水等,污染物总量将更加巨大。如果没有科学合理地处理和利用,以畜禽粪尿为重点的养殖废弃物将对大气、水、土壤和生物将造成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二、治理措施
1. 开展法制宣传,营造治理氛围。近年来,应城市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环保法制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畜禽养殖业主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加了业主的社会责任感,营造了良好的污染治理氛围,让广大养殖业主从被动参与环保变为主动参与环保。一是市人大多次开展了环保世纪行专题宣传和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督检查, 组织30 余名人大代表到部分大中型养殖场现场参观调研,就相关环保法律条款的落实与存在的问题等现场答疑;二是市政协开展加强大富水水质保护议事监督活动,组织近50 名政协委员深入畜禽养殖现场就养殖污染进行专题调研;三是市环保局、畜牧兽医局联合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减排治理等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严格执法监管,落实减排责任。近年来,应城市本着科学发展、统筹兼顾的根本原则,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养殖场的规模和位置,严格环境保护审批制度,确保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一是成立环委会,统筹布置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2013 年,市政府成立了环境治理工作委员会,并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环境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乡镇政府为污染治理的主体,每年限定完成一定数量的畜禽养殖场污染减排工作任务;二是加强环境监测,及时掌握排污情况。市环境监测站不定期对各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排污口取样监测,及时掌握各养殖场的污染排放情况,并向市环委会提供详情,以便制定下一阶段的治理计划;三是开展污染调查,摸清污染源底数。今年3 月,根据省环保厅、省农业厅统一安排,应城市组织调查专班,对全市169家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的排污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全面掌握了全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四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针对应城的母亲河大富水上游污染严重,危害城区人民饮水安全问题,市政府成立大富水上游调边环境治理专班,并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列支200多万元,对周边13 家养猪场进行了搬迁与整治。
3. 改进饲养工艺,减少污染来源。养殖场饲养工艺与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与先进程度,直接影响该场污染排放量。为此,应城市通过开展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积极改变落后的饲养工艺,大力开展设施建设,减少了污染来源。一是通过实施生猪标准化改扩建项目,为全市47 家养猪场建设了三级沉淀池,配备了干湿分离设备,改建了雨污分流系统,改传统的水冲粪模式为干清粪模式等;二是通过“153”标准化模式鸡舍新(改)建补贴,对杨河川江养鸡场等147 家万只鸡场建设防雨、防渗、防漏的大型发酵储粪池;三是推广发酵床养殖工艺,实现零排放。应城市多羔育种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动科院研究开发的肉羊发酵床工艺,效果显著,目前,已在全市牛、羊养殖场大力推广;四是整合国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资金,在全市规模养猪场大力开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据统计,全市已建成全封闭式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池213 口,容积达2.5 万余立方米,已建成病死畜禽焚烧炉21 座。通过这些设施的改造与配置,大大减少了养殖场污染物排放量。
4. 推行生态养殖,实现良性循环。通过大力推广立体生态种养殖模式,达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有效促进农业循环发展,农民节本增收。目前,应城市已成功推广了多种生态种养殖模式。一是“猪—肥—沼—鱼”模式。该模式将规模养猪场的主要粪便用于生产有机肥料,部分粪尿进行沼气发酵,生产的沼气供应给本场生产供热及周边农户生活用气,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喂鱼,从而有效解决了猪粪污染问题,又增加了商品有机肥和渔场收益,节省了养猪生产成本。全市已建成100 立方米以上的沼气池40 个(其中:500 立方米以上沼气池8 个)。华兴畜禽养殖有限公司是应城市一家标准化万头生猪养殖企业,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年出栏生猪6万头,年产生粪污约7 万吨。为实现粪污有效治理,猪场建成1 个年处理粪污10 万吨的有机肥场和1 个830 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并配套1个630 亩水面的灌溉用水水库养鱼。此外,田店镇张董村养猪场、郎君镇邱徐村养猪场等27 家大中型养猪场也利用了此种模式,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是“猪—菜(果、茶等)”模式。该模式将规模养猪场的粪尿用作蔬菜基地、果园、茶园等的有机肥料,达到了粪污无害化处理、种养有机结合,循环利用的目的。应城市兴力畜牧有限公司配套建设的千亩蔬菜基地、华兴畜禽养殖有限公司配套的300 亩蔬菜基地、祝墩村双平养猪专业合作社千头猪场配套的千亩林果基地,三合镇永盛畜牧公司与聂山茶场共建的有机茶园等,杨岭祺盛合作社与有名店林场共建的千亩茶园等均是成功的典范。三是“林地果园养鸡”模式。生态养鸡通常被认为是通过散养方式进行走地饲养的地方鸡或地方杂交鸡,又称为“散养鸡”、“农家鸡”或“土鸡”。走地鸡因其蛋产品和肉产品的优良品质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市华兴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在市团山林场租用林地900 亩,投资1 000 万元建设大型林地生态养鸡场。市龙池农业生态土鸡养殖场在杨岭镇租赁荒山荒坡千余亩,建设的3 万只生态土鸡场等,效益都十分显著,成为这一模式的成功典范。
5. 发展肥料生产,提高综合效益。畜禽粪便的最终有效处理途径,应是制作有机肥,为农业生产服务,达到变废为宝,既能解决养殖业污染问题,又能为增加农业生产效益,还能增加养殖场收入,是一举多得的大好途径。目前,应城市已有多家养殖场建设了生物有机肥厂,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一是市华兴公司与日本常磐株式会社合资建设万吨生物有机肥厂,将猪粪便制作成生物固态及液态有机肥,该肥料远销海南、云南等地,深受烟农和茶农好评。二是市忠发生态养殖公司建设的万吨有机肥厂以及杨岭合丰万吨生物有机肥厂,将鸡粪制作成生物有机肥,用于有机蔬菜生产,产出的蔬菜品质十分鲜美,深受菜农喜欢。据统计,3 家养殖场建设的生物有机肥厂,年处理畜禽粪便达20 万吨,年产生物有机肥5万吨,年创产值7 500 万元,创利润1 400 万元,为养殖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6. 实施深度处理,控制污水排放。养殖场的污染排放源主要来自畜禽粪尿及冲栏产生的污水。据统计,一个万头猪场日污水产生量可达80 吨以上。治理养殖场的污染排放,关键是要治理好污水。目前,各级都在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即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方式,对污水实施降解与发酵,最终降低COD、氨氮等指标,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应城华兴公司、永盛公司、邱徐公司3 家养猪场已建设了日处理40 ~ 200 吨的化学、物理模式污水深度处理系统,据市环境监测站检测结果显示,COD、氨氮等指标等主要指标均明显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此外,2014 年11 月,市九盛公司、宏发合作社等6 家养猪场与武汉牧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签约,建设日处理60 ~ 100 吨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该模式采用“生物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利用物理降解与微生物发酵等形式,使污水中的COD、氨氮等指标达到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处理后的COD、BOD、氨氮等指标将分别低于400 mg/L、150 mg/L、80 mg/L,该工程现已全部开工,预计年内可全部建成运营。
三、存在的问题
1. 养殖废水处理不彻底,日排放量大。近年来,应城畜禽规模养殖率逐年升高,养殖规模也逐年扩大,一些大中型规模养殖场日排放量大,而现有的沼气处理、三级沉淀等简单治污措施,根本满足不了养殖场治污需求,导致大量粪污处理不彻底,直接排放沟渠、河流等,对生态造成严重污染。
2. 粪污处理技术不成熟,运行成本高。目前,应城畜禽规模养殖业采用的粪污处理模式主要有传统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制作生物有机肥、大型沼气利用等。但由于这些工艺的技术尚不成熟,导致一些处理设施建成后成效低,运行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等。比如市华兴畜禽公司、永盛畜牧公司等投资100多万元兴建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运行成本达每吨水4 元以上,养殖场终因成本过高,效果不理想而关闭。又如市长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兴建的2万吨生物有机肥及配套建设的千亩有机蔬菜基地,因为有机肥制作成本高,约为1 200 元/ 吨,且猪粪制作的有机肥效果不理想,最终处理停产状态。郎君邱徐养猪场、三合学强养殖公司等多家养猪场建成的500 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气池,都面临沼液产生量大,难以处理导致二次污染的现象。
3. 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社会责任差。近年来,各级政府在鼓励畜禽规模养殖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财政扶持资金,促进了畜禽规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然而,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和保护,不少养殖业主仍片面地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情,加之环保投入成本高,导致重效益,轻环保,即使有限的环保投入也是迫于无奈,认为只有暂时不影响自身的经济利益,环境保护搞得好不好无所谓,一些养殖场甚至对建设环保设施产生抵触情绪,有政府投资就上环保设施,没有政府补助就不上或是敷衍了事。
四、对策与建议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畜禽养殖环保意识。利用电台、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对养殖污染的危害以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等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对环境保护知识进行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促进畜禽饲养污染防治工作的高效开展,使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通过各种技术培训,实现饲养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向资源循环型社会发展,形成与农村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产业。
2. 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行业准入制度。畜禽养殖场粪便治理需要多部门配合,在畜禽养殖场建设用地、选址、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严格审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畜禽规模化养殖用地要经乡(镇)人民政府同意,并到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用地备案手续或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建设前应由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获得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批;建设时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并在建好后确保畜禽粪便、废水、废气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等环保设施正常运转、各项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并符合总量控制的要求。同时,畜禽养殖场应当符合《动物防疫法》规定的条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因此,各级各职能部门应依法把好准入关,新建畜禽养殖场必须避开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教区、城镇居民区,使养殖区的环境标准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的要求。
篇3
一、工作目标通过综合整治,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有效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要求根据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数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综合整治。(一)城区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对水源污染严重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年底前停止养殖,其他的应在**年5月1日前停止养殖。(二)禁建区内养殖场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在**年5月1日前全部达标排放。
(三)加强对禁建区内监控,禁建区内不得出现新的养殖场。
三、工作职责(一)成立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建设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栖山管理局为小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综合整治工作。(二)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1.县农业局:(1)负责养殖场污染整治的牵头工作。(2)推广先进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技术,发展“猪—沼—果”等形式的立体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县环境保护局:(1)积极配合开展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2)检查督促禁养区内养殖场按期关停;指导督促禁建区内的养殖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养殖场污物排放监控,对于超过排放标准的,要求限期达标。(3)抓好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加强对新建养猪场执行“三同时”制度进行监督检查。(4)受理、处理养殖场污染事件。3.县国土资源局:(1)积极协助开展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2)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土地使用手续。4.县城乡规划建设局:(1)做好违章搭建养殖场所的整治。(2)积极协助县农业部门开展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5.各乡(镇)人民政府,栖山管理局:(1)组织对本辖区内禁养区、禁建区的养殖场情况进行摸底。(2)开展有关污染整治法规宣传教育。(3)做好本辖区内禁养区、禁建区养殖户的思想工作。
篇4
一、畜禽养殖“三模式”
1. 水禽岸养,减少水环境污染
水禽是以水面为生活环境的禽类,包括鸭、鹅、野鸭、天鹅等。象山县水禽饲养规模较大,且集中饲养于水网地区,排泄物处理设施落后,粪便、污水直接冲入河道,水环境污染严重。
水禽岸养新技术,是将水禽养殖从自然水面转移到陆地,利用人工提供饮用水和少量梳理羽毛或嬉戏用水(小水池、喷淋)进行养殖,并建立粪污处理系统,避免养殖粪污对水域水质造成污染的养殖方式。按照象山县“家禽养殖场污染整治技术方案”要求:水禽岸养必须建相应的粪便堆积发酵棚、戏水池、三格式沉淀池和净化塘(湿地),同时建设雨污分流渠道,配套相应的农田。采用粪便干清,污水沉淀和净化处理后进入农田生态消纳。水禽岸养不仅有效地降低饲料消耗,减少水禽发病、死亡,获得稳定高产的生产性能,而且可极大地减少河道、池塘、水库等水质的污染,改善水生态环境。目前,象山县主要推广白鹅岸养和蛋鸭岸养。
2.海水养鹅,扩大白鹅发展空间
象山县是我国优良地方品种浙东白鹅的主要生产区。2013年,象山全县白鹅饲养量达到220.3万只,种鹅存栏超过20万只,年产种苗400万只以上,种苗覆盖十几个省市,浙东白鹅已成为象山农业的主导产业。但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缺乏和水环境污染的加重以及“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要求,象山发展浙东白鹅的空间不断缩小,如果不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浙东白鹅产业将逐渐萎缩。为探索浙东白鹅发展空间,2013年10月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技术人员开展浙东白鹅海水养殖试验研究。经过1年的饲养对比试验,浙东白鹅海水养殖获得成功,肉鹅成活率、生长速度和耗料量与淡水养殖基本一致;种鹅海水养殖试验进入产蛋孵化阶段。浙东白鹅海水养殖成功,养殖空间有望扩大,浙东白鹅产业将会持续发展。
3.清洁养殖,减少生猪排放
生猪产业是象山县畜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猪场废弃物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成为生猪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2014年以来,象山县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拆除低、小、散、乱、差的生猪养殖场,对规模较大、有能力整改的场(户)严格按照畜禽养殖场整治技术指导方案进行治污整改。
整治技术方案要求整改养殖场(户)必须按照“两分离”(雨污分离、干湿分离)、“两配套”(配套相应生产规模的沼气池、沉淀池、氧化塘等治污设施,配套无害化处理设备)和“一结合”(种养结合)方式进行整改。在进行传统治污的同时,象山县畜牧兽医总站研究在生猪饲料中添加替抗素、益生菌等微生态制剂,以提高动物机体对不易吸收的非淀粉多糖、蛋白质等的消化吸收,大幅降低排泄物中氨气、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杀死粪便中的虫卵,避免了蚊蝇的骚扰,既改善了养殖环境,又提高了饲料利用率。
二、体会
1.畜禽养殖必须健康有序发展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也是保障肉品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的民生产业。畜禽养殖,是农民的增收项目,关系到农村家庭收入和“三农”建设。如何通过整治,既解决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又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不能搞“一刀切”式的粗暴整治、过头整治,关键是要把畜禽养殖导入健康有序发展轨道。“五水共治”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主要是对一些严重影响环境的低、小、散、乱、差的养殖场(户)进行拆除。因此,畜禽养殖绝对不能为了“五水共治”,都“一禁了之,连根拔起”,要给畜禽养殖留有空间,毕竟市场需要畜禽产品,农民也需要靠畜禽养殖发家致富。
2.创新养殖方式是整治的前提
畜禽整治不是单一的“堵”,也不是简单的“退”,必须“堵与疏、进与退”相结合,才能促使养殖户转产转业、畜牧业转型升级。创新养殖方式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活水之源,如“水禽岸养”“白鹅海养”“减排养殖”等技术均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框架,让象山县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且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找到新途径,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双赢”。
3.保留场(户)必须落实整改措施
对于保留的畜禽养殖场(户),要督促其严格落实具体整改措施,才能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要按照畜禽养殖指导方案建设与养殖品种、规模相配套的沼气池、排污暗沟、氧化塘、干粪堆积棚等治污设施;二是要加大日常巡查和指导力度,督促畜禽养殖场(户)维护好、使用好已建成的治污设施;三是建立农牧结合、资源利用的长效治理机制;四是引导散养户和部分中小型养殖场对污染物就近还田利用。
4.把好补助资金发放关是关键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老百姓的普遍心理。畜禽整治补助资金发放科学合理、公开透明,是政府赢得养殖户信任、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把握好畜禽整治补助政策界限,严格做到应补的补,不应补的绝不能补,对恶意套取、骗取补助资金的要进行严肃查处。
篇5
【关键词】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好氧;废水处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但这种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环境问题。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畜禽粪便约45亿吨,其COD超过我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之和[1]。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而畜禽养殖废水的处理是其中的重点。信阳某畜禽养殖场占地面积70多亩,种鸭存栏量为2.2万只。场区有养殖区、孵化区、生活区、废水处理区等,废水主要包括尿液、夹杂粪便以及圈舍冲洗水等[2]。现对该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推动该类废水的科学有效治理提供示范。
1、废水水量和水质
1.1设计水量
该厂污水处理站处理废水能力按12.50m3/h进行设计,设计处理能力为300m3/d。
1.2废水水质
畜禽养殖废水水质及排水量因养殖种类、清粪方式、气候、季节、地区等不同有很大差异,总体说来主要特点有[3-4]:(1)COD、SS、NH3-N含量高;(2)可生化性好;(3)水质水量变化大,冲击负荷大;(4)含有致病菌并有恶臭;(5)固液混杂,收集与处理困难。这类废水如不妥善处置将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1)废水排入江河湖库中,将大量消耗水体中溶解氧,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生生物死亡;(2)畜禽废水长时间渗入地下水,将使溶解氧含量减少,造成持久性有机污染;(3)高浓度的畜禽废水破坏土壤原有基本功能,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使作物减产或死亡;(4)畜禽疫病传播危害人体健康[5]。本工程设计水质进出水指标见表1。出水水质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6]表5标准要求。
2、废水处理工艺
2.1工艺流程
禽养殖废水处理技术从采用的工艺来看,可分为自然生态处理法、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以及联合工艺处理法等。采用厌氧-好氧联合处理工艺是目前公认的最经济高效的方法。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法既克服了好氧处理能耗大和占地面积大的不足,又克服厌氧处理达不到要求的缺陷,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净化效果好等优点。本工程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7]中模式Ⅲ工艺基本流程,确定处理工艺为“预处理+物化+生化”联合处理工艺,具体流程见图1。
2.2工艺流程说明
来自养殖场的废水经格栅去除污水中的鸭毛等大块漂浮物及纤维状物质,保证后段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及有效减轻处理负荷。格栅截留的污物定期清理。经格栅处理后污水进入初沉池,沉降大部分的粪便及颗粒物杂质等。经初沉池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中设预曝气装置,充分调节水量、均匀水质,防止调节池中的污泥淤积。
调节池污水经提升泵提升,经过斜栅后,自流到水解酸化池,污水在缺氧的条件下,利用兼氧菌酸化水解过程,将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如大分子物质、难降解的表面活性剂等,进一步酸化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从而使污水可生化性条件进一步提高,其中含碳有机物被水解为单糖,蛋白质被水解为肽和氨基酸,脂肪被水解为甘油脂肪酸。
经水解池后的污水进入活性污泥池,废水经初沉池及沉淀消毒池的底部回流的活性污泥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并与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状物质被活性污泥吸附,而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被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作自繁殖的营养,代谢转化为生物细胞,并氧化成最终产物(主要是CO2),非溶解性有机物需先转化成溶解性有机物,而后被代谢和利用,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为确保外排废水中总磷达标排放,采用“化学除磷”的方法即在活性污泥池出口添加石灰以达到除磷目的[8-9]。
活性污泥池的出水进入沉淀池,为确保出水中粪大肠菌群达标,沉淀池出水经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后排放。部分污泥回流到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定期由泵提升至污泥干化池,降低污泥含量同时去除部分的磷,经干化后的污泥定期外运至农田,作为基肥。
2.3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
主要构筑物及设计参数见表2
2.4主要设备
主要设备有粗、细格栅2套,吸泥泵1台,污水提升泵2台,混合液回流泵2台,曝气风机2台,污泥回流泵2台,二氧化氯发生器1套等。
3、运行效果
本项目废水经上述工艺处理后,先开始污水调试工作,调试分3个阶段进行,即前期培养菌种与驯化;中期为逐日满负荷运行;后期为稳定运行期。稳定运行后经当地环保部门连续3天的监测,具体水质监测结果(污水站处理负荷为68.0%)见表3,出水水质可以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5标准要求。
4、效益分析
通过本工程的运行,可以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其中COD、BOD5、NH3-N、SS、TP削减量分别为61.3t/a、16.9t/a、64.0t/a、6.4t/a、2.691t/a,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篇6
为了规范畜禽养殖用地管理,依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我市畜禽养殖用地管理的意见如下:
一、畜禽养殖用地的规划选址审批及用地原则
畜禽养殖的项目用地须经畜牧局依照畜牧业发展规划提出用地数量、布局要求。经市政府同意后,由国土资源局配合选址。畜禽用地的规划和布局选址,应坚持鼓励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禁止占用基本农田。鼓励实行规模化养殖,节约用地。严禁擅自将确定后的畜禽用地改变为非农业用途。
二、区别不同情况办理不同用地手续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按照镇(街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作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其他企业和个人兴办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兴办规模化畜禽养殖所需用地实行分类管理。畜禽舍等生产设施及绿化隔离带用地,按照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管理和生活用房,疾病防控设施,饲料储藏用房,硬化道路及附属设施,属于永久性建(构)筑物,其用地比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需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三、简化程序,及时提供用地
(一)申请规模化畜禽养殖的企业或个人无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畜牧合作经济组织还是其他企业或个人,需经镇(街道)同意后向市畜牧局提出规模化养殖项目申请,进行审核备案。
(二)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和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申请规模化养殖的,经市畜牧局批准养殖规划,报市政府同意后,镇(街道)畜牧站、国土所积极帮助协调用地选址,并到市国土资源局办理用地备案手续。涉及占用耕地的要签订复耕保证书。原址不能复耕的,依法另外补充耕地,耕地开垦费按该区域统一年产值的8—12倍缴纳。
(三)其他企业或个人申请规模化养殖的,经市畜牧局批转养殖规划,报市政府同意后,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积极帮助协调用地选址,并到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理用地备案手续。其中生产涉及绿化隔离带用地占用耕地的,应签订复垦保证书;原址不能复耕的,要依法另外补充耕地,附属设施永久性建(构)筑物占用农用地的,按照规定的批准权限要求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四)市国土资源管理局在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有关手续完备后,及时做好土地变更和登记工作。
四、畜禽养殖需向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以下资料
1、畜牧局畜禽养殖规划和市政府批转意见;
2、畜牧站、国土资源所选址意见及镇(街道)畜牧局审核意见;
3、畜禽养殖场可行性报告;
4、占地平面布置图;
5、租地或承包协议书(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成员用地,需有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经镇(街道)批准);
6、土地复垦保证书;
7、不改变土地用途承诺书。
五、畜禽占用耕地的耕地开垦费缴纳标准。
耕地开垦费按该区域每亩统一年产值的8—12倍缴纳。
六、畜禽养殖占用地规模标准
1、牛、马、驴占地15㎡/头;
2、羊、鹿、猪占地8㎡/头;
3、鸡、鸭、鹅等禽类2㎡/只。
七、畜禽占地的备案及批准
1、畜牧建设中不破坏耕作层或破坏耕作层后能够复垦的由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篇7
关键词 畜禽粪便;年排放量;估算;湖北潜江
中图分类号 S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232-02
潜江市地处湖北省中南部,面积2 004 km2,现有耕地7.21万hm2,其中旱地3.42万hm2,水田3.79万hm2,是国家和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油料、优质棉花、优质蔬菜、优质畜禽水产品生产基地,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市。2012年,全市生猪出栏107.24万头,肉牛出栏3.08万头,肉羊出栏2.54万头,家禽出笼1 780.03万只,禽蛋产量3.46万t,畜禽养殖业实现产值28.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9.2%[1]。
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畜禽养殖污染给农村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日益显现,畜禽养殖粪便乱排引起的农业污染投诉逐年增加,为科学分析全市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物年产生量,科学评价畜禽粪便污染潜在风险,在充分查阅全国对于区域畜禽粪便排放量及氮、磷、CODCr估算相关文献[2-10]的基础上,结合潜江市实际,以2012年潜江市统计年鉴数据为底数,估算了潜江市2012年畜禽粪便年产生量及氮、磷氧分含量和CODCr的排放值,为潜江市畜禽养殖科学布局和畜禽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及资料来源
研究区域为潜江市21个镇、处、农场和江汉油田矿区。收集2012年潜江统计年鉴资料数据,并参考国内畜禽粪便排放估算参数和2009年全国第1次污染源普查相关资料,估算2012年1年内主要畜禽粪便排放总量。
2 估算参数及算法的确定
2.1 基础数据
根据2012年潜江市统计年鉴资料,生猪因存栏数会出现在第2年的出栏数中,只计出栏数。肉牛计出栏数,役用牛数量少,且属放养形式,不计算在内。肉禽一般年内出栏计出栏数 。蛋禽按每只年产30 kg禽蛋测算,在存栏数中。2012年潜江市主要畜禽基础数据见表1。
2.2 畜禽饲养期
潜江市畜禽以小区集约化养殖为主,农户散养非常少,饲养周期测算以集约化养殖为主,参考国内外资料和调查情况,确定不同种类的畜禽养殖周期。生猪平均饲养期为180 d,肉牛平均饲养周期为160 d,羊和蛋禽饲养周期为1年(365 d),肉禽平均饲养周期为55 d。
2.3 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泄系数
畜禽粪便排泄系数是指单个动物每天排出粪便的数量,它与动物的种类、品种、性别、生长期、喂养饲料及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4]。通过对全市养殖小区调查,参考国内同类研究成果[2-9]以及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相关资料,将粪便污染物日排泄系数进行修正,并根据各畜禽养殖周期测算出年排泄系数,结果见表2。
3 结果与分析
3.1 畜禽粪便污染物年产生量
根据畜禽种类、饲养周期推算,2012年潜江市畜禽粪便污染物年产生量见表3,由于部分畜禽种类如役用牛、能繁母猪、鹅未计算在内,实际排放量应大于表3所示数值。
3.2 不同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
根据畜禽污染物产生量计算不同畜禽产生量所占比例可以看出,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从大到小是生猪>牛>蛋禽>肉禽>羊,分别占38.39%、27.75%、18.60%、10.81%、4.45%。CODCr排放量从大到小与前者一致,分别占52.82%、21.72%、14.76%、10.61%、0.09%。尿液排放主要来源是生猪和牛。
3.3 不同地区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量
畜禽粪尿产生量排全市前5位的是老新(11.58万t)、张金(11.17万t)、高石碑(9.75万t)、渔洋(8.51万t)和浩口(8.02万t),5个镇粪尿产生量占全市40.34%。5个镇均是远离城郊的农业大镇。CODCr产生总量排全市前5位的是张金(1.17万t)、老新(1.11万t)、高石碑(0.95万t)、渔洋(0.92万t)和园林(0.84万t)。5个镇产生量占全市41.38%。园林办事处是近郊,因蛋禽养殖量大,饲养周期长,导致CODCr产生总量名列5强。
3.4 单位面积耕地畜禽粪便污染负荷估算
2012年潜江市耕地面积7.21万hm2,根据畜禽粪便污染物产生总量和农业耕地面积,如果畜禽粪便全部以农家肥形式施于农田,则畜禽粪便耕地负荷为17.01 t/hm2(猪粪当量),高于全国耕地的畜禽粪便平均负荷4.19 t/hm2 [11],根据刘培芳研究,猪粪当量以15~30 t/hm2为宜[4],说明潜江市畜禽粪便污染情况处于可控状态,但由于各镇处养殖状况、耕地面积不平衡,位于近郊的园林、潜江开发区猪粪当量负荷高达112.8、50.7 t/hm2,具有严重污染的风险。耕地面积较小的周矶农场和养殖基数大的高石碑、老新、张金的猪粪当量负荷分别达到28.38、27.22、25.83、22.54 t/hm2,也存在耕地土壤和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风险。
3.5 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污量估算
潜江市畜禽养殖均为小区养殖模式,大部分建有大中型沼气池,生猪、肉牛、肉羊、蛋鸡养殖均采用干清粪工艺,肉鸡和鸭养殖均采用垫草垫料工艺,排污系数小。根据第1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畜禽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手册估算,潜江市畜禽养殖业CODCr排放量为1.332万t,与环保部门测算的1.118万t基本相当。全N、全P排放量分别为0.297万、0.022万t,分别占全市实际化肥实用量的8.1%、1.5%。全市畜禽粪便面源污染总体形势可控,但存在点源、局部污染过重,生态压力过大的问题。
4 结论与讨论
潜江市2012年主要畜禽粪便产生总量54.310万t,以生猪产生量最高,占38.39%,其次是牛,占27.75%。尿产生总量67.080万t,生猪最高,占85.18%,其次是牛。说明生猪养殖是潜江市当前粪便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考虑到其他畜禽粪便未估算在内,实际排污量应大于该估算值。如测算成猪粪当量,耕地平均负荷达17.01 t/hm2,说明潜江市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畜禽养殖污染的潜在压力,在今后的畜禽污染治理过程中,应将生猪和牛的畜禽粪便治理作为重点。
由于城市发展占用了部分农田,导致位于城郊的园林、潜江开发区、周矶农场面临畜禽养殖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应积极科学调整种养结构,适当压缩养殖规模,加大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使生态环境改善。
减少畜禽粪便污染物排放是目前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支持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大型沼气池,提高养殖小区畜禽粪便综合治理能力,实现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生态化,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新格局。
5 参考文献
[1] 潜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潜江调查队.潜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 彭里,王定勇.重庆市畜禽粪便年排放量的估算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1):288-291.
[3] 王方浩,马文奇,窦争霞,等.中国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环境效应[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5):614-617
[4] 刘培芳,陈振楼,许世远,等.长江三角洲城郊畜禽粪便的污染负荷及其防治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2):456-460.
[5] 王晓燕,汪清平.北京市密云县耕地畜禽粪便负荷估算及风险评价[J].农村生态环境,2005,21(1):30-34.
[6] 张绪美,董元华,王辉,等.江苏省农田畜禽粪便负荷时空变化[J].地理科学,2007,27(4):597-601.
[7] 段勇,张玉珍,李延凤,等.闽江流域畜禽粪便的污染负荷及其环境风险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7,23(3):288-291.
[8] 沈根祥,汪雅谷,袁大伟.上海市郊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及其警报与分级[J].上海农业学报,1994(10):6-11.
[9] 沈体忠,王业鹏,雷代英,等.武汉城市圈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估算与预警分析――以天门市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09(2):134-136.
篇8
关键词: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140-1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肉类、奶制品、蛋类等高蛋白食品的需求量逐渐提高,从而促进了城郊居民以及乡村农民畜禽养殖业的健康高速发展。人们在大力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对农村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极大的影响了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抓好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对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区县和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畜禽养殖业现状
据2008年统计,吉林省牛存栏722万头,其中肉牛695万头,每头日粪便产生量是13kg。奶牛27万头,每头日产生粪便量是25kg,总产粪量是3550万吨/年。鸡、鸭、鹅类共存栏21550万只,每只日产生粪便量分别是肉鸡0.15kg,蛋鸡0.12kg,鸭、鹅类是0.15kg,禽粪量为1065万吨/年。猪存栏1550万头,每头日产生粪便量是1.35kg,产生猪粪760万吨/年。羊存栏数是520万只,每只日产生粪便量是0.45kg,产生羊粪85万吨/年。这样每年共产生畜禽粪便5460万吨。全省畜牧业每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约65万吨,是全省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数据统计显示,吉林省畜禽养殖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其中现代化、规模化、系统化的养殖场养殖的畜禽数量约占全省畜禽总量的63%,非规模化养殖的占全省畜禽总量的近36%;现代化、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每年会产生畜禽类粪便2800万吨左右,大多数粪便能够进行适当处理,充分循环利用,其中72%的畜禽类粪便经过处理后可做农家肥,大约3%的畜禽类粪便排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剩余残渣及未能及时处理的粪便在养殖场周围露天堆放;而非现代化、规模化的养殖普遍出现于农民家中的庭院养殖,利用率极低,环境污染境况也最为严重,除极少数的畜禽类粪便用于制造沼气和人工堆肥外,绝大多数畜禽类粪便在没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任意堆放,在雨水季节随着雨水排入河流,给水体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2 畜禽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1 对空气污染严重
畜禽的粪便经过长时间的露天堆积和暴晒,会将其自有气味及分解产物所产生的气体排入大气层,从而使养殖区周边的空气成分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再加上空气自净能力有限,其产生的气体长时间在周边地区流通,必将给周边的人类和动物造成较大的危害。畜禽的粪便在长时间的堆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在厌氧条件下,畜禽类粪便会在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碳水化合物分解为甲烷、有机酸等带酸臭味的气体;蛋白质和脂类会分解为氨、硫化氢和粪臭素等具有恶臭气味的含氮化合物。这些气体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其生产力水平。
2.2 对水体的严重危害
畜禽粪便污染水体的类型主要有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类。富营养化污染是由于畜禽粪便排入水体后,水生植物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高,从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轻则造成杂草丛生,重则堵塞河道,影响防洪和排涝工程建设。有机物污染是指由于畜禽的粪便中有机物含量很高,在排入水体后,会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造成水体发黑、缺氧,同时给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生物性污染是指畜禽粪便自身携带着许多病原微生物元素,这些元素经过流动会渗透到地表水和地下水,并造成严重污染。
2.3 对土壤的危害
畜禽粪便进入土壤后,会将其分解产物和自身的污染物质带进土壤,当粪便浓度过高时,土壤的自身自净能力不足以对抗粪便有害物质时,土壤的组成成分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土壤的性状也会随之变更。当畜禽排泄的粪便长期堆积,周边土地将出现严重的富营养性状,严重影响周边农作物的收成。
2.4 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畜禽业发展的影响
畜禽的粪便及分解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并能够滋生大量的蚊蝇,从而造成周边环境病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严重时可导致传染病的恶性蔓延。
3 畜禽养殖业造成环境污染的成因
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3.1 没有足够的防治意识。
当今广大农村养殖户单方面只顾及养殖的产值和效率,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深刻意识到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会对人们的居住环境造成多么严重的影响。
3.2法律制度不健全。
现在,国家环保部虽对畜禽养殖场粪便的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要求,但其一部分条款都不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不能作为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执法依据。
3.3 基础防治设施不配套
基于我国养殖业的特殊情况,畜禽养殖没能实行一定标准的准入制度,具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没能进行合理的规划,严重缺乏粪便处理设施,不仅不能循环高效利用,而且严重污染当地的环境。
4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对策
4.1根据监测情况制定污染防治规划
逐步开展全省范围内的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情况调查、监测工作,根据现有污染形势,制定出未来的防治规划,并在该规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赋予其强制性和权威性。
4.2 着力发展生态养殖业
根据各地区各养殖区域的特点,采用目前实用而流行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畜禽粪便处理方式。对较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采取固液分离、脱水干燥、循环利用的处理方式,在此过程中,对不同的粪便根据相应特点采用不同的资源化处理,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的生态畜禽养殖发展模式。
4.3 严格执行准入制度
篇9
关键词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现状;沼气技术循环模式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伴随化肥工业的迅速发展,使有机粪肥大量闲置,不能及时还田,导致环境污染。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畜禽粪便造成的杭州湾污染首次敲响了畜禽粪便在我国污染环境的警钟。调查显示,我国畜禽粪便总体土地负荷警戒值已达到0.49(正常值应
1国内(外)畜禽粪便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治理畜禽粪便污染主要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治理。但由于产前、产中治理只能相对减少而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故产后处理才是消除污染环境的最好方法。有关治理方法主要有物理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但由于物理处理法处理效率和去除率低,化学处理法存在二次污染,故实际中应用较少。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且最具发展前景的为生物处理法,即主要通过微生物生命过程把废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简单形式的无机物,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好氧处理。以序批式反应器工艺居首,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3]。二是厌氧处理。最早以生产沼气为目的,因而未能达到完全分解污染物的要求;随着畜禽粪便污染日渐突出,已经被主要用于处理畜禽粪便污染,而生产沼气只作为附加产物[4]。三是自然处理法。投资省,工艺简单,动力消耗少,特别适宜于小型畜禽场废水处理,如水萍科植物可用于循环利用养猪污水的处理[5]。四是混合处理法。近年来,畜禽粪便污水多采用混合处理法,即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由好氧法、厌氧法和自然处理系统3种,或以它们为主体并结合其他处理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共同处理畜禽场废水。
2国内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现状
国内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示范工程主要采用混合处理法,包括厌氧发酵技术、好氧生物技术、“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等。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沼气发酵及沼液土壤生物处理、工厂化好氧发酵制颗粒肥料和鸡粪饲料化五大系列工程技术研究,并相应建立小型示范工程,在上海郊区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中国科技成果库项目年度编号:970193);甘肃省农村能源综合开发中心,依据生态学原理,将养殖、沼气综合利用和果树种植相结合,建立“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中国科技成果库项目年度编号:0200740304)。
浙江省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及“三沼”综合利用已在全省各地推广。开化县于2002—2003年对10个规模猪场完成了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了10年厌氧池1 100 m3(农村信息报,2004-06-05);绍兴福景达农业有限公司的600 m3沼气工程是“猪-沼-果”模式(农民日报,2004-07-17);嘉兴市通过采取沼气工程、沼气发电工程、生产有机肥和养殖蚯蚓等措施,完成了一批养猪业粪便的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至2004年底已建成养猪业沼气池2 800多个(中国建设报,2005-06-06);建德市通过推广新安江万秋生态养殖场“猪粪尿-沼气发电-沼液沼渣-果园蔬菜”这种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生态种养模式,到2006年全市有47个集约化畜禽养殖场和81家非规模养殖户建成了沼气工程及利用系统(中国环境报,2006-05-09);2006年全省339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建成防雨、防渗、防漏储粪池4.107 8万m3,厌氧发酵池8.261 4万m3,沉淀池、氧化塘3 519 hm2,配套消纳山林、果园、农田3 807 hm2,鱼塘642 hm2,并带动各地完成1 211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治理(浙江省畜牧局)。
上述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技术循环模式,具备了消除污染、产生能源和综合处理的三大功能,既消除了农业环境污染,又解决了一部分的能源问题;同时产生的沼液、沼渣是适合农作物用肥的绿色无公害肥料,而且在厌氧发酵过程当中,病原菌、寄生虫卵等一些病菌被杀死,切断了养殖场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传播环节。但该污染治理模式在应用推广中,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一是建造有效、适宜的污水治理及配套设施需较高的成本;二是沼气利用不充分,会造成大气污染比较严重;三是沼肥(即沼液、沼渣)利用缺乏科学的指导。因此,应加强该模式应用管理,使该模式能够有效控制畜禽养殖场的污染。
3参考文献
[1] 朱孔颖.畜禽养殖业污染状况及管理对策[J].干旱环境监测,2004,18(1):46-47.
[2] 李远.我国畜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与管理政策初探[J].中国生态农业报,2002,10(2):136-138.
[3] 田宁宁,王凯军.畜禽养殖场粪污的治理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2002, 18(2):71-73.
篇10
【关键词】 养殖业 治理 对策
1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1.1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基本情况:永安市辖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9家(按省下发的规模计,下同),其中规模化养猪场17家,存栏生猪22690头;规模化养鸡场10家,存栏种鸡15.97万只;规模化养鸭场1家,存栏种鸭0.2万只;规模化养牛场1家,存栏奶牛180头。
1.2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按每头猪每年产生污水5.5吨计,17个猪场每年约产生污水12.48万吨。鸡按每头每年产生污水0.02吨计,鸭按每头每年产生污水0.2吨计,鸡、鸭每年废水产生量0.29万吨;牛按每头每年产生污水67.5吨计,牛场全年废水排放量1.22万吨。全市全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排放量13.99万吨。永安市畜禽养殖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养猪场,占全市畜禽养殖废水排放总量的89.2%,以下依次为牛、鸡、鸭。按永安市对规模化养殖业监测统计,处理后外排废水中悬浮物浓度介于51~377 mg/l,均值150mg/l, CODcr浓度介于89~746 mg/l,均值254mg/l, 氨氮浓度介于2.9~214 mg/l,均值41.6mg/l, BOD5浓度介于7.52~191 mg/l,均值55.7mg/l, TP浓度介于2.15~17.6 mg/l,均值6.35mg/l。
1.3 污染治理设施
1.3.1 规模化养殖场污水处理设施配备情况:全市29个规模化养殖场中,投入治理资金800多万元,共建有沼气池17个,8400m3;氧化塘26个,67460 m3,2个曝气池,日处理沼液量100吨;6个沉淀池,120 m3,养猪场和养牛场基本配备了沼气池和氧化塘,但禽场基本没有任何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是因为禽场产生污水较少,经营者认为无所谓因而没有建设。
1.3.2 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处理情况:养猪场的粪便基本都是粗放处理,清理出来的粪便直接用于种果、种菜和养鱼,没有进行深加工处理。牛粪晒干后用于种食用菌,鸡粪处理较好,较大养鸡场基本上配套有机肥加工点,目前永安市已建成3个有机肥厂,形成年产2万吨的生产能力。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主要集中河道两岸或在近郊,由于个别养殖场选址不当,不仅对周边地区造成环境压力,还在许多地方造成畜禽养殖场主与周边居民的环境污染纠纷。
2.2 规模化养殖场的宏观环境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内部环境管理比较粗放,污染治理的投资力度明显不足。虽然大都养猪、养牛场建有沼气池和氧化塘,但处理能力小,较难做到稳定达标。
2.3 养猪业粪便固液分离率较低且分离方法大部分采用人工清粪方法,造成固液分离不彻底,废水中污染物含量高,增加了污染治理设施的压力也增加了污染治理的费用和运行成本。分离后的猪粪加工粗放,主要用于种果、养鱼,还没有深加工制作有机肥。
2.4 养鸡业因排放废水少,一般一年只排放一至二次,因此,还有个别企业没有建设沉淀池等污水处理设施。
2.5 生态养殖有待进一步推广,由于受养殖场地点的限制,许多养殖场以养为主,种养结合的较少。
2.6 源头控制污染措施和手段应用少,主要以末端治理为主,且治理模式单一,大都采用沼气池加氧化塘处理。
3 对策和建议
要解决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危害,单纯依靠终端治理方法,无论在经济上、土地上和技术上皆不堪承受。必须针对畜禽粪尿的特性,遵循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原则,通过科学饲养和管理降低畜禽排泄物的污染,充分发挥利用废弃物的肥力、能量资源,开拓一条资源开发和废弃物处置相结合的道路。作者认为养殖业污染防治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资源化利用是核心。将畜禽粪便作为种植业生产的肥料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将污水资源化用于改良土壤,实现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性和多样化。2、容量化控制是基础。要根据农田消纳粪肥的容量确定养殖规模,实施种养结合,保证粪便被充分利用。3、减量化处置是前提条件。要通过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改造养殖生产工艺,推行干捡粪,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降低污染治理成本。
3.1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源头控制污染源的产生
3.1.1 环保饲料开发与应用 。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尤其应是提高饲料中氮的利用率,降低畜禽粪便中氮污染。是消除畜牧环境污染的“治本”之举。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采用培育优良品种、科学饲养、科学配料、应用高效促生长添加剂,应用高新技术改变饮料品质及物理形态(如用生物制剂处理、饮料颗粒化饮料膨化或热喷技术)等手段外,应用生态营养原理,开发环保饲料,均收到了良好效果。如美国设计的饲料配方,使肉鸡的肉料比已达到了1:1.7--1.8,猪的肉料比达到1:2.5-2.9。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排泄物中氮的含量。
3.1.2提高固液分离率。固液分离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重要性及意义是:养殖场排放出来的废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达160000mg/L,相应的有机物含量也很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使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量大大降低;通过固液分离可防止较大的固体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防止设备的堵塞损坏等;降低设施投资并提高COD的去除效率,一般固液分离后,有机物可去除50%。因此提高固液分离是十分必要的,强行推行干清粪方式,节约冲洗水,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3.2 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污染排放。发展生态养殖的最大特点就是变废为宝,对营养物质多层次地分级利用,实现无废物、无污染生产。例如上海东风农场奶牛场,通过建立生态工程模式,使得奶牛的生产走向了良性循环轨道,有效地解决了粪便、污水的污染问题,同时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益。该生态工程模式为:奶牛粪便通过机械刮粪装置输入发酵罐制取沼气,为全场提供能源;经发酵后的粪渣和料液用来作培养基,大量培养光合细菌,经过加工制成蛋白质饲料;余下的粪渣作饲料基地的肥料;余下的料液流入无土栽培温室,来培植蔬菜和其他作物;经无土栽培使用后的料液送入池塘养鸭、鱼和水生植物。这样不仅能净化环境,而且从水生植物中可制取维生素添加剂。永安市可结合生态农业建设推进生态养殖,在建设和完善飞桥莴苣绿色食品基地,贡川、上坪、青水绿色蔬菜基地,洪田、小陶生态果园,安砂、西洋、青水生态茶园,吉山甲无公害水产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麻岭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中生态养殖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3.3 推广粪便生产有机肥技术。永安市已建成三个粪便生产有机肥厂,但主要是采用鸡粪生产有机肥,猪粪等粪便生产有机肥有待进一步推广。粪便堆放必须设置固定的废渣储存场所,并要有防止粪液渗漏、溢流的措施。
3.4 加大治理力度,加强监督管理。由于污染治理投入不足,配套的环保设施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完善沼气池和氧化塘环保设施,养鸡业间歇性排放的废水也要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确保畜禽养殖业废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排放去向应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禁止直接将废渣、粪便倾倒入地表水体或其他环境中。对于那些给家畜环境造成污染和严重影响的行为,通过法律手段给予制止,并加以经济制裁。严格执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审批规定保证养殖场选址科学、设计和布局合理,确保不破坏受纳环境的原有使用功能。
3.5 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按照《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和《永安市养殖业禁建区划分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地种植业规模、环境容量和消纳能力发展养殖业。
3.6 病死畜禽尸体要及时妥善处理,严禁随意丢弃,严禁出售和作为饲料再利用。
3.7 加大宣传力度,提倡畜禽养殖业积极通过废水和粪便的合理还田或其他措施对所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减少末端污染物的处理量。
- 上一篇:当前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学校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