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生建设的成就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近年来民生建设的成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全面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有关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部署,紧紧围绕跨越发展、宜居的工作大局,以团结、稳定、鼓劲、参与、正面宣传为主旋律,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政法综治工作,提高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为推动全区安定稳定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二、宣传内容
(一)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在中央政法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围绕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维稳与维权统筹兼顾的重要部署和举措。
(二)大力宣传我区近年来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平安创建,加大投入.构建技防、物防、人防、心防四位一体,立体式、全覆盖的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宣传我区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情况,合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区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的良好局面,使广大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社会稳定带来的实惠,切实增进对政法综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大力宣传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进展情况。要大力宣传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区、关于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重点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及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等方面经验做法、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要宣传近年来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积扳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大防控体系建设、大调解机制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平安结对共建、基层系列平安创建、综治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等重点工作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要广泛宣传基层干部和群众积极参与创建活动、开展群防群治的工作。
(四)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特别是开展行业调解工作,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长效机制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宣传各地各部门创新社会治理,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以及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活动,改变治安混乱地区面貌的措施和做法。
(五)大力宣传全区各级政法机关把群众工作贯穿于涉法涉诉积案清理评查活动的各个环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案结事了、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全力以赴解民困、化民怨,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的做法和成效。宣传涉法涉诉积案清理评查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宣传政法机关破解涉法涉诉难题,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涉法涉诉案件的做法和经验。
(六)大力宣传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宣传落实综治和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部门责任制和单位责任制的情况;宣传各级党政领导认真履行“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认真履职,不断提高驾驭社会治安大局能力,加强对综治和平安建设领导的措施和成效;宣传综治委成员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落实责任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措施和成效。
(七)突出宣传治安防范知识和打击整治成果。要从进一步提高公众治安防范意识、自我防范能力出发,宣传防盗、防火、防治安灾害事故等各类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治安防范知识;如实加大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打黑除恶、打击“两抡一盗”、打击、打击传销等事关民生专项行动成果的宣传,震慑违法犯罪,鼓舞士气,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三、宣传形式
宣传形式采取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集中宣传开展一次较大型的主题活动;日常宣传突出“二个一”活动。
一是以平安为主题向旅游从业人员发送一条平安手机短信,提高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
二是组织开展一次以综治、平安建设为主题的干部、职工学习座谈会;
三是各旅游企业3月20日前在单位悬挂综治平安宣传横幅,宣传综治平安建设工作;
四是各旅游企业至少应办一期综治平安建设宣传专栏;
五是要到挂钩村至少开展一次综治平安宣传活动;
六是策划采写“政法综治平安建设”专稿。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综治宣传月活动室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各旅游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制定周密计划,抓好责任落实。
篇2
10月15日上午,作为一名普通党员,笔者在单位的组织下,全程收看了总书记在十七大上所作的报告。将近2个半小时的时间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报告中重点强调的民生“五有”——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近年来,无论是房产市场调控这样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还是对于猪肉价格上涨之类社会生活“细节”的密切关注,都折射出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体现出强烈的善治意愿。而毫无疑问,将改善民生、让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治理目标用“五有”的形式概括下来,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充分意味着,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民生领域。
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指出,“公共领域由于是公共权力活动的场所,因而天然地必须体现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公共属性决定了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要坚持“民生至上”这种健康而理性的执政理念,去管理公共事务。只有将民生利益摆在第一位的政府,才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从民生利益保障出发,而不是时时刻刻考量管理者自身的成本和利益。在此基础上,管理才会变得细致和充满人文关怀,才能有效造福公共社会。而在道德层面上,政府的管理态度、观念和信仰,因此都会着眼并落脚于“公共性”,所有行为都会在道德上、伦理上满足公共性的要求,并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用高标准的道德约束自己,最大限度地防止部门和个人偏私的利益驱动。
篇3
李启全:石泉县位于陕南安康的西部,北依秦岭、南枕巴山,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人口18.2万,属国家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石泉建县于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25年),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石泉是秦巴汉水生态旅游重要目的地,素有“秦巴水乡、石泉十美”之称;是西部第一蚕桑产业大县,被誉为“丝路之源、金蚕之乡”;是国家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是先秦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纵横学派鼻祖鬼谷子在此修炼授徒,又称鬼谷子故里。
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石泉县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战略抓手,以“稳增长、保民生、促改革、优环境、维稳定”为主要任务,尤其注重打基础谋长远,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动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富民强县”之路。
近三年,石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位于全市前列。先后被授予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县城、全省保障性住房综合管理工作十佳县、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创业就业、合作医疗、群众体育、中小企业发展和移民搬迁等工作受到省级以上表彰。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新农合“就医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创新模式在省市推广。“三个五”扶贫攻坚、“三留守”人员关爱工作受到中省充分肯定,做法和经验分别在《陕西领导参考》和《人民日报内参》刊发。
《西部大开发》:2013年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石泉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其经济发展情势如何?
李启全:近几年,面对经济低迷的宏观形势,我们坚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和消费拉动,城建、移民搬迁、基础设施、民生、产业等一大批重点骨干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投资保持强劲增长。以电力能源、生态旅游、丝绸服装、富硒食品为主的长效产业不断壮大,支撑了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中坝大峡谷成为我县第二个国家AAA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亿元,增长43.9%。加快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引导群众扩大消费,形成了投资、产业、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良好格局,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内生动力增强、质量效益趋好。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79亿元、增长14.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4亿元、增长28.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368万元、增长2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5亿元、增长22.6%,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2亿元、增长1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6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88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1.98%,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4.6%,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县域经济比重的54.36%,单位GDP能耗下降3.9%。
《西部大开发》:产业体系是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近年来石泉产业发展有何成就和特点?
李启全:近年来,石泉坚持把做大做强做优产业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重大战略任务,明晰了以电力能源、生态旅游、富硒食品、丝绸服装为主攻方向的产业定位,统筹资源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以桑、畜、菜、渔为主的农业骨干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产品价格看好,供不应求。规模工业总量不断扩大,小微企业发展势头看好,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发展形势喜人,有效带动了消费需求增长和城乡居民增收。一二三次产业比例进一步优化,呈现出“一产稳、二产优、三产扩总量”的发展趋势。
《西部大开发》:工业园区被誉为县域经济的发动机,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请具体谈谈石泉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
李启全:近年来,石泉县按照“园区承载、龙头引领,改造传统、发展新兴,培育品牌、集群发展”的思路,以电力能源、丝绸服装、富硒食品、生物医药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阵地,区内企业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业经济的规模和竞争力。我们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全县工业企业的孵化器来打造,通过政府配套、项目捆绑、市场融资等方式,收储土地600余亩,累计完成投资10795万元,使得工业园区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管理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有效增强了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同时,我们坚持质量和效益并重的原则,优先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引进产品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广阔、吸引就业能力强的企业,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利用率和生产力。截止2013年底,工业园区共落户各类法人企业207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40户。2013年,园区入驻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5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2亿元,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县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最高、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创新创业优势突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的经济区域。计划到“十二五”末,园区将新增工业用地2000亩,入园规模企业达60户以上,园区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50%以上,提供劳动就业岗位5000余人。
《西部大开发》: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石泉县将如何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
李启全:优良的生态环境是石泉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将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原则,统筹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
一是发展生态工业。石泉按照“绿色、循环、节能、环保”的要求,坚持整合优势资源、横抓产业集群、纵抓链条延伸,坚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壮大以电力能源、丝绸服装、富硒食品、生物医药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坚持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加快古堰、池河工业聚集区建设,探索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吸引优势企业入驻,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带动效应,着力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快速腾飞。
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根据石泉农业资源和地理条件,对全县农业发展进行生态功能区定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大力开发优势特色农业,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强以蚕桑、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做优以坚果、药材为主的山林经济,做足以水资源开发为主的涉水产业,做精以蔬菜、中药材、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探索发展“圈、沼、菜”、“林、药、养”三位一体的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壮大绿色产业。
三是发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最佳结合点。石泉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加之交通便利,只要突出山水特色和文化内涵,就能真正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和经济的新增长点。我们部署了景区景点提升、基础设施提升、文化内涵提升、宾馆餐饮提升、宣传营销提升、旅游商品提升、服务管理提升“七大工程”,着力推进旅游产业提档升级步伐,在提升燕翔洞、中坝峡谷两个现有国家AAAA级景区的同时,着力打造后柳水乡、子午银滩二期、云雾山等景区,力争实现旅游产业由大到强的新跨越。
《西部大开发》:石泉是省委确定的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县之一,石泉在试验示范工作中有哪些具体措施?
李启全:石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试验示范工作的主要思路是 “12345”。“1”是建立一套科学规划体系,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2”是统筹县内、县外两个方面资源,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注入强大活力;“3”是扎实推进产权制度、公共政策和社会管理体系三大领域改革;“4”是强化城乡基础设施、现代产业、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四大体系支撑;“5”是抓好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建设、产权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大示范体系建设。通过示范带动和创新突破,着力构建规划建设一体化、公共政策一致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居民权利平等化、要素流通顺畅化、居民收入同步化、社会管理网络化、生态环境优质化的新型城乡关系。
《西部大开发》:石泉县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篇4
一是求实务实。报告文风朴实,结构严谨,简明扼要,通篇贯穿了求真务实的精神,对过去成就的评价全面中肯、实事求是;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回避矛盾,**个方面的问题,分析深刻,切中要害,体现了对党、对人民、对**省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读完报告让人精神振奋,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不利因素,省委、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成绩斐然令人备受鼓舞,这是思想解放的成效,是科学发展的成果。
二是思路清晰。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把**省放在全国和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全面分析形势,客观把握省情,准确判断机遇,让人感到压力同时信心倍增,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敏锐的洞察力和在机遇挑战面前的战略清醒。报告主题鲜明,提出的发展目标、总体要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信照着这个思路抓下去,**省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美好。
三是措施有力。报告对今年的工作安排,战略部署具体,内容丰富实在。报告把上级精神与**省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统筹与重点突破紧密结合起来,强调了七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务实的措施,确定了科学详实的目标,特别是围绕“保、扩、调、惠”这条主线,出实招、鼓实劲、求实效,全力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从不同侧面对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具体化,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为人民谋福祉,殚精竭虑,尽职尽责的工作精神。
四是重点突出。报告突出了主要工作,兼顾了方方面面。报告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战略任务,科学决策,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力求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全面小康,道出了老百姓对又好又快发展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期盼,描绘了**省这个农业大省的美好未来。同时报告突出了建设和谐**省这个重点,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渗透着爱民、为民、富民的深厚情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可谓得民心、顺民意。
篇5
关键词:城乡规划 建设 发展现状 统筹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2-0286-01
城乡统筹规划需要基于科学视角,围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效提升目标展开,一方面是希望推动城乡科学发展,一方面也是希望迎合国家城镇化发展政策,站在全局角度来看城乡政治经济发展问题。因此要对城乡资源进行科学统筹规划,让其发展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同时也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全面和稳定。
一、|营市城乡建设现状
1.东营市基本概况
东营市位于我国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总面积达到7923平方公里。东营市所在地区主要以草场、海洋滩涂资源为主,它气候宜人且动植物种类相当丰富,区域内可以发展包括林牧渔业在内的所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自2001年以后,东营市被国家列入到“十五”计划纲要,将其视为是国家“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基础”的重要基地和国际性绿色产业示范区。
2.东营市城乡建设现状
东营自建市以来,工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城乡建设以体制改革为基本源动力,以壮大县域经济为基本突破口,实现了以城乡规划经济统筹建设为主的发展态势,其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东营市城乡经济传统中的不协调状况有所改善,尤其是农村消费市场日趋繁荣。截止到2016年,全市城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68.22亿元,全市农民生活消费可支出平均金额2944.12元,这高于城市居民3.2%。再一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其比例已经由2014年的2.38:1降到2.22:1,农民人均收入增速整体高于城镇居民5.2%。
其次,目前东营市城乡公路交通与乡镇客运站正在建设筹备中,希望建成围绕东营市为核心的整个交通路网畅通。另外在城乡生态环境方面也在不断改善推进,希望以“三网”绿化工程建设为主要进程,围绕黄河三角洲地区实施全面开发战略,全面加速构筑城乡林网、水网与路网的三位一体体系,并注重对城乡造林面积的有效扩大[1]。
二、城乡规划在东营市城乡建设中的具体作用分析
按照东营市城乡规划进程中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问题,并借鉴目前国内城乡规划发展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东营市城乡规划的具体思路应该为:“发挥优势、形成体系”。所谓“优势”就是走东营特色城乡规划发展路线,发挥地区作为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的天然资源优势,推进东营城乡油地一体化的联动发展模式;再一点就是形成三大体系,通过建立城乡统一产业体系、社会事业体系和服务支持体系来推动东营市城乡地区全面协调发展。具体来说,东营市城乡规划在其城乡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天然油田资源优势促进地方油地一体化联动发展
东营市行政区域内拥有包括胜利油田、生产基地和石油大学在内的多项公共基础建设设施,这些都为东营油田发展创造了绝好的外部环境,再配合政府政策和经济支持,这对于东营市城乡规划是极大的促进作用,也为地方城乡建设深层次推进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
为此,东营地区也建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城乡建设改革规划,希望在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来重点打通城乡市场,形成油地市场的互联机制,为东营地方建立合理有序的城乡经济流通体系,进一步促进资源与生产要素的城乡间、油地间有效流通。从整体来看,东营市的油地一体化联动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要归纳为以下四点。
首先,它强化了城乡商品交易的市场建设力度,使得某些城乡商品交易市场实现了有效统一,特别是畜牧、蔬菜等市场的流通能力有所加强。
其次,城乡市场生产要素有所完善,它促进了东营市城乡在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流通要素方面的有效规划,也对土地、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让生产要素实现了双向组合与流动,极大程度促进了农村生产力提升,也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再次,它强化了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特别是现代化物流方式的加入也鼓励了城乡大型超市、商贸集团的农村市场有效开拓,使得农产品在城乡之间的流通通道被完全打通,让东营市更加注重自身作为中介组织的作用发挥。
最后,城市市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也有所加强。东营市近年来开始实施“金农”工程,它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东营市及乡镇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站的快速建设,使得服务站拥有了全信息采集、整理和功能及相关规范制度,这些都为农民及时、准确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奠定基础[2]。
2.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
东营市城乡规划最为民众所关注的必然是民生问题,这也是地方城乡建设的重点。为此,东营市将城乡社会保障事业作为是城乡建设的主要内容,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城市化进程加速所带来的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等突出问题,为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寻求优化途径。
就以东营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为例,地方实现了农村养老形式从家庭式养老到社会型养老的有效过渡,重点实施完善五保户集中供养机制,同时配合优待抚恤、农民养老储蓄、商业养老保险等制度,希望真正发挥农村社会养老之于城乡整体规划的辅助作用。实际上,东营市对养老制度政策的拓宽和对基金运营渠道的丰富化,也确保了地方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加大了城乡之于社会民生建设的监管力度,使得监管机制本身更加开放。这对于农村地区农民进城务工,“以土地换保障”政策的有效促进都具有一定作用,对城乡快速建设也是利好[3]。
结语
关于东营市城乡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有很多,例如它对于城市建设、“三农”反哺服务支持体系的带动作用、对城乡体系的有效优势互补等等。这些都为缩短东营市城乡经济文化差距奠定了有利基础,更重要的是它也为东营市民众营造了一个舒适、现代、人性化的健康安心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惠惠.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与企业,2016(7):2-2.
篇6
汕尾市在文化方面的发展成果体现在哪些方面,具体取得哪些成绩?让我们一起回顾近年来汕尾文化发展的几个亮点。
走近汕尾图书馆,你会感到眼前一亮,一栋高大、雄伟、新潮而又别具艺术感的建筑展现在眼前。汕尾图书馆位于慈云山公园内,大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主要职能和开展的业务包括图书借阅、报刊借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等。
该图书馆设置有多媒体服务功能、文献信息数字化功能、光盘数据库网络功能、文化展示功能、文化交流和服务功能厅;内设图书阅览室、少儿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展览厅和学术报告厅等,可容纳50万册藏书;藏书全部实行电脑联网的现代化综合管理。
汕尾以前没有一座像样的图书馆,市民缺乏各种书籍资料,缺乏一个合格的文化资源库。“我市图书馆软硬件建设均相对落后,离省的达标要求都有相当大的距离。为适应免费开放和文化强市建设需要,我馆力争市政府的支持,早日完成对市图书馆的扩建,争取早日达标,增加免费开放的内容,全力推进免费开放,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创建文化强市服务。”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许杰忠说道。
汕尾图书馆的落成,对汕尾市文化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方面,它给汕尾市学生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知识库,使学生拥有第二个课堂;另一方面,它对汕尾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都将发挥着重大作用;此外,汕尾市民从此以后拥有了一个学习充电的好去处,告别了缺乏学习资料的窘境。
今年8月6日晚,“幸福家园——汕尾市首届文化惠民活动周”开幕式在市区凤山妈祖文化广场隆重举行。现场醒狮欢腾,来自各县(市、区)的12支健身队随着音乐的律动进行了万人排舞展演。
汕尾市政府副市长刘小静在致词中指出,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凝聚发展合力、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文化惠民工程有效落实,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文艺精品创作有了新提高,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富有成效,城乡文化生活日益繁荣,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较好保障,幸福感不断增强。
“幸福家园——汕尾市首届文化惠民活动周”是市委、市政府打造的文化民生工程之一,旨在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展示汕尾市文化建设新成就,展现全市人民敢为人先、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和活跃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和文化发展新成果,从而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为实现“汕尾理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汕尾市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喜庆的文化氛围。
据介绍,首届文化惠民活动周以“共建和谐汕尾,同享幸福太平”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共设有戏剧、广场排舞、专家讲座、电影下基层等活动专场。
“活动周是一场文化盛宴,它的开展,能让市民充分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感受文化,传递文化,享受文化。以前很多市民晚上下班后,都觉得没什么事干,生活很单调,如今不同了,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市民乏味的生活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了。”许杰忠如是说。
历史不仅为这里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而且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奋进的汕尾人。从这里走出的,有彭湃、马思聪、钟敬文、邱东平等闻名遐迩的革命家、艺术家。
今年是我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马思聪诞辰100周年。5月7日,由省委宣传部、汕尾市委市政府、海丰县委县政府举办的马思聪百年诞辰系列纪念活动在汕尾市举行,马思聪艺术中心也于当天揭牌。
纪念大会深情回顾了马思聪的音乐人生,肯定了他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说,这是我省文艺界的一件盛事,也是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马思聪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和音乐教育家,是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先驱者,被誉为“中国小提琴第一人”,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很激动,第一次回家乡,这是所有纪念马思聪活动中最大型的一次”,马思聪88岁高龄的妹妹马思芸特地从香港赶过来。马思聪的侄女马之庸也来了,她说,“发扬马思聪精神很重要,要发展和弘扬一个地方的文化,就要有值得学习的模范,就要提高群众的文化自豪感。”
谈到马思聪艺术中心揭牌,许杰忠说了他的看法,“汕尾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文化历史名人层出不穷,如今,正值发展汕尾文化、实现文化强市的良好契机,我们应当深挖当地的文化精髓,系统宣传值得学习和纪念的文化历史名人,树立一个年轻人学习的榜样,这是文化强市中很重要的一环。”
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一场文艺演出或是下乡放个电影,而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这个工程不显山露水,没有政绩,但却对一个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它能影响人们的精神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助推当地的经济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汕尾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中,文化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有效增加,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有关部门正按照完善网络、提高服务、面向基层、惠及全民的思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篇7
关键词:消费结构;农村居民;消费特征
从支出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然而,多年来,中国经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的拉动作用较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迅速演变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相继陷入衰退,大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在出口受到极大影响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增加投资和拉动消费的保增长目标,把扩大内需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考虑。但是,由于城乡分割发展的二元经济所形成的城乡居民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农村消费市场长期 “启而不动”,成为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择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消费结构,得出农村居民的消费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开启农村消费市场的措施。在进行实证分析时,本文选取河南省的数据作为样本。河南省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乡村人口众多,启动其消费水平成为河南省成功拉动内需的关键所在。
一、农村居民消费现状
2009年底,河南省总人口规模达到9 967万,其中,乡村人口高达6 609万,所占比重高达62.3%。但从其消费规模来看,2009年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仅为2 106.9亿元,所占比重仅为33.72%,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对比为3.4(农村居民=1),农村居民消费低下问题十分严重。根据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时间序列年度数据可知:除了1995—1997年之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在3.0之下之外,1990—2009年的其他年份,河南省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均在3.0之上,并且在2000年之后,二者的差距呈现上升的趋势,保持在3.5左右的水平。
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来看,总收入水平较低,特别是工资性收入过低,是引起农村居民消费低下的主要原因。200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 726元,其中,来自于家庭经营收入的就有2 134元,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仅有474元,所占比重仅为17.4%;2009年,这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6 414元,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只有1 622元,所占比重仅提高到25.3%,年均增幅不到1%。
为了进一步揭示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本文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模型所用数据来自于《河南统计年鉴2010年》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时间区间为1980—2009年共计三十年的跨度。根据回归系数选择滞后阶数,可以得到如下回归结果:
Yt = 37.361 + 0.405*Xt + 0.343*Yt-1
(2.690) (7.529) (4.744)
回归方程中,Yt和Yt-1分别代表农村居民家庭当期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和滞后一期人均生活消费支出,Xt代表农村居民家庭当期人均纯收入。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表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对消费支出具有显著影响,且消费支出受到上期消费水平的影响。
从总体上看,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下,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居民收入较低。近年来,中国三农问题凸显,其中,农民增收困难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特征
在考察消费总体水平的基础上,为了全面把握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特点,仍需进一步分析其消费结构。2000—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如下特点:
(一)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2000—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人均支出由654元上升到1 220元,绝对数呈现上升态势,但从结构来看,食品消费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由2000年的49.71%下降到2009年的36.02%。恩格尔系数的逐渐下降,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更加注重营养,膳食结构更加趋于合理。从食品消费结构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2000年的257.63公斤下降到2009年的194.44公斤,而蛋类及蛋制品和奶和奶制品人均消费量则分别由2000年的9.73公斤、0.14公斤上升到2009年的10.57公斤、2.15公斤。在食品消费结构中,肉禽及制品人均消费量出现了下降,由2000年的12.35公斤下降到2009年的9.84公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2000年以后,肉禽及制品价格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引起了其消费量下降,作为其替代品,蛋类及蛋制品消费量出现了增加。
(二)居住消费持续上升
2000—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居住消费人均支出由206元上升到876元,成为仅次于食品消费的农村居民第二大类消费支出,其所占比重快速上升,由2000年的15.66%上升到2009年的25.85%。造成居住消费持续上升的原因在于购房和建房支出快速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农村居民的日常消费产生挤压和抑制效应,成为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也会影响到国家扩大内需、扩大消费政策的实际效果。
(三)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稍微增加
从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的绝对数值来看,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逐渐增加,但从比例上看,这两项支出的比重并没有发生较大变化,其比重仍大致保持在12%~13%水平之间。从家庭耐用消费品来看,2000—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百户洗衣机拥有量由24.52台增加到79.45台,电冰箱拥有量由6.90台增加到34.43台,空调器拥有量由0.60台增加到15.05台,彩色电视机拥有量由38.21台增加到103.76台。由此可见,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继续升级,家庭主要耐用品拥有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家庭主要耐用品价格的持续走低,家庭主要耐用品已由奢侈品成为农村居民的必需品;二是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村居民消费耐用消费品的能力得以提升。
(四)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快速增加
无论是绝对数还是比重,农村居民的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均出现了快速增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对交通和通讯的需求增加,现代化的交通和通讯工具快速增加。2000—2009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百户自行车拥有量由151.95辆下降到132.33辆,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用汽车拥有量由2005年的0.33辆增加到2009年的1.33辆,摩托车拥有量由14.57辆增加到51.95辆,移动电话拥有量由1.38部增加到126.24部。另外,随着近年来农村医疗保险的逐渐普及,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迅速增加,其绝对支出金额由2000年的64元增加到2009年的243元,比重也由4.83%增加到7.17%。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09年河南省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为875.52元,比农村居民多出600多元。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渐深入,这种巨大的差距有望得到改善。
(五)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重下降
随着农村居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应逐渐提高。但从河南省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的绝对金额来看,由133元增加234元,增加绝对金额有限;从比重来看,则由10.11%下降到6.91%,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物质生活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造成比重下降的一个可能原因是,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使农村居民教育支出下降,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结合数据分析可知:2000—2006年,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由133元增加到199元,增加66元,年均增加11元;2006—2009年,由199元增加到234元,增加35元,年均增加11.7元;二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教育支出下降并不能解释农村居民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比重的下降。
三、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
消费结构的演变特征表明: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为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食品膳食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消费品继续升级,家庭主要耐用品拥有量出现较大幅度上升;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快速增加,但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农村居民居住消费持续上升,成为仅次于食品消费的第二大类消费支出,这会对农村居民的日常消费产生挤压和抑制效应;物质生活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增加农村居民收入
近年来,农村居民增收困难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城乡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严重影响到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从长期来看,推动农村居民消费的根本决定力量在于收入水平,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才能真正拉动农村居民消费。要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首先需要政府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在国民经济初次分配中,调整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0年》资料:1994年以后,河南省劳动者报酬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61.06%下降到2007年的41.08%,最近两年,其比重虽有所上升,但仍低于50%。其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过剩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要转移到劳动生产率更高的第二、三产业。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土地城市化”,“村民变市民”,那样做不仅不能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还会严重损害农村居民利益。真正的城镇化应该是“产业城镇化”,把发展能够促进农村居民就业的产业放在城镇化优先考虑的位置。另外,还需要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扶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农业曾为工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现在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乡协调发展的阶段,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转移。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的存在,使得广大农村居民并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城镇居民的发展成果。需要逐步放开城市门槛,使农村居民真正享受到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就业、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待遇,用公民代替城乡居民。警惕“摊大饼”式的发展,把“城乡一体化”变成“城乡一样化”。城乡一体化应该统筹城乡发展,更根据区域相对比较优势原则,实现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调整居住成本
近年来,城市房价快速上涨,农村建房支出也在大幅度增加,大大加剧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消费支出。针对高房价,中国货币政策工具频繁出台,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和投机性住房需求。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切实保护农村居民利益,警惕针对农村居民的“圈地运动”再次抬头,增加农村居民居住成本。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降低农村居民的居住成本,才能降低居住消费支出对日常消费的挤压和抑制效应,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四)加快新农村建设
中国近年来的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乡村空心化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所谓乡村空心化,就是产业空、年龄人空、住房空、干部空,“四大皆空”造成一些乡村的凋敝和衰落。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力军,其受教育程度较高,对物质和享受的要求也高。但在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城镇居民的意愿并不强烈,仍把乡村作为自己的归宿地。在这种情况下,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人口和产业的聚集,才会逐渐改善乡村空心化问题;同时,新农村建设可以实现“就地城镇化”,也有利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不愿变市民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只关注物质文明建设,还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新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0)[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刘孟晖,彭飞.河南省就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篇8
加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一方面要切实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广西地处祖国南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和造就了广西源远流长和积淀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调查、挖掘、梳理、总结、研究和保护广西的历史文化,是一项十分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政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还有一种力量要充分利用起来,那就是学术界的力量。广西有很多学术团体,仅自治区社科联主管和联系的学会和研究会就有150多个,但很少听说政府部门委托哪个学会、研究会承担过重大的研究课题,各学科领域的专家们承担的课题,基本上都是自发申报的,从宏观上缺乏总体的规划、布局和统筹。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往往停留在书面上或束之高阁,很少得到转化利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还有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就是过分重视经济利益的开发。某个地方发现一处重要的历史遗址,虽然也想到了保护,但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开发成旅游景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如果没有多少经济价值或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利益,保护的热情就减弱或消失了。其实,有的历史遗存,它所蕴含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要比经济价值要重要得多,影响要深远得多。我们不反对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开发,但重心和目的应该明确,不能本末倒置,不能伤及主体甚至杀鸡取卵。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近年来,广西在推进文化创新方面成就斐然。“漓江画派”、“文学桂军”、“八桂书风”、“印象·刘三姐”等,已成为广西有影响的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品牌;广西戏剧不断推出精品力作,并屡屡获得国家级大奖;新闻出版竞争力不断增强,影响不断扩大;广西的文博事业快速发展,文博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等等。这都是令人鼓舞和振奋的,具有广西气派、壮乡风格、时代特征、开放包容等特色的八桂文化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篇9
从生态文明视角认识社会建设,探讨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冲突与协调,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社会建设,无疑是一个十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和实践社会建设,而且对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两大建设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会建设,从正向说,就是要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1〕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包括教育、就业、分配、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目的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这是一个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建设领域。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是节约能源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核心是节能减排,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和谐,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然而,当前环境问题已经直接影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一些地方空气质量下降,水源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一些地方环境事故频发,老百姓反映比较强烈,有关环境问题的投诉和纠纷明显增多。一些地方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2〕相对于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社保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已经成为更为迫切、更为直接的民生问题。这就要求,生态民生作为社会建设重要内容,社会建设必须开展生态民生建设。
二、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优先发展教育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部要求,“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着力提高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3〕。教育事业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就是强调教育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一定意义上就是要求实现教育绿色化。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人口素质是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国民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与国民素质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落后地区、农村地区拥有的教育资源较差,导致这些地区人民受教育程度偏低,影响其生态文明建设能力,陷入“教育落后-经济落后-粗放发展-环境问题-粗放发展-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的恶性循环中。为此,我们应优先发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确保教育公平,充分开发人力资源,逐步提升全民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确立生态文明教育模式。现代教育是经济、政治、文化及生态价值的统一,而且生态价值日益融入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价值中。但我国现有教育尚未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工业文明教育理念与模式仍占主导地位,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与模式远未形成。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现代教育中,促使工业文明教育模式尽快转向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全民族生态文明素质,为生态文明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门实现绿色发展。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学校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作为重要教育阵地的学校建设,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教室长明灯,随意用水用电,造成水电资源浪费;学校建设重复、布局不尽合理,造成自然资源浪费;校园和生活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不当,造成一定程度污染等。针对这些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建设应积极倡建绿色单位,努力实现绿色发展。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以及一些中小学有效开展了绿色学校建设活动,为众多学校走绿色发展道路树立了良好榜样。
三、就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改善民生的基本途径,“十二五”规划提出就业优先战略,要求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目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定的矛盾与冲突。解决就业问题十分重要,但不能就事论事,必须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努力实现就业、创业绿色化。大力促进绿色就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下岗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失业使当事人面临生存与环境冲突时首选生存,“贫穷和失业的增加加重了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因为更多的人不得不更直接地依赖这些资源”〔4〕。发展绿色就业有利于促进就业,推广绿色工作是当今各国重要政策。绿色就业是指国民经济中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产业、行业、部门、企业和岗位上的工作。我国绿色就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之一,是以绿色就业为方向扩大就业,大力开发新的绿色就业机会,稳定现有绿色就业机会,将绿色发展对就业的积极影响最大化,促进我国经济、环境和就业的协调发展。〔5〕积极鼓励绿色创业。绿色创业是国际社会创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相当多人才都是通过创业方式服务于绿色事业。我国应该积极鼓励绿色创业,不仅提供新的创业机会,而且有助于改变就业结构不合理状况。目前,我国绿色产业方兴未艾,国家出台了各项立法及政策,为绿色创业者提供了有力保障。据预测,最具前景的十大绿色职业是农场主、育林人、太阳能安装师、建筑节能工程师、风力涡轮机制造者、生态保护工作者、绿色企业家、资源回收商、可持续发展智能软件开发者、城市规划师。〔6〕目前,国内出现了一批绿色职业领军人物,为绿色创业者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维护职工环境权益。近年来,就业环境恶劣引发的劳资冲突逐渐增多,劳动者要求改善生产条件的诉求日益增加,处置相关纠纷和矛盾冲突的难度不断加大。为确保职工在良好生态环境下生产,我们必须在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同时,改善生产劳动条件,美化生产劳动环境,保障职工环境权益,以维护职工的身心健康。企业应该坚持以职工为本,牢固树立以维护职工健康为己任的观念,努力为职工创造良好生产工作环境,以便身心健康的劳动者推动企业健康发展。#p#分页标题#e#
四、收入分配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合理,两极分化程度日趋严重,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分配问题与环境问题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缩小个人、城乡、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缩小个人收入差距。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造就了富人与穷人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富裕人群为保持高水平生活,凭借其实力和优势,不断获取和占有更多资源,继续排放更多垃圾和污染,形成环境意义上的恶性循环;贫困人群急于摆脱贫困,又缺乏其他有利条件,只好用自然资源来改变生活状况,向森林、河流求生路,滥砍滥伐,结果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增加,破坏生态平衡。〔7〕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个人贫富差距,尤其是,中产阶级比例的增长,将引导我国绿色消费浪潮,带动绿色产业发展,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因为中产阶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过大,加剧了城乡环境不公。城市垃圾运往市郊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城市废水排放引发城市及周边农村的水污染;城市大气污染对城市及周边地区造成危害;城市扩张侵占大量耕地威胁18亿亩耕地红线;贫困落后的农村正在成为污染企业的乐园。城乡生态不和谐,既影响农村人的生活与健康,也通过水、大气和农产品影响城市人的生活与健康。要改变这一面貌,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尽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工作力度;在已有成就基础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度重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大农村污染防治力度,着力化解水、空气、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保障饮水和食品安全,把一澈清水、一片蓝天、一方净土保护好,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好”〔8〕。缩小区域收入差距。东中西部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使落后产能不断向内地转移,虽然带动了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但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而西高东低的地势将使我国整个生态环境面临灾难性威胁;加上缺少有效的补偿和转移机制,地区之间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上经常发生严重纠纷,以至于西部地区发出长江上游凭什么环保、谁来为神农架林区买单等质疑。为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帮助其摆脱竭泽而渔、竭草而牧、竭地而耕的恶性循环,促进西部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我们认真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努力缩小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尤其要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真正做到谁保护谁受益,确保生态收益在不同地区间的公平分配。
五、社会保障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群众生活的现实需要,也是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贫困,除了发展经济、公平分配外,还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但目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资金不足、统筹层次低、城乡反差大,这些问题使部分民众贫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导致底层民众迫于生存压力,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农民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欠缺,使其陷入毁林开荒、过度农垦、与森林争地的境地。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我们有必要加快建立“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确保广大人民的基本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较好地避免贫困人群对资源过度索取、破坏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环境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社会救助是国家和政府针对环境问题导致的陷入生活危机而不能自救的公民的一种无偿救助,以保障其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帮助受害人确立自行生存能力的社会救助项目,包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生产救助等。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凸显,生态环境难民日益增多,绝大部分受害者选择忍耐,忍无可忍时则采取极端行为。为保护环境难民,确保社会稳定,有学者提出尽快制定生态环境受害者补偿条例,设立“生态破坏和污染严重地区困难居民救助基金”作为临时性救助措施等举措,〔9〕这对改变受害人完全得不到补偿和救助状况具有一定作用。但从长远看,需要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并健全环境社会救助体系,使之成为一项长久的完备的制度,以保证环境受害者得到及时救助。建设绿色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住房保障,这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重视数量、忽视质量以及环境经济效应,没能切实改善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城市景观、增加了节能改造的工作负担。针对我国土地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等状况,我们应“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0〕。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政府投资项目率先发展绿色建筑,即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建设绿色住房应成为社会福利住房建设的重要目标。
六、医疗卫生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病有所医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看得起病是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目标。看病难、看病贵反映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覆盖面偏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这种状况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医疗卫生事业也要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通过绿色化发展来实现两者协调发展。完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一个国家卫生总费用中个人支出比重降到15%-20%,才能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近2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0倍左右,但所负担的医疗费用增长了130多倍;由于个人支付偏高(2009年为38%),导致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日渐显现。〔11〕而贫困是破坏资源环境的祸根之一。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尽量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民医保,降低个人支出,减轻群众治疗负担;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合理定价、保障供应,让患者用得起药,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基本医药卫生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而减轻贫穷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建立环境医疗救助制度。医疗救助是专门针对患病困难群体的社会帮助,包括由环境问题造成的公害事件的处理等。环境问题会导致传染病、职业病等危害生命和健康等问题,但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对此反映不太及时,处理手段也较为有限,难以满足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要求。世界银行负责环境问题的副行长伊恩•约翰逊指出:“处理健康问题的潜在环境原因,要比建立更多医院、生产更多药品的好处大得多。”〔12〕这也反映了我国面临的实际情况。贫困人口是环境引发疾病的主要受害群体,他们没有能力支付相关疾病所需医疗费用,这就需要政府除提供一定经济救助外,更要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不要让受害群体雪上加霜,陷入绝望境地。坚持以人为本,满足这些人的基本生态需求,就要建立并完善环境医疗救助制度,并使之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医疗机构实现绿色发展。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而医院在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现实中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这就要求,医院必须加强对医疗废弃物的严格管理,以减少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威胁;相关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必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医院、实现绿色发展,应该成为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选择。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人口数量与质量是影响资源环境的重要因素,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如果我国保持20世纪70年代初的生育水平,现有总人口将超过17亿。那么,我们现在的人均土地、水资源、森林、能源等等,都要比现在的人均拥有量降低20%以上。就碳排放量指标而言,如果按人均3.8吨计算,少生4亿人就等于每年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13〕当前,我国每年出生人口约1600万,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依然是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程恩富教授指出:中国不断增加的人口总量,正在逼近国内主要资源和生态安全所能承载的极限,只有严格实行“先控后减”的人口调控政策(总人口先控制在15亿左右,后逐渐减至5亿左右),才能实现人口素质的较快提升,才能促进人口同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14〕建设生态文明,实际上就是建设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p#分页标题#e#
七、社会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竞争;现状
[中图分类号]F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006-04
房地产业是进行房地产类投资、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属于第三产业。主要包括:土地开发、房屋的建设、转让、租赁、维修、管理以及由此形成的市场。房地产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是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02)分类方法,房地产业可分为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
近年来形成的房地产热吸引着众多投资,房地产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冒出来,急速增长。企业数量的增多引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寻找发展的机会,就必须对企业、行业进行分析。目前,学术界及企业界研究企业、行业的文章非常多,但大多数的文章只是概括性的提到房地产业现状,采用数据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分析相对较少,本文收集官方数据对目前房地产行业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分析有助于对我国房地产业现状进行了解,也有助于对房地产企业进行科学分析。
1 房地产业的重要作用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重要作用,是增强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产业。由于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房地产业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
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项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而房地产业是构成投资、消费、进出口三大增长发动机的主要拉动力量。我国自1998年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以来,房地产业进入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大。从1998年到2007年,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3614.23亿元上升为25288.8亿元,年均增长24.14%;房地产业增加值从1998年的3434.5亿元上升为2007年的11854.3亿元,年均增长14.76%;高于年均国内生产总值12.8%的增长速度。房地产投资通过关联产业和带动消费对GDP 的拉动,1998―2007年,房地产投资占GDP比重为4.07%~4.75%,近十年平均比重为4.49%,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例。下图为房地产业投资、增加值与GDP增长对比图。近十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见表1。
1.2 房地产业带动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房地产业除了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外,由于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链中处于中间环节,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能通过前向效应带动建材、冶金、机械制造、金融等产业,通过后向效应带动装修、家电、金融保险、仪表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兴旺繁荣能够有力的带动很多产业的兴旺繁荣。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关联度达1.416,其中对金融保险业和商业的带动效应最大,为0.145,两者并列第一,而对建筑业的关联效应为0.094,居第二,与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均值相近。所以,当经济发展面临需求不足或者其他困难时,通常都会采取相应的房地产市场宏观经济政策,以发挥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这一特点来拉动经济增长。
1.3 改善人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内容之一就是民生问题,而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快城市住宅建设,解决人民住房紧张的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件大事。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提高居民住房水平,改善居住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物资文化生活需要的基本需求。在房地产业迅速发展的近十年,全国新建住宅和人均住宅面积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十年新建住宅面积和人均住宅面积详见表2。
1.4 房地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断加大
财政收入是衡量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范围和数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状况。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失灵,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的社会产品分配活动。它既是政府的集中性分配活动,又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税金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房地产企业上缴税金近十年持续增加,从1998年的139亿元快速增长到2007年的1660亿元,房地产企业上缴税金占财政收入比重由1.41%上升到3.24%,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断加大,在财政收入中占有较重要地位。房地产企业税金占财政收入比重见表3。
2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房地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起,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长,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1 投资方面
房地产投资的总体规模逐年增大。由1997年的3178亿元,逐年增加至2006年的25289亿元,增长率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1997年12.74%增长为2007年的18.42%,增长5.7个百分点,详见表4。从商品房投资类型结构看,普通住宅比重稍有上升,从1997年87.3%上升为2007年的90.7%;经济适用房所占比重直降,从1997年的13.4%下降为4.5%,尤其是2000―2007年的七年间,更是下降达15.7%;办公楼所占比重稍有下降,而商业用房所占比重趋于稳定,基本维持不变。表4为1997―2007(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对比。1997―2007(2008)年按用途分商品房屋销售面积见表5。
信贷比重有所降低,但对银行的依赖度依然过高。从1997年起国内贷款占房地产开发资金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态势。从1997年的23.9%下降为2007年的18.7%;自筹及其他来源资金的比重从1997年的63.61%增长为2007年的79.56%,资金结构有所调整。但国内贷款额自1997年以来持续增大,2007年超过7000亿元,为1997年的近8倍,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来源见表6。
2.2 销售方面
销售量持续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持续上升,2007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是1996年销售面积的近10倍,达到7735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量从1996年的6898万平方米增长到2007年的70136万平方米,增长了10倍。2007年商品房销售额接近3万亿元,为1996年商品房销售额的21倍。近年商品房屋销售情况见表7。
房价大幅攀升。1997―2007年全国商品房价格,年均增长187元。2004年、2005年全国商品房平均房价大幅攀升,1年增长400元/平方米左右。商品房价格从1997年到2005年增长了1171元,其中2004年和2005年增长了809元/平方米,占69%。2007年较2006年增长了497元/平方米,占1997年以来商品房价格增长的27%。商品房价上涨是综合因素导致的,这些因素包括土地价格上涨、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人工价格上涨、新建住宅品质提升、中低位商品住房供应比重下降、投资和投机性购房的拉动、消费者对房价的预期等。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三十年,属于新兴起的产业,存在较高的利润,同时宏观调控措施总体上抑制了商品房供应量的增加,推动了价格增长。由于我国政府的土地出让制度造成房地产进入壁垒和房地产产品完全差别的内在特性导致房地产市场不完全竞争性,形成垄断竞争市场;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了房地产产品的差别性,加强了房地产商的市场力量,提高了他们进行垄断定价的能力,进行产品定价时更多的是基于消费者的保留价格而攫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剩余,这是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的原因。全国商品房屋平均销售价格见表8。
2.3 开发方面
开发规模快速增长。2007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从1997年的44985万平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236318万平方米,增加了19133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规模逐步扩大。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房屋建筑面积见表9。
2.4 区域发展
东部、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城市相比中西部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经济发达、资金相对宽裕,城市规模和城市密度较大,城镇化水平较高,这些优势使得东部的房地产业在起步阶段就走在中西部房地产业的前面。2007年施工房屋面积东部省份占全国的55.6%,竣工房屋面积东部省份占全国的54.3%,均占有一半以上比例。随着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减少,土地价格上升引起的成本大幅度上升和竞争加剧,一些房地产商投资重心开始向中西部转移,房地产投资的最优区域发生变化。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间。近年来受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扶持,西部地区宏观经济的发展正在享受着高速增长的回报。2007年全国分地区房地产业情况对比见表10。
3 结 论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热度不断提高,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本文总结出房地产业有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带动性影响经济增长、改善人民居住和生活条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断加大等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出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房地产投资的总体规模逐年增大;信贷比重有所降低,但对银行的依赖度依然过高;销售量持续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持续上升;房价大幅攀升;开发规模快速增长;东部、西部发展不平衡等。通过本文可有助于对我国房地产业现状进行了解,也有助于对房地产企业进行科学分析,本文总结出的数据可以供以上分析研究做参考。
参考文献:
[1]向为民.中国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的量化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19):114-1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王重润,崔玉平.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107-108.
[5]魏润卿.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支柱产业地位的考究[J].学术探索,2008(2):56-61.
[6]周辉莉.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7):124-129.
[7]施燕.基于SHTO理论对东西部房产发展水平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08(3):131-13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近年来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