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贫困生帮扶计划及措施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加大“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县扶贫帮困工作的安排布署,把扶贫帮困工作做为教育局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真正达到群众得实惠,干部受教育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1.实施“阳光助学工程”,实现教育的公平,不让所帮扶村一个家庭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2.进一步改善帮扶村育人环境;

3.对县扶贫办安排的帮扶对象,力争在年底前完成脱贫解困任务。

三、工作要点及措施

1、认真执行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保证学前教育儿童受到资助不低于12%、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受到资助率不低于10%、普通高中学生受到资助率不低于15%、职业高中学生受到资助率不低于12%的贫困生补助。在补助经费分配中,坚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将补助经费向帮扶乡镇学校倾斜。建立贫困生资格申报、审查制度,在学生提出申请,学校调查落实的基础上,确定贫困救助对象。

2.优质高效办理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做到应贷尽贷。

3.热情接受社会各界资助,积极联系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对帮扶村开展资助,为社会各界资助提供良好的资助环境。

4.组织奉爱心活动。在阳光助学日期间,广泛宣传“阳光助学”活动的重要意义,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开展一次“捐献一日工资,奉献一片爱心”活动,带动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的积极性。

篇2

【关键词】贫困毕业生 就业 帮扶体系 竞争能力

一、大学生整体就业难,贫困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规模从2010年的630余万人增至2011年的640余万人。虽然随着经济情况的好转,就业情况有些回暖,但国际金融危机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一定的影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苦苦挣扎。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特有现象,作为学校的弱势群体,政府、学校以及社会都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贫困生就业帮扶工作,以促进贫困生就业。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共性原因

1.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全国高校毕业生的规模逐渐扩大,我国总体劳动力供过于求,就业形势严峻。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面临精简机构、人员裁汰的压力,尽管各单位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接受毕业生人数有限,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2.高校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专业人才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得到的就业指导也只是一些关于政策咨询、派遗、就业协议签订等事务,大学生从理想的学校到现实的社会还有一定距离。由于高校缺乏职业生涯教育与指导的专业人才,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体系薄弱,因此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生通过培训、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可以得到专业化的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辅导,以此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唤醒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确定职业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准备。

3.学校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脱离

建国后形成的大学生培养机制存在计划经济色彩,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人才培养体系应建立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学校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专业设置、学生人数、课程设置等都要由市场来调节,但现今的市场经济对人才流向的调节未在教学中得到反映。再者,相对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言,目前我国大学教育比较注重知识型教育,高校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一些单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对聘用的毕业生进行培训。因此,学校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脱离的现状严重限制了大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二)个性原因

1.贫困生学习基础薄弱

首先,贫困生由于生长环境或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等因素,受教育基础较差,大多数学习成绩一般。其次,进入大学后,多数贫困生会将一部分时间用于打工以缓解经济压力,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贫困生学习基础薄弱,对以后的就业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

2.贫困生就业压力大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基础薄弱,长期的生长环境使其视野受到局限。不少贫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家庭贫困而自卑,不愿融入集体,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力发展受到限制。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贫困生加害怕竞争,急于求成,遇到挫折时心理难以承受,更容易产生悲观情绪。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生担负着个人的夙愿以及家庭的寄托,因此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3.贫困生就业期望值偏高

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经济较差的贫困生,进入大学的目的之一是想用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在择业时会偏向高收入、高地位、高稳定的职业,而不愿选择到基层,到偏远地区或艰苦行业。但据调查,贫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职成功的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而在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困生就业难的现状。

4.贫困生社会资源较少

在现今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起健全的“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各种社会关系对毕业生求职的成败与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与学生本人综合素质竞争的同时,也与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较量着。由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网络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其中41.61%的学生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实现的。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原因,贫困生没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缺乏社会关系网络与社会支持,得到的就业信息较少,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因此大大降低了就业的机会。

5.贫困生综合就业能力较弱

由于大多数贫困大学生生长于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或偏远地区,入学前,其在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差距。入学后,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生活压力及心理素质等原因,缺乏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在学生会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致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另外,基于很多贫困大学生缺乏社交礼仪知识,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以致他们不能顺利就业。再者,由于经济实力的影响,贫困生无法参加各种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也无力支付找工作时比如面试职业着装或跨地域就业交通等费用。贫困生综合就业能力较弱是影响贫困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建立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意义

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不仅与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现今,尤其是在农村家庭,“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供子女上大学使得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经济上雪上加霜,“不读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在农村流行起来。因此,建立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也关系到整个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其次,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社会的稳定和谐。贫困生在升入大学后,由于经济基础、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他们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愿融入集体,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使其能力发展受到限制。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贫困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贫困生择业、就业会有很大帮助,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

但目前,由于大学生整体就业难,贫困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导致贫困

生还贷难,银行不愿发行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甚至,某些城市或学校把毕业生的助学贷款归还记录与国家的征信记录或者学位证书发放相关联,如果毕业生逾期不归还贷款,则影响毕业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解决高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

三、就业帮扶体系构建

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构建贫困生就业帮扶体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以及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努力。

(一)政府提供政策、资金等支持

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弱势群体,贫困生应是政府在制定政策时的重点考虑对象。因此,各级政府要把困难家庭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的体系,出台和完善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够形成公开、公平、优胜劣汰的就业环境的法律和法规,使人才市场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另外,政府对于贫困生创业要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贫困大学生创业时的一些问题,为贫困大学生创业营造便利的社会条件,以此来激发贫困大学生的创业潜力。

(二)企业提供就业实习、顶岗实习等机会

由于生长环境等原因,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贫困生更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为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企业应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使他们接触社会、了解市场,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实践竞争力,为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高校完善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

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支持主要是物质资助,而对他们就业问题关注不够,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措施欠缺。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贫困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列入贫困生工作中的重点,完善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

首先,高校应针对贫困生进行就业指导和帮助。通过国家鼓励贫困生就业政策的宣讲,对贫困大学生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引导贫困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充分认识自己,使其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条件和社会需求确定符合自己发展的求职目标和择业方向。高校也应积极向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带领贫困生到校内外各种招聘会和用人单位求职,增加贫困生就业机会,努力使他们早日就业。

其次,高校还应针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正确面对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再次,高校应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的扶持力度,给予经济援助,提供免费的就业技能培训,缓解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的经济压力。除此之外,高校也应鼓励贫困毕业生自主创业,对贫困生自主创业进行政策指导和宣传,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

(四)贫困大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就业不等于扶贫,希望用人单位降低门槛,给贫困生更多的就业机会是不现实的。能力是就业的关键,只有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能力,才能提升就业能力,才能提高贫困生就业率。贫困大学生应该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可能地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实习活动,提高心理抗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素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毕业时参与就业竞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郝军,浅谈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1,(2).

[2]崔小璐,陈小琼,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体系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0,(1).

[3]励莉,别道亮,论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指导[J].管理观察,2010,(11).

篇3

【关键词】三困生;物质脱困;学业脱困;精神脱困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贫困生问题日显突出。在具体的资助实践中发现贫困生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贫困生在物质贫困的同时,也存在精神和学业的贫困。如果贫困资助工作仅仅满足于物质资助这个层面,那么帮困工作就大打折扣。因此,加强“三困生”的教育和引导不仅是学生发展、学校稳定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需要;而且也是“三困生”特殊群体走出困境的迫切要求。

一、“三困生”的概念及表现

(一)“三困生”的概念

据有关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我国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约达25%。虽然国家、社会、高校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各种方式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关心他们的成长,然而近年来新的“贫困现象”悄然而生,一些贫困学生在承受物质贫困的同时,又面临着精神贫困、学业贫困两方面的危机,成为高校中不容忽视的“三困生”群体。顾名思义,所谓“三困生”是指那些不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的贫困,更重要的是指由“物质贫困”带来的“学业贫困”和“精神贫困”,即在物质、学业、精神等方面呈现多困状态的学生为“三困生”,他们与其他贫困大学生相比存在一些更加突出,更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三困生”的表现

1、物质贫困

贫困生的物质贫困主要表现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在校期间必要的学习和其他生活费用。通常意义上的贫困生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孤儿或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二是单亲或父母年事已高或长期患病,家庭缺乏劳动力,无固定经济来源者;三是家庭被地方政府列为特困户,难以维持基本生活者;四是家庭为民政部门确定的低保户;五是家庭突遭重大变故者;六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条件差且无固定经

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者。

2、学业贫困

贫困生的学业贫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部分贫困生,尤其是来自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的贫困生背负着父母和乡亲的厚望,因而他们生怕学习不好,甚至出现自信心不足、悲观失望、逃课、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二是部分贫困生由于身心压力和物质贫困使得学业上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上感到困难吃力;三是部分贫困生因要四处奔波做兼职以减轻经济压力而无法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

3、精神贫困

精神贫困是相对于物质贫困而言的,即由于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意志品质等不同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是贫困生面临的最大贫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信念,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自卑、失落、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现实且常常陷入困惑和迷茫之中;三是内心脆弱且压抑、敏感多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少数贫困生甚至出现性格和心理的扭曲;四是缺乏自强自立的精神、正确的消费观念,存在依赖思想且愤世嫉俗。

二、产生“三困生”现象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适应能力不强

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新的环境,逐步从父母的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面对新的挑战和新的成长环境,他们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许多不适应,而他们本身环境适应的能力又有限,因此,容易因失败和挫折产生消极的否定情绪,更有甚者产生孤独、痛苦、自卑、焦虑等精神贫困问题。

2、精神支柱缺失

当今社会,面对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一些大学生丧失了应有的理想信念,内心浮躁,精神没有依托,由于缺乏强大的精神支柱,没有独立的做人原则和主见,一些大学生不关心周边环境,不关爱身边同学,好逸恶劳,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3、对自身贫困的误解

一些贫困大学生不能对自身的贫困正确归因,无法以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对待贫困,因此,造成部分贫困生愤世嫉俗、怨天尤人。

4、不良的个体心理素质

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尚未成熟,面对物质上的窘境,人际交往的不和谐等,容易产生心理困惑,甚至有些心理脆弱敏感的贫困生出现心理障碍。

(二)客观原因

1、经济原因

三困生的产生从根本上说还是物质贫困造成的,物质生活的匮乏不仅造成贫困生低于其他同学的生活质量,还增加了他们心理和思想上的负担,最终影响他们在学业上的表现。

2、社会原因

首先,市场经济环境下,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大学生就业难、百姓住房和就医难等社会不公平现象表露出来,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贫困大学生本身心理承受能力弱,价值观尚未成熟,还不能理性地认识这些不公现象的历史渊源,因而有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偏激乃至憎恨等情绪;其次,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或被扭曲,这无意之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他们往往认为是施舍或怜悯,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3、教育原因

从家庭教育而言,贫困家庭的父母承受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很大,同时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对子女的的教育和引导很有限;从学校教育而言,高校对贫困生的关心和帮助更多地侧重于物质层面,而忽视了精神上的疏导,同时,在贫困资助下达后,没有及时开展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自立自强教育,与贫困生的沟通与联系出现断层,缺乏从精神文化层面上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

三、辅导员加强对“三困生”教育与引导的措施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成长成才引路人,有责任和义务在分析“三困生”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寻找解决的对策,对物质贫困学生以帮扶为主,对学业贫困学生以鼓励为主,对精神贫困学生以疏导为主。笔者认为,将“帮三困”与“育人才”有效结合,在学困与自强中找到最佳结合点,使之“不用扬鞭自奋蹄”,这是辅导员工作当下的第一要务。

(一)因人制宜帮助贫困生物质脱困

1、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定体系

贫困认定是贫困资助工作的基础,因此要想帮助贫困生物质脱困,首先要做好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在对贫困生进行认定时,应对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进行综合考虑,即家庭经济来源、家庭成员、职业现状、家庭人数等各因素都要考虑,避免因某一种因素确定最终的评定结果。同时,贫困生的认定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审核,还应引入学生监督机制,成立班级、学院、学校各级贫困认定小组,对贫困生的认定进行监督和审议,确保认定结果公开、公平和公正。

2、鼓励和引导贫困生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工作

勤工助学是贫困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深入实践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他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勤工助学还有利于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锻炼各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因此,辅导员不仅应积极与各部门进行协调,为贫困大学生积极争取勤工助学岗位;而且要鼓励和引导贫困生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与校内“助教、助研、助管”工作,也可以同校外单位合作让贫困生参与某项工作,按劳动获取报酬,这样在锻炼能力的同时还能通过自身的劳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困难

(二)因材施教帮助贫困生学业脱困

1、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在精神层面帮助学业困难贫困生树立自信心。

许多贫困生都自认为自己是大学的“边缘人”,因此,辅导员应当秉承以尊重为切入点、以信任和沟通为立足点、以鼓励为进取点的原则,定期组织座谈,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谈话,以帮助这部分贫困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业困难的表现和影响因素、有效评估自己学业上的优势和劣势,共同寻找应对学业困难的方法和策略,树立学习自信心。

2、通过各种学习帮扶方式在方法层面提高学业困难贫困生的学习能力和效果。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资助的直接目的也是助学,因此,辅导员要及时了解贫困大学生对提高学习成绩的具体要求,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等不同的学习帮扶方式,以便能帮助他们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同时,指导这些学生树立在学习上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意识,而且要针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好一学期、一学年的学业发展规划,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果。

3、树立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学业困难贫困生奋发图强

资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奖优”,例如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等都是专门为优秀而贫困的学生设置的,这些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是广大贫困生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其他贫困生学习的榜样。辅导员可以举办颁奖大会等活动宣传推广优秀贫困生的学习经验,鼓励其他学业困难贫困生奋发图强,坚定学好专业知识的决心。

(三)因势利导帮助贫困生精神脱困

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已逐渐成为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负责资助工作的辅导员共同关注的“烫手山芋”。如何实现贫困生的精神脱困已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任务。

1、做好贫困资助工作,将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帮扶政策落实到位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精神贫困是物质贫困的直接产物,因此物质脱困是精神脱困的基础,目前各高校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奖、勤、助、贷、补”等多元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因此,辅导员要严格做好贫困认定和贫困资助工作,利用贫困生档案和定期走访、个别排查等方式尽可能排除假贫困学生,使得资助工作帮助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生。另一方面,辅导员还应加强帮扶政策的宣传,将各项帮扶政策落实到位,使贫困生获得相应的资助,免除经济上的后顾之忧,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2、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同时贫困生的精神贫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要是心理贫困引起的,因此,辅导员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首先做好长期且有效的心理普查工作,尤其要建立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其次深入细致地了解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对于思想包袱重的学生要及时展开个别谈话,对性格孤僻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贴近贫困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挫折;再次充分利用学校“5.25”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契机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知识的宣传,同时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地心理能力训练和团体辅导活动,逐步让他们学会情绪宣泄和调控,掌握自我心理调适、心理保健的方法;最后对心理存在异常的贫困学生要及时与学校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专职心理辅导员联系并做好疏导工作。

3、强化贫困生的自立自强、感恩意识和责任感教育

第一,善用、巧用重大纪念日或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对贫困生展开理想信念教育、自立自强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挫折教育,从思想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贫困观,树立“贫而不坠青云之志”的观念;第二,通过组织受助学生参加爱心见面会、写一封感谢信、做一件感谢事等以感恩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培养贫困大学生知恩图报、感恩社会的情怀;第三,通过组织例如献血、义务支教、消防知识宣讲、清理校园垃圾等回馈学校和社会的公益活动,鼓励贫困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诚实劳动回报社会,激励他们的成就感,因势利导,引导他们从“山穷水尽”步入“柳暗花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实现贫困大学生从他助到自助的转变,最终到助人的飞跃。

四、结语

“三困生”是目前高校不断出现的一个新的特殊群体,因此帮助贫困大学生,不仅仅是物质资助,他们的学业成就、精神世界更值得关注。作为辅导员,要在物质上资助“三困生”,学业上引导“三困生”,精神上开导“三困生”,真正做到了解和尊重他们,走近他们,关爱他们,只有这样,“三困生”才能学业进步、心理富足,才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在物质、学业和精神上有更多的动力迎接生活的挑战。整体推进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实现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

参考文献:

[1] 廖敏.优势视角下高校“三困生”帮扶工作探析[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2] 李孔文.浅析高校三困生现存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读与写杂志,2010(2)

[3] 王苓,王涛,左辉,何伟.高校“三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途径[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4)

[4] 吴明彦,李明.浅谈如何解决高校“双困生”的心理问题[J].文化教育

[5] 李强.大学生“精神贫困”现象分析及解决策略[J].学工视窗,2007(5)

[6] 朱新力.高校“双困生”思想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河南社会科学,2009(9)

[7] 黄锦湖.大学“双困生”的心理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

[8] 张介平,刘维,叶学良.试论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双困生”心理救助的作用[J].科技导刊,2011(3)

篇4

关键字 高校 助学金 评定 思考

一、我国高校助学金工作概况

随着全国高校扩招,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特别是我校地处西北地区,大多数学生来自偏远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较多。

贫困学生求学问题已经成为学校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07 年 5 月 13 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决定从 2007 年秋季学期开学起实施,这一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健全了我国资助困难学生政策体系。6 月,财政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又连续下发了 8 个配套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之后,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具有重大意义。

二、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助学金政策的目的是帮助和勉励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从而保证贫困生受教育权利。但是目前,对贫困生的经济帮扶力度加大,而对他们的思想教育问题却没有相应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重资助轻教育”的现象。以致受助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普遍淡薄,对社会的关怀表现得比较冷漠,部分受助学生甚至把国家、社会的帮扶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从而形成了依赖心理,在资助工作中出现了很多不良现象。

1、不拿白不拿。面对诸多助学金,部分学生觉得助学金就是给贫困生的,反正是白给的,不拿白不拿,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不思进取,坐等其成,出现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并且,得到钱后不计划使用或没有用于学习方面。

2、不诚信。在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中,由于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各地的收人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对于贫困生的界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普遍的做法是以学生家庭所在地开具的贫困证明为依据,在认定时由于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甚至有些同学为了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不如实反映家庭情况。

3、心理健康问题。很多经济困难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困窘,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即以弱势群体自居,又怕身边的人瞧不起,随之会产生挫折感、自卑感、失落、严重的依赖心理、仇富、自我封闭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三、完善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建议

为了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帮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培养他们的感恩回报意识,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1、规范奖助学金评审工作制度。

首先,建立贫困生档案。完善与创新贫困生认定途径是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工作的重点之一,要做到“全、准、快”。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在新生入校之初,便建立贫困生档案,对学生所递交的证明材料要严格审核,并与平时表现对比。这份贫困生档案不仅有全院贫困生基本情况汇总信息,更有每一位贫困学生的贫困证明,这些信息将随着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更新,这将是做好助学金评定工作的基础。之所以在新生入校之初就建立贫困生档案,主要是考虑到新生对学校的各项评定工作都不是很了解,所提供的资料大多是真实可靠的,以确保学生所提供的材料的真实性。

其次,建立“助学金评定流程图”,并将其公示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助学金的具体评定程序,更有利于学生及时监督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同时,通过建立不同级别评定小组(包括书院评定小组、年级评定小组、班级评定小组)的共同监督,使得助学金的评定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2、增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由于目前对于获得助学金的同学没有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和约束机制。笔者建议助学金评定部门积极组织受助学生参与校内外各项公益劳动,如周边环境卫生、公共设施临时值班等,希望以此来培养学生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意识。

3、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由于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性格大多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沟通。学校应积极组织受助学生进行交流,如建立相关助学金社团,积极组织课外活动等,以此引导贫困大学生摆脱自卑心理阴影,勇敢面对生活,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完全实现“精神脱贫”,培养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

四、分析与启示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学校为贫困生提供各项助学金,不仅是要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以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还要使其在获得助学金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互相关心、如何维权,更要培养其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邢鹏飞.试析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

[2]张大卫.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12).

[3]陆汉梓,黄道宏.高校奖助学金机制的育人功能[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6).

[4]包敖敦其木格.基于高校经济资助工作的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J]. 中国地质教育.2010(2).

[5]应金萍.加强高校感恩教育与约束机制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08(6).

[6]许婕,杨波.论感恩教育的时代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7]王伟忠."爱心文化"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作用[J] .教育探索.2009(6).

篇5

诚实守信是公民应该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近年来,党和政府为确保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高校助学体系。但是少数贫困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为了获取资助弄虚作假,甚至借贷不还,导致部分资助资源分配不公、浪费严重。为解决资助工作中出现的诚信缺失问题,促进资助体系更加合理完善,确保贫困生成长成才,贫困生诚信教育工作亟待加强。

一、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认定过程中诚信缺失的表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前提条件,确保贫困资格认定的真实性、贫困程度的准确性是合理高效开展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然而,在具体的认定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不诚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失真。有些民政部门对学生持有的《高校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调查、核实不深入,把关不严,导致少数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也具有所在地民政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使得原始贫困证明材料失去了真实性及权威性,严重冲击了贫困资格认定的公平性。2.评议过程中弄虚作假,拉帮结派。有些学生为了能被认定为贫困生,利用人际关系到处拉票,导致少数被认定的贫困生贫困等级有误差,甚至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也被认定为贫困生。看似民主公正的认定程序,因为部分学生的不诚信而影响了本应公平的认定结果。3.调整过程中恶意隐瞒,编造事实。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对认定的贫困生实行动态管理,其出发点是为了准确了解和掌握贫困生家庭经济变化状况,以便集中有限资源高效地开展帮困工作,并对新近致贫的学生展开积极有效的帮扶资助。但是调查发现,学生一旦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并成功建档,几乎没有人愿意自动撤档,多数建档贫困生刻意隐瞒家庭经济情况好转的事实,以便可以继续享受国家、学校给予的各项资助。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大批非贫困生看到贫困生每年都有多少不等的好处,便利用贫困生调整这一机会,通过各种手段伪造贫困证明,编造着各种理由,申请增补为贫困生。直接导致贫困档案的准确性,严重影响了调档工作的可操作性,使得学生贫困档案的动态管理陷于困境,阻碍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受资助后诚信缺失的表现

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奖助学金是各级政府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轻学费、生活费压力而划拨的专项资助。部分贫困生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和高校奖助学金的情况下,有些行为不免让人非议。1.不当使用所得资助。有些学生获得贷款、助学款后,并未把这些款项用在正常的学习上、必要的生活上,而是用于购买电子产品、高档服装、请客吃饭等,甚至有学生拿这些款项进行投资,攀比消费、随意挥霍。2.蓄意拖欠助学贷款。部分学生不按合同约定归还助学贷款本息、还款违约,甚至还有恶意逃避还贷的行为,导致金融机构、社会对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产生了质疑。3.消极对待勤工助学。为鼓励困难学生自主、自强、自立,大多高校都会设立勤工助学岗位,为困难学生提供一些有偿的工作机会,帮助贫困学生减轻生活压力。但是,有些贫困生根本不珍惜这种机会,对安排的岗位挑三拣四,嫌苦怕累,经常以种种理由为托词减少工作时间。甚至个别同学表现出对工作无所谓的态度,不履行助学岗位合同单方离岗辞职,连书面申请都不交,导致社会、高校等用工单位对勤工助学学生存在负面看法。[1]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审核程序不严谨、界定标准不明晰

首先,生源地民政部门提供的贫困证明由于部分工作人员调查不深入、审查不严格、把关不严谨,导致少数不诚信学生有机可乘。而高校受到人力、物力限制无法完全核实,进而为不诚信学生提供了一条开具假证明、伪造假材料的途径。其次,在贫困等级评定过程中,界定标准可操作性不强。评定依据的申报材料失真,没有严格、明确的等级划分标准,又不能在学生中间横向比较,导致贫困等级界定存在太多的主观因素,往往需要资助管理人员根据经验和班级学生的普遍反应结合申报材料确定,导致少数学生钻空子,不能保证贫困等级绝对公平与公正。因此,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急需加强和完善。

(二)缺少监督和惩罚机制、监管制度落后

诚信行为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合理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也是促进贫困大学生诚实守信必要手段。少数学生之所以敢恶意拖欠国家助学贷款、骗取贫困生资助金,没有严厉的惩罚措施是重要原因之一。对于享受资助的在校贫困大学生,老师、同学的监督尚能起到一定作用,对于毕业离校的学生,社会监督几乎不存在。目前,受到电子商务等影响,部分学生的消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辅导员老师和同学监督也越来越困难。况且高校即使发现少数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往往多做“批评教育”工作,充其量也就是纪律处分,几乎没有更为严格的处罚。严重缺失惩戒机制,使得少数学生在弄虚作假方面有恃无恐。

(三)部分贫困生自立精神不足,感恩教育缺失

国家和学校仅凭贫困证明就为贫困生提供无偿性资助,使学生产生了不劳而获的思想,被动的等待各种助学金和困难补助,导致责任感不强,进取心不足,不利于自立自强精神的培养。也正是这一因素,导致部分学生难以抵抗无偿资助的诱惑,进而伪造各种贫困证明,“冒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国家的无偿资助。在接受资助的过程中,感恩教育没有及时跟进,学生没有从心灵深处认识到资助帮扶政策的实质,把国家的资助当成理所当然的福利,心安理得地享受资助政策带来的“免费午餐”,缺乏对社会、国家和高校感恩意识,严重助长了不诚信行为的风气,使学生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大打折扣。

三、解决贫困生诚信缺失的对策

(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方法,健全贫困生管理制度

贫困生认定不能仅依据贫困证明做出简单判断,而应在定性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建立合理可行的资格认定标准。如在众多提供贫困证明的申请者中,有无孤儿、单亲,是否同时提供低保证明、残疾证、下岗证、重大疾病诊断书等证明材料,再结合学生的日常消费习惯:是否使用高档手机、是否有高消费等进行量化评估,以此为依据对贫困生进行认定、分档。同时,要对家庭经济情况材料加大力度予以调查核实,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学校周边的区县实地了解当地申请贫困认定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辅导员和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生活,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宿舍,通过谈话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在班级建立民主测评方案,让同学们行使监管的权利,对受助学生经济困难不真实的情况进行举报,建立起“宿舍―班级―院系―学校”的层级认定体系。最后,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对各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统计和更新。

(二)建立贫困生诚信档案及奖惩机制

建立在校大学生诚信档案,重点考核评估学生在考试、申请助学贷款、学杂费缴纳方面的诚信行为,把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资助建档重要依据。同时,建立高校“贫困生诚信评价平台”,延至大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单位,成为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架起学校与社会诚信教育的桥梁。学校严谨、慎重地对学生的诚信进行科学的评估,把评估结果作为资助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诚信评价结果高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如提高补贴、发放证书、进行表彰、记录档案等;对于诚信评价结果低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按照不诚信等级进行不同的惩罚,如按量减少补助,甚至停止一切补助,在各项评优评先活动中取消资格,取消入党资格,并且记录档案等。以此来提高受资助贫困学生的诚信意识,使得更多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更多的资助,也使得高校的资助工作能更加有效的进行。

(三)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有偿资助模式

近些年的高校资助工作经验证明,无偿资助模式确实解决了部分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为贫困学子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这种资助模式仅仅具有“输血”功能,停留在暂时的“济困”阶段,难以起到“造血”功能,不能使贫困学生长久的远离经济困境。通过建立权利与义务相适应的有偿资助模式,可以有效避免无偿资助模式的缺陷,实现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高校等资助单位应该适当调整奖助比例,把大部分无偿资助款项逐步转移到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上,引导贫困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报酬,以解决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其次,高校应该积极推动大学生“助研计划”,鼓励学业优秀、动手能力强的贫困学子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资助单位单独设置与科研教师相配套的助研经费。学生在助研的过程中既能得到相应的资助,又能锻炼科研素质,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就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每项公益活动设定相应的积分,把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积分值作为资助档次的重要依据。通过上述三种措施,可以避免贫困学生对“无偿资助”的过度依赖,大幅提高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

(四)大力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活动

篇6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就业 焦虑

[作者简介]马建新(1969- ),男,江苏泗阳人,淮海工学院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传统文化和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江苏 连云港 22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淮海工学院党建思政研究课题“高校贫困生就业焦虑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S2014001)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9-0090-0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增加态势。教育部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由此,处于弱势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程度可想而知。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各种其他压力因素的叠加,使得部分贫困生表现出明显的就业心理焦虑。如何帮助这些大学生克服焦虑情绪、消除心理障碍,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压力,应成为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过程与结果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1.研究对象。于淮海工学院2014届在册贫困生中随机抽取420人,其中,男生142人,女生278人。问卷共发放420 份,回收420份,有效问卷415份,有效率98.8%。

2.研究工具。本次研究运用W.K.Zung教授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是用于测量和评估焦虑症状的程度,分析被试者的主观焦虑症状的非常简便的临床工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也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①

3.研究过程。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淮海工学院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焦虑测试。研究在2014年4月即毕业生择业的高峰期开展,部分同学已落实合适的工作,没落实工作的学生焦虑心理较为明显。同时,这段时间也是毕业生返校的高峰期,便于调查研究。在淮海工学院助学中心和二级学院的协助下,将被试者集中到教室并告知测试目的,在被试者的同意和配合下以无记名的方式发放并回收问卷。

4.数据处理过程。将规律性答案的问卷和不完整问卷进行筛查、剔除后,对收集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最终数据分析结果。

(二)研究结果

1.贫困生焦虑现象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415名被试者中,121人(29.15%)对当前的就业比较乐观;其余70.85%的被试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其中,轻度焦虑的占被试总数的44.82%,中度焦虑的占22.17%,重度焦虑的占3.86%。

2.贫困生就业焦虑的表现。贫困生的就业焦虑症状与其他学生的就业焦虑有共性,也有其自身特点。除就业焦虑的程度较重以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症状:第一,认知方面常常表现出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无心开展毕业设计和论文工作,部分出现抱怨家庭、社会甚至消极厌世等现象。第二,情绪方面出现自卑、沮丧、缺乏安全感,部分出现紧张、抑郁、易怒等症状。第三,行为方面表现出不愿与人交往,社会活动减少,自我封闭、缺乏进取心,有攻击,严重的甚至有报复社会、自伤自残行为。第四,在生理方面表现为食欲不振、面容憔悴、失眠、身体莫名不适和疲惫感等。

3.贫困生就业焦虑的特点。首先,影响程度深。一方面,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情况的限制,其进取心和自尊心常被社会无情的就业市场摧毁,挫折感导致自卑自弃的心理常常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原因,他们对于找到工作以尽快摆脱贫困的就业期望值很高。所以,因贫困所导致的就业压力非常沉重,使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焦虑表现得更为突出、更深重。其次,持续时间长。贫困学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面临着包括就业在内的各种压力,贷款、奖助学金、勤工俭学等造成长期困扰;毕业时激烈的就业竞争使他们又陷于持续焦虑状态。最后,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共存。由于平常经济压力的存在,贫困生常处于特质焦虑中。当面临就业还需要更多的金钱时,这时特质性焦虑会进一步加剧就业时的“状态焦虑”,从而出现他们的就业状态焦虑程度高于其他同学。②

二、贫困生就业焦虑成因分析

心理学认为,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个体在缺乏充分事实根据和客观条件的情况下,知觉到行为目标与自身能力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会使个体的预期目标丧失,从而产生一定焦虑情绪。③焦虑的程度与预期目标的意义和价值有关,目标意义和价值越大,则焦虑的程度越重;目标意义和价值越小,焦虑的程度越轻。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有利于目标实现;过度焦虑则会破坏心理平衡,影响正常社会功能的发挥,阻碍人的行动,不利于身心健康。④造成贫困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原因有很多,与其他同学的就业焦虑相比,有相似性也有特殊性,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一)内在原因

1.心理压力大,期望值过高。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学习方面的压力,贫困生长期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能尽快摆脱贫困,减轻父母负担,他们的就业动机非常强烈。另外,这些学生大多深知父母和家庭对自己的期待,对待择业大多存在过高的期望,在经历现实的挫折和碰壁后,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失落感,导致对就业问题感到焦虑不安。

2.自我调适能力较弱。近年来,就业市场的现状是供大于求,大学生择业难的现象是客观的,遭受就业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调适能力强的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尽快做好自我调适,迅速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然而,对于平时不善于排解压力的贫困大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大范围的投简历和多次面试的失败,会使自信心和自尊心受到打击,如果不善于自我调适,焦虑、不安甚至是恐惧就会产生。

3.个人素质欠缺。大多数家庭较贫困的学生进校后,就将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到学习上,试图证明自身价值。他们中的一些人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失去了全面锻炼和发展的机会;一些同学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实践操作、独立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欠缺。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是会学习的人,更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大学生是否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专业素养以及一定的沟通交流和团结合作的能力等。如果在这些方面有所欠缺,在择业过程中是一定会遇到挫折的,产生焦虑心理也是难免的。

(二)外在原因

1.来自家庭影响。每个贫困生家庭都有其特殊性,亲属将家庭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孩子尽快毕业、找到工作,摆脱家庭的困难现状。然而,家庭的高期望值和低支持力使得贫困生一入学就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临近毕业时,面对找工作不易的现实,部分学生就在家庭的高期望与社会的低就业现状中挣扎、煎熬。当他们不能依靠自身能力找到满意工作时,心理包袱会越来越重,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或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2.来自社会的影响。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也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这其中,有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如就业经济补贴、创业扶持等。但这些政策对于数量庞大的贫困生群体来说,帮扶的力度和广度是有限的。此外,就业市场的不健全、用人单位的差异标准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等都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择业成功率。许多学生在不能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后会产生焦躁沮丧甚至抱怨仇恨的心理。

3.来自学校的影响。当前,许多高校对贫困生的就业工作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口头上和政策上的重视多,认识观念和举措上落实并不到位。许多高校并没有对贫困学生进行专门的生涯规划教育,缺乏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机制,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他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帮扶。大部分高校是问题发生了才开始补救,更有小部分高校因为贫困生欠交学费、欠贷款扣发学生的毕业证、学位证甚至就业协议书等。这些都无形增加了贫困生的压力,加剧了贫困生的就业焦虑。

三、消减贫困生就业焦虑的对策

(一)结合贫困生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但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远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贫困生的就业焦虑越来越严重,要求高校必须特别重视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1.要重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高校要利用各种渠道开展贫困生的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等品质的教育。鼓励贫困生正确地面对客观现实和实际困难,勇于接受经济贫困的现实,正确地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要对自己充满信心,乐观地面对一切生活现状。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锻炼和改进自身的不足,艰苦奋斗、迎难而上。

2.帮助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贫困生产生心理焦虑大多是遇到问题没能得到及时排解导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排解困惑提供帮助,遇到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向同学倾诉,寻求解决办法;相反,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利于身心发展,将导致问题更加严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贫困生要主动参加学校的各项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扩大交际面,增进理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加强他们的挫折教育。人生会遇到很多挫折,贫困生也不例外。我们要培养贫困生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让他们意识到只有经受挫折和磨难的成功才更有价值,挫折本身就是一种财富。一方面,挫折能打击人,给人烦恼、痛苦甚至毁掉一个人;另一方面,挫折也能给人力量,使人变得成熟、果敢和坚强。

4.指导贫困生学会心理防卫,进行自我调适。高校要教育贫困生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保护自身心理健康。当出现心理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时,能够科学地运用心理防卫机制,乐观地对待暂时的困境,化解心中的困惑,积极地做好自我调适,预防可能的心理困惑发展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二)广开渠道,提高素质,增进就业竞争力

高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注重就业力培养。高校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传授上,而应该着眼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上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沟通技能、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1.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贫困生综合能力素质。社会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形式活泼,易于接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些活动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能达到激发人的斗志、催人奋进的目的。若要贫困大学生提高社会竞争力,必须要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检验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接受社会挑战和磨炼。因此,高校要多方搭建平台,加强校企联合、校社联合,扎实开展“三下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贫困学生还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感恩意识,努力服务社会、回馈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高素质人才。

2.搭建锻炼平台,服务贫困生的能力培养。高校应该针对贫困生的特点,开展适合贫困生的文体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朗读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充分挖掘贫困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参加多样化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学会推销自己、展示自己,提升自信心。让贫困生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同时锻炼能力,培养一技之长,实现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指导,多方位服务贫困生就业

1.高校应重视贫困生的就业指导,尽可能地为贫困生就业提供便利条件。除正常开设就业指导课外,还应对贫困学生实行个性化辅导,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调整就业期望值,消除模糊认识;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他们拓宽就业思路,到基层就业,到适合自己、有利于发展自己特长的岗位上去工作;引导他们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工作,到西部地区、到自己家乡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建功立业。

2.高校应给予贫困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实际支持,多方位地为贫困生就业提供服务。除了在思想和心理上给予贫困生关怀以外,要采取多种措施服务他们就业。如实施“贫困生就业援助计划”、减低就业成本、科学做好生涯规划、有侧重地开展就业培训等。此外,还要加大对贫困毕业生的经济帮扶力度,完善各项“奖、贷、助、补、减、免”的资助体系,切实为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尽可能地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问题。

(四)政府加大支持、家庭给予更多理解帮助

1.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政府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服务学生就业。⑤凡涉及贫困生办理就业手续的,要一切从简、一切从优。对涉及贫困生利益的,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有所倾斜,如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规范人才选拔机制,提高人才市场竞争的公平度,减少人情因素,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让贫困生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上择业,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不公平,减少贫困生的心理不平衡状态。政府还可以加大优惠力度,吸引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西部就业,引导有志的贫困生到艰苦地区工作,建功立业。社会还要大力宣传自立、自强的贫困大学生典型,用身边的事例去激励他们走出焦虑心理的阴影。

2.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家人和亲友要尽量理解贫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苦衷,给予他们更多宽容和理解,为他们就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家人还应该关注学生择业期间的心理状况,对他们持合理的就业期望,以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增强择业自信心,正确面对择业中遇到的挫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容面对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

[注释]

①郭念锋.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42.

②谢玲平,邹维兴.大学毕业生就业应对方式与状态――特质焦虑的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4):28.

③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11.

篇7

但就普通高校来说,还有许多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还有着相当的完善进步空间。文章就这些问题给出可取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对减轻贫困学生压力、提高资助工作效率有所帮助。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情况

2006年全国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万,与2005的214万相比降幅为22.0%.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400多万人,与前一年相比增幅达到22%.

200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达到了创历史新高度。截止到2005年8月,我国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为1561万,其中贫困的大学生大约有405万人,约占学生总数的26%,而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扩招,这一比例还呈现着逐年上升的趋势。

(一)国家资助贫困生现状

2009年,我国资助了3106.04万人次学生,资助总金额347.2亿元。奖学金奖励723.49万人,奖励金额为92.92亿元,占资助总额的26.76%;助学金资助674.81万人,资助金额为95.26亿元,占资助总额的27.44%;170.94万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发放金额总数为93.57亿元,占资助总额的26.95%;而服义务兵役学费补偿贷款代偿3.05万人,金额大,!约为4.71亿元,占资助总额的1.36%;基层就业学费与贷款代偿1.56万人,代偿金数额为2.26亿元,占资助总额的0.65%;师范生免费与补助4.14万人,资助金额4.15亿元,占资助总额的1.44%(含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高校3.42万人、4.1亿元,以及江苏、安徽等部分省份地方高校的0.72万人、0.04亿元);特殊困难补助187.25万人次,发放金额7.03亿元,占资助总额2.02%;伙食补贴885.88万人次,发放金额15.92亿元,占资助总额4.59%;勤工助学295.29万人次,发放金额14.33亿元,占资助总额4.13%;学费减免41.47万人,减免金额8.11亿元,占资助总额2.34%;校内无息借款8.46万人,借款金额3.51亿元,占资助总额1.01%;其他项目资助109.7万人,资助金额5.44亿元,占资助总额1.57%(其他资助项目,如水电费补贴、绿色通道生活用品礼包、春节留校学生资助、部队助困、师生爱心互助捐款、教职工一助一、导师资助、就业帮扶基金、特殊行业就业奖励、优秀大学生奖励等)。

2009年,全国在高校学生资助方面的经费支出了369.65亿元,与2008年的304.13亿元相比,增加了65.52亿元,增幅达21.54%.而直接用于资助学生的资金为347.2亿元,增幅也达18.21%,比2008年的293.7亿元增加了大约53.5亿元;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为22.45亿元,这比2008年的10.43亿元增加了12.02亿元,增幅为115.24%.

2014年四川省全省共投入146亿元资金用于学生资助工作,受益学生达到3200万人次,受益学生比2013年多492万人次。其中普通高校本专科国家奖助学金金额达到10.36亿元,资助学生达353854人次,超计划完成普通高校学生资助任务。此外,还有学费奖补达到4297.2394万元,助学贷款学生75705名,发放贷款金额4.6亿元,免除4.20芦山地震8915名学生两学年度学费,实施四个助学项目,使用资金1.2310亿元奖助师生40176人。

国家大量资助资金的使用,资助效果明显,激励和帮扶作用成效显着。

(二) 现今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贫困生认定机制完善度较低。因为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在贫困生认定时,无法对每个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保证不了每一个资助申请学生所述情况的真实性,这样就不能保证让教育资源流入真正需要它的所在。

2.贫困生资助模式有待升级。贫困生资助多为无偿补助,这样的资助方式不利于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甚至会滋生通过不正当手段骗取国家资助的行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的物质资助只能解一时之困,并不利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

3.贫困生承受能力和感恩意识不强。现如今正值90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时代,而90后普遍存在着承受能力不足和感恩意识不强的问题。面对身为贫困生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选择逃避,甚至为此放弃资助机会。而获得了国家资助的学子又之把这当作"从天而降的馅饼",忘记了对帮助自己的党和国家的感恩。这样的心理都是有害于学生的成长发展的。

二、应对措施

(一)完善贫困生认定机制

调查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是贫困生资助的第一步,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采用的是三级证明制度,需要得到县级、乡级和村级的公章证明。而事实上很多地方存在空白表格盖章的现象。这就需要明确证明人的责任,对做假证的应依法追究其责任,减少乃至杜绝伪经困生的出现。其次,"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应在证明人处留下其联系方式,以便后期的调查、核实。再者,学校也应从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将生活奢侈浪费的伪贫困生剔除出去,确保国家资助落实到真正有需要的学生身上。最后,在保护好学生家庭隐私的前提下,公正公平地认定贫困生。

(二)转变贫困生资助模式

首先,应改变原有的无偿资助方式,在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更多地通过有偿,如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公

益活动等方式,让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这样的资助才是有尊严的资助;其次,也应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入更多的精神资助元素,在解决贫困生生活困难的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保障;再次,也应建立与企业长期的合作机制,设立校外勤工助学基地,充分利用企业为贫困生提供的助学岗位,帮助其解决生活费用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帮助贫困生积累社会经验,为其今后发展打下基础。再者,高校也可积极帮助贫困生进行大学生自主创业,开发并完成可靠的创业项目。学校可以在场地、技术甚至资金投入上给予帮助。 比如,在校园内开设如报刊亭、小商店、书摊等助学摊位。在贫困生获得利润时,校方可以根据提供的帮助获得一定的回报,过程中学校应肩负起指导、协调和监督的作用。最后,国家还应丰富助学贷款渠道,简化贷款程序,让更多的贫困生更方便地得到国家助学贷款。

(三)健全贫困生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体系

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感恩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系统工程,这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学校与家庭应从两个维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并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观念的教育。贫困生进入学生会,并积极参加学生会组织的文体活动,这样能够帮助其建立自信、乐观的心态,积极融入集体。学校应从这一方面予以支持和引导。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从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也可以定期开展感恩教育,充分利用我国传统美德中的宝贵经验和国外的成功案例,并利用现代传媒加大宣传,在全校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让每一个人都能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

而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作为价值观的一部分,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应建立个人信用评价系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大学生诚信信息"专栏,对每个学生的失信记录予以曝光,也对每个坚守诚信的事迹予以弘扬。

篇8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贫困生 帮困助学 “三个结合”

根据教育部2009年的统计,当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24%,正在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979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跃居世界之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贫困生群体也在迅速扩大,2009年全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将320亿元作为帮助贫困生群体使用,国家和各高校保证每一位在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就读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从我院帮困助学的现状来看,目前对贫困生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停留在经济困难的层面,救助手段和帮困体系也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设计,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因而全面认识高校贫困生问题并探索新的帮困助学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贫困生的现状分析

以笔者所在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为例,贫困生约占全院学生总数的21.9%,其困生占6%。这些学生家庭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来自相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如盐城、连云港、徐州等),经济发展缓慢,自然条件差,加上父辈劳动能力低,家庭收入难以支付学生的必需费用,这是造成学生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孤儿或来自单亲家庭,缺少劳动力,经济来源少或无经济来源;农村多子女家庭;因天灾人祸等原因,家庭负债累累,生活费用无来源;城镇下岗职工家庭;残疾人家庭,基本上无经济来源,等等。分析发现,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贫困生往往还伴随着一系列问题,并日益突出。

1.心理困难。

据中国扶贫基金会的调查,80%以上的贫困大学生存在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压力。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贫困生除因家庭贫困而自卑外,还有强烈的自尊心,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需要住校,且由于宿舍基本按照院部、班级相对集中原则分布,这时,贫困生很容易受其他非贫困生的干扰,制定出与自己现状不符合的生活目标。他们内心深处非常敏感,自尊心非常脆弱,因囊中羞涩而贬低自己,觉得低人一等,遇见事情躲避,怕引人注目,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表现为自卑,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极依赖、沉默寡言、抑郁孤僻、自暴自弃,严重的还会导致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

2.行为困难。

所谓行为困难是指包含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质水平低下。一方面,贫困生大多来自落后地区,文化基础、家庭环境、学习条件等相对来说较差,特别是外语、计算机等课程,许多大学生在入大学前从未接触过语音室、计算机,导致学习困难。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贫困生享受的社会资源相对较少,除了课堂学习外,从小没机会接受各类素质培训,导致口头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等行为能力相对较差。进入大学校园后,贫困生虽有强烈的融入群体的愿望,他们不得不为生活而奔波,既无经济实力,也无时间、精力更多地进行人际交往,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使得原本较差的行为能力更缺乏锻炼的机会。因此,贫困生能够出类拔萃的很少,大多数综合行为能力在中等偏下水平。

3.心理、行为双双困难。

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贫困生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贫困生能够为此而努力,力图使综合素质摆脱现状,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长时间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对综合素质的提高显得有心无力。一方面,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不再是唯一的标准,而是重在综合素质的培养,行为困难的学生难有优势,自卑等心理问题随之而来,日积月累,造成心理困难并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心理困难的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心理自卑、情绪低落,从而大大影响了其人际交往等行为能力的锻炼和培养。结果是心理困难和行为困难共同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高校帮困体系现状分析

1.以简单的经济资助方式为主,帮困助学与育人结合不够。

目前高校的帮困助学体系以“奖、贷、助、免、减、补、勤”为主要内容,其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困难。这种“授之以鱼”的简单帮扶方式,缺少帮困与育人的结合,仅能使贫困生略解燃眉之急,对于他们心理困难、行为困难的局面却难以改变,他们毕业后依然很难适应将来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所以依然无法从根本上离开“贫困生”的群体。

2.对于贫困生认定形式单一,许多非贫困生“浑水摸鱼”。

高校对于贫困生认定一般采取以下步骤:首先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再附上在生源地开取家庭贫困相关证明交给分管老师,在成立的相应的评定小组评定后,认定贫困等级。帮困工作以此认定名单作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有些贫困生由于心理、行为困难,或因自卑反而不愿提出申请,或申请后由于人际交往问题,不被评定小组认定;与此同时,由于生源地家庭贫困证明的获取办法不是非常困难,有些非贫困生抱着“不申请白不申请”的心态,递交申请,而往往这部分学生人际关系处理得好,认定小组也易通过其认定。而辅导员一般面对200―500名学生,一时也难以分辨情况的真实性。

3.较少注意贫困生的主体性,难以激发学生自强自立的潜能。

高校帮困助学工作的通常做法是通过本人申请,再由教师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将奖(助)学金、学费减免等机会给予家庭贫困生,而不是由学生根据个人特点自主选择某项帮困助学措施,并结合学校总体状况制定自己的帮困助学计划。这种模式,淡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结果是:一方面,随着助学金的金额越来越高,种类越来越多,一些贫困生渐渐对助学金产生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在获得奖助学金及学费减免等形式的帮困助学时不能有效地承担一定的义务,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相分离,有些学生在还没有拿到助学金的时候就已经张罗请客吃饭玩乐了,这也变相助长了“助烟、助酒、助玩、助乐”。

4.帮困助学工作的前瞻性不够,未能及时阻止心理困难、行为困难恶化。

对贫困生入学后,普查和救助措施不力,对贫困生伴有的心理困难和行为困难认识不够、估计不足,建立困难信息档案时标准不明确,档案建立不全面,缺乏及时的个性化辅导,直至表现得极为严重时,才开始介入相关手段和方式,已经错失了最佳教育时机,使得原本可以挽救的学生出现退学、就业困难,甚至更严重的后果。

三、实现“三个结合”,构建合理帮困体系

1.将物质资助和精神扶贫相结合,激发贫困生内在的成才愿望和潜能。

“扶贫先扶志”,经济资助不能代替精神扶贫,经济资助只能解决暂时的困难,而精神扶贫才具有长远的效果。高校的助学帮困工作要变单向的经济脱贫为经济、精神双脱贫。为此,必须坚持采取多方面的精神扶贫教育。一是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每个贫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门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去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排除各种心理障碍,塑造其健康的品格。二是要进行艰苦奋斗教育,使贫困生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生活作风,形成勤奋刻苦、奋发向上的学风,培养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三是进行自立自强教育,使贫困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自强不息的努力,才能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进一步完善助学体系(奖、贷、助、免、减、补、勤),使高校的资助工作既要达到资助贫困生完成学业的目的,又要实现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提高勤工助学在帮困工作中的地位,让有偿资助成为贫困生资助的主要形式。具体做法是,可以安排一些重要而不繁重的工作,适当提高报酬,作为对工作的肯定和对贫困的资助。

2.将技能培训和课外实践相结合,重塑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经济资助和精神扶贫能暂时缓解他们的困难处境,但长期的经济困难和心理困难所导致的贫困生较低的行为能力水平,却很难通过简单的经济援助和心理疏导得以提高。我们应切实提高帮困助学的实效,立足长远、标本兼治,既要“授之以鱼”,又要“授之以渔”,做到全方位塑造和提高贫困生的行为能力水平。同时,行为能力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心理困难的彻底疏导和根治,从而为将来通过自我努力解决经济困难打好基础并提供保证。

首先,针对贫困生群体,培训最好是免费的,或者低价格的专门的技能强化培训课程。如通过开设外语、计算机培训课程提高课程解决基础较差的问题;开设演讲培训课提高表达能力;开设音乐鉴赏课提高艺术修养;开设职业发展培训课提高就业、创业意识和应聘技能等。

其次,成立帮困助学社团,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引导贫困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一技之长,帮助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精神,提高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

最后,开展由内而外的交友活动,努力为贫困生创造交友的条件,使那些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在贫困生群体内能够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帮助他们打破自我封闭的篱笆,然后再由内而外地扩大交友范围,积极地接受并给予别人爱和友谊,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增强沟通交流水平。

3.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实现帮困助学的全覆盖。

作为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有其共性的一面,而具体到每一个学生,又有其个性的一面。要提高帮困助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贯彻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了解和把握贫困生的共同需要,以及普遍存在的心理、行为等问题,并依据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首先,建立一支帮困信息员队伍,全面、真实地掌握贫困生的情况。当前我院往往是一个辅导员要面对200―500名学生,实在难以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这就需要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由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一般学生组成。信息员生活在学生当中,对自己班上每个学生的生活状况了解得清清楚楚,由他们来配合辅导员开展贫困生状况的摸查工作是比较理想的。

其次,建立贫困生档案,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是开展资助工作的依据。学生一入学,就要统计详细的个人资料,主要包括: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和家庭经济情况;同时,进行心理普查,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这些资料应实行动态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如有可能,也应建立功能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方便辅导员及时更新困难数据,包括学习情况、行为能力水平等,为帮困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德静.关于健全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5,(2).

[2]李利平,赵丽珍.试论建立新型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6,(12).

[3]王礼彬.建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06,(8).

[4]马绍辉.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基本框架及今后的工作重点[J].高教研究,2006,(5).

篇9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也在快速增加。他们在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承担因经济困难所致的生活压力及沉重的心理压力。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都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30% [1],并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和神经衰弱等。贫困大学生已经渐渐成为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已逐渐成为一个令学校担心、家长揪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1、自卑心理明显。自卑是人们在长期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偏差,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有自卑心理的同学往往敏感多疑,自我封闭,胆小怕事,容易产生自惭形秽的情绪。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将别人的一些无关言行看成是针对自己的,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缺乏安全感。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短处,经常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他们不敢在众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感和坚持自己的意见。也有一部分自卑的大学生表现出争强好胜、清高自傲、唯我至上和死要面子的性格,其实这种逞强和自负的实质也是内心自卑的表现。

2、焦虑心理严重。一是环境适应焦虑。进入大学所接触的是新事物和新生活,再加上开展各种班级活动需要缴纳的经费,对于经济条件贫困的学生,无疑会增加经济负担,进而引发各种焦虑反应。二是交际交往焦虑。大学是一个社会氛围较为浓厚的场所,交友、谈恋爱也成为在校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交友活动难免会增加开支,对于一名贫困大学生而言,眼看其他同学能够三五成群嘻哈玩耍,而自己却是孤独一人,从而引发各种焦虑,不敢与他人接触交往,甚至自闭。三是身体状况焦虑。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大,生活条件比较差,缺乏营养,常因出现疲倦、失眠等躯体症状而产生焦虑情绪。

3、抑郁心理突出。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危机之一。在高校,贫困学生出现此种状况的概率是经济条件好学生的数倍,正因为他们的贫困,从而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情绪低落、悲观的消极情绪,进而丧失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和动力,干什么都无精打采;不愿参加社会活动,故意回避交往,对生活缺乏信心。如今,走在校园里,时常都能听到随口而出的“郁闷”。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因为在学习、生活、感情、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期望的结果,而产生挫败感进而发展为抑郁的情绪体验。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

1、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原因。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贫困学生的各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与身边条件好的同学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同学在搞好学习之余,还必需做大量的兼职工作,除了赚取自己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之外,有时还要补贴家用。有些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差的同学,由于长期缺乏营养,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令他们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常有无奈和挫败感。

2、自我认知偏差。许多贫困大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都是老师、父母夸耀的对象,加之接触社会少,自我认知较简单,一直以来,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将来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2]。但进入大学之后,他们发现心中预期的理想状态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学习成绩不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这使他们开始怀疑自我价值,甚至会重新评价自我,影响个体心理成长与价值取向,心理问题也因此而逐渐出现。

3、就业压力大。贫困大学生多半是来自穷乡僻壤和城镇低保家庭,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他们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关系,面对不菲的就业成本,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1、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减轻贫困大学生经济负担。

(1)国家要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加大政府奖助学金资助力度、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等方式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学,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2)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高校应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通过设置企业奖学金以及个人捐助、基金会等方式,来加大社会援助贫困生力度。

(3)高校应加强自身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高校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专项经费,必须做到严格管理,专款专用。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还可以成立教师一对一帮扶制度。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品德。鼓励贫困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获取奖学金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督促他们克服依赖心理,实现经济助困与教书育人双赢。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防御机制。

(1)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立心理档案,制订具体心理健康标准和可操作的心理健康检测方法。

(2)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3)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调控方法》、《青年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应的心理健康选修课,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把重点放在指导贫困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上,提高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建立心理救助应急方案,防范和处理突发性极端事件。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成才立业。

(1)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促进贫困毕业生与整个社会的融洽和谐。在安排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有所倾斜,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理顺人员选拔机制,尽量减少人情因素,做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让毕业生们凭个人才能就业。

(2)热忱关怀,竭诚服务,为贫困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应积极组织实施“贫困生就业援助计划”,除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如:积极邀请用人单位“走进来”,为贫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和教师参与就业工作,重点帮扶贫困生就业;免费为贫困毕业生提供网上远程面试系统等。

(3)不断提高贫困大学生自身发展能力,努力实现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努力提高贫困毕业生的专业和英语、计算机、普通话水平,提高就业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力争实现贫困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学校平均就业率。

(4)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观念,拓展就业思路。学校及有关部门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树立远大理想教育,引导他们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要指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早就业、早择业;早就业、早发展”的思想和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观,只要是能发挥作用、于社会有益的职业,都不妨一试身手。

篇10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障碍表现为轻微心理失调、轻度心理疾病和严重精神疾病三种情形,自我认知偏差和家庭贫困是其主要原因。本文构建了物质保障为基础与能力干预为核心的心理障碍综合千预体系,在实践中应协调物质保障和能力千预的关系,并突出主动干预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02008年,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168所,在校生近88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 %。在2009年611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高职学生有近300万。而高职院心理健康工作尚待加强,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既有共性,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认真分析高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心理障碍综合干预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一、商职院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分析

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是指个体无法有效地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去适应环境要求,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一种异常状态。根据本课题组对南京两所高职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高职院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①有轻微心理失调。如情绪波动大,自卑烦恼,由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等。②有轻度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紧张焦虑、强迫、抑郁、神经性厌食,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轻生念头等。③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幼稚病(低能),情感性精神病乃至变态人格等。这种心理障碍已无法从事正常的学习和活动,需住院或长期治疗。从所占比例看,第一类数量居多。不少大学生误认为只是心情不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这种情形不仅构成对心理健康的严重威胁,而且潜伏着进一步恶化的危险。第三类数量较少,需要借助药物治疗。我们仅接触到一例,已经办理休学。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是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影响造成的。而高职院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突出地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自我认知出现偏差。不少学生认为就读高职学院低人一等,产生压抑、苦闷、困惑等心理,进而贬低自己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将来就业时也注定成为一线操作技术工人。他们校园生活中精神萎靡不振、缺少青年人应有朝气和活力,对学习生活无兴趣,还伴有不满的牢骚,甚至有不少大学生直接给院领导写信,建议把校名中的“职业技术”四个字去掉。学生的这种心理一方面是由于客观实际与自我意识中的理想差距大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宣传不够而让大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如不及时调适宣泄,长期压抑,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形成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

二是家庭贫困导致心理障碍。近年来,高校收费标准逐年攀升,一些高校的热门专业或者民办本科院校的学费每学年已达万元,高职院校也在4000一6000元,再加上住宿费、生活费等,大学生一般每年需要花费8000元到15000元。这对于一般低收人家庭、农村家庭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来说,是无法承担的,致使贫困生队伍越来越大。在高职院校,不少高考分数已经超过民办三本录取分数线的考生选择到高职院就读,主要是因为家庭贫困无力支付民办三本高昂的学费。而这些贫困大学生也是心理障碍高发群体。我们调查中发现,在校贫困大学生中存在心理障碍占在校贫困大学生总数的47 %,问题相当严重,是帮扶的重点人群。

二、高职院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对策分析

高职院大学生心理障碍综合干预体系是根据高职生的特点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所采用的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是由多维系统的干预途径、多样渗透的干预方法、丰富全面的干预内容、众多的机构和严格的责任制度等五要素组成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是针对高职院大学生最易产生心理障碍的两个原因而设计的,由物质保障和能力干预有机组成。其中,能力干预是核心,化解由自我认知偏差而产生的心理障碍;物质保障是基础,解决贫困生的后顾之忧。(图1)

(一)保障系统

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最先遇到的问题、也是最严重的问题是心理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一些经济困难学生与人交往时总是心存芥蒂,常常回避社交活动,因而养成了独来独往的性格,很少与同学们接触,更不愿在公共场合露面;一些经济困难学生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与同学相处难以掌握分寸,心理过于敏感,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比较被动、封闭和挑剔,不爱交际,不愿参加集体组织的活动,也不愿参加需要经济上有投人的活动,慢慢形成退避所有活动的不良行为模式,这在无形中限制了他们的交往范围,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从而导致了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保障系统中,除了通过提供助学贷款等方式免除学生的经济压力,还应及时通过心理干预,缓解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由心理辅导中心实施的包括心理评估、团体咨询、个别咨询、心理治疗为方法的解决贫困大学生各种心理障碍问题的心理干预途径。心理评估是通过实验、观察、测量等方法评价大学生心理发展问题和补救问题的种类和程度,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的临床干预基础工作。团体咨询、个别咨询和心理治疗既是解决学生发展问题又是解决补救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心理辅导中心的核心工作。

(二)教育系统

教育系统是能力干预的核心,也是整个心理障碍干预体系中涉及内容最广泛、历时最长、由众多机构共同完成的部分。包括专业学习、专业前沿讲座、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专业学习是指由教务处和学生所在系、部共同完成,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与技术,为将来实习与就业打好基础。专业学习和专业前沿讲座使其贫困生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机、掌握学习方法、适应学习环境和提高学习效率。自主教育是指学生在由图书馆提供的书籍和阅读场所条件下的读书活动和学生会举办的各类社团活动,从而掌握课堂教学以外的更多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是由团委实施的内容包括社会生活体验、社会调查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如何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是大学生必须解决的一个课题,完成大学学业不仅是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也包括理论知识如何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通过深人了解社会、体验人生来弥补缺乏挫折教育和实践锻炼的不足。学校要设立相应的勤工助学岗位,组织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的资助报酬。通过勤工助学,学生不仅仅得到一定的物质收获,更重要的目的是锻炼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针对各种校内外的勤工助学岗位,定期举办各种培训,如公文的书写,到日常事务的处理等。学校要积极开发阅报亭、文印社、礼品屋等校内勤工助学实体,帮助一批学生通过自主经营,独立解决经济问题,成为自立典型。而不仅仅是打扫机房卫生等低技术含量的岗位。

(三)激励系统

在做好物质保障的条件下,必须做好能力上的支持。引导有心理障碍的贫困生客观地看待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及不平衡,对社会现状有理性的认识并接纳现实,改变贫困生对捐款献爱心认为是施舍的错误观念,加强自立、自主和自强意识的教育,防止贫困生得到经济支助后不知感恩甚至产生依赖心理。团体支持是指引导和鼓励学生同伴组成团体开展思想交流、问题讨论、心理支持和生活互助等活动,用以克服自卑和无助心理的产生。

通过愿景激励、情感激励、动机激励和兴趣激励,贫困生能够产生克服困难、增强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促进学生艰苦奋斗、勤奋学习、自立自强、诚实守信。①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结合现实中大学生创业的例子,深人浅出,让大学生们了解到现阶段应该转变就业观念,拓展就业思路,树立全新的创业理念,增强进取心、自信心和责任心,积极迎接挑战。②为贫困生就业提供咨询和帮助。对贫困生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就业,要求未就业的同学要摆正心态,正确评估自己,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珍惜目前软件专业较好的就业大环境,积极争取和参加各种面试,尽快走上工作岗位。③提供创业教育。自2007年起,江苏省实施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每年省级立项500个,院级立项近3000个,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高职院校应积极引导贫困生投人到创新实践训练计划中去,提高贫困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创办大型创业实验室与创业基地,也是创业教育的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