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1: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调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宏观调控的局限性

篇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8)02-0063-06

收稿日期:2007-07-21

一、问题的提出

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时经常运用的有效工具之一。根据中国人 民银行官方网站所提供的定义,利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 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 策的既定目标。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政策的效应实际上也就是货币政策的效应或货币 政策的有效性。所谓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金融结构和金融制度下,货 币当局选择特定的货币政策体系,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实现最终目标的程度和时滞[1]。

实践证明,实施利率政策的效应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并不能完全保持一致,即社 会公众的经济行为、国民经济运行所呈现的现实反应与中央银行实施利率政策的既定目标在 客观上存在着两种可能性。利率政策效应作为一种客观变量,它有可能是好的、积极的与正 面的;但也有可能是坏的、消极的与负面的。因此,利率政策效应一般可以划分为正效应与负效应。所谓的正效应是指,利率政策是有效 的或者有效性比较高,即实施利率政策能够对社会公众经济行为与国民经济运行产生实际作 用,进而基本实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所谓的负效应是指,利率政策的有效性比 较低或者是无效的,即利率政策实施并不能改变社会公众的经济行为与国民经济实际运行的 轨迹,进而无法达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实际结果甚至完全与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相背离。利率政策效应的这种客观性质,通过分析我国在1994-2004年期间的利率政策实 施情况能够得到实证。

从理论与实践来看,中央银行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调整与同期的通货膨胀率的变动直接 相关。这种相关性可以在图1中得到直观的证明。为了进一步说明利率政策效应所具 有的客观性质,分析图1中的利率水平调整趋势,中国人民银行对存款类银行机构基准 利率的调整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4-1995年期间。在该阶段,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克服经济增长过热 与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上调并保持高利率水平的利率政策予以配合。随 着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与国民经济运行实现“软着陆”,我国的利率政策实施呈现出正效 应。

第二阶段为1996-2002年期间。在该阶段,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拉动内部需求、鼓 励居民消费与克服通货紧缩。中国人民银行采取连续下调并保持低利率水平的利率政策予以 配合。不过,我国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社会消费增长率并没有进入合理的变动区间 ,而且同期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却接近了9万亿元。事实表明,我国的利率政策实施呈现出 零效应或者负效应。

第三阶段为2003-2004年期间。在该阶段,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与防止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采取适时上调利率水平、适当拉开存贷款的利差与 规定利率浮动区间的利率政策予以配合。但是,国民经济结构性过热的存在与通货膨胀压力 不断增加的事实表明,我国的利率政策实施呈现出零效应。

在不同的条件下,为什么我国利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会呈现出正效应、零效应与负效 应呢? 众所周知,利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能否产生预期效果,客观上取决于众多制约因素。例如 制定的政策目标是否准确、政策工具的选择是否合适、采取政策措施的时机是否恰当、各 种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协调、各经济主体是否具备应有的金融意识与政策执行过程是否存在偏 差等等。然而,更为关键的是因为利率政策本身在客观上具有局限性

二、利率政策局限性分析

所谓利率政策的局限性可以这样定义:在利率政策制定、实施与产生效应的过程中,由于各 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客观上会使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导致实施利率 政策的预期目标与执行利率政策后的实际效果产生一定的偏差。利率政策局限性是客观存在 的经济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利率政策都有局限性,所不同的在于利率政策局限性 的大小而已。制约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基本因素包括政策时滞、政策传导机制与中央银行宏 观调控能力。

(一)政策时滞的长短制约利率政策有效性

政策时滞的内涵是利率政策从制定到实施再到实际产生作用所必需的时间间隔,它一般可以 划分为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内在时滞包括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一般是指作为货币政策操 作主体的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外在时滞包括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 ,一般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行动到这一政策对经济过程发生作用所耗费的时间。

政策内在时滞存在的原因是,中央银行在客观上需要时间收集信息、分析判断形势、决策与 制定政策措施。内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分析判断能力、采取行动的决心与制定政 策措施的效率。政策外在时滞存在的原因是,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在客观上需要通过传导机 制和操作变量来产生效果。外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中央银行操作力度的强弱以及社会各阶层 现实反应的弹性变化。

利率政策有效性受政策时滞的制约是客观存在的。运用中央银行反应函数建立模型进行回归 分析可以得出:我国的利率调整属于典型的滞后调整,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大约为6-10个 月[2]。就是在具备全面的监测体系、完善的决策系统、科学的传 导机制与灵敏 的操作变量的条件下,利率政策实施前后的宏观经济形势也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客 观的变化。市场的变化,在客观上会使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在正常 的条件下,利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前瞻性。问题是政策时滞的长短不仅难 以测算,而且它的变化极具不稳定性。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政策时滞的变化在合理的范围内,虽然利率政策的有效性会不同程度的 降低,但仍然属于正效应范畴。如果政策时滞的变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利率政策的零效应 或者负效应则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宏观经济形势必然会趋于恶化,而利率政策实施的 实际结果甚至完全与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背离。同时,由于社会经济问题的进一步复杂化, 还会造成中央银行在是否需要采取新的政策措施方面,难以做出果断与科学的决策。

(二)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敏度制约利率政策有效性

所谓政策传导机制是指,国民经济运行中货币信用活动参与者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过 程与基本因果关系的总和。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因此,政策措施的实施必 须经过各个经济主体与各种经济变量的传导才能产生客观效果。一般认为,我国目前的利率 政策传导机制是:中央银行制定与实施利率政策造成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变动引起金融 市场供求关系改变导致金融资产价格(利率)变化间接调整社会投资与消费的总量与结 构间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

政策传导机制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制约在于它的灵敏度。如果政策传导机制相对健全并保持 比较高的灵敏度,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会产生正效应;如果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敏度比较低或 者政策传导在某个环节上出现问题,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会产生零效应或者负效应。这种制 约,通过分析我国在1994-2004年期间的居民储蓄和消费的情况(表1)与全社会固定资产 投资情况(表2)可以得到实证。邵国华(2005)认为,我国的信贷传导机制还存在很多缺 陷,还很难证明利率能够对消费、投资和国际收支,特别是进出动产生符合政策意图的 调节作用[3]。

分析表1的数据可以得出,居民的储蓄和消费对于利率的变动缺乏应有的敏感度,因为制 约或者影响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因素很多。常见的主要因素包括居民收入水平、市场利率变动 、社会保障制度变革、民族传统习惯等。在不同条件下,这些因素对于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影 响是不同的。如果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存在不确定性或者选择预防性储蓄为主要目的,他 们对于利率的变动就必然缺乏应有的敏感度,从而导致利率政策有效性的下降。

分析表2的数据可以得出,各种所有制形态的企业对于利率的变动都缺乏应有的敏感度 。因为影响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因素还包括国民经济增长预期、自有资金充足度、直接 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的均衡情况等。如果在经济运行“过热”或者“过冷”、企业融资 渠道不平等、企业趋向于直接融资方式等条件下,银行贷款对于企业投资的约束力就会大幅 度下降,从而必然导致利率政策有效性的下降。

(三)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的有限性制约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在客观上要求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因此,中 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货币信用量是十分有限的,即中央银行对各层次的货币信用量的调控 能力在客观上是逐级降低的。分析曹龙骐(1993)建立的“中国信用塔”,从我国金融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人民银 行能够直接控制的货币信用量只有基础货币[4]。对于商业银行信用,中国人民银 行只能通过影 响货币乘数的变化来间接控制。而对于包括商业信用与民间信用在内的其他层次的货币信用 量,中国人民银行仅仅能够产生间接影响,基本上达不到控制的层面。

在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逐级降低的过程中,对于商业银行所提供的货币信用量的间接控制 是制约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因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全社会绝大部分的货币信用量。如果 基准利率的调整与贷款增长率的变动发生背离,利率政策产生正效应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这种客观经济现象可以在图2中得到直观的证明。

三、提高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利率政策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因此,中央银行进行宏观金融调控时,既不能盲目 的扩大利率政策的效用,也不能忽略利率政策的局限性。应该重视利率政策局限性的分析与 研究,否则便不可能实现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强调的是,正确分析与认识利 率政策局限性的目的,在于提高利率政策有效性。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既然基本的制约 因素包括政策时滞、政策传导机制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那么正确处理好这些制约因素 便是提高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基本思路。

(一) 努力提高把握政策时滞的能力

虽然变化不稳定的政策时滞的长短难以测算,但人们对此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 将内在时滞分解为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而将外在时滞分解为操作时滞和市场时滞。对于认 识时滞而言,只要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全面的经济监测体系与灵敏的金融预警机制 ,中央银行完全可以大幅度的缩短正确认识市场运行态势所必需的时间间隔。对于决策时滞 而言,只要建立了科学的决策系统并保持高效率的行政机制,中央银行缩短制定、审批与发 布政策措施的时间是完全有可能的。

制约外在时滞长短的关键因素是市场运行态势的变化与社会公众经济行为的改变。中央银行 完全可以通过改善利率政策传导机制、加强各种政策工具的综合操作力度与迫使相关经济变 量变动来缩短市场的操作时滞。对于市场时滞而言,中央银行应该努力的将事前预防、事中 控制与事后调整有机的结合起来。只要有效的压缩了社会各阶层现实反应的弹性空间,市场 时滞的缩短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不断加快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发达国家运用利率政策的经验表明,决定利率政策有效性的关键制约因素在于灵敏的政策传 导机制,而政策传导机制灵敏度的高低则取决于利率的市场化程度。目前我国仍然处于经济 转轨时期,在利率政策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尚不能完全具备的条件下,只有大力培育完 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加快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才能提高实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针对居民的储蓄和消费对利率变动缺乏应有的敏感度,我国应该建立与完善以医疗、养老 和失业为基本内容的并且能够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与社会救助体系,同时我国还应该 大力发展消费信用。因为只有减少了其他因素对于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制约作用,才能够增强 市场利率对于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弹性制约。

造成企业对于利率的变动缺乏应有敏感度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所有制形态企业的融资渠道 不平等与银行贷款对于企业投资的约束力下降。因此,我国应该加快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 度、大力改革与完善社会投融资体制、积极采用按照市场供求变化为核心的利率市场定价机 制。因为只有增强了投资利率的弹性作用,基准利率的调整才能提高对于企业投资的约束力 。

(三)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

篇2

为从源头上监管固定资产投资的数量和结构,遏制局部投资“过热”的势头,中央已将土地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赋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责。但笔者认为,将土地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重要手段需要明确一些基本认识。

土地政策不是宏观经济第三种调控手段。首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手段,而土地政策是直接以土地为实施对象,围绕土地储备、供应、转让、使用的所有政策的总称,它包括土地供应政策、土地税收政策、地价政策、土地金融政策等。严格来说,土地政策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是同一个划分标准下的分类。土地政策同后两者没有严格的界限,存在部分交叉。因此,如果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新手段,哪怕是在特定阶段,也存在概念上的模糊和逻辑上的不清。

其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间接的调控方式,它们都是通过影响经济运行变量的改变来引导宏观经济运行。土地是引致需求,土地政策无法影响宏观经济整体运行的基本变量,它的调控范围相对狭窄,不能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样可调控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所以,它无法承担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职能。

另外,土地政策的制定缺乏可操作的标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操作。而且,土地政策的执行手段尚不健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比皆是。

土地政策是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环节。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应该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土地政策,以最适时地保障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调控目标的尽快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中经济变量的改变,往往不只产生一种效果,它在对调控对象产生正影响的同时,有可能对宏观经济的其它部分产生负影响。而土地政策的实施效果相对明确和直接,具有相当的刚性。比如,通过限制土地供应,直接限制投资过热;通过制定产业用地原则,落实国家产业发展指向;通过增加保障性住宅用地供应,促进和谐社会目标实现;通过土地供应指标的控制偏向,促进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等等。

土地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局限性,决定了土地政策不能代替传统的宏观调控工具对整个经济结构、布局和规模进行调整,而应努力寻求建立与其它调控政策结合、配套的机制。

篇3

【关键词】城市土地规划;宏观调控;土地制度

0、引言

我国政府于2004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标志着土地规划政策开始参与到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当中来。之后学术界从可行性、必要性、局限性以及目标和手段等各个方面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是其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人们探讨。

1、当前城市土地规划宏观调控关系存在的问题

1.1 规划方法亟待创新

规划方法的合理科学是确保法律调控规划得以执行的技术保障。在当前土地规划的法律体系当中,对规划的设定方法主要是采用定性的方式,以经验判断作为基础对各种用地指标进行判断和划分,然后结合各种数据,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做出总体的平衡。而人的认识与判断是有局限性的,在判断的过程中必将受到部分理性的限制作用,而土地规划工作则涉及到经济、自然和社会等隐私,单凭定性指标难以做到合理科学。从这个角度来看,规划方法亟待创新。

1.2 城市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乏力

从近些年来看,部分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外延拓展过快,导致土地总体规划被突破,大量的农用地被占用的现象。而对于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却对城市的这种不合理拓展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制约作用,导致城市土地的供给出现较大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没有对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不一致时,城市规划者有对土地规划修改的义务和效力,导致很多无效的城市规划依然在实际中得到了执行;其二,土地规划制度和法律对土地总体规划与城市土地规划之间的关系予以明确,即所谓的“衔接”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界定和分析,导致城市的建设用地与界定规模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1.3 针对土地利用分区规范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根据土地功能的不同,土地管理法可以将土地分为建设用地、农用地以及未加利用地三个基本类型。因此,在进行土地用途分区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土地利用规划来进行的。我国当前的土地用途分区主要目前依然局限在县级土地利用分区方面,且分区的方式也较为粗放与简约,不能够将土地分区精确的反映出来。在技术层面,当前县级规划图纸所采用的比例尺主要是0.002%,而乡镇规划图纸采用的则是0.01%,规划得到的土地类型接线在实地处难以得到有效的辨认,在进行土地用途管理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对应的产权纠纷。

2、加强土地规划参与到宏观调控关系的若干策略

2.1 优化土地供应模式,促进集约使用,减少土地突破压力

(1) 改变目前的土地出让模式,采取竞争单价的出让方式

例如,在对城市中的某一个工业用地区域,可以此阿勇竞价的方式,在各方面条件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由出价高者获得土地使用权限,其他用地也可以按照这种方式采用竞争性的竞价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实现土地的集约使用,在充分保证土地价格的基础上优化了土地的使用模式,体现出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

(2) 采取弹性出让期限

当前出让期限绝大部分都是按照最高的出让年限来进行的。在出让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各个行业的不同特点来采用弹性的出让期限。例如,可以打破工业用地50年的最高出让年限,根据工业部门的各个不同类别将之分为10年、20年和30年的最高期限。同时,根据各个行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将工业用地的出让周期予以素偶氮。这样可以有效的缩短工业用地的出让年限,加快工业用地的循环速度,减少对土地新增的需求。

2.2 对规划内容进行优化,理清与其他规划间的关系

土地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合理的对土地利用加以统筹规划,达到保护耕地,限制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所以,应该根据土地的总体需要来对土地进行总体规划及编制,通过精简的内容来提高规划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城市规划应该与土地规划衔接起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例如,可以减少土地利用分类,将土地进行明确的分类,减少土地的浪费。对于那些需要保护的耕地和林地则将之划分为非建设用地,提高用地的整体性,避免将土地规划确认为万能规划,包括所有的用地规划内容。

2.3完善土地利用,提高其可执行性

对于城市土地利用的年计划是执行土地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对其内容和协调性进行统一,加强利用计划对土地规划的支持作用。

(1) 统一两者的内容

土地的利用计划应该体现出土地规划当中的绝大部分指标,例如农用地的转用指标、耕地红线指标、土地开发与整理指标等各方面的内容,确保两者在计划方面一致。

(2) 弹性计划与刚性规划并行

土地的利用计划是以年度为期限进行管理和编制的,所以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其指令性,也就是说刚性不能过大,这将导致其执行难度下降。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拉动经济的增长,有时会触动一些指标,诸如占用耕地等。这时,增加土地利用计划的弹性也是十分必要的。政府可以通过预定年度计划来对本辖区中年度用地指标进行明确,然后将该指标与实际用地需求进行比较,并适度进行微调,维持5年内指标的基本平衡即可。

结语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各个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来对城市用地进行积极的规划,这样才能在保证城市发展进程的过程中确保土地不会被浪费。

参考文献:

篇4

笔者认为,要避免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矛盾对经济目标的实现造成反作用的冲击,使宏观调控达到综合协调,除了应以遵守宏观调控法原则为基础,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机制,这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尤为重要,上面已经述及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相应的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主要由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组成。宏观经济调控的决策、规划、实施、协调等工作,也是由这几个经济职能机构共同来完成的,因而有必要在组织机构上建立起综合协调的机制,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控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其一,在制定决策时,各个部门之间应该进行沟通,向其他部门论证自己部门实施此项决策的可行性、目的及具体的实施步骤,并且说明这项政策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及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如产业政策的制定部门必须与财政、货币的宏观调控部门进行协商,以取得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支持。对于将要确定的政策,由相关专家及部门进行评估,明确利弊,在国务院批准此项政策后,针对此项决策将要产生的消极影响,建立一套预警方案,由此确立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及颁布流程,确保此项措施不对其他部门的决策造成破坏性作用,以致影响宏观调控整体目标的实现;其二,不同的宏观调控部门拥有巨大的宏观调控权,其使用的经济变量如利率、税率非常敏感,这些变量对价格、成本及利润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对经济、市场主体和普通的民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以国家立法机关及审判机关为核心,针对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权力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各部门之间达到相互监督与制约。

二、建立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国家需要衡量各方面的利益与关系,制定经济发展的决策。在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中,我们知道其具体目标是经济增长、币值稳定、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在经济运行中,这四个目标是相互关联并且存在着矛盾。宏观调控各项目标之间存在相互冲突的关系,与这些目标相对应的是,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手段由于是不同的部门制定与实施,也常常会出现作用方向不匹配,作用力度不一致的情况,甚至出现“一脚踩油门,一脚踩刹车”的自我较劲现象。如何发挥宏观调控各手段的组合效应,需要政府把握好当前国民经济运行的具体形势,确定一个主要的宏观调控目标,在这个目标指引下,各项政策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有可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各项政策之间需要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需要配合。这两项政策是宏观调控中的两大工具,二者之间的配合基于这两项政策调节的不同点:就作用时效来说,财政政策起效的时间相对较短,对经济存在着直接的拉动效应,而货币政策的作用较为缓慢;就作用杠杆来说,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收的增减,国债的发行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总需求,而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流通中的货币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就调节侧重点来说,财政政策对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能起到更为明显的效果,货币政策更侧重调节社会需求总量。在当前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阴影,刺激经济的繁荣与复苏。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积极应对的态度。日前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作出了一系列的税收调整,如2008年11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宣布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率,通过这项举措应对我国贸易出口下滑的境况。这些政策分别在经济总量与结构调整方面起着相互配合的作用。

(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需要为产业政策的实现提供支持。产业政策一词,源于日本。在下河边淳、菅家茂编纂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认为,“产业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与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调整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保护、扶植、调整与完善,积极或消极参与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直接干预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称。”1国家财政的投资规模和和投资结构、财政补贴与中央银行所制定的信贷利率与规模及商业贷款的政策都会对产业政策产生影响。日前全国发展改革会议指出,“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战略性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保护和发展好支柱产业、骨干产业、重要产品和重要生产能力。”针对这一产业政策,财政部应加大对支柱产业的投资规模,在税收政策上应给与这些产业优惠;中央银行应放宽对属于支柱产业中企业的信贷约束。

结语: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是为了客服单一宏观调控手段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建立的,其职责是为不同宏观调控部门之间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使之协调的程序和措施,避免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影响宏观调控总体目标的实现;通过对宏观调控各部门之间权力的制约与监督,防止出现宏观调控权力的滥用,使其最大限度的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

参考书目:

【1】张守文主编:《经济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丘本著:《宏观调控》,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

【3】邢会强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吕忠梅、陈虹著:《经济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綦赞超:《浅谈宏观调控综合协调制度》,清华学术期刊,2007年第二期

篇5

关键词:会计与财务研究;宏观经济;微观企业行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政府越来越干预经济的发展,宏观采取的政策一定会对微观企业层面有影响。微观企业行为对宏观因素的反映特别的强烈。因此,就要从一个新视角研究会计与财务,即:宏观层面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这是以前没有研究的,是对以前研究的一种创新。

一、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

(一)宏观与微观的范围。宏观与微观有着紧密的联系。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宏观因素一定要通过微观企业才能发挥作用,微观企业的行为也会影响宏观因素。目前,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来越严重,企业在做决策之前,通常先会推测宏观因素。宏观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因素还包括政治因素。微观企业根据宏观经济或者宏观政治做出的决策,不限制于公司的管理、盈余管理等。

(二)宏观经济和微观企业。实务既是会计的研究对象,也是财务的主要研究对象。宏观经济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调控国民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制定的调控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些宏观政策不只是财政政策、经济政策等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出台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主要以国民生产总值、人民生活水平等为标准来衡量经济的发展。国家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由于会计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研究会计学主要就是研究外部环境。宏观经济因素是最大外部因素。会计与财务最关注的是企业的行为,它们的研究范围比较狭隘,仅限于微观方面的研究,比较片面,没有把宏观因素考虑在内。很多的经济学研究家没有把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经济结合起来研究,单独的研究企业行为与产出,没有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出现宏观与微观研究破裂。然而现实中宏观经济对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宏观政策做出的财政政策等,它们影响着企业做出的决策,而企业做出的决策也会影响着宏观经济。

(三)宏观因素中的政治因素与微观企业行为。宏观因素中不仅宏观经济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宏观因素中政治因素也影响着企业的决策,政治政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反映,政治领导者某些决策可能直接会影响着企业主体做出的决策,甚至是还要随着政治政策的出台而改变已经做出的决定。如果企业的高管与政府的关系强,那么政治政策对企业的影响会更大。

(四)研究会计与财务宏观向微观传递的意义。有些经济研究家没有把微观与宏观结合起来研究,因此,对宏观的研究与微观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研究会计与财务时能够做到把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就是研究会计与财务的一个新视角。把宏观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企业决策中,形成一种机制,能不断地完善传统的微观企业行为。微观企业所做的决策,考虑宏观因素的变化。在我们国家而言,我国政府对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政治政策都会影响着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状态。并且在我国政府与经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在研究会计与财务时,都要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三、在研究中注意的问题

(一)内生性问题。宏观与微观是分解与综合的关系。宏观因素所采取的经济政策或者政治政策都会影响着企业经济的产出,反过来企业的行为以及经济产出也会影响着宏观政策的调整。因此,在会计与财务的研究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内生性问题。

(二)衡量宏观因素的标准。宏观因素的两个方面;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宏观因素,如果只是用其中的一种作为标准来衡量是片面的。需要建立一套衡量标准或者是多样化的标准,来衡量宏观经济指标;而对于政治因素的衡量标准比较匮乏,经常需要用他变量来代替。因此,一定要对文章进行稳健性的检测。

(三)尽量排除偶然因素。宏观因素的很多方面都对微观企业有影响。因此对于微观企业的行为一定要考虑排除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对于会计与财务的研究新视角研还可以利用时间研究法,但用事件研究法来研究会计与财务的新视角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即偶然因素的影响比较大。为了控制偶然因素的干扰,可以采取循环性事件的方法来研究会计与财务的新视角。

四、会计与财务新视角的可研究方面

(一)宏观经济方面。第一是宏观政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宏观因素影响着上市公司的经济产出,比如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或者是经济政策等都可能会影响着企业或者是不同行业,微观企业也会很据宏观因素相应的调整其决策,以适应政府制定的宏观政策。更直接的影响是政府通过财政的投资额以及投资的方向观察企业的行为决策,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货币量查看企业的行为变化。

(二)世界的宏观因素对我国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密切。我国微观企业对商品出口的依赖性很大。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国际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着我国国内微观企业的决策。这有利于企业实际运作。

(三)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上市公司的数量、投入的资金量等之间的关系。由于各个省市所采取的经济政策,实力等不相同,这些不同都可能会对微观企业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省市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有实力的区域上市公司的数量、投入资金量的变化;有优惠政策的地区对微观企业价值的影响,对微观企业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研究,可以研究出不相同的因素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从而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对策解决问题。

总 结:

没有把微观企业与宏观政策结合起来研究致使当前研究比较的片面。本篇文章主要研究了宏观调控对企业政策行为的影响,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提出一个创新点。对于有关宏观因素影响企业的研究很少。因此,从宏观因素向微观企业传递的研究角度出发,能够打破以往研究的局限、提出新的内容、可以完善以前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篇6

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1.1会计信息的故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会计信息的故意造假是指会计主体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经过事前谋划和准备,使用欺诈、舞弊、篡改等手段,使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反映经营活动和会计事项。会计信息的故意造假可以表现为几下几点:(1)假“政绩”型失真;(2)假票据型失真;(3)假账型失真;(4)假项目型失真;(5)假财务报告型失真。会计信息的无意失真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准则要求的前提下,在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遇见不足、经验欠缺和会计系统自身具有的局限性,造成会计信息未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经营活动和会计事项的情况。判断会计信息失真是故意失真还是无意失真,其标准应是会计人员在主观上是否具有使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故意。笔者认为判断是故意失真还是无意失真,主要有两个构成要件:一是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是否有造成信息不真实的动机;二是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是否可从不真实的信息中获利。

1.2制度漏洞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操作过程中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制度漏洞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制度自身的不健全和会计技术自身的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反映真实的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造成会计信息不真实,这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层面的因素。操作过程中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活动中出现的误差导致反映的会计信息被歪曲,会计事项反映不真实的情况,出现该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能是会计处理措施不正确、会计活动主体业务素质低下、对会计事项的判断出现误差等。

1.3经济活动失真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经济活动失真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由于经济活动本身就不存在、不客观或不真实,使得所记载的会计事项不能够客观反映,从而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即“假账假算”。会计处理失真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真实的经济活动已被会计资料客观地反映,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误差或失误导致了会计信息出现了不真实的情况,也就是“真账假算”。

2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2.1会计信息失真侵犯了国家的税收,削弱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能力。

2.2会计信息失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体系。公平竞争才能促进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会计信息失真,使违法者非法谋取了不正当利益,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3会计信息失真将会引发宏观判断的失误、利益和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会计信息制假者能够谋取私利,破坏了经济的运行,造成资源的不正常流动,使投资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严重破坏了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2.4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无法认清经济形势,导致不能制定正确的经济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运行的市场经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价格、税金、利率、汇率等经济杠杆,积累与消费、内贸与外贸等都需要在宏观调控下,使市场经济机制逐步完善。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市场销售、资金流转、成本水平、效益状况等数据虚假,会导致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与微观决策失误,使国家不能有效的进行宏观调控,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②

2.5会计信息失真还主要表现为腐蚀会计队伍和干部队伍。会计队伍是一具有专门技能的人员集合体,而干部队伍则是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员集合体。会计人员或管理干部被腐蚀,向社会抛出失真的会计信息,不仅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更深远的危害是败坏了人们的思想。培养会计人员和管理干部的成本,反而会成为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垫脚石。同时,也损害了会计行业的形象,造成会计行业的诚信危机,例如由美国安然公司的破产就引发了全球会计师事务所一连串的重新洗牌。可以看出,会计人员一旦丧失会计职业道德,将引发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例如将导致企业破产,投资人遭受巨额损失,从而导致了全社会对会计行业的不信任,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操守将受到社会的质疑。这一切都将会严重危险着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制度原因。制度不健全导致可能会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首先,会计制度不统一。会计法规之间的摩擦及法规本身的局限性。我国先后颁布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及《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一些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但这些法律法规、准则和制度之间却存在着不统一的情况。例如,在会计核算制度下,要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损益,而税法则规定对未来发生的资产损失不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前予以扣除,这就产生了矛盾的地方,无法适用;其次,会计准则没有被严格执行。会计准则一旦被制定,就应该严格执行,但在实际中,不少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时没有认真执行、往往落实不到位、相关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相应的责任没有完全让违规操作者承担,致使个别会计人员不惜铤而走险,触犯法律法规;再次,会计监督不力。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包括了上级业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本级财务部门监控制度的落实。而外部监督是指对会计组织系统外的机构、单位和人员进行的监督,包括财政监督、银行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监督执行过程中,各单位在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其履行监督职能的效果大大降低,出现了监督不到位的现象,出现问题也没有及时上报。

2会计自身的局限性。反映经济活动的晴雨表是会计,会计自身具有的特性却影响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是会计在确认计量中有局限性。会计就对经济活动中的事项进行的确认、计量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录、反映和控制。然而,会计确认和计量本身就存在着诸多的混乱和不确定因素。会计信息记录的都是过去的事项,即已经发生了的事项或交易,若会计计量采用历史成本原则,则价值的运动情况不能被会计真实表现。例如,在固定资产核算中,对老旧报废资产的残值进行的计算本质上是一种估算,由于在会计计量中存在着多种折旧计提方法,不同的计算方法会产生对经营绩效不同的评价;二是会计假设存在局限性。会计假设是会计工作者结合实际需要而作出的假设,在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分期等方面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和人为成分,而现实的经济事项并不是完全和会计假设相对应的,这就可能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经济现状;三是会计的一般原则也有局限性。会计计量往往运用历史成本的方法,资产一旦确认价值,就不随意变动,但物价的波动会导致入账的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相符合,使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不够高。另外,会计的全面及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报表应当将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结果作全面反映,在会计核算中对业务或事项应当区别对待,根据重要性不同,使用不同核算方法,进行反映。但对于“重要程度”的区分,并没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界限,主要还是靠人为辨别。

3人为原因。人是会计活动的主体,会计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业务素质、操作方法、职业操守等都会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1)如果会计业务处理滞后,将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2)由于操作不规范而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由于会计工作者经常变化、工作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会计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有的原始凭证缺乏真实性、客观性与合法性,有的记账凭证书写不规范,有的任意更改会计凭证内容,有的会计核算方法不正确,有的不按按规定制作会计账簿,都会引发会计信息失真。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1强化法治理念,努力严格执法。一方面,各单位应当加强对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和其它财经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要组织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还要组织单位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从而建立起一个正常、合法、有序的会计环境;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严格执法,使经济活动中的每一个人在企业运行中都能够自觉遵纪守法,自觉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出现。

2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方面,提高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和业务素质是维护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前提。要努力加强会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财经法纪教育;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会计工作者参加业务学习,经常组织对新规定、新准则进行学习,努力提高会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和业务素质。

3完善会计监管体系。(1)相关部门要大力加强财政税收检查监督力度,要充分发挥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管理会计工作及监督的职能,经常开展会计监督工作;(2)要努力加强政府、社会、内部三位一体的会计监查体系,提升审计的质量;(3)要加快注册会计师事业建设,改进注册会计师的培养机制,加快注册会计师人才培养,努力提升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整体素质。

4加强对会计学理论和实际工作的研究。一方面,要明确会计相关概念,根据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条件,大力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努力减少会计信息的不确定因素;另一方面,争取从数学等其它学科中汲取理论精华,努力研习出更科学、更具有实用性的会计信息处理方法来充实会计学科理论和会计实际工作。

5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1)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新情况,适时作出一些补充、修改或重新规定,删除过时的、不适用的规定,努力缩小会计信息与真实情况之间的差距;(2)要努力减小因会计制度的灵活性给会计信息带来的误差。在会计实务中,会计计量、核算方法可以以一个行业或者一类经济事项为基础,选定一种运用较为广泛,易于被人接受的合理方法为其基本核算方法则,其它方法则成为辅助方法。这样,就能够在适当消除会计制度对会计信息真实性所产生的影响,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加真实、客观。

篇7

关键词:经济法;法律责任;实施机制

一、法律责任概述

关于法律责任,现代法学家对它的理解主要是强调责任的可归责性和处罚性。凯尔森指出:“法律责任是与法律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要对一定的行为负责,意思就是,他作相反行为时,他应受制裁”。我国法学家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学者将法律责任界定为:法律责任是由特定的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赔偿、补偿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论文百事通”也有学者认为“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在这里澄清几个相关概念: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制裁。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承担法律制裁,在主动承担的情况下,就不存在法律制裁。法律责任不同于法律义务。比如:在存在义务的条件下,如果义务人正确地履行了义务,也就不发生责任问题。因此,法律义务、法律责任、法律制裁是三个密切相关但又不能等同的概念。

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产生的理论依据及必要性

(一)解读法律责任的含义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解读法律责任的含义为经济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经济法学者提出要考虑责任的积极功能,扩张责任的含义。

1、经济法的发展催生了经济法责任。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公法”与“私法”的界限被打破,并走上合作与融合,“国家之手”也开始全面介入社会生活,经济法责任具有鲜明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经济性是指它是国家协调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责任;社会性是指这种法律责任直接同社会利益相关,体现着经济法的社会本位。

2、社会责任的兴起促进了经济法责任的发展。经济法被视为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法律部门。经济法责任的发展将有助于社会责任的实现。以公司的社会责任为例来探讨社会责任的实现机制。所谓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但是,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至上的观念决定了传统公司法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倾向于保护股东利益,而不利于强化公司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建立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相适应的理论基础与制度框架。如:对公司的社会责任实现而言,政府可以采取对那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予以肯定、保护和褒奖等方式来予以推进,并设计出强有力的经济利益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打破传统的诉讼理念,授以非股东以诉权,从而保障社会责任的实现。

(二)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产生于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根据经济法的“国家三重身份论”,国家具有三重身份,既是行政管理者,又是经济管理者,还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相应地形成了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国有资产所有权。其中的经济管理权是产生经济责任的重要源头。明确规定政府经济管理权的范围、行使程序,承担的相应义务是十分必要的。经济责任制度的完善,将有助于解决政府的低效率及寻租行为。而这种责任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不可替代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的局限性。由于民法和经济法的性质、价值、法治理念、调整对象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以个体利益为本位的民事责任体系无法解决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经济法的责任问题。此外在我国,行政责任的威慑力已大大减弱,政府工作人员的权力寻租行为日益猖獗,原因在于行政责任处罚的乏力,现实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能够规制政府的经济行为的责任体系,这就是经济法责任。

2、经济法责任形式和制裁方式的独特性。具体来说:第一,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等基本经济活动主体的法律后果。(1)经济制裁的方式。包括:罚款、减少、停止或提前收回贷款、强制转移财产所有权,如征购、征用,强制转移使用权,如强制许可使用等。(2)经济行为制裁。包括:强制整顿、吊销生产许可证等。(3)经济信誉制裁。包括:通报批评、撤销荣誉称号、取消或限制从事某些经济活动资格等。第二,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法律后果。这主要是经济管理行为责任和制裁。其制裁方式包括:责令减、免被管理主体原来规定需上交的利润和收费;撤销摊派;停止、纠正或撤销错误或不正当干预、管理行为;限制或剥夺经济管理权等,此外,还包括经济制裁方式如赔偿损失等。

三、经济法责任的特点

(一)从责任目的上来看

经济法责任侧重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不受侵犯,这便使它与民事法律责任和行政法律责任有了实质上的区别。

至于什么是社会公共利益,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公共利益是指广大公民的利益。”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公共利益就是那些广泛地被分享的利益。”笔者则认为,社会公共利益是指社会的个体所共同享有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产品安全、公平竞争秩序和善良风俗维护等内容。

(二)从归责原则上来看

经济法律责任侧重于公平归责。公平归责原则是现代立法的产物,在经济法中广为使用,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和宏观调控中更是如此。

(三)从责任形式来看

限制或剥夺经营资格和经济补偿是经济法律责任的主要形式。

(四)从免责条件上看

经济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主要有: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无责任能力等。

四、现行经济法的法律实施机制及局限性

法律实施机制构成有四个要素,即守法、执法、司法和法律监督。我国现行经济法的法律实施机制是沿用民商法、行政法的实施机制。对于违反经济法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受损害的个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但对于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的却没有办法提讼,即现行法律不承认公益诉讼。

我国现行经济法没有独立的法律实施机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忽视了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其二,忽视了经济法保护的权利与民法、行政法保护的权利的区别。法律责任的局限性决定了经济法律责任存在局限性。屡禁不止的、大量存在的违法现象告诉我们:法律责任的作用是有限的,仅有惩罚是不行的。要充分认识到法律责任并不是保护法律关系不受侵犯的唯一手段和措施。

实际上,在经济法研究中,不少研究者都已经注意和认识到了经济法律责任制度在保护经济法律关系方面的局限性,并已开始用“奖励”与“惩罚”并举的模式构建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制度。

如杨紫煊教授就主张应实施奖惩制度,保护经济法律关系,认为:“在经济法中,国家既对惩罚又对奖励做出了规定,并且均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经济法的特征之一。奖惩制度是经济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刘隆亨教授也主张建立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制度,并认为“对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经济法规定的各种奖励措施,也是重要方法。”王全兴教授同样主张经济法责任制度与经济法奖励制度并举。

五、经济法法律责任实施机制的完善

(一)完善救济机制——实现经济诉讼

经济法律、法规有权利义务而无诉权,导致了行政与司法的混同现象,使法律判断偏离了司法轨道。我国《民事诉讼法》中也极少有反映经济法特殊性的程序法规范,造成一直以来经济纠纷案件在本质上是民事纠纷案件的错觉。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诉权理论的不发达。由于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经济冲突越来越趋于综合性,如果在单一的经济诉讼程序中,同时从民事、刑事和行政三方面解决经济冲突中的有关问题,可以保证纠纷解决的彻底性和有效性。

(二)实行经济诉讼应注意的问题

诉讼机制是实现经济法责任的重要手段。目前,经济法责任引起的诉讼一般称为经济公益诉讼。

当前我国社会生活中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客观存在并日益严重,虽然法律并无明文规定,但公益诉讼的理念深已入人心,建立健全公益诉讼机制已是学界共识,建立独立的经济公益诉讼程序是必然之举。这样可以确保违反经济法责任的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经济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主要包括:第一,侵犯国有及集体所有资产的案件;第二,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第三,妨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案件。

当然,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是一条基本的原则或规律,其理由是宏观调控行为不具有适格的原告和被告,法院也没有能力解决此类纠纷且此类纠纷也不适合法院来解决。

在建立经济公益诉讼时,要借鉴共同诉讼和代表诉讼的理论,其有代表性的问题包括:打破原告适格理论、公益诉讼的前置程序、诉讼费用制度、奖励胜诉原告制度等。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邓峰.论经济法上的责任[J].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3(9).

3、邢会强.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探析[J].人大复印资料,2003(1).

篇8

关键词:房地产业 ,宏观调控,有效性,局限性,政策取向

我国于1998年停止计划经济遗留的福利分房,转变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商品房为主。十余年间,我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地产业也焕然一新。然而我国的楼市一直在争议中前行,一路上涨的房价,更是屡受各方诟病。因而伴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宏观调控也成了常态。尤其是在我国可预见的漫长的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注定是人们长期关注的焦点,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供需的矛盾存在,调控就难以避免。那么该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目前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呢?

1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2003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遭遇了多少次政策调控,如果真要统计各部门出台的形形的政策,恐怕还真统计不清楚,但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房价一直在涨。那么是不是说房调就没有起作用呢?当然不是,今年以来在“新国八条”等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尤其是限购、限价、限贷这三项措施的影响下,政策的叠加效应开始显现,我国多数城市房价涨幅明显开始趋缓,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得到有效抑制,部分房价过高城市出现稳中有降态势。国家统计局8月18日的7月房价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下降的城市有14 个,持平的有17个。与6月份相比较,7月份环比价格下降和持平的城市增加了5个。价格上涨的城市中,环比涨幅均未超过1%,涨幅比6月份份缩小的的城市有15个。一线城市商品房涨幅出现全面停滞。进入10月份,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出现了一波较为猛烈的退房潮,在上海有些楼盘降价幅度甚至超过了30%。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松动,调控取得了初步成效。因而可以这样说目前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还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任何政策都有其局限性,宏观调控政策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也应该引起我们的管理层足够的重视。

2宏观调控的副作用分析

无庸置疑,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在短期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总结近期报道:最为明显的就是:今年前7个月,全国土地流标353宗,比去年同期增长242%。受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地价水平也出现持续回落,2011年前7个月全国平均楼面价为1680元每平方,较去年下降19.8%,住宅类则下降9.8%。显然,由于调控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链正在逐步收紧,同时,开发商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正在转变,落实在行动中就是拿地意愿下降,因而土地流标和地价下降不足为奇。而且这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还会增加。或许人们会说,调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但是土地大规模的流标,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必将导致未来某段时间内房地产产品供给量明显不足。到时的市场供求关系会因供给下降而打破原有的均衡,会不会带来房价极强的上涨动力呢?

另一方面,由于“三限”政策的执行日益严格,人们普遍预期短期内无法解除,购房者出现了“一步到位”的购买倾向。最新统计显示,7月份北京楼市成交的住宅单套平均面积首次突破100平方米,一居室的成交比例跌至两成以下,消费者原先已逐步形成的梯次消费、逐步升级的合理住宅消费理念,正在由于限购政策设计的缺陷,面临被抛弃的境地。而这种消费理念会引导供给结构的变化,最终让大户型充斥整个市场,同时可能让90平方米以下的户型占项目70%的这一政策面临夭折。这难道是管理层所乐见的吗?

第三,目前采取的房地产调控措施旨在通过抑制需求来达到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回归理性的目的。然而“三限”政策的推行,在抑制投机、投资需求的同时,也打击了一大部分为改善住房状况而产生的刚性需求。在政策一直延续的情况下或许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限购政策毕竟只是行政办法,长期采取这一政策无疑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相悖的。一旦政策取消,被压抑的市场需求会不会被激发,从而导致房价出现报复性反弹呢?

因此,类似这种调控引起的副作用,应该引起我们的主管部门足够的重视,并对调控的政策细节加以审视,审慎的考虑各项调控政策推出及退出时机,以免引起楼市的大幅度振荡。

3宏观调控政策的取向分析

应当承认,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滞涨状态,下行的趋势也日益显现。但是如果我们的调控目标如果仅仅定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基础上,这和庸医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有两样。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说房价下降50%,银行可以接受,且不说其它行业可不可以接受,房价即便是降低了50%,是不是就已经合理,是不是人人都买得起房了呢?所以治理楼市,要从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着手。

首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从上世纪80年代起参与了4次大型居民收入调查。他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

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加剧了社会矛盾,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层采取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加以有效调节,切实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使他们的收入能够跟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幅度埸趋一致致,最终使他们也买得起房。

其次积极拓宽投资渠道,使居民手中的闲置资金能多渠道的实现保值增值作用。资本的逐利性,注定了民间资本攫取高利行业的嗅觉。从2006、2007年的全民炒股,到近几年的全民炒房,再到现如今的高利贷的盛行,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的非理性投资主要来自一些民间资本的炒作。而《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的意见》明确提出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将会从根本上引导其理性投资,多元投资,从而遏制炒房的冲动。当然有好的制度还需要地方政府的实际执行力。这样才能真正让民间资本走向有序投资,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它不仅受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调控,同时更需要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加以必要的,合理的引导。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调控政策将伴随房地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推进,政策的可持续性也会越来越强。政府在调控政策的取向上不仅要从目前国家的经济层面考量,还要从长远的角度,实现楼市的平稳、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金海燕.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运行过程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9-01

篇9

关键词:企业;市场经济;宏观经济管理

所谓宏观经济管理,其实指的就是政府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包括行政、经济以及法律手段等,以调解并控制市场经济运行从而弥补市场经济的先天不足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事业之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管理高度集中,政府将产品的产量乃至销售过程全部都做出强制性指示。但是自十四大以来,我国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有关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也应次需要采取调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兴起,市场经济的不足也越来越显现出来,怎样运用成熟的宏观经济手段微观经济对进行调控,已经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了。

一、宏观经济管理的存在意义

宏观经济管理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中是否需要采取,这是根据市场经济的缺陷以及我国现实国情所决定的[1]。由于市场经济往往存在自发、盲目以及滞后等不足,而我国又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因而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十分有必要存在的。

(一)市场经济缺陷需要宏观经济管理进行弥补

当市场失灵时,其一般都会表现为:市场的供给与社会的需求严重不符;市场不能将垄断现象自发消除;不能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外部经济问题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以及其他的由盲目以及滞后带来的弊端等,这都需要国家宏观介入进行调控。比如,我国煤炭企业随着高科技产品出现及更替,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新技术及设备以寻求更大的经营利润,并以此加大其煤炭生产量,然而这会加剧煤炭企业盲目生产,造成了煤炭市场上出现了供过于求,因而无法提供有效的相应公共产品及服务,导致煤炭市场疲软,企业也因此而遭受损失[2]。这种问题是由于市场中企业的自身行为而造成的,无法靠其自己解决,而需要政府运用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

(二)我国的国情需要政府采取宏观调控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仍然还停留在初级建设阶段,体制正在变革中,因而市场经济体系不可能会迅速建立完善,缺乏健全的市场调节手段,所以市场经济在其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到各种外部因素干扰,难以维持其正常的运行秩序。这些都决定了宏观经济管理必须运用到市场经济管理工作中来。同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十分明显的的差距,必须依靠宏观调控来进行追赶,并针对公有经济加强其主导作用,从而促进共同富裕等。

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主要特征及所受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主要特征有:在进行宏观管理时主要采取投资驱动,并以工业为主导,而且政府投资的份额比重一般都比较高,政府调控及干预对市场产生的作用十分显著[3]。这一点是明显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国家。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通常依靠消费作为驱动,并以服务业为主导,而投资份额则往往是私人在进行。此外,中国市场经济制度表现出惊人的前进步伐,但西方国家却基本上都已经定型了。相比之下,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仍然有很多方面明显不足,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经验进行自我突破。西方的市场经济已经有了长期的经验积累,并有了稳定的政治架构,因而其市场环境十分统一而完善。但中国的地域空间差异十分明显,使得经济环境十分不确定。当我们在分析宏观经济管理时,经常需要针对不同市场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在这时其静分析模型较为常用,但该模型存在明显的缺陷,难以避免其弊端发生[4]。因而我们在方法论面前显得有些尴尬,无法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也不能将现有静态模型进行套用,过去经济过热的经验教训在此时更不可靠,由此无法客观地判断宏观经济的目前形势。各位学者之间的意见也无法统一,缺乏共同研究基础。而要深入地对投资和消费以及政府财政支出、进出口量等因素有可能对供求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面对不同经济体,上述因素会产生不同的实际作用。例如,GDP的影响因素超过60%都是由投资带动起来的,而消费对其只产生了不到40%的影响了,但是在美国,局面却完全相反。在美国联邦的所通用的国民经济算法中,其投资指的就是完全在市场中自由流动而不会受到政府干预及限制的私人投资;在中国,常常会有多种因素促使政府限制投资行为,而且私人投资往往会被政府投资所替代甚至排挤。对于这些明显的不同点,我们不可以只是简单以为是量的不同。这些量的区别导致影响GDP增长的因素也有许许多多的区别。而且投资与消费两种经济拉动模式产生的经济影响会被不断地放大,并在最终造成质的区别。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在投资中,部门、行业以及阶段之间往往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例如当今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利用的效率之间的关系,一些高耗能行业例如基础材料工业或者能源工业等,都会对宏观经济调控产生十分大的影响影响,如果扩大其投资,就很容易扭曲资源的配置局面,使别的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干扰,国民经济发展中所涉及的各方利益容易发生冲突,其后果往往会超出我们的理解,最终难以有效控制。同样的是,在消费领域中的状况,消费的相关结构、倾向等各个因素都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因而我们需要对相关信息的细节全面了解并掌握。目前国内有很多学者都已经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肇因都是不合理的产业经济结构,这在中国当今的转型中显得十分独特,绝不能忽视。

三、宏观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社会大生产背景下的的必然趋势

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而开展的。市场经济在这种条件下,有着十分细密的社会分工,国民经济的相关部门之间联系、竞争而又相互依存。而且商品化经济也要求各个经济单位之间必须采取更为紧密而又频繁的交流。因而,对社会劳动应该按比例进行分配,从而确保社会能够顺利进行再生产。但是,仅仅依靠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所产生的自发作用无法满足以上发展要求,这是由于各个地区、部门及企业都是以自身利益为其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而这只会使得整个经济发展变得更加不平衡甚至陷入无政府状态,所以客观事实都要求了必须为国民经济运行采取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从而促进其全面协调的发展。例如,在近些年来煤炭企业虽然调整了某些产业结构,并对五大产业做出了相应规划,但是在煤炭企业的主要运营中煤炭生产依旧是主流,而且由于这五大产业规划后产生的相互依托局面的基础也还是煤炭,一旦煤炭市场由于某种原因受到了冲击,那么五大产业都会相继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些影响[5]。因此,采取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来对其实现重新平衡就显得十分具有意义了。

2.社会主义生产活动的建立基础是大机器工业,并以此而开展社会化大生产。因而在这种条件下,如果国家没有指令性计划下达,不也不再对企业的生产及经营活动进行指导,社会生产就很容易陷入无政府状态,此时各个经济单位单靠自救行为是难以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回复到正常的轨道中来。比如:进行煤炭的生产活动时,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煤炭企业中不论是公有还是私有,都会出现一些盲目生产行为,无法规范生产经营活动,市场需求异常出现饱和状况,这在一方面会导致煤炭资源因此而无端地遭到浪费,另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会使很多企业因此停产破产,造成大片的失业现象,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冲击社会稳定性。此时也只有宏观经济管理活动能够达到救市以及恢复社会秩序的作用了。

(二)加强宏观经济管理何以非常有效地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我国的经济制度成为十分重要的一项特征。自进入新时代以来以来,我国正在不断转变国家的经济职能,并针对国有企业采取了很多的改革措施,并在如今政企职能开始分开、并逐步分离国企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背景下,政府通过改革不断地让国有企业面向市场参于竞争,不再查收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以其所有者身份采取一些适当的管理手段,而对与关系一些会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特殊行业的国企,国家仍然直接对其进行各项管理活动。

(三)宏观经济管理手段能够使市场调节的缺陷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中要依靠市场来对资源进行配置,而且其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在基本上决定了市场资源的供求以及分配局面,竞争也就应运而生。当市场竞争处于良性状态下时市场经济就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契机,然而竞争也会很容易造成垄断以及其他紊乱现象,此时市场调节已经无法取到良好的效果,甚至可能会加重这种恶性局面。

(四)加强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有效解决市场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事业方兴未艾,因此在其运行当中仍然会带有一些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特点,这种情况下利用宏观调控可以使得预期效果的实现得到确保。市场机制存在很多的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常常会表现为“市场失灵”[7]。此时靠市场调节已经很难解决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在重大问题面前会显得十分无力。而强有力的宏观经济管理就能有效调整这种局面,避免社会因此而出现不稳定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宏观调控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管理手段与西方不同,是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孕育而出的产物。宏观经济管理符合了当今经济时代变化发展的需求,能够有效地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平稳运行,并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解决其无法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璟 单位:江苏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张勇.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5,01(01):32-33.

[2]姜红.关于宏观经济管理创新的若干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3(06):58-59.

[3]朱金赤.浅谈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13,02(12):52-53.

[4]陈翠芳.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03):85-86.

[5]韩保江.驾驭市场经济关键是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J].学习月刊,2013,01(02):52-53.

篇10

关键词 农村;土地流转;优化配置;承包经营权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44-007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农村经济传统的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一直走着传统分散式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农业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使得传统模式严重限制了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走新型农业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土地是农业资源中最重要的要素,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健全科学的土地流转机制事关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大局,以下谨就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构建问题作以简要阐述。

1 土地流转的目标

从农业发展的规律来看,农业规模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有关,机械化水平越高,农业的规模就越大,我国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传统型的农村经济受机械化水平低的影响,长期以来都是分散的家庭式经营,这种模式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逐渐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改革的一个突破点就是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这样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农业的生产力。结合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扩大农业的经营生产规模,走适度规模经营之路。实践中可以将这一目标分为两个步骤来实现,一是建立一定的土地流转机制,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二是逐步扩大单位土地经营面积。

实现上一目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可以有效的向集约化经营模式迈进。目前我国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有以下有利条件。

1)制度方面,由于我国实行,农村承包经营户对土地有一定的产权,这是实施土地流转的制度基础;

2)第二产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都为因土地流转产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新型农民的出现及农村市场体制的建立为土地流转提供了客观条件。

2 土地流转的原则

2.1 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土地流转机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同时市场经济也是其主要推动者,在一定情况下,市场机制与土地流转机制是相协调的,但单纯的市场经济体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土地流转当中又会暴露出种种的弊端,因此,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市场机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农户在市场机制所出现的土地流转现状与原先预定的目标有明显的不一致性。为了弥补市场机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不足,政府要加强监督和引导。

2.2 互利自愿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不能完全的靠市场来调节,需要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流转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因势利导,不能采取行政强硬手段,更不能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从而挫伤其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建立健全相应的规范制度,土地流转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保证,土地流转机制一切要素都要给予法律化的明晰,减少人为因素对土地流转的干扰;

2)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制定出不同的流转制度和政策,注重流转方式的多样性,因地制宜;

3)明确土地流转的市场性,即土地流转机制要建立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基础之上;

4)打破土地相对闭塞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的进行土地的流转与集中。

2.3 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差大,东西跨越长,各地有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地理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呈现出强烈的地域差异性,农村生产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加之人地比例关系、区域经济基础、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农民思想观念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因此各地在制定土地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能。

3 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的措施

3.1 明晰产权

明晰产权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实现交易的基本前提,只有财产分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会有交易的可能。土地流转亦是如此,因此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准确定位是土地流转机制建立的根本前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所有者才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关注着,他人对不属于自身的事物相对持冷漠的态度。财产所有权主体的模糊,必然会阻碍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

3.2 完善法律法规

受立法滞后的影响,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好多都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实践来看我国目前的现行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限制仍较为严格,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的流转。我国每个省的状况和土地量差异性很大,但从整体上来讲对集体经济组织外的组织和个人都有一定的限制。

3.3 构建科学的土地流转制度体系

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制度是关键,如《物权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就规定,以家庭承包的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以抵押方式流转。这是对农民身份的歧视,也是对平等原则的违反。不管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以哪种形式取得,都可以出租、转包、互换、入股、抵押的方式流转。

4 结论

综上所述,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是造福子孙的千秋大业。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构建土地流转制度的实践中,除文中论述到的措施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问题亟待不断的去进一步去探讨解决。

参考文献

[1]丁关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法律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1(3).

[2]万宝瑞.当前农业发展需要关注的五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11(3).

[3]张勤云,江辉.浅析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保护[J].中国农学通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