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9 06:3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阅读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意:华山四周群山聚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潼关内外地势险要,前有黄河,后有华山,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遥望长安,惆怅彷徨,在这样有利之地建都立朝又有什么用呢? 伤心啊!秦代汉朝曾经做过行宫的地方,如今万间宫殿都化作了尘与土。 朝廷兴盛不息,百姓受苦。 朝廷衰亡破败,百姓更受苦。
主旨:借怀古伤今,揭示了历代封建王朝的衰亡给广大百姓造成的极大痛苦
作者介绍:张养浩,元代散曲作家。
全文
此曲写景对咏史有什么作用?
极写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的险要地势,正是为下文的望而意踌躇提供抒情的诱发点,使作者更好地抒发感情。
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你认为文中哪些地方用字用得好?试说明理由。
聚怒用得好。运用化动为静的表现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潼关的壮阔景象和险要地势。其中,聚使静态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的汹涌澎湃,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
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自然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写潼关之险,意在说明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突出了主题。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本文的主旨句是?此句妙在何处?
百姓苦!亡,百姓苦!
此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个结尾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邃丰富,较强感染力。
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兴百姓也苦呢?
篇2
一、激发阅读古诗词兴趣,增强课外阅读的动力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起着定向和动力的双重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学生兴趣,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爱阅读的人会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陶醉于阅读而忘却身边的一切的故事表明,阅读并不是一件苦事。郑逸梅说“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柯灵说“甘当书痴”;赛福说“读书是一种乐趣”;格雷说“书可产生心灵的欢悦”。只有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
二、古诗词阅读的方法
(1)史海泛舟,以诗为帆。一般的文学史多“以史解诗”,谈某诗的创作背景、诗人际遇等,然后因感而生诗意,这是不够的。这是一种“弃诗而言他事”的解诗,把诗边缘化了,这也就不是在解诗了。其实在联意阐释时,尤其是解“史诗”时,应注意“史诗互动”。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乍读此诗,似无味无境界,甚至疑此诗是说“友人相逢之意”,这都是不细读诗而只凭感觉言诗的缘故。细读此诗,当知道岐王、崔九与李龟年是谁,杜甫与李龟年相见时间,二人当时的大约年纪也要知晓,诗中“寻常”“几度”,又说明了什么现象。查阅资料就会不难知道,这四十多年的前半段是富足荣华的大唐,而后半段是山河破碎的大唐。这一切都被诗人省略了,是诗人不忍谈,还是诗人谈了我们未知?当然是后者,细读诗歌,就不难体会到诗人用“落花时节”把富足荣华的大唐和山河破碎的大唐都融纳进去了,因此,“落花时节”具有浓厚的象征的意味,并非仅指二人相逢的时间。而“正是江南好风景”与在京都洛阳“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相应,同是好风景,只是物是人非矣。这样“由史入诗”才能真正懂得这首诗的“诗情”与“境界”。“诗史互动”是赏诗的好方法。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审美性;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古诗词,都饱含着作者无限的深情,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凝聚着整个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是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绝好素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利用古诗词进行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最佳选择。那么,小学古诗文中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情感教育素材?作为教师,又应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素材来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小学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素材浅析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古人抒感,表达理想的载体,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明诗》中有云:“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诗的产生,乃是出于七情自然表达之需要。凡是优秀的诗篇,都是诗人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遭际,用他们的一腔热血乃至生命写成的。诗的生命,无不饱含着诗人的真情。
1.热爱大自然,追求人性坦率豁达,自然纯真
古代的智者、仁者从自然山水的形象中看到了和自己道德品质相通的特点,通过歌咏自然景物来体现自己人性的坦率豁达、自然纯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春日》),朱熹独具慧眼地将自然景物当作生命意象来观赏,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洒脱的心情融为一体,既写出了大自然的郁勃生机,又表达了作者追求平淡自然、悠闲自娱的心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自然意象承载着的是陶渊明那颗刚正不阿、淡泊名利的心,而主宰着自然意象的无疑是诗人熠熠生辉的人格意境;“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此时,静的不止是这夜色,这景物,更是诗人王维闲适恬静的情致,陶然忘机的心境,摈弃世尘的隐愿。
2.爱国爱家,思亲念友
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多是具有浓厚的爱国爱家情怀的,他们在其所处的时代,触景生情,感时伤怀,写出了很多饱含爱国爱家情怀,思念亲人的优秀作品。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道出的是于谦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对山河破碎、国家将亡的现实的悲壮激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对中原领土的念念不忘,对祖国重新统一的热切盼望。同样,对漂泊他乡的亲人的思念,对故土的眷恋也是诗人们吟咏不衰的主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无限慈爱;“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客居他乡,对兄弟、亲人的深深思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友情及交友之道历来受重视,李白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饮酒一杯,恋恋不舍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优美的诗句无不使学生感到友情的珍贵,体悟友谊的真谛。
3.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豪迈开阔的胸襟
无数的文人墨客在经久不衰的历史长河中,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豪迈开阔的胸襟,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动人歌谣。“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在贬谪期间用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唱出呼唤青春的人生之歌!李白是唐朝诗人中最富有想像力,不畏挫折的人格美的代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李白的乐观、自信书写得淋漓尽致!
这些宝贵的情感教育素材本身就无声地在向学生进行着情感教育,只要教师善加引导,就会发挥其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升华其良好情感的作用,值得教师倍加珍惜、善加利用。
二、阅读教学中利用古诗词的情感教育策略
1.根据意境,情境表演,寓读于演
例如,在学习纳兰性德《长相思》这首词时,原本我想借助多媒体手段出示文中插图,并引导他们反复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纳兰性德“身在何方”“心又在何方”,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纳兰性德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挚爱与炽热的爱国心。结果在朗读并理解作者心境的过程中,我发现班上一名男生有感而发,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在朗读中加入动作,做了很好的情景表演示范,我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本节课接近尾声时,让这名男生作为“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进行配乐朗读情境表演,寓读于演中,全班同学都热情高涨,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熟练地背诵本首词。这样的情景表演,我又尝试了很多次,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爱上了这种寓读于演的学习方式。
2.反复朗读,读出节奏,体会情感
诗词是音乐文学,也就是古时的流行歌曲,可以反复的朗读和歌唱,所以朗读是古诗词学习的一个古老而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朗读,可以由老师范读,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或者学生自读。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把教师指导和学生朗读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词中的情感,形成自己独到的体会。
例如,在对《泊船瓜洲》进行朗读指导时,我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次,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在读中抓准韵脚,读出节奏。《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四个:“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都重读了的话,就会使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恰当重读,而“山、还”的朗读力度应稍弱一点儿。
最后,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在读中感悟情怀。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如《泊船瓜洲》一诗在学生读出诗韵、读准诗意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境,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静下心来,去除杂念,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王安石,当他站在船头,回望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看到这漫山遍野的绿时,心情会如何,此时再让学生入文朗读,就能读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出内心的喜悦时音量应逐次加大,力度渐次加强,语尾音节上扬且拖长。再让学生回归课文,看着这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致,想着自己却要离开,而且不知何时是归期,心情会如何?让学生再次换位思考,感受作者内心的思乡之苦,并相机指导学生读出内心的忧伤时要注意语调和力度从强渐次减弱,语速平缓。这样上句与下句语调配置交错对应,便能取得起伏跌宕、相应谐趣的效果。
篇4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词化用了谁的什么诗句?
(2)下列句子是对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阕词是苏轼创作进入全盛时期的代表作,全词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咏月诗词中不可多得的名篇。
B.词前片写“欢饮达旦,大醉”的情状,后片写佳节思亲的惆怅,全词充盈着奇特的想象和俊逸的浪漫气息。
C.下片写的思亲,仍扣“月”而行,情绪略转低回,“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流转,斯人不眠,足见苏轼与苏辙父子情笃。
D.苏轼的人生态度不无缺憾,但他一辈子处人处事坦荡圆通,随遇而安,因缘而适,有效地保持了内心的平静,一生乐观、开朗,达到了多少人心向往之而苦求不得的人生境界,这就是苏轼,这就是《水调歌头》独特艺术魅力之所在。
6.戍边征战类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各项是对诗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第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诗人是秋天出塞的。
C.第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2)请你鉴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不少于50字)
7.隐居探访或山水田园类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归田园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请比较一下“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这两句诗的异同。
(2)诗的最后一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使这首诗不只停留在对劳动乐趣的体味上,更进一步点了题;种豆长草也罢,早出晚归也罢,夕露沾衣也罢,都在所不惜,只要趁了心愿就好。这“心愿”是什么呢?
8.咏史怀古类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篇5
怀古诗词是指作者因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发感慨及抒怀、抱负的诗词。怀古类诗词可分为咏怀古迹、缅怀古人、追忆古事三大类,这也是阅读这类诗词作品的切入点与抓手。
一.咏怀古迹
这类诗词旨在借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盛衰无常、昔盛今衰、物换星移、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的主题。
刘禹锡的《石头城》,诗一开始,就营造了一种苍莽悲凉的氛围,曾经是战国时代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孙权改名为石头城,并在此修筑宫殿,经过六代豪奢,至唐初废弃,二百年来久已成为一座“空城”,潮水拍打着城郭,仿佛也觉到它的荒凉,碰到冰冷的石壁,又带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山川依旧,明月依然,旧日石头城彻夜笙歌、春风吹送、欢乐无时的繁华已空无所有。诗人把石头城放到沉寂的群山中写,放在带凉意的潮声中写,放到朦胧的月夜中写,这样无不能显示出故国的没落荒凉。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繁华富贵,俱归乌有,诗中句句是景,然而无景不融合着诗人故国萧条、人生凄凉的深沉感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眼见当年夜夜笙歌、欢声笑语、春光融融的舞榭歌台,如今却人去楼空、旧迹斑斑、萧索凄凉;当年热闹非凡、门庭若市、高朋满座、名流云集的王府侯门,如今门可罗雀、冷清萧条、光鲜不在,自然流露了辛弃疾面对消沉时势、寂寞江山时的愁苦悲凉、郁闷压抑。
“凭栏怀古,杨柳参差舞”的《扬州慢》,姜夔带着对“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热切憧憬,一路赶来,但当他“解鞍少驻初程”时,却发现往日游人如织、笑语喧哗的扬州城,满目疮痍、四顾萧条、杂草丛生、战火未尽,明月之下的二十桥都令人目不忍视,表现了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亡国破家的悲愁,以及感时伤世的意绪。
二.缅怀古人
志士文人、迁客骚人往往在人生怅惘、功名难就、前途迷茫、国运不济时凭吊古人,在臆想的时空隧道中神交古人,惺惺相惜之间,一吐内心之不快,进而寻求一种精神寄托、灵魂慰藉,抑或理想出路。
因莫须有的乌台诗案下放到黄州的苏轼靠着赤壁的山水,纵横古今,与曹操、周瑜等历史名人煮酒论英雄,消解令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内心痛楚。日游赤壁,江水远逝、浪花如雪、山石峥嵘,雄奇壮阔的自然美景,让苏轼不由想起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更想到了少年立功、雄姿英发、风流潇洒、智勇无双的赤壁英雄周瑜,思之,词人不免有相形见绌之感,于是生发多情善感、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感慨,成就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夜游赤壁,风清月白,江水澄明,水天一色,晚风习习,赤壁夜色美,面对无限江山,苏子愀然,追问生命不永、人力无为的悲剧人生,叩问逝去的三国英雄曹操,英雄似已远去,但是苏子在江水明月中觉解,人生可以通过立功、立德、立言的方式如曹操一般声名永垂,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豁然间书就《赤壁赋》。
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诗歌一开始,诗人借助想象的力量,构想出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的雄奇壮丽的图景,由此引出名流千古、窈窕红颜,甚至有些惊天动地的王昭君。但杜甫并没有按传统意义将王昭君刻画成一个促成蒙汉一家亲的英雄形象,而是更关注她的不幸与悲剧。“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着力于“黄昏”,在日常的语言里,“黄昏”两字都是指时间,而在这里,它似乎更主要是指空间了,它指的是那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它是那样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了,消化不了,自然给人一种天地无情、青冢有恨的无比广大而沉重之感。“画图”句更是直接指明汉元帝的昏庸,不识真昭君是造成昭君葬身塞外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分明怨恨曲中论”的“怨恨”包含着“恨帝始不见遇”的“怨思”,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至此读者不难看到志不得施、壮志无为、明珠暗投、穷困潦倒、饱尝飘零之苦的杜甫与昭君是何其的相似,与其说杜甫是在写昭君的怨恨,毋宁说是在寄托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
三.追忆往事
诗人词人对古人古事的追述,目的大多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借古讽今、以史为鉴,体现了作者心系天下、居安思危、忠肝义胆的社稷情怀,希望为权为国者能励精图治、爱惜民力、尊重人才、远离奸佞、勿蹈覆辙。
《马嵬(其二)》,李商隐选取的历史事件是唐代的重要事件――马嵬之变,初看这首诗似乎只写了马嵬兵变时唐玄宗的落魄,反复读过之后,我们则会为李商隐穿越时空的想象力所折服,他运用对比手法,时而写当年李、杨二人如胶似漆、相敬如宾、海誓山盟的恩爱场景,时而写马嵬兵变时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伦的诀别;时而写昔日宫中笙歌达旦、今年欢笑复明年、繁文缛节的乐生活,时而又写落难马嵬时唐玄宗的惶凄凉,悲惨可怜;时而写往日二人誓盟长生殿,笑牛郎织女的赏心乐事,时而又写玄宗乐往哀来摧肝肺的悲痛失落;时而写天子一朝得势、鸡犬升天;时而又写天子一旦失势,惶惶如丧家之犬,难比共叙天伦、夫妻相守的普通人家。在典型生动的事件中,读者不仅感动于李商隐将批判的锋芒全部指向唐玄宗的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勇气,更感动与身逢黑暗动荡、党争纷扰晚唐的一介书生为唤醒国君、匡扶国运而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呐喊。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上阕重在咏怀古迹,下阕则将表达重点转移到古人古事,按照时间顺序,先讲了南朝元嘉年间,文帝刘义隆大意轻敌,草率北伐,落得个仓皇而逃的典故,紧接着又将回忆的视角转到由于南宋朝廷长期奉行屈辱求和的政策,致使人民斗志松懈,在异族皇帝庙前,鸦飞鼓响,祭神活动正进行得热闹,看不到一点抗战气氛的旧闻。从容慷慨的叙事之间,一个有天地情怀的悲情英雄跃然纸上,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墨为南宋统治者呈上了不可草率北伐,要做充分准备、细致工作、积极对敌的忠心表。
篇6
中考对古诗词阅读的考在理解感悟,着重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情感的把握等,试题材料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题型一般包括主观问答和客观选择两种。解答这类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握诗意,现意境。
诗意理解,首先要正确理解诗词中的词句意思,这是欣赏诗歌的基础。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艺术境界,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体现意境,需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2.赏析语言,品炼字。
古诗词语言含蓄,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这种题型要求品析诗词中炼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需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品析写法,辨技巧。
表达技巧既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也包括渲染、衬托、用典、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各种表现技法。解答这类试题应该先指明其写作特点,再分析其表达效果。
4.探求主旨,品情感。
诗言志。读一首诗,需把握诗歌的主旨思想。要在了解诗意、把握意境的基础上联系诗人的身世及写作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表达的主旨。有些诗歌直抒胸臆,主旨鲜明;有些则是融情于景,含蓄流露,需要认真体会。
题型扫描:
一、考查诗意和意境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答题。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题】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解题指津】
首先要正确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描述时应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诗人渗透在景物中的情感。
【参考答案】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涌动,感慨万千。
二、考查语言和炼字
例2.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答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问题】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
【解题指津】
可以从词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等方面来品析这首词用语的精妙。这首词描写的是春日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结合语句体会“迸”字的表现力和“偎”字在修辞等方面的妙处即可。
【参考答案】
“迸”字突出了笋急于破土而出的冲劲和强劲的生命力。“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花的娇美。
三、考查写法和技巧
例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题】
诗中颔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解题指津】
首先从修辞手法或表现技法等角度入手去辨析,然后结合整首诗的诗意具体分析其内容及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风飘絮”比喻国势如同风中柳絮一般十分危急,以“雨打萍”来自喻自己家破人亡的凄凉状态,写出了国破家亡的凄凉境遇。
四、考查主旨和情感
例4.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问题】
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指津】
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了解所写内容,透过意境体会作者创设的氛围,同时找出直抒胸臆的句子感受作者的情怀。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将多种景物构成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而结尾处的直抒胸臆更是将游子的思乡之情推向。
【参考答案】
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读读想想: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题】
想象诗中画横线的句子所描写的景象,并把这一画面描述出来。
【解析】
考生如果不纵观全诗,把这两句游离于整首诗之外,仅逐字逐句翻译一下,那么就有可能描述偏颇。比如有考生这样回答:潮水平平,两岸宽阔,风顺帆悬。因为没有对全诗意境的整体把握,所以没有描画出初春时节江水涨涌这一景物特征。
【参考答案】
潮水漫无边际上涨,江面也变得宽阔了,风势正顺,船帆高悬。
2.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问题】
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其中表现了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
B.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用典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解析及参考答案】
这是一道客观选择题,四个选项涉及诗歌的各个方面,考查内容比较全面。我们采用筛选淘汰法,可以通过辨析、甄别,在四个选项中顺利地选出错误项。这道题的错点是C项,考查的是对诗歌创作手法的掌握,如果考生仅限于对手法的辨析,却不了解手法的作用,就可能错过准确选择的机会。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是为了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渴望实现杀敌报国的愿望。
3.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问题】
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解析】
这是一道比较阅读题,需要联系词人的身世并借助于作者融情于景的描写,进而体会词人的情感。前一首词创作于南渡前,生活闲适安逸;而后一首词创作于南渡后,后期作品多抒发身世之感,感情凄苦低沉。
篇7
一、感受韵律美、节奏美之读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诗歌最早是合乐吟唱的。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讲究韵律,还讲究鲜明和琅琅上口的节奏等美学特质。诵读中国的古典诗词,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古典诗词的声韵显示语言的抑扬,节奏显示语言的顿挫,正如郭沫若所言:“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是她的生命。”所以,在七年级上册教学古典诗词时,我就首先教给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以此激发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强烈兴趣。其法:五言古典诗词通常只有3个节奏,比如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七言古典诗词通常有四个节奏,比如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而四言古诗的节奏一般只有两个,比如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在教会学生把握诵读古典诗词节奏的基本方法后,再引导学生采用全班齐读、小组读、个别读、高声吟唱等方式感知古典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音乐美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琅琅书声中完成对古典诗词上述诸美的体味、品鉴目标了。
二、感知形象美、意蕴美之读
教学古典诗词,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文本音韵美、节奏美的感知与品味上,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走进文本的深层意蕴,在读通、读顺、读懂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收集和处理古典诗词文本中透露出的信息:读出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感知古典诗词中塑造的人物(事物)形象,感知作者在文本中运用的叙事、抒情、议论、用典等写作方式,体味文本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在文本中寄予的思想情感等。但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指导,并非是句句领读,而是指导学生抓住古典诗词文本中的难点、重点和关键词、句来读,唯有如此,才会事半功倍。
比如,教学曹操的《观沧海》,我引导学生抓住诗歌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体现曹操一统天下鸿鹄大志的既是描绘虚幻之美丽景色又是抒发个人远大抱负的诗句反复品读赏析。而后,我再对曹操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及诗歌的主旨等加以适当点拨:这首诗是曹操建安十三年(208)五月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在这首诗中,诗人将自己北征乌桓胜利的喜悦、阔大的胸襟、一统天下的宏伟抱负等融汇到诗歌里,借对大海雄伟壮丽景色的描绘,表现诗人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经此点拨,学生很快就沉浸在了这首古典诗词所营造的雄浑美丽的意境之中,全身心地去体味、感知曹操勇武睿智、文韬武略之高大形象了。
三、展开想象翅膀、创造新意境之读
雪莱说:“诗可以界说为‘想象的表现’。”中国古典诗词尤甚。因为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炼、情感丰富、内蕴深远等美学特质,所以,诗歌创作时,作者唯有通过想象才能将复杂的社会生活、深沉而抽象的情思化为具体的艺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而事实上,几乎每一位远古的诗人都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有形的客观事物同自己丰富的主观情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运用文字的功力将之组成一幅幅优美的、生动的、幻化的图景,从而使作者无限抽象的情思寄托在具体可感的意象之上,起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艺术效果。
篇8
作者:连国芬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第11期
一,现代诗歌中的“我”和“你”现象
“诗言志”,现代诗歌总是或借助形象含蓄地表达情意,或直抒胸臆。“我” (抒情主人公) 和“你” (抒情对象) 是诗歌所创造的主要形象。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的现代诗中,大都“我”“你”共存。苏教版的《发现》《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啊,船长,我的船长哟! 》《让我们一起奔腾吧》《致西伯利亚的囚徒》,人教版的《致青年公民》,直接在诗面上呈现了“我”和“你”。苏教版的《相信未来》《北方》《祖国土》,人教版的《六月,我们看海去》则间接地加以表现。这些显性或隐性的“我”和“你”,其所代表的形象各有不同:
诗人通常借助不同的意象将“我”和“你”进行链接,以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思考和探究成果,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用“我是——”的句式将“老水车”“矿灯”“稻穗”等意象呈现。初看,我们便有些似懂非懂——“我”到底指什么? 原来,诗人先将“我”具象化为“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用以表现祖国贫困悲哀的特点,接着又将“我”具象化为“花朵”表明祖国充满希望,然后将“我”具象化为“胚芽”“笑涡…起跑线”表示祖国已经走进新时代,最后将“我”转换为经历过“迷惘”、“深思”。现已“沸腾”的一代人,将“我”与“你”之间的血肉联系予以明朗,将“我”对“你”深沉而复杂的爱细密吐露。这看似复杂的“我”,将祖国从悲哀到复苏的过程,以及经历苦难的一代人的丰富情感尽情展示,诗的意蕴由此而深广。
普希金的《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用“矿坑的深处”“阴暗的地底”“阴暗的牢门”“苦役的洞窟”“沉重的枷锁”“黑暗的牢狱”等意象表现西伯利亚囚徒(“你”的复数) 所处的恶劣处境,反衬“你们”的高贵心境,传递“我”对“你们”的挚情;《六月,我们看海去》则以“驼铃”“天空”“大海的喧响”“贝壳”等意象表现“我们”(“我”的扩大) 的青春活力,表明“我们”的自信,用“看海去”展现“我们”对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你”)的向往。
现代诗歌中的“你”和“我”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中,“我”表达的不仅是自我,还有“我”对“你”的情感倾诉。每首诗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情而异,抒写的“我”“你”也各有侧重。透过每一个凝练如珍珠的文字,捡拾起“我”和“你”,弄清“我”和“你”的关系,我们便可比较快地走进文本,领略意境,体悟诗情。进而与诗人共鸣。
二,抓住“我”和“你”实施教学的意义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集中解决了这样一组问题:(1)这首诗,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 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的?(逐节解读) (2)每节诗末的“祖国啊”所抒发的感情是否一样? 诗人的情感有何变化,为何有这样的变化?f3) 这首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这样写对于情感的抒发有什么好处?
应该说,这位教师的教学体现了明确的诗歌教学目标(把握意象及诗人创造的意境、理解诗情及其表达技巧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两个主要目标) ,摒弃了诗歌教学常用的套路(介绍背景,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逐节解读,理解意象,分析情感) ,思路清晰。但设计的问题除了“感情”还是“感情”,在内容上缺乏广度和深度,形式上也比较试题化。课堂上,学生思绪平淡,答题应付,诗歌的美妙无从体验。
如果我们以“我”和“你”为主题词来设计问题,也许能够改变这种状况: (1)诗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称代词? 各代表什么? 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2)诗中的“我? 和j“你”有关系吗? 作者是怎样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 诗中的“你”全用“祖国”来替换好吗? (3)每节诗末的“祖国啊”的读法是不是一样? 应该怎么朗诵呢?
篇9
关键词:字理析词;实践;运用;词眼;置换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68-02
字理析词,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字的形与义的关系来分析、理解词义,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心的最终目的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词句教学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能力的根本途径之一。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词语确切含义的基础上体验感受,能提高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而字理析词则是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桥梁。巧妙地运用字理析词,能使阅读教学课堂更精彩,更有实效。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字理析词呢?我觉得就是要对文本中的关键词也就是对表现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的重点词语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着重处理。我在几年的《字理教学课题》研究中不断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收到一定效果。
一、巧抓文中词眼进行字理析词
阅读教学中,我们是不是对于所有的词语都要抓呢?我认为不是的,这需要我们仔细寻找“词眼”。比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我紧紧抓住“坎坷”一词,因为“坎坷”一词是文中的关键性词语,它能概括了文中主人公阿炳整个人生,抓住它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阿炳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刚直顽强的精神。在教学“坎坷”一词时,先从分析“坎”入手,告诉学生“土”字旁是跟地面有关,而“欠”则是与人吹气、叹气有关,并且通过“欠”字的古文字的演变,让学生明白“欠”字为什么与人吹气、叹气有关。甲骨文: (一个人跪在那里张大嘴巴在呵气。)造字的本义:一个人因倦怠而张口深深吸气和叹气 。篆文: 上半是 ( 气),下半是人字,表示人在呵气。楷书“欠”下面是“人”,上面是“气”的省形,表示一个人在吹气,在叹气。所以“欠”有“叹息”之意。向学生阐述完这些字理知识以后,我继续启发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去思考:那么,“叹息”与“地面”组合为“坎”是什么意思呢?路面如果畅通无阻路人还会“叹息”吗?而令路人“叹息”的应该是怎样的路面呢?答案就在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思考讨论中明确了。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的地面是让路人唉声叹气的。与此同时,我还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到坑洼的地面,并看清哪是“坎”,哪是“坷”。最后我引导学生这样理解:“坎”是阻碍前进、令人叹息的陷坑,而“坷”是阻碍前进的凸起的土埂。“坎坷”一词的本义为道路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引申为人生道路上事情不顺,历经许多艰辛和磨难。接着,我引导学生理解“坎坷”一词在文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写主人翁阿炳坎坷人生的句子,并想象在那人吃人的社会里,阿炳如何与命运作斗争,他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为了升华主题,我还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让学生欣赏,再次感受阿炳坎坷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精神。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说过:“要带领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来’便是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回’便是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概言之,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统一。而经过字理析词去理解词义,帮助学生感知文中的思想内涵是很可行的 因此说,这种情感教育不是喊出来的,而是润物细无声,从而实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字理析词的功劳。 那么,为什么要抓“坎坷”一词而不抓其它词语呢?我认为这正是因为“坎坷”一词是贯穿全文并且能概括阿炳整个人生的一个词眼,它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能。是的,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析字析词,一定要找准词眼,再结合文中句段进行教学,否则,教学只会是凌乱的、琐碎的。
二、在置换比较中进行字理析词
置换比较是品味词句的基本方法。而在置换比较中引用字理析词,学生感悟语言会更为深刻。
在教学《荷花》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我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师:文中有一句话: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我:作者为什么用“翩翩起舞”,而不用“翩跹起舞”呢?同时,课件演示人跳舞的画面;荷花在风中摆动的画面 。接着,我同时出示“翩”和“跹”两个汉字,让学生先从字形上去区别。学生反馈到“这俩字在字形上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我又让学生从字的偏旁入手,再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上通过字的造字特点去区别这俩字。
生1:“翩”是“羽”字旁,跟羽毛有关,应该是指鸟展翅飞翔的意思。“跹”是足字旁,是指用脚跳舞,呈旋转之状。
生2:由此看来,“翩翩起舞”仅指跳舞时手在舞动,而脚是不动的。“蹁跹起舞”
是指跳舞时手脚都在舞动,整个人在旋转。
我顺学而导:讲得真好,大家能用字理去识字,去析词,那么,怎样把这些词放到文中去理解,然后再正确取舍呢?为了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能区别这俩词,我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表演“翩翩起舞”,一个表演“翩跹起舞”,下面的同学可以分组讨论:作者为什么用“翩翩起舞”,而不用“翩跹起舞”呢? 学习到这一步,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了,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到:文中是写荷花在跳舞,而荷花是长在池中的,不可以移动和旋转的。我接着总结:对呀,因此可以看得出,“翩翩起舞”是不可以置换为“翩跹起舞”的。
这样,老师引导学生在在置换比较中进行字理析词,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幅活泼生动的画面、一个个奇特美妙的精彩世界。最后再引领学生重回文本感悟体会,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思维广度更宽泛。
以上教例可以生动地阐明,经过字理析词去比较、揣摩句子中的词语,能加深学生的体验,继续理解课文语句的意思和事物的特征,并且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结合文本解读进行字理析词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那些能够产生辐射性解读的词语,引领学生探究词语的本源,充分地解读它们,这样,整篇文章的解读都将会被激活,文本的解读也就变得丰满起来。在教学《鞋匠的儿子》一文时,我抓“尴尬”一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解读进行字理析词。文中对“尴尬”一词并没有过多的阐述,只是一句话提到“林肯当上总统让美国参议院里的参议员们感到非常尴尬。” 。但是,这一词却是在全文中能产生辐射性解读的关键词语。我引导学生带着“尴尬”一词去解读文本。参议员们为什么尴尬?他们在尴尬的情景中有怎样的表现?面对着参议员们因尴尬而表现出来的种种态度,林肯又是怎么做的?后来参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这一切,又反映了林肯有怎样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我就是死抓住“尴尬”一词不放,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能很快地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思想,了解林肯伟大的人格魅力。那么尴尬是什么意思呢?在教学尴尬一词时,我首先根据字理理解“尴尬”。我先给学生分析了俩字的偏旁。尴尬俩字都是“wang”字旁,提醒学生一定要记住它们的字形,不要写成“九”字旁,也不能写成“尤”字旁,让学生经过比较进行实记字形。接着我运用课件演示“ wang”字旁的古文字,让学生讲解这个偏旁是指人跨腿伸臂的像形,它表示人的一只脚向后扭曲,意为跛足之人。跛足之人行走困难,姿态也很不雅观,在正常人面前显得尤为难堪。因此,尴尬就是表示处境困难,事情难办,难为情的意思。接着,我引导学生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理解“尴尬”一词。我们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感到尴尬呢?老师曾经遇到过一次,想听听吗?有一次,老师和朋友去逛商场,看到了一件漂亮的外衣,我一看,标价是188元,不算贵,朋友就建议我试一试,我试上身以后,非常满意,就决定买下来,可是,在付账时才发现原来我们把价格看错了,是1880元!好贵啊,买不起,只好放下了,那时候,老师好尴尬呀,一直向售货员道歉。同学们,我相信你们在生活中,也曾经遇到过尴尬的事情,谁来说说?学生这时已经理解了尴尬一词的意思了,很快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找到了相应的事例,纷纷举手发言。我继续顺学而导:由此看来,我们往往在做错事、认错人时,会感到尴尬,那么,林肯当上总统,首次在参议院进行演讲的时候,参议员们为什么会感到尴尬呢?就这样,学生再次走进文本,继续学习。
四、结合语言表达训练进行字理析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教育学生的语文实践本领,而培养这种本领的主要方法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实践证明,应用字理析词,能开启学生语言思维。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会不失时机地结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进行字理析词。这样,会更加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字理析词也会更有实效。在教学巴金的《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时,我就带领学生抓住文中“羡慕”一词,巧妙地在字理析词中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师:“羡慕”是什么意思呢? 生:“羡慕”是看到别人有好的东西,本身也希望能拥有。 师:如何从形和义理解“羡慕”呢?“羡”是个会意字,从羊,从次。“次”是人躬身开口流下涎水之形状。因他看到味美的“羊”肉,不由得躬身张口,涎(“水”)直流,故其本义便是“非常想”,引申为羡慕。“慕”是形声字,从心,莫声,本义是渴望思慕,又引申为羡慕敬仰。因此“羡慕”便是非常渴望得到。文中写巴金爷爷羡慕孩子们,那么他羡慕孩子们的什么呢?
生1:巴金爷爷羡慕家乡孩子能在自己的家乡自由自在地生活。
生2:他羡慕孩子们的天真无瑕,无忧无虑。
生3:巴金爷爷已年过花甲,他羡慕孩子们年轻,前途无量……
篇10
王 忠 嗣
六载十月,帝欲使王忠嗣攻吐蕃石堡城,忠嗣上言:“石堡险固,吐蕃举国守之,今顿兵其下,非杀数万人不能克,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帝意不快,将军董延光自请将兵取石堡城,帝命忠嗣分兵助之,忠嗣不得已奉诏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延光怨之。李光弼言于忠嗣曰:“大夫以爱士卒之故不欲成延光之功,虽迫于制书,实夺其谋也,何以知之?今以数万众授之而不立重赏,士卒安肯为之尽力乎?然此天子意也,彼无功必归罪于大夫,大夫军府充盈,何爱数万段帛,不以杜其谗口乎?”忠嗣曰:“今以数万之众争一城,得之未足制敌,不得亦无害于国,故忠嗣不欲为之。今受责天子,不过以金吾、羽林一将军归宿卫,其次不过黔中上佐,忠嗣岂以数万人命易一官乎?”延光过期不克,言忠嗣阻挠军计,帝怒。李林甫因使人诬告忠嗣,敕征入朝,贬汉阳太守。八载,帝使哥舒翰攻石堡城,拔之,唐士卒死者数万,果如忠嗣之言。
臣祖禹曰:王忠嗣可谓贤将矣。不为无益害有益,不以所得易所亡,不顾一身之危而惜士卒之命,其可谓贤将矣。然忠嗣知石堡之不可取,莫若固守前议而勿分兵以助延光,均之得罪,不亦宜乎?既黾勉奉诏,予之兵而复挠其谋,使谗人得以籍口,岂忠嗣思之未至邪?
(选自《唐鉴》)
1. 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不尽副延光所欲副:符合
B. 实夺其谋也夺:改变
C. 敕征入朝敕:下令
D. 均之得罪,不亦宜乎均:衡量
2. 下列句子中,全都能直接反映王忠嗣“爱惜士兵生命”的一项是( )
①杀数万人不能克
②不欲成延光之功
③忠嗣岂以数万人命易一官乎
④必归罪于大夫
⑤王忠嗣可谓贤将矣
⑥不顾一身之危而惜士卒之命
A. ①③⑤B. ②④⑥
C. ②③⑥D. ④⑤⑥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天宝六年十月,皇帝派王忠嗣去攻打吐蕃的石堡城。王忠嗣不愿用几万士兵的性命去换取城池,皇帝听后心情很不愉快。
B. 将军董光弼毛遂自荐,带兵攻取石堡城,皇帝命王忠嗣帮助他,王忠嗣不得以接受命令,但并没有尽全力辅助他。
C. 李光弼劝说王忠嗣,既然接受了诏令,就要帮助董将军去攻城,不然会陷入谗言之中,王忠嗣没有听取他的建议,最终被贬汉阳太守。
D. 范祖禹认为,王忠嗣确实是位贤将,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不顾个人得失,爱惜士卒之命,值得歌颂,但衡量他所得到的处罚,范祖禹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值得的。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臣恐所得不如所亡,不如且厉兵秣马,俟其有衅,然后取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夫军府充盈,何爱数万段帛,不以杜其谗口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既黾勉奉诏,予之兵而复挠其谋,使谗人得以籍口,岂忠嗣思之未至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唐 介 传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
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叱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宋史・唐介传》)
5. 对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数驰檄按诘数:多次
B. 皆帖伏以去帖伏:顺从
C. 且言将远窜 窜:放逐
D. 而同列依违
依违:表面依从,暗地背叛
6. 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明唐介“刚正不阿”性格的一项是( )
①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
②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③(遂劾文彦博)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
④进用冢司,岂应得预
⑤峄怒,数驰檄按诘
⑥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
A. ①③⑤B. ②④⑥
C. ②③⑥D. ④⑤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治理水利方面,唐介负责处理此事,把城西十一村的田地作为积水的地方,筑堤挡水,百姓都认为办得好。
B. 唐介因张尧佐被同时任命为四个官职的事情与皇上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安危。
C. 皇帝虽几次发怒,但后来有所醒悟,还是接受了谏议,直臣取得了最后胜利。
D. 唐介疾恶如仇,犯颜直谏,鼎镬不避,遭贬而不悔,终于赢得“直御史”美名。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