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入学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11 17:4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一新生入学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篇1

为了使学生的意志、品格、身体和心理素质得到锻炼与提高,我校决定对2021级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入学教育时间

什么时候进行入学教育?

2021年X月6日——X月11日。

02入学教育物品准备

1.疫情防控承诺书。

2.自愿搭伙费:300元(结束后进行结算并退费)。

3.学习用品:签字笔、三角板、直尺、笔记本(32K软面抄2-3个)等。

4.生活洗漱用品:拖鞋、运动鞋(至少两双)、雨伞、漱口盅、牙刷、牙膏、毛巾、洗脸盆、洗脚盆、开水瓶等。

5.学生报到注册后,自愿在学校比选中标商家处购买床上用品五件套(床单、被套、枕套、蚊帐和床垫)及国防教育统一服装(两套)。

03入学教育报到日程安排

1.报到时间:X月6日上午8:00——10:00。

2.报到流程:扫场所码进校查看分班情况查看教室分布示意图凭入学通知书到班主任处报到、缴费、交疫情防控承诺书按照班主任指定寝室、床位号整理床铺宿舍休息。

3.家长会:X月6日上午10:20分,家长在教室召开家长会,学生到运动场进行军事训练。要求:必须是父母其中一位参会(若父母没到,后面学校将通知父母补开家长会)。

4.离校:家长会结束家长离校学生在校就餐。

04入学教育结束日程安排

1.X月11日上午8:30——9:10,学生国防教育成果展示,欢迎家长到学校运动场参观。

2.X月11日上午9:20——10:30,家长进教室,班主任进行入学教育表彰总结及暑假学习生活建议,会后家长签字带领孩子离校。

05温馨提示

1.严格遵守国家卫生防疫政策,不与高中风险返乡人员接触,密切关注自己及家人体温变化。

2.报名时务必提供学生准确信息,特别是存在身体异常(如:心脏病、糖尿病、紫癜、癫痫、肺心病、肺结核、特异性过敏等疾病情况和手术情况)、心理异常(如:自闭症、忧郁症、狂躁等)、民族禁忌等特殊情况的。

3.告诫学生在入学教育期间,若出现身体异常情况(如:心悸、心跳过速、头晕、恶心等,女生出现月经);若出现心理异常情况(如:恐惧、忧郁、忐忑不安、无法入睡等)及时告诉老师、同学,寻求帮助,不可拖延。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军训,克服身心的惰性,融入群体生活,培养集体意识,铸就顽强意志品质。

5.教育学生服从管理,不得非正常出校(通常情况下出校必须具备班主任签字的假条、家长到校门口接这两个必备条件,在门卫处结束学生签字、家长签字程序后学生方可离校)。凡非正常离校(溜出、跑出、翻越护栏出校等)引发的事故由学生及家长承担责任。

篇2

关键词: 中专新生 入学教育 教育方法 心理适应能力

提高新生心理适应能力是入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所谓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就是指新生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节、自我平衡以适应生活、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变化的能力。其基础是良好的自我认知、协调的人际关系、合理的情绪调控等。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形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形式和方法适当,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有效落实;形式和方法不当,预期的效果不仅难以实现,甚至会产生抵消作用,干扰以后的教育工作。传统中专新生入学教育方法违背因人而异的原则,方法上千人一面,讲述(解)法所占比例过高,注重灌输,教育双方不易沟通,相互理解和配合不够,对新生主动性、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忽视了新生的内在心理需求,难以达到转化人的目的,教育的实效性较差。我们认为有效的入学教育要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紧紧围绕提高中专新生心理适应能力这一根本任务和目的,根据学校特色,专业特点,以及新生的思想实际,教育方法上要克服旧的入学教育中以灌输式为主的弊端,以实践性为其主要特点,不再强调让新生盲目接受和无条件服从,而是给新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在体验中获得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下面提供六种入学教育方法供同行参考。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指教育者通过“讲”向新生传授入学教育内容的方法。它是入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也是传统入学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其具体要求是讲授内容要紧扣入学教育的任务及目的;层次要有有序性,层次的有序性可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语言要生动形象,要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使之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讲授法运用过程中如能遵循以上要求,运用得当,就会使入学教育生动活泼,具有感染力、教育力。

2.师生互谈法

通过师生内容广泛的谈话,建立信任感。在交谈的过程中教师提出的见解易被新生接受,容易唤起新生的自觉性,增强教育效果。它是与集中教育互为补充的教育方法。

师生互谈属于教育往,是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组织起来的,是在教育者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方法要求教师以了解新生的个性为基础,在接触中用朋友式的态度,以尊重新生独立性为前提,利用其依赖性,有针对性地对个别新生存在的心理不适应问题进行分析,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提出建议性措施,师生共同努力,提高新生心理适应能力。

3.讨论法

班主任组织并指导新生围绕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讨论,以澄清认识的教育方法。其特点在于信息是多向传递反馈,有助于新生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和处理问题。它的实施难度较大,对班主任的要求也比较高,在具体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选好讨论题目。首先要有针对性,针对新生实际生活问题的题目才能引起新生的关注,进而引发他们积极思考;其次,讨论题目难易要适度,要从新生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实际出发,太难则易冷场,过于简单则无法展开讨论。再次,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估计到新生讨论时会提出的看法和新的问题,做好引导的准备,使讨论朝预定的教育方向顺利进行。最后,做好讨论的总结。通过讨论,新生获得的印象是丰富的,但大多是片面的、零碎的,班主任应对所讨论的问题做多角度全方位的归纳小结,使新生在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有所提高。

4.情景教育法

创设特定情境,使新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教育作用的方法,其特点是以境育情,以情动人,潜移默化。我们根据本院特点,组织新生分专业去我院附属医院的门诊、病房、药房实地参观,给新生提供一个与社会现实联系的窗口和机会,以提高新生对专(职)业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使之明确学习目标,树立社会责任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角色扮演法

创设一种类似实际生活的情境,让新生承担其中的角色去应对环境,体验角色的感受,丰富情感体验,培养移情能力,树立换位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想意识。

这种方法主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相互交往和专业认知方面,通过设置集体生活中相互交往出现的冲突和职业场景,让新生扮演病人和医护人员等不同身份的角色,进行体会。其意义在于使新生认识到自己最初看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实际需要和他人需要所能满足的方式之间存在的矛盾,学会换位思考,更好地理解他人,促进新生间的互相理解,以及对职业角色(职业规范)的认识。

6.形象感染法

教师组织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社会调查,观看电影和电视等影视资料,以及报告会,等等,以社会实践或艺术的典型形象用情感来感染教育的方法。

篇3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培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如何完美统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怎样将这些自认为很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接受并吸收?这就需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了。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摇篮”,个人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表现为学生想问、敢问、会问、善问。“想问”是指学生面对疑问主观上有想获取解决的心理需求;“敢问”是学生敢于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会问”是指学生不盲目地提问题,提问时有明确的指向性;“善问”是指学生能自觉地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满语文课堂,并通过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形成新知。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包括其它学科老师的共识,任何一个课堂,无视学生的问题,课堂“传道、授业、解惑”的价值就不存在。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在实施“问题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让学生有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质疑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意识。

实现课堂教学问题化,必须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郭沫若陈见,横空出世,为曹操和武则天翻案,首先得益于他博大精深的历史知识。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尊重前辈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努力学习,汲取营养。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才能厚积而薄发,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如果不学无术,却指望一下子具备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课堂上,首先要做好课前预习,对知识点有初步的了解。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培养学生“敢问”,使学生从不会问,不敢问到敢问;教师从一问一答逐步到放开手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适时的训练,学生能够从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学生敢问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会问。让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问到点子上,提高质疑能力。

二、能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初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具有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些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发扬教学民主的今天,“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向老师发问,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讽刺的挖苦。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相反,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虽然我们教师并不能确定每个学生的提问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当我们肯定学生时,微笑着赞扬,就能使学生感觉到诚意。同时,即使是否定,面带微笑的否定,也能让学生感觉到善意。在诚意与善意的氛围下,学生获得了最大的安全感,保证了学生养成提问的好习惯,共同研究彼此的问题,让课堂变成师生之间友谊交流的场所。

如果我们老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并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有助于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三、开发和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开发训练批判性思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我经常对学生说:“发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当学生有疑问或有不同见解时,允许不必举手直接发言、插话。我们都知道,情不自禁发表出来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当留有充足的时间学生还是回答不出提问时,允许他自己请另外的同学帮他回答;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回答问题回答不到要点时,不能马上否定他,应给予适当地鼓励,赞扬他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迪,让他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也可根据课堂实际,采取分组讨论、提问,因为学生的提问是面向全班同学,能激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解答问题。因此,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如,阅读教学中,除正面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运用外,还可启发学生思考,如果不这样写将会怎样;甚至根据文章内容,让学生设计出与范文不同的思路来进行比较;也可利用教材进行补充情节的训练或改变主题的训练。

开发学生的批判思维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一味迷信。我常常对学生说:“教师不是权威,而书本上所写的东西也不一定千真万确……”并列举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青年时代挑战学术权威亚里士多德的故事,激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与他们平等相处的,一起学习探究的朋友,并形成朦胧的创新意识。我们老师在引导学生挑战“权威”的过程中,让他们反思作品中的人物、语言等,从而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的解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利用创设问题情境,点燃思维火花。问题情境是指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据,把我们的日常生活转换成情境去模仿、体验、感知语言效果,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特定的意境中,学生定会产生共鸣。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带月荷锄归”的画面时,在掌握作者归隐田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农村生活的经历,回忆自己乡村月夜的所见所闻,结合朱自清《荷塘月色》的学习积累进行语言的描绘,学生大多能拿出语言优美、情境宜人的小片段,课堂上的踊跃发言和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让每一位同学有美的享受。

学贵在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事例的矛盾关系,设疑发问,以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问题答案的心理,从而帮助学生尝试揭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捕捉有争议的问题情境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找到十分恰当而典型的真实情境,这时就要求教师能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适时质疑、解疑。

营造课堂合作氛围,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客观要求,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意见,了解他们知识结构的现状和学习心理的需求;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一块相当充裕的自由活动的天地,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把问题给学生。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理解,鼓励他们发表具有个人特色的意见,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法等对问题作出不尽相同的理解,让学生在开放的氛围中心灵自由飞翔。

篇4

加强对初一新生入学教育的关键,可概括为三条:纪律意识、心理准备、环境适应。

A.纪律意识

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中心,初一是中学的起始年级,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初生牛犊不怕虎”,因此,班主任和学校应实行“教育倾斜”,注重对初一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那种“来日方长”慢慢来的分散教育思想(并非说取消分散教育)是不可取的。“纪律”乃共同遵守的规章,条文,经验告诉我们,入学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守则”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行动的准则,具有强烈的纪律意识,这是因为他们在小学阶段乃至当今缺乏自我约束力,生性好动习以为常,进了中学一时难改此“脖的缘故。在开学典礼前后,班主任可集中数日时间组织新生反复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列举大量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进行教育、引导;张贴“守则”和“规范”的全部内容(或印发给学生,人手一份),要求学生做到能背诵会默写;组织讨论,撰写学习后的感想,安排学生作典型发言;开展纪律方面的知识竞赛,强化“守则和规范”的知识灌输。

B.心理准备

心理淮备系指教育初一新生作好中学阶段接受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方式、方法的心理适应准备。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可比较中、小学阶段教学原则、方法的异同,着重使学生认清:小学以直观、形象教育为主,中学则有所不同,作好培养逻辑、抽象思维能力的心理准备;小学课业负担轻,而中学则重,作好培养预习、自习习惯,培养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的心理准备;小学教育时间松懈,中学的时间长而紧凑,作好培养自我控制力的心理准备;小学以传授知识为主,中学以运用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为主,作好加倍勤动脑、勤动手和积极参与的心理准备;中学初步渗透与灌输职业技术教育意识,作好能升学自然光荣,不能深造,凭借学到的职业技术回乡振兴本地经济,服务于社会同样光荣的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中学教师多半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积极改革落后的教育手段、方式,作好接受新事物、积极配合和主动协调老师先进的教育方式、手段的心理准备。

事实证明,班主任如果实现了中学教育战略的这一步骤,那么初一新生会尽快地适应学段的“断乳”,进入中学生角色,在今后的学习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学习的成效随之提高。

C.环境适应

初来乍到,人地两生,初一新生会对新环境感到短期的孤寂、不自在,甚至有辍学的念头。这些都是正常的、暂时的现象,否则不成其为“新”生。究其因,大都是不适应所造成的,问题在于班主任要设法使新生尽早脱离这种“不适应”。

另外,初一新生同家长的认识一样,希望中学与小学就是不同,人多、房多、校园美,一切的一切都是新的。这种认识是人之常理,允许存在,问题在于学校要尽可能地不使新生失望。

基于此,我认为,学校在开学前要打扫整个学校的卫生,修理、油漆、粉刷好门窗、墙壁、课桌凳、电器等,布置好教室和学校,做到窗明几净、鸟语花香、绿意融融、?热情洋溢,?迎接新生步入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的新环境中。心理学有“先入为主”、“定势效应”之说,这种“人”和“势”在此便是新生将要适应的新与美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新与美的社会环境:在开学典礼上,全校教职工应登台“亮相”,所有出场人员特别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和举止。学校要安排专人介绍学校历史沿革、办学成就等,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走访部分教师。在入学教育中,班主任应让本班学生逐一作自我介绍,尽早消除同学间陌生的感情隔膜,使他们尽快地相互熟悉,增进团结,成为学友。

篇5

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迎接他们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新同学,新老师,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法等。刚进入初中的初一学生从心理上对别人的依赖程度还非常之高,非常需要老师及时而积极的引导。因此,做好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每一个初一班主任必须做好的第一件事,也是关系到整个班集体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以下几点是如何做好初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一定要有一套较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规。有人说:“不是已经有一套校规,还需要班规吗?”。理由很简单:学校的校规的范围太广,内容太多,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班规可以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由班委会和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出来,重点突出而且容易操作。有了班规,就有了班集体全体同学共同的行为准则,班主任开展工作就容易多了。因为,同学们从心里面认同了这些行为准则,如果谁违反了这些行为准则,那么谁就应当受到纪律批评,就要接受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教育。同时,一套严格的班纪班规能帮助班主任在班集体中树立威信。当然,在制定班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一)公平、公正、合理。(二)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三)不能与学校的校规相抵触,应以校规为准。(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加班规的制订并且做到自觉遵守班纪班规。

总之,班规要制定好,要落实好,这样就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团结就是力量”,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个班集体,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就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班集体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1、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学前通过学籍卡或重点家访等方式了解本班学生情况,开学后通过观察、谈话、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德育情况,原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评语;学生入学成绩,各科是否平衡;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等。2、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培养班集体首先要使集体明确奋斗的目标。近期目标,如搞好课堂纪律,搞好卫生等;中期目标,如成为优秀班集体;远期目标,如每个学生都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班主任要好好利用接手初一为学生上的第一节课,在这节课里头我们最好注意渗透集体主义的观念。我曾用一个数学式子作为一节课的开头,式子是这样的“59+1=1”。然后,要求学生去理解讨论这句话。当然,这个式子仅从数学的角度,显然是错误的。但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精辟地阐述这句话,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59代表的是我们班的59名同学,1代表的是我,59名同学和老师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组建成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荣辱与共”。而且运用给大家说明,他们都是班主人,而我是班主任。3、有计划的开展集体活动。我们平时在教育学生时要学会抓住机会去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特别是在学校的国庆和成立20周年的活动中,抓住这一机会,号召同学多参与,多参加。

三、付出爱心,用爱去做教育的后盾。

世间上,有很多种爱,其中有母爱、父爱、师爱、情人之间的爱……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能够使人的心灵受到洗礼,使人的心灵受到熏陶,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历史赋予我们重任,我们肩负这重任,我们都有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真实而又感性的爱心去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那么怎样才算爱护学生,怎样去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的爱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关心上,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做他们的贴心人;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教师的爱还要体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信任并且不能过分溺爱;对于双困生,班主任更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使他们在教师的关怀中成长。

四、见微知著,从宏观上把握住整个班集体。

班主任一定要有的宏观上把握住整个班集体能力。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它萌芽的状态。我们要善于去了解和发现它们。例如,有些学生很喜欢打篮球,就积极去引导学生认识打篮球的好处:能够放松身心,消除疲劳,锻炼身体。但是如果过分沉溺其中,就会影响学习。教育学生要正确分配学习和打篮球的时间。如果没有老师的积极的引导,由于中学生分辨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就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这样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每一个学生。

篇6

关键词:情绪焦虑 心理问题 交流平台 家校合作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学习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里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此时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的入学适应。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时期,初一是中学生活的起始阶段,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做好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他们整个中学阶段的成长十分重要。据专家调查,发现87%的困难学生不是智商或学习能力差的问题,而是心理状态问题。有些就是因为初一开头不适应新学校生活,留下一些心理问题,从而造成后面的学习困难。所以如果学校家庭都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问题来重视并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将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这可为中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是本人在担任本届班主任期间所遇到的一些新生心理问题以及对这些学生后续的发展变化的一些思考。

一、初一新生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1、学习焦虑

案例一:沈某某 男 入学年龄13岁,父母在同一公司工作,母亲是人事部经理,父亲是销售部经理,常年在外省工作,每月回家两三天,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小升初时入学考试成绩很好,位于班级第二名。入学后一方面因为要住校学习,觉得生活上什么都要自理了不适应,另一方面该生是个很要上进的同学,学习上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可是中学作业量大,该生动作较慢,每天总觉得全部完成作业很困难或者觉得作业完成的质量不够高而自责,这样持续了两个多月以后该生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心情,周末回家就和他妈妈抱怨学校的各种不是,还产生了厌学情绪,说不想上学了。了解情况后我及时对他进行了抗焦虑辅导,还跟他妈妈联系,在征得学校同意的情况下让他妈妈暂时每天晚自修结束后把他接回家住,他妈妈也经常开导他,还让亲戚帮助沟通开导,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同学慢慢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后来他主动要求住校学习,学习成绩也趋于稳定,性格也开朗了,还在班里交了许多朋友。

分析:初一新生中普遍存在学习焦虑的问题,占70%左右。初一是小学升入初中的过渡期,许多学生会发现课业突然增多了,难度一下子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速度更快了,小学时依赖性较强的学生会特别觉得不习惯。小学课程少,知识简单,压力小,到了初中,科目增多,考试增多,学业加重,还有升学的压力,另外中学考试成绩不像小学都是优,考六七十分是常事,自我感觉在小学里是优等生的同学,上了中学后就充满失落感。特别是来自外地的同学,他们觉得父母带着自己在外打拼不容易,所以学生更希望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来回报父母。进入实验班的同学,因为班内好学生多,竞争激烈,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又较高。所有这些都造成他们学习上的焦虑,一有考试就紧张甚至失眠,导致成绩不理想,造成恶性循环,以至在学校找不到乐趣,不能适应中学生活。

2、交往障碍

案例二:吴某 女 入学年龄13岁,家住农村。出生在双残疾低保家庭,自己身体也有残疾。小学期间由于年龄小对自己身体外形(两腿因有疾病走路左右摇摆像企鹅)不敏感,进入中学后,重新组合的新同学里有小部分不懂事的男同学课下嘲笑她还学她走路的样子,导致她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和自尊心理。家中的爷爷又脾气暴躁,处事简单,听说孙女被小男生欺负,某天傍晚喝完老酒跑到学校也不跟班主任联系,在任课老师上晚自修期间当着全班同学和老师的面痛骂了全班学生一顿,弄得该生非常尴尬,同学关系更加紧张。之后该生为人做事与班级同学格格不入,在班级里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周末回家就去亲戚家上网找网友聊天,上课也时常走神,胡思乱想,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后经本人多次谈心开导,周末假期电话沟通,又在班会课上多次进行同学尊重和友爱教育,还与部分班委单独沟通要求他们主动与之交友,初三上学期情况基本改变,该生在同学中也有了朋友,班级同学关系也较融洽了。

分析:据调查,产生交往障碍,占初一新生40%左右。从小学到中学,学习环境变化较大,小学六年级时,他们是大哥大姐,到了初一,一转眼他们就变成小弟小妹,加上与原先的老师同学分开,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师同学,彼此互不了解,存在戒心,因而紧闭心扉,“闭关自守”。 由于现在初中学生要面对中考的挑战,尤其会给新生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往往只感觉到了周围学习的紧张,同学间竞争的激烈,而感觉不到来之老师同学之中的温情。有些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产生很强的自责心理,觉得对不住父母的苦心,这些引起他们的失落感,不愿主动与人交往。此外,寄宿学生,父母又不在身边,觉得没有依靠了,他们整天想家,并对小学生活充满怀念,产生度日如年的感觉,程度严重的会有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

3、家庭教育方式缺失

案例三:汪某某 男 入学年龄 13岁,父亲是个体小老板,母亲经营一家服装店。入学考试成绩位居班级第六,年级20名。该生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智商很高。但因上有一个姐姐,又是男孩,有重男轻女思想的父母对他很宠爱,从小娇生惯养。而本人所接收的班级是寄宿制实验班,一入学就要求每个学生都住宿。入学后对家庭依赖性很强的他较不适应。更主要的是进中学后功课增多,又是在寄宿制实验班,作业量更多,该学生很不习惯,时常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自持聪明的他被任课老师批评后又不服气,经常顶撞老师,上课也精神不集中,神情恍惚,有时还偷偷睡觉,周末回家就玩游戏,作业完成质量就更差。这样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一次比一次差,下降到中等偏下。每次与他交谈后会认真一周,之后又故伎重演。与家长联系,父母一开始经常会说小学时学习成绩很好,有责怪中学老师之意,后来就一味训斥孩子,导致孩子周末离家出走一天,弄得亲子关系非常紧张。到初二学生自己也知道成绩退步厉害了,表面好像无所谓的他其实心里也很着急,想提高成绩,可由于之前的不努力很多知识已经脱节,学习效率低下。后来觉得成绩一落千丈没面子,又因作业问题与任课老师有摩擦,要求转入普通班就读。

分析:众所周知,由于遗传因素,家长的言谈举止、接人待物、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学生应该最容易接受,加之家长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比任何人都长,因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应该最为明显,家长对学生的了解也应该最为彻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纵观社会,家长抱怨孩子不理解他们的苦衷,孩子抱怨家长不了解他们的需求,相互的抱怨比比皆是,甚至有两者彻底决裂,孩子干脆离家出走等恶性事件发生。两代人的沟通,两代人的关系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4、青春期心理障碍

案例四:蒋某某 男 入学年龄13岁,家住农村,父亲家装卫浴装配工,母亲从外地嫁入本镇,家庭妇女,父母语言表达木讷,家庭经济收入也不太好,入学成绩位居班级中等。该生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不愿意与女同学坐,与同学交流较少,独来独往,说话声音很轻,与之交谈要竖着耳朵靠的很近才能听清,大多数时间是沉默的,整天感觉闷闷不乐的样子,成绩上下波动大,但内心世界很丰富,文笔很好,个性很强。有一次,任课老师因他作业没及时完成说了几句,他就和老师顶牛不回教室上这位老师所教的课了,后经本人开导才回教室。事后他说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是老师批评不对,而是觉得自己窝火,什么都不顺心,不知道拿什么出气。更严重的是这位同学到了初二下学期开学时得了头晕头痛怕见光的毛病,三天两头请假,他父亲带去杭城大医院检查了很多次却检查不出什么结果,可他一直说头晕头痛无法上课,这样请病假差不多持续了一个学期,初二期末时只好申请休学,现在已转到新初二去重读了。

分析: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育的高峰时期,适度的压力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个体适应得更好,但超过了他们所能负荷的程度,常常会引起焦虑、紧张甚至有身体异常等表现。所以教师要充分了解新生的心理特征,不要让学生刚上初中就被陌生的环境、激烈的竞争所累,产生不利学习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与新生沟通,了解情况,对症下药,消除新生的紧张思想,采取应对措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同时也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家校共同合作,共同疏导好初中新生的心理问题。

二、改善新生心理问题的几点策略

1、通过培养学习方法来调适学生心理

一般来说,学生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自信乐观,就不会对学习产生焦虑。新生就是因为对中学的新课程把握不好,成绩一不理想,就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小学较优秀的学生进初中后,会因为改变不了原有学习习惯,成绩徘徊不前,甚至跌入低谷,这种挫折可能会造成自信心的丧失,从而造成学习压力。

教师要从培养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入手,使学生乐学、善学、好学,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欢乐,从本质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压力。入学后就对初一新生进行学法指导,让他们掌握每一学科正确的学习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白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近两年来本人在初一年级开设了《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讲座,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受到了师生的好评。

2、通过各种活动消除学生的交往障碍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家庭呵护过多,生活能力差,又缺乏责任感,对新同学新环境既好奇又惶恐,想要消除学生对生活环境的焦虑,要多给学生沟通的机会。

教师可在开学时组织学生开展多项活动,如:“学校介绍会”, “自我介绍活动”,“新生联欢活动”,“模拟找朋友活动”等,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便于学生尽快地熟悉自己身边的同学,迅速地融到班集体中。 班主任要采取民主的管理形式,随时倾听学生的心声,用爱心去关注学生,用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多给赞扬,以消除他们的交往焦虑。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消除顾虑,迅速调整情绪,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教师不要把刚进中学的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看得过高,一开始就用各项守则、班规等束缚学生,那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产生畏惧感。为了让学生易于接受,可采用主题班会、德育活动课、观看电视录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常规》等管理条例融于其中,寓教于乐,让学生明白进入初中后,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自理能力。最终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消除交往障碍,学会与人交往。

3、通过交流平台来缓解学生不良情绪

初一新生所处的特殊阶段,决定了他们内心的矛盾性与冲突性。这种矛盾与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此时的学生强烈渴望有良师益友为其排忧解惑,指点迷津,缓解过重的心理压力。为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及时引导,积极开展个别心理疏导,鼓励学生把心头的困惑说出来,向班主任或学校心理老师咨询,以寻求解答,指导他们交朋友的原则,帮助他们学会与同学交往,与老师和家人沟通,学会宽容别人,赞赏他人。

作为教师,不仅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更要有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心,树立服务意识,改革评价方式,不要只盯着学生的分数,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爱和尊重,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与学生平等交流,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与考试焦虑,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心理感受,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4、争取家校合作共设良好心理教育环境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家庭和学校一样,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知识的传授,家庭对孩子各方面的影响都超过学校,而且起决定作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家长的普遍心理。一些家长对子女的学习成绩要求过高,期盼着自己的孩子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有的父母硬性规定孩子考试的分数,如达不到要求则棍棒相加、责骂、讽刺等。然而过高的期望和过分的关心导致其子女心理压力过重,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与行为使学习成为学生的苦差事。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对小升初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初一新生跨进中学大门,也就开始走进一个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老师只有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心态。实践证明,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一生的前途,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家庭和社会都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更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个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的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篇7

2005年下学期,我校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积极筹备开学工作。开学以来,各项工作一切顺利,教育教学井然有序。现特作如下总结:版权所有!

一、工作安排,早作准备。

八月二十七日,我校行政领导及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便召开会议,商讨本期工作思路,制定了本期的工作计划,确定本期的人事安排。八月二十八日上午,召开了全校老师会议。在大会上,校长总结了上期的工作情况,阐明了本期的工作思路,分配了老师的工作任务,并对开学工作作了周密的布署。下午,老师们与学校签好聘约并写好了本期工作计划。八月二十九日,全校老师集体劳动,将校园打扫一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八月三十、三十一日,学生报名情况良好。九月一日,我校各班已正式按课表上课,并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

二、校园环境,焕然一新

开学之前,校长便带领全体老师清除校园垃圾,各位老师都分工负责:教室、办公室及校园许多卫生死角得到彻底打扫,开学之后,学校学生处组织全校学生又对宿舍,教室等地作了大规模卫生打扫,整个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三、宣传工作,有声有色

1、开学之初,积极营造迎新气氛,在校门口张挂欢迎横幅,张贴标语,处处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

2、积极做好收费工作的宣传

3、做了开学工作宣传栏,从报名程序到学生分班,从收费到入学须知,学生都一目了然。

四、收费工作,认真规范。

1、8月29日,学校专门组织收费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指出以往收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求严格执行“一费制”政策,严禁搭车收费

2、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政策做到公开、透明、具体,并派专人向家长和学生作解说工作,家长们基本上都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都能心平气和地交纳学费。落实上级政策,减免学生书费140多人,减免学生杂费10多人,全校学生,除了个别特困生之外,已全部交清学费。

五、后勤供应,保障有力。

1、“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开学之前,学校的许多课桌已得到维修,教学楼的墙壁都已粉刷一新。老师的教学用书,备课资料,办公用品也早已到位。食堂的柴米油盐均已准备就绪。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暑假中,在党员的带动下,刘承波等几位青年老师牺牲休息时间,义务为学校搞好了几个班的课桌油漆。

2、由于我校初一新生来自于全市各乡镇,同时在开学之际转入我校就读的学生也较多,因此教材的配备供不应求。总务主任克服困难,动员各种关系到各乡镇学区联系教材,保证了将教材准时送发到了每位学生手中。

六、教学工作,局面喜人。

1、教育教学继续实行目标管理,进一步完善了教师竞争机制和教师奖惩条例,加强了教师的日常管理,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

2、各教研组和各位老师在教导处的统一领导和布置下,都制定了全期具体工作计划。

版权所有!

七、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1、暑假中,鉴于几个兄弟学校电脑连连失窃,我校领导极其重视,立刻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并派人晚上歇宿电脑室,开学后,专门请杨得仁负责电脑及学校的安全工作。

2、开学伊始,校行政领导便召集食堂工作人员开会,再次重申食堂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并派专人负责督查,严防中毒事故发生。

3、9月3日,学校领导对学校商店进行了检查,对商店卫生提出严格要求,严禁出售“三无”产品及腐烂变质产品。

4、对校园各种设施进行认真检查,清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八、加强入学教育,做好留生工作。

1、本期我校学生报到正常,上期学生总人数为868人,本期招收初一新生295人,共分5个班。学生总人数为886人。

2、开学后,我校便组织了为期一周的新生入学教育。学校连续几次召集新生开会,教育新生争当一名优秀的中学生。各班也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旨在培养新生的爱校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开学第一周,学校便组织班主任搞好留生劝学工作,保证了没有一例学生流失。

总之,开学工作虽是千头万绪,但我校做到了忙而不乱,秩序井然,各项工作按计划正在顺利开展。“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相信,我校的工作在新的学期里一定能再创佳绩,再上新台阶。

篇8

当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到大学,每个阶段都会收到录取通知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小学新生录取通知书模板,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新生录取通知书模板1__家长(监护人):

你的子女(被监护人)__已到小学入学年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现通知你于 7 月 13日,携带被监护人和下列有关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到本校办理入学手续。

1、监护人身份证;

2、户口本;

3、儿童计划免疫证。

__x小学

年6月28 日

小学新生录取通知书模板2考生号:

同学:

经__省__市招生委员会批准,你被__市高等专科学品味生活的人校 科 专业全日制录取,按 收费。报到时间为年7月20日至7月21生产车间安全心得日止,请凭本通知到校报到。逾期不报到,取消录取资格。

__市高等专科学校

年 月 日

注册须知

留意事项:

1、请携带考生档案袋、团员还要带团组织关系申办幼儿园的申请报告少女。

2、报到时请交本通知书、准考证、户口簿复印件(户主页及本人页)、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大学生法律意识社会调查报告交费存折或银行卡的复印件(工商银行开户)。

3、一次性代收用度(校服、床上用品、军训)共__元,需现金缴纳。

4、进学通知书不得转给他人使用,不得涂改,涂改无效。

小学新生录取通知书模板3同学:

恭喜你成为__d初中的学生。

根据马鞍山市教育局学位派定通知,你已被录取为我校初一年级新生。请你于__年6月28日至7月5日来校报到。报到时请携带户口本、房产证、小学5、6年级《素质报告单》、各类获奖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并签署《公办初中报到注册有关政策告知书》。

市教育局将于__年8月27日进行初一新生入学测试。请你于8月26日下午2:30—5:00到校领取准考证并熟悉考场。8月31日上午9:00学校公布分班结果并进行入学教育。

祝你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__市__初级中学

__年六月二十八日

小学新生录取通知书模板4贵父母(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祝贺你的孩子__成为__小学一年级新生。根据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我校定于 月日上午9:00--12:00到我校办理一年级新生报名手续,到时请父母带孩子一同前来。报名时请携带户口簿、入学通知书、预防接种本。

进入一年级后,望父母能配合学校,引导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继续重视家庭教育,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密切与学校的联系,加强交流与沟通;在关注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德教育,促使孩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__小学

年月日

小学新生录取通知书模板5亲爱的一年级小朋友家长:

您好!祝贺您的孩子成为我校20__届一年级新生,为确保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步入学习正轨,现将近段工作安排如下,请您按时参加。

一、8月28日(星期四)上午8:30在学校四楼拓展教室举行一年级新生家长会暨20__届家长学校开学典礼。因场地限制,为确保会议顺利进行,每个家庭请只派一位家长参与,不带孩子,带上笔与本子按时到会。

二、8月29日(星期五)上午8:00-10:00进行一年级新生报到,请在规定时间内带孩子到本班教室办理报到手续。

三、8月31日(星期天)下午14:00-15:30举行一年级“新生入校体验日”活动,请家长朋友将学生送至教室后即离开,可在学校餐厅或者校外等待,以保证活动顺利开展。diyifan_en.com/zl

四、9月1日(星期一)新学期正式上课,学生7:50之前到校,8:30举行20__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典礼,家长可自愿参与。

五、为保证学校周边道路的畅通,我们建议您步行或者拼车来校。开车来的家长请注意文明行车,规范停靠,不要堵住周围居民的出行要道,营造安全和谐的交通氛围。

篇9

一、培养学生大声朗读的习惯

我们抓住初一新生对学习环境和老师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大力鼓励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英语,教师示范,表扬激励,树立榜样。我充分利用课堂、早读时间训练学生大声朗读、快速朗读。同时争取家长支持,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大声朗读并录音,把录音带回学校上交给老师,然后我选一些读得好的学生的录音,播放给全班学生听。

二、培养学生根据音标拼读单词的习惯

从初一新生入学开始,我们先学习国际音标,教会学生根据音标和其他语音因素拼读单词,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同时引导学生自学新单词,按照音标自己拼读,并请学生示范,教师点拨,再加录音模仿。

三、培养学生预习和自学的习惯

我校从初一开始运用英语讲学稿导学,借助讲学稿的“自学提要”部分引导培养学生预习和自学,设置任务让学生温故知新。以“Go for it!”教材九年级Unit 3 Section A第一课时的讲学稿的“自学提要”为例。

预习课本 P10-11,完成下列任务:

1. 我们学过了很多关于外貌和性格的词汇,你能写出一些吗?

Appearance(外貌): tall, straight hair,_____________.

Personality(性格): outgoing, quie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汇划线,朗读并注明中文意思

used to, be afraid of, serious, wait a minute, on the swim team, change, curly hair

3. 在课文中找出以下句子,试翻译成中文。

Mario used to be shor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on’t you remember 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id you use to play the pia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 used to be short, didn’t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学后,你有疑问吗?请记录下来。

四、其它五个习惯的养成教育

习惯中还有书写规范端正的习惯(Writing well)、背诵词汇和英语文段的习惯(Reciting)、及时订正错误的习惯(Checking mistakes)、做好笔记的习惯(Taking notes)、查字典的习惯(Using dictionaries)等。这些习惯的培养都需要教师定出具体要求,全班执行,树立榜样,纠正不良,严格执行,狠抓后进。比如培养学生背诵词汇和英语文段的这一习惯,首先教会学生背诵记忆的方法,如记单词要学会用读音规则和音节拆分单词记忆,背诵文段要抓住信息点和关键词,并且要大声朗读,等等。采用分组背诵,兵教兵,奖励先进,狠抓后进,至少坚持一个学期,学生的记忆英语的能力才能提高,背诵多了,学生的语感、写作的水平、用英语思维理解英语的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高。

五、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英语学科的特点,从第一堂课起,教师就必须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树立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我们必须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体验开口说英语的成功感。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力,必须重视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现在的中学生常常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该学科,反之,因为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僵硬而导致学生叛逆、抵触老师的教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的严格要求、有公平心和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等素质。

篇10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的集体关系

经过小学六年较稳定的同一班集体的学习生活,而今来到了不同的中学,又被分配到不同班级的初一新生,面对这样一个集体:同学彼此陌生,任课的老师也较多,班主任也不一定是主科老师,班主任也可能不再像小学阶段那样照顾得具体而细致。他们由此会感到茫然。如果我们不注意到这种情况,班级就会缺乏集体情感的湿润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定把建设班集体看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一个班主任接受新班时,应根据学校关于建设班集体的目标和要求,制定措施。通过已掌握的新生资料,有目的对未来班干人选进行家访、调查。开学伊始,就要建立好班委和少先队中委双轨制管理网络,订好班级文明公约,提出新学期班级的奋斗目标,并转入正常的学习轨道,让几十个来自不同学校的新生一下子感受到浓郁的集体氛围和学习氛围。同时还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如办好学习园地、设立阅报栏、美化课室环境,组织各种兴趣活动等,以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班集体的情感氛围。只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的集体关系,才能让集体力量促使每一个学生为班集体的目标而行动。

二、指导学生适应初中学习活动

从学习内容上看,中学比小学不仅学科门类多,而且每一门学科的内容也趋于专业化,并接近科学的体系。初一新生面对满是知识财富宝库的“芝麻大门”,有的充满兴奋好奇,有的欲速不达而碰壁,有的望“门”兴叹,充满担心和忧虑。这里面虽存在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但更多的是缺乏正确的指导。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通过观察、调查、谈话、分析等方法及时了解情况和反馈给科任老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化解和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恐惧,使之勇敢挑战。通过班会,开展“知识擂台比拼”竞赛或其他益智活动,有助于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分享获得知识的成果,同时亦感到随着年级的增高,面临的知识常识性越来越少,而知识的严密性、逻辑性越来越强。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精神,增添学习生活志趣,开拓思维和扩大视野,形成较具鲜明时代特色的学风。

从学习方法看,随着学科多样化和深刻化。小学时有的学习方法已不适合;初一新生学习的独立性、直觉性都比较差,往往像小学生那样较多地依赖老师。班主任要及时引导学生,教给学习方法,教会他们主动去安排学习计划,安排功课作业,教会他们逐步学会组织自己智力的活动,开展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三、引导学生认识自我,使之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