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治理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09 16:0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沙漠治理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沙漠治理规划

篇1

【关键词】 乌兰布和 沙漠治理 发展 对策

乌兰布和沙漠气候主要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常年干旱降水少,并且昼夜的温差较大,季风强。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在沙漠周边营造了防护沙林带,控制了沙漠的扩展,在乌兰布和沙漠内,政府开辟出了耕地,主要种植一些小麦、玉米以及各种瓜类作物。另外由于乌兰布和沙漠的日照资源十分丰富,并且可以引黄河水进行农作物的灌溉,所以非常适合农、牧业的发展。

1 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状况

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以来,乌兰布和沙漠治理列入工程范围,治理速度有所加快。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林业重点工程的启动,乌兰布和沙区先后实施了国家重点生态县、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日本海外协力贷款造林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基本建起了一条长161.36公里,宽500~100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从2008年开始,在《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规划(2008—2015年)》的指导下,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韩国援建项目造林、欧元贷款造林项目、刘拐沙头三期治理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治沙面积116.46万亩。在重点工程的带动下,对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原有林带进行了更新改造,进一步加宽加密,林带总长度达到191公里,形成了纵深推进、前档后拉、全面保护的立体防沙体系,阻止了沙漠的东侵,保障了黄河、包兰铁路、京藏高速公路、110国道、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和套区农田的稳产增收。但是,从长远来看,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沙漠化程度没有在根本上进行遏制,由于乌兰布和沙漠的气候比较干旱,年降水量很少,并且由于过度的放牧等人为原因,造成了沙漠化在根本上没有得到遏制,依然在不断的向外蔓延,并且蔓延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增快,与巴音温都尔沙漠形成了接连的状态,成为了产生沙尘暴的根本原因;②由于在乌兰布和周边的防护林逐渐的老化,导致了防沙固风的效果逐渐下降,无法对沙尘暴进行有效的遏制,并且新建立的防护林的植被尚不稳定,生态效益尚未显现,使防护带有很多的缺口,防沙效果不够明显;③由于沙漠常年的降水量很少,最终导致了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植被枯死的现象十分的明显。另外有在乌兰布和沙漠过度的打井,对地下水采集的情况十分的严重,这是引发地下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地下水量不断较少,沙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生态平衡被打破,环境受到了很严重的破坏[1]。

2 对于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总体思路

由于乌兰布和沙漠化现象的扩展,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治理方案与思路。以保护优先,科学治理为原则,严禁对沙漠过度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采取人工造林,生态补水等一些措施,来对沙化进行遏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要的治理思路如下:①防护林带建设,在乌兰布和周边建立防护带,主要以保护水土为目标,从而来减少沙化扩展的面积;②建立沙漠绿洲,在沙漠的防护林带建立绿洲,实施人工造林措施;③生态补水,由于沙漠的地下水位不断的下降,所以一定要加强对沙漠湿地的保护,并且为沙漠提供生态补水,同时在一些区域实行退耕还湖措施,以保证沙漠中的水土面积,从而延缓沙化的面积;④加强沙产业的建设,充分利用乌兰布和沙区土地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水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无污染等区域优势,发展酿酒葡萄产业、梭梭稼接肉苁蓉产业。同时也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从而加强沙漠的经济效益;⑤生态移民,将沙漠治理区域中的居民转移出去,减少对沙漠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从而促进植被的自然恢复;⑥将农场转为林场,对于乌兰布和沙漠的防治,主要是林业为主,所以将沙漠区域的农场转为林场,增强防护林的建造工作,从而减缓沙化的扩展面积[2]。

3 对于乌兰布和沙化的治理措施

根据整体的沙化治理思路,进行相关的沙漠治理,主要的治理措施如下:

①整体治理,将治理的项目进行完整的规划,制定整体治理的计划,实施退耕还林的措施,加强天然防护林的建设,并且对沙漠进行生态补水措施,从而来减缓沙漠的扩张速度。国家要加大对沙漠治理的投资,增强对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遏制沙化的速度;②综合治理,在沙漠化严重的区域,实行人工造林措施,来促进植被的恢复,保持水土的湿度,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并且要采取相关措施为沙漠进行生态补水,促进沙漠水土的保持,从而来保证沙漠生态平衡,这样有助于促进国家对沙漠的管理;③科学治沙,对沙漠的治理实行科学治沙的原则,提高抗旱造林的技术,不断的采取新技术在沙漠化严重的区域进行造林,增强树木的抗旱能力,改善林种的结构,大力营造灌木林,并且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来种植经济效益高新林种[3]。

4 对于乌兰布和沙漠今后发展的策略

①加强对沙漠的治理工作。根据沙漠治理的相关计划方针,来加强对沙漠化的治理,加快防护林的营造,并且国家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沙漠化治理政策,使沙漠化的治理更加的规范,并且要加强对沙漠的生态补水,从而来增强沙区的造林质量,保证植被的覆盖面积,保证沙漠的水土湿度。②大力推进乌兰布和沙漠沙产业的发展。抓好沙产业基地的建设,并且要深入沙区进行调查,要全面的了解沙漠的情况,并且要根据沙漠的优势进行相应产业的发展,比如可以利用沙漠日照条件的优势来大力发展葡萄产业。

5 结语

乌兰布和沙漠化的加剧,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国家必须要加强对乌兰布和沙漠的治理,要在根本上对沙漠化的进程进行遏制。并且要利用沙漠的优势发展相关的产业,从而来带动沙漠区域内的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郝玉光.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绿洲化过程生态效应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2010,5(1):12-15.

篇2

关键词:厚田沙漠;沙漠资源;旅游价值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08

沙漠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沙漠为依托开发的旅游项目逐渐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沙漠旅游成为大众喜爱的新兴旅游方式。有关沙漠旅游的概念,不少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界定,目前得到比较多认同的一个概念,是指以沙漠地域和以沙漠为载体的事物、活动等为吸引物,以猎奇、探险、环保、科考、求知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进行的一种富有很高激情和刺激性的旅游活动。随着旅游者对沙漠旅游越来越多的追捧,人们对沙漠旅游的认识逐渐加深,有关沙漠旅游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对沙漠旅游项目开发的研究由纯粹的娱乐休闲猎奇探新等内容,转而更多地将生态理念融入当中,项目也以最初的观赏为主更多地转向以旅游者体验和生态教育上来。沙漠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我国沙漠旅游发展已经有较长的时间了,但各地在开发和利用景区资源当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果开发过程中,能充分利用好资源,沙漠旅游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试以南昌厚田沙漠景区为例做一探析。

1 “厚田沙漠”景区概况

1.1 景区简介

南昌厚田沙漠位于南昌市新建区厚田乡南部,离市区仅28公里,号称“江南第一大漠”,拥有沙山、沙洲4.4万亩。厚田沙漠景区自2003年4月29日开园以来,先后开发了沙漠休闲、水上游、体育竞技和民族风情等四大类项目(包括20余个小项目)。先后举办过“首届中国南昌厚田沙漠国际沙雕节”、“首届中国南昌厚田沙漠户外欢乐游”等国内大型旅游活动,在省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是江西省最火爆的近郊游景之一。

景区沙山高大,东临赣江,作为景区,其特色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首先,资源的异质性独特。厚田沙漠是名副其实的“绿洲中的沙漠”、“江南第一大漠”,独特景观全国仅此一处,作为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其次,既粗犷又细腻。厚田沙漠远处是稻花飘香的农田、炊烟袅袅的农家。游客置身其中,既能从近处感受北方大漠的粗犷、奔放,又能领略江南水乡的婉约、细腻。

最后,人工绿化带与沙漠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成为颇具特色的新景点。

1.2 景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近日,笔者前往厚田沙漠景区探究,却发现存在着不少不如人意之处。景区门口立着一块印有“江南第一大漠”的石头,可是石头下面都印着标明手机号码的各种小广告。踏入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然后最先看到的是一个由几根10余米长的铁杆组成的架子,架子已经锈迹斑斑,本是供小孩玩的弹床,现在已经没用了。当时天气晴朗,按理应是游客游玩高峰期,可是整个厚田沙漠景区只有20多名游客,与景区广袤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景区分布了5、6个白色蒙古包,供游客休息、吃饭。蒙古包的东南边有一座公厕,可是未通水,散发阵阵臭味。景区一名中年男性工作人员表示,景区确实大不如前。“以前,整个景区的工作人员有上百人,现在才20多人,待遇福利也减少了,主要是因为游客减少了。”该工作人员称,节假日天气好时,游客稍多一点,一天下来可能有20多人,平时游客很少,而且主要集中在上午。笔者还发现,曾经神奇百态的沙雕、翱翔天际的热气球、滑翔机、疯狂刺激的遥控船模、沙漠摩托,还有蒙古包风情等王牌游玩项目早已不见踪影,目前仅存骑骆驼、滑沙、赣江绳索等4、5个。粗略统计,从开园到现在,景区游玩项目9年减少了3/4。

2 景区荒凉的原因

2.1 沙化程度扩大,导致环境欠佳

据中国江西网报道,江西省最近的一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72480.9公顷,涉及南昌、九江、鹰潭、赣州,波及赣江流域、鄱阳湖区域及五河流域的7个设区市30个县(市、区)的219个乡镇,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0.4%,面积虽小,但分布广,每年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鄱阳湖周边的沙化土地危害最为严重,治理难度较大。

厚田沙漠是南昌多地土地沙化现象的一个缩影。南昌沙化土地集中在赣江沿线。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新建县的厚田乡、红谷滩新区生米镇以及南昌县的冈上、富山等4个乡镇。在没有得到治理前,南昌县大约有19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新建县大约有36平方公里沙化土地。

沙化厉害的一个表现,就是缩短了周边村庄与沙漠的距离,如从龙王庙村步行到厚田沙漠景区现只需二十几分钟,这种变化在其他村庄与沙漠的距离上也有所表现,象潭村、定坊村的等村庄。厚田沙漠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每当刮大风时,居民家中的家具、地板、窗户、床等都会覆盖着厚厚的一层沙尘。据龙王庙村的居民反映,沙尘已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厚田乡饱受风沙之苦的不仅仅是龙王庙村,还有靠近沙漠的数十个村庄,象潭村就是其中之一。村民说,龙王庙村、象潭村土地荒漠化地区,这些年仍然在扩大。

2.2 交通不便阻止了游客的脚步

厚田沙漠南北长约4公里,东西长约3公里,陆路可由昌樟、温厚高速公路至生米出口下,再由厚田乡进入景区。根据所能查找的交通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到达沙漠景区:(1)公交。121公交线路(5元/人),但需要注意的是,121在坛子口只早上7∶00-9∶00有121路公交车,其他时间要到新建县长僮121路,也就是说过了9点,就只有到新建县长僮121路。前往新建县长俪俗121发班时间:6∶00-15∶30,每半小时一班,最后一班16∶30从景区返回南昌。由此可以看出乘坐公交并不方便。(2)旅游巴士。从南昌市仿古街86号(滕王阁旁)乘专线车前往,往返票价20元,每日发车时间为08∶30与10∶30,从厚田沙漠返回时间为15∶00和17∶00。但是,平时没有旅游巴士,只有黄金周时才有。(3)自驾游。假如你有车,可以推荐此种交通方式,可以沿昌樟高速公路行驶22.1公里,高速公路至生米出口下进入厚田乡,再由厚田乡进入景区,到达厚田沙漠生态旅游景区。但多数游客,特别是喜欢探险的学生群体没有车的占到多数。

通过以上几种交通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制约景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交通瓶颈。各种交通方式都不能让游客方便快捷进入景区,在一定程度上,这已经成为阻止游客前行的最大障碍。

2.3 投资缩水,景区游玩项目陈旧

厚田沙漠景区是由南昌旅游集团公司投资开发的,集团公司从2002年8月开始投资建设基础设施,2003年4月29日正式开园对外营业,已先后投入4000多万,2012年又投了400多万元积极创建3A级旅游景区,部分配套设施已经建好。南昌旅游集团还请了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担纲规划,详细规划了景区结构、旅游网络、风景游览等各个方面,但要实现打造真正的“江南第一大漠”的目标,资金的缺口依然很大。

景区有近万亩沙漠,其中有4000名居民居住,由于景区未封闭,居民随意带游客逃票进入景区,管理困难。

景区在旺季高峰时期开发了沙漠休闲、水上游乐、体育竞技和民族风情等四大类旅游项目,包括20余个小项目,建立了一批旅游接待设施,如绿洲大酒店、农家饭庄、森林木屋、沙漠接待中心、景观休闲售货亭、停车场等,但由于游客数量有限,加上秋冬淡季,旅游人数比以往要更少,所以不少游玩项目停办。

3 景区旅游价值提升对策

要使厚田沙漠的旅游资源得到恢复和保护,打造真正的“江南第一大漠”,必须同时兼顾法律措施、行政措施、技术措施、社会措施和经济措施,多管齐下:(1)法律措施: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旅游资源加强保护,对破坏旅游资源者施行惩罚,追究法律责任。(2)行政措施: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政策、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和监督,划定保护范围,建立环境质量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3)技术措施:对旅游资源的检查、普查、控制、保护、防治、建立保护资源档案等。(4)社会措施:宣传教育,即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宣传教育保护旅游资源,重视保护方法研究和加强保护意识。(5)经济措施:通过财政、税收、银行、物价等经济手段,转移支付、税率、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调整与旅游资源有关各方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如奖罚、分配关系、资金筹措等。

显然,上述措施乃是着眼于宏观视野和长远考虑。在具体微观层面,短期内要真正有效提升厚田沙漠景区旅游价值,吸引更多游客,还应当针对目前景区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大沙化治理的力度

厚田沙漠早期的风沙防治工作非常成功,荒漠化程度得到了有效遏制,只是因为加大了旅游开发力度,放松甚至停止治理土地荒漠化,导致其有扩大的趋势。

厚田沙漠荒漠化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1990年南昌市治沙工作重点由南昌县岗上镇及富山乡转向新建县厚田乡,第二年厚田沙漠治理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到1996年已经完成了5000亩的土地荒漠化治理,约2001年已完成造林2万亩,从北到南,形成一个1.5公里宽、10公里长的湿地松人工林,基本控制流动沙丘完全阻止沙漠对南昌的袭击,沙进人退的现象得到遏制。

自2003以来,随着厚田沙漠旅游开发力度的逐步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不重视沙漠化治理,治理力度从而减弱甚至停止,荒漠化程度又有上涨的趋势,荒漠化土地面积也扩大了。荒漠化土地面积至少在原有基础上扩大2000余亩。面积扩大的这一片正是位于搞旅游开发的厚田乡龙王庙村一带。

因此,为了改善景区环境,推动景区良性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加大沙化治理力度,并同时努力调动景区周边村民积极参与治沙,做到上下齐心,协同作战,维护和保障景区原有特色与活力。

3.2 打通并扩建景区的便捷之径

(1)延长公交发车时间班次。目前进入景区的公交只有121公交线路,但121到上午九点南昌市区的站点就停止了,九点以后就需要到新建县长俨拍艹俗,这对于住在市区的多数居民来说非常不便,建议延长市区前往景区的公交发车时间或增加公交班次,方便更多数市民前往。(2)增开旅游巴士。从南昌市仿古街86号(滕王阁旁)乘专线车前往的旅游巴士,只有黄金周才有,对于休闲时间日益增多的市民来说,周末去哪玩成为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之一,建议增开周末旅游巴士往返班次,以供市民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到周边景点景区娱乐休闲之需。(3)对于自驾游来说,最主要是路面畅通,路标清楚,让开车之人很容易识别和辨认。建议:在主要道路做大点的标识牌,在一些不知名和比较窄的道路,或拐角处多做几个标识牌,能随时看到,并根据指示牌很容易进入景区。

3.3 加大资金投入,推动旅游项目创新

厚田沙漠景区自营业以来,因为景区项目单一,对游客的吸引力并不大,因而景区经营一直也不是很兴盛,资金回收成效不显著,影响了景区进一步规划,也影响了景区规范管理。

目前南昌旅游集团公司新引进的项目“温泉与高尔夫”正在筹建中,因为目前市场上很少把温泉与高尔夫捆绑在一起做大众销售服务的――这样销售就打破了传统的“温泉与高尔夫”只为富人服务的消费模式:达到让人人都能打球泡温泉浴,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将引起厚田沙漠景区新一轮的旅游风暴。

此外,景区的另一个养生工程“沙疗”项目也在筹建中,养生旅游业正在国际上悄然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且已成长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一个新产业,可以依托沙漠特有资源建设“沙疗”养生,此项目建成后必然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

参考文献

[1]魏倩,王海鸿.我国沙漠旅游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8,(1).

[2]杨秀春等.中国沙漠化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沙漠,2003,(6).

[3]李先锋等.我国沙漠旅游发展特点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4).

篇3

关键词:青海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地理位置:青海湖流域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地处北纬36°15―38°20,东径97°50―101°20,是一个四周群山环绕的封闭式内陆盆地,南傍青海南山,北依大通山,东靠日月山、西临阿木尼尼库山,海拔范围3194-5174米,总面积29623.4144平方公里。行政区划包括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吉尔孟乡、泉吉乡、伊克乌兰乡、沙柳河乡、哈尔盖乡、三角城种羊场、青海湖农场和黄玉农场,海晏县的青海湖乡、甘子河乡、托勒乡、金滩乡、银滩乡、哈勒景乡以及公共草场和特殊用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的天棚乡、江河乡、关角乡、舟群乡、织合玛乡、快尔玛乡、阳康乡、木里乡、苏里乡、龙门尔乡、生格乡,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的倒淌河乡、江西沟乡、黑马河乡、石乃亥乡、湖东种羊场和切吉乡、英德尔乡、恰卜恰镇的一小部分。

2、现状

青海湖区是青海省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全省牧区牧业人口的24%,牧区草食牲畜的29%集中在这一地区。但近十多年来,由于超载过牧和大面积开垦草场,该区域草地退化严重。据统计,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为65.67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34.90%,鼠虫害成灾面积76.89万公顷,占该区域草地面积的40.86%。土地沙漠化速度日益加剧,据2000年的TM卫星遥感图解译测算,目前各类沙漠化土地面积12.48万公顷,其中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达5.0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72%;强烈发展沙漠化土地面积1.15万公顷,占0.39%;正在发展的沙漠化土地面积1.60万公顷,占0.54%;潜在沙漠化土地4.64万公顷,占1.56%。与1986年7.565万公顷沙漠化土地相比,14年间沙漠化面积扩大了4.915万公顷,平均每年以35.07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而且沙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年扩展速率约为4.63%。同时由于气候变暖,干旱少雨,使湖面水位下降,1959-1998年,青海湖水位下降了3.39米,平均以每年8.5厘米的速度下降。作为青海省旅游业王冠的青海湖,正遭受着草场退化、沙化的严重威胁,使得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鸟岛地区草场重度退化面积达5.73万公顷,特别是鸟岛地区以角乌曲为中心的沙化带呈扇形向四周推进,平均流沙厚度14厘米,部分地区已形成“新月型”沙丘,受害面积约0.8万公顷。原来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已不复存在,风光秀美的鸟岛地区正面临着全面沙化的威胁。青海湖鸟岛是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由于周围生态环境恶化,目前鸟岛连陆,成为沙丘状半岛,鸟类栖息环境明显恶化。青海湖渔业资源减少,珍稀野生动物普氏原羚数量锐减,成为极度濒危的物种。

3、生态环境发展趋势

近百年来湖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在这种气候环境变化的总体特征下,导致湖水位下降,湖面萎缩,湖底沉沙,加之人类活动因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如破坏植被、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等加剧了湖区沙漠化趋势。从青海湖沉积物反映的环境演化规律预示着青海湖发展总趋势将是主湖不断分割,缓慢地经湖湾向子湖演化,最终主湖消失,而湖区的风沙堆积等沙漠化过程将明显地加速这一过程。同时由于受湖泊增温效应的影响,湖区植被的整体景观有朝高寒景观方向演变的发展趋势,草地明显退化。目前湖区总体上生态环境呈现极为明显的恶化趋势,可利用资源数量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如果不对青海湖区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我国最大内陆咸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七块湿地之一的青海湖,其调节气候,蓄洪和维持特有动植物,特别是水禽栖息地的基本生态功能将会大大削减,甚至丧失,进而制约湖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目前生态治理情况

建国以来,在省上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下,青海湖区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从50年代就开始了对退化草场的治理改良工作,1975年建立了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1986年开始实施限制捕捞和封湖育渔。特别是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并在项目实施中探索出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和成功的经验。草地建设方面,在逐步开展依法管护和实现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的基础上,实施了以冬春草地人工种草、草地围栏、牲畜棚圈为主要内容的草地基础建设和防灾配套建设。据刚察县和天峻县的不完全统计,已建成定居房屋面积27万多平方米,大约94%的牧民户实现了定居;累计建设畜棚2600多间,面积约77000多平方米,可使100多万头(只)牲畜使用;畜圈7500多个,围栏草场约9.85万公顷,人工草场2.18万公顷;草原水渠28条,累计全长240多公里;地下管道45条,累计全长238公里,草原机井46眼。在沙丘治理方面采取了封育、补播建立人工草场和工程固沙等措施。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行退耕还林草,已在湖区全面展开,国家重点生态县建设工程也已在湖区安排实施。尤其1998年以来,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青海湖周边的刚察、海晏、共和等县实施了国家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到目前已投入资金2亿元,其中群众自筹资金1亿元,共建设人工防护林325公顷,围栏草场22万公顷,人工草场2.18万公顷,灭鼠治虫100万公顷,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开始被湖区人民所认识,农牧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并逐步建立了县、乡等各级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服务网络,积蓄了一定的技术力量,为后期大规模实施湖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了基础。

5、存在的问题

5.1、需要治理面积大,投入不足,治理与财力矛盾突出

青海湖地区由于受持续干旱影响,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青海湖水位下降等生态恶化现象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湖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以往的生态环境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建设和投资规模有限,加之青海湖区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社会经济基础较差,底子薄,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财政拮据,群众收入低,对需要长期建设且要高投入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当地政府和农牧民的投入能力有限,无力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生态建设,其治理速度远远低于退化速度,生态环境得不到根本改善。

5.2、治理与生产矛盾突出

青海湖地区部分草地退化严重,急需实施禁牧封育,但部分草场又是牧民承包的冬春草场,放牧利用在所难免,从而形成封育与放牧矛盾突出,治理成果难以巩固。因此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如对于禁牧封育的草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实施舍饲和半舍饲,发展家庭牧场,从而减轻对天然草场的压力,使退化的草地得到真正的养息。

5.3、部分治理的草地又重新面临沙化的威胁

由于环湖地区草场退化严重,地表植被稀疏,加之风力作用,其风蚀严重,特别是靠近青海湖边区域,土地沙化现象愈来愈严重,经过治理的草地由于受周边地区流沙的侵袭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的影响,存在着重新面临沙化的威胁,青海湖边部分流沙呈现出向外蔓延之势。

5.4、湖区人口素质低下,全民环保意识淡薄

湖区牧业人口占68.39%,且素质较低,人口增长较快。为了满足因人口剧增所日趋增加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在对湖区资源开发利用中片面追求眼前经济效益,无序地增加牲畜头数,直接造成草地资源的压力加重。此外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乱挖沙生植被,环保意识差,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封育期偷牧、抢牧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边治理边破坏,破坏大于治理的现象,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不到遏制。

5.5、科研和技术推广滞后

在环湖地区不少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但由于缺乏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机制,尚未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科研成果大部分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6、建议及措施

6.1、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及重点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尽快建立重大科研和示范推广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库,加快规划基础上的申报工作,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

6.2、青海湖区地域宽阔,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表现出的种种生态恶化现象已对湖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大力宣传生态环境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宣传和普及生态环境结构、变化规律,主要因素及环境恶化的特征、危害等科学知识,增加广大干部群众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积极参与青海湖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工作;

6.3、抓紧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尽快研究制定鼓励招商引资、合作开发、租赁承包经营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来投资建设青海湖区的生态环境;要通过试点示范,建立起荒滩使用权拍卖、租赁、承包经营的新机制和草地使用权流转制度,鼓励企业、集体和个人承包开发荒山、荒滩和沙漠化土地,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发展以林、草产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要鼓励牧民群众把补偿资金用于草原建设、技术培训和教育,通过典型引路和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措施,扩大投资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在国家投资增加的同时,调动企业、集体、个人的积极性,增加投入,确保规划实施所需要的资金。

6.4、要把生态环境治理与发展区域经济、增加牧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紧密结合起来,正确自理好生态环境治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关系,为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

6.5、为落实各项生态治理措施和提高退耕还草、减畜育草及禁牧封育的可操作性,建议落实对农牧民的生活补贴和财政税收补贴机制,使生态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6.6、加强法规建设、普法教育和执法队伍建设,在加强林业、草原、水利设施执法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增加人员,改善手段,加大办案力度,严励惩处和打击盗伐林木、盗猎野生动物,破坏草原植被和水利水保生态设施的违法地为,规范中药材采挖等生产活动依法管理,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为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持。

篇4

>> 基于SWOT分析的郑汴洛旅游联动发展战略定位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农业庄园旅游开发 基于SWOT分析的杭州会展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苏仙区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恩施市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陕西节事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东阳市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鄂西北国际医疗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的卷烟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漾濞县核桃专业合作社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延边地区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基于SWOT分析下的泰州旅游业发展战略选择 基于SWOT分析的三亚滨海旅游发展战略选择 基于SWOT分析的A学院发展战略 基于SWOT的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基于SWOT模型的生态工业发展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方山公司发展战略 定边县马铃薯深加工企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陕西定边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讨 定边县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8-26.

[1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EB/OL]./a/20091203/003078.htm,2011-01-02.

[14]中国旅游设计院.“英雄庄园”沙漠旅游及荒漠治理、沙漠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R].2009:1-77.

[15]焦延平,张立荣,王祖民.对定边县沙地旅游业发展的思考[C]//中国首届沙产业高峰论坛文集,2008:170-173.

[16]陕西省旅游协会旅游咨询策划中心,西北大学西部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定边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R].2003:1-56.

[17]全民旅游时代会来临[EB/OL]..cn,2010-01-12/2011-01-02.

[18]定边生态环境建设[EB/OL]./liruiguo/yulin/dingbianxian/zf/,2009-11-26.

篇5

关键词  国务院八七分水 水权调整  优化完善  生态补偿  省区

1. 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

1.1八七分水方案

1987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水量分配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1987)61号文通知各省(市、区)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是基于黄河地表水资源量580亿m3,可供分配水量为370亿m3,输沙水量210亿m3。

1.2分配方案的局限性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期已经考虑到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但并没有生态环境用水,仅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方案经历了较长时段的枯水期和严重断流的考验。

但是25前各省区对于水资源需求不像现在一样严峻,同时受其局限性不可能分配的十分科学和完美,比如山西省能源发展估计需求相当大,文件称“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工农业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分配43.1亿 m3,时至今日该省使用耗水15亿 m3,只占其分配指标的三分之一,当然有其山高水低,利用困难因素,导致山西省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严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其未来即使扭转目前用水状况,其用水量也很难达到分配指标。

2.南水北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

八七分水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由于西线的不确定因素,很难说何时能够上马。西线经过了几十年的前期工作,近年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前期工作。西线主要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长江及西南地区水资源遭遇枯水期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促使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水电能源,随着规划和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这都给西线的建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的确定性

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我国海河和淮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短缺得到局部缓解,受水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得到遏制,生态恢复有了可能。原来黄河受水区缺水状况将有所变化。

因为黄河流域自身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治理更是需要安排一定水量来保证,黄河的水资源应该首先满足本流域生产生活和西北荒漠治理的需要为前提。基于上述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不确定性和中东线引水工程的通水,要必要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逐步趋于合理和完善。

3.各省区政府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作用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是省区总量,没有划分干流、主要支流,需要细化到干支流以及地市。黄河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体系是精细调度的基础。因此,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加强分级总量控制,在有效遏制引黄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时,有利于避免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和协调省(区)内部用水矛盾;有利于水权转让;有利于流域与区域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各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实施,将更易显现干支流、各省区内部各市、各省区间实际用水与方案的不协调性及不合理性,将有助于“八七分水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4. 国务院批复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m3以内;在该规划里涉及到黄河总水量由国务院八七批复的580亿m3减少到现在的535亿 m3,也就是说现状黄河来水量比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时减少了45亿m3,即处于逐步减少趋势,而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却趋于增加,这其中尚未考虑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趋势。

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仍然是按八七分水指标进行的,以后如何协调或调整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使其适合流域和各支流水量的变化。

5.对八七分水中优化、完善与调整

结合国务院分水的背景与现状的黄河水量变化、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增加以及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需水,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和东中线2015年前通水后,有必要对八七分水中370亿m3做必要的完善与调整,进一步优化。

5.1青海省增加生态保护补偿水量

“三江源”地区号称“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不但对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也是遏制西部荒漠化向东侵袭的天然屏障,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应当建立起一个长效生态补偿机制。青海省提供了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年仅分配14.1 亿m3,建议给予生态环境用水2~3亿m3或更多。

5.2宁夏、内蒙古适当增加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已经考虑了黄河最大可能的供水量,特别指出:山西省因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增加用水量50%以上;宁夏、当前农业用水较多(但有效利用率不高,今后主要应在节水中求发展)增加用水量10%左右;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其它沿黄各省(区)一般增加用水量约30~40%。

宁夏、内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发展侧重地区,其用水量早已超指标,并大幅度地实施了水权转换措施解决工农业、城市与农村用水矛盾,而当时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用水量,为了持续发展和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给予两自治区区各5亿m3,重点解决荒漠治理用水。

5.3河北、天津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中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建议核减河北天津的水量,以解决黄河自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需要增加水量。当然,随着“引黄入邯(邯郸)”2010年11月开始引黄河水,规划中河北省将来达到15亿m3。同时,北京有可能利用黄河水。

5.4山东省的用水指标水权置换方式

山东省也已超过了国务院分水指标,虽然有东线南水北调的补给,但由于山东省经济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用水仍依赖黄河水。建议山东省的用水需要增加指标可通过水权置换方式获取,以解决超指标用水问题,比如给予用水指标富余的陕西省、山西省初始水权不同方式的补偿机制。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探索,如通过援建对口支援等方式,主要还是针对解决两省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探索把省区内部采用水权转换解决工农业、城乡和区域用水矛盾问题,引用到流域各省区件,以解决流域内各省区存在用水指标余缺问题,或者采用递进收取水资源费,至少要对超指标用水部分加倍收取水资源费,从经济上给予制约。

5.5甘肃省用水

甘肃省也面临荒漠化治理需要更多水资源,特别是石羊河流域用水除了“引硫济金”,以及通过甘肃“景电”向民勤供水,将来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如大柳树水利工程的建设“引黄济民”工程,将极大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

5.6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高效利用水资源,但是节约用水毕竟是有限度的,要认识到水资源年年更新的大背景,如何减少入海出境水量,是最根本的出路。

其实,水资源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每年都在不断更新。从年内角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经对汛期和冬季降水统计,扣除雪山冰川融水外,中国水资源每年更新来源于海洋季风大气降水超过90%以上。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每年超过2.2万亿m3河川径流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入海或出境了,而这些水量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西南。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0%,但流域之间差异很大。特别是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程度低,华北地区接近100%,海河和淮河每年大约引黄河水100亿m3,而长江流域只有18%,潜力巨大。

作者通过对黄河流域预测2013年将结束自1986年以来较长时段的枯水少水年,有可能出现一个平水年较丰的时期,随着污水资源化的全面使用,结合跨流域调水以及“洪水资源化”,,2015年将是北方环境修复成为一个“拐点”。

5.7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在我国大江大河中,我们母亲河黄河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大面积环境恶化,急需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还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别极大、人均占有量和耕地占有量较少的河流,同时还是水资源利用千差万别的流域,怎样合理把有限的黄河水用好,在解决好流域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把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好。

黄河流域西北宁夏、内蒙一带生态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下游,而且对我国华北地区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两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事关重大。

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改造荒漠化地区如河套地区相邻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

把少量黄河水留到生态脆弱区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水量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再造“河套”和沙漠变绿洲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5):31~35

[2] 中国水资源公报[r].水利部,2008

[3] 李东.高坝大库是我国大江大河长治久安的工程性保障措施. 2010-11-20

[4] 李东.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分析.水信息网2009.12.28

篇6

关键词 北方地区;土地利用;沙漠化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1999)04-0355-04

1 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根据北方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特点及其相互作用,通过近 20 年沙漠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将沙漠化的概念总结为: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由于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自然资源环境不相协调所产生的以风沙活动为主要标志的土地退化[1]。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北方地区沙漠化的发展与时空分布

我国北方的土地沙漠化过程按其发生性质可以分为沙质草原沙漠化、固定沙丘(沙地)活化和沙丘前移入侵三种类型。历史时期的土地沙漠化主要发生在干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带和干旱地带的沙漠边缘河流沿岸或深入到沙漠内部的河流下游地区。现代的沙漠化土地从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到 70 年代中期平均每年以 1 560km2的速度在蔓延。通过大范围野外调查和遥感技术的应用,结合我们的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从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后期,沙漠化土地更以年均 2100km2 的速度在加速扩展,这样,整个北方沙漠化土地面积已达近 350000km2, 其分布和蔓延主要在以下 3 个地区[2]:1 半干旱地带的农牧交错地区,占北方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40.5%,特别是草原农垦区,如河北省坝上及内蒙古后山的草原农垦区,沙漠化土地面积从 50 年代末期占农田面积的 3%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13%,80 年代后期的 25%;2 半干旱地带波状沙质草原区,占 36.5%,如科尔沁草原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期占草原面积的 20%,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nb sp;53%,80 年代后期的 77.6%;3 干旱地带绿洲边缘及内陆河下游地区,占 23.0%,主要表现在固定沙丘的活化,如弱水下游沙漠化土地的发展从 50 年代末占该地区面积的 5% 增加到 70 年代中期的 22%,80 年代后期的 36%。

相同时期内凡是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治理的地区,沙漠化土地空间范围有所减少,据遥感数据分析测算,约有 10% 的沙漠化土地得到逆转。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另一个时段的遥感资料(1987 年和 1993 年 TM 数据)对毛乌素沙区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沙漠化土地面积在 1987~1993 年的 7 年间,由 32586km2(占监测区域总面积的 67.5%)下降到30496.7km2(占面积的 63.5%),减少了 1936.3km2,总体上处于逆转过程中,平均每年约有 276.6km2 土地得到了治理。

但就整个北方而言,进入 90 年代,沙漠化土地的蔓延又有加速的趋势,以每年 2460km2 的速度扩展[3],形势更为严峻。

3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人地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程度上。在大部分的人类文明历史时期,自然资源与环境决定着人类的土地利用。但在现代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增加和科技进步,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之需求的增加成为必须和可能,因而逐渐在人地关系中提升了人类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和调控力。在许多情况下,这是人类在有效利用资源方面的进步。但也时常因不合理的方式,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资源环境的变化过程,引起乃至控制着资源环境的不良渐变或突变,如温室效应气体增加,大河断流、火灾、库区地震、水土流失等,而土地沙漠化则是更为明显的一例。

在我国北方,历史上游牧民族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或气候暖温和冷干的变化,时有南进和北退的过程;而广大地区随着统治民族的更迭,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土地利用方式也多次交替,其利用强度也有差异,使历史时期的沙漠化土地也处于一个发展与逆转相互交替的过程中。但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活动总是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起诱发作用,表现在历史上沙漠化的发生期往往与一些重大事件相关联,如民族之间的征战频繁和政治上动荡不定的东汉末年、唐代末期及五代、宋辽对峙以及明中叶以后和清中叶以后的时期都是沙漠化的发展期。而这些时期也正与气候较为冷干相吻合,这也加剧了沙漠化的过程,减弱了退化土地自我恢复的能力,导致了自然环境的进一步退化。这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北方干旱草原地带的沙漠化数度发生和蔓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剧,沙漠化土地的面积和程度总体上也就处于一个扩大和加重的过程中。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但自 18 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 20 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50 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和“”期间的几次拓荒,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 2.5%~3.0%。例如,农牧交错的沙漠化地区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从 50 年代至 80 年代曾达到 3.08%,平均人口密度从 10~15 人/km2 ;增加到 40~60 人/km2,高者可达 80 人/km2。内蒙古乌蒙后山 7 个受沙漠化危害的县(旗)的农业人口也从 1949 年的 51.5 万增加到 1985 年的 125.8 万。尽管进入 80 年代以后,北方沙漠化地区很少再有移民涌入,但由于人口基数已大,人口增加的速度并不见减缓,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区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地区,由于国家对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上实行照顾政策等一些原因,情况更是如此。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根据对我国北方沙漠化的研究,朱震达等于 1989 年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为主的人类活动与沙漠化土地的成因分类和发展面积表[4],以草原过度农垦为主造成的沙漠化土地面积为 44700km2,占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 25.4%;以草原过度放牧为主的 49900km2,占总面积的 28.3%;以过度樵采为主的 56000km2,占总面积的 31.8%;以工矿交通城市建设破坏植被为主的 1300km2,占总面积的 0.7%;以水资源利用不当为主的 14700km2,占总面积的 8.3%。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上述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 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沙漠化处于发展过程中,欲求受沙漠化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和沙漠化的防治,根本出路在于合理高效的土地利用。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许多实践证明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可以达到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及可持续利用的目的的。以陕西省榆林地区为例[5],据史书记载,在 1500 年前,榆林地区还是个林草茂密,宜农宜牧之地。后因历代征战摧残,乱砍滥伐,植被覆盖率仅有 1.8%,流沙已越过长城,逼近榆林城。据调查,在解放前的 100 多年时间里,有近 13.4万hm2 农田和草场院由于沙漠化而被放弃,11.3万hm2 农田和 26.7万hm2 草场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产量和载畜量低而不稳。自 50 年代以来,通过统一规划、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坚持以治沙造林、保护和发展农牧业为主导,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从 1950 年到 1990 年底,榆林治沙造林保存面积达 74.0万hm2,恢复和改良草场 66.7万hm2 多。粮食总产量1990 年较 1950 年增产 6 倍,大家畜由 7.6 万头增加到 36.3 万头,羊由 36 万只增加到 150 万只,活立木蓄积 340万m3,价值 7 亿多元,有 5 万多农户脱贫致富。

另一个成功的范例是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通过遥感监测(1974 年和 1994 年)对比和实地调研[6],将沙漠化整治前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比重和其它方面的变化列于表 1。从表 1 可以看出,整治实践所带来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表 1 内蒙古奈曼旗兴隆沼地区防治沙漠化的效益 (1974~1994 年 )

Table 1 Effectiveness i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in Xinglongzhao, Naiman Banner, Inner Mongolia

(1974~1994)

1974 占总面积 (%) 1994 占总面积 (%) 效益 增减

沙漠化土地 (hm2) 15700 29.62 2100 3.96 -13600 -86.62%

林地 (hm2) 777 1.47 15840 30.10 +15063 +19 倍

农耕地 (hm2) 4960 9.36 6900 13.02 +1940 +39.11%

粮食总产 (t) 2790 13110 +10320 +3.7 倍

粮食单产 (kg·hm2) 562.5 1900 +1377.5 +2.4 倍

草场承载能力(单位:羊) 124200 152200 +2800 +22.5%

人均收入(元) 80 1120 +1040 +13 倍

5 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参考文献

1 朱震达,王涛.我国沙漠化土地的潜力、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A].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研讨会文集[C].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98~202.

2 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45(4):430~4 40

3 CCICCD. China Country Paper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M]. Beijing: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6,18~31.

4 朱震达,刘恕.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27~42.

篇7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optimize the matching of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echnic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promote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the coordination of develop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highly material energy conversion, and a virtuous circle of eco-agricultural model of the sand, so that a reasonable l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this article by using fuzzy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desertified land in Yanchi County optimization model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optimize their models.

关键词:多目标规划;目标函数;模型函数

Key words: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objective function;model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F321・1;O1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22-03

0引言

人类对沙化土地的开发和利用,需要建立具有高度物质能量转化的、良性循环的沙地生态农业模式,应以沙漠化土地的综合整治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中心,提高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立足于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改善,优化配套应用各项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从而促进农业、林业和牧业的协调发展。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本文利用模糊多目标决策[1]的方法建立盐池县沙化土地经济结构的优化模型,并对其模型进行优化,以求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方面达到总体最优。

1模糊多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

对沙化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多目标经营规划决策,也就是调整沙化土地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即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所占比重的调整。首先,必须有一个调整目标,这个调整目标可以通过沙化土地的生态系统结构的优化模型来确定。对结构优化是通过调整不同产业之间结构比例来实现的,目的是在土地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使土地资源发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为此需要进行多目标决策,使其沙化土地的生态系统总体效益达到最大。因此模型可取为:

2目标函数的拟定和约束条件的确定

2.1 变量的设定

建立沙漠化土地的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的关键是变量设置。变量的选择要充分体现沙漠化区域内土地利用的特点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体系,符合土地资源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根据上述原则,从沙漠化土地资源特点和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的发展要求出发,共设置12个变量,如表1所列。

2.2 目标函数的拟定

对沙漠化土地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建立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①经济效益方面:沙化土地的合理利用,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善,才能促进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效益的总产值就等于种植业总产值、畜牧业总产值以及林业总产值之和。其经济效益最大化模型为:

③社会效益方面:由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进一步促进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学科学,用科学,治理沙漠的信心。 沙化土地经过治理后,大幅度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衡量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标准就是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其社会效益最大化的模型为:

其中:NF就表示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农家肥。

3模型函数的优化

本文讨论的多目标优化决策问题是由式(1)~式(3)三个目标函数构成的优化问题。多目标决策问题一般不存在绝对最优解,决策结果往往与决策者主观愿望密切相关,决策者也想从系统中获得较满意的结果,而交互式决策方法能充分体现决策者主观愿望并能实现决策者与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因此,这里采用交互优化过程多目标线性加权法[3]来解决。首先由决策者给出各个目标的权重因子。

3.1目标函数的权系数的获取

决策者对各个目标偏好程度不同,而且是模糊的,在此用模糊语言对上述目标进行评价,可以采用层次法[4]求出优化模型中目标函数的权重系数。

3.2 交互式多目标线性加权优化算法[5]

由于上述多目标问题的目标函数量纲单位不同,所以要先对目标函数进行正规化处理,才能使所有目标量化后具有可比性。设maxfi,minfi分别为目标函数f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对式(2)~式(4)中的目标函数fi(i=1,2,

则只求单目标函数式(6)的最优解x=x*,即为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佳调和解。

下面给出交互式多目标线性加权法的步骤:

①利用式(5)对目标函数fi(i=1,2,3)进行正规化处理。

②与决策者进行交互,给出各个目标的模糊评价值,并按上述求解权重的方法,获得各目标的权重因子wi(i=1,2,3)。

③得到单目标函数式(6),对其进行求解x=xi。

④把所得结果x=xi显示给决策者,如果满意则终止算法;否则,转回到②。

4小结

本文通过对沙化土地综合整治效益的研究,给出了一种具有多目标模糊偏好需求的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此模型由三个目标函数组成,分别为经济效益优化模型、生态效益优化模型和社会效益优化模型。由于决策者的偏好是模糊不确定的,采用交互式决策过程多目标线性加权法,实现了决策者的主观愿望和决策系统的信息交互的基础上求取问题的满意解。

参考文献:

[1]徐玖平、李平:《多目标决策的理论与方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39-146。

[2]邹自德、郑小鸣:《多目标决策中的目标可变权法》[J];《系统工程》2003,21(6):118-121

[3]陈德军:《一种具有模糊偏好的多目标进化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25):1-3。

篇8

【关键词】 和田地区 沙产业 发展模式

一、沙产业的概念

沙产业的概念是1984年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首次提出来的。他指出,沙产业是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充分利用戈壁沙漠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推广使用节水技术,搞知识密集的现代化农业型产业。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副理事长朱俊凤认为,沙产业是在沙区利用生物机能,采用高新技术,提高太阳能的转化率,经过人工培育和科学管理,使其不断发展和再生,通过资源合理利用,形成以产品生产、加工和经销为主要内容,具有一定规模效益和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为人类提供生活产品。中国治沙学会名誉理事长、著名的沙产业学者刘恕在《沙产业概述》一书中论述:这一理论是现代人类对沙漠的全新认识,它强调充分利用太阳能,全面依靠各种高科技,加强有效管理,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和注重实践等。根据以上论述,沙产业是在沙漠、荒漠土地上从事预防、治理和开发利用活动,形成一定规模的经济产业。因此,沙产业就是以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在沙区培育“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新型产业。

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光热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多、未利用土地和沙漠面积广大,为沙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环境条件和空间。充分利用沙区的有利条件,大规模发展多采光、少用水、高效益、新技术为特点的阳光农业,具有巨大的潜力。

二、塔里木盆地南缘沙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沙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和田地区牢固树立“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按照“再造一个和田绿洲”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广大沙区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突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把防沙治沙生态建设与沙产业有机结合,已初步形成了以特色林果业、维吾尔药材、沙漠旅游、设施农业为重点的沙区特色产业,并带动了种植、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沙产业的发展为促进沙区农牧民增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荒漠特色林果业。林果业是和田生态环境和绿色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丰富的光、热、土资源及其优化组合,为喜光、喜温、耐旱优质温带落叶果树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孕育了质优、丰富的林果资源,以核桃、石榴、红枣、葡萄、杏等为代表的特色果树资源和果品蜚声中外。同时许多果树还是该区治理荒漠、抗风沙抗干旱的重要树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的深入发展,林果业成为和田地区的高效产业。林果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168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215万亩,林果产值由5.6亿元增加到18.05亿元。全地区人均林果纯收入由2006年的186元递增到2010年900元,目前林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8.6%。每年有数十万吨的林果产品在这里生产加工,品质均为上乘的绿色有机食品,已逐步在全国范围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2)沙漠药材开发。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由于常年干旱少雨,沙源丰富,风力强劲,是典型的土地沙漠化强烈发展区。植被以旱生、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及耐旱的沙生草本植物为主。在这样严酷而特殊的自然环境里,生长着珍贵的肉苁蓉、锁阳、甘草、苦豆子、麻黄、沙棘等多种沙生药材植物,其中多数已形成规范化生产链,成为沙区主要的产业类型。和田地区以管花肉苁蓉、甘草、党参、麻黄、大黄、红柳、沙拐枣等荒漠植被为主体的产业正在兴起。和田地区是红柳大芸(肉苁蓉)的主产地和原产地,现有天然红柳面积近32.7万亩,寄生大芸的面积20万亩,年产大芸约4000吨,年创产值6500多万元;甘草分布面积有22.4万亩;罗布麻分布较广,面积有1334公顷。和田阳光沙漠玫瑰公司在洛浦县、于田县建立了近5万亩的沙漠玫瑰种植基地,年加工新鲜玫瑰花400多吨,干花80多吨。生产的产品包括玫瑰精油、玫瑰露、玫瑰花茶、玫瑰花酱等。产品销售到北京、上海等国内主要城市,远销日本、韩国,年产值近亿元。这些具有很高药材价值的荒漠植被对于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沙漠旅游业。塔里木盆地南沙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发展沙漠旅游业的优势。更何况沙漠本身就有感动人心的吸引力,在沙漠边缘有辽阔的自然景观,在神奇的丝绸之路沙漠古道上还有散布着的众多人文资源。随着新疆大开发步伐的加快,沙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沙漠旅游业的开发必将成为沙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一些沙区在开发沙产业的过程中都在规划着沙漠旅游业的开发。众多旅游公司也积极参与特色沙区旅游业开发,不断推出新的旅游路线,使沙漠旅游不断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沙漠旅游业的发展为沙产业提供了资金,带动了沙产业的发展。

2、沙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沙产业的发展体系不健全,存在着无序开发现象;个别单位不顾沙区的生态环境和客观实际,盲目开发破坏沙区的珍贵植被,造成生态环境退化等。二是沙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生产技术相对落后,尚未形成规模生产效益,抗击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仍然较弱。三是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以原材料初级产品为主导的格局未改变。四是开发力度不够,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各界参与沙产业开发的积极性尚未得到充分调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还未得到发挥。五是沙产业开发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和科学引导,资源的无序开发,必定会阻碍沙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三、塔里木盆地南缘沙产业发展模式

1、特色林果业布局和产业化模式。根据林果业发展实际,按照“南核、杏,北枣、葡”的整体发展布局,结合各县自然生态条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优势,对林果生产进行区域布局。按照适地适树、突出重点、规模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核桃、红枣、葡萄、杏、石榴等干鲜食、耐储运的林果树种。在具体区域布局上,核桃以和田、墨玉、洛浦及皮山县为主,重点布局在315国道以南的各乡镇,其他适宜种植的区域优先发展核桃;红枣重点布局在315国道以北各县市靠绿洲边缘地带的乡镇及农业园区;葡萄以历史上已经形成的传统葡萄主产区为主,主要集中布局在绿洲内部和315国道以北地区;杏主要布局在南部浅山区和已经建成的精品杏园;石榴以皮山县皮亚曼片区和策勒县策勒乡托帕片区为主。在具体发展模式上,采取间作套种发展模式,兼顾各个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和水肥投入的综合效益。

产业化发展流程(见图1):利用沙区光照强、温差大的特点,发展核桃、石榴、红枣、葡萄、杏等优质瓜果业,利用高科技手段精深加工成各类营养保健品、生物药品、化工产品等。

2、维吾尔医药材开发与精深加工产业化模式。维吾尔医药材种植重点布局在315国道以北各县市的乡镇,根据沙区特殊药材特点和市场需求,稳步发展人工种植,提高品种选育技术,提高种植产量和质量的技术,同时注重加工工艺的不断提升,培育低碳、环保、节能和创新型的加工企业,为特殊药材的种植和产业链延伸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和科学技术的支持,提倡科研单位和农户、企业合作开发的模式。

产业化发展流程(见图2):围绕沙漠天然野生药材红柳大芸、甘草、锁阳、麻黄、苦豆子等资源的开发,在人工栽培技术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向精深加工和产业化方向迈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建成国家级研发基地。注重开发维吾尔医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提高维吾尔医药产业效益。例如,红柳大芸的产业化发展流程主要包括红柳种植、大芸接种,大芸生产、种子的采收、晾晒与贮存,大芸精深加工及销售。

3、沙漠生态旅游开发和线路布局模式。合理开发和利用沙漠旅游资源,有计划地开发独具特色的沙漠生态旅游资源。以沙漠生态、沙漠文化为主题,挖掘历史文化潜力,发展沙海探险与生态体验、沙漠景观、治沙工程、沙漠公园、沙生植物园等特色旅游。挖掘历史文化价值,开展沙漠生态文化和沙产业文化的旅游项目,通过历史模型再现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

产业化发展流程(见图3):沙漠旅游产业化的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其次是通过开发沙漠地区的旅游产品,以满足游客的观光、探险、健身等需求,而获得的景区门票、游乐和餐饮等收入,再用于环境保护和沙漠旅游开发的循环发展过程。

为重点突出丝绸之路南道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以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依托,以和田市和民丰县城为集散地,确定和田地区沙漠旅游线路(见图4)为“三横三纵线”的开发规划。

4、太阳能开发利用和光伏能源产业化模式。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影响下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基地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和田地区用电量也逐年增加。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环保、可再生资源,它的利用价值也被人们所认可,符合国家鼓励发展产业标准。和田拥有良好的光照时间,年有效光照时间超过2500小时,非常适宜开发光伏太阳能新能源电站。但是,目前光能利用率不足1%,开发利用潜力巨大。2012年7月,江苏聚能硅业有限公司与所在和田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签订投资建设200MW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合作项目。由此可见,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的沙区将成为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新能源基地。该区土地、光能、地貌等条件为发展荒漠电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且有大面积的荒漠区,地势平坦广阔,电站不需占用耕地,投资成本低,便于将来建设中、大型太阳能发电站。

5、沙漠砂料建材产业模式。沙漠风积沙被世人公认为废沙、灾沙、祸沙,很少有人对其进行研究利用。中材地质工程勘查研究院对风积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之后,利用多种方法、多项工艺,于2008年3月提交了《沙漠风积沙选矿试验报告》,首次向世界揭示了沙漠风积沙选矿和提纯后的真面目。根据选矿成果揭示的质量技术指标,被选矿后的硅砂与长石精矿可广泛用于玻璃、陶瓷、冶金、电子、医药和化工等工业作为生产原料。特别是精选后的硅砂作为5000多种有机硅产品和2000多种无机硅产品的工业原料,拓宽了沙漠风积沙的工业化利用,并展示出了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新疆青松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库车水泥厂利用广泛分布于西北沙漠中的含氧化钙可达24%左右的沙子部分代替石灰石应用于1000t/d预分解窑生产线生产优质水泥已经获得成功,取得了明显的节能、降低生产成本的好效果。

由于风积沙储量巨大、开采简单、利用方便、矿多廉价、生产成本低,因此,应用现代工业科学技术,大面积开发风积沙资源,对于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是工业化治沙的新亮点。

砂料建材业产业化发展流程:主要包括风积沙的工业化选矿及硅砂的精选与提纯工艺,最终生产出用于玻璃、陶瓷、冶金、电子、医药、化工等制造业的有机硅产品及无机硅产品。

四、发展对策

1、制定沙产业综合发展规划。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沙产业发展规划,虽然2011年自治区林业厅印发了《新疆沙产业规划纲要(2011—2020年)》,但还没有提出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安排布局,既无法从全局上布局整个沙区的产业设计和行业安排,也使下属区域的沙产业设计无章可循,造成沙产业至今仍然停留在学术界研究和行业部门自发经营的层面。因此,亟需制定一部全区性沙产业发展规划,必须由统管全局的沙产业综合发展规划来规范各沙产业行业的行为。制定指导全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对保持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搞好节水的农业循环经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荒漠地区大多受到水资源短缺的限制,应充分考虑当地缺水现状,把科学用水和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来抓。注重适度开发沙区的水资源,采取和推广滴灌、喷灌等先进的节水措施,充分利用沙区有限的肥力,发展节水型的沙产业。

3、设立塔里木盆地南缘国家级沙产业生态农业特区。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处全疆荒漠化监控和防治的前沿地带,生态脆弱,恢复难度大,由于土地沙漠化、经济落后,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走出困境。如果没有国家特殊政策支持和扶持,其生态会持续恶化下去,贫穷也难以消除,更严重的会危及南疆地区的生态安全,甚至整个自治区和国家的长远战略发展。因此,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建立国家级沙产业生态农业特区,对塔里木盆地、乃至西北内陆河流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设立国家级沙产业生态农业特区,出台相关政策,实施区域生态与经济综合发展的区域生态农业战略,实现有限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我国生态建设的示范基地及地区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能,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发挥生态经济特区的窗口辐射作用,全面带动全疆和西部地区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

4、以龙头企业为突破,拓展沙产业发展链条。首先应扶持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加工、储藏、销售等龙头骨干企业。条件成熟的,可积极支持其向集团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发展,但要防止不顾客观条件一哄而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高起点引入高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实施现代高效精准的沙区农牧业。通过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产业格局,大力培育名牌产品和知名龙头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引导相关企业建设沙产业基地。推广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方式,促进沙产业规模扩张,推动沙产业优化升级。沙产业各个模式在实践中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应用科技成果,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

(注: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新疆项目(10XJJAZH002);和田师范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1076510076)。)

【参考文献】

[1] 山丹、包庆丰:关于科尔沁沙地沙产业发展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2).

[2] 朱俊凤主编:中国沙产业[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 王国强:沙漠化与沙产业[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

[4] 温立洲、耿凤梅:土地沙化防治路径及沙产业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

[5] 和田地区统计局:2010年和田地区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 董少华、丽月:新疆十年坚守防沙治沙“万亩黄沙”变“万两黄金”[N].新疆日报,2012-06-17.

篇9

关键词: 防沙治沙; 林业; 农业; 成绩; 问题

中图分类号: U4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7-0016-01

1引言

建立防沙治沙工程,能够保持水土,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沙化,有效防止沙漠化扩展,减少沙尘暴等自然灾害,改善生态环境;能够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质量,增加粮食产量;能够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能够变沙为宝,发挥风、热资源优势,实行能量转化,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观光旅游业、林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二、三产业;能够满足广大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

2陕西省“十一五”防沙治沙工程建设成效

防沙治沙工程自2006年实施以来,陕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科学治沙、综合治沙和依法治沙的方针,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结合;遵循生态规律,依靠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与帮助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国家支持与地方自力更生相结合,政府组织与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鼓励单位、个人承包防治;保障防沙治沙者的合法权益。求真务实,以“质量效益”为中心,坚持求实效、抓质量、强管理,防沙治沙“十一五”中期工程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2.1防沙治沙面积快速增长

陕西省“十一五”期间治沙任务为58万hm2。按市分:榆林市53.2万hm2,延安市(吴起县)3.15万hm2,渭南市(大荔县)1.65万hm2;按部门分:林业34万hm2,农业15.8万hm2,水利8.2万hm2。截止2009年,共完成防治任务31.1万hm2,占2006-2008年中期计划任务28.32万hm2的110%,占总任务的53.6%。其中:榆林市完成29.78万hm2,占规划任务的56%;延安市完成0.97万hm2,占规划任务的30.8%;渭南市完成0.35万hm2,占规划任务的21.2%。按治理措施分:林业18.08万hm2,水利3.36万hm2,农业9.66万hm2。实施的主要治理工程有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四期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牧草基地工程、草业及畜牧业重点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无定河流域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共完成任务17.65万hm2。时间要求和治理进度基本处于同步状况。我们采取上下结合、联合检查、年度验收的措施,对2006-2008年间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实施面积中的56068.5hm2,进行抽样检查,抽样率达32%详见表1。面积核实率连续三年均达到96%以上,平均达到97%以上。

2.2土地沙化治理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到“整体遏制”的历史性转变

工程建设以来,一直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坚持从实际出发,采取分类指导、科学治理的策略,在长城沿线风沙区,注重以预防为先,保护为主,治理流动、半固定沙地为重点,采取乔、灌、草,造、封、飞相结合,营建稳定的防风固沙林带;川滩区,注重以林网营造为先,低产田改造为主,标准化园田建设为重点,采取改良土壤、打井修渠、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南部黄土覆沙区,以封育为先,造林种草为主,打坝修田为重点,采取综合配套措施,达到治理水土流失效果。通过工程建设沙区生态状况开始向良性方向转变。据全国第三次沙化和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1999年至2004年,全省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5年间减少12.57万hm2.

3工程建设存在问题分析

3.1成果巩固形势严峻

一是新造林的管护和抚育措施不力。近年来,沙区新建设的植被刚进入生长阶段,抵御自然灾害和人畜破坏的能力还比较弱,国家在这方面又没有专项投资,必要的管护、抚育措施无法跟上,幼林生长面临严峻考验;二是沙区过去几十年营造的防风固沙林目前大多已进入成过熟期,林地退化老化相当严重,防护功能衰退,近年恢复的植被正处在发育阶段。沙区植物群落整体上稳定性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十五”期间有3万多公顷有林地退化位疏林地,防护功能严重衰退,植被资源无效消耗严重。目前有20多万公顷残败林急需改造复壮,13.3万hm2多农田牧场防护林网亟待更新提高。三是林地乱开乱占、滥伐盗伐、偷牧乱牧等现象依有发生。

3.2资金投入少、标准低

由于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大多数分布在偏远地方,立地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治理成本相对较大。“十五”以来,国家下达我省防沙治沙专项经费每年仅100多万元,每亩平均投资无区别的都是100元,与治理任务和难度极不相称,难以有效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地方财政投入不配套,由于沙区的立地条件决定一次造林需三年补植才能达标,而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落到实处。目前榆林尚有流动沙地8.2万m2,半固定沙地14.6万hm2,沙化耕地4.2万hm2,有近3.3万hm2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扬沙或沙尘天气时有发生,风沙危害仍未有效控制,个别地方扩展现象依然存在。

3.3开发与治理矛盾突出

一是由于对矿产资源开发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调控,引起的地表塌陷、耕地损毁、植被枯死、土地再次沙化等地质灾害,导致区域生态形势更加严峻。据卫星图片显示,受煤矿开采影响,毛乌素沙地前缘的神府矿区的沙生植物已大面积枯死;榆林因煤田开发使1.7万hm2植被被毁,2万hm2土地荒漠化;2006年据神木矿管局提供:大柳塔煤矿、榆家梁煤矿共形成采空沉陷面积24.72平方公里,占全县采空沉陷面积的88%,造成大柳塔、中鸡镇、店塔镇、神木镇、永兴办事处等4个乡镇,14个行政村,1801户6194人受灾,损毁水地207.5hm2、旱地1305.2hm2、林草地2403.3hm2,危害房屋787间,损毁倒塌784间;今年5月24日(四月八)榆阳三台界煤矿8hm2多整体塌陷,造成震动相当于3.6级地震,该区域的40多公顷植被现已全部枯死,耕地毁坏。二是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问题突出,频繁的人为不合理活动,引起区域性地表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漏失。20世纪70年代,榆林北部沙区共有湖泊869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泊总数锐减到79个。最大的内陆湖红碱淖水面也由原来的4.47万hm2缩减到现在的2.4万hm2。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陕北地区 水土流失 原因分析 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S15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陕北地区水土流失现状

1. 1水土状况

延安以北地面切割严重, 是峁、梁、沟壑丘陵区, 绥德、米脂、佳县一带最为典型; 以梁为主的梁峁沟壑丘陵区, 以宝塔区、延长、延川为最明显. 西部有较大河流的分水岭, 多梁状丘陵. 延安以南是以塬为主的塬梁沟壑区, 络川塬是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黄土塬. 宜川一带因沟谷蚕食, 形成了破碎塬.

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一线是风沙滩地, 著名的毛乌素沙漠的东边缘地带. 从定边到窟野河东西长约420 km, 南北宽12~120 km, 主要是植被破坏后就地起沙和风沙从毛乌素沙漠中部搬沙有关.冬、春季多发强劲的西北风, 使沙丘不断向东南移动, 对我省中部造成较大的威胁.

陕北主要河流窟野河、秃尾河、无定河、延河、洛河均是黄河的重要支流. 其上中游有较宽的河川, 是主要的产粮地, 下游主要形成悬崖峡谷和沙状河滩.1.2延安各地区状况地面切割严重, 是峁、梁、沟壑丘陵区, 绥德、米脂、佳县一带最为典型; 以梁为主的梁峁沟壑丘陵区, 以宝塔区、延长、延川为最明显. 西部有较大河流的分水岭, 梁状丘陵. 延安以南是以塬为主的塬梁沟壑区, 络川塬是保存较完整、面积较大的黄土塬. 宜川一带因沟谷蚕食, 形成了破碎塬.

1. 2植被情况

延安地区惟一残存的原始林区—— 以南泥湾镇为中心, 延伸到延川的部分地区, 植被较好, 称为延安的“肺”。延安以南的广大塬、梁、丘等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植被状况. 整个植被均是以原有的天然原始林边缘向外延伸, 形成了较好的覆盖趋势.延安地区北部, 植被状况则较差, 主要植被是沿路绿化工程, 地面天然植被稀少, 且生长状态较差.榆林地区南面与延安北部交界, 植被状况与延安北部基本相同. 东部的清涧、吴堡、子洲、绥德、米脂5

县, 形成以平川和山峁为主地形, 山峁植被稀少, 岩土;北边的府谷和神木是严重的

水土流失和沙化地区.

1. 3沙化状况

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一线与毛乌素沙漠的东边部形成的交界, 植被破坏后失去挡沙功能,使沙丘逐渐向东南推移形成的沙化, 已严重地威胁到陕西中部地区. 地方政府已开始在进行治理, 但由于条件较差, 所以效果并不良好, 尤其神木县的沙化状态有更趋于恶化的状态. 神木县区域以西几乎全是沙漠区, 且其沙化状态日益恶化. 神木县沿黄河区域又是水土严重流失区域.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2.1自然原因

陕北地区位于温带、半温带的干旱区,年平均气温6℃~9℃,年均降雨量200mm~500mm,自产水量奇缺,缺水问题严重,再加之植被相对稀少,土地极易沙化。 从地表岩性分析,黄土质地疏松、抗蚀能力差,且以晚更新世堆积的马兰黄土抗蚀力最差。从地质构造分析,陕北黄土新构造运动表现明显,主要方式是面积间歇性抬升。以黄河为基准的侵蚀面相对随之降低,黄河晋陕峡谷沿更新世阶地面高于现代水面200余米,反映了高原强烈抬升及侵蚀基准面下降,黄河支流随之侵蚀加剧。由于侵蚀加剧,造成地表沟壑纵横,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地势起伏较大,沟壑纵横,川道狭长、梁峁遍布。

2.2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2.2.1人为放牧的影响

陕北地区降雨量少, 加之沙砾土质无法存储水分, 植被不易成活. 由于人为放牧, 使动物在啃食植被时, 除去将不易生长的植被叶径啃食, 且由于沙烁土对植株固接力较弱, 使得动物将不易成活的植被连根拔起, 造成植被的严重破坏.

2.2.2交通发展造成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 修路已成了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陕北地区的道路修建已进入了如火如荼的程度. 要修路就要开山挖石, 本来就没有植被的山坡被打开后新土层, 或将本已是很少量的植被破坏, 这种破坏几乎是不可逆的,

2.2.3地、矿业发展造成的影响

陕北地区, 特别是榆林地区以北盛产油、气、煤, 人们在开采过程中造成了对山体及山体植被的新破坏. 特别是煤矿, 矿坑几乎开挖到任何地方, 如山腰、山梁、沟渠, 甚至河道,有的矿石和松土甚至将河道堵塞. 随意开矿造成对植被的严重破坏, 采矿石后形成挖空的山体, 当受到地震、风沙、雨水的影响造成山体陷塌时, 对本来就缺少植被的山体更是毁灭性的灾害.

2.2.4河流河道阻塞造成的水土流失

在西北地区, 很难将河流和田地区分开来, 河滩已成为农田. 人们习惯认为有水的地方是河, 无水的地方是地. 加之河道内相对较湿润, 较易适合农作物生长, 这种现象愈演愈烈. 一旦发水, 洪水没有足够的通道, 就冲向原本是河道的农作物, 造成水土流失、沙埋等严重损失.

水土流失的后果

水土流失会带走表层具有营养的熟土,加剧土壤贫瘠。之后新在外的里层土则含沙量更高,保水能力更低,且没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因而植被无法在新表层土里生长。里土在风、雨等侵蚀下发生风化而成为细沙尘,又会对附近植被造成新的危害,如此,周而复始。另外,由于水土流失使得平整的土地形成了沟壑纵横的梁、峁、原地貌,且沟壑在不断改变位置和形状,没有相对稳定的地貌及地质结构,植被在未形成规模时被水土流失冲蚀、覆盖而死亡;另一方面,水土流失造成河流河道堵塞,河床抬高,河堤的防水能力削弱,一旦雨量较大,洪水即造成对沿河岸的人、蓄、植被、农田的掩埋、冲毁、沙埋等现象,甚至造成河床改道或泥石流。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4.1水土流失的治理地域规划

水土流失以地域的治理为主, 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先进行治理, 形成以“点”成“线( 带)”,

以“线( 带) ”成“面( 片) ”的方案, 逐渐扩大治理区域, 边治理就能看到治理效果. 具体地说, 以河流流域治理为起点, 对小流域先进行植被培养, 因为小流域相对湿度较大, 植被较易生长. 然后再以小流域为基础逐渐推开来.

4.2治理办法

4.2.1物理固沙保土

在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 采用土工用纺织品, 如护坡用纺织品、防淤堵及防止水土流失的纺织品固土固沙, 这些纺织品选在沿路( 铁路、公路) 、沿河坡地使用, 使得在路段发生滑、塌的现象减少, 同时改善了道路行车环境. 在重庆、四川、湖北都有在道路沿线采用纺织品固坡、护路的作法,效果较好. 减少了路段沿线的水、沙冲蚀, 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这种方法适应性强, 费用较低, 不用太多的维护.

4.2.2植被选择与培育

此举是治理水土流失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运用最多的方法。常见的措施主要包括:恢复天然植被;人工植树造林,培育草皮;营造防护林网,控制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封育天然植被,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的沙漠化危害。经多年的实践,各地区从当地野生植物中筛选出上百种植物可作为防风固土的优良树种

4.2.3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从保水、保土两个方面进行,二者相依相存,因此,流域内陆可以考虑建筑池塘、水窖,发挥保水作用,为实施坡改梯、旱改水提供条件。另外,拦沙坝、排灌渠、防洪堤等水利水保设施也不可或缺,拦的拦、排的排,蓄的蓄,各尽其能,各显其威,展示巨大综合防御整体功能。最后还建议大规模开展淤地造田,综合发挥拦沙、保水和淤地的作用。调查表明,在减蚀方面,淤地坝可以抬高基准面,有效防止沟道下切和沟岸坍塌、扩张;在治洪减沙方面,则能拦截洪水,减轻沟道冲沙,减少泥沙。并且淤地坝拦蓄的多为小流域坡面流失的表层土,土壤肥沃且含水率高,较

其他类型的土地,产量较高。

4.2.4化学治沙

陕北地区是在中生代基岩所构成的古地形基础上,覆盖新生代红土和很厚的黄土层,再经过流水切割和土壤侵蚀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