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益诉讼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09 16:0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公益诉讼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浅谈公益诉讼制度

篇1

关键词:公益诉讼制度;完善;2014年最高法院公益诉讼两解释

一、2014年12月最高法院通过的“两解释’对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作为当前法律界的热点问题,公益诉讼在理论和立法进程上都发展的十分迅猛。2013年出台的新《民事诉讼法》,2014年3月15日颁布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中都从各自规范的领域对公益诉讼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不可忽视,上述法律条文对公益诉讼的规范都过于简略,并没有详尽的司法操作规则。有鉴于此,2014年12月最高法院作出两次司法解释,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这两条司法解释大大提高了公益诉讼在实务领域的可操作性,保障了前文列明的法律条文落实到诉讼实践中。

(一)明确法院的管辖权

我国法院管辖权的一般划分依据是地域管辖原则和级别管辖原则。但公益诉讼根本上维护的是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其诉讼客体的特殊性,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根据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的原则确定公益诉讼下法院的管辖权。例如,在环境公益诉讼中,被告破坏的环境是区域性的,损害的是一定区域内所有居民的利益。然而,这个区域与地域管辖上所划分的区域往往又是不完全重合的,那么法院管辖权的归属便难以明确。如此,在实务中将会导致管辖混乱,影响司法效率,破坏法律的权威。针对这一现象,最高法出台解释(一)第六条第一款以及解释(二)第285条,对此作出详细规定。其中包括,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以及公益诉讼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确立了生态修复赔偿之诉

新《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提出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但是如何做到保护优先,损害担责,新《环境保护法》并未提出可践行的准则。最高法提出的两解释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新《环境保护法》提出的理论有了实际施行的具体标准。解释(一)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都对生态修复赔偿之诉有了详尽的规定。其中明确指出原告请求恢复原状的,人民法院法院可依法判决被告将生态环境修复但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和功能。无法完全修复的,可准许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上述法律条文的核心是生态修复可能性的最大化,由此体现出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利益最大化。

2015年的福建南坪环境公益诉讼案作为新《环境保护法》生效后的首例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落实了最高法两解释中的具体规定,对日后的生态修复赔偿之诉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公益诉讼制度中的不足

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近年发展突飞猛进,正如上文所述,新《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以及最高法院针对公益诉讼作出的两解释都逐步完善了我国的公益诉讼制度。但不着认为我国的公益诉讼在原告资格的规定上仍存在明显的缺陷。理论法学上,公益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其他社会团体、个人。下面就这三种原告主体一一叙述。

首先,论述国家机关作为公益诉讼原告的情况。新《民事诉讼法》中明确指出,法律规定的相关机关有权提起公益诉讼,最高人民法院的两解释中也对此进行了强调。但哪些才是法律规定的相关机关呢?对于这个问题始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这必然会导致主体责任不清等相关问题。当国家利益或公众利益受到损害,国家机关无法明确其责任,到底由谁承担提起公益诉讼的责任?对于原告主体规定的不明确,可能导致资格的相互争夺,使得司法效率低下。同时也有可能会导致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推诿,没有行政主体主动维护公众利益,提起公益诉讼,这将导致公众利益损害的进一步扩大也会影响司法机关和政府的公信力。

其次,社会团体作为原告参与到公益诉讼之中确有其优越性,但现有法律未促进社会团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法律对参与到公益诉讼中的其他社会组织的资质要求过于严格。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中赋予其他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其中并没有对参与公益诉讼中的社会组织的资质提出详尽的要求。但在新出台的《环境保护法》中就严格的规定了社会组织参与到公益诉讼中所应当具备的资格。此处并没有区分社会组织所得利益的性质,在禁止社会组织滥用诉权牟取非法利益的同时也笼统的禁止了社会组织在参与诉讼的过程中获得合法收益。合法收益竟然也要被禁止,这显然极不合理。长此以往,社会组织将缺少必要的利益驱动力,甚至丧失资金支持,无法发挥其在公益诉讼领域的重要作用。

最后,笔者认为个人应当有资格独立提起公益诉讼。理论上,利益的直接相关人当然有权利参与到诉讼中,由此可得,与案件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应当有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但新《民事诉讼法》中并未将个人列入公益诉讼的主体之中,也就是说如果公民个人没有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若个人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将会以主体不符合条件不予受理。这项规定显然是不合理的,公益诉讼是一种特殊的诉讼类型,确实应当特殊对待,但是如果最直接的利害关系人却无法提讼,难免有违法律保护权利不受侵犯的初衷。

三、完善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前文已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及现今仍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简单的叙述,下面就公益诉讼主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明确各级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新《民事诉讼法》已明确规定,检察机关有权提起公益诉讼。笔者认为,相比较于法院对公益诉讼管辖权的具体划分,检察机关对于公益诉讼权的划分却十分含糊。立法应当借鉴法院管辖权的划分,明确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权。

第二,公益诉讼中社会组织的胜诉奖励制度。新《民事诉讼法》、《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都在明确规定社会组织是公益诉讼的主体的同时命令禁止社会组织在公益诉讼中谋取利益。这无疑使社会组织陷入尴尬境地,法律一方面鼓励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另一方面又否定了社会组织的生存来源。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胜诉奖励制度,折中的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胜诉的社会组织予以经济奖励,在不违背现行法律的同时,保障了社会组织的利益来源,极大地调动了社会组织参与到公益诉讼中的积极性,从侧面推动了公益诉讼的发展。

第三,将个人纳入公益诉讼的主体之中。笔者认为,未将个人纳入公益诉讼的主体之中是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目前最大的弊病。虽然公益诉讼表面上是维护的是国家或者公众利益,但个人才是最直接的利害关系者。个人无法直接参与到公益诉讼中,这不仅损害了个人的利益,也不利于公益诉讼的普遍开展。只有让公众参与到公益诉讼中,发挥其监督作用,才能最大程度的维护国家和公众利益。唯有这样,公益诉讼才能真正实现其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春丽.建立公益诉讼机制・推进法治社会和谐发展[J].世纪桥,2008.(5).

[2] 赵宁.公益诉讼界定之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6).

篇2

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对《广东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草案修改三稿征求意见稿)》的论证意见

试论银行防范电信诈骗犯罪的对策

电信诈骗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范对策

侦查电信诈骗案须从革新侦查理念与机制入手——以台湾与广州警方的侦查现状的比较为视角

当前电信诈骗犯罪侦办难点和对策

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问题实证研究——以社会保障制度与犯罪率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

关于遏制公款行贿的几点思考

重伤害案件刑法条款适用问题研究

完善贪污贿赂犯罪法定刑初探

利用影响力的认定及其侦查难点

破产管理人制度立法完善问题研究

论我国破产案件的申请与受理

论监管机构在银行破产中的权力及其限制

上市公司重整中的法律难题——以华源股份重整为例

反思与重构——新破产法视野下的债权人知情权保护

从台湾破产法的修改看经认可之台湾破产裁定的效力

破产管理人指定之规则构建——以对某市两级法院实践模式的分析为基础

浅谈法官在破产重整程序中的角色——由“五谷道场”破产重整案引发的思考

先刑后民原则在电信诈骗案件中的困境与破解——以被害人权益保护为视角

检察建议:防范电信诈骗的“重盾”

审判权运行之实证分析——以一例案的刑事裁判过程为样本

我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探析

关于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上提一级的若干思考

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思考——以《人民调解法》为蓝本

主动执行机制论要——以广东省法院司法实践为研究样本

司法权威与裁判效力——以内蒙古基层法院否定高级法院判决案等影响性案件为例

低碳经济时代碳关税合法性问题研究

国际强行法与国际条约关系一解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及其培养——基于对广州地区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

由广州亚运安保引发的制度瞬思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拆违问题的调查思考

当前劳资纠纷申诉案件的特点、成因和检察对策

论农民工权益保障与珠三角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富士康跳”现象为切入

我国电信诈骗防控体系完善对策的思考

论高校专利技术成果转化的新模式:信托HttP://

论由国家机关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正当性探析

论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特殊证据规则

我国消费者公益司法保护制度研究

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和诉讼模式为视角

检察机关参与民行公益诉讼之我见

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刍议

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探析和程序设计

试论检察机关担当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正当性

篇3

关键词:检察机关;环境污染;公共环境利益

一、国外关于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

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国家同时也是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在美国,检察官,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它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主体的范围非常广,并且对检察机关的权限从立法层面上予以确立。英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主体范围也很广泛,包括检察长、私人和私人组织、地方政府机关、环保集团等。其中检察长的权力最大,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直接代表政府或应诉,但私人或私人组织的权利是受到限制的只有在取得检察长同意后才可以提起有限公益诉讼,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地方政府机关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与本地居民利益有关的公益诉讼,既不需要得到检察长的同意,也不必使用告发人诉讼方式。另外环保集团也可以接受受害人的委托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以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公共利益。在法国,检察院作为当事人进行诉讼,检察院代表社会。除检察院外,环保团体也可以替受害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公共利益。

从国外关于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可以看出检察机关是国际上公认的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

二、我国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困境

修改前《民诉法》关于的原告的规定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一有关原告资格的限制一度成为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新《民诉法》第55条将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规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这与修改前《民诉法》关于原告资格的限制相比已经宽松很多。但是新《民诉法》仅用“法律规定的机关”含糊界定,并未明确说明“法律规定的机关”中包括检察机关,使得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具有原告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仍无明文的法律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原告资格问题在环境公益诉讼中是检察机关最为犯难的问题,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依据主要基于当地检察院与法院的会签文件或者地方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公益诉讼实施检察监督的决议等地方性法律依据,然而这些依据程序不规范、效力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检察机关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时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检察机关在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时工作的开展与进行。

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会与三方存在主体冲突问题。首先是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新《民诉法》第55条将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限定在“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关于“法律规定的机关”,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因此,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是目前唯一具有明确法律授权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机关,在海洋环境污染案件中,检察机关与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在原告问题上存在主体冲突问题。其次是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2010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代表国家提起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各级人民法院要依法受理。在立法上肯定了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资格。在司法实践中亦有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作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探索。因此,检察机关与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之间就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也存在主体冲突问题。最后是新《民诉法》规定的“有关组织”。《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规定: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可以对破坏生态、环境污染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讼。随着环境保护法的即将修改,中华环保联合会等环保组织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协调检察机关与环保组织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各自的功能也是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优势

新《民诉法》第55条将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限定在“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我国国家机关包括很多类型,既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军事机关,又包括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相比,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具有很大优势。

首先,检察机关与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相比更具有积极性和公正性。拥有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法律专业人员,在诉讼方面取胜的可能性更大。在现今市场经济大潮下,一些地方环境保护行政机关仅着眼于当下利益,而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公共利益,甚至一些地方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由于地方政府同破坏环境的实施者之间往往具有一定利益上的联系,而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又受到当地地方政府的限制,因此环境保护行政机关对破坏环境公共利益的实施者尤其是那些与地方政府有利益牵连的实施者不能有效的制止和追责。使得环境公共利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司法干预和保护。相反的检察机关不会陷入地方保护主义的困境,能够独立的从事环境公益诉讼活动,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不但能在环境公益诉讼的过程中发现有关部门的违法犯罪现象,而且能够通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对其进行强有力的威慑,促使他们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显然与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相比检察机关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方面更具有优势。

其次,检察机关与环保组织相比有较强的诉讼能力和取证能力。拥有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的法律专业人员,在诉讼方面取胜的可能性更大。在西方发达国家,环保组织已成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核心力量,因为环保组织不但具有中立性、公正性强、积极保护等特点,而且拥有技术、资金、人员方面的支持。虽然这几年我国的环保组织也有很大发展,但是各种环保组织的发展并不是很完善,各团体之间能力、素质、设备及技术支持等方面有很大差距。我国很多环保组织体制不清楚,具有国家编制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政府拨款来经营,容易受到投资人的影响。因此,在我国相比于环保组织,检察机关作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更具有优势。

最后,检察机关相较于公民个人来说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更具有优势。环境公益诉讼是的被告往往是有钱有势的企业,而且环境公益诉讼由于取证难所以是一场持久战,仅靠公民个人的资金是很难支撑下去的。另外相较于检察人员公民个人对于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对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在证据把握、证据保存等方面存在困难。

解决检察机关在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时原告主体资格的问题,消除检察机关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时的原告资格障碍,对于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方面的优势和功能,有效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制止危害环境的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建伟、朱晓晨:《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河南:《中国环境法治》,2011年卷(上)

[2]广州市番禹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法律评论》第9卷・第1辑

篇4

2.论无效民事行为李璐,肖娜

3.论既判力的时间界限郭文娟

4.片面帮助犯成立要件刍议宋冬华

5.法制与社会浅析"情节犯"苏海峰

6.论刑法中的情节犯的基本范畴曹颖

7.浅议职务犯罪侦查保障机制马里红

8.浅析职务犯罪侦查中再生证据的运用陈容钦

9.试论取保候审在职务犯罪侦查中适用的若干问题陈倚华

10.浅谈职务犯罪案件线索的筛选王健

11.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原则和收集技巧梁智

12.加强粤港澳合作,联动打击职务犯罪招妙

13.论传播物品罪的认定刘易霖

14.浅议网络赌博犯罪孔凡文,马新宇

15.未成年人抢劫罪问题研究何丽梅

16.认定巨额财产的思考罗瑞明

17.浅析我国构建居住权制度之必要管欣

18.中国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的现状分析及完善措施——以贵州人大立法听证为研究对象魏慰,齐乐

19.论民事诉讼证人制度陈妮

20.论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完善刘晔

21.交叉询问制度的辩护价值及其在我国的借鉴分析郭鑫

22.刍议遗嘱自由制度吴晓娜

23.论我国征信法律制度陈丽芳

24.论我国的逮捕制度罗顺添

25.论石油战略储备法律制度的构建苑立杰

26.公诉岗位风险防范机制研究夏娟,曾就萍

27.浅谈检察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王霸

28.浅议建设司法警察的预警机制何智龙

29.公诉案件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的思考法制与社会胡俊

30.对《侵权责任法》第十七条的理解冯景霞

31.解析《危险活动所致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原则草案》宋怀强

32.浅议我国保护互联网网络安全法律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邵威

33.论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雷姣姣,王陈平

34.浅议我国民事审判中证人作证制度陈杨

35.浅析我国表见代表制度的构建马成刚,江腾

36.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研究陈帅

37.海上保险法律问题研究王帅

38.婚姻纠纷之案由的确定张霄霄,王耀

39.对我国军婚私法特别保护正当性的思考彭艳,宋玲,黄亚

40.非婚同居关系法律问题研究刘娟娟

41.浅议婚约纠纷中的精神损害赔偿赫健

42.浅议合作建房法律纠纷——以北京东华金座特大"假按揭"案为例李莉平

43.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的法律适用何文雄

44.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第三者直接请求权的适用分析周天保

45.网络消费市场维权问题研究乔娇娇,武建伟

46.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路径分析顾国清

47.诉讼欺诈行为之探析李菲

48.诉讼欺诈行为分析及立法构想李静

49.试论贿赂犯罪侦查中的难题及对策卢锦豪,邬琼

50.论"入户"抢劫及其认定的初探钟友平,江晖

51.未成年在押人员犯罪情况分析李伏

52.有关自首认定遇到的分歧问题王琳HtTp://

53.浅谈看守所"通风报信"问题及解决对策邱秋景

54.扣押冻结涉案款物的当事人参与程序和救济程序的完善谢莹,谢定国

55.试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问题陈瑶

56.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般问题研究张维勇,董毅

57.法制与社会未谋利受贿行为的法律分析与完善对策张华,张观澜

58."本犯"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窝藏赃物犯罪能否成立赵欣

59.民事诉讼中保全车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沈小平

60.有关劳动合同法中基本问题的探讨樊金象

61.建设工程竣工未验收质量纠纷研究黄南铨

62.关于禁止自带酒水的法律思考王陈平,雷姣姣

63.论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变革与发展赵鑫鑫

64.浅议我国绿色证券政策的法律构建王小溪

65.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评价与对策研究刘莎沙

66.单方商行行为及其法律适用研究武晶晶

67.反倾销法之最佳可获信息规则研究孙健

68.论企业维持与司法解散李凤伟,李志珍

69.商标权和商号权的权利冲突研究谢欣芳

70.特许商标运作与商标权维护策略李运华

71.域名和商标权的冲突及解决李巧巧

72.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对策研究李亚男

73.治理商业贿赂与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的运用谷荣,门美子

74.反垄断法视野下的知识产权滥用问题范江波

75.从会计与税法的角度谈利润调整后的所得税问题——由准东股份招股意向书引发的几点思考王玉珏

76.如何理解商业贿路犯罪中财物的范围田园,张振鹏

77.碳汇林业的法制保障——从森林保险法律制度谈起王跃先,常宏

78.浅谈工程领域渎职犯罪马裕房

79.我国的信用卡风险问题及其防范法制与社会李凯,张玉梅,张淑敏

80.关于国际经济法调控的法律关系的讨论杨天宜

81.对商号权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刘金涛,江腾

82.证券监管下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的研究费晶晶

83.浅论银行卡信息泄露案件的权益维护王鲁艳

84.浅析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理性互动李密

85.司法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初析陈超清

86.对法院改变检察院罪名的思考石慧超

87.人大监督与诉讼监督的关系之辨析杨秀莉

88.检察机关诉讼法律监督的现实困境景和制度突破张永昌

89.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必要性与对策设想林国雄

90.把握民行检察工作属性提高民行检察监督效果刘剑云

91.转变检察机关执法理念之我见蔡明璇,宗栩晗,舒振亮

92.试论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陈树柏

93.浅议庭审中的公诉意识许锋杰

94.自由与规制之间——检察官审查阶段自由心证研究傅强,郭鑫

95.公诉案件撤回的正当性考量邬伟国

96.浅谈环境犯罪中关于危险犯的法律适用董金玲

97.域外无罪推定原则在刑事诉讼不同阶段对司法人员的具体要求刘海涛

98.论取保候审案件审查期限问题及其改革赵阳

99.浅析我国审前羁押率偏高的成因与对策李颂捷

100.法制与社会对当前贩卖犯罪的专题调研报告曾春波

101.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新动向及对策的调查报告尹伟,刘瑞刚

102.看守所检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温州市鹿城区为视角施虹

篇5

    然而遗憾的是,在程序设计上,本次修法只是简略地规定了小额诉讼、公益诉讼、诉外调解协议和担保物权确认程序,对局部条款进行了修改,而程序分化、程序分类建构的问题并未获得真正的关注。[2]学界大力呼吁的民事审前程序理论未被完整采纳。

    当前我国的民事审前程序理论研究声势浩大,但实践效果却不明显。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的司法改革本身缺乏整体性设计,程序分类单一,改革目标单向;[3]二是学界对民事诉讼初审程序的内部结构划分未形成统一认识。笔者认为,民事诉讼初审程序应划分为民事审前程序(Pretrial Procedure)与正审程序(Trial);而民事审前程序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诉答程序(Pleadings)和预审程序(Preliminary Procedure)。预审程序是承前启后,衔接诉答程序与正审程序的枢纽程序。诉答程序、预审程序和正审程序这三个独立的子程序共同组成了民事诉讼的初审程序。

    一、对相关理论的简要梳理

    (一)预审程序不同于审前程序

    审前程序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使命,是民事诉讼中的关键环节。立法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改依附性的“审前准备”为独立性的“审前程序”。[4]

    长期以来,由于翻译错误,一些学者对审前程序、诉答程序、预审程序、证据开示、审前会议等诉讼环节的功能界定不清,研究存在逻辑断裂、紊乱和功能界定错位、缺位的现象。而诉讼制度改革过程中相关程序分化的模糊,[5]也导致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甚至他们自身内部)改革思路上的分歧,使理论、制度、实践三者之间出现脱节乃至对立。

    审前程序的内部结构如何?它包含哪些子程序?其功能如何实现?实现的载体是什么?这些都是急待梳理和明确的问题。

    笔者认为,民事审前程序是指起诉之日至正审开庭前一日期间的民事诉讼程序。民事预审程序则是指立案之后分流繁简案件,梳理争点,筛选、固定证据,安排诉讼进程,庭前调解以及促成庭前和解的民事诉讼程序。民事预审程序只是民事审前程序的一个子程序。

    (二)预审程序不同于诉答程序

    新民事诉讼法第133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案件可以通过交换证据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但这一规定过于简略,没有完整吸纳审前程序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目前,学界对审前程序、诉答程序、预审程序等概念的界定不够清晰。有观点认为,诉答程序是指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以交换起诉状和答辩状的方法为诉讼开始以及确定诉讼争点的程序,是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6]

    虽然诉答源于英国古老的普通法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没有诉答程序的称谓,但诉状与答辩状等书状的交换却为各国民事诉讼程序所共有。[7][8]因此,诉答程序的核心功能是“诉状与答辩状的交换”,这与诉答程序的功能明显不同。这一点在英美国家的立法例上可以得到印证:

    英国的审前程序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传票令状送达,二是诉答,三是证据发现,四是庭审指导。[9]美国的审前程序则由诉答程序、发现程序和审前会议三个环节组成。诉答程序是当事人之间交换诉讼状和答辩状的程序。发现程序是当事人相互获取对方或者案外第三人持有的与案件有关的信息和证据的程序。审前会议中,由法官对案件进行指导、管理,促进当事人和解的程序。在最后一次审前会议上,法官需要列出争点范围、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及其他同意事项,庭审活动不得超出最后审前命令的范围。由此可见,根据功能划分,英美国家的诉答程序严格区别于预审程序。

    笔者认为,民事诉答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审查立案,接收、转换诉辩材料,交叉知会诉辩观点的民事诉讼程序。诉答程序的功能只是“原材料验收”,而不是“加工”,甚至也不能是“初步加工”。诉答强调“收转”,预审则强调“准备”,即在诉讼系属之后,分流繁简案件,梳理争点,筛选、固定证据,安排诉讼进程,促成庭前和解、庭前调解。

    一般情况下,预审程序在诉答程序结束后开始,二者在时间上泾渭分明。但如果出现反诉或者本诉增加、变更、放弃诉讼请求的情况,二者又会出现交叉:即临时中断预审程序,启动新一轮的诉答程序。当新一轮诉答程序完成之后,又恢复原来的预审程序。

    (三)预审程序不同于正审程序

    笔者目前能够查阅到的资料显示,“预审”的概念早已有之,“正审”的概念却鲜有学者提及。笔者认为,普通法中的“Trial”即是“正审”,指正式开庭审理。现任香港高等法院原诉庭法官的芮安牟先生在其英文着作《浅谈民事司法诉讼》中,将民事审判程序划分为“展开诉讼”、“准备诉讼”、“案件管理”、“预审”和“正审”五个阶段(香港大学法律博士陈星楠在为其着作翻译时,即将其中的“Trial”翻译成“正审”)[10]。笔者以为,从时间上来讲,民事正审程序是指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审理之日至裁判确定之日期间的民事诉讼程序。其内容是:法官主持,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共同参与,以证据置辩、言辞攻防的形式认定案件事实并作出一审裁决。

    正审以开庭为唯一形式,开庭次数以一次为原则,数次为例外;正审以当庭宣判为原则,以定期宣判为例外;正审应制作《法庭审理笔录》,审理笔录以逐字记录为原则。与之不同,预审可以采用开庭形式,也可采用庭前听证、庭前会议等其他形式;预审的次数不以一次为限;预审可以制作笔录,也可不制作笔录;预审笔录以概括记录为原则,不必逐字记录。正审强调当事人对抗,而预审中的调查取证、安排诉讼进程等活动则显现出强烈的职权主义特征。一方面,预审与正审互为依托,以预审的时间支出、程序支出来换取正审的公正和效率。另一方面,预审又可以直接终结诉讼程序,免除正审。[11]

    二、立法规定民事预审程序的必要性分析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语精确地揭示了预正之间的辩证关系,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加以运用的实例:如体育比赛中的预赛与决赛,财政预算与决算,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人员选拔的预选与正选,土地审批的预审与正审,办理出口退税的预审与正审,贷款审查的预审与正审等等。在司法领域,我国古代法官断狱听讼重技巧、懂策略者也甚明理喻之法、预正之道。[12]因为聪明的法官都愿意在庭前与双方当事人交换意见,梳理法律关系,剔除琐碎争点;即便那些“和稀泥”型的法官,在漫长的“和稀泥”的过程中也能不自觉地完成预审的过程。所以,笔者愿意乐观地推测,在古今中外的司法史上,预审一直都是存在的,只不过预审实践没有及时上升为预审理论,自发性的预审没有及时转变为制度化的预审。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明确指出,要“改革和完善庭前程序。明确庭前程序与庭审程序的不同功能,规范程序事项裁决、庭前调解、审前会议、证据交换、证据的技术审核等活动,明确办理庭前程序事务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分工。”[13]

    由于审前程序的建构涉及法官制度改革、审理结构调整、证据制度完善等基本问题,[14]所以实现审判人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分类管理最初成为审前程序改革的突破口。这种改革这主要有两种模式:法官助理模式和预审法官模式。法官助理模式是为法官设置辅助人员,[15]预审法官模式则是分化法官职能,分别设置预审法官和审理法官。[16]然而,审前程序的改革不能完全等同于司法人员分类管理的改革。同时,缺乏对审前程序分化理论和预审程序内在逻辑顺序的理论研究,人员、机构设置的改革就缺乏运行的软件支撑,就会陷入困境。前几年一些法院如火如荼的审前程序改革逐渐销声匿迹恰好印证了这种判断。

    因此,通过进一步分化审前程序、强调预审程序自身的逻辑运行,引导诉讼双方从“对抗”走向“对话”,从“为权力而斗争”转向“为权利而沟通”,倡导合作诉讼模式与“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对“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有益补充。[17]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明确理喻之法、预正之道,在民事诉讼法中以专门章节系统地规定审前程序和预审程序的立法时机又已成熟。

    三、完善民事预审程序的相关实务探索

    笔者以为,各种预审形式都应遵循统一的逻辑思路,都应有统一的逻辑内涵。笔者结合所在法院的具体司法实践,做了一些简单的探索和尝试。

    (一)预审程序的主持者及其职能

    严格来讲,预审不是“审”,因此预审不应由法官主持。然而,这种理解过于机械了。日本、法国和德国规定,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由准备法官指挥预审或者由合议庭法官预审。而在预审制度比较发达的英美法系国家,预审也可以由庭审法官来主持。[18]

    就我国而言,笔者认为,预审可以由庭审法官主持,也可以由法官助理或专门的预审法官主持。这方面应照顾到不同审级、不同地域法院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必拘泥。例如,最高法院和高级法院由于案件少、法官素质更高,其职能侧重于法律审,所以应强化人员分类管理,以专门的预审法官预审或者法官助理预审为原则;而中级法院、基层法院由于存在案多人少和地域差异的实际问题,人员分类改革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预审法官既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由庭审法官兼任。

    笔者以为,我国民事预审法官的职责主要有:一是分流繁简案件;二是梳理、固定争点;三是筛选、固定证据;四是作必要调查、勘验现场、委托司法鉴定;五是庭前程序处理和安排诉讼进程;六是促成和解、庭前调解。

篇6

随着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八)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更改为污染环境罪,引发了学界关于污染环境罪是否已经设立了危险犯的问题的思考。现行刑法及司法实践仍将污染环境罪成立实害犯而非危险犯,但是污染环境罪不应以实害结果为定罪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主要由环境类犯罪具有的性质决定――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法益侵害的紧迫性、潜伏性、发病周期长等;在可行性方面,国外成立危险犯的成功经验和积极作用对我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环境权理论的引进和推广为我国污染环境罪成立危险犯提供了孕育的土壤。成立污染环境罪的危险犯的思考希望在推进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规制各主体的污染行为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危险犯;污染环境罪

环渤海经济区主要指渤海湾沿岸的城市,包括冀、鲁、辽三省及京津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飞速发展,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但仍旧存在生产方式粗放的问题,影响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推动。为了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文态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必须把环境治理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将污染环境罪成立危险犯不失为有益的理论研究。

在理论上,我国刑法学者早有对实害犯和危险犯的理论界定,尤其是在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犯罪中危险犯成立既遂罪名有很多,比如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等。随着修八将重大污染环境罪改为污染环境罪,在此罪中成立危险犯引起学者的关注:支持实害犯的学者比如陈君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发表《关于污染环境罪规定的理解与探讨》,还有马松建等人;支持危险犯的学者代表为高铭暄、李希慧、冀华锋等都有相关论述。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为以环渤海区域为试点分析此罪成立危险犯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为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外好多国家在环境犯罪中都设立了危险犯,例如日本《公害罪法》,规定:“由于工业或企业的业务活动排放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致使公众的生命和健康产生危险的,应受处罚”, 还存在好多关于环境保护的单行法规设置危险犯;德国颁布的《水法》《城市法》也规定了污染环境罪的危险犯:“企业取得报酬……以伤害他人为目的,污染水体的行为,应受刑罚”, 此外,《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宣誓着人类保护环境的诉求和愿望,美国、奥地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有类似危险犯的规定,对我国污染环境罪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有重大意义。

1 污染环境罪的法律规定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修八修正后,入罪门槛也相应降低,针对污染环境罪是否已经设立危险犯的问题法律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引起了学者的思考,现行污染环境罪是实害犯还是危险犯?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该构成要件仍然侧重理解为需要实际造成对他人法益侵害的实际后果,在实害结果与现实危险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加以限定和规范。

2 污染环境罪成立危险犯的制度建构之必要性

根据上文的论述,我国污染环境罪从种类上讲属于实害犯,这就导致对环境造成严重危险的行为可以逃避刑法的处罚。这样的结果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实现低碳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背道而驰的,不利于保护大多数人对于环境改善的诉求。下面就污染环境罪增设危险犯的问题从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立法的正当性依据。

设立危险犯的犯罪形态来看,大多都要求该罪的危害行为带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及法益侵害的紧迫性。伴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及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产值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下,环境污染的解决刻不容缓。严重环境污染的案例不仅数量激增,而且危害性也越来越大,这样的一种严峻现实,也就为污染环境罪增设危险犯提供了客观上的必要性。

另一方面,环境类犯罪往往具有潜伏性的特征,发病周期长,归责困难,决定了污染环境罪不应以实害结果为定罪的依据。这是因为众所周知,通常环境危害行为发生后,其实害结果的出现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而且犯罪行为通常不易被发现,这样就增加了该罪因果关系认定上的难度,最后不免造成犯罪人逃之法外的严重后果。比如在河流上游建有一家化工厂,居住在下游的居民长期饮用喝水,一方面有可能致使部分村民发生病变但是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证明其原因就是有害喝水所致。另外一方面这种发病周期有可能是很长的有的甚至在死亡时都没有激发潜伏在体内的致病元素,但这种损害对人民的健康是及其严重的。我国刑法将污染环境罪仍然规定为一种实害犯,这就预示着刑法的处罚适用以危害结果实际发生时为前提,但不能因为没有损害结果的事实发生就使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企业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而置之不理,与环境污染行为的潜伏性、周期长的特征是相冲突的。因此可以说在污染环境罪增设危险犯,就可以从危害行为的源头对罪行加以规制,从而有效避免上述后果的发生。

3 污染环境罪立危险犯的制度建构之可行性

危险犯是对行为所具有的侵害法益的危险性进行处罚,危险的有无应以行为时的情况为基础进行事前判断,而不是考虑事后行为的损害后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污染环境罪增设危险犯是对相关人法益在结果发生之前进行合理保护的一种表现,有其设立的可行性。在文献综述部分可知,国外通过在污染环境罪增设危险犯,能够以高效便捷的方式控制和规制环境污染和破坏行为,保护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维护公民的健康,在宏观层面上有利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权理论的引进和推广同样为增设环境危险犯提供了可行性。一方面依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关于公益诉讼的规定,对于环境污染的行为,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及其相关组织可以提起公益诉讼以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这也是环境权理论在我国生根发芽的表现之一。 另一方面,作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主要为财产权和公民的生存健康权,而修八对“污染环境罪”客体在前罪基础上转变成了对国家公民环境权的保护以及对自然环境本身的关注。可见,环境权成为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正在被我国所接受,这同样为污染环境罪增设危险犯扩宽了道路。

将重大污染环境事故罪更改为污染环境罪,仍要结合实际不断深入研究和细化以满足我国国民对环境保护的急切需要和诉求并切实保护我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环境权益,实现对碧水蓝天的渴望。因而我们需要在污染环境罪当中增设危险犯,增大处罚力度,健全和完善污染环境罪的法律规定,增强司法维护环境保护的力度, 为环渤海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慧芳:《中日环境犯罪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王世洲:《德国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马松建、李琪:《新形势下我国环境危险犯立法探析》,《中州学刊》,2013年第8期。

篇7

关键词:法律效力;遗嘱公证;遗嘱人;法律保护;完善;合法权利

中图分类号:D9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遗嘱是指公民通过法律手段来对生前的财产做出自己的安排和其他事务进行处理决定并在遗嘱人死亡后立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行为。遗嘱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对遗嘱人所订立的遗嘱强制执行的公证活动,具有最强的说服力,也是公证遗嘱价值的最重要的体现。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选择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越来越普遍,遗嘱公证成为人们处理自己遗产最有力的的保证。因此,完善遗嘱公证的相关制度,对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家庭的和睦相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公证遗嘱的订立

公证遗嘱是通过公证机关公证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公证在预防、减少单方民事诉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遗嘱人死亡后发生诸如财产纠纷、民事土地分配等问题的诉讼时,公民可以出具公证机关的公证遗嘱文书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审判过程中,法官对公民出具的公证遗嘱进行核实审查,一旦合法,就可以直接根据公证遗嘱的安排来处理相关问题。公证遗嘱在遗嘱人死亡后具有较强的法律效力,能正确合法处理纠纷,维护家庭的和睦,那么我们该如何按照法律规定来订立公证遗嘱?当事人在订立公证遗嘱应该根据公证机关规定的程序依法进行,而且要求确立人必须是当事人,不得由其他人。具体程序如下:

1.当事人应该向户籍所在地的公证机构提交申请,如实填写申请表中的内容: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等);申请公证文书的目的;提供见证人的相关信息;提供申请所需的证明等相关材料;申请人签名或盖章及填写申请的时间。

2.当事人提供遗嘱中涉及的财产所有权相关的证明和其他相关材料需要的证明。

3.公证机构的公证人员通过对见证人的提问,收集相关的材料对立遗嘱人所涉及的遗嘱事项和个人财产进行审查核实,最终由两个公证人员进行办理。在此过程中,立遗嘱人要积极配合公证人员的取证,如实提供相关材料证明。

4.公证人员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认定,可以出具公证文书证明后,草拟公证文书连同材料向公证机关进行报批工作。

5.报批合格后,公证机关按照法律规定出具标准格式的公证书,不得在公证书上进行涂改,需要修改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修改。公证书应制作遗嘱正本和若干副本给立遗嘱人,便于立遗嘱人的意愿顺利实现。

6.公证遗嘱书由立遗嘱人自行到公证处取证,必要时可以由公证处发送。立遗嘱人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回执上注明日期,收到份数及公证书编号,并在回执上签名或盖章。

二、公证遗嘱的特征

1.公证遗嘱具有法律效力优先的特点。法律效力的优先性是公证遗嘱最大的优点,其主要表现在立遗嘱人根据法律规定订立的口头、文书等遗嘱不得随意撤销、变更遗嘱人的意愿。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39条明确规定“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被撤销”。所以公证遗嘱的效力优先性,并不是说立遗嘱人一旦订立公证遗嘱就无法撤销和更改,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越来越多公益性遗嘱的不断发展,使得公证遗嘱的财产部分被转移,公证遗嘱被撤销也越来越频繁。

2.公证遗嘱是公证机构行使国家证明权,并以公证书的形式给予证明。公证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国家证明权,对公民的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并确定当事人的相关的民事行为责任。通过出示相关的公证书对当事人的遗嘱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给予证明,确定该遗嘱的法律效力,所以没有公证书确定的遗嘱不是公证遗嘱。

3.公证遗嘱的撤销和变更必须依据公证相关程序给予重新的公证证明。据《继承法》第20条规定“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该条款不仅说明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同时也说明立遗嘱人想要变更公证遗嘱的内容,必须再次通过法定程序对撤销或变更公证遗嘱重新进行公证办理,对于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变更和撤销可视为无效行为,得不到法律认可,没有法律效力。

三、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及其价值

在办理遗嘱公证过程中,公证机关的审查核实和办理程序的严格性,可以看出办理公证遗嘱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2条规定的“立遗嘱人以不同方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这一条款强调了公证遗嘱的法律效力高于其他遗嘱的法律效力。公证遗嘱的法律特征和公证机关办理遗嘱公证的程序,说明公证机构在依法行使国家给予的证明权,所以公证员及公证机构应该对公证遗嘱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对违反法律法规的遗嘱不给予证明,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公证遗嘱公证机构才给予公证书进行公证,公证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

经过公证书给予证明的公证遗嘱,在减少诉讼,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家庭和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公证遗嘱的价值主要可以体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体现公证的正义性,保证公证结果的真实性。公证是国家公证机关行使国家证明权的行为,代表国家的利益,受到法律的保护,使得公证结果的真实性得到保证。二是按照相关法律程序办理公证,体现公证的公平性。公证遗嘱的确立都是在严格的审查核实的条件下,由公证员草拟公证书,再由公证机构进行审批确立的,任何人都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来办理。三是公证遗嘱受法律保护的,具有最强的证明力。公证遗嘱在立遗嘱人死后立即具有法律效力,一旦发生诉讼后,可以拿该公证遗嘱作为最直接有效的证据,严格遵照公证遗嘱的规定处理安排。

四、公证遗嘱存在的不足和完善

公证遗嘱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诚信市场公证制度的建立,保障遗嘱人合法权利受到保护。但从公证遗嘱的规定看,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一是公证遗嘱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不能保证当事人遗嘱继承受到合法的保护。虽然公证机构是国家赋予其行使证明权,但当遗嘱涉及的财产金额较大时,当事人死亡遗嘱生效时不能保证这是当事人死亡的意愿,所以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遗嘱进行设定,使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得以顺利实现。二是当要对公证遗嘱进行变更或撤销时,没有明确说明,不利于处理好财产的处理纠纷。遗嘱公证的变更和撤销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普遍,虽然公证机构规定必须重新按办证程序进行公证,但在法律层面上仍存在问题,这将会导致一些典型公证遗嘱不能顺利实现,不利于规范公证市场秩序。三是对公证遗嘱的见证人规定还不够科学。

针对遗嘱公证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的完善方法:一是明确规定公证遗嘱具备法律效力的条件。规定公证机关在办理公证时审查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审查条件,公证书的效力怎么去认定,公证机关承担的法律责任。应该明确规定如何确保公证遗嘱所确立遗嘱是当事人的意愿,这样当发生诉讼时,可以有证据核实,维护合法公证的权威性。二是规定公证遗嘱变更和撤销应该承担法律后果,保证遗嘱争议的顺利解决。如在公证遗嘱违反回避、保密原则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公证遗嘱无效,而在公证遗嘱存在需要补正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公证遗嘱。三是进一步规定公证遗嘱见证人。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2)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3)继承人、受遗赠人;(4)公证机构中公证人、及其配偶。

参考文献:

[1]李丛,陈芳.遗嘱公证[J].中关村,2008(08).

篇8

关键词: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优化;完善;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我国专利信息服务体系现存问题分析

(一)政府主管部门专利信息服务问题分析

1、政府主管部门在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此问题涉及到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提供专利信息服务是其享有的权利,还是其应当履行的义务,亦或是其应有的行政职责?政府主管部门不能及时、准确地提供专利信息服务,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承担责任的方式又有哪些?这些问题不予澄清,会对我国整个专利信息服务产业造成重大影响。

2、国家专利信息服务整体规划与地方规划的关系、不同政府主管部门规划之间的关系问题。目前,我国公共性的专利信息服务主要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及其下属机构提供,广东、江苏、山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知识产权局设立了专利信息服务中心,其他政府主管部门,如科技主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也都提供不同类型的专利信息服务。不同机构、部门之间的专利信息服务规划、设施与投入势必重复、冲突,是否会导致公共资源浪费,值得探讨。

3、平衡公共与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的关系问题。“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机构担当起专利信息服务的职责,然而这样做实际上等于在破坏业已建立的市场秩序”[1]。其后果有两个方面:其一,政府主管部门做了超出其职责范围的工作,而这部分工作本应由其他市场主体完成;其二,本来没有提供专利信息服务职责的政府部门也参与到了专利信息服务工作中,实则过犹不及。如果政府部门过多的参与专利信息服务产业环节,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对于政府公共资源的浪费,二是严重打乱专利信息服务的市场秩序。

(二)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问题分析

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承载着大部分的专利信息服务工作,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专利信息服务人才奇缺。据调研,目前国内现有的专利人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原因有:第一,专利行业进入门槛高。专利执业人员必须通过“专利人资格考试”,其报考资格要求具有高等院校理工科专科以上学历、熟悉专利法和有关法律、从事过两年以上科学技术工作或者法律工作。第二,专利人薪酬低。“在极为重视科技创新的发达国家,专利人的收入比律师还要高,但在我国专利费极低,刚入行的年轻人,没有案子做,没有提成,只能拿到基本工资。”[2]

2、乱收费现象严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有些占据了垄断地位的专利机构收费高,严重影响了我国自主创新建设;很多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为了抢夺市场地位,打起了价格战,进行不正当竞争,对专利信息服务市场造成了冲击。

3、专利信息欺诈滋生。由于专利信息本身的专业性程度高、数量大,加工整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专利机构容易对客户进行欺诈。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对其进行约束,更加重了这一行为的泛滥程度。

4、缺乏相关法律与制度的监管。目前,规范专利信息服务的法律法规有《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合同法》以及一些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国家知识产权局标准等。这些法律法规散见于多个法律文件中,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法律规范。

(三)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公益性机构主要包括图书馆、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

图书馆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图书馆资源有限,只有部分地区公民可以享受;第二,图书馆主要是基于文献的检索服务,专利信息分析的服务较少,另“中文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数据库”至今未建设完成;第三,图书馆提供的专利信息服务也不是免费的,一般图书馆也需要办理会员卡或者缴纳一定的服务费用,才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

行业协会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主要问题如下:第一,只有极少的符合条件的会员才可以享受到行业协会提供的专利信息服务;第二,行业协会提供专利信息服务虽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并不等于免费,会员仍然需要交纳会员费,才可以享有专利信息服务。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专利信息服务中的问题:第一,该服务属于内部服务,可否对外公开;如果对外服务,可否对外收费;第二,其发展经费如何来源?

二、我国专利信息服务体系的优化与完善

(一)政府主管部门专利信息服务的优化与完善

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因此在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不论知识产权局系统内部,还是政府不同主管部门之间都应当按照这一精神树立专利信息“公共服务”意识和观念,加强对市场的宏观管理,防止政府参与市场主体行为。笔者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在专利信息服务体系中应承担的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与专利信息服务相关的政策法规,使专利信息服务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2、加强专利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专利信息服务市场主体及公众提供便利的市场平台。这些设施包括:第一,完整的国内外专利信息及文献;第二,完善的专利数据库、网络服务平台、专利信息分析工具(软件);第三,引进国外先进的检索和分析工具;第四,专利信息公布手段和方式多元化;第五,开发其他专利信息服务公共产品。

3、加强专利信息服务市场监管力度,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新秩序,严格执法,从严治理,采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各种违法、欺诈、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4、加大宣传力度,使相关行业、企业及科研人员知晓专利信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以及对企业带来的竞争价值、了解专利信息获取的方式。

5、加速专利信息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专利信息服务需求。

6、政府部门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应基于其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应防止政府部门参与专利信息服务市场主体的行为及垄断行为。

7、建立和完善对政府主管部门提供专利信息服务的监督方式,将党的监督、权利机关监督、上一级行政机关监督、司法机关监督、社会监督等方式有效结合,以保证政府专利信息服务中的“公共性”和公正廉洁。

(二)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的完善

政府专利信息服务部门出于经济职能、市场监管和公共管理职应承担专利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法规制定、市场管理、宣传培训责任。想要建立健全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应主要依靠市场的作用,鼓励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并且对业已形成的专利信息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完善整个专利信息服务产业链。

1、鼓励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的发展。政府作为公共职能的执行者,不可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对专利信息进行市场开发利用,这既不符合政府部门的性质,也不利于专利信息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当对专利信息商业性增值服务给予指导,并提供优惠政策;还要拓宽专利信息传播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公众利用专利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专利信息的传播利用。”[3]

2、对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第一,设置专利信息服务主体的入门资质标准,只有有资质、有能力的法人才能够为公众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其中包括资金、人员资格等方面的限制。第二,对收费方式的监管。首先,尽管专利信息具有公共性质,但是,最终能为公众服务的专利信息是赋予了人们无形的智力劳动的产品,当它进入市场时就变成了商品,使用者应当为其支付相应的对价。其次,为专利信息服务付费也是市场运行的必要条件。当前,收费的不合理可能会形成行业垄断,而且不利于专利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因此,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应当负责对专利信息服务行业的收费问题进行监管,制定出可供参考的收费标准。第三,对服务质量的监管。专利信息的性质决定了专利信息服务行业的高质量、高标准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商业机构时常会存在专利信息欺诈的行为。这种欺诈行为常常会给企业等造成严重的后果。受害者会因为没有法律依据或者商业机构缺乏赔偿能力,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3、专利信息服务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新兴行业产生的初期常常会因为立法不配套而出现大量纠纷。在专利信息服务行业,商业机构与消费者往往是通过签订合同来进行交易。这其中会出现大量问题,格式合同问题、赔偿方式与数额确定问题、诉讼无门问题等,这都急需立法的完善。笔者建议未来在对《专利法》进行修改时,专列一章对专利信息服务体系进行规定。

(三)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的完善

如前所述,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是专利信息服务的积极参与者。在专利信息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如高校、科研院所这样为内部科研提供专利信息服务,还是类似行业协会、图书馆这样为更广大公众提供专利信息服务,其工作性质同于政府主管部门的公共服务性,这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应该给予鼓励、支持。公益机构可以说是一个专利信息服务产业链上的积极参与者,他的参与会使得专利信息服务行业欣欣向荣。当然,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提供专利信息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作如下完善:

1、图书馆、行业协会可以借鉴美英日国家的做法,充分发挥自身信息优势,与政府主管部门合作开发相关的专利信息数据库、服务平台、检索工具、分析工具等;

2、以免费或者收取工本费方式提供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

3、服务不应以营利为目的;

4、对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也应当实施监管,不同主体由有权监管的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管。

三、结论

笔者认为,我国已建立了由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由专利机构、信息技术公司、科技查新公司等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以及图书馆、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组成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尽管这个体系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通过专利信息服务法制建设、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与管理职能、加强专利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商业性专利信息服务机构、同时发挥公益性专利信息服务组织的积极作用,净化专利信息服务市场环境,即可以使我国的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得以优化并健康完善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闫晓苏.浅谈日本专利文献的网上获取[J].中国发明与专利,2007(5):49-50

[2]徐峰.国外专利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经验与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195-196

篇9

【Abstract】Under the present management system, each region lacks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of public welfare,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channel for enterprise patent application and protection is not clear, which has hindered the patent development. For this situation, all the regions try to establish som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property assistance center, service center and so on, in order to clear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hannel.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new emer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institute how to play a role in the enterprise patent work, highlight the function and existing necessity of service institute, and improving the enterpri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patent work level by improving the service agency work ability.

【关键词】专利管理;专利服务机构;工作内容

【Keywords】paten management; patent service agency; work content

【中图分类号】G3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181-02

1 企业专利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工作的加强,企业的专利申请和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特别在大中型企业,基本建立起了企业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1]。然而,对于很多中小企业、刚刚起步的企业,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依然很低,在云南省玉溪市,经过对近100家企业的调查了解,这些企业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①缺乏依靠专利制度驱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意识。企业在科技工作中,没有树立起依靠专利技术,提高企业研发起点的观念,不会利用国内最大的《专利文献》技术资料库,低起点研究、重复研究现象存在,部分企业目前还没有拥有自己的专利,技术创新研究工作滞后,没有新的技术方案造成企业产品、设备的更新缓慢,或是有了新的技术方案,但是没有认识到申请专利的重要性,造成新技术的被滥用,没有使创新技术即时得到保护[2]。②企业在技术进步上缺乏经费投入,从管理部门到企业,没有专利工作专项经费,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作没有专利的预算经费,专利工作没有得到确实的支持,专利工作与企业研发工作脱节,技术人员没有必需的研发环境和条件,科技水平停滞在对现有设备的使用修护水平,产品多年一个样,竞争力逐年下降,创新能力逐年减弱,企业活力日趋下降。③企业缺乏专利管理机制,对申请专利和管理已取得的专利权缺乏必要的管理,缺乏对申请专利程序和途径的了解,缺乏对专利后续管理的了解,先进的专利技术信息在企业中没有得到应用,专利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处于代管不管的状态,常常延误了专利申请和管理的必要程序,把原本流畅的工作,变得复杂,企业和服务机构,多花时间精力,多增经费投入。部分企业甚至正常的收发信件的渠道都不正常,专利证书都会出现在企业收件后丢失的现象。④对现行的专利扶持和奖励政策缺乏了解,不会利用有利的政策来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不会利用专利技术创新成果来争取管理部门的支持。⑤对专利信息的利用缺乏认识,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缺乏前瞻性,不知道利用中国专利公报记载的技术信息和所反映出的经济动态信息,企业盲目投资、低起点投资现象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

2 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协助企业做好专利管理工作的对策

找准工作定位,切合企业需要。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既不是行政管理部门,也不是经营性的中介服务,在企业的专利服务工作中应发挥公益的特点,为企业排解专利申请和保护中存在的困难,主要就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2.1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的服务能力

服务机构内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对专业技术知识和专利相关法规的必需知识水平,需要按照对专利人的要求,达到一定的工作水平能力。具备专业技术知识,便于了解专利的技术状况,便于与企业技术人员沟通,具备专利相关法规的了解,便于指导企业开展专利工作。

2.2 开展知识产权的宣传培训工作

服务机构要利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通过电视、政务平台等媒体进行宣传,增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配合知识产权的管理部门在当地开展专利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和“中国专利周”活樱开展知识产权专版、专栏宣传活动及专题报道活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宣传普及力度。通过培训,宣传专利知识,提高服务机构在当地的知名度,便于和企业联系沟通。同时,推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业化发展,鼓励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围绕优势专业领域开展业务,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化人才。

2.3 为企业排忧解难

逐步在本地企业中建立起服务的网络,形成流畅的沟通渠道,利用网络通信渠道,建立起联系群体,将企业需求即时反映到服务机构,服务机构即时指导企业解决问题;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与其生产技术和产品相关的专利信息,供企业参考;了解企业的技术研究情况和产品开况,为企业申请专利提供指导意见;帮助企业通过市场调研挖掘专利,对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进行重点专利挖掘[3];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各企业的专利统计数据库,指导企业进行专利的后续费用缴纳管理,指导企业进行专利著录事项变更事务处理,专利转让类合同订立;引导企业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拓展市场需求;指导企业保护自己的专利权,进行专利纠纷的行政调处和司法诉讼;在引进、新上项目中为企业提供现有专利情况参考资料,避免企业专利侵权。

2.4 做好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帮手,在地方科技工作中发挥作用

随着国家对创新工作的重视,专利工作深入到地方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专利逐步成为企业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标志,企业专利的拥有量,成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知识产权的服务机构可以在地方科技工作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申报工作中,专利作为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一项硬性指示,需要企业每年有一定数量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服务机构要提前介入,在申报高企之前帮助企业把专利申请、授权工作完成,避免企业专利工作滞后。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所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还可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行业技术中心等提升企业文化。其次,在申报科技项目工作中,为企业挖掘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有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项目,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科技项目,争取让自己的科技工作得到政府部门的经费支持。再次,企业在研发经费投入后利用取得的专利支撑,可进行研发经费税前抵扣,享受合理的税收减免政策。

2.5 引导专利中介机构正常开展业务

在很多不发达地区,专利事务所较少,甚至没有,企业专利办理困难,专业的专利事务所深入到企业办理专利,运行成本高、花费时间长,知识产权的服务机构在其中可以起到指导企业做好基础准备工作,提高申报效率的作用,同时可对专利事务所的工作起到帮助和监督的作用,引导专利中介机构积极开拓知识产权顾问这个市场,向企业派驻专利人作为企业的知识产权顾问将专利人的专利知识与企业的研发创新结合起来,实现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从市场调研到方案制定到研发再到自主知识产权保护的所有的过程的专利人服务,避免企业和专利事务所之间出现各种沟通困难,避免双方工作中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3 结语

专利服务机构是专利行政管理部门和专利中介机构之外,又一个重要的工作补充,有利于填补两者之间工作上的不足,就其工作性质,属公益型的单位。专利服务机构工作顺利地开展,可以提高地方的专利管理能力,促进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发展。据统计,在云南省玉溪市,2010年成立了公益性的知识产权援助中心,从事知识产权服务工作,开展工作6年来,该单位建立起的专利服务网络包括单位、个人400多家,服务的专利权人范围覆盖所在市专利权人总数的1/4,几年来,帮助企业完成专利申请保护项目800多项,帮助26个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指导8个专利权人处理专利纠纷。其工作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单位知名度在当地较高,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今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途径,显示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地方经济工作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育忠,文毅.中国高新技术企业[J].大型企业专利管理研究现状及应用,2013(33):5-7.

篇10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环评工作在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环境影响评价就是要把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看作统一整体,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这就要求在评价过程中综合考虑环境对经济、社会产生的作用,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反作用。这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既相对稳定又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

一般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程序包括以下四个:一、由开发者进行环境现状调查和综合预测(可委托专门的顾问机构或大学和科研单位进行),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二、公布报告,广泛听取公众和专家的意见,对不同意见举行“公众意见听证会”;三、根据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对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四、主管部门最后审批。从承接和完成一个项目或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至最后报告的审批、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了解和熟悉所承接项目的基本要求、环评文件的编制、环评文件的审核、环评文件的技术评估、环评文件报批、档案管理、环评培训等。

了解承接项目的基本要求是开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础,包括对项目现场的踏勘及周边敏感性分析(需特殊保护的区域、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项目的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分析。对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同时收集与项目有关的环保文件: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及图纸、城镇总体规划及图纸、水域功能区划、总量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城市气象数据、水文数据、常规监测数据、已获得批复的相关环评报告等。根据项目审批的“6+2”原则:①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②符合环保规划、城市规划等;③达标排放;④总量控制满足要求;⑤改善或不改变当地的环境功能;⑥符合清洁生产;⑦公众参与;⑧涉及到化工等行业的增加风险评价和结论,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做出结论。

环评文件编制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核心部分,从大体上编制流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查阅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确定评价的类型;根据现场踏勘明确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调查确定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工作方案。第二阶段: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对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对项目进行工程分析,分析工程的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量;根据项目性质及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环境保护措施、污染物处理工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经处理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结合环境现状及当地的气象特征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预测软件对污染物排入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同时应涉及污染物事故排放的影响,制定事故排放的防止措施。第三阶段: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论证其技术经济可行性;根据前述内容,综合评价项目的环境可行性,得出评价结论,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工作。

评价文件审核是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质量保证,其包括内保审核和外部审核,根据审核工程师及专家的相关意见对环评报告文件进行完善和修改。环评文件技术评估是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及评估中心对环评文件的审核评估,根据审核结果对环评报告进行进一步改进。环评文件报批,将环境影响评价文本及相关文件呈予环保政府部门进行报批并获得批复。档案管理包括对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申请材料、环评技术材料、环评培训材料、环评基础材料:地区发展规划,水域功能区划,行业发展规划,相关地图等、公司制度文件等的归档管理。

环评培训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提升的根本所在,对环评相关的从业人员进行登记培训及继续教育培训,目前环评相关的教育培训有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培训、环评工程师培训及继续教育、注册环保工程师培训等。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掌握环评相关技术,提高环评从业人员素质,熟悉最新环评动态。

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质量提升途径

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可以看出,一个环境影响报告的编制及审核涉及三方面的因素:国家的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指导环评工作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即环评从业人员(对项目进行全面了解和资料收集,对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客体即项目建设方。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体系的质量则可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

完善环评相关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制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导向,完善环评相关法律政策和管理制度是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前提。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完善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政策法规:目前,我国主要是对建设项目及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针对的是具体的项目,应通过立法拓宽环评的适用范围,由对具体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拓展到对宏观活动进行评价,从对具体的行政行为评价到对抽象行为进行评价,扩大评价范围,对政策、立法、生态等活动都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引进替代方案机制,替代方案是指可以替代建议行动并实现其预期目的的方案,目前,我们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大多只提出建议方案,没有替代方案,缺少选择性,流于形式,完善替代方案有利于提高环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完善公众参与制度,让公众参与到整个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当前公众参与只浮于对少部分相关公众的调查,缺乏全面的征求相关公众的意见,应该扩大公众调查范围,公开环境信息,对公众进行必要的环保教育,让公众能够真正参与到项目的影响评价中,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机制,增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完善环评监督机关、环评审批制度,健全环评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和司法审查制度;在环评机构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对重大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环评机构,加强环评法的宣传,将其纳入普法计划,使之人人皆知。

提高评价主体的素质,环评从业人员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体,提高主体的素质是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关键。对于主体素质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认真做好环评前的培训和准备工作,切时了解国家及地方的环评动态,规章制度和标准;加强环评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强化环评管理体制;对承接的项目环评人员应进行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了解项目概况,地方相关规划等,收集环评所需信息材料;在进行环评报告编写时,严格制定环评工作计划,确定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使环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遇到不确定的情况及时与建设单位沟通;环评工作要坚持“公正、公开、实事求是”的原则,集思广益,重视公众参与,在编制过程中不掺入个人的感情和臆断;按环评相关规范及导则编写环评报告,做到评价内容全面、环评范围界定准确、环评标准选用得当,全面讨论环评中存在的问题;环评的建议和意见要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建议方案,提出可供选择选择方案或备选方案;提高评价结论的权威性,评价结论客观、公正、切合实际。

提高评价客体素质,建设单位是环评工作的客体,提高客体素质是提高环评工作质量的基础。客体素质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在开展环评工作前,客体应主动了解环评相关知识,提高对环评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对项目应有全面准确的把,握为环评工作人员提供准确切实有效的基础资料;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的评价制度;在环评编制及环境影响后评价过程中,保证环评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严格按照环评建议的污染物处理工艺进行污染防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进和更新相关处理工艺,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 结束语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可看作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一种。广义的环境评价包括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的方面,狭义的环境评价仅指环境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规划对生态环境方面缺乏深入研究的状况,当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对规划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旭红,王瑛.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特点和发展趋势[J].能源环境保护,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