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消费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5: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消费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低碳消费基本特征

篇1

关键词: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基本原理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趋势,大城市成了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据统计,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总量的75%,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0%。城市化进程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密切。目前,全球正处于快速城市化与资源危机并存的阶段,为寻找出路和解决危机问题,低碳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所谓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技术为核心,低碳产业和低碳消费为重点,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本文概述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原理,为城市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城市低碳规划建设的有序性提出建议。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与含义

“低碳”一词首先出现在“低碳经济”概念中。低碳经济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城市作为碳减排的关键,低碳城市的概念就应运而生。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定义,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时的国家建设部取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由此,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可见,低碳城市有两层含义: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规划、交通、建筑尽量朝低碳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有很明晰的低碳理念;二是需要对粗放的、高能耗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二、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构建低碳城市,必须制定全方位的政策和规划,重视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改造;倡导绿色建筑,设定节能标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通过定量分析,合理设计遮阳、建筑朝向、绿化带分布,控制热岛效应,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重视交通规划,降低交通过程的碳排放,在城市规划阶段采取预留公交、自行车空间,限制私家车的使用;等等。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一)可操作性。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

(二)高效性。城市作为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三)循环性。“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在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②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③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④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⑤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四)和谐性。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这种和谐性正是低碳生态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规划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三、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而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

(1)系统性原理。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中国的土地辽阔,地形复杂,地方的特点和历史传承等决定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因此,低碳城市规划与建设应尊重和保留历史的记忆,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根植于所在地域,适应地域自然,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

(二)生态调控原理。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行者,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的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地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三)层次原理。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和经济在发展中。其中,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城市建设只能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在发展中决定了我国的国策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能源70%以上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也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间,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我们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即着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四.结语

总之,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个新趋势。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低碳经济发展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刻不容缓。未来在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上,需要实现工业布局低碳化、循环化,构建绿色交通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为引导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特别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量化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或衡量指标。

参考文献:

[1]巧灵,胡忆东,丘永东. 国际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论、实践和研究展望[J].规划师,2011(5).

[2]袁贺,杨. 中国低碳城市规划研究进展与实践解析[J].规划师,2011(5).

[3]钱紫华, 曹春霞. 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J]重庆建筑,2011(4)

篇2

【文章摘要】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者的认可和参与则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阳朔到访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从旅游者视角探讨阳朔低碳旅游的发展对策,提出阳朔低碳旅游环境的营造和旅游者低碳旅游消费习惯的培育两条基本策略。

【关键词】

旅游者;阳朔;低碳旅游

0 前言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召开,使低碳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和趋势[1]。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使“低碳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低碳旅游随即成为行业关注的一个焦点。同年,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评选活动正式启动。2011年,全国50家旅游景区入选了首批低碳旅游实验区。2012年,全国19家景区被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等单位评为首批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

所谓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降低“碳”排放量的旅游形式。低碳旅游是一种深层次的环保旅游,它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旅游生产的低碳化和旅游消费的低碳化。“低碳旅游”的出现,是全球气候变化、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结果。由于发展低碳旅游的最终目的是保护环境和资源,维护人类的健康,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和共同参与性,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和目的地居民等均成为其利益相关者[3],而旅游者的认可和参与则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

阳朔是中国旅游名县,是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凭借天然山水旅游资源优势,阳朔一直主打绿色、环保的“山水牌”,让旅游者亲近绿色,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2010年以来,阳朔县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精神,倾力打造“低碳”旅游目的地,着力建设低碳旅游示范区。那么,当前阳朔低碳旅游应如何开展?本文试图从游客角度,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探讨阳朔低碳旅游发展的策略。

1 到访游客问卷调查及其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活动于2014年7月进行,分别在阳朔相关景区、饭店、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和公共活动场所向到访游客随机抽样发放、说明并回收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3份,收回有效问卷408份,有效率为90.06%。

1.1 游客基本特征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从性别、年龄和职业三个角度了解到访游客的基本特征。在所有的408份有效问卷中,男性游客为231人(占56.62%),女性游客177人(占43.38%)。其中绝大部分为中青年人,总体上与阳朔县目前到访游客总体特征基本一致。具体情况如图1和表1所示。

图1:受访游客性别对比

表1:受访游客年龄段分布情况

另外,在所有受访者中,游客的职业涉及各个领域,显示多样化特点。其中主要有大中学生、自由职业者、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公司职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等等。

1.2 游客对低碳旅游的了解情况

在408名受访游客中,有327游客表示对低碳旅游有所了解,占80.15%。而游客们对低碳旅游的了解途径主要是互联网、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等。具体如表2所示。

而游客眼中的低碳旅游,主要是环保、舒适、健康和节约等。具体如表3所示。

1.3 游客对阳朔低碳旅游建设的意识和态度

(1)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

向游客征询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时,有168个(占41.78%)游客认为发展低碳旅游可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有78个(占19.12%)游客认为可以清洁和美化环境,促进健康;有45个(占11.03%)游客认为有利于节能减排;有33个(占8.09%)游客认为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27个(占6.62%)游客认为可以博得游客的欢心,有利于吸引游客。

(2)阳朔现阶段发展低碳旅游的紧迫性

对于现阶段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紧迫性问题,有142个(占34.8%)游客认为非常紧迫;有179个(占43.87%)游客认为应先保证旅游体验的质量,再谈低碳旅游;有69个(占16.91%)游客认为确实很紧迫,但那是当地自己的事;有18个(占4.41%)游客认为旅游业的发展比低碳旅游更重要。

(3)阳朔现阶段发展低碳旅游的困难

对于现阶段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困难,有36个(占8.32%)游客认为低碳旅游需要高科技手段才能实现;有151个(占37.01%)游客认为低碳观念与旅游的享受性相冲突;有132个(占32.35%)游客认为低碳旅游会对经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有54个(占13.24%)游客认为低碳旅游太抽象,不好领会;有207个(占50.74%)游客认为低碳旅游需要全民具备较高的素质与公共道德。

(4)低碳旅游产品与普通旅游产品的比较选择

在阳朔旅游过程中,当发现低碳旅游产品价格高于普通的旅游产品时,有44个(占10.78%)游客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低碳的旅游产品;有197个(占48.28%)游客认为只要不是差太多就选低碳旅游产品;有141个(占34.56%)游客则表示当然选择价格便宜的旅游产品;有24个(占5.82%)游客则对此无所谓。

(5)配合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行为意愿

对于乐意以何种行为方式配合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问题,有204个(占50%)游客乐意不用一次性餐具,自备水具,不喝瓶装水,尽量食用本地应季蔬菜,最好做个素食者;有159个(占38.97%)游客乐意尽量选择绿色酒店,不用每天更换床单、被罩,洗澡的时候选择淋浴,而不是泡浴;有237个(占58.09%)游客乐意提倡步行或自行车,能坐火车的不坐飞机,能跟团的不自驾游,必须乘飞机,就要选择正确合理的航空线;有258个(占63.24%)游客乐意合理安排路线,途中回收废弃物,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尽量不在景区留下自己的痕迹;有81个(占19.85%)游客乐意尝试以货易货,尽量选用本地产品、季节产品和包装简单的产品。

(6)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途径和手段

对于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途径和手段,有294个(占72.06%)游客认为应强化清洁、方便、舒适的功能,提升旅游文化的品牌影响力;有129个(占31.62%)游客认为应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效率;有131个(占32.11%)游客认为应扭转奢华浪费之风;有168个(占41.12%)游客认为应转变现有旅游模式,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项目;有211个(占51.72%)游客认为应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消耗,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7)对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意见和建议

向游客征询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意见和建议时,有45个(占11.03%)游客认为应转变旅游发展模式,推出环保产品,同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有39个(占9.56%)游客认为应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执行低碳环保经营;有48个(占11.76%)游客认为应加强环境保护,保持环境的清洁,保持生态平衡;有42个(占10.29%)游客认为当地政府应加强管理;有39个(占9.56%)游客认为应提高宣传力度;有21个(占5.14%)游客认为应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素质;有12个(占2.94%)游客认为低碳旅游建设任重道远,应坚持不懈。

1.4 游客低碳旅游的认知和态度分析

(1)游客对阳朔低碳旅游的认识不够深刻

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于低碳旅游的认知并不全面深刻,很多游客仅停留在其总体的模糊的认识阶段,不能真正了解低碳旅游的内涵。也有不少游客把低碳旅游简单理解为生态旅游,甚至有不少游客认为低碳旅游只不过是一个口号。调查有80.15%的游客表示对低碳旅游有所了解,但他们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等大众媒体了解,而极少通过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和旅游酒店等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进行了解,因此对低碳旅游的了解难免抽象而晦涩的字面上。这就不难理解,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刻认识阳朔发展低碳旅游的意义的游客并不多,408个游客中仅有318个(占77.94%)游客提出共351个意见,平均每1人提出0.86个。在这些意见中,除了低碳旅游“可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较为集中(41.78%)的意见以外,其它意见的集中度均在20%以下。对于低碳旅游“有利于节能减排”这一明显直接意义,能够知晓的游客更是仅占11.03%。淡薄的低碳旅游意识使得48.29%的游客否定了阳朔低碳旅游的紧迫性。更有甚者,37.01%的游客认为“低碳旅游降低了旅游的舒适享受度”,32.35%的游客认为“低碳观念对经济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因此,有高达68.38%、67.89%和58.88%的游客反对分别通过“提高旅游运行效率”、“扭转奢华浪费之风”、“转变现有旅游模式” 等有效途径和手段来发展阳朔的低碳旅游。最终,能够主动为阳朔低碳旅游发展提供意见的游客少之又少(仅211人,占51.72%),建设性意见也非常至少(仅246条),平均每1人提出0.62条。

(2)游客对阳朔低碳旅游的态度不够积极

发展低碳旅游,必然需要得到游客的认同和积极支持。然而调查发现,尽管有很大一部分游客对阳朔低碳旅游有所了解,但由于认识不够深刻等原因,绝大部分游客把自己排除在低碳旅游之外,不情愿参与到低碳旅游活动中去。甚至有高达16.91%(69个)游客认为阳朔低碳旅游是阳朔当地自己的事,与自己无关。对于是否支持和参与低碳旅游活动,游客们考虑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即价钱、舒适方便和习惯。当发现低碳旅游产品的价格高于普通旅游产品时,仅有10.78%的游客表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低碳的旅游产品,而高达34.56%的游客则表示当然选择价格便宜的旅游产品,48.28%的游客表示只能接受价格稍高的低碳旅游产品。对于低碳旅游活动中的食、住、行、购等,游客最乐意选择的是“行”,但也仅有58.09%。其次是“食”,占50%。“住”和“购”分别仅占38.97%和19.85%。

2 阳朔低碳旅游发展策略

认知决定情感,情感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意志,意志决定行为。能否顺利发展低碳旅游,关键要看旅游者是否愿意接受低碳旅游。只有主观上接受低碳旅游,并在行动上付出努力,低碳旅游才能得到实现。然而研究发现,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意愿,除了受到低碳旅游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低碳消费习惯的影响。因此,阳朔在低碳旅游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旅游者的主体作用,培养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消费意愿,一方面通过加强对旅游目的地低碳旅游产品服务的建设和完善,积极营造良好的低碳旅游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低碳旅游消费的引导和监管,逐步培育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消费习惯。

2.1 旅游目的地低碳旅游环境的营造

研究表明,游客对于低碳旅游的发展困境,更倾向于责怪别人或呼吁政府和企业首先行动。这种意识虽然有些偏颇,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即旅游目的地政府、旅游企业和旅游者都是低碳旅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间联系密切。旅游地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做好表率,履行各自的职责,积极营造旅游目的地低碳旅游环境。

(1)阳朔县当地政府的职责

作为阳朔县经济社会各项事务的统领者,当地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低碳经济的重大影响及其发展形势,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建设,实实在在发展低碳旅游,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噱头。发展低碳旅游,首先要求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自己要真正理解和把握低碳旅游的本质内涵和外在要求。在这基础上根据阳朔县当地具体情况,制定低碳旅游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从各方面贯彻落实低碳旅游理念。要设立当地低碳旅游行业标准,建立低碳旅游考评指标体系,建立低碳旅游实施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构建低碳旅游吸引物,加强低碳设施和低碳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引导和规范旅游企业建设经营行为,推动旅游企业低碳化发展。建设低碳旅游景示范区(点),推出节能减排明星企业。加强鼓励和监督,通过价格和税收等杠杆鼓励低碳生产和消费,引导公众及企业的积极参与。加大低碳旅游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创建良好的自然环境、友善的社会环境和特色浓郁的人文环境。

(2)阳朔县旅游企业的职责

作为旅游业的介体,旅游企业是低碳旅游实施的一个核心因素,其对低碳旅游的态度和行为都将直接影响到低碳旅游的实施效果。旅游者是否能够开展和愿意参与低碳旅游活动,直接的因素就是旅游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离开旅游企业的低碳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活动根本不可能实现。阳朔县旅游企业应尽量在不降低游客体验品质的前提下,实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低碳化。因此,旅游企业应积极探索技术创新,加强低碳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旅游产品服务生产的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积极转变现有旅游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改造现有的旅游设施,提高服务设施能源利用效率,增加具有特色的体验活动,推动旅游产业的升级。积极引导和鼓励游客进行低碳消费。

2.2 旅游者低碳旅游消费习惯的培育

由于受到一些传统的观念严重束缚,当前我国许多旅游者还远未形成“低碳”消费的自觉性。因此,必须借助社会推力对旅游者的低碳旅游消费习惯进行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帮助其转变有悖于低碳理念的偏好,规范低碳旅游行为。首先,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的优势,宣传低碳旅游经济,倡导日常低碳消费行为,影响游客对低碳旅游的态度。其次,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要通过各种渠道,为旅游者提供丰富、多元、通俗、趣味、便利的低碳旅游资讯,增强旅游者对低碳旅游知识的了解,强化游客的低碳意识,注重游客的感受和体验,鼓励和刺激低碳消费行为。最后,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强制性的政策规定,为民众提供低碳旅游行为规范,增加其行为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杨荷卿.发展低碳经济 倡导低碳旅游[N].亚太经济时报,2010-08-12(A04).

[2]王衍.低碳旅游,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以低碳理念开发新疆那拉提旅游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0-04-14(011).

[3]陈伍香.旅游目的地低碳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16.

[4]侯文亮.低碳旅游及碳减排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 23.

[5]张淡飞,朱海英,刘芳.旅游环境、消费习惯与低碳旅游参与意愿的关系――以武陵源自然遗产地为例[J].旅游学刊,2013,(6):58.

[6]王群,章锦河.低碳旅游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5):37.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保护;低碳技术

当今世界,我们的环境正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以及对自然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环保已经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共识,这就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关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需求。

一、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尼古拉斯·斯特恩向英国政府提交《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从气候学的角度对当前经济进行分析,并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可见,低碳经济的概念就是由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而产生的。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

二、我国低碳经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本国的低碳产业和相关技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低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推进低碳经济建设。总体来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低碳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1.能源消耗持续增加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稳定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而能源的持续供应与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必需推动力。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比较突出和明显。由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将同时并进,这就必然导致能源消耗快速增长。这是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要求冲突的。

2.我国的资源储备决定了碳的高排放量

作为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我国煤炭的比重占70%以上,而在各种能源中,煤炭含有最高的碳含量,因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数量也相对较高,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虽然我国已经开始研究并开发出可再生能源以及各种清洁能源,但在短期内依然难以完全替代传统能源,我国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3.产业结构阻碍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1:5:4,第二产业仍然是主体产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国在国际贸易分工中的地位决定的,而我国目前又处于以高能耗为特征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大部分产业链低端产品都是在我国制造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我国需要消耗大量基础原材料,即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而工业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又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高碳经济特征。总之,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产生了严重的阻滞效应。

4.低碳技术水平低下

低碳技术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实现未来低碳产业的目标,至少需要60种骨干技术支持,其中有42种是中国目前没有掌握的核心技术。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还存在严重的落后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其先进与否,直接决定着低碳经济建设与发展能否成功。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应对措施

1.加快产业结构改革

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所难免,但是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不能一味偏向工业的发展规模,而忽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我国在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应该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而制定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改造计划。

2.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既然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耗方式难以改变,那么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就只能通过提高单位能源的利用效率来实现。比如通过政府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高效生产设备;制定严格的能效标识制度和能效准入制度,鼓励和规范家电、建筑等行业的能源高效利用;以价格为杠杆,逐步推行阶梯能源定价,从消费者一方入手做到节约能源;加快低碳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并尽快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低碳生产。

3.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

我国低碳技术还不是很发达,可以加强与其他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提高能效的技术、先进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另外,政府还应该鼓励支持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以及对引进的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使我国在低碳技术领域拥有自己的技术特色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全球环境使然,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面对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合理改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低碳技术等逐步提高我国在低碳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健康快速的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M].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02)

篇4

关键词:;生态哲学;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18402

1 低碳及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目的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相互理解的桥梁。低碳的本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实际上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解决长期以来高碳排放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持续的影响,构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可持续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幅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态和气候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低碳的理解可以分为3种情形,第1种情形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第2种情形是零排放;第3种情形是绝对排放量的减少。实现以上3种情形低碳发展的前提条件是经济正增长(GDP增长率大于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绝对的低碳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目标应该是相对的低碳发展。潘家华研究员指出,低碳经济(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要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各国有多种方式来实现发展,而每种发展的路径、速度和规模会受到一定硬性约束。通俗地讲,低碳经济就是为了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威胁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政府采取低碳经济政策的终极目标就是切断经济增长与温室气体排放之间的联系。为了指导低碳经济实践,建立概念与政策之间的联系,必须设立低碳经济的评价方法。

在21世纪,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给多数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困难,研究生态价值观,对于理解哲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运用这些理论指导中国加快科学发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观

2.1 生态观视域下的科学发展观

低碳经济体现了关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解”必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和解”的真理性,对于人类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于我国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低碳经济的哲学基础来自于的生态自然观。在19世纪,人类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矛盾问题尚未凸显,马克思并没有就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他们的理论体系中包含了极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深刻预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价值,形成了的生态价值观。恩格斯曾警告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以免进一步“受到大自然的报复”。生态价值观的基本包括,人与生态环境同生共荣的价值理念;为全人类长远发展谋福祉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的价值标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有着自身运动与发展的规律。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前提就要尊重客观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地改造世界,同样人类要达到与自然地和谐就要尊重客观规律。

2.2 科学发展观与低碳经济

面对生态危机愈演愈烈的现状,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和发展观,进而找寻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路径。“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自然观的实质,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

人,既是发展的主体,也是被发展的客体,而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推动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科技发展、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人口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就将会给人类发展的前景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环境危机的本质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环境哲学正是在这种生存危机境况下人们不得不考虑“人如何才能在自然界自处”的严峻情势下形成的全新的“生存智慧”。

在人与自然的全面关系中,不仅包含主客体关系,而且还包含整体与局部、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自然界是系统的整体,而人不过是系统整体之中的一个局部的要素而已。从逻辑上说,系统整体之中的局部要素不可能成为系统整体的主体,因此人不可能把自然界系统整体作为他的实践对象,人只能作为自然界系统整体之中的一个要素在系统整体规律的决定下参与整体的运动。在人与自然界整体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绝对限度。这就需要在超越自然的同时担负起对自然的责任,建立起超越与责任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观。

2.3 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的继承与发展,是把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而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正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协调好气候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可能途径,在工业化和减缓气候变化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低碳经济的提出为人类解决这一问题。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要树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从长期的发展目标看,低碳经济和中国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众所周知,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倡导的是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满足所有国家和所有人的基本生活问题需求和相应的碳排放权利,这与强调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高度一致的。从技术经济特征看,低碳经济在实质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这一技术经济特征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开展的节约资源、能源,提高效率,调整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污染排放等做法是一致的。

3 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科学的价值观要求我们既要重视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又要重视其生态价值;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3.1 发挥碳汇潜力

碳汇是指任何能够去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包括“碳汇林”和碳捕获与封存。发达国家的土地利用已基本定型,碳汇的潜力较为有限。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历史上毁林和植被破坏比较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通过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和增加造林来增加生物碳汇,具有相当可观的潜力。“碳汇林”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其规划和建设都要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相一致。

3.2 倡导低碳化消费,抵制奢华浪费

(1)推行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2)推行绿色交通,即为节省建设维护费用而建立起来的低污染,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绿色交通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它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概念一脉相承。绿色交通理念应该成为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指导思想,将绿色交通理念注入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优化决策之中,研究城市的开发强度与交通容量和环境容量的关系,使土地使用和轨道交通系统两者协调发展。这种理念是三个方面的完整统一结合,即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

3.3 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能源结构长期存在着过度依赖煤炭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向应为:逐步降低对消费比重,加速发展天然气,依靠国内外资源满足国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积极发展水电、核电和可再生能源。中国一贯以节能作为能源领域的优先工作,今后必须坚持节能优先的战略,这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界的共识。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实施路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91-02

一、低碳经济模式内涵与特点

“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始于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的考虑。随着实践的进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不断得到拓展,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对低碳经济的理解。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经济形态上讲,简单来说,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

二、技术创新视角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探讨

“科技将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将创造未来能源”。从科技角度讲,我们在重新认识自然资源价值的基础上,要重视资源生产率革命,一方面依托现有最佳实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另一方面在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领域寻求技术突破,以更大限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只有将资源生产率置于技术发展的中心地位,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才有可能减少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真正实现科学发展[2]。

从技术超越的角度来实现低碳经济,简单来说就是开发新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更多地回收废物和产品,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的废弃物。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技术:

1.替代、再利用或减量化技术。所谓替代技术就是指开发新资源、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替代原来所用的资源、材料、工艺和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生产过程中环境压力的技术;再利用技术就是延长原料或产品使用周期,通过反复使用来减少资源消耗的技术;减量化技术指在用较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技术。

2.资源化或能源化技术。资源化技术就是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能源化技术可分为常规能源利用技术和新能源利用技术。新能源利用技术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氢能、风能利用新技术等,常规能源利用技术即开发节能新技术。

3.制造、建筑、生物、化学和材料领域开发绿色或节能技术。例如,开发“绿色再制造技术”,既通过对报废产品进行修复、改装、改进或改型以及回收利用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使其保持、恢复可用状态或加以重新利用;开发“节能、环保建筑技术”,即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节能设计技术,采用各种高效保温的节能技术,加强冷桥部位的保温构造设计,设置“温度阻尼区”技术等;开发“生物炼制技术”,即用生物质来生产能源和各种化工产品与生物材料、生物质制氢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生物质为原料利用热物理化学方法制取氢气,另一类是利用生物转化途径转换制氢,生物质能转换技术。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实行“绿色化学技术”,绿色化学技术中最理想的是采用“原子经济”反应,即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原子都转化成产品,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新材料技术被誉为“高技术的基础”,是介于基础科技与应用科技之间的应用性基础技术。

4.绿色消费技术。绿色消费技术主要是指在生活消费领域中,对公众性资源进行综合循环利用的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置及再利用,尽可能不造成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

中国还应重点瞄准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积极开展研究开发和示范工作,以期在低碳经济上占领技术制高点。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等[3]。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阐释与政策工具设想

现有的产业经济学目前产业经济学中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有以下五类,下面做简单探讨。

1.基于市场失灵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传统的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使得市场难以完全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充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从而出现市场失灵。为了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最优,就必须借助政府干预来完成。现代市场失灵理论认为,市场不能解决的社会公平和经济稳定问题也需要政府出面化解。政府干预经济领域的扩大,既说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对政府管理效率有了较高的要求。经济学理论以外部性和公共品性质来解释能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失灵,经常采用的是政府管制、税收、补贴、碳基金等手段。政府管制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能耗效率标准逐步淘汰现存的高碳产品,并对进口贸易商品确定并认定其能耗标准;碳排放税就是政府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种;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是目前普遍看好的政策工具之一,有望成为撬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低碳经济的杠杆;补贴又称为“反税收”工具,其作用与税收的负激励作用相反,是起到正向激励的效用,诸如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给予补贴等等;碳基金就是通过设立基金来促进碳排放和促使开发商采用低碳技术,例如中国目前设立了清洁发展机制基金(政府基金)和中国绿色碳基金(民间基金),以支持低碳发展的资金需要[4]。

2.基于产权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这一观点认为,在处理外部性问题时,市场失灵与产权紧密相连,效果最优化的实现依赖产权的分配与界定。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交易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最有效率的污染控制手段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

3.基于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的低碳经济政策工具。是指为了克服能源节约与碳减排方面的信息不对称和复杂的委托―问题,依据激励相容机制理论设计的政策工具,包括自愿协议、标签计划等具体措施,用以激励厂商和消费者主动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自愿协议主要指发达国家一些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强烈的企业,通过自愿承诺减少碳排放或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以实现减少政府管制的目的。标签计划、ISO14000认证等均属于激励信息公开的政策工具。企业通过这些认证能够在社会上树立起自身“碳中性”和“碳生态足迹为零”的良好“低碳”形象。

4.基于不确定性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凯恩斯将不确定性牢牢地置于经济各阶段的中心,并指出“不确定性的预期”在消费、投资及货币政策三大规律中起着决定作用。在低碳经济政策工具研究上,对于不确定性碳排放和企业责任测度,成为低碳政策工具的重要内容。

5.基于生态工业学理论的低碳政策工具。生态工业学通过把生态学、经济学和工业组织理论联系在一起,研究工业系统的能源物质流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低碳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将范围从生产延伸到消费领域,以源头预防和全过程管理替代末端治理的模式。这类政策工具主要倡导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在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能源环境和发展政策的关注焦点。2009年5月,科技部社发司、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成立了低碳科技示范专家组,提出了《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工作方案》。据此方案,科技部将选择不同类型的城市、社区、行业进行试点和示范,建设低碳经济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技术推动和完善推广,通过可复制的模式探索,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低碳发展[5]。

实现低碳经济,还包括一些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过程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逐步建立起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

总的来说,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的根本途径。要求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国际标准、标杆,使中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要求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中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CO2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形成技术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从政府政策规制上讲,采用经济、立法和行政等政策手段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长效机制。近期将提高能源效率放在优先地位;进一步实施计划生育、节能减排、植树造林、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政策以及实现碳税、碳金融等手段;中远期(如2030年)利用价格、排放权交易、自愿协议、能源服务公司等经济手段,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UK Energy Paper.Our Energy Future -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Feb,2003.

[2]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5-20.

[3]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措施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中国能源现状

1、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

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丰富的。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评价:2000米内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1000米内2.86万亿吨,探明储量6044亿吨,可采储量1145亿吨。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方米。专家预测可采资源量:石油为130亿~150亿吨,天然气为7万亿~10万亿立方米。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2/3国土面积年总辐射量超过60万焦/平方厘米,风能资源量估计为2530亿瓦,地热能已探明可采储量4627亿吨标准煤。生物能:薪柴秸秆为3亿吨标准煤,动物粪便等沼气原料为25亿吨;海洋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潮汐能可开发资源量218亿瓦,波浪能理论资源量129亿瓦。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可采储量而言,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2。目前,在世界能源产量中,高质量的液、气体能源所占比例为60.8%,而我国仅为19.1%。

2、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

在我国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中,煤炭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为74.2%,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为75.6%。

二、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尚未完全到位

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队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加之现行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特别是一些市和县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制定节能减排的总体性方案,责任不够明确,措施也不够具体。

2、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

除淘汰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金属、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容易死灰复燃。

3、激励政策不完善

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影响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转化为节能减排绩效需要一个过程。节能降耗一直是我国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的重点,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技能成绩是在粗放经营、浪费较大的基础上取得的,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只有大约10%。我国整体技术水平还落后发达国家15~20年。技术进步转化为企业的节能绩效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4、机制不健全

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价格、居民用电价格、供水价格没有反映资源补偿和环境成本。虽然国家将节能降耗工作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政策实施效果,包括针对节能减排的投资发挥的作用,存在滞后期。一些投资还没有马上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能源消耗总量的持续增长,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三、节能减排应采取的措施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无疑会降低单位GDP能耗。但在现实中结构调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导来实现。要使各级领导和管理者处理好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兼顾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保护。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减少管理和政策的相互抵消效应,防止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及由此产生的腐败问题。同时,煤炭工业重点解决好产业结构失调,限制低效、低质煤炭开发;石油、天然气工业重点解决好储采比例失调;电力工业重点解决好后备容量不足,输配电、自动化设施及电网不配套等问题。

2、以绿色科技为动力,提高节能减排效益

发展绿色科技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动力,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要措施。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开发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尽可能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技术和工艺,实行清洁生产,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通过强化节能管理,搞好节能技术改造,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促进全社会节能工作的广泛开展。

3、变革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近代以来,由于科技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始终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人类中心主义成为文明提升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正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不断强化,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和紧张。节能减排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把自然也作为主体,把自然看做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存对象,把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延伸到自然界,这样我们的政策才会既关注到人,也关注到自然,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4、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节能减排的具体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要优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效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加大加快能源的商品化步伐,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理顺价格关系,完善企业制度,逐步使能源工业的发展步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上。

总之,中国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

【参考文献】

1.董苗虎,陈凯,丁天舒.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30 (2)

2.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低碳经济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01)

篇7

关键词:低碳消费;能源与环境;消费模式;消费行为

一、引言

16世纪,西欧各国的市场经济开始发展,促使整个社会由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至19世纪中期工业化完成。近代大工业生产方式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主导方式,工业文明消费模式也随之而产生。工业文明消费模式是一种“线性”消费,经济系统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以满足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随之就将用过的物品当作废物而抛弃,其基本特征是: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污染,从而给自然界的空气、土壤和水资源造成史无前例的污染,使地球的支撑生命的能力严重削弱。

出于对人口持续增长、能源供给危机和环境不断恶化的关注,国外学者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兴起对人类低碳消费研究的兴趣。特别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发生,促使国外学者们对能源和环境保护,以及如何鼓励人们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果早期的低碳消费研究大部分受高油价和对能源安全的关心驱动,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相关研究则更多地受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纵览国外学者关于低碳消费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如下主题。

二、对低碳消费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

英国经济学家Barbara Ward和美国微生物学家Rene Dubos的《只有一个地球》(1972),从评述传统工业文明消费对不同国家产生的影响出发,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美国环保主义理论家Bill Mckiben的《自然的终结》(1989),介绍了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而产生的诸多后果,并进一步指出:“环境问题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物理的或者化学的问题,而是人口和经济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消费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主要聚焦于食品消费、能源消费和水资源消费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多数的环境破坏包括气候变暖都可以追溯到消费者的直接行为,如垃圾处理和汽车的使用;或他们的间接行为,如生产的产品必须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Rees W E.,1995;Daly H.,1996;Duchin F.,1998)。2000年以后,对人们消费与温室效应关系的研究逐渐多起来。Weber(2000)用评估模型分别分析了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法国等国家消费者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对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影响;Kim(2002)对1985-1995年韩国居民消费模式的变化对CO2与SO2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受居民生活的直接能源消费和居民对强排放消费品的需求程度的影响。以上的文献一方面反映出人类消费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资源环境对人类消费的约束和反馈作用。2003年,出于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忧虑,英国政府了《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白皮书,为人类消费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考量角度,使“碳排放量”与所有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结合起来。此后,国外许多学者开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利用“碳足迹”来研究某一产品或服务系统在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总量(Druckman and Jackson,2009)。事实上,经济发展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对消费品需求的迅速扩大是加重资源环境压力的根本原因。因此,低碳消费与资源环境关系的研究更具有基础性作用和意义。

三、对低碳消费模式的研究

随着自然资源大量耗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的势头不断蔓延,国外学者开始提出要在自然资源约束下谋求新的消费模式的设想。1994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首次定义可持续消费为“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显然,可持续消费模式正是一种低碳消费模式。2000年以后,对于“可持续消费”的进一步研究,引出“弱可持续消费”和“强可持续消费”两种消费模式。消费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单位消费的资源消耗量降低,即碳排放量的下降,国际上许多学者将这种单纯的效率改进称为“弱可持续消费”(Spangenberg,2002;Princen,2003;Fuchs,2005)。然而,消费效率的提高以及表面上的绿色消费偏好仍会助长消费量的反弹。因此,仅仅提高消费效率还远不够,改变每个消费者的消费模式,降低消费的总物质规模和碳排放才是实现可持续消费充要条件。兼顾效率提高,但以消费模式生态化转型为重心的消费则被称为“强可持续消费”。

与此同时,不少学者也从其他角度展开有关低碳消费模式的研究。对于反映消费模式重要特征和内容的消费结构,Mikael和Hmo(2000)研究认为,环境的长期预防法则包括生产和消费模式的长期结构变动。Gert(2000)认为在生产和消费的生态现代化中要发展有利于环境的消费导向型结构。Carmen(2003)从消费者个人因素和关联因素两方面分析,认为过度消费是工业化国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必须转向生态化的消费结构。还有学者研究了消费者具体的低碳消费方式,如循环利用、购买高能效电器、废弃物处理和绿色交通运输方式(Geller,2002)。此外,就可持续和低碳消费影响因素研究而言,Hensen和Schrader(1997)、Heiskanen和Pantzer(1997)、Burgess(2003)分别从消费伦理、进化论以及社会结构等多个角度定性的研究了传统消费模式转型的主要障碍因素。

四、对低碳消费行为的研究

如何减少人们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消费模式一直以来是低碳消费研究的重点。虽然人们对低碳消费重视的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供应安全逐渐转移到如今的气候环境影响,但所有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如何使人们从高碳消费行为转变为低碳消费行为。

对于个人和家庭消费行为的研究可以追溯20世纪20年代。Ramsey(1928)首先提出了家庭最优消费选择模型。自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凸现,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将资源、能源和环境污染问题纳入著名的家庭最优消费选择模型(Foster,1973;Becker,1982;Selden and Song,1994;Stokey,1998),即把污染存量或流量作为自变量进入代表性消费者的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由于人们的低碳消费行为除经济因素外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很多非理性因素,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作用过程也非常复杂。因此,关于低碳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元化分析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后这股热潮在西方国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研究成果。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看,学者们主要研究了内部(态度、价值、习惯和个人规范)和外部(经济和规则激励,制度限制和社会生活方式)因素对人们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如Stern(2000)认为个人价值、生态世界观、对价值对象的负面后果、对减少威胁的感知能力和亲环境的个人规范等五种因素决定人们的亲环境行为。由于个体处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因此外部因素对人们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果消费者获得的信息表明他是低碳消费者,他将会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来继续他的行为方式(Katzev et al.,1981)。在对118名意识到节约用电是公民责任的高用电群体的研究中,那些知道他们的态度与实际用电量之间差距的消费者比控制组更多地减少用电(Kantola et al.,1984)。Synodinos等(1990)分析表明,通过增加消费者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会促使消费者对亲环境行为产生更积极的态度。

五、结束语

通过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低碳消费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结合的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和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后代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从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及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但低碳消费实现的关键在于消费者从高碳消费行为转变为低碳消费行为,这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人们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资源供应日趋紧张和环境恶化不断加剧的严峻问题,因此国内有关低碳消费的研究正方兴未艾,本文通过对国外低碳消费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有关的研究做一些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篇8

一、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消费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是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进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经济成本最低,能够实现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共识,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严峻挑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 扭转环境恶化趋势的内在要求

低碳经济发展的提出,是由全球性气候变暖所促进的,它要求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人类生活方式、产业结构等进行改革,所以它是为适应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一种战略选择,为此,许多国家已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2. 顺应国际形势,参与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

地球村是一个整体,因此,低碳经济发展具有全球性,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人类的一个共同愿望与行动;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代表团与与会各国达成共识,并作出庄严承诺将继续致力于减少碳排放量,并坚决地重申了中国政府11月底公布的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发展低碳经济是履行这一承诺的实际行动。

3. 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是涉及社会、经济、技术、生产与生活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一个社会再生产的经济活动低碳化问题。它影响到目前与长远关系,涉及到社会的代内与代际间公平问题,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制约

根据现实和长期国情与低碳发展模式的内在要求,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将面临来自“能源结构、发展阶段、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三大挑战。尽管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较大的挑战,但通过认真发掘并切实实施,中国也具有在不影响实现既定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前提下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潜力。

1.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制约因素

虽然我国能源结构在不断优化,但一次能源生产的2/3 仍是煤炭,燃煤发电约占电力结构的80%。煤多、油少、气不足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将是主要一次能源。煤炭属于“高碳”能源,我国也没有了廉价利用国际“低碳”能源的条件;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又增加了我国单位GDP 的碳强度。受多煤炭少油气这种资源票赋的制约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需要,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与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使得中国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由于能源结构调整的难度大,中国在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将比其他国家受到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压力,付出更高的代价,面临更大的困难。

2. 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比较尖锐的矛盾

党的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目前,中国正处于重工业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在工业化进入重工业加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将加快,温室气体排放将不断增加。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发展低碳经济面临更艰巨的挑战。首先,中国工业化进程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两方面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中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也会呈现较大规模的增加;其次,中国面临着改善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艰巨任务,由于人口众多,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能源、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而经济的迅速扩张多是对常规技术的简单复制,不可能大规模采用低能耗的先进技术,在现阶段和未来较长的一个时期,中国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必然呈现增长趋势;最后,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必须要面临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而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才面临这一问题,这对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3. 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障碍

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中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中国工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呈现高排放的特征在未来几十年将长期存在,陷入所谓的“锁定效应”,这将极大地增加未来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成本,并给中国带来更大的减排压力和国际谈判的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对各国来说都是新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强烈的要求。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选择

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对趋势, 是适应后工业化社会、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然而,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发展阶段, 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和满足就业等仍是实现现代化的最大任务, 向低碳经济转型还面临着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为实现这些目标, 必须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适时适度地创新公共政策, 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的新要求, 主动改变既存的政策要素的组合形态,创立一种具有积极价值的、适宜的政策安排。

1. 总体规划,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制定规划,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生产率。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

2. 优化产业结构,倡导产业低碳化

产业结构对碳排放会产生较大影响,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如果技术水平相同而产业结构不同,则会导致碳排放量相差较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避免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带来能耗高、物耗高、碳排放高等问题,我国需要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降低GDP 的碳强度。

3. 发展壮大循环经济、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发展循环经济,将减量化放在优先位置,减量化从减少生产环节入手,推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利用成本,切实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难题;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第四代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当前的重点应放在工业节能上,这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能耗所占比例决定的。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控制建筑和交通能耗的快速增长;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目标责任制的落实和评价考核。

4. 重视国家科技和人才,促进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

科技进步使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和能源危机的根本出路。科技政策在整个科学活动中, 表明支持什么, 反对什么, 发展什么, 限制什么, 保证科学技术朝着一定的目标,沿着正确的路线有序发展, 起着协调控制的作用。科技政策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等技术研发,形成储备,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 加强国际合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由于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还处在起步的阶段,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技术实力,中国很难真正发挥低碳经济的潜力,所以必须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我国应当主张,发达国家必须强制减排,发展中国家自愿减排的成本必须由历史上过度排放的工业化国家承担,以树立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推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温室气体的减排资金和技术。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发挥国际间协议的作用,来推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我国当前的策略是要加大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国际标准、标杆,积极从发达国家引入成熟的技术,提升引进消化和再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6. 广泛宣传教育,创新绿色消费和生态文化

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展就要消耗能源,能源消费势必排放二氧化碳;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提高碳生产率,形成低碳的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引导合理消费和反对过度消费及奢侈消费, 并通过生产环节向低碳模式的转变拉动低碳消费。

生态文明是党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紧要关头所形成的又一重要思想创新,低碳经济的发展, 离不开全民普遍共识的、绿色的生态文化的构建。生态文化作为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 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体系, 是人们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的总和, 体现在人类为解决所面临的种种生态问题环境问题, 与自然和谐相处, 求得人类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种种措施和手段上。创新文化政策就是要形成以“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为核心的生态文化, 在生活中坚决抵制铺张浪费的奢侈文化, 生态的观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 2005 (11)

[2]任力: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 社会科学家, 2009 (2)

篇9

论文关键词:低碳经济,挑战,发展思路

 

1 引言

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的制定到《哥本哈根协议》的通过,各个国家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方式,尽可能地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1]。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具体表现为低碳社会、低碳技术、低碳能源、低碳产业等。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对实现节能减排、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已经认识到了这点,并成为积极实施低碳经济的国家之一。

2.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关政策措施

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发展低碳经济。2003年正式施行《清洁生产促进法》。2005年颁布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7年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其中前者是发展中国家颁布的第一部应对气候问题的国家方案挑战,后者主张能源的多元化发展,不再提以煤炭为主。2008年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的白皮书,同时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也正式实施。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生效。2010年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这一系列文件都充分显示出我国政府对气候问题的高度重视,表明了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

2.2我国的节能减排情况

“十一五” 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我国单位GDP的能源强度要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这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政策导向明确。2008年新增加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国家安排了5800亿用于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与低碳经济相关的项目[2]。由于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了重大成绩cssci期刊目录。据发展改革委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约为19.06%(具体数据尚未公示),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3]。

2.3我国的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据权威机构统计,2010年我国光伏产品总产量为8GW,占世界总产量的50%,世界第一。在水电方面,2009年我国水电站总装机容量可以达到500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在核能利用方面,截至2010年7月,全国核电总核准规模达到3270万千瓦,在建规模达到2540万千瓦。在风能利用方面,据初步统计,2010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超过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超过4000万千瓦,世界第一。在地热能利用方面,截至2009年底,我国地热直接利用总装机容量达到3688MWt,居世界第一,年直接利用量12865GWh,分别比2004年高出20.70%和19.3%,发展速度较快[4]。

3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挑战,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向低碳经济转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近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3.1我国居民的消费模式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人均收入迅速增加。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人均收入的显著增加,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丰富了人们的消费内容。但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建立起生态化的消费模式,“便利消费”、“面子消费”、“奢侈消费”随处可见。比如有些人为图一时方便,使用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袋;有些人为了显富、攀比,购买宝马、SUV等大排量汽车;有些人平时不注意节约水电、粮食等。

3.2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模式会造成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增长。此外,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世界1/5的人口,由于现代化尚未实现,发展仍是目前的首要任务,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但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过高,而相对清洁的油气比例较低,“高碳”特征明显。

3.3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水平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2005年以后我国三个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在1∶5∶4,这样的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现代化进程;工业未能对农业提供应有的技术改造和服务;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对第一、第二产业的制约作用突出。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比重大多保持在70%,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50%左右,而我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仅为40%甚至更低[5]。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能耗高的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对低碳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重大挑战。

3.4我国的资源禀赋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在我国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特点,使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发生根本性改变。虽然我国也在努力促进能源供给的多样化发展挑战,但近年来随着国际油气价格的攀升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又有回升的势头,2005年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高达70.8%,2008年为70.3%,2009年为70.4%。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高,对发展低碳经济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3.5我国低碳技术落后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未来,低碳技术将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个标志——谁掌握了先进的低碳技术,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6]。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7]。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低碳技术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大瓶颈。发达国家由于担心转让先进技术会影响其国内产品竞争力,使《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低碳技术的规定几乎成为一纸空文,许多关键的低碳技术还是要靠发展中国家自主研发。目前,我国在低碳技术的研发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

4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

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表明,不同的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应当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应当选择一条适合国情的道路,具体来说:

4.1提高低碳认识,倡导低碳消费

从政府方面考虑,首先通过设立低碳频道、创建低碳杂志等手段广泛宣传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意义等,提高全社会的低碳意识;其次要在全社会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节约消费、协调消费;最后通过采用政策倾斜的方式,积极推广非化石能源的利用。从企业角度出发,企业应积极研发、利用低碳技术,寻求节能减排的新途径。从个人角度讲,一是要少开私家车,多走路,多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二是要少吃肉,多吃素,少用一次性商品,拒绝过度包装,尽量减少消费品的不必要替换。只有让“低碳”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低碳经济才能有所发展。

4.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

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8]。发展循环经济挑战,既能缓解能源紧缺问题,也能减轻环境压力。我国传统的工业生产模式是“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的单向线型经济,这种模式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会产生严重污染cssci期刊目录。而循环经济是一个“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流程,可以实现“排除废物——净化环境——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9]。我们必须根据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现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3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建三个产业并重的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总体上属于低碳产业,第二产业则属于高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就是要促进三个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现代产业体系[10]。首先,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维持农业系统的生态平衡,循环利用各种物质要素,以期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从而达到环境保护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双重目的;其次要积极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促使产业升级,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最后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第三产业本身就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应重点支持服务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4.4发展低碳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低碳能源包括两类:一类是清洁能源,比如核能等,另一类是可再生能源,像风能、太阳能等。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比例过高,如果不改变对煤炭过分依赖的能源消费特点,就很难谈发展低碳经济。低碳能源对解决我国资源短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大意义。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拥有丰富的风能、氢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资源,但这些能源并没有得到较好的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集中力量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以及核能等低碳能源挑战,大力推进西气东输等项目的建设,按照以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以优势能源代替稀缺能源、以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的思路,逐步提高低碳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

4.5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

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开发低碳能源以及低碳产业的形成等最终都依赖于低碳技术。对我国而言,通过研发或者购买先进的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目前,我国需要获得的低碳技术主要包括:煤炭洗选技术,烟气净化技术,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技术,碳捕集和碳封存技术,替代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等。从国内低碳技术发展现状来看,短期内我国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上,并逐步形成稳定的政策支持系统和完善的投入机制;从长远考虑,我国应逐渐形成自己的低碳能源体系。

5 小结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观念、创新经济发展模式、破解经济发展难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我国应广泛借鉴国际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通过提高对低碳认识,倡导低碳消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等手段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我国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变,并最终实现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什么是低碳经济.中国环境报第8版.cenews.com.cn/xwzx/ dfxw/qt/201003/t20100315_631906.html.2010-03-16.

[2]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中国软科学,2009,8.

[3]十一五期间我国单位GDP能耗预计下降19.06%. emarketing.net.cn

/industrydatadetail.jsp?did=3284.2011-02-10.

篇10

关键词:消费;投资;出口;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0-0004-02

我们仍然记忆犹新,2008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可谓惊心动魄,它把全球经济带入衰退之中。那么,作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国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无疑受到了巨大冲击。从表面上看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陶醉于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陶醉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但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我们曾经沾沾自喜、引以为荣的这一发展模式是如此的脆弱。在这一发展模式下,中国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两头不受我们控制,导致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大量顺差形成流动性过剩,干扰中国经济正常发展;大量资本对外金融投资,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出现,在于我们长期以来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面对冲击,我国政府通过大规模财政刺激措施,使得我国经济很快地走出了低谷。但是,我们应该清楚,2009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政府的大规模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而制约我国经济长期协调发展的一些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方式基本上是粗放型,即以不断增加投资和鼓励出口来促进GDP的增长。选择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符合当时的国情。这是因为与先发国家不同的是,后发国家为了能够追赶先发国家,一般被迫采用“赶超战略”。“赶超战略”的核心就是以政府强大的动员与控制力量作为后盾,进行快速资本积累与投资,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转型。而要做到这一点,政府一方面必须掌握全社会更多资源,另一方面必须施行“高积累、低消费和高投资”政策。粗放型发展方式虽然使得中国经济得以“起飞”,使几亿人口脱贫,使中国从一个人口大国走向经济大国,但与此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矛盾和问题。

总的来说,我国经济主要表现在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上。内外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模式。

1.外部失衡。主要指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形成的高额国际贸易顺差和高额国际收支盈余,以及国家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由此造成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推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力量或者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指投资需求、出口需求和消费需求。如果“三驾马车”之中任一个出现问题,短期来看会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长期来说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进程中,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三驾马车拉着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奇迹”。按理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率应该越来越高的,但事实上我国居民消费率(政府消费一直呈上升趋势)却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有数据显示,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也即消费率已从20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8年的48.6%,其中居民消费率更是下降到35%左右;而储蓄率从2000年的37.6%,上升到2008年的51.3%。而在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的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却达78%―79%。

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建设之初,我国一穷二白、百业待兴,必须实行低消费、高储蓄,以便进行高投资来进行现代化建设,这还可以理解。那么时至今日,我国已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经济要转型,增长方式要转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这个关键时刻,扩大国内的居民消费对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增长至关重要。但由于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始终呈现下降的趋势,所以投资和出口就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高投资又导致高产出,而我国居民又低消费,所以导致产能过剩,因此,企业必须寻求国外市场。

所以,多年来我们一直都是实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到了GDP的70%以上,出口依存度接近GDP的40%。这种情况在风平浪静的年份还能维持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国际市场上稍微有风吹草动的情况,那中国经济跟着就会出现问题。2008年最先爆发在美国的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就使我国外部需求放缓、减弱,出口受到较大的影响,中国有数百万人失业、数千家工厂关闭,中国经济受到极大的冲击和损害。不仅如此,我国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品出口,还遭到了别的国家的强烈指责,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热钱大量流入等等一系列事件。这些都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干扰。

2.内部失衡。有效需求中消费不足(指居民的消费不足),投资和消费之间的比例不协调。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竞争日趋恶化的国际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使外部需求难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长期的动力,所以使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因此,解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主要靠扩大内需,内需应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用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是特殊历史时期为防止经济非正常减速而采取的政府强制行为,不反映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投资具有“名为当期为消费需求,实际上为下期产出即供给”的两重性。如果没有消费需求的相应增长来实现产品的价值,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容易造成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供求失衡,从而又会制约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国民经济就不能实现良性循环。虽然投资的增加可以增加当期的需求,但投资在GDP中的比重提高将会使下一期的收入分配和成本构成之间的矛盾更为严重,只有通过消费需求的扩大才能真正地拉动投资需求的活跃,才能为投资需求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空间。消费需求既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也是社会再生产的起点。

但是在我国,由于居民消费多少年来始终不旺,居民的消费率呈下降趋势,所以政府投资扮演了二重角色,即经济繁荣时期的“助燃剂”和经济衰退时期的“兴奋剂”。这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不断地走向边缘化。

其实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我国政府就提出要扩大居民消费,来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但由于过去的30多年来已经形成了强势的投资加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以即使中央政府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仍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调整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十多年过去了,国内居民消费率依然没有增加。

所以,政府虽想发挥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但却因找不到启动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的根本,而只能很无奈地把经济颓势的扭转寄托于政府投资支出的增加及其产生的拉动作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的一架出口,因为遇到金融危机而锐减。而其余两架中的一架消费本来就低,因为居民消费一直都是不高的。剩下的一架就是投资,只能再次选择投资。所以,依靠这样的一种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方式,其实是一种急救的方法,不能作为长远之策。

那么,解决我国目前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2010年“两会”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表明,在经过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正面对着又一个重要“门槛”,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正是由于我国一直是以低水平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始终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投资的技术含量不高。出口的产品也基本上都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而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当前我国经济增长GDP虽然高,但增长效率比较低,能源、资源消耗都比较大。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我国经济受国际能源价格的影响将会越来越突出。所以,不论是为了防范国际能源价格风险,还是从资源约束和环境的承载压力上来说,投资需求大幅度提高都是不可能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目前,以高效、低耗、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热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正大力推进以高效能、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能源、产业、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大势已定。

而目前我国的现实是,我们正处在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伴随着城市化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高碳经济发展阶段。所以,面对西方国家竭力倡导的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的全球竞争格局中又处于不利地位。可以预见,在今后更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国家会打着发展低碳经济的旗号,通过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对中国高碳产品征收的关税将呈增加之势。国外有的媒体表示,一场低碳经济的争夺战正悄悄逼近中国,中国将再次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