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监督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政监督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政监督管理

篇1

今天的座谈会,实际上也是一个行风评议会。听了监督员的发言,我觉得大家的发言语言真切,反映问题非常真实,提出的建议很真诚,所以,我觉得,这个会议虽然只有半天时间,时间很短,但是会议开得很认真,很和谐,也很活跃。今天的会议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一定会很大,根据大家刚才的发言,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工商部门的作风是好的,这在大家刚才的发言中能集中体现出来。工商部门的服务意识是强的,廉政建设是过得硬的,特别是工商战线的队伍是过得硬的。通过今天的座谈会、平常的了解、方方面面提供的信息,以及我本人的耳闻目睹,无为的经济发展、市场培育,工商部门、工商干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无为经济能有今天的发展,凝聚着他们的心血,这一点,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今天与会同志的肯定,得到了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肯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第二点,我想讲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当前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们的法制经济将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将进一步活跃。经济越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越活跃,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矛盾也越来越多。现在,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总感到工作越来越难干,上访的群众这么多。我觉得这是客观存在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来讲,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它的矛盾就会越来越显现,相对于经济不发展,它的矛盾或许就会要少一些。经济发展了,对社会的要求、对生活的要求、对政治以及文化的要求自然就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只有一条,那就是发展,发展经济。就我县的实际来讲,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招商引资的力度是越来越大,最近几年,甚至未来几年,是我县招商引资的关键时期,是外来投资的高峰期。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增加,外来投资者的增多,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安定有序的经济环境,这对我们工商部门、工商管理人员来说,就提出了一个如何面对、怎样服务的问题,怎样依法治理特别是刚才大家提到的经济生活中的一些违法行为,如何打击这些违法行为,打击也是依法治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我们工商部门和工商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更高,也赋予工商部门的工作任务更重、工作内涵更多。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工商干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进取,加倍工作和努力。我刚才讲了,大家都对工商部门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可以说,工商部门在全县职能部门中是比较优秀和突出的,我希望工商部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面对成绩昏昏然,盲目自满。对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是应该的,这些成绩是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得来的,应该感到自豪,但是,不能自满,不能昏昏然。要冷静地对待过去所取得的成绩,要冷静地分析找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差距,要冷静地思考我们工作的未来。

第三,多年来,在座的行风监督员为工商部门的行风建设乃至全县的经济建设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分管工商部门的县政府负责人之一,支持你们、对你们的辛勤劳动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时,也希望你们一如既往地、更加关注工商部门的作风建设,要更加关爱工商干部的成长,要更加关心全县经济建设的环境,关心全县经济的发展。在这里,我也就无为的经济形势说两点。无为从中部地区来讲,相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们安徽,属于比较好的,名义上来讲,我们是全省十强县,但从全国总的指标来讲,从我们无为的人均水平来看,我们还是属于落后的。但是,我们有很好的发展态势,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有很好的基础,这几年,我们高沟的民营经济突飞猛进,一大批高科技电缆企业蓬勃兴起,去年,高沟镇实现销售收入近30个亿。除电线、电缆业外,其它一些行业的发展态势也比较好,从无城的建设上,就能看出来。基础比较好,不但表现在经济基础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我们培养了一大批懂经济、会搞经济的能人,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是我县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说实话,有了这些人才,比我们财政一年多个两千万更重要。二是我们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自98年实施积极政财政策以来,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我粗略了解了一下,我县总共投入了10.8亿资金,全部投入到交通、水利、城建、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领域,我们疏了那么多河,建了那么多水电站,修了那么多路,我们现在在建的无繁路,过去建的通江大道,这些都是通过国债项目来的,通江大道的建成,对无为的影响巨大,可以这么说,没有通江大道,就没有无为今天的发展。现在,无为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备,这对我县的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是区域优势比较多,第一个优势是我们现在还是全国扶贫县,每年争取到的资金,方方面面加起来,无偿资金大约是一个亿,还有七、八千万的扶贫贷款,这些资金对于我县的经济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贫困县对于我们招商引资也有好处,三年的免所得税政策十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第二个优势是我们的江岸线比较长,我们有118公里的江岸线,八百里皖江,我们四占其一,再者,我们的江岸线有相当一部分能建深水码头,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资源,也是极为可贵的,现在,在长江能建深水码头的不多,上海焦化之所以能到无为来,看重的就是这一点,看到了我们的区域优势。将来,很多大企业、很多大进大出的项目,都要围绕长江来发展。第三,我们的区位优势比较多。无为地处皖中,紧靠长江,浙江、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首先受益的将是我们。虽然江南、皖南山区有那么多县、有很多资源,但受交通、思维观念等多方面的制约,对外来产业的吸纳有一定的限制,而我们无为就没有这样的限制,无论是环境、经济基础、硬件设施,还是人的思维、素质等,都有明显的优势。第四,从我们在谈的项目来看,现在除高沟那一块的自身发展壮大以外,我县的外商投资,就是县外资金投入也不少,大家熟悉的上海焦化,目前,在大的宏观方面的障碍己基本解决了,上海焦化这个项目,虽然它的直接投资只有30几个亿,但是,将来以它为龙头、以它的产品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将逐渐向它靠拢,据我们预测,未来五年,大约有100个亿的资金围绕上海焦化在二坝投资,届时,二坝将成为我县名符

篇2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证件,是指证明行政执法人员身份的《行政执法证》和证明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身份的《行政执法监督证》。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的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

领取和使用国务院所属部门制发的行政执法证件的,由使用单位报本级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备案。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负责全省行政执法证件的统一管理。

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

第五条下列人员领取《行政执法证》:

(一)行政机关的执法人员;

(二)法律、法规授权行政执法的组织中的执法人员;

(三)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委托行政执法的组织中的执法人员。

第六条下列人员领取《行政执法监督证》:

(一)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以上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中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人员;

(二)行政机关中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人员;

(三)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中从事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人员。

第七条申领行政执法证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直接从事行政执法或者行政执法监督工作的本单位正式在职职工;

(二)经过行政执法资格或者行政执法监督资格培训并考试合格;

(三)熟悉和掌握与履行执法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专业知识;

(四)年度考核称职以上。

第八条省以上有关部门对本系统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的专业资格认定有统一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市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要求,将领取证件情况报送省有关部门备案。

第九条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由省、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行政执法监督人员的行政执法监督资格培训由省、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组织实施。

已经接受省、市行政执法资格或者行政执法监督资格培训并考试合格的,不再参加当地组织的相同内容的法律培训。

第十条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的行政执法监督资格考试,由省、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申请办理行政执法证件的部门,对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条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并如实填写《行政执法证件审批表》,提交相关机构编制文件和行政执法人员名册。

第十二条行政执法证件由省人民政府统一印制,按照下列规定颁发:

(一)省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核发;

(二)市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由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核发;

(三)县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经县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初审,报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核准办理;

(四)实行省垂直领导的部门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由省主管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办理,并由市、县主管部门报当地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备案;

(五)《行政执法监督证》由省、市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门分别办理。

依法授权和委托的组织的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比照上款第(一)、(三)、(四)项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必须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或者国务院所属部门颁发的行政执法证件。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在执行调查或者检查任务时,必须向当事人出示《行政执法监督证》。

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执法监督人员应当在规定的职责权限和范围内行使行政执法权和监督权。

第十四条行政执法证件实行年度审验制度。每年12月份,由持证人员所在单位向发证机关报验。

未经审验或者审验不合格的行政执法证件无效。

第十五条行政执法人员或者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调离执法岗位或者调出原执法部门的,由所在单位收回其行政执法证件并送交发证机关注销。

行政执法证件遗失,应当声明作废,由持证人所在单位向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法制工作机构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职责。对违反本规定造成行政执法证件管理混乱或者贻误工作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其主管部门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篇3

第二条本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含各业务主管局,下同)及其直属或者委托等执法单位,均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建设行政执法层级监督(以下简称层级监督),是指在建设行政执法过程中,省、市(含行署,下同)、县(含区、县级市,下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执法机关)之间由上而下的执法监督,或者执法机关对于内设机构以及直属、委托等执法单位(以下统称执法单位)的执法监督。

对于建制镇的层级监督管理办法,由其隶属的县执法机关制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执法机关的法制机构,代表执法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执法机关实行层级监督,具体职责是:

(一)制定本系统的依法行政方案,报执法机关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监督建设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及其配套规定、工作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协调执法单位或者下级执法机关之间的行政执法分岐;

(四)监督检查并规范层级监督范围内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五)检查规范性文件的报送备案情况并负责备案审查;

(六)组织并主持对本级执法单位作出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听证;

(七)依法对执法机关、执法单位作出的各类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并依照法定程序纠正违法行为;

(八)负责层级监督范围内的法制培训教育工作,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情况;

(九)负责行政执法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工作,并提出改进行政执法的意见和建议;

(十)承担本级或者上级执法机关及其法制机构部署、交办的其他执法监督任务。

未独立设置法制机构的执法机关,应当指定一个不承担建设行政执法工作的内设机构兼行上述职责。

第五条层级监督通过下列方式进行:

(一)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

(二)调阅、审查有关案件、文件或者资料;

(三)向行政执法单位和行政执法人员考核了解有关情况;

(四)向社会各界和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调查;

(五)对有关重点问题组织调查、收集证据、制作笔录或者督察处理。

执法机关进行上述活动时,层级监督范围内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协助配合。

第六条各级执法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前条所列的层级监督活动时,应当出示省人民政府统一印制的执法监督检查证件。

第七条对层级监督范围内的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违法行为,执法机关有权作出以下处理:

(一)责令立即纠正或者限期改进;

(二)责令履行法定职责;

(三)给予通报批评;

(四)暂扣行政执法证件并通报持证人员的所在单位;

(五)依据职权收缴或者提请发证机关收缴行政执法证件;

(六)撤销违法行政行为;

(七)建议有行政处分权的单位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条执法机关执行前条规定,应当向责任单位发出《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应当加盖本机关的行政执法监督专用章。

接到《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的单位,应当严格执行通知内容,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发出通知书的机关报告执行结果。

第九条各级执法机关应当建立下列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一)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二)实行行政处罚工作规程;

(三)举报行政执法违法案件的受理查处和转办督察制度。

第十条下级执法机关应当按照规定按时向上级执法机关报送下列符合质量的报表和文件:

(一)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执法统计报表;

(二)年度行政执法责任制;

(三)本年度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四)重大行政处罚决定。

篇4

第一条为加强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证件监督管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证件包括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政执法证件和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行政执法证件。证件名称分别为《中国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证》(以下统一简称《行政执法证》)。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行政执法人员的资格考核和《行政执法证》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行政执法证》实行分级管理制度。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行政执法证》的制式设计、批准、制作和监督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质量技术监督《行政执法证》的申请、初审、核准、发放和使用管理工作。

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业务辖区内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执法证》的申请、初审、核准、发放和使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行政执法证》应当载明持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发证日期、有效期限、证件编号,并附有持证人的一寸免冠彩色照片,照片上加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证件章”(见附件1)。

第六条《行政执法证》是行政执法人员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身份证明。

第二章资格考核与申领

第七条行政执法人员须经行政执法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行政执法资格考核,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有关规定进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各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第八条申领《行政执法证》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从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工作的公务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行政机关委托从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工作的事业单位人员;

(二)经质量技术监督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岗位培训、考核,获得行政执法资格;

(三)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者从事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工作3年以上;

(四)近两年年度工作考核获得称职以上评定;

(五)近两年无违法违纪行为记录。

第九条《行政执法证》的申办工作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申请:

申请人填写《××局行政执法证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见附件2),向所在单位提出领证申请。

申请人提交《申请表》时,应同时附上着春秋季制式服装、免冠、正面、1寸彩色近照2张(其中1张贴在《申请表》上)。

(二)初审:

申请人所在部门或者单位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表》进行初审,并填写《××局行政执法证申领表》(以下简称《申领表》)(见附件3),将《申领表》以及申请人的《申请表》、照片送交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三)核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本局及下属机构提交的《申请表》、《申领表》及有关申请材料进行核准。

(四)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核准后将《申请表》和统一汇总的《申领表》及有关申请材料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据此批准发证人员范围并制作证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发放《行政执法证》。

第三章证件使用

第十条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执法行为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

第十一条持证人应当妥善保管《行政执法证》,不得损毁、涂改或者转借他人。

第十二条《行政执法证》遗失或者损毁后,持证人应当及时报告其所在单位,由该单位逐级报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查证属实的,在当地省级媒体进行公告遗失后,由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报国家质检总局予以补办。

第四章年度审核

第十三条《行政执法证》自发放之日起,10年内有效。有效期满的,依据本办法重新申请《行政执法证》。

第十四条《行政执法证》实行年度审核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每年第一季度对所管辖持证人上年度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审核。

第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根据年度审核的情况分别做出以下处理:

(一)经审核合格的,同意持证人继续使用《行政执法证》;

(二)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行政执法证》年度审核的或者审核不合格的,注销原持证人的行政执法资格,并收回《行政执法证》。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六条持证人因调动、辞退、辞职或者退休等原因不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收回其《行政执法证》,并逐级报请予以注销。

第十七条持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暂扣其《行政执法证》:

(一)超越法定权限或者违反执法程序,尚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应当出示而不出示《行政执法证》,被投诉3次以上的;

(三)故意损毁、涂改《行政执法证》或者将其转借他人使用,尚未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参加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考核不合格的。

第十八条暂扣《行政执法证》期限为30天。被暂扣《行政执法证》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向所在单位做出书面检查,扣证期间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暂扣《行政执法证》的期满后,由其所在单位视本人检查纠正情形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决定是否发还《行政执法证》。

第十九条持证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取消其行政执法资格,并吊销其《行政执法证》:

(一)《行政执法证》被暂扣累计2次的;

(二)超越法定权限或者违反执法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将《行政执法证》转借他人进行违法违纪活动的;

(四)有、等渎职行为的;

(五)受到辞退或者开除公职行政处分的;

(六)受到治安拘留处罚、劳动教养或者刑事处罚的。

第二十条《行政执法证》被吊销后2年之内不得重新申领。

第二十一条暂扣、吊销《行政执法证》时,应当分别填写《××局暂扣行政执法证审批表》(见附件4)、《××局吊销行政执法证审批表》(见附件5),并分别对当事人发出《××局暂扣行政执法证决定书》(见附件6),《××局吊销行政执法证决定书》(见附件7)。

第二十二条行政执法人员对暂扣、吊销《行政执法证》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暂扣行政执法证决定书》或者《吊销行政执法证决定书》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做出暂扣或者吊销决定的单位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单位应自接到申诉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

第二十三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或者直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应当做好《行政执法证》的使用、暂扣、吊销以及持证人奖惩等情况登记备案工作。

第六章附则

篇5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现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薄弱。目前,在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一提起财务,就被认为是一个后勤服务部门。而提供现金被看成是财务部门的一种便利,高效的服务。认为对现金的控制与管理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再适用。因而对现金管理产生抵触情绪,放松管理,有章不循,致使现金大量违规使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效率低。单位财务从银行提取现金、保管库存现金以及办理预借款和报销等工作,环节多,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同时也不卫生。二是审核难。财务审核工作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财务人员很难审核报销人拿来的票据凭证是否真实合法,这也是存在虚假发票抵账等问题的制度和技术原因。三是个人用款不方便。单位工作人员在参加会议、出差之前都要办理预借现金手续,回来后再办理报销,不仅用款不方便,有时候安全性也是很大的问题。

(二) 单位现金管理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坐支现金。单位的现金收入不交存银行,直接用于备用金周转,差旅费借款及物品采购;2、库存现金余额超出银行规定的限额,项目支出范围也超出规定。有些单位为了使用便利,现金支出也不再考虑日常零星开支金额的限制。3、会计出纳职责不分,有些单位会计、出纳长期由一人担当,导致出现利用职权进行现金挪用,贪污等违法行为;4、为了逃避财政,税务的监督,设置账外资金,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储蓄。

(三)银行监督力度不强。按照目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一个单位只能在一个银行开立基本账户,只能在基本账户提取现金,银行也只向开设基本账户的单位支取现金。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零余额账户也可提取现金,但现金支出的范围和数额都是有限制的。可是一些银行为了拉客户,拉存款,却违反规定,为单位提现大开绿灯,甚至以提供大额现金作为竞争手段。使现金管理工作大大弱化也给其他银行的现金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导致了其他银行间的无序竞争,影响银行发挥正常的监督作用。

(四)财政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现金管理存在缺陷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资金支付管理办法规定,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可以提取现金。在执行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只要求单笔现金提取额超过3万元的要经财政国库批准,但对预算单位现金提取的频率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大量的现金从行政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中提出。根据20__年度国库集中支付数据统计显示,__市民政局全年支出498笔,金额1485.82万元,当中通过提现办理的业务就达119笔,金额287.16万元;__市国土局20__全年支出500笔,3836.2万元,而通过提现办理的188笔,金额50.19万元;__市政府办公室财务科20__年度全年办理277笔,金额801.91万元,通过提现办理的57笔,金额205万元。二是行政事业单位提取现金,如何存储,如何使用,开户银行、财政部门难以监督,从动态监控情况看,现金管理的漏洞很大,隐藏很大的风险。

二、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是规范现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公务卡是一种现代化的支付结算工具,不仅携带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所有的支付行为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寻,是规范现金管理的有效工具,也是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市本着积极、稳妥、快速、有效的原则推进此项工作,经市人民政府决定,从20__年4月起在七个预算单位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试点。

(一)推行公务卡改革,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是公共财政建设和预算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一系列预算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国公共财政逐步建立起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其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通过设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规范财政资金收支运行机制,使资金支付由“ 中转”变为“ 直达”,财政通过动态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预算单位支付情况,显著提高了财政资金收支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但也应当看到,目前预算单位大量提取和使用现金行为仍然存在,20__ 年__市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预算单位中,通过零余额账户现金支出1.45亿元,有的部门现金支出约占其总支出的20%。这不利于规范管理和加强监督,也不利于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已成为深化预算制度改革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银行卡是国际公认的解决现金支付问题最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推行公务卡改革,在预算单位公务支出领域引入银行卡管理,通过制度、机制和管理工具的融合创新,减少现金使用,强化财政监督,是当前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的必然要求。 (二)推行公务卡改革,是方便预算单位用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使用公务卡结算,既不需要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和保管现金,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借款;方便了工作人员用款,也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财务部门还可以监控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现金支用方式下存在的问题。例如:公、检、法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经常外出办案,每次外出执行公务都要提前预借现金。使用公务卡后,不需再预借现金,事后持公务消费凭据到财务报销。可以预见,将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银行卡受理环境的逐步改善,传统的现金报销制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三)推行公务卡改革,是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的制度创新

政府作为受全体纳税人委托管理国家资产和资源的主体,有责任向纳税人披露履行受托责任情况,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但是目前预算执行中的现金支付行为,透明度差,而且违规问题较多,甚至诱发腐败问题。现行管理制度对流通中的现金支付缺乏有效的事前事中监管手段,管理还不够严格,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改革现金支付是打造“阳光财政”、“阳光政府”和“廉洁政府”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在这种形势下,通过制度创新,在公务支出领域引进具有“雁过留声、消费留痕”特点的公务卡,替代现金结算。由于公务卡直接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对接,银行每月提供单位和财政部门的对账单,单位财务人员要通过银行卡系统查询、下载职工公务消费信息,因此每笔钱的去向清晰明了,可以杜绝“公务乱支出”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遏制公款私用、现象。对于提高政府支出透明度、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__市区推行公务卡用卡环境还需改善

近年来,宁夏银行卡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全区所有市县实现了联网通用,银行受卡领域拓展到各行各业。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通过银行卡发放工资,还有的办理过各类银行卡,多数职工对银行卡并不陌生,为推行公务卡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但是,受到地域发展的限制,__市区的经济规模毕竟不能和银川相比,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更是相去甚远,pos机具布设还不是很广泛,遇到想购买物美价廉商品时,商家却不具备刷卡条件,因此刷卡环境还需积极改善。公务卡制度的全面推行,同时会对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现金管理的几点建议

以公务卡结算方式取代现行的现金结算方式,是大势所趋,但需要有一个逐步转变和适应的过程。现阶段,受结算手段、用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行政事业单位还不可能做到完全不使用现金,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1、建立完善现金管理制度。各预算单位在不违反国务院和政府、部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并完善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现金管理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

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可行性方案

行政事业单位在管控社会事务、配置公有资源和履行社会职能时消耗了很多公有资源,形成了数量可观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尤其是在依赖财政拨款的卫生、教育、文化和科技等非生产的带有服务特点的行政部门,如何使这些部门的资产增值,保证资产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重点改革方向。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问题研究

行政事业机构国有资产主要来源于国有资产收益,其资产使用特点表现为保证社会事业的顺利开展和维护公共服务秩序等带有服务特色的资产活动过程。因长期以来,行政事业组织不直接参与生产和营销活动,组织工作重点集中在消耗与分配社会资源方面,因此,国有资产也就存在监督管理不力和分配不公等问题。

第一,因行政事业组织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使得行政事业组织在监督和管理国有资产时不能明确产权关系。个别政府人员甚至认为,其组织并不代表国家,在使用国有资产时不受使用权的限制,将国有资产当做组织的私有财产,致使组织内公物私用现象十分严重,导致组织从本部利益为出发点配置国有资产使用方式。第二,浪费消耗现象十分严重,降低了国有资产使用效率。行政事业单位通常都有较大的资金自由使用权,组织可以根据职能需求配置国有资产,在资产核算方面轻预算、重支付的现象较为普遍,某些组织因领导变动或业务水平有限造成组织坏账和呆账行为频出。第三,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管理国有资产的手段,组织内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分属不同机构,没有统一有效的资产使用和配置准则,组织业绩考核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要求不够明确,使得组织负责人只重视购进国有资产,而不重视监督管理国有资产,最终导致组织国有资产出现损坏和流失现象。

二、行政事业单位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主要方法研究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监管体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有关,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解决国有资产管控问题,就必须应做好三方面工作,切实提高组织监管国有资产的力度。

1. 明确组织监督国有资产的管理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在配置国有资产时,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社会提供务实的服务和公共产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监督管理国有资产时,首先应明确定位监管目标,实现社会效益与公平效益服务目标,促使公益事业的发展。制定该发展目标可以有效解决以利益群体为中心的国有资产监管问题,推进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范化管理,使组织形成一套进入管控、使用管控和收益管控的资产管理方案,例如:实现资产信息体制,确定资产使用审批的程序等。

2. 加强组织与国有资产管理单位的沟通和交流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国有资产的趋势是使监管工作倾向于购进端,在近年来我国政府机构在改革中愈加明确了有关制度,并总结了一些资产管控经验,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实现行政事业单位与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实现了组织管理国有资产的同步监管体系。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组织在购进国有资产时,资产使用情况会通过互联网传递到资产监管部门,并且资产使用组织还会与资产监管组织进行实时的信息联动,这样就有利于资产监管组织管控国有资产,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资产管控力度,预防各种违规使用资产的问题发生,同时,也可以使资产监管组织更加及时的纠正违规使用资产的行为,控制大范围和大规模资产流失问题的出现。

3. 制定微观与宏观结合的全新监管制度

近年来组织管理国有资产的趋势由监管使用过程向购进端倾斜,同时政府监管制度的改革过程愈加清晰,明确了制度管理内容与管理目标,使资产管理制度更具约束力与管控力,满足了资金管理需求。但是,就管理效果而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仍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所以,在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的同时,组织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措施,保证制度运行的有效性。

3.1内部监督

组织应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体制的制定应满足单位内部各职能机构的需求。财务单位应强化财经纪律执行的监督力度,应确定财务人员监督管理的职责,对组织内的任何经济业务都应加大管控力度。资产管控部门应加强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水平,做好单位资产验收与购置工作,做好单位资产账目表,清查日常监督工作,审计单位应以资产保值为工作方向,保证资产安全与完整,坚持做到重大投资必审和干部退休必审。监察单位应强化党纪教育力度,改变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偏重事后监察的现状,强化事前防范与事中监控力度。

3.2外部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布于政府各职能机构,因此,保证资产的完整性与安全性不仅是经济管控问题,同时也是政治管控问题,其关系着政府与党的威信和形象,也关系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所以,必须强化国有资产外部监督力度。

第一,人大应建立资产监督体系,采取监督的主要方式有:批准、审查国有资产预算和调整内容,并对审查结果进行决议;组织调查特定或重大的国有资产管控问题;按照相关法规内容对组织监督问题进行质询;听取财务单位资产管控汇报。第二,国家财政单位应开展监管工作,财政单位主要监管职能与监管行为包括:监督预算约束、监督资产评估、监督资产处置、监督资产配置、监督资产非转经、监督资产收益和绩效评价情况等,监督预算约束指的是财政和相关主管机构应对国有资产进行单独编制和预算,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应建立资产执行与决算体系,对预算约束进行监督。监督资产评估指的是国家财政组织应按照分级管理、统一领导的原则管理国有资产。财政组织应对资产评估单位的资格进行管控,并对评估过程进行实时检查和监督。

总结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管控力度十分重要,从组织职能为出发点,明确单位监管国有资产的目标,将切实的、可行性高的监管机制制定出来,强化单位监管国有资产的力度,是管理国有资产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篇7

一年来,市场规范监管股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既有成绩也有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主要工作

全面落实了“三项整治”工作和“三次集中整治”工作。全年共开展以“三项整治”工作为重点的各类市场专项整治工作16次,其中组织食品安全及节日食品安全专项整治6次,组织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专项整治2次,组织开展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3次,省局“三项整治”督查组在对我局“三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后,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开展了盐业市场专项检查,切实整顿规范了盐业市场秩序;对流通领域的成品油进行了质量监管,对全县的成品油进行了两次质量抽检;组织开展了“红盾护农”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加强了蚕茧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蚕茧市场秩序;对全县铁路沿钱废旧收购站点进行了全面清查,规范了废旧市场收购秩序;对辖区煤矿、非煤矿山、旅游景点、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户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了部分安全隐患;对新进驻我县的5家保险企业进行了监管,规范了经营行为;全年共办理违法违章经济案件6件,其中两件免予经济处罚;开展了服务消费领域监管调研工作,形成了“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的调研论文”;在食品安全、农资监管领域实行了监管“关口前移”,初步建立了行政执法、企业自律、社会监管“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和农资监管机制;成功地筹办了**县2005年“三月三”商品贸易大会,积累了办会经验;积极投入创建卫生县城的各项工作,全面担负了分解给我局的各项创卫任务。

二、工作特点

1、工作全面,效率高。在全局率先完成了罚款、规费收入任务,以点带面地促使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2、加强了横向协作。在搞好自体工作的同时,加强了股室间的协作,增进了信息共享,改变了“各自为阵”的思维及工作方式;

3、促进了纵向沟通。在股所之间不仅仅充当上传下达的“二传手”,不重复安排工作并尽量少交办工作,可以不交办的尽量不交办,能不督催的尽量不督催,实实在在地从业务及心理上减少他们的压力,利用协助、检查工作的机会,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其工作、思想状态,从现实的方面帮助解决困难。

篇8

关键词:建筑安全政府监督 管理模式 转型 研究

一、现状

建筑安全是社会管理和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目前建筑安全管理是政府一管到底,所谓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每天要去监督工地现场每一部分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的规定。安监人员去检查,判定施工中是否符要求,然后要求整改,企业整改后还要复查,复查是否符合要求还是安监人员来判定。一方面政府不可能保证检查的每一个工程不会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腐败现象。同时随着新开工面积的逐渐增多,建筑安全管理要求更高,管理的力度更大,检查的范围越来越广,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就越来越不够,面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政府管理幅度与层次的合理设置,对于建立和完善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意义重大。管理幅度受领导者智能、精力和时间的限制。管理幅度过宽,会导致领导者负担过重或出现管理混乱。管理幅度过窄,会增加管理层次,降低工作效率。

现在就我们地区而言,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每年要管理千万平方米的在建工程,仅靠几个专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来管理,管理幅度太大,超过了一定的幅度,就必须增加一个管理层次,否则必然会导致负担过重或出现管理混乱现象。

三、与质量监督、招标管理、造价管理等部门管理的比较分析

1、质量监督管理与推行监理制度。从“彩虹桥”倒塌后,我国强制实施国际通行的监理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从原来的施工现场一线管理变成代表政府来监督企业质量管理行为,从原先无限责任的大包大揽转变为有限责任的监督管理。

2、招标管理与推行招投标制度。我国招投标制度从开始实施,一直是矛盾是焦点。尤其是强制推行的初期,一些评分细则在招标文件中不公开,导致不中标的企业投诉率高,社会影响相当大。现在推行招投标制度后,招标办仅监督招投标机构等的行为是否规范,从原先从全面参与管理变成监督管理,招投标市场逐渐规范。

3、造价管理与推行造价中介机构制度。原先造价处除对工程造价市场管理外,都要化大量精力审计一些具体工程项目上,造成人员严重紧缺。现在放开工程造价市场后,各个造价中介机构公平竞争,造价处只要监督工程造价中介机构的行为是否规范,使工程造价市场稳步发展。

参照以上三种管理制度,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也可以推行新的管理制度,不再对企业进行直接的安全监管,而是借助于安全生产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监管。

四、国外建筑安全管理模式

国外建筑安全管理模式是上百年历史经验的积累,已经经历了很多血的教训,凝聚着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安全技术标准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基本制定完善了。

在发达国家,政府一般都是推行强制工程保险,加上可调保险费率制度,不仅承包商会积极的重视安全管理,而且保险公司处于自身的利益也会积极的参与到安全管理中。他们会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采用多种方法如主动的视察建筑现场,参与承包商的各种安全议,提出安全建议等来进行工程风险防范。

发达国家政府特别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力量。在保险领域,保险经纪公司非常多,专门从事建筑工程业务的保险经纪人也非常多。在安全领域,政府一般将安全卫生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委托给安全中介机构来做,安全中介业务广泛,且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这些私人公司接受政府的授权为企业提供安全检查、咨询、培训、评价以及设备检验等服务。

按照美国法律规定,进行工程项目建设前,业主和承包商必须办理有关强制性保险,否则将无法从事相应的业务活动。在美国,承包商交纳安全保费的多少,和其安全施工的业绩与信誉密切相关。承包商若具有良好的安全业绩和信誉,往往保费低廉,施工利润较高;反之保费高昂,可能导致施工成本亏损,甚至出现保险公司拒保,承包商无法获得主体施工资格。在这种市场经济杠杆作用下,不仅承包商自己安全意识十分强烈,而且保险公司为自身利益,也对施工安全极为重视,积极参与到施工安全管理之中。会

五、破解矛盾的方法――构建新的管理模式

总理说:“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说出了社会管理的真谛。政府减少审批事项,减少不适当的规章制度、放松管制,是走向现代社会管理的开始。

落实“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毕竟,安全工作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之一。国外政府只负责监管工程安全、环保等涉及生命和公众利益的事项,其它都交给市场和法律解决。在行政资源并不丰富的情况下,我国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更应该大力培育建筑安全管理的中介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协同管理。安全监管工作应改变运动式检查,借鉴国外政府安全检查事先不通知的做法,加强日常巡视,实现检查常规化。

六、研究的几点建议

1、树立“零事故”理念,更新价值目标,开拓建筑安全管理新局面

在新的时期要想打开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逐步树立“零死亡”“零事故”的理念,其内涵就是使建设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企业建立“所有的死亡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和“安全生产的工作目标是‘零事故'的观念。“零事故”理念把人的生命作为核心的价值目标,与安全发展理念的内核相契合,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规律的认识加深,管理、技术、人才、物质等方面的保障力量也会增强,会有更大的优势和基础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从而必将减少直至避免事故发生。实践证明,之所以许多国外的大型建筑企业如福陆、柏克德等公司能够保持优良的安全业绩,就是与他们坚持“零死亡”的理念密不可分的。有了这种理念作为指导,政府就会增强控制和减少事故的信心和决心,就会主动承担法定监管职责,去研究安全工作的规律,提高工作效能,企业就会全员都重视安全生产,从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细节去规范行为、确保安全。我们也要树立“零伤亡”、“零事故”的理念,更新工作价值目标,从这种理念出发去设计监管制度和方法,可以先行试点,争取在安全监管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和突破。

2、转变创新理念,研究制订新的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1)工作重心由只是控制事故伤亡人数向控制事故伤亡人数和关注工人职业安全健康并重的转变

在发达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有着更为宽泛的内涵,生命固然要保障,但是高质量的、健康的生命更是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近年来,我们开始关注改善施工现场的生活和作业环境,维护农民工的安全卫生权益,实际上这都反映了这种变化,反映了政府职能更为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必然趋向。

(2)工作方式由忙于具体的事务向注重制度设计的转变

把制度建设作为工作的关键,推进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完善城乡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这对于我们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而言,安全生产工作确实应急特点比较突出,需要解决一个一个的独立事件,但是当我们有了一套科学的、有效的制度作保障后,处理这些事件就会变得更为从容和高效,从而节约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成本。

(3)提高安全生产资源保障水平,加大安全管理投入

要像检查民工工资一样与相关部分联合对安全经费的使用进行不定期检查,使安全经费的落实有保障,能专款专用。其次推广新型安全设备、工艺、技术,政府不但应对安全设备进行质量检查和认证,而且应不断推荐对通过技术认证的产品,强制淘汰落后安全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从新技术的推广和采用看,新技术大幅度降低了安全事故,如先进的盾构施工技术设备和各种措施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信息化技术的广泛采用,增强了对安全隐患的预见性等等。

3、加大安全培训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教育培训的覆盖面

(1)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也不断地在施工活动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对每位安全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培训学习,不断灌输安全理念。安全教育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

(2)普通职工的培训

建筑业从业人员的低素质一直是我国建筑施工安全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大量农民工没有经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就开始进行施工作业,一方面这些民工缺乏相应的安全施工知识;另一方面,民工的维权意识较弱,使得建筑业生产在施工事故频发的同时,不能引起政府、业主和承包商的足够重视,安全形势得不到改善。现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开展对民工免费培训上岗活动,可以联合起来全力推动这项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的地方不去,不安全的活不做。这样从末尾倒逼的办法全员来抓安全,才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4、大力培育建筑安全管理的中介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协同管理

(1)、引入风险机制,培育建筑安全中介机构。

建筑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安全管理的必然要求。按照“行业管理、市场运作、社会中介参与”的保险运作机制,充分运用费率调节机制,改变“重理赔轻预防”的状况,鼓励保险公司聘用安全服务事务所、监理公司等安全服务中介机构,到施工现场进行咨询服务。这类安全预防服务中介机构在业务上接受安监站指导,并定期报告工地安全生产状况,起到了安全监管的信息员、报告员、服务员的作用成为政府安全监管的协同力量。这样一方面增强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力量,强化了过程监督,中小企业安全技术服务也有了保障。

(2)、推行安全监理制度,补充监管力量。

要求现场监理人员在监理质量的同时,要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审查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并督促实施,定期组织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每月向安监站报告工地安全生产情况。这样既补充了现场监督力量,又使得安监站可以根据现场监理定期安全报告,有的放矢地对问题严重的工地进行集中执法整治,提高了监管效能。

5、改革建筑安全监督检查方式,向有限政府转变

检查方式由传统运动式的、告知式的、只针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向新型随机的、动态的、市场与现场联动的巡查和层级监督转变,检查内容由施工现场实体防护情况向企业落实法规标准和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转变,由不分重点的笼统管理向注重监管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的差别化管理转变。这个转变既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也避免了政府替企业做“安全员”、当“救火队”的越位、错位现象。同时,制订乡镇建筑管理站进行安全联络员制度,对一般小项目(比如不在《建筑法》管理范围内)的安全管理放到乡镇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我们对政府职责的重新认识和政府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有效政府的转变过程。

6、严把重大危险源监管关,抓牢安全重点关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安全的。安全工作的目标应该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即使万一发生了事故,也可以把伤害和损失降低到较轻的程度。建筑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是建筑施工现场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根源,只有抓好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理这个安全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才能避免群死群伤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管理好重大危险源,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严格程序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

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要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召开专家论证。随时掌握危险源的情况,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同时要求施工企业在实施前和实施完毕后告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这样,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就可以准确了解当地建设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动态分布情况。

(2)加强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备案登记管理工作

对于建筑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在办理安全监督手续时就要预先登记,做好备案工作,并在工地工程概况牌中醒目位置公示出来。

7、建设安全信用平台,增加透明度,让社会大众参与管理

强化企业责任,企业是建筑安全第一责任人,要健全诚信体系,所有建筑生产经营者都要建立安全信用档案,严格执行市场退出机制,严重违法者不能再涉足建筑行业。政府部门要将有关信息及时公示,对检查中发现的好的做法要在网上推广,尤其是事故处理情况要及时上网公示,增加透明度,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群众的举报投诉,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提高应急处治能力,把建筑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和发生之初,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同时要正确引导,让社会大众更多以理性的行为参与管理,这样的参与效果更好,也更深入。

七、结束语

本文从管理学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关系原理这个角度来分析当前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横向与质量监督、招标管理、造价管理等部门管理进行比较分析,参考国外建筑安全管理模式,引出破解矛盾的方法――构建新的管理模式,大力培育建筑安全管理的中介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协同管理。

总之,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是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针对目前转型期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分析,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恒.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及其作用初探.安全与健康.2006年第05期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 财政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 基本建设

当前,随着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基建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的工作已不容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忽视。基建的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由于专业性较强,涉及范围比较广,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因此,了解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影响,有利于完善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体系。

一、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财政部相继出台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投资评定管理暂行规定》及《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范围界定有了明确的依据。财务管理就是企业在既定的目标下对资产的投资、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等相关的管理,它主要就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活动的一项经营管理工作,并且能够使企业在产值、利润、企业价值以及相关利益方面实现最大化。财政监督是行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涉及资金的事项进行的检查活动,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有力保障。

二、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影响

(一)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避免基建工程投资效益低

在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基建项目中,投资都较大,资金的来源也更加多元化。建设单位以及管理部门为了避免项目的发挥投资效益低,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都会尽量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资金。相关部门只有加强对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才能规范投资范围和标准,才能杜绝铺张浪费或擅自挪用的现象,才能让投资得到预期的收益。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不能忽视基建项目的财务管理。

(二)有利于及时反映基建计划的执行情况

加强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可以避免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能有效增加项目资金的透明度,还能避免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基建计划的执行情况。如果不能及时掌握基建计划的情况,那么对于基建项目的施工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就很容易发生项目资金调度管理不当和资金短缺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也为了避免工程项目不能顺利实施,就非常有必要加强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

(三)有利于解决基本建设项目的预决算问题

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项目立项时,往往会出现预算数额不准确的情况。如果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加强对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那么就不会因为争项目、抢时间而编造可行性研究报告,从而造成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的情况。由于基本建设工程涉及的环节较多,会涉及工程量的计算、材料的使用情况、设备的使用情况等,所以施工单位往往会在工程结算时出现高估冒算的问题。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的加强,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在决算时控制工程预决算。

(四)有利于建立健康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财政监督机制的存在,是为了有效地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的不合理性。财务监督部门机制如果能够完全发挥它在监管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方面的效力,就可以有效避免财政支出的浪费现象。财务监督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在其他方面的权利也息息相关,它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限制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支出的绝对权力,能让资金得到很好的管理,使得在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过程当中杜绝了许多没有意义的财政支出,让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财政监督力度不够,就不利于建立健康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效益评价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就不能取得良好的财政支出效益。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加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相互交流,为完善财务评价体系做出必要的准备,为加强财务监督力度做出必要的保证。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的建议

(一)树立基建财务管理理念

当前的财务工作人员所做的财务工作就是记账和报账,忽视了正确认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使得对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从这方面入手,来采取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想要树立基建财务管理理念,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必须加大对基建财务工作的组织支持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评。另外,政府审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也需要有效地发挥监督制约作用。这样两方面采取措施才有利于为基建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按规定对基建项目的财政拨款单独建账,独立核算

现在的项目越来越多,有些财务人员为了省事,就不会按照要求对每一项基建项目的财政拨款进行单独建账和单独核算。原则上,同一个账户需要根据所建项目的资金来源性质,单独进行核算和管理,这样既能反映基本建设的收支情况,又可以做到专款专用。通过管理财政拨款的全过程,监督其定期的资金流向,来反映和考核基建项目资金的过程变化,在基建项目的财政拨款使用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进行监督,并且根据先存后审、先审后批、先批后拨的原则进行监督和管理,才能实现规范的基建资金拨付管理形式,才能保证基本建设专款专用以及专门管理,才能避免基本建设资金被挪用。

(三)建立基本建设“预决算审核”财务管理办法

建立基本建设“预决算审核”财务管理办法,是强化财务部门管理职能的根本途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基建财务核算都有着明确的标准和规范制度,单位的各项投资预算计划是否能够顺利执行都要依照于它。基本建设工程会涉及报建、招标、议标以及签订施工合同等步骤,在这些步骤中都离不开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财会人员应该从工程开始到工程结束都参与其中,并且要准确掌握施工合同的全部内容,才能在工程造价、施工期限、供料内容、结算方式以及双方责任方面避免出现问题。施工现场是了解工程进度的最重要的场所,虽然不属于财会人员的工作地点,但是如果需要对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做到认真审核,更好地监督建设资金的使用情况,就必须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去。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效益,避免工程成本过高。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中最不能忽视的一项内容就是对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审核,每一项审核都应该认真严格地出具审核结论书。基本建设审核的项目不仅需要包括工程概预算、工程竣工结算,还需要包括项目财务决算和其他必要的专项。出具这些项目的审核结论书,对于建设单位在工程承包、工程价款结算以及新增固定资产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

健全的内控制度,有利于各职能部门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相互牵制和相互制约。内部审计制度会涉及制定基建项目招标管理规定、基建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工程监理管理、基建材料、设备采购管理规定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实施内部审计制度不是内部审计机构能够单独完成的工作,财务部门和纪检部门等其他各部门需要协调配合。财务人员更应该参与招投标和合同签订的工作,以便于合理控制项目投资,实现各部门和各环节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相互制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实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合理性。资金的流动和分配,关系到基础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更是行政事业单位降低基础建设项目成本的有效保障,所以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守明.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的财务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6):183.

[2]徐小月.财务管理和财政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的影响[J].时代金融,2011,(11):147-148.

篇10

一、凯里公路管理局交通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凯里公路管理局现有路政员、超限运输稽查员231人,下设1个路政管理支队, 1个路政稽查大队,12个路政管理大队、7个超限运输检测站。承担着黔东南16个县(市)国省干线的路政管理工作任务,管理里程1681.32公里。

近年来,我局在省公路局、省公路局路政管理处的支持、关心下,认真按照省公路局创建路政管理达标段队的要求,紧紧围绕省公路局“打造队伍、完善机制、构筑平台、服务和谐”的总体工作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机制、深化管理、加强服务、规范执法,为黔东南苗岭侗寨的公路安全、完好、畅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有力的贡献。凯里公路管理局在、、、连续四年荣获省公路局路政管理目标考核第二名,荣获省公路局路政管理目标考核第一名的好成绩。

以来,凯里公路管理局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狠抓路政队伍的正规化建设,强化路政队伍的服务意识,提高路政队伍的执法素质,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无论是在路政内业管理,路政日常的巡查处治,治理超限运输,还是在承担各项重大的公路保畅、抢险工作中,都充分展示了凯里公路管理局路政管理队伍是一支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路政队伍。

一、自查开展情况

按照省公路局的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要求,我局从6月24日起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及时将省交通运输厅《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印发至各管理段大队,要求各管理段大队认真组织路政执法人员学习方案的要求,理解掌握此次开展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目的与意义,案卷评查的标准和要求,为开展好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局开展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自查工作主要采取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组织行政执法考试、发放行政执法问卷调查表方式进行。

(一)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情况

我局按照省交通运输厅《全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明确了案卷评查机构和案卷评查人员,对局属各单位以来办理的所有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评查和梳理,案卷评查工作采取自查与综合评查、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评查,以来行政执法的总体质量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我局从所辖的12个公路管理段分别抽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案卷共20份,组织路政人员对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案卷评查标准》从执法主体、立案阶段、调查取证阶段、审查决定阶段、送达和执行阶段及案卷档案保存阶段逐项进行自查,检查发现,这20份案卷中,案卷处罚主体正确,行政处罚依据明确,处罚种类和法律法规适用准确,案卷制作比较规范,没有引起相关的法律诉讼的情况,在行政处罚罚缴分离制度的执行情况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做到了罚缴分离,使用统一的罚没款收据,行政处罚的数额与实际收缴数额完全一致。案卷审批符合法定程序、权限和时限,并在法律、法规规定时限内完成,程序合法,材料齐全,能按要求归档,管理标准统一、规范。

通过自查,我局在行政执法方面还存在以下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一是行政许可服务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办理时限还需进一步缩短,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不怕繁琐,不怕麻烦;二是行政处罚在执法过程中,特别是城镇过境线、农村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建房的查处过程中,得不到群众理解和支持,工作十分被动,我局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大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三是执法文书填写不太规范,有些项目漏填、微机制作的文书字体不一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规范制作文书,统一标准,办理完毕后及时归档。

(二)执法考试组织情况

开展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考试是检验交通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交、依法[文秘站:]治路,提高路政执法人员的综合法律知识、执法作风和执法水平的需要。我局按省厅、省局的要求进行了认真的部署,明确了考试对象和考试要求,做好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考试工作的各个环节。

7月1日至7月5日期间,我局以各管理段路政大队为单位,集中组织路政人员(含治超人员)系统学习了《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考试大纲》、《公路法》、《路政管理规定》内容,管理局按照考试大纲统一命题,各管理段认真组织考试,考试结束后,我局又组织人员进行了阅卷和考试成绩的登记工作。

此次考试,全局路政人员应考人数231人,实际参考219人,参加考试的路政人员成绩合格率为100%。通过考试,进一步增强了路政人员法律知识,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的能力,执法为民的观念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全局形成了良好的法治氛围,推进了我局依

法治交、依法治路的工作进程。(三)执法问卷调查情况

为真正了解社会对交通行政执法的总体评价,更好地做好队伍建设工作,我局于7月上旬,组织路政人员深入公路沿线走访群众50人和向管理相对人发放了26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问卷调查表》,管理相对人都认真如实地填写了《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问卷调查表》。

从走访群众和收回的调查表看出,目前群众对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比较满意,认为路政执法人员们很辛苦,风里来,雨里去,公路水毁、抗凝冻、保畅通等公路抢险第一现场,总是看到路政人员们忙碌的身影。但也有群众反映到处都是“中国公路”的执法车辆,很难区分哪些是路政部门的车辆;还有执法服装不统一,同一个地方,同样是路政部门,执法服装就是不一样;超限车辆日益增加,路况下降,影响群众出行;群众希望交通部门加以规范执法车辆、执法服装的统一和加大对超限车辆的打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

二、自查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交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自查工作,全面摸清了我局路政执法的基本情况,总结了路政执法的成绩、查出了待整改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工作的重点。

(一)行政执法的主要经验和成绩。

从我局的路政执法情况来看,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得到加强。自查结果显示各管理段对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依法行政责任意识明显加强。在贯彻《国务院全面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过程中,我局积极探索印发了与路政执法特点相适应的《凯里公路管理局路政执法工作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和《凯里公路管理局行政执法事项报送审查办法》,不断提高了路政执法的水平和规范了路政执法行为。

案卷质量进一步提高。以来我局各管理段在调查取证、办案程序、适用法律方面进一步进行了规范,坚持持证上岗、依法办案。这取决于在我局路政支队组织人员参考案卷制作标准的要求,编作印发了《凯里公路管理局路政管理工作指南》,从执法案卷来看都比较规范,无明显的错、漏,显示了良好的路政执法水平。

办案自信心得到了提高。与过去行政执法不能应诉、不敢应诉的情况相比有了较明显的改变,各管理段路政大队都按照案卷评查的要求,做到了每一个案卷“避免引起发生复核、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但不怕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按有可能引起复核、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要求和标准办案。

(二)存在的一些问题。

各管理段路政执法水平不平衡、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和个别路政人员的惰性思想,影响了整个部门的执法水平提高;路政执法文书的字体不规范、字迹潦草,影响了执法文书的严肃性;案件执法水平和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案卷归档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