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4: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政务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行无纸化办公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推行无纸化办公,是我集团公司节约行政办公费用的具体举措。无纸化办公的推行,不仅能推动办公的自动化、高效化、透明化,而且节约人力物力,为部门单位提供多形式、全方位的服务。因此,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电子政务应用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的作风,加快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
二、规范操作,认真落实无纸化办公工作
从2009年X月X日起,全集团公司的公文除文件外,全部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不再下发、上报纸质公文。各级领导要带头执行,严格把关,对于继续发送纸质公文的,收文单位一律退办,不再流转纸质公文。
1、启动无纸化办公的要求及实施步骤
2009年X月X日前,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要对本集团公司无纸化办公平台系统进行优化改造,确保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各部门单位要抓紧固定专用设备,并通过集团公司无纸化办公平台软件进行公文传输测试,确保达到网络公文流转的要求。
2、电子公文流转的基本要求
电子公文的排版设置:各部门单位下发和上报的文件,内容统一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排版。文件下发前,要通过Word文字处理软件将需下发的文件转换为PDF格式后下发。
电子公文正文排版要求:文件标题二号标宋加粗体,文号三号楷体,一级标题三号黑体,二级标题三号楷体,正文三号仿宋。统一使用A4页面,每页22行,每行28字,页码在每页下面居中放置。
电子公文加盖印章:通过单位公章相关使用流程后,由发文人员在公文上加盖电子印章。印章为图片格式,印章统一大小为120*120pix,印章位置在文件落款文字上。
电子公文签收时限的规定:电子公文紧急程度为一般、重要、紧急三个等级,紧急程度为“一般”的要求从发文之时起6小时内办理签收,紧急程度为“重要”的要求从发文之时起4小时内办理签收,紧急程度为“紧急”的要求从发文之时起1小时内办理签收。
三、强化督查,确保无纸化办公工作有序进行
1、加强领导,专人负责。各部门单位要明确一名领导具体分管信息化工作,要安排专人负责各部门单位的公文传输、网络维护、管理以及本部门单位的信息化推广应用。要在上班时间确保计算机正常开机,及时进行公文流转。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负责各部门单位信息业务上的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各部门单位信息工作人员由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和各部门单位进行双重管理,集团公司信息中心要对其进行统一建档,统一考核,未经集团公司信息中心同意,各单位不得随意调整信息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
各部门单位要把加快推进无纸化办公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主要领导同志要率先垂范,带头学习使用网上公文传输系统,并督促本部门单位无纸化办公的推广应用工作;同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细化措施,超前运作,积极协调,全力把无纸化办公工作抓实抓细。
篇2
关键词: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预防对策
1 前言
具体来讲,电子政务建设指的是政府机构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和服务职能中,以此来重组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精简政府,促使政府更加公平和高效的运行。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电子政府,首先是通过网络技术的利用,可以促使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与管理信息化等目标得以实现;另一方面是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平台,可以促使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得到提高,政务公开工作也可以更好的开展下去,促使社会各界来共享信息,更好的监督政府部门。
2 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原则
信息安全原则在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中包括诸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机密性需要保证,指的是只有那些有相应权限的人才能够看到信息,并且不法分子不会窃取到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其次是完整性,指的是不会有篡改、丢失等问题发生于信息的传输过程中,且给不会随意生成信息,没有权限的人不能够来修改或者删除信息;然后是可用性,指的是合法权限可以通过相关访问行为,对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获取;再次是不可抵赖性,指的是相关工作人员发出信息之后,就可以进行追查,因为系统内部人员的标识是特殊的,存在差异的。最后是可审计性,指的是可以审计这些数据,相关方面还可以严格审查和控制这些信息,以此来促使信息的机密性以及完整性等要求得到满足。
3 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网络安全隐患及预防对策
一是电子政务内外网方面:我国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如何对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关系进行有效处理,要将物理隔离应用与政府内网和外网之间,将逻辑隔离应用到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内外网方面经常出现的网络安全隐患和预防对策:
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在攻击源方面,因为我们将物理隔离技术应用到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之间,那么只有内部可以威胁到信息安全,这种安全威胁更加的隐蔽,有着较大的破坏性。因此内部用户进入系统非常的方便,并且知道那些重要敏感数据是在什么位置存放的。那么安全威胁主要包括对敏感关键数据和计算资源等进行滥用或者误用,越权访问系统中的机密文件等。
对策:可以将数据加密技术、数字认证体系以及身份验证技术等应用进来,将审计服务器、内审服务器等增设于内部网络中。通过验证用户身份,可以保证那些系统资源只有被授权的用户访问,需要将用户角色标示出来,并且执行过初试登陆之后,方可以对相关资源进行利用。并且由第三方来颁发数字认证证书,用户的数字认证证书都是唯一的,不能通用;在登陆过程中,系统会严格验证用户的身份,并且审计服务器还可以全程跟踪记录用户,记录机密文件被用户的各种操作。对于数字证书和加密的加密文件秘钥,一般存储在安全服务器,这样即使这些加密过的文件数据被不法用户所获取到,获取到的信息也是不真实的。
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攻击源分析,黑客攻击以及各种病毒是外网所遭受到的最大安全威胁,比如泄露了传输过程中的数据、不法分子篡改了网页或者系统遭到了病毒的入侵等等。
安全对策:可以将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与安全审计技术以及防病毒技术等充分应用进来;防火墙技术指的是逻辑隔离电子政务外部网络和因特网,这样就可以避免那些非法分子进入到内部网络中,对内部网络操作环境的网络互联设备产生有效的保护作用,对用户的服务请求进行检查,保证都经过了授权。入侵检测技术指的是实时入侵检测,结合检测结果,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进行防护;如果发生网络遭受到了入侵,就需要对攻击进行有效阻断,并且对攻击源进行追踪和定位。此外,还需要应用防病毒技术,因为目前出现了诸多的计算机病毒,有着较大的危害性,会严重威胁到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因此,就需要统一管理整个网络。
二是物理层的安全:要想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物理安全是首先要考虑的内容,在物理层上,主要有这些安全威胁,如不法分子盗窃和毁坏了设备,有意外故障发生于设备中,计算机系统中的秘密信息被无线电所敷设以及其他的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等等。
对策:要严格结合我国的相关规定来防范物理层的安全;另外,还需要充分意识到物理层安全防范的重要性,避免出现设备被盗或者被毁等问题;要结合信息的不同安全要求,对传输材料和传输方案进行适当选择,要使用专用的通信线路来传输那些机密信息,选用的光缆应该不会有电磁泄露问题,这样才可以避免那些不法分子窃取到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另外,为了保证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还需要设置容灾备份故障恢复系统,如果物理损坏了某个设备,可以很快的促使电子政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得到恢复。
三是网络层的安全:其中,那些重要数据的泄露和篡改是网络层遭受到的直接安全威胁,因为目前各种技术还不够先进,那么数据库以及个人终端就可以遭受到各种攻击,有部分不法分子会伪造、删除以及篡改网上传输的数据。如果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遭受到了窃取或者篡改,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在网络安全层的防范对策方面:依然是将先进的防火墙技术以及入侵检测技术应用进来,并且还要及时更新系统。
四是系统层的安全:系统层在应用过程中也会遭受到较多安全威胁,如有安全漏洞存在于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产品中,并且设计不够安全、代码的执行模式不够安全等等。通过研究发现,有较大的安全威胁存在于微软的操作系统中,这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公开windows操作系统源代码,那么就很容易遭受到各种安全威胁。
对策:选择的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等应该足够安全,在系统方面,可以采用公开源代码的Linux系统,那么对源代码进行阅读,就可以将系统漏洞给找出来,在修补的时候,可以手动进行,只需要对Linux系统内核进行改写即可实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电子政务系统具有较多的功能,信息安全对于电子政务来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电子政务系统容易遭受到各种攻击和入侵,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影响到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安全,针对这种情况,就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对策,审计建设过程中的整个系统,找出存在的威胁,及时进行解决和预防。
参考文献
[1]韩宇,臧伟.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J].办公自动化,2004,2(9):123-125.
篇3
关键词:电子政务 实验室 研究 山西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观念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面对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趋势下,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竞争力,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电子政务为政府服务工作和了解民众意见等基本政务提供了重要通道,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最重要的科技保障。
1、国内外电子政务最新进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各国政府针对本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制定了各自的战略目标和措施,电子政务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近年来也日益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论述,明确了电子政务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中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要不断以需求为导向,增强政府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
随着我国各级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加大和其战略地位的快速提升,电子政务领域的学术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带动了中国电子政务的科学长效发展。
电子政务实验室可以利用其在公共政策与管理方面的科研优势,加强对电子政务理论的深入研究,在概念、功能、技术、标准、政策、法规,在实现方式上建立比较系统化的电子政务理论,用理论研究成果推动中国电子政务的实践与创新。电子政务实验室通过攻克前沿技术难关,搭建各种实验模拟系统,可以为各级政府提供全面的电子政务网络解决方案。此外,电子政务实验室可以利用搭建的模拟系统,对干部职工进行培训,为干部职工系统的学习电子政务,提高管理服务能力提供保证,从而培养一批精炼的电子政务专业队伍。
2、电子政务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电子政务是一个涉及政府行政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政府职能、组织结构、决策方式、管理行为、运行模式、工作流程,以及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因此,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开展电子政务理论研究、构建符合山西省实际的电子政务管理模型、开发具有示范效应的各类政务系统、进行电子政务人才培训,引领山西省的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示范,从而为山西省的电子政务建设服务。
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是山西省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需要。电子政务作为政府现代化和公共行政改革的主要方向,其重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信息时代世界各国的一个共识。忽略这一点,就会造成国家和政府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严重失误,也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政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以及公共行政的改革,是电子政务在一段时期内长期追求的目标。
建设电子政务实验室,有利于山西省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电子政务建设涉及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重要问题,需要依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设备和操作系统等软、硬件环境作为政府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所以,政府上网以及整个电子政务的实施需要采购大量的信息技术产品,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这对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不断深入,建设的重点由基础设施转向应用,用户对软件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我国的软件市场注入了新的动力,而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也为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电子政务建设对信息产业的要求也主要体现在软件建设方面。对软件市场的需求主要有平台软件、中间软件和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软件;数据库、系统及网络管理软件是政务数据资源建设的关键和电子政务深入开展的保障;网络安全软件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基础设施,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和政府工作的正常运转,防范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提高系统对信息安全保护、安全检测与监控、应急反应和灾难备份、恢复能力。电子政务对应用软件产品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办公软件、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行业定制软件以及信息服务型的管理软件等。
3、实验室建成后的效益
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将对电子政务涉及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内部网系统设计、数据分析系统、电子政务内网系统、电子政务外网系统等政府主要电子政务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模拟实验,必将大幅度提高山西省在电子政务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水平,降低政府办公的成本,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实验室研究人员将通过直接深入电子政务实践寻求未来电子政务发展的有效解决方案。一方面,模拟公务员在电子政务环境中从事实验活动,接触政府核心机密网,了解政务运作程序,检测政务安全防御体系。另一方面,构建电子政务的整体框架,前瞻性运作电子政务模型,并以公民身份超前应用网上办事等功能,为电子政务提供新的需求,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通过研究和建立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可以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整合现有网资源,提高信息共享率;通过对联合办公模式和技术的研究,可以实现业务管理的一站式审批,大幅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通过网络和信息安全实验,可以进一步寻求保障政府信息系统的有效方法,寻找信息安全保障与降低建设成本的平衡点,避免电子政务的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王长胜.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09)开发信息资源,提升服务能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篇4
此期专题我们优选出了30多个方案予以重点推荐,希望通过优选和推介应用广泛、产品成熟、技术领先、性价比优异的解决方案/产品,规范电子政务领域目前已经出现的无序竞争,消除一些不必要却又广泛存在的混沌和不明朗状态,推动产业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信息化这一宏伟事业。
作为电子政务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IT企业在这个领域的地位从来不容质疑,在《互联网周刊》的电子政务专题中,方案是主角,而他们是方案背后的提供者和支撑者。同时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选择合作伙伴比选择产品更重要。综合性的复杂大系统,技术和管理必须十分过硬,这样就需要选择一个有实力、服务好的IT公司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在了解方案之前,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方案背后的IT企业,看看在电子政务越来越走向务实和深入的2004年,他们对电子政务的思考和理解是否更加成熟?他们提供的哪些技术和方案正在受到政府部门的青睐?在致力于改进技术、方案的同时,IT厂商们的心态和生存状态又是如何?
以战略眼光看待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领域的IT企业们正在努力推动这样一种观念:也许有朝一日电子政务将不仅是公用事业,它也可以赢利。这样的一种理解显示出IT企业们正在以战略眼光看待电子政务。而事实是现在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不仅可以为公众提供服务,也可以为政府部门带来投资回报。IBM软件部政府事业部及制造业中国区总经理骆菲认为:“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希望得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这构成了中国政府改善其服务水准的一种动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城市其实也是一家‘企业’。城市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因此,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以便能提供更好的服务。”电子政务也需要像运作Business那样运作。
埃森哲在最新的电子政务报告中也指出,“全球电子政务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后开始成熟,而价值的驱动使得电子政务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随着电子政务进入到非常成熟的阶段,政府部门跨到了一个稳定的台阶,那些不重新思考他们电子政务策略并且不关注增值服务方式的政府会停滞不前。”要进一步提升电子政务水平以及管理效率的话,就要像企业信息化中做的那样,“用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来有效地加强电子政务以及寻找新的突破口。”
将“竞争”、“商业运作”的概念引入电子政务无疑对政府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延伸下来,政府对企业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当上海市副市长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上海政府的门户网站和服务热线已经开始为市民提供每天24小时、每周7天、每年365天的服务的时候,更多的IT企业开始意识到24×7×365守侯电子政务,正成为跻身电子政务市场的基本要求。政府部门24×7×365的服务方式正在对硬件和软件提供商提出更高规格的安全要求,对系统集成商提出更高规格的服务要求。在当前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中,24×7×365正在成为必备条款。“这已成为一种潮流”,难怪一位电子政务集成商如此慨叹。
竞争门槛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服务水平上,技术门槛同样在提升,技术框架的构建同样在考验IT厂商对电子政务的战略眼光。IT企业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政府需要的多是一体化解决方案,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各种产品的堆积,正是由于本土优势和先知先觉,在一体化方案提供上,国内厂商目前占有了很大的市场空间。这种情况的产生和东西方企业的发展理念有一定关系,国外厂商往往会把某个产品做得很精;国内厂商则可以把这些优秀的产品构造在一个体系里面,充分利用标准化的优势,来构建一体化方案。就电子政务一体化建设,或者叫电子政务软件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其基本构架要构造好,要具有持续生长的潜力,这就要求有驱动机制。它是政府强制和电子政务自身发展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也是电子政务基础标准具有可操作性的基础,对以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点在众多的电子政务企业中达成了共识。
同时IT企业们还逐渐意识到电子政务建设需要遵循信息化的基本规律,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作为这些需求的产品、方案提供者——厂商则要从一开始就建立起适应性机制,以满足用户提出的新要求。电子政务启动之初曾遇到过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经过了从不适应、到整合、到适应的过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应注意顺序的问题,比如:门户是界面层、共享是数据层、交换系统是业务层、再下面是资源层。
一样的电子政务,不一样的做事与生存
正是由于电子政务建设在各层面有不同的需求,应用也存在不同的顺序,很多电子政务建设的失败就是由于构建体系的先后顺序错位造成的。因此对于如何实施电子政务,不同的厂商也有着不同的理解,面对庞大的政务信息工程是要“分步实施”还是“分布实施”?如何有效利用政府部门的有限资金?如何尽量降低开发大型项目时的风险?对于以上问题,中关村科技软件公司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分步实施的前提下进行分布实施
“做电子政务,要总体规划,在分步实施的原则下分布实施,‘分布’就是从最简单、最容易见到成效的地方入手。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就是从税务、车牌照的年检、高考、社保等这些不太波及到流程的、不会伤筋动骨的部门开始。这样实施起来难度也不是特别大,项目比较容易见成效。”对此,中关村科技市场总监张国庆作了进一步解释,“一旦涉及到管理,很难躲开流程。因此从外到内的实施,可行性比较强。”
企业承担一个庞大的电子政务项目时如何面对非自己所长的领域?对此,很多企业选择“拿来主义”或“合作开发”的政策,上海的上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做得相对突出,它在充分了解各个政务信息化项目特点的基础上,与多家IT业巨头以及一些拥有成熟技术方案的中小厂商达成各种层面的合作,以期达到多赢。其实目前以上信实业为代表的一种崭新的电子政务开发模式“项目管理+合作”正在中国应运而生。该模式强调企业要有效协调各方资源,强化自身项目管理能力,同时进行多领域多厂商的紧密合作。现在的电子政务服务商越来越向一个大服务联盟体系发展,也就是说,以大型的具有一定的市场和渠道体系的IT厂商作为总承包商,对项目负责,其他相对来说只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较有专业优势、但规模并不大的供应商则以分包商的角色出现。
哪些应用正受追捧?
答案是移动办公和协同应用。而且对于IT企业来说,面对这两项明星应用所引发的商机,现在投入也为时未晚。
短信在中国的兴起,不仅催生了一个50亿元的巨大市场,也赋予了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一把利器。很多省份和城市都正在利用这种新型的传播工具实现移动办公、即时沟通等以前无法完成的“任务”。
在杭州,浙江移动创造性地提出了“移动信息化”的战略构想,为市政府提供了市长热线短信平台全面解决方案。市民遇到难题除了打市长热线之外,还可以马上发送手机短信到“12345”市长公开电话手机短信平台向市长反映,从而避免了以往“12345” 市长热线拨打难的问题。此次开通的市长热线短信平台,每秒都可接收上万条短信。
如果说杭州的移动信息化只是解决了民、政沟通的基本问题,那么广州和大连的“移动电子政务”建设则要走得更远一些,对其他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借鉴意义也要更大。
广州是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也是国务院信息办确定的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城市之一。在广州市60%的政府部门采用网络化的公文传输系统进行政府公文的传递和办理;90%以上的政府部门建立了网站,提供信息服务;25%的政府部门通过网站提供网上办事项目,可提供给市民下载的表格数量为383个。在此基础上,广州市政府同时提出了“移动电子政务”的设想,而广州移动也同时提出政务可“以SMS短信来通知、以GPRS来传送、以移动终端来实现”。两者的不谋而合,使得广州的移动政务建设又一次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广州移动客户服务中心立刻响应政府这一要求,提供了基于SMS短信、WAP手机上网和GPRS专线接入等方式的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在警务、水利气象及交通等政府及公共事业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在大连,移动政务的应用则是另一番景象。据了解,大连市政府目前正在使用一个内部移动办公系统,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来提高办公效率,现在公务员开会,都可以通过移动办公系统,公务员可以将自己的电子邮件系统与手机短信联动,一旦收到邮件,就会得到短信通知、并且知道是谁寄来的,以便及时回复。支持这一移动办公系统的是“政府短信服务平台”,目前大连市的警务信息也是通过同一个通信平台来传递,不同的是在警务人员随身携带的PDA上使用了专用协议。
另一个在电子政务领域大放异彩的是协同应用,天津市某区政府所建设的电子政务软平台系统在实现协同办公方面颇有亮点,该平台系统采用了一种“混合型体系结构”的整合方法,这并不是常见的瘦客户端技术,因为这种技术并不支持用户离线操作的功能。据了解,此方案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反转C/S的结构”,这种结构和常见的C/S结构不同,它不是以服务器为中心,而是以客户端为中心,所有关键数据的处理都在客户端进行,而服务器仅仅起到协调和优化的作用。这种“反转C/S的结构”可以说是解决信息孤岛的一种新尝试。
期盼与商机
新经济时代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动态团队管理模型。当前,在许多行业或机构当中都会存在这样一些团队,其成员会来自于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机构,而且其中的任何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担当不同的角色,同时参与多个团队的工作,这样的团队被称为动态团队。动态团队概念的提出也对当前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跨组织协同管理、松散协同管理、可变流程协同管理的更高要求,协同应用技术在中国信息化大潮中的热销与此也不无关系。而如何利用协同应用技术解决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碰到的困难,成了摆在政府和厂商们面前的问题,同时,它也意味着新的商机。
篇5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信息; 资源共享; 区域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0. 041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0- 0069- 03
我国学者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比较具体,涉及管理、技术、法制、文献处理等多个领域,起步虽晚但发展势头很好,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涉及了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所得出的相关结论,所形成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解决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确实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主题及其发展趋势做出一些分析。
1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研究主题分析
1.1 从电子政务的概念、定位、目标、运营理念、发展战略、实施策略、借鉴的经验等方面来进行的研究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研究中心编著的《电子政务总体设计与技术实现》一书,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成果,从技术角度讲解电子政务及其实现的专著。本书详细地阐述了电子政务工程的先进解决方案、关键技术、技术难点和前瞻技术,其中“电子政务”的定义在学术界得到广泛认可。2007年,刘寅斌在其论文《基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地方政府电子政务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中从项目规划、项目立项、项目建设、项目验收、项目运维等方面,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项目管理体系加以分析和研究[1]。2007年,徐春艳《国内外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对比研究》对比英、美、法、加拿大等国家政府网站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就,作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借鉴经验[2]。
1.2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进行研究
2007年,宁连举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中依托博弈论重点剖析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中政府机构内部(Intra G-G)、有上下级关系的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平级政府机构之间(Extra G-G)的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探讨在“无形手”的控制下Intra G-G、Extra G-G(有上下级关系或平级)之间信息资源的流动的有效性,以及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环节,最后根据博弈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Intra G-G、Extra G-G(平级或有上下级关系)之间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个基础、两大保障、三项举措”3个层次系统性改进方案[3]。2007年,罗卫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中结合我国目前有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初期实践,按平台项目建设的战略架构、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流程构建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4]。2010年,陈昊炜在其论文《省级电子政务专网建设关键技术应用研究》中构建省级电子政务专网网络结构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建设模型,重点研究省级政务专网两大平台建设和安全技术[5]。
2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方面研究主题分析
2.1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保障、解决方案角度来分析
2005年,钟瑛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运行瓶颈及其化解》中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包含了信息、信息流动、相关的权力和利益等3个要素。分析三要素之间的价值平衡关系,对共享机制运行瓶颈进行深层的解读[6]。2006年,周伟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研究》中通过协调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企业、公众之间的分布分析,提出使信息资源布局应更加合理,才能提高用户信息满足度,使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发挥效用最大[7]。2010年,赵凯微《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过程表现出的“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提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统一的共享标准,建立绩效评估机制的观点[8]。
2.2 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
2008年,董海欣在其论文《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中深入分析研究了政府信息资源生态环境、共享模式和运行机制,提出区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和解决方案[9]。2008年,赵劲松在其论文《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中从经济学和机制研究的角度来探讨信息资源共享的规律,分析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出多项建议[10]。2009年,张珊在其论文《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发展模式研究》中对武汉城市圈电子政务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政务模式、业务模式,对网站功能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为补充的观点[11]。
2.3 从信息资源共享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2008年,熊先兰在其论文《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中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中的市场机制运用与优化进行探讨,分析其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所具有的主要特性,以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率[1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高级顾问周宏仁博士每年都会在《网络与信息》杂志上发表《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报告。分析电子政务的形成与发展,从空间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这两个视角来进行研究。用普遍联系和全面性方法论,将电子政务发展与整个社会系统相关联,预测电子政务演化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经济;服务社会
1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概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被提上日程,并取得显著成效,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协调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一大趋势。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协同实现的整体效应必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1997年7月1日,克林顿总统颁布了联邦政府促进、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全球电子商务框架”。该框架确立了联邦政府政策的基本框架,对于美国乃至世界各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全球电子商务框架”中,联邦政府提出了发展电子商务的原则和建议。发展电子商务主要原则包括因特网发展是市场驱动的所以私营部门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通过因特网进行产品或者服务买卖并达成合法协议的过程中政府应该避免对电子商务的不当限制、政府必须参与时政府参与的目标应该是支持和创造一种可以预测的、受影响最小的、持续简单的法律环境为商业发展营造合适的环境、政府必须深化对因特网的特性的认识从而对现有的一些可能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重新进行审议、修改或者废止、打破网上交易的法律框架的地区、国家和国际之间的界限促进电子商务在全球范围内发展。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表现为互动关系,经过研究发现美国“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对我国电子政务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2“全球电子商务框架”对我国电子政务改革的启示
2.1做好灾备方案,确保信息安全
经济社会中存在大量数据,WestWorld公司的报告指出,在每500个数据中心中就有1个每年要经历一次灾难。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数据,数字信息是源头活水。刘家真教授提出了制定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规范,必须考虑管理者的责任和办公自动化网络上运行的电子消息必须作为凭证加以管理。刘家真教授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文献的档案数据面临的风险,根据国情提出文献的档案数据宜采用同城异地备份与远端异地储存其离线备份的灾备方案,并对远端异地离线灾备基地的建设、管理与可持续运作提出了建议。刘家真教授还深入研究了更新与迁移在档案保护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更新与迁移可能带来的档案内容信息损失风险,并提出了如何规避这类风险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对于信息的更新与迁移过程中的丢失可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刘家真教授指出,“保护数字文献的关键在于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可存取性,为维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可存取,还提出了3M策略:数字媒体的选择与维护、科学管理以及技术迁移。”因此,要建立信息安全平台,保护网上政务资源。搭建安全支撑平台和安全应用支撑平台。电子政务的数据处理与保护必须放在第一位,数据丢失了,或者被删改了,起不到应有作用,甚至会起到负作用。
2.2政府市场联动,强化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已成为公务员及社会公众日益紧迫的需求。然而,由于行政体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原因,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和问题。为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效率,各级政府部门应当针对这些原因和表现,采取相应的对策。因此必须强化电子政务的信息管理。
电子政务的信息管理要引入市场机制、把握好电子政务的市场定位、确立客户关系管理和赢利模式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市场化建设。电子政务建设中要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尤其要让第三部门、企业集团甚至民间组织加入,让他们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主体之一。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是一个巨大工程,短期的规划是注重解决眼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要制订中长远规划,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建造电子政务的经济效益模型,熟练掌握电子政务对经济效益影响的几种主要方式和内容,间接影响至少要考虑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效益,直接影响应考虑到电子政务对政府、相关企业及咨询机构等方面的影响。
电子政务信息管理的好坏标准要交给市场而不是政府,这样政府才能牢牢抓住主动权。国内外信息化的实践证明,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
电子政务推进标准化必须进行正确的策略选择。为电子政务标准选择正确的类型、级别与形式就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明确电子政务标准化在标准类型归属、标准级别划定与标准形式确定方面的特殊要求,正确选择我国电子政务标准类型、级别与形式。
2.3协同政务建设,攻克关键技术
政务主要包括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三个环节,要从行政决策组织、行政决策活动、行政执行组织、行政执行活动、行政监督组织、行政监督活动、公务员培训等几个方面探讨电子政务的协同发展以降低行政成本的机理。如公务员的部分培训内容可以在网上进行降低培训成本。
降低政务成本要推进协同电子政务建设,协同电子政务是对政府自身运作能力的强化,协同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组织实现职能整合、信息整合、业务整合、流程整合,最终实现政务工作和服务的全面提高。推进协同电子政务建设中要注意解决好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问题,必须设计好有效的激励机制。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是国产软硬件的相对不成熟,在集成时出现不兼容的问题,在现有的国产软硬件的基础上,要经过反复测试和优化形成一套真正运行稳定、切实可行的国产软硬件的集成应用方案,确保应用国产的关键技术。
知识产权和隐私的保护技术急需攻克并同步更新。应当从提高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权意识,提高电子政务信息管理者道德,以及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方面来保护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中的个人信息隐私权。
我国知识产权电子政务建设的起点和国外比较差不多。国外知识产权类网站的开发者主要是国际协会或组织,行政管理网站占据主要地位。我国是以中央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带动地方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站建设,实现各知识产权信息库的资源共享。要保证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权利人享有合法权利。
2.4依法管理政务,制度职能创新
电子政务呼唤新的管理理念。要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电子政务的全过程,要运用信息时代的人本思维重塑政府管理模式,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推进电子政务实际上是要达到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内新的制度平衡。
电子政务始终要以依法行政为大前提。电子政务立法的宗旨应当是推动政府信息公开、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务办公效率。电子政务的法律框架,本质是为电子政务提供公平、透明、和谐的环境。电子政务要立法。立法中的核心问题是立法模式、立法层次、立法效力等。电子政务的运行必须在法律监督之下,电子政务的发展也必须基于信息法律的保障,电子政务的实施有利于建设法制社会。电子政务发展需要健全的法律环境。从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的流程角度来看,电子政务发展应完善:与政务信息有关的行政法律法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和应用的法律法规问题、电子政务建设的技术标准。
电子政务的本质是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创新。电子政务不仅在公共行政领域,而且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影响。电子政务是信息时代各级政府治理不可缺少的工具,为构建服务型地方政府提供了现实条件。
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创新工具。电子政务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但也存在一定不足。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转变观念,统筹规划各部门网站,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发展,利用电子政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步形成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增强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全面提升行政能力。
要重点解决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深层次问题。要引入IT治理的思想,对电子政务中实施IT治理,找到实现电子政务制度与技术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2.5高效优质服务、狠抓绩效评估
我国电子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已在各级政府和部门中逐渐开展起来,并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电子政务绩效评估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大发展。
电子政务绩效是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正在成为现代政府运作的主要方式,成为政府更好的实现其管理、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而在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后,电子政务能否真正取得预期的成效已经成为一个重大问题。
我国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状况不容乐观,巨大的资金投后,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距甚远。究其原因,缺乏与电子政务运行特点相符合的绩效评估体系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
要形成我国自己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可以把电子政务的绩效划分为产出、结果和影响三个层次,提倡综合应用模式,突破产出层次。我国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应突出“重在政务”和“政务为民”的战略选择,同时紧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和行政改革的进程,做好战略规划。从政府网站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政务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重点政务业务系统建设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稳步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同时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家真.数据丢失的风险与对策[J].机电兵船档案,2004,(01).
[2]刘家真.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要求[J].档案管理,1999,(01).
[3]刘家真,倪丽娟.创建我国文献的档案数据灾备基地的构想[J].档案学研究,2006,(04).
[4]刘家真.更新与迁移中的风险管理策略[J].北京档案,2005,(10).
[5]刘家真.保护数字信息的长期存取策略[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4).
[6]李纲,彦.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平台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01).
篇7
支撑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
2013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要求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云计算”与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明确鼓励、指引各地方开展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根本,密切结合中心工作,积极推动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为减少重复浪费、避免各自为政和信息孤岛创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云计算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等优势,利用现有电子政务基础,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支撑各部门应用发展,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推动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转变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模式。
陕西、福建、上海、海南等先期试点地区,通过实践并以真实的数据,验证了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的集约化效果。陕西省以三级平台五级服务的模式,整合了区域内专网、机房数量,统一提供技术、存储能力,年节约信息化财政资金2.6亿元。福建省新审批的数十个部门业务系统全部基于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进行部署,不再审批网络、机房和服务器等建设内容。深圳市通过电子政务公共资源的集中建设和管理,每年节省资金2亿元。201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又确定北京市等18个省级地方和北京市海淀区等59个市(县、区)作为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地区。
多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支撑国家级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
随着“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的落实,国家级工程纷纷启动前期准备工作。2013年2月和4月,国家发改委又分别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在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中进一步促进政务信息共享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思路和原则,重点在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与协调、重视工程项目需求分析、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要求各项目单位加强政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注重工程建设的改革创新、保障工程项目安全可控;确立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确保目标协同、任务协同和信息协同,以此推进信息共享,明确信息共享需求、确定共享范围方式、落实共享部门责任、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等提出了相关要求。
在信息共享方面,由涉及共享信息或业务协同的有关部门相互确认,具体落实部门间共享信息目录及其具体内容,形成“工程部门间共享信息目录”和“部门间信息交换实施方案”。“工程部门间共享信息目录” 和“部门间信息交换实施方案”将作为国家工程前期项目申报和后期验收评估的基本条件,既作为工程项目受理申报的重要条件,也作为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后期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全民健康保障、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体系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信息化工程,都确立了卫计委、食药监总局、人社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工商总局等多部门的信息共享需求。
政府数据开放支撑大数据价值发现和信息惠民应用
2013年被称之为大数据元年,政府作为信息化应用的先行者和数据资源最大的拥有者,紧紧抓住大数据产业与技术发展契机,各级政府纷纷规划大数据发展策略,探索大数据的创新应用。2013年初,广东率先推动实施了大数据战略的工作方案;2013年7月,上海市科委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智慧交通等领域探索交互共享、一体化的服务模式;2013年8月,重庆市大数据行动计划,从促进产业发展、加大示范应用、攻关关键技术、完善基础设施、确保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布局;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也宣布,将大数据引入交通管理,助力道路治堵等。
2013年我国在政府数据开放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发达国家已有较多开放政务数据实例以促进大数据价值深度挖掘。2013年10月,北京市宣布以“大数据”惠民作为一项重要探索,目前正积极推动北京市政府数据资源网的上线开通,为政府信息资源的社会化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现有29个部门公布了400余个数据包,涵盖旅游、教育、交通、医疗等各个门类。由国土资源局提供的“土地用途分区”,以及旅行社、机场班车线路、星级饭店、高校信息是非常热门的下载资源。“游北京”和“爱健康”可以查阅北京旅游景点、餐饮、促销信息、洗手间信息等,以及北京市所有卫生保健设施的指南应用,包括诊所、医院、养老院等信息。2013年11月,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委联合向深圳市颁发“政务信息共享国家示范市”荣誉,充分肯定深圳信息化建设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希望继续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加大信息惠民力度。
2014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展望
展望2014年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我们认为新兴的信息技术与政务应用需求的融合实践将会愈加明显和深入。云计算、物联网已不再停留于设计阶段,相关技术为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成功实践;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也将从概念宣传,发展到开始在政务应用中尝试多个实验型项目的阶段。
在省、市等横向区域电子政务建设方面,2014年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将成为主导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18个省级和59个市(县、区)试点示范地区,将大规模展开应用实践。按照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层(IAAS)、平台服务层(PAAS)、软件服务层(SAAS)的服务能力,IAAS服务将成为各地方首先推动的工作,PAAS、SAAS层将随着应用的成熟逐渐提供更多的服务能力。
在纵向电子政务应用建设方面,将以国家级工程为主导。延续的“金”字工程和15大综合性应用系统将展开实质性建设。在建设目标上将推进从信息化重建设、轻应用向注重深化应用转变,从信息网络分散建设向资源整合利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从信息管理偏重自我服务向注重公共服务转变,从信息网站自建自管向发挥社会力量转变。
相关链接
以大数据驱动城市管理
篇8
业主:珠海市信息中心
开发建设单位:珠海市信息中心、中国电信珠海分公司
项目类型:共享协同平台
一、业务需求背景
珠海市政府大院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是目前市政务网络的中心机房,其各方面的条件已不能满足现有业务的需求,尤其是在资源整合方面,与现有需求有较大差距。珠海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及网络交换中心的建设是为了满足现有电子政务业务的需求,也是为了保证该市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将提高全市信息化水平,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系统化、集成化、网络化、标准化,为实施珠海市电子政务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的建设及运行,将加强对全市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减少重复建设和节约成本,促进全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政府信息资源的充分发掘、整合、共享和深层次开发利用提供保障。
二、项目设计
珠海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及网络交换中心(以下简称交换中心)将主要实现三大功能:第一,以交换中心为中心,构建覆盖全市的珠海市政务外网基础网络平台;第二,建设珠海市政府各部门的资源目录服务体系以及构建在目录服务体系上的资源管理系统;第三,为全市各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专业的数据中心服务。
交换中心具体建设内容及实现的功能为:
(1)网络交换系统。包含数据中心的局域网建设、城域网建设与互联网接入三部分内容,其中局域网建设分为核心交换层、分布层以及接入层。
(2)目录体系与资源管理系统。尽量采用XML技术,并根据珠海的实际情况建立目录体系与资源管理系统。
(3)数字认证系统。包括:证书审核注册服务、证书查询验证和密码服务。根据广东省统一部署,逐步建成全市统一的安全支撑平台。
(4)存储与备份。采用SAN与NAS结合的存储解决方案,分别利用各自的优点,实现大容量,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数据存储。
(5) 建立公用数据库环境。公用数据库环境主要用于存放涉及全市的公共数据资源,同时也为重要的应用提供数据库方面的支撑。该期主要建立的公用数据库系统有SQL Server和Oracle。
(6)建设数据中心网络交换冗余系统。该项目建设主要是扩充核心交换部分,形成核心交换的冗余。
(7)建设核心应用服务区。采用小型机和双机热备,初步建成核心应用服务区。
(8) 开展数据交换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系统的建设。为了推动应用,作为试点将在交换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具体建设若干应用项目。
(9)网络安全。为防止网络外部用户对网络系统可能的攻击,以及防止网络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可能的攻击,采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和方法有防火墙、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和防病毒软件。
(10)网络管理系统。实现故障管理、网络设备配置管理、网络流量的分析和规划、服务器和应用的性能监测、安全管理等。
(11)托管服务。建立起能为珠海市党政机关提供可靠、安全的托管服务。
(12)管理和运作体系的建立。建立起规范的管理体系,建立起符合政府运作和市场运作的运作体系。
(13)建立相关技术和数据规范。对于涉及全市电子政务技术和数据方面的问题,建立相应的技术和数据规范。
三、项目研发进度
第一期建设进度:
2003年8月至2003年10月,需求调研,产品考察,制定建设方案;
2003年11月至2003年12月,准备标书,采购招标;
2004年1月至2004年2月,机房整修,设备安装调试,建立管理体系;
2004年3月至2004年4月,系统投入试运行,完善管理体系,建立运作体系,为部分应用提供数据和托管服务;
2004年5月至2004年6月,系统投入运行,完成政府外网中心机房的转移,开展应用系统建设,进行人员培训。
第二期建设进度:
2004年6月至2004年9月,调研,详细实施方案制定,准备招标;
2004年10月至2004年11月,采购招标;
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设备安装调试,技术人员培训,相关技术规范制订,开展应用系统建设;
2005年3月至2005年5月,系统投入试运行建立运作体系;
2005年6月至2005年8月,系统投入运行,完成相关技术规范的制订,完成应用系统的建设。
第三期建设已制定好建设方案,正在进行中。
四、CIO的作用和贡献
CIO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推动珠海市的信息化建设,他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珠海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他们
高瞻远瞩、开拓创新,刻苦钻研有关电子政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积极推动珠海市的电子政务工作,主持建设了一系列电子政务建设项目。
根据市政府的部署,市信息中心在CIO的带领下对交换中心的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总体框架及建设方案。在交换中心的建设过程中,CIO认真学习国内其他城市类似项目的成功建设经验,立足于使用国内外成熟的产品与技术,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预留了足够的拓展空间。
CIO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及在项目建设中认真负责的态度、虚心好学的精神,是项目顺利开展和成功建设的重要保障。
五、项目效益评估
⒈社会效益分析
交换中心的建成切实提高了珠海市信息化水平,实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系统化、集成化、网络化、标准化,为实施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珠海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⒉经济效益分析
交换中心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的主机托管服务和虚拟主机服务,避免了各个政府部门重复建设机房,大大降低政府的整体信息化运作成本。目前交换中心已为发展和改革局、监察局、公安局等18个政府部门,36台服务器设备提供了可靠的托管服务,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篇9
打造特色“陕西模式”
陕西在建设电子政务云之前,面临着诸多问题,省、市、县各级系统独立运行,形成信息孤岛,IT资源使用效率低,资源无法共享。此外,随着新的业务系统上线,采购成本不断增加,运维压力不断提升,安全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陕西在电子政务云的规划上,首先将省、市、县的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和管理,在系统上部署了天地超云的云管理平台和云计算服务器,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了全省各级部门在计算、网络、数据灾备、安全保障、运维服务和信息等基础资源共享。其中省级综合服务平台主要承担数据汇聚、共享和灾备的功能;市级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数据生产、交换和集成的功能;县级统一平台主要承担数据采集、网络汇接和服务的功能,承接省市纵向业务在基层落地。
据了解,项目落成后可为陕西全省政务、社会、企业和农村等各行各业提供公共性、基础性IT服务,切实提升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同时,该项目能够大幅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据估算,在软硬件方面可节约投资20%-30%,跨部门数据库及业务协同系统建设可节约投资50%-60%,统一建设可复用的公共性、通用性业务系统可节约投资60%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目前陕西相关部门决定将电子政务云的建设在富平县落地生根。依托陕西电子政务云的整体规划,在天地超云的协助下,富平县建设完成了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为富平县政府各部门提供完善的应用支撑和安全保障,为各个业务应用系统及门户网站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依托统一平台建设富平县电子政务的各类应用系统,为政府、公众、企业和三农开展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应用和多项服务。电子政务云的建设切实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富平县政府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基础架构最关键
在陕西电子政务云的建设中,天地超云为其专门制定了基础架构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中成熟稳定的云计算管理平台是整体方案中的核心。该云计算管理平台具有灵活简便的资源域管理、异构资源管理、大规模自动部署能力、丰富的虚拟网络能力以及多数据中心管理的能力,此外,通过整合服务器、网络、存储与云管理平台,形成了云柜的整体应用系统,更加方便陕西电子政务云的部署。
除了更为方便的部署外,对政务而言,节能减排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有行业专家指出,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增长,每年IT硬件消耗和能源消耗占据了IT成本的绝大部分,在IDC机房产生的能耗中,有50%来源于基础设施,有40%来源于制冷能耗,最后10%来源于UPS和照明设备成本。
在政府把节能减排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指标的情况下,IT设备所造成的能源消耗越来越受到重视。2011年9月,国务院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已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数据中心、通信机房和基站节能改造。
“随着云计算越来越普及,云计算中心、云数据中心建设蓬勃发展,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很容易,但运营起来就似乎没那么轻松,这些‘吃电’的服务器每天要消耗的电量是个惊人的数字。”天地超云高级副总裁房玉震指出。
篇10
网络为应用而建。作为电子政务所有应用的基础承载,电子政务承载网必须能够有效地传送与转发各种应用数据,这些应用数据很多时候可能对网络的需求差异很大。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基础的应用承载网该如何满足所有应用对网络的需求呢?
中兴通讯电子政务解决方案直接为应用设计网络设备,直接为应用而设计网络。它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技术保证综合应用承载网能够满足所有应用对网络的需求。
高服务质量
各种应用都由承载网承载。而对于各种应用来说,承载网是否满足要求关键是要看承载网能否满足应用所需要的服务质量,即QoS。该承载网方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满足各种应用所需的QoS:第一,基于网络节点设备的QoS保障机制;第二,中兴通讯全线交换机、路由器都有完备的QoS保障机制;第三,基于网络链路拓扑的MPLS,不仅提供VPN业务,还是实现TE(Traffic Engineering,流量工程)的最佳手段。
基于深度业务感知的DPI技术
中兴通讯的DPI(深度报文检测)技术能够配合服务器,感知流量中的VoIP、数据、多媒体等,动态调整带宽及QoS,为用户提供最优化的网络资源。配合网管系统和策略服务器,能够充分考虑和利用企业网带宽资源,实现网络智能QoS。
策略路由和智能NAT
对于政务纵向网中的各级出口路由器,往往会遇到多出口路由及NAT(网络地址转换)。中兴通讯的路由器设备,可以根据目的地址、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等策略路由灵活选择路由出口,并且支持全面的NAT功能,支持静态NAT、动态NAT、PAT(性能加速技术)。同时,还能配合IPv4/v6双栈协议进行基于IPv6的策略路由和智能NAT。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业务转发的效率,增加业务转发路径选择的合理性。
IPv6 Ready电子政务网
IPv6已成为IP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科研院校、运营商都已经对IPv6网络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实验与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向IPv6网络的迁移也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深入后的必然趋势。作为国内首家通过“IPv6 Ready”认证的厂商,中兴通讯目前已经通过“IPv6 Ready”Phase-II的认证,全线路由器和中高端交换机均支持IPv4/v6双栈功能,支持各种过渡技术,能够提供真正的IPv6 Ready的电子政务网。
此外,网络安全的建设是目前网络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兴通讯电子政务网络,不仅仅增加网络安全设备IPS/IDS/防火墙,而是从承载网入手,结合网络安全设备及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的联动共同来保障网络安全。
中兴通讯电子政务解决方案采用以下方式保障承载网的安全:结合MPLS-TE和FRR(快速重路由),保证逻辑链路的无中断工作;VRRP Track技术进一步缩短VRRP的路由倒换时间;以太环网技术ZESR保证50ms级别的业务无中断链路切换;ACL有效控制网络病毒传播范围;CPU保护技术和双CPU技术保证网络设备在异常网络环境中可管理可控制。
中兴通讯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提供完善的网络安全控制中心以及能够和网络设备紧密配合网络安全设备。拼图式网络的关键就是各子系统之间既独立又紧密联系。安全控制系统就是这样,由承载网、安全控制系统(包括网络安全设备和网络安全服务器组)、用户管理系统(包括用户客户端和用户管理服务器组)联动起来,互相协调,互相配合,才能形成高可靠、高安全同时高性能的电子政务网。
记者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