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治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社区治理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社区治理研究

篇1

关键词:农村社区治理;协商民主

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是补短板、促协调、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之举。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农村社区成为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创新社区治理,构建全体农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利于增强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农民幸福安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协商民主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农村社区建设中公民参与、议政决策、依法治理的重要形式。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

协商民主理论起源于西方学者对美国设计的反思与剖析, 2002国内学术界开始了解协商民主,2003年俞可平在《当代西方政治的热点问题》中提出:“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是政治民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林尚立、景跃进、陈家刚、陈剩勇等学者都积极推动协商民主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国的协商民主就是在我国基本制度的框架下,所有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围绕着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议题,通过咨询、商议、讨论和交流乃至妥协的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形式。它既强调协商程序的合理性,更强调结果的共识性。

二、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意义与实践模式

在农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公共议题激励着也要求着社区成员的参与。要想真正使得农村社区形成生活共同体,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公民的有序参与不可或缺,协商民主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意义重大。

(一)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意义

协商民主的意义在于能够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沟通、协商的作用,积极促进共识、化解冲突、推动发展。

第一,协商民主能够提升成员的社区主体意识。协商民主鼓励全体成员参与,发表观点,倾听声音,增进了解和信任。在协商中,通过交流、辩论甚至妥协,不仅了解公共问题,而且对集体利益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而凝聚人心,使村民更倾向于站在社区整体或者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提升共同体成员的社区主体意识。

第二,协商民主能促进决策科学合理。协商民主能使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交流,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可以对各种决策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这样,全体成员都成为决策者的外脑,就能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决策。

(二)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实践模式

在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根据参与方式及功能不同,可大体分为决策式协商和沟通式协商两种模式。

第一、决策式的协商民主,以形成决策为目标。通过村民会议、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对社区公共事务经过充分的讨论、协商、从而达成共识,最后形成决策。比如江苏淮安市的“党群议事会”、河南邓州的“4+2”工作法等。这些模式使得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村民能够广泛的参与政治, 最大程度吸纳了民意,为社区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决策提供了合法性来源,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效接轨。

第二、沟通式的协商民主,以公共参与价值为主。在这一天,全村的党员干部与群众代表聚在一起,集体学习、共同讨论村里的大小事务。沟通式协商,主要是将信息公开,将不同的意见进行整合、归纳,从而消除矛盾和冲突,实现共识,注重的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三、提升协商民主效果的途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规范协商民主程序

公共决策必须依照规范的程序操作才会合法有效。所以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总结各地创新经验,注重治理模式的规范化、法治化,建立协商民主的核心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时根据本地实际进行选择,将协商民主制度很好地与农村社区制度框架契合,为社区居民参政议政理顺渠道,构建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协商民主模式。

(二)拓展农村社区治理的协商民主载体,扩大协商民主范围

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是协商民主的基础。要创新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就社区发展的公共问题协商,让村民能够参与评论,反映意见建议和诉求,畅通村民利益诉求渠道,拓展协商民主载体与路径。要本着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思路,把村民能干、想干、该干的事放手给村民协商解决,扩大协商民主范围。

(三)加强f商民主文化培育,提升村民积极参与意识

协商民主的效果与村民积极、主动的参与互为因果。积极的参与可以提升村民的个人参与能力,增强集体责任感,推动农村社区治理中协商民主的发展。通过宣传引导村民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培育和村民的自我服务,又能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育协商民主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江南产业集中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

一、引言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安徽皖江城市带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开始了一场规模化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核心的经济建设,在皖江沿岸规划建设地区高水平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推动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由于开发区建设需要大量征地而导致了梅龙及集中区周边村落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而如何在保证集中区经济稳步发展的前提下同步配套出一系列适合当地的征地补偿政策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具体分析江南产业集中区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现状以及在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二、江南产业集中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的现状

伴随着集中区建设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当地村落的拆迁转移安置工作正逐步推进,部分回迁安置小区陆续建成。截止到2014年,迎宾花园回迁安置小区基本已实现100%入住率。据悉,2014年7月中旬,500余户回迁农民已经领到了观港花园安置房的钥匙,部分回迁居民也开始着手装潢,观港花园区内基础设施正逐渐完善。2014年6月25日至30日,集中区相关部门组织安排589户拆迁户进行了选房工作,并于7月17日正式组织回迁安置,其中观港安置小区589户拆迁户中已经有510户办理了回迁结算手续,只有剩余的几十户因涉及到门面房还房问题,正待门面房正式交付以后回迁。

三、江南产业集中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征地补偿标准不够高,补偿标准前后不统一

以下是2015年5月政府批复的对梅龙镇先进村、梅龙村、新湖社区、郭港社区等四个村子的征地补偿标准:

表1 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

资料来源:江南产业集中区官网

从表1政府对四个村子的征地补偿标准来看,征地补偿标准分为39600元/亩和41280元/亩两个档次,以梅龙村为例,每家每户常驻人口大约为3-6人,每户人均土地亩数在1-2之间,那么梅龙村人均补偿水平就在40000-80000元左右。由于大多数失地农民只关注眼前的利益再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低,缺乏对补偿资金合理利用的计划,大多数失地农民拿到补偿款后坐吃山空,最终陷入贫困。这种“一次性买断”的征地补偿标准加大了农民的生活负担,一次性到位的补偿资金根本无法保障这些失地农民后续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为了缓和财政资金压力,拆迁转移安置工作是分批、分阶段进行的。但是现在出现了“先拆先吃亏,后拆受益高”的情况,也就是说后拆的补偿标准要高于先拆的,这就使得先拆迁的农民对此极为不满。

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内容单一,保障制度不健全,保障不充分

据资料分析,池州市贵池区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文件中涉及的主要两项内容是“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按照“群众自愿、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利益引导”的原则,既被征地农民自愿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加上政府配套的等额资金共同进行参保。

在当地“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强制性的,所以基本上大多数农民都参保了,而“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类似于商业保险性质,所以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并不高。同时,失地农民医疗方面的保障主要还是以以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而大多数转移农民还没有真正被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范畴,形成了一种介于农民与城市居民中间的社会角色。其余保障措施,比如“就业培训”、“城乡低保”、“失业生活补助”等方面,政府落实力度也不到位,一些保障制度仍存在明显的缺陷,不能有效的保障大多数失地农民根本利益。

3.当地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转移难度大

课题组于2015年8月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观港和迎宾两个转移安置小区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打印问卷调查表400份,回收问卷374份,其中废卷15份,即有效问卷为359份,问卷回收率为95.99%。以下仅提供问卷中安置小区居民文化程度柱状图及数据分析:

图2 被调查农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构成情况

根据图2所示,在样本区内被调查的有效的359户居民中,其中不识字或识字不多占13.92%,共50人,小学学历占27.85%,共100人,初中学历占30.38%,共109人,高中学历占22.78%,共82人,大专学历占3.8%,14人,本科及以上占1.27%,共46人,从中可以看出住户居民文化水平在小学、初中、学历偏多,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4.拆迁转移组织形式落后以及政府、园区企业与农民之间信息不对称

江南产业集中区现行的拆迁安置措施主要是农民先征地拆房留出土地给政府建设规划,然后政府给出失地农民一部分租房费,让他们暂时先去外面租房住或投靠亲友,等过了18个月的交房等待期,他们再搬进新建的回迁安置小区。然而据回迁安置小区的居民反映,他们实际的交房期要远长于18个月,并且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还尚未完善。这样的拆迁安置措施,使得很大一部分当地失地农民去投靠外地亲戚,寻找就业机会,只有很少一部分会选择去园区已入驻企业就业。据集中区已入园企业管理者反映,他们企业现在的劳动力存在短缺情况,并且企业目前的就业劳动力主要是来自外地,当地的失地农民很少一部分在他们企业就业。另外,当地政府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可能过于形式,实际效果并不佳,并且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使得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农民找不到工作,间接导致了大部分失地农民选择外出就业。

四、建议与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和结论,为了提高当地失地农民的拆迁安置转移意愿,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在征地拆迁转移安置前后的合法权益,从而推动集中区的经济建设与后期发展,使得后续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能高效、有序、顺利的开展,我们给出如下几点建议:

1.适当提高当地征地补偿标准,规范征地补偿措施与行为

至于征地补偿合理性,早先戴中亮(2004)就指出要从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征地补偿费的测算方法、调整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方式等方面重构我国失地农民的补偿模式[1]。毋庸置疑原先的那种仅以土地价值为征地补偿标准已不能完全保障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征地补偿制度必须要去成革新,形成一种独具集中区特色的创新性征地补偿制度,另外土地的增值部分以及土地未来可能升值这部分所产生的利益也应该在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中体现出来,所以集中区适当提高当地征地补偿标准,规范征地补偿措施与行为,有效的提高当地失地农民拆迁转移安置的意愿。同时政府执行人员也要确保征地补偿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避免再次出现“先拆先吃亏,后拆受益高”前后补偿标准不一致的情况,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我们知道,以前,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这种来源的可持续性一般是终生的,然而现在,政府通过一次性买断的方式征收其土地并发放征地补偿款,如果补偿不够合理就会挫伤失地农民拆迁转移的积极性,也会对集中区后续的拆迁转移工作产生阻碍,严重的还会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

2.建立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提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内容是集中区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安置的重要保障,我们知道,农民一旦失去土地就变成了失地农民,失去了象征其身份的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了一直赖以生计的经济保障。从全国各地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上看,大多数失地农民都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再者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程度、技能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弱势使其在失去土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很快的融入城市生活,农民们幸福感大大降低,而失地农民们仅靠着一次性到账的征地补偿款根本无法保障其后续的生活需求,征地补偿款一旦耗尽,农民们没有技能,没有工作,无法保证其正常的生活需求,必将严重威胁到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从理论上说,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应该至少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就业保险和医疗保障等较为完整的保障体系,才有可能实现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接轨,也才有可能真正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迈进[2]。当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应要考虑到现实的国情以及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地政府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更为全面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例如直接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3.加大失地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程度的普遍低下,对于已经失去土地且无一技之长的他们很难快速就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3]。当然一系列就业保障政策的出台也会加大农民们的转移意愿,使后续的转移安置工作能更有效的完成。首先政府应该加强失地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积极制定实施失地农民的保护性就业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去自谋职业,创新创业,大规模极力发展失地农民就业再就业工程。政府一方面在鼓励农民再就业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要在农民工创业就业的问题上给予实际的帮助,比如像从事个体经营,实行税费减免。拓宽就业渠道,营造就业空间;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业,支持失地农民开办企业,鼓励用地单位优先安排失地农民[4]。

4.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次序,合理有序的转移以及增强农民与企事业间的信息透明度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次序是考虑到政府政策的实施是否有配套性、难易性以及政策成本收益等要素进行的转移安排[5]。首先政府要承担劳动力转移的组织者,合理规范劳动力转移的次序,合理有效的进行转移安置工作,其次政府还加强对当地失地农民的就业引导与就业培训,政府应当主动充当园区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桥梁。据悉,目前当地大部分失地农民都选择去外地就业,很少一部分选择在当地企业就业,与此同时园区入驻企业出现劳动力短缺情况,这种劳动力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不匹配,将会影响园区企业和集中区经济的后续发展。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与失地农民自身的素质低和思想观念落后有关,更重要的由于是企业与失地农民之间就业信息传递的不对称、不及时。企业招工时对劳动力自身有一定的技能要求,政府安排的就业培训不到位、不充分,导致失地农民结构性失业无法缓解,不得不选择去外地就业。然而,失地农民选择去外地就业不仅会增加就业成本,也容易使他们自身劳动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五、结语

失地农民生存现状问题一直是社会乃至国家关注的焦点,为了使失地农民得到基本生活保障,不会陷入最终的“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本文以江南产业集中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置现状为研究个案,简单粗浅地分析了在现实案例中剩余劳动力在转移安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其研究结果与相关分析可以为江南产业集中区后续的经济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有利于集中区制定更加合理的劳动力利用政策,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也可以为皖江城市带及其他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管理提供经验借鉴。

参考文献:

[1] 戴中亮.我国失地农民补偿模式的重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6):35-37

[2] 陈绍军.失地农民和社会保障:水平分析与模式重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183-185

篇3

关键词:村民参与 新农村 社区教育 发展路径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全面发展的农村社区面临诸多挑战,只有把农民动员起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激发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使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社区教育,是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以及实现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过程。[1]新农村建设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主要通过新农村社区教育来实现。村民参与是调整村民和社区关系的重要策略,也是新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

一、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意义

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顺应了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要求,对于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村民参与可以使村民依法享有的自主管理的权利得以回归。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公共性,村民依法享有参与社区教育事务决策和管理、获得政府提供农村社区教育服务过程中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对农村社区教育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价等权利。

其次,村民参与可以增强农村社区的自组织能力。农村社区的治理需要与包括所有村民主体在内的各方协调利益并联合行动,促进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这有利于克服政府决策和管理过程中目标和方法的局限,使农村社区教育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我调适机制得到加强。

最后,村民参与有利于使农村社区教育服务更加贴近村民需求。村民参与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2]。作为一种由社会主体参与的社区教育治理形式,村民参与使社区教育管理更加开放透明,更加贴近村民需求。这也顺应了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中政府要求拓展教育服务评价主体,以更好地满足对公民需求。村民参与社区教育建设,其终极目标已不再限于追求农村社区教育系统内部的平衡,而是力求实现社区教育与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

二、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村民参与虽然已经起步,但是还很弱,社区村民参与整体发展不平衡。他们的参与意识差,积极性不高,“动员式”参与是主要参与形式,非政治性参与是主要内容,参与程度有限,而且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具体而言,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从参与内容看,私人利益是主要因素。实证研究表明,从社区参与内容来看,公共性程度较低、每个居民“共享”利益较大(较强分利能力)的社区项目,参与的居民较多。[3]

第二,从参与形式看,“动员式”参与是主要形式。农民主动参与意识较差,大部分农民在思想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农村社区教育建设与自己无关。

第三,从参与程度看,组织化参与水平不高。村民基本处于分散状态,在参与制度不健全,渠道不畅通,村民利益诉求受阻时,就会出现一些非制度化、非理性化参与行为。

三、 构建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路径

农村社区是基于村民“在生活的诸多方面相互关联为一个非行政色彩的地域性的利益共同体,并进而升华为道德共同体、信念共同体、情感共同体”[4]。因此,社区中的每一个村民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既是服务的提供者又是服务的享有者。在社区建设中,只有村民的直接参与和治理,发挥村民参与的主体意识,才能促进新农村社区教育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村民参与的组织形态

村民参与的组织形态是指社区中的村民通过特定的机构或形式,按照规定程序参与社区教育管理。以组织形式参与是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方向。组织形式参与具有组织性、目的性、规范性等特点,是一种利用组织力量的、水平较高的参与形式。依据承担的主要职能,村民参与的常设性组织机构主要对社区教育机构办学目标、发展规划、员工管理、财务预算以及人员招聘等重大问题进行集体决策。如建立类似学校内部管理的民主管理委员会、教育议事会等组织形式。

除常设性机构外,村民参与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具有特定任务的参与形式。社区教育机构根据发展目标和特定教育活动需要,根据自愿参与原则确定部分社区村民代表组成临时性参与社区教育管理活动的组织,任务完成后即自行解散。二是听证会。听证会是行政听证会在村民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是农村社区教育机构在作出影响受教育对象的权利和义务的决定前,就有关问题听取利害相关者意见的一种程序,通过村民成员间的商讨、对话,达成共识。

(二)健全村民参与的制度规范

村民参与的制度规范是农村社区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制度性重构,相关组织机构运作需要特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予以保障。通过制度规范,可以减少村民参与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合法、有序。社区建立的基础是关怀、信任和协作,它是通过一个强有力的有效沟通和冲突解决系统结合在一起的。[5]健全村民参与的制度规范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1.是村民参与的法律建设。法律建设指国家以宪法、法律法规、行政规章等形式对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的权利作出规定。我国现行教育法律对村民参与的权利、义务、形式、程序没有配套法律规定,这是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法律建设面临的任务。

2.是村民参与的规范建设。目前我国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的目标、方法、途径以及保障条件等相关程序性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还很低。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明确村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途径、机制和基本程序,使村民通过合法的途径行使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的权利。

(三)完善公民参与的其他辅助条件

在具备组织形态、制度规范等要件的基础上,村民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还有赖于其他辅助条件的成熟。首先,村民应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村民参与意识是村民在社区教育管理活动中能动地实现其权利的前提条件。具备一定的参与意识,村民才能够基于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而参与社区教育事务。其次,村民应具有一定的参与能力。村民参与能力主要表现为村民是否通过合法的途径、采取规范的形式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事务。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村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是在参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而不可能一蹴而就。

新农村社区教育要在实践中积累成功经验,减少不符合公共利益、不利于教育秩序维护的参与行为,在农村社区形成共同认可的规范体系与活动框架。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新农村社区教育要探索切实可行的程序、方法、手段,通过有效的实践使村民对为何参与、如何参与等获得明确认识,形成以公共性优先和规范性程序为基础的参与新农村社区教育活动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厉以贤.社区教育的理念[J].教育研究,1999(3):23.

[2]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3]陈万灵.“社区参与”的微观机制研究[J].学术研究,2004(4):77-81.

篇4

【关键词】城镇化 空心化 农村社区 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3)04-0022-04

一些地方目前出现的“农村空心化”现象,生成背景复杂,涉及领域广泛,负面影响明显,采取科学举措加以攻克显得异常迫切与重要。

一、农村空心化的成因与影响

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农村空心化是指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甚至是过分转移到城市中务工,而导致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空缺和村庄空间形态上荒芜的现象。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发展态势,农村空心化究其本质是复杂的社会、经济变革在乡村地域的现实反映。一方面,人口非农化转移成为常态,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对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户籍、教育、住房等公共资源供给的缺失和分配上的不均,导致农民难以获得完善的政策和生活保障。无法真正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为此,对其而言,一个理性的选择便是自己“单枪匹马”到城市闯荡,老人和孩子则成为老屋中留守的主要人群,导致农村“年龄空心化”的现象凸显。另一方面,农村建设用地“外扩内空”现象日益突出,农户更多地将新房的建筑选址确定在村庄或城乡交界处,以获取城市的公共资源与享受便利的交通出行等,这又往往造成村内人走宅空,老宅长期闲置,农村“住宅空心化”的现象普遍。

农村空心化给我国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其一。农村空心化造成了我国农村发展格局的失衡和资源的浪费。留守老人和妇女在知识素质、技术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弱化,亦使得科技知识和新技术推广难度增加,进而造成撂荒耕地逐年增加,“一户多宅”情况,数量庞大和布局混乱的新、老住宅又向耕地保护提出了挑战。其二,农村空心化引发了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人口非农转移使得新农村建设主力日益流失,社会管理革新的难度加大。老人养老、医疗和小孩的教育等问题日渐凸显。其三,农村空心化的“外扩内空”,使得农村整体的面貌和人居环境受到破坏。农村村庄内部的空心性及其外部的广延性,直接引起宅基地更大程度的分散,给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困难。同时,由于村内住宅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在遭遇各类自然灾害时往往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并现实地影响着农村建设的整体风貌和布局。此外,住宅空心化的无序发展,还使得长期以来形成的亲缘临近和邻里互助的朴实民风和人际关系淡化,村民的集体意识受到削弱。争夺宅基地行为的增多,又导致干群关系和村民关系日益紧张。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内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稳定。

二、农村社区与社会管理创新

“社区”是1887年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首先提出的,它是包含地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内涵丰富的概念。农村社区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系指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村民在农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它在我国的产生,系新时期乡村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制度推进和完善具有积极作用。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不失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社区的功能并积极引导社区建设,自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央首次提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张后,短短几年间,各地的社区建设便经历了探索实验、全覆盖发展、和谐社区提升、社区规范化建设四个发展阶段,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功能日益彰显。

首先,农村社区的建立改变了城乡传统的生活思维方式,整合了社会资源。当前各地对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探索,主要包括新兴农村住宅社区、中心村规划社区以及旧村改造社区_一类。其中最常见的形式为村庄合并,原先散居的村落变为集中化的社区,汇集了更多的异地人口,建立在传统亲缘、地缘关系上的乡土人际网络更多地加入了业绩因素,熟人社会的乡土性慢慢减弱,开放化生活方式和兼收并蓄的思维模式逐步形成,从而促进了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的科学对接。同样,农村社区建设亦推动了社会资源的节约和公共问题的解决。通过对村落住宅加以科学规划,整合并优化配置了闲散的土地资源,在为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居住条件和配套设施,改善其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同时,更为城镇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针对留守群体的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社区建设还为村民搭建了组织化利益和诉求表达的平台,从而为其争取了更多的公共政策、资源,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障。

其次,作为一种新体制,农村社区还在促进基层民主、村民自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农村社区的成立,适应了乡村社会日益开放和人员融合的变迁趋势,一改传统封闭和排外的管理体制,赋予所有在乡村生产和生活的人们以公共事务的参与权和管理权,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和居民的民利。并且,针对农村青壮年人口离乡进城所带来的基层民主空心化的发展障碍,农村社区以更加务实的方式,将辖区基于共同生活需要的群体予以整合。打破了传统村籍的限制,将外来人员纳入社区民主治理之主体范畴,从而打造了一个多元利益主体平等协商、协调的平台,激发着社区自我管理和服务的内生动力,进而有效促进农村发展中各类矛盾的化解和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选择

针对农村空心化的现象,农村社区建设应遵循科学规划、综合协调原则,充分调动各社会治理主体的力量,系统整合各类社会公共资源,切实形成建设合力。

(一)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组织和引领

我国的农村社区具有很强的政治建构特性,政府的动员和制度安排显得异常重要。政府部门要更新理念,改变行政权力包揽和过度干预的传统,在社区建设中始终以农村所需和农民所思为出发点,切实授权、还权于社区,保障农民的社会参与权、表达权。其一,通过宣传教育、政治动员和经济诱导等手段,引导村民形成组织化的协调、互助意识,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符合各地农业发展现状和区域特点的社区建设和发展模式,整合农村由于“外扩内空”而分散和浪费的各类资源、实现组织化的综合利用,最终形成规模发展和集约效应。其二,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特点,明确对农村社区的法律定位。作为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和乡镇政权的组织基础,应当赋予其正当的法律地位和充足的管理权限。其三,有效利用农村社区利益表达和诉求输送的平台效用,有针对性加以政策设计和民主推进。农村社区为村民利益聚合和民主自治搭建了组织架构,应积极鼓励农民的参与、协商和讨论。同时,政府应当常态化、制度化地收集和分析社区整理和输送的各种建议与诉求,及时修正相关政策措施,将资源和经费的投入加以最优化配置,有的放矢地化解空心化的各类难题。

(二)在攻克农村空心化问题上应当大胆探索,有所作为

第一,明确职能、准确定位,有效弥补政府管理缺失。目前村庄合并构建社区的模式,主要着眼于农村区域的社会化或就地城镇化,结果是尽管产生了新兴社区,但往往停留在村民居住集中或行政机构简单合并等浅层次上。看似打破了原有村庄的行政界限和社会边界,但实际上还没有完全融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社区。其内部村治的痕迹依然明显,管理资源并未得到优化整合,社区的组织和制度建设都相对滞后,社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并未切实转变,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低下,难以协助政府解决土地城镇化快于村民市民化的矛盾。基于此,我们需要重塑社区的治理地位,要将其职能切实定位在资源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充分考虑我国目前空心村“内控外扩”、“小聚居、大分散”的特点,按照资源共享、贴近基层、节约成本、服务村民的原则,以空心村整治——中心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对原先村内外的整体空间结构、家庭模式进行重构。即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对农村用地的整理活动,对农村用地进行科学规划,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公共资源加以整合,选择一个发展潜力较大的村庄设置为中心村,配套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具体承接政府对村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留守人员居住环境进行调查,依据社区布局特点对现有农村居民点迁村并点、退宅还田,遏制土地资源浪费。

第二,加强“内功”修炼,持续完善农业生产服务。针对目前农村空心化所引发的人员流失、土地荒芜、科技推广困难、种植结构失衡等现实问题,农村社区应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持续健全农村生产体系来协调加以解决。社区农村生产体系应当是一个集农资、技术、服务、信息提供的大平台,它可对以往分散在各空心村内的农业生产需求加以整合,并在此基础上统筹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和各类行业组织的发展,集中消除空心村内农业科技推广的障碍,推动传统生产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型。鉴于目前空心村内所导致的人才短缺,农业创新难以为继的困境,农村社区应当在对策的选择上内外并举。一方面,依靠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区域内相关企业、组织的力量,加大对现有劳动者的技术宣传、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包括对农民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其掌握先进的技术并在实践中强化其应用的熟练度;设立专门化组织长效地对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问题加以咨询、解答;组织农民学习各种农业科技、文化、经济、环保和法律等相关知识等等。另一方面,农村社区要大力引进各类农业专门人才。特别要引进在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发展中能对农业技术应用、农产品加工营销、种植养殖、农村文化建设活动做出贡献的应用型人才。大力探索大学生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引导和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并为其争取完善的待遇保障和晋升渠道。农村社区还应借助专家的智慧,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现有农业种植结构。要强化农民的种粮意识,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大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发展网上农业、智能农业、数字农业等多元化全新的农业形态。在种植结构上,实现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竞相发展的格局,切实提高现有土地生产的利用潜力。

篇5

论文关键词 农村社区 社会资本 6维度法

一、文献梳理及核心概念界定

(一)社会资本及其构成要素

20世纪70年代后期,洛瑞首次提出了社会资本的理论概念,但并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研究豍。11980年,皮埃尔·布迪厄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并认为它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豎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在此基础上从功能角度将社会资本界定为具有各种形式的不同实体。豏哈佛教授罗伯特·D·普特南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政治学研究,并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它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效率。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资本的界定,主要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关系网络;二是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自己拥有的网络关系和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三是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有助于目的性行动实现的工具或手段;四是认为社会资本本身是一种资源。

以上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梳理中,关系网络、规范、信任、互惠和合作被看作是构成社会资本的五大基本要素。到此为止,本文认为社会资本就是存在于特定共同体之中的以信任、互惠、合作和规范为主要表征的参与网络。豐

(二)社区社会资本的测量维度

为了搞清楚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社区甚至是一个个人的社会资本存量的多少,国内外学者运用了很多变量对其进行了测量和分析。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目前国内外基本上存在着针对个体层次社会资本的测量方法和集体层次社会资本测量方法。如通过提名生成法、位置生成法来测量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量;通过信任、公共参与、社会联结和社会规范来测量集体(社区、组织等)所拥有的社会资本量。

本文主要分析的是社区社会资本方面,关于社区社会资本的测量维度方面一直没有统一的规定,学者们对于社区社会资本的测量维度及指标众说纷纭,本文对多篇文章进行总结梳理,发现对社会资本测量的维度使用最多的是6维度法和8维度法,此外还有7维度、18维度等不同测量维度。我们发现这些测量维度都离不开“社会网络”、“团体、“信任”、“参与”、“互惠”、“合作”、“社交”等词语。但这些词语有的与农村社会资本并不相符,或不适合在农村进行调查,综合经典文献资料,考虑农村实际情况,本文把农村社会资本测量的基本维度分为社区参与、社区归属感、合作、共享、互惠、信任六个维度。

二、农村社区社会资本调查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和过程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定量研究方法,具体是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的。调查资料的主要收集方法是结构式访问法中的当面访问法,并辅之以自填问卷法。此次调查选定山东省滨州市W县W村作为调查地点,调查时间是2011-2012年的寒假期间,约一个月的调查时间。

(二)样本情况

本文所选择的调查村庄位于山东省滨州市W县,共有7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4户,总人口987人。本次调查原打算调查60户村民,但由于个别村民不配合或其他特殊原因,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是54份。调查样本中问卷的填写者大部分是户主,少数是在户主的妻子或女儿等家庭成员的帮助下完成。

(三)样本信度分析

本文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测量维度及指标进行了测量,信度系数的表示范围是从0到1,信度系数在0.5以上就说明信度比较高,信度系数越接近1表示信度越高。具体信度系数分别为:社区参与的信度系数达到0.871,社区归属感的信度系数达到0.819,合作的信度系数达到0.950,共享的信度系数达到0.872,互惠的信度系数达到0.846,信任的信度系数达到0.677。六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在0.5以上,多数在0.8以上,有一项已经超过了0.9,仅一项在0.6到0.7之间,这说明本次调查样本的信度系数都比较高,相当可信。

三、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利用现状和问题

我们采用了六维度测量法(谢治菊、谭洪波,2011),并对具体的测量指标进行了修改,形成了33项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的测量指标。具体分析如下:

(一)村民社区参与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村民对社区参与的积极性程度。59.3%的村民都表示愿意参加村干部选举,没有一个人表示不同意;仅31.5%的村民表示愿意参加村里的活动;只有50%的人愿意为村级文化建设缴纳费用,但有57.4%的村民愿意为村级事务出工出力;多达42.6%的村民对关心村级事务感到无所谓,约50%的村民表示愿意为村级事务献计献策,也愿意免费承担村里的卫生监督员;超过60%的村民愿意为村里的老年人和残疾人服务,愿意参加义务献血活动,愿意资助村里比其更穷的人;基本上村民们都同意常与邻居和村民相互走动,高达83.4%的村民都说常与亲戚朋友一起聚餐,但有超过50%的村民都不同意常和邻里一起打牌。可见,总体上村民是愿意参加社区互动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超过50%的村民表示不常参加村里的秧歌队或其他协会的活动;村民对于需要交钱的事情比较慎重;对于资助村里更穷的人,虽然大部分都同意,但部分村民也说会不会真的去这样做还得看情况。

(二)村民社区归属感

村民都认为自己所在农村社区的发展很重要,并认为自己村会越来越好,没有人否认这一点。但有53.7%的人对于村级事务持有无所谓或不关心的态度,这种不积极的态度令人担忧,有5.6%的村民表示不喜欢自己所在的农村社区,也不关心村级事务。村民们基本上认同为了村容村貌不会乱丢垃圾,没有一个人不同意这点。有44.4%的村民对于村级事务持有无所谓的态度,也有5.6%的村民直接表示不关心村级事务,其余的大部分村民还是关心村级事务的,但有近50%的村民对关心村级事务一事虽不反对,却也不积极,这种不积极的态度也令人担忧。

(三)村民合作感

调查表明村民合作的现状不太乐观。虽然61.6%的村民与其他村民有生意上的往来,但有过半数的人表示与各村委会、乡政府或县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的合作不多,或根本没有合作。有超过60%的村民是与其他村民有生意上的往来的,说明村民间的合作比较多,但为什么大部分村民与村委会没有合作,与乡政府或县政府没有经济上的往来,与企业有租赁协议的村民也比较少,超过50%的村民都不和社会中介组织有合作,可见村民们的经济合作方式有待改进。

(四)村民共享情况

超过70%的村民会与邻居共享好吃的食物,也同意免费让邻居使用自己买的农耕用具。对于打折或优惠的信息情况的共享,基本上村民抱有赞同态度,没有一个对此表示反对,可见村里的信息共享状况是良好的。基本上所有的村民都同意信息共享,但有26%的村民不同意物质共享。

(五)村民互惠情况

村民之间相互帮助、互惠互利情况良好。对“农忙时,我常常与其他村民互换活路”一项,有三分之一的村民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其他互惠情况,也有少数村民认为是无所谓的,可见村民互惠情况还是不稳定的,互惠态度还是可以增强的。

(六)村民信任感

超过80%的村民还是信任自己的家人和亲戚的,过半数的村民对他人的信任感良好,多达86.1%的村民认为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是基本可信的。但是超过50%的村民认为村领导、政府、警察、法院或法官以及商人是不可信的,尤其是商人普遍不被信任。可见,村民们对于自己的家庭成员和亲戚基本上是信任的,但对他人,如邻居、村领导、政府、媒体新闻、警察、法院或法官、医生、商人、陌生人等,不同的村民对这些人均表示出不同程度的不信任。这说明现在村民的对他人的信任表现出明显的“差序格局”。

四、农村社区社会资本没有得到合理利用的原因分析

(一)村庄缺乏自组织

农村社区缺乏村民自发形成的自组织,没有村民兴趣小组。村里没有秧歌队,也没有什么能组织活动的协会,“前几年还有组织秧歌队去县城里参加比赛,这几年都不组织了”,由于条件的限制,村民不能去参加活动。可见,自组织的缺乏使村民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去进行社区参与,也没有机会去进行各种经济类的合作,这就导致了人际关系的逐渐瓦解,村民社区归属感减弱,村民之间的互惠和共享行为也逐渐减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出现危机。

(二)村庄治理仍是自上而下的方式

农村社区治理方式仍是从上至下的,村级事务由上级通知或由各级村干部讨论决定,最后下达村民,实现村庄治理。村民缺乏参与村级事务的意识,能真正在村级事务中说得上话的村民不多,大多数村民都不了解村庄治理是如何实现的。

(三)社会流动加速导致人际关系变化

村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以外出打工为主,外出打工者增多,对农村中关于种植业方面的经济合作关心的就少了,与其他村民沟通也就减少了,村民间感情变淡,对互惠行为就出现了无所谓的态度。现在的农村社区中人际往来还算比较多,很多村民都是同族,多多少少有亲戚关系,有的自己的邻居就是自家的兄弟或亲戚,村民之间一般都比较熟悉,所以互惠行为还是比较多。

(四)村民的经济理性凸显

篇6

“从社区的房子打地基开始,我就几乎天天来看,这房子户型好,比俺家自己建的好多了,我连怎么装修都想好了,就等着入住哩!”在邓州市白牛乡白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地现场,农民郑显义看着气势恢宏的社区建筑群里即将完工的“新家”美滋滋地说。

去年以来,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过程中,邓州市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注重可持续发展,以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改善群众居住环境为重点,力争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城镇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延伸,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倾力打造美丽宜居新社区。

截至目前,邓州市已启动建设34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房1.8万户,累计投入规划资金2800万元、建房资金29.2亿元、公共服务体系资金5.1亿元、其他资金2.8亿元,拆迁5000户,土地“三项治理”验收8100亩,入住8700户,新型农村社区框架、格局已经初步显现。

以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推进整体工作上台阶

邓州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加快推进的实施办法,将社区建设工作列为各级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按照“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联互动、一体运作”的原则,坚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村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四规联动”,突出“靓”字,彰显个性,打造亮点。邓州将全市589个行政村的2921个自然村整合为153个新型农村社区,其中万人以上社区50个;原村庄占地38万亩左右,现规划用地20万亩左右,可集约节约用地18万亩左右。

目前,邓州已启动34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湍洲、习营、朱营、白东、穰南、西许、高集7个新型农村社区已被列入南阳市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为了搞好示范带动工作,邓州市把7个南阳市级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建立完善工作台账,明确建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拆迁、运行管理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和具体任务,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应。

以破解资金难题为抓手,加大社区投入力度

在社区建设中,邓州市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筹资形式,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

为调动各乡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积极性,邓州市财政单列2000万元,通过督察排名的办法嘉奖先进。同时,该市建立了涉农资金整合平台,整合交通、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26个涉农单位约2.5亿元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各乡镇运用部分商住用地招拍挂的办法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信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启动资金支持。

总之,邓州市通过建立涉农资金整合平台、商业地产和土地出让收益、市乡财政奖补、群众自筹等措施解决社区建设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以培育产业支撑能力为抓手,增加社区居民收入

好日子要过得长久,必须有强大的产业支撑,让社区居民安居还要乐业,持续增收。

邓州市抓好支柱产业培育,提升社区产业支撑,增加社区居民收入,通过发展产业促就业,逐步实现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就近城镇化、就地转移就业。为此,邓州市从便民惠民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村制宜,探索出了四种新型农村社区推进模式。

第一种是产业集聚区型,农村人口向城区周边集中。如湍河街道办事处湍州新型农村社区利用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地理优势,坚持把社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协调推进。他们引导附近村庄向社区合并、城郊农民向社区集中,着力把社区建设成为集居住、商贸、教育、医疗、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社区,让周围群众有打工收入和土地经营权流转收入,不仅解决了工厂用地难、招工难问题,而且解决了群众就业难问题。

第二种是集镇依托型,农村人口向小集镇集中。如白东新型农村社区、穰南新型农村社区等,引导靠近集镇的村庄在社区选址上尽量往集镇靠拢,一方面借助小集镇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建设,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小集镇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种是中心村型,农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对于一些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太发达的村庄,如朱营新型农村社区,在新村选址上引导农民尽量向中心村集中,向交通发达的区域集中,以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第四种是移民新村型。如裴营乡刘楼新型农村社区,在原有基础上继续抓好移民新村的完善和档次提升,并以此为依托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就业不出镇,务工不进城”,成为农民转移就业的新趋势。以白牛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强化产业支撑为例,该乡支柱产业以果蔬为主,包括中华寿桃、晚秋黄梨、无筋白菜三大支柱产业,中华寿桃目前已发展到2000多亩,果农30户,果园23个,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无筋白菜面积稳定在3000亩以上,年产值2000万元左右;晚秋黄梨500亩,年产值在1500万元以上,总收入5365万元,支柱产业占其总收入的85%以上。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使社区群众80%以上的收入来自这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了就近就业。

以政策创新为抓手,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邓州市围绕社区群众的需求,切实协调解决好入住社区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调动群众入住社区的积极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召开专门会议,由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协调研究解决。

目前,该市根据社区建设实际,在政策上改革创新:完善社区房产证办理办法,为入住社区的居民及时确权,办理房产证,破解社区居民房产证办理难题;积极示范推广经济适用的污水处理建设,解决好社区环境卫生问题;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区服务功能;研究解决社区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社区管理体制,促进了政府公共职能向社区延伸,逐步使社区群众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服务。

篇7

摘要: 防治违法建设是搞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

>> 城乡结合部城市化问题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合理征用城乡结合部土地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乡结合部农村社区的突出问题与防治建设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城乡结合部环境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初探 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浅谈城乡结合部新农村社区规划建设 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建立城市新型社区的路径研究 城乡结合部垃圾污染问题与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社会治理问题研究 西北地区城市社区、城乡结合部、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的调查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村改居”社区建设问题研究 城乡结合部与乡镇社区体育建设探析 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社区商业发展研究 城乡结合部组织建设探究 从解决城乡结合部地区问题看城市发展阶段转型 城乡结合部耕地保护问题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7]杜丁.“4·25大兴旧宫火灾”7人追刑责[N].新京报,2011-12-24(A09).

[8]仝存瑞,李政. 正在二楼刷墙 他被三楼楼板砸到了一楼[N].郑州商报,2012-10-30(A13).

[9]张晓青, 国际人口迁移理论述评[J]. 人口学刊, 2001,(3): 41-45.

[10]Todaro, M.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59(1):138-148.

[11]蓝宇蕴.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体制的思考——以广州市为例的研究[J].探求,2007,(4):35-40.

[12]朱竞若,余荣华.五十座“唐家岭”的变迁[N].人民日报,2012-01-25(01).

篇8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慕课;App;资源库

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基础,社区教育作为新农村文化事业的重中之重,它是新农村居民终身教育的平台,也是净化农村文化市场的有力武器,更能够为农村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带动新农村走向更加繁荣的农村和谐文化。同时,采取有效的方式来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本文把慕课理论应用到农村社区教育实践中,通过慕课方式构建适合农村社区教育的泛在学习资源,为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支持,确保新农村各项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确保社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管理中发挥有效作用。

一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内容片面化

现阶段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化、片面化。其主要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技能知识及政治理论学习等。社区受众群体多为农村从业人员,然而现在农村中的人群结构多为老人和青少年,其教育内容对于这种人群来说根本激发不出任何学习的热情及兴趣。随着社会发展,有的地区将道德教育、特色文化项目等内容纳入到了农村社区教育。

(二)组织形式单一化

当下农村教育的培训形式以培训班为主,农村生活的最大特点即是时间上的零散性,分为农闲和农忙两部分。当进入农忙季节时,学习和农事活动的冲突不可避免。从而造成培训班形同虚设。

(三)管理能力不足

在农村社区教育日常管理中,主要依托社区学院的辐射,由社区学校或镇街文化站承担管理主体,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严重缺乏,从而造成场地不能得到充分利用、设备遭到破坏的问题时有发生。

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需求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教育资源需求

首先,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在传统教育资源中,政府部门及社区以农村为根基,深度挖掘能够彰显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将其与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并赋予时代特色,开展各种各样不失地域文化的个性与主流文化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利用传统节日,开展符合农民口味和需求的教育活动,如民间艺术巡游、美食节、龙舟赛等,特别是在本课题研究所涉及的南门村宋皇族文化中的“祭礼”。其次,传统教育资源还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其中。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亟需培养一批职业农民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他们不仅要练掌握先进的现代农业知识,而且要重视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与经验、传统农业生产制度等是传统教育资源需求的一部分。

(二)泛在学习资源的需求

在泛在学习视角下,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以下列几点为需求:1.正式的课程学习。根据农村各地的区域特点,聘请专业教育机构的教师进行相关的课程设置,并编制教学大纲以及泛在学习资源,根据农事活动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当课程完成一个阶段后,可以开展一些相关的测评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整个教学过程。2.非正式资源学习。当农村社区现有资源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时,学习者应具备重新查找更为合适资源的素质。特别是在当前移动4G网络普及的情况下,基于移动网络为载体,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构建手机App教育资源库,可方便快捷的提供学习资源,学习者在学习、思索和分析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定的心得与感受,甚至编写一些新的资源,提供到资源系统中,形成生成性的共享资源,从而为其他人的学习提供便捷。3.准正式主题学习。准正式主题学习,通常由教育培训机构根据农村社区学习的主题,深入结合农民的共性需求,设计主题培训项目,由此创设出泛在学习环境,编制泛在学习资源,同时合理设计出农民的学习进程,教师并给予相关的辅导。

三利用慕课方式构建泛在学习资源

慕课(MOOC)是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词的缩写,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由很多愿意分享和协作以便增强知识的学习者所组成的。具有规模大,学习系统较为完整等优良的教学特性。相比较传统的网络公开课,它具有更加专业的课程教学标准,较完善科学的学习评测方式,督导力度更强,能够精简教学安排等优势。随着互联网发展,MOOC也走农村社区教育中,并衍生出很多新型的学习模式

(一)慕课与传统教育资源的融合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资源中融入慕课,特别是把将慕课融入到手机App中,既不会耽误教学时间,也不会学习者的各项事务。进一步改变现有农村社区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更多的人成为自主学习者,培养终身学习的好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度越来越高。为了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村社区教育需根据农民自身特点,慕课通过互联网强大的云服务,能够对农村社区教育进行及时检测,并迅速给出测验结果。慕课花样繁多的教学手段可以融入农村社区教育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多彩。慕课的知识元都是零碎化的,纵然满足我们对零碎时间学习的需求,但是却不能带给学习者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而我们传统教育资源,教学的连续性比较强,可以很好解决知识碎片化的问题。

(二)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遗产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改革的浪潮涌现,我国很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目前处于失传的状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农村社区传统教育应提高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特别是在本课题的研究中,“皇族祭礼”就是宋朝皇族赵氏的传统祭祖仪式,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皇朝起,距今已有长达1052年的历史。这种皇族祭礼仪式,一千多年来一直以口授相传的形式沿袭下来,直至2008年夏,由南门接霞庄宋魏王29代传人赵德春以文字形式整理成文,随后由南门毓秀社宋魏王30代传人赵承华再作相关修编,使祭礼仪式相关程序、祝文等较为完整规范。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构建,利用慕课进行组织开发,才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四慕课在社区教育的应用实践

慕课是一种完全在线的开放式课程模式,笔者认为选择慕课的前提是要认清慕课在农村社区教育中的定位,也就是对慕课在教学手段的类型中进行较明确的划分,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帮助学习者筛选知识和发现知识。在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中,慕课的的应用实践如下几点:

(一)在农村社区教育中凸显教学本位

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农村社区教育融合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技术本位与教育本位相冲突的问题。慕课可以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便可以将知识点讲的有趣,激发学习者的好奇心,活跃气氛。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因为慕课中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使用,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它可以是做一个科学小实验,也可以是专业技能的精彩讲解,所以,使用慕课来组织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二)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力度

基于慕课本身的建设而言,为了能够将知识得以更加完美的呈现,在对农村社区教育培训过程中,有可能会涉及到动画制作或虚拟仿真技术,这些技术大部分属于外协,一般按秒计费;同时由于是外协,需要教员和制作者反复沟通,占用了大量时间;造成制作时间较长、流程较多和成本庞大。慕课就可以很方便地组织各类学习资源,可续断点,可进行考核管理,并可交流互动,支持O2O混合学习模式,农村居民的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进步,都能以现代化信息手段展开个性化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主体,摆脱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服务于终身教育。此外,慕课作为信息技术支撑的教学模式和内容呈现形式,要求农村社区教育的学习者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同时,缺乏面对面交流会影响社会交往活动的效果,很难进行深度交往和建立牢固的社会关系,这就需要网络学习平台的建设,以及适当提供面对面培训和交流的机会。

五结语

篇9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社区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039-01

解决好“农”字问题历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地都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对破除二元发展模式,特别是协调好城市、工业快速发展与农村耕地保护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如何让农民更好、更久、更愿意的留在新建设的农村社区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应当予以重视的课题,这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襄阳市襄州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区,现在更是处于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创新社区管理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1 “池阳新村”社区发展基本情况

1.1 “池阳新村”社区情况简介

双沟镇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是诸葛亮隐居躬耕之地。距襄阳30公里。唐白河傍镇入汉水,316国道跨境18公里。南霏汉丹铁路,西临襄樊飞机场。同时双沟位置优越,物产丰富,是襄州区东部区域的中心城镇和物贸集散地,素有“小襄樊”之称。而池阳新村位于316国道以北,唐白河以南,东起吴河自然村,西至龚咀自然村;由原吴河村、龚嘴村搬迁集并后建成。新社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42082平方米,占地353亩,其中居民住宅楼建设规模为49栋1186户,主体全部为5+1框架式结构,户型从80到150平方米4个类型,另建成商铺90间。现已成规模,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均已建设到位。

1.2 社区发展农业产业独具特色

畜牧业是双沟镇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其产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农民的经济增收。为此双沟镇大力发展畜牧业,鼓励和支持养殖专业大户,并且推行“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进一步促进全镇养殖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区位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以蔬菜种植为主导,大力发展生态型、品牌性农业,加大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着力抓好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化、社会化”发展趋势,推进“一村一品”发展。

1.3 新农村建设统筹推进,有效提升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水平

双沟镇池阳新村配套公益设施建设,包含警务室、医务室、康复理疗室、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学校、幼儿园、图书阅览室、书画艺术展览室、远程教育室、电影院、商铺、公交站、超市、移动服务室、庄稼医院等众多便民设施,同时住宅楼之间配有绿化景观,清澈的唐河岸边,修有休闲景观带。便利的设施和完善的服务进一步丰富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享受一流、到位、便捷的公共服务,真正实现群众“搬得来、留得住、能致富”。

1.4 新社区产业多元化,集体经济增强

双沟镇通过土地流转、移村腾地和土地平整的形式,把零落的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和发展,引进一些大型的龙头农业专业合作社来从事规模现代种植。农民也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流转给大户手中,收取土地流转地款;让大户进行田间管理,自己也可以就近打工赚钱。并且该镇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运输为主导的产业园区。为此鼓励本村村民发展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以及搬运装卸为主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开发社区市场,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

1.5 医疗学校基础服务设施完善

新社区实现了“七配套”,即基础设施配套、文化设施配套、教育设施配套、医疗设施配套、产业配套、管理配套、服务配套。满足适龄儿童就近上学的需求,彻底解决上学距离远、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实现群众治病就医不再东奔西走,群众赶集买东西的日子将不复存在,所带来的是便捷的购物环境。同时,严格的管理监控体系,确保农民购买的生活生产物资的质量和品质。

2 “池阳新村”模式的特点+创新

2.1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池阳新村”建设之初,由中南规划设计院顶层设计,结合社区实际和社区功能地位,制定了详细的规划策略。按照“区域相近、适度集聚、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要求,采取集并、改建、整治等方式,利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撤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改造空心村、建设中心村”的分类指导办法,科学合理确定新村落(社区)位置布点、集并规模和生产半径,规划建设14个农村新社区。同时池阳新村由原吴河村、龚嘴村搬迁集并后建成腾出良田342亩,可以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精致农业,农民也可以从流转中换取相应的收入。

2.2 功能完善,以人为本

“池阳新村”破村域界限和分散居住的格局,实现了“七配套”,即基础设施配套、文化设施配套、教育设施配套、医疗设施配套、产业配套、管理配套、服务配套。新社区的建设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了城乡差距,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村民实现了向居民转变,享受着功能齐备的各项公共服务,真正的让村民实现足不出户就能满足所有需求。

2.3 加强政策支撑

双沟镇结合本地的产业特色,加强政策支撑,针对畜牧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首先是资金优惠政策,畜禽专业户资金困难时负责协调金融部门给予小额信贷;并对养猪专业户实行现金补助。其次是养殖用地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养殖用地,政府免收一切费用。再就是规模养殖防疫优惠政策,动物防疫优惠收费,并实行由畜牧站职工帮联为主的专业户挂牌服务制。

2.4 广泛的主体参与热情

双沟镇为了进一步丰富社区的文化娱乐生活,并以浓厚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村民,感染村民。同时进一步扎实开展以“八荣八耻”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和谐村落、平安家庭等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转变社会风气。利用各种基层农民组织广泛的动员农民参与社区管理中来,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池阳新农村的建设不仅是乡村治理层次上的一次实践,更是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体系建设和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上的一次创新尝试。在看到新社区管理服务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发展的同时,也要结合省内大部分新社区管理面临的实际难题有着清醒的认识,看到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上需要完善之处。

3 结论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构建新型社会的背景下,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完善是城乡社区管理模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保障。我们在看到各地建立和完善新农村社区管理服务模式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更应意识到农村社区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与时俱进、行之有效、创新发展的管理模式来与之相匹配,以实现更好地服务农民、农村和农业,当前的实情还是存在许多差距和不足。此次调研的襄州区“池阳新村”在新社区管理模式创新和完善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尤其实在社区管理的定位上,打破城社区管理服务“二元篱墙”和社区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赢得了广大社区农民的拥护和赞许,为我们进一步创新发展新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提供了积极的探索,也为推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提供了一定助力。

参考文献

[1]樊雅E.济南市历城区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2]孙倩.温江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3.

[3]王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及管理服务创新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曲颂.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5]鲍成庚.新形势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篇10

一、突出科技服务和政策落实,夏粮生产再获好收成

全市夏粮平均亩产达到429公斤,同比增长5.2%;总产量达到174.4万吨,同比增长5.5%,总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一是深入开展了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110”建设,向社会了20项农业主推技术和70个主导品种,实施了千村万户科技行活动,组织千名农技人员进千村入万户搞好科技服务,全市培训农民9万人次。二是大规模推进粮油高产创建。整县制、整镇制推进粮油高产创建,建设了51个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较去年增加23个,小麦最高单产达到722公斤,促进了夏粮均衡增产。三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中央农业“四项补贴”6.2亿元,种粮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已分别按照16元/亩和105元/亩的标准发放到户,良种直补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正在积极发放中。争取中央防灾减灾资金20__万元,实现了小麦防病虫害、防早衰、防干热风的全覆盖,提高了小麦抗灾能力。全面推进小麦政策性保险试点,小麦参保286万亩,赔付农民因灾损失510万元,保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突出强化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平稳

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中心任务来抓,不断强化源头治理和过程监管,努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以标准化生产基地用药检查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涉嫌违规农药企业清理整顿、禁限用农药专项治理、韭菜生产用药专项检查等8项重点执法行动,上半年,全市累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279起,受理农资举报投诉案件57起,查获假劣农资8.7吨。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继续将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地批发市场100%纳入监测范围,组织开展了设施蔬菜、大田韭菜、食用菌的专项监测,累计抽检蔬菜、水果、茶叶样品289批次,有力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开展了“三品一标”保真打假护农行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专项检查行动,累计检查“三品一标”生产基地(企业)155处、市场28处、基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100个,对个别违规现象进行了限期整改。四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积极开展“三品一标” 认证推荐,组织47个无公害农产品的复查换证和2个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推荐。

三、突出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坚持内挖潜力、外拓渠道,多措并举,积极推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7709元,同比增长18%。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农业区域优势布局,突出抓好大沽河现代农业产业带建设,深入推进果茶和花生两个百万亩示范区建设,重点建设了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14个标准园和11万亩花生良种繁育基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新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200个,发展了一批小水果、食用菌、休闲观光旅游等农村特色产业,打造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积极扶持农民创业。运用农民创业基金,通过担保贷款、贴息贷款等方式,带动银行发放贷款1.8亿元,扶持了8500户农民开展自主创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三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深入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市已有30%的村庄集体资产基本核实完毕,促进了村集体资产规范化管理。四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上半年,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18家,社员达到22万户,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突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

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在全市培育了20个生态文明镇(街道)和60个生态文明示范村(社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制定了《__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施方案》,研究提出了土地、财政、投融资等八项支持政策,各区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行动积极、进展顺利。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7个,占年度计划的83.7%。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全市已建成户用沼气1200户,占全年建设计划的75%。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整建制镇3个、整建制村70个,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533万亩。积极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出台了《__市农村扶贫开发实施方案(20__-2020年)》,确定今年重点扶持50个经济薄弱村改善基础设施,发展支柱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