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4: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言文化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言文化教学

篇1

1.组织保障方面的评价

组织保障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管理机构而言,评价依据是建立起专业化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中心环境和内涵设计与建设,并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外语类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管理机构要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作指导,通过扎扎实实、深入细致的工作,明确目标、宗旨、道德等深层次内容,通过组织建设,加快教学中心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步伐,积极探索和掌握先进的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中心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我校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在制度管理中,实施“三全管理”模式,即“全成员参与”、“全方面工作”、“全过程管理”,目的是增强全校各个部门、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参与的意识,使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都能行动起来,为推进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的内涵建设,为实现我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尽职尽力。

2.制度保障方面的评价

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制度保障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管理制度而言,评价依据是管理制度内容科学、合理、明确,职责清晰,可操作性强。外语类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制度建设又是文化建设,是需要全校教职工和学生都积极、自觉参与的一项重要工程。要以全面质量管理为理念,建立起校内文化制度体系,达到各单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目标,以实现外语类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制度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结合学校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使教学中心制度管理更加科学、更具特色。

二、注重资源与环境建设,拓展文化内涵发展

目前外语类国家级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在资源与环境建设方面存在教学技术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缺乏个性、独创性等诸多问题。为此,高校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外语类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建设的特点,结合教育部对国际语言实践教学中心的要求与外语类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的资源与环境建设评价标准,应设立以下二级指标:

1.硬件建设方面的评价

硬件建设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文化元素而言,评价依据是突出各实验室、语言国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等文化,文化元素丰富,展现方式多样,声、像、物俱全,无文字和知识性错误。外语类国际语言实践文化教学中心是进行文化教学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地球村是综合性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基地,汇集了各个国家地理、历史、文化、风俗、艺术等方面元素,目的是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该国的民族文化,构建了国家、民族文化交融的平台。

2.软件建设方面的评价

软件建设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文化元素内涵而言,评价依据是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等文化元素的收集和整理类别清晰、内容全面而准确,能够满足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网站内容能对本村的建设、活动有很好的介绍,有提供交流、学习的功能等。当前,外语类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对文化建设要转变思路,根据实际需求,加强语言实验室的文化元素方面的建设;积极发挥语言实验室的主导作用,开展语言实验文化活动。我校德语系与俄罗斯艾莫尔大学开展的交流活动,俄罗斯艾莫尔大学德语系的20余名教师和学生来到我校与我系7名学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童话剧排练,通过加强软件方面的建设,积极开展语言实践课程,充分利用教学中心文化元素及背景,使学生在文化中学习语言,在语言中了解文化,切实提高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注重教学体系建设,强化语言文化实践教学

目前,语言文化中心日益普及,已成为外语类各高校教学的必然趋势,随着教学中心进一步强化语言文化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而教学体系建设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各外语类高校关注重点。教学体系建设的构建,完善了教学模式,重点强化了语言文化实践教学。其应包含以下二级指标。

1.课内实践方面的评价

课内实践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学计划和课堂效果而言,评价依据是每学期有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合理,内容清晰;课堂上师生能充分利用语言中的文化元素,突出语言实践,与教室里的课有着明显的不同,教学效果较好。外语类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课内践教学是多种实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实验教学,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媒体观、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德语系结合长春地区经济特色以及全国德国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在充分采纳兄弟院校、外籍教师以及企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于上学期对德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和完善。

2.课外实践方面的评价

课外实践方面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口语角、专业社团等活动而言,评价依据是教学中心广泛开展口语角、俱乐部、节日、交流等活动,活动设计合理,效果好;记录清晰、完整;充分利用教学中心的环境和资源开展专业社团活动,参加活动学生受益较大。外语类国际语言实践文化教学中心开展课外实践的教育效果和教育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远远大于课堂教育。开展语言文化课外实践课程是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具体体现,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等文化课程目标能更好地达成。我校外国留学生经常在国际语言文化实践教学中心的地球村中国村体验中国文化,主要包括剪纸、脸谱、包饺子、武术、民族乐器、茶道、汉服等文化体验。例如,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主要包括吃粽子、制作风筝、制作荷包、节目表演等。在这里,还举办了中外大学校长联席会议、长春市首届东北亚国际青年文化艺术节、全国口译大赛吉林赛区复赛等外事活动。

四、注重建设成效,完善建设策略

篇2

(一)生存环境方面:有社会学家认为,民族的语言文化与本民族的人们的生存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英国,作为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使得许多英语语言来源于海洋生活。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以及风土人情,各民族的语言恰好表现了该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2]。(二)方面:就语言文化的发展过程而言,宗教在该过程当中,也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不同的对语言和文化的发现的影响则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佛教在各宗教派当中占据核心信仰地位,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社会群体相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人类是由佛祖来主宰的。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更多的人还是信仰基督教的。《圣经》作为基督徒们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以及相应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础。(三)思维方式方面: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思维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基石性机制,而思维又以一定的方式作为媒介,最终表现出来———以某一种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由此可见,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导致语言的差异的根本性因素。就拿我们汉民族来说,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事实总是以最为直观的思维作为模版来加以记忆,又或者是复制,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则更多的会注重科学,通过理性来加以分析和实证,更多在乎的是培养本民族人民对于相对比较抽象的思维能力的运用。据研究分析,有这样一种说法:英民族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而我们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型的。同时,英民族的思维更偏重于抽象,而大汉民族更偏重于形象。这样的思维差异表达在语言文化上,就形成了这样的表现型的差异:汉语使用的一般性规律是:利用相对而言比较具体的、形象性的词汇,表达相对而言比较虚幻的概念,而英语的使用规律则更多的是擅长于用相对比较抽象性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这样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给语言文化带来风格迥异的影响。如:我们汉语表达一个人的心情:他听到这个噩耗时,犹如晴天霹雳,万念俱灰,感到自己一下子从峰巅跌到了山谷。(Whenheheardthebadnews,hesorrowedoutwithtears.)综合而言,英汉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甚至可能改变未来的发展趋向。因此,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充分地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基本框架结构,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内容有着密切关联的跨文化的社会文化类因素,最终最大程度地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完美结合,得到效益的最大化。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很微妙,它们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沟通的工具。”[3]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学习,从而来获知整体的文化构架。对一个民族文化背景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想要全面并且准确地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明白,语言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时刻加强学生们的文化意识,使他们明白:语言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文化的学习过程。同样,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语言之间,其实是存在有一定的共性的。共性在语言文化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但这些共性都是不可取代差异的。由于各族人民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样使得它们在语言文化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明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积淀,它积淀着使用此种语言的那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着民族世世代代人的智慧,当我们使用本族语言的时候,由于婴幼儿时期的启蒙性学习,除非特别有人提醒,我们可能无法真正领悟到母语的博大精深,就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却往往忽略了空气的存在一样。外语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在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之后才开始学习的另一种语言,如果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加倍地留心观察和欣赏此种语言所承载的异族文化,并且能够把它和母语所承载的本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对于两种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就会得到大大加深,那么我们学好该门外语的兴趣和决心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三、文化差异意识的树立

中国和英国都有着相对比较悠久的文化历史渊源,但是就不同民族而言,都有着他们不同文化差异的形成特征。一般来说,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有着两层相对而言较为深刻的含义:一层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共同拥有的概念层面的含义;另一层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并且只有在本民族范围内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运用层面的含义,该层包括它的文化意义。前一层产生文化的相似性,后一层则产生文化的差异性。民族与民族的文化之间必然会存在着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共通点,这些相同以及相似之处的产生,在学术上被称为是文化的偶合现象。主要原因是各个民族的人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当中会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体验以及生活经历[4]。这种相同之处或者是相似的地方必然会被反映到语言当中。除去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以外,各国家的风俗习惯,各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都形成了相对比较深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为强化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必须要适时地向学生们介绍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正常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对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总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们跨文化交际的积极能动性。

四、针对英汉文化的差异对整个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建议

篇3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偶合现象,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学家沃尔夫森(M,Wol f’son)曾指出,“在与外国人的接触当中,讲本族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语法错误,相反,对于讲话规则的违反常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也就是说,如果违背了非本族语国家的语言习惯,就会冒犯对方,甚至引起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比如大山在中国用地道的北京话流利地问一位老人“你几岁了,”,那位老人的反映可想而知了。因为大家从大山地道、流利的汉语口语中,自然认为他应该已掌握了“您多大岁数了,”甚至对他说出“您贵庚了,”都不会感到意外。如果换个刚学汉语的外国留学生,用浓重的洋腔洋调问“你几岁了,”,我们就能够谅解他。因为我们认为他连语音关都还没过,很可能还不了解中国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一、语言和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反映了与其相应的文化。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中屡屡出现歧义、误解频繁、语用失误迭出的现象。如,用Howmuch money can you earB a mont 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是一句冒犯的问话,侵犯了别人隐私(pr i v—acy),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如当外国人称赞中国人某一方面的特长时,中国人通常会用You arc overpraisinme,(你过奖了。)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Wher 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rn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二、中西文化的偶合现象与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的文化有可能存在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被称为文化的偶合现象。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会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体验和经历。这种相似性必然会反映到语言中来。因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例如,汉语的“披着羊皮的狼”,英语为wolf in sheep’scl ot hi ng,汉语的“同舟共济”,英语为i n t he s ame bo at,汉语的“破土动工”,英语为break earth,汉语的“三思而后行”,英语为t hink twicebef or eyou aCt,汉语的“蓝图”,英语为bl ue pr i nt,等等。但是,不同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环境不同,因而对不同的事物和经历有着不同的编码、分类,不同的民族因不同的宗教信仰,也导致了他们独特的笃信、崇尚和忌讳心态,不同的民族因其发展的特殊历史过程也产生了本民族自己的历史典故、传说轶事。如,汉语中的“龙”、“生死轮回”、“八卦”、“阴阳”、“气功”等,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必然是云里雾里,不知何物。同样,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 is a 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

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从动物的“文化附加义”的差异窥见一斑。对于狮子的勇猛(brave),绵羊的温顺(gent l e),狐狸的狡猾(sl y),乌龟的迟缓(slow),猪的贪婪(gr eedy),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基本相同。但在老鼠,骡子和猫头鹰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则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屑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更由于迪斯尼先生创造了Mi ckey Mouse这个尤物,从而使得老鼠的形象大放异彩,成为千家万户所喜爱的动物,尤其在儿童心目中,更是机智、智慧的象征。至于骡子,在汉语中,“寿命长,体力大”是它的特征。而英语中骡子是“顽固”(st ubborn)的代名词。汉语中人们用猫头鹰象征不祥之兆,如“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而英语中的猫头鹰则是智慧之鸟。

此外,中西文化的差异还有很多,如熟人、朋友间见面打招呼时的差异(中国人见面多问“你吃了没有,”你到哪里去,”,而外国人则说Hello等。),人们接受礼物时表达自己态度的差异(一般中国人不会当着送礼物人的面看礼物,而外国人往往会当面打开礼物并高兴地向人家连声称谢Thank you,I他al ly appreciate it,等)。

三、树立文化意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 ee 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 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有些英语学习者常把pol i t i ci an与汉语的“政治家”划等号。实际上,pol i t i c i an这个词在英语中往往有很强烈的贬义色彩,引起别人的蔑视,指的是只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搞政治、耍手腕的人,含有“圆滑”之义,汉语“政治家”应译为st at esman,主要表示善于管理国家的明知之士,人们通常把有威望的高级政府官员称为st atesman。

篇4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日渐突出,语言学科本身的知识技能的学习比重已经让位于语言使用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近些年来,随着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加强要求教师和学生需要有更宽泛的视野和开放的思维去拓展学科知识的外延,英语言文化教学更注重文史知识和人文素养在信息资源开放和发达的自然环境下自由地整合和获取,教学是为了更便捷、更高效地获取和利用专业学科知识。媒介的发达、科技的强大提出了许多亟待师生共同研讨的新命题。在当下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信息呈现立体多元化,知识体系也在不断地更新与重组。一方面,海量信息资源使语言文化教学中知识的获取便捷而轻松;另一方面,跨文化交际意识及交际能力却需要对信息进行定向筛选。但是教学大纲对于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界定过于宏观,传统的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困于大纲泛泛规定的粗线条的框架,只见森林,难见树木;传统的教学模式亦是粉笔加课件,面对海量信息的选取捉襟见肘,教师备课和学生预习自学无所适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更是不能适应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大多数情况下,英语言文化教学侧重于一些文史地知识的传授,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应用技能无从谈起。这一切需要变革,需要师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应对,多年来的课改实验不建立在信息技术支撑的前提下,也是治标不治本。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如前所述,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多媒体和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E-learning学习、微课、慕课平台的推广使用使得现代大学生无可争议地直面网络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首先,信息素养是人们认识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在高校推广信息素养教育,2005年的《亚历山大宣言》更把信息素养从战略高度纳入教育体系,各国开始关注和仿效;20世纪5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就开设文献检索课,并在八九十年代在高校尝试将信息素养教育嵌入诸如医学、化学、建筑艺术等多种专业学科课程中,这是探索将信息素养内容整合到专业课教学中的有效实践。在21世纪初,国内也有许多学者专家提出通识教育和整合教育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和学科教育有益结合的模式。现存的一个不争事实是由于经济基础和地区差异,在中国不同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程度差异甚大,这种整合教育既要达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又要完成信息素养教育相应内容的检测与评估,很难在课堂实践中全面铺开,这既有传统授课的惯性阻力,也有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投入的局限。但是,新生事物总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嵌入式整合教育模式是前沿方向,势在必行。近年来,在国家教育主管层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信息素养教育的加强和实践教学取向的课程观有利于教师师资资源的培养;在一线教学角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的调整以及教材教法的革新也逐渐突出信息化、多元化,尽管许多思路和观点有待商榷,但是百花齐放的总体趋势有利于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英语言文化教学中信息素养嵌入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泛在知识环境要求教学者将信息资源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到使用者的学习研究与决策过程中。英语言教学中的信息处理从单方面的讲授渠道变得多元化,以主题个性化和片段化教学的任务型为导向,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空间拓展到课堂之外,可以延伸到学生的娱乐生活中。教与学的空间和时间得以无限放大,实现教、学、做合一。另外,校园网络、智能手机、图书馆资源都是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与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的资源储备库。教师主要通过备课来宏观把握教学目标的框架和思路以及指导学生如何利用信息资源平台,让学科专业知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接受自主化和个性化服务,不知不觉地将知识与信息素养能力在泛在知识环境里得到自然培养与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双师型师资的建设和跨界课堂无缝作业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再是独具创意,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本身的学习和总结,需要教师对资源进行整合和筛选,教师能够且必须在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上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改变自己。教学活动要偏重于引导学习,学习者拥有自,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从个体行为到合作学习转变,将个人经验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实现知识经验的共享,实现探究合作中交际应用能力的共同提升。从语言文化教学角度来看,跨文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解决外交商务活动中具体而实际的问题。传统的“一纲一教材,粉笔加课件”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困于理论教学的固定思维中,旧有的惯性势力使得革新创造困难重重。实践教学取向也是停留在备课层面,所有这一切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和毕业参加社会就业的技能脱节,学校和社会成了两个世界。鉴于此,采用基于信息化时代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必要和可能,嵌入式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现代声像合成数字媒体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现场和在线答疑等微课、慕课教学模式本身就是在实践、在锻炼真实的工作能力,大规模在线学习平台不仅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教学双方的有益互动和教学相长,通过面对面答疑提问,适时解决和纠正真实环境下的难题和疑惑,凸显真实情境教学,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英语;语言文化;教材;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54-01

每一种语言都是特定环境和文化的产物。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教材中的基础性知识点,还要理解语言的使用方式和场合。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懂得自己学到的英语内容。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逐渐引导学生寻找英语学习的感觉,体会单词、句子、段落等方面的风格,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尤其是文化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一、语言文化渗透的含义

所谓“语言文化渗透”指的是在开展英语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历史变迁、节日风俗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立体化语言学习模式。语言文化渗透方面的教学不应占据课堂教学时间的20%以上,具体表现为每节课小于10分钟。教师可以将其安排在课程教学内容开讲前,也可以安排在教学过程中,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言文化教学的内容要具体、有实际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有积极作用,避免将宝贵的课堂时间花费在没有必要了解的部分。例如,英美国家不会当面询问对方的身高、体重、婚姻、工资情况,尊重个人的隐私。教师只需要在用到的地方简单地说明一下,没有必要进行详细解释。英美国家的人见面总说:早上好或者好久不见,而不是直接问去干什么。这样的生活习惯和表达用法值得教师花费时间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区别以及英语知识的实际用法。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教学内容贴近校园生活,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只要按照一定的教学步骤和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就可以实现语言文化的渗透,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二、在教学中进行语言渗透的具体策略

对于宗教节日、风俗习惯等占据教材较少篇幅的文化应当进行有效简化,点到为止;而对于文化要素、文化思维、文化内涵这些具有规律性和深远影响性的语言文化应投入足够的精力。本文介绍了以下三种具体教学策略。

1. 在知识点讲解中穿插文化要素

英语教材和教学大纲为具体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教学范围和文化渗透的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教材内容,将每个单元的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与语言文化联系起来。人们谈论较多的英美生活和交流习惯,对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借鉴作用,教材中的比较和重复性使用的表达用法才是跨文化思考的重点内容。例如,在五年级上册Unit 2 中,对on、in等词表示的具体方位关系进行了十分形象的回答。教师可以通过这几个方位词向学生讲解英语表达中的感性要素。无论是怎样的形式,只要被另一物品包在其中,就使用“in”;两个物品紧挨着,表达对象直接放在另一物品的上面,就使用“on”。在这样通俗讲解的基础上,再列举出几个现实例子让学生去体会。小学课堂应减少讲解介词、介词短语等抽象的知识,改用通俗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进行引导,并利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

2. 从各种句型讲解中理解文化思维

英语与汉语句子的不同表达表现在时态和语态上。汉语会用“正在”“曾经”“过”“了”等词表示时态,并且通过声调变化来表达语态;英语则采用不同的动词形式和不同的语序来表达时态与语态。语言方面的差别实质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别。因此,教师只有向学生解释清楚文化思维上的不同,才能使他们对语言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进行英语句子与汉语句子的比较,让学生从具体应用的角度理解英语句子的各个部分以及如何写出规范英语句子,避免出现“中国式”英文的现象。

3. 从英语用语讲解中学习文化内涵

英语教材中的基本生活用语体现着英美国家待人接物的礼貌,是与人友好、善待他人的基本素养。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与英文表达不谋而合,这说明友善、文明是各个民族都认同和需求的。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讲解英美国家的生活礼貌用语,全面提高学生的内在素质。例如,在五年级下册Unit 4 中,教材向学生展现了购买水果的具体场景,其中“Can I help you ”“The red ones please”“Here you are”等充分展现出了英语交流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虽然英语教材中部分礼貌用语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不合时宜,甚至会出现笑话,但是,生活基本用语是英美文化内涵的展现,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值得教师进行深入挖掘和明确。从目前看,学生在购物的过程中会很少对服务员说谢谢或者打扰了这样的话。因此,教师更应该向学生讲解清楚英语语言中友好待人的文化元素,让他们进行模仿和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应该侧重实例分析和汉英比较,利用汉英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找到语言文化渗透的具体时机和内容。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语言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学英语 教学 语言文化教育 意义

在素质教育指导下,外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交际能力"。英语不仅要作为知识来掌握,更要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来使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运用英语时,不仅要"合乎语法",而且要恰当、得体,可以为人接受,同时也要求教师除了传授正确的语音、语调、语法知识,也不可忽视语言背景,文化的参透。正因如此,英美文化知识不再是英语教学中可有可无部分,相反的,它的传授,不仅将正确引导学生如何用英语进行大方、得体交际,而且将对中学英语教学起相当的推动作用。

一、有助于实施情感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夸美纽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师生情感的融洽互动,能激励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学生会获得情感的满足,掌握交际中需要注意的知识,恰是调动气氛的良好工具。

例如在学生入门学"thank you"时,不妨利用中英美文化的差异,插入这样一则跨文化交际的笑话: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汉语中的"哪里!哪里!"另有自谦的意思。一次他参加一对中国新人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 you are beautiful today(今天您真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说:where where(哪里!哪里!)。不料,这位外国朋友听了大吃一惊,想不到笼统的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需要举例说明,于是他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巴都漂亮!"这样,相信学生都能在笑声中轻而易举地记住在英美国家中应用"thank you"来回答别人的赞美,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非智力因素中最可利用的有效因素,兴致高了,学习自然就成了一种乐趣,对知识能力的培养也就容易多了。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意识,提高英语学习质量

学生学习外语时往往难以摆脱母语的干扰,即使他们对一些固定的表达方式或习惯用语了如指掌,真正使用时,仍会出现错误。如,在教学打电话这一内容时,学生会脱口而出Who are you?他们并非不知道如何应答,只是缺乏练习的机会。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语言背景及中英文化的差异教学。如,学完A Birthday Party一课后,教师可组织学生编一段为某位同学过生日的对话。事先,让他们了解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自己的谢意。在了解这一习俗后,学生的对话流畅而自然。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之对所学内容记忆深刻。又如:1)--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wei fang.2)--how old are you?--I'm twenty.听起来,形式正确,语法没毛病,也挺符合中国国情。可事实上,在使用英语的西方国家里,除了在医院,移民局等地,是几乎听不到类似的对话自然地与人交际,势必引起误会。尤其只在对话2)中询问对方年龄,在英美国家中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因为在他们国家文化中,年龄是属于自己的个人隐私。

由此可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入适当的英美文化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英语知识点的理解,以及印象的加深;另一方面,可以在以后跟外国友人的交流中避免类似的文化错误。

三、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教师适当地对文化背景讲解,有助于中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例如:我们在英语星期的教学中,可以简述每个星期后面所包含的文化含义:英国人采用他们自己所信奉的神的名字来称呼一星期中的多数日子。Sunday(星期日)太阳神之日,由Sunnandaeg变来的;Monday(星期一)月亮神之日,由Monandaeg变来的;Tuesday(星期二)战神之日,它来自天空和战争之神Tiw的名字;Wednesday(星期三)它是根据掌管文化、艺术、战争、死者的最高之神Woden的名字命名的;Thursday(星期四)雷神之日,它是雷神(the thunder god Thor)的名字命名的;Friday(星期五)它是以Woden神的妻子Frigg的名字取的;Saturday(星期六)农神之日,它是根据古罗马神州中的崩溃神(Saturn)的名字命名的,据说这位农神是负责把农耕方法教给人民。通过介绍这些文化故事,在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的同时,也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四、结语

在英语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英语语言文化的教育,采用法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敏感性,强化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消除文化障碍,进而在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孔华.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融入[J].山西师大学报

[2]赵宏.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J].教学管理

篇7

关键词:语言;文化;外语教学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传递文化的方式,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本身所具有的诸如语音系统,文字系统和特殊的语法结构等特征,即可被看成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掌握一门外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其文化进行相对全面详尽的解读。事实上,这种有关文化的教学,即便没有特意安排,无意中也会有涉及。本文从探讨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为起点,旨在为外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二、文化

从词源来看,“文化”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culture”,包含拜神和耕作两层意思。处制土地开垦、植物栽培;后来扩充为表示对于人的身心、尤其是艺术和道德能力的培养;进而泛指人类社会在征服自然和自我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司联合,2001)。

文化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不仅仅是物质的东西,诸如组织、学校等,而且包括非物质的东西诸如思想、语言等。戴炜栋和何兆熊编著的Course on General Linguistics中,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对于泛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切活动方式和活动成果,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的定义是侧重指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是指在一定的共同体范围内生活的人们不同程度上共有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趋向和性格特征等等(129)。

三、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历来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语言文字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其中即有历史的文化积淀,又是现实的文化镜象(张汝德,2007)。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产物和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征,包括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和社会方式。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受制与文化,反映文化。语言,包括其本身和使用方式都不能脱离文化以及其所依附的民族而存在发展。语言是由人类创造、使用和发展的,离开了使用语言的人类就无所谓语言;而语言的产生又使人类有了文化,成为人类文明的表征。语言的这种双重功能及特征,确定了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整体,具有三个同一性,即:主体同一性,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都是人类创造的;归属同一性,语言与文化都属于社会和民族,不属于个人;习得同一性,语言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也不是与生俱来和父母遗传的(王德伦等,7)。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中所体现或蕴含的文化元素是不可分开。学习语言不能仅仅局限于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语言系统自身,更要了解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如何运用语言反映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因为文化差异的关系,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每个单词都认识,却无法理解某一短语或句子意思的情况。比如这样一个句子:

Every dog has his day.

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可能很难领会其中的含义。事实上,如果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就会知道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泛指个人。上句的意思既为:人人皆有得意日。

同理,英语国家的人在学习汉语时也会有种种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理解上的偏差和失误。比如,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描述一个人很红的时候可以用“红得发紫”这样的短语。此处的红和紫其实并不是他们所熟知的简单的颜色词“red”和 “purple”, 而是指流行和非常流行。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述方式,很难有有人可以说得清楚,它已经成为汉语的整个体系的一部分,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四、 外语教学探讨

社会文化习俗作为母语干涉的社会因素,在社会中有其广阔而深厚的存在,有些甚至不宜被觉察或注意。外语教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具备交际并且是得体交际能力。交际能力当然不光指语言能力,还包括对与语言使用关系密切的社会文化的熟悉和正确理解。一个人即使掌握了词的用法,句子的构成规则,如果没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做支撑,也很难在交际中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所以语言教学不仅是对语言本体的教学,还应包括文化教学。文化教学指与人类交际或外语教学有关的知识的传授,也就是研究两个社会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使学生对文化查系有较高层次的敏感性,并把它用于交际中,从而造成圆满成功的交际(司联合,103)。作为教师应该重视文化因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计划的切入文化知识,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克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缺乏而引起的语用失误和理解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相对而言,文化的东西因为其独特之处,比较容易吸引人的兴趣。

因此,在进行语言文化教学时,首先应该注重对外语词汇的讲解。不仅要知道一个词所具有的概念意义,还要分析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比如,英语中peasant不是如字典中所解释的那样,仅仅指农民,而是暗含了“粗鲁、未受过教育、社会地位地下的人”这样的涵义。单词中蕴含的文化因素是相对比较容易捕捉和发现的。比如中国学生在第一次接触“Christmas”这个单词的时候,便会或通过老师的讲解,或通过查阅资料,逐渐了解圣诞节这样一个具有西方文化色彩的节日以及它附带的背景知识,包括起源、习俗等。

其次,更应注重对文化本身的探求,不仅是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还应该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入详细的了解,加强对文化敏感性的培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交流障碍。事实上,有些文化是不直接影响交际的,比如一个国家的历史或社会制度,但是有些却会造成误解甚至不良效果。比如,中国人会以“吃了吗?”作为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其功能类似于打招呼而非是个问句。但是英文文化只会将其理解为邀请对方去吃饭。

五、结语

由于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如此紧密的联系,想要学好一门外语,就必需深 入透彻的理解它所负载的文化信息。而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地理环境、民族习俗、宗教信仰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各民族文化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征,是一个民族的真实写照。异国文化间存在的各个方面的诸多差异,在语言学习中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该把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放到同等高度,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减少文化错误,减少语用失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外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戴炜栋,何兆熊: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2]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3]工德春.多角度文化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5]昊有富.外语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þ994

[7]李宇明.语言学习与教育[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8]李美伦.跨丈化交际与语言教学[J].中山大学学报,1994 ,(4)

[9]司联合,《过渡语、语用能力与文化教学》,《外语学刊》2001年第2期,102页到106页

[10]王德伦,王慧莉,刘文宇:《浅谈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2001年4月,9-13

[11]王秉钦.论东西方思维方法差异及其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2]张朝宜.文化像座冰山.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

篇8

广义上的大众文化主要是指有别于严肃艺术、精英文化的通俗艺术、流行文化,以大众传媒为主要传播手段,对应于英文的popular culture。流行音?罚?popular music)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因其具有通俗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等特征,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的赏析,可以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提高音乐鉴赏能力。流行音乐的文本,即歌词,蕴含了大量丰富多彩的真实语言材料。以深受学生喜爱的欧美流行音乐为例,学生在欣赏音乐时,既有利于目的语训练,又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强化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意识。同时,歌手或乐队的背景信息和歌曲本身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内涵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同样,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也可以通过欣赏中文流行音乐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文化。因此,开设流行音乐的赏析课程可以在音乐、语言、文化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二、研究目的

目前国内院校的相关课程以外语院系开设的英文流行歌曲赏析类课程为主。此类课程或者只侧重听力、口语训练,或者只强调歌词翻译和语言结构分析,或者只单纯地关注文化介绍,教学目的与教学方法都比较单一,未能将音乐、语言、文化三个元素有机结合,导致此类课程极易成为单纯的语言文化技能课程,日益凸显的枯燥性使学生渐渐失去学习兴趣。一些艺术院系开设的面向非艺术专业学生的音乐欣赏课,只是单纯从音乐层面上介绍流行音乐,完全忽略其语言和文化的元素,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语言和提高文化素养的需求。因此,建立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课程“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充分考虑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系统梳理流行音乐的发展脉络,同时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详细介绍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赏析,试图从音乐、语言、文化三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课程“流行音乐与大众文化”自2016年起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本次调查选取2015年至2017年间选修该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不记名问卷方法,在课程结束时发放问卷,当堂填写并回收,确保真实和有效性。问卷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需求、音乐素养、学习态度、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共计150名学生选修该课程,但是每学期都有没选上课的学生旁听,因此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65份,涵盖从大一到大四各年级学生,其中男生97人,女生68人。

四、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学习需求

61.1%的学生选修该课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多数学生在上该课程的第一节课时表示选修此课程是因为被课程名称中的“流行音乐”所吸引。这表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实就是听歌与看音乐视频,忽略本课程的文化元素及连接音乐与文化的另一个元素――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流行音乐这一载体,深入学习音乐当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不只是单纯地沉醉于音乐之中。

38.1%的学生是为了“拓宽知识面”而选修此课程。从问卷其他问题的结果与实际授课情况看,的确有一部分学生对音乐本身并不是特别爱好,但对音乐背后的文化很感兴趣。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学生对这门课的选课积极性很高,但是在文理科分布上呈现很大差异。理工科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5%,文科学生仅占15%,且集中在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英语、德语、俄语、日语等语言类专业。由此看出,理工科学生更能清醒地意识到自身对人文社科类知识的欠缺,对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有着极大的热情。语言类文科专业学生选修此课显然是为了增长专业知识。

(二)音乐素养

虽然有61.1%的学生是因为对音乐感兴趣而选修此课程,但是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不高。在选修此课程前,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分清流行音乐具体有哪些类型,只知道自己听的是一些时下最流行的歌曲,对布鲁斯、爵士等经典风格基本一无所知,对摇滚的了解仅限于“吵闹”、“叛逆”等刻板印象。经过学习,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历史与风格已有基本了解,最感兴趣的风格是乡村音乐,所占比例为32%。喜欢一般流行歌曲的占31%,喜欢摇滚的占27%,相对陌生的布鲁斯和爵士各有4%,而喜欢非主流或其他另类风格的仅为2%。

布鲁斯和爵士在欧美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早已成为主流音乐风格,但在国内依然属于小众风格。音乐作为语言文化的载体,不同的风格类型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在课程中系统梳理流行音乐的脉络,介绍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是十分必要的。

(三)学习态度

学生的出勤率能够直接反映学习态度。有41%的学生能够做到满勤,53%的学生偶尔缺席,6%的学生很随意,“有时来有时不来”。虽然无人选择“偶尔出勤”,但从教学实际看,每学期都会有个别学生只是在开课初期和考试时来上课,甚至还有一名学生仅在考试时来过一次,对考试形式和要求一无所知。

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本课程考查形式为当堂对某一首音乐作品进行赏析。考试时教师会播放两首音乐作品,分别播放三遍。第一遍为盲听,不介绍任何背景信息,直接播放音频。第二遍给出歌手、乐队信息和歌词,让学生对照歌词听一遍。第三遍播放音乐视频即MV。学生在两首作品中任选一首,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行赏析。从学生写作的文本来看,出勤率高的同学,在歌曲分析和评论模式上,明显借鉴了平常上课时老师分析讨论歌曲的方法。无论是观点论述还是谋篇布局上都较为翔实和有条理性。而出勤率低的同学的文本则只能通篇翻译歌词或是机械复述视频内容,缺乏自己的观点。几乎从未上过课的同学的文本就更是言之无物,不知所云。

之所以采取当堂写作的考查形式,是因为如果让学生课后写论文,学生必然会参考网络资料,难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甚至会直接抄袭网络原文。近年来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考试时还在教室里增设手机屏蔽仪。

(四)教学效果

1.转变听音乐的目的

选修本课程前,大部分学生听音乐是为了“了解相关文化”和“学习语言”,所占比例分别为42%和22%。另有15%的学生是为了“抒感”,21%的学生听歌是“纯粹娱乐”。

选修本课程后,因为“了解相关文化”而听音乐的比例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为78%。单纯?榱恕把?习语言”而听音乐的比例下降了18个百分点,仅为4%。为“抒感”而听音乐的比例为16%,与选修前基本持平。而“纯粹娱乐”的比例则下降了19个百分点,仅为2%。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音乐及相关文化的兴趣有了显著提高。一些过去单纯为了“学习语言”或“纯粹娱乐”而听音乐的学生,也逐步将听音乐的目的转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了解上。

2.改变听音乐的习惯

不同的听歌目的决定着不同的听歌习惯。歌词是反映歌曲文化主旨最直接的因素,从听歌时是否看歌词这一习惯可以反映出听者是否有“了解相关文化”的听歌目的。

选修本课程前,学生中听音乐“边听边看歌词”的比例为10%,选修后提高为41%,增加了4倍多。“喜欢的才看歌词”的比例从选修前的65%减少为43%,这是因为其中有40%转化为“边听边看歌词”。“从来不看歌词”的比例由13%减少为5%,其中有高达62%的学生转化为“边听边看歌词”。选修前有2%的学生听歌“只作背景音乐”,在选修后则全部转化为“喜欢的才看歌词”。由此可见,本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正确欣赏音乐和了解相关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3.提高音乐素养

很多学生在选修本课程前的音乐素养并不容乐观,认为诸如Taylor Swift、West Life之类的歌手所唱的歌曲就是流行音乐的全部。有别于其他院校开设的类似课程,本课程并没有局限于单纯语言技能训练或文化讲解,而是将语言文化的载体即音乐本身,提高到和语言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因此,系统介绍流行音乐的历史和风格类型,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几乎所有学生的音乐观念都受到影响,有1%的学生甚至表示“彻底颠覆先前的观念”。在经过音乐观念的洗礼后,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本课程的学习对今后听音乐有所帮助,其中73%表示“有一定的帮助”,6%表示“非常有帮助”。由此可见,学习本课程后学生绝不仅仅知道了几首经典流行歌曲,或是学会了几句英语常用句型,从根本上提高音乐素养,为其以后继续了解学习相关音乐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本课程区别于其他同类课程的一大特色。

4.促进语言学习

虽然选修本课程后,以“学习语言”为目的而听音乐的学生比例由选修前的22%下降到4%,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依然认为本课程对“学习语言”是有帮助的,其中73%表示“有一定的帮助”,6%表示“非常有帮助”。教授语言技能从来不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工具,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了解音乐及其相关文化。很多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可能才体会到先前对于流行音乐的认识是本末倒置的。学习语言是手段,了解音乐文化才是目的。

5.增进对大众文化的了解

经过学习,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语言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与音乐相关的大众文化的了解程度有很大的改观。问卷数据显示所有学生都认为学习本课程增进了对与音乐相关的大众文化的了解。对相关文化“有所了解”的比例由选修前的26%上升为89%。选修前有63%的学生对相关文化“一知半解”,选修后这一比例下降到11%。表示“一无所知”的比例更是由选修前的11%降为0%。

音乐、语言、文化三种元素在教学中环环相扣,一脉相承。音乐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增进对音乐文化的了解。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体验到了全新的音乐熏陶,借助语言文本的学习,又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最终获得音乐、语言、文化三方面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

(五)教学满意度

教学效果的好坏无疑是检测音乐、语言、文化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同样也是衡量这一教学模式可行性的重要尺度。

在网络时代,学习一门新知识并非难事。本课程的相关内容基本都能在网上了解到,类似的网络公开课不少。如何吸引学生走进课堂,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实体教学,而不是迷失在网上海量的资源之中,是三位一体教学设计中需要妥善解决的关键问题。教师务必要设计出切合学生需求、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合理整合资源,同时在教学中积极鼓励、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让学生体验到实体课堂的生动性和交互性,切忌一言堂式的资源灌输,让教与学之间产生隔阂,让学生如同面对网络虚拟课堂的电脑屏幕。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需求分为表面需求和潜在需求。如前所述,61.1%的学生选修此课的最初目的是听歌看视频。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起初最希望在课堂上听到和看到的歌曲往往是他们熟悉的“经典歌曲”,这种表面需求恰恰是本课程极力避免的。流行音乐已有百余年历史,风格多种多样,经典歌手和作品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受到资讯、媒体导向等多种因素影响,大多数人熟知的经典流行音乐可能仅限于Yesterday Once More,My Heart Will Go on之类的歌曲。这就需要老师大量介绍其他相对陌生但同样是绝对经典的音乐作品,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潜在的需求。很多学生喜欢听陶?匆焕嗟?R&B(节奏布鲁斯),经过学习了解到R&B起源于黑人的Blues(布鲁斯)音乐。在了解Blues的经典作品后,可能就会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其实是Blues。同样很多学生喜欢听王若琳的歌曲,经过学习后可能会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Jazz(爵士)。

受限于课时,一些众所周知的经典作品,教学中只能一带而过。只有不断接触学习新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素养。如果只满足于表面需求,那么完全可以选择上网。走进课堂才能探索未知。教学中也有学生反映很多年代久远的经典作品并不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时代在发展,艺术作品在与时俱进,年轻一代可能会难以理解和接受老的艺术经典。但是本课程的主旨在于拓宽学生视野,介绍他们未知的音乐文化,而不是强行改造个人喜好。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本课程可能是他们接触这些“难听”的经典作品的唯一机会。虽然不喜欢,但至少了解到有这样一种经典存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文化素养。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老师也会积极引导学生课下上网搜索补充更多课堂上无法详细展开的内容。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更多的学生开始在听课的同时,同步搜索老师授课所讲的内容,并实时和老师互动交流,极大地提高学习主动性。实践证明,基于上述理念的教学模式受到学生的广泛认可。问卷数据显示,50%的学生喜欢“听课”模式,42%的学生喜欢上网与听课“两者结合”的模式,只有8%的学生喜欢单纯“上网”的学习模式。

相应地对本课程的总体教学满意度学生们给出了积极的评价。22%的学生表示“非常满意”,75%的学生表示“满意”,3%的学生表示“一般”,没有一人表示“不满意”。

五、结语

本课程突破了以往类似课程仅局限于语言技能训练或文化赏析的单一性,将课程的核心载体音乐本身提升到与语言和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全面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深入探讨传媒、影视、文学等大众文化与流行音乐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相互影响。

篇9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 课堂教学 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的融合 文化适应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语言就是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把这三方面学好就意味着学会了这门语言。特别在高职的外语教学中,“语音+语法+词汇”模式贯穿了传统的教学过程。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人们发现单单学会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一门外语,许多学了不少英语语言知识的学生在与英语国的人员交往时常常出现交际障碍,造成尴尬甚至不快的局面。这并不是因为缺乏英语语言知识,而是因为不谙英语国家中的非语言文化造成的。人际间交流是通过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进行的。后者是极其重要的,正如

DavidAlbercrombit所指出:“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

非语言行为

当然,要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非语言文化,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非语言行为。

非语言行为包括语言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剌激(包括点头、摇头、微笑、皱眉、站、坐、蹲等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语),这些剌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非语言交际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点:(1)补充功能:非语言可以补充语言表达的信息内容,如领导口头夸奖下属的同时,在他背上友好的一拍,这一拍无疑给了下属奋发向上的力量。(2)否定功能:非语言信息与语言信息不一致时,非语言信息显得更为真实。例如讲话者嘴上说“好”,目光却冷峻严厉,很显然在表达与语言行为相反的信息。(3)强调功能:通过非语言行为强调信息中的特别之处,从而完善表达辅助交际。(4)调节功能:语言交际是说者和听者之间的双向活动。如听说反馈、话语插入、轮流发言以及情绪反应、态度变化等。(5)替代功能:非语言行为可以替代语音发出信息,单独完成交际任务。例如父亲责备儿子,儿子一句话不说,却满脸不服气,父亲也就知道儿子的态度了。

强调非语言文化的课堂教学

现今社会要求高职教师搞好非语言文化教学。但是,对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要求应与语言交际行为有所不同:语言行为应当越正确越地道越好;非语言交际行为却只要求正确、恰当和自然地传达和接收交际信息,学会避免文化误解或文化冲突。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帮助学生尽量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行为含义与特点,了解其与母语文化差异和冲突所在,并学会和掌握排除文化干扰的合适方法。

首先,在课堂上对目的语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表现、含义、功能进行介绍和讲解。例如:耸肩动作在英国文化中表示不知道、没办法、没希望、不理解、让步等多种含义,在俄国文化中也可以表示惊奇、困惑不解、鄙视或厌恶、不理解、否定、让步、不愿参与争论、不愿解释、束手无策等多种含义。在汉文化中没有这一身势动作。又如填写表格和选票时,中国人习惯以打勾或画圈表示肯定或赞同,以打叉表示否定或反对;而英语国家则以打叉表示肯定或赞同。外语学习者对此都必须细致了解,谨慎使用。

其次,对用以表示非语言行为的词句加以介绍和讲解。例如,美国人佩带猫头鹰胸章表示崇尚智慧,然而视“夜猫子”为不祥之物的中国人就感到难以理解了。反之,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在汉文化中是能兴风布雨的神圣吉祥之物,在许多地方都可以见到龙的雄姿。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却是能喷烟吐火的怪物,在《圣经》中被视为魔鬼的化身。

另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在语言行为与非语言行为相结合的话语结构中的非语言行为的含义。例如,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贫苦的妈妈带着几个孩子艰难度日,他们在银行存了一点救命钱,现在虽遇到极大的困难,妈妈仍不肯去取。下边是她与孩子们的对话情况:Mama pursed her lips. “We do not,” she reminded us gently,“want to have to go to the bank.” We all shook our heads.(妈妈努了努嘴,温和地提醒我们说:“咱们最好别动银行的存款。”我们都点了点头。)在此,“shook our heads”必须译成“点了点头”。这是因为英文化着眼于事实,所以在否定的话语命题格式中,英文化的人用否定的身势动作表示确认,用肯定的动作表示否认。然而,汉文化的人注重的是对交谈对象的态度的认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用点头表示支持他们母亲的看法。如果摇头,则是表示不同意了。

再者,在外语教学中植入非语言文化交际。1.将课文中涉及到的非语言行为等内容列入生词、注释、例句和练习中,以便使学生理解和掌握。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或通过图片、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注意观察目的语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行为。3.在对语言材料的内容进行语言知识讲授和言语技能训练的同时,适度地阐释其蕴藏的文化含义及非语言交际规则,以促使学生从更深更广的意义上全面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4.组织专题讲座专门进行目的语文化非语言交际知识教育。5.收集非语言交际“语料”,开展目的语和母语语言、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对比研究和讨论。

文化适应

要进行非语言文化课堂教学,必须适应目的语文化,就是客文化对主文化的适应。它包括主体对异国语言的掌握,对异国语言文化现象与规律的认同,以及获取在异国环境中谋生的能力。外语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学习外国语言,掌握其技能,了解其文化,可以使人们更直接、更迅速、更全面、更频繁地接触体验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和融合。在异国文化氛围中,文化主体渐渐领略到异国文化的内涵。所以开设非语言交际课程,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和设置真实的交际文化氛围,使学生有意识地置身于目的语国家典型的现实生活中,在漫长的磨合过程中,渐渐体验到东西方文化之差异,渐渐学会“会通合一”的方式,摄取东西方文化之精华,真正在祖国建设中起到栋梁作用。

参考文献:

[1]Stern H.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2]Liu Yongfa,Liu Xuan’en. The Practical Body Language. Hua Wen Press,1997.

[3]Robinett,Betty W. 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ubstance and Technique,1978.

[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邓炎昌.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 教学 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Widdowson(1989)早在80年代末就已经提出,语言知识在相当程度上是词块的知识。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经常会出现汉语式英语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比如:“I very much like the new English teacher. 我非常喜欢这个新的英语老师。”这是典型的不熟悉英汉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结果,不仅语句不通顺,行文不流畅,更是影响最基本的语言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适应和接受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过程。如果学生在理解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就可以避免汉语的负迁移影响,作文就会更地道、更流畅。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母语汉语和目标语英语进行对比,从根源上找出两种语言的差异,以便让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有更深刻的理解,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下面从意识和结构等方面对英汉文化进行简单层面的对比分析:

(1)汉语强调主体意识,因为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所以凡事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表现在语言上常以“人”作主语。英语强调客体意识,因为西方人更注重自然法则和理性,所以主客体意识分明,表现在语言中常以“物”作主语。

例如:我想起了一个好主意。

A good idea struck me.

(2)汉语句子是竹式结构,而英语句子是树式结构。汉语注重意合,而英语重视形合。汉语只要明确所要表达的意义即可,结构可能比较松散。而英语则要符合一定的语法规则,基本成分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在进行写作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例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From a pot of wine among the flowers

I drank alone. There was no one with me --

Till, raising my cup, I asked the bright moon

To bring me my shadow and make us three.

这首唐诗的语言对仗很工整,意味深长,但是若是按照英语的语法去分析和翻译却并非易事。因为主语不明析,没有明显的谓语动词,不仅要语法正确,还要保留一定的韵味,这就要求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翻译技巧。从中也可看出,文化对比对于语言交流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不可避免的要注意英语语言使用的特点。

(3)英语句式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

①句子都有一个基本的主干。

②所有的附属内容都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加的。

③强调主谓一致的原则。

英语写作中语言的运用是有一定的规则和规律的,任何一个复杂的句子都是在以下五种基本句型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

(S—主语,V—谓语,P—表语,O—宾语,OC—宾语补足语,A—状语)

① S+V+P She remains a teacher.

② S+V Someone was laughing.

③ S+V+O My mother enjoys parties.

④ S+V+O+O Mary gave the visitor a glass of milk.

⑤ S+V+O+OC Most people consider these books rather expensive.

夸克等人在此基础上又添加了两个句型:

① S+V+A I have been in the garden.

② S+V+O+A You must put all the toys upstairs.

(Quirk et al 1985,53. 转引自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 1997:198)

《英语新课标》必修一Unit 1中有这样两个长句子,但他们都是由以上几种句型组合而成的。

I wonder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about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She said, “I don’t want to set down a series of facts in a diary as most people do, but I want this diary itself to be my friend ,and I shall call my friend Kit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