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的建设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政务的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必须不断创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开发建设,这样才符合新时期政府政务工作发展需要。
2大数据时代电子政务面临挑战
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府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对此,必须促进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建设,推动政府服务、管理和决策等多个方面的转变和发展。然而,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建设涉及的内容复杂多样,包括人才结构变化、机制创新、推广应用等等,而这些都是对于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大挑战。
3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子政务建设要点
3.1建立统一技术标准
在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统一的技术标准,并且制定统一的规划制度。在电子政务工作中,互联网安全以及信息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建立符合政府部门办公特色的电子政务标准,比如公众信息网、办公业务网、信息资源库等等。另外,在电子政务的网络安全方面,还应该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从而为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提供安全保障。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能够有效促进电子政务的开发和建设。
3.2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是由三部分所组成的,包括硬件、数据库以及电子政务平台,这三个部分之间为层进关系,而为了将三者进行有效结合,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架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存储设备性价比、增加网络带宽等等,通过优化基础设施,能够为大数据存储和传播提供重要保障。另外,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可以利用云计算,为大数据的管理和访问提供重要的平台。在大数据背景下,云计算必须不断创新,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对数据库进行科学合理的构架,从而实现对于数据的高效采集和存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问题。
3.3在线服务与电子参与
电子政务平台的开发可以认为是软件层的开发,电子政务平台各项功能的开发都需要建立在对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电子政务平台的用户主要有两类,即群众和政府工作人员。因此,对于电子政务平台的需求也应该体现在两个层面上,(1)服务,即政府部门在线服务,通过构建在线服务平台,能够有效降低群众寻求政府服务和帮助的成本;(2)政务工作人员日常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公文起草、审核、下发、存储等等。因此,通过构建电子政务平台,能够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政府在线办事效率。根据国内外对于电子政务的研究和应用实践,在政务业务管理以及辅助决策工作中,大部分都与地理空间的分布情况有一定的关联,电子政务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在电子政务需要针对政府部门的具体业务内容进行信息化规划和建设。现如今,科学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中,随着电子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系统也在不断进步,这样才能够服务群众应用需要,增加民众参与度,充分体现出电子政务系统的功能。新时期,计算机已经得到普及,同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此,政府应该不断创新电子政务在线服务设计和建设,开发电子政务系统功能,使得民众能够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获得政府政务信息。
3.4开发电子政务数据应用平台
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实现政务数据共享。另外,通过电子政务系统,政府部门也可以向社会采购或者联合开发出大数据应用平台,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通过开发建设电子政务数据应用平台,政府可以有效利用现有数据和资源,提高政府服务政府服务效率,从而达到转变政府工作职能、加强社会监督能力、降低政府监管成本的作用。
4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成效
4.1政府能准确把脉市场,提高监管和服务的效率
在政府日常政务工作中,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政府部门可以对不同行业、企业、地区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结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销售情况等,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然后在此基础上更好的服务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企业经营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政府通过大数据分析,还可以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
4.2提高政府的信息服务水平
在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可以对经济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分类和处理,然后将数据信息作为政府部门基础数据库。大数据来源于社会经济统计分析,因此,通过智能手机或者计算机数据信息,均能够满足企业实际需要。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通过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审核和处理,还可以添加至全国信用信息平台中。
4.3打破“信息孤岛”
过去,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服务对象是政府相关部门,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必须以政府行政部门的发展为主要方向。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政府部门,而且还包括企业、公众,因此,通过建设基于大数据背景的电子政务,能够有效实现信息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局面,有效促进信息数据的发展和进步,避免电子政务数据信息出现混乱的局面,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5结语
大数据技术发展迅速,在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对此,政府应该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在线服务与电子参与度,并且合理开发电子政务数据应用平台,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政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兴军.试论大数据对电子政务的影响[J].科技致富向导,2013(19):172-173.
[2]谢婷玉.大数据背景下电子政务管理的新发展[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5(09):139-142.
篇2
这里召开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贯彻和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县电子政务建设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今天。通报我县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安排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县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刚才,政府办主任朱超雄同志宣读几个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关文件,这些对我县电子政务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下面,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意义
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对于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监管能力,保证政令疏通,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体现执政为民的现实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保守的管理方式与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政务正是借助网络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广泛而便捷的信息和服务的系统,使政府从主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使政府公共服务者的角色得到进一步强化。公众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掌握和了解机构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以及一些重要信息,足不出户就基本可以完成以前要跑很多天、跑多家部门才干做完的事情。尤其是制定政策、作出决策过程中,可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能更好的集中民智民力,激发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踊跃献言献策,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创新工作方式的现实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时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时提高,迫切要求政府发展电子政务,逐步形成新的管理模式。电子政务建设,可以使政府及各部门通过面向公众的网上交互式办公,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并逐步向“一网式”服务过渡,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电子政务的推行也是对激进办公模式的革命性革新,一种创新的办公模式,可以跨越部门与地域间的限制,推行网上报送、审批和公文传输,实现各单位的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共享,从根本上减少中间环节,打破“熟人社会”办事模式,提高行政效率,有效降低行政本钱,节约资源、资金,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三)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现实需要。当今社会是信息资源爆炸式增长的社会,保守的信息传达方式和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电子政务建设,为我提供了一个高效、庞大的信息集聚平台,政府大量的经济、行政、法律法规信息将会在这个平台上与公众的需求紧密结合,政府的各种行为也将更加直接地对企业、个人的生产生活发生影响。同时,电子政务这一平台也必将承担起实现公共资源共享,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整个社会运行效率的责任;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各种社会公共资源也必然会得到最有效利用,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富民强县步伐的现实需要。通过实施电子政务,做好门户网站,不但可以扩大我县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树立开放慈利的形象,而且可以让外界更加直观了解慈利,更加感性的认识慈利。尤其是当前我县正处在大开发、大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少客商在考察项目和投资环境时,除了利用各种招商洽谈会外,更多地是运用网络来深入了解项目和投资环境。而且,现在投资商也相当重视一个地区的网络环境和氛围,更加依赖网络所带来的方便快捷的服务,更加注重运用网络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电子政务的大力实施,也可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乡村化的发展,促进各个产业跨越发展。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将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促进我县电子政务建设更快更好发展。
二、突出重点。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其涉及内容多,电子政务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覆盖面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我县而言,近几年,电子政务建设开始起步,具备了一点基础,各方面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也十分迫切,特别是今年以来,县电子政务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各项工作得到有效开展。一是全面启动了电子政务建设。年初,县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预算了近200万元作为电子政务建设资金。自3月份以来,县政府办依照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各项顺序,完成了电子政务建设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并于4月18日开始实施建设工作。目前,县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已建成,政府三楼的信息中心改造也已竣工,各种办公软件也已采购到位,并完成了内部测试,为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是调整了县信息中心的机构和职能。今年县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由县政府办牵头组织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县信息中心的职能也得到强化,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三是实施了门户网站的搬迁和改版工作。慈利县公众信息网由县发改局搬迁到县政府三楼信息中心,网站的初步改版已基本完成,共设置了九大版块,框架搭建完毕,只需进一步对内容进行充实。
更应看到县存在差别和不足:一是与周边地区相比发展已经滞后,看到所做的工作的同时。周边常德地区的各区县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与其差别十分明显;就是与我市其它区县相比,县电子政务建设也已滞后,武陵源的数字武陵源”系统几年前就已投入使用;永定区的门户网站建设较好,政务办公系统也已投入使用;桑植县的政务办公系统已开始运行。二是各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单位电子政务系统已较为完备,有的单位还没有电子政务这一概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意识也较为淡薄。三是各自为政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缺乏统筹规划,县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各单位应用开发目标不清晰,网络多渠道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等等。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抓住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大好时机,从实际需求动身,突出重点,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统筹规划。加强统一领导和规划,防止各自为政。一是要加强对全县电子政务网络的总体规划。县信息中心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全县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要保证规划的前瞻性,拓展性,规划要能指导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县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各单位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规划,报县信息中心审批。二是要加强对现有网络的整合。由于各单位的实际要求不同,再加上规划滞后,县目前的网络状况较为复杂,有的上级部门统一规划建设的业务资源网,有的部门为适应形势发展而自己组建的办公网;有的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的专网,有的基于互联网的办公网络,等等。对各部门的网络状况,县信息中心要加强调研,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尽可能的进行整合,以加强资源的有效利用。三是要提高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和质量。今后,县各级各部门新建和扩建的电子政务项目,必需依照全县的统一规划和要求,由县信息中心立项,认真开展项目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具体建设计划和方案,并报县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审批同意后建设;凡未经审批同意的县财政一律不予拨付建设经费。县财政局、信息中心要依照全县总体规划和进度安排,根据县财政年度预算,统筹制定电子政务建设项目安排计划。各级各部门新增电脑、打印机等设备,要严格依照实际工作需要,综合评估后配备,从而保证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序协调发展。
(二)加大投入。网络设备投入是基础。今年以来,虽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工作,但目前,各单位之间发展的状况还存在一些差距,有的单位没有接入互联网,有的没有使用光纤方式接入;有的单位电脑设备十分陈腐,有的甚至没有电脑,这就给我县电子政务建设的推进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加大两个方面的投入。一方面,各单位要认真依照慈政办发[2008]37号文件精神搞好网络接入的工作,特别是一些近期要接入全县电子政务系统的单位,一定要尽快按要求完成网络接入;其它各单位也要按文件要求,提前做好网络接入的准备工作;电信公司要主动与各单位做好衔接,积极提供优质优惠服务。另一方面,各单位要积极添置电脑等设备,要保证有两台以上的电脑接入电子政务网络,有条件的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设备,条件不太具备的单位,要克服困难确保完成任务。
(三)精心改版。公众信息网是县最具有权威性的对外窗口,但由于临时投入缺乏,以及信息更新维护机制不健全,已明显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前段时间,县信息中心对公众信息网改版进行了筹划,已形成了一些的意见,但在页面设置、版面美工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各单位要对公众信息网的改版提出珍贵意见和建议,以使公众信息网真正体现开放慈利、活力慈利的形象。二是要抓好门户网站信息内容的保证。今天,县委办、县政府办专门下发了文件对门户网站信息保证工作进行了明确,县“两办”县委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是九大版块的最终审核单位,请这些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公众信息网建设。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履行好报送各类信息的职责,明确信息专干专人专职做好审核工作,各分管领导也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信息的审核上,以保障信息的零误差、高质量。三是要抓好各单位子网站建设。各单位子网站是本单位自己的门户网站,下挂于公众信息网,与公众信息网共同组成慈利县门户网站群。目前,县已经建设了自己的门户网站的单位仅有10多个,而且这10多个网站也缺乏信息更新和维护。因此,县各级各单位的子网站建设的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县委各部委、县政府组成部门要迅速启动单位门户网络建设,9月底前完成门户网站建设;其它各单位要尽快行动,按时间要求完成网站建设。
(四)强化应用。建设只是手段,应用才是目的县电子政务系统包括门户网站群和政务办公系统这两个重要组成局部。目前,县的政务办公平台已完成初步开发,正在进行调试,并即将在第一批接入单位中推广应用。今后,县各级各部门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在政务办公系统上开展,这就给我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加强对系统的学习,政务办公系统推广过程中,全县将组织一系列的培训,大家在培训中一定要认真学习,熟练操作,并在工作中不断运用。其次,要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培训,大家在接受县信息中心的培训后,要组组织开展本单位人员的培训,指导工作人员经常性操作系统,激发运用系统的热情。第三,要加强对系统的运用。目前,从省市到县的政务办公系统已开始发挥作用,省市已不再向县级下发纸质公文,也不再受理下级的纸质资料,一切公文均通过网上传输。县也已提出明确要求,从明年元月份开始不再受理和下发各类纸文件和材料。因此,各单位要逐步改变原有的办公模式,加大力度,强力推进政务办公系统的应用,真正实现“无纸化”信息传送和网上协同办公。同时,各单位在内部也要逐步取消纸质文件和材料,并紧密结合自身业务实际需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切实发挥电子政务系统应有的作用。
三、强化措施。确保电子政务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时间紧、任务重、规范高、要求严,电子政务建设是面临的一项全新的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整体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关键在应用,重点在落实,成败在领导。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电子政务建设,专门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并调整了县信息中心的机构和职能,具体负责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各乡镇、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负全责,重点抓好电子政务建设的日常工作。同时,要明确专门人员作为单位信息专干,具体负责文件传输、会议通知的及时接转和网络的维护、管理,以顺利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各单位要克服困难,加大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确保系统建设、设备购置、网络维护等资金的落实。
二是广泛宣传发动。县直各单位要在主要街道悬挂12条标语,乡镇也要在醒目位置书写12条标语,全县营造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氛围。二是各单位要发动本单位工作人员加强电脑基础知识学习,学习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要尽量让更多的人员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基础知识,本单位内部形成互帮互学的氛围,并开展电脑知识竞赛。三是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开展电脑操作技能比武,由各单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派12名工作人员参与全县性的比武竞赛,以此来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学电脑、用电脑的积极性;县信息中心要开始谋划和谋划一系列活动,使干部职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电脑,以提高操作技能,激发在工作中运用电脑的热情。
三是建立协调机制。协调难度较大,各单位一定要将其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切实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不时推进。县政府办要做好统筹布置,加强协调,以保证电子政务建设顺利开展。县信息中心要充分发挥职能,主动工作,详细制订全县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计划、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指导、督促、检查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依照县委办、县政府办的有关文件要求,积极配合,认真开展工作,接受信息中心的指导、监督,确保全县电子政务建设协调发展、整体推进。县电信公司要加强联系,提供软硬件和技术支持,搞好优质服务。
四要抓好队伍建设。县专业技术人才十分馈乏,要加强人才储藏,建立人才信息库,不时将专业技术人才选拨到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岗位。二是要不断壮大推广应用队伍。各单位要选派有能力、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当分管领导和信息专干,要将这一局部人员培养成为我县电子政务推广应用的骨干力量,并通过发挥大家的作用,达到全县机关事业单位中广泛应用的目的三是要加强人员培训。县信息中心要尽快制定落实全县电子政务知识和技能培训计划,对信息专干等人员要加大培训力度,尽快形成一支强有力的专业人员队伍;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多种形式,对全县各级干部进行轮训,加快电子政务普及速度,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运用水平。各乡镇、各部门要积极为干部职工发明良好的学习与实践条件,积极运用电子政务开展各项业务,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各项功能和作用。
五是强化系统管理。要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各类系统的平安、稳定运行。一是要采取必要的信息平安技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平安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和信息资源的平安。二是要建立健全政务信息上网的审核制度,凡信息一律不准上网,凡向社会公开的政务信息,必需经本单位和具有审核权限的部门严格审核,对一些特殊性的信息,审核部门要送县失密局审核把关。此外,全县各级各部门在实施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凡各类计算机系统和信息资源都要与互联网实现严格物理隔离。三是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工作中,要严格依照信息平安失密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电子信息平安机制的建设和日常管理。县信息中心要会同县保密局,做好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监督和管理,一经发现违反有关平安失密管理规定情形的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进行整改。凡因违反有关信息系统平安失密规定,造成泄密或危害信息系统平安的依法追究各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责任。
篇3
农村电子政务具有变革办公环境、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推进“一站式”服务的一般功能。此外,由于农村电子政务功能的提供者(政府涉农部门、乡镇一级党政机构、具有农业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乡村一级自治机构)和服务对象(农村、农业、农民)的特殊性,农村电子政务还具有促进农业信息应用、丰富农村生活内容、推动基层民主、推进农村发展等特有功能。
1.1促进农业信息在农村全面渗透与应用
农村电子政务关注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通过政务网络将闭塞、分散、偏远的乡村与政府直接联系,加强涉农信息在农村社会生活和经济领域的渗透与应用。表现为:凭借组织、人力和智力优势,贴近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与地方政策、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等实用信息,方便农民在信息畅通的条件下对生产要素的获取和利用,增强农民的农业生产与经营能力;依靠信息技术优势,农村电子政务创设主体———各乡镇政府及其涉农部门,向农民提供方便查询的与“三农”相关的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科技、医疗救助、社会保障、减灾救灾、森林防火预警等公共服务信息,避免农民由于获取信息不畅而误事,推动农村电子政务的发展,使其真正惠及农民。
1.2丰富农村文化和农民生活
农村休闲娱乐选择较少,农民业余生活相对单调,农村电子政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能够引导农村生活。表现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大众信息的传播与普及,惠民政策能够引导农村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可极大地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丰富其生活内容;电子政务作为政府主导建设的专业信息系统平台,与其他互联网渠道信息相比,更具有可靠性,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窗口的海量网络信息,引导农民了解国内外权威资讯,开阔视野,使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因此发生改变;电子政务网站信息引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的渗透,推动乡风文明,使科学的理论、正确的舆论、高尚的精神文化传播成为农村文化的主流,引导农民生活向多样性、高层次、个性化发展。
1.3加强民主参与和基层民主建设
传统上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民主参与手段单一,参与热情低。农村电子政务创新了农民民主参与手段,拓宽了农村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提高了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表现为:电子政务“农村政务管理系统”将公开信息具体传达到各村镇,方便农民了解,增加农民的知情权,提升农民民主地位;电子政务提供的交流平台推进乡村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村级局域网平台畅通的信息功能,实现民主事务的网上投票、表决与协商,降低民主参与成本,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也使政府与农民间的距离缩减,农民对国家政治、国际时事的关注程度提高,参政能力增强;电子政务系统中,农民可以借助信息反馈模块直接将诉求传达到政府,政府有机会在第一时间获取民意动向,了解农村地区的社情民意,促进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等基层民主的实现。目前,政府主导的农村电子政务成为基层民主不可或缺的载体,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农民越来越主动地参与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来。
1.4推进农村经济与社会跨越式发展
市场信息畅通与否是农村经济社会能否发展的关键,中国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富足的农副产品和剩余劳动力,在信息不畅的情况下,交叉优势资源不为人知,更不可能吸引到投资,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农村电子政务通过信息加大农村与外界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为:通过网络宣传本地特色与优势,并通过农业主管部门和基层政府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和服务,通过政府主导网站与市场双重调控,使农民能及时获取畅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村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效益得以最大化;通过农村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农民可以获取外地务工信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效的转移;同时,政府承担着科技兴农的职责,通过农村电子政务网站为农民提供国家科技政策和时效性农业科技信息,将农村发展与科技进步有效接轨,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技能,改变农民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2农村电子政务的建设内容
如上分析,农村电子政务具有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诸多功能,然而,受制于农村社会文化基础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其有益功能常常无法施展。现代农业的发展有赖于电子政务的推进,而农村电子政务的健康发展,要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其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才能有序开展。
2.1以设施为基础,打通电子政务“最后一公里”
农村电子政务建设首先要确保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和技术支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有利于农村电子政务发展的硬件条件,降低农村电子政务入门门槛。中国农村发展程度不均衡,东部、南部经济发达,农村信息化水平较高,中西部落后,“最后一公里”问题长期存在。农村东、中西部存在差异,同一地域各村情况也不同,农村电子政务信息基础设施很难有统一的建设方案,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都要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建成城乡网络一体化和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针对农村信息化基础和农民切实需要,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网络、广电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在内的信息网络以及各种信息化设备。以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联合文体、广电及电信等部门,本着可持续、整体布局和应用合理来铺设基础电信网络,用“村村通”工程和“中国农业信息网”建设工程来推进;以农村信息体验中心(站、点)及农村信息化示范村为先导,推动电话、电脑、电视等进村入户,提高农村电话、电脑的普及率,提供上网设备,降低上网费用,降低农民接触电子政务的硬件门槛;在科技信息化发达地区设立卫星宽带互联网接入点、宽带服务中心、农村信息服务站点等。
2.2做好顶层设计,建设农村电子政务运行平台
注重农村电子政务主体职能协调,面向农村建立由两个并轨的信息平台组成的综合性农村电子政务运行平台,即农业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在目标明确的基础上统一宏观规划平台建设,做好顶层设计。具体包括:
1)国家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涉农政府部门从宏观上协调农业内部各层次、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引导农业生产、经营的大方向,并按照这些内容,在电子政务网上信息,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到农村整体发展中。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做好网站兼容性设计、网站导航、链接与动态更新。网站系统要做到既与部门内部兼容,又与村务办公系统兼容,避免横向信息传递不畅;电子政务平台搜索引擎、菜单栏、网站地图要方便农民搜索、阅览和信息,网站导航指示明了才能更好地实现导航性;涉农部门要做好网站链接,并及时更新信息,保证农业信息内容的时效性。
2)农村地方农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根据本地资源特征和优势制定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依据相应规划,突出农村区位特点,收集分析农业信息,建立覆盖乡村的地方农业信息资源和服务平台。为了方便农民使用,可借助子网站群做法,即一个主站集合若干分门别类的子网站。输入政府综合门户网站网址,再点击进入农村频道主页面,即可浏览各村网站或本地特色农业产业网,使其具备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优点。村级网站内容涉及村级首页、通知通告、村务公开、本村动态、本村风采、农事指南、党建工作等,展现村庄环境、乡村风土人情和自产农产品;特色网站包括粮食网、瓜果蔬菜网、畜禽网、水产养殖网、花卉茶叶网、乡村旅游网等,平台设置为了方便为不同农业资源提供相应的信息化管理与科技服务,帮助农民找方向、抓机遇、避风险。
2.3强化政务职能,厘清农村电子政务业务范围
以信息手段优化政务职能,把惠民措施及其实施执行作为农村电子政务的业务重点,参与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保证农村电子政务成为农民办理业务的重要渠道,成为农民和政府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具体业务包括:
1)农资相关业务。结合实际,提供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测、质量监管、产品追溯、产权交易和公共资源市场化改革等网上业务的受理与办理;提供粮食主产区的植被物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气象监测预报、重大自然灾害防范预警和植物病虫害监测等网上专家智能服务;提供农产品期货、现货市场行情信息。将农资相关政务业务落实到乡村基层,发挥农村电子政务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
2)社会保障业务。关注农村医疗保险等公共事务,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信息服务体系。包括: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覆盖范围,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医疗资源相对有保障的地区,建立面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会诊系统;在地方病集中的地区建立农民数字健康档案及面向农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疫情控制业务系统;建立全面覆盖农村的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减灾救灾、社会赈济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3)相关扩展业务。电子政务具有公益性强、社会效益突出的特点,对超出政府业务范围的农民个体需求,如农产品交易、宅基地申报、纠纷投诉等,通过网络链接,推荐有资质的社会力量,直接面向农村进行业务办理。社会或者商业组织是信息服务的业务主体,政府仅扮演组织推动和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将政府推动、引导和市场机制有机结合,作为农村政务业务的延伸。此外,应拓展业务参与的途径和渠道。从政府角度改变为农民提供业务的不合理过程,实现农业部门和乡镇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平台从协同办公平台向集约化和一站式变革,网上完成公文传输签办,行政审批、目的督办、信息交流、任务协作等,继而实现政务流程再造,集成信息、功能、部门和任务流程,提高业务沟通能力和办理效率。沟通环节上,在网站或网页中设置BBS、社区论坛或留言板,在网页设置基层政府的公共邮箱、公开政府主要领导电子信箱地址,便于农民参与。
2.4强调服务导向,分步推进政务服务
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目标是对农村人口政务服务的最大化和效率化,其服务对象———农民,主要关心的是能否通过政务系统获得准确及时的科技、市场与公共服务信息,两者目标一致。现阶段农村建设,农民个体更关心的是生产收益,其次才是公共服务、民主政治等,因而,在农村电子政务建设初期,突出重点、分步推动将具有更好的效果。首先,在管理、经济、文化共建的总体框架下,从农业技术信息、招商引资、生态旅游宣传等经济服务上着手,尽快让农民接触信息化,并从中得到实惠;其次,借助政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改变仅从政府管理角度的网上政务信息,主动适应农民、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提供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等实际信息服务;再次,对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预测市场行情,农产品市场供求情况和趋势分析信息,如良种、种苗、农药、肥料、饲料等农资产品及市场信息,加强对农民的引导,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相结合,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建设能力;最后,在经济服务取得一定效果后,经济社会发展也为电子政务建设筹措到更多资金,再开展政治服务、文化服务方面的农村电子政务建设。
3小结
篇4
关键词: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面对电子政务建设中千头万绪的问题,作为地方政府的一个电子政务建设者,在现行行政体制下,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还面临哪些问题﹖结合目前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政府电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样,我们将以上两个方面来政府部门电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1 各级政府电子政务主要问题
1.1 对电子政务及其发展认识不足,不够重视
目前,地方各级政府均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各级领导也普遍将电子政务建设提升到抓住机遇,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服务的高度来认识。在发展电子政务的认识上存在观念上的误区:一种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另一种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条例搬上互联网目的就达到了,而仅仅把电子政务当作传统政务的补充而已,这些都是注重信息手段而忽视政府业务流程、管理方式改进的结果。
1.2 电子政务发展理论研究滞后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有关围绕电子政务的研究理论多数是偏重于技术层面的,这种状况如果长远下去必将影响电子政务本身的发展。而电子政务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它的影响也将是全面深远的。可以说理论研究有些滞后电子政务实践,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政务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难于提高层次也就会成为必然。
1.3 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体制改革的融合度不够
电子政务建设属一项利国利民的创新工程,“电子政务”的关键是“政务”,而不是“电子”。但长期以来各地各级政府由于对信息技术了解有限,不少领导者只是把电子政务当成一种新技术,以为只要投资,有了硬件设备就算建成电子政务。在政府决策层面,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体制改革几乎是相互独立的两件事。
1.4 电子政务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电子政务建设离不开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为了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或修改了相关法律。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很不健全,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政府信息化缺乏基本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1.5 队伍建设滞后,信息化应用技能不高
任何信息化工程成效如何,关键在人。电子政务也不例外,如果没有人用或没有会应用的人,再好的应用系统也是形同虚设。相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培训枯燥难懂,学过就忘,效果不明显,公务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的问题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
2 云计算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整体上用10个字概括:整合、协同、互联、共享、重构。整合就是对已有的政务系统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整合。协同是重点实现业务的跨部门协同。互联就是克服条块分割、信息孤岛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就是在整合、互联、协同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共享水平。重构就是按照政府组织体系的调整重构一些重大综合应用项目。
2.1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顶层设计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根本,密切结合中心工作,积极推动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为减少重复浪费、避免各自为政和信息孤岛创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云计算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等优势,利用现有电子政务基础,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支撑各部门应用发展,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推动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政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转变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模式,促进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走市场化、专业化道路,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降低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成本。设计方向则是推动数据和业务系统与承载的技术环境分离,推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过程优化,推动建设完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2.2 我国的电子政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网络分离、部门分割、信息孤岛、信息分散、缺乏智能等。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必须要解决顶层互联互通协调不畅和纵向延伸边界不清的难题,并建议尽快组织制订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统一标准规范,加强顶层设计,国家统一标准规范应主要关注于全局性、涉及互联互通的标准。近年电子政务系统的快速推进,让各级政府机关投入巨资采购了大量硬件设备,建设了多个应用系统,但是普遍出现了设备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严重、信息系统运维难、人员成本和能源消耗巨大等问题,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降低运维成本成为各级政府机关最急迫的需求。
2.3 随着云计算在国内金融、能源、通信、制造、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成功案例逐渐丰富,电子政务也找到了解决前述问题的突破口。作为未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云计算在电子政务领域逐步开始落地,进入实战阶段。如今已有上海、北京、青岛、西安等城市在电子政务云应用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丰硕成果。云计算是网络互联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模式的全新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约发展的必然趋势。云计算通过动态易扩展的资源整合和按需供给的专业化应用服务交付模式,提供高效可靠、绿色节能、低成本的计算与数据服务,满足各种信息化的需求。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极大地满足了推动信息资源整合、促进政务资源共享的需求,能够帮助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并将对公共服务、民生服务的提高和改善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推广应用方面,从各地的规划部署中不难看出,电子政务也是云计算的应用重点之一,云计算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政务应用系统建设、政府数据中心建设等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骆珊,李波,周永杰.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2]姬泊.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J].宿州学院学报,2005.
篇5
关键词:电子政务 经验 首席信息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102-01
1 明确建设原则
电子政务实施和建设的过程当中,各个国政府一方面看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紧迫性,同时也认识到了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期性,原因是电子政务的建设,不仅仅是简单地引入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问题,而是涉及社会和政府多方面的变革,涉及政府人员行政理念的创新、行政权力的重新分配,行政职能的转化,行为模式的重新定位,政府资源的重组和相关的制度创新等等,甚至还涉及到政府行政文化的传承,是多重因素集合成的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说对电子政务建设要作长期规划,且要“慎重规划,小步快移”。
2 促进电子政务的规范化建设
电子政务我们把它看做是一个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它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全局发展的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并且涉及多种业务和技术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说,必须要加强统一规划、科学理顺体制,加强领导,全方位的推动。在这个方面,美国所有的政府以及部门都是设立首席信息官来解决多头领导问题的效果非常显著,他们采用的方法,是通过联邦政府成立电子政府特别行动组和CIO委员会,具体负责跨地区和跨部门的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而且通过制定相关的电子政府战略规划和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应用来充分的协调工作,让电子政务在建设的过程中的许多复杂性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所以说,设立首席信息官来全面负责电子政务的工作的做法,对于中国的地方政府全面建设电子政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实施安全的保障措施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基本掌握在这个国家的政府部门手里。在他们的信息数据库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是会涉及国家安全问题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保护好这些信息,以便于能够更好的保护国家、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信息安全是电子政务的命脉,必须小心并多方加以保护。世界各国在兴建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将电子政务的保护工作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由于电子政务的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每个国家在解决安全问题时候,大多采用了从多个方面同时着手,一起建立安全防御体系的办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三方面,也就是安全的管理、安全的技术、和安全的法律法规。这三个方面中,安全的技术是基础,安全的管理是核心。安全的法律法规是保障,如何保障好信息安全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它需要不断地完善,在电子政务的环境下更是如此。
4 加快健全法律体系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是否发达,首先要看这个国家的立法是否完善。电子政务要想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以立法来作为保障。有了完善的法律保障,电子政务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现行的法律法规相对过时和滞后,已经开始不太适合现如今政府电子化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律界人事在新的环境下尽快制定出相应的法律和制度来进行规范、引导和逐渐适应当下的政府电子化进程。
5 积极推进政府重塑
在各个国家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当中,有的运用了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并且投入了巨大资金的电子政府工程,却没有得到人们所预想的效果,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对于那些失败的工程,海默给出了一个典型的解释,指出了政府职能变迁和业务流程重构的关键性。人们仍然以就有的思维来利用新的技术,对那些旧有的职能、流程原封不动的利用,人类运用信息技术其实就是为了使速度更快一点。所以说,政府重塑是进行全方位建设电子政务的前提。
6 努力争取政治支持
电子政务的建设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为了能够给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支持,各国都在政府内部建立了一个拥有决策权和财权的领导小组,这个小组可以使政府得各个部门的主要官员集中起来,一同为电子政务来制定技术标准和行动方案,并且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政治支持。以目前新加坡所开展的一项以电子政务为领头的工作工作为例,该项工作就交付给了专门制定IT和电信政策的财政部门以及信息通信发展单位。而这两类单位部门都是新加坡国内财力雄厚的的重要部门。
7 重视和公开信息资源
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使用者,如果我们不将这些相关的薪资资源进行彻底数字化操作,那么在电子政务中所提出的一种行政网络化将会失去实际应用意义。总的来说,发展建设公用资料的数据库是政府进行政务信息化的基本性工作,也是利用政府信息来完成政务工作的重要手段。
8 加强公务员培训
从国外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应当提高政府内部公务员在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时的个人素质,必须要通过加强公务员群体运用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实际能力来推动政府电子政府的发展建设工作,从而保证政府政务建设能够进行有序健康的发展。在美国,联邦政府内部对于公务员所展开的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一般是由专门的人事管理部门人员所负责的,并且将同时受到来自于管理预算办公室、总务管理局以及首席信息官的委员会组织的共同支持。其中,人事管理办公室内部的人员,其主要任务在于对联邦政府中各部门的信息技术问题以及与信息资源管理直接有关的一些人力资源需求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员工的培训课程进行监督,考察其中所选用的培训方法以及培训项目是否是和联邦政府中人力资源部门所规定的保持一致,并对具体的培训项目进行考核评估工作等等。
参考文献
[1] 张勤,马费成.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范式――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7,10(6):65-75.
[2] 马费成,望俊成,陈金霞,等.我国数字信息资源研究的热点领域:共词分析透视[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4):438-443.
[3] 焦宝文,主编.电子政府导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篇6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以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为目标,把电子政务向实用阶段推进,建设覆盖全市的高速宽带办公网络平台。市政府的这一决定是科学的、有远见的,电子政务的实施是政务改革必由之路,既可以全面提高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又可以从宏观上科学地指导整体工作,更便利市民参政议政,是面向新世纪的迈向信息化城市的重要一步。
我市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是以市人民政府为中心设立系统服务中心,市直各局、办、部门为基站,其他乡镇为辅助基站的集散型卫星式网络结构。突出以应用为重点,以信息资源共享为核心,坚持面向政府管理、面向经济建设、面向人民生活、面向资源最大利用,正确处理好信息安全与信息共享的关系,全面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务公开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
省政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开展全国政府系统公文无纸化传输建设的要求,积极建设覆盖全省各地、各部门的电子公文传输平台,省政府办公厅以黑政办函号文件要求,从月——月建设完毕并进行试运行,月开始非密级公文将取消纸质文件,并根据运行情况逐步取消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各种纸质非密级公文。这一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如不与省市保持同步,不实现电子政务公文传输,势必影响上情下达,将延误我市公务工作的及时性,降低工作效率,造成不应有的政务损失。
目前,我市电子政务技术解决方案已经制定完毕,并与省厅进行沟通联系,征询意见,认为切实可行,要求抓紧落实。孙永先市长指示,将电子政务的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建设电子政务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的系统性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现在急需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⒈抓紧落实建设资金。在主系统开发期(一期工程),建立系统开发环境,服务器软件系统基本形成,市政府内部文件传送、审批、网络会议等基本功能完成。急需解决建设启动资金元。
⒉由市信息中心牵头组织,代表市政府迅速考察确定并委托有能力、技术强的网络服务公司加紧实施,争取早日实现电子政务。
⒊请政府办公室予以积极配合,提供相应的办公条件,一是需要无干扰、防盗安全性高的房间安置服务器等网络设备,二是人员办公场所。
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安全PKI
1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概述
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政府事务处理的信息流效率,对政府机构和职能进行优化,改善政府组织和公共管理能力。通常由核心网络、接人网络及访问网络三部分组成。建设内容一般包括: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主站点、“一站式”行政审批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公文交换和信息报送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网络结构中,核心网络拥有重要的信息资源,并处理政府部门间的核心业务。政府部门间的数据交换流程是闭环的,即任何一个节点既是用户又是数据源。因此,核心网络节点之间的业务流程应该是高速、严密、安全的,并且有严格的审核机制。核心网络与接人网络形成上下级关系的协同工作平台,进行信息、数据的交换。它们之间的信息往来必须具备信任安全体系。政府核心网络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对外宣传政府信息,与访问网络建立连接。
2综合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风险
2.1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和控制问题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因此它需要绝对的安全。但是同时电子政务现在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是要为社会提供行政监管的渠道,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如社保医保、大量的公众咨询、投诉等等,它同时又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因此如何合理地划分安全域显得非常重要。
2.2内部监控、审核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单位都没有系统可以实时地对内部人员除个人隐私以外的各项具体操作进行监控和记录,更不用谈对一些非法操作进行屏蔽和阻断了。
2.3电子政务的信任体系问题
电子政务要做到比较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第三方认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一定级别的第三方认证,才能说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任体系。
2 .4数字签名(签发)问题
在电子政务中,要真正实行无纸化办公,很重要的一点是实现电子公文的流转,而在这之中,数字签名(签发)问题又是重中之重。
2.5电子政务的灾难响应和应急处理问题
很多单位在进行网络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作为系统核心部分一一数据库本身的安全问题,完全依赖干整个网络的防护能力,一旦网络的安全体系被穿破或者直接由内部人员利用内网用户的优势进行破坏,“数据”可以说无任何招架之力
3综合电子政务平台安全体系建设方案
3 .1技术保障体系
技术保障体系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和基本理论的研究与开发,二是信息安全产品和系统构建综合防护系统。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加密技术、信息隐藏技术和信息认证技术。数据加密是把有意义的信息编码为伪随机性的乱码,以实现信息保护的目的。数字签名是指只有发送者才能产生的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数字串同时也是对发送者信息真实性的证明。
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目前,主要的信息安全的产品和系统包括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系统、物理隔离系统等。我们可采用屏蔽子网体系结构保证核心网络的安全。屏蔽子网体系结构通过添加额外的安全层到被屏蔽主机体系结构,即通过添加周边网络更进一步地把内部网络与Internet隔离开。在这种结构下,即使攻破了堡垒主机,也不能直接侵人内部网络,它将仍然必须通过内部路由器。
3.2运行管理体系
安全行政管理。电子政务的安全行政管理应包括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安全人事管理、制定和落实安全制度。
安全技术管理。电子政务的安全技术管理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硬件实体、软件系统、密钥。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对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和应对过程。它包括对正面事件效果的最大化及对负面事件影响的最小化。
3.3社会服务体系
安全管理服务。目前,一些信息安全管理服务提供商(Managed Security Service Providers, MSSP)正在逐步形成,它们有的是专门从事安全管理服务达到增值目的的,有的是一些软件厂商为弥补其软件系统的不足而附加一些服务的,有的是一些从IT集成或咨询商发展而来提供信息安全咨询的。
安全测评服务。测评认证的实质是由一个中立的权威机构,通过科学、规范、公正的测试和评估向消费者、购买者即需方,证实生产者或供方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公开、客观和先进的标准。
应急响应服务。应急响应是计算机或网络系统遇到安全事件如黑客人侵、网络恶意攻击、病毒感染和破坏等时,所能够提供的紧急的响应和快速的救援与恢复服务。
3.4基础设施平台
法规基础建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在国家宪法和各部门法中对各类法律主体的有关信息活动涉及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规范,形成国家关于信息及信息安全的总则性、普适性的法规体系;针对各类计算机和网络犯罪,制订直接约束各社会成员的信息活动的行为规范,形成计算机、网络犯罪监察屿防范体系;对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产品(系统)的授权审批应制订相应的规定,形成信息安全审批与监控体系;针对信息内容的安全与保密问题,制订相应规定,形成信息内容的审批、监控、保密体系;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制订网络信息预警与反击体系等。
篇8
【关键词】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应用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122-01
政府信息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自国家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各级政府在信息化的道路上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政府信息化是运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对传统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造提升政府管理的有效性。随着我国政府信息化过程不断推进,其内涵也不断发展。未来的政府信息化应该以政府职能的重塑和政府结构的再造为主,其本质是实现政府构成模式的创新及深刻变革,完成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跨越式发展。
1、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可分三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电子政务基础工程设施建设和政府上网工程启动阶段;构建电子政府和全面实施电子政务阶段。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是建立数字城市,构建电子政府,即建立空间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系统支持的电子政府。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历了前两个阶段,正向第三阶段过渡,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1)标准化问题
随着近些年电子政务不断地发展,跨部门、跨地区对数据互联共享已成为发展趋势,资源共享必须要有标准化的支持,尤其要发挥标准化的导向作用,以确保其技术上的协调一致和整体效能的实现。因此,电子政务标准化越来越引人关注。我国电子政务之所以标准不统一,主要是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零散进行的,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大部分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互利互用的操作。这种不统一造成巨大浪费。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实践经验证明,标准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实现电子商务的标准化是重要的建设目标。
(2)信息安全问题
政府电子政务要求计算机信息系统作为国家政务的载体和工具,它与国家信息安全有着重大联系。因此,政府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电子政务的信息进行侵害的方式主要包括:偷窃、分析、冒充、篡改、抵赖等,这些侵害都有损国家和政府形象、公信力,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目前我国政府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网络非常脆弱;互联网上和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活动日益增多;信息网络安全存在严重隐患;黑客攻击破坏网络的问题十分严重;境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非法组织利用互联网进行煽动、渗透、组织、联络等非法活动日趋突出。
2、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
电子政务的优点十分突出,它能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提高透明度,方便百姓,改变政府职能。
(1)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并且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也日益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并推动着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变革,在信息化的带动下,电子政务也逐步发展起来。发达国家十分注重电子政务的发展,联合国最新调查显示,在“2003年电子化政府完备程度”排名中,美国高居全球第l,中国排名第74。我国的电子政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为更好的服务社会、与国际接轨,我们要加快步伐,促进政府信息化,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促进政务信息化,从而带动企业信息化。
(2)增强政府服务能力的需要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提高了政务信息公开效率,简化了政务服务的程序,有效地杜绝了政务处理中可能滋生的腐败。同时,网上审批系统、税收征管系统、公安综合管理系统、社会保障系统等系统的互相融合,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办理营业执照、补办身份证等,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形象和服务质量。
3、推进电子政务应用,提升行政能力的思路
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规范行政权力,调整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改进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电子政务和政府网站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素质,全面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看,要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应该是切实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责任政府,是立足于服务实施管理和调节的服务政府,是全面依法行政并受法律严格制约的法治政府。有鉴于此,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着重围绕构建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展开。《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中办18号文以后,进一步推动了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深化和整体发展。在电子政务建设深化、细化过程中,需要电子政务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来提升政府行政能力。
第一、“以公众为中心”进行方式创新,提高政府的民主行政能力。
电子政务应用,不是简单地将现有工作流程电子化,更不是将现有部门间的工作关系通过电子方式封闭化,而是不断促进政务本身以公众为中心的创新,以提高其的质量和水平。如对影响效率的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和部门间的共享协同,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决策支持时进行深入的业务研究,包括社会问题和矛盾、基础理论和政策法律,以及专业业务的分析方法和模型等的研究。
第二、建立制度化、组织化、标准化的管理体制,提高政府的科学行政能力。
信息系统成功的真正标志是应用的深度、广度、依存度与信息资源的完整、准确与规模;是管理创新推动和实现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绩效。我国电子政务迫切需要改变经验型的管理方式,代之以制度化、组织化、标准化的管理,这是“十一五”期间各地区、各部门扼制低水平重复,搞好自身建设,取得良好绩效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宏观层面,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已经锁定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上,要实现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跨部门联合应用,为全社会服务。因此要在管理体制上,建立跨大系统、跨部门的强有力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建立有效的协调、指导机制。
第三、构建电子政务教育与培养体制,提高政府电子政务的应用服务能力。
电子政务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制度化是增强我国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生命力的重要举措。只有电子政务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将得到全面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才能得到大大提高。一是对于具有雄厚IT技术教育资源的高等院校,应建立培养电子政务技术型人才制度。根据培养电子政务技术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制定以精通IT技术为主、以懂得政府管理业务为辅的教学体系及标准,主要培育具有信息时代政府管理知识视野、能够应用最有效的IT技术手段在政府管理中实施电子政务的专业人才。二是从政府宏观指导的角度,积极倡导电子政务人才教育与培养资源共享,利用政策引导和扶植的手段,促进电子政务人才教育与培养的国际化及其校际化合作,以此提高我国电子政务人才教育与培养的效率及效果。
篇9
关键词:西部地区 电子政务 信息化 数字鸿沟
一、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及,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电子政务在中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部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第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带动下,西部各省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加。以为例,电子政务网络一期工程城域网建设2005年已组建完成了自治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大班子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到目前为止,内蒙古电子政务城域网己有90个委、办、厅、局接人自治区本级政务城域网。其中,新、旧两个政府大院内35家,院外55家。电子政务城域网采用双备份结构,中心结点分别设在党政新区和自治区政府旧院,网络采用全光纤通信方式,主干带宽1000M,接入带宽100M。
第二,在“政府上网”工程中,西部的大部分省市,甚至于旗县级政府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2003年2月20日开通了“中国,内蒙古”政务综合门户网站,有直属部门39家,各盟市与门户网站完成了链接。经过2次改版,门户网站内容不断更新,在2005年度中国政府网站评估中,“中国,内蒙古”政府门户网站从2004年排名第25位上升至第13位。目前,内蒙古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70%以上的旗县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中。巴彦淖尔市的90%的旗县区己开通政府门户网站。
第三,一些城市已步入电子政务的高级阶段,即互动式的电子政务。他们实现了网上办公,可也进行网上审批、网上招投标等。如成都市构建了政府信息平台,拓宽政府与公众的信息沟通渠道,开通了网上政务大厅。44个部门的服务内容、前置条件、办事流程、表格样式在网上公布,实行了网上申报和预审批。把政府对公众的服务窗口开得更大。
二、西部地区电子政务落后的成因分析
虽然西部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全国其他地区尤其是东部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客观条件的限制,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祖国的边陲,其总体特征是自然条件恶劣,地理环境复杂。经济水平低下。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低,这些都成为制约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是主观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一)客观制约条件
第一。经济发展滞后,社会信息化水平整体低下。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少。在我国,东部地区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其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而制约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也在于其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内蒙古地区为例,2007年我国GDP总量为249529.9亿元,内蒙古地区总量为6091.12亿元,仅占全国GDP总量的2.4%。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5.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4元,内蒙古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77.8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953.10元,这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人均水平,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差距更加明显。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影响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结构以及居民用于购买信息服务的支出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二是社会信息综合指数低。西部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截至2007年底,全国长途交换机总容量为17092213万路端,其中西部地区长途交换机容量为3538411万路端,仅占全国总容量的20.70%,东部地区长途交换机容量为8534000万路端,占全国总容量的49.93%。
第二,从社会文化环境看,西部地区复杂的多元文化和传统的农耕模式也是政府推动电子政务不可忽视的阻力。西部地区是多民族地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有的少数民族至今还保留着封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当前绝大多数电子政务应用系统都为汉文版本,尚未实现多民族语言交流体系,没有庞大的数据库系统的支持,没有与公众和社会的互动,缺少地区及民族特色,这就将一些少数民族群体拒之电子政务大门外。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发展应拥有其自身的地区及民族特色,否则,电子政务发展就失去了价值,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电子政务的方向。
第三,从地理环境看,西部地区地处祖国边陲,境内多为高山、大川、丘陵、戈壁、草原和荒漠等地形。且人口居住分散,给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带来了挑战。在地区通信网络容量的指标中,只有长途光缆和数字微波波道长度指标高于东部,而这恰恰反映了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幅员辽阔的特点。
第四,地区发展差异巨大,“数字鸿沟”问题严重。一方面,我国地区之间的互联网发展水平差距明显,东部地区远高于西部地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注册的CN域名总量为1,094,470个,其中东部地区注册的CN域名总量为835,471个,占全国总数的76.34%。西部民族地区注册的CN域名总量为87.557个,仅占全国总数的8%。全国网民总数为2.98亿人,其中东部地区网民人数为6.415万人,占全国的57.8%,网民普及率为13.0%:西部地区网民人数为2.229万人,仅占全国网民总数的20.1%,网民普及率为6%。与东部地区相差甚远。
(二)主观制约因素
第一,政府公务员对电子政务认识不足,热情不高。首先。部分公务员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于是大量购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然后建立了政府网站,把政府部门相关的法律、法规搬上网络。就以为实现了电子政务。把自己的工作与电子政务割裂开来,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其次,既得利益作怪。在我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下,由于长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和监督机制不力等原因,容易滋生腐败,公务员可能由各种途径获得“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而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建立规范、透明的政府,这种开放性、透明性使公务员获得“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的机会减少,使他们的既得利益受损,对电子政务建设持抵触态度。
第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接受程度低。开展电子政务
建设,对公众非常有益,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公众对电子政务的接受程度还比较有限。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需求电子政务的上网用户比例较小。据调查,我国是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在这人数众多的网民中,主要是青少年,而且在校大、中学生所占比例较高,但他们对电子政务的使用需求相对较少。二是,对电子政务解决问题缺乏信心。
第三,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信息网络结构重叠,设备和软件大量重复购置,低水平建设问题严重。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在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系统不能实现互联互通。相关信息也不能共享与互操作,形成了“信息孤岛”。而“信息孤岛”的存在导致了行政割据局面,导致更多的职能交叉与利益冲突。
第四。电子政务投资模式单一。推进电子政务是政府行为,但也需要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在我国,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进展是“由上而下”的,政府既是电子政务的倡导者,又是电子政务的投资者。如果只靠上面定方向下指标,甚至下命令,而不创造环境,鼓励和发挥企业、民众、基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电子政务即使搞起来了也是不能持久的。而且这种“由上而下”的策略容易导致投资模式单一。因此。电子政务建设还应有“由下而上”的策略,这样既拓宽了投资渠道,又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三、推进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是由政府主导的,而电子政务建设又是以政府改革为基础,没有政府职能的转变,机构的精简,流程的简化和政务的公开,电子政务就不能落到实处。面对诸多不利因素。西部地方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上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统筹规划,阶段推进”的原则来发展本地区的电子政务。
第一,加强对电子政务的认识。电子政务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象征,更是各国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正确认识电子政务的重要性,大力倡导政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是推行电子政务的前提之一。一方面要加强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社会各界对电子政务的认识。
第二,建立统一的电子政务规划和技术标准,并组建专门的电子政务信息管理小组。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是要搞好整体规划,这是国外发展电子政务的普遍经验。电子政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的长期规划。作为西部地方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电子政务建设采取“大集中”思路。注重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平台建设,走集约化、低成本的道路;二是建立专门的信息领导机构,专职负责电子政务建设;三是对现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
第三,弥合“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东西部经济的巨大差距,因此要弥合“数字鸿沟”,首先就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努力发展西部地方经济。其次,加强东西部在信息发展方面的互助合作,利用东部先进的信息技术带动西部的发展。最后,尤其要关注西部农村牧区信息化的建设。在信息化日益提高的今天,西部的广大农牧民已经成为最大的信息弱势群体,各级政府应采取倾斜政策。提高农村电话普及率,降低上网费用,提供廉价使用的上网设施,让农牧民也享受到电子政务带来的实惠。
篇10
按照您的指示,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我们就电子政务建设的作用、投资、应用等方面,和有关部门及个别企业进行了座谈和了解,并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电子政务的理论作用
虽然政府机关的工作千头万绪,但一般来电子政务有四种功能:一是公众信息功能。政府机关可以将新的政策、新的条例、法规、办法等给广大民众,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二是意见反馈功能。可以让访问者在网站直接将意见、建议、申报材料等发送到网站管理员的信箱中。三是网上办公职能。政府机关可以在线通知、填报表格、开视频会议、网上审批等。四是企业可以在线提报产品等,直接实现网上交易,也就是电子商务。
二、电子政务应用与我县现实情况的矛盾
一是投入与产出的矛盾。去年,济南**和**两家网站制作公司分别就我县电子政务应用进行了考察并拿出了《技术方案书》,按照设计要求,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网络建设包括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之间的网络平台架构相关配套设备(如机房、机房装修、服务器、光缆、软件等)的建设,费用为163万元;二期网络建设费用主要用于接入县城内各部门、企业及其它网络终端用户交换平台、光缆、软件等共计317万元;三期网络建设主要是各乡镇、村的交换机、线路租赁费等共计121万元。整个工程总计投资600多万元。目前,我县互联网用户仅有4000户左右(包括家庭、单位和网吧),全县人均上网率相当低,加之传统政务和商务习惯使然,致使我县目前信息化实现程度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网站建成后短期内收回投资的难度很大。通过对***、****、****等已经建有自己网站的企业的了解,其网站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毫无作用,其产品推介、交易仍以传统的参加展览会、交流会等商业活动为主。
值的一提的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投资方式,以上的设计费用仅仅用于政府中心门户网站软、硬件的建设,如果再计算各位领导、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村、企业网络终端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UPS电源等)等的投资费用,又将是一笔巨大的投资,而这部分投资是必须由县财政、各部门、乡镇、村及企业自己来承担的。
二是新技术与直接应用者落后的操作技能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县目前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广大民众电脑知识普遍缺乏,我县综合信息平台建成后,对应用者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新的甚至更高的要求,电子政务的参与者和使用者对于该系统的熟练应用尚需要一个培训和熟悉的长期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年轻人或者比较有时间和兴趣应用电子政务的非领导同志,却可能没有机会配上电脑。
三是“大马”拉“小车”的矛盾。假设我县投巨资把综合信息平台建成,从理论上讲,将成为一个非常全面、关系政务、商务和群众生活各个方面的系统。根据目前平原实际,我县还是欠发达县,经济总量较小,资本和信息流动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或先进地区的活跃程度,人均拥有电脑率和上网率还比较低,不管是电子政务还是电子商务,应用面相对狭窄,应用量相对少,传统的政务和商务及信息交流习惯使得综合信息平台难以发挥应有作用,从而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浏览和了解我县私人建设的网站(如*****.net)内容,不难发现,政务及商务信息量小、面窄甚至过期,市场反映和应用远远达不到期望值。
四是超前建设与上级政府相关工作衔接的矛盾。据悉,目前**市政府正与市通信公司洽谈建立市政府综合信息平台的有关事宜。如超前建设,我县软件系统及其它业务将来能否与市信息平台兼容相通还不能肯定。若不相通,如再进行技术上的改造,势必又会增加投资成本,这是任何投资方都不愿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