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服检测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静电服检测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静电服检测报告

篇1

目前,国内纺织纤维制品静电性能标准按适用范围可分为国家标准和纺织行业标准,按性质可分为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我国的纺织纤维制品静电标准主要借鉴国际标准和国外的一些先进标准,包括日本标准(JIS)、欧洲标准(EN)、美国标准(AATCC)和国际标准(ISO)。例如,GB/T12703系列标准采用的是日本标准JISL1094和JIST8118;GB/T22042,GB/T22043则分别采用欧洲标准EN1149-1,EN1149-2。国内纺织纤维制品测试标准及采标情况如表3所示[10-22],产品标准静电性能的检测项目和技术指标要求如表4所示[23-29]。

带电原理

不同标准采用的带电方法和测试原理不同,目前比较常用的带电方法包括接触带电和非接触带电,前者主要包括摩擦带电和接触充电,而后者主要指感应带电。摩擦带电、接触充电和感应带电是目前最常见的三种纺织纤维制品静电性能测试中的带电原理。

摩擦带电。摩擦带电是接触起电的一种,指两个物体接触后相互作用和分离引起的材料间的电子转移,这是材料产生静电电荷最常见的过程。纺织纤维制品在使用过程中被不断摩擦,静电一边产生一边逸散,纤维制品分离时,经过一系列的电子转移,如逸散、放电、传导、中和等过程,最后就用织物上残留的剩余电荷量表征织物的静电效应。日常使用的大部分纺织纤维制品产生的静电都属于摩擦起电。因此,采用摩擦的测试方法是最接近实际使用情况的,可以模拟人穿着服装摩擦以后的带电情况。该方法的关键点是对标准摩擦布的选择,选择不同的标准摩擦布将会有完全不同的测试结果,其结果不具有可比性。例如,GB/T12703系列标准使用的标准布是锦纶布,而GB12014用的标准布则是腈纶布。利用摩擦带电的方法测定纺织品静电性能的标准主要包括:GB/T12703.2—2009《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2部分:电荷面密度》,采用人工摩擦的方法;GB/T12703.3—2009《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3部分:电荷量》,采用滚筒自动摩擦方法;GB/T12703.5—201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采用仪器自动摩擦方法;GB12014—2009《防静电服》采用滚筒自动摩擦方法。

感应带电。利用高压放电极产生的高压电场,使试样在高压静电场中感应带电至稳定后,断开高压电源,使其电压通过接地金属台自然衰减,从而测得感应电荷量、感应静电压和半衰期等,以此表征试样的静电性能[30]。通过感应带电的原理测定纺织品静电性能的标准主要包括:GB/T12703.1—2008《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EN1149-3:2004《防护服静电性能第3部分:测量电荷衰减的试验方法》。

接触充电。所谓接触充电法就是将试样安装于两个通电圆辊试样夹之间,通过试样夹直接对样品进行充电。例如,美国非织造材料协会(INDA)和欧洲非织造材料协会(EDANA)联合制定了非织造布静电标准WSP40.2《非织造布静电衰减标准测试方法》,把充电电压升到5kV,直接给试样接触充电,当充电过程中试样的电压不再上升时,读取该稳定电压,然后将试样夹接地,通过正对着试样中心的非接触式传感器来监测试样表面电位的衰减过程[31]。

静电性能评价指标

表征纤维材料制品静电性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有电阻类指标,如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表面比电阻和泄露电阻等;电压类指标,如摩擦带电电压和感应静电电压;时间类指标,如半衰期、10%衰减时间、1%衰减时间和吸附时间;电荷量类指标,如电荷量和电荷面密度;其它指标,如吹灰试验、吸附金属片试验等。由于各个评价指标反映的是纺织品静电产生、逸散及其平衡过程中各自的一个方面或者平衡过程定时刻的状态,故各指标间不一定有明确的相关性。

电荷量类指标。电荷量类指标主要指电荷量和电荷面密度。电荷量及电荷面密度测试原理都是通过摩擦使样品带电,然后放入法拉第筒测定电荷量,面密度则指单位面积试样的电荷量。电荷量采用微库仑(μC)表示,电荷面密度则采用微库仑每平方米(μC/m2)表示,其中电荷量指标适用于服装,而电荷面密度则适用于织物面料。测试时,将经过摩擦装置摩擦后的试样投入法拉第筒,测定样品的带电量。例如标准GB/T12703.2—2009《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2部分:电荷面密度》,摩擦标准布采用锦纶平纹布,摩擦起电通过人工操作实现,故测试条件的一致性、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易受操作手法的影响;GB/T12703.3—2009《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3部分:电荷量》,其滚筒内衬材质采用锦纶标准布,通过滚筒自动摩擦的方法,减少了人为操作的影响。

时间类指标。时间类指标主要指静电衰减时间和吸附时间。静电衰减时间包括半衰期、10%衰减时间和1%衰减时间等。通过一定方法,例如感应带电或直接充电,让试样带上一定的电荷量,以电荷量的衰减时间表示。使试样在高压静电场中带电至稳定后,断开高压电源,使其电压通过接地金属台自然衰减,测定静电压值及其衰减至初始值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例如,GB/T12703.1—2008《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而WSP40.2(08)《非织造布静电衰减标准测试方法》中的衰减时间则是指诱导电荷衰减到初始水平的10%所需的时间;EN1149-3:2004《防护服静电性能第3部分:测量电荷衰减的试验方法》中的半衰期是指显示电场强度衰减到最大电场强度的1/2时所需的时间。吸附时间是织物摩擦后吸附于金属斜面,根据吸附时间评价织物静电性能。此法设备简单,适合于反映服用织物因静电吸附肢体的程度,然而,其测试结果易受操作手法的影响,属于简易测试方法,对含有导电纤维的织物试样,测试结果稳定性差。

电阻类指标。电阻类指标主要包括体积电阻(垂直电阻)、表面电阻、纤维比电阻和泄露电阻等。体积电阻(垂直电阻)是指在一定的通电时间后,施加于与试样的两个相接触面的两个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对于两个电极之间电流的比值,采用环形组合电极。主要标准有欧洲标准EN1149-2:1997《防护服静电性能第2部分: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如GB/T22043—2008《服装防静电性能通过材料的电阻(垂直电阻)试验方法》和GB/T12703.4—201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4部分:电阻率》。表面电阻是指在一定的通电时间后,施加于材料表面的电极之间的直流电压对于电极之间电流的比值,通过表面电阻计算样品的表面电阻率。施加电压一般最常用的是100V,500V和1000V,采用环形组合电极,相关标准主要包括国家标准有GB/T12703.4—201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4部分:电阻率》,GB/T22042《服装防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美国标准AATCC76—2005《纺织品表面电阻试验方法》和欧洲标准EN1149-1:2006《防护服静电性能第1部分:测量表面电阻率的试验方法》。点对点电阻是指在规定时间内,施加在材料表面的两个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与流过这两点间的直流电流之比。被测样品必须放置在绝缘平板上,上面放置电极装置。例如,GB12014—2009《防静电服》中对点对点电阻提出了技术要求,并且在附录中详细规定了点对点电阻的试验方法。纤维比电阻是用于表征纤维导电性能的指标,纤维比电阻仪根据体积比电阻的公式ρ=RS/L设计,测定在一定的几何形状下,具有一定密度的纤维的电阻值,根据纤维的填充度计算比电阻值,例如国家标准GB/T14342—1993《合成短纤维比电阻试验方法》。纤维泄露电阻是用于表征纤维起静电性的一种指标,它以不同容量的电容C对纤维固有电阻和纤维表面附着的抗静电油剂等综合电阻R的放电时间t,乘以电阻指数10n后的纤维电阻值t×10n(Ω)表示。测定时利用阻容充放电原理,用不同纤维电阻R跨接于充以电荷的固定电容(C)两端,以其放电速度来测定纤维电阻值,相关标准有GB/T12703.6—201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6部分:纤维泄露电阻》。

电压类指标。电压类指标主要包括摩擦带电电压和感应静电电压等。摩擦带电电压以摩擦产生的最高电压表示。在一定张力条件下,使试样与标准布相互摩擦,在规定时间内产生的最高电压作为试样摩擦带电情况的评价。相关标准为GB/T12703.5—2010《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5部分:摩擦带电电压》。感应带电电压通过高压放电针产生的静电场使材料带电,直到带电电压稳定,即为感应电压值,用于表示试样上能够积聚的相对稳定的电荷所产生的对地电位,相关标准为国家标准GB/T12703.1—2008《纺织品静电性能的评定第1部分:静电压半衰期》。

静电性能技术要求

GB/T12703系列及GB12014—2009技术要求在GB12703系列标准中,对于非耐久型抗静电纺织品,洗前应达到表5要求;对于耐久型抗静电纺织品,洗前、洗后均应达到表5要求。各国技术要求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1340-5-12007《静电-电子设备的静电防护通用要求》中规定:服装点对点电阻必须RP-P<1×1012Ω,静电衰减从1000V到100V的时间必须<20s。德国标准DINEN100015TI:1992《对静电危害的电子元件的保护》中第一部分规定防护服装表面电阻必须为7.5×105~1×1012Ω,2s之内静电衰减从1000V降至50V。德国《预防静电造成火灾危险的指南》中指明: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必须穿表面电阻小于109Ω的服装。美国国家标准学会静电放电协会标准ANSI/ESDS20.20—2007《静电放电控制方案》中规定,静电控制服必须<1×1011Ω,可接地的静电控制服必须<1×109Ω,可接地的静电控制服系统必须<3.5×107Ω。英国《防静电通用规范》中规定,在高敏感易燃材料场合,若外衣的表面电阻率大于5×1010Ω,则不能使用。日本的《安全静电指南》要求在最小点火能小于0.1mJ的易燃气体和氧浓度有增大危险的场所,所用工作服带电量指标定为0.2μC/件[30]。中国电子行业标准SJ/T10694—2006《电子产品制造与应用系统防静电检测通用规范》中规定工作服点对点电阻为1×105~1×1010,电荷量<0.6μC。

调湿和试验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