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研究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政务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政务研究

篇1

    目前电子政务存在“四缺”——缺资金、缺管理、缺人才、缺研究。可以说“缺研究”是电子政务“四缺”中最重要的“一缺”。缺研究意味着缺乏理论和缺乏方向,也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存在很大的风险。稍不注意,就是巨大项目的失败和巨额国家财政的损失。

    实践的发展呼唤理论的研究,因此全球范围内的有关电子政务的理论研究也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依据我所掌握的资料看,依据研究者和研究视角,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一、最有成果的研究当推发达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如美国总务管理处),和将政府作为研究对象的非政府研究机构(如绩效研究所)对电子政务所作的研究。这一类的研究因为有政府的资料作支撑,同时拥有大量专家和学者(毫无疑问,今天的政府聚集着大量的学术精英),智力和信息的双重优势,使得他们的研究卓有成效。因此可以说这一类的研究是电子政务研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而且,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成为国家指导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南。他们研究的角度主要是从管理和公共行政角度研究,解决“电子政务到底是什么”、“怎样实施电子政务的整体规划”和“如何解决电子政府绩效管理和测评”等问题。一些发达国家政府的电子政务的施政纲领其实就是非常好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布什总统的《电子政务策略》。

    二、IT服务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这一类研究因为有来自电子商务的经验,因此具有较大的实施价值。由于强大的研究能力、智力资源以及来自管理咨询实践,他们的研究比较有价值,同时比较务实,比较注重如“客户关系管理”、“政府资源规划”等。著名的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是其中的佼佼着,《电子政务领导——实现愿景》是其研究成果之一。其中,IBM公司组建了一个电子政务研究所,与哈佛大学联合,其研究的角度跨度很大,《网络时代领导的八个必备》是成果之一。IBM公司还资助世界上许多学者作有关电子政务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可观。这些大公司研究成果是电子政务研究领域比较优秀的作品,许多新概念和新的研究领域由他们创造出来。

    三、学者们的电子政务研究成果,学者们研究电子政务分为两个方面。一类研究者、试图通过研究政府网站来研究电子政务。这类研究以布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为代表,布朗大学每年都要对全球各国主要政府网站进行数据采集和测评,已经的研究成果有《全球电子政务资源2001,2002》。他们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一些特性指标检测网站的建设的状况。这一类方法有两个缺陷,一、是虽然外网有很大作用,但是外网不等于电子政务,因而此类研究难以透视到电子政务的“黑盒”部分。只能描绘出电子政务的对外服务部分的轮廓。二、采用一些指标也难以全面评价网站的功能,因此存在很大的粗糙。之所以指标无法反映网站的整体,原因在于网站风格各异,栏目差异性大,存在名不副实和“实不副名”等情况。任何指标体系都要遭遇这些问题,精细的数据采集也无法做得更好。这一类的研究大概20%的时间,可以采集到80%有价值的东西。其他80%时间无法挖掘另外20%的价值。该类研究的意义在于“摸底”,当然,摸底也是很重要和很基础的。

    还有一些学者从公共管理和行政改革角度研究电子政务,他们的一些研究成果值得借鉴。这一类的成果由往往是将新管理思想——企业再造、流程重组、增加组织的灵活性——引入政府组织,思考政府活着政府部门的流程设置。着一类研究,如果政府有动力去行动,应该是有价值的。美国克林顿政府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引入新管理思想促进政府的变革,这些变革取得了极大的成果。

篇2

    1.马陆镇社区应用

    G2C电子政务取得的成效(1)服务效率、决策水平和服务透明度高天马社区某项活动需通知社区约90户0~3岁的儿童家庭,以前,需打电话甚至登门通知,现在只需在社区网站发个通知,或在社区QQ群、飞信群上发个消息。G2C电子政务的运行使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政府采购及经费支付等都在网上公布和完成,居民通过信息网络了解了社区工作进程和工作业绩,增强了社区工作的透明度。同时,社区网站公布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和需要公众参与决策的事项,汇总民意后再决策,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卷调查显示,“非常同意”此观点的工作人员占73%,居民占52%。(2)管理机制优化、部门协作和谐嘉定区面对城市违章设摊、乱贴广告等涉及多部门执法的管理难题,开发了城市综合管理数字信息系统,整合了公安、交警、城管、工商、药监、消防、房管、市容保洁、车辆停放和绿化养护等相关职能部门及服务企业的信息平台,规范了工作流程,以联勤执法模式提高综合治理效果。社区G2C电子政务通过确定每个流程应采集的信息将业务整合在—个系统内,需不同部门审批的事项在系统内传送,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协同办公,政府不用再分别设置对外服务窗口。此外,部门间政务处理的结果和信息可共享,如新婚夫妇在民政部门登记结婚,系统可自动把信息传给计生部门并自动纳入重点育龄妇女管理信息中。调查中,76%的工作人员“非常同意”此观点。(3)居民获取信息便捷、办事效率高建设G2C电子政务平台后,居民除通过传统途径获取政务信息外,还可通过社区网站、移动电话等途径获取政务信息。在马陆镇政府网站上,居民可查到镇内所有公办、私立学校及收费标准,“比较同意”此观点的居民占53%。基于互联网的G2C电子政务提供24小时在线服务,“上班族”通过在网站留言等方式参与社区活动或办理事项,既方便了生活,又提高了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度。社区居民登陆政府信息网,可在短时间内以简单程序完成数天才能完成的事项。如居民以前咨询可能要到多个部门,数天才能得到答复,现在只需把问题发到政府或社区网站的“电子信箱”,两天内就能得到答复,缩短了办事程序和时间。(4)政民互动效果明显、公众参与监督便捷G2C电子政务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在政府与公众之间搭建起平等的沟通桥梁。居民通过网络表达意愿,社区通过网络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快速、便捷地回应居民的诉求,促进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双向沟通。调查显示,41%的居民“非常同意”这种新型的交流方式。G2C电子政务丰富了公民的监督方式,形成了社会化的监督网络。育兰社区的居民可在网站上选择对网站服务的满意度,进而督促社区工作人员改进工作;促进公众参与。G2C电子政务使居民随时通过网络表达对社区决策或公共管理活动的意愿和对社区提供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满意度。[6]在天马社区,居民通过手机等将乱停放车辆的照片上传到社区网站,居委会通过照片找到车主,通过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有效治理了乱停车的问题。

    2.马陆镇社区应用G2C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1)经常使用G2C网站的居民少根据问卷统计结果,在马陆镇社区中,G2C电子政务的用户使用率不高,经常使用G2C网站的居民仅占20%,尚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其中居民使用G2C电子政务的比例很低,只有15%的居民“经常使用”,36%的居民表示“从未使用过”。工作人员使用G2C电子政务的比例高些,其中有39%的人“几乎每天都使用”,24%的人“经常使用”。(2)在线办事等功能有待开发为了解这项内容设置了两个问题,针对居民设置的问题“您使用G2C电子政务的目的是什么”,居民在了解社区最新动向、查询信息、寻求日常服务、互动参与、随意浏览、在线办事和投诉举报等七项内容的选择率依次为62%、18%、17%、17%、10%、4%和3%。针对工作人员的问题“您认为社区网站哪些功能对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最重要”,工作人员在信息公开、便民服务、互动参与、在线办事、举报投诉和资料下载等六项的选择率依次为82%、76%、52%、42%、27%和27%。可见,当前马陆镇社区居民对G2C电子政务功能的使用亟待开发和提高。工作人员对GS2电子政务高层次功能的认知程度虽高于居民,但也有待提高。(3)网站便民服务内容不全面问卷统计结果显示,马陆镇社区的居民认为G2C电子政务服务在医疗卫生、政府工作动态信息、生活信息、教育培训和政策法规信息等方面需要完善,居民选择率依次为42%、39%、34%、33%和24%,其他选项不到10%。(4)缺少社区热线等类似服务方式G2C电子政务可采用多渠道的服务方式,如网站、职能手机、数字电视和自助服务机等。杜治洲认为电子政务服务手段包括网站、热线电话、数字电视和广播等。从调查来看,马陆镇社区的G2C电子政务服务方式主要是社区网站,只靠这一种方式不能满足所有居民的需求,居民需求的服务方式是多样的(见图1)。

    二、实证分析-影响

    G2C应用成效的关键变量本文选择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分析模型。作为一种非线性的概率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对预测变量没有要求,自变量可以是连续变量.也可以是离散变量或者虚拟变量,并且不需要假设它们是联合正态分布。考虑到样本的均衡性、可辨性和可量化的要求,本文分析模型选择年龄、性别、学历和职业为变量。

    1.年龄对G2C使用频率的影响

    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就年龄对电子政务使用频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和表2。由表1可知,在成年人范围内,年龄越小对G2C使用频率越高,其中年龄在18~40岁的居民使用频率较高;年龄在50岁以上的居民,使用G2C的频率较低,这可能是年龄较大的居民对G2C的接受程度有限;而中青年居民能熟练使用网络,对G2C较易认同和接受。由表2相关性分析可知,使用频率和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673。假设检验的P值为0.00,小于0.05,结果的可信性较高。两者可视为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

    2.性别对G2C使用频率的影响

    不同性别的居民使用社区电子政务的频率略有不同,男性的使用频率低于女性,可能是因为男性居民工作较忙,加之男性较少关注社区事务所致。由表4相关性分析可知,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215。假设检验的P值为0.016,小于0.05,结果的可信性较高,两者可视为不存在相关性。故性别对电子政务的使用频率影响不大。

    3.学历对G2C使用频率的影响

    通过表5的分析可知,学历与电子政务的使用频率关系密切,学历越高对社区电子政务的使用频率也越高,其中本科学历人群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学历人群(被调查人员没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其原因一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对电子政务的使用能力和信任度或接受度更高;原因二可能是大学使用的管理方式就是电子政务管理,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居民早已适应电子政务管理模式。表6是对使用频率和学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数据显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676。假设检验的P值为0.00,小于0.05,结果的可信性较高。两者可视为存在较强的负相关性。

    4.职业对G2C使用频率的影响

    性别对电子政务使用频率的影响数据分析见表7和表8。由表7可知,职业对电子政务的使用频率影响不大,只有离退休人员的使用频率比在职人员低,可能与离退休人员年龄偏大,不太了解网络的使用有关。对使用频率和职业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8所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069。假设检验的P值为0.445,大于0.05,结果的可信性较低。两者基本不存在相关性。5.回归分析为深入了解以上几项个人因素对使用频率的影响,进而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首先建立回归方程为:Y=a0+a1X1+a2X2+a3X3+a4X4+e,令其中Y为使用频率,X1、X2、X3、X4分别为学历、年龄、性别、职业,运算结果如表9。由表9可知,R方的值为0.0514>0.05,方程的拟合度可以接受;D-W值为1.887,比较接近2,说明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和自相关问题。由表10可知,F统计量的值为31.956>F0.05(K-1,N-K)=F0.05(3,122)=2.68,方程的显着性水平(Sig)<0.05,所以可认为建立的回归方程显着性较高,方程有效。由表11可知,回归方程的系数分别为:常数项3.07,性别-0.143,年龄0.29,学历-0.467,职业0.073,但由于性别和职业的显着性水平(Sig)>0.05,所以剔除这两个变量(说明不存在相关性),所以得到回归方程为:使用频率=3.07-0.467×学历+0.29×年龄。因此,影响G2C电子政务使用效率最关键的个人变量依次为学历、年龄。

    三、建议

    1.国家层面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电子政务相关政策和法律社区G2C电子政务建设需要政府在制度上给予保障。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政策主要由一些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组成,没有上升到立法层面。首先,国家出台社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或实施意见以加强对社区G2C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指导。其次,制定相关法律对社区信息化行为加以规范,确保社区信息化建设沿正确方向发展。(2)建立各部门统一的标准体系建立各部门统一的标准体系可打破部门、行业间的界限,消除政府与部门、政府与市民之间的距离,统一社区业务流程,实现社区信息资源共享,对发挥电子政务的功能至关重要。标准体系的指标包括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社区服务和管理标准等。其中,数据标准包括数据采集的基本要素、数据来源、数据采集的方法和要求等;管理和服务标准包括管理和服务的范围、内容和深入程度及如何将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等。

篇3

[关键词] 电子政务 个性化服务 信息服务

1999年,新加坡政府启动了一站式信息服务――“电子市民中心”,在ecitizen网站上,新加坡公民可运用此网站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设计自己的ecitizen首页。此网站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推荐服务,服务内容包含了公民一生所可能关注的信息服务,力求为新加坡公民提供一站式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这项电子政务发展举措使得新加坡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事实上,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有助于电子政务的发展,能使电子政务发展战略更具多样性和无限可能性。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可以使政府和公众间的交流更加高效迅捷,提高公民的政府满意度,并使政府可以推断、预测甚至影响公众的行为,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及特点

1.1 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

所谓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表现形式,在个体存在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用户信息来了解用户的兴趣和行为差异,从而有针对性地给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采取主动的动态的有针对性的服务策略和服务方式,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电子政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注重用户之间的差异性,服务方式灵活多样,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得到极大的重视。从目前来看,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带来的便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用户的基本信息将会储存在数据库里,这样将会使得用户在电子政务门户网站要求某项服务时不必重复性地输入个人资料。第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所要求的某项服务可能涉及多个部门。通过电子政务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他们不必重复性地向各个部门输入个人资料和申请。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一种为政府和公众建立稳定关系的工具。根据van der Geest等人[1]的论述,个性化信息服务对政府来说有以下三个意义:①使得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交流更加高效稳定迅捷,提高公众对政府的满意度,提升政府形象。②推断预测公众的行为。③影响和引导公众,使其表现出政府希望或者预期的行为。

1.2 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

 以用户为中心,重视与用户交互。以用户为中心是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也是不同于传统信息服务的根本特征。信息化时代,公众的个性化意识不断觉醒,迫切需要迅捷高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力求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注重与用户交互,保持与用户之间的密切联系,允许用户充分表达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深层挖掘用户的需求行为从而把握用户的兴趣行为,这是开展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一方面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为导向来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与开发,另一方面注重体现用户的不同需求,创建个性化的信息检索服务环境,提高信息服务效率。

 主动推送信息服务。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比较被动,通常通过广播式地发送信息,例如新闻报纸媒体,所传送给公众的信息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或者通过用户提出自己的检索要求,检索系统一般包括5个部分:自动信息采集器、分析器、索引器、检索器和用户接口,因此如果公众输入同一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没有考虑到用户在职业、兴趣、习惯上的差异,导致用户寻找信息的难度增加。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通过分析用户的差异性,建立用户描述文件,主动推送给用户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减少了用户检索的难度。其推送方式有频道式推送、电子邮件式推送、网页式推送等等,其服务方式灵活多样。

 动态化服务。只有随时掌握用户的信息,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长时间地与用户保持联系,不断更新用户数据库的内容,才能最大程度地掌握用户的兴趣行为,提高推送给用户有效信息的准确度。同时由于用户的需求是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的,政务信息资源也是在时刻更新的,因此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也必须是动态化的服务。

2 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论瓶颈和技术条件

2.1 发展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理论瓶颈

2.1.1 政府方面的问题

 信息系统的过程控制问题。所谓提供给用户一对一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说在信息系统的控制运行中,用户需求占据重要地位,甚至拥有可以进入后台信息系统的权利。例如,用户能够在信息系统中定制服务,修改或者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相比起目前的商业网站来说,大多数的政府网站还没有提供这种基础设施。政府信息系统必须能够处理这种用户的需求,否则在将来的电子政务发展中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无法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信息系统来说,修改或者重新设计是必要的,但是这也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 法律支持问题。在政府信息的个性化服务问题上,同样会遇到法律的支持问题。例如,在澳大利亚,已经有几项专门针对电子化服务的法律出台;在德国,大约有3 700项法律需要调整以适应信息化服务模式[2]。与商业运作模式相比,政府收集和保存用户数据所依据的法律条规是受政治体制所制约的,这也是限制政府发展信息化服务的一个障碍。例如,在新西兰,当地的政府无法通过网络提供电子服务就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法规。除此之外,跨部门、跨组织的联合信息服务问题,也需要法律给予规定,保障其顺利组织和进行。

 技术支持问题。技术支持是政府发展信息化服务模式的一个重要条件。目前这些原有的信息系统已经继承了语言、平台和旧的硬件软件中的技术支持(见省略),许多传统的信息系统没有或没有充分的互操作。这意味着,在应用系统层的应用程序无法相互工作和在网络层相互支持执行。也就是说,很难在现有的信息系统中添加个性化服务这种一流的应用程序。但是,通过转换服务等信息系统可以修复或建立采用开放式标准的互操作性能。

2.1.2 用户方面的问题

 访问问题。能够访问是获得政府信息服务的一个先决条件,而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同样也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政府信息的个性化服务需要解决不同人群的进入访问问题,同时这也是消减数字鸿沟问题的重要方法。

 用户信任及隐私保护问题。在政府信息的个性化服务中,是需要收集和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用以有针对性给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此过程中,如何取得用户的信任以及完备的用户隐私保护机制是政府信息个性化服务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也是用户接受和支持个性化服务模式的前提条件。这需要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各种方法来得到用户的信任,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来完备隐私保护机制。例如美国、新加坡等政府网站都有对隐私保护的声明,并注明用户的何种信息会被收集和保留以及用于何种目的。

2.2 发展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技术条件

2.2.1 Web挖掘Web挖掘(Web mining)也就是Web数据挖掘,即数据挖掘技术在Web上的应用。它集数据挖掘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目的就是从海量的Web信息中发现隐含的知识、关系、模型等。理论上,只要是Web上的内容都是它挖掘的范围。Web挖掘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3]: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和用户使用记录挖掘。目前Web挖掘常采用的技术有以下几种[4]:

 人工神经网络。从结构上模拟生物神经脉络,通过训练来学习的非线性预测模型,可以完成分类、聚类、特征提取等多种数据挖掘任务。

 决策树。用属性结构来表示决策集合,这些决策集合通过对数据集的分类产生规则。典型的决策树方法有分类回归树(CART),典型的应用是分类规则的挖掘。

 规则归纳。通过统计方法归纳,提取有价值的if then规则。例如关联规则的挖掘。

 最邻近技术。通过n个与之最相近的历史记录的组合来辨别新的记录,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完成聚类、偏差分析等挖掘任务。

 可视化。采用直观的图形方式将信息模式、数据的关联趋势呈现给决策者,决策者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交互进行数据分析。

2.2.2 信息推送信息推送技术是与网络技术密切联系的、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的一种信息技术。与传统的信息服务技术相比较,信息推送技术具有主动性、动态性等特点。传统的信息服务技术主要是由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识别并处理用户的请求,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客户端传送信息,满足用户的信息查询需求。这种传统的信息服务技术对网络负载量要求比较低,而对用户的要求比较高,要求用户准确地发送正确的信息检索需求,但实际上用户对自己所要查询的信息也不是太确定,因此在信息资源爆炸的今天,传统的信息服务技术不能满足用户的大部分需求。信息推送技术则从人找信息变为信息找人,主动将用户可能需要的信息推送给用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便利,对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的信息推送技术主要有两种[5]:自动推送技术和事件驱动技术。

2.2.3 网格技术网格技术是继传统因特网、Web之后的第三次互联网浪潮,其目的是实现网络资源的全面共享,最初起源于美国政府长期自主的高性能计算机科研项目,其目的是为了实现重要网络资源共享,以期支持科学研究。作为一种新技术,网格具有共享性、协同工作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并已经被研究应用于政府网络信息资源,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应用网格技术可以跳过以前基础设施所欠缺的部分,如异构问题、安全和隐私问题等。

3 我国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流程

3.1 我国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流程

结合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相关理论条件和技术条件,本文试就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流程作出说明(见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流程图)。首先,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交流是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政府与公众间长期稳定的交流有利于政府获取用户的静态或者动态信息,准确地建立用户信息数据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及时有效地采取主动推送或者被动响应的方式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除此之外,建立一个完整的政府信息资源平台是用户信息服务的基础。只有网格化管理政府信息资源,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才能提供给用户一站式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2 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流程的关键环节

3.2.1 用户模型的建立收集用户信息,挖掘用户兴趣是建立用户模型的前提。用户信息按照获得的途径可以分为隐形用户信息和显性用户信息两种。所谓的显性用户信息指的是可以直接获得的用户信息,准确度比较高。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①用户在注册信息系统时所填的个人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以及用户在进行个性化定制时设定的内容;②用户在浏览某个页面或某个主题时所留下的信息反馈。而隐形用户信息通常是通过用户的浏览行为来收集的。获取用户信息的方式可以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两种途径获得。在客户端可以通过监视用户使用的文档以及用户的浏览行为来记录用户信息;在服务器则主要是通过Web日志的记录来获得用户信息。

从用户的信息中归纳出可计算的用户模型,并动态更新维护用户信息以反映用户兴趣的过程就叫做用户建模。Elaine rich曾提出三维空间分类法,她声称任何用户模型必将位于三维空间的某一位置[3]。第一维是单个典型模型和个人集合模型。第二维是显性模型和隐形性模型。第三维指的是长期模型和短期模型。建立一个准确的用户模型是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所必备的条件。

3.2.2 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的合理组织与管理是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顺利进行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的政府网站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部门之间信息联络不畅通,用户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可能需要进入多个职能部门的网站中去搜索,无形之中为用户增加了难度。除此之外,由于用户的需求多样而且多变,预先明确界定并保存每位用户的信息需求显然是不现实的。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量,在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中,政府信息资源要按照网格化管理的原则,在对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中充分考虑到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作为一个部分预先反映在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中。

网格化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共享信息资源,协同部门工作,消除资源孤岛与信息孤岛。在政府信息资源组织与管理中应用网格技术,有利于协同各职能部门间的工作,整合部门资源,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平台,主动动态地将信息服务推送给用户,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政务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van der Geest T M, van Dijk J A G M, Pieterson W J. Alter ego: State of the art on user profiling. An Overview of the Most Relevant Organisational and Behavioural Aspects Regarding User Profiling. Enschede: Telematica Instituut,2005.

[2] Hoegler T, Schuster T. Quo vadis e-government?――A trap between unsuitable technologies and deployment strategies.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2, 2456:403-406.

[3] 蒋萍.基于用户兴趣挖掘的个性化模型研究与设计[学位论文].苏州:苏州大学,2005.

[4] 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279-282.

篇4

1.电子政务实践问题分析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限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分级投资的财政体制等约束,总体上是“以项目为中心”、“以部门为主体”而推进实施的,加之政务业务具有的复杂的跨领域知识与跨部门执行、高度知识密集型及流程密集型等性质,电子政务工程中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1)电子政务领域与行为模式的封闭性,信息化主管官员成为掌握领域话语权的主要群体;

(2)投入大,自2003年以来,近10年总计投入超过6000亿元,投入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较高增长速度,中央财政占政府投资的比例为13.15%,地方财政占政府IT投资的86.85%;

(3)电子政务建设统筹规划不足,造成互联互通难、信息共享难、业务协同难,严重制约了电子政务作用的有效发挥。

(4)电子政务服务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足,特别是对政府管理创新的支撑作用较弱,与领导同志的期望和公众的需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5)发展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绩效评估开展不到位,新技术应用不足,创新发展不够,人才队伍现状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2.电子政务理念误区分析

理念层面对电子政务的作用、目的和期望普遍存在脱离现实条件的过度拔高现象。

(1)意图通过信息化的方式突破行政管理体制困境

不理解信息化是手段,是促成应用对象或领域(比如政府)发生转变的过程,而手段的结果(过程的最终状态)是一个“信息化”之外的价值选择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政府管理创新是依靠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整体建构,信息技术仅处于政府管理创新的最低层次,可以被用于促进行政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也可以被用于强化传统政务模式。单纯依靠零散的、技术层面的推动政府管理创新,要取得成功是比较困难的,电子政务不能解决体制问题,更不能解决政府管理创新的价值问题。

(2)认为在信息社会,政府必须走在技术前沿

应利用最新技术成果所提供的最先进的方式提供政务服务。忽视技术的适用性和可能性前提,忽视政府发展的紧迫需求和本国科技进步现状,成为国外技术和产品的盲目的吹鼓手和推销者,使电子政务发展误入歧途。③目标越位与缺位。期望通过政府先行的方式,把电子政务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促进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赋予电子政务超出本身内涵的诸多外延目标,模糊了电子政务发展应有的焦点,不利于电子政务建设的聚气发力,该干没干好,不该干的却投入了巨资,浪费社会资源,损害公共利益。

二、电子政务研究滞后于实践

电子政务实践中表现出的各类问题的症结在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深刻指引,与电子政务发展实践的迫切需求相比,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深度远远不足,研究成果在泛化和具体化两端之间摇摆,电子政务研究存在将“电子”与“政务”两部分知识机械堆积、叠加的问题,学术研究存在表层化和简单化倾向,电子政务还未走上科学化演进发展的轨道。

1.缺乏研究共识

一门学科的创生通常有三条件,首先是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其次是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最后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电子政务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技术、方案、项目等建设转,我国电子政务研究与应用仍然处于技术主导的阶段;电子政务具有学科融合的交叉性、多样化特性,作为一个单独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尚未形成,如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体系仍有争论、电子政务研究的范畴和体系也不成熟、未能明确哪些问题有待研究,电子政务的概念、内涵、共同的研究问题、问题领域等都有不确定性,共同认可的原理、原则、理论、方法和学说都没有出现。对电子政务认识的多元化表明了电子政务目前缺乏共识性的研究范式以指导整个学术团体的研究工作。

2.缺乏理论思维

理论思维体现在模型和方法两个方面。现有电子政务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经验研究、实证研究为主,带有明显的经验性、描述性,由于理论、工程、技术三者互相割裂,不可能出现互相促进的循环加速过程,电子政务发展后劲堪忧。由于缺乏引领作用的“理念”,只能“闻技起舞”,网站技术在电子政务中就成了政府网站,微博由公务员使用就摇身为政务微博,云技术出现在电子政务中变身为政务云等,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常舞常新,最终演变成一场场的投资盛宴,技术采纳的应用效能不强。

3.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

分类是科学的起始,然而电子政务学科边界模糊。顶层规划和工程实施“两张皮”,政务缺乏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尚未形成一个融合技术、管理创新和深化改革的跨学科协同研究的格局,电子政务工作者分别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事电子政务相关工作,阻碍了电子政务的不断创新发展。信息化主管领导重点关注电子政务战略、规划、发展模式、推进机制等上层构造,对电子政务中信息技术所能带来的变革潜力重视不足或者视而不见;而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则重点关注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只考虑在已有体制上引入电子手段,其结果只会是固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必然与电子政务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实践过程中不是“重”什么的问题,而是没有形成电子政务特有的理论框架有效融合“电子”和“政务”,电子政务研究中两者都很轻。

4.学术发展随意主观

尽管国家电子政务有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各地方、各部门也有相应的规划,但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有待提高。现行体制下,国家电子政务一般通过设立项目的形式对经费进行分配,而项目的提出与评审通常是少数行政人员指定特定专家内部讨论形成。专家为避免被孤立、边缘化的危险,“理性地”形成了主动迎合领导意图的文化下意识,对于行政人员的诱导性观点,专家们总会集体无意识地附和并强化,因而最终决策结果缺乏充分的客观依据,需求动力被异化,一方面导致了科技人士围着行政人员转,严重损害学术竞争;另一方面科研发展的随意性和不均衡性问题严重。

5.缺乏学者群

由于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导致在电子政务建设中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缺乏共同的研究视角,难以形成研究共同体。相关研究者对电子政务的专注度和深入度不足,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仅是偶尔涉足,公共管理、情报与文献学、信息学科等领域的研究者的主要研究方向仍立足于原有学科,我国电子政务领域并未拥有一批持续的稳定的研究群体,而各级政府信息部门侧重于本部门信息化工作。缺乏既有行政背景熟悉政府运行机制又致力于电子政务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电子政务学术团体,难以形成学术规模效应。

6.学术地位有待提升

电子政务相关的研究的期刊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期刊以及高校学报等综合性期刊,作为电子政务专业领域的核心期刊尚未出现,电子政务研究对学术交流平台的影响不足。此外,2014年前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立项的电子政务研究课题仅48项,并且从年度立项数量可以发现电子政务的研究呈下降趋势,反映电子政务基础理论研究竞争力偏低。

三、电子政务若干基础研究论题

电子政务研究论题是解决不断涌现的新问题、适应新变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探索电子政务研究新领域、丰富电子政务理论、推动电子政务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电子政务理论研究论题可由电子政务的学科界定等科学问题、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等应用问题和环境制度因素等生态问题三方面构成,当前亟需开展相关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工作。

1.电子政务的学科问题研究

科学定位可以指导努力的方向和需要做的工作,所以定位是带有基础性、指导性的作用。电子政务的学科问题重点回答电子政务是一个混杂的、外延不断扩展变化的学科集合,还是一个有自己特殊的内在规律和体系的独立研究领域。把电子政务作为公共管理的一个研究领域等单一学科取向的研究,会使政策、管理和技术的融合关系被扭曲,使电子政务研究难以从理论上解决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与政府职能转变、管理与服务范式变革等有机结合的问题。因而电子政务需要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动态兼容性的特征,将零散的电子政务学科知识进行科学化、系统化、抽象化的梳理、概括与归纳,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一个新的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一个通过电子治理来实现一个有能力政府的理想框架,并把这个知识框架引入学术研究,引入政府履职之中。

2.电子政务影响分析研究

电子政务实施是组织制度安排的信息技术执行过程,同时在技术执行过程中促使组织制度不断演化变革。电子政务成为政府履职的基础设施后,政府对其依赖也越来越强,一旦政府部门职能、施政方法、理念发生变化,强化、固化传统政务模式的信息化设施也面临重构甚至废置的境地,伴随而来的是新的投资甚至是业务的中断。如何理解电子政务和改革关系,如何才能拥抱改革创新而不成为职能转变的限制条件,需要重点研究制度安排、组织形式、流程机制、权力分布、行为方式、结构形态等与信息技术执行的相互影响作用,主要包括电子政务与公共服务研究、电子政务对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的影响,电子政务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与政务环境的影响,电子政务对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管理方式、行政成本的影响等。

3.政府模型与建模方法研究

认识政府是研究电子政务必须首先明确的现实问题。政府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多机构而且动态变化的复杂巨系统,仅凭一般的感性认识,我们只可能获得片面的理解。由于不同文化和制度下的管理问题具有不同的特性,各国电子政务都具有本土政府的"情景依赖"性,基于我国公共行政条件的政府建模是认识分析政府运行机制的基础,是整个电子政务研究的先决条件。政府模型包括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业务流程模型、信息实现模型等的总体概念框架,是为我们描述政府一个手段,在现实中体现为一套组织结构体系,政府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三定方案、办事流程、服务规范、权力清单等是某种形式的政府模型。建模方法研究需要回答如何有效地获取、抽象、形式化、结构化和数据化这些政府知识,可按照政府功能域、业务领域、业务单元、业务活动、业务流程的最终产出成果等对政府进行多级分类研究,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政府政务理论体系。

4.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研究

如何构造建立一种妥善地考虑我国各级政府目前的体制、观念和各部门利益的的权责分配机制是推进电子政务协同发展的关键。以项目为中心的推进机制导致建设缺乏全局性,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是特定主体从整体和全局的视角出发,基于职能和使命为解决特定问题的症结,达成应然目标所需要的手段、资源、路径及实施步骤等所进行的全面设计构想和安排。在战略层次,要根据国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明确电子政务建设的宗旨、使命、战略目标和指导原则,确定电子政务建设的体制机制和实施路径。在政务层次,要以政府业务流程梳理和再造为中心,同时对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等进行相适应变革。在技术层次,则应对支撑政府业务流程的信息资源、关键技术、管理机制等进行设计,确定电子政务的技术架构。加强顶层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须从政府改革、社会趋势、利益相关者、管理机制的重新设计,法律法规、信息管理、政府角色、目标价值之间的冲突等方面来研究推动跨部门、跨地方的协同和互操作。

5.电子政务安全的权衡研究

安全问题是电子政务的关键问题,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发展是最大的不安全。建设过程中需防止“强化安全、弱化发展”的过度安全保护倾向,目前我国的信息产业,尚不具备在短期内占领国内主要市场的能力,因而核心信息装备的非国产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是现阶段的科技水平决定的。信息安全是不断升级的矛与盾的攻防战,信息安全是相对的,在当前发达国家“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现状下,脱离技术现实条件的盲目推行“国产化”将进一步加重“安全保障能力代差”,从而造成国家安全的严重威胁,应伴随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实现国产替代,电子政务安全既要着眼长远,不断提高我国自主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水平,更要立足当前,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安全保障差距。电子政务安全权衡研究要回答如何着眼于现有条件和需求设定电子政务安全的目标。

四、结论与启示

篇5

关键词:云计算 电子政务中心 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N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3-0123-03

1 引言

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将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运用到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以实现政府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重组优化,从而改变传统工作中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制约,使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规范、优质、透明的服务。[1]

早期电子政务平台属于桌面方式,由上级部门下发软件,在填报单位的单机上安装填报完成后上报,然后出现了服务器平台,填报单位使用浏览器或者客户端连接后台数据库直接进行填报,免除了对下发软件的频繁维护和上报的麻烦,提高了行政效率,现在又出现了移动办公和云政务中心,把电子政务的研究和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 电子政务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 不同部门中分别进行的,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 部分已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一, 这些独立的、异构的、封闭的系统使得彼此之间难以互联互通,从而形成信息孤岛,使得各部门之间的系统难以兼容,信息数据资源难以共享,造成极大的资源和财力浪费。同时, 由于电子政务业务的要求和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问题,数据交换在公众与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内部及跨机构之间并未畅通进行

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难点可以归纳为:

2.1 电子政务系统的整合问题

各个单位独自建立自己的政务办公系统,后台使用的数据库、数据格式、元数据以及数据接口各不相同,硬件设施也千差万别,不同单位只侧重于自己需要的一方面数据,而且这些系统数量庞大,使得对于不同系统的整合成为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2.2 信息孤岛问题

大量的信息存在于不同政务系统中,有些信息因为难为外界获取而形成了信息孤岛。

此外,当前政府信息化中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信息安全,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存在以下安全隐患:[2]

(1)无法控制工作人员访问政务网以外的网络资源而导致机密文件意外泄露。(2)无法控制一些机密信息通过如 U 盘拷贝、打印、电子邮件等方式或途径的外泄。(3)来自内部主机和用户之间的相互攻击和非法访问无法防止和控制。(4)无法严格限制终端用户接受安全检查,如终端主机系统自身的安全性、终端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等。(5)网络病毒的泛滥对终端电脑的攻击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电子政务本身的特点( 开发性、虚拟性、网络化)对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处理、传输和交换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3 云计算的概念

云是一种“资源池”,由一些可以自我维护和管理的虚拟计算资源构成,通常是一些大型服务器集群,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软件和应用等等。云计算将所有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并由软件实现自动管理,动态创建高度虚拟化的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一个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的计算资源可以自动地管理和动态地分配、部署、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回收,也可以动态安装软件和应用。

同时,云计算是也一种计算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计算资源、软件、数据、应用以服务的方式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使用。在云计算模式下,用户只需要连入互联网,借助轻量级客户端,例如手机、浏览器,就可以完成各种计算任务,包括程序开发、科学计算、软件使用乃至应用的托管。提供这些计算能力的资源对用户是不可见的,用户无需关心如何部署或维护这些资源,在用户看来,“云”中的资源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并按使用付费。“云”就像是一个发电厂,只是它提供的不是电力,而是虚拟计算资源,包括计算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宽带资源,以及软件、数据和应用。[3]

云计算按照运营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即公共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公共云:直接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获得云资源服务,但并不拥有云资源。目前Google、Amazon、IBM都搭建有公共云,通过自己的基础架构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

私有云:企业自己搭建的基于“云”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面向内部用户或外部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企业拥有基础架构的自,并且可以基于自己的需求改进服务,进行自主创新。

混合云:同时具备公共云和私有云特征,既有自已的云计算基础架构,也使用外部公共云提供的服务。[4]

通常,“云”的资源可从三个层面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首先是基础架构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提供的是虚拟化服务器、存储服务器及网络资源;其次是平台服务(Platforms as a service),提供的是优化的中间件,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portal服务器等;最后是软件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包括应用、流程和信息服务。云环境的建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基础架构开始逐步实现或一步到位。[5]

在基础架构层面,按照云资源类型划分,我们又可以把云分成计算云和存储云。计算云的云资源以服务器为主,旨在为异构平台应用提供计算资源的服务;存储云的云资源则以存储设备为主,为云用户提供块虚拟磁盘空间及文件存储服务。当然,也有很多云同时提供存储资源和计算资源服务。

云计算的特点可被总结为:(1)降低投资和运营成本;(2)简化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3)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的灵活性;(4)方便的将应用程序扩展到互联网;(5)经济有效地处理高峰期流量;(6)注重新功能开发,而非基础设施

目前,云计算解决方案正在被逐渐应用于开发测试中心、培训与教育中心、创新中心、高性能计算中心、IDC及企业数据中心。

4 云计算政务中心的优势

通过以上对电子政务中心和云计算特点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云计算电子政务中心能克服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的诸多缺点,满足电子政务发展的要求。[6]

(1)云计算提供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中心,能有效降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安全风险。

(2)云计算提供用户端需要的设备与技术,能有效减少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成本。

(3)云计算提供不同服务器间数据共享环境,能有效扩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范围

(4)云计算提供全方位的高效交互平台,能有效满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

5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模型

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系统模型分为五个部分:资源层、虚拟层、应用管理层、业务表现层和CA中心,如图1所示。

资源层,主要是云计算用来实现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将各种软硬件资源整合在一起,组成各种硬件资源池,如服务器池、存储池、软件资源池等,从而合理配置资源,减少浪费。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调配各种资源。

虚拟层:位于资源层的上方,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为上层提供虚拟服务器、虚拟存储器等资源,该层使用资源层提供的服务,但不触及具体硬件资源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电子政务系统的部署更加灵活。

应用管理层:是系统的后台管理层,动态管理资源和支持电子政务系统的相关业务,主要负责系统的容量规划、资源部署、监控和安全等。

业务表现层:是电子政府系统所提供服务,包括各种政务软件和应用、计算中心、存储中心等,是云计算政务中心对外界的接口和功能服务。

CA中心:为整个云计算政务中心提供数字认证的颁发和处理,为各层提供数字证书,使得各层之间的相互调用都有数字证书的保护,其传输通过密钥进行,防止信息泄露和否认行为发生。CA中心还为使用政务中心服务平台的用户提供身份认证的功能。

6 电子政务云平台对现有电子政务系统存在问题的解决

6.1 解决了硬件使用效率低,资源无法共享的问题

各委办局子系统独立运行,特定时间一些业务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其他业务系统却处于空闲状态。

政务云平台通过多层次虚拟化技术,实现各电子政务系统的之间的硬件共享。可以充分利用共享的硬件资源(计算机、存储等)。实现应用系统按照需求,向“电子政务云”动态申请计算与存储能力的“云计算”。

6.2 提高了服务质量

现有政务系统运行方式不断申请上马新的业务系统。运维压力不断提升。水平却很难提高。一些经过特殊设计的应用系统,能够实现高可用性。而更多的系统服务质量完全依赖各信息中心的技术与资源。运营水平参差不齐。

政务云平台通过集中化的虚拟化管理,轻松实现统一的低成本高标准的运维管理。各个委办局系统都能达到统一标准的运维管理。各委办局信息中心,可以将精力投入到各自业务系统中,不必再过分关注,备份恢复,安全管理,运行维护等细节中。

6.3 降低了客户端维护成本

每个系统都要有特定的客户端应用。这些应用的分发,维护工作随应用的增加,成本增长。

政务云平台通过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全面虚拟化客户端上的行业应用。简化客户端应用运维需求。实现动态管理。大幅降低客户端运维需求,将有可能实现低成本的客户端运维,或客户端外包与租赁。

6.4 解决了灾难恢复困难的问题

遭遇重大灾害,造成全面彻底的破坏,除个别特殊设计的系统外,多数政务系统将完全瘫痪。而按照现有模式,把所有系统都实现异地灾备,成本和复杂度极高。政务云平台可通过与异地城市达成共识,利用对方的“电子政务云”互为备份,实现低成本异地灾备。即使遭遇重大灾害,造成全面彻底的破坏。仍然可以在数小时内,恢复完整的政务系统,恢复正常工作。而且成本极低,只需要与异地城市的政务云,互为备份即可。

7 结语

随着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解决信息资源有效共享不足,业务难以协调,数据交换不够安全,降低网络风险和提高电子政务利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云计算具有的各种特征,对于解决电子政务中心遇到的问题特别适合,因此将云计算中心应用于电子政务中心,形成各个城市的政务云,再将各城市政务云统一连接在一起,可以极大的电子政务系统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提高信息共享,减少业务冲突,减少重复投资,提高了电子政务的服务有效性,有助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秋萍.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应[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7):116-120.

[2]胡亨伍,张俊兰.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应用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1,(10):30-32.

[3]吕元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建设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33(4):106-109.

[4]董蕙亚,薄剑勇.政务云计算中心运维管理系统的架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2,25(3):53-57.

篇6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 电子政务 用户导向

[分类号]D63

1 引言

所谓电子政务,通常指政府部门通过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向公民、企业或其他政府部门提供信息与服务,目的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空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

作为一种具有反传统特性的政府管理工具,电子政务诞生历史不长,涉及领域广泛,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因此,借鉴不同领域相关理论探索其发展、完善机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如今这样一个持续发展变化的政治、经济、技术环境中,人们比以往更加迫切地期望能以更低的成本更迅速地获得更好的服务,期望政府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快速响应,真正做到以用户为导向,满足公众需求。面对新的挑战,政府如何转变才能实现“用户导向”?许多人认为客户关系管理(CRM)是助力电子政务实现这一愿景的“使能器”。

2 电子政务背景下CRM的可行性分析

客户关系管理(CRM)本是一种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商业技术,近年来逐渐在政府中得到重视与应用。CRM致力于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与客户交互,深入洞察客户需求来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引导客户消费适当的产品。实践证明,这一技术能有效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并保持与客户长期稳定的利益关系。本质上,CRM是一种针对当前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提出的一种新的服务理念,是一种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新做法。

在电子政务中,政府部门向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与企业向客户提供的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与可比拟性;CRM"用户导向”、“以人为本”、改善服务的理念,完全符合电子政务建设改善公共服务的宗旨;CRM技术特性,如客户细分、洞察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度等,恰好能支持电子政务建设增强对社会公众需求的回应力。通过细分服务对象,为服务对象提供可选择的公共服务资源、服务供给手段等,CRM能有效促使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由官僚导向向用户导向、权力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化,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实现公众利益最大化。因此,可以认为电子政务中的CRM就是把公众看作政府的客户,以公众为政府服务的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在合适的时间采用合适的渠道提供合适的公共服务,从而提高公众的满意度,最终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在各国电子政务实践中,已有不少CRM成功案例,如美国“联邦政府联络中心”、佛罗里达州的VersaCRM system、加拿大政府门户网站、英国面向公众服务的“英国在线”、新加坡电子公民中心等。细分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做法,近年来也被我国各级政府所认同,“中国政府网”、上海市政府门户网站、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等都引入了CRM理念,将服务群体分为公民、企业、外国人,分别提供服务与信息。事实证明,电子政务发展动力来自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有效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的依赖度和信任度,是我国电子政务生命力之所在。

尽管电子政务CRM与企业CRM有众多的相似性,两者间仍有一些显著差异:首先,政府不能像企业那样只为某些有价值的客户提供服务,其服务对象是全体公众。其次,政府不能像企业那样通过CRM实现利润最大化,不过政府可以通过CRM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使有限的公共资源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第三,政府为公众提供的服务范围要比企业广泛得多,复杂得多。

3 基于CRM的中国电子政务建设问题扫描

自2005年10月1日中国政府门户网站试运行,到现今96.1%的部委、81.3%的地方政府都建立了门户网站,网上政务信息极大地丰富,并逐步向双向互动、事务处理、民主参与转变。

尽管电子政务建设已经取得不少成果,但建设情况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调查表明,人们并不满意电子政务及其应用效果(见图1)。

基于CRM核心理念,本文识别出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

3.1用户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首先,有关信息。这是电子政务“第一功能定位”。与互联网应用之前相比,当前政务信息的提供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不同类别信息提供状况差异较大。具体而言,在机构设置、领导分工、人事任免、政策法规等方面政务公开程度相对较高,而政府决策信息和办事信息公开的情况则不太理想。

其次,关于在线办事。这是电子政务服务企业与公众的核心内容,也是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最短板”。2005年调查显示,20%左右的政府网站能实现简单的信息交互,如提供表格下载、在线咨询和在线查询等,仅有不到5%的政府网站能够实现网上事务处理,在线受理用户的办事申请。

再次,关于响应能力。许多政府网站都设立了民意调查、领导信箱、网上投诉、公众论坛等用户参与类栏目,但相对于公众参与本身渠道建设,大多数政务网站并没有体现出公众参与的效果。栏目面孔“冷冰冰”,形式简单,内容不足以吸引用户眼球,用户意见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与反馈。此外,许多用户参与此类项目设计旨在就网站本身的问题征求民意,主题与政府工作关系不够紧密。

3.2信息与服务供需不匹配

调查显示,电子政务服务提供方和用户方对电子政务各项具体业务的重要性评价与这些业务的实际应用情况,以及用户对业务的满意度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例如,“为企业电子商务建立的服务平台”在业务相对重要性调查中以近65%的比例列在G2B各项业务的第三位,但在实际应用率的调查中却仅以不到33%的比例跌至G2B各项业务的第六位;在满意度调查中,该项服务仅获得中性偏差的评价。

3.3用户细分不足

从整体上看,我国电子政务服务项目规划较为全面,但服务分类不科学,服务内容的用户针对性不强,使得用户获取网上服务较为困难。如,2004年能够基本做到按用户进行服务分类的地级和县级政府门户分别仅占同级门户网站的8.7%和3.2%,而基本按政府部门进行服务分类的两级门户比例分别高达48.1%和50.4%;多数政府网站提供的“表格下载”服务数量很小,少数政府网站虽能提供数量较多的表格下载服务,但服务几乎没有进行分类。

3.4产品与服务传递渠道有限

电子政务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

应用。事实上,互联网现在几乎成为我国电子政务提供信息与服务的惟一途径。尽管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目前网民人数达13 700万人,但在我国13.1亿总人口中仅占10.5%,这意味着总人口中约90%的人不能享受电子政务服务。同时,互联网的普及情况也不平衡,城市互联网的渗透率约为农村的6.5倍(见图2),而农村人口往往是那些最需要政府提供服务的人。

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而不仅仅是互联网用户,因此,互联网不能是电子政务提供信息与服务的唯一渠道,如何根据用户特征,建设更具普遍意义、更便捷有效的传递渠道也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3.5用户培育不足

电子政务的成功与否并非仅取决于某个政府的“一厢情愿”,还受制于其用户――公众。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用户多为潜在用户,电子政务用户培育总体不足,表现在:①大多数公民对电子政务知之甚少。有调查显示,我国网络用户中仅有20%的人知晓政府门户网站的网址;②大多数用户对接纳电子政务准备度不足,如网络接入方面“不具备上网条件(没有上网设备、当地无法连接互联网)”;知识技能储备方面“不懂电脑/网络,不具备上网所需的技能”;意识方面缺乏参与决策的传统等。

4 基于CRM的发展策略

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CRM作为完善电子政务的技术工具,不仅需要业务流程再造、跨机构合作、数据共享等基本保障条件,更需要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英国在建设电子政务期间就由副首相办公室了一个CRM策略框架,以此来指导本国电子政务中CRM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不同,电子政务CRM的发展策略也不尽相同。鉴于此,本文认为应根据本国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现状,制定CRM策略框架,使CRM与电子政务发展协调匹配。

联合国将电子政务的发展划分为起步阶段、单向互动、双向互动、在线事务处理和无缝集成阶段,这一划分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五阶段模型。结合电子政务五阶段模型理论和CRM用户中心理论,可分析得出电子政务CRM阶段性策略框架如见图3所示:

起步阶段是电子政务从无到有,也是电子政务服务从无到有的一个突破阶段。单向互动、双向互动这两个阶段则是电子政务服务从少到多,从浅到深的发展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从CRM的角度分析,其主要问题在于电子政务服务项目不足,服务渠道匮乏,用户使用电子政务服务意识不强等。所以,在这段时期内,应以改善服务的可获取度作为电子政务CRM的策略核心,夯实CRM的服务基础。

双向互动阶段主要向用户提供简单流程的E化处理,如电子表单的填写,电子表格的下载上传等,限于单一机构向用户提供的某项单一服务;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逐渐要求加深单项服务的深度和便捷度,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种单项服务的整合也成为这一阶段的建设重点。因此,随着电子政务从双向互动发展到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政务CRM策略核心也应转移到改善服务的便捷度上来,如提供某项业务的完整在线服务,多项业务整合服务,对用户进行统一定义和管理等,带给用户完整而且有效率的服务体验。

电子政务各项服务的整合使得服务便捷度不断增加,在线事物处理能力也日益增强,电子政务逐渐由事务处理阶段向无缝集成阶段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电子政务服务已经能够完成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用户需求也愈加细化、个性化,电子政务服务因此也从广度发展转向纵向深入。在这一阶段,电子政务CRM策略核心应从服务的便捷度转向服务的创新性,例如,对用户进行个性化细分,根据用户数据预测用户服务需求,度身定造个性化服务并进行主动服务传递及服务跟踪,支持创新性的流程整合等。

根据联合国电子政务“五阶段”模型,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目前基本处于第一、二阶段,并努力向第三、四阶段转变。在这一历史阶段中,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是从政府信息上网发展为政府服务上网,构建服务型政府,在分析当前电子政务建设中CRM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CRM发展策略的核心在于提高服务的可获取度,具体而言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4.1破冰体制障碍,提供恰当服务

众所周知,政府部门运用信息技术时,多倾向于以一种能提高效率与能力,同时维持现状的方式将电子政务纳入现行体制,这是电子政务顺利实施的最大体制障碍。

为保证电子政务CRM的成功,可通过树立成功典范的方法进行破冰,即在全面、深入地掌握公众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选择实施困难较小,同时又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选择重点和突破口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考虑:管理改革和业务流程再造已经完成了的;业务流程标准化程度高的;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其流程比较合理且相对优化的业务;服务对象的知识层次和经济条件较好的;系统实施牵涉的利益相对较少,不会带来利益重新分配上的过大调整。通过一系列示范项目,政府部门可识别实施CRM的社会经济效益及最佳实践经验,避免简单地将所有服务放置网上,造成浪费;同时,逐渐增加的服务源也可以提高已有体制对电子政务的接受度。

4.2丰富传播方式,提供多样化传递渠道

如前所述,当前电子政务提供信息与服务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但是需要政府服务的大多数用户被排除在外。电子政务应为全民服务,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传递渠道。具体而言,首先,必须打破电子政务仅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的狭隘理念,创新服务传递渠道,将电子政务与更大众化的传递渠道结合,如面对面的服务、信件、传真、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有线电视及上述方式的多种组合等。其次,通过使用CRM技术,分析不同用户的态度、偏好及其对不同设备的使用能力,制订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服务传递渠道配置方案。对一般城镇用户,政府可积极利用互联网、移动电话、数字电视、呼叫中心、信息亭等;对落后地区,政府则可更积极地开拓具有普遍意义的渠道,如固定电话、广播等,还可以使用非技术联系网络(如村居委会等)来建立与其他信息渠道的连接节点,实现政务信息与服务的有效供给。

4.3提高信息素养,培育用户

当前,绝大多数电子政务用户都属于潜在用户。要促使潜在用户真正使用电子政务,政府部门有责任有义务运用CRM技术对他们进行培育,可采取的方法包括:

营销。尽管对政府部门而言,营销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但已有实践证明,借鉴来自企业的这项技术可有效消除公众对电子政务的陌生,使公众熟知电子政务。例如,政府部门可以依托广播、报纸、杂志、海报、手册、传单及公益广告、户外广告、展览等各种传播媒体为推出电子服务作宣传,提高公众知晓、参与程度;还可以树立典型,强调成功经验等,通过示范效应吸引公众。

篇7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功能;发展历程;

一、电子政务概要

要对电子政务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就必须对其相关内容予以重视。如电子政务的含义、功能、发展阶段等。

(一)电子政务的含义

赵国俊在《电子政务》中对它的阐述是这样的:“电子政务是指高效、开放的政府凭借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安全可靠的网络平台上行驶管理职能,开展。”而欧盟非常重视电子政务的公共价值。它对电子政务的定义是这样的:电子政务是在公共管理事务中的现代化和创新行为;它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和组织管理的更新及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用来改进公共服务、增进民主、优化公共政策;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造一个透明的、开放的、包容的、高效的好政府,以实现更好的公共价值。

由此可见,电子政务是一种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整合政府结构、重组工作流程、改革行政方式、完善行政职能,以公民为中心提供高速、高质、高效的交互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即电子政务就是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达到改善政府职能的目的。

(二)电子政务的功能

电子政务建设作为我国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其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效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的职能重心从政治统治和阶级斗争转变到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方面;把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把以管制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为主。

2.促进政府提高办公效率。提高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速度,以无纸办公及远程办公方式克服了文山会海和公文旅行等现象,节约了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经费,改变了传统行政的高成本粗放式管理方式。

3.有力的促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电子政务对国家信息化的推动作用表现为国家可以把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投入作为促进中国IT业发展的政策性投入,是中国IT业能够获得健康发展的实际支撑,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推动整个国家信息化基础建设。

4.为社会公众有效地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它在政府与群众之间起着“连心桥”的作用。电子政务大核心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政府发展电子政务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二、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进程

1.“办公自动化”(OA)――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应当说是中国电子政务的初创或准备阶段,当时对电子政务还没有概念,只有政府信息化的提法。

2.“三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三金工程”即金关工程、金卡工程和金关工程。

3.“政府上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通过“政府上网工程”,政府机关首次大规模地在网上公开可以公开的信息,随着政府网站功能的拓展,一些政府机构将纳税、项目审批等工作也借助于网络平台开展,大大方便了企业和公民。

4.“三网一库”即内网、专网、外网、信息资源数据库。始于21世纪初期。它是我国实现电子政务的基础框架。

(二)外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随着电子浪潮的汹涌澎湃,各国政府都纷纷开始把利用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管理方式作为政府改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1.电子政务在美国倍加重视。纽约――美国电子政务最领先的城市。现早已完成政府无纸化办公,使居民和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实现电子化的目标。现在美国政府的网站能够提供包括办公室电话、办公地址、在线报刊、在线数据库以及外部网站链接、外语翻译、个人隐私政策、广告、安全特性,免费电话、技术服务等在内的多种功能。

2.加拿大后来居上。加拿大号称是全球联网率最高的国家,全国主要城市均有高速数据网,通讯上网费用全球最低。

加拿大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大力推广和加大电子政务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它不仅实现教育、就业、医疗、电子采购、社会保险等领域的政务电子化服务,而且会根据不同需要不断增加和集成新的政府门户网站。

3.欧盟诸国奋起直追。在欧盟诸国之中,英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走在前列。英国从1994年着手于电子政务的建设,其目标是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高效政府”。

英国在20005年所有的政府服务以全部在网上操作完成,其主要服务以提供在线纳税;还面向用户提供其所需信息,并按照主题对信息进行主题分类,此外,还推进了在线咨询服务,同时已有许多妇女接受预防暴力犯罪的咨询。

法国从1997年开始着手于政府上网工程的建设,已有60个政府机构站点建成,入网的政府部门涵盖又教育、电信、环境、卫生等。普通公民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总体取得直接的联系。

德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在信息化方面稍显落后,为此,德国公布了“联邦在线2005”规划,加速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德国联邦政府在今后的四年通过互联网,为民众提供大约350中服务。随着德国联邦政府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视,在随后的几年中,其电子政务又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4.亚洲各国相继发展。新加坡的政务电子化程度较高,新加坡人的日常生活已于电子政务紧密结合,如为汽车上牌照、登记服兵役、查询社会保险以及报税都可通过政府的电子政务网站进行,对于那些手头没有计算机人,可以到公众成为“电子公民中心”的地方免费进行。

日本于2000年3月正式启动了“电子政务工程”,这项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因特网办理各种各样的申请、申报、审批等手续,进行政府网上采购,并力争使政府的各个部门的主要业务全部通过互联网进行,建立一个在全球信息化潮流中领先的“E-Japan”。

从电子政务全球的发展来看,表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在政府的推动下,电子政务在各国都呈现出阶段式发展,大多数国家起步时间大致相同,而且经历的阶段大多一致。第二,各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目的基本上都集中在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等相关方面。第三,电子政务的出发点大都是以满足本国人民对政治经济事务的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要求为主。

参考文献:

[1]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t Harvard University.Readiness for the Networked World[ R/ OL] . http :/ / 省略 , August 2002.

[2] World Markets Research Center , Brown University. GlobalE2Government Survey [ R/ OL] . http :/ / worldmarketsanalysis. com.Oct. 2001.

[3] 周宏仁,唐铁汉. 电子政务知识读本[M] . 北京: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

[4] 汪玉凯. 中国电子政务的功能定位与政府治理创新[J] . 信息化建设,2003 (4).

[5] 赵红梅. 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对策[J] . 东北大学学报,2003 , 5 (5).

[6] 张成福. 信息时代政府治理:理解电子化政府的实质意涵[J] . 中国行政管理,2003.

[7] INSEAD. The Networked Readiness of Nations [ R/ OL] . http :/ / weforum. org , 2002 - 2003.

作者简介:

篇8

关键词:电子政务 教学 案例教学法

近年来,我国国家和政府逐渐重视电子政务的发展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电子政务人才,符合政府信息化事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此,各大高校开设了电子政务的课程,以期为电子政务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电子政务课程是一门由理论、实践、谋略、技巧合为一体的具有操作性的应用性学科。但是由于政策、教学条件等缺乏的原因影响,电子政务课程存在着忽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缺乏等问题。电子政务的教学方式亟待改革,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在电子政务教学中的运用

1.电子政务案例教学

案例(case)有个例、实例等几种提法,电子政务的案例,主要是对不同级别政府以及政府不同部门,有针对性地考察和分析电子政务的应用案例。电子政务案例按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政府内部管理电子政务的建设和政府对外服务电子政务建设的案例。

电子政务的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国内外一些政府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前沿技术和电子政务运用成功和失败的典型案例,师生双方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探讨,揭示电子政务的基本规律,让学生了解电子政务的设计思路、基本流程、技术方法和手段、实际应用情况等,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掌握电子政务理论和技术的一种教学方法。

2.运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在电子政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有利于加深理论学习。在电子政务的案例中都或多或少地蕴藏着电子政务的理论。对案例进行研究可以通过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到本质来揭示其中包含的电子政务思想理论。其次,有利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采集了大量真实事例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将大量的感性体验升华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并具有指导实际工作的价值。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具有知识内化的功能,电子政务课程教学所选取的案例,都是针对电子政务中的各种具体实际问题,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类相关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通过启发暗示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电子政务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1)课前准备阶段。课前准备主要是选择案例,并进行相关的教学准备。电子政务的案例选择和设计需要考虑以下一些标准:一是要有代表性。无论是正面或反面的案例均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借鉴。二是要有时效性。不要选择一些过时的案例,案例背景是新近发生的事件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三是要简短精炼。选用的案例不宜过多过长,必要的话,完全可以围绕授课内容,以一个典型的案例贯穿始终。在选择了合适的案例之后,教师需要对讨论的材料进行熟悉,列出本节案例分析课的重点和需要学生讨论的问题,根据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问题的数量最好控制在3-4个,这样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案例讨论阶段。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整个案例教学法教学的中心环节,可以全班一起讨论,也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要尽量使课堂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讨论氛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要由教师控制课堂讨论。案例的整个讨论过程要贯穿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则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闪光的观点看法。在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犯难的是对于篇幅很长、涉及内容很多的案例,如何分清主次,如何有区别地对待并加以分析处理。为了化解这一问题可以教会学生捋顺案例的线索。分析现状找出主要问题,作科学的分析,应用理论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当地进行几次阶段性小结和点评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3)课后总结阶段。课堂讨论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案例讨论后的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作一个简短的总结归纳,并对学生给出恰当的评价。在总结时,应该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作强调,让学生可以对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化,而对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要进行一个重点讲解。由于电子政务的理论和操作深受公共管理、信息技术等的影响,所以实现的手段模式一直都处于变化发展状态,所以教师应该带领学生结合案例的分析,综合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方案,有机会可以提供给政府进行电子政务的改进。对于案例讨论的评价,教师要以肯定和激励为主,对参与度不高的学生也要以鼓励的手段促使他们参与后续的讨论。

二、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重视案例教学法并不意味着否定理论教学的重要性,两者应该是相结合而同步进行的。案例教学法如果不与课堂讲授及其他教学法相结合,就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讲解透彻,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二者相辅相成,实行同步训练,这样便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理论,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教师在讨论中的主导作用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教师从“先知先觉的灌输者”向“启而不发的引导者”转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和启发学生。教师首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作必要的指导,拓宽学生思路,帮助和启发学生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并且给予及时的“点拨”,避免学生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过多,在思路上走向“死胡同”。

3.注重知识应用,与实际相联系

案例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使学生能够直接地接触到大量与日后的生活工作有关的材料。这对于缺少真实社会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可贵的。电子政务的案例教学要面向现实的政务工作,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把握时代的脉搏,突出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分析既要从理论的高度做出分析,又要从实践的层面上做出评论。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达到既提升理论,又改进实践的目标。

未来的教育必然会由知识的简单传授和累积转变为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面向未来的教学方法是值得推广和不断研究深化的。电子政务作为一门发展较晚的新兴课程,应该积极运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将有利于适应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满足政府对电子政务人才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苏新宁,吴鹏.电子政务案例分析[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2]杨路明,吴彦艳,邓崧等.电子政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吴鹏.论案例教学在电子政务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政务,2007,5

[4]支侃买.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法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

[5]朱玉知,崔树银.电子政务教学研究综述——以期刊论文为样本(2003-2011)[J].电子政务,2011,10

[6]王青梅,赵革.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浙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7]曹丽.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电子政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26

篇9

关键词:电子政务 信息安全 测评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1-0000-00

1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综述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覆盖面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电子政务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发展电子政务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依赖程度的逐步提高,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电子政务系统中被发现的安全漏洞越来越多,针对政府电子政务系统的攻击更是层出不穷。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电子政务系统上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多,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日新月异,在软硬件建设上已初具规模,但是大部分电子政务系统都是重建设、轻安全,系统建设完成后对系统的安全性还不能做到心中有数。进行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测评是掌握已投入使用的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系统科学地开展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测评工作呢?本文正是围绕这个问题对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测评的诸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的。

2 测评方法研究

在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测评中,摆在我们面前的测评对象往往是一个庞大的、错综复杂的信息系统,因此采用解决系统复杂性的科学方法是做好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测评的必然选择。举例来说,如果没有当年的系统科学工程都江堰,就不会有现在富饶的天府之国。都江堰水利工程在2008年经历了“5.12”汶川8级毁灭性的大地震之后,损失甚微,这非常值得我们深思。都江堰“治水”工程中的系统科学方法之思想,与我们今天的“治信息”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测评工作的最大特征就是要求测评工程师具有“系统科学”的视野和方法。在这里“系统科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系统测评中要有严肃的科学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标准严格遵守的精神。所有的测评工作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并严格遵循测评工作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测评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公正性。

二是系统测评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技术,不是一个人就能完全驾驭的,从事测评工作的应该是一个团队,而不是单独的一个人,也就是说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三是测评对象往往不是单一的软件或硬件,而是一个庞大复杂而且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信息系统,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测评过程中不可能仅仅使用一套软件或是一种方法就能够完成任务,我们需要使用系统科学的方法。

四是将安全测评系统科学的方法宣贯给被测评方的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即在测评过程中要贯彻“人-机合一”的系统科学思想。

本文主要按照上述的系统科学思想对电子政务系统测评中标准遵守、“人-机合一”、安全控制项的安全测评和系统整体安全测评的方法进行研究。

2.1遵守标准

标准往往只具有指导性而缺乏可操作性,因此要做到严格遵守标准就需要测评机构应该认真研究《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安全性评估准则》、《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等信息安全测评方面的标准,将其项目逐一细化为可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书,并编写各个安全测评控制项的安全检查方法和测试用例。另外,测评前应制定测评计划和测评实施方案等文件。

2.2安全控制测评

系统中的各种安全控制(如数据安全控制、主机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以及应用安全控制等方面的配置情况和其有效性进行访谈、检查和测试),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基石,对电子政务安全控制的测评也是对系统整体测评的基础。

安全控制测评的具体方法是访谈、检查和测试。访谈是指测评工程师通过与被测评方的相关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获取能够证明系统安全措施有效的证据。检查是指测评工程师通过对测评对象进行观察、查验和分析等活动,获取能够证明系统安全措施有效的证据。测试是指测评工程师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测试用例对测评对象进行输入的活动,然后查看分析输出结果,获取能够证明系统安全措施有效的证据。

测评工作完成后应当出具一个包括访谈、检查和测试的整体测评技术报告。其中访谈部分的内容可以贯穿到报告的其他方面;检查报告至少要包括检查对象、检查目标、检查环境、检查方案、检查步骤、检查结论和检查人员时间等内容;测试报告应该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测试对象、测试目标、测试环境、测试方案、测试步骤、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和测试人员时间等。

2.2.1 数据安全测评

数据安全测评主要从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四个方面来考虑,在测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使用硬件或软设备来辅助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测评效率,还有助于提高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如我们可以使用Sentinel工具来帮助我们完成数据完整性检查和测试,检查主机是否配备了检测程序完整性受到破坏的功能,并能够在检测到完整性错误时采取必要的恢复措施;可以使用Wireshark、Sniffer等软件来进行数据保密性测试。

2.2.2 主机安全测评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主机安全测评包含8个主要环节,分别为身份鉴别、自主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和资源控制。主机安全测评的3种主要手段是安全访谈调研、主机安全现场检查、主机安全措施有效性测试。

2.2.3 网络安全测评

网络安全测评的主要方面也可以归结为8个环节,即结构安全与网段划分、网络访问控制、拨号访问控制、网络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查、网络入侵防范、恶意代码防范、网络设备防护。测评方法也是对上述8个方面,利用访谈、检查和测试等手段进行分析。

2.2.4 应用安全测评

从目前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统计来看,应用服务漏洞比例占据了80%。应用服务是整个信息系统的灵魂。伴随着应用服务功能的多样化,其存在的漏洞可能性就越多,因此应用安全测评是整个系统安全测评的重中之重。应用服务安全常规的测评对象主要由以下9个环节组成,分别是身份鉴别、访问控制、安全审计、剩余信息保护、通信完整性、通信保密性、抗抵赖、软件容错和资源控制。对于以上内容的测评方式,可以采用前期访谈分析、现场检查应用配置安全和工具检测测评等手段。

2.3系统整体测评

系统整体测评,以安全控制测评为基础,主要测评分析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性,系统整体测评涉及到信息系统的整体拓扑、局部结构,也关系到信息系统的具体安全功能实现和安全控制配置,与特定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紧密相关,内容复杂且充满系统个性。

安全控制间安全测评是指测评分析在同一区域和层面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安全控制之间由于存在连接、交互、依赖、协调、协同等相互关联关系而产生的安全功能增强、补充或削弱等关联作用对信息系统整体安全保护能力的影响。

层面间安全测评是指测评分析在同一区域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层面之间由于存在连接、交互、依赖、协调、协同等相互关联关系而产生的安全功能增强、补充或削弱等关联作用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影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区域间安全测评是指测评分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物理逻辑区域之间由于存在连接、交互、依赖、协调、协同等相互关联关系而产生的安全功能增强、补充或削弱等关联作用对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能力的影响。

全面地给出系统整体测评要求的完整内容、具体实施方法和明确的结果判定方法是很困难的。测评工程师应根据特定信息系统的具体情况,在安全控制测评的基础上,重点考虑不同安全控制之间、安全层面之间以及不同安全区域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发掘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带来的安全漏洞。在本文中我们以渗透测试为例来阐述系统整体测评。渗透测试可以通过某一个安全区域(或安全控制或安全层面)为立足点,通过获取操作权限,占领主机并以此为跳板渗透到其他区域(或安全控制或安全层面),因此渗透测试不失为系统整体测试的一种好方法。

渗透测试(penetration test)作为一种非常规测评方法,在得到授权后,以黑客使用的工具、技术和攻击手段为主,对目标网络和应用系统等进行非破坏性入侵,使用不影响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攻击方法进行的测试,从而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检验业务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有效,各项安全策略是否得到贯彻落实。

渗透测试的过程是一个层叠、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测试手段具备多样化、偶然性、累积性、针对性强的特点。

渗透测试的实施过程分为如下:

渗透测试过程 准备阶段 沟通交流

系统备份

预攻击阶段 常规信息获取 信息收集

端口扫描

漏洞扫描

搜索引擎

社会工程

攻击阶段 口令猜测

漏洞利用

应用攻击

后攻击阶段 设置后门

服务器、系统提权

信息、数据窃取

收尾阶段 渗透痕迹还原清理

过程总结分析

制定渗透测试报告

渗透测试作为安全测评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其意义主要有如下两种:

(1)凸现最严重的安全问题。渗透测试通过各种手段搜集获取的信息池,分析建立系统薄弱环节,通过利用漏洞达到入侵目的,验证了系统严重的安全问题。

(2)突出信息安全测评重要性。渗透测试以最直观的形式,以即在事实证据向被评估单位提供安全漏洞的潜在威胁风险,起到震撼效果,消除了部分人员对安全测评工作重要性轻视和质疑。

2.4“人-机合一”

我们在测评过程中发现有些被测评方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操作系统安全配置不屑一顾,他们没有认识到信息安全遵循的“木桶原理”,即系统安全与否主要取决于“最短板”。不法人员往往就是利用系统的短板来进行攻击和渗透。因此在测评过程中应该与被测评方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我们的安全防范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3 结语

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测评是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测评的重要手段,许多安全控制项都必须借助于技术手段来实现,但是单独依靠技术测评还不能全面系统的分析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实践经验证明,仅有安全技术防范,而无严格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难以保障系统的安全的。因此在测评中我们必须对被测评方制订的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测评。信息安全管理的测评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穿插到技术测评当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安全测评工程师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为提高测评能力和效率,应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现有的各种安全测试工具,开发安全测试工具、报告生成工具等。信息安全测评机构以及电子政务系统的运行、维护方必须共同努力,为我国的信息化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向宏 傅鹂 詹榜华著 信息安全测评与风险评估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准则 送审稿.

篇10

[关键词] 区块链;电子政务;可信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23. 080

[中图分类号] G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23- 0148- 04

通过应用成熟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政府部门将管理和服务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集成,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透明规范的、优质的管理和服务。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会在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可信性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会积极促进电子政务的发展。

1 区块链概述

1.1 区块链的概念

区块链源自点对点通讯应用,把需要下载的文件,分成很多碎块,分散到不同的电脑,这些电脑可以分别进行一些碎块的下载,同时相互传输已经获得的碎块,最终各电脑都可以根据需要合成一个完整的文件。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易时,一次交易的整个过程会被记录在“账本”上,这个账本是由网络中的电脑共同维护的,不掌握在某个机构或者个人手中,而是分布式账本。当账本中加入一批条目时,也加入了上一个批次的索引值,让所有参与者都可以验证账本上所有条目的出处。这些批次就被称为“区块”,而所有区块在一起则被称为“区块链”。

从区块链的底层通讯层看,区块链是在点对点网络中通过广播在网络节点之间进行交易记录更新,而各网络节点有各自完整的存储交易记录备份。从区块链的协议和应用层面上,不同的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所需求的应用场景, 自行定义交易记录所包含的内容、新区块产生的条件和加解密算法等。

1.2 区块链的特点

区块链是一个带有时间戳的帐务记录系统,具有可靠性、可信性、开放性、智能合约等特点。

(1)可靠性。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公开透明的交易纪录总账,数据库由所有的网络节点共享,由使用人更新,由所有网络节点监管[1]。区块链中的数据采取分布式存储,没有中心化的特定硬件或管理机构,分布式存储的设计使区块链系统具有很好的健壮性,一个或几个网络节点发生故障不影响整个区块链系统的运行,可以说区块链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2)可信性。区块链采用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各类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具体参与交易的账户身份信息是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可以访问到数据,保证了交易的隐私和数据的安全,具备了较高的可信性。

(3)开放性。区块链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区块链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4)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化的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是可编程的合约。

1.3 区块链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现状

区块链是随着金融领域比特币应用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电子政务领域应用逐步增多。如在澳大利亚,邮政部门已计划将区块链技术用于选举投票,应用区块链的选举系统将做到防篡改、可追溯、匿名和安全,这一系统将从公司选举和社区选举这类小型选举做起,逐步推广应用到议会选举中。如在瑞典,政府计划在土地注册系统中使用区块链技术。只要交易双方同意,土地交易将被记录在区块链上,所有相关方面都能够对土地交易进行实施监控,确保交易安全、没有诈骗行为。这一系统还允许所有交易相关方面监控交易进展,包括不动产中介机构、卖家、买家、相关银行以及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如在英国,政府将应用区块链技术跟踪福利基金的分配以及使用情况,未来将逐步在税收监管、护照发行、土地登记以及食品供应链安全等方面进行应用。在我国,2016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政府与软件企业积极合作,计划立足禅城区人民政府“一门式”政务改革的领先优势和良好的大数据基础,联手打造全国首家基于区块链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

2 区块链在电子政务方面的应用

政府机构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实现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公共管理等工作数字化管理、网络化管理。如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实时信息、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 “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趋势。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政务服务”的电子政务服务模式开始逐步得到应用,“区块链+政务服务”服务模式以区块链和大数据为重要抓手,解决了数据开放共享所伴生的信息安全问题,消除社会大众对隐私泄露的担忧,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同时,确保公民的个人数据不被滥用、公民的合法利益得到保障,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信息所有权,能够实现在发展的同时保证安全。区块链在电子政务中的具体应用有5个方面。

2.1 公民身份认证

公民身份认证需要通过国家权威部门来进行核对和认定,平时主要通过居民身份证和社保卡等来确认个人身份,在办理银行、证券、电信、医疗、教育等涉及个人业务事项时,需要出示身份证件证明个人身份。但在办理电子商务等网上业务时,验证个人身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导致各类诈骗事件频发。

区块链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任何接入互联网的端口均可接入区块链,任何证件、实物或无形资产、私人记录、证明,甚至公共记录都可迁移到区块链上,形成“数字身份证”。依赖于可靠、不可篡改的数据库,区块链将彻底改变人们身份、资产等相关信息的登记与验证方式,各类数据信息和社会活动将不再依靠第三方个人或机构来获得信任或建立信用,全网的多方验证形成了数据信息的“自证明”模式。不再依赖于第三方机构管理和提供的数据信息[2]。

区块链运用于数字身份认证会产生若干颠覆性的影响。由于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管理信任与分散性的本质,因此个人身份是不受任何机构的控制。且在区块链的运作下,没有人可以改变任何一项纪录,只能追加新的纪录,因此身份具不可改变性。当在身份认证区块链系统记录个人身份后,电子商务、网上客户等业务需要验证个人身份时,可以直接通过区块链系统和个人记录的信息核对,方便、快捷、安全。

2.2 公民和机构的诚信管理

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个人和机构进行商业往来、借贷等业务时,如果没有诚信则寸步难行。由于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存在信息孤岛现象,一些公民和机构在一些事物上的不守信情况登记在具体的业务管理系统里,如银行征信系统、旅游管理系统等。目前还没有一个窗口能够查到公民或机构的全部诚信信息。如果引入区块链技术,在区块链系统登记个人信息的同时,也把个人的征信情况记录下来,这些信息在网络里对所有端口开放,在办理涉及个人的商业往来、借贷等事项时,通过区块链系统可以随时查询到个人和机构的全部诚信记录,可以避免许多纠纷事件,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2.3 政务信息公开

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和公共服务。而电子政务就是要将这四大职能电子化、网络化,利用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通过电子政务,政府可以将社会公众关注的事项及时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由于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信息的透明性和不可更改性,有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开信息的信任,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落实有很大的作用。如在土地登记方面,使用区块链记录将能保证完整的土地流转信息,包括登记土地的位置、大小、权属、交易记录等。如车辆交通违章,一旦违章信息登记入区块链系统,则违章的车牌号、违章时间、违章地点、违章处罚等一直记录在区块链上,不会因为任何人员的干预而被人为删除,保证了交通管理制度对所有人的威慑力。

2.4 食品溯源监管

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如食品的来源、食品的生产时间,食品产地的水污染、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如果应用区块链技术,政府管理部门建立食品区块链监管平台,给每一个食品都配上唯一的身份标签,从生产环节的具体情况,包括土地污染信息、当地水质信息,运输的时间和环节,到销售环节,把各个环节的信息都记录到区块链上,消费者可以随时查询、验证、最终确认其来源,让社会公众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区块链技术的重点是可提供一套交易双方都能接受的信用体系。比如一袋东北非转基因大豆,消费者可通过大豆包装上的独特二维码,查到这袋大豆从种植的土地到播种施肥,再到物流仓储等一切信息,这些信息有几个关键特点,一是记录在区块链上不可逆、不可篡改,二是这些信息大部分是机器自动上传的,不受人工干预。如果在所有食品体系上都能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信息登记和查询体系,就建立了食品体系完善的信用体系,食品安全度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2.5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各单位都有档案室,都建有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方便查到干部的出生、籍贯、工作履历等综合信息,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但违法更改个人人事档案的事件屡有发生,如修改个人出生日期、修改工作经历、修改民族、修改学历等问题。由于个人年龄等和个人的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的个人人事档案管理手段也存在漏洞,现有人事档案管理方式不能完全杜绝人事档案修改作假。应用区块链技术后,通过区块链记录每个干部的出生日期、任职履历等基础信息,形成无法篡改的个人电子档案,从技术上彻底解决传统干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积弊[3]。一旦干部档案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后,就会永久的存储起来,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为干部人事档案的准确、完整提供了技术保障。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成熟,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未来在民政婚姻登记、房屋权属登记、股权众筹管理、监察审计、选举、慈善资金监管等领域都会应用到区块链技术。一个完成的“区块链+政务服务”的电子政务服务模式会逐步成为现实。

3 推进区块链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策略

发挥区块链的可靠、可信等特性,积极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区块链技术,有利于电子政务建设发挥更好的效益。具体推进区块链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策略有三种。

3.1 在政策上积极鼓励和支持

经过国内外的多年研究和实践,已经证明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金融交易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等的效率和可靠性。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在政策上积极鼓励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区块链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如在政府管理部门支持下,我国2016年4月由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厦门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大连飞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智能卡技术研究院、上海矩真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深圳瀚德创客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乐视金融、深圳招银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万向区块链实验室等共同发起的区块链联盟――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China Ledger联盟)成立,该联盟将致力于开发研究区块链系统及其衍生技术,其基础代码将用于开源共享。通过成立各类官方或非官方的区块链研究机构,可以促进区块链的研究和发展。

在一些可能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业务中,积极进行应用试点。由于应用新技术可能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风险,政府管理部门有必要积极引导,通过产业基金等方式为积极研究和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引导和调动企业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积极性,促进一些试点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业务系统逐步成熟。

3.2 促进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等技术的联合发展

2015年国家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把大数据作为建设数据强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希望通过大数据应用,带动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等产业链,提升信息产业的发展质量。大数据尽管目前在国内发展很快,但存在整合困难等治理难题,随着数据量的积累,治理将会更加困难。区块链中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其实质是一种互联网底层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数据库形式,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事件数据排列的“时间轴数据库”[4]。区块链技术将会有效避免有效数据的收集和清洗,大大降低大数据收集成本和提高大数据应用效率。

3.3 加强区块链技术研究

在区块链应用趋势中,重要的是能够掌握深层次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目前国内在区块链研究和应用领先的企业,如蚂蚁金融等,对区块链应用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支付清算、基础技术框架、资产交易、票据交易等方面[5]。在加强区块链基础技术研究的同时,需要深入研究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政务、教育、慈善、民政、审计等领域的应用,通过一些典型应用项目的实践,不断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较深层次的掌握。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立群,李智华.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6(7).

[2]王和,周运涛.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J].互联网金融,2016(5).

[3]廉蔺,朱启超,赵.区块链技术及其潜在的军事价值[J].国 防 科 技,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