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

篇1

    一、何谓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企业相当重视对人力资源的整体规划,希望通过有效的人力规划,使企业拥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人力资源对企业持续发展,保证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具有战略性功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就是以人力资源具体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对人力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等业务管理功能部分进行引导性的作用。朱国勇(2002)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也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的反应,是通过人员管理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计划,它是一种使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内容相一致的手段。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提出总体方向,包括各种不同的行动方案和活动,涉及相关的职能部门以及日后的执行成效,最终有效地提升企业总体竞争力。

    惠调艳等(2006)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为后续的企业招聘、职务调整、员工培训及其职业生涯规划等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从而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如果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企业的人员补充、晋升、培训等都将出现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最终致使人员短缺而影响工作开展或人员过剩而造成人员浪费。

    周欢(2007)则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情况的分析和预测,采取职务编制、员工招聘、测试选拔、培训开发、薪酬设计以及未来预算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使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发展计划。它源于战略,又涉及招聘、选拔、薪酬、培训等诸多板块。主要目的是为了企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岗位获得适当的人员,最终获得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综合以上学者的定义与分析,本文认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为:“企业为达成经营目标,将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结合企业本身的战略发展,进行一系列的管理与控制,在过程当中给与支持与协助,透过人力资源功能体系的运作创造企业的附加价值,最终达成组织的任务。”

    二、人力资源战略的形成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目标

    企业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战略之时,必须要考虑到人资单位参与经营战略(Business strategy)制定的层次。如果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只是因应经营战略的需要支持经营战略目标的达成,这种单向连结的方式称为顺向战略(downstream strategy)。如果是以参与协助经营战略的拟定,将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内容双向整合,这样的方式可称为逆向战略(upstream),人力资源单位才是真正的战略伙伴(strategic partner),而经营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的双向结合也正是人力资源战略形成的基础(李汉雄,2002)。

    要形成人力资源战略就需要从企业远景(vision)以及企业经营理念开始。经营者对于企业经营的方向对于市场、客户、员工、利益关系人(stakeholders)的承诺,连带着也就会影响到企业在用人方面的理念。Schuler(1994)在企业远景之下用5个P来说明人力资源战略形成的概念,这五个P包括: 哲学(Philosophy)、政策(Policy)、方案(Programs)、执行方式(Practices)、流程(Process) ,其概念形成如表1所列。

    由5P的概念来看,就可理解人力资源战略发展的程序。首先要由企业的远景规划出未来企业希望达到的境界、组织的用人理念、人力管理的指导方针,在指导方针引导之下,企业应该采用哪些战略以及方案与执行流程来达成企业目标。若是从战略伙伴逆向战略(upstream strategy)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主管需要清楚地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Strength)与劣势(Weakness),配合企业外部市场的机会(Opportunity)与威胁(Threats)提出企业战略规划的建议,例如从人力资源的分析当中提出哪些是企业的核心事业、哪些部份可以进行战略联盟(strategy alliance)、依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出人力资源变革战略、组织再造等,这些都是人力资源战略主动的作法。

    那么企业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到底需要实现什么目的呢?本文认为,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应当实现如下目标:

    1.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制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

    企业战略发展在不同的时期对人员有不同的要求,这包括人员的能力,知识管理能力,不同专业人员比例等。企业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和不同组织型态,都需要有相应的人员要求。因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要符合相应的企业发展规划的规模、组织结构的调整、技术与能力要求、产品开发和市场运营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2.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潜在风险,提出因应方案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中长期的战略规划,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针对总体的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行业内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以及企业面临的潜在人力资源风险和危机等宏观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和规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3.对企业中长期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进行预估,进行人力资源职能发展规划

    人力规划的重点是人才的供需平衡,通过规划,管理人员努力让适当数量和种类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地点,从事使组织和个人双方获得最大的长期利益的工作。规划由五个步骤构成:确定组织目标与计划、预测人力资源需求、评价企业内部人员技能及其它内部供给特征、确定人力资源需求、制定行动计划与方案以保证适人适位。由规划产生招募、甄选和配置计划、培训与开发方案以及人员晋升和调动。

    4.建立核心人员职业发展体系,打造企业核心人才竞争优势

    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拔,尤其是对核心人才的甄选、培养和使用至关重要,其数量和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水平。建立企业核心人才的选拔和规划体系,是保证企业核心人才队伍持续发展的条件基础。所以,集团总部需要根据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明确集团核心人才的范围和选拔标准,从而指导下属企业推荐或遴选核心人才。

    5.因应环境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持续改善

    为了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保障未来人力资源的有效供给,落实核心人才职业发展规划等,人力资源单位必须制定和完善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度。对哪些政策需要修订或建立,主要的内容框架以及时间计划等都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容之一。这里所指的政策、制度是关系企业总体的人力资源政策制度,诸如内外部招聘政策、薪酬政策、人才培养计划、绩效管理制度接班人计划等等。

    总结以上的五项重点,作者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以下图表示,可以让读者更明确了解到彼此的关系。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流程

    当了解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形成以及目标之后,需要进行战略流程规划。本文提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流程模式作为实际执行的框架,并以此框架进行流程规划说明,如图2所示。

    1.检视企业的战略与目标

    企业战略及目标是企业经营的总体方向,所有的单位在进行功能性的战略规划时都需要先明确地了解企业的总体战略与目标,才能够依据大方向进行功能性目标以及战略的展开。

    2.决定人力资源目标

    确定企业整体战略及目标后,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针对所属的功能别进行目标的设定。目标应该直接来自于人力资源战略所进行分析,依据企业经营发展的战略确认具体的目标。无论是在任何背景之下所订的战略目标,都必须要明确地订定出来才能够确保所有的管理活动都是朝向战略目标趋近。

    3.内外部的环境评估

    环境因素对于所有企业来说都是具有重要的影响性。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因素、经济环境、政府法令法规、社会的价值观、科技发展因素、工会与利益团体、国际总体环境等因素,都是评估外部环境需要考虑的项目。内部环境因素如企业内部的人力供需情形、组织文化、员工士气、组织结构、招募甄选、训练发展、薪酬体系、绩效管理体系、劳资关系等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因素等都属于内部环境需要评估的项目。当面对这些内、外在环境因素的趋势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这样的情形是机会或者是威胁、未来的趋势等这些因素,都需要经过审慎的评估。

    4.拟定人力资源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是指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情况的分析和预测,采取职务编制、员工招聘、测试选拔、培训开发、薪酬设计以及未来预算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使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发展计划。人力资源的战略需要能够与组织当中的层级相互配合,有效协助企业达成目标。

篇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编制问题研究,分析了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几大因素,提出了优化编制的几大举措,为实现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人力资源 战略规划 编制探究

电力企业在近几年得到大力发展,随着电网结构和设备的更新,电力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中流砥柱,在人才应用和人力资源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新历史时期,以人才竞争为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年形势下企业运筹帷幄致力于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依靠人力资源规划编制把企业的各种资源经过组合合理应用,推动企业发展,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体现企业人文精神和科学发展观。

一、目的和意义

电力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人力资源编制是关键所在。现代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并未完全脱离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传统的电力管理缺乏主动性和灵活性,很大一部分抑制了企业发展活力,而人力资源编制问题能起到人尽其才的作用。尤其处在电力企业的战略机遇期,把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一来解决企业内部员工职业生涯的规划,二来实现企业发展战略,便可实现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目标。

企业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编制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素质提高和岗位要求进行有机结合调配,鞭策企业内部自我驱动,实现电力企业人才战略规划。

二、影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的因素探究

(一)劳动定员的科学性和原则性

在编制定员方案时存在套用标准的现象,对定员单纯依靠经验估算,没有进行现场调研,更没有进行劳动评测,造成机构和岗位设置上的偏差,产生人才浪费和人员忙闲不均匀现象;

对一些发展动力不足素质相对弱的老员工,因顾忌种种原因,企业会若在建设中打着和谐旗号因人设岗,虽然暂时收到稳定员工队伍的效果,但是如果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和改进措施,往往会伤害企业的长期发展。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首要前提就是劳动定员是否具备科学性。企业应该放眼于整体最佳绩效状态,结合企业自身,以定远标准为基础编制符合自身发展的方案,协调好管理机关和生产系统的配比关系,组织营销系统和辅助系统的人员协通工作。

(二)职业通道认知差异性

中国人千年来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只有做到管理阶层才是唯一奋斗目标。导致电力企业内部的一线员工和基层员工受用工体制和分配模式的影响,在专业上没有多大拓展思路,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文凭和证书,真正的技能问题成为苍白一角。尤其是一些高校全日制的毕业生,身在一线实践却并不安心本职工作,这不仅是人才资源的浪费,对技术人才的队伍建设更是起到了阻碍作用。

电力企业应该在规划职工职业发展方向上起到调和引导作用,激发员工的潜能,设置相应编制让员工在岗位上得到发挥和创新。[2]

(三)企业人才招聘质量

员工招聘质量直接影响了人力资源编制优劣,在企业的内外招聘上问题上,提出以下几点:

1.招聘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对履历的审查和人才测评缺乏专业技巧,或者对面试技术不精。

2.上岗人和招聘标准相差太远,只讲究学历成绩并未把企业忠诚度和发展潜力考虑周全。

3.缺乏必要的招聘跟踪评估手段,录用完新人就任其自由发展,未对招聘策略和质量进行考量并加以更新。

4.内部招聘往往只重视个人绩效和专业能力,未对员工的自身后期的努力及团队精神进行评估。

(四)用人机制几点问题

1.忽视员工潜在能力。

企业员工顺利完成任务属于现实能力,培养人才则是企业对员工的潜在能力的挖掘。企业往往只看到员工的现实能力忽略其潜在能力,而潜在能力往往更能体现员工的价值,并在将来胜任重任。如果企业不对这两项放在同等目标对待,那么就会错失良机或者隐没人才。

2.编制存在随意性

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脱节现象,一些技能要求高端的团队,企业在人力编制上配备低素质的人员,这些人在岗却难履职,加大企业用工成本。

3.分配制度局限性

缺乏人才梯队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员工收入只和企业经营利润有关系,和个人绩效无关系,和团队合作无瓜葛。[3]

三、企业人才资源战略规划编制问题坚守原则

(一)能力守衡相应原则

要使人力资源综合能力强大,就应该把员工能力和岗位要求进行能力守衡考核。每一个岗位的要求和种类进行区分,编制不同级别的位置,安插不同能力的人员。不管是纵向还是横向比配,都要用一个能级水平层次相对应的配置定位。

(二)实时定位原则

每个人的工作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即便有先天制约,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有后天的努力,人的能力发展会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1)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最合适岗位。2)管理人员评估后安置其最易发挥其优势岗位。

(三)动态调节原则

每个岗位发生变化的时候,企业要对人员进行调配,保证最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工作。人和岗位都会发生流动和变化,允许岗位与人的认知和实践过程,不搞终生岗位制。

(四)挖掘企业内部人才

建立人才开发机制,采用人才激励机制,各种渠道为培养企业有能力的人才提供机遇。促进企业内部蓬勃繁荣,再从外面招揽人才。

四、电力企业人才资源战略规划编制问题举措

企业的编制问题是一项庞杂的工程,应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核心,实现企业优化目标。

(一)人力资源规划举重若轻

人力资源规划分中长期和年度计划。企业要把人员配置和工作分析、薪酬绩效等资源统一到一起,再进行合理规划。

(二)做好组织机构和岗位定员工作

要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拓宽他们的发展道路,能看到自己未来的前景并为之努力。

(三)提高招聘质量

对每个招聘岗位有明确要求,用合理的选拔方式,并规范好招聘程序,以此提高招聘质量。

(四)用人机制尽善尽美

公正公平公开对待应聘人员,形成有效机制,并建立长期的激励制度。

结论:实现人事两宜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编制问题的最佳状态,也是人力资源企业的作用,企业应该选择一条最合适最高效的人力资源编制方案,为电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后备保障。

参考文献:

[1] 边剑锋.电力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研究[J].长江大学,2013(05).

篇3

[摘要]文章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目的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订和有效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措施,要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建立统筹规划的工作机制,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提高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素质,优化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环境。

[关键词] 人力资源 规划 探析

人力资源规划强调人力资源对组织目标的支撑作用,从战略层面考虑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和作用,既包括了人力资源数量、质量与结构的系统规划与安排,也包括实现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的策略与相应职能的系统安排。人力资源规划是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活动预先准备人力资源,实质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提供了指导。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目的和作用

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证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人力资源规划是确保企业能够适时获得适量和适用的人员的程序,使人力资源获得经济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规划概念包括以下含义:以组织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为依据,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将组织确定的人力资源战略转化为必要的人力资源政策措施,使组织得到长期的利益,注意实现员工的目标。

2.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人力资源规划处于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统筹阶段,它为下一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制定了目标、原则和方法。人力资源规划的可靠性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整体的成败。所以,制定好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3.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最活跃的要素资源,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它还能不断地调整人力资源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保证企业目标完成、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有序化、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协调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计划、使个人行为与企业目标相吻合。

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不清晰、目标不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但一些企业没有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和明确的战略目标,使人力资源规划不清,方向不明,不知道企业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核心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走一步看一步,目标不明确,导致人力资源规划缺乏方向和目的。

2.人力资源规划不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快速调整。随着市场发展变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比较快,企业战略在调整,人力资源规划往往不能及时调整。先前制订出的人力资源规划就失去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造成企业所需的人才不能及时供应。

3.人力资源规划中缺乏沟通与协作。人力资源规划需要规划人员从整个企业战略出发,经多方面沟通与协作,调研出各部门的人力资源所需状况,进而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习惯于仅凭过往数据和历史,缺少深入调研与系统思考,其规划缺乏论证和可执行性。

4.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在制订人力资源规划中无章可循。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职业培训。他们虽然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但往往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凭经验或感觉办事。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没有管理咨询的前提下,很难做出专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三、制订实施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措施

1.明确人力资源规划战略目标。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是要明晰企业战略,然后分解到人力资源方面,制订人员需求计划、招聘计划、薪酬福利等与之相配套。人力资源部门要清楚企业未来的行业定位、经营策略、经营规模和产值目标等。这就决定了选择什么样的人才,人力资源规划才能有的放矢。

2.建立统筹规划的工作机制。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员上下协同,上至经理下至普通员工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都应为人力资源规划建言献策。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部门经理等协同工作,分工负责完成。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订规划方案并组织实施;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力资源工作分析和预测,协助决策者制订规划方案,并做好方案评价,支持一线部门实施规划等;部门经理负责人力资源的核心业务,具体包括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参与决策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 转贴于

3.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管理者在决策时需要准确、及时和相关的信息资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有必要对客户、业务和市场进行深入接触和了解,把握整个企业发展走向,洞察整个行业走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的。因此,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有利于组织进行人员的学历、能力特长、素质等信息收集、保存、分析和报告,有利于决策者和管理者在编制和调整人力资源规划时能准确、及时获得相关的有用信息。

篇4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战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民营中小企业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所作出贡献日益显著。目前,民营中小企业占GDP总量的半壁江山,就业人数占社会就业总数的92.7%,投资额占社会投资总量的3成左右。但纵观我国民营企业特别是现阶段的民营中小企业,真正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的可谓少之又少。一项调查显示,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2.9年,处于“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的状态。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存在着诸多先天与后天的缺陷与不足,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制约着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占据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而且在实践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过程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主、企业管理层正逐渐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却始终存在许多困惑和无奈。

一、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实施效果不尽理想的原因

(一)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认识不全面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然而,企业主、管理层未能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诸如招聘、培训等环节没有能够形成战略规划;在岗管理人员的管理层次不分明,权责不明晰,沟通协调性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经过3个过程:明确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具体的执行计划。其中,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目标决定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为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制定具体的人员补充计划、人员接替与晋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评估与激励计划、退休解聘计划等提供了方向指引和依据。

(二)没有战略规划或战略规划不清

由于民营中小企业一般缺乏较明确的发展战略,因此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也不可能有明确的计划,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等到发现缺少合格人员时,才考虑招聘;发现人员素质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时,才考虑培训。人力资源部门经常为了迎合公司招募急缺人才的需要,任意调整公司薪酬制度,提高薪酬水平,有闲置人才时又找借口无章法降低薪酬,以此来减少经营风险。由于规划的缺失或缺陷,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使得人员流动性较大,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三)缺乏人力资源规划的专门技术与人才

人力资源工作是一项非常独特的工作,对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要求都很高。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及时接受行之有效的职业培训,同时需要具备对工作的深刻体验和对社会的敏锐洞察。目前,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虽然已经成立了人力资源部,但是在行使部门职能的时候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因招聘不来高质量人才,专业人员少,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能不够;2.许多人力资源工作者土生土长,缺乏系统、良好的职业培训,没有经过正规大公司的熏陶,眼界不高。

(四)人力资源规划缺乏系统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的进步,现在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逐渐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人力资源规划的很多实际工作也一直在进行,但是,这些工作开展得大多不系统,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招聘规划和培训规划等人力资源职能规划虽然也在进行,但没有统一在一个规划框架下制定,使得各个模块之间不能形成合力,最终导致企业人力成本上升,人力资源工作不能真正地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

(五)企业缺乏培训体系

民营中小企业缺乏员工培训工作,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本身缺乏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安排培训随意性较大,员工缺乏提高的机会;2.每个员工的事务性工作量较大,自身没有参加再培训的时间和精力; 3.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持消极态度,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员工的流失率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使得企业为其付出的培训投资转化成企业的淹没成本,甚至是成就了企业的竞争对手,这种矛盾的存在,使得企业所有者对员工培训持消极态度。

(六)激励措施缺乏科学性规范性

中小企业的激励措施或行为随意性较大,常根据老板的心情或感觉来做,往往使下属无所适从,员工更加茫然,激励行为达不到预期目的。另外,企业内部工资结构不能体现出岗位的价值,表现在工资收入与业绩衔接不合理,员工感觉不公平,对收入缺乏良好的预期,积极性不高,人员稳定性差,导致企业优秀员工离职。即激励措施规划不合理,执行后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对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突出地位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人是思维、知识、技术、创新的载体,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民营中小企业因其性质、结构,在资金、产品、品牌、技术等综合实力上同大型企业是无法相比的,只有用好人力资源,重视和善于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以己之长,克敌之短,使人力资源发挥最大的效能,方有可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

(二)制定适合本公司发展的战略

美国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指出:“民营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领域内的优先地位。”就是说,民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力,选择一个可以发挥自己特长、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领域。但是,不少公司的战略是由老板拍脑袋产生的,经过调查考察的不多。根据波特的理论,一个公司的战略应是富于竞争的战略,而富于竞争的战略要考虑4种关键因素:公司的强项与弱项、产业的机会与威胁(经济与技术上)、关键实施者的个人价值、广泛的社会期望。因而,一个公司的战略应是从更长远的方面来考虑,不能因为可能的短期利润而扼杀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应全面分析公司内外环境,制定出适合本公司的较长时期的发展战略。

(三)制定弹性的人力资源规划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渐复杂,充满变数的同时又存在着无限商机。人力资源规划必须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保持一定的弹性, 以免企业发生战略转移时出现人力资源僵化的局面,妨碍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前瞻性和预见。

(四)建立三维立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三维立体模式是指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线经理科学地分工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并进行相应的协作的管理模式。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规划一定是建立在内部充分沟通、相互协作基础之上的。根据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建立一个在决策层、一线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之间科学分工协作的三维立体管理模式,将有助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总的来说,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支持人力资源部门、一线经理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等基础业务,并协助一线经理做好核心业务,协助决策层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线经理负责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业务中把持关键环节,并协助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等基础工作,以及协助决策层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五)培养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

中小企业应当避免过高的人员流动率。根据我国人力资源专家彭剑锋的观点,核心人力资源因具备了价值性、稀缺性、独特性、难以模仿性、组织化的特征,在现代企业中成为支撑企业核心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企业要制定合适的招聘计划、激励机制、教育培训计划,设计合适的职业生涯计划,以确保核心人力资源群体量的扩充和质量的提高,并尽可能地使企业的核心人才能长期的驻留于企业。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制定是关系到企业兴旺与否的重要举措,相比于大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对中小民营企业更重要。因此,民营中小企业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细心扎实地做好规划的制定,这是企业实现生存与发展战略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是中小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罗伯特・马希斯.人力资源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8).

[2]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

[3]王子雄.中国民营企业失败原因分析[M].中国工人

出版社,2004(1).

[4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 [M],华夏出版社,2001(1).

篇5

论文关键词: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

一、小型IT企业的概念

首先,界定一下“小企业”这一概念。“小企业”是相对而言的,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来看,企业处于初创期,其年龄偏小;与此相对应,其规模偏小,实力偏弱。小型IT企业大概可以分为:硬件、软件销售开发、网络集成、数码技术、通信、市场营销和IT类培训等几类。IT企业的部门大致划分为:研发部、市场部、行政部和工程部,有的企业还有产品部。尽管并非所有小型IT企业都做得成大企业,但只要理念正确,目标远大且孜孜以求,就会有机会不断发展壮大,在经济大潮中找到自已的出路。

二、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投资战略

为解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付式管理问题,不少小型IT企业管理者都请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企业战略规划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但由于在初创和成长期,企业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是向生产和销售倾斜。小型IT企业照抄照搬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管理较随意。缺乏科学性等弊端正成为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虽然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已被多数企业所有者和管理层所接受,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更多地是将“人情”与“人性”混淆。据对广东省中小企业调查,在回答“制约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时,有63%企业主认为是融资,有47%回答是产品销售,有38%认为是市场开拓,只有33%的企业主认为人才和内部人力资源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由于小型IT企业用人多是从人才市场招聘,不能真正将人力资源投资作为企业基础性投资,缺乏长效、科学的人力资源投资战略。

2.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和规范

小型IT企业在管理方面突出的问题便是家族式管理,这也是中小型IT企业目前普遍采用的管理形式。2002年完成的

3.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专业化程度偏低

目前,有的中小企业人事管理的职能仅承担行政人事事务和劳资福利,其他职能不到位;有的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专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配备少,分工不明确,大多未受过专业训练,多停留在员工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日常事务性管理上,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

4.缺乏长期有效的薪酬与激励机制

IT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从事销售、市场推广的人才流动频繁,如觉得薪资不合理,便会尝试新的机会。此外,小型IT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主要是基于企业既定的目标、任务下所完成的工作量来衡量的,由于缺乏较为完备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难以依据科学的考核结果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激励,仅以晋升、加薪和奖金作为激励手段,对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及潜能不利,也不利于员工积极参与管理。在缺乏良好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的情况之下,员工缺乏积极性,甚至缺乏归属感,往往不会专心工作,更不会对企业“一心一意,白头到老”了。

三、建立小型IT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维立体模式

三维立体模式是指由决策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线经理科学地分工,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并进行相应的协作。总的来说,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一线经理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岗位分析、岗位评价等基础业务,并协助一线经理做好核心业务(如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建设和事务)和协助决策层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一线经理负责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业务中把持关键环节,并协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做好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等基础工作,以及协助决策层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三维立体模式的第一维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由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本工作程序是:人力资源供求预测——人力资源战略决策——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方案——执行与评价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决策层主要是解决战略性问题,而此前的大量人力资源供求预测工作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一线经理来负责,此后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方案是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制定,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执行由一线经理来担任。对规划的评价则是在决策层的领导下,由决策层、人力资源部门和一线经理三方共同完成。

2.三维立体模式的第二维

一线经理负责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核心业务的关键环节(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而其他工作则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支持。例如,招聘工作的基本程序是:招募——选拔——录用——评估,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即选拔环节由一线经理完成,招募、录用环节则由人力资源部门提供服务,而招聘评估工作则由人力资源部门与一线经理共同进行。培训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培训需求评估——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结果评估,其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各岗位的员工培训需求评估,应由一线经理把关。同时,一线经理还要同人力资源部门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和评估培训结果,而培训计划的实施过程一般则由人力资源部门来组织。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基本程序是:考绩方法和标准的制定——考绩实施(考绩面谈、评分等)——考绩结果反馈与评估。在这里,关键环节是考绩实施和反馈,由一线经理来执行,并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进行考绩方法与标准的制定以及考绩工作评估。薪酬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确定与调整企业的薪酬制度与体系、薪酬结构、薪酬支付方式以及确定每一位员工的薪酬数量。一线经理完成以下工作:充分考虑企业战略发展,通过薪酬调查来做薪酬定位;逐渐建立规范的薪酬支付制度,并辅以其他方式;结合公司经营目标,考虑职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比如职位对企业的影响、职责范围、任职条件、环境条件等)进行职位分析和职位评价;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适当拉开薪酬差距,在职位工资、技能工资和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加大薪资差异和创新奖励,甚至还包括收益提成、利润分享和企业股票认购。

篇6

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 目标管理控制

1、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理念

1.1、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检查企业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评价实施企业战略后的企业绩效,把它与既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标准相比较,发现战略差距,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使企业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控制实际上是依附于企业战略规划控制的,只是在具体的内容上完全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操作性方面,但同时也与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完整的结合。由此,人力资源控制中的战略控制步骤可以类推到以下几个步骤:

(1)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目标。在目标制定时,需要与企业的经营利益以及发展利益进行双重结合。要考虑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可能实现的收益、降低的成本以及对企业产生的潜在推动力。

(2)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目标衡量标准的量化方案,并基于此方案进行评价。对具体的目标指标进行量化标准的制定,从而判断实际发展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分析成效和缺陷。

(3)基于评价结果的计划变更和及时修正。在完成量化评价后,可以判断实际效果与预期的差距,根据权重系数来判断某一项缺陷的重要性,从而制定有优先级的改善策略,在企业内部实现良性传导。

1.2、规范控制

规范控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即部门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绩效评价标准或者工作规范不一致现象,导致员工内部容易形成矛盾问题。

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可以通过分级的标准和规范原则,上级方案采用更为宽泛但适用于所有部门的评价标准和工作规范,在部门内部在进行细化指标评价。

1.3、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企业发展规划是企业所有各类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称。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总体发展。总体发展不仅限于人数的增加,还包括了吸收优秀员工、员工个人发展、员工自然更替、基于企业发展需求的员工更替四个方面。

(2)保证人才的合理利用。企业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的均衡分配,保证用人到位。

(3)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合理的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使人力资源效能充分发挥,降低人力资源在成本中所占的比率。

2、民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控制要素浅论

民营中小企业在管理控制上存在实效性不足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问题也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2.1、战略目标控制

2.1.1、制定战略控制规划。控制战略规划的制定为控制管理的实施提供最为基础的参照指标。

2.1.2、明确和完善管理规范,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其中包括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工作的规范。

2.1.3、明确和完善聘用与晋升制度。这一目标就是要辅助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人力资源的有效控制。

2.1.4、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在人力资源控制中最后的工作内容。有效的控制管理成本也能够为企业运作成本的节约提供帮助。

2.2、确定用人和管理控制规范

通过加强人才的自我储备、专人专用、规避“家族特性”等措施。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稳定性,有效发挥人才价值。

2.3、优化人才引进方案和发展计划

2.3.1、合理优化公司部门的职能分工和人才聘用

民营企业当中职能部门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在职能分配的优化方面,更要注意做到整体统筹、合理划分,不断完善以适应不同时期的需要。

2.3.2、管理权力下移

这里所指的去哪里下移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在人力资源部门构建完成后,企业高层要将归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权力完全下放。

其二,传统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权限下移至职能部门,下移的权限主要包括绩效评价、职能监督、个人职能规划几个方面。权力下移,主要下移与部门职能相关的评价内容,保留企业内部无差异的评价和工作规范制定权力。

2.4、制定长期稳定的培训计划

企业提供内部员工培训平台,不但使员工收益,实际上也是对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改善的有效途径。民营中小企业在培训计划的制定方面,要保证稳定、持续开展,同时不能够忽略一般员工的发展。

2.5、完善薪酬、福利、评价体系

绩效考评控制是对所属单位及个人占有、使用、管理与配置企业经济资源的效果进行的评价。绩效考评控制的主要环节有:确定绩效考评目标;设置考核指标体系;选择考核评价标准;形成评价结果;制定奖惩措施。

通过对以上目标的制定、采取的具体措施、达到的效果与计划目标进行比较,及时揭示成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做出客观平评估,以便高层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3、总结

除上述常见控制措施外,企业还需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理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于绍君.中小企业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0).

篇7

一、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很强的专业素质和知识,称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热爱工作、具备专业知识、人际关系良好、善于与人沟通、知人善任等。具体来说,企业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掌握以下企业发展必需的核心技能。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者要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技能,包括:结合企业总体发展计划,在与各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设计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制定职务说明书;与业务部门合作设计实施招聘方案;设计合理的薪酬,实行有效的激励;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第二,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者作为对企业内部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管理者,要做好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是必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课题,各企业都有自己的不同问题,新问题会层出不穷,而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素质并推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现在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这一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加强这一工作,通过吸引、接纳受过专门教育的专业性人才,或者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专业培训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

二、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作为一种战略规划,着眼于为组织未来的经营或运作预先准备人力,持续和系统地分析组织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并开发制定出与组织长期效益相适应的人事政策。只有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制订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有计划地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和考核,形成企业人力“阶梯型结构,才能满足不同发展时期对人才的需要。企业需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分析来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培训能使员工以学习、训练等方式提高工作能力、知识水平和潜能发挥,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个人素质和工作需求相匹配,进而促进员工现在和将来工作绩效的提高。因此,呵以说培训是一系统化的行为改变过程,这个行为改变过程的最终目的足通过工作能力、知识水平的提高及个人潜能的发挥,明显地表现出工作上的绩效特征,员工工作绩效的有效提高就是培训投资的回报。有效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问题,需要全体员工的努力和配合,从管理者、培训部门和员工个人三方面综合入手,把培训理论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真正落实企业的培训计划,将计划付诸实施,避免培训流于形式。

四、完善企业用人与激励机制

企业在做好企业招聘、培训工作,并合理使用人才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来留住人才,以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保证。企业要做到有效留住人才,根据企业的现状,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第一,制定有效的薪酬策略。

对企业员工来说,薪酬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标志、地位的象征和才能的体现。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必须采取有效的薪酬策略。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薪酬设计要科学合理。在设计薪酬制度时,要能表明薪酬的全部价值,使人才了解自己所得的依据。薪酬多寡应与个人业绩挂钩,切实做到按劳取酬,公正合理;第二,引进现代激励机制,即以美国为代表的股票期权制度。股票期权是企业所有者给予特殊员工(包括各种专业人才和高层管理者)的一种权利,他们可以在约定的期限内,以某一预先约定的价格购买本企业股票;第三,还要注重工资和福利的协调发展。

第二,工作激励。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手段,以往民营企业都更多的采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忽略精神激励的价值,而事实上,人的需要和追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更高、更深层次的需求大多体现在精神方面。我国企业的情况虽与发达国家的企业有很大差异,如报酬激励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更大一些,但各类人才同样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看得很重,希望在较少羁绊、效率更高的企业施展抱负,并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就要求企业全面了解各类人才的精神和事业追求,了解他们实现自身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时间安排及精神激励,不仅提供恰当的工作及良好的支持环境,而且提供培训、专题讨论、参加会议等了解专业发展动态,获得提高水平的机会,还要注重人才在企业里的声望定位,并通过适当的形式及时将这种声望定位推及社会。

篇8

论文摘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对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特征与如何实施,并部分结合了大型地质勘察单位展开了探讨。

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简称SHRM),是横跨人力资源管理及战略管理两个领域的一个新出现的交叉范畴。对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三种理解,对战略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战略管理。

在内涵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以战略规划为主导来开展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一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都必须配合企业整体竞争战略形势,进行系统地设计与实施,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并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它可以被看成是“有计划的人力资源使用模式以及在组织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各种活动。”其特征有:(1)人力资源的战略性,即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2)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即企业为获得竞争优势而部署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实践以及方法、手段等是一种战略系统;(3)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性;(4)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导向性,即促进组织绩效最大化。

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适应外部竞争环境的需要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自身发展的需求,在充分考虑了员工的期望之后,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需求来制定的一种长期纲要与计划。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地位日益突出的现今,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大型地质勘察单位意义重大。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在许多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具体表现为:

1.功能作用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起行政辅助的作用,管理幅度狭窄,工作范围有限,很少涉及企业的高层战略决策,此时的角色定位还停留在行政事务的处理上。在带有国有基因的地质勘察单位,行政辅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占据上风,同时,这种思维惯性依然发挥着作用。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部门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简单行政辅助角色,也不仅仅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简单的执行者,它还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参与者甚至是主导者,人力资源部门越来越多地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等事务。具体到地质勘察单位,通过强化和支持企业的经营活动,诸如传播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推动员工群体的沟通等,有助于企业的盈利性、质量改善以及其他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2.指导思想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成本导向作为其指导思想,工作的重点是尽量降低人力成本,精简人事经费,因此在企业的实践中往往轻视工作本身。对于地质勘察单位而言,在日常的管理中,重人力成本的控制,轻员工积极性的开发这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长期存在着。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管理部门将其自身视为一个业务部门,突出强调自身的“顾客”和“产品”,强调以顾客服务为工作导向。人力资源部门将与其工作发生关联的所有“人”均视为“顾客”,既包括公司内部的战略规划部门、业务部门的直线经理以及普通员工,也包括公司的客户和市场……。这种思想的实施,对于长期受科层制弊端影响的地质勘察单位而言,将十分有益。

3.投资战略上的区别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将资本、产品、品牌、技术以及投资战略作为一个企业的关键投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是着眼于“人”,以“人”为核心,将人员及其知识和能力作为一个企业的关键投资。强调对人力资源的动态的、心理的调节和开发,达到人与事的系统优化、使企业取得最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大型地质勘察单位因受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影响,往往将人员管理的主要职责放在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管理专家上,易犯没有群众精神的错误。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将人员管理职责放在与员工联系最多的人,也就是各位员工的业务管理人员身上。因此,无论是地质勘察机构自身的技术人员还是普通职工,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

三、企业如何实施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实质上,企业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明确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形成和战略实施中的不同阶段上所扮演的角色、所承担的职责以及所发挥的作用。这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着不同的要求:

1.目标与组织条件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是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一系列行动计划,也是改变一个企业的本来特性的一个整体的、多面的、长期的日程。在当今迅速变化的环境中,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的市场竞争优势,引导企业成为一个更加灵活、更加合适的组织。

为了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战略层次上发挥职能,首先要在决策组织上保证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成为公司决策和监理委员会的正式成员;其次,企业人力资源职能管理部门必须被赋予法定的职权,对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环境变化进行战略性的监测和报告,并及时提供关于每一个战略的人力资源配备方案。只有拥有相应的权威,才能保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得到实际执行和有效实施。

此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也有赖于“以人为本”的企业组织文化、团队精神、领导风格等其他一系列正式的制度安排。

2.实施原则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相结合的一种战略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动态性原则,当企业面对的市场机遇与市场竞争不同时,企业的战略也随之发生变化,那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要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这也是其基本的原则。

第二,合作性原则,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能否有效实施,需要企业自上到下各个部门的有效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的协调的管理系统才能发挥最佳的效能。

第三,敏捷性原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具有较高的敏捷性要求,即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具有对来自企业战略与市场竞争的变化具有快速反应能力。

总之,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与时俱进,注重风险意识,要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关系,以此来应对国际国内竞争。

参考文献:

篇9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主要运用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需要协同企业发展战略,能够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关键环节,其包括在企业中规划每个部门的工作职责,并且对履行这些工作职责的员工数量及能力进行提出标准,提供资格申请人应聘的机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要对企业的人力供求进行预测及规划,对不同部门流失员工的岗位进行规划,并做好招聘计划。

(二)人才招聘

招聘是根据企业内部工作任务的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及技术,吸引合适人选的过程。其主要目的就是在合理的成本下选拔出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员工、品牌、效益、利润是企业的四大元素,而员工占主导地位,员工质量决定企业的效益跟利润。所以人力资源部门的任务是招聘一个合格的、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

(三)人员绩效考评

员工的工作结果、表现通过量化的岗位责任及工作成果进行考评,并区分优劣,为薪资分配及员工发展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设计绩效考评体制、指标及方法保证结果公平合理,奖罚有度,做好考评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考评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四)人力资源开发

开发是指对员工的专业理论知识、岗位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能力通过多样的方式及手段进行提升,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引导员工个性发展。通过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岗前培训,对某岗位的特殊要求训练和培养各级管理人员,树立学习型企业文化,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学?习惯,已达到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

(五)人员调配

为了满足职位所需要的技能及素质要求而进行动态的人员科学合理配置。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员工晋升,对工作拖沓、效率低下的员工采取末位淘汰,形成岗位竞争机制,激发企业内部人员活力,以提高整体绩效水平。

二、人力资源在企业的价值作用

(一)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核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目前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决定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行动方案的制定是企业战略决策的根基,最终,企业拥有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决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及行动方案的成果。只有最大限度地挖掘管理技术人才的才能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才能促使企业战略的实施,推动企业的飞速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可有效提高企业绩效

员工绩效是企业效益的基本保障。企业员工有效地向顾客提品和服务过程中才能实现企业绩效。通过组织提高企业绩效的活动,对企业作出贡献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目标之一。过去人力资源管理主要考虑做什么,以活动为宗旨,而不对成本和人力的需求进行考虑。现在,经济发展从资源经济转身知识型经济,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也要进行战略性的转变。

(三)扩展人力资本,形成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愈演愈烈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没有企业能够持有不变的竞争优势。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对企业形成的竞争优势迅速模仿并超越,因此人力资源战略的正确引导才能保证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利用企业内部优势及员工才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加入,扩展人力成本是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人力资源工作使各个工作岗位得到所需的人力供给,并且通过培训及开发来要求这些人员具备符合岗位需要的技能;通过设计薪酬体制、福利待遇、培训计划及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等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的方法来强企业人力资本的竞争力,使人力资本得到扩展,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目的。

(四)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要拥有一流的人才,就要有一流的计划、组织及领导,进而充分掌握一流的技术,创造出优质的产品。否则,即使企业有先进的设备及技术没有优秀的管理者及劳动者也只是一种摆设而已。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推进人才引进体系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得到完善并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其在规范下促进企业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同时提高企业综合技术水平及综合管理水平,使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得到提高并可持续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近几十年来才逐渐形成并迅速普及的新概念、新术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念上,许多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事管理,甚至存在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同传统人事管理等同起来的现象。具体说来,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理解过于狭隘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只是被当作一种事务性工作,常常与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相脱节,对于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极为不利。人力资源部门无法统筹管理整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无法将企业总体战略和部门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统一结合,这注定了人力资源部门无法成为一个企业的轴心部门。

(二)员工和管理者素质偏低

企业只关注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对员工和管理者知识技能的提高,这不符合组织和个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只是负责把人招进来,不需要什么专业知识,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低。他们不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及对业务人员的资格要求,导致企业无法招到符合要求的人才。企业内部人事安排混乱,缺乏完善的学习机制,员工知识技能僵化,致使生产率低下,严重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三)缺乏合理有效的招聘体制及激励机制

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发展就缺乏后劲,这不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健全,人力资源的整体效应未能有效地发挥,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工作氛围,损害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致使企业内部优秀人才不断流失的同时,也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加入,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改革迫在眉睫。根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实质,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强化“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既是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必然选择,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四、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素质与市场发展程度不相匹配,管理方式、理念无法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这就要将原来的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意识,通过提高人力资源在管理流程中的地位,发掘人员潜力,增强企业实力。以下是针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一)根据企业战略目标, 做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从属于企业整体战略,只有在明确整体战略以及企业战略布置的基础上,才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做出战略规划。对于企业,必须明确自身使命是什么,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什么,企业当前的任务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然后规划出短期人力资源需求计划,长期人力资源储备计划,当然企业更须清楚现在急需的人才数量和素质要求。

(二)加大培训投入力度,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员工的培训应适应公司发展的需求,应立足于岗位,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分级培训。一是通过举办干部培训班、聘请职业培训机构、视频培训、集中学习、自学、考察、交流等形式,组织一系列有针对性内容的培训,切实提高中层干部的知识面、领导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管理能力,初步形成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经验丰富,懂管理、会经营、视野开阔,具有开拓精神和驾驭市场能力的中坚力量;二是通过业务自学、参加培训机构专业培训、视频培训、专业技术讲座、技能比武、职业技能鉴定等形式,以岗位专业技术、业务能力为基础,塑造一批业务精通、精干高效的一般管理人才队伍,储备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一批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

(三)完善考核录用制度,合理配置人员

篇10

在全面人才战的背景下,吸引、留住人才,成为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近年来高度关注的企业发展战略之一。

与此同时,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呈现从专注成本到关注价值的转变,如果没有战略整合人才管理软件系统的支撑,人力资源部门很难从“支持型人事功能”角色成功转型为“战略业务伙伴”,成为价值创造部门。

近日,东软集团正式推出了“东软慧鼎战略人才资本管理系统(TalentBase HCM)”,正是为了帮助企业解决这些人力资源管理难题。

人力资源管理进入转型时代

跨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劳动人事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才管理几个阶段后,已跨入到最新一代的战略整合人才资本管理时代。而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拥有其独特性:同一时空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存,大部分企业正经历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的快速转型时期。

据悉,TalentBase HCM在设计之初,便融入了中国特色、完全支持人才差异化战略、基于能力的全部四代人才资本管理e化解决方案,将人才供应链、组织能力建设、高绩效组织、高效员工关系以及核心人力资源五大板块合为一体,且拥有人才资本效能检测系统,能够充分满足企业未来5~10年人力资源发展的需要。

整合人才、战略与执行

据介绍,TalentBase HCM人才供应链管理由组织管理、职务职位管理、人才招聘、继任管理等部件构成。支持外招与内建两大人才供应举措,帮助企业构建健康的人才供应生态链。

核心人力资源管理则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统一、稳定、准确的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更好的梳理、规范、优化人力资源工作流程,提高HR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安全性和共享性。提高人力资源工作质量和效率,合理管控,提供实时、准确的决策支持。

组织能力管理板块能够帮助企业体系化地提升关键组织能力和业务关键绩效驱动力,最终确保经营成果达成。

高绩效组织管理由战略绩效管理、人才资本积分卡组成。战略绩效管理是连接战略与结果的桥梁,是战略整合人才资本管理系统的中枢与关键,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链接人才流程与商业战略流程,畅通企业战略管理、人才战略管理两大循环,打造卓越的个人、团队与组织执行力。

TalentBase HCM的高效员工关系管理包含劳动合同/协议管理、员工调查(满意度、敬业度等)管理、员工沟通管理、员工奖惩管理等四个组件,从而为人力资源部门创造价值。

人力资本衡量大师Jac Fitz-enz曾说过:“缺乏衡量标准,就无法衡量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有效性;没有数据,我们就只会武断地解决问题。” TalentBase HCM的人才资本报告与分析e化解决方案建立在战略整合人才资本管理系统平台上,专门提供高结构化的、常规度量与战略度量型报告与分析,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人才资本决策分析报告,充分挖掘系统内海量数据的价值,为企业战略与人才资本决策大提速。

新一代特色为中西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