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协调机制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指挥协调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指挥协调机制

篇1

一、两种税会关系模式

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相关利益者提供会计信息,有助于相关利益者进行科学的决策,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而税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促进纳税义务人正确地履行纳税义务。

纵观世界各国的税会制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税务定向会计,采用税务决定原则,会计核算服从于税务核算的需要。其强调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财务报表满足整个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远比为投资者、债权人提供会计信息的需要重要。因此强调财务会计报告必须符合税法的要求。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国家税收的实现,又有利于政府管理企业。会计准则通常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并强制执行,会计执业界几乎没有制定准则的余地。另一类是企业定向会计,采用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相分离的原则,会计核算服从于相关利益者,税务核算服从于国家税收。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财务报表的编制,主要是为企业投资者服务。投资者要求按照公认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披露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等遵循财务会计准则,纳税时再按照税法进行纳税调整。会计准则一般由公认的、独立的会计职业团体制定,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可以完全不受税收规定的限制。

从历史上看,我国的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曾经历过高度统一的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两者之间的目标日益背离。产生了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差异,并走上了逐步分离的道路。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差异的表现

(一)收入确认与计量差异

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就会计而言是计算损益的基础,必须根据会计制度进行确认和计量;对税收而言,必须根据税法的规定确认和计量收入,以准确计算流转税和所得税等。

1.由于确认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对于对外投资收益,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时,应根据被投资方当年的损益情况计算投资收益;对税收而言,企业应在被投资企业当年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时,计算投资收益,并且不得确认被投资企业的亏损。

对于跨年度的劳务收入,会计制度规定,当预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不能得到补偿的,不应确认收入;对税收而言,必须按完工进度或完成工程量确认收入的实现,计算流转税及所得税。

2.由于确认原则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企业在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转收入,就会计而言,应该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对税收而言,因发生了税法规定的纳税义务,所以必须将试运行收入按实际收入,计算流转税和所得税。企业将自制、委托加工收回商品用于在建工程、职工福利、对外投资、分配、捐赠等,就会计而言,并未实现收益,所以应该以其成本转出,不确认收入;对税收而言,为防止税收链条的中断及纳税人避税,对此类业务一律视同销售,并按计税价格,计算流转税和所得税。

国债到期利息收入,就会计而言,因其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计入企业的投资收益;对税收而言,购买并持有国债到期兑付支援国家建设,属于国家鼓励的经济行为,予以免征企业所得税,所以在计算企业纳税所得时不计入收入额。

企业收到国家的增值税出口退税时,就会计而言,因其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应按实际收到的退税计入企业的补贴收入;对税收而言,国家鼓励出口创汇,将在国内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退还给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也符合国际惯例,所以对此项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企业通过科协合同登记的技术转让收入,就会计而言,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 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对税收而言,为鼓励企业的技术转让行为及增强企业技术研发的积极性,税法规定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技术转让收入,免交所得税。

(二)成本费用确认与计量差异

成本费用的确认计量,就会计而言是真实反映资产价值、计算损益的基础;对税收而言,成本费用是企业收入的抵减项目,与收入的差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

1.由于确认时间不同产生的差异

折旧费用,对会计而言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计算折旧费用,计入成本费用;对税收而言,折旧费用一般只能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广告宣传费用,对会计而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支出,当然要按实际发生计入经营费用;对税收而言,为控制特定行业的广告宣传,只能按限额计入当年成本费用,超支部分可以无限期向以后年度结转。

2.由于确认原则不同产生的差异

工资薪金费用,就会计而言,作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人工支出,当然要计入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当中;对税收而言,为控制消费基金的过度膨胀、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只能按规定限额计入当年的成本费用,超支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业务招待费,就会计而言,作为企业正常经营的交际应酬,当然要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对税收而言,为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只能在规定限额内扣除,超支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随着市场中介服务的发展,就会计而言,佣金作为企业营销业务的正常支出,当然要计入企业经营费用;对税收而言,对于支付给个人的佣金只能按规定限额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三)特殊业务确认与计量差异

就会计而言,其收入支出的确认计量必须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必须坚持客观性和历史成本原则;对于没有实际发生的收入和支出不得计量。对税收而言,可以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对特定的收入和支出采取鼓励和限制政策,以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

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10% 以上的,可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作为费用加计扣除;就会计而言,这种虚拟的成本费用,是不允许作为费用确认计量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与税收在收入成本的确认计量上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各自的目的、核算基础和处理依据不同造成的。从国际上来看,各国都在力图缩小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但两者的差异不可能完全消灭。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这种差异目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例如,近年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的“八项准备”,在税收上大部分是不予以确认的等等。

三、税会分离对税收征纳的影响

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的不一致和不协调往往会给税收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从企业角度来看

1.纳税调整复杂,难以准确地计算应纳税额,加大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时,会计核算应当依据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规定进行处理,纳税时要依据税收法律、法规中的要求进行调整,而现行会计制度与税务制度的差异较大,纳税调整的项目增多,增加了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同时调整业务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纳税调整的难度,有时同一笔业务要调整多个税种,如视同销售业务既要调整增值税,又要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还要调整所得税,甚至还要调整消费税;有时同一笔业务既要调增,又要调减,如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需重新计算折旧额,同时需采用税务制度不允许的折旧方法;有时相同性质的业务,调整方法不同,如资产评估增值应分别按以下三种情况进行调整,即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资产评估增值、因清产核资而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和因股份制改造而发生的资产评估增值。

2.增加企业的涉税风险。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存在着大量的政策差异,进行调整时难度很大,纳税人往往由于理解的偏差,造成计算错误,面临被处罚的风险。特别是2000年相关法规确定了企业所得税的“独立纳税体系”,纳税人填报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异常复杂,其结果造成一方面纳税人常填报失误遭到处罚;另一方面为了正确填报,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甚至有偿聘请税务,加大纳税成本。另外,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国务院取消了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13项,税务部门的管理由事前审批转为事后审核,这也增加了纳税人的涉税风险。

(二)从税收机关的角度看

1.会计信息复杂化,增加了企业规避税收监管的可能性。由于企业会计核算与税务核算的分离,必然导致二者对收入、费用、损益的确认和计量产生较大差异,企业可以利用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差异,采取各种方式规避税收,减少纳税,导致会计失真现象蔓延、社会财务诚信危机,导致税收流失。

2.征纳双方容易引起争论,并且难以仲裁,增加了税务部门的征管成本。企业会计制度对已发生的新经济业务及能预见的新经济业务参照国际惯例作了相应的规定,而税法的改革滞后于会计制度的改革,对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可以计入成本费用的,且并没有规定其限额或比例的,税务制度却没有明确规定是否可以或不可以确认其收入或费用,这就会造成按会计制度核算是正确的,但由于税务制度尚未明确而难以辨别,如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对或有事项确认或有负债,而税务制度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规定,这就容易引起争议,尤其是税务制度未规定可以或不可以做的事,就难以仲裁。

四、协调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的建议

现阶段,我国会计制度的建设还远未完成,税收维护社会公平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能否发挥税收法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保护和监督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在我国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都亟待完善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地协调税会差异,恰当地处理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系,把握好适度分离的“度”,把差异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操作的范围,才能解决税会差异对税收监管造成的影响。

(一)加强政策制定者间的合作

会计和税收的法规制订和日常管理分属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两个不同的主管部门,在法规的制订和执行中很容易产生立法取向的不同,所以两个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合作是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协作的一个重要保证。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会计制度是由政府制订的,两者之间的沟通具有优势。可行的做法是设立由两个机构代表组成的常设协调机构,在法规出台和执行过程中进行联系、宣传,提高会计制度和税收协作的有效性。而且我们在制定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税收制度及其他相关经济制度时,应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集思广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反复论证,使制定的制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使它们更加科学、合理、可行,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二)规范税法的部分内容

在税收立法上,对于会计与税收相同的概念用相同的表述,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的定义。目前会计改革内容较多,力度较大,更多地接近国际惯例,而税收制度也要对与会计相应的内容同步改革,对于会计中一些新出现的业务税法也应及时加以规范,多年以来,当会计法规与税法出现冲突时,总是会计服从税法,但目前情况是会计规则是国际性的,我国加入WTO需要我国的会计走向世界,而相当一部分税收法规则是国家性的,在这种情况下,税法应做一些让步。同时市场经济有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加大,势必会增加会计人员纳税调整的工作量和税务部门审核的工作量,造成纳税成本升高。

(三)加快发展税务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在对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差异缺乏足够的认识、难以正确申报的情况下,引进税务,利用税务人所具备的会计、税收法规、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准确地申报纳税。这样可以减轻企业办理税收业务的工作量,进行合理合法的税收筹划,降低企业纳税成本。对税务机关来说,可以防止偷逃税的发生,减少税款流失。可以减少税务工作人员大量事务性的工作,腾出时间加强宏观税务管理工作。

篇2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保障力量; 运行机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36

[中图分类号] E0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058- 02

突发事件车辆装备应急保障运行机制是指在处置突发事件执行车辆装备应急保障任务时,影响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力量快速反应的各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它是在我国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运行机制的框架下,结合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力量运用的特点,使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力量从需求预测、组织指挥、器材补给到完成应急保障任务的全过程快速有序进行,进而形成制度化和系统化的应急管理。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力量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预测预想机制、决策指挥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应急维修器材保障机制4个方面。

1 预想预测机制

预想预测是突发事件车辆装备应急保障运行机制的首要环节,是车辆装备应急保障行动的基础前提。即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预想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并根据执行车辆装备应急保障任务的特点,认真分析、充分论证,把预想情况想周全,把困难估计足。根据预想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预测需参与的车辆装备种类和数量,进而测算出车辆装备应急保障任务量和应急保障力量的需求,包括需要保障人员数量、保障装备数量以及维修器材种类和数量,进而拟订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各类车辆装备应急保障预案。

2 决策指挥机制

突发事件车辆装备应急保障过程中,决策指挥机制是整个应急保障反应的核心,是组织车辆装备应急保障的重要枢纽。

2.1 建立应急保障决策指挥机构

健全高效的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决策指挥机构是实施处置突发事件车辆装备应急保障的基础,统一组织各方面力量应对突发事件,行使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职能,通过执行快速反应程序,最大限度地保证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力量的有效整合,迅速形成车辆装备应急保障能力。应急保障决策指挥机构要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加强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进行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收集、分析、报告;制订突发事件分级和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做好应急准备、相关保障等一系列工作;开展应急反应的组织、动员;组织应急反应训练、演练和预案的检查及修订;加强应急保障装备、设施、维修器材等物资的储备和管理;根据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情况,启动相应级别应急机制。

(1)规范决策指挥机构编成。按照“精干高效、反应快捷”的原则,针对车辆装备机关编制人员少的实际,科学设置决策指挥机构,精简要素设置,处置突发事件组织车辆装备应急保障中应力求一人多岗,决策时是指挥员,拟制、修订应急方案时是参谋人员,确保决策指挥机构精干高效[1]。

(2)理顺指挥关系、优化指挥程序。由于抽组成立的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力量来自于部队、院校、地方厂家等不同的单位,在平时不存在相互的指挥关系。因此,在执行车辆装备应急保障任务时,应在车辆装备保障机关的统一组织指挥下,明确各类保障人员的职责、任务分工、指挥关系等。在指挥方式上,应尽量简化指挥程序,减少指挥层级,以扁平式、委托式和越级指挥为主,保证指挥的简捷顺畅。

2.2 修订启动应急保障预案

车辆装备应急保障预案明确了处置突发事件参与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各方的职责和相应程序,在应急保障力量、维修器材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可以指导车辆装备应急保障行动迅速有效有序的展开。因此,在应急保障过程中,决策指挥机构应当结合车辆装备应急保障任务的实际情况,根据应急保障力量需求预测结果,及时修订并迅速启动车辆装备应急保障预案,指示命令相关部门、单位按预案要求迅速抽组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力量到集结地,并组织维修器材保障,实施车辆装备应急抢救抢修。

3 沟通协调机制

沟通是指参与处置突发事件车辆装备应急保障的部队、院校、地方厂家、维修器材供应点等各方通过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处理,及时沟通各方面、各环节的情况,以有效组织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协调是指对处置突发事件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和改善,使其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密切配合,共同完成车辆装备应急保障任务。车辆装备应急保障是涉及军地多方的工作,由于突发性的特点,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将各方整合成统一的整体,以达到车辆装备应急保障的要求。为了保证参与车辆装备应急保障活动的各方之间保持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实现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工作的有序进行,必须要有沟通协调机制。沟通协调机制主要是对无隶属关系的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各方面力量之间的横向沟通协调,主要以预先协调、依案协调为基础,以随机快速协调为重要补充,以军地协调为重要内容。

4 应急维修器材保障机制

4.1 预制储备机制

(1)建立维修器材联供体系。根据车辆装备应急保障需求,有选择性地把地方车辆装备维修器材生产、销售企业、车辆装备维修器材供应站(点)、特约维修站等纳入部队车辆装备维修器材储备总体规划之中,采取部队携行储备与地方预制储备相结合的方法,并签订车辆装备维修器材供应保障协议和合同[2-3]。

(2)区域设点储备。将地方车辆装备维修器材供应区划分成若干个片区,按照“就近就便、利于保障”的原则,择优选取交通便利的定点供货单位,作为突发事件车辆装备应急保障所需维修器材的供应点。按照车辆装备应急保障预案,预先做好器材的筹措、储备工作,预制储备一定种类和数量的维修器材。

4.2 应急维修器材供应保障机制

应急维修器材供应保障机制是通过建立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反应灵敏的维修器材供应网络,以保障能在短时间内将所需的大量车辆装备应急维修器材运输到需求点。要依托社会网络化的交通运输线,利用地方物流技术,构建车辆装备应急维修器材供应网络,开辟应急通道,使线路与线路之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既有直达线路,又有迂回线路;建立公路、铁路、空中、水路多维立体的运输网络,确保一条线路中断,其他线路能及时补充,确保突发事件车辆装备应急维修器材供应通道全时畅通[4]。

4.3 法规约束机制

法规是规范军民应急维修器材联储管理的依据。在突发应急情况下,各项工作都十分紧迫,要实现储备资源信息通达,指挥调度统一,形成保障合力,必须以法规制度作保障。一旦出现突发事件,要遂行车辆装备应急保障,应急资源启动的程序、方法,与地方政府及供应商的关系等都需要完善的法规作依据。

5 结 语

突发事件车辆装备应急保障运行机制是整个车辆装备应急保障活动有序进行的关键,若运行机制不完善,即使应急保障的组织体制再完善,应急维修保障人员、器材、装备等准备再到位,应急保障行动也称不上成功。因此,深入进行车辆装备应急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关耀宏,郭少平. 对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车辆装备保障的几点思考研究[J]. 军用汽车,2011(3):43-46.

[2]张广利. 车辆器材社会化保障方式方法及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 汽车运用,2011(2):25-26.

篇3

[关键词]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协同体系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17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2

0 引 言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缺乏较强的协同管理能力,协同体系机制不够完善,风险预警体系以及风险管理效率相对不完善,缺乏较强的跨部门合作协同水平与能力,与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应急管理需求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1 地方政府缺乏较强的应急管理协同能力

第一,危机预警以及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通常情况下,风险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相比,其控制危机的过程、有效性更有保证,同时其控制成本也更低。所以,如果政府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可以有效地进行合作与协同,会获得尽可能多的安全收益。然而国内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将“突发公共事件”当作管理对象,采取了被动、消极的管理方式。尽管应急管理实务中大力倡导相应的监测预警活动,但无需讳言其中的消极与被动色彩。

第二,地方政府部门在较大程度上主导着应急管理工作,其他应急管理责任主体缺乏主动的参与意愿或者参与力度不够。落实主体责任是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抓手,而政府主导应急管理工作并不意味着要全部都管,充分发挥其他应急管理主体的主体责任才能从根本提高整个应急管理的工作效率。

第三,存在条块分割以及效率较低的问题。地方政府组建了相应的应急管理体系后,经受了若干次突发事件的考验,逐步展现出它的不足以及缺陷。从地方政府构建的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来看,存在条块划分现象,其所属部门责任以及职权混淆,缺乏较强的综合协调意识与能力,实际的应急管理效率并不高,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组织中存在较大内耗。

第四,不具备较强的应急协调以及共享信息的水平。信息共享是能够有效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基础,是突发事件研判的保障,而事件研判是最终处置决策的依据。但目前地方政府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急管理信息的实际传递效率,难以有效地协调政府相关部门的具体行动。

2 健全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协调体系的主要路径

在构建应急管理协同体系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对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的应急管理主体开展全方位的协调工作,重点涵盖以下方面。

2.1 确定应急协同目标,协调应急程序与流程

地方政府应该准确地确定各个部门的应急协同目标,从而为行动一致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前提。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并共同确定一致的执行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协调各有关部门以及组织机构的性的以及方向。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组建相应的应急管理组织,对相关方面的利益进行综合协调,制定清晰可见的共同目标。在此基础上,借助必要的协同措施与途径,尽可能地增强彼此的共识。

2.2 制定可行性较强的协同策略

制定协同策略是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调节诸多层面的流程与环节,解决公共危机或者突发事件、缓和多方矛盾,而制定实施的具体行动方案。它能够确保地方政府协调和调整应急管理活动的力度与方向,使其通力合作,积极发挥作用。如此以来,在地方政府出面牵头组织实施的情况下,相关参与部门或者机构应该主动参与进来,自觉调整彼此的详细实施策略。再从整体上对上述实施策略进行协调与沟通。

2.3 通过统一有力的指挥系统取得一致步调

就其指挥系统而言,是地方行政组织控制和管理的层级节制系统,也就是说地方行政领导采取属地管理、统一指挥的方式,规定相关部门的权责范围,实施协同机制中的分工以及合作,最大限度地消除协作过程中的矛盾,从而实现步调一致的目标。在相关行政组织和其他性质的参与主体进行密切协作与大力合作的过程中,地方行政组织的指挥系统必须要统一指导外部的诸多参与主体。最关键的内容是,地方行政组织应该借助这个指挥系统的统一指挥,实现基本的突发性应急事件的具体应急策略、方针以及行动等。

2.4 确保高效的信息沟通协调

为了有效地协调多元主体的彼此行动,应该达成共同的应急管理认识,这就需要进行高效的信息沟通。所以地方政府在开展应急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整合所需要的多种信息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富有成效的信息沟通,确保多元主体获得必要的信息支持,做到信息共享,更好地进行应急管理。

3 健全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协同机制的建议

为了有效地提升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有针对性地增强自身的应急管理协调水平,可以采取下列可行性较强的协同措施,从而实现应有的应急协同效果:

3.1 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间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地方条例

地方政府应该加强依法行政,在合法性的前提下开展相关工作,在应急管理协同机制的建设过程中,也要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地方政府可以指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地方条例,填补法制层面关于地方政应急管理协同机制的法制空缺,以地方条例规范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的协同机制建设,明确其他应急管理主体的主体责任和义务。

3.2 健全应急协同机制

地方政府应该组建权威性的应急管理协调机构,健全政府部门间的应急联动机制。突发事件具有紧急性、复杂性以及跨域性等特点,凸显出了传统的条块分割应急管理体系效能不强的问题。因此,应适度增加应急管理专业机构以及人力资源建设,并在既有机构上强化协调机制建设。打造专业性强、跨区域广、权威性高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将其作为应急管理中心,对相关方面的利益争端进行协调,强化彼此的沟通与交流。该机构的关键性人员应该涵盖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代表、民间组织的代表以及参与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有效地开展应急协调工作的日常管理以及规划部署,对相关职能机关当前的应急管理协调能力进行整合,依托这些职能部门,打造专业化较强的应急协作队伍,健全基层应急组织的教育与培训,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力量,提高参与积极性,发挥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3.3 地方政府和新闻传媒的密切协作

必须要注意的是,随着新闻传媒行业的稳步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将新闻传媒有效地纳入当前的政府部门应急管理信息系统中,使其变成信息的传递者与收集者。新闻媒体具有广泛的分布面、从业人员比较多、可以及时获得一手信息等,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也为政府开展应急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协作资源。政府部门要建设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新闻媒体要大力支持地方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决策,为其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而且还要有序地监督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活动,高效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

3.4 政府和企业间开展有效协作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实现高效的社会治理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源和装备。企业具有先进的、系统化的应急设备以及技术,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其动员能力以及组织性都比较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充分地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地方政府部门的应急管理协作机制中。

4 结 语

当前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各类突发事件层出不穷,重特大突发事件、生产安全事故屡有发,并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地方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协同体系机制建设,提升政府应急管理效能,科学、有效、有序、有力地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

主要参考文献

[1]朱鸿梁.论政府应急管理协同能力的提升[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8).

[2]刘学彬.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协调联动[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6).

[3]秦长江.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创新[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篇4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开展宣教教育工作。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为重点,利用安全月宣传日,在各重点区域开展了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就大家关心的安全生产等热点、难点问题现场做出解答。二是深入组织应急管理业务培训。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定期、不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和《突法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利用阳光工程这个平台,先后在各县区阳光工程培训点组织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保障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应急工作协调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应急经费和物资储备不足。

2、基层应急工作人员有待进一步充实,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科学、系统、有效的培训,基层应急处置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社会公众危机意识不强,应急防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常识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下一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1、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协调联动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充实队伍,提高素质,充分发挥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切实加强各部门工作的衔接。

2、健全投入保障机制,提高物资装备水平。建立健全应急资金保障长效机制,加大防灾抗灾救灾人员、资金、装备投入力度,加快应急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综合应急能力。

篇5

一、总体要求

按照总体部署,做好医疗卫生和预防灾后疫情等方面的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疫情。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抓重建、保民生“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名单附后),负责协调、指导、督促全区“抓重建、保民生”卫生防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八个小组具体落实各项卫生防疫工作: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协调机关各职能科室和医疗卫生单位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二)疾病预防控制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协调指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对灾区冬季传染病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传染病流行。

(三)卫生监督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卫生监督工作,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处理,保障灾人员的食品饮水卫生安全。

(三)医疗救治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协调指挥各医疗机构对灾区病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和继续开展巡回医疗工作。

(四)健康教育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卫生防疫的健康教育工作。

(五)后勤保障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后勤物资的供应工作。

(六)新闻报道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重建的信息整理和上报工作。

(七)作风督查组

组长:责任人:

职责:负责灾后重建卫生应急工作的作风督导监察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制定灾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方案,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是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层层落实责任,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对、不履行工作职责、推诿扯皮的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严格执行值班报告制度和疾病监测制度

各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领导带班制,值班人员随时接听值班电话,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要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的统计、分析工作,同时继续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分析、报告与处置工作,强化呼吸道传染病监测。

(三)严格执行法定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依照法定程序,规范、及时、准确报告各种传染病疫情报告

实施传染病疫情零报告制度,每日下午4时前报告当天疫情状况,并每日分析疫情动态,随时上报信息,严格执行疫情报告24小时不离值班室的制度。各级疾控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的监测和指导,按照管辖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检查传染病疫情报告及管理情况,指导医疗机构做好“院感”防控工作,确保不迟报、漏报、瞒报,不发生院内感染事件。

(四)扎扎实实地做好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把应急准备工作做得更细致,把应急响应做得更及时,坚决克服麻痹、松懈、畏难情绪,尽可能地化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到应急队伍、应急技术程序、应急检测准备、交通和通讯、防护“五落实”,积极做好应急物资的储备工作,及时补充应急处置的组织、流调、检验、消杀人员以及各专业专家组,责任到人,各种设备调试运转正常,一旦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提高响应敏感性,各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赴现场调查处置。

(五)加强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的监督、监测工作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对自来水水厂、学校、企事业单位自抽水和农村乡镇20户以上饮用井水水质消毒及卫生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增加水质监测频率,保障所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群众饮水卫生安全,有效防止食物中毒、食源性和水源性疾病暴发。

(六)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积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的公众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参与。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及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和救助技能。灾后存在水源污染的可能,要做好“不喝生水”的宣传工作,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全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努力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尤其要教育群众安全使用燃煤、燃气等取暖设施,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篇6

关键词:新疆;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一、 应急物流的概念

在我国,对应急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03年SARS的爆发,才使我国的学者开始重视对应急物流的研究。何明珂(2003)认为,应急物流是指由于突发性因素导致的物流活动,包括由突发性因素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和满足这些物流需求而进行的应急物流供给活动。高东椰、刘新华(2003)认为应急物流是指各类突发事件中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并且指出应急物流的四个特点: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弱经济性。2004年欧忠文博士等在国内外首次比较系统的提出了“应急物流”的概念,他认为应急物流是以提供重大疫情、严重自然灾害、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将应急物流定义为: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已做好预案,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付诸实施的物流活动。李滢棠(2008)认为应急物流是以提供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应急物资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及相关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特殊的物流活动。左小德(2011)将应急物流定义为在面对突发事件时,通过快速识别和动态确定危机级别,对应急物资调配、人员救助等活动进行有效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综上所述,对于应急物流的理解应该从“应急”和“物流”两个方面着手,应急物流既要包含普通物流运输、包装、装卸、搬运、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的流程,又要注意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以及弱经济性的特征。

二、新疆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现状

1、新疆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取得的成就

1) 新疆应急管理投入范围越来越广,包括物资救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环境监测等。从2003年至2012年,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已投入31.2亿元用于救灾;2009至2011年,自治区财政投入6162万元进行新疆人工增雨(雪)应急工程建设,;2011年12月5日新疆电信投入24亿元建应急通信基地 ,面向整个西北地区实行应急通信设备后勤保障补给、应急通信救灾物资资源共享、集中调配、高效配送;2013年自治区落实1.3亿元财政资金,重点用于23个重点灾害性河流和重要城市(县城)应急防洪工程建设;环保部争取中央财政2800万元投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强化监测和应急能力建设;中央将投入9870万元助力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

2) 新疆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自治区审核、修订、了专项预案29件,部门预案107件。全区14个地州市、99个县(市、区 )印发了本级应急预案。中央驻疆企业、区内各大型企业均编制了应急预案,基本搭建起了自治区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十二五期间,自治区进一步完善各级应急预案,逐步建立了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生产经营单位四级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区各地 (州、市)、各部门、各级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预案体系。

3) 应急救援队伍初具规模。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救援总队成立以来,逐渐成立了四种应急队伍,即以公安消防为基础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以行业、系统为依托的专业救援队伍;以成年志愿者为主体的临时救援队伍;以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和处置单位组建的应急救援队伍。

4) 新疆应急物流的物资储备能力不断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和完善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断增强灾害救助反应能力,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近些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应急物流的物资储备体系不断地完善,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5) 新疆交通运输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应急物资的运送过程中航空、铁路以及公路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十二五规划中,自治区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200公里,五年新增4100公里,路网覆盖全区75%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域,到2020年,形成四纵四横、五大对外通道、六个对外铁路口岸的铁路路网格局;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7万公里,初步形成“四横两纵”高速公路骨架和“五横七纵”干线公路网络格局;构建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为门户枢纽,喀什、伊宁、库尔勒机场为区域枢纽,支线机场和通勤机场为补充的机场体系。这将新疆应急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加高效快速的输送平台。

三、新疆应急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新疆应急物流保障机制仍不完善。应急物流管理法制机制工作滞后,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下应急救援实际工作的需要。在加强应急管理保障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应急物流管理的行政监督、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系。应急物流的综合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应急资源的存储、运输以及配送都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和部门封锁。

2、新疆应急物流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新疆应急物流的整体信息化程度比较低,导致很多突发事件不能及时正确的得到预测和传递。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平台,应急指挥机构无法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详细资料及应急物流的运作情况,不利于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分析。另外,对于应急捐赠的应急物资,由于信息传递不畅,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配送供需矛盾,造成在应急响应初期形成救援真空,在后期需求达到饱和后,应急资源还在源源不断的运输。

3、应急物流指挥体系不完善。应急物流往往同时涉及部队与地方,新疆还没有建立军地联合的应急指挥体系,就容易造成应急物流的联系渠道不通畅、多头指挥、各自为战、制约了应急物流的效率和效果。另外,自治区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组织机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组织的效率就很低;各级物流部门没有较完整的应急预案,它们注重的是物流成本,这恰恰与应急物流的不计成本是相反的;在进行紧急救援时,以行政命令为手段,救护力量的申请和派遣程序相对复杂,影响了紧急救援的效率。

4、新疆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单一。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物质基础与基本保障。近些年来,新疆建立了乌鲁木齐、喀什、奎屯等大型的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也不断增加,但是仅仅靠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的储备还是不够的,应急物流中应急物资的储备应该是全民参与的。新疆地域辽阔,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应急物资的种类以及配送速度有严格的要求。

四、完善新疆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措施

1、进一步完善新疆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1)建立新疆法律保障机制。法律保障对于处理突发事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规范政府部门在紧急时期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职责,督促社团和个人更加规范的行使权利和义务。新疆地区应该根据自治区的实际情况加强地方立法,在突发事件以后迅速完成应急物资筹措、采购、运输和配送,防止不法商人借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秩序、社会秩序,保证应急物流全过程的实现,维护社会稳定。

2)建立新疆的综合协调机制。紧急状态下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支持,打消那种条块分割和部门封锁的局面。建立高效的综合协调的机制,处理紧急状态下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主要包括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根据需要紧急动员相关单位生产应急抢险救灾物资;采取一切措施和办法协调、疏导或消除不利于应急物资保障的人为因素和非人为障碍。

2、进一步完善新疆应急物流指挥体系

1)培养应急物流指挥人才。新疆本地高等院校以及政府相关机构要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做好专业指挥人才储备。同时,整合区内的相关物流专业救援力量,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应急指挥队伍的布局,充实骨干人员,改善落后的技术装备,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实战演练,不断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挥能力。

2)加强新疆军地应急物流一体化建设。要建立军民共用的应急物流信息资源平台、通信平台和相关数据库,提供信息支持;要建立统一的应急物流组织机构和高保证军地物流一体化下应急物流的快速实现;军地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高物资储备效益。

3、建立统一而灵活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单一的政府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能够满足突发事件后的应急物流的需求。为了有效的应对新疆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需求,要实行国家、军队、地方、市场和家庭“五位一体”的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其中国家是储备的主体,军队是骨干,有地方来补充,市场进行辅助,家庭作为储备的基点。

灵活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全民参与机制。新疆应急物流储备体系由政府主导,但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比如个人捐献、企业捐助、社会团体机构等。其次,应该尽可能的发挥市场化储备的基础性作用,与生产厂家、供应商或者医疗机构达成协议,一部分及时的应急物资由他们代为储备,这样就避免了产品过期等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国文.中国物流将如何应急[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2]何明珂.应急物流的成本损失无处不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3]高东椰,刘新华.浅论应急物流[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3).

[4]欧忠文,王会云等.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2004, (3).

[5]李滢棠.汶川地震引发的构建应急物流系统的思考物流技术[J].物流技术,2008,(8).

[6]左小德.应急物流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7]张宏.构建新疆应急物流体系的思考[J].新疆财经,2009,(4).

[8]刘玲.新疆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1).

[9]李创.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综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3,(6).

[10]欧忠文,李科,姜玉宏,王会云,甘文旭.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05,(10).

[11]张革 .我国应急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商业时代,2010,(8).

篇7

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是威胁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主要突发公共事件之一。当前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系统运行后,新的应急预案体系修订工作已完成。为落实公司《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演练要求,检验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公司整体应急处置能力。按照要求,公司于6月份全国安全月“应急预案演练周”期间,开展了一次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现结合本次演练谈谈开展好大面积停电应急演练的几点做法。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领导重视是演练成功的关键。供电企业要确保电网安全运行,不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各供电公司电网调控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是处理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主要机构。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是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领导重视才能有效的调动公司各单位有效资源和应急演练积极性,演练工作还能充分展现公司领导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领导指挥职能。面对公司生产、营销、后勤等众多的单位、部门参加演练,只靠应急部门来组织、协调是不现实的,所以开展大面积停电演练要紧紧依靠公司领导,取得应急领导小组的支持,在各分管领导的组织协调下实施。特别是电网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公司把应急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开展一次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演练。公司领导多次指导演练筹备工作,演练方案、演练剧本编制工作,参与修改和讨论演练脚本。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任总指挥、分管应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的演练指挥小组,领导支持为确保演练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精心组织、事前沟通。

大面积停电预案演练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检验公司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应对大面积停电事件的协调机制和处置能力,从演练中取得经验,从而提高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的能力。演习小组认真编制了大面积预案停电应急演练方案,为使演练取得实效,通过与参演单位进行有效的事前演练沟通,达到培训演练单位,提高各部门应急处理的水平。在公司召开参演单位讨论会后,公司领导带队,调度、运维、安监、后勤等各专业管理人员参加,分别到各参演单位和县公司研讨,就电网运行方式、演练科目及故障设置、演练程序、停电后怎样发起演练及先期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通过沟通不仅达到演练的目的和效果,而且起到了促进各单位细化了本部门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取得较好的演练实效。

三、突出演练的针对性

根据本公司电网结构和本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的可能性,结合信阳地区夏季强对流雷雨天气特点,本次演练模拟因强对流雷雨天气造成城区主要220千伏变电站主设备损坏后失压和东部2个县主网大面积停电情况下应急处置。信阳地区地处大别山区,恶劣天气时有发生,所以模拟强对流雷雨天气造成大面积停电符合实际和具有现实意义。

本次演练设1个主会场(公司应急指挥中心),4个分会场(信阳220千伏变电站会场、220千伏潢线路掉串故障处置会场、县公司农网低压线路恢复供电会场、县公司95598应对处置现场)。主会场应急指挥中心和分会场分别邀请市政府应急办、安监局、能源局等政府部门,显示了政府对各突发事件处置的行政指导职能和评估,对展现供电部门供好电、服好务职责具有重要意义。主会场、分会场以及各参演单位采用桌面推演和现场实战方式,上调下演、整体联动,突出了演练的针对特点。

四、技术保障有力

本次演练设1个主会场、4个分会场及同步演练点。如何保证演练点的图像、声音传输到市公司应急指挥中心,也是演练成功的关键。在2010年,公司就建成了一套完善的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系统。此次演练,我们充分利用此套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主会场与4个分场的画面、声音传输,展现了应急会商、应急汇报、应急指示、应急处置工作布置场景。

通过3G“侦察兵”系统可以实时把各演练现场画面传输到应急中心。依靠公司信通公司设备技术人员,有力的保证演练设备的可靠运行。在演练前的设备联调时,分会场与主会场的图像发暗、声音啸叫,网络信号时有时断现象都一一克服。为了保证演练质量,演练当天技术人员分3组分别在不同设备机房蹲守、做好现场实时技术保障。信通公司就演练不同情况编制各种技术处置措施和备用方案,事前还进行了备用方案演练,确保了演练成功。

五、区域协作联动。

区域电网安全、可靠地运行必须有一个实效、实用、实际的应急救援区域联动机制。由于电力应急抢修、专业性强,救援、事故处理工作难度大。建立有效的应急救援抢修联动机制区域,做到统一指挥、分级联动、互相支援区域内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联动切实有效。

本次演练剧本设置了政企联动机制,供电公司向市政府汇报电力负荷紧张时申请有序用电汇报场景,争取电网事故停电处置时,得到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演练还设计了在县级供电区域受灾严重时,本县抢修力量薄弱,人员、设备不足,申请市公司救援和相邻县公司间区域救援场景。在接到县公司应急抢修物质支援申请后,市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演练小组向物质部门发出调配电杆、导线、配变等应急物质指令。同时指令部分县公司调配抢修队伍、车辆、技术人员对受灾县公司进行支援,争分夺秒的开展电网抢修,尽早恢复供电。区域联动演练较好的检验和实践了政企、市县、县县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六、及时评估总结

篇8

(一)“一案三制”建设。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1)预案编制情况。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制定了《镇应急管理工作预案》,编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10余件,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2)预案演练情况。3月初,组织镇干部、各村主干近200人,进行了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前半年,全镇危化、冶金、机械、建材企业全部开展应急演练,特别是危化生产单位以车间班组为单位开展演练,提升了一线员工的应急能力,累计演练15次。

(3)预案宣传情况。一、组织专兼职任职人员培训活动,组织全镇干部重点围绕应急管理基本概念、背景、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与挑战、处置工作经验和我镇应急管理工作重点内容进行全面讲解,取得了较好效果。二、广泛开展消防、用电、防汛等知识宣传和普及和活动,切实提高了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设立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作为日常办事机构。

(2)企业、学校、社区、村庄等基层组织单位应急管理机制情况。到年底,要求辖区内乡村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基本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应急预案全覆盖。其次,提高预案质量。努力做好职责清晰、简明扼要、便于操作,注重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编制。第三,加强预案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办法,科学规范应急预案制定、审批、备案、修订程序,明确关联单位预案之间的关系、衔接、配套工作。

三、加强应急预案日常演练工作

(3)健全完善风险隐患排查、监测预警、资金保障、物资管理等相关制度情况。主要建立了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分级负责和响应机制、公众的沟通与动员机制、资源的配置与征用机制,奖惩机制等等。

3、推进应急管理法制建设。

应急预案法制建设情况。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风险管理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各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常规数据监测、安全评价、风险分析与分级等制度;登记建档情况认真监测、收集分析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及时分别逐级向其上级报告,同时通过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系统上传,不得谎报、瞒报、缓报;建立重大危险源、危险镇域数据库,划分监测镇域,确立监测点,并重点加强对危险源、危险镇域的监控,认真监测、收集分析各种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2、健全完善监测体系。成立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监测人员配置情况,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

3、加强预警系统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驻镇有关单位为应急联动单位。需要前述应急联动单位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由负责应急指挥工作的镇应急指挥部向镇应急委员会报告,经镇应急委员会批准,由镇应急联动中心联络有关应急联动单位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完善专业应急平台建设情况。镇应急委办公室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综合协调职责,发挥运转枢纽作用,负责接受和办理向镇应急委报送的紧急重要事项;指导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应急指挥信息平台建设;组织审核专项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收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组织专业部门和专家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和提出预案启动建议;按照镇应急委的决定,组织、协调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和善后工作;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调查,并进行事后评估,按要求有关信息。

(四)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加强公安、武警突击力量建设情况。由武装、派出所等部门组成,组织专业抢险和现场救援力量进行现场处置。根据需要,可以申请调遣驻地增援队伍。

2、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设立了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组,交通管制组,治安警戒组等,

3、推进兼职应急队伍建设情况。派出所、镇卫生院等专业部门工作人员兼职。

4、完善应急专家队伍建设情况。镇应急领导机构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镇应急工作专家委员会。其职责是:为镇应急委提供决策咨询和工作建议;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为镇应急委提供咨询服务。

5、积极发展应急志愿者队伍情况。由镇政府办公室动员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志愿人员参与应急处置工作。

6、加强基层信息队伍建设情况。由现场应急指挥部抽调人员组成,负责综合文字、信息整理和档案归整工作。

(五)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物资储备库建设情况:无;应急装备储备情况:无;基本生活物资储备情况:无;应急物资调度耗损情况:无。

2、加强专业应急物资储备。森林防火物资储备情况:无;防汛物资储备情况:无;矿山救护物资储备情况:无;卫生医药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无;警用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无。

(六)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制定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构建公路、铁路紧急运输保障体系情况:无;建立突发事件区域临时通行和临时限制机制情况:无;健全交通严重拥堵缓解与应急机制情况:无。

(七)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加强专用应急通信系统建设情况:无。

(八)健全应急资金保障机制。

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纳入年度预算,落实应急保障资金的情况:无。

(九)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1、加强恢复重建机制建设。

制订完善安置、救助、补偿、抚恤、保险等恢复重建工作制度情况:无。

2、加强调查评估能力建设。

建立突发事件调查评估工作机制情况:无。

3、增强城乡建筑抗灾能力建设情。

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建设情况:无;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场所指示标志安装情况:无。

4、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建立突发事件社会救助平台情况:无;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法律救助机制情况:无;建立完善心理干预专家队伍情况:无。

(十)宣传教育与培训演练体系建设

1、健全应急知识宣传体系。

(1)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情况。组织安监、城建、交通、司法、农机、食品卫生等科室相关人员在、北辛武、洪相等村进行宣传,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单2万;4月份,在村委门口开展了安全咨询日宣传活动,组织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食药药品监督管理站、共青团委等部门共计23人,向过往群众发放各类安全宣传资料60余种10000余份。

(2)依托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新兴媒体等信息平台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情况。各村利用广播对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并悬挂条幅,共计34条。大力宣传《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规,努力强化广大群众知路、爱路、护路的热情和责任意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要从火灾及其危害、日常防火常识、安全用电、火灾扑救及疏散逃生等方面宣传消防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能力。

(3)充分利用图书馆和应急避难场所等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展览情况。分别组织了危化、机械、碳素三场专场培训会,聘请安泰集团、鸿翔机械设备、志尧碳素三个公司的安全厂长为辖区内的危化、机械、碳素企业员工1000多人进行了安全培训。

2、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系。

(1)卫计、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陪训情况:无。

篇9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时常会遭受洪涝、台风、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我国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将呈上升趋势。民政部门统计,2001~2010年我国自然灾害及经济损失如表1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公共突发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而其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各国所面临的一道难题。然而突发公共事件包含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有很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对于突发事件尚无法避免及准确预测,那么应急管理体系和各类应急预案是减少公共突发事件损失的唯一手段。交通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各类应急预案顺利开展的基础。如何加强交通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的交通应急管理机制,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交通行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交通应急管理体系,从管理、运行、保障、善后处理等方面对体系进行合理构建,以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挑战。

    2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关键环节

    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公路应急管理现状评价、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经验分析、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框架设计、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公路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经过一年半的研究,本项目取得了以下代表性研究成果。

    2.1公路应急管理现状评价

    部分地区在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践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公路应急管理体制、多部门协调机制、跨区域应急联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为强化我国公路应急管理奠定了实践基础。

    (1)运转高效的多部门协调和联动机制是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关键。

    (2)跨区域应急联动是保障公路网畅通的有力举措。

    (3)加强信息采集与共享是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支撑。

    (4)训练有素的应急保障队伍与合理的物资及装备储备是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保障。

    (5)创新性地应用了一些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

    长期以来在我国公路发展过程中更为关注速度和规模的增长,但公路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对滞后,尤其是有效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尤为不足,公路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专项预案可操作性不强。

    (2)应急管理工作尚未常态化,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

    (3)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应急处置效率低下。

    (4)交通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应急处置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应急管理资金尚未保障。

    2.2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经验分析

    国外公路交通应急及运输保障体系的发展虽历经时间不算太长,且同其他成熟的应急体系相比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但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过程中仍表现出了相当特点。

    (1)充分发挥相关应急立法的先导作用。

    (2)注重交通应急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建立健全交通应急及运输保障组织体系。

    (4)普遍建立了以ITS为基础的公路交通应急系统。

    (5)重视做好人力、资源、设施等多方面的保障工作。

    2.3公路应急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从目前各省建立的公路交通应急管理体系来看,总体可分为应急保障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两个部分。应急保障能力主要指交通灾害发生前,交通主管部门所做的保障工作,包括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管理处置平台建设、应急队伍和物资储备建设和组织体系建设。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主要指交通灾害发生后,交通主管部门对交通灾害的及时响应和处理能力,包括应急灾害预警和评估能力、应急队伍救灾能力和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如图1所示。图1公路管理应急体系建设内容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建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应急队伍救灾能力建设四个关键环节在应急管理管理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关系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关系到公路交通应急响应能力是否快速有效,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救助。

    2.4公路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1)公路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应急预案应形成体系,针对各级各类可能发生的事故和所有危险源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生产规模小、危险因素少的生产经营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可以合并编写。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专项预案(3)地方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公路交通运输企业突发事件预案

    2)公路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公路交通应急物资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公路抢通物资,第二类是架设桥梁所需材料,第三类是除雪所需材料。公路交通应急装备主要分为五类,一是公路疏通装备;二是公路修建装备;三是除雪装备;四是运输设备,五是应急保障装备。

    3)公路应急管理与处置中心建设公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由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和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场所、安全保障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等组成。其技术框架如图2所示:

    4)公路应急队伍建设加大公路应急演练培训投入,提高应急队伍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道路运输应急保障车队制。

    2.5公路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1)公路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根据发达国家的交通应急管理体系,可知在实际应用中,公路交通应急响应能力必须包含四个因素,即预案、人、物和钱。因此,确定公路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框架如图3所示:

    2)公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公路路网运行状态监测和协调手段,建立有效的公路网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形成省级“监管到位、协调联动、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省级公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体系,从而提升公路网运行监管和服务水平,提高公路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为人民群众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3)公路应急演练体系建设根据我国公路突发事件类型以及应急救援队伍在平常工作中比较少碰到的应急情况,对于不同地区而言,有五类演练必须引起关注。隧道火灾、危险品事故应急演练,桥梁损毁应急演练,水毁路段坍塌应急演练和凝冻雨雪路面应急演练。

    3主要结论

    本研究从我国公路应急管理现状入手,分析总结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出总体判断和评价;借鉴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结合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设计公路应急管理体系的框架,确定应急管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在对交通应急管理关键环节的研究中得到如下结论:

    (1)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也处于矛盾的凸显期,几乎每次突发事件的救援,都需要交通应急保障。而我国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尚未建全,这方面工作积累经验少,薄弱环节多。这极大的制约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所以建立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刻不容缓。

    (2)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建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和应急队伍救灾能力建设在应急管理管理体系建设中至关重要,关系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是否能够取得成效,关系到公路交通应急响应能力是否快速有效,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财产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救助。

    (3)解决好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物资储备和经费保障、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等问题,实现公路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

    (4)完善具体实施办法,建立健全应对各类公路应急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体系,消除公路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法律法规障碍,是非常重要的。

    4政策建议

    (1)完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体系。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结合辖区内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特点,针对不同性质的突发事件分门别类地科学制定应对性较强的公路应急保障预案和专项处置预案,完善公路应急预案体系。

    (2)完善应急物资装备储备体系。按照节约高效的原则,与交通战备物资储备和国家公路交通应急物资储备相结合,适量储备应急保障所需装备、工具、物资、生活用品等。

篇10

关键词:应急;超网络;区域;联动;资源调配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灾害事件逐渐呈现跨区域特征,随着各邻近区域之间社会经济联系的愈发紧密,建立统筹部署的区域协调应急联动模式被提上日程。2009年在泛珠三角建立了全国首个省级区域性应急管理联动机制,2011年京津冀城市群食品安全应急联动机制正式建立,2013年京津冀构建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体系,2013年沪苏浙皖签署《长三角地区跨界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联动工作方案》,这些区域应急联动机制的构建,主要是为了突破行政区域局限、集中资源、协同提高应急效率。

学术界有不少学者关注区域应急联动问题,如Tufekci早在1995年就提议构建区域救援决策支持系统以应对飓风灾害。Green等明确指出跨区域协调是未来应急领域重要发展方向。Groothedde等验证了各区域相互合作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滕五晓等构架了应对危机的区域应急联动模式。吕志奎等介绍了美国跨州应急管理协作制度和框架。Calixto等以巴西为例提出多组织跨区协同的应急模式。Arora等发现一些小区县更多受益于相互协调而非中央储备库的救助。Balcik等探讨了供应链协调机制在区域应急联动中的适用性问题。佘廉等提出以信息化和资源化为基础、纵横交错的区域应急联动综合体系设想。Sawik研究不同灾害情形下区域性紧急库存的预先部署问题。Toro-Dfaz等提倡建立应急医疗服务的跨区域联合选址一配送模式。Li等强调构建跨区域应急信息协同系统的重要性。

目前的跨区域应急相关文献以提出定性概念框架为主,也有少数是运用各类选址或分配理论模型的定量研究,但均未特别关注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化影响。本文以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为例,应用超网络方法来定量分析在应对蓝藻事件过程中跨区域应急资源调配的内在协调机制。首先,介绍蓝藻事件中所涉及的太湖和长三角城市苏州、无锡、常州等研究区域概况及案例背景;然后,构建由来自不同城市应急主体组成的跨区域协调应急超网络结构,并通过定量化表达区域应急联动的优化目标和救助受灾点的最优决策行为,构建跨区域应急资源协调调配的超网络模型;最后,将所建模型应用于太湖蓝藻事件中应急物资的区域优化配置研究,对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为完善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建设提供有益思考。

1.研究区域概况及案例背景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江苏南部、长三角中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共同管辖,管辖比例分别为70%、28.5%和1.5%。苏州位于江南部,总面积8848.42平方千米(含太湖水域),常住人口1176.91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共辖5个市辖区、1个县级行政管理区和4个县级市。无锡是太湖流域的交通中枢,总面积4606.75平方千米(含太湖水域),常住人口637.26万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共辖6个行政区、2个县级市和1个国家级开发区。常州位于长三角中心地带,总面积4385平方千米(含太湖水域),至2012年底常住人口468.68万人,共辖5个市辖区和2个县级市。

2007年5~6月间太湖爆发蓝藻污染事件,对周边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运转造成严重影响:5月14日,太湖西北部水域出现较大范围蓝藻,面积达151平方千米;28日上午无锡贡湖沙渚取水口水色已略发黄,下午集聚在取水口的藻类突然大量死亡,水中溶解氧迅速下降,导致总氮(磷)等指标大幅上升;29日晨,无锡市民家中自来水夹带明显的腐败性臭味,无锡水源地水质严重恶化、水体黑臭,不能满足供水要求,水厂被迫停水。无锡市民纷纷前往超市抢购纯净水和面包,整个无锡笼罩在水污染的巨大阴影中。水危机发生后,无锡政府立刻采取了加大“引江济太”调水力度和容量、自来水公司紧急采取技术提高自来水水质、组织市民打捞蓝藻、实施人工降雨改善水质等一系列应急措施,并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从常州和苏州等周边城市大批调运纯净水,对邻近区域开通纯净水运输绿色通道,以保证无锡饮用水市场供应。自此次蓝藻事件后,政府意识到区域应急联动的重要性,针对长三角经济环境跨界联系紧密的实际情况,众多专家也一再呼吁构建区域应急合作机制。

2.区域应急联动的超网络结构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