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源建设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源建设方案

篇1

为进一步强化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工业立市和财源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大县(市)向工业强县(市)的转变,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财源建设这个中心,全力实施项目牵动战略,着,眼于巩固壮大现有财源,大力发展新兴财源,坚持依托宁安优势和市场需求谋划项目,按照国际惯例实施项目,分层梯次推进建设项目,强化工作机制落实项目,形成大项目开发、建设、再开发的良性循环。

二、包扶对象

把招商条件相对完备、对地域经济拉动较大、符合工业立市和财源建设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重点项目作为包扶的对象。具体标准如下⒈项目投资额在万元以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引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突出的工业、旅游等项目。

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较高、实现税金万元以上的项目。

⒊改建、扩建项目当年投入万元以上,企业上缴税金比上年增长万元以上的项目。

⒋对种植、养殖业有拉动作用,投资额在万元以上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项目。

三、包扶方法,

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招商包扶方法,主要内容是:对项目前期开发包装、招商推介及项目洽谈、优惠政策的协调和落实、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跟踪问效和服务。

四、包扶措施

⒈实施签状推进。市政府与项目责任人签定项目建设责任状,用责任状的方式确定投资额度、建设内容、建设时限等。今后凡是列入市财源建设大项目的项目都要实施签状推进的办法。

⒉实施合力推进。采取一名市级领导、一名部门主要领导、一个项目法人、一名行长、一套专项政策的形式,形成五个一的项目建设机制。部门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⒊实施目标推进。承担项目的部门与项目建设企业共同制定项目形象建设计划,经市政府确定后,签订项目推进责任状,缴纳保证金,按项目计划跟踪督办。项目因客观原因无法实施时,必须有相应投资规模的项目来替代,在原项目计划时限上可顺延个月。

篇2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电算化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指导本专业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成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的特点,将教与学结合,讲与做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贯穿始终。电算化会计专业实践性比较强,它涉及会计专业知识、电算化软件实操技能、现代信息化系统管理理论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维护技能等,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教育渗透,只有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教育教学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特点,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理念。

一、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1.“手工”为主,“电算化”为辅。

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初级会计电算化这门电算化的主干课程,在教学的其他方面涉及电算化的内容很少,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手工会计核算的层面上。分析主要原因,一是电算化会计核算的教学问题近些年才被重视起来。随着计算的普及,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不断成熟壮大,人们才普遍认识到会计核算必然过渡到电算化时代。电算化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种状态下只能是将一两门电算化的主干课程加入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对电算化会计核算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会计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税务会计、审计会计、财务会计等还是沿用现有的手工会计教材,在教学思路与模拟环节上都还停留在手工会计阶段。

2.理论学时较多,实践环节薄弱。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将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于实践,才能检验学生的能力水平;只有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才能提升学习整体实力水平。目前,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理论学时偏多,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甚至达到三分之二,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学习理论知识上。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尤其重要,因此,在三年的职业学校教育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水平上。

3.校内模拟较多,实战经验不足。

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岗位技能型人才,突出岗位的实操动手能力,强调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学生只是参与校内模拟,任课老师通常都设置好了模拟环境,通过这种模拟情景教学,虽然可以有效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与任务,提高学生一定的动手实操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学生往往缺乏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如软件操作环境的变动,企业采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变动等问题往往给学生实践造成一定的困惑。因此,职业院校教学设计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二、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总体设计目标。

职校电算化会计专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职业化、教学环境情境化、教学内容岗位化为指导目标。在课程标准制定上,结合专业特点与特色,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学生实操角色与会计岗位分工相结合。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模式:专业技能证、从业资格证、毕业证三证一体的全方位培养模式。采用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设立岗位认识实习、课程综合实训、岗位综合模拟、企业岗位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假期分散实习、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2.具体实施方案。

(1)精简基础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实用性。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各专业都需要开设公共基础课,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语文、法律常识等,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走上工作岗位的基本社会技能。另一类是为将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的专业基础课,如会计学原理、财经应用文写作、点钞、传票翻打等。其中点钞、传票翻打是职业院校学生走上出纳、收银员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只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精简基础课程的课时量,达到“学以致用、学以必用”的教学目的。

(2)强化电算化软件能力

电算化会计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广义的会计电算化并不仅仅指金蝶、用友等通用的财务软件,还包括一切可以用于电算化会计的软件工具。作为Office办公套件的Excel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财务核算领域,它以其功能强大、软件成本低、通用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工会计的辅助核算。因此,在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学原理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电算化核算的技能,不仅要开设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门专业的财务工具软件,还要开设计算机软件相关的课程,如Excel财务高级应用、Access数据库应用等,扩展学生使用电算化软件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电算化软件的理解。

(3)电算化理念贯穿始终

电算化会计专业强调电算化财务软件应用贯穿始终。除了初、中级会计电算化课程与电算化软件密切联系,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也应当以电算化运行环境为教学实施对象,针对软件核算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教学与实践。岗位综合模拟实训可以以常见的财务软件为依据进行手工与电算化的并行模拟操作实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软件模块功能的理解力。

(4)加强实操与实践性课程教学

会计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电算化会计又要求学生对软件操作熟练、熟悉直至灵活应用,因此,本专业教学要突出多实践少理论。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操演练,不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机房实操教学,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专业课教学在计算机实训机房内进行,而且对专业主干课程要进行学期末课程综合实训。学期末的课程综合实训,不仅能检验并巩固课程中间环节的掌握情况,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提高对课程知识的全局性认识。另外,在高年级课程教学中开展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分别模拟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固定资产会计、工资核算会计、往来管理会计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电算化软件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对信息化流程的综合理解力。

(5)促进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一方面,校企合作能够提供学生认识实习及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更快地进入企业岗位角色提供帮助。校企合作还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会计专业人才走进校园开展实训辅导与讲座,拉近学生与社会岗位之间的认识距离。另一方面,电算化会计专业是一门集会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性技能专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使企业会计核算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一体化进程,它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因此,电算化会计专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密切关注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进程。校企合作可以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通过与财务软件公司及企业会计岗位人员的不断交流学习,了解并掌握岗位现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专业教育能力水平。

总之,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和探讨,只要我们坚持职业院校教育理念,沿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将培养岗位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作为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就必将为职校教育事业开创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王亚,柏广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基于江浙高职院校的实践调研[J].当代经济,2011,(19).

篇3

1.19*-19*年的财政体制改革。19*年,国家对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也即“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我市适应这一体制改革要求,当时的襄阳地区对县市也作出了三项适应性调整。

2、19*-19*年市带县财政体制。19*年起,*作为全省唯一实行市带县行政领导体制的中等城市,市对所属各县市区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定额上交或是定额补贴,收入超基数按比例分成”的财政管理体制。

3、19*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分税制改革,对我市原有体制引起的分配关系上的变化,从市到县市、到乡镇都依据不同情况逐步实行与中央分税制相适当的财政管理体制。

4、20*年的省管县财政体制。为配合省管县财政体制的顺利实施,一是按照方案,搞好市、县对账、有关债务交接工作;二是在完成好省委托市财政有关管理工作,积极推进“乡财县管”财政体制改革工作;三是重点理顺市区财政体制。

二、大力支持地方财源建设

1、补贴县财源建设。19*年,我市积极争取,促使保康、谷城两县加入全省首批6个“摘帽”县财源建设试点至1987年,两县如期摘掉补贴“帽子”。

2、自给县财源建设。19*年,促使南漳、谷城两个县加入全省三年财政收入过5000万元县(市)财源建设行列。

3、亿元县(市)财源建设。为配合19*年省政府批转省财政厅关于支持部分县市到19*年财政收入分别过亿元、*00万元和6000万元的“亿元县(市)”财源建设活动,其中我市枣阳过亿元、老河口过*00万元。市财政从体制、资金、工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使亿元县市建设在当时取得了明显成效。

4、省辖市财源建设。19*年,我市紧紧抓住省辖市财源建设这一机遇,当年从省财政借回周转金1300万元,19*年借回1200万元,重点支持了原襄棉厂、宏伟厂、化纤厂等一批骨干企业更新改造和产业升级换代,为计划经济时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分税制后的财源建设。如在支持新型工业化上,大力支持国企改革,为转制企业原有职工买断身份、促其转变就业观念、重新就业;不断加大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着力引导、支持企业引进和运用新科技、新装备;在农村财源建设上,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等项目建设。

三、社会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1、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从2006年起已实现“两免一补”。城郊农村中小学从去年开始实行“两免一补”义务教育。在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大专教育上实现了大跨越。

2、科学文体事业繁荣。从预算上统筹安排,确保重点需要,加快了科学普及、文化和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适应社会变革需要,对文艺创作、文化体制改革、剧院等文艺场馆的维护与管理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

3、卫生保健事业兴旺。全市财政部门在支持村级卫生室建设、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以及市区或县城中心医院、中医院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投入、不断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同时争取世行或外国政府贷款投入,使全市各级卫生院、各类医院硬件建设不断上新台阶。

4、社会保障覆盖城乡。全市财政部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按照先行试点、积极推进、制定政策、规范管理的原则,使全市社会保障体系由改革开放初期仅限于机关事业和国有职工向全体市民延伸,由改革开放初期仅在城乡实行向广大农村逐步拓展。

5、城市基础设施完备。全市财政部门在大力支持城市和县城以及小集镇基础设施建设上,运用财政政策、资金投入等形式,全市城市面貌、规模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不断优化财政监督管理

1、综合财政预算管理。从19*年开始探索实施以统筹预算内外财力为主要特征的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改革与实践。到1996年基本实现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三个还权”;从1998年开始,按照上级要求,全市又开始进行了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

篇4

一、指导思想

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工业强市和珠江源大城市”的战略目标和“一带、四区、三个中心”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财源建设项目(企业)为扶持对象,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创新扶持办法,完善投入机制,逐步形成“财政引导、市场运作、业主投资、社会参与”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二、扶持对象

(一)烟草、能源、化工、矿冶、机械、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六大支柱产业及其配套项目;

(二)工业园区和与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相配套的基地建设项目;

(三)体现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和项目;

(四)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技改项目;

(五)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三、扶持方式

(一)项目贴息:对确定的市级重点发展项目,进行贷款贴息,贴息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对省级确定的贷款贴息项目,市级不再进行贴息扶持。

(二)投资参股:对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的项目,由市国有资本运营公司采取适当方式参股投资。参股项目建成投产三年内不参与分红、分利,三年后按照股权平等的原则由市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代表政府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

(三)融资担保:在整合壮大现有融资担保机构实力的同时,对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强、建设条件成熟、银行贷款落实的市级项目,由市融资担保公司按规定程序给予贷款担保。

(四)以奖代补:对生物资源创新产业的基地建设项目、“公司+基地+农户”运作模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以奖代补。

(五)项目补助:对被“*”发展规划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项目,进入项目库尚未启动建设的项目给予一定的前期工作经费补助,主要用于项目研究、前期论证、招商引资、项目管理和信息整理等。

四、资金筹措

(一)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专项用于各县(市)区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经费补助、基地建设补助、贷款贴息等。

(二)整合财源建设和县域经济相关工作考核奖励资金,每年筹措安排2000万元。

(三)每年从收回的市级财政周转金和扶持项目新增土地出让金返还中安排1000万元。

(四)每年整合中央、省、市对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资金1000万元。

五、项目管理

(一)项目申报。各县(市)区申报的项目必须完成立项、评估、备案等前期工作,具备开工建设条件,才能申报填写县域经济发展扶持项目申报表,并附相关材料。

(二)建立项目库。对各县(市)区实时申报的项目通过筛选论证排序建立扶持项目库,实行滚动管理,对排序在项目库后五名的项目予以淘汰。

(三)确定扶持项目。每年对排序在扶持项目库前10名的项目,确定具体的扶持方式和配套扶持办法,作为下一年度的扶持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四)项目跟踪管理。确定的扶持项目,实施单位要定期向市、县两级财政部门报告项目建设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和扶持资金使用情况。

(五)项目绩效考核。扶持项目建设投产后或扶持期结束后,由财政投资评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扶持发展项目进行绩效考核评价。

六、奖励措施

(一)建立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激励考核机制。对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初收入预算目标的县(市)区给予基本奖励20万元;对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收入目标的县(市)区给予收入超收奖,奖给收入超收部份的5%;对当年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和增收额度较大的县(市)区,给予一次性收入特别贡献奖。奖励资金除用于个人奖励外,主要用于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重点项目建设。(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若遇重大政策调整变动而对财政收支带来的影响,在考核时予以剔出。)

(二)建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奖惩激励机制。根据《*市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曲发〔*〕7号)的要求,以*年为基数,对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在全省排序位次进行考核奖励,三项指标五年期满位次同时前移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有两个指标位次下降或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一个指标位次下降的惩30万元。对新进入全省经济“十强县”或被评定为“发展潜力、发展活力先进县”的县(市)区,一次性加奖100万元。对新进入全省“50强企业”或全市“10强”企业的,一次性奖励企业经营管理领导班子50万元。

七、组织实施

在市财政局成立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机构,负责项目的申报、扶持项目的确定、资金的筹集、项目的管理和考核奖励等具体工作,有关工作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工作进展情况实时向市委、市政府专题报告。

篇5

是全国唯一的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极贫困县。由于历史的原因,县的经济起点低,经济总量小,企业效益不高,财源结合单一,且缺乏后劲,历年来,各种刚性支出又不断加大,财政收支矛盾更具突出。要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实现财政快速增长目标,缩小收支矛盾的压力,我们必须立足于地方现实,着眼于长远和未来,用大思路、大规划、谋划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全方位加大财源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经济建设,促进财政增长,推动各项事业进步发展。

一、因地制宜,找准经济增长点,培植和壮大财源,努力开创财源建设新局面

把握财源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实施,找准项目,大胆进取,办一个成一个,办一批成一批;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重点走好深加工产业,最终形成产业优势,实现地方税收,发挥规模效益。

1、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壮大支柱财源。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县的一大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我县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财源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大力调整财源结构,培育好三大支柱财源。一是发展壮大以酒、茶、食品工业。继续保持我县九阡酒稳定增长,要立足提高质量和大批量生产,巩固和拓宽市场,走向全国。二是发展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建材工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材料,我县极为丰富,应加快水泥和新型建材的发展步伐。三是发展以电、煤为主的能源工业。依托现有天然优势,发展电力事业、开发煤炭,做到电、煤并举,协调发展,电、煤综合开发。使之上速度、上规模、上水平,为财政增收作出保障。

2、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培植补充财源。对发展非国有经济采取在政治上给地位、政策上给优惠、权益上给保护、经营上给方便,在“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尽量为个体、私营上给予方便,在“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尽量为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一个极为宽松的生存环境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并依照全县经济的生产力布局,在产业、行业上给予积极引导,鼓励个体、私人兴办生产型、开发型、科技型、外向型、服务型企业。从各方面积极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横向联系,规范内部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促使其尽快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为地方财政提供补充财源。

3、抓乡镇建设,培育财源建设的载体。我们要按照我县经济布局的总体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各尽其能,大力招商引资,积极鼓励投资者来乡镇投资开发,对到乡镇投资的税费给予优惠,供水、供电、通讯给予优先保证,注册登记给予方便,注册资本给予从宽,以推动我县财源建设的快速发展,成为新起财源。

4、发展特色经济,开辟特色财源。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在一段时间内,按照确定的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尽快形成经济效益和适度规模效益,并逐步培育成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我县特色经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点突破:

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我县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瑶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风景名胜区、中和瀑布、塘州“仙人桥”、九阡“晴雨石”、姑鲁“产蛋石”、都江古城、羊福崖墓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地质景观。特别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水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水书”、“端节”、“卯节”等水族文化和民族节日历史悠久,形成了水族古朴迷离的民俗民风,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民歌、舞蹈、民间工艺等,具有很高的研究、旅游开发价值,是省南线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精品线之一。“两高”修通后,我县通讯、交通已大大改善,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条件,旅游业正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良好时机。通过多方筹资,要加快我县都柳江风景名胜区、瑶人山国家森林公园、月亮山、芒勇湖景区等旅游景点的建设。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县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要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二是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我县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和广阔的湖泊,发展特种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既是富民项目,又是能壮大财源的项目,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县荒山、荒坡、荒水、大力发展以山珍野味为主的特种养殖业,因地区实宜而养殖,要使我县的山珍野味能成规模、成批量,这就是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品种改良,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

三是抓好项目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着重抓好项目审定和组织项目实施。对项目论证要以专家的意见为主。项目实施要按实际进度、工作量拨款;做好“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按审批的实施方案执行,确保覆盖到农户,要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成立资金审计调查小组,加强项目资金审计,确保项目发挥效益。

5、抓好农业产业化,培养后续财源。我县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农业资源丰富。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我县进入新时展战略目标最现实、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农业产业化,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抓基地,按照规模经营、特色农业的要求,大力发展特优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早,大搞多种经营基地建设。二是抓龙头,围绕农村经济产业化,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三是抓市场,按照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农民的经营思想,狠抓商品市场建设,以产品集散地为基地,根据商品流向、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采取政府规划、多方出资、股份合作等办法,县乡联手、乡镇联手、部门联手、内外联手,建设畜禽、水产、蔬菜、林果、粮油等专业市场。与此同时,依托市场建立一支“买全国”、“卖全国”的流通大军和职业购销队伍,促进大批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四是抓服务,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以专业技术部门为依托,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以农民自办服务实体为主体,建立多成份、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网络。

二、强化预算,加强征管,确保税收应收尽收

1、强化预算管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突破预算,乱开支出口子。财政支出水平和标准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前,支出的增长不能高于收入的增长。要综合平衡,调整结构,有保有压,用好、用活现有财力,千方百计保证各项基本支出需要。

2、要严格执行省“以奖代补”、“两保一挂”和“财政上台阶”的有关政策,确保自我平衡。

篇6

一、加大学校财源建设力度,努力实现学校收入的持续增长

1.抢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强与基建、资产、后勤、产业、科研等部门配合,多渠道、多途径申请项目、争取资金,努力争取更多国拨专项经费支持。

2.加大学校财源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校内收入分配机制改革,充分调动校内各单位及广大教职工依法筹资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收入的快速增长;积极推进和大力支持校办产业机制改革、对外办学和校园周边开发,不断提升校办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扶持校办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筹办成立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积极争取社会捐赠和财政配套资金。

3.强化各类收入监管。在全面实行银行代扣收费方式基础上,加强银校的进一步合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收费手段,提高收费工作效率;切实加强与院系及相关处室的协作,加大欠费催缴力度,落实 “毕业生欠费清理办法”有关规定,有效降低学生欠费率。及时督促二级学院做好收费和收入上交工作,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确保应收尽收,努力实现学校收入的稳步增长。

二、优化资金分配结构,促进学校长远持续发展

以学校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和近期目标相结合,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后勤和行政经费,切实压缩车辆运行、会议和公务接待费用,足额保证人员、运行经费和利息支出,重点保障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和新校区建设,实现有限资金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坚持科学管理,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绩效

1.改革预算编制方法。建立完善年度预算与中长期财政规划相结合的机制,积极推行维持经费零基预算和项目经费滚动预算管理方式,强化预算项目立项、可行性论证、经费预算和实施方案等环节的审核,统筹和优化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努力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篇7

一、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围绕“12925”主要目标,以“六改六建”为主要内容,制定了“四新”推广方案,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以七家镇茅荆坝乡和新杖子乡两个典型片区为例,七家镇茅荆坝乡作为承德市隆华县热河皇家温泉美丽乡村片区,结合该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单式、复式产业链的深度开发,使其成为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承德市新杖子通过“一村一策”的实施,有效依托果品产业、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交通区位、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打造出以“京郊花果山、祈福养生地”为主题特色项目,确定了“一心一带四板块”的布局,打造出4A级“京郊花果小镇”。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通过两个典型片区的深入分析可见一斑,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一直在路上,面对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升级、资源开发、政策保障等问题成为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新的研究课题。

二、a业支撑瓶颈分析

(一)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

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性有赖于产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解决建设资金投入问题,不能仅靠政府补贴和企业反哺,必须构建乡村财源基础,而财源基础的根本在产业;另一方面,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农民更好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更好地为美丽乡村建设争取民意支持,农民的支持是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持久深入的内在动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缺少产业联动

产业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规划设计、建设实施与提升阶段均应高度重视其核心地位和作用。例如,在规划阶段应积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建设实施中应该注重特色产业的培养 ,在产业提升阶段更要注重一二三产业联动,充分发挥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促进承德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待加强

目前,承德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医疗、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政府大力的政策支持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但是,从国家层面到社会层面,专项资金的投入还远远不能解决目前乡村产业建设的问题,承德市能争取到并加以整合、捆绑的项目和资金也不是很多。面对财政紧张、配套困难、资金不足成为制约承德市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产业支撑对策及建议

(一)产业转型升级

首先,以优化结构为主,挖潜提升种植业。切实打破地域界限和乡村限制,建立“一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其次,明确各产业发展方向,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路子,以标准化生产推动品牌建设,并加大对品牌产品的宣传力度。再次,以创新机制为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二)一二三产业联动

坚持以农为本的发展战略,跨二进三,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围绕承德市生态牧场、有机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绿色林果、淡水养殖等各个特色产区进行深入开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真正做到了农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联动。同时,深入挖掘各县区地域文化,立足于文化消费的民族性、生态性和专业性,并通过不断挖掘与传承,打造体现承德文化特色的书画村、满族文化村、生态屋、野生博物馆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观和文化现象。

(三)强化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对乡村产业建设的支持与引导对全市产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政府要对全市产业发展格局进行整体的部署与安排,并能够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规划与指导。其次,政府应该尽快出台乡村产业培育与发展专项计划,成立乡村产业培育专项基金,制定相应的推进措施和税收信贷政策,引导资源更多流向乡村。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各区域产业培育与发展方面的考核力度,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及奖惩措施,努力调动基层领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产业支撑作用

旅游业作为承德市的支柱产业,在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中拥有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和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使其发挥其综合性强、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优势,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消费是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消费活动,这些在居民消费需求中占有重要地位。旅游消费形式多种多样,能够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使其发挥“一业兴”带动“百业兴”的作用。

(五)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

篇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均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财政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加之税收结构变化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全国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支水平均较低, “两个比重”逐年下降。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公共品供求缺口不断拉大、且显性化,财政收入相对量的下降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及其相应的财政支出责任范围过宽的矛盾,使得各级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和县级财政一直处于“紧运行”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财政经济发展差距呈不断拉大的趋势,连续实行了十几年的财政包干制,又形成了较为明确具体、稳定的地方既得利益,加之中央财力拮据,中央政府均衡地区财政经济发展差距的能力较弱、阻力较大。由于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不合理、不规范、不稳定的责权关系一时难以划分清楚,也制约了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和力度。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法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适应,中国各级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作用范围及作用方式、收支规模与结构等也需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来重新定位,作为中国政府间公共财政关系制度化表现形式的财政体制改革也应从这一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在上述条件下进行分税制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只能采取渐进式策略,先构造起分税制的基本框架,然后在运行中再根据制约财政体制的各种因素的变化逐步完善,以降低或“分期摊销”改革成本,减轻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震荡。1994年推出并已运行了4年的分税制改革方案, 以划分支出、划分收入、分设税务机构,实行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为主要内容,初步确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分税制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改革了包干体制下多种体制形式并存的不规范、不统一、不协调的状况,为理顺政府间责权关系迈出了关键一步。

(二)增强了政府财政筹资功能, 明显遏制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下滑的趋势

分税制主要按税种明确划分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税源,并分设国税局和地税局两套税收征管机构,分征分管,硬化了政府间资金上解、下拨的预算约束关系,在划定的支出责任、税源、税权范围内,各级政府当家理财、自收自支、自求平衡的压力和动力明显增强,提高了地方政府开辟财源及征税的努力程度,减少了税源流失,增强了财政的筹资功能,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大幅下滑的势头得到了遏制, 扭转了财政收入长期低于gdp增长甚至负增长的被动局面。

(三)建立了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财力初次分配制衡机制,增强了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和宏观调控能力

在政府间财源初次分配环节,按照中央财政主导地位原则和效率原则,把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大宗、稳定、税源充沛的税种划为中央税或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分设税务机构,彻底打破了包干体制下中央与地方在税收征管上的“委托”关系。按照方案设计,在中央收入与地方收入同步增长的情况下,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将按照年递增0.8—0.9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原设计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0%左右,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约为40%,转移支付量约为20%。实际执行结果是,1994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5.7%,1995年为52.2%,1996年为49.5%,高于改革前的1993年25—27个百分点。说明在全国财力分配格局中,中央直接控制的部分明显增大。中央财政的主导地位还可通过各省区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度(中央对各省区的财政补助额占各省区地方财政支出额的比例)反映出来,分税制前的1993年,有17个省区需要中央财政补助,而分税制后则有24个省区需要中央财政补助或财政转移,即使是沿海比较发达的省区,也都由中央依赖地方型变为地方依赖中央型,如山东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度为38.4%,广东为28.3%。最为明显的是上海,分税制前中央对上海的财政依赖度为87.5%,分税制后中央财政不仅不依靠上海,反过来上海对中央财政的依赖度为10.9%。

(四)调动了地方政府培养和开辟财源、增加收入的积极性,增强了地方财政经济的自我组织、自我发展能力

分税制改革是按照“存量不动,增量调节”的渐进式原则推行的,原属地方支柱财源的“两税”划作中央收入或共享收入后,采取了税收返还的形式,确保地方既得利益不受影响。具体操作办法是,以1993年为基数,按实施分税制后地方净上划中央的数额,确定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基数。因此,1993年地方财政收入出现了超常增长。当年财政收入增长率大都在30%以上, 超过40 %的有13 个省区, 最高的青海省1993比1992年增长163.8%。在1993年超常规增长的基础上, 1994 、 1995、1996年分别比上年增长23.8%、20.9%、25.5%。这说明,分税制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开辟财源、严格征管、组织收入的积极性,把一些应收未收的财源潜力挖掘出来了。对零星分散的地方小税也给予重视,如个人所得税,1995年入库税款达131.3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80.8%;农牧业税1996年达369.5亿元,比1993年的125.7亿元,增长了194%。同时,各地对企业欠税也进行了认真清理, 遏制了欠税逐年攀升的势头,促进了公平税负、平等纳税的财税环境的形成。

(五)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政府经济行为合理化和“两个转变”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分税制把来自工业产品的消费税的全部和增值税的大部分划归中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盲目发展高税率产品的倾向,对过去难以解决的争上小酒厂、小烟厂、小棉纺厂等重复建设问题,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分税制把同农业有关的税种和来自第三产业的税种划归地方,有力地调动了地方发展农林牧渔业和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加大了对第一、三产业的资金投入。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分税制后全区把特色农业财源开发摆在首位,与1990年相比,1995年全区农业税收增长了2 .79倍,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了2.33个百分点。山东省1996 年直接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比1993年提高了3 个百分点,来自第三产业的财政收入提高了12个百分点。从全国的情况看,实行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和投资行为已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各地普遍根据分税制后的财源结构和本地实际情况,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投资的方向有逐渐向农业、基础产业、服务业和地方的优势产业转移的趋势。“围绕财源抓经济,围绕效益抓财源”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共识,促进了经济建设和财源建设向依靠科技进步、低投入、高效益的方向转变。

(六)促进了国企分配关系的规范化,有助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对财税体制的基本要求是税负公平、照章征税、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在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下,税权尤其是减税免税权相对分散,地区间为争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而展开的不合理的税收竞争愈演愈烈,扭曲了要素的相对价格以及政府与企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弱化了企业的财务预算约束。分税制后,作为税收收入主体部分的流转税,其大头上划中央,中央税由国税局征管,税权相对集中,这就杜绝了地方政府减免中央税和共享税的可能,而地方税又与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挂钩很紧,多收多支,少收只能少支,不得留有赤字,各地自定的若干税收优惠政策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不少已自生自灭,各地政府长期靠不适当地竞相降低税负、减免税来吸引资金、项目和扶持企业发展的做法已经得到有效遏制。政府分配关系已开始步入企业照章纳税(消费税的全部和增值税的75%归中央,企业所得税按企业隶属关系分别上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税后利润按出资者比例分配、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轨道。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扶持转向主要依靠调整国有投资方向和投资收益分享比例来实现。总之,分税制淡化了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规范了政府分配行为,不仅进一步规范了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而且公平了各类企业的税负,净化了企业的财政税收分配环境,促进了企业间的平等竞争,对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财政资金供给范围的合理调整和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按市场经济原则和公共财政原理进行的分税制制度创新,相对于财政包干制而言,从目标方向上明确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及行为方式,初步廓清了政府与微观经济单位之间以及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责权利边界,企业照章纳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税种、税源按体制划定的标准分属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各级财政预算的财力来源、规模约束明显增强,自收自支、自求平衡的责任明显加重,在财力硬约束下,促使各级政府尤其是财政经济能力相对较弱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范围和重点向刚性较强的公共产品领域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和财政资源配置效率效益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政府财政经济行为的转变。从宏观上看,分税制的上述基本导向都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政策效果已经并将继续显现出来。

(八)在整合政府财力分配渠道,规范政府分配行为,强化税外财政收入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监管,促进政府财政预算的统一性、完整性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分税制后,纳税人(缴费人)要求政府分配行为的规范性、合理性,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要求预算分配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当自己的家,理自己的财的主体地位比任何时期都更为明确。适应分税制后公共财政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务院于1996年7 月作出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重新界定了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范围,将地方财政部门按国家规定收取的各项税费附加,从1996年起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作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管理;将养路费等13项数额较大的政府性基金(收费)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将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收支按不同性质实行分类管理,各部门、各单位要按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对预算内拨款和预算外收入统一核算,统一管理。这就打破了长期以来预算外资金的所有权、管理权不变的界限,还所有权于国家,还监管权于政府财政,同时采取措施治理制度外“三乱”,促进了公共财政的完整、统一、规范。

(九)缩小了各省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差距,财政体制的均衡功能有所增强

分税制是国家的地区发展政策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它对地区间财政经济发展差距的均衡作用主要体现在:(1 )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总体相对差距缩小。1993年,中国各省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相对差异系数为87.4%,1994年下降为80.3%。1993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之比为14.4倍,1996年为14.2倍。这表明实行分税制后中央集中的财力相对增多,使得各地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总体相对差距缩小。但目前各省区之间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总体相对差异系数仍然很大,尤其是最富与最穷的省区地方人均财政收入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相当悬殊,还有待进一步缩小;(2 )高收入地区财政收入能力指数(指不同省区人均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人均财政收入水平的比值)下降幅度较大,如上海由1993年的416.5%下降为1996年的350.0%,天津由187.8 %下降为148.0%,辽宁由122.8%下降为91.0%,广东由122.2 %下降为122 .0%。这说明,与包干制比较分税制对高收入地区的收入调节功能有所增强。当然,财政收入能力指数在地区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低收入地区这一指数仍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如最低的贵州1994 年为20. 8 %, 1996年上升为25%;(3)实行分税制后, 转移支付在均衡地区间财政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功能有所增强。

篇9

21 年前,财政总收入首次过亿元;

5 年前,财政总收入突破10 亿元大关;

3 年前,财政总收入冲过20 亿元;去年,财政总收入达到33 亿元;

一连串令人欣喜的数字背后是财政事业的跨越。工业为财政造血,财政为农业输血。财政与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良性驱动。

解决吃饭财政

寿光市财政局局长李泮德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之初,寿光农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城乡基础设施非常落后,财政根基不稳。

1978 年,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8050 万元。到1984 年,全县财政总收入7974 万元,寿光经济出现负增长。当时的寿光县委、县政府科学分析寿光发展的出路,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立足产业优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为主,多种经营”的经济建设方针,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和财政体制改革。

正是这一工作思路的转变,对扭转当时全县财政工作的被动局面,实现财政状况的逐步好转,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89 年,寿光县三元朱村人发明了反季节种植蔬菜的冬暖式大棚,从此寿光便成为了全国农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寿光也因“中国蔬菜之乡”誉满九州。从此,寿光财政也渐渐驶入了快车道,解决了吃饭财政的问题。

培植支柱财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穿行于寿光工业集群之中,感受到的是新型工业化跳动的强劲脉搏。

20 年前还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造纸厂的晨鸣集团,如今已经脱胎换骨,总部膨胀成了一处10 平方公里的“纸业城”。“这和寿光政府、财政的扶持是分不开的。”晨鸣集团董事长陈洪国说。

目前,晨鸣集团总资产达到220 亿元,生产能力由5 年前的50 万吨增加到现在的400 万吨,销售收入由25 亿元增加到200 多亿元,上交税收由4.2亿元增加到12.4 亿元,是全国企业500强和全球纸业50 强,主要经济指标连续13 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位。

“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也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渠道。”李泮德坦言。

他说:“一直以来,寿光市把项目建设作为壮大支柱财源的根本措施,采取加大投入新上一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启动民间资本发展一批,技改扩规壮大一批,产权改革盘活一批等有效手段,来培植壮大财源。

另外,寿光市财政局还制定了“四抓”项目建设:即一抓投入膨胀规模总量。“十五”以来,年均工业投入80 亿元;二抓园区提高承载能力。采取企业改制盘活、退城进园扶持、招商引资奖励等灵活有效手段,吸引各类项目向园区集中;三抓改革壮大优势产业。采取盘活产权、抓大放小、扶优扶强等措施;四抓上市拓宽发展途径入手。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加大上市资源培植力度,积极推进企业上市融资。

去年以来,墨龙石油机械顺利实现了创业板转主板,巨能金玉米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成功融资3.8亿元,富氏生物科技公司在英国伦敦上市,融资1 亿元,晨鸣集团H 股今年6月份在香港成功上市,融资32 亿港元,为加快企业发展、培植壮大骨干财源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市已拥有5 家上市企业,6 支股票,从资本市场共募集资金90 多亿元。

“下一步,寿光将进一步加大富康、新龙电化等企业培育力度,确保实现墨龙A 股、联盟天力生物公司等企业首发上市,力争到2010 年,全市上市股票达到15 支,形成特色鲜明的‘寿光板块’”。李泮德信心十足地说。

在工业发展的方向上,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依托资源和优势产业上项目,培育发展起了晨鸣、巨能、联盟、鲁丽、墨龙、富康制药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500 家,形成了以造纸包装、机械装备、原料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新型建材等6 大支柱产业,为培植壮大财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7 年全市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6 亿元,实现利税66.5 亿元,实现利润43.8 亿元。其中有10 个镇街道工业总产值超过10 亿元,6 个镇街道财政收入突破3000 万元。

挖掘三产潜力

李泮德认为,发展服务业,不仅能迅速扩大经济总量,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而且能够开辟新的消费领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为此,寿光市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对发展服务业制定了详尽可行的规划方案,提出了“大商贸、大餐饮、大流通、大娱乐”的发展思路,实现了服务型经济向税源经济的转变。2007年,寿光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08 亿元,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75 亿元,服务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了35%。

蓝图既定,美景可期。李泮德介绍,具体工作思路为,坚持“一个目标”,突出“五个重点”。

“一个目标”,就是力争“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每年提高1 至2 个百分点,到2010 年达到40%以上。

“五个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加快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休闲娱乐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

工业反哺农业

“其实,菜棚背后有工厂,支撑寿光县域经济发展的真正后盾是强大的工业集群。”李泮德如是强调。

去年寿光实现财政总收入33.1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 亿元,其中工业对寿光财政的贡献率达到65%左右,为反哺农业、支持农村提供了财力支撑。

工业为财政造血,财政为农业输血。李泮德告诉记者:“去年寿光财政惠农资金达到4.6 亿元,比2000 年的8 倍还多。”

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和困难为重点,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和推进财源建设。通过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办事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努力营造经济发展、招商引资、技改投入的良好环境,促进*产业大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财源壮大的良性循环。

二、主要措施

围绕“企业服务年”活动,充分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宏观调控等方面的职能作用,整合财政资金和政策资源,服务企业发展。

(一)公开办事程序,规范行政行为

积极推行政务公开,通过设立收费“公开栏”、“办事工作指南”和服务企业网络信息平台等形式,公开办事程序,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办事公开、透明。

设立“*市财政局企业服务综合办公室(挂牌局企业科)”,牵头落实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种相关财政工作方面的问题。

(二)全面落实财政政策,支持企业发展

1、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的有关意见,实行税收和土地出让金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新办企业和项目落户园区及现有企业迁入园区。

2、通过建立严格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稽查工作制度,规范收费行为,落实源头控制,加强收费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查处向企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乱检查的案件。

3、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以及出口退税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外向型企业做大做强。

4、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在政府组织的招商引资活动中,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继续实行税费减免或比例返还等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招商引资工作。

(三)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提高财政投资效益

1、通过盘活存量国有资产、清收变现改制企业剩余资产和财政对企业的债权资产,以及向上级财政争取支持等多种途径,加大企业改制资金筹措力度,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完成“两个置换”,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2、用好工业园区建设资金。市财政从20*年起连续三年安排3400万元,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能力。

3、用好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积极争取和使用好省市安排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帮助重点污染源企业的环保治理和区域性的污染防治。

4、支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整合用好科技三项费用和技改投入的财税政策,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升企业产品科技含量。

5、高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合理安排使用三产引导资金,扶持第三产业发展。

6、建立和落实企业创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的奖励制度,支持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名牌商标。

7、鼓励支持企业合法经营,依法纳税,平等竞争,继续执行纳税大户的奖励政策。

8、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鼓励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业务,推动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力争通过利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资金,撬动资金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9、拓展资金投入渠道,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帮助推荐优势项目,争取国家、省高新技术引导资金、技改贴息资金、外贸出口发展资金、中部地区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发展资金、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体系建设专项资金等支持企业发展。

(四)积极做好财政服务工作

1、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建立*市基建项目报建“一票制”联合收费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基建项目报建建设期间优惠政策,优化投资创业环境。

2、做好政策咨询服务工作。利用财政部门的信息资源,做好政策宣传,帮助和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完善企业财务管理。

3、继续搞好国企改制服务工作。一是重点抓好资金筹措,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二是通过对改制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严把支出关等办法,加强改制资金管理;三是协同做好企业主辅分离和办社会职能等移交工作。

4、切实做好企业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帮扶工作,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特困企业离休干部医疗统筹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做好企业困难职工的最低生活保障和救助工作,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支持和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5、切实做好会计人员培训工作。一是加强会计制度的宣传工作。建立“*会计网”,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企业及时掌握和了解会计法规信息提供便利;二是进一步做好会计人员培训的日常工作,搞好重点培训。20*年计划在5月中旬和9月上旬,组织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分批到国家会计学院进行业务培训,帮助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财务业务水平和理财能力。

6、实行关税联络员制度,建立我市重点行业和产品的信息数据库,及时反映企业提出的调整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收政策的建议。通过做好地方财政关税税政工作,保护我市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免受国外产品冲击,提高国际竞争力。

7、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动员全局干部充分认识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严格执行*市优化经济环境“十条禁令”,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办事公开、透明。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企业解决需要财政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真正让企业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