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意见与建议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征集意见与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征集意见与建议

篇1

 集团公司机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很荣幸被聘为集团群众路线监督员。按照集团公司陕油群组发〔2013〕5号文件精神,我厂专门印发了征集意见建议通知文件,要求全厂干部职工通过网络、论坛、贴吧、杏采通讯等媒体工具对集团公司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机关部门及其负责人在“”等方面进行初步的了解。同时,要求按班组分区域召开意见讨论座谈会议,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活动期间共发出意见和建议征求表3000份,收回2980份,经认真整理、汇总,现将关于对集团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征集情况梳理汇报如下:

由于基层干部职工整天忙于生产工作,加之地处山区,信息闭塞,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和部门在“”方面不够了解,也不能信口雌黄。但是在其它方面建议如下:

1.领导干部多深入基层队站了解和掌握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以便在制定政策或作出决策更能切合实际。

2.加强与省、市政府部门和长庆等涉油企业的资源协调力度,确保延长石油后续蓬勃发展。

3.加强基层干部的考核与交流使用,激活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真正意义上充分体现干部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

4.充分调研和解决人力资源的困扰问题。

(1)对大专以上专业不对口的职工子女进行专门培训后妥善安置,以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后顾之忧。

(2)结合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将职工薪酬调整纳入长效机制,并根据厂情地域、劳动强度、贡献大小合理调整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解决职工在正常生活中的供需平衡问题。

(3)根据各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上产、稳产、降产等因素,合理调配用工余缺,转变“只出不进”的观念,改变因为工作岗位的增加,人员只减不增,导致员工无法实现正常的休息休假。

5.加快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确保延长石油在科技引领下持续稳步的发展。

6.关于投资建设项目的审批与实施,项目建设前期手续复杂,上报审批周期长,立项、可研、评审、审批、招标、实施等各个环节程序复杂、进展缓慢,建议加快审批时效,优化审批程序,确保当年计划按期完成。

以上意见和建议来至生产一线广大干部职工的汇总,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延长油田***采油厂

篇2

【关键词】 医院会计制度; 会计信息; 会计科目

一、引言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自1998年颁布实施以来,对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提高医院的会计核算质量,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逐渐显现出不足及局限,亟待改革和完善。财政部最新颁发的《医院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以下简称《新制度》),针对当前医院会计实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新制度》既借鉴了医院会计的国际通行做法,同时也考虑了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地提高了医院会计信息质量。

但笔者认为《新制度》仍有待完善。医院会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医院管理层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而企业会计准则作为目前比较成熟、全面及规范的会计准则体系,在许多方面可供医院会计借鉴,从而为日益扩大的医院经济活动提供有用的会计计量、确认方法。同时,医院会计借鉴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资产负债状况和运营情况,对医院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这与新医改方案强调医院的公益性是不冲突的。

二、完善医院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

《新制度》根据目前医院会计报告体系不完整、报表设计及格式不利于反映医院真实的经营状况等问题,已将原来的“收入支出总表”改为“收入费用表”,同时增加了现金流量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及报表附注,提供了完善的财务报表体系,但仍需进一步改进,以提供更完整的信息。

(一)收入费用表中单列“专项补助”

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同时“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因此有必要在报表中体现政府对医院的投入情况。建议在收入费用报表的“收入”、“费用”、“本期盈余”中分别单列“专项补助收入”、“专项补助支出”及“专项补助盈余”,以利于体现政府对医院的投入,真实反映医疗服务价格和经营盈余。

(二)增加现金流量表“附表”

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才是医院稳定的现金流。建议增加现金流量表附表,详细披露将本期盈余调节为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信息,将非常规因素对业务活动现金流的影响逐一列示。

(三)增加对合并会计报表、分部报告的相关规定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新医改方案提倡“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同时随着医院科研业务的发展,许多大型综合性医院也不断成立下属的分院、医学研究所等,形成拥有各类研究所、各区分院形成的医院集团。为完整反映整个医院集团及各分院、研究所的资产及经营状况,建议医院会计制度增加合并会计报表、分部报告的相关规定。对于医院下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究所及分院等,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符合控制定义的,建议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并对合并报表的编制和列报制定规则。同时,建议借鉴企业会计准则,结合医院内部管理的需要,披露各分院(非独立法人)信息,至少应包括分院收入、费用及盈余等会计信息,从而有助于医院主管部门及医院管理者了解各分院的经营状况。

三、完善会计科目体系

《新制度》对目前的医院会计科目体系进行了修订、补充及完善,改动较大,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为了更好地反映和控制医院的全部经济活动,建议补充以下内容。

(一)资产类

1.明细固定资产分类科目

《新制度》为了真实反映资产价值、合理确定医疗成本,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会计科目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取消了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规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折旧额分期计入相关成本费用,但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没有细化,而现行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只有“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其他固定资产”四类,连交通运输工具都没有单列。除了医院财务人员之外,大部分报表使用者难以从字面上判断后三类是如何划分的。建议予以明确、统一,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重新设置固定资产二级科目。

2.增设基建工程与基建拨款明细科目

《新制度》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提高了医院会计信息的完整性。《新制度》设置了“基建拨款”和“基建工程”两个总账科目来核算《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资金来源类科目和资金占用类科目所核算的内容,但部分业务仍缺乏明细科目核算,建议参考《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补充规定》(财会字[1998]17号)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建《2002》394号文)的规定进行补充,以使医院基建的会计核算更清晰、完善。

(1)建议在“基建工程”下增设“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用来核算基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构成基建投资额但不形成交付使用资产按规定核销的投资支出,比如工程建设中发生的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取消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费以及项目报废等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支出。发生的待核销基建支出,应在下年初进行冲销,借记“财政专项补助结余”,贷记本科目。

(2)建议在“基建工程”下增设“转出投资”科目。转出投资的发生虽与完成基本建设任务有一定联系,也会形成其他单位的固定资产,但不属于医院使用投资后建成的固定资产,因此转出投资不能计入医院的固定资产成本。为核算和监督转出投资的发生和冲转情况,应增设“转出投资”科目,用来核算非经营性项目为项目配套而建成的、产权不归属医院的专用设施的实际成本,在完工时转出,发生的转出投资还应在下年初进行冲销。

(3)建议在“基建工程”下增设“交付使用资产”科目。医院基建工程的决算时间都比较长,许多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往往不能及时办理竣工决算;高额的固定资产实际已经交付使用,但却不能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利于真实反映医疗成本。因此,建议增设“交付使用资产”科目,用来核算已经完成建造和购置过程,并办理验收交接手续而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转入至“固定资产”后,则可计提折旧,真实反映医疗服务成本。

(二)收入类:增设科目

1.增加收入一级科目――“横向收入”

《新制度》会计科目体系中,医疗收入仍只有“门诊”、“住院”两个一级科目。收入一级科目不足,一些横向医疗收入无法单独反映,如外院送检收入等。导致送检医院和检查医院将部分收入都计入医疗收入,汇总时重复计算医药费,人为地提高了社会所负担的医药费。建议增加收入一级科目――“横向收入”,或者不增设该科目,但允许医院向外院支付送检费用时,冲减相应收入。

2.增设二级明细科目――“卫生材料收入”

卫生材料收入是医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医改方案也要求“加强医用耗材及植(介)入类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管理”。为了更合理地反映医疗收入结构和医疗服务成本的构成,有必要单独核算卫生材料收入。建议在“门诊”、“住院”一级科目下增设“卫生材料收入”,同时对应地在“医疗成本”下增设“卫生材料费”,分为“内部领用”和“对外销售”两类。

四、完善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

《新制度》对目前医院会计核算内容及方法的改革,可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出发,充实、修改及完善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法,做到会计事项可靠计量,确认准确。

(一)无形资产的计价:医院自行或共同开发无形资产的计价

为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许多医院都购买了计算机大型网络软件,或自行开发或同某些计算机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适合自身管理需要的信息系统软件。对于前者,《新制度》规定以购买时的实际支付数作为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而对于自行或共同开发的信息系统,只能按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实际费用计价,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应于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计入科教支出等科目。而目前大多数医院倾向于“量身订做”信息系统,自行或共同开发居多,而开发信息系统阶段的支出往往金额较大,受益期长,直接计入当期支出,影响了医院当期的真实盈余。建议《新制度》对满足资本化条件(医院有专利权的)的信息系统开发支出,确认为无形资产;对不满足资本化条件(医院无专利权的)的信息系统开发支出,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分期计入费用。

(二)完善相关支出核算及分摊制度

医院支出涉及面广,项目繁多,各种支出的范围和特点都不相同,《新制度》对支出的核算规定过于笼统,不利于针对性地加强支出管理和监督。因此,需对支出核算及分摊规定进行完善。

改进药品支出的核算:

1.《新制度》将“药品费”分为“内部领用”和“对外销售”,但缺乏明细规定。作为医院支出的重要部分,药品支出有必要进一步明细,如:与收入分类配比,“对外销售”细分为门诊销售与住院销售;“内部领用”细分为:消耗性支出、科研用药、免费救治用药、报废支出等。

2.具体药品支出在确认时,需综合考虑医疗保险、公费医疗、物价、财政票据管理等其他方面的结算规定。对于其他结算规定列入检查、治疗、手术、麻醉收入的,药品列支时不作药品费,而是对应为检查、治疗、手术、麻醉支出。即“药品费”科目只反映“药品收入”科目的成本,两者差额为销售药品毛利。如:手术过程使用的药品,在与公医结算时作为手术收入,那么,相对应的药品应确认为手术支出。

五、特殊业务的具体指引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医院经济活动开始多样化,出现了许多新业务,许多是现有会计制度没有具体操作规范或指引的,建议《新制度》予以完善。例如:

(一)医院合并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卫生主管部门为达到整合、有效使用医疗资源的目的,使得医院之间的互相合并不断增多。在医院合并过程中,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议参考《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对医院合并的会计核算作出明确规定。

(二)医院对代管单位补亏支出的会计核算

《新制度》设立了“代管款项”科目,用来核算医院接受委托代为管理收支且与医院自身业务无关的各类款项。但尚未规定医院对代管单位补亏支出的会计核算。例如:某些代管单位属于独立法人单位,医院或者作为其唯一举办单位,或者按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对其进行实质性管理。医院不但代其管理收支,且还会在一定时期根据代管单位的结余状况弥补亏损,这类补亏支出不符合“代管款项”的性质,目前无明细的列支科目,建议《新制度》对这类支出的核算予以明确。

(三)医院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如何反映医院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新制度》没有明确规定。有的医院直接在当期进行调账,有的医院会追溯调整至以前年度事业基金,建议《新制度》对上述业务规定适用追溯调整法或未来适用法的采用范围。

六、首次执行《新制度》的具体指引

《新制度》改动较大,对今后的医院会计核算,包括会计信息化、各库房管理等有较大影响,如何在新、旧制度之间进行衔接,是各医院会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建议《新制度》明确规定、规范各医院首次执行《新制度》的账务处理。例如:制订新、旧会计科目对应表,对被取消的科目(如药品进销差)的处理等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189.

[2] 陈力生,沃建荣.新编基本建设单位会计[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253-259.

篇3

行政执法行为具有重复性、繁杂性等特征,容易导致行政执法过程中指导思想、行为方式、结论评判等方面存在惯性思维,出现僵化的行为模式,难以做到具体问题分析,严格完善执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工作态度消极的现象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的认识程度各有不同,在对违法行为的处置上也存在较大差异;有些行政执法人员,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危害后果认识不足,导致处理过轻或者简单地以罚款了事,导致行政相对人对处理结果有不理解、不满意的结果;有些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相对人提出的合法、合理要求不理会、不履职、不作为、消极对待,行政相对人容易产生埋怨情绪,容易形成群体性突发事件;更有极少数行政执法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利,为了谋取一已私利,不顾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不计危害后果,导致违法犯罪的行为发生,最终走上贪污受贿、、等经济犯罪和渎职犯罪道路。

2、缺乏有效监督,监管力度不够

对行政执法机关的监督缺乏有力的监督措施,现行监督存在的问题是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虚化,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弱化,新闻媒体的监督低效率。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实质监督仅停留在内部监督上,依赖于行政机关内部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移送,并获取相应的证据材料,这种内部监督方式弱化了监督作用。而外部监督也缺乏刚性,仅限于表面监督,所以必然存在监督不力,监督不透明,行政执法行为难以受到约束,造成社会上一部分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效果的产生怀疑。

二、检察监督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约束力现状

1、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现行法律依据

我国现行检察监督对行政执法主要是通过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行为的刑事追诉方式对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监督行政执法机关办理的案件中,是否涉及到刑事犯罪案件,行政执法机关发现涉及刑事犯罪后,有没有依法及时将其移送有权机关处理;二是监督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机关及执法人员本身是否有、等渎职行为。我国现行刑法第九章中规定的渎职类犯罪,共有34个罪名,其犯罪主体绝大部及到行政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如果行政执法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利用职权进行徇情枉法行为,或有的消极不作为行为,造成严重后果,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检察机关就应当立案侦查,依究法律责任。

2、检察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现状

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外延受限、法律监督刚性不足,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存在理论的困惑,这些导致检察机关长期以来无法实现对行政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督。近年来,各地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方面做了一些大胆尝试,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查处经济违法犯罪案件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从宏观上看,该制度仍然没有解决两大重要问题,一是有罪不究,重罪轻罚,以罚代刑现象很严重;二是衔接机制运作效率并不平衡。从微观上看,衔接机制存在问题更突出:主要是衔接机制的主导权仍在作为行政机关的各级政府部门,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院反受其制约。

3、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难点

近几年来,检察机关以督促、支持、公益诉讼和检察建议的方式进行了行政检察监督的有益探索,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对研究检察监督对行政执法行为的规范有积极意义。但是,检察监督也面临两大难题,制约着监督的效果。难题之一是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进行法律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行政执法监督的有关立法缺失,检察监督刑事追究仅仅基于“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缺乏具体规定;难题之二是行政执法与检察机关联系较少,信息交流不畅,导致一些案件不及时移送,或根本不移送,检察机关都无法知晓,助长了执法过程中的违法犯罪现象蔓延。例如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监督方式,行政执法机关如果敷衍塞责、或者置之不理、简单应付,检察机关就陷入尴尬境地,使监督成为无效监督。

三、检察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建议

1、加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理应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明确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活动监督的法律地位,通过制订、完善、落实检察监督权的具体法律规定,强化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权,使检察机关监督权更具体、更具操作性。进一步完善经济犯罪案件和渎职犯罪案件的移送制度,明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经济犯罪案件和渎职犯罪案件的具体情形、程序、对应责任及法律后果等,使行政执法过程中的犯罪案件线索移送司法机关成为一条规范的、顺利的、必然的过程。

2、巩固创新监督机制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取得宣传教育成效。检察机关要与新闻媒体广泛合作,利用现代新闻媒体的各种途径加强法律宣传,营造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行为监督的强大声势,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调动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行为监督的积极性,树立人民群众对监督效果的信心,激发人民群众及时举报反映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信息,拓展检察机关的监督渠道。二是开展预防讲座,剖析典型案例。检察机关要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主动把监督关口前移,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进行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在监督中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选择典型的职务犯罪案件到行政执法领域开展讲座,送法进机关,通过剖析案例,诠释法律规定和行为后果,做到打防结合,标本兼治。三是共建信息平台,增加监督时效性。通过实行联席会议工作座谈、通报工作情况,交换对工作的意见和工作中处理问题的办法,研究完善工作机制等行政事项,通过实施行政执法机关向检察机关通报和备案制度,确保检察机关能及时了解行政执法情况,特别是涉及到经济犯罪案件和渎职犯罪案件的相关信息,构成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建立科学合理的衔接机制和畅通无阻的监督渠道。四是规定不移送案件的相应法律责任。因为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权的关系,一些行政机关负责人对案件移送消极回避,以内部处理的方式取代案件移送,导致构成犯罪的案件线索通常不能及时移送,针对这种情况,检察机关要加大责任追究,实行质询或否决方式,提出不适合再担任行政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3、加大惩处力度,强化惩戒措施

行政执法行为的校正一方面是通过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事后监督也要落在实处。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评判,阐明行政执法行为正确与否,其行政执法行为的后果和危害程度,达到警示和教育行政执法人员积极履职、秉公执法。

四、结语

篇4

一、坚持集体领导,加强权力制约,强化民主监督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一岗双责”的落实。坚持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分管工作范围内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二)坚持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和场(馆、池、校、中心)务会制度,提高会议质量,真实、认真地做好会议纪录。

(三)集体讨论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传达、贯彻上级的政策、规定、决定,有关本单位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上报和研究本单位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涉及重要经费收入和支出等问题,有关本单位干部职工普遍关心和涉及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奖惩、福利、人事、财务等事宜。集体讨论研究工作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四)深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各单位充分发挥“政务公开、民主办事”栏的作用,认真做好公开内容及公开情况的登记、记录工作。凡集体研究事项、涉及体育局机关及局属事业单位集体利益和干部职工个人利益的事项均应公开(上级规定不于公开的内容除外)。

二、倡导良好作风,坚持道德底线,严守党规政纪

(一)各级干部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二)严禁各级干部职工在任何场合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三)自觉遵守请销假制度。科级以上干部请假一天(含)以内,由局分管领导或局长批准,一天以上的均报局长批准。其他人员请假一天(含)以内,由各单位正职领导批准,三天(含)以内由局分管领导批准,三天以上的报局长批准。请假三天以内原则上提前一天报批,请假三天以上须提前三天报批。

(四)个人因公因私出国(境),申请签证前十五天、回沪后两天内须向局办公室报告,科级以上干部护照必须交局办公室统一保管。出国(境)期间,自觉遵守党纪国法、外事纪律和目的地国家及地区的法律、民俗。

(五)组织外单位人员出市、出国(境),一般在出行前一个月报局长办公会批准,出行前一周和回沪后三天内向局分管领导和局长报告。

三、扩大监管范围,规范财务制度,加强审计力度

(一)局纪检组要加强对局系统基建、维修、采购等各项目招投标工作和财务预、决算情况的监管。同时,加强对局机关和各事业单位经费计划、拨付、使用等情况的监管、检查。

(二)严格执行财务审批、报销一支笔制度。局机关所有经费开支前必须向分管领导和局长请示批准,所有报销发票须由经手人、分管领导签字,经局长审核签字后财务才能给予报销。各事业单位所有发票须由经手人、分管领导签字,由本单位正职领导审核签字方能报销。

(三)局机关及各事业单位的专项经费必须严格按预算计划执行。局机关公用经费开支5000元以上、各单位公用经费开支3000元以上以及所有单位预算外经费的使用,必须报局长办公会研究通过方可使用。所有专项经费申请表必须经局长批示,且严格按预算计划执行。所有经费收入必须入账,严禁帐外帐及小金库。

(四)原始凭证、发票必须合法、内容清楚真实。应填写单位名称、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或附物品清单。财务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不规范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领导报告。

(五)提高对体育局系统财务运行情况的审计力度。依靠专业审计部门、中介机构和自身力量,加强对各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每年年中或年终视情况组织财务审计。

(六)严格国有资产及公共贵重物品的管理,各单位要有专人保管,建立监管制度,确保帐物相符。

(七)规范体育活动及竞赛工作补贴发放工作。按照区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发放补贴。发放对象为参加活动、竞赛的裁判员和加班的工作人员,发放金额有市、区标准的按标准执行,没有标准的参照机关标准执行,但不得突破标准。发放对象、标准等事项须经集体讨论决定。

(八)凡对个人发放现金,必须由单位集体讨论、报局长办公会研究并由局办公室向区政府申请,经区财政批准取得现金发放授权书后,方可发放。

(九)巩固项目化推进惩防体系建设成果,进一步规范各事业单位各类收费事项。

四、严守廉政纪律,加大执行力度,严格责任追究

(一)凡个人违反局廉政纪律规定一次(含),取消该同志评选全年度所有先进和提拔任用资格。个人违反廉政纪律规定两次(含)以上的,视情给予行政处理。触犯政纪法规按有关规定执行。

篇5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改进建议

一、引言

2010年11月,财政部展开广泛调查研究,推出《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就小企业会计信息需求、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试用范围、与税法的协调、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等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以替代2004年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

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477万户企业,其中小企业约占总数的97.11%,资产总额占41.97%,在我国经济管理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小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主要为税务部门和银行:税务部门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作出税收决策,如是否给予税收优惠政策、采取何种征税方式、应征税额等,因而更关注小企业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银行利用小企业会计信息作出信贷决策,因而更关注小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此外,由于小企业业务相对简单,职业判断较少,会计从业人员更倾向于适用简单、易于实务操作的会计准则。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小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ED)中规定小企业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不承担社会公众责任;经营规模较小(其中所称的经营规模较小,是指符合国务院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所规定的小企业标准或微型企业标准);既不是企业集团内的母公司也不是子公司。

目前国务院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是依据2003年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以企业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三项指标为划分依据,根据不同的行业在指标上做出细微的区分,如表1所示。

本文认为,ED对“小企业”划分标准的界定值得商榷,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定量标准过高。按照上述小企业分类标准,我国目前97%以上的企业都属于小企业,需按小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会计标准,而从国际上来看,国外的小企业界定标准远远小于我国的划分标准。因此,ED中小企业界定的定量标准过高,应考虑适当降低以上分类标准,一方面确保小企业划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兼顾国际标准。

二是应考虑划分标准的地区差别。由于企业从业人员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的大小是相对的,不同地区的小企业界定标准应有所不同。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可能不算高,可划归为小企业,但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可能属于经营规划较大的企业。此外,分行业设置标准还存在一个问题,即现代企业多元化发展愈演愈烈,企业归属于哪个行业有时很难准确划分。

三是缺乏必要的定性标准。仅以定量标准来界定小企业可能有失客观,容易被某些大中型企业所操纵,因此可在小企业界定标准中加入定性因子,例如将产权的独立性作为界定小企业的定性因素之一。

四是划分标准不稳定。回顾小企业界定标准的制定过程,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已发生了七次变动,而目前由工信部指导制定的最新小企业划分标准又即将出台。这将导致小企业会计的不稳定,不利于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比如某一企业本来不属于小企业范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随着小企业划分标准的变动,明年可能又被划归为小企业需改为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这样的频繁变动对企业会计核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不利的。

(二)关于ED中的会计科目

1.科目名称的一致性

ED中某些科目所核算的对象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相同,但两者的名称却不同。出于方便报表使用者阅读报表及降低转换成本的考虑,本文建议统一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科目名称。需统一的科目名称如表2所示。

通过表2可以看出,“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与“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对象基本相同。因此,建议将“其他业务支出”科目改为“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将“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改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2.建议增加的会计科目

(1)建议增加“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用以核算商业企业采用售价进行日常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调研结果显示,商业企业在小企业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而ED中并未开设“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因此,建议增加“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并结合小企业的经营特点对该科目作出具体的规定,以满足小企业会计实务的需要。

(2)建议增加“工程物资”科目

ED规定,小企业购入的为工程准备的物资,在“原材料”科目进行核算;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单设“工程物资”科目核算,这样易于区分当月购买材料时哪些增值税可作进项抵扣,哪些增值税应直接计入成本,待领用这些材料用于在建工程时,会计人员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也会更加方便,不容易出错。显然,《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更加合理,因此,建议增加“工程物资”科目。

(三)ED中的账务处理

1.工程收入费用不配比

ED中有关在建工程试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和费用的账务处理规定值得商榷,如表3所示。

如表3所示,有关在建工程试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收入和费用的账务处理,建议直接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或者保留ED中有关收入的规定,但是增加对费用的处理:在建工程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等)。

2.某一业务的账务处理规定不完整

ED对许多业务处理的规定,往往只截取了《企业会计准则》中相关业务处理的部分内容,而对业务处理的不完整表述容易造成歧义,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困扰。如表4所示。

与相之对应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于材料已到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未到而尚未进行货款结算的采购业务,企业应作如下处理:收到材料时,只办理验收入库的手续,可暂不填制记账凭证,等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收到并付款后,再编制记账凭证。但如果月末仍未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的,为了使月末的材料做到账实相符,必须对材料按暂估价值入账;下月末作相反分录予以冲回,以便下月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时按正常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很明显,《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比ED更完整,对会计从业人员更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建议ED完整地表述在途物资这一业务处理的规定。

3.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摊销处理

ED规定,企业不能可靠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摊销期不短于10年;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显然,两者的规定矛盾,本文建议ED应采用《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即对企业不能可靠估计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4.费用未做规定

ED未对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中发生的交易费用作出账务处理规定;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 “投资收益” 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资产成本。鉴于“短期投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债券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属性不同,小企业的交易费用处理不能照搬《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因此,建议ED将短期投资和长期债券投资发生的交易费用都计入资产成本。

(四)ED中文本规定的前后不一致

ED中存在多处同一业务处理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在此列举三例:

1.职工薪酬的处理(表5)

通过对照有关职工薪酬的前后规定,可以发现ED在总则“第四十七条”中规定其他职工薪酬(包括管理部门人员工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一律计入“管理费用”科目;而在账务处理“2201 应付职工薪酬”中规定,企业应根据部门确定不同的薪酬结转科目,如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应计入“管理费用”科目;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应计入“销售费用”科目等。为使前后规定一致,建议将总则第四十七条(三)中的“管理费用”改为“当期损益”。

2.存货盘亏与盘盈的核算(表6)

比较存货的盘亏与盘盈的前后处理规定,不难看出两者关于存货盘盈的处理规定是一致的,但是有关盘亏的处理却有出入。ED中总则“第十五条”规定,存货盘亏应分情况分别计入“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支出”,而后面账务处理“1302原材料”则规定,存货盘亏一律计入“营业外支出”。显然,前者关于存货盘亏的账务处理是不合理的,因此,建议将第十五条相应规定改为:借记本科目或“营业外支出”或“管理费用”。

3.“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核算(表7)

通过表7可见,依照ED中“2701 长期借款”的规定,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项目应反映借款本金和利息之和,与后面“长期借款” 科目仅反映借款本金的规定冲突,而且前者的处理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也不一致。因此,建议将ED中“长期借款”利息费用的处理规定改成:对于分次付息,一次还本的长期借款,计提的利息费用通过“应付利息”核算;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计提的利息费用通过“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科目核算,以保持与《企业会计准则》一致。

(五)建议ED应该补充的部分

1.关于报表中至少应当单独列示的项目(表8)

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长期借款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但是ED中未将长期借款列入负债类至少应单独列示的项目中;盈余公积是小企业按照法律规定在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对小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所有者权益类项目,而ED中同样未将盈余公积列入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单独列示的项目中。因此,本文建议将长期借款列入负债类至少应单独列示的项目中,将盈余公积列入所有者权益类至少应单独列示的项目中。

2.关于固定资产认定标准

ED未明确规定固定资产的认定标准,导致小企业难以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增加职业判断难度。此外,企业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会因企业规模、总资产大小等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建议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一个相对指标来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如若某项资产原值与总资产价值的比例超过某一比例,则认定为“固定资产”,否则就认定为“低值易耗品”。

(六)关于ED的报表问题

ED中规定小企业的财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附注,小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编制现金流量表;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披露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小企业日常业务可以分为经营业务、投资业务和筹资业务,而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因此,小企业具备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此外,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利于分析、评价和预测企业未来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有利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有效性。通过现金流量表,银行等信贷部门可以了解小企业当前及未来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为是否信贷提供了充分有效的依据。因此,现金流量表是小企业必须编制和披露的报表,而不能让小企业选择是否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结语

《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已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的制定一方面要满足小企业主要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并减少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判断;另一方面应保持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合理分工与有序衔接。完善的《小企业会计准则》不仅有利于规范小企业的会计制度,促进小企业良好运转,而且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农村基层 财政资金监管 专项资金

农村的发展代表了国家的发展,农村财政资金监管是农村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点,为保证国家有条不紊的发展,国家就必须对其有着充分的认知。因此,解决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问题是相关从事者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管理现状

(一)财政管理体制

据了解,我国在财政管理体系中,对乡镇级别的财政资金管理方面实行了乡镇资金由县级管理的制度,其财政管理权限出现上移现象,逐渐形成上级间接管理下级财政收支状况;对于村级的财政资金管理方面实行了取消村会计的制度,其理财主要是由村委会选出一名报账员,财政资金主要由乡镇对其监管。这种制度的产生,大大制约了乡镇村挪用资金等违法的行为,对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的监管进行了有效的规范。

(二)资金支出情况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增大,对农村的补贴资金额也随之增大。据调查显示,我国平均补贴金额占其财政总支出的70%。因此,如何将涉农资金管理好,已经是乡镇村财政工作的重点。

二、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出现财力逐渐向上级集中的现象

自实行分税制以后,各个级别的财力普遍形成了财力层层向上的趋势,存在事权逐渐向下转移的状况,国家在提高经济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农村基层的财政资金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财力逐渐向上集中的现象给收入本来就不高的农村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

(二)上级专项资金支出过于散乱

为深入了解财政资金支出情况,笔者做了详细的相关调查,在分析其支出结构时,发现上级专项资金项目过多的现象尤为突出[2]。经调查结果显示,上级专项资金的支出有着金额较多,所占比重较高的特点。而且其还有着项目较多,单个项目所用资金较小,项目内容有过多重复的现象,进而导致其专项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对财政监管困难的状况。以上现象的发生将会造成资金浪费,管理困难等问题,因此,为保证其财政资金监管有效的进行,必须对其不良现象进行制止。

(三)农村财政监管能力弱

撤销乡镇财政所对其财政资金监管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据调查显示,保留财政所的乡镇财政监管能力明显要比撤销财政所的乡镇财政监管能力强,部分乡镇只保留一个财务室,仅仅局限在对乡镇的财务核算,几乎没有能力对其财政进行监管。还有部分乡镇虽然保留了财政所,但因其工作人员少、办公环境差、工作任务繁重,其自身素质较低对财政监管方面无从下手。

三、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一)完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

坚持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同时加大对乡镇财政资金转移的管理力度。应该合理、有效、科学的规定乡村之间的事权和财力,上级在给下级交代事权的同时也应给予相应的财力,加大农村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能力,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监管体系,进而提高农村保障能力和财力水平。

进一步完善上级监管下级财力的体系改革,合理划分其税收格局,赋予农村和乡镇更多的自利,按照相关要求合理推进其财政管理体系,同时也要防止其出现管的过严或者过松的现象,不仅要通过改革约束乡镇村的不良行为,有效的尽管资金,还要激励其经济的发展,给予其相应的自,进而提高其税收水平。

(二)加强对上级专项资金的监管

为改变上级专项资金支出过于散乱的现象,提高其使用效率,加强对上级专项资金的监管,应在以下几点做出相应改变:第一、对内容和用途相同的项目进行分类,减少其项目的数量,提高单个项目的使用资金,进而提高其使用效率。例如,将补贴、扶贫资金合并成一个项目归属于一个部门对其进行管理;第二、将一些毫无意义的项目精简,例如以工代赈相关的项目,根据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已经将“两工”取消,并且大量的劳动力已经逐渐向外转移,其项目已没有意义,因此,此类项目应取消;第三、对专项资金实行预算制度。细化资金支出来源,通过对资金预算,进一步了解上级政府对其的分配情况和安排,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避免专项资金脱离基层监督的现象发生。

(三)恢复乡镇财政所职能

乡镇所作为最基层的政府,是传达党的各项政策、方针,是架起党和人们桥梁的主要帮手,同时也是为广大人们服务的执行者[3]。而乡镇政府履行各项任务的基础便是乡镇财政,乡镇财政在履行各项任务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县镇政府应加强其自,不应削弱其职责。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其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人员配置,改善其工作环境。进一步了解其乡镇财政真正的监管职责,完善其乡镇财政制度,进而发扬阳光、正派、有责任心等优秀品质。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员工培训管理制度,有效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切实提升员工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素养,全面提升乡镇财政人员的监管能力。

四、结束语

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的管理好坏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有效的管理好农村基层财政资金的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本文主要针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进而提出建议。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

篇7

关键词: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问题;政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全国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减少城乡教育差异、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当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核心因素是农村教师质量问题。而要提高农村教师质量,除了严把“入口关”,提高准入水平之外,提高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水平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就很有必要摸清现实中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学历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也发现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继续教育次数少

从调研结果(2004年以来)来看,总体上,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次数偏少,另外有近45%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继续教育。具体情况如下:

1.从不同学段来看

高中教师的继续教育次数多于初中教师,初中多于小学。(具体见表1)

2.从不同学校所在地来看

乡村教师的继续教育次数最少,乡镇次之,县城最多。在5次以下(含5次)的继续教育中,乡村教师的比例为92.3%,乡镇为86.9%,而县城为72.9%;而在6次以上(含6次)的继续教育中,县城教师的比例为27.1%,乡镇为13.1%,乡村教师的比例仅为7.7%。

3.从不同地区来看

继续教育次数在3次以下(含3次)的教师中,皖、豫地区的比例最高,为90.9%,其次为京、浙地区,为76.7%,甘、黔地区最低,为61.3%;在接受过4次以上(含4次)继续教育的教师中,甘、黔地区教师的比例最高,为38.7%,其次为京、浙地区,为23.2%,皖、豫地区最低,仅达到9.1%。

(二)继续教育级别低

1.从继续教育地点来看

教师继续教育主要集中在县城。具体来说,就不同学段而言,小学教师在前三次继续教育中在县城的比例分别为79.0%,79.4%和80.7%;初中教师为71.8%,75.7%和83.3%;高中为55.7%,65.3%和66.3%。可见,小学教师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大大少于初、高中教师,但小学、初高中教师都主要在县城接受继续教育。从不同学校所在地来看,县城教师在前三次教学教育中在县城的比例分别为60.4%,70.6%和70.6%;乡镇教师为74.3%,74.0%和81.4%;乡村为82.9%,88.3%和85.9%。所以,县城教师和乡镇教师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市参加继续教育的比例要高于乡村教师,且县城教师高于乡镇教师。就不同地区来看,各地区教师在县城继续教育的比例相差不多。

2.从继续教育机构来看

总体来看,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由地区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组织。省属大学组织的教师继续教育数量最少,其次为市属大学,再次为省教育学院。具体来说,从不同学段来看,小学教师前三次在地区教育局或进修学校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均比例为44.3%,初中为40.8%,高中为38.8%,即小学高于初中,初中高于高中。从学校所在地来看,县城教师前三次在省教育学院和市属大学接受继续教育的平均比例为17.8%,乡镇为11.4%,乡村为8.2%,即县城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构层次高于乡镇,乡镇高于乡村,但都主要集中在地区教育局和进修学校。从不同地区来看,甘、黔地区的教师在省教育学院和市属大学接受继续教育的比例最低,前三次平均比例为6.7%,皖、豫地区最高,为19.7%;京、浙地区为15.1%。

(三)继续教育方式单一

在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方式中,讲座式最多,其次为参与式,再次为开会式,观摩式次数最少。具体来看,从不同学段而言,小学教师在前三次继续教育中,以讲座式进行的平均比例为69.5%,初中为65.8%,高中为64.6%;从学校所在地看,县城教师在前三次继续教育中,以讲座式进行的平均比例为60.4%,乡镇为73.8%,乡村为58.8%;从不同地区来看,京、浙地区教师在前三次继续教育中,以讲座式方式进行的平均比例为68.7%,皖、豫地区为59.2%,甘、黔为68.5%。可见,农村教师在继续教育中以讲座式进行的比例都超过了50%。

(四)形式化倾向严重,实效性不强

很多教师认为教师继续教育没什么用,形式主义严重。在访谈中,一些教师的话颇具代表性。如有人谈到,“现在的教师继续教育就是一种形式,没有取得实效。主要是讲座的形式,主讲者主要讲他自己是怎么做的,跟我们的实际脱节。一两百人在一起,在乎你到不到,不在乎你学到什么。”有人谈到观摩课时气愤地说:“我就实话实说,我认为观摩课的演戏成分太大,我参加过县级和市级观摩课,认为级别越高,假越大。好多观摩课是为了竞争,为了名义,在实际中很难应用。比方说,我们这有一所小学,3个教师6个班,3个复式班,怎么用?”还有的教师反映,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是凑数量,完任务。如有老师说:“只有少部分骨干教师有机会出去继续教育,一般教师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很多教师连省城啥样子都不知道。”也有人说:“教师继续教育就是为了完成上面分配的任务,凑够人次就可以了。”

(五)教师满意度低

由于上述原因,很多接受过继续教育的农村教师对继续教育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统计发现,从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满意程度来看,小学教师对继续教育感到满意的比例要高于初中教师,高中教师对继续教育感到不满意的比例最高。有超过1/5的高中教师对继续教育感到不满意,而初中教师不满意的比例为1/10%左右,小学教师不满意的比例为5%左右。另外,在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评价中,对继续教育感到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中,皖、豫地区和甘、黔地区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京、浙地区。

(六)片面追求高学历

在调研中发现,在许多农村教师而言,他们接受继续教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被动的无奈之举,同时也充满了“功利”色彩。很多教师表示,只有参加继续教育,才能使学历达标,才能上岗,才能得到重用,才有机会晋级加薪。在这种被动性和功利性心态下,教师关注的自然不是继续教育中自身素质水平的提升,而是继续教育之外的功利性东西。我们也了解到,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出现了明显的浮躁和不实。如,教师总是选择最容易的学历教育途径来获得学历,所以在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中,“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非常明显,学非所教现象十分普遍。我们访谈中有教师谈到,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中选择文科专业的非常多,理科专业教师所占比例明显太少。经了解,甚至数学学科的专任教师也选择中文专业进修,究其原因,正如有的教师所言“这主要是因为文科专业获得学历证书比理科专业容易很多”。另外,无入学考试的、学习过程要求不严的、交了学费就能够毕业的等学历教育形式是不少教师继续教育的首选。

(七)被冷落遗忘的群体

1.老教师的继续教育不被重视

调研教师样本中,46岁以上教师占12.3%,主要集中在乡镇和乡村学校。另外调研发现,在农村教师中,小学教师中五十岁以上的老教师占多数,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少;越是基层,年龄老的教师越多。在访谈中我们感觉到这些老教师常常被校长、教育局领导看做是“不希望”的群体,即“不希望他们为教育做多大贡献,不希望他们接受完继续教育(教育素质和水平)能有多大长进”,“等着”他们到退休年龄离开教育岗位。在这样的观念的指导下,老教师自然就与继续教育无缘了。

2.代课教师没有继续教育机会

我们的调研教师样本中有代课教师64人,占总样本的2.1%,比例虽然不高,但结合访谈发现,大多数农村学校(尤其是乡村小学)仍普遍聘有代课教师。虽然访谈中许多校长表示,代课教师的从教态度一般都很端正,甚至比公办教师还要敬业,但他们除了有机会参加校本教研外,基本上没有机会参加校外的继续教育。一些代课教师也反映,他们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加继续教育,学校和教育局也不会给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更有代课教师谈到,说不定哪天他们就要被“赶”出学校。

三、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数量问题,主要是教师继续教育覆盖面不足,次数少;二是质量问题,主要是教师通过接受继续教育对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升效果不理想和继续教育过程中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所以,根据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完善法规体系

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教师法》指出: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教师法》对教师应具备的相应的学历做出了规定。《教育法》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但这两部法律只是从总体上对教师继续教育作了笼统的一般的规定,只是初步改变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无法可依的状况,其操作性也不强,仅有这两部法律并不能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因而国家要尽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师继续教育法规,对继续教育的经费的来源、机构的设立、考核的办法、合格证的认定、不同的教师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什么样的培训等都应有明确的规定。应尽快将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使教师培训具有强制性、严肃性、稳定性和实效性。

(二)引入市场机制

由于继续教育对象层次繁多,需求各异,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鱼龙混杂,继续教育要尊重教师的个人愿望和个人差异,体现主体性。所以,可以考虑让教育主管部门和继续教育机构向教师公开继续教育的相关信息(包括继续教育的方式、内容、时间、地点等),适当将教师继续教育的选择权交给教师,由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地加以选择(包括选择继续教育机构),由校长组织管理教师外出接受继续教育,由县教育局联系教师继续教育的机构,负责监督、协调教师继续教育事宜。对于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要改变谁教育谁考核谁发证的惯例,建议成立由教育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的权威考核机构。

(三)下移重心向基层

鉴于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机会偏向于高中教师、县城教师和区域性不均衡的问题,建议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下移,向基层倾斜。国家教育部门可以以《通知》《要求》等形式规定教师的继续教育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基层倾斜;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要规定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不同学段、不同学校所在地的教师的大致比例。

(四)改革经费政策

鉴于以往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集中使用,存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挪作他用的现象,造成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不足和落实不到教师身上的弊端,我们建议:

1.在现有规定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立法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5%,或者生均公用经费的3%。

2.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不得挪作他用,可以采用分配继续教育经费额度或者发放继续教育券的形式,将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落实到教师个人身上,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监督教师使用继续教育经费。

(五)关照特殊群体

1.对于40岁以上学历偏低的教师

由于40岁以上的学历偏低的教师在农村占有很大比重,他们还将任教十多年,而现在很多地方对这部分教师的继续教育没有给予重视,有的甚至采取放弃的态度,这势必影响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所以,对于40岁以上的学历偏低的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不能不给予重视,更不能采取放弃的态度,要采取积极措施,给他们增加继续教育经费,创造更多的继续教育机会,对他们的继续教育要增强针对性,以促进他们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2.对于代课教师

在还不能充足地补充合格教师的时期,在一些农村地区,代课教师还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对农村代课教师不能“一刀切”地清退,不能采取放弃的态度,而要对其进行继续教育,使其尽量满足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需求。对于经过自学或经过继续教育的代课教师,只要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达到需要,可以考虑对他们进行考核后,提供教师岗位受聘的机会。

篇8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财政问题,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借鉴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可以从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去构建。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财政

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和趋势,对世界经济产生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财政问题也不断地凸显出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同时,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扩展,传统的国家财政理论分析框架已经无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作出合理的诠释,这需要我们从一个新的视野和分析框架———国际财政的角度去展开研究。因此,探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际财政问题,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财政理论研究和分析方法的深入和拓展。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兴起,其背后隐含着多种因素,有着众多的目标,既有促进贸易、收入和投资的需要,又有实现增长和发展的要求;既有获取市场准入适应区域与全球化的意图,也有出于安全和民主的考虑。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所讨论的财政问题。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并由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决定的。

遗憾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中却很少直接关注财政问题。以被视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核心的关税同盟理论及其发展为例,维纳(Viner1Jacob)及其后继者们从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投资效应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体、非成员体乃至整个世界的生产、消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的利益或损害。虽然该理论是从关税及其效应分析这一财政问题出发,而且后来约翰逊、库珀和马塞尔等人在1965年也直接将“公共产品”引入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分析,并得出了关税同盟更能满足成员体政府对各种保护主义倾向的商业政策以及对工业化目标的偏好的结论(田青,2005),但总体看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模型基本上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的阐述,很少直接关注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及其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也没有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政府主导的利益追求和制度保障机制作出全面的阐述,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制约。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是由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身所具有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性这一特征决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但却不被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所关注的重要现实问题。它不仅涉及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的系统阐述,是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财税制度协调及发展的研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本身,而且还关系着区域经济体各成员国之间乃至非成员国之间的财政利益和财政关系的协调;同时,将财政问题作为重要的变量引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还可以更好地从政府经济活动的角度阐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府主导性及其机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而且将直接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

一般而言,国际财政是伴随着国际经济活动的扩展和国家间经济依赖的日益加强而在财政关系领域形成的一种国际经济现象,是财政和国际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关于国际财政的定义(董勤发,1997),理论界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从世界或全球角度来看的财政,即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是以世界性的公共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为后盾的;另一种观点是把国际财政看成是国际经济中的财政,是国家财政在国际经济中的延伸或变种,是国际经济中的国家财政活动,是不同国家的财政通过国际经济交往而相互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财政关系。与国家财政相比,国际财政具有一般财政的普遍性特征,但又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殊性,即国际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协调性等特点(林品章,1995)。虽然在欧盟的财源筹集方式、国际税收合作组织研究以及联合国发展计划署于1999年提出的对电子邮件开征“比特税”等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世界财政或全球财政的影子,但在现代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一个超国家的全球权力机构或世界政府,国际财政就只能是国际环境下财政的作用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对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国家财税制度协调和财政利益分配,是国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其本质是国家间的财政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国家财政存在的客观前提在于国民经济中的市场失灵。同样,国际财政的产生和存在,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首先,国际财政作为国际经济活动中财政问题的国际化,其基础是市场经济;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决定的国际市场失灵,就直接成为了国际财政存在的理论基础(董勤发,1997)。其次,基于不同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利益目标追求,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直接构成为各国政府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严重阻碍,因此,寻求和实现各国政府间的财政协调和合作,是国际财政存在的现实基础。

从国际财政产生和存在的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角度出发,国际财政存在的意义就是矫正国际市场的失灵和实现各国财政的协调和合作。同时,又由于当前并没有一个真正有效的世界权力机构,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制定、颁布和执行国际课税和支出方案的“国际财政当局”,更不可能形成一个有效的世界范围内的全球财政制度。因此,国际财政只能采取多国财政合作的存在形式。根据合作的程度,国际上多国财政的合作方式大致分为财政协调(FiscalCoordina2tion)、财政同盟(FiscalUnion)和财政一体化(FiscalIntegration)。这三种基本合作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财政协调是以既有国家为基础的国际财政合作形式,是国际财政合作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它强调财政合作的自愿性和协商性,如现有的各种国际税收协定等;财政同盟更多地以部分国家的让渡为前提,它强调财政合作的一致性和强制性,往往是区域经济共同体中较高级的合作形式,如欧盟内部废除关税、统一增值税等;财政一体化则以国家财政的完全让渡或消失为条件,实行超国家财政干预,它是最高级的财政合作形式,但由于其缺乏现实性,所以更多地成为了一种理想化的财政合作形式。而根据不同的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国际财政研究在存在形式上又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国际财政协调是当前国际财政最重要的存在形式也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国际财政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主要是围绕着国际财政协调来展开。①

三、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

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而产生的财政问题,是国际经济活动中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研究的范畴。而通过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分析,我们找到了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也就是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实质上就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问题。因此,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问题和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相结合的角度,我们可以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框架,本质上就是要诠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主导性和政府经济活动性的运行机制及意义,通过推进和实现区域内外各经济体的财政协调和财政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福利水平的提高。因此,循着从国家财政到国际财政的思路,借鉴马斯格雷夫等人对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的阐述,通过在传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中引入政府及其经济活动———财政这一变量,一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研究的新视角和分析方法———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基本框架浮出了水面,②它大致由国际区域财政导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国际区域财政收入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等四部分构成。

国际区域财政导论主要阐述国际区域财政的含义、产生、研究范围及方法等内容。借鉴国际财政的定义,我们可以给国际区域财政做出这样的界定:它是指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财政问题,是国家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延伸和发展。换言之,国际区域财政就是国际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国家和国家间的财政关系,是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体———政府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层面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框架。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也有着其深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区域经济一体化,本质上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制度安排,而由市场经济的市场性和开放性导致的市场失灵即国际区域市场失灵,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产生的理论基础。由于各国政府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的巨大差异而形成的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各经济体不断寻求财政协调与合作的努力,现实地演绎了国际区域财政的存在。总体看来,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性质依然是财政学和国际经济学的有机结合,研究范围也包含着财政协调、财政同盟和财政一体化三种形式,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在研究方法上,国际区域财政也应遵循国际财政学的研究方法(董勤发,1997),即国家主义分析方法与世界主义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

国际区域财政支出主要探讨国际区域财政支出的形式及其效应。具体而言,国际投资和国际援助是其存在的基本表现,前者类似于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后者则更多地具有政府转移支出的性质或类似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意义。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和效应分析,是国际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综合国际经济学领域的国际投资和国家财政中的政府投资,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本的分析区域财政支出中国际投资的框架。从现实来看,国际投资制度主要由各国家的投资制度、双边层次投资制度、区域层次的和多边层次的投资制度构成,且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并成为国际投资的阻碍,因此,要从制定更权威的、高度自由化的投资制度和高标准的国际投资保护制度及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制度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创新(柳剑平等,2005)。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国际援助在传统的国家财政和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基本作用(郧文聚,2000),主要是缓和国际政治经济矛盾和促进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更多地是作为一种短期性、政治性和经济战略性的支出形式而存在。目前,除欧盟法中的国家援助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援助制度提供了基本法律框架外,国际援助特有的规律和运行规则总体上与作为国际区域财政支出形式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各经济体之间收入的公平分配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着力构建一个能有效协调区域财政关系的经常化、制度化的国际援助制度。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主要研究国际税收、国际债务和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等问题及其经济影响。国际税收是国际财政大厦相对独立的体系和重要支撑,同样也是国际区域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内容。国际税收的研究,不仅表现在早期对国际税收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反映在当前对国际税收竞争、国际税收协调、国际税收合作与国际税收组织、贸易与税收摩擦、反吸收调查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扩展。由于受区域经济一体化不同发展水平和存在形式的制约,国际区域财政中的国际税收除国际税收协调这个核心以外,还涉及到国际税收同盟和一体化等表现形式,这在欧盟的统一关税、统一增值税和“自有财源”中可以得到初步的例证。也就是说,国际区域财政研究的国际税收,必须密切关注和分析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下国际税收的各种具体形式和效应。关于国际债务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在国际金融研究和国家财政的债务分析中找到较为完整的内容和体系。如何从现有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出发,立足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探讨区域国际债务的规模及效应和债务监控体系,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国际债务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就成为了国际区域财政框架中的国际债务研究的主要内容。此外,为了避免如联合国财政危机中的会费问题的尴尬,还应该积极研究关于区域国际组织的会费筹集方式,使区域国际组织能够高效正常运转,确保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组织作用的发挥。

国际区域财政政策主要研究区域内外财政政策协调机制及其实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避免各国独立分散决策的低效率,在不同程度上减低各国政策之间的相互冲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的不良影响,稳定各国和区域经济的稳定运行,获得经济开放带来的多方面利益,只是这种协调要求在不同程度上限制各国政策的自主性。区域财政协调的理论分析指出,协调政策会减小针对繁荣或萧条的财政扩张或收缩的溢出效应;在协调计划中,任何国家的财政扩张或收缩都应该考虑伙伴国的财政政策所导致的溢出效应,它要求伙伴国的财政政策取向相同。国际区域财政政策的协调,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既包括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又包括区域内外财税政策之间的协调;而狭义主要是指区域内财政政策的协调,即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机制和方式来实现财政政策的协调。从政策协调的程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信息交换、危机管理、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全面协调及联合行动等层次;从协调方式的角度,可以分为相机性协调和规则性协调两种。还需指出的是,国际区域财政政策协调还涉及到区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它们共同构成区域宏观政策协调的主要内容。

总之,国际区域财政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性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而国际区域财政研究基本框架的构建,不仅是这种区域性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和表现,而且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政府经济行为及其效应分析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路和方法。

注释:

①马斯格雷夫教授从财政的国际协调和发展财政两个方面概括和总结了国际财政的基本内容;而董勤发则是结合财政的经济职能从国际财政合作形式的角度来构建国际财政的理论体系。

②区域有不同的层次划分,区域财政也多以行政区划确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区域为研究对象,但本文所论之区域指的是国际区域,国际区域财政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财政。

参考文献:

[1]BelaBalassa1TheTheoryofEconomicIntegration,Allen&UnwinLondon,1962121

[2]樊莹.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171

[3]MaurriceSchiff,L1AlanWinters.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41

[4]邓力平,陈涛.国际税收竞争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

[5]田青.国际经济一体化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421

[6]董勤发.国际财政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14、7、12-141

篇9

关键词:公共危机 政府 危机教育

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各类危机频发,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2003年非典肆虐,再到印度洋大海啸,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2011年“3·11”日本特大地震……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在国际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国内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危机事件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生活中的一部分。危机事件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对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生活在和平安稳年代的人们很难感知的事情。

1.公共危机教育的意义

公共危机教育是指公共管理部门在非危机状态下,在有意识创设出的特定刺激环境中运用宣传、培训、演练等手段,来提高社会公众危机状态下应对危机的心理素质及处理危机的能力,最终提高全社会危机应对能力的行为。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危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1公共危机教育可以为民众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危机事件一般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特点,危机发生后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技术方面的处理,包括现场灾情勘测、险情排除,以控制危机的蔓延和扩大。这些专业的工作需要一些专门人员来做。其次是公共关系处理,主要是与新闻媒体等传播媒介的沟通,与当事人的沟通,这两部分人员都需要专门的人才来进行操作。危机教育正式培训相关危机处置人员的一个重要途径。

危机事件的破坏性往往会造成社会的恐慌,但是在危机情景面前恐慌是无用的,危机教育可以使公众明确危机的本质,提高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尽可能的消除谣言产生的土壤,使公众在危机后保持镇定,从容应对。

1.2公共危机教育提升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

社会动员能力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政府面对危机时的处置能力,社会总动员是政府面对危机时的决策得到全面落实的强大后盾。政府在危机时的社会动员能力,配合着政府的行政、政治动员可以使危机处理能力得到加强。公共危机教育不仅是公民个人的危机意识加强,还可以加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公众的积极性,是公民能够勇敢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减轻危机给政府造成的巨大压力,是公众平稳的度过危机。

1.3公共危机教育能够有效的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危机教育是公民掌握了基本的求生技巧,培养面对危机时的心理素质,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生命及人身财产安全。“5·12”汶川地震中,四川桑枣中学因为每学期坚持组织紧急撤离演习,2300余名师生在震后1分36秒内全部安全疏散到操场,创造了极重灾区学校零伤亡的奇迹。这也凸显了危机教育的作用,这种实践也证明了良好的公民危机教育可以使公民在面对危机时保持相对平静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规范,这可以极大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

2.我国危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公共危机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发展平稳,总体上来说我国基本上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发展势头,或许是这种稳定性造成了我们对公共危机管理重视不够、了解不多,这种情况在基层尤为明显。常年以来我们的政府还有公众在危机教育上几乎都没有投入什么精力和时间,特别是在基层教育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即便是教育部门提出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也显得有些敷衍塞责。在我国很多地区,危机教育课程并没有具体的列入学科教学规划中,这造成了很多危急情况下不必要的学生伤亡,2005年6月10日12时20分,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峡山街道华南宾馆发生火灾,火灾造成30人死亡,23人轻伤,3人重伤。这次火灾中26人分散在卫生间、房间被毒烟熏死,其中一人在被窝中被浓烟熏死,而冲过着火的走廊爬上楼顶的都安然无恙。这反映了我国危机教育的极度缺失。

2.2危机教育体系亟需完善

由于我国没有给予公共危机管理应有的重视,在实践中只是把危机教育视为单一的学校教育过程,这样就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和科学学的危机教育体系。近些年来的一些重大的公共危机事件,如上海“11·15”火灾事故、重庆“12·23”特大井喷事故以及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等危机事件告诉我们:如果在危机现场的群众具有起码的自救、互救知识,很多的伤亡是可以避免的。公共危机教育关乎每个人的切身的安全需求,因此必须拓展安全教育的空间和范围,不能只把安全教育停留在学校教育阶段,全社会都应该积极参与危机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知识,在灾害发生时知道去哪里躲藏、如何有效的避险和自救。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危机教育体系可以是公民面对危机时懂得如何逃生,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危机教育体系。

2.3危机教育内容需要与时俱进

公共危机教育应提供给公众最合理和有效的安全避险和逃生知识,但我国现在有些危机教育的内容已经不太适合于当前的实际,比如说对火灾防范教育上,传统的教育方法知识告知人们,在遇到火灾浓烟时,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避免烟雾侵害,这种方法在传统的木质结构建筑中适用,但现在绝大多数现代建筑适用的是化学合成的建筑材料,遇火燃烧后会产生有毒气体。这种情况下,紧靠湿毛巾是挡不住毒气的,最佳的办法是使用防毒面罩,提前确定安全出口。因此,在进行公民安全教育时,必须给公民一个正确的危机自救和互救知识,危机教育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

3.我国如何完善危机教育体系的政策建议

公共危机教育是一项长期、全面、系统的工程,这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政府的推动才能够使危机教育的受众范围最大化,使开展全民性的危机教育和训练成为可能,因此从政府层面上来说有以下的一些政策建议。

3.1在学校教育阶段,使危机教育实现常态化。

我国受教育阶段学生众多,因此在学校教育阶段的危机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危机教育大多仅限于纪念日或者是一两次活动日的“点缀式”危机教育。这样对于学生危机意识的形成和安全知识的掌握是不够的,必须集中优秀的专家编写内容丰富、有趣味性的具有较高水准的中小学危机教育专用系列教材。在中小学教育阶段设立专门危机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危机逃生和自救互救技能。与此同时还可以针对一些课程的特点来设置不同的危机教育内容,比如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丰富特点,在涉及到灾害方面知识的课程如 “地理”、“生物”、“体育健康”、“物理”、“化学”、“技术”中,整合这些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各学科中隐含的灾害知识,将极大地促进防灾减灾教育的开展。在大学教育阶段,可以针对高校课程特点,把危机教育和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拓展结合起来,利用社团等组织活动来使学生的危机意识进一步加强,通过一些课程设立,使大学生树立起危机管理的意识,养成社会安全责任感,掌握危机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明晰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学校是危机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通过不间断的危机教育课程,使危机教育实现常态化,树立学生危机防范和危机管理意识,提升学生在各类危机中的生存技能。

3.2培养危机管理的专业性人才,重视危机相关人员的专业培训。

危机的爆发具有突然性的特点,面对猝然而来的各类危机,仅靠普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一定的专业人员来执行指挥决策、紧急救援、危机控制以及后勤保障等等任务。针对这一需求,可以再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尝试设立危机管理相关专业,培养相关的专业危机管理人才。

在危机处置人员的培训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一是重视对警察的培训,警察可以说是各类危机最直接的处置者和应对者,针对警察的培训可以使警察在最开始阶段就可以正确引导民众,减小危机的危害性。二是开展各类相关危机的培训,比如说对火灾防范培训,使各类诸如旅馆、酒吧、影院、体育馆以及各类商场等一些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得到轮训,提高他们的危机处置能力。

3.3经常性的培训演练,强化全民的危机适应技能。

针对不同灾害的预警演练是培养公民危机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政府应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应当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使各类人员都得到针对不同危机的演练和培训。在这方面应该重视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使农民和基层市民都得到培训。政府针对农村地区特殊情况如麦场防火、洪涝灾害等进行特殊的培训,利用村委会这一组织来宣传相关知识,是相关灾害的破坏性最大程度的得到削减。加强不同危机状况下的人员疏导以及逃生训练时减少各类灾害中伤亡人数的最有效方法,在现实情况下,应使各类演练实现常态化,提升各类人员的逃生技能和自救互救能力。

3.4成立专门的公共危机教育管理机构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由政府主导,在这个组织体系当中应当成立专门的公共危机教育管理机构,机构可以设立在教育部门之下,统管危机管理中的教育、培训工作,以强化危机管理教育,确保危机教育常抓不懈。在部门之下还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分部门,比如说主管教育培训基地,以及危机教材编制的机构等等,同时还应非常注意对专职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选配,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以保证公共危机教育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

3.5健全我国公共危机教育的立法体系

法律法规是进行危机管理的重要依据,虽说我国拥有一些相关法律,比如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对相关的危机教育及培训有所涉及,但是我国仍然缺乏专门的公共危机教育方面的法律。在危机教育立法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围绕我国公共危机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从危机教育主题、范围、过程、效能评价和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立法,是我国公共危机教育法制得到完善。同时也可通过地方立法,要求社会组织中一定比例人员必须接受公共危机教育或进行定期轮训。政府还可通过制定法规保证公共教育的实施。

4.结论

理性而普遍的公民危机意识是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是决定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关键性因素。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通过系统的公共危机教育来实现,国家危机管理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府官员和公共管理者的危机管理的意识、知识以及能力,以及整个社会应对危机的能力意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积极强化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是政府危机管理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李程伟.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时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肖鹏军.公共危机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

篇10

P键词:县域经济;发展;财政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新常态,支撑经济发展的国内条件以及国外环境都有很大的变化,在这一阶段,县域经济发展也处于一个新的状态,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承担了至关重要的使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让国家开始思考如何保证其发展的稳定与长久,在财政政策方面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适当调整现行的财政体制。

一、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是中国地方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一直是经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热议的问题。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滞后且不平衡,经济产业层次较低。经济是财政的基础,县域经济的滞后导致财政困难日益突出。

二、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第一,财政入不敷出,收支矛盾尖锐,制约了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城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然而时下很多的县域财政收支不平衡,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在近几年来,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多的县域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变慢,随着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差异等,加上分税制财政体制固有的不足和矛盾,这一体制的实施和运行,都加剧了全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利于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不利于缓解全国区域分配不公,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深化,致使全国性的县乡财政困难有扩大的趋势,凸现出“三农”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困扰。部分县区的财政属典型的“吃饭”财政, 仅兑现公教人员四项基本工资及各单位的正常运转就存在着巨大的支出压力 , 根本谈不上拿出财力支持经济与事业的发展。

第二,资金的限制也导致财政的职能难以发挥。首先,我国对于县级的工商业经济的补助一般较少,相关财政部门对于这些比较小的企业缺乏了解,监管力度不够,企业缺乏经济扶持,同时企业在银行贷款困难也阻碍了县级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县域财政对于农业的投资面窄,不具备规模效应,使得收支也比较单一,而且对于农业的投资不集中、不连续使得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同时一些地区的农业产品出口率不高,在当地没有形成企业规模,限制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一般的地区财政费用中,相关公教人员的工资占据了县域财政收入中的一大部分,同时县市一级还存在企业需要扶持,需要招商引资等财政支出,这些对当地财政都造成一定的压力。我国县域管辖的城镇,一般其收入主要来源还是农业,收入不高,因而财政收入相对较低,加上财政供养的人员过多,编制困难,这都使得财政负担过重,部门优化缓慢。再加上资金的调度难度大,公教人员的工资按照月份发放和同期其他部门也需要资金的支持等诸多影响因素,使得财政资金的周转更加困难。

三、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政府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政策工具、体制保证和管理手段。运用财政政策工具,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是政府财政政策及其制度安排中重要的内容。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较大的工程 ,必须从多个方面同时做工作,才能从整体上对县域经济有所提高。

(一)加大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

从中央层面出发,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作用最大。一是国家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应该提高;二是国家财政增加对县域经济社会的要素供给支持,特别是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三是国家财政对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供给支持需要加大,县域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已推进多年,但至今收效不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结构调整缺乏强有力的财政支持,结构供给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够显著。

(二)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对县域内的一些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

当地财政部门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可以采取“一抓特色、二抓升级 、三抓拓展”的方式,对区域内现有的一些企业采取减负优惠的政策。将企业按照规模分成大中小三级,对于相对大型企业可以实行减少负担的政策,实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应该更加大,因为中小企业相对缺少经济实力,所以可以适当的采取企业贴息和企业补助,通过实际的手段来加快推进区域内中小企业从传统企业向新型企业升级的速度,使其更加具有行业竞争力。同时还应该帮助区域内的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通过现有科学技术和财政的帮扶,建设新型的节能减排基地,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得区域内企业长久稳定的运行。

(三)支持县域现代农业发展

通过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高现有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整合现有财政支出,帮扶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提高县域农业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之上 ,还应该注意对现有的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在发展当地企业和农业的同时还应该注意第三产业的发展,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流通业,形成新的区域经济产业。

(四)提高对县域投资平台的建设力度

这主要包括对县域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建设。在县域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和一些省级的信用担保公司进行合作,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对其实行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建立一个相关的担保体系。在此过程中,提高区域内一些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能力,以利于形成规模化经营;财政还应该投入相关的专项资金来保障信用担保体系的稳定。与此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可以有效地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可以在更小的范围内在更细化的人群中进行经济投资,当地的农民、商户和民营企业等可以将资金投入到当地的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中,既提高了当地资金的运转,同时还保障了县域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