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运行机制;运行目标;运行动力;运行环境;运行形式;运行调控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价值的实现是以它能够按照理想状态的运行作为前提,运行机制是对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理想运行状态的规定,因此,健全运行机制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能够顺利运行的重要前提。
一、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现状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实践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点上形势喜人,面上依旧落后”的状态。这说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实践的成功只是限于某个局部或者某个阶段,整体性的、全面性的成功仍然没有实现。通过研究发现,工学结合成功的案例往往是职业院校具有某些方面的特殊条件,或者是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有某种特殊的关系,亦或两者之间有某种较强的利益依赖性。从整体上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实践没有取得实效的案例更为普遍。工学结合的失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共性的原因包括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缺乏法律约束,并且缺乏管理部门的协调,法律和制度约束的缺失使得工学结合在本质上仍然处于松散的状态。总而言之,工学结合仍然处于一种缺乏机制规导的状态。
运行机制的不健全使得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实践只能局限于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难以实现良性循环和全面的、整体的成功。运行机制的缺失是制约工学结合深入发展的瓶颈,因此,运行机制的构建应成为突破工学结合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目前,理论研究者对运行机制的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表现为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研究的成果不丰富,并且大多数成果只是局限于宏观框架的探讨,缺乏对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二、职业教育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构建
运行机制是事物运行的机理,它是对事物理想运行状态的规定。运行机制内在的包含着工学结合运行的全过程,其框架应包括运行目标、运行动力、运行环境、运行形式和运行调控等环节。
(一)运行目标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价值在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等主体的需求,这些需求集中地表现为综合职业能力的诉求。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能力、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基本能力表现为职业岗位技能,适应能力表现为适应职场生活的能力,即职场活动中与别人交往、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能力表现为个体职业发展潜力。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它理应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作为工学结合的运行目标。
(二)运行动力
从来源的角度进行分类,工学结合的运行动力可以分为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内部动力是指主体通过参与工学结合获得利益的满足而产生的动力,表现为主动性力量;外部动力则是主体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压力而产生的动力,表现为被动性力量。工学结合的健康运行需要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共同作用。
1.内部动力。工学结合的参与主体包括职业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他们参与工学结合的动力源于某种需要得到满足。职业院校参与工学结合的动力源于它能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教育资源。有学者指出,职业学校教育存在三个先天性缺陷:学校教学内容与生产、服务一线所应用的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工艺的差距;学校实训设施与生产、服务一线最新生产设备的差距;学校专业课师资与生产、服务一线技术专家、操作能手的差距。职业学校教育的这些缺陷是自身难以克服的,然而这些缺陷可以通过参与工学结合得到弥补:用人单位为培养学生派出专业人员以兼职教师的身份参与教学,弥补了专业课师资的不足;职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开发课程使得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保持同步;用人单位提供的实践岗位使学生能够获得使用先进生产设备的机会。因此,工学结合的实施能够满足职业院校教育资源扩充的需要。这是职业院校参与工学结合的根本动力。
企业经营活动的宗旨可以归结为人员、产品、利润,而其中以人员最为紧要。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能够实现学生的培养与企业的需求接轨,获得满足企业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员。首先,工学结合能够为一般性生产岗位蓄养和储备人才资源;其次,工学结合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满足用人单位特殊岗位的需求;再次,工学结合能够促进用人单位利用职业院校教育资源开展员工培训,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增值。人力资源的储备与增值是企业参与工学结的动力所在。
获得职业能力的发展是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动力所在。职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真实工作岗位的实践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工学结合不仅能够使学生通过真实工作岗位的实践蓄积工作经验,增强其岗位适应能力,而且还能为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这两方面是吸引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直接动力。
2.外部动力。工学结合的外部动力来源于外部环境对主体产生的压力,按照性质分类,外部动力可以分为强制性动力、利益性动力和舆论性动力。强制性动力来源于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如果主体积极地参与工学结合,就能享受到优惠的政策;如果主体不参与,就会面临行政或者经济方面的惩罚。利益性动力是指主体参与工学结合能够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他们不仅能够享受到税收等方面优惠的政策,还能获得相应的经济补贴,并且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舆论性动力主要来源于社会氛围的压力,如果社会上形成一种认可、支持工学结合的舆论环境和积极参与工学结合的社会氛围,这样的外部环境能够使主体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压力,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参与工学结合的动力。
(三)运行环境
工学结合的顺利运行需要良好的环境作支撑。运行环境可以分为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能够保证工学结合依照正常的轨道运行,社会环境能够使工学结合的运行更加顺畅。
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主要表现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内容。政策体系应覆盖工学结合运行的全程,确保工学结合规范、有序地运行。政策环境的营造需要政府部门健全政策体系。
首先,政府部门应制订或者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用人单位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明确用人单位在职业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其次,国家应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力量把政府、用人单位、社会、学校等主体连结成为共同体,使其在工学结合中相互促进、各尽其责。
法律法规只能进行粗略的框架式规定,工学结合的实施需要与法律法规配套的实施政策。政府部门应制订具体的执行政策,确保用人单位能够通过参与工学结合获得利益:通过制订相关的政策来确保用人单位在工学结合中的合法权益,并且对用人单位实施优惠的税收政策或者直接给予财政补贴。
严格劳动准入制度,推进和规范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企业招录员工必须严格执行“先培训、后就业” 、“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优先录用取得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政府应制订和完善就业准入的政策和法规,提高对就业准入制度执行情况的监察力度,对于违反规定、随意招录未经职业教育或培训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经济处罚,并责令限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就业准入制度的严格执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用人单位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2.社会环境。工学结合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舆论环境和资金环境。社会环境的形成离不开舆论的支持,工学结合能够惠及整个社会,这就需要对职业院校、用人单位、社会机构和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工学结合的认识,形成一种认可、支持工学结合的舆论环境,进而形成一种人人积极参与工学结合的社会氛围。处于这种氛围中的主体能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外部的推动力,提高他们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社会资金的支持是衡量社会环境的重要准则。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工学结合就难以持续、有效地开展。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成本远远高于传统的培养模式,这个结论已经被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实践所证明。单纯的财政投入难以满足工学结合巨大的资金需求,因此,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方面资金的投入也是工学结合重要的资金来源。政府应出台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工学结合的优惠政策,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的投入,通过建立和完善专项基金的投入、管理和使用制度,确保社会资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
(四)运行形式
工学结合的运行形式包含着运行的全过程,因此,工学结合的运行离不开高效的管理机构。在政府的主导下,教育部门、劳动部门、职业院校、用人单位、职业教育专家等组成工学结合工作委员会,作为工学结合实体的管理机构,它负责工学结合运行的具体事务。工学结合工作委员会在中央设立一级机构,在省市县设立各级地方机构,由中央机构组织、协调各地的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
工学结合工作委员会通过提供信息服务来加强用人单位与职业院校间的交流,为工学结合的开展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在工学结合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用人单位和职业院校确立合作意向,建立合作关系,并签订合同。合同应明确规定工学结合的培养目标、双方的职责、培训的内容、期限、培训方式、培训期间学生的报酬、学生考核等方面的相关内容。工学结合合同最终要经过工学结合工作委员的审查和确认才能生效。
合同签订后,工学结合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首先,根据培养目标制订教学计划和设置课程;其次,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职业院校挑选理论课教师,用人单位确定实践指导教师;再次,用人单位按照合同的要求对工作岗位进行改造或者重新设计,使其满足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最后,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一份完整的实施方案,工学结合工作委员会组织职业教育专家、用人单位的代表、职业院校的教师共同对实施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工学结合的教学分为职业院校的理论学习和用人单位的顶岗实践两部分。职业院校首先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的教学,并进行岗位适应训练,使学生能够达到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随后,学生进入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学生在用人单位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生产服务活动,在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顶岗实践,用人单位给学生发放一定的报酬。有的教学任务难以通过一次轮换完成,这就需要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通过数次的工学交替轮换完成教学任务。
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工学结合进入考核评价阶段。工学结合工作委员会具体负责学生的考核鉴定工作,考核专家应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职业院校的专家共同组成,依据合同规定的培养目标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根据个人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可以选择在顶岗实习的单位就业,成为真正的员工;也可以到其他单位就业。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则要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参加新一轮的工学结合实践。
(五)运行调控
篇2
[关键词]工学结合 动力因素 有效实施 策略
[作者简介]李志雄(1970- ),男,湖南嘉禾人,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教育社会学。(广东 肇庆 52602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高职工学结合的社会动因及其有效实施的策略探析”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GZ0905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33-02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及动力因素分析
(一)工学结合的定义
工学结合是一个人人皆知、不言而喻的概念。参阅相关学者所言,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在探索产教结合过程中需要充实更多实质性内涵的概念。换言之,工学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本研究为便于论述,对工学结合仅作描述性的定义。工学结合中的“工”指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作为员工,顶岗实习,并获得相应报酬;工学结合中的“学”,包含了学生在学校期间掌握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课程的学习。工学结合中的“结合”,既指学生学习方式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指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结合;既指教学方式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又指学制上在校学习时间与在企工作时间的结合。可见,工学结合的目的在于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其本质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其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理论素养又有较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实施机制依托于双方的共享与合作,也有赖于国家政策法规的导引。
(二)工学结合的特征
工学结合模式的特征彰显着工学结合独有的优势,有着区别于他事物的标志性特点。尤其相对于单一的封闭式学校教育,工学结合模式有如下主要特征:
1.培养主体多元化。即对学生的培养教育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也就是教学实施的主体由单一的学校转为学校、企业,乃至其他相关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
2.教学形式多样化。即由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向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更多表现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行动教学,注重实践体验和动手操作。
3.身份的双重性。即学生由学员向职员的身份过渡。以企业职工的职责来要求自己,进一步提升职业技能,养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
4.考核方式的实践性。即对学生的考核从“一卷定分数”转向动手操作,更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同时由企业参与考核,既有利于职业性培养,又有利于学生就业,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工学结合的主要动力因素
高职院校作为社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人力资本的培养主体,是各种利益相关者连接的纽带,如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这些利益相关者既有协调又有冲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工学结合模式被逐渐确立和完善。因此,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成了推进工学结合模式的主要动力因素。
1.政府在推进转型升级与维护就业和社会稳定的冲突中推动工学结合。政府对社会具有协调、管理的职能,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加快经济社会的转型,促使社会产业升级;另一方面,要维护社会就业与稳定,充分实现就业。在这一冲突情境中,需要政府在政策与机制上对工学结合加以引导、协调,保障合格人才的培养。
2.高职院校在社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冲突中选择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紧贴经济社会的脉搏,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输送合格人才。而现实中,这一愿景常与传统“黑板上开火车”的陈旧模式相冲突。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在工学结合模式中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高职学生迫切希望在工学结合中通过顶岗实习增强就业竞争力。
3.行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与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冲突中要求工学结合。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面临着激烈竞争;另一方面,企业作为用人主体,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以增进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市场竞争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下,这种竞争与需求的冲突促使行业企业要求工学结合模式,以尽快培养和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策略
在社会冲突论看来,密切的社会关系包含冲突的原因,即关系越密切,冲突越剧烈。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人力资本,将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在这一紧密关系中,既有协调一致,又有矛盾冲突。其中,冲突的焦点在于,企业的利润追求与教育的公益取向交织在工学结合模式中,加上政府统筹协调的相对弱化甚至缺位,使得高职院校仍处于高等教育与合作教育的边缘,工学结合始终在浅层次徘徊,难以深入。为此,基于工学结合主要动力因素和冲突的焦点,为推动工学结合的不断深入开展,提出如下初步实施策略:
(一)利益交集策略
在校企合作中,双方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企业追求的是短期利益最大化,工学结合带来的效益总是间接的、远期的。高职院校追求的是“百年树人”的长远功效,具有较强公益性。两种价值追求均无可厚非,都分别地决定了各自的行为方式,只有找准二者共同的利益点,才能形成真正的工学结合。
篇3
[关键词]企业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23-03
近年来,教育部大力提倡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为了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大力推行教育改革,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实施中确实推动了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此现象,本文进行了探讨,并倡导摆脱传统的“以高校为主导”的思想,走“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道路。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主要是指校企双方以市场需求为指导,共同商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在师资培训,技术设备,以及办学条件等方面通力合作。同时,校企双方以工学交替或边工边学的方式,灵活地安排教学与企业实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既能学习到相关理论与基础知识,又能通过参与企业岗位实践,锻炼相关技能,提升专业能力。最终,形成以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训交替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的本质是通过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完全不同的学习环境来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另外,实践活动将贯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始终,是此模式的基本属性。而市场化运作是其另外一个主要特色。它使得高职院校打开大门面向市场,并把教学完全融入到市场的供求关系中,接受市场检验。可以说,实践性和市场化运作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经久不衰。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部门对高职教育的不断重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订单式”模式
此模式是将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即对企业量身定做所需人才。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并在企业接受生产实践,且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此模式实现了培养学生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但由于针对性较强,此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2+1”工学结合模式
“2+1”即指学生在学制三年的高职院校中学习。其中,前两年在校内学习基础知识及和专业相关的理论,并在校内的实训室进行一定的实践操作。第三年,学生需到企业中实习,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在此模式中,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学形式,以及实习单位都由高校来决定。高校在整个模式中起主导作用。而用人单位是协助方,其负责给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向学生支付相应的报酬,同时,完成学生实习期的管理工作。此模式也是目前高职院校采取最多的一种工学结合形式。
(三)工学分段培养模式
工学分段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生产实践训练交替进行,即学生培养分成校内,校外两个过程,分段交替进行。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和理论知识,可适当辅以实训;在校外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到企业实践为主,由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授课并考核。这种模式有利于理论知识与职业岗位技能的紧密结合,但目前仍不能实现以企业为主导。
不难看出,以上模式大多是以高校为主导的工学结合教育培养模式。虽然,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在工学结合中,没能体现合作主体的共同参与性;工学结合的过程不紧密,没能体现学与做的紧密结合;课改仅定位于学校层面,没有体现校企双方合作范围的共同参与性;工学结合中缺乏组织和制度保障等。因此,为了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能向纵深发展,作为高校方,我们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创造条件,以企业为主导,搭建学生,企业,高校间的桥梁,创造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框架
(一)理论依据
1.“教学做合一”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应动脑动手,手脑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并行。此思想对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也为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奠定了理基础。
2.“从做中学”思想
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教学论思想指出:教师口中所道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只有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或实践中去,才能有所收获。“从做中学”,做是根本,没有做,无从谈学。杜威的思想为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3.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中的四大要素,它们分别是: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高职教育中实训教学即指在真实或模仿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协作”与“会话”,进行实际操作,最终完成整个学习过程,以达到最终目标即“意义构建”。而工学结合就是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练习操作,锻炼技能的教学模式。因此,构建主义的学习理论对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4.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理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大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列宁也指出:“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同时,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理论也是我党一贯主张和坚持的教育理论。因此,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理论是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劳动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5.体验性学习理论
体验性学习理论强调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式学习,即学习者在实际的工作或生活中通过自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和能力。因此,让学习者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通过解决问题和困惑而进行的主动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说体验性学习理论对传统的以教师,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模式提出了挑战;为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提供了选择的方向。
(二)模式构建
1.政府制定政策制度,提供结合平台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不单单涉及高校与企业双方,也应包括政府。没有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与推动,没有相关服务部门的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很难真正建立。企业参与到高职教育中来,最关心的问题是经济利益的得与失,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保护企业利益,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如:政府可以设立合作教育基金,给参与工学结合的企业以适当补贴,或可以规定相关企业雇佣学生时不必支付保险金等。总之,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得以顺利进行的第一关键要素。
同时,要想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教育培养模式,除了需要政府的政策制度保障外,还需要组建协调工学结合的专门机构和组织部门。这些机构和部门可以协调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也可以对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这样既提高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又减轻了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
总之,政府的相关制度政策保障,以及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建立,是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第一步。
2.以企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首先,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包括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总体目标就是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经济需求为目标,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素养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具w目标是指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能够满足行业,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能够独立自主的计划并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其次,培养内容。
培养内容指通过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及素质。学生综合能力及素质的提高,需要以经济发展服务为宗旨,需要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教育与生产的结合,即工学结合。培养内容须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需能够服务当前的职业需要,并能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要求。
最后,培养方法。
培养方法是以企业为主导,以实践过程为导向,采用工学并进型或工学交替型的方式进行用人单位和高校的共同合作。在合作中,企业主导教学过程,和高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则需要通过有效地参加企业的生产和社会实践活动,具备一定的经验技术和操作技能,以及较强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3.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
此模式框架包含三个主体:政府,高校,及企业。
政府主要负责宏观决策与规划,提供政策和制度的保障,以及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同时,政府还负责监督和指导,以及建立相关信息服务平台。高校以服务企业为目标,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划,教学模式类型,教学计划与大纲,师资配备及培训,课程设置与安排,实习,考核,以及就业安排等细则。企业则应发挥自己的实践优势,给学生以及高校教师提供实践学习的场所,按自身发展的需要引导高校各项理论细则的制定,在实践中培养并选拔符合自己需要的学生。
具体操作步骤为:(1)政府制定政策制度保障,建立相关机构,提高服务平台;(2)高校与企业双方确定联合关系,签订合作协议;(3)以企业为主导,制定培养方案。方案包括目标,专业,教学,课程,教材,实训等若干板块;(4)确定高校与企业双方的教学人员,交替或并进的组织实际教学。高校主要负责校内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企业主要负责学生在实际岗位的实践和学习;(5)高校和企业双方对学生综合考核;(6)根据考核结果,合理安排学生就业或再学习。
篇4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依据;策略
对工学结合的认识
目前对于工学结合教育内涵的理解见仁见智,为大多数人认可的解释是:工学结合教育是指职业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教育活动。无论是在普通教育还是在职业教育中,教学都是重头戏,教学管理更是不容忽视,在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学校和企业怎样进行合作以加强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值得关注的焦点。在本文中,笔者拟将工学结合界定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并据此论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依据以及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策略。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依据
政策依据2005年10月28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2006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的附件第13条也提到:大力推动各地和职业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制定《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一年、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半年提出操作性指导意见。2006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努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国家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文件的形式规定下来,可见国家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
理论依据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包括三点:第一,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第二,建立“五育”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第三,建成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教学管理体系。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势必会相应地发生改变,由传统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学管理逐渐转变为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教学管理,这样更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目标。
实践依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构成“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本质要素就是企业和学校。企业着重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学校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培训基地和培训中心的建设方面,德国政府和企业舍得投资,并进行统一规划,对理论教师、实践教师和企业培训师傅在规格要求、培训方式、进修措施和考核制度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同时也从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确保教师来源充足、教师素质良好与教学情绪稳定。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时具有学徒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学习分为两个部分,即在工厂接受实践操作训练和在职业学校接受理论课程与一般课程的学习,使理论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一般而言,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的时间为每周一到两天,学徒在企业内的主要实习场所是工作岗位、实训工场和实验室以及企业内教学。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通常是实训教师在工作岗位上通过示范、讲解的方式传授手工操作的技巧和知识。按照职业院校的课程计划,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类,二者的关系是很密切的,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的形成有赖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能使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工学结合教学管理的策略
教学管理是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教学管理人员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管理手段使学校的教育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管理更显得日益重要。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为了学习理论知识而进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如实验、作业等;另一类是具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专业知识,使职业技能熟练化的劳动教学。基于此以及对工学结合的认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管理主要包括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和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管理两个方面。
1.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中央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将对发展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主要用于“四大工程”和包括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内的“四大计划”中。在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学校应选派年富力强、既懂业务又懂管理、德才兼备、作风深入、勇于真抓实干的教师充实到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部门,领导工学结合实训教学工作。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部门要为教师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要建立和健全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考核、评估机制,鼓励和引导教师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切实搞好教学。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应确定实验指导专兼职教师。校内基地的专职实训指导教师要列入教师编制,校外兼职实训指导教师要发给正式聘书,并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学生到校内、校外基地进行实训,实训指导教师要根据实训计划拟订实训进程计划,并按进程计划组织指导学生实训。要强化工学结合实训教研活动,积极开展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课题研究。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部门应做好师资队伍、设备设施、接受实训人数的统计分析与积累资料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进一步完善工学结合实训教学考核制度,使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管理不断趋于科学化,以提高工学结合实训教学的质量。转贴于
2.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管理。实习教学是职业院校最基本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工学结合实习教学是指在工学结合实习工厂进行的实习教学。工学结合实习教学具有实现教育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功能,实习教学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产品生产,产品生产主要是由学生通过实习操作完成的。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的管理结构应该是“一校两制”,即学校﹢工厂的管理结构。其具体做法,一是在职业院校中设主管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的副校长一名,在实习工厂设实习工厂厂长一名,以副校长为主,实习工厂厂长为辅,共同负责实习工厂的全面工作。二是按专业设生产实习车间,车间主任由专业实习教研组长担任,全面负责生产实习的日常管理工作,较大的专业可设由实习教师兼任的班组长,协助车间主任工作。三是根据实习工厂规模的大小,设置相应的职能科室,如生产经营科、技能开发科、技术质管科等。各职业院校可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完善实习教学的管理结构。工学结合实习教学产品的选择与开发以及产品的质量是工学结合实习教学管理的关键,职业院校要制定工学结合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学人员必须按照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实习工厂厂长应根据工学结合实习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实习工厂的生产任务,确定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实习的组织与进程,编写计划说明,绘制工学结合实习日程表。实习教学人员则需进一步制定教学班(组)的学习授课计划和课日授课计划,必要时还要制定课题授课计划等。实习教学人员在教授工学结合实习课时,必须遵循入门指导、巡回指导和结束指导三个基本步骤。进行入门指导时,应检查学生安全防护措施和工作场地布置,讲授操作要领并做示范,分配实习任务;进行巡回指导时,对关键工序、高技术工序岗位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人把关。应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得以形成,职业心理和思想品德得以健康发展。进行结束指导时,应验收学生作业,结合实例进行讲评,促使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操作体验。实习教学人员应根据教学管理要求,对每个课日实习情况做出记载,记载的内容应包括教学内容、进度、作业质量,学生出勤及其他重要问题。在工学结合实习结束时,职业院校学生应根据工学结合实习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要求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要求材料准确、观点明确、表达清楚。
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对两者进行综合管理,可以从与理论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管理密切相关的场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三个方面入手。
1.对校办工厂的管理。校办工厂体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校办工厂中实现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要明确校办工厂具有生产和教学的双重任务,在进行教学管理的同时也要兼顾生产。校办工厂应由一名副校长负责实践教学工作,并设立实践指导办公室,配备一名实践指导教师担任专职干部,具体负责和安排学生下厂实践过程中的各项具体工作,在实践教学结束时,负责评定和汇总学生的考核成绩,同时应配备具有相当文化程度的理论课教师。理论教学可以改在校办工厂进行,使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为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空间。
2.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对“双师型”教师的管理包含很多方面,系统而有代表性的关于“双师型”教师管理的理论是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周明星教授提出的“三层次”管理策略。该理论认为,应当从自我、学校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双师型”教师实施专业管理。一是自我管理。从个人层次上,“双师型”教师应当具有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二是学校管理。这种机制分为两类:外在的督促机制,即通过制定硬性措施,使专业教师达到规定的要求;内化的能动机制,即通过政治待遇激励、理智情感激励和经济待遇激励等,提高专业教师自觉参与培训进修的自觉性。三是国家管理。应当从“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标准、专业制度、专业培训和专业待遇四个方面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宏观管理。在这个层面上还有职业院校的人事制度管理、双职称管理和“双师型”教师评定的标准等。首先是人事制度。应当改革职业院校的用人制度,允许职业院校通过职业资格认定,从社会上招聘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从根本上解决“双师型”教师的来源问题。其次是双职称的管理。在现实条件下,教师系列和工程系列职称的互评渠道不畅通,应解决“双职称”评定的问题。再次要统一“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管理与理论教学管理的有机结合在“双师型”教师的管理上更应体现人性化管理。
3.对学生的管理。在理论教学当中,课堂问题行为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解决课堂问题行为重在预防,应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更重要的是专业理论课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对大多数轻度问题行为,可以在不间断教学的同时,采用暗示、提醒等方式提醒学生。对少数破坏性较大的问题行为,专业理论课教师要保持冷静,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教务部门对实习辅导要统筹安排,学生实习的场地不只限于学校,也可以在校办工厂或企业实习,定期安排这样的场所向学生开放,并派专业理论课教师辅导学生,可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教务部门要经常抽查作业批改情况,防止作业抄袭现象。工学结合的作业除理论作业外,更应突出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教学考核一般应采取考查和考试的办法,考查课应注意在平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中采集学生的成绩,一般应依据平时采集的3~4个分数评定考查成绩。
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教学管理,总结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改革教学管理,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肖化移,李谨平.工学结合的理性思考[J].职教通讯,2006,(5).
[2]邸鸿勋,等.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57.
[3]邹天幸,刘春生,纪芝信.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89.
篇5
【摘要】在这里,评价应成为一种反馈,作为“做-批评-做-批评”这一循环过程的组成部分。工学结合的评价模式应遵循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过程评价为综合评价的基础,以工学双边教师评价为核心,兼顾其他评价主体的评价。这种评价模式的功能是用于“诊断”并改进学生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引导、激励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实践表明,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也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2006年11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尽快提高工学结合模式水平,是现阶段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其中内涵建设的关键是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课堂学习,一部分时间在企业做工,工学交替完成学业;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多个工种的技能,并兼具统筹能力、合作和沟通能力。工学结合教育模式是工学合作,学校主导,双向参与,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将现代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制度。
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还远远不够,其原因既有院校和企业的问题,也有政府组织等社会方面的问题。1.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1)教育观念的偏差。目前,有些院校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忽略了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本质内涵,把工学结合仅仅看做解决学生实习、增加学费来源的一个途经,或是学校加快周转、增招扩容的手段。有的院校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本质内涵的理解有偏差,把实训基地的模拟情景等同于工作现场的现实情景,认为建设好自己的实训基地就是工学结合的全部,在工学结合教育方面缺乏开拓性和灵活性,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行业企业的优势职业教育资源。(2)难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框框,未建立起与工学结合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大多数院校仍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计划缺少灵活性,理论课程的比例依然偏重,基于工学结合的教材改进缓慢。如依照传统的教学计划,教学时间被分割成理论、实验和实习三部分,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段实施,把工学结合仅仅置于实习环节,使得学生无法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对理论与实践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认识,造成不擅长理论学习的学生对脱离具体工作情景中的专业理论学习难以消化吸收;而实践教学又只强调技能和技巧的学习,忽视理论教学中的发现、探究过程之于职业发展的价值,因而学生难以形成高层次的综合职业能力。另外,传统教学计划的刻板,也难以应对工学结合过程的灵活变化,只能停留在表面形式及浅层次上。为消除工学结合分段实施造成的弊端,一些院校借鉴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建立了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场所,但由于院校的能力所限,还未建立与工学结合一体化配套的课程体系,同时基于一体化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统筹安排尚有许多工作要做。(3)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还不适应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要求。专业教师缺乏对相关专业的完整工作过程、工作环境的整体体验,对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不能有效指导学生现场工作的学习实践活动。院校中的专家型、双师型教师数量太少,难以适应工学结合教育模式。(4)对工学结合课程质量的监控和评价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目前,大多数院校对教与学的评价内容仍侧重于理论教学、课堂教学或校内教学,评价手段大多采用终结考试方式,未建立基于工学结合教育内涵的学习评价体系和课程质量监控体系。有些院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认识不足,对进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的学生疏于管理,评价过程存在片面性和随意性,缺少过程性评价,使评价丧失了发现问题、纠正问题、激励学习的功效,因而学生在实践学习时缺乏纪律性和认真主动求学的精神,这也成为深入实施工学结合的一大障碍。2.企业存在的问题(1)企业之于教育的社会责任存在盲区。我国企业对教育往往抱有谁受益谁投资、与己无关的态度。当企业招不到满意的技能人才时,更多地是对政府和职业教育机构的抱怨和批评,认识不到企业之于职业教育也应尽到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人才培养不对路、高技能人才稀缺在某种程度上恰恰与产业在教育环节的不作为有关。还有一些企业观念狭隘,缺乏前瞻性战略眼光,认为投资职业教育劳神费力,显性收益不明显,还有可能“为他人做嫁衣”,因而对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即使一些企业有合作意向,也是出于获取廉价劳动力或赚取实习费等利益方面的考虑,与学校的合作仅停留在提供实训基地、学生实习等形式上。企业只想用人、不想育人,学生难以在企业学到真才实学,工学结合层次偏低,甚至流于形式。(2)企业对职业院校缺乏理解和信任。长期以来,企业与职业教育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沟通。许多企业对本区域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设置、科研能力等缺乏了解,对高职院校提出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这也是校企合作的困难之一。(3)企业缺乏实行工学结合教育的条件和能力。工学结合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场所,还要使学生从中得到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工学结合要取得实质性效果,需要合作企业拥有一定的规模、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优秀的技术骨干,并能抽调出与学生专业群相匹配的、兼有教育培训经验的技术人员给予协助指导。目前,各地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企业从经营规模、生产设备、从业人员的技术等级和管理水平上,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3.社会方面的问题(1)宏观政策方面的问题。目前,工学结合教育制度还停留在一般性号召和试验探索阶段,相关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政府也未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做保障,致使企业与学校在推行“工学结合”过程中,责、权、利不明确,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与合作既没有法律义务也缺少经济杠杆等激励机制,致使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而学校为了生存与发展想与企业合作却阻力重重。(2)政府及其管理部门的指导促进力度不够。现在的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教育部门负责业务监督和指导,由于监管刻板,学校自行安排教学的灵活性不够,不利于应对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的复杂情况;而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对推动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培训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政府缺少企业界与职业教育界之间联系与合作的协调机构,使实施工学结合模式的探索进展缓慢。
篇6
论文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职学校
工学结合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
工学结合最基本、最本质的属性是教育属性。它通过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的根本目的。
学校、企业、学生都是工学结合的主体。学校和企业是承担工学结合教育教学责任不可或缺的重要实施主体,而学生是完成工学结合学习任务的行为主体。
校企深度合作,积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为导向,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有机融合,扣紧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工学结合取得实效的基本动力和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在工学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是要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会做人,既要形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尊重他人、尊重劳动,又要形成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二是要学会做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掌握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做事方法;三是要掌握职业技能,形成职业素养。
现行“工学结合”实践中的偏向及原因
自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的意见》下发以来,中职学校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然而,大量的相关调查显示,由于缺乏宏观指导、机制不健全,对开展“工学结合”,政府、企业、学校有着各自不同的偏向。
(一)政府为完成招商引资、发展经济
职业教育自然应为经济建设服务。然而,一些地方政府为达成任期内的经济建设目标,有时全然不顾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育教学规律,甚至以红头文件要求中职学校组织学生到指定的企业进行实习,以保证这些企业有充足的员工。显然,要不要上课、何时上课、上什么课、怎么上课,何时实习、实习什么内容、适合到哪里实习、实习多长时间等等,已经全然由不得学校自作主张。
(二)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弥补用工不足
对一些企业来说,生产旺季招之即来、生产淡季挥之即去的实习生是最便捷、最灵活、最廉价的劳动力。由于实习生的全日制学生身份,与用人单位建立不了劳动关系,同样的工作强度、同样的工作时间,企业不仅只需支付远低于正式员工的工资,还无需支付两三倍的加班工资,更无需给他们与其他劳动者同等意义的劳动保障、社会保险和经济补偿。于是,企业大量使用实习生,既解决招工难问题,又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在这样的企业,工学结合变成了只“工”不“学”,应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给学生、谁来教给学生等,已完全被完成生产任务所替代。
(三)学校为弥补资源不足、提高经济效益
对一些职校而言,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工学结合”,既是响应政府号召,也是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需要,还可以弥补办学资源的不足、降低办学成本。学校直接送学生进入工厂实习,多数会派班主任或教师驻厂,但他们的作用并非专业实习指导,而是充当厂方的“监工”——让学生完成生产任务,不要擅自离厂。 这样的学校已经成为给工厂提供年轻、廉价劳动力的中介公司,教育教学的职责已完全为经济利益所代替。至于工学结合该结合些什么、怎样结合、计划怎样安排、与什么样的企业合作等都无需考虑,只要把学生送到企业就行。
(四)学生既被“工学结合”,又被“顺利毕业”
在一些中职学校,学生被各种响亮而诱人的专业招进学校,几乎没有学习什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就被安排在生产岗位上进行实习,没有任何选择,既做不到专业对口,也谈不上促进学业。虽然其中大多数学生几乎没在学校里学习,在企业里从事的几乎也是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而在实习结束后一样能拿到毕业证。这样的学习经历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工学结合回归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政府的努力推动和规范管理
没有国家层面为工学结合的制度、机制立法,工学结合就没有任何保障;没有政府财力的支持、科学的引导和规范的管理,工学结合就难以持续并取得实效。
第一,出台相应的立法,明确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的法律义务及职责,如规定企业承担起工学结合的主要角色,每年用于支持职业学校实施工学结合教育的资金比例等,同时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政策等。这样可以从经济利益方面激励企业支持工学结合,融入工学结合,成为工学结合中的一大“主角”。
第二,扩大工学结合的社会基础,如倡导社会、企业、民间团体创立各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基金会及专业技术协会,并确认它们的法律地位,让它们出钱出力参与工学结合教育;建立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人员、专业人士走进职业学校承担自己拿手的专业技术课程或培训项目,在工学结合中担当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
第三,加强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过程等的检查指导,规范其办学行为,督促其切实履行办学职责;加强对相关企业开展工学结合资质的认定和审核,设立准入制度,奖优罚劣,促进企业承担社会义务,切实履行工学结合职责。
(二)企业的积极担当和方向引领
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企业有义务引导学校按照行业发展的要求进行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学校朝着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办学;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部门出台的有关工学结合的政策,充分考虑学校的教学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自觉担负起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社会责任,为工学结合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学习氛围和工作环境,增加工学结合岗位,配足兼职教师,以此服务和回报社会。
(三)学校的恰当把握和全面负责
没有学校以学生为本,全面担当教育教学责任,工学结合就只能是空洞的口号;没有学校精心的设计、组织、管理,工学结合就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学校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在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加快专业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要邀请企业直接参与,设计出符合专业特点,既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又按生产经营规律办事的工学结合方案;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寻找与企业的利益结合点,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负担。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
教学内容上工学全面结合 工学结合的内容十分丰富,实施工学结合就要全面、全方位地开展工作。一是要加快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管理体系;二是要加快建设与课程体系相匹配、与现代生产经营技术相适应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三是要加快既善于学校教育教学、又善于企业现场教育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时间上工学灵活结合 工学结合应是全过程、多层次、多形式的,可根据专业特点灵活选择,既可以开展贯穿一、二、三年级的长期或在部分年级、部分学期的中短期工学结合,也可以开展针对岗位要求、关键能力和企业文化的多形式的工学结合;既可以集中学习一段时间,也可以反复多次交替学习。
教学岗位上工学针对结合 工学结合的“工”必须有针对“学”的内容,让实习和实践的工作内容尽可能符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范围。为此,可以根据区域条件与环境,选择在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校外企业工作现场等环境下轮流完成。
(四)学生的主体觉醒和全力以赴
篇7
关键词:企业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13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050-03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服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这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战线的共识。如何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与水平,已是目前职业教育专家共同研究的话题。有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论文和成果也很多,基本都是立足于高校主导型。而国外成功职业教育的模式主要为企业主导。因此,如何有效地设计以企业为主导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工学结合”含义
“工学结合”是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它们都有两层基本的含义:第一层是过程的结合,即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合,强调的是本质与内容的结合;第二层是对象的结合,即企业界与院校的结合,强调的是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形式。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应为: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包括学生、企业、学校。主要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校外企业工作有机结合,把学习与工作的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培养具有职业特点的应用型或技术型人才;二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双方共同制订与管理培养计划;三是企业实习作为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立考核评定;四是合作的范围包括课堂教学与企业实习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五是学生作为企业准员工参与实习。
二、高职教育学校主导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通过对工学结合概念的界定,不难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推行的高校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局限性。
(一)合作对象结合不紧密,没有体现合作主体的共同参与性
高校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体现合作双方的共同参与性。在校企合作前,学校依据专业需求在了解和掌握行业情况下,既要找合作企业,又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联系;在校企合作意向确定之后,不仅要考虑双方合作各个层面的深度与广度,还要考虑如何管理与实施;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之后,不仅要组织相关人员讨论合作内容,还要组织合作材料,制定考核标准等;在校企合作运行过程中,不仅要指定实训指导教师保证实训质量和效果,还要指定学生管理人员保证学生的安全。整个校企合作中,企业主要为学校提供实训平台(场所、工作任务、指导教师)。虽然,目前好多高职院校已同合作企业共同组成了专业指导建设委员会,共同确立探讨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内容,共同规范教学文件,共同建设实训教学基地,但是,企业只是形式上的参与,并没有完全介人。因此,这种合作模式并没有具备真正“工学结合”的共同参与性。
(二)“工”与“学”的结合过程不紧密,没有体现学与做内容的紧密结合性
目前,高职院校所推行的“工学结合”一般都是指理论学习与企业顶岗实践相结合。强调的是让学生顶岗实习,即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但是,由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与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不一致,企业只知用人,不知育人,重点关注自己的利益,没有真正认识到培养高技能人才也是企业的责任,主要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使学生所学与所用不能一致。因此,没有体现“工学结合”对学与做内容的一致性。
(三)课程改革定位于学校层面,没有体现双方合作范围的共同参与性
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是高校主导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最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企业对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性不具有任何的责任,使得企业专家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去思考学校的课程结构,从而使得校企共同参与事项流于形式。虽然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建课程体系时邀请了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但是大部分材料都是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依据学科体系自己制定,企业专家也只是简单地听取意见。
三、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李长春同志2010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90周年上所做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报告,充分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只有当知识的全部功用都被有效地运用于社会实践之中,才会自动翻生出新的有用的知识。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是职业教育贯彻工学结合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职业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理论支撑。
2 体验性学习理论
体验性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主要来源于工作和生活的多个方面。因此,最有效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环境中,学习者为解决工作过程的某一难题或困惑而进行的自发的、主动的学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在这个平台下,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来体验知识的价值,养成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弥补职业院校学生知识学习兴趣不浓的缺陷。
(二)政策依据
2006年,教育部在颁布的16号文件,即《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职教育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些都说明了企业在工学结合中的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构建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起到了政策导向的作用。
(三)人才依据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即:培养人才以企业用人为主,培养目标以企业需要为主,课程体系以实践能力为主,专业技能以岗位技术为主。从人才培养定位中可以看出,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过程中提供哪些实习岗位,不应由职业院校来决定,而是取决于某一时期市场与企业的需求,应由企业来决定。因此,企业在工学结合中应处于主导地位。
四、构建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明确工学结合的核心,以体现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导性
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主要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操作过程中体现“三结合”来保证企业的主导性,即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的结合、课堂和职场的结合、课堂学习和职场工作的结合。
(二)立法确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以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996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主体的定位没有包括企业,主要为学校与各类培训机构。虽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企业要参与职业教育,但只停留于政府规定,没有立法,同时规定主要是对职业院校提出要求,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并没有规定企业在工学结合过程中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从而,使得目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职业院校“单头热”,企业的积极性并没有提高。因此,必须立法确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在税收政策等各方面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给予优惠,以提高企业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高职院校必须在合同基础上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以保证学生的利益
在高职教育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教学组织实施的规范性、学生身份的双重性等问题,同样影响着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与可持续性。在国家相关法规尚未十分完善的状况下,高职院校在具体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特点,根据已有法规签订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确认的培养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学生实践岗位与学习专业的相对一致性,以实现工学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院校在寻求合作企业的基础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赢利的双赢
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寻找合作企业,了解行业、企业现状,组成教师智慧团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服务与咨询,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并积极主动地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现状与需求分析,制订企业培训计划与方案,使企业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使职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使学校和企业获得双赢。
(五)加快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1 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应通过对合作企业与行业的社会调研来确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将企业工作过程转化为课程结构,将企业工作任务转化为课程内容,形成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引领的课程体系。通过校内教学资源、企业全真实训基地,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色。
2 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改革课程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打破原有学科体系中对知识结构的排列,以具体工作任务的内容来重新组织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实际训练中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及其应用的方法、技巧。例如,以电子商务为例,企业网络编辑员的工作主要任务是产品采集、商品图片处理、商品图片上传、产品文字描述等内容,将其工作任务的内容可转为“商品图片信息处理”课程四大部分内容。
3 以电子商务为例,构建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围绕企业主导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要体现“四个结合”,即企业工作过程的岗位与课程体系结构的结合,根据企业岗位确定课程结构;课程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内容的结合,根据企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来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校内实验实训技能与校外企业实习技能的结合,根据企业岗位对技术要求来确定课程实训技能;校内课程考核与企业岗位业绩考核的结合,根据企业职业资格标准将企业业绩考核作为课程考核的依据。以营销类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学校人才培养模块和企业人才培养模块主要围绕职业素养、岗位基本技能与知识、岗位综合技能与知识等三大部分构成,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与内容上有所差别。
篇8
一、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层面
1.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认识不足
一种形式表现为“以工代学”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最常见是“放羊式”的顶岗实习。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以学代工”,把工学结合等同于以往的“见识实习”仍然强调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不到训练。由于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的改变,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对学校职能部门以及专业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上好课,还要处理好与企业的关系,因此很多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都存在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
2.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要求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需要建立相应的创新教学
管理体系。一在教学管理运行中,由于行业、企业的参与工学交替进行,必须做到工学过程科学,工学衔接合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工学结合。二由于教师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知道实训有抵触情绪,而且由于下企业指导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难以计算等原因,对校内的业绩考核、津贴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标准。
3.学校负担过重
校企合作前,学校要找市场,找专业对口的合作企业,不仅要
要了解掌握行业状况和前景的任务,还要处理与企业和相关行业部门的关系。同时要与企业商讨学生顶岗实习的报酬,还要组织相关人员编写有关实习材料、安排实训项目监控实训质量和效果如何等。这种单靠学校的“结合”只会导致工学结合的关系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
(二)企业层面
1.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
大多数企业认为培养人才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校企合
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要么就是被动地进行捐资助学,不参与培养,真正的工学结合无法进行。
2.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利益的价值链中,不能主动承担为社会培养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
3、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接受学生工学结合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所以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要求企业给予学生合理报酬更是难上加难。
(三)政府层面
1.法律依据缺乏
国家虽然出台了《职业教育法》,但地方政府并未在《职业教育法》允许范围内制定具体的实施条例,从法律层面上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对企业的利益保护不够。
2.宏观调控不力
国务院虽然颁布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文件,但是对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质性指导力度不够。目前,各级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构。
3.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社会资源。
二、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对策及建议
(一)学校层面
1.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
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是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先导,因此必须突破原有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势,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放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以认识和理解。
从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入手,把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有效结合起来。让企业由配角变成主角,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和决策。
2.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结构师资团队
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团队,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形成在本专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1)要重视学历、职称的提高与实践本领的研发能力的培养,要让教师意识到参加培训进修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学校也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制定教师进修培训计划和评估标准。(2)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数据库,通过正式引进柔性引进和企业“共引共享”等方式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
(二)企业层面
1.企业要树立正确的校企合作意识
现代企业要树立长远发展战略和高层次的企业价值观,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业务领域拓展等战略意义,要意识到企业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充分认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认识到开展校企合作也是提升企业形象、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是企业的生产性投资。
2.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培训制度
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使用有关规定把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鼓励和支持在职职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
3.企业要加强对工学结合的管理
企业接受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肯定会产生一些问题,但是要校企双方互相配合,周密进行安排,许多问题可以解决。
(三)政府层面
篇9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理论研究;实践研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部在2005年提出的,教职成[2006]4号文说: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因此,工学结合模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
1.工学结合的基本内涵
工学结合就是要求学生把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工学相长,成为高技能的职业人才。该模式既具有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职教特色,是我国职业教育与历史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作为行动主体,强调学中做、做中学,使人协调发展;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使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使学生走向实际的岗位教育和职业能力教育;体现了党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是具有中国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
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制度。它作为教育制度是有章可寻的,即我国近代的实业教育和新式学校的工学并举。建国初,我国教改中出现的半工半读学校、轮流上课和下厂的学生有400多万,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将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
工学结合是一种育人模式。它是学习者的劳动和学习两种行为之间的合作,强调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和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管理结构。它使教学过程包含了“工程”和“学程”两个有机结合,必然形成对“工程”的管理和对“学程”的管理之“共同治理”的组织系统。在学校和企业、学生和个人签定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职业院校和实习企业就共同担当起“顶岗实践”中的内容、形式、场地、纪律、权益、考核、评价等管理职能。
工学结合是一种助学举措。它是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职业院校一部分学生家庭收入低,通过到企业顶岗劳动获取一定的报酬来补充学费,实现家庭零负担或少负担,也是勤工俭学的极好形式,应该鼓励和倡导。
工学结合是一种工作探索。它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政府部门力推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业进行试点的一项任务。要求探索建立适应工学结合的招生、学籍、教学等学校管理制度,探索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实行弹性学制;要求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互惠、共同发展[1]。
2.工学结合的基本模式[2]
(1)引企入校模式。具体内容是:职业学校与企业集团联合成立培训基地,企业提供各类设备和材料,学校出师资,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共同对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这样的学校,每年都会向企业集团输出大量技术工人,他们会很快成为企业的骨干,真正打造出“金蓝领”。这种基本模式能够使学校与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培养出适应性强、企业急需的一线技能型人才。
(2)办校入企模式。把班级建在企业,“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的培养模式,即办校入企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校出学生,企业盖厂房,共建生产实习基地。基地可同时容纳成百上千名学生上岗,可以承揽企业部分或全部的加工业务。通过这种合作,学校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对企业而言,相比从社会上招收的工人,学生素质高,接受能力强,管理难度小,培训时间短,生产效率高;对学生特别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以工助学获得的工资不仅能解决学费、生活费,还能补贴家用。
(3)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式。经费短缺是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业学校面临的难题。如果能够结合专业办企业,探索产教结合的新路子,是值得提倡的。在这种模式中,可以在职业学校或职教中心创办各类企业,形成五个合一模式:①车间、教室合一;②学生、学徒合一;③教师、师傅合一;④作品、产品合一;⑤育人、创收合一。这样不但能解决职业学校经费短缺问题,也能创出自己的产业品牌,形成当地的产业支柱。实践证明,该模式是非常值得推广的[3]。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青岛为例[4]
1.引企入校模式实践
青岛胶南电子学校与韩国一企业合作,由学校出场地,企业投资2660万元建设可容纳1000多学生上岗实习、具有50多条生产线的现代化厂房,形成“车间即教室,工人即学生,师傅即教师”培养模式。学生实行“半天理论、半天实践”的学习制度,实现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的统一。该模式产生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毕业后到企业可以直接顶岗生产,受到企业普遍欢迎。二是以工助学,为农村家庭困难子女铺就了一条成才之路。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平均每月得到600元左右的收入,不但解决了学费、生活费,还能补贴家庭,帮助家庭脱贫,社会效益显著。三是促进了学校的发展,由于工学结合适应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求学需求,周边农村孩子纷纷到该校就读,在短短几年内,使该校发展成为在校生达3600多人的国家级重点学校。
2.办校入企模式实践
青岛胶南高职校把学校办进企业。2005年,学校与韩国现代汽车三承有限公司合作,建设2000平方米、拥有9条装配线的生产教学一型实训基地,基地的教学和生产实践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学校负责招生、教学和生产管理,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实行“一天学习、一天工作”的工学交替制度,学生的学习、生活、生产实践都在企业进行,实现了学习和实习一体化。学校办进工厂发挥了企业优势,学生在实习中受到了现代企业文化、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的熏陶,养成了产业工人的优良品质;实现了招生和招工的合一,学生顶岗实习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储备了高素质的员工。
3.生产教学一体化模式实践
青岛市引导学校面向生产、依靠企业,实行“学校与企业,生产与教学相结合”的运作方式,推行了工学结合的发展。胶南职业中专引进青岛双星机械公司、泰发集团与学校共同管理和经营制造专业实训基地,把实训基地办为一个经营性实体。基地既是学校的实训课堂,又是企业的生产车间,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实现了实训生产化和产业化。学生在生产实习中得到了收入,企业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学校、企业和学生实现了“三赢”。青岛卫生学校投资300万元,在校内建立了股份制教学医院,医院对外经营,对内面向学生实训,形成了校长即院长、教师即医生、学生即医护人员的“校院合一”的办学模式。建院3年来,医院不仅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还获得了1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1.教育界面临的问题
学校和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学工交替完成学业,这种半工半读学习制度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又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如何保障培养效果和学生的权益,是教育界面临的问题。
职校因学生年龄小,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常要教师跟班,这涉及较多人力物力,一些学校很为难。另外,为了防止学制“缩水”,开展工学结合的学校通常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来补课,学生压力大,而部分家长认为学校把孩子管好就行,没有必要去企业锻炼。
实训设备和师资力量能否跟得上也是现实问题,重庆有教育人士反映,一些农村的职业学校是由普通学校转过来的,设备不配套,教师也没有必备的实践技能,开展工学结合难度大。而且,有个别学校打着工学结合的幌子,把学生送到企业做工搞骗钱活动,影响恶劣。如此等等问题,需要教育界去研究和思考。
2.企业界面临的问题
有过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的企业,都感到经过工学结合培养的学生符合产业需要,很支持该做法;但也有部分企业担心影响到企业效益,缺乏接收学生实习实践的积极性。
不同行业的生产特性对开展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也有一定影响。如一位电力行业的人士说,该行业最重要的是保障区域的稳定供电,如果招收实习生,一旦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到当地整个电网的运行,造成很大损失,而且从该行业的安全性考虑也不太适合学生,因此该行业与职业学校的合作主要集中在现有职工的培训领域。
另外,企业毕竟是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愿意搞工学结合主要是一些有一定技术性要求、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和企业,这样既能保障用工质量,还能提高生产效益,而技术性强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一般兴趣不大。呼吁政府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对校企的责、权、利加以明确。
3.政府面临的问题
工学结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育界和企业界都认为,需要政府从中协调和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使工学结合工作能有序地进行。山东等省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重点在于强化省、市、县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效果很好。
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如何开展工学结合,如东部地区因经济较发达,就业岗位多,职业学校比较容易与企业开展合作,但对西部许多职校而言,往往面临企业资源短缺的困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帮助。
学校搞好工学结合需要行业和政府部门鼎力配合。教育部早已出台了关于开展试点通知,要求学校和企业签订书面协议,共同组建工学结合的领导或协调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应尽快出台对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让工学结合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运行。
参考文献:
[1] 邢晖.多角度解析“工学结合、半工半读”[N].中国教育报,2006-11-15.
[2] 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困境;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现阶段高职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其中,如何成功实施工学结合进行高职人才培养是内涵建设的关键。顾名思义,工学结合是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它涉及学校与企业两个利益主体,涉及学校教学实施、教学观念、教学方式的彻底转变,在我国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下,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工学结合面临的困境
(一)困境之一:对工学结合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延续与创新,是国外各种职业教育模式中国化的一种探索,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提倡与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片面强调工学结合的作用而矫枉过正的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工学结合是为实现专业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所谓“零距离”,主要是指专业与就业岗位对接,根据就业岗位或岗位群灵活设置专业。第二,工学结合是为实现专业技能与岗位技能的“零距离”。所谓“零距离”,主要指职业院校毕业生所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基本上能在其所学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不需再进行岗前培训就可直接顶岗工作。
于是,工学结合要建最真实的工作环境,要使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学习最先进、最实用的技能。根据经济和教育发展规律,教育与经济的“零距离”对接更多的只是一种良好愿望,实现起来相当困难,也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因为一个行业存在众多的岗位,而且岗位随着技术革新会经常变动,专业与岗位如何对接?同样,岗位技能与设备、技术是紧密相联的,即使学习最先进的技术、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掌握最先进的技能,如果一个学生到了另一个工作环境,也不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
对工学结合作用的片面认识,导致高职院校建设走上歧途:花大量的资金购买最先进的设备,建最真实的实训基地。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专业和学生受益面却较小。况且随着技术更新,这类实训基地的生命周期都不会很长。
(二)困境之二:工学结合实施主体利益诉求存在差异
工学结合存在两个利益主体:学校和企业。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体,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需要企业在师资、技术、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企业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产品生产,追求的是利润。它需要学校提供熟练的技术人才和生产技术。如果把人才视为产品,学校与企业实际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应该有共同的利益点。但从目前工学结合的实施情况看,学校希望企业承担部分培养学生的任务,即把教育功能向企业转移,一定程度上降低教育成本;企业则希望学校能承担培训员工的任务,即将新员工的培训前移到学校,减轻企业员工培训成本以及减少员工跳槽带来的损失。
从积极的方面看,工学结合是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双赢点,如果学校和企业能相互交融,双方都能获利。从消极的方面看,工学结合又是人才培养的空白点,学校可以工学结合方式向社会推卸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功能;企业则可以利用工学结合方式低价或无偿使用“学生员工”以赚取更多利润。目前实施的工学结合,学校其实处于弱势地位,常求助企业按照社会责任参加人才培养;而企业则往往根据经济利益原则决定工学结合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
(三)困境之三:工学结合实施与管理成本偏高
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由于是按照实际岗位技能需求进行实训环境的建设,如果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土地征用、房屋建筑、设备购买、师资培训等,同时还需要资金进行设备的维护,实施成本很高。即使有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一个学校也只能建设少量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覆盖面较小,工学结合的投入产出比较低。
如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必然会给企业的生产秩序带来影响,也加大了学校与企业的管理难度,特别是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人身伤害意外事故,在承担赔偿责任方面难免会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另外,教师到企业参与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由于学生实训或实习的企业相对分散,又会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
“工学结合”是一种高成本的人才培养方式,在政府下拨的教育经费、学生学费、社会资助费用没有明显增加的条件下,学校实施工学结合可能形式要远远多于内容。
(四)困境之四:工学结合的行业性、地域性特点明显
工学结合实施得好坏与行业性、地域性密切相关。比如,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那些无污染、噪音低,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指标要求也不高的行业较适合,能与教学环境相融合。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实训,则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容易安排,安排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则困难得多。一是每个企业可安排学生实训的岗位很少,二是涉及企业的技术和信息的保密性。
从地域性角度看,无论是校外还是校内实训,经济发达地区较不发达地区工学结合更容易实施,沿海地区较边远地区更容易实施。从100所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地区分布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大大多于不发达地区省份。
由于“工学结合”具有行业性、地域性的特点,故“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实是特定条件和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可复制性,既难以在学校内部普及,也难以在学校之间推广。
高技能人才岗位职业能力结构分析
探索如何摆脱工学结合面临的困境,必须对岗位职业能力结构进行深入剖析。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根据能力类型,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1)专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运用专业知识、技术的能力,强调能力的应用性、针对性;(2)方法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方面的能力,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3)社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社会行为能力,即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根据能力层次,可以分为基本职业素养、通用职业技能和专用职业技能。(1)基本职业素养是指职业态度、职业道德、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和社会适应能力。显然,职业素养不是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学到的,而是在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中通过培养和训练获得和提高的。(2)通用职业技能是指基于岗位群中抽象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技能。抽象岗位可以是现实岗位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或者由几个现实岗位复合而成。抽象岗位之所以是抽象的,即它不是直接与现实岗位一一对应的,但之所以称其为岗位,是因为其工作过程是真实的,需要完整地去做一件事、完成一项任务或生产加工一个产品。(3)专用职业技能是基于实际岗位工作过程的职业技能。专用职业技能必须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获得。具有专用职业技能就可以直接进入相应的工作岗位,完成该岗位涉及的所有工作。
根据能力要素,可以分为看、读、说、听、写、画、做等单项能力,它是指工作过程中人的眼、耳、口、手、脑等器官单独使用或协同使用的能力。每个单项能力可以称为职业能力点,它是职业能力训练单元,可以应用于职业能力训练课程和训练方案的设计。
实施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途径,但不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虽然高职院校需要实施工学结合,但不需要也不能够追求完美的、理想化的工学结合。实施工学结合应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百花齐放。笔者认为,科学地实施工学结合,走出工学结合目前面临的困境,应关注以下几点:
(一)工学结合的实施目标——从职业技能培养向职业人培养转移
“工学结合”只是高职教育的一种育人方式,其目标不是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而是通过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自信以及知识学习和技能迁移能力。所以,高校培养人是第一位的,培养就业技能是第二位的,这也是职业院校与职业培训机构的主要区别。在高职教育中,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零距离”对接,既不尊重教育规律,也不尊重市场规律,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工学结合的实施途径——走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相结合的道路
根据前文分析,职业技能可以分为通用职业技能和专用职业技能。学校通过校内实训承担通用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企业通过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承担专用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
在此需要严格区分实习和实训的功能:实训内容是从实际岗位或实际项目抽象、改造而成的教学训练项目,实训设备可以是实际生产设备,也可以是设备缩微模型,实训场所通常设在校内。实习内容则是实际工作任务或实际项目,实习设备是实际生产设备,实习场所就是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目前,校内设立实习工厂进行生产实习,或在企业设立实训车间用于学生的实训,虽然也是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实际上是学校与企业、实习和实训在人才培养方面角色、功能的错位,难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三)工学结合的实施方式——从片面强调理实一体化到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校内实训教学已经总结出一套教学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对职业技能训练是行之有效的,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但任何模式即使十分正确,也不能推向极端。前文分析了职业技能有多个能力点,有些能力点需要通过项目导入进行训练,需要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实施教学,但也有些能力点通过传统的知识讲授、在普通教室就能够得到训练。
笔者认为,“工学结合”归根结底不在于教学设施、教学场所,而在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质疑,不只在于“黑板上开机器”,主要在于只注重知识传授,没有把能力训练作为教学目标。其实,读、听、说、写、画等能力点训练在普通教室就可以全部或部分完成,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教学经验之一就是把课堂视为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的集合。如果把“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等同于“理实一体化”,是对“工学结合”教条式的理解。
(四)工学结合的实施模式——根据学校、行业、区域特点灵活选择
通过近十年的探索,已经出现多种工学结合的实施模式,最典型的有“订单式”、“工学交替式”、“半工半读式”、“顶岗(就业)实习式”等。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优势,但也有实施条件的限制。(1)“订单式”是为某个企业或某类企业定向培养具有专用职业技能的人才。学生一进校门,实际已经被企业预录用,完全根据企业岗位要求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学校与企业融合度很高。实施前提条件是培养订单必须来自大中型企业,而且是相对稳定的行业。(2)“工学交替式”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交替进行。如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周期内安排学生到企业打工实习,然后再回校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一段时间后再回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这是一种“工学交替”的探索。“工学交替”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锻炼了学生的生存能力,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实施成效明显。实施前提条件是学校所在地域附近要有大量企业能够而且愿意接受大量学生进行非就业实习。(3)“半工半读式”是在校内和企业同时进行教学和实习。如学生上午在教室学习,下午在车间实习,工学完全融为一体。实施前提条件是:在校内半工半读,学校需要建立生产实习车间;在企业半工半读,企业需要建立教学场所。(4)“顶岗(就业)实习式”是指学生在教学周期的最后一学期或一学年通过预就业方式参加企业的顶岗实习。该方式实现了企业专用职业技能培训与学校实习教学的无缝对接。实施前提条件是顶岗实习作为专业教学的一部分,需要有众多专业对口的企业接收学生顶岗实习。
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行业和区域特点,不拘一格地选择一种或多种“工学结合”的实施模式,现在不存在将来也不存在一种普适的模式。即使目前普遍实行的“顶岗(就业)实习式”,也不能适用于所有学校的所有专业。目前,工学结合的困境实质是强制推行某种实施模式带来的困扰。
参考文献:
[1]戚素文.坚持“零距离”理念,办出专业特色[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1-22.
[2]陈科东.学生职业能力“零距离”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6,(6):21-22.
- 上一篇:工程质量监督计划书
- 下一篇:应急指挥中心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