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和教育学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教育和教育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教育和教育学

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12-01

现如今,新课程已在小学语文中不断的推广,小学语文教学的文化传统正在与创新的思维不断融合。然而对当今的小学教学加以审视,我们可以发现小学语文教学教育的有效性仍然差强人意。教师很辛苦的进行教学,学生也很辛苦的不断学习,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

一、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况

现如今,很多的基础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复杂,教学的内容越来越繁杂,教学方式越来越复杂,对学生评价的手段也越来越复杂,基础教育教学课程有着很多的改革,这些都为基础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通过这些改革,对小学教育有着一定的改善,让小学生能够有兴趣进行学习,提高了学校效果。但是,教育教学变得复杂有着一定的副作用,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现如今,在小学、初高中甚至是大学都存在教育教学效率低下的普遍现象,而在小学的表现尤为突出,大大的浪费了教学的时间,却取得不当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师的工作效果,对教学过程的评价进行强化其根本是有效的教学。教学即是教与学的统一,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导,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走进灿烂的语文世界。

二、提高小学教育有效性的措施

1、营造气氛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小学生,他们都处在儿童阶段,所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一种儿童的文化现象。小学生教育是教育的启蒙阶段,儿童都是好玩的,老师不能一直以严厉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动不动的对小学生进行惩罚、批评,这样会使得教育的效果越来越差。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应该让小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自主的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不断的思考发展小学生的智力与潜力,所以对小学生要以新颖的教学内容,新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激发兴趣

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接受者,要有这对语文的热爱。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一定要在尊重学生的兴趣差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主习惯与意识,鼓励小学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与领导者,语文老师必须转变观念,不断的更新自身知识,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对教材的内容适当的调整,有着针对性的教学顺序,确定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可以采用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巧妙设疑等方法作为语文课堂的开端,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二分之一,在课程开始就引动学生的兴趣,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课程学习中去对与一堂语文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语文问题竞答、谜语竞猜等方式,让学生比一比,答一答,看谁能回答,看谁做的快,谁的想法最有创意。同够这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活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学生自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哦课堂的讨论中。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给学生加油充电。教师一定要一对学生的激励变样为主,以灵活多变的的口头表扬,引导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表扬也要常用长新,定期更换,层出不穷,不能不断的用一种方式,一种评价勇于对学生进行评价,否则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适得其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一定要体贴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尊重他喜欢他,养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才是老师教好语文,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语文教师必须有着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意识,科学的进行教学设计,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积极主动地去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全面发展

实际上,人们本身就在不断地无意识的、非自主的进行语言与文字的积累,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而由于日常积累与语文教育内容上的差异,导致小学生在课堂上对语文教育中学习的内容无法联系到实际,对所学的语言、文字处于不知所措的混乱状态中。能否把语文的新课程理念转化成学生的实际行为,是决定小学语文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呢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为了提高语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要利用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倡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的利用课程外的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将教学联系生活,让学生的能够学的生动学的活泼。

为了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小学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总结完善,将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方法熟练的运用,不断的研究教育教学的理论,使教育教学的质量不断的提高,让语文教育教学成为有效的、高效的教学。语文教育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高、情感的熏陶。在注意学生当下发展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负责。

参考文献:

[1] 凌小平.让课堂风生水起――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问[J].小学教学参考,2010(36)

篇2

摘 要:小学时期是儿童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儿童学习掌握各种基本技能、掌握人类科学文化的最基本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时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策划者,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推进综合素质教育,这无论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中,对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综合素质教育;创新;改革

小学阶段教育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它是一项奠基工程,具有导向作用,是多元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之一。要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必须首先从儿童抓起。但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当前小学教育改革中出现的种种误区,正在影响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这些误区进行深入的反思,从而找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对于保证人才的培养,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使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

一、品德教育

在古代,教书以《四书五经》为纲,以仁、义、礼、智、信的道理育人。所谓“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就是说如果不对礼、义、廉、耻的道德标准大加宣扬,国家就会灭亡。因此,当代的教育也要秉承对下一代的道德教育,由教师传授人生之“义”,从思想的根源培养中国的未来。小学生的思想中还不存在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认知,要加以引导。小学教师作为孩子思想认知的领路人,有责任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培养社会美德,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师除了在大的方向把握孩子的品德教育外,还要谨小慎微、防微杜渐,教育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学生容易存在侥幸心理,从“小”的过失开始,如跳窗,乱扔果皮、塑料袋等,失于小节,酿成大错。所以人才的培养更要从小开始,从小事做起,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智能教育

现在学校的教育形式多为室内课堂式的教育。在授予文化知识时,虽然较为系统,但是与国际相比,我国的小学生教育内容较为深邃,不易理解。叶圣陶先生在《给少年儿童写东西》一文中说:“一定要使少年儿童喜欢看,看了能懂,能得到好处,无论在品德方面、知识方面、还是娱乐方面。”所以在小学生的智能教育中还要注意通俗易懂和形式的多样化。现在很多小升初的考试中,尤其是重点中学的入学考试会涉及四大名著的内容。从客观来说,小学生阅读《红楼梦》等名著,上百号的人物与复杂人物关系、特定的社会背景与地位,反映出当时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问题,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观看经典版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剧等,使孩子在思想中对每一个人物对号入座、直观认知,从人物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镜头切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然后带着人物形象回到读本,从而在脑海中出现犹如3D电影般的效果,使其印象深刻,促进理解。除此之外,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孩子的教育回归于自然,通过亲身体验有感而发、丰富见识。

三、体质锻炼、艺术熏陶

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体素质,不但关系着个人的健康发展,更关系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小学应对学生体质的锻炼加以关注,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孩子骨骼增长、提高身体素质,同时对孩子奋勇拼搏、坚持不懈、遵守纪律、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等品质进行培养。现在的学校是将绝大部分的精力放于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对孩子艺术的熏陶。艺术的熏陶不但可以让孩子掌握一项社会生存的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注意力、想象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体验艺术的乐趣,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孩子可以通过艺术形式表达感情,改善封闭性格,陶冶性情。

四、创新教育

教育理论创新是教育的生命、教育发展的动力,但是究竟什么样的理论才算是创新,教育理论创新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教育理论创新有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不同的类型和层次的教育理论创新其标准是不同的。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理论创新应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标志的原创性成果。实际上教育理论创新的标准因为历时性和个人价值观多元性的影响,很难做到最大的客观公正与统一,总之,依据学生兴趣进行引导的自发创新就是教育创新的根本,创新的目的要依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的兴趣,优化学生的创新结构,从基础教育出发,寓研于教,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客体,以探索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乐于探求、发现问题的意识,使W生养成一种善于追根寻源的习惯,这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五、心理健康

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还处于天真无邪、不经世事的年龄,忽视了其在生长发育年龄阶段的心理变化。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的前期,父母、教师、朋友等一切外在环境都会影响其心志的发展,因此要注意对孩子的关心、交流与沟通。让孩子打开心扉,将遇到和心中积闷的事情表达出来,了解其内心动向,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孩子正确的意识,维护心理健康。

六、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教育改革的办法求得解决

要从根本上克服当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误区,保证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健康的进行,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要坚持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改革的基本方针,努力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向创新教育的改变,着眼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并进一步培养大批跨世纪优秀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不断提高教育工作水平,是促进小学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学教育工作实现规范化、系列化、具体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只有切实地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才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郭福昌.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与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史献平.教师信仰: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动力[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1).

作者简介:

篇3

关键词: 小学教育家校联系家校共建

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进步,学校已成为培养人才的主要。众所周知,学校教育一直是现代人们所认识并接受的的一种教育模式,它依然是我国以及社会教育工作最坚实的基础。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教育的力量不可忽视。家庭教育可以看作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更可以看作是学校教育的实验。因而社会发展势必要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建立一个彼此沟通的平台。

为了创造有利于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我们就必须寻找一条能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径。

1 问卷调查与分析

从教师问卷调查来看,有三项选项有很大一部分老师选择,分别是,第4题:您一般对于家长在家校联系册提出的建议和要求怎么处理?大部分老师选择了A项,也就是采取打电话询问的方式。客观来讲,打电话方式的确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还是做的不错的,当然也有老师选择了其他方式;第6题:您最常以哪种方式与家长联系?大部分老师依然选择了电话联系这个方式。所以通过这两个题目的选择来看,电话交流这一种形式还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电话交流的确很方便直接,但有时候难免会有解释不清的情况;第7题: 您要求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作业或考试卷做哪些反馈?很多老师选择了A,也就是家长看过后,签名。当然也有老师选择B。家长和老师的互动有点少,有点局限于打电话交流。

综合分析可归纳为如下几点:1、学校越来越重视家校联系制度的建立,而且形式多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家校联系的方式补再局限于电话、面谈、家长会、家校练习册,还有了短信平台、班级网页、QQ等等,使得家校联系更为便捷和多样化,从中能感觉到学校对于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愈发重视,想尽一切更可行的方法和家长做到一个有效的沟通。2、家长主动与老师进行联系交流的次数比较缺乏。从老师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每学期与老师主动交流的家长数并不是很多。说明在家校联系制度的建立上,多数家长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并不积极主动的与老师联系。3、老师就学生成绩学业方面的信息与家长交流的比较频繁。如考试前后的联系,考试成绩阅读并签字等。说明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成长比较关注的还是成绩,而家校联系制度建设的着眼点更多的也是学生的成绩。建议可以开设家长开放日,可以让家长来听老师上课,然后和老师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当然,学生家长有时候也要主动一点,主动和老师交流,相信这种互动多一点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1.2.1学校北区步行街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发放问卷意在了解孩子在校和家里的学习情况以及家长与老师的沟通等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有些孩子平时除了完成学校的作业外,还需要完成家长布置的课外作业,但是寒暑假期间,孩子的学习时间很少,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很少参加培训班。每一学期,老师很少来家访,学校也只在期中、期末的时候开过两次家长会,平时与老师的沟通很少。在随后的个别访谈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了解到这些孩子暑假基本不上培训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可能是费用问题,现在的家教或者培训班费用还是有些昂贵的,所以有些家长就望而退步了;二也可能是家长培养孩子的观念不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更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来引导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健康成长。重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孩子在各方面的成长,并给民工子弟的孩子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正面的引导。

1.2.2学校双桥村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发放问卷,结果显示:家校共建有待增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平台还不够完善,有些家长甚至一学期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老师的电话,老师也很少进行电话沟通以及家访。那这样的家校共建合格吗?家校共建的出发点就是为了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为孩子的成长都付出一份力,可是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却恰恰暴露了这一活动的弊端,家校共建形同虚设。

1.2.3涨监社区外来民工子弟学生以及个别家长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在家长访谈中,有些家长也坦言,孩子从学校回来后在家做作业时间不多,也没有时间学习其他课外的知识,家长也每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同孩子进行学习,孩子们多数跟周围的同龄孩子一起玩耍,假期尤其是暑假玩耍占了绝大部分的时间。而民工子弟的老师几乎不来家访,有小部分家长连老师电话也不知道,学校的家长会多数在其中或期末开一次,而由于家长忙,家长会只是形式而已。基于这些信息,我们知道家长对这种情况不是很满意,他们觉得是学校不够重视他们民工子弟的孩子,他们极其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得到学校以及老师的关心和培养。对于民工子弟的孩子的学习,我们应该加强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不仅是老师,学校,更应该是社会各界的关注。而对于家长反映的情况,我们作为未来的老师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更不应该看不起他们,他们同样是我们国家的栋梁。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关系着孩子的成长,必须建立并完善。希望通过调研,我们能从中得到启发,并在之后的日子里重视家校共建,给民工子弟的孩子一个同样和谐的学习环境。

2宁波现有小学家校联系方案调查及利弊分析

通过小学生,学生家长,学校教师三方的问卷调查,总结归纳出现有的家校联系方式有:

1、家访: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地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通过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同教育学生。在家访活动中,班主任要有准备,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就学生的教育问题充分与家长磋商,以达到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2、家长会:根据实际需要,学校或班主任在确定的时间内将全体或部分家长召集起来以开会的形式进行活动。通过家长会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有关的教育管理制度与规定、措施和方法。向家长汇报学生的有关情况和学校的工作情况,总结成绩找出差距,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同时可以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和希望。

3、家长学校:家长可利用空闲时间个别来校访问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向教师反映学生在家表现,询问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活动等情况,可以提出各类问题及意见。

4、电话联系:老师于家长直接电话联系和沟通。

传统模式下的家校沟通一直比较落后:从老师的角度讲,上班期间往往很难找到家长,而下班之后又要忙于备课和家务,要将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及时地反馈给家长几乎是不可能的。至于家长,经常打电话怕打扰老师的日常生活,不打又无法了解孩子的情况。虽然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但是留给每位父母的时间那么有限,况且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在家长会上讨论的。久而久之,家长与学校之间会形成一片教育上的“真空地带”,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正常发展。因此,寻找一种理想的家校教育的模式一直是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3新思路的提出

通过分析结果和查阅文献资料,可以提出来新思路。从学校方面来看,我们走过每一所学校都可以看到家长学校的牌子,但是如果深入实际就会发现,这些家长学校多是名不符实,形同虚设。而作为学校领导和老师,都非常清楚家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家长学校怎样办才能取得家长的密切配合,如何让学校的教育有效地向家庭延伸与扩展,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无疑是家长学校的最佳选择。

5、学习型家庭是21世纪的家庭模式。前面已有不少人涉猎研究,但由于受地域、家长的文化层次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没有谁的经验可直接搬来用的,学习型家庭实际上就是在倡导一种文明的家庭生活,把学习当成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提升家庭的文明程度、家庭的生活质量、形成最理想、最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家庭成员发展的家庭类型,能在真正意义上让素质教育走进家庭,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正向合力。

3总结

现代社会中家长普遍工作繁忙,教师的业务负担也日益加重,家长和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家校联系工作死板、被动,滞后,家长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班主任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改变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建立一种高效、便捷的家校联系方式势在必行。学习型家庭不仅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发展,也有利于父母自我改变和自我发展,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有利于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家庭免疫力,有利于在社会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家庭成员不受文化水平高低,不受经济条件限制,不受职业影响,只要有信心,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建出不同类型的学习型家庭。

作为学校应积极参与学习型家庭创建过程,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获得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进.加强与家长沟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经济研究导刊,2009,(30):117-119

[2]王海芳.家校合力,共建和谐教育[J].考试周刊,2011(16):203-204.

[3]张崇强.做好家校联系促进学生成长[J].中小学教育,2010(12):74-76

[4]吴华川,罗文.农村小学住校生管理初探[J].文教资料,2010,(24):136-138

[5]刘长海.家长如何成为学校教育变革的动力[J].江西教育科研,2006,16(4):45

[6]安彦琴.新形势下德育教育形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07,(8):112

[7]姜琼.家校携手,共建爱生校园[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25(6):117-118

[8]朱静.心桥―家校沟通的几点探索[J].中国教育,2007,(36):37-40

[9]王金凤.构建”家校同盟”,促进学生发展[J].考试周刊,2011,(4):225-227

[10]杨云卿.让现代通讯手段成为沟通家校的桥梁[J].学周刊:C,2011,(8)

[11]李剑.“家校通”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探析 [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 (18) :241

篇4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专业定位;培养模式

在我国小学教育专业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新专业,其培养目标、专业性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许多同志对它尚缺乏了解,感到陌生。本文力图在历史回顾和多方比较的基础上,探讨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培养模式。为办好小学教育专业提供参考。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历史沿革

在国际上,培养教师的师范教育已有约30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小学教师一直是由属于中等教育的师范学校培养。培养适应社会经济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素质大学学历的小学教师,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教师教育(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在美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小学教师应具备大学学历。教师工资不以其所任教学校评定,而一律按教育程度(学位)评定。此后中等师范学校逐渐减少、消失,被有资格授予各级学位的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取代。在日本,20世纪中叶,小学教师达到了高等教育的水平。1949年日本制定《教育职员许可法》,规定大学毕业生修完规定的教育课程的学历,才可取得小学和中学的许可证。英国小学师资培养主要在大学进行。法国设立教师教育大学实施一元化的师资培养,开设以大学毕业生为对象的二年制师资培养课程。德国各州20世纪70年代基本实现了小学师资由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当前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小学师资培训机构一般为师范大学、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研究生院,其专业设置一般称为“初等教育专业”或“小学教育专业”,较典型的课程方案一般为四年制本科教育学士学位课程。其课程结构基本上由三大类课程与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构成。三大类课程为:普通教育课程(又称“通识教育课程”或“教养类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又称“执教学科课程”或“学科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又称“教师养成课程”或“教师专业课程”)。

后,我国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提高完善的过程。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体制分为三级,即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初中教师由师专培养,高中教师由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来培养。从80年代中期开始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目前这一过渡基本完成。中师学校作为定向型小学教师培养机构,具有注重技能性训练和实用性训练的优势,学生专业思想牢固,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小学教育要求。但中师学生后劲不足,在教育理念、学科水平上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差距。1985年开始,在教育部师范司积极倡导下,以南通师范学校等中师为主的全国65所学校陆续办起小教大专班,毕业生在小学普遍受到欢迎,但中师办大专有“小马拉大车、力不从心”的困难。故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师范专科学校或师范学院开始举办三年制大专层次的小学(小学)教育专业。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对此尝试充分肯定,并于2003年印发了《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作为各校制定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三年、培养大学专科学历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的参照。90年代后期又开始了由二级师范向一级或是新三级(专科、本科、研究生)过渡的研究和实践。1998年我国开始在师范学院或师范大学设置小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南京、北京、上海、杭州、长春、天津等省市陆续成立了小学教育学院,开始了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实践。首都师范大学是1999年9月设立该专业并由小学教育学院承担培养任务。与此同时,北京全部取消了18所中师,小学教师的培养一步跨入本科层次,由首都师范大学承担培养任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植入,为高等师范院校注入了新的活力。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小学教师培养已完成由二级师范与一级师范的过渡,并提出今后新补充的小学教师均要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

二、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

小学教育专业在世界范围是一个具有近半个世纪的成熟的专业,在中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相对较新的专业。作为一个新出现的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迫切需要解决本专业的定位问题,即专业的学科归属和专业特点,及与相近专业的关系,这个问题是关系到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确定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的基础。尽管教育部尚未将小学教育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但是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与之相应的课程设置来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主体是教育专业课程。而且在实践中,除少数学校设立小学教育学院专门培养大学学历的小学教师外,大多数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都设置在教育系。在发达国家,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被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因此相关研究文献一致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归人教育学学科之下。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

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别指出小学教师要“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更有人提出要培养“教育家型的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家型的小学教师而言,具有全面的教育理论修养(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知识)的重要性要大于所教学科的知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当教师的智力、知识准备的程度和质量超过某一关键水平以后,其智力、知识水平与其教学效果并无显著相关。但教师了解儿童的发展、学习以及动机等影响学习诸变量的原理知识,则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合理安排和因材施教。我们知道,小学课程的深度难度并不大,相应的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深度难度要求也有所降低,重要的是如何把知识传授给接受能力较低的小学生,也就是说,如何教比教什么更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系统的关于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原理和教学法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其职责从普通的“教书育人”转换为“育人教书”。如何让小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是比单纯传授知识不知要重要多少倍的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掌握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养成先进的教育理念。

(二)课程设置与专业定位

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中通识教育课程占课时总数的28.6%,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即教育专业课程占到总课时的41%,学科专业课程仅占总课时的30.3。在美国,小学教育专业的普通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44.5%,教育专业课程占总

学分的32.3%,学科专业课程仅占15.4%,教育教学实习占7.7%;韩国釜山教育大学小学教育专业中普通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24%,教育专业课程占55%,学科专业课程占18.5,教育教学实习占2.6%。可见无论国内国外,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教育理论和技能类课程的课时或学分都大大多于学科专业课程的课时和学分。所以小学教育专业明显属于教育学的学科范围。而且就其学科专业课程而言,也并非是单纯设置某一学科专业的课程,而是综合设置,有所侧重。因此将小学教育专业归属于中文、数学、英语等任何一个单独学科或专业都是与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不相适应的

三、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

大学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系统的教育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开发,同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的小学教师。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必然决定其培养模式为综合培养,有所侧重。

(一)综合培养

与中学教师严格的分科培养模式不同,小学教师需要更全面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其学科专业知识并非十分艰深,因此更注重综合培养。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培养模式首先体现在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上,其次体现在各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内部。

1.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上的综合

尽管培养中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课程设置类型或模块基本相同,都分为通识课程、教育类(或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类课程,但是它们在各类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例安排上有相当显著的差异。以我院专科层次的初中教师培养的课程设置为例,其中通识课程占总学时的20%~25%,教育类(教育专业)课程占约15%~20%。学科专业课程约占60%。可见学科专业课程占了总学时的大部分。而根据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的要求,通识教育课程要占到总课时的30%,教育类(教育专业)课程占约40%,学科专业课程占约30%,通识教育课程、教育类(或教育专业)课程、学科专业课程的比例是比较均衡的,从而从课程设置的总体结构上保证了对学生的综合培养。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小学教师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理论与技能和相应的学科专业知识,符合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2.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内部的综合

小学教育专业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模式不仅体现在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总体结构的综合,而且体现在课程类型(或课程模块)内部的课程设置上。

小学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的综合体现为文理渗透。要求学习语文和社会课程方向的学生要学学数学、小学数论、自然科学基础等理科的课程;学习数学和科学方向的学生要学学语文、汉语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文科类课程,一方面让学生形成全面丰富的知识结构,一方面为学生兼代小学语文课程或数学课程打下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即使学科专业课程的设置,也明显体现出综合性的特色,其课程设置并非单纯的语文专业课程或数学专业课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呈现的课程综合化相适应,体现出大文、大理(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特点。如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中中文和社会方向的学科专业课程中除开设中文课程外,还开设中外影视作品赏析、中外文明简史、中国近现代史等文科类课程。数学和科学方向的课程设置除开设数学课程外,还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等理科类课程。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综合性,使其与严格分科培养的中文、数学等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区别开来。小学教育专业因其内部专业的多样性而导致了教师专业的多样性,能够在本专业内部实现培养的综合性任务。

(二)有所侧重

篇5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程

与传统的师范专业相比,小学教育专业有它独特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对其的培养目标作了如下规定:“具有较宽厚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懂得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具备从事小学多门课程教学和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在某一学科方向上有所专长。”①。但长期以来,在教师口语这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学中,小学教育专业的这种独特性并未能充分体现,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而往往忽略了教师口语课程和教学对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学、科研能力的重要意义,从而导致了对教师口语课程结构和教学规律的误解,既弄不清教师口语课该教什么,也弄不清怎么教,甚至有时候还将教师口语和普通话混为一谈。 因此,有必要结合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对教师口语课程结构、目标以及教师口语的教学规律、与普通话教学的联系与区别等进行重新审视。

一、教师口语课程结构

“课程”一词,顾名思义指课业及其进程。课,指课业,即教育内容;程,指程度、进程。课程,就是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美国新教育百科辞典》的解释是:“系指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之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②可见,“课程”有着宽泛的涵义,它包括学校开设的正式课程、组织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的文化建设、传统、校风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语言课,它包含有一个科学的训练体系。《教师口语课程标准》对教师口语课程设置作了如下规定:“教师口语课程由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训练和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三部分构成。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训练是教师口语课程的前提,并且贯穿本课程始终。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一般口语交际是社会人际交往中基本的口头言语活动,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一般口语交际是普通话训练的继续和深化,是教师职业口语训练的基础教师职业口语是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的普通话表达的符合教育、教学要求的专业用语,是师范生首要的职业基本技能;教师职业口语训练是一般口语训练的提高和扩展”。根据这一规定,在教师口语课程结构中,普通话、一般口语交际、教师职业口语三者是一个统一的、和谐的整体,教师职业口语是教师口语课程的重点。

但《教师口语课程标准》仅仅规定了课程表内开设的课程(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显性课程或者学科课程),而没有涉及到学校实施的其他课程(如教法等),也没有涉及课外活动和学校中的隐蔽课程对学生口语技能学习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注意到,教师口语课程的结构应该是丰满而鲜活的,是由各平面构建成的、各种活动联结的一个立体的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不局限于课堂教学,不受制于教材,努力建设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活力的教师口语课程。拓宽教师口语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未来职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将学生从教材这本“小书”引向生活这本“大书”。具体说来,我们可以以教师口语教材为中心,构建一个包括其他相关学科课程、师范生技能训练体系、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活动、网络资源、家庭生活等在内的大的教师口语课程体系。当然,这个体系的建设与口语教师的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是息息相关的。

二、教师口语课程目标

由于课程目标在内容上的要求会直接影响师范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影响思维模式和职业能力,所以,课程目标的设置既要注意阶段分明、大体有序,也要注意整体性和连贯性、突出主体、突出实践性。也就是说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安排普通话、一般口语交际、教师职业口语三个项目,每项目标之间保持一定的梯度,循序渐进,有些细小的目标梯度不太明显(如普通话教学中的轻声和变调等),则大体有序。其次还要通盘考虑,注意三个项目的衔接,避免出现脱节。最后还要考虑到教师口语课程的目标是基于师范生素质的需要提出来的,要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时代对教师口语技能的新要求,突出教师口语课程的实践性本质。具体来看,教师口语课程的目标体系可由总目标和分段目标组成:

总目标:使学生能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掌握运用教育教学口语的规律和技能,成为使用规范、文明、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分段目标:一是要使学生了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掌握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二是要求学生了解一般口语交际的特点,掌握口语表达的基本技巧和基本形式,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三是要求学生了解教师职业口语的特征、作用,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运用规律、基本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以及其他工作情境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运用教师的职业口语,基本做到职业口语表达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师口语教学规律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教什么”和“怎么教”。根据教师口语的特征和教师口语课程目标,教师口语教学与学生生活、思维、实践和人文素养的养成息息相关。

口语来自于生活,自古以来,文人学子都青睐社会生活、人生百态这本大书,因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而陶行知更是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教师口语的学习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只有植根现实,面向生活,口语教学才能有广阔的天地。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在教师口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现实生活,使之成为教师口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学生在学习时能自然地联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感受、理解和提高教师口语的素养与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把人文思想的理念贯穿于教学、教育过程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和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能够建构起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人文思想体系。在教师口语教学中,就应该把该课程的技能训练与人文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对未来教师的技能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只有认识到素质教育中的这种“双向同构”或“多向同构”的教育规律,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保障。因为小教专业学生未来在课堂上讲课是直接诉之于小学生的理智和心灵的,教师口语不仅是他们重要的表达工具,是教学、教育的主要手段,还是他们言传身教、输送道德理念、引导小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这一切,当然这是需要高尚的人格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的。③

研究表明,人类认知能力(即思维能力)的发展先于言语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的发展影响言语能力的学习与发展,而语言又会在很大程度上从多方面影响并制约思维。④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时,其大脑和发音器官就有父母遗传下来的语言和逻辑的心理密码,之后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基于上述心理密码,逐渐掌握了语言和逻辑。在口语交际中,我们总是一边进行语言学习一边进行着思维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参与,给学生思考的机会。

教师口语课程的目标和教师口语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教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口语的学习,是口耳之学,离不开实践。因此,教师口语的教学过程主要是训练的过程。而为了达到培养小学合格师资的专业目标,小教专业的口语训练必需结合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这就要求,教师口语课教师不仅仅要懂得本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还应该对现阶段的小学教育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将教师口语与其他实践性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

四、普通话教学与教师口语教学

普通话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⑤。是以汉语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普通话教学在某些方面与教师口语有相似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教专业教师口语教学减少课程内容,混淆课程重点,甚至将教师口语课改为普通话培训课的情况,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教师口语与普通话在教学方面的联系与区别作必要的分析:

作为全民通用语言的普通话不仅是对教师口语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对说汉语的每个成员的基本要求。与作为教师职业语言的教师口语在性质上毕竟有着巨大的差异。从教学内容看,教师口语由普通话、一般口语交际和教师职业口语三部分构成,普通话是它的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口语技能的基础;而普通话则主要是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发音、朗读、说话技巧。从教学目的看,教师口语主要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口语技能,学会在不同语境中的恰当运用语言,使学生成为符合基础教育需要的专业化的从业人员;而普通话教学的任务则是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提高学生说普通话水平。从教学方式看,教师口语是以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信息学等为理论依托的,要在具体现实生活情境下,针对学生个性进行的语言实践,侧重于表达的恰当、规范、有效和艺术;而普通话教学是以现代汉语语音知识为基础,针对学生方言进行语音纠正的教学活动,侧重于说话表音的标准化。从检测方式看,教师口语是针对师范生教育、教学口语技能的职前训练,必须结合现实教学环境进行,要考虑到具体话语情境、交际对象的数量、年龄、知识结构、被检测者的个人口语风格等因素;而普通话的检测只涉及到应试人的普通话熟练程度、规范程度以及从方言转化到标准语的口语运用能力,而很少涉及语言文化知识、表达技巧等,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

[注释]

①教育部二三年一月十五日,(教师司[2003]4号).

②徐家良.小学语文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③魏玉川.教师口语课与人文思想教育[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2(3).

④何克抗.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J/OL] .中国教育与科研网2002.10.10.

⑤张政飚、蒲喜明等.现代汉语[M] .陕西:三秦出版社,1994:2.

篇6

(一)通过数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使用“工具”的能力

高等数学基础作为学科必要的数学工具,用来处理和解决本学科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化问题。在小教专业所开设的这门学科中,加强了基础性与专业性的兼顾,并且在整体观下渗透数学的发展史、数学的方法论及多种应用实例,使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历史知识和实际应用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洞察、剖析、整合和迁移的能力,真正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智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一方面是学好《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OFFICE办公软件,可以练习用WORD公式编辑器完成数学作业的书写。OFFICE作为一种现代化工具,对成人学生在工作岗位相当有用。那么我们在针对这种成人学生的课程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现与课程相关的多媒体制作,进行电子演示,成绩计算等等。另一个方面是学会一些必要的专业软件,比如用mathematica作图,求逆矩阵,求导数,计算不定积分和定积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又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讲解概论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图象处理功能,先画几何图形,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通过动态演示展现问题的形成过程,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加深学员对概念的理解。

(二)利用数学文化的塔身支撑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数学思想与方法》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通过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发展,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思路,而且可以通过数学家的事迹来影响和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将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顺利贯彻。认识数学科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仅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和应用,而且是学生理解与掌握数学的一个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对人类认识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新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正确处理教材,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兴趣和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通过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认识,能更好地掌握实施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的特点,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实施数学思想与方法教学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成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打下坚实基础。

(三)开展专项研讨,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课程就相当于金字塔的塔尖。这门课是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的基础上,并综合运用心理学、认知科学、思维科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于数学教育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系统地获得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懂得数学教育的特殊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理论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获得数学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逐步培养学生的教材分析能力、数学教学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研究包括:创设数学学习情境,进行数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这些研究能力需要在研究性学习中得到培养。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第一,开展课堂讨论启发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调动学生兴趣。

第二,通过专题立项,组织小教专业的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其教学研究能力。也可根据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结合课程学习,在进行课题立项的基础上形成若干专题供小学数学教师分组合作研究,以提高他们对教材的研讨,以达到金字塔的顶峰,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篇7

一、综合性的原因

什么原因使得综合性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之一?这要从该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小学生与服务领域———基础教育谈起。

(一)适应小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同样,每个人在一生中对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也要经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小学生无疑处于认识的第一个综合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处于发展早期,所见事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大多是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在此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探究倾向多表现为“为什么”特别多,这些“为什么”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主要是整体的、综合的。[1]小学生的这一求知过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驾着飞船的宇航员徐徐向地球靠近时的所观所思。在由远及近的过程中,历经宏观—中观世界,不可能直奔微观世界。由此看来,小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显然首先是整体的、宏观的、综合的。基于小学生“认识的综合性”和“问题的综合性”的特点,就要求小学教师综合掌握各方面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不一定很深,但一定是内容全面的,包含自然、人文与社会知识的方方面面,使得教师在面对小学生提问时能够给予准确解答,共同进行讨论,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小学生提问时教师当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拒绝回答、闪烁其词或推荐其他教师回答,就会使问题的解答由于时间的迟滞而减弱效果,并逐渐弱化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掌握与儿童成长发展广泛联系的基础性、启蒙性知识[2],也就是综合性知识。小学生长大以后,经过其筛选后感兴趣的深层问题由分科教学培养出来的中学教师回答,使他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如果用公式表达即为:小学教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

(二)适应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

我们通常把小学生比喻成幼苗,是因为他们如幼苗一样稚嫩,需要大量养分;同时也如幼苗一样脆弱,难经风雨,他们只有在和煦的阳光与温柔的细雨中才能健康成长。如果说全面的知识、准确的知识即综合的多学科知识是小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与养分,那么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抚育他们健康成长的和煦阳光与温柔细雨。与初中及以上学生相比较,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一些。因此,培养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归在教育类专业之下,揭示了这一阶段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即“如何教”的知识比“教什么”的知识更为重要。从以上分析可以写出如下公式:小学教师的知识=“如何教”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教什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与“教什么”的知识是综合的多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特点一样,“如何教”的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知识同样也具有综合性特点,这些知识相互之间密不可分,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小学教师必须综合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处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p.261)。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倡导知识的整体性,在纲要中强调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设置了一定比例的诸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以及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综合性课程,这就决定了小学师资的培养规格必须是通识通才、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师。通与专或称为博与专代表一种智能结构,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对从业者的智能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的是使得专才与通才的比例达到最优化。[4]高等教育关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有些方面应该讲已经达成了共识,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影响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变化,总的趋势是通才教育的影响随着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的提高而逐渐减弱”[5]。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学生年龄越小,越需要接受通才教育,那么小学教师当然就应该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通才。

二、综合性的具体内容

综合性既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综合才是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综合?是各门学科覆盖全面的拼盘式的综合,还是具有自身科学体系的综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未来发展与前途的不同方向。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点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多模块的综合

这主要从知识面、知识的数量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知识的宽度、广度与数量上。目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主要有综合型模式、分科型模式与中间型模式[6],就三种模式而言,课程设置基本均为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类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模块。这些课程模块包括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实践教学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技能知识(音乐、舞蹈、书写)等等,既包括“如何教”的知识也包括“教什么”的知识,还涵盖了学生学历提高的考研知识。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其它师范类专业不同,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学教育专业选修课模块的设置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就业等问题,需要学生跨学科选修,且可多学科选修,如在中间型模式下文科方向学生可选修理科方向、英语方向的课程等,以适应从事两门以上课程教学甚至包班教学的需要。

(二)文理兼融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也体现在既要提高小学生认识自然与社会、开发智力的能力,还要提高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意义与目的的能力。以上目标的实现似乎由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也能够实现,其实不然,因为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本身都是相通的,之所以人类将自己创造的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完全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需要。1959年,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P.snow,1905—1980)在剑桥大学做《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后引起轰动,他指出“由于教育背景、知识背景、历史传统、哲学倾向和工作方式的诸多不同,两个文化群体即科学家群体和人文学者群体之间相互不理解、不交往,久而久之,或者大家老死不相往来、相安无事,或者相互瞧不起、相互攻击,导致‘人文学者对科学的傲慢,科学家对人文的无知’的文化危机”[7]。由此引出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这一争论最终得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只有融合才能克服人类生存危机的结论。其实,科学与人文犹如鸟的双翼,只有双翼健劲,才能高飞万里,竞胜长空。因此,小学教师只有文理兼融,具有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其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才不会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准确的,而这正是小学生初观世界的正确面貌。

(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

这主要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关系上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还体现在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与促进教育理论的实践彼此深化与提高方面。教育理论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它强调的是普遍性、逻辑性、本质及规律。叶澜教授把教育理论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最初级水平是正确描述实践本身,严格意义上它不能算理论,但它已区别于实践本身;第二级水平是对实践的解释和说明,以揭示实践中的因果关系为主要任务,它已进入理论形态,但还是对具体实践因果关系的说明与解释;第三级水平是对某类实践的规律揭示,它已呈现基本的理论形态。[8](pp.160~161)由于不同层次的理论所具有的指导功能、指导范围、指导作用不同,企求用一个或一些教育理论解决所有教育实践问题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小学教育专业设置了一系列教育理论课程,力求使学生能够高站位、多视角看待教育实践问题。而目前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由于教育理论欠缺致使课堂出现过于追求技术化的倾向,这个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成为小学教师本科化趋势的理由所在。由于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小学生,因此教育实践活动本身一定是五彩缤纷、复杂、多变的。为了加强职前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小学教育专业进行了分段全程实践、总实习加大至一学期、顶岗实习等多方面探索,既包括学时数的增加,也包括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在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当然,有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并不等于就能够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的关键是转识成智。所谓‘识’,就是指作为系统知识的教育理论,所谓‘智’则是指具体的教育实践智慧”[9]。这对于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点,更好地处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

(四)知识传授与情感体验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的理性传授与情感感染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体现在既要科学地掌握知识,又要通过张扬个性使所教知识生动、活跃起来。小学教育专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6—12岁儿童,鲜活的知识显然对他们更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10](p.276)目前大学生知识丰富,但想像力与创造力缺乏;学生考试分数高,但生活却并不生动鲜活、缺少色彩;学生实习课堂中对学生的表扬不断,但表情僵硬,语言和教学情境难以统一,对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的情感教育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遨游知识海洋的愉悦情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审美情感。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通过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程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艺术修养。这些课程本身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一些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加他们的审美视角与审美情趣,并把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当然上述课程仅仅满足了第三个方面情感需要的一部分,第一、第二方面的情感需要则要求所有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学生的情感与对美的感知能力首先来源于大学教师的熏染。其实追求真善美从来都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乐此不疲的内心需求。人类将追求“真”的任务交给了科学,将追求“善”的任务交给了道德与伦理,将追求“美”的任务交给了艺术。因此,富于情感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对“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对“善”怀有深深的共鸣与敬意,对“美”产生由衷的赞叹与憧憬。只有这样,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内心充盈、步履坚定、激情满怀。

三、综合性与专长性的关系

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是一对矛盾。四年本科的学时数有限,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顾及知识的横向宽度又要顾及知识的纵向深度显然难全其美。因此,既然承认小学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特点,承认横向知识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就应该认可适当减少纵向知识的现实。因此,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综合性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内在逻辑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获得知识的过程比喻为飞行员乘飞船由远及近了解地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肯定处在离地球比较远的位置上,而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则依次靠近,研究的问题随着位置的逐渐拉近越来越小、越来越深、越来越尖。由于小学阶段讲授的知识处在宏观位置上,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综合性知识就成为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内在逻辑。因此,综合性是专业建设的需要,在综合性和专长性两者不能两全时,我们应该忍痛割爱,毫不犹豫地放弃专业方向知识的专长性,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综合性与专长性都是专业建设的需要,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对于某一专业的建设而言,无论是综合性还是非综合性或称专长性,都是由专业的内在逻辑决定的,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以综合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专长性,同样,以专长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综合性。在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只是工作需要的很少一部分,在任何一个岗位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优异成绩既需要大量的专长性知识也需要大量的综合性知识。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定位为综合性是从专业要求的需要出发的。

篇8

 

众所周知,教师专业中主要涵盖了学科专业性内容和教育专业性内容等,教育部门与机构对教师任职提出了学历标准要求,教师务必具备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教育机构陆续颁布了教师专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案。

 

一、现存问题

 

特殊教育教师群体中存在不合格教学人员和不称职教学人员,教师本体职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相对较低,特殊教育教师学历起点较低,大专学历以及大专以上学历教师人员数量极少,因为特殊教育教师就业体制尚未有力完善,部分特殊教育教师在就业中便会遇到诸多困难,加之社会特殊教育基础性支持力度不足,致使大众群体无法深度熟知特殊教育内涵,特殊教育教师因此不青睐于本专业工作就业,多数非特教专业出身教师跻身与此行业之中,一般情况下由普校而来,并未接受过相应特教训练与培训。

 

因为受到特殊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影响,特教教师过往阶段并未进行特教培训与特教知识深度学习,任职过程中,仅能通过摸索来执行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正规理论知识引导。继续教育机会较少,即便增加继续教育机会,也会因为理论基础薄弱而不能理解培训知识,无法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

 

二、小学特殊教育教师发展策略

 

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特殊教育教师对盲童教育基础知识回答方面有所欠缺,所掌握知识含量较少,其主要原因为,聋童教育教师和弱智儿童教师以及盲童教师人数比例较不均衡,聋童教育教师人数较多,弱智儿童教育人数较少,而盲童教育教师人数则更少;还有就是特殊教育职前培训阶段,专业教育知识培养过程中,聋教育专业和弱智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盲童教育基础知识此时仅以学生选修课形式产生。

 

1.加大职后培训力度以至有效提升特教教师教学能力

 

特殊学校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应从实际角度出发,加大职后培训力度,完善特教教师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能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般情况下均由普通小学调任,而其余部分教师则由不景气单位所调入,所以校方和相关教育机构应对此类教师群体进行职后训练,旨在培养其基础性特教能力,循序渐进的提高教师从事特教工作的水准与能力。

 

2.学科合理设置

 

小学特殊教育学科设置环节中,科学设置度和合理设置度均有所欠缺,特殊教育基本知识信息内容中,特教教师具体技能即为特殊教育职前培训重点,此时应逐步加强弱智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和聋童教育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在进行盲童教育时应更具针对性。特殊化教育方案制定和特殊化教育方案制定尤为重要,此时主要涵盖了行为管理内容、早期教育内容和听说训练内容等。

 

3.特教教师学历水平提升

 

通过实践调研,结果显示多数教师学历均为中专,小部分特教教师为大专学历,剩余特教教师均为初中水平教师和高中水平教师,大多数教师群体并未接受正规特殊教育培养和特殊教育培训,多数均为未获取特教资格的教职人员。

 

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特殊教育教师务必具备本科学历或者本科以上学历,只有满足学历标准后才能进行后续特教任务执行,所以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内在学历层次,以此为前提来深度落实特殊教育资格制度,上述内容对稳步促进特教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深刻意义。

 

结束语

 

从特殊学生角度加以分析,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最终效应分为两点内容,第一点内容为学生文化素养提升,而第二点则为学生品德素养提升,特殊学校学生文化水平明显低于普通小学学校学生文化水平,弱智学校学生群体和随班就读学生群体中也会出现此类状况,从表面上来看是教师问题与学校自身问题,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是我国教育政策问题。

 

特殊教育工作是我国教育整体事业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特殊教育课程设计内容、教材设计内容、教学方法设计内容和教学形式设计内容等均与普通小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应按照特殊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现状等进行设计方案优化与积极整改,使此类学生知识合理增长,达成技能优质获取、人格合理完善的主要教学目的,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篇9

关键词:儿童心理;小学数学;教育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结合心理学探讨教育的问题已成为贯彻与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的关键所在。教育的理想在于培养健全的人,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理想,则要积极地、系统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并融入教学中,以此推动教育发展。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如何结合儿童独特的心理特点,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有效发展。以下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一、重视儿童心理特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儿童是人类学习与成长的关键期,而教育对于此时期的影响巨大,可以说,它直接影响了儿童今后的发展。因此要重视儿童心理的特点,结合儿童独特的心理表现,积极发挥教育对儿童心智和行为的导向作用,引导儿童朝正面的人生道路发展。关于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促进问题,教育学家朱贤智认为教育到心理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提出了内在机制的流程,即通过反复实施教育,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并不断内化达到心理发展的目的。可见,知识的掌握需要一个不断积累及升华的过程,同时教育要结合心理发展的内部要素,才能达到“以人为本”,最终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小学教育面对的都是儿童,而儿童有着独特的年龄特征,因此对其的教育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结合儿童具体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儿童是人类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极易学习和领会知识的敏感时期,因此教师应积极发挥其引导性。另外,对于刚入小学的学生,即七岁左右的儿童而言,其情绪波动很大,很容易感到颓丧;而小学高年级学生,大约为12岁左右的儿童情绪冲动,常常会否定自我,并出现抗拒他人的逆反心理。因此在这两个危险阶段,教师应做好心理辅导,仔细观察学生的个体心理特征,采取良好、正面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避免对学生造成的负面的制约作用。总之,要实现小学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必须系统掌握教育对象――儿童的心理特征。

二、结合儿童心理特点,转变、创新小学数学的教育方法

1.直观教学的灵活运用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强烈的直观感受,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灵活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这里可以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或采取游戏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以形象的物体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字运算,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对知识的领会。例如教授学习数数以及简单的数字加减法时,可以通过卡片、木棒等教小学生数数和十以内的算术。

2.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丰富和系统化

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低年级阶段对数学的初步认识后,面临着大量的数学概念,并不断掌握数列、面积、体积等概念。这一阶段也是小学生学习的过渡期,而如何做好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系统化认识成为教师的关键任务。随着学生升入高年级,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概括、分析和总结能力的训练,从而促使学生数学概念的丰富性和系统性的形成。

三、加强教师自身的教学修养,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育工作中担任着关键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系统地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首先,要注重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时刻注意的基本要点。其次,要有爱心和耐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校无疑是第二个家,他们对教师有着非常大的依赖性,希望从教师身上也感受到母亲或父亲给予自己的爱,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投入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最后,小学数学是一个注重理性的科目,这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数学教师应细心观察授课对象的心理表现,及时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更要注重如何进行教授的工作。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作用。尤其是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系统地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儿童心理特征与小学数学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教育领域中引入心理学已是不鲜的话题,但真正做到有效的运用并非是件易事,还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

[2]何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天津教育,1998(10).

[3]王仲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初探[J].教育探索,2001(5).

篇10

关键词:Moodle;小学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133-03

一、引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启动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相关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近期的研究表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进入“瓶颈期”和“高原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更多呈现出一种技术中介的课程内容陈述与传递。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要素。教师教育研究的理论早已证明,大多数教师是按照他们入职前所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的。因此,要想突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瓶颈”,将整合的实践引向深入,必须首先加强师范生的教育和培养,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的有效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宗旨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本文将探索基于Moodle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学教师教育模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教育模式的系统设计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局限于识记教师传授的基本知识,而是要学会创造性地开发和应用知识。开展高效深入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目标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基础教育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创造型”的转换,教师首先要具备职业转换的能力与素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以培养和提升教师适应这种变革过程的能力为指归。也即教师本身就绝不能仅仅是作为一个学科知识的单纯“传授者”而存在,而是要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因此,必须要探索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教育模式。一般而言,教师教育模式系指在教师教育基本理论指导下,与教师培养直接相关的制度策略以及具体实践措施,该模式应具有明确的思想指引性与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作为教师教育研究者以及实践者开展教师教育与培训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参照。

(一)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

小学教育专业定向在小学,定位在教师。作为未来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改革和创新的中坚力量,必须要具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层整合的能力,做到“在做中学,在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使职业发展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个体体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谈到主动作业在教育上的地位时,指出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能力出发。使学校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所从事的活动类似的活动形式。游戏和工作可促使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知识的获得是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应付学校功课的结果。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日后绝大多数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的有效整合也必将是其工作中面临的首要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小学教育专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中,应首先以小学学科课程实际教学中需要整合的项目为核心,项目应能提供给学习者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真实的情境体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项目应来源于小学课堂教学情境中,突出情境化学习,从而满足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那种脱离课堂教学实践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只能是非情境化的、纯计算机技能的习得。最终结果只能是使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更多呈现出一种技术中介的课程内容陈述与传递,而并不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

杜威还十分强调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反思性思维的习惯,并从思维过程出发提出了作为问题解决法的“教学五步法”。“教学五步法”在西方教育界被看作问题解决法的标志。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非常有限,在学习中主要关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学习,缺乏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设计的深入思考,将来在工作一线,难免不会出现严重的局限。事实上,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市属小学的实习过程中,发现许多小学一线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入整合有着迫切愿望,诸多实际问题期望实习生们能够为其解决。在杜威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各学科的实际问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可就各学科的实际问题形成多个项目小组。各小组从实际问题出发,共同确定在线解决模式,而不是仅限于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各小组在探究中选择合适的课程模块的结构与实施方法,并根据计划对此进行设计、开发与评价。

(二)基于Moodle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设计

本研究重在探究基于Moodle的有效培养和提升职前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教育模式。吸收上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并且鉴于Moo—dle基于社会建构主义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本模式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教育活动定位于课堂教学情景,问题解决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方法注重以建构主义学习方法为主的混合学习。小组成员应积极主动地开展针对教学对象、学习理论、相关技术以及如何改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实践的对话和反思。各小组要确实开发出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整合技术的课程单元。要注重开展对实践活动的行动研究以及系统地反思。Moodle的模块化特征,决定了系统模型采用模块化架构,如图1。

基于Moodle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将其他教学方法完全排除在外,实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混合学习模式。面对面的课堂学习再辅之以Moodle在线学习,可使学习者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有机结合。Moodle提供的各种在线学习体验活动可以为面对面课堂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1.问题模块提供的问题是项目小组成员共同关注的来自于真实教学一线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问题。Trentin(2001)认为,通常学习通过诸如失败和错误,问题分享和解决,以及非正式的同辈交流等机制,作为内生增长过程的一部分而发生。以问题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解决问题成为一种责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了学生问题解决和概念技能的发展与应用,促进自我导向的学习进入课程相关的学习领域当中。

2.资源模块是由教师事先选定的学习材料。教师可将相关的重要文章与报告放置在数字图书馆中。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推进,小组成员会挖掘出一些值得同伴分享的资源,资源数量也变得更加丰富。De Boer和Collis认为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成员分享的资源成为其他学习者学习资源的一部分,是参与学习更直接的一种途径。

3.讨论模块是为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机制。特定的通信渠道,如聊天室、电子邮件等可以为小组的活动过程提供重要支撑。异步的电子布告牌与同步的聊天室有助于项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真实的问题。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满意度,降低孤独感,为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

4.信息模块提供课程相关的教学进度、教师、学生、交互评价等信息。小组成员的个人信息向整个群体开放。学生之家为每一成员在线介绍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特长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无形中提升了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要对每一成员提交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品以及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教师要对最终的作品及评价标准做出评判。

(三)职前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能力的发展与培育,不可能仅仅指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门课程的开设而完成。至少应该在一个学年内开展基于实践的问题解决式在线教育与培训,以辅助课堂教学。之前,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参与过市属小学的教学实习至少一个月以上。当他们开展基于Moolde的实践时,能将自身实习中形成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观点和看法,通过实践与反思发展成为实践性知识。美国心理学家波纳斯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反思+经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通过实习,获得一线教师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问题与困惑,然后以问题为牵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反思性实践研究,不断加深自己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最终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必能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向深入。促进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下:

1.基于课堂问题的项目开发。基于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特别是传统课堂教学中没有进行技术整合的问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开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项目,并开展行动研究是教育活动有效开展的核心与关键。由于是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开发的项目,所以学生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在基于问题的项目开发实践中,学生可以将自身的教育理念整合在内,教师并不更多地干预应该怎么做或不做。当然,小组成员和教师可以就某一整合项目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项目开发中提倡和重视个体以及小组之间的协作。通过专题讨论会,在线讨论,以及其他“教学实践”,可以营造一种协作、团队精神的氛围。责任、同伴与教师的反馈是成员完成项目的重要动因。

2.基于项目实践活动的系统反思。在项目实践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开展行动研究,及其后开展的系统反思可以对小学教育本科生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实践的反思活动是职前教师教育的重要工具。在行动研究过程中,项目开发者可以收集他人对课程整合项目的评价和反馈意见。通过反思,学生也在进行自我评价。这些最终可以作为正式项目年度实习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基于项目的汇报总结。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在项目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开展关于对专业发展反思活动的正式汇报总结。小组每一成员要在组内汇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模式与成功经验,以供成员共享。报告为自己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吸收和借鉴的机会。在报告会或讨论会上,学生们不可避免地要对共性问题开展头脑风暴和讨论,总结成功的要素,以及超越或重复的有效途径。头脑风暴对于作为未来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取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就以及开展同行协作极具价值。这种体验对于促进职前教师专业成长和培养自信十分重要,可以促使小学教育学生与未来教师职业岗位需求实现顺利对接。

4.基于项目的协作与交流。在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过程中,在线的与面对面的协作都十分重要。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教师在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大纲的指导下,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业发展展开群组协作,开发和分享课程与技术整合的计划与案例,对于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未来的教师,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不仅要能在面对面的课堂教育环境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而且要能在网络环境(比如Moodle)中开展实时和非实时的协作与创新。通过在线交流,可以使具有相似经验与兴趣的学生开展交互与支持活动。网上交流的项目报告帖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建构非预期的社会和情感支持的作用。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整合是基础教育信息化乃至新课改顺利推进的动力源。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小学教师培养的主渠道,必须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作为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才能顺利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为日后在教学一线开展技术支持下的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基于Moodle的问题解决式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模式,作为面对面教学模式的有力支持,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为在线协作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可作为职前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