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暴露应急处理预案

篇1

【关键词】 HIV职业暴露;医务人员;应急对策

作者单位:450044 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2011年1月,我院发生一起严重的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事件,同一暴露源共发生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四人次。在专家组的指导下及时进行现场处理及预防用药,经半年随访,未发生HIV医院感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暴露源:血管外科患者男,59岁,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入院后,在治疗过程中护士为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时发生第一例职业暴露,另一名护士为患者拔针致使血液流出,污染自己破损的皮肤;第三、四例暴露均为护士徒手为患者更换被患者尿湿的床单和采集留置导尿管内尿液时接触了患者的尿液。暴露的医务人员均及时对暴露部位进行了局部处理。查看该患者各项检验报告,结果显示该患者HBsAg、抗HCV、TPHA均为阴性,抗HIV阳性。

12 方法 接到报告,医院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四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评估,并于12 h内对其中两名暴露者进行了预防用药;另外两例轻度暴露者,经本人根据厉害作出决定不进行预防用药。

2 结果

21 职业暴露构成比 4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工龄、工别及构成比,见表1。

22 职业暴露关联操作构成比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关联操作构成比,见表2。

3 讨论

31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

311 从发生职业暴露的工别和工龄情况来看,本次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均为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可见工龄与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呈负相关,与文献报道一致[1]。究其原因,与医务人员操作的熟练程度、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以及预防职业暴露的警惕性不高有关。在我国医学院校教育中均未设置职业防护教育课程,也无相应教材。护士获得职业防护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在职培训,而防护意识改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2]。

312 不良操作习惯是导致职业暴露的原因之一。护士在进行可能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的操作时,由于不习惯或认为不重要[3]而不佩戴防护用品如手套,操作时不能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了发生职业暴露的机会。

32 启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321 局部处理措施 4名医务人员在发生暴露后都能按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处置标准操作规程实施局部处理措施。针刺伤的暴露者依靠重力作用尽可能使损伤处的血液流出,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然后,用05%聚维酮碘进行消毒[4]。暴露的皮肤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反复冲洗,后用05%聚维酮碘消毒。

322 评估与预防 感染办接到报告后,根据暴露源情况立即给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开具抗HIV检验单,并向主管院长和郑州市惠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相关专家对四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了评估,于12 h内对两名重度暴露者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

323 随访和咨询 暴露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对四名暴露者进行了抗HIV检验,并追踪实施预防性用药者的服药过程。医院指定心理医生负责HIV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其紧张恐慌心理,稳定情绪。6个月后,四名医务人员抗HIV检验阴性,未发生医院感染。

参 考 文 献

[1] 邓利平,江兰英手术部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5):688689.

[2] 袁晓丽,江智霞,张咏梅多形式血源性职业防护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0):14351437.

篇2

从“非典”、“甲流”到“手足口病”等疫情的出现,暴露出目前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国家对控制传染病流行及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重视,出台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加大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投入,同时加快了建设步伐。现又将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列入《公共危机管理案例》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工作者深感对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责任重大。基层卫生组织是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最早发现者、监测者、报告者和具体处理措施的承担者。我就这两年的卫生管理工作实践,结合本县卫生工作实际,简要谈谈对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体会及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县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基本健全,国家疾病报告信息系统已建到县、乡两级,县一级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救灾防病报告管理系统,县、乡分别制定了处理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初步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构建了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平台,但存在问题还十分突出。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匮乏。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县疾病控制中心的非专业人员占很大比例。

二是投入不到位,应急处理能力较差。财政多年来对乡级卫生机构投入比例不大,使乡镇卫生院对开展防病工作、业务培训、健康教育工作等一些必要的投入不足。

三是应急处理能力弱,善后处理机制不建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医疗救治能力不高、专业医疗人员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

二、建议与对策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一是建立和完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队伍。进一步建健全和完善现场流行病学、医疗救治专家库,加强对县、乡级现场调查和县级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提高现场处理和救治水平。应本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原则,加大投入,加快专业人员培养,不断提高队伍的素质,尽快落实卫生系统绩效工资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确保队伍稳定,真正做到“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二是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物质贮备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相应药品设备。目前,药品供应滞后,特别是遇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需求量大,供需矛盾更加明显。特殊事件,需要特殊、特效药品、设备,由于物质贮备机制不够健全,急需时甚至无法取得,影响了事件的处理。因此,应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质贮备机制,即根据不同类别事件发生频次、可能波及范围,从国家到乡一级都应健全物质贮备机制,存贮不同品种的药品、物质、器械,既能保障事件发生后及时供应,又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三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为使事件发生后能及时报告、处理,目前国家建立了多个报告系统,但这都是在卫生系统内部使用。非卫生人员发现事件发生后,如何及时报告是整个报告的关键。应设立一个全县统一、让群众广泛知晓的统一电话号码。为使事件处置人员快速到现场,应配备专用车辆并有专用标志,人员也应着专用服饰或标志,以便群众识别,快速让道。相应人员车辆设备应处于应急状态,这样才能保证事件的及时处置。

篇3

运输调度是铁路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是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生产中既是车、机、工、电、辆协同动作的统一指挥者,又是人车天地图一体互动的组织者。确保安全生产,实现运输效益最大化,这是人所共愿的双赢选择。但是在更多的时候,调度生产指挥面对着安全与效益的矛盾,这种矛盾经常以行车与施工、封锁与开通、常速与限速、客车与货车、停电与送电、行车与天窗、技检与直通、图定与超图等对立形式表现出来。如果不能牢牢抓住安全这个关键,即使侥幸赢得了暂时的效益,但这种以无法估量的安全风险为代价的效益投机,对安全造成的负效应将严重损害铁路企业的长期利益。调度生产的实践证明,安全生产形势越平稳,运输效率与效益的持续增长性越强。反之,安全起伏不定,则局无宁日,效益滑坡。

一、目前调度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

1.对安全生产的定位偏差。铁路运输调度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负责组织指挥日常运输工作。运输调度担负着组织客货运输、保证国家重点运输、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质量及运输安全的重要责任,对完成铁路运输经营任务和提高铁路运输企业效益起着重要作用。调度工作具有既指挥又生产,既分工又协调的多重特性,决定了调度生产活动对铁路行车安全具有直接而又不可逆性的影响。因此,调度安全生产的隐患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其对运输安全构成的威胁往往比运输生产其他环节更为严重,性质更为恶劣。在日常工作中,行车调度必须严格遵守、执行有关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调度命令的、执行这个关键环节上,应严格把关,以防止列车事故。向运输组织要效益,向调度指挥要效率,常常作为各级领导对调度工作者的诚勉之语,又成为调度工作者对自我价值的认识趋同。但由于部分调度员理解上的偏差,走进了“以指标看业绩、惟数据说话”的误区。在日常指挥中,往往好大喜功,造成顾此失彼,如:抢货挤客、施工虚点、客车“三等一停”、机车严重超劳等。凡此种种,安全隐患都无一例外地暴露出调度指挥存在着重效率、轻安全的问题。

2.人员因素有待提高。调度员的思想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能否适应铁路运输工作的要求,是能否保障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和铁路技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新规章、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推陈出新,行车组织方式、生产作业条件都发生了全新的变化,现场作业控制难度加大,安全重心上移。在这种情况下,调度员的业务素质并没有随之提高。

3.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逐级负责工作责任制不落实,干部日常基础工作检查存在着重效率、轻安全的倾向,重结果考核轻过程控制,包而不保,管而不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二、加强调度安全生产的对策

1.提高安全管理绩效。抓调度安全必须聚精会神,抓安全管理必须精雕细刻,坚决摒弃调度成绩看指标的片面思想,切实把安全考核和安全评价纳入基础管理考核的第一位,并实行一票否决,提高安全风险系数,促进调度安全管理的自律力和自控能力。强化“大运输、一盘棋”的思想,充分聚合各工种调度专职专能优势,摆正安全与效率、施工与行车关系,加强互联互控,强化协调配合,注重工作衔接,做好交叉补位,确保运输组织安全有序和畅通高效。

2.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规范调度命令为根本,强化调度员拟发各类行车、施工命令的基本功训练;以危险品运输跟踪管理为重点,加强危险品列车交接创已销号管理,防止出现跟踪丢号和运行失踪;以非正常行车组织为安全关键,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卡控措施,杜绝盲目指挥和臆测行车;以大货物列车为控制点,加强线界管理和运行等级掌握,确保持运列车运行安全;以施工安全为主攻方向,把好计划审查、请求登记和施工发令等安全要害环节,为施工安全有序进行提供保证。

3.抓住安全关键,落实卡控措施,确保安全畅通。以确保客运专线高铁列车、动车组运行安全为重点,在运行掌握上必须体现高铁列车、动车组在运行图上的最高等级,坚定不移地落实固定径路、固定股道、固定站台、固定停车位的高铁列车、动车组列车接发要求,确保高铁列车、动车组安全万无一失和百分之百正点。

4.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全员安全意识。首先,要增强管理人员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仅要做好“言传”,更应积极进行“身教”,必须用模范的作用、严谨的作风、科学的方法、踏实的行动,教育和引导职工深刻认识安全在运输生产中的重要性。其次,要把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结合起来,针对人员构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强化遵章守纪的安全意识。

5.提高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要根据非正常情况下作业遇到的普遍问题,在归纳、整理、分析后,编制便于职工学习和使用的应急手册,并通过随机抽查、定期考试等措施,检验职工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要加大对干部关键环节的盯控力度。在提高职工应急处理能力基础上,建立激励机制,对能在非正常情况下正确处理的职工进行适当奖励,广泛调动职工钻研业务,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的积极性。

6.规范施工天窗修管理。认真分析列车运行图“施工天窗”的特点,研究列车运行图中施工天窗修组织规律,修订完善施工天窗修考核办法,以一个调度区段统一设置施工天窗为原则,进一步优化调整各区段施工天窗修方案,保证施工天窗修兑现率。严肃施工天窗修作业纪律,对高铁及提速区段的施工天窗必须百分之百保证,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停止或取消施工天窗。施工天窗兑现率要纳入各调度台进行考核,杜绝施工天窗作业中的“短点、虚工”和抢工作业现象。

篇4

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屏山县县城及集镇施工工地重大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科学、规范、有序地处理可能出现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保护建设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施工建设有序推进,服务移民迁建。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屏山县县城及集镇施工工地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对有具体工作预案的传染病病种,在遵守本预案的前提下,按照相应病种预案执行。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四)、基本原则

???? 1. 预防为主

???? 宣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和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 2. 依法处理

???? 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和调查控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

???? 3. 分级控制

???? 根据疫情发生与发展情况,将传染病疫情分为不同等级进行分级控制。发生不同等级的疫情,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反应措施。

???? 4. 科学防治

???? 贯彻依靠科学技术战胜传染病的方针,实施科学防治。加强临床治疗方案及流行病学研究,规范防控措施与操作流程,实现防治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 5. 快速反应

???? 建立疫情预警和疫情控制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三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理。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 组织领导体系

1. 县政府成立屏山县县城及集镇施工工地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督促相关单位落实防控和应对工作。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疾控中心,由主任刘佳林同志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负责领导施工工地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 3.办公室下设综合协调、物资保障、宣传、防治、秘书联络5个工作小组,成员由县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专业机构组成。各小组在指挥部办公室的领导下,根据规定的职责开展工作。

???? 4. 县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本预案确定的职责,制定部门防治工作预案,开展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 5. 涉有移民迁建的乡镇应完善群防群控工作体系,设立重大传染病疫情防范监督员,协助卫生部门落实责任医生制度,按照本预案确定的职责,制定防治工作预案,组织领导县域内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 (二)卫生专业体系

???? 1. 县卫生局卫生应急办公室根据职责具体负责卫生系统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与业务指导,当好政府参谋,提出防控工作意见和建议。办公室下设由医疗、预防、护理和检验等方面专家组成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专家组。

???? 2.县级医疗机构成立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医院防控工作方案的制定,建立工作流程,开展病人预检、分诊,履行工作职责,做好病人的预防、发现、报告、诊断、治疗和医院消毒隔离、人员防护、物资贮备等工作。

???? 3.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处理工作组,负责疫情报告、流调、疫情控制、消杀、检验、健康教育等工作,具体承担施工工地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工作。

???? 4. 县卫生监督所成立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卫生监督工作组,负责对施工工地的卫生监督,依法采取行政控制措施。

???? 5. 涉有移民迁建的乡镇卫生院在当地政府和县卫生局的领导下,协助做好疫点(疫县)和留验点的封锁、医学观察,指导环境消毒、个人防护和健康教育等工作。

???? (三)部门及镇街职责

???? 1. 卫生部门:组织开展重施工工地大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分析和预警,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出预案启动的建议报告;开展健康教育;负责制定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各项技术方案;成立由医疗、预防、护理和检验等方面专家组成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专家组;组建和培训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队伍和医疗急救队伍;落实病人的隔离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医学观察工作;对疫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提出疫情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负责对施工工地的卫生监督,依法采取行政控制措施;必要时提请县政府采取疫情紧急控制措施。

???? 2. 宣传部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新闻报道的主旋律;实施重大传染病疫情信息报道审核制度,依法按规定程序进行报道,准确、及时疫情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开办医疗卫生宣传栏目,积极组织开展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自我防范能力。

???? 3. 财政部门:制定经费保障方案及相关政策;划拨专款,及时落实各项应急物资经费、预防控制经费、法律和政府规定的病人隔离治疗和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诊疗生活费用;保证留验站和应急处理所需的运行经费。

???? 4. 公安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负责留置和拘押人员的健康检测工作,做好监舍通风消毒工作,发现可疑病人立即报告卫生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及时封锁可疑县域,做好疫点、疫县现场封锁的治安管理;做好交通疏导,保障疫情处理车辆、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对不予配合的病人及密切接触者,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 5. 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物价、质监、市场管理等部门:加强对与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有关的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和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管理部门还应负责做好各类市场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 6. 交通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对出入屏山的旅客实行健康申报制,开展发热病人检测工作;对来自疫县的过境交通工具及乘运人员进行健康检测与消毒查验工作;根据疫情处理需要,负责交通工具消毒,督促客运单位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必要时协助疏散人员、优先运送救援物资。

???? 7. 环保部门:做好被病原体污染的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监管工作,加强医疗机构、留验场所废弃物收集处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8. 其它部门:按照《屏山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及本预案规定和指挥部办公室的有关要求,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三、应急反应及疫情处理

应急反应启动程序:县卫生局根据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及危害程度向县政府提出预案启动建议报告,由县政府按《屏山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程序启动本预案,并采取相应的分级反应和疫情处理措施。

????(一)疫情分级反应

???? 1. Ⅰ级反应

???? Ⅰ级疫情发生后,县城及集镇施工工地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办公室具体组织执行疫情防控工作,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公众紧急动员,全力采取各项防治措施,防范疫情蔓延。

???? 2. Ⅱ级反应

???? Ⅱ级疫情发生后,县城及集镇施工工地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保障并督促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办公室具体组织执行全县疫情防控工作,卫生专业体系和各部门根据工作要求,全面采取各项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蔓延,避免和减少伤亡。

3. Ⅲ级反应

???? Ⅲ级疫情发生后,在县城及集镇施工工地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办公室开始日常运转,各专门工作组人员上岗,并按职责组织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必要时,由县卫生局邀请市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派员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 4. Ⅳ级反应

???? Ⅳ级疫情发生后,在县卫生局统一指挥下,卫生专业体系立即运转,县卫生局卫生应急办公室、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相关部门根据各自工作职责,组织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 (二) 疫情报告及处理程序

???? 1.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可疑重大传染病疫情报告后,应对报告内容进行初步审核并掌握以下信息:

???? (1) 报告单位名称、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并记录报告时间。

???? (2) 发生传染病疫情的地点、单位及详细地址、联系电话。

???? (3) 疫情发生人数、发病时间、临床症状及各项辅助检查情况、住院及治疗情况、临床诊断印象。

???? (4) 是否到过可疑地县、是否接触过可疑食品、可疑水源、有无类似症状患者接触史;有无人群聚集性。

???? (5) 报告人暂留置的可疑食品、水及病人吐泻物。

???? (6) 其他有价值的疫情信息。

???? 2.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已掌握的信息在规定时间内向县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县卫生局接到报告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县政府和市卫生局报告。

???? 3. 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做好报告工作的同时,应组织疫情处理工作组赴现场进一步开展疫情调查控制工作:

(1) 确定是否发生传染病暴发或流行。

????(2) 判断疫情性质、危害程度及可能的发展趋势。

????(3) 确定病因、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

????(4) 采取控制措施防止继续蔓延。

????(三) 疫情控制

????本预案启动后,各相关组织领导体系、卫生专业体系和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组织实施各项疫情控制措施。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组织疫情处理工作组立即赶赴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清传染来源、污染程度,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

????1. 流调、消杀和采样人员作好个人防护,防护要求参照卫生部相应的防护指导原则。

????2. 按卫生部有关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包括疫点或疫县自然、社会特征、传染病病例个案调查(一般情况、发病和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暴露因素和密切接触者情况、转归等)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

????3. 根椐病人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X线检查情况及发病程度,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对疫情作出判断,并提出控制措施。

????4. 对于甲类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做好消毒工作(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及处理参照卫生部相应的标准和原则)。对出现异常临床表现,应到就近医院的专科(发热)门诊隔离治疗,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5.对相应的病人和疑似病人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及时出具报告,具体要求参照相关传染病的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

????具体病种的疫情控制技术规范参照相应病种防治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四) 疫情监测

????1. 监测点设立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特点,在常规传染病监测点基础上提出增设或调整监测点的方案,经县卫生局评估、确认后实施。

????2. 监测内容和方法

???(1)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疫情特点,制定或参照相应的监测技术方案,明确监测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

???(2) 各监测点根据监测技术方案进行监测报告。

???(3)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集、汇总监测点医院上报的监测信息,及时报县卫生局和上级有关机构。

????3. 疫情动态跟踪监测

????(1) 病人情况动态报告

????县级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疫情涉及的传染病病例后,每日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病人动态情况;病人病情发生明显变化时,要及时报告,必要时请县卫生局专家组及上级专家组会诊。

????(2) 疫情进展情况监测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每日收集疫情进展情况监测报表,监测内容包括:新增病人数,减少(含治愈和死亡)病人数,新增/新减疫点及留验点数,新增/新减隔离留验人数,投入防病人员数,使用消杀药品量等。监测报表经统计汇总后报告县卫生局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五) 健康宣教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公众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

????对已经发生疫情的施工工地,当地镇街、医疗机构及相关专业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重点加强针对性的传染病防治健康宣教,并加强对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他们能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主动接受检查、治疗,如实提供有关情况,配合实施隔离、留观等措施。

????(六) 结束反应

????根据相应传染病的疫情控制技术要求,如末例传染病病例治愈且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后无新发病例出现,由县卫生局提出结束应急反应的书面报告,并按《屏山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程序结束本次预案的应急反应。

????(七) 疫情资料的管理和利用

????1.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国家疾病监测个案专报信息系统”的网络维护工作,对下级通过网络系统上报的传染病病例资料进行审核,发现有缺填或明显错误的地方,应立即予以核实、补充和更正。

????2. 县卫生局加强对病例诊治、流调资料的质量控制,卫生专业体系内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均应指定专人负责病例诊治、疫情处理等相关资料的审核、分析、统计、报告工作。

????3. 各部门、各机构按照本预案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形成的各类资料,必须及时进行整理归档。

四?常态管理

(一) 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

??? 县卫生局统一领导全县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组织开展全县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其主要职责是:建立监测网络;对监测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对国内外传染病发病动态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对本县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并适时提出预警。

????1. 建立监测点及监测网络

????全县各级医疗机构设立不同级别和不同监测内容的传染病监测哨点。建立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监测哨点等构成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

????2. 监测内容与信息报告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建筑工地常见重点传染病开展监测工作。

????(1) 疫情监测报告

????全县各级医疗机构发现以下紧急疫情时,应在2小时内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① 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

??? ② 发现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有可能发生暴发、流行时;

????③ 发现历史上未曾出现过或本地罕见或已消灭或新发传染病时;

????④ 发现急性传染病病例死亡时;

????⑤ 发现数天内接诊多例同一病症的不明原因急性疾病时。

????(2) 常规信息监测

??? 常规监测包括人口学监测(人口普查或出生登记信息)、死亡监测(按照死亡医学证明书收集本地所有死亡案例)、传染病监测(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与漏报率调查)等。

??? 3. 信息分析与预警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对监测的信息进行汇总,定期对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适时提出疫情预警报告,经县卫生局评估、确认后报送县政府作为决定启动、变更和结束应急反应的依据。

????(二) 预防控制措施

????1. 日常防控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建筑工地常见重点传染病防治要求要求,制定重点传染病防制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2. 宣传教育

??? 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采取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使广大建设者了解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不被感染,明确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增强法制观念和依法防治意识,并让公众懂得传染病可防、可控、可治,树立信心,消除忧虑和恐惧心理。

????3. 检查指导

????县卫生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监督所应明确职责,定期对各建筑工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业务检查指导,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政策保障

????1. 经费支持

????财政部门应划拨专款或预备费,用于保障县城及集镇施工工地重大传染病监测、疫情防控所需的药物、医疗器械、消毒药械、应急物资的准备,保障法律法规及上级政府有明文规定的某些传染病的病人诊疗及相应的生活费用,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专项技术培训等经费。

????2. 强制执行

????在对病人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时,若病人、密切接触者拒绝合作的,参照《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相关规定,由公安机关协助有关单位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二)专业物资保障

?????县卫生局负责建立县防控重大传染病疫情专业物资贮备库,储备治疗药品、仪器设备、检测试剂、消杀药械、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等,保障医疗救治、疫情控制所需的物资供应。

????(三)专业队伍保障

????1. 建立完善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核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为依托,覆盖全县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网络;加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机动和实验室检测能力,适应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需要。

????2. 建立完善以县民医院为中心,其他县级医疗机构为支撑,乡镇卫生院为前哨,覆盖全县的应急医疗救治网络;县民医院加强院前急救队伍和设施建设,设置并完善重大传染病收治病县(房),提高综合医疗救治能力;其他县级医院要配备与重大传染病疫情处理相适应的技术、人员、药品和设备等,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3. 加强应急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通过培养和引进等方法,从整体上提高全县医疗卫生专业人员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能力;建立适应重大传染病应急处理需要的疾病控制、医疗救护专业卫生队伍;县级医院要整体提高医务人员的应急救治能力,提高ICU医护人员的数量和业务水平;加强全县医疗卫生人员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业务培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四) 宣传工作保障

??? 重大传染病疫情应依法公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布疫情。

????县委宣传部负责疫情防控期间新闻报道管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各种宣传形式,有计划地进行正面的宣传报道,宣传党和政府对群众健康的关心和各有关部门的防控措施;宣传预防重大传染病知识;引导群众正确对待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

????(五)组织纪律保障

????将县城及集镇施工工地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部门、乡镇公共卫生工作重点,县卫生局加强督查;监察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违纪违规情况的督查与处理。

????(六)法律保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精神,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在执行本预案时,对玩忽职守、失职、渎职、不服从统一指挥、调度,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组织协调不力,推诿扯皮,措施落实不到位,以及工作中出现重大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据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5

本文对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应急以及保障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公路交通应急及保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应急及运输保障体系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运输经济;应急运输管理体系;系统分析;公路应急运输

一、综述

在面对自然灾害或者重大事件所引起的应急情况时,通常会出现运输物资的保障问题、机场关闭、公路和铁路封闭等问题,这就会给人民群众的出行以及物资运输等带来极大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交通应急运输的需求就显得更加地迫切。本文对我国公路交通运输应急以及保障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我国各地的交通管理部门在灾害应急事件发生时,能快速处理;以保障应急的物资运输的及时、充足;有效地防御和减轻灾害等应急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从而保障国家以及人民群众之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稳定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二、我国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体系现状

目前针对各种应急事件,出现了一下保障体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交通应急规定》, “绿色通行证”,《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交通应急处理预案》,煤炭运输车队,《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三、我国应急物资的运输保障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这种“一事一议”的临时处置措施,以逐渐地暴露出我国公路的应急运输保障相关工作的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总体的应急保障相关规划,相关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

(二)公路交通的预案体系相当的不健全,以致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不能与时俱进;

(三)应急保障的相关技术支撑体系相对薄弱,且应急保障的技术水平低,不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四)由于缺乏相关的利益保障以及约束力,公路交通应急的保障队伍存在不健全的问题;

(五)公共财政的应急保障机制也不健全,以致财政资金的保障不充裕;

(六)应急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滞后,应急保障的工作不能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

四、构建我国应急物资运输保障体系的措施与建议

依据有关精神和我国国情,笔者认为我国的应急运输及保障工作总体的发展思路可定为:完善公路交通相关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应急保障队伍的建设,建设应急管理机制以及法规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应急数据库与指挥信息系统,以实现交通应急管理工作的常态化管理。

(一)公路交通的应急体系建设

制定统一政策规划,指导各级公路交通的应急保障体系相关建设与发展,明确其发展目标以及重点任务。

加强交通应急的组织领导,建立并强化领导负责制与责任追究制。建立公路交通应急的管理委员会,进行综合性决策和指挥,并充分发挥出政府在发生应急时的管理主导和综合协调作用。

(二)交通应急的工作机制建设

加强预测和预警机制建设。要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以形成预警信息的、修改、解除的规范程序,并完善违规的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应急的决策机制建设。以建立出科学的责任明确的决策机制。加强信息机制、调查评估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应急运输补偿机制以及恢复重建机制的建设。

(三)公路交通应急的预案体系建设以及预案演练工作

整合现有的各级各类的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以及应急保障的知识的相关培训和演练设施资源,建设应急科普和演练基地,形成可覆盖各类突发的公共事件的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及演练体系。

(四)应急运输队伍的建设,应急运输的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应急运输队伍的建设,应急运输的保障体系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应急的管理人才,以及技能人才的队伍建设,并充分发挥各位专家学者其专业特长与技术优势,成功组建应急抢险救援以及运输保障队伍。

除此之外,要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全社会动员的机制,以实现突发的公共事件应对方面的社会化。

(五)规范应急响应的工作流程

(六)公路交通应急的管理与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各级交通的主管部门,尤其是交通部,要加快应急的交通技术与支撑体系的建设,重视科技手段的利用,以提高应对相关公路交通的突发公共事件方面的能力。

(七)国家财政作为保障的应急补偿机制的建立

首先要建立以各级的政府,其财政资金作为保障的补偿赔偿机制,并要在法律上作相关的明确界定,以切实地保护到被征用方的自身合法权益,提高参与应急保障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公路交通的应急保障之长效机制。

要建立公共财政的应急机制,需加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 建立相关的预备费的管理制度,设立财政应急的专项资金。

(2) 建立相关的风险分担的框架制度。在各级政府财政之间、政府的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构建一个相应的风险分担的框架制度,细化,明确各个机构的风险责任,以减少相互推诿,相互依赖,以确保应急相关资金的分担合理和拨付及时。

参考文献

[ 1 ] 谢素华.论我国公路交通应急及运输保障体系的建设[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9期:154-158・

[ 2 ] 刘英舜,高明太.国内外突发事件道路安全管理体制介绍及分析[J]・中外公路, 2006, 26 (6).: 223-225・

[ 3 ] 祝江斌,王超・我国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府预警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20 (4): 425-429・

[ 4 ] 冯浩・交通运输领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与

实施[J]・综合运输, 2006, 10: 54-57・

篇6

根据我院“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改善医疗服务,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在管理形式上追求“以病人需求为服务导向”,在业务上注重知识更新积极吸纳多学科知识,在队伍建设上强调知法、守法、文明规范服务和为病人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制订2021年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1.抓好护士岗位管理和护理人员的档案管理。全面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落实护士岗位责任制,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质量标准,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做好层级职责审核。

2、调整2021年的人力资源应急预案,合理调配和使用护理人力。做到弹性排班,动态调整护理人力,保障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护士的休息。

二、抓好护理核心制度和流程的管理

1、监督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尤其是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护理安全,尤其是三查七对制度,坚决杜绝药品问题引发的护理缺陷;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进一步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规范使用手腕带、护理安全标识。

2.落实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通过护理查房,落实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的层级指导,解决专科护理问题,提高专科护理内涵,提高临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

3、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和加强科室之间沟通,优化工作流程:在工作中发现工作流程或操作流程不符合要求时,及时进行修订,并组织学习。

4、开展日间手术完善相关护理流程,加强出院时的健康宣教和出院后的随访,保证护理质量及安全。

三、做好优质护理服务

1、结合关节专科特点,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细节,开展特色,确立优质专科护理服务品牌。

2.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细化临床诊疗护理服务14条,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入院热情接待;病人手术出室,做到多名医护人员过床接手术;出院病人,护士站立起来送,体现护理服务礼节、亲切的态度。

2、做好病人的外出检查工作,加强与配送人员的沟通,责任护士做好宣教,关注患者的检查情况。

3、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及时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需要落实好一般患者的生活护理,对危重患者及大手术后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由高级责任护士或组长负责,协作护工和家属完成,以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4、落实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分散宣教与集中宣教相结合,视频宣教、书面宣教与现场宣教相结合,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

5、护士根据病人的需求,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如协助患者请陪护、打电话、订饭等。

6.加强关节科室的健康宣教。2019年开展膝关节镜手术逐渐增多,为了提高在云浮市地区的影响力,每一位髋、膝关节择期手术病人,入院都关注骨科公众号,观看健康宣教视频,术前、后给予指导功能锻炼,术后请康复科医生跟进功能锻炼,努力使患者得到快速的康复。

6、落实出院后电话随访工作,电话随访达到90%以上。每名医护人员每季度至少完成一例上门访视。

四、抓好护理质量管理

1、建立健全科室三级质控组织,由护士长、组长、护士组成,按照质控标准进行质控工作,认真落实护理质控工作。根据护理部质量管理目标及持续改进计划,制定科室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计划,落实护理工作质量管理目标。

2.科室实行护士长责任制,护长把好病区质量,落实每天四次查房,掌握病区动态,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护士长认真落实医院和护理部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护理措施,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无事故.落实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行无惩罚护理差错管理。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院内感染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按医院院内感染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监测管理工作,并记录在手册上.

4.加强病区管理保持病区整洁、有序。加强治疗室管理:药品、物品、仪器定点放置、统一标识、标识醒目,并要求护理人员人人熟知药品、物品、仪器放置位置,掌握操作规程,确保护理工作及时、准确、安全执行。

5.监督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尤其是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护理安全,尤其是三查七对制度,坚决杜绝药品问题引发的护理缺陷;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进一步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规范使用手腕带、护理安全标识。

6.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质控。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每月对护理文书评价至少5份,每季度对护理文书的培训学习。

7、监督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尤其是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确保护理安全,尤其是三查七对制度,坚决杜绝药品问题引发的护理缺陷;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进一步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规范使用手腕带、护理安全标识。

8.科室护理管理规范化,护理管理分工到个人,人人参与护理管理。

五、抓好患者安全管理

1、落实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和19个专科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监督执行落实情况。

2、做好急救设备、物品、药品的管理,各种抢救设备及仪器要定期进行保养、及时维修,保证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3、落实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大科护士长定期检查。

4、定期进行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定期进行失火、停电、停水应急演练。

六、控制医院感染,防止职业暴露

1、积极参加院感科培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执行手卫生,做好医疗垃圾分类,每月对清洁工进行培训与考核,包括垃圾的分类、消毒液配制、扫把、地拖分类等。治疗室、被服室、配药室、污物室每天空气消毒,夏天开空调要保证病房有一小时以上的通风。

3、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科室要有相应护理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4、防止针刺伤培训作为实习生、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内容之一,工作中加强实操性培训,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

七、护士培训(详见护士层级培训计划)

1、制订各层级护士培训计划和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并实施。

2、、加强护士业务培训,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落实各级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和三基考核计划(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等)落实分层次培训,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提高护士三基理论与操作水平。

3、重点加强对新入科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同时按岗位需求举办专科技能的培训,如急救技能、导管护理技能、危重病人的观察技能等,提高护士岗位技能。

4、落实护理会诊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组织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业务学习、三基考试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考核。

5、做好实习带教、进修生带教工作,并进行绩效考核和问卷星调查老师的满意度,保证带教质量。

6鼓励主管护师以上的护士,积极立项,今年争取市卫生局以上科研立项1项。

篇7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县公共卫生服务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自治区有关部门通知精神,我县安排有关部门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机构设置情况:

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县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8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所,中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所、妇幼保健所1所,乡(镇)卫生院16所,培训中心、红会门诊部、预防保健站各1所,村医疗站168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47家。我县未成立卫生监督所,县卫生防疫站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职能,具体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由卫生防疫站监督一科、二科承担,主要担负全县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化妆品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放射卫生、消毒卫生、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管理工作。

2、卫生人员构成及公共卫生机构设备情况:

全县共有卫生人员817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414人,占51%;中专以上学历的154人,占1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32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34人,占5.4%,中级职称的134人,占21.2%,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的464人,占73.4%。县卫生防疫站担负着全县10个乡(镇),128个行政村,2个场(厂)矿,62个工矿企业,近26.08万人口的防、治、管、研、教等卫生防疫任务。近年来,由于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卫生监督队伍中,使监督员队伍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高,年龄结构进一步年轻化。防疫站现有职工62名,在编48人,自收自支7人,临时聘用人员7人;专业技术人员54人,占职工总数的86%;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中专学历者1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中级职称21人,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8%。现有万元以上的设备20台(件):低速冷冻离心机(CR4-11)、一氧化碳测定仪(CO-500)、二氧化碳测定仪(TY-9800)、洗板机(WEL4KI)、尿十项分析仪、立式圆形蒸汽消毒锅(LS-B50L)、数据处理机(NEWMAX)、B超仪(LOGIQTM)、心电图仪(FX-2111)、显微镜(OLYMPUST)、倒置生物显微镜(IMT-2)、生化分析仪(GF-D)、血细胞分析仪(MEK-5208)、二氧化碳培养箱(E1020)、紫外分光光度计(UV-260)、荧光分光光度计(F-3000)、酶标分光光度计(EAB-4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LTX-1000)、气相色谱仪(GC-9A)、水质采样器(A4401-AO)各1台(件)。

3.房屋及其它情况:

卫生防疫站的卫生监督办公楼建于1974年,面积780.72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建于1985年,面积1165平方米;利用国债资金新建的疾控中心综合楼已于2003年10月投入使用,面积1500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80万元。县卫生防疫站、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均建立了“非典”网络系统,在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实行了“非典”疫情日报告、零报告系统;卫生防疫站实行了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建立了疫情预报室。在县医院、中医院建立了发热门诊,县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设观察床6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建立了非典型肺炎预检制度。

(二)、医疗救治体系:

县医院作为医疗救治体系的龙头单位,于2002年12月成立了平罗县急救中心,设病床300张,其中:急诊科用房240平米,设置观察床10张,“120”救护车3辆,ICU病房设置床位4张和一些基本医疗救护设备。传染科设置床位20张。县中医院设置病床120张,妇幼保健所设置床位32张,姚伏中心卫生院设置床位15张,具备一定的基本医疗设备和住院救治能力,其他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条件简陋,只能解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保健。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目前全县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尤其在2003—2004年非典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和重大灾害救治工作中,暴露出了全县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公共卫生问题的预防、预警、应急控制处理缺乏统一、科学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尚不完善。

面对突袭而来的公共卫生事件,2003年5月国务院紧急制订并公布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全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的领导,根据区、市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县成立了平罗县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平罗县卫生局。实行防“非典”工作县级领导分工责任制,制订了《平罗县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方案》,明确了卫生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了防“非典”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县卫生局设立了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卫生检疫、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组织。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急为主、平战结合,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以专为主、群专结合”的原则,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通过“非典”防治工作,我们虽积累了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经验,但从“非典”防治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一是部分领导对“非典”预防工作不重视,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立公共卫生机制的重要性,没有从预防、预警方面去长远考虑,存在遇到突发事件盲目应战的思想;二是部分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工作中存在相互不协调,相互推诿的现象;三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县委、政府的决定不理解、不支持,有的还持有反对态度。

(二)、公共卫生相关的基础设施、设备配套严重滞后,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缓慢,卫生技术水平、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较低。

近年来,全国上下形成了一种医疗功能有所加强,而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削弱的不良情形,造成很多地方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残缺不全。目前我县虽已形成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但公共卫生基础建设工作仍很薄弱:一是各医疗单位业务收入的决大部分用于支付职工工资,无力购买医疗设备和引进新技术,普遍存在医疗设备落后,技术条件差的现象;二是由于各乡镇卫生院受房屋条件所限,均没有设立规范的传染病门诊,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存在医疗隐患;三是县卫生防疫站虽然新建了疾病控制中心大楼,但建设资金不足,缺口40万元,同时由于缺乏设备配套资金,无法配备较先进的检验设备,而现有的检验设备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当前疾病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需要。四是平罗县医院业务用房严重不足,制约了急救业务的开展和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陈旧,“120”急救系统及车载设备几乎没有,只能应付一般情况的急救和普通传染病的治疗需要,不具备应对较大规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条件。县医院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条件简陋,设置床位少(仅为6张),一旦发生多例“非典”病人,将无法应对。且县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在医院内,与其他病员及医院职工家属区较近,无隔离带,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和传播。五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能不明确,功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强,乡镇卫生院重医轻防、公共卫生科室不健全或形同虚设,村卫生室只顾追求经济利益等问题仍然存在;六是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纽带,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七是县、乡(镇)两级政府未能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以及村委会的作用,应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寓条于块,条块结合,逐步形成县、乡、村三级预防、预警、控制和处理综合应急机制。

(三)、经费紧缺,限制了公共卫生尤其是预防保健工作的广泛有效开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县卫生防疫站除搞好计划免疫和结核病防治外,还相继开展了慢病防治监测、爱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卫生执法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职业病监督等一系列专项工作,而这些项目所需经费均未列入县财政预算。同时由于工作量的增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但县财政对此实行增人不增支,自收自支的政策,导致医疗单位出现缺人才但又用不起人才的现象,业务经费的投入不足和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我县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作为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肩负着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工作,承担着大量的预防保健任务,许多工作都是无偿服务。近年来由于县财政经费较为紧张,划拨给乡镇卫生院的经费只是职工档案工资的60%,相当于职工工资总额的30%~40%,而业务收入又无法弥补职工工资的缺额部分。工资待遇低,加上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差,造成乡镇卫生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直接影响到农村卫生工作的质量。

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及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

1、建立全县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指挥和组织系统。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重大突发事件的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职责任务,形成以卫生部门为主,部门乡镇协调配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控预警和应急处理联动机制,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组织保障。卫生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指挥协调组织,负责医疗卫生单位的预防控制和应急救治工作,实行科学分工,分级负责,建立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

2、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报告制度。建成以县卫生局为中枢,县级疾控、医疗、监督机构为技术依托,以乡镇医疗卫生机构为延伸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和预警网络,进一步规范监测、报告和分工协作制度。

3、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整合“非典”、禽流感防治、食品卫生安全、职业中毒、重大灾害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规定,修改完善各类应急预防控制措施,科学分工,严格责任,逐步建立起包含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在内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

4、建立全县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加强对全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广大卫生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以及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并对应急救治队伍每年实行专门强化培训和定期演练,努力造就一支名副其实的专业应急救治队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本着业务覆盖全面、技术过硬、组织严密、反应迅速、协调高效的原则,在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择优选拔各个相关业务的技术骨干,组成应急处理和医疗救治队伍,配备相应的车辆和设备,并分设各个专业应急工作组,适应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专业需要;同时在各主要业务单位组建应急工作后备梯队,以应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后继处理之需。

(二)加强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建设,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公共卫生工作的硬件条件。

1、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卫生部门的政策、项目支持,加大公共卫生基础建设投入,改善县乡二级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硬件设施和仪器设备配置,同时确保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相关经费的必要投入,本着协调同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公共卫生投入适度超前,按比例逐年增加,尽快使原本比较薄弱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地改善和加强。

2、建设设施配套先进、功能齐全的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借助国家加大公共卫生建设投资的良好形势,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疾控中心,全面进行技术设备配套和更新,满足重大传染病、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技术检测工作需要。

3、在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同时,争取国家政策项目支持,建设卫生监督执法指挥调度中心,配备监督工作必备的车辆、设施,充实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为确保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相应的硬件条件。

4、加快县医院传染科病房的建设,积极利用国债资金,按照新时期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需要和《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在平罗县中医院旧址新建一座高标准、高配置的传染病楼,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医疗垃圾焚烧等设备,并对原中医院旧病房进行改造,开设发热门诊、肠道门诊、肝炎门诊及医技科室,同时应通过多方筹资,购置呼吸机、监护仪、X光机等设备,加强对传染病区的装备。新建的传染病楼将承担全县重大传染病的集中收治处理任务。

5、改扩建平罗县“120”急救中心,拟新建业务用房1500平方米,规划建立一个急诊手术室、血液净化室、急诊内、外科病房,扩建临时输液室、观察室、抢救室、内外科诊断室及会诊室。急救中心将新增呼吸机、心脏除颤仪、监护仪、心脏临时起搏器、心电图机、血透仪及附属设备、手术室设备、救护车及车载抢救设备,对现有部分老化设备进行更新。进一步发挥急救中心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灾害、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篇8

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分级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及规定,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杜绝医疗隐患,确保医疗安全。在新的一年里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 加强对医院感染“四大率”的监测、控制工作

1.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临床医生对医院感染诊断病历的正确率和准确率,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做好前瞻性病历调查工作,对住院病人的运行病历医院感染进行前瞻性调查。要求科室对院感的运行病例及时诊断、及时上报。

2.按卫生局院感质控中心的要求:做好ⅰ、ⅱ类手术切口登记调查工作。对手术科室ⅰ、ⅱ类手术切口进行登记、跟踪调查。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工作,认真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尤其对围手术期用药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配合医政处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4.提高药敏试验送检率,为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督促临床医生对感染病人需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在使用抗菌药物以前留取相应标本送检。以便更合理的使用抗菌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力争在20xx年送检率提高。

二、加强重点科室的规范落实工作

1.按照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重点科

室、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等每月进行监测,有计划的开展目标监测和常规的监测如:手术室、供应室、血透室、icu、无菌器械及物品、口腔科、内窥镜室、换药室及各科治疗室等。

2.对高危科室、高危器械及物品做到每月抽样进行生物监测。如: 手术室、无菌器械及物品;口腔科的手机、牙钻、内镜室的活检钳和各种腔镜,针灸针及灭菌剂、消毒剂。如:戊二醛、碘伏、安尔碘等。

3.对中危器械及物品做到每季度抽样进行生物监测。如:胃镜、 肠镜、气管镜、喉镜、妇科的窥器等等。

4.对营养食堂使用的熟食板、熟食刀每季度做沙门氏菌培养。对 餐厅备用食具如:碗、勺、酒杯、盘子按季节(5—10月)做大肠杆菌监测。

5.加强对临床治疗室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监测。按上级要求做到 每半年监测1次,必要时随时监测,发现不合格立即更换,以保证消毒效果。

三、加强对职工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

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和培训是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季度将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如抗菌药物或消毒隔离新知识讲座;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求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严格遵守诊疗过程中的操作规程。为配合多重耐药菌的临床控制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将开展“多重耐药菌感染、手卫生、标本正确留取”等全员培训,对进修、实习、新上岗人员进行相关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讲座。同时对物业人员进行有关消毒、隔离、防护等方面培训。提高我院职工对控制院内感染重要性的认识。

四、加强、督促检验科各项制度的落实

1.要求检验科细菌室每季度对医院细菌培养和排位情况及耐药菌株汇总、向感染处反馈,感染处每季度以简报形式及时向临床科室反馈。医政处、药剂部,可根据我院细菌变异情况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感染处医生每天将各临床科室细菌培养情况汇总,对药敏试验培养出的特殊耐药菌和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做到督促各科主任、护士长对此类病人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根据细菌培养情况,发现临床科室一周内发生在同一病区,三株或三株以上同种同源病原体的立即进行调查其发生的原因,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五、加强对特殊耐药菌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我院病原体变异特点和耐药现状,有针对性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做到每月将药敏试验汇总反馈给各临床科室,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可靠的依据。

六、加强职工对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预防和处理 做好对临床医护人员的宣教工作,使工作人员对预防职业暴露高度重视,预防发生职业暴露。

七、加强对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理 落实监控措施,执行我院“医院感染和传染性疾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及监控措施”的有关预案做到:

1.紧密配合医院各部门进行现场分析,对突发的医院感染事件及疫情进行现场分析调查及时分流病人、消毒现场,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医护人员、保护易感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做好医疗器械和棉织品的消毒,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杜绝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确保医疗安全。

2.及时对相关标本进行采样,及时送检进行技术分析,以确定和分析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八、继续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定期和不定期对医疗垃圾的分类、管理、转运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综合办公室沟通。

九、加强对洗衣部清洗、消毒隔离的指导和管理 定期到洗衣部检查,使洗衣部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感染处下发的“洗衣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临床感染性疾病病人使用过的棉织品,做到有专人收集、专车运送,先进行初消再洗涤。

篇9

【关键词】内科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54—02

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行业,随着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如果风险隐患没有被认知并加以防范,将产生难以避免的医疗纠纷[1],本文浅析内科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如何进行防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服务。

1 内科护理风险因素

1.1 护士法制观念淡漠,自我保护意识差 具体表现在护士不能识别护理风险,不能预测其后果及危害性,一旦发生护理纠纷,不能沉着冷静,更不知怎样取证,不懂得怎样保护自己及医院利益。

1.2 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制度不认真 有的护士自认为对患者很熟悉,未按要求执行查对制度,导致治疗、给药发生差错。有的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差,在非抢救时间执行口头医嘱。有的护士巡视病房不及时,未按护理常规严格执行,观察病情不仔细,患者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尤其是对老年、危重症及有引流管、输液的患者,汇报处置不及时,交接班不认真,粗心大意,对患者病情变化心中无数,延误病人的病情及抢救治疗,导致护理纠纷发生。

1.3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不严谨 具体表现在护士为了应付检查,重新抄写或更改护理文书较多,造成同一人的笔迹记录不同班次的护理文书。由于忙于日常繁杂的护理工作以及护士相对较低的理论素质和较仓促的记录时间,涂改、记录不及时、不准确、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时常发生,使一些护理文书不能准确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处理过程。另外还有医护记录不一致的现象,容易引发纠纷。

1.4 护患沟通不及时,未履行告知义务 在进行各项治疗及护理技术操作前,护士未能告知患者或家属其目的及注意事项。如在静脉输液前未向病人说明药物名称及交代注意事项;使用药物前未说明药物的副作用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侵入性操作未说明可引起并发症,如为昏迷患者吸痰,插胃管时可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因此,一旦出现上述情况,而事先未履行告知义务,则会引发护理纠纷。

1.5 服务意识差,护理缺乏人文关怀 个别护士在工作中说大话,使用服务忌语,不注意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对患者或家属的提问回答态度生、冷、硬,不能主动与病人进行沟通,患者及家属对医疗护理行为不了解,如若病情恶化,即引起纠纷。

1.6 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的护士对患者的既往史不熟悉,对可能出现的病症不了解,一旦发生病情变化,处置抢救不及时,影响抢救质量;另外,护士对各种抢救仪器操作不熟悉,不能迅速配合医生完成抢救工作,延误抢救时机,导致纠纷的发生[2]。

1.7 管理因素 护理管理者往往注重护理技术、护理教育等管理工作,忽略了对护士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管理制度不完善或已有的制度没有落到实处,监控机制不严格,措施不力,把关不严。

2 管理对策

2.1 重点抓好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是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保证[3]。教育护理人员认真坚持工作原则,遵守规章制度,实事求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论问题大小都要及时汇报,不可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处理,以赢得补救的时间或措施;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监控小组,严格检查督促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另外,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等特点,若发生上班有遗漏的工作内容,接班者要及时弥补,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2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是避免风险的保证 (1)新进护士在上岗前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临床工作。(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应用安全实例讲道理,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3)护理部每季度在全院护士大会上进行护理质量讲评会及安全教育,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包括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护理差错及缺陷,对重大的差错事故要进行分析并通报批评。(4)护士长每天利用晨间交接班时间对科室护理工作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防范。

2.3 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 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基础和保证。(1)医学的高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因此护理管理层应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参加各种学习,制定分层次的培训计划,每月组织护理查房及小讲课,发现疑难、罕见病例及时组织查房。(2)定期进行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及抽查,对于新进同志,必须在基本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新技术的学习。

2.4 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是降低护理风险的确实保证。

2.4.1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来规范护士日常护理工作行为和临床操作技能,并定期组织学习及考核.

2.4.2对于重要操作前后要制定相应的告知流程,如应用三腔管的告知程序、胃肠减压的告知程序等,在操作前必须做详细的解释并要求患者及家属签字,做到知情同意。

2.4.3制定患者安全管理预案 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是做好护理风险管理的前提。针对医院护理安全现状新制定了《患者发生误吸的应急预案》、《预防患者烫伤、坠床、摔伤的预案》、《预防患者各导管脱落的预案》、《输血、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

2.4.4 制定病区安全管理预案 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护理部新制定了《预防火灾发生的管理预案》、《突然停电处理预案》、《预防被盗预案及发生后处理程序》等应急预案,规范了遇到上述事件如何处理和上报。

2.5 人性化的护理管理 根据工作量的不同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合理搭配各层次、各职称的护理人员,每天实行弹性排班,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在工作中、生活中关爱护士、理解护士,注重对护士的培养,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2.6 加强重点环节防范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控,如: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及查对制度,将三查七对落实到护理治疗的每个环节;规范执行医嘱、给药管理,药物须严格二人核对,规范高危药品的存放,应用特殊药物使用高危警示标志牌;加强对危重患者、特殊患者的管理,落实安全保护措施;加强急救物品、药品的管理,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制定并挂放急救仪器操作程序卡;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地做好护理记录;护士长落实每天的查房制度,重点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2.7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1)在为病人服务中,应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文明礼貌、举止文雅、语言亲切,同时与病人积极沟通交流。有效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或无效沟通会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2)正确处理或避免发生护患冲突。面对护患冲突,护士需冷静分析遭遇冲突的起因,任何冲突一旦发生,总有双方的原因,即使起因最先或主要源自患者,护士作为护患关系的主导者,也应从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去体谅、理解患者不稳定的心态和情绪,切忌以受伤者的心态对待患者的不理智行为。面对护患冲突,护士可尝试应用一些技巧,如深呼吸法、换位思考、转移法、冷处理法,往往可以降低护理纠纷[4]。(3)维护病人的隐私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故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各项治疗操作需要暴露其隐私部位时,应该为病人提供隐蔽场所;同时,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不能对病人的隐私随便进行议论及告知他人。

2.8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关键措施[5]。(1)护士长是临床第一线的护理管理者,既是护理人员规章制度及操作常规执行与落实的监督者,又是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意见的倾诉对象,护士长的工作方法及态度在预防护理纠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护士长每日查房制度,一方面检查本部门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信任,通过护士长的有效沟通,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及时化解护患矛盾,杜绝可能发生的护理偏差。(2)规范护理物品、认真落实抢救仪器管理保养制度。护士长定期对本科室护理物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维修,制定各仪器操作使用卡,挂于仪器旁。并定期组织科室护士培训,以便在抢救病人时能拉的出一支技术过硬的护理队伍。

2.9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加强对病史的保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认识了书写的重要性[6]。护理记录应是及时、客观、正确,杜绝涂改,避免将主观内容添加。特别是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一定要事实求是,在抢救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护理措施要及时,详细记录,不能采用涂改、胶贴、刀刮等方法去除原字,可采用双横线划去原字迹,并在旁修改后签全名。(5)完善护理记录、病历管理制,将病人的病情变化,住院期间发生的事件,护理人员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的护理措施及产生的结果,以及安全措施、病情相关知识、用药注意事项方面的告之均详细记录。同时,加强护理人员对病历管理意识,班班交班,及时加锁.切实保管好具有法律效力的病历资料。

2.10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风险的防范能力 组织全科护士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科室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及时进行评估、讨论、分析,使每个护士都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的重要性,以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和能力。要求护士必须从法律高度严肃对待护理文书的书写。观察病情要有预见性,记录要及时准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避免医护记录矛盾。护士长每天检查各项护理记录,禁止随意涂改,同笔迹抄写。

2.11加强病区环境安全管理

对于危重患者,尽量调至易于观察、接近护士站的病室或急救室内;对于神志不清、小儿、老年人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加床栏,并将危险物品远离患者,如暖瓶、锐器等,以防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的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识,以防摔倒。

3 小结

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只有护理管理者从多方位、多途径、多元化的角度正确识别护理风险,制订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计划,规范实施风险管理措施,并不断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价,才能真正将护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有效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目的[7]。通过对内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相对的风险管理措施: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规范管理,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制定专科风险项目防范与应急预案;重视细节管理,人人增强了风险护理意识并且主动地参与其中,积极地查找护理过程中的风险隐患以及寻找解决对策。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交流,降低了风险系数,提高了普外科护理质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周伏平.企业风险管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

[2] 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3] 张仲明.加强医疗风险管理确保医疗质量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志.2009,15(9).

[4] 王妮,薛铁花.护理人员应如何规避职业风险.中国护理管理,2006,6(10):42.

[5] 黄莉.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的体会.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2):182-184.

篇1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s economy. The safety of laborers, which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steady progress of society.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the situation of laborers' safety, this passage focuses on defective resolution of some existing problems. With these proposals for reference, laborers' physical health and safety of their lives is expected to be effectively protected.

关键词: 劳动安全;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处理机制

Key words: laborers' safety;safety management system;deal with accident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4-0251-02

0引言

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劳动安全卫生的基本权利。劳动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社会的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安全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河北省也依据国家相关法律,制定了《河北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等法规确保劳动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企业的行为,保障了劳动者的权利。但据调查显示,目前河北省劳动生产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问题,安全生产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大量存在和生产事故高发。仅2010年第一季度,河北省就发生了三起重大生产事故,由于劳动安全卫生方面措施的不完善,造成了严重后果。因此,劳动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更大程度的关注,以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1河北省劳动安全问题现状描述

《河北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第二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劳动安全卫生包括人身安全和健康两部分内容,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主要讨论劳动者的劳动安全问题。2010年第一季度,全省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2536起,死亡559人,受伤890人,分别同比下降35.4%、、47.3%、65.5%①。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事故虽同比下降,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1 部分行业生产事故频发2009年,河北省矿山和建筑企业事故同比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其中,煤矿事故52起,同比上升126.1%,死亡68人;金属与非金属矿各企业事故起数同比上升28%,死亡人数同比上升90.9%、较大事故起数同比上升300%,死亡人数同比上升466.7%;发生重大事故1起,死亡16人。建筑业事故起数同比上升14.3%,死亡人数同比上升49.2%。建筑业较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41.7%②。由此可见,矿山和建筑业事故形式严峻,较去年有大幅度增长,其他行业虽没有增长但是也有较多事故发生,劳动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1.2 重大生产事故多发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009年,河北省发生了廊坊市厂房坍塌事故、唐山市石人沟铁矿井下炸药爆炸事故和唐山市重大交通事故3起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共造成45人死亡。到2010年第一季度,全省就已发生武安市河北普阳钢铁公司煤气中毒重大事故、抚宁县骊骅淀粉有限公司粉尘燃爆重大事故、承德县北大地煤矿瓦斯爆炸等3起重大事故,死亡52人。重大事故后果极为严重,既严重威胁劳动者生命,又造成了经济的重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2造成生产事故高发的原因分析

2.1 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首先,劳动者不了解自己的权利。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批评、检举和控告;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紧急情况下撤离工作场所。由于劳动者对相关权利缺乏了解,极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其次,劳动者缺乏自救知识。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应具备防止事故发生的技能,以避免生产事故发生;在事故发生后,必须掌握自救知识,可及时挽救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很多劳动者事故发生后不知所措,造成受伤情况加重和死亡人数增多的严重后果。

2.2 利益驱动导致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在竞争中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为劳动者提供安全的劳动条件必然导致成本的增高,因此有些企业忽视安全工作。2008年底河北省就业人员中,133.71万人从事制造业,31.96万人从事建筑业,26.74万人从事采矿业③,分别占全省职工人数的25.7%,6.1%,5.14%,较多人从事的职业存在安全问题。在采矿和建筑行业中不少中小型企业和某些非法设立的企业,存在着自然环境复杂、生产条件恶劣、生产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工作场所存在危险源、粉尘、坍塌、爆炸等多种不安全因素,但企业很少购置安全设施和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极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劳动防护用品有瑕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是企业为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保护职工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措施。从劳动防护用品配备的实际情况看,大型国有企业配备较好而中小企业配备较差,尤其是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和矿山企业问题较为突出,主要存在劳动防护用品不合格、配备类型与数量不足、不按时维修更换等问题。企业忽视劳动防护用品的保障作用,使得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伤害。

2.4 事故处理不及时生产事故发生后,企业需做好事故处理,尽量挽救劳动者生命安全,减少损失。但是目前许多企业并不能及时、完善地处理生产事故。企业不能做到及时上报事故的有关情况,怕承担责任而漏报、谎报和瞒报事故情况和伤亡人数,没有紧急应对事故的预案等问题,造成劳动者伤亡人数增加和经济损失增大。

3完善劳动安全保障的主要对策

3.1 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劳动者应熟练掌握工作技能以及了解工作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企业可以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加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①开展就业前、更新技术后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使员工了解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流程。这可以通过企业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现代传媒、安全讲座和知识竞赛等方式在员工中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②企业应告知劳动者作业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使劳动者了解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和自救方法。企业可以在进行防范和应急措施的培训后,开展模拟现场活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者的应急、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③对劳动者告知相关法律知识,加强劳动保护的宣传,通过图片、数据等资料使劳动者了解该行业安全生产现状,树立劳动安全意识和劳动安全危机感,以此可降低事故发生率和减少事故发生后的伤亡人数。

3.2 加强企业劳动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应针对自身问题,制定企业内部的《劳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管理、安全人员管理以及生产设备和工作条件的管理等制度。要完善企业劳动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全生产,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实现:①企业应本着“管生产的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施安全责任制度。从厂长经理到普通劳动者都应对生产负有一定的责任。详细确立当事人责任,实施安全责任制度,可改变企业从重视利益而不重视安全生产的观念。②企业应安排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定期检查工作场所、生产设备并做好记录,及时发现潜在或暴露的安全隐患并排除,排除不了的记录在案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③安全设备必须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必须在爆炸危险场所、生产危险化学品等场所中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让员工宿舍远离危险物品的生产,保证通风、照明和安全通道等方式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这样,可排除一些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

3.3 配备高质量的劳动防护用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定佩戴、使用。因此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的需要,按照不同工种、不同劳动条件免费配备给职工齐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前进行检查并保证其高质量。企业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劳保用品管理制度并教育劳动者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使防护用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效。此外,还需要企业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的数量和质量,有效地保障生产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3.4 健全劳动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生产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尽快采取事故处理措施,减少经济损失和伤亡人数。事故处理制度的完善,可通过应急处理、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处理三方面进行:①完善紧急处理制度。应针对本企业问题提前制定事故处理预案,安排相关人员负责,保障物资和信息的,确保事故发生后有步骤的展开救援;②规范事故报告制度。规定事故报告内容、时间和程序,企业应及时如实上报,不得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事故,政府也应健全有效率的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减少相关程序,在事故发生后政府和安监部门可及时了解情况,有效开展救援工作;③健全事故调查处理制度。事故调查具有专业性,要指定高素质人才为事故调查人员,事故调查与处理相分离,对事故过程及因果关系进行全面、客观地分析,明确事故责任方并进行相应处罚,根据客观现实写出调查报告。此外,企业还应进行事故总结,详细分析事故原因并且吸取经验教训,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加强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注释:

①伤亡事故月报.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10,(4).

②伤亡事故月报.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9,(12).

③河北省经济年鉴.河北省统计局,2009.

参考文献:

[1]刘卫东,王立艳,张岩松,马骏.我国煤矿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2).

[2]王致兵.我国劳动安全问题及对策.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