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指挥调度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08 18:03: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指挥调度解决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指挥调度解决方案

篇1

关键词:应急指挥;三网融合;保证安全;降低损失

近年来,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公共安全、意外事故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公众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面对危害,如果应对不利,往往就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及时、高效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害,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研发的系列应急平台解决方案,以数字化预案为基础,具备综合协调、临测监控、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调度指挥、应急培训演练等诸多符合应用管理业务需求的功能集,能够帮助应急指挥部门建立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截至目前,该系列应急平台已经在中央八部委以及江西、安徽、江苏等五个省市的重要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急应用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和大量行业综合应急解决方案,为国家及时、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新指挥手段 改变传统应急指挥方式

众所周知,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应急指挥工作往往就是与时间赛跑,以实现及时有效地援救,最大限度地保障公众生命及财产的安全。但是,传统应急指挥是以被动式的响应为主,通过人工报警等手段启动应急预案,总是难以在第一时间掌握事故情况,无法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援。尤其一些紧急性更高的突发事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救援,往往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单一化、被动式的应急响应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应急指挥业务发展的需要,亟待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

结合应急指挥的现状及需求,国家级信息领导厂商航天信息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业务积累,以软硬相结合的公共安全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实践化预案技术为支撑,从应急平台体系顶层设计入手,紧密结合应急管理业务,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急应用平台、指挥调度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和大量行业综合应急解决方案。应急指挥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可视通信交流方式,具备直观、快速、信息量大等优点,可以有效加快突发事件的信息传达及沟通效率,极大地提高决策速度,从而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援。

预案数字化 应急全盘智能管理

应急指挥工程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通过应急平台建设,主要解决提供或者提升信息汇聚、信息整合、信息共享、信息展现分析、快速反应等方面的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和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对于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是目前国际先进的应急指挥手段。

航天信息研发的应急应用平台以数字化预案为核心,提供强大的应急业务管理和应急智能决策能力,实现了应急业务过程的可视化展示和分析,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信息与总结评估等功能。当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预案模型能够全盘调出应急所需的基础数据和应用服务,使应急预案贯穿于整个应急管理流程中,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在应急管理各个阶段的作用。

三网融合 实时高效调度指挥

应急指挥是一个覆盖面广、涉及多部门协同的工作,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现场各类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为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传统应急指挥过程中,指挥中心对事件现场的实时情况掌握较少,往往无法及时获取现场的视频画面;同时,分散于不同地点的领导、专家、应急队伍之间,只能通过手机、对讲机、视频会议等通信手段进行沟通,而难以进行统一的会商,导致整个指挥调度工作效率低下。

航天信息研发的三网融合指挥调度平台通过现有的有线网、无线网、卫星网三大网的有机融合,对综合语音平台、综合视频平台进行资源调度,达到不同网系间的语音互通和视频数据资源要素的共享,实现了音视频资源的 “一网联通”和“一键调度”,为应急平台的指挥通信、数据传输和共享、远程会商与协调、图像接入等多种调度业务功能提供全面保障,使各级指挥决策人员能够真正做到“看得见、听得到、调得出”。这一高效、协同、可视化的应急指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全面的感知、智能的预警与统一接警、高效的会商与决策、快速的处置与善后,做到快速协调跨部门资源,高效应对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和影响。

服务八部五省 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如今,航天信息应急平台系列解决方案已经在国务院办公厅总值班室、国家核应急响应系统、国家民政部减灾中心、国家环保部环境卫星减灾中心、中央党校应急指挥仿真实验室、江西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安徽省政府应急指挥中心、北京奥运安保周界安全项目等多个重要区域或项目中成功应用,系统运行稳定,成效良好,并曾荣获中国应急管理信息化技术创新奖。

篇2

林业森林火灾是林业的重大灾害,会给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危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森林防火的工作就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要性公益事业和基础事业,因此,森林防火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尤为重要。由于林区内地广人稀,有线通信、移动电话等通信方式有局限性,为了保障林区防火工作的需要,需要建设森林防火的专业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是保障森林防火指挥部门组织指挥和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确保森林防火指挥部门完成防火扑火任务的重要条件[1]。

无线通信系统传输距离远、抗毁性强以及可快速部署等特点,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提供强有力的通信保障。例如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汶川等多个县级重灾区公网通信系统全面阻断,抢险救援人员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实现人员调度指挥[2]。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也确定了无线通信的数字化进程。

森林防火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建设的整体思路如下:

构建超短波、短波、卫星通信等多种系统相互补充的无线音视频通信平台;构建统一调度指挥平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指挥,保障日常防火需要;构建应急通信指挥平台——在扑火现场以应急通信车和便携式通信设备快速搭建前方指挥中心,即可建立与后方指挥中心的信息通道,又可同前方通信盲区以便携通信设备组成的临时通信网进行互联互通[3]。

1 系统组成

林业数字无线通信网主要包括超短波通信网、短波通信网、卫星通信系统和应急通信保障车几个方面,为森林防火提供了多种通信手段。超短波通信网为日常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在扑火应急方面超短波通信网结合便携通信设备、卫星设备和应急通信保障车可迅速在火场组建起以火场前指为中心的应急通信网络。系统应用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超短波无线通信网

2 超短波通信网建设

2.1 数字同播系统

2.1.1 数字同播系统介绍

随着无线通信专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解决日益增长的着专业无线通信用户的需求和日益枯竭的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新一代数字标准应运而生。基于数字技术标准的同播系统实现了模拟向数字的平滑过渡,从根本上解决互联互通及数字加密的困扰问题;尽可能保持了模拟系统原有的特色及使用习惯,发挥数字产品的优势,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4]。

(1) 数字同播系统采用12.5 kHz TDMA双时隙,相对模拟大大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缓解了频率资源紧张的局面;

(2) 数字同播系统采用大区制,建网成本低;

(3) 数字话音,抗干扰能力强,语音质量更好;

(4) GPS功能,终端有GPS定位功能,数字同播系统可实现GPS调度管理功能,对林业用户特别是扑火队员在紧急情况下更能保障其重大生命财产安全。

数字同播系统是为满足森林防火对专网通信的需要,解决用户从模拟向数字过渡的一种很好的专网通信解决方案。为了更好的切合林区应用,数字同播系统将充分利用并沿着集中式系统和分布式系统的混合组网,有线链路和无线链路的混合组网以及模拟模式和数字模式的混合组网方向发展。

2.1.2 林业数字同播系统解决方案

林区日常预防工作是林区为单位开展工作,需独立运行的通信网络;火场应急无线通信强调统一指挥、步调一致,要求具有调度指挥功能的多级通信网络。所以适合森林防火的应急无线通信网应该是在日常预防工作以县(林场)级为单位能独立通信,在有扑火任务时能立刻根据实际需要组建从火场到火场分前指、火场总前指的多级通信网络。

本方案设计了以县(林场)为单位组建数字同播系统网络,并在县林业局设置调度指挥中心,这是森林防火应急无线通信系统的骨干网络;在省、地市到县分别组建省?地市级、地市?县级的数字同播网络。省?地市级数字同播网通过调度管理平台分别同各地市?县级数字同播网络互联;各地市?县级数字同播网同样通过调度管理平台同各县(林场级)数字同播网络互联,实现了省、地市到县(林场)的行政级调度指挥网络。根据省、地市、县(林场)等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在省?地市、地市?县级的数字同播网络采用有线链路(比如E1、光纤等);在县(林场)级的数字同播网络采用无线链路(比如网络电台、网桥、微波等)。

数字同播网组网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 省、市、县三级数字同播组网图

在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上以县(林场)级数字同播网络为骨干构建火场分级调度指挥无线通信网络。一般分为三级通信网络,一级通信网为以背负式中转台、背负式电台和对讲机等组成的扑火队专用通信网络;二级通信网为以火场分前指便携基站与临时中继站、应急通信保障车和背负式中转台组成的火场前指同扑火队进行联络组成的火场通信网;三级通信网是火场总前指通过县(林场)级数字同播网络与各火场分前指便携基站组成的调度指挥网。一、二级通信网络通过背负式中转台与前指便携基站与临时中继站、应急通信保障车等实现组网联通;二、三级网络通过便携基站同数字同播基站实现组网联通;三级网络通过数字同播网可实现与后方指挥中心的组网互联。

2.2 无线链路系统

2.2.1 无线链路种类

数字同播系统基站互联可通过有线IP(专线、E1、光纤等)和无线IP链路解决,满足数字超短波数字同播系统需要的无线IP链路包括网络电台、网桥、微波和卫星。

2.2.2 无线链路比较

无线链路比较见表1。

上述表格仅列举一般情况下的技术参数,不完全概括所有设备和情况。

2.3 数字超短波便携通信设备

2.3.1 便携式设备介绍

背负式中转台主要应用于应急火场组建火场一级通信网络,可快速方便的在火场以扑火队为单位组建临时通信网。

(1) 支持数字和模拟两种模式,能兼容现有常规模拟系统,保证模拟产品向数字产品平滑过渡;

(2) 支持多种呼叫方式,包括个呼、组呼、全呼、紧急呼叫;

(3) 具备北斗/GPS定位功能;

(4) 灵活组网,支持数字与模拟系统互联互通,能与固定基站组网中继,也能单独组网中继;

(5) 适应野外作业,防尘、防潮、防震、防雨淋等特性;

(6) 具备良好的 便携性。

便携基站主要应用于应急火场组建火场二级通信网络,在火场分前指非常适用此设备,可围绕各火场分前指组建应急通信网,即可方便的实现一、二级网的联通,也可实现与火场三级通信网(火场总前指)的接入。

支持数字和模拟两种模式,能兼容现有常规模拟系统,保证模拟产品向数字产品平滑过渡;支持多种呼叫方式,包括个呼、组呼、全呼、紧急呼叫;具备GPS定位功能;灵活组网,支持数字与模拟常规互联互通,能与固定基站组网中继,也能单独组网中继;适应野外作业,防尘、防潮、防震、防雨淋等特性;具备良好的便携性。

2.3.2 便携式设备组网应用

便携式设备应用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便携式设备组网图

背负式设备应用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背负式设备组网图

3 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3.1 系统介绍

视频技术应用到森林防火工作中是提升森林防火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对扩大监控范围、及时发现、及时扑救和提高指挥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林业视频应用主要在几个方面:

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视频会议指挥调度;火场实时无线视频传输;遥控摄像监测林火。

下面重点介绍依靠超短波通信网络实现的火场实时无线视频传输系统。

无线视频图传系统采用的是COFDM调制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和最具发展潜力的调制技术,可在非视距条件下进行有效传输,COFDM技术对噪声和干扰有着很好的免疫力,绕射和穿透遮挡物是其核心技术;在无线视频传输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5]。

采用COFDM技术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具有良好的非视距传输和高速移动传输性能,能提供高质量的实时图像和声音。通过车载或便携式设备可灵活、迅速地将现场实况声像直接传输或通过转发台,经有线(光纤、网络)或无线(卫星、微波、网桥等)链路回传至指挥中心。

3.2 无线视频传输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的无线视频传输系统采用先进的COFDM调制技术,非常适合在森林防火中应用。传输系统包括三部分设备,分别是视频采集设备、车载接收/发射设备或便携综合监控指挥平台设备、基站接收/发射设备。

视频采集设备一般是背负式的便携设备,由单兵背负进行火场视频实时采集,是前方的音视频采集发射设备,将采集的图像发送到车载接收设备活便携综合监控指挥平台;

车载接收/发射设备是配备在应急通信保障车上设备,火场视频可经过车载接收设备接收,并通过发射设备或卫星、无线链路等设备发送到后方;便携综合监控指挥平台是适合于部署在前指或火场前方的便携式设备,可在火场前方实现视频监控指挥,也可以配置在应急通信保障车上;

基站接收/发射设备用于建设转发台,组建专用的视频传输网络。

便携综合监控指挥平台设备是一款可与视频采集设备一起配备的便携设备,可单独携带也可配备到应急通信车上,使用方便。

本文提出的视频解决方案是依靠超短波基站建设视频传输网络,即利用超短波基站覆盖,在基站加设基站接收机,通过超短波网络无线链路将视频图像回传至后方指挥中心。

4 应急通信保障车

4.1 应急通信保障车建设目标

应急通信车即应急通信系统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小型化,这里的小型化并不是针对常规状态下的应急通信系统。常规情况下,系统是大区制的、广泛覆盖的,基站设备复杂,功能完善,可以满足工作要求。在特殊情况下,诸如地震、洪水、雪灾等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面前,基础设施部分或全部受损,这时的应急通信设备需要具有小型化的特点,以便迅速运输、快速布设、节约能源;

快速布设,作为专用专网应急通信系统,应该具有能够快速布设的特点。

图5 应急通信系统示意图

节能型,由于某些应急场合电力供应不健全,完全依靠电池供电会带来诸多问题。因此,应急系统应该尽可能地节省电源,满足系统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移动性,指挥调度中心可以随时接入到应急系统中。指挥调度中心可以达到指挥调度车辆、飞机,小到笔记本电脑、PDA等移动设备,利用无线链路远程监控整个系统;

简单易操作,应急通信系统要求设备简单、易操作、易维护,能够快速的建立、部署、组网。操作界面友好、直观,硬件系统连接端口越少越好。所有接口标准化、模块化,并能兼容现有的各种通信系统[6]。

同时,据GA/T528?2005《公安车载应急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要求,省市级应急通信车除包含语音、视频、供电等子系统外,还应包含卫星通信、公网通信等系统,实现现场的音视频指挥调度以及与后方指挥中心的信息共享。

4.2 林业应急通信保障车

综合通信指挥车如图6所示。

5 无线通信技术在贵州林业的应用

根据贵州省地理环境和林区分布,结合现有的网络资源,贵州省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采取三级网络结构。在贵州省9个市(州、地)、89个县(市、区、特区)、10个省厅直属单位及省森林防火办公室共109个单位建设数字基站123个,以满足贵州省林业森林防火无线通信的需求。

图6 综合通信指挥车

数字无线通信网络的建设以省市县三级调度管理中心为系统架构:建成了从贵州省林业厅到各市州林业局的数字超短波通信网;建成了从市州林业局到其所属县林业局的数字超短波通信网;建成了从县林业局到下属林场、林区的数字超短波通信网。

平时各个县林业局独立管理自己的人员,实现人员的到岗查询、巡护联络以及信息的及时汇报,在发生火情的时候,可联动各个县或是各个市州单位进行统一的调度指挥。由于贵州省林业范围广,环境复杂,通过补充的移动中继台、背负式中继台、应急通信包、车载台等设备解决了基础通信网络存在的信号盲区问题。项目建成后,贵州省森林火灾预防、监测和扑救指挥综合能力将得到了显著提高。

6 结 论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专网通信解决了森林防火“听得清、看得见”问题,在森林防火上应用集音视频为一体的综合调度指挥应急无线通信网是必然趋势,合理的应用解决方案可为森林防火工作的预防、监控和扑火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

参考文献

[1] 周俊亮,张连生,肖非.我国森林防火无线通信的现状及今后的工作思考[J].森林防 火,2004(3):35?36.

[2] 孙玉.应急通信技术总体框架讨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 张伟,赵建伟,崔晓菲.如何搞好森林防火应急通信保障[J].森林防火,2011(1):53?56.

[4]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超短波对讲机专用频率落实工作的通知[M].北京: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2012.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无线通信;应急系统

一、铁路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是保证铁路运行安全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鉴于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采用合理化的解决方案非常重要,铁路应急通信系统解决方案应遵循的原则是:先进性、便利性、集成性、经济性、可扩展性和安全可靠性。1、先进性。传输网络采用光纤、数据网、无线承载,解决既有电缆带宽不足、速率低下等问题。2、便利性。现场部署简单、接入灵活、15分钟以内开通业务,解决既有接入设备多、接入操作繁琐以及因电缆质量不良造成的呼叫不通、不稳等问题。3、集成性。可提供光纤接口、百兆以太网接口、AV接口、Z接口,满足光纤、数据网网络的搭建,满足电话、图像等设备的接入,解决既有系统设备间不兼容的问题。4、经济性。利用现有光纤资源、数据网资源,避免重复性建设的投资。5、可扩展性。利用无线技术延伸话音、图像等业务到区间的任意地方,保证与现有自动电话网、调度电话网、动静图的互联互通;适应铁路区间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在路肩遮挡、树木遮挡、单兵移动、隧道内部等各种情况下所有业务能够稳定运行;可扩展应用到大型施工的组织、盯控等多种领域。这里我们研究利用无线接入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和铁路局现有的数据网和传输网络,实现区间内、站场各种应急通信履盖接入。通过对既有数据网资源、光纤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站点与中心的互联互通,解决既有电缆传输带宽窄、稳定性差等问题;引进无线接入技术,实现区间多种业务的接入,承载应急电话和直通电话等业务、传送可靠的动态图像,满足铁路区间多种通信业务传送技术、适应铁路区间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应急通信技术。

二、铁路应急通信系统主要运用技术

通过既有光纤和数据网实现站点与中心的互联互通,解决电缆传输带宽窄、稳定性差等问题;通过无线承载应急电话、直通电话、动静图业务,满足铁路区间多种通信业务的接入需要、适应铁路区间复杂多变环境下的通信需求。对现有数据网资源、光纤资源进行整合,同时既充分利用现有数据网资源和光纤资源、最大程度的节约了成本,又发挥了无线的灵活性,提高项目的可推广性。

三、铁路应急通信系统主要研究内容

1、利用无线技术来传送可靠的动态图像,以适应铁路无线通信技术在铁路应急系统中的应用田晓丹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浩特通信段区间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应急通信技术;2、利用无线技术来承载应急电话、直通电话等业务,满足铁路区间多种通信业务传送技术。3、利用各种灵活的接入手段,利用无线接入技术方案,满足铁路沿线各种应急通信、业务倒代、大型作业远程指挥的通信接入技术方案。

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

1、在各种铁路环境下的无线电非视距内传输技术;2、支持自动电话、调度电话、静图、动图等多种铁路应急通信业务的统一的无线传输平台技术;3、无线、光纤、数据网的融合技术。该系统在现网中进行测试及应用,可实现应急电话、直通电话、数据终端等多种业务的接入,满足大数据包传输的带宽要求,满足应急电话、直通电话等实时业务的稳定性要求,满足应急时限方面接入方便性的要求,满足区间移动性的要求。满足铁路区间多种通信业务传送技术、适应铁路区间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应急通信需求。

五、主要技术难点

1、在各种铁路环境下的无线电非视距内传输技术。近距离无线传输容易,远距离无线传输较难;视距内无线传输容易,非视距内无线传输较难;窄带无线传输容易,宽带无线传输较难。2、支持自动电话、调度电话、静图、动图等多种铁路应急通信业务的统一的无线传输平台技术。单独实现某一业务容易,实现综合业务较难;基于电路的2种电话业务和基于IP的数据(图像)业务,“尽力而为”的业务管理方式容易,而互不影响、优先有序的管理方式实现起来较难;改变铁路使用习惯和管理习惯实现上述业务容易,而顺从既有的铁路规范和使用及管理习惯实现上述业务则较难。3、无线、光纤、数据网的融合技术。采用无线技术进行区间覆盖,实现容易,但成本高;采用光纤技术的通话柱方案,成本太高,灵活性差;无线、光纤、数据网的融合方案,既充分利用已有的光纤资源,又发挥无线的灵活性,综合造价还是最低,项目的可推广性大大提高。

六、推广应用前景

篇4

对这片“海域”驾轻就熟的Motorola Solutions在拆分之际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全球行业调查,其调查结果显示政府、公共机构和各个垂直行业的企业对于通信都有一种最根本的“简约”的要求:那就是通信解决方案在“关键时刻”必须给力。这个要求可谓简约而不简单,MotorolaSolutions必须识别和满足那些“关键时刻的关键通信需求”,凭借以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和领先技术助力客户在每一个“关键时刻”发挥最佳表现。以“关键时刻”为关注点,Motorola Solutions在全球展开了全新的旅程。在中国,Motorola Solutions早已布局不断成长的政府级和企业级市场。Motorola Solutions亚太区资深副总裁彭德望表示:“中国是Motorola Solutions在全球最重视的市场,我们认为中国的政府与企业业务市场大有可为。”

如何“可为”?这块听起来有些陌生的“蛋糕”究竟有多大?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白皮书”的2011两会政府报告在今年年初指出,中国将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企业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经营效率;同时将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医疗、教育和社会安全保障机制的完善。两会释放的强烈信息揭示了中国政府级和企业级市场的巨大容量。

政府与公共安全市场:以助力“关键时刻”为己任

事实上,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公共服务日益完善以及更多世界级盛会来到中国,中国的政府和公共安全市场广阔的纵深已在预示Motorola Solutions的“大有可为”。公共安全、机场、轨道交通、港口、政务网等行业是Motorola Solutions重点关注的领域,这些行业随时面临紧急重大的任务,有赖于各方在“关键时刻”通过可靠的调度、指挥、通信进行有效协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Motorola Solutions在中国一直致力于为这些重点行业提供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成都市在2006年就采用摩托罗拉TETRA数字集群技术建成了应急联动系统,供公安、消防、交警、医疗、城管、交通等部门进行日常调度工作。系统投入使用后,在历年黄金周交通运输指挥调度、2006年花博会、2007年女足世界杯、2008年抗震救灾、奥运火炬传递等临时或应急通信保障中都表现出色。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共有近七万摩托罗拉TETRA用户机为赛事保驾护航,使用范围遍布北京的31个体育场馆、运动员村以及各指挥中心。

2010年,摩托罗拉为上海市公安局提供350MHz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与此前已投入使用的800MHz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协同合作,构建成上海市全境的全数字化新一代公安无线指挥调度通信系统。同时,经过数年建设,采用摩托罗拉TETRA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上海市已经建成了亚洲最大的城市地铁无线通信网络,覆盖上海地铁1到11号线。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遍布世博园和上海各个区域的Motorola Solutions TETRA数字集群无线通信网络,作为上海市政府、世博会、政务网(上海电信),以及公安、机场、地铁等各个重要行业的无线通讯和指挥调度的重要手段,为超过10万个重要用户提供了超过1.9亿次的调度指挥呼叫通信服务。此外,基于MOTOTRBOTM数字常规通信系统的室内通信解决方案还被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世博轴及演艺中心采用。

通过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Motorola Solutions在中国正不断深入政府和公共安全领域。

企业级市场:引领IT应用趋势

Motorola Solutions的另一关注重点是企业机构的IT应用。TechTarget针对中国市场的《2011年IT应用意向调查》显示:随着2011年全国经济明显好转,企业级市场的IT应用显示出更加蓬勃发展的迹象。企业对自身lT架构的理解更加建立在多样化的终端设备之上,包括各种移动数据终端和EDA等。企业对员工手持设备的购买需求增加,IT预算普遍上涨。同时,随着无线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稳定,无线网络将逐步成为企业网络的主要访问方式。这一调查结果显示,未来中国企业对IT应用的大趋势与Motorola Solutions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相当一致。

Motorola Solutions认为未来的IT应用不应局限于办公室人员的工作方式,在竞争激烈的零售、供应链、物流、服务业等领域,与顾客直接接触的前线工作人员更应该获得全面的IT应用支持。而医疗卫生行业关系生命安危,医护人员更需要随时获取精确信息,这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医疗机构效率的关键。IT应用必须投入到企业和机构的最前线,必须在每一个前线员工的手中发挥最大价值,这是企业未来IT应用发展的大趋势。MotorolaSolutions为企业用户提供的整体移动解决方案集成了条码扫描、数据传输、RFID、网络应用等多种功能,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前线员工的多种应用,并且具备与物联网等新型应用整合的能力。截止目前,Motorola SolutionsE,经为沃尔玛、物美、九牧王、长虹、第301医院等企业和机构部署了移动解决方案,帮助零售、制造、供应链、医疗等行业提高运营效率。

篇5

“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我国煤炭工业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安全生产信息化就是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控制及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使企业在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等方面实现信息化,实现安全生产的综合自动化、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决策智能化。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是以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环节中所涉及的主要机电设备自动化为基础,综合考虑辅助系统(如语音通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环境、人员监测监控系统)而建立的一个综合系统,它与企业管理系统(MES、ERP)形成管、控一体化的完整体系。

要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对煤矿生产现场的管理和控制。煤炭开采作业就是具有很强现场性的重复性生产模式,煤矿生产现场是各种矛盾的交汇点,也是煤矿企业管理的枢纽。本方案着眼于煤矿的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利用信息化等高科技手段,建设煤矿企业管控一体化与决策支持平台,提高曹庄煤矿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打造和谐、安全、文明、高效的数字化矿井。

矿井投产以来,始终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狠抓安全生产“双基”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矿、科技兴安战略,积极推进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本质安全型矿井。

为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曹庄煤矿在建设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建设内容如下:

1、综合自动化平台建设

(1)硬件平台

建立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和1000M高速的工业以太网络,解决所有子系统传输物理通道;对所要求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完成一个信息集中管控平台;

井下-120泵房、-280水泵房,-480水泵房和-280皮带集控室形成井下防爆千兆工业环网,井下的工业环网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组成一个千兆工业以太环网,作为全矿地面及井下主干控制网,主干网通过环网交换机为全矿地面及井下的各个生产监控子系统提供灵活的工业以太网接口。

核心交换机选用MOXA PT-7828,三层交换机,冗余配置。井下节点选用内置内置MOXA EDS-510A的防爆交换机。冗余协议为Turbo Ring,自愈时间

服务器采用IBM X3650 M3,对于数据库服务器配置IBM DS3400存储。

在管理网和控制网之间使用网闸隔离,确保网络安全。

(2)软件平台

组态软件选用三维力控pSpace系统。

pSpace系统是针对广域/分布式SCADA系统/的解决方案;非常适用于煤矿行业;其灵活的扩展,模块化的部署,行业库继承机制和项目订制与开发等特性使其迅速成为业内SCADA系统的优秀IT平台;能为工业领域提供完备的监控与数据采集(SCADA)功能。

pSpace采用跨平台解决方案,涵盖单用户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直到支持冗余服务器、数据容灾中心和远程Web客户机解决方案的多用户系统。

pSpace基本系统是各种不同应用的核心。它不仅包含开放的编程接口,面向对象继承的概念,实例化组态项目的模式,还包含大量已经开发了的pSpace附加件和行业库,用于给用户提供各种功能的扩展。

pSpace能够很好的支持分布式应用,pSpace系统完全按照多层体系架构设计,按照煤矿行业的特点,可划分为标准的三层体系结构,分别为数据采集汇聚层、数据存储管理层和数据应用表现层。

pSpace系统为企业决策者在生产过程中提供实际有效的功能——构建数据平台,展示分析数据,数据综合应用,提供决策依据,使企业决策者快速作出反应。

pSpace系统解决方案具有以下特性:

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功能清晰的业务模块

高安全性和对底层生产系统的防护

易于操作和维护

优质的软件服务

2、子系统接入

(1)35KV变电所:35KV变电所已有电力监控系统,其通讯管理机提供CDT规约,通过MOXA串口服务器转换,力控pSpace支持CDT规约采集。

(2)主副井提升:主副井提升控制系统使用三菱FX2N PLC,其485接口已被占用,数据采集通过编程口。通过MOXA串口服务器转换,力控pSpace支持FX2N采集。

(3)风井:风井已经建立监控系统,上位机软件使用VB+Access,由于没有DDE接口,直接从Access中采集数据。

(4)井下水泵集控系统:井下水泵已经上集控系统,并提供KEPServer接口,通过OPC方式采集。

(5)皮带集控系统:皮带集控以上集控系统,通过OPC方式采集

(6)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提供上传的txt文件,直接采集txt文件。

3、调度管理系统

(1)调度办公

为生产调度管理人员提供日常生产调度的办公平台,包括调度日志和调度交接班管理;早调度会议、班前调度会议、生产平衡会议管理;管理人员工作管理;记录、处理机电、运输、顶板、瓦斯等生产事故;进行部分生产结果的填报;对当班采掘作业关键环节的调度跟踪与记录等。

(2)应急指挥

建立煤矿应急救援体系,明确矿指挥系统岗位职责,制作、维护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时,结合电子地图模拟事故现场的灾情影响范围,及时提供逃生路线和救援策略,辅助应急指挥。

(3)调度资料管理

维护、查询煤矿安全规程、职业健康、工伤事故处理流程等规程措施,维护、查询井下巷道布置图、采掘平面图、通风网络解算等技术资料,为生产调度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

篇6

本报讯 10月19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信息通信专业委员会综合布线工作组(以下简称“布线工作组”)在京召开了新闻会,正式推出《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工程应用技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该白皮书针对数据中心布线系统设计人员、安装人员和使用者的需要,详细论述了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构成、产品选择、系统配置、安装要点、性能测试等方面内容,提出了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实施指南。由于数据中心的重要性及其建设的特殊性,对于数据中心结构化布线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布线工作组的核心课题之一。此次的《白皮书》实际上是对2008年的相关白皮书的修订重编,加入了诸如“中间配线区”等新的技术内容,同时还根据用户的需求反馈,制作了一系列实用的设计表单和设计案例,帮助使用者有机地将标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数据中心布线系统工程实施的可操作性、正确性。

阿尔卡特朗讯提交管理服务创新专利

本报讯 日前,阿尔卡特朗讯宣布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提交有关创新的管理服务系列专利应用中的前两项专利。新提交的专利中将蕴含阿尔卡特朗讯特有的管理服务经验和能力,其中一项专利涵盖了交付管理网络运营服务的控制中心(OCC)方法论,另一项专利则包括高效的全新“倒金字塔型”运营成本测算方法。阿尔卡特朗讯在全球拥有超过27000项专利,用以实现广泛的服务和技术创新。

北京协和医院部署西门子企业通信HiPath 4000

本报讯 北京协和医院日前选择了上海西门子数字程控通信系统有限公司(SBCS)的HiPath4000融合通信平台,以升级其通信基础架构。据了解,SBCS将在北京协和医院东西两院各部署一套HiPath 4000实时通信系统,以确保整个医院能够将数据和语音集成在单一的IP网络之上,从而极大地节省通信费用,简化系统维护和管理。HiPath 4000是一款完全混合型的通信平台,可以支持传统的语音解决方案,也可以支持VoIP和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凭借SBCS提供的解决方案,北京协和医院将拥有一个可以自主配置的,便捷、高效安全和现代的通信平台,这个灵活、可升级和具有高可用性的系统还支持用户扩展以及今后新应用的接入。

第一线安莱2010年上半年收入增长20%

本报讯 第一线安莱日前宣布,其2010年上半年集团整体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0%。其中,外包呼叫中心及数据中心(IDC)业务表现出色,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获得50%、30%的增长。目前,第一线安莱在上海、北京及广州均设有外包呼叫中心。未来第一线安莱将扩建其在北京和广州的外包呼叫中心的规模。而在数据中心(IDC)服务方面,第一线安莱已经把现有设备升级,同时,目前托管的客户设备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由4000台增长到5200台。此外,第一线安莱全新推出的云端专属寄存服务(CDH)将为大中华地区的IDC用户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篇7

为此,《物联网・智慧城市》杂志社专访力维CTO向稳新先生,就先进经验、行业趋势、公司发展、相关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给行业内的人员提供参考和帮助。

记者:力维2012年股权变更后进人安防,那么拥有通信背景的力维,在安防领域的经验和独特优势之处体现在哪里?

向稳新:1995年,中兴通讯成立监控产品线,自此进入安防行业。2005年,正式以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独立运营,秉承中兴通讯深厚的通信背景和ICT基因,力维在大规模系统研发,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对通讯技术、信息化技术等的深刻理解与预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力维的安防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如互联互通、安防云等,进而也提升了力维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其中尤以大规模安防系统的架构设计和稳定性保障方面表现优异,如借鉴综合网管系统的思想来推出安防电子运维系统。在面对不同行业时,力维综合解决方案的优势在于核心架构和业务定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下端可很好的整合云接入、云分析、云存储等方面:2、在性能、交互界面、编程逻辑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3、提供开放接口和运维接口,通过这两个接口进行业务定制。

但显然,如果力维对每一种不同的架构、不同的系统都进行业务定制,推出不同的综合解决方案,那么投入资源将非常大。2005到2012年期间,服从中兴通讯产品线项目的战略需要,某些情况下会做出一些战略性的牺牲,在外人来看,力维的某些项目貌似不计成本。2012年后由于股权变更,新的董事会和项目审计更偏重于有质量的增长,力维将重点客户定在系统集成商,为系统集成商提供核心架构,集成商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了解用户需求,和用户实现良好的业务关系。力维也可和集成商实现双赢。

记者:据了解,力维此次首推“ICT创享美丽安防”概念,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概念么?是基于什么出发点提出的?力维又是如何打造美丽安防的?

向稳新:任何东西都要抓住核心需求点,智慧城市的主体是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需求都是智慧城市所需要面对的。力维的角度是以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发现三大主体所需要的东西都可以从应用的角度来满足。这样可以让这些主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新技术对他的便利。其实无论做任何技术、任何产品都要使最终的服务对象感到满意,美丽安防是希望给最终的服务对象带去便利,提升生活的质量,能实实在在感受到产品或者其他能给他带去价值。

落实到行动层面,力维除关注客户的显性需求之外,也重视客户的隐性需求。力维认为客户对于安防系统的一个重要的隐性需求,是安全、美丽、智慧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力维在衡阳的四大应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数字城管、应急指挥,下一步力维会做智能医疗,这四大应用包括下一步的智能医疗都和三大主体密切相关。记者:力维在很多特殊行业都有推出整体解决方案、包括EyeCity、EyeSafe、EyePow、EyeTra、EyeCom、EyeHome等。那么力维为什么会选择这些行业?未来是否依然会关注这几个行业的解决方案?

向稳新:力维自2007年确立走创造性综合解决方案之路的发展战略后,在国内行业市场聚焦于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安、政府、交通、能源行业。每个行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基于需求的深刻理解,对应在架构上、产品上,就是前端产品、视频终端产品的差异化。力维选定的重点行业不光是看中力维在此行业的基础,也基于力维对四大重点行业业务需求的深入理解。

公安、政府行业是当前视频监控的大市场中很大的一块市场,有着200多个平安城市项目的支撑,力维在这一块市场也有各方面良好的条件,必须把握。交通、能源行业上,力维从2010年开始,对这两个行业从市场、需求、业务关系、运行机制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理解,也有稳定的产品架构可以满足行业的需求,而进军同质化竞争不是很激烈的市场,可以更快地满足企业对于效益的需求。而电力行业要求动环监控,前端良好融合数据监控和视频监控,力维所具备的动环监控、视频监控的基础是很好的优势。

未来力维将继续深耕公安、政府、交通、能源四大行业市场,为这些行业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对于其他行业,力维重点在于扶植合作伙伴,以提品服务为主,由更了解这些行业的合作伙伴,基于力维的iCAP能力开放接口,研发提供行业定制化服务,做到资源互补、合作共赢。记者:公安实战平台是许多企业今年着重打造进人平安城市的突破口。力维今年也有实战平台巡展活动,可以介绍力维实战平台的特性么?巡展效果如何?

向稳新:平安城市建设经历了联网整合、深度应用的过程。深度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视频类的深度应用,二是各种资源整合。力维的公安项目团队经过近一年多的实地开发,其主题内容针对公安各部门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的工作展开,为其治安、刑侦、图侦、巡警、交警、指挥中心等各个警种、部门提供针对。2013年,力维正式新一代EyeSafe公安实战平台(简称EyeSafe)。EyeSafe是力维结合公安实战要求,以视频监控为基础资源,以公安信息系统为支撑,定制开发的一套公安实战化平台。

EyeSafe可帮助用户更加直观地开展公安实战业务,如网上巡逻、视频布控、视频报警、视频侦查、图像研判、视频浓缩、摘要与智能检索、警力资源调度、联合指挥调度、智能卡口等,最终实现更高效、更快速、更强大的实战化平台应用。力维EyeSafe公安实战业务系统的关键在于将公安各警种、各部门的工作需求、日常业务以及指挥决策等软环境以软件系统及工作流的实体方式呈现出来。

2013年,力维“实战强警合力共维”――EyeSafe公安实战平台全国巡展先后在20多个城市开展,邀请各地公安业务部门的用户亲临现场体验,不仅很好地实现了产品推广效果,同时与最终用户的零距离交流,更进一步促进了平台功能的细化和优化。

记者: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几个词是这几年较为火热的词汇,很多企业也有对于这几个热点趋势推出相应的产品,力维的观点呢?可有对应的产品或技术推出?

向稳新:通过对云计算、物联网的深入研究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大规模安防系统规划、设计和建设经验,继2011年推出安防云解决方案后,力维2013年推出基于iCAP的ZNV智慧安防云G2,是基于力维自研的iCAP(Intelligent SecurityCloud Application Platform)智能安防云平台架构台开发,在iCAP架构中,引入了六大智能引擎和三大云技术。其中六大智能引擎技术包括:iEvent(智能事件流引擎)、iMaintaince(智能自维护引擎)、iKnow(智能调度引擎)、iMedia(智能多媒体引擎)、iDataMining(智能数据挖掘引擎)和iUI(智能交互引擎)。三大云技术为:云接入、云存储、云分析。

通过六大智能引擎和三大云技术,大幅提升了系统性能和可用性,并通过开放接口的进一步开发,实现平安城市、智能交通、应急指挥等各类大规模复杂应用。但这些新技术都面临一个问题,即要实现效果的话,需要较贵的硬件和软件来支撑。记者:十二五规划的推动,平安城市迈向智慧城市的过程中,您认为平安城市呈现了哪些新特征?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带来了哪些市场商机?

向稳新:平安城市的使用方和建设方是公安,而智慧城市是由政府主导,从平安城市到智慧城市,主导方便从公安上升到政府,强调服务于所有的城市主体,讲究城市所有的资源共享,而平安城市只是公安共享视频监控资源。所以智慧城市的关注点更多,建设内容也更加丰富;另外,政府会非常重视防止重复建设,强调资源共享。

无论是智慧城市,还是平安城市,其落脚点都是城市,而城市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市民,所有以城市为落脚点的概念,最终都需要结合这些城市主体的实际需求。基于这个思路,以应用催生智慧城市新概念,力维的智慧城市方案,一直是围绕三大城市主体,以共享平台为基础,以平安城市、智能交通、数字城管、应急指挥等应用为导向。

记者:力维2013年的整体销售状况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向稳新:从前三季度来看,力维在2013年的整体销售仍然保持稳步上升,在国内安防市场不断取得突破。如孝感平安城市建设、海南电网全省近90座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吉图珲客专综合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成功突破了高寒地区时速达250KM以上的高铁、客专综合视频监控市场,中国陆上三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中缅油气管道引入力维视频监控系统等。

海外市场方面,2013年力维的视频监控业务成功进驻印度教育市场、委内瑞拉电力行业市场。并将国内成熟的解决方案经过本地化的开发推向一些国家安全网,国家安全网项目类似于平安城市项目,相继参与的典型国家安全网项目包括阿根廷平安城市建设、法国里昂平安城市等,逐步在欧美高端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记者:能否预测2014年安防市场的趋势,及平安城市的走向?力维2014年有何新动作有何预告?

向稳新:2014年,中国安防市场整体仍将保持增长态势。但安防产品竞争会进入一个新的层次,将更多地表现为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

篇8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广东、黑龙江、山西、四川、上海、内蒙古、重庆等省(市)设有全资分公司。公司现有员工近300名,主要技术力量由美国、英国归国的科技人员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硕士组成。

公司业务涵盖政府综合应急平台、政府专项应急平台、国家大型企业应急平台、政府应急资源整合、应急模拟演练培训及物联网应急领域监测预警等应用领域,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应急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

东方正通公司参与编写了多个国家级、省市级及国家部委信息化标准,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及国务院国外应急预案编制对完善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分析等课题的承担单位,承担了联合国 UN GAID 综合减灾与应急科学数据共享应用、2008 年北京奥运运行指挥(应急)技术保障系统方案规划等国家级项目。公司还参与承担北京市、广东省、黑龙江省、山西省、四川省等多个省级应急平台的总体规划或建设工作,农业部、民政部、铁道部、国家海洋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防科工局、国家电网、新疆油田等多个国家部委及大型企业应急平台的规划和信息化建设,并为吉林省、上海市、天津市市委党校等多个省(市)党校提供三维模拟演练应急教学系统,有着100多个应急平台建设或服务的项目成功案例,在国内应急管理信息化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于2009年年底成立物联网事业部,并于2010年8月加入中关村物联网联盟。结合多年来在应急领域的研究和实施经验,东方正通提出了“物联网+应急=应急2.0”这一概念,也就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管理,这是物联网崭新技术和应急管理日益提高的风险预测预警需求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落实市领导提出的中关村发展物联网,可优先从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做起的指示。我们将高效地运用投资研发出两款物联网应急产品,相信未来五年,在物联网智能应急管理领域将大有可为。

公司获得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壹级、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 Level3认证、国际ISO 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北京市软件企业资质,是中关村物联网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科技园区“瞪羚计划”重点培植企业。

公司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奖,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国信息产业年度创新企业奖,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奖,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奖,中关村百家创新企业,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企业奖,北京市信息办、市委宣传部信息北京十大应用成果奖,北京市火炬计划奖,北京市委组织部专项经费支持项目奖,北京市区县级项目科学技术奖,全国九家优秀应急解决方案奖,信息化影响中国信息化贡献奖。

公司参与编写卫生部《中国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集标准体系》,参与编写《国家“政府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内容和建设规范制定》,参与《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标准)技术支撑体系》,重点参与编写《北京市区县及专项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指导意见》,重点参与编写《北京市应急指挥总体设计研究》,承担《北京市应急指挥平台软件系统总计技术方案》,承担《广州市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指导意见与技术要求 》。

公司拥有政府应急管理信息系统(GEMIS)V1.0,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V1.0,指挥调度通信系统软件V1.0,基于识别、调度、仿真的应急管理系统软件V1.0,东方正通智能工作流软件(ubi-link)V2.0,应急值守系统软件V1.0,应急资源管理系统软件V1.0,数字化预案与演练系统V1.0,应急智能值班系统V1.0,东方正通数字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软件V1.0,东方正通应急预案模拟演练及培训系统软件V1.0,东方正通应急资源管理与整合系统软件V1.0,东方正通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软件V1.0,空间数据整合与辅助决策系统V1.0,联动处置系统软件V1.0等。

篇9

IT服务业已成为我国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0年上半年,我国已实现软件服务业收入6048亿元,同比增长29.1%,其中信息技术增值服务和信息技术咨询和管理服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6.1%和34.6%。IT服务业在整体软件产业中的比例逐步加大,产业软化和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

2010年,中国IT服务进入标准化阶段,因为服务的范围在拓展,从单纯为企业提供支撑维护,扩展到对个人进行支持维护,再提供一部分外包,今后IT服务企业要提供的可能是企业级别的信息网络的支持和服务以及整个网络的服务。IT服务的范畴在不断扩张,服务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其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如本次编辑选择奖所列,办公套件的广泛应用以及医疗、政府、金融行业应用的逐步深入都反映出今年IT服务市场的繁荣。

标准的制定将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中国IT服务市场的成长,推动产业国际化进程,对产业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政策是我们的行业和市场发展的第一拉动力,IT服务市场得到了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内的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非常明确地把IT服务作为七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相关政府部门也在制订一系列的国标和行业的标准,以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数字医疗

东软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平台(熙康)V2.0

编辑点评:熙康作为东软医疗在健康服务领域的标志性品牌,是一个通过软件技术、医疗设备和互联网的结合,纵向整合区域医疗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资源,为政府、企业、机构、家庭和个人提供包括预防保健、远程监护、医疗救治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服务平台。

它创新性地采用一体化健康终端,通过互联网,将区域医疗中心、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保健服务与个人、家庭的动态健康管理以及医疗监控与管理部门的数据档案系统进行无缝链接,使优质的医疗资源向基层、家庭、个人延伸,为追求生活品质的个人与家庭打造即时、便捷的健康服务模式。

熙康健康终端是物联网概念在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实践。它无限整合适用于基层卫生机构、家庭以及个人的终端设备,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长距离、短距离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基于云计算的熙康云平台,保障个人健康数据的实时上传,实现健康服务的远程交互。

熙康通过专业化服务,将当前割裂中断的健康管理服务有效连接起来,使得人们在离开医疗机构回到家里仍然能继续享受到专业的健康服务,实现了医疗服务从事后救治、被动治疗,向主动管理、保健预防的顺利过渡,同时建立起医患之间的管理模式,并为传统医疗向社区医疗以及家庭医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协作平台

IBM Customer Experience Suite套件

编辑点评: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寻求全新的协作和信息交互方式,加强企业内外部的联系与客户双向甚至更多项的交互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客户信息,有利于创建新的客户关系和合作关系。IBM WebSphere Portal 7.0正是基于该项诉求而,它能够帮助企业快速部署更具弹性和灵活、展现更高性能的业务环境。

全新的IBM Customer Experience Suite,旨在满足企业对全面集成网络工具的需求,帮助企业组织重新设计它们通过网络和移动设备与客户进行互动的方式。客户可以根据套装的分析软件和社交软件以及商务功能,为目标客户呈现动态交互式网络体验,提高客户忠诚度。

IBM Customer Experience Suite是Lotus全新的产品线,也是IBM最新协作愿景和发展路线图――Project Northstar第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针对外部网络用户体验,核心组件包括了全新的IBM Lotus Web Content Management 7和IBM WebSphere Portal 7两款软件产品。IBM Portal平台自2001年第一版以来,始终坚持改善客户的Web体验,不断加入创新元素,今天的一大重要产品――WebSphere Portal V7.0不但能为企业带来卓越的Web体验功能,还能帮助客户简化业务流程,弹性灵活地进行部署,从而帮助客户快速敏捷地应对全新挑战,抓住商机。

该套件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核心产品、可选插件、行业模板和服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业务发展进行定制化的选择和部署。

应急平台

太极政府综合应急平台解决方案

编辑点评: 作为国内最早提供应急服务的IT企业,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承担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课题研究,更是承担了国家、省、地市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任务,不仅有领先的技术研究,更是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深得用户信赖,已成为应急行业举足轻重的IT服务力量。

太极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为政府提供了包含硬件平台、应急数据管理、数据分析、综合应用和智能决策的应急指挥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方案的目标是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政府提供全套的应急管理平台建设方案,逻辑框架如图所示。

解决方案提供政府综合应急平台的基础环境和应用系统,分别提供了指挥场所、硬件和应用系统环境、技术平台、数据交换和数据中心、应用平台到信息门户展示平台等多个系统的设计方案,为政府应急指挥提供多种功能支持。

指挥场所环境:根据政府应急指挥工作的需要,解决方案对指挥场所按照功能区进行了划分,分为应急指挥厅、值班室、会商室和专家讨论区等。

硬件基础环境平台、技术平台和系统软件环境平台:这三个平台是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及通信基础设施、主机服务器及存储系统、图像接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大屏幕数据演示系统、通信调度系统、移动指挥以及数据库、中间件等系统支撑软件。

数据中心:数据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基础数据经过采集、处理、标准化、传输、存储,形成系统资源库,为系统提供了高效的业务分析、决策、交换、共享的数据环境。

资源整合层:通过提供应用整合服务、业务整合服务、数据整合服务连接相关职能部门的系统、业务、数据,最大程度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

应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采用应用组件的方式提供了应用系统的基础功能,包括GIS系统、运营支撑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

专业服务平台:专业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专业单位的专业分析处理系统,为政府综合应急平台提供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分析工具、分析模型、处理预案,对各类事件的发展与控制进行模拟、趋势预测与模型化分析。

综合决策平台:应急综合决策平台综合各种数据信息及处理软件,缺省提供了辅助会商决策系统、数据收集与管理系统、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资源管理系统、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并可根据需要,快速地扩展业务系统。

编辑点评:根据银江“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云数据中心是城市实现全面智慧化的实践模式,由城市IT基础设施资源和信息应用资源构成,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包括软件服务、数据处理、基础设施应用等各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银云Ⅱ”云数据中心服务解决方案由基础资源运维平台、数据集成与融合平台和数据分析与决策辅助平台组成。

基础资源运维平台是一款先进的基础设施管理软件,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物理资源到虚拟资源的转换。它汇聚了行业领先的基础设施管理软件组合的诸多优势,是一款高度集成的资源管理产品,其中包括虚拟资源管理中心组件、云基础设施容量分析规划组件、云基础设施应用迁移组件、云基础实施自助服务组件。

数据集成与融合是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和装载的过程,实现不同系统及异构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换或把地理位置分散的、异构的、与业务关联起来的一组数据汇集到一起。数据集成与融合平台通过数据交换打破了数据孤岛,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业务协同;通过数据融合把分散的数据聚集到数据集市或企业仓库,形成数据“资产库”。

数据分析与决策辅助是对数据的搜集、融合、挖掘和分析过程,将分析后的数据以动态、直观的多维报表、图形形式展现给用户,为用户决策提供数据依据。数据分析与决策辅助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模型,支持完善全面的数据源,用户可通过对业务的不同需求分析和数据资源,自定义业务分析报表与视图,实现数据分析结果的随需查询、随需分析、随需展现和随需。

该解决方案优势的优势是:

更“绿色”云数据中心将所有的资源放入统一的“资源池”实行合理分配,根据部门需求,申请并使用“资源池”中的资源。实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了资源的综合能耗。

更经济云数据中心的资源可以动态分配和扩展,用最少的IT资源的投资,来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大大降低成本。

更安全 云数据中心将所有的硬件、软件统一管理分配,在机器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切换,保障系统正常运行。通过虚拟的网络设备,可以实现完善的访问控制,保证数据的安全。

更高效云数据中心将基础资源的分配、安装,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的安装,以及各项基础资源之间的优化自动完成,将原来提出需求到实现需求所需要的至少3个月的时间,缩短到1~2个小时。

海量数据管理 云数据中心提供了海量数据的存储、分享、挖掘、搜索、分析和服务的能力,使得数据能够作为无形资产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篇10

伟思国瑞成立于2008年,于2016年8月9日在全国股转系统正式挂牌,其主要业务为智慧城市应用系统软件研发、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安全工程与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福建省创新型企业;面向政府、气象、水利、环保、农业等行业提供以绿智数据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与服务。伟思国瑞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立志为国家大数据提供有力支撑,惠及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

伟思国瑞自创立以来,陆续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创新型企业、福建省软件企业、福建省著名商标、CMMI3、ISO9001、ISO14001、ISO20000、ISO27001等资质认定。

现阶段,伟思国瑞将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切入,以“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云数据中心、指挥中心+民生、政务、社会管理三系统+N个应用” 为抓手,实现大智慧的愿景。

智慧城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平台基于SOA架构的基础平台,可接入多种行业应用的标准化应用环境,分为展现平台与综合应用、服务运营平台两部分。展现平台向用户提供综合应用服务,展现形式包括PC版和手机版,内容包括政府频道、企业频道和公众频道。综合应用、服务运营平台用于整合外部资源,为平台提供应用和数据服务。运营平台功能包括跨平台数据整合、处理、智能分析、信息协同等功能,支持信息综合查询、资讯、推送、便民服务、报表生成、辅助决策等。

平台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众信息服务、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环境监测与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家居,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几乎涵盖城市经济的各个层面,城市社会生活、城市运营管理各个领域和主要环节。

将各种城市信息化应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采用分层设计思想,实现“数据、管理、服务、应用相对分离”的架构原则,以应用支撑平台为基础,按照“数据层、支撑层、应用层和展示层”四个层次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应用架构;同时将各类应用系统按照应用规范有机组织起来,纳入整体应用架构之中,共同构成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通过不同应用在同类层次上共用基础功能模块,实现不同应用之间更好的信息共享、应用整合,达到既整合已有的信息化成果、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又减少管理维护复杂度,并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建设目标。

综合服务管理云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将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和管理统一集成到同一个平台中,从而提升数据中心的成本效益,实现操作的简便性和运作的灵活性,满足一流云计算和 IT 即服务的本质需求。能够简化数据中心操作,加快部署速度并降低成本。它可在裸机、虚拟化和云计算环境中更快地运行各种应用,将存储、数据联网和网络服务集于一体,提供基础的连接功能,在物理环境、虚拟环境和云环境中实现架构灵活性和网络一致性。

数据中心的特点除了帮助政府、企业节省成本并简化操作,同时也为 IT服务的设计、操作交付提供一个整体性方案。它可以让 IT 将现有技术孤岛集成起来,并且能够更快地响应业务需求,降低成本支出和运营费用,简化 IT 操作,整合虚拟化、私有云、应用或基础设施即服务、大数据。

平台可以提供自动化、协作、生命周期管理功能,用于简化物理/裸机、虚拟和云基础架构的部署和运营;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和存储网络,有助于简化部署,保证体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将计算、访问网络和存储网络集成到其高度可扩展性的系统级计算。

平台消除了融合式基础设施的复杂度:兼容物理资源和虚拟资源,发挥出色的性能;根除孤岛现象,简化部署流程和任务实施流程,从而提升成本效率;快速部署经过实践验证并且高度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持各项新的企事业活动;各种各样的存储、虚拟化、应用及管理联盟合作伙伴,选择面广;提供灵活的开放式数据中心架构,不但支持原有的基础设施组件,并且促成 IT 即服务和云服务的交付。

综合服务管理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综合应用音视频技术、集群无线网、GIS技术、卫星通信技术、GSM无线通信、快速网间数据交换、数据库技术、决策支持技术等,在整合现有的数据资源、通信资源、网络资源、系统资源、应急联动资源的基础上,构建纵向与政府部门联接,横向与有关厅局和社会应急联动机构直接联接的多层次、多角度、高效的综合指挥平台。

平台主要由应急通信系统(含移动指挥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商系统、视频监控与图像接入系统、综合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应急指挥场所、数据中心和安全保障体系等组成,涉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GIS技术、图像监控技术、数据库技术、可靠性技术、安全认证技术、异构数据交换与共享技术、计算机辅助调度技术等多种技术。

平台产品以“平时”和“战时”相结合作为设计理念。平时,满足日常业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实现各级单位业务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一套科学的、智能化的管理体系。战时,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下,大规模综合性实时地指挥调度,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整体反应能力,更大限度减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平台拥有诸多功能:分布式调度,在卫星链路有压力或失效的情况下,现场应急车调度系统自成体系,完全可以独立对现场进行指挥调度。解决了多个公共事业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问题。

视频回传。通过单兵终端视频设备和车载视频终端,将现场图像实时上传至应急车或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领导依据现场图像做出各种实时决策。

视频监控。通过应急车上的车载视频采集终端监控现场情况,并可以远程控制视频终端的监控方向和角度;指挥中心与现场语音调度通信,指挥中心通信设备通过卫星链路可以和现场通信设备建立双向语音通话;通过网关设备,可以将GSM和传统公网电话系统接入调度网络。

现场通信系统。现场工作人员可以配备手台或者单兵调度终端,应急车上可配备车载调度终端和车载视频设备,终端之间通过无线链路实现语音、视频互通,完成调度任务的上传和下达。

应急多媒体会议功能。指挥中心、救援现场,以及其他任何装备多媒体交互终端的地方可进行集视频、语音、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交互会议。

联动与对接。各种通信网络联动,各种语音、视频设备联动,各种广播系统联动。做到多网融合,破除通信孤岛。

防灾减灾综合管理平台

平台是以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现代化体系产品作为研发思想。增强灾害防御能力,加强气象、住建、交通、电力、水利、旅游、环保等部门之间的联防联动,建立起综合信息互动式共享平台,推动公共服务产品精细化、个性化、智能化应用;通过层次分明、功能全面、技术先进、快速高效的预测预报服务体系,实现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性、针对性和覆盖率的有效增强,显著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和效益。

平台拥有诸多功能:多媒体显示屏终端,通过集成的多媒体显示屏、触摸屏展现各功能栏目,栏目包含但不限于天气预报栏目、气象预警栏目、卫星云图栏目、台风路径栏目等;气象信息,针对多媒体显示屏终端和触摸机终端软件的各个栏目管理平台和其他辅助功能管理平台,是为防灾减灾服务终端管理配置的、操作人员专门设计开发的信源管理平台;移动客户端服务,移动客户端包含安卓和iOS版本,内容包含但不限于天气预报、天气预警、风雨查询、气象生活、卫星云图、台风路径、数值预报等服务栏目。

智慧环保在线监测系统平台

平台是面向企业和监管执法部门的多功能管理软件,通过对扬尘噪声的实时监测与自动监控,及时、准确、全面地通过传感器数据、图片、视频、音频呈现监测站点污染全景信息;实现报警信息短信、E-mail 推送、APP 终端等功能,提高数据应用时效;定制各部门专题报告定时推送,为污染源控制、环境执法提供实时、准确的执法依据。